TW201531134A - 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基地台及裝置對裝置使用者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基地台及裝置對裝置使用者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31134A
TW201531134A TW104101066A TW104101066A TW201531134A TW 201531134 A TW201531134 A TW 201531134A TW 104101066 A TW104101066 A TW 104101066A TW 104101066 A TW104101066 A TW 104101066A TW 201531134 A TW201531134 A TW 20153113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user device
base statio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1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1153B (zh
Inventor
Chiu-Wen Chen
Chun-Che Chien
Original Assignee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Publication of TW201531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1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1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115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基地台及裝置對裝置使用者裝置。該無線通訊系統定義一資源池。該基地台包含一儲存器、一處理器以及一收發器。儲存器儲存一訊號品質資訊及一傳輸量負載資訊至少其中之一。處理器根據該訊號品質資訊及該傳輸量負載資訊,自該資源池挑選複數資源區塊,以組成一裝置對裝置(D2D)資源池,並根據該D2D資源池產生一資源組態資訊。該資源組態資訊指示該D2D資源池。收發器傳送該資源組態資訊。

Description

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基地台及裝置對裝置使用者裝置 【0001】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基地台及裝置對裝置使用者裝置。更詳細地說,本發明之基地台根據一訊號品質資訊及一傳輸量負載資訊至少其中之一,自無線通訊系統的資源池挑選複數資源區塊,以供裝置對裝置使用者裝置使用。
【0002】
近年來,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成熟,衍生許多無線通訊系統並運用於各種場合。在公共安全網路(public safety network )架構下,為提供緊急通訊服務(例如:呼叫警察、消防局或救護車)或群組間的通訊服務,故鄰近的使用者裝置存在直接通訊的需求,使彼此間的溝通更有效率。然而,這些直接通訊的需求皆須透過特定的使用者裝置並使用特定頻帶來達成。
【0003】
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長期演進(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Long Term Evolution;3GPP LTE)通訊系統係為目前發展最迅速的通訊系統且支援3GPP LTE通訊系統的使用者裝置亦逐漸地被使用於日常通訊上。在3GPP LTE通訊系統下,使用者裝置間的資料傳輸皆須透過基地台及核心網路作為媒介,故須位於基地台的訊號涵蓋範圍內並根據基地台所分配之資源進行資料傳輸。若使用者裝置未位於基地台之訊號涵蓋範圍內,則無法獲得資源分配,因而無法與其他使用者裝置進行通訊。此外,現有的3GPP LTE通訊系統並沒有提供使用者裝置間直接通訊的服務,故現有的3GPP LTE通訊系統無法將其資源延伸地供公共安全網路使用。
【0004】
有鑑於此,如何提供一種資源配置機制,以自原先3GPP LTE網路的資源中配置適合的資源供使用者裝置間進行直接通訊,乃為業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0005】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基地台及裝置對裝置(device to device; D2D)使用者裝置。本發明之基地台根據一訊號品質資訊(signal quality information)及一傳輸量負載資訊(traffic loading information)至少其中之一動態地自現有3GPP LTE通訊系統的資源池中配置適合的資源供使用者裝置間進行直接通訊。據此,本發明能使得3GPP LTE通訊系統將其資源延伸地供公共安全網路使用。
【0006】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揭露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基地台。該無線通訊系統定義一資源池。該基地台包含一儲存器、一處理器以及一收發器。該儲存器用以儲存一訊號品質資訊及一傳輸量負載資訊。該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儲存器,並用以根據該訊號品質資訊及該傳輸量負載資訊至少其中之一,自該資源池挑選複數資源區塊,以組成一D2D資源池,並根據該D2D資源池產生一資源組態資訊。該資源組態資訊指示該D2D資源池。該收發器電性連接至該處理器,並用以傳送該資源組態資訊。
【0007】
此外,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更揭露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裝置對裝置(device to device;D2D)使用者裝置。該無線通訊系統定義一資源池。該D2D使用者裝置包含一收發器以及一處理器。該收發器用以接收一資源組態資訊。該資源組態資訊指示一D2D資源池。該D2D資源池係由一基地台根據一訊號品質資訊及一傳輸量負載資訊至少其中之一,自該資源池挑選複數資源區塊所組成。且該資源組態資訊係該基地台根據該D2D資源池所產生。該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收發器,並用以解析該資源組態資訊,以得知該D2D資源池。
【0008】
此外,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更揭露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裝置對裝置(device to device;D2D)使用者裝置。該無線通訊系統定義一資源池。該資源池定義一上行資源。該上行資源包含一D2D廣播資源。該D2D使用者裝置包含一收發器及一處理器。該收發器用以透過該D2D廣播資源,自一第一D2D使用者裝置接收一附加資源組態資訊。該附加資源組態資訊係該第一D2D使用者裝置根據一資源組態資訊所產生。該資源組態資訊指示一D2D資源池。該D2D資源池係由一基地台該根據一訊號品質資訊及一傳輸量負載資訊至少其中之一,自該資源池挑選複數資源區塊所組成。該資源組態資訊係由該基地台根據該D2D資源池所產生,並透過該D2D廣播資源傳送至該第一D2D使用者裝置。該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收發器,並用以解析該附加資源組態資訊,以得知該D2D資源池。
【0009】
在參閱圖式及隨後描述之實施方式後,此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便可瞭解本發明之其他目的,以及本發明之技術手段及實施態樣。
【0067】
1‧‧‧基地台
7‧‧‧D2D使用者裝置
11‧‧‧儲存器
13‧‧‧處理器
15‧‧‧收發器
51‧‧‧第一D2D使用者裝置
53‧‧‧第二D2D使用者裝置
55‧‧‧第三D2D使用者裝置
71‧‧‧收發器
73‧‧‧處理器
102‧‧‧資源組態資訊
104‧‧‧資源要求訊息
106‧‧‧資源配置資訊
202‧‧‧附加資源組態資訊
204‧‧‧資源要求訊息
206‧‧‧附加資源配置資訊
306‧‧‧附加資源配置資訊
406‧‧‧附加資源配置資訊
506‧‧‧附加資源配置資訊
510‧‧‧D2D混合存取要求
512‧‧‧D2D混合存取回應
DRP‧‧‧D2D資源池
D-UE1~ D-UE9‧‧‧D2D使用者裝置
G1‧‧‧群組
G2‧‧‧群組
L-UE‧‧‧蜂巢式使用者裝置
RB‧‧‧資源區塊
RP‧‧‧資源池
SC‧‧‧訊號涵蓋範圍
【0010】
第1圖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基地台1之示意圖;
第2A圖係描繪本發明之資源池RP及其所包含的複數個資源區塊(resource block;RB)之一範例;
第2B圖係描繪本發明之D2D資源池DRP之一範例;
第3A-3C圖係分別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基地台1與D2D使用者裝置間在傳送資源組態資訊的情境;
第4A-4C圖係分別繪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基地台1與D2D使用者裝置間在傳送資源要求訊息的情境;
第5A-5H圖係分別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中,基地台1與D2D使用者裝置間在傳送資源配置資訊的情境;
第6A-6B圖係分別繪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中,D2D使用者裝置間進行握手程序之範例;
第7圖係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D2D使用者裝置7之示意圖;
第8圖係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之D2D使用者裝置7之示意圖;
第9圖係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之D2D使用者裝置7之示意圖;
第10圖係為本發明第十實施例之D2D使用者裝置7之示意圖;
第11圖係為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及第十四實施例之D2D使用者裝置7之示意圖;
第12圖係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之D2D使用者裝置7之示意圖;以及
第13圖係為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之D2D使用者裝置7之示意圖。
【0011】
以下將透過實施方式來解釋本發明之內容。本發明提供一種基地台及裝置對裝置(device to device;D2D)使用者裝置。須說明者,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須在如實施例所述之任何特定的環境、應用或特殊方式方能實施。因此,有關實施例之說明僅為闡釋本發明之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且本案所請求之範圍,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除此之外,於以下實施例及圖式中,與本發明非直接相關之元件已省略而未繪示,且以下圖式中各元件間之尺寸關係僅為求容易瞭解,非用以限制實際比例。
【0012】
本發明之基地台及D2D使用者裝置係適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以達到裝置對裝置直接通訊之功能。本發明所涉及之無線通訊系統可為符合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LTE)無線通訊系統或其他例如採用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OFDMA)通訊技術下之無線通訊系統。
【0013】
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請參考第1圖、第2A圖以及第2B圖。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一基地台1之示意圖。基地台1包含一儲存器11、一處理器13及一收發器15。於本實施例中,基地台1係用於LTE無線通訊系統,其定義一資源池RP。如第2A圖所示,資源池RP係由特定頻率區間及時間區間所組成的無線電資源,並包含複數個資源區塊(resource block;RB)。
【0014】
儲存器11用以儲存一訊號品質資訊及一傳輸量負載資訊。舉例而言,訊號品質資訊可包含基地台1訊號涵蓋範圍內之各D2D使用者裝置相對於資源池RP之訊號干擾強度、訊號接收強度等,而傳輸量負載資訊可為目前資源池的使用率(即已分配供蜂巢式使用者裝置使用的資源數量)。須說明者,於本發明中,D2D使用者裝置係同時支援LTE無線通訊及D2D無線通訊之使用者裝置,而蜂巢式使用者裝置係僅支援LTE無線通訊之使用者裝置。
【0015】
於一實務範例中,D2D使用者裝置可藉由量測程序而得到相對於資源池RP之訊號干擾強度、訊號接收強度等,並產生及傳送一量測報告訊息至基地台1。在此情況下,收發器15係接收量測報告訊息,俾處理器13可根據量測報告訊息,產生訊號品質資訊並儲存於儲存器11中。此外,於另一實務範例中,由於基地台1訊號涵蓋範圍內之LTE使用者裝置及D2D使用者裝置皆與基地台1進行一連線程序,故處理器13可根據D2D使用者裝置及蜂巢式使用者裝置於連線程序中之訊號特性(例如:接收訊號強度、訊號干擾程度及接收訊號方位等),產生訊號品質資訊。換言之,基地台1可基於D2D使用者裝置的訊號量測結果及/或基地台1本身的訊號量測結果來產生訊號品質資訊。
【0016】
基於訊號品質資訊及傳輸量負載資訊至少其中之一,處理器13可動態地自資源池RP挑選複數資源區塊,以組成一D2D資源池DRP,即如第2A圖及第2B圖所示。具體而言,根據訊號品質資訊,基地台1可得知目前資源池RP哪些資源區塊對於D2D使用者裝置具有較低的干擾且具有較佳的接收訊號強度,以避免挑選具有干擾嚴重或訊號嚴重衰減的資源區塊。如此一來,基地台1可根據訊號品質資訊,挑選預定數量的資源區塊,以組成D2D資源池DRP。此外,進一步地根據傳輸量負載資訊,基地台1可根據本身目前負載的情形,動態地決定欲挑選的資源區塊數量,以組成D2D資源池DRP。另外,基地台1亦可只根據傳輸量負載資訊,挑選特定數量的資源區塊,以組成D2D資源池DRP。
【0017】
進一步言,於本實施例中,基地台1係根據訊號品質資訊及傳輸量負載資訊至少其中之一,動態地自資源池RP挑選該等資源區塊,以供其訊號涵蓋範圍內的非特定的D2D使用者裝置使用。然而,於其他實施例中,處理器13可更自資源池RP挑選一些固定的資源區塊,以供特定的D2D使用者裝置使用。在此情況下,處理器13定義D2D資源池DRP中之一動態資源區塊組以及至少一固定資源區塊組。動態資源區塊組係供非特定的D2D使用者裝置使用,而固定資源區塊組係供特定的D2D使用者裝置。在此,特定的D2D使用者裝置可為具有高速移動性(high speed mobility)或具有特定應用(例如:緊急通訊)的D2D使用者裝置。此外,在另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3可定義D2D資源池DRP中之複數群組資源區塊組,或定義動態資源區塊組及/或固定資源區塊組包含複數群組資源區塊組,以供一群組中的D2D使用者裝置使用。
【0018】
須說明者,資源池RP係包含一上行資源及一下行資源,就一般實務上的考量,處理器13通常會自上行資源挑選該等資源區塊。然而,自上行資源、下行資源或其組合中挑選該等資源區塊,以組成D2D資源池皆屬於本發明保護之範圍。於決定D2D資源池後,處理器13根據該D2D資源池DRP產生一資源組態資訊102。資源組態資訊102係用以指示D2D資源池DRP。接著,處理器13係透過收發器15傳送資源組態資訊102。如此一來,當一D2D使用者裝置接收到資源組態資訊102,即可根據資源組態資訊102得知D2D資源池DRP,或進一步地得知所定義的動態資源區塊組、至少一固定資源區塊組及群組資源區塊組。
【0019】
於其他實施例中,當基地台1察覺其訊號涵蓋範圍內的D2D使用者裝置可能會與鄰近基地台訊號涵蓋範圍內的D2D使用者裝置進行D2D資料傳輸時,則基地台1會透過後端網路先與鄰近基地台進行一協議程序(negotiation procedure),以進一步地根據協議程序,自資源池RP挑選該等資源區塊。如此一來,基地台1之D2D資源池DRP中之該等資源區塊係與鄰近基地台之鄰近D2D資源池中之該等資源區塊可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0020】
具體而言,處理器13係使收發器15將基地台1所挑選之該等資源區塊的資訊透過後端網路,傳送給鄰近基地台,且亦會自鄰近基地台接收鄰近基地台所挑選之該等資源區塊的資訊。由於基地台1與鄰近基地台間可存在一優先次序(例如:基地台編號較小的具有較高的優先次序),因此兩者可依優先次序,決定使用優先次序較高的基地台所挑選之該等資源區塊或依據優先次序較高的基地台所挑選之該等資源區塊,更改所挑選之該等資源區塊,使得兩者最後決定的該等資源區塊部分相同。
【0021】
舉例而言,當處理器13發覺鄰近基地台的基地台編號比本身的基地台編號小,則處理器13係捨去原先挑選的該等資源區塊,而改由鄰近基地台所挑選之該等資源區塊來組成D2D資源池DRP,或者更改所挑選之該等資源區塊的一部分,使一個或多個資源區塊與鄰近基地台所挑選之該等資源區塊相同。
【0022】
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請參考第3A-3C圖,其係分別繪示基地台1與D2D使用者裝置間在傳送資源組態資訊的情境。於本實施中,基地台1係透過廣播的方式傳送資源組態資訊。具體而言,處理器13係將資源組態資訊載於下行資源之一廣播資源,例如:主要資訊區塊(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系統資訊區塊(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主要同步訊號(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或次要同步訊號(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
【0023】
詳言之,當資源組態資訊透過主要資訊區塊或系統資訊區塊傳送時,主要資訊區塊或系統資訊區塊係攜帶完整的D2D資源池DRP的資訊。然而,當資源組態資訊透過主要同步訊號或次要同步訊號傳送時,則存在一對映規則,以使得D2D使用者裝置可根據主要同步訊號或次要同步訊號的特定序列,使用對映規則,得到D2D資源池DRP的資訊。換言之,在此情況下,基地台1資源池RP所挑選的該等資源區塊係為預設的複數資源區塊群組中的其中之一,而各資源區塊群組對映至主要同步訊號或次要同步訊號的特定序列。據此,在基地台1與D2D使用者裝置皆儲存對映規則、主要同步訊號或次要同步訊號的序列及該等資源區塊群組這些資訊的情況下,基地台1即可透過主要同步訊號或次要同步訊號將資源組態資訊傳送給D2D使用者裝置。
【0024】
此外,當資源組態資訊透過主要資訊區塊或系統資訊區塊傳送時,亦可存在對映規則,以使得D2D使用者裝置可根據主要資訊區塊或系統資訊區塊所攜帶的特定資訊,使用對映規則,得到D2D資源池DRP的資訊。換言之,在基地台1與D2D使用者裝置皆儲存對映規則、特定資訊及該等資源區塊群組這些資訊的情況下,基地台1即可透過於主要資訊區塊或系統資訊區塊攜帶特定資訊,將資源組態資訊傳送給D2D使用者裝置。如此一來,可使得主要資訊區塊或系統資訊區塊不用攜帶完整的D2D資源池DRP的資訊,進而減少其所攜帶的資訊量。
【0025】
於第3A圖所繪示之情境中,基地台1之訊號涵蓋範圍SC內包含D2D使用者裝置D-UE1、D-UE2及多個蜂巢式使用者裝置L-UE。由於D2D使用者裝置D-UE1、D-UE2皆位於基地台1之訊號涵蓋範圍SC內,故可直接自基地台1接收到資源組態資訊102,即自下行資源之廣播資源中擷取出資源組態資訊102。
【0026】
於第3B圖所繪示之情境中,D2D使用者裝置D-UE3係位於訊號涵蓋範圍SC外,且D2D使用者裝置D-UE1係離D2D使用者裝置D-UE3最近且位於訊號涵蓋範圍SC內的D2D使用者裝置。在此情況下,當D2D使用者裝置D-UE1接收到資源組態資訊102後,則根據資源組態資訊102產生一附加資源組態資訊202。隨後,D2D使用者裝置D-UE1透過上行資源之D2D廣播資源傳送附加資源組態資訊202至D2D使用者裝置D-UE3。
【0027】
須說明者,廣播資源及D2D廣播資源係分別預先於下行資源及上行資源中所定義的特定資源,並分別供基地台1及D2D使用者裝置廣播特定資訊。在此,D2D廣播資源可為主要D2D同步訊號、次要D2D同步訊號、實體D2D廣播通道(physical device to device broadcast channel;PD2DBCH)或實體D2D同步通道(physical device to device synchronization channel;PD2DSCH)。同樣地,當附加資源組態資訊202透過實體D2D廣播通道或實體D2D同步通道傳送時,實體D2D廣播通道或實體D2D同步通道係攜帶完整的D2D資源池DRP的資訊。然而,當附加資源組態資訊透過主要D2D同步訊號或次要D2D同步訊號傳送時,則亦存在對映規則,以使得D2D使用者裝置可根據主要D2D同步訊號或次要D2D同步訊號的特定序列,使用對映規則,得到D2D資源池DRP的資訊。
【0028】
此外,當附加資源組態資訊透過實體D2D廣播通道或實體D2D同步通道傳送時,亦可存在對映規則,以使得D2D使用者裝置可根據實體D2D廣播通道或實體D2D同步通道所攜帶的特定資訊,使用對映規則,得到D2D資源池DRP的資訊。如此一來,可使得實體D2D廣播通道或實體D2D同步通道不用攜帶完整的D2D資源池DRP的資訊,進而減少其所攜帶的資訊量。
【0029】
於第3C圖所繪示之情境中,存在一D2D群組G1,其包含D2D使用者裝置D-UE1、D-UE3、D-UE4,而D2D使用者裝置D-UE3係位於基地台1之訊號涵蓋範圍SC外。再者,D2D使用者裝置D-UE1係扮演一協調者(coordinator)角色。在此情況下,當D2D使用者裝置D-UE1接收到資源組態資訊102後,則根據資源組態資訊102產生附加資源組態資訊202。隨後,D2D使用者裝置D-UE1透過上行資源之D2D廣播資源傳送附加資源組態資訊202至D2D使用者裝置D-UE3。
【0030】
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請參考第4A-4C圖,其係分別繪示基地台1與D2D使用者裝置間在傳送資源要求訊息的情境。於本實施例中,D2D資源池DRP定義一傳輸要求資源,而收發器15透過傳輸要求資源,自一個或多個D2D使用者裝置接收資源要求訊息。具體而言,當D2D使用者裝置接收資源組態資訊102或附加資源組態資訊202並得知D2D資源池DRP後,則透過D2D資源池DRP之傳輸要求資源,傳送資源要求訊息至基地台1或另一D2D使用者裝置,以透過另一D2D使用者裝置傳送資源要求訊息至基地台1。
【0031】
須說明者,傳輸要求資源係於基地台1挑選該等資源區塊並組成D2D資源池DRP後,進一步地被定義以供D2D使用者裝置傳送資源要求訊息。再者,傳輸要求資源可位於D2D資源池DRP的特定區域,並且可於細分為多個子資源,以供不同傳輸需求的D2D使用者裝置使用。舉例而言,傳輸要求資源可分成三個子資源:一個子資源供一般D2D使用者裝置,一個子資源供具有高速移動性需求的D2D使用者裝置,以及一個子資源供具有特定應用(例如:緊急通訊)需求的D2D使用者裝置使用。此外,這三個子資源亦可分布於不同的資源區塊組中,例如:先前所述之動態資源區塊組及至少一固定資源區塊組。據此,透過傳輸要求資源中不同的子資源傳送資源要求訊息,則基地台1即可得知D2D使用者裝置所要求之D2D資料傳輸的用途,而配置適合的資源區塊供D2D使用者裝置進行D2D資料傳輸。
【0032】
於第4A圖所繪示之情境中,當D2D使用者裝置D-UE1有D2D資料傳輸之需求時,則D2D使用者裝置D-UE1透過傳輸要求資源,傳送資源要求訊息104至基地台1。於第4B圖所繪示之情境中,D2D使用者裝置D-UE3係位於訊號涵蓋範圍SC外,且D2D使用者裝置D-UE1係離D2D使用者裝置D-UE3最近且位於訊號涵蓋範圍SC內的D2D使用者裝置。在此情況下,D2D使用者裝置D-UE3係透過傳輸要求資源,傳送資源要求訊息104至D2D使用者裝置D-UE1,接著D2D使用者裝置D-UE1再透過傳輸要求資源,將資源要求訊息104中繼至基地台1。
【0033】
於第4C圖所繪示之情境中,存在一D2D群組G1,其包含D2D使用者裝置D-UE1、D-UE3、D-UE4,而D2D使用者裝置D-UE3係位於基地台1之訊號涵蓋範圍SC外。再者,D2D使用者裝置D-UE1係扮演一協調者(coordinator)角色。在此情況下,D2D使用者裝置D-UE3係透過傳輸要求資源,傳送資源要求訊息104至D2D使用者裝置D-UE1,接著D2D使用者裝置D-UE1再透過傳輸要求資源,將資源要求訊息104中繼至基地台1。同樣地,在存在D2D群組G1下,當D2D使用者裝置D-UE4有D2D資料傳輸之需求時,亦會透過傳輸要求資源,傳送資源要求訊息204,接著D2D使用者裝置D-UE1再透過傳輸要求資源,將資源要求訊息204中繼至基地台1。此外,D2D使用者裝置D-UE1亦可將資源要求訊息104及資源要求訊息204先整合後,再傳送至基地台1。
【0034】
詳言之,在存在一D2D群組的情況下,有D2D資料傳輸需求的D2D使用者裝置,可以較低的傳送功率,先將資源要求訊息透過傳輸要求資源,傳送至鄰近扮演協調者的D2D使用者裝置,藉此減少不同使用者裝置於發送訊號時所產生的干擾。再者,當資源池RP被定義包含複數群組資源區塊組,或動態資源區塊組及/或固定資源區塊組進一步被定義包含複數群組資源區塊組時,D2D群組中的D2D使用者裝置可依據其與扮演協調者的D2D使用者裝置間之距離,以不同群組資源區塊之傳輸要求資源,傳送資源要求訊息至扮演協調者的D2D使用者裝置。如此一來,可避免在同一D2D群組中的所有D2D使用者裝置皆競爭相同的傳輸要求資源來傳送資源要求訊息。
【0035】
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請參考第5A-5H圖,其係分別繪示基地台1與D2D使用者裝置間在傳送資源配置資訊的情境。於本實施例中,D2D資源池DRP定義一配置通知資源。收發器15透過傳輸要求資源,自至少一D2D使用者裝置接收至少一資源要求訊息後,處理器13根據至少一資源要求訊息,自D2D資源池DRP劃分出複數D2D資源區塊組(resource block set),並產生資源配置資訊。資源配置資訊係用以指示該等D2D資源區塊組。隨後,收發器更透過配置通知資源,傳送資源配置資訊至至少一D2D使用者裝置。
【0036】
須說明者,於本實施例中,該等D2D資源區塊組係可分布於先前所述之動態資源區塊組及至少一固定資源區塊組中,即該等D2D資源區塊組係為動態資源區塊組及至少一固定資源區塊組的子集合。換言之,處理器13會根據資源要求訊息配置適合的資源區塊供各種需求的D2D使用者裝置使用。再者,若D2D使用者裝置有與鄰近基地台之訊號涵蓋範圍內的D2D使用者裝置進行D2D資料傳輸的需求時,基地台1亦會配置與鄰近基地台相同的資源區塊供此D2D使用者裝置使用。
【0037】
於第5A圖所繪示之情境中,基地台1係透過配置通知資源,以廣播的方式傳送資源配置資訊106。於第5B圖所繪示之情境中,D2D使用者裝置D-UE3係位於訊號涵蓋範圍SC外,且D2D使用者裝置D-UE1係離D2D使用者裝置D-UE3最近且位於訊號涵蓋範圍SC內的D2D使用者裝置。在此情況下,D2D使用者裝置D-UE1於接收資源配置資訊106後,產生一附加資源配置資訊206,並透過配置通知資源,將附加資源配置資訊206傳送至D2D使用者裝置D-UE3。在此,附加資源配置資訊206同樣地係用以指示該等D2D資源區塊組。
【0038】
於第5C圖所繪示之情境中,存在一D2D群組G1,其包含D2D使用者裝置D-UE1、D-UE3、D-UE4,而D2D使用者裝置D-UE3係位於基地台1之訊號涵蓋範圍SC外。再者,D2D使用者裝置D-UE1係扮演一協調者(coordinator)角色。在此情況下,D2D使用者裝置D-UE1於接收資源配置資訊106後,產生一附加資源配置資訊306,並透過配置通知資源,將附加資源配置資訊306傳送至D2D使用者裝置D-UE3。在此,附加資源配置資訊306同樣地係用以指示該等D2D資源區塊組。然而,在存在D2D群組G1的情況下,基地台1可能會配置包含多個資源區塊的D2D資源區塊組供D2D群組G1中的D2D使用者裝置使用,故扮演協調者角色的D2D使用者裝置D-UE1可進一步地配置D2D資源區塊組中的資源區塊供D2D群組G1中的特定D2D使用者裝置使用。據此,附加資源配置資訊306可進一步地包含用於D2D群組G1的群組資源配置資訊。
【0039】
於第5D圖所繪示之情境中,基地台1的訊號涵蓋範圍SC內包含D2D使用者裝置D-UE1、D-UE2、D-UE4、D-UE5、D-UE6、D-UE8,而D2D使用者裝置D-UE3、D-UE7、D-UE9位於訊號涵蓋範圍SC外。在此情境中,D2D使用者裝置D-UE3、D-UE7、D-UE9於之前已分別透過D2D使用者裝置D-UE1、D-UE5、D-UE8傳送資源要求訊息至基地台1。D2D群組G1包含D2D使用者裝置D-UE1、D-UE3、D-UE4,而D2D群組G2包含D2D使用者裝置D-UE5、D-UE6、D-UE7。
【0040】
由於此情境中具有多個D2D使用者裝置需透過其他D2D使用者裝置傳送資源要求訊息至基地台1及自這些其他D2D使用者裝置接收附加資源配置資訊,故基地台1所產生之資源配置資訊更包含一排程資訊。排程資訊係指示這些其他D2D使用者裝置在透過配置通知資源,傳送附加資源配置資訊之一傳輸優先順序(transmission priority)。傳輸優先順序可依據D2D使用者裝置的識別碼、離基地台1的距離、群組代碼等來決定。
【0041】
舉例而言,扮演群組中協調者角色且群組代碼較小的D2D使用者裝置先傳送附加資源配置資訊。隨後,於各群組中扮演群組中協調者角色的D2D使用者裝置皆依序透過配置通知資源,傳送完附加資源配置資訊後,非群組內且具有識別碼較小的D2D使用者裝置再透過配置通知資源,傳送附加資源配置資訊。如第5D圖所示,於接收資源配置資訊106後,D2D使用者裝置D-UE1先透過配置通知資源,傳送附加資源配置資訊306至D2D使用者裝置D-UE3。接著,D2D使用者裝置D-UE5再透過配置通知資源,傳送附加資源配置資訊406至D2D使用者裝置D-UE7。最後,D2D使用者裝置D-UE8再透過配置通知資源,傳送附加資源配置資訊506至D2D使用者裝置D-UE9。
【0042】
詳言之,於D2D資源池中,配置通知資源可分布於部分子訊框(subframe)中(但不限於此),故D2D使用者裝置可於不同子訊框的配置通知資源依序傳送附加資源配置資訊,以避免同時透過相同配置通知資源傳送所造成的碰撞(collision)。此外,於其他實施例中,D2D資源池DRP可定義一主要配置通知資源及一次要配置通知資源。主要配置通知資源係供基地台1傳送資源配置資訊,而次要配置通知資源係供D2D使用者裝置傳送附加配置通知資源。
【0043】
不同於第5A-5D圖所繪示之情境,於第5E-5H圖所繪示之情境中基地台1係透過傳輸要求資源,以群播的方式傳送資源配置資訊106至D2D使用者裝置D-UE1。換言之,基地台1除了可以廣播方式將資源配置資訊106傳送出去,亦可以單播或群播的方式,將資源配置資訊106傳送給自其接收資源要求訊息的D2D使用者裝置。須說明者,D2D使用者裝置亦可使用單播、群播或廣播的方式傳送附加配置通知資源。
【0044】
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亦請參考第5A-5H圖及第6A-6B圖。如第6A圖中,一第一D2D使用者裝置51於接收資源配置資訊106後,可根據資源配置資訊106,透過該等D2D資源區塊組之一配置資源區塊組(allocated resource block set)傳送一D2D混合存取要求(hybrid access request)510至一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於接收D2D混合存取要求510後,透過配置資源區塊組傳送一D2D混合存取回應(hybrid access response)512至第一D2D使用者裝置51。如此一來,藉此第一D2D使用者裝置51與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根據D2D混合存取回應512中之D2D資料傳輸資訊,進行一D2D資料傳輸。於第6A圖中,第一D2D使用者裝置51可為第5A圖及第5E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1,而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可為第5A圖及第5E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2。
【0045】
詳言之,D2D混合存取回應512中的D2D資料傳輸資訊係指示第一D2D使用者裝置51及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間雙向傳輸的資源索引(resource index),即配置資源區塊組中子資源區塊的起始位置。據此,第一D2D使用者裝置51與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能根據D2D混合存取回應中512之D2D資料傳輸資訊,進行D2D資料傳輸。
【0046】
於另一實施例中,D2D混合存取回應512可更載有一功率控制訊息(power control message)。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可根據所接收之D2D混合存取要求510之接收訊號強度,而產生功率控制訊息,並將其載於D2D混合存取回應512中,以指示第一D2D使用者裝置51進行D2D資料傳輸時所需要的傳輸功率。如此一來,當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所接收之D2D混合存取要求510之訊號強度低於門檻值時,則表示第一D2D使用者裝置51與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之間的通訊品質較不佳,此時功率控制訊息可指示第一D2D使用者裝置51以較大之傳輸功率來傳輸資料;相反地,當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接收之D2D混合存取要求510訊號強度高於門檻值時,則表示此時兩者之通訊品質良好,此時功率控制訊息則指示第一D2D使用者裝置51應調整適當的傳輸功率來進行資料傳輸,藉此可降低對其他使用者的訊號干擾,亦可降低第一D2D使用者裝置51之耗電。
【0047】
另一方面,如第6B圖所示,第一D2D使用者裝置51接收資源配置資訊106。資源配置資訊包含一排程資訊,且排程資訊指示一傳輸優先順序。接著,第一D2D使用者裝置51根據該傳輸優先順序,傳送附加資源配置資訊206/306/406/506至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透過該等D2D資源區塊組之一配置資源區塊組傳送D2D混合存取要求510至一第三D2D使用者裝置55。隨後,第三D2D使用者裝置55於接收D2D混合存取要求510後,藉由配置資源區塊組傳送D2D混合存取回應512至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如此一來,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與第三D2D使用者裝置55根據D2D混合存取回應512中之D2D資料傳輸資訊,進行一D2D資料傳輸。
【0048】
同樣地,D2D混合存取回應512中的D2D資料傳輸資訊係指示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及第三D2D使用者裝置55間雙向傳輸的資源索引,即配置資源區塊組中子資源區塊的起始位置。據此,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與第三D2D使用者裝置55能根據D2D混合存取回應中512之D2D資料傳輸資訊,進行D2D資料傳輸。
【0049】
於第6B圖中,第一D2D使用者裝置51可為第5B-5D圖及第5F-5H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1,或第5D圖及第5H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1或D2D使用者裝置D-UE5。當第一D2D使用者裝置51為D2D使用者裝置D-UE1時,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可為D2D使用者裝置D-UE3,而第三D2D使用者裝置55可為D2D使用者裝置D-UE4。再者,當第一D2D使用者裝置51為D2D使用者裝置D-UE5時,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可為D2D使用者裝置D-UE7,而第三D2D使用者裝置55可為D2D使用者裝置D-UE6。另外,當第一D2D使用者裝置51為D2D使用者裝置D-UE8時,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可為D2D使用者裝置D-UE9,而第三D2D使用者裝置55亦可為D2D使用者裝置D-UE8。
【0050】
同樣地,D2D混合存取回應512中的D2D資料傳輸資訊係指示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及第三D2D使用者裝置55間雙向傳輸的資源索引(resource index),即配置資源區塊組中子資源區塊的起始位置。據此,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與第三D2D使用者裝置55能根據D2D混合存取回應中512之D2D資料傳輸資訊,進行D2D資料傳輸。
【0051】
須說明者,於一些情境中,第一D2D使用者裝置51亦可於傳送附加資源配置資訊206/306/406/506至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後,自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接收D2D混合存取要求510,並傳送D2D混合存取回應512至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以與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進行一D2D資料傳輸。由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根據上述說明可輕易瞭解,任二D2D使用者裝置欲進行D2D資料傳輸前,需透過配置資源區塊組完成一D2D握手程序(即進行D2D混合存取要求510與D2D混合存取回應512的傳輸)。
【0052】
類似地,於另一實施例中,D2D混合存取回應512可更載有一功率控制訊息(power control message)。第三D2D使用者裝置55可根據所接收之D2D混合存取要求510之接收訊號強度,而產生功率控制訊息,並將其載於D2D混合存取回應512中,以指示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進行D2D資料傳輸時所需要的傳輸功率。如此一來,當第三D2D使用者裝置55所接收之D2D混合存取要求510之訊號強度低於門檻值時,則表示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與第三D2D使用者裝置55之間的通訊品質較不佳,此時功率控制訊息可指示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以較大之傳輸功率來傳輸資料;相反地,當第三D2D使用者裝置55接收之D2D混合存取要求510訊號強度高於門檻值時,則表示此時兩者之通訊品質良好,此時功率控制訊息則指示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應調整適當的傳輸功率來進行資料傳輸,藉此可降低對其他使用者的訊號干擾,亦可降低第二D2D使用者裝置53之耗電。
【0053】
本發明之第七實施例請參考第7圖,其係為本發明之一D2D使用者裝置7之示意圖。D2D使用者裝置7包含一收發器71以及一處理器73。處理器73電性連接至收發器71。於本實施例中,D2D使用者裝置7可為第3A-3C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1、D-UE2、D-UE4。收發器71接收資源組態資訊102。處理器73解析資源組態資訊102,以得知D2D資源池DRP。
【0054】
如先前實施例所述,於一實務範例中,D2D使用者裝置D-UE1、D-UE2、D-UE4可傳送量測報告訊息至基地台1,以使基地台1根據量測報告訊息,產生訊號品質資訊。在此情況下,收發器71更傳送量測報告訊息至基地台1。此外,於另一實務範例中,基地台係根據D2D使用者裝置D-UE1、D-UE2、D-UE4及至少一蜂巢式使用者裝置L-UE於連線程序中之訊號特性,產生訊號品質資訊。此外,亦如先前實施例所述,資源池RP可定義一下行資源,且下行資源可包含一廣播資源,故資源組態資訊102可載於廣播資源中。
【0055】
本發明之第八實施例請參考第8圖。於本實施例中,D2D使用者裝置7可為第3B-3C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1。處理器73解析資源組態資訊102,以得知D2D資源池DRP。資源池RP定義一上行資源,且上行資源包含一D2D廣播資源。隨後,處理器73更根據資源組態資訊102,產生附加資源組態資訊202。收發器71更透過D2D廣播資源傳送附加資源組態資訊202至另一D2D使用者裝置(例如:第3B-3C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3)。
【0056】
本發明之第九實施例請參考第9圖。於本實施例中,D2D使用者裝置7可為第4A-4C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1、D-UE2、D-UE4及第5A-5F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1、D-UE2、D-UE4、D-UE5、D-UE6、D-UE8。如同先前實施例所述,D2D資源池可定義一傳輸要求資源及一配置通知資源。當D2D使用者裝置7有D2D資料傳輸的需求時(例如:第4A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1),處理器73可根據資源組態資訊102,產生資源要求訊息104。收發器71透過傳輸要求資源,傳送資源要求訊息104至基地台1,以使基地台1根據該資源要求訊息104,將該等資源區塊劃分成複數D2D資源區塊組,並產生資源配置資訊106,以指示該等D2D資源區塊組。此外,收發器71更透過配置通知資源,自基地台1接收資源配置資訊106。
【0057】
另一方面,D2D使用者裝置7可為一第一D2D使用者裝置(例如:第4B-4C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1及第5B-5D、5F-8H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1)。在此情況下,收發器71係透過傳輸要求資源,自一第二使用者裝置(例如:第4B-4C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3及第5B-5D、5F-8H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3)接收資源要求訊息104。接著,收發器71再透過傳輸要求資源,傳送資源要求訊息104至基地台1。
【0058】
本發明之第十實施例請參考第10圖。於本實施例中,D2D使用者裝置7可為第5B-5D、5F-8H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1、D-UE5、D-UE8及第6B圖之D2D使用者裝置51(其為一第一使用者裝置)。收發器71透過配置通知資源,自基地台1接收資源配置資訊106。隨後,處理器71產生附加資源配置資訊206/306/406/506,並透過該配置通知資源,傳送附加資源配置資訊206/306/406/506至第二D2D使用者裝置(例如:第5B-5D、5F-8H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3、D-UE7、D-UE9及第6B圖之D2D使用者裝置53)。
【0059】
如同先前實施例所述,資源配置資訊可包含一排程資訊,其係指示一傳輸優先順序(transmission priority)。在此情況下,處理器73於根據資源配置資訊106,產生附加資源配置資訊206/306/406/506後,根據傳輸優先順序,透過配置通知資源,傳送附加資源配置資訊206/306/406/506至第二D2D使用者裝置。據此,附加資源配置資訊206/306/406/506係使第二D2D使用者裝置藉由該等D2D資源區塊組之一配置資源區塊組傳送一D2D混合存取要求(hybrid access request)510至一第三D2D使用者裝置(例如:第6B圖之D2D使用者裝置55),並使第三D2D使用者裝置於接收D2D混合存取要求510後,透過配置資源區塊傳送一D2D混合存取回應(hybrid access response)512至第二D2D使用者裝置,藉此第二D2D使用者裝置與第三D2D使用者裝置根據D2D混合存取回應512中之D2D資料傳輸資訊,進行D2D資料傳輸。
【0060】
本發明之第十一實施例請參考第11圖。於本實施例中,D2D使用者裝置7可為第6A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51。於收發器71接收資源配置資訊106後,處理器73產生D2D混合存取要求(hybrid access request)510。接著,收發器71透過該等D2D資源區塊組之一配置資源區塊組,傳送D2D混合存取要求(hybrid access request)510至另一D2D使用者裝置(例如:第6A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53)。接著,收發器71自另一D2D使用者裝置接收D2D混合存取回應(hybrid access response)512。如此一來,D2D使用者裝置7與另一D2D使用者裝置即可根據D2D混合存取回應512中之D2D資料傳輸資訊,進行D2D資料傳輸。
【0061】
本發明之第十二實施例請參考第12圖。於本實施例中,D2D使用者裝置7可為第3B-3C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3。收發器71透過D2D廣播資源,自第一D2D使用者裝置(例如:第3B-3C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1)接收附加資源組態資訊202。如同先前實施例所述,附加資源組態資訊係第一D2D使用者裝置根據資源組態資訊102所產生。資源組態資訊102指示D2D資源池DRP,且D2D資源池DRP係由基地台1根據訊號品質資訊及傳輸量負載資訊至少其中之一,自資源池RP挑選複數資源區塊所組成。資源組態資訊102係由基地台1根據D2D資源池DRP所產生。處理器73解析附加資源組態資訊202,以得知D2D資源池DRP。
【0062】
本發明之第十三實施例請參考第13圖。於本實施例中,D2D使用者裝置7可為第4B-4C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3及第5B-5D、5F-8H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3、D-UE7、D-UE9。處理器73解析附加資源組態資訊202,以得知D2D資源池DRP。如同先前實施例所述,D2D資源池DRP可被定義包含一傳輸要求資源及一配置通知資源。在此情況下,處理器73產生資源要求訊息104。接著,收發器71透過傳輸要求資源,傳送資源要求訊息104至第一D2D使用者裝置(例如:第4B-4C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1),以使第一D2D使用者裝置透過傳輸要求資源,中繼資源要求訊息104至基地台1,並使基地台1根據資源要求訊息104,將該等資源區塊劃分成複數D2D資源區塊組,並產生資源配置資訊106,以指示該等D2D資源區塊組。
【0063】
隨後,基地台1透過配置通知資源,傳送資源配置資訊106至第一D2D使用者裝置。之後,收發器71更透過配置通知資源,自第一D2D使用者裝置(例如:第5B-5D、5F-8H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D-UE1、D-UE5、D-UE8),接收附加資源配置資訊206/306/406/506。
【0064】
本發明之第十四實施例亦請參考第11圖。於本實施例中,D2D使用者裝置7可為第6B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53,其為一第二使用者裝置。於收發器71自一第一D2D使用者裝置(例如:第6B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51)接收附加資源配置資訊206/306/406/506後,處理器73產生D2D混合存取要求510。接著,收發器71透過該等D2D資源區塊組之一配置資源區塊組,傳送D2D混合存取要求510至一第三D2D使用者裝置(例如:第6B圖中的D2D使用者裝置55)。接著,收發器71自第三D2D使用者裝置接收D2D混合存取回應512。如此一來,D2D使用者裝置7與第三D2D使用者裝置即可根據D2D混合存取回應512中之D2D資料傳輸資訊,進行D2D資料傳輸。
【0065】
綜上所述,透過本發明之資源配置機制,基地台能根據訊號品質資訊及傳輸量負載資訊至少其中之一動態地自現有3GPP LTE通訊系統的資源池中配置適合的資源,以提供使用者裝置間進行直接通訊。此外,本發明之基地台亦可自現有3GPP LTE通訊系統的資源池中挑選特定資源區塊以提供在特殊情境(例如:緊急狀況)下使用的D2D使用者裝置。另一方面,本發明之資源配置機制可使得位於基地台訊號涵蓋範圍外的D2D使用者裝置與其他D2D使用者裝置進行D2D資料傳輸,且亦可使得位於不同基地台訊號涵蓋範圍內的D2D使用者裝置進行D2D資料傳輸。據此,本發明之資源配置機制得以將現有的3GPP LTE通訊系統之資源延伸地供公共安全網路使用,使得D2D使用者裝置間在不影響原先3GPP LTE網路的訊號傳輸下,彼此間能進行直接通訊。
【0066】
上述之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發明之技術特徵,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1‧‧‧基地台
11‧‧‧儲存器
13‧‧‧處理器
15‧‧‧收發器
102‧‧‧資源組態資訊

Claims (27)

  1. 【第1項】
    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基地台,該無線通訊系統定義一資源池,該基地台包含:
      一儲存器,用以儲存一訊號品質資訊及一傳輸量負載資訊(traffic loading information);
      一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儲存器,用以根據該訊號品質資訊及該傳輸量負載資訊至少其中之一,自該資源池挑選複數資源區塊,以組成一裝置對裝置(device to device;D2D)資源池,並根據該D2D資源池產生一資源組態資訊,該資源組態資訊指示該D2D資源池;以及
      一收發器,電性連接至該處理器,用以傳送該資源組態資訊。
  2. 【第2項】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收發器係自至少一D2D使用者裝置接收一量測報告訊息,以及該處理器係根據該量測報告訊息,產生該訊號品質資訊並儲存於該儲存器。
  3. 【第3項】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係根據該至少一D2D使用者裝置及至少一蜂巢式使用者裝置於一連線程序中之一訊號特性,產生該訊號品質資訊,並儲存於該儲存器。
  4. 【第4項】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資源池定義一下行資源,以及該資源組態資訊係載於該下行資源之一廣播資源。
  5. 【第5項】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D2D資源池定義一傳輸要求資源及一配置通知資源,該收發器透過該傳輸要求資源,自至少一D2D使用者裝置接收至少一資源要求訊息,該處理器根據該至少一資源要求訊息,自該等D2D資源池劃分出複數D2D資源區塊組(resource block set),並產生一資源配置資訊,以指示該等D2D資源區塊組,以及該收發器更透過該配置通知資源,傳送該資源配置資訊至該至少一D2D使用者裝置。
  6. 【第6項】
    如請求項5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至少一D2D使用者裝置包含一第一D2D使用者裝置,該資源配置資訊係使 該第一D2D使用者裝置透過該等D2D資源區塊組之一配置資源區塊組(allocated resource block set)傳送一D2D混合存取要求(hybrid access request)至一第二D2D使用者裝置,並使該第二D2D使用者裝置於接收該D2D混合存取要求後,藉由該配置資源區塊組傳送一D2D混合存取回應(hybrid access response)至該第一D2D使用者裝置,藉此該第一D2D使用者裝置與該第二D2D使用者裝置根據該D2D混合存取回應中之一D2D資料傳輸資訊,進行一D2D資料傳輸。
  7. 【第7項】
    如請求項5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至少一D2D使用者裝置包含一第一D2D使用者裝置,該資源配置資訊包含一排程資訊,該排程資訊指示一傳輸優先順序( transmission priority ),以使該第一使用者D2D使用者裝置根據該傳輸優先順序,傳送一附加資源配置資訊至一第二D2D使用者裝置。
  8. 【第8項】
    如請求項7所述之基地台,其中 該附加 資源配置資訊係使 該第二D2D使用者裝置透過該等D2D資源區塊組之一配置資源區塊組傳送一D2D混合存取要求(hybrid access request)至一第三D2D使用者裝置,並使該第三D2D使用者裝置於接收該D2D混合存取要求後,藉由該配置資源區塊組傳送一D2D混合存取回應(hybrid access response)至該第二D2D使用者裝置,藉此該第二D2D使用者裝置與該第三D2D使用者裝置根據該D2D混合存取回應中之一D2D資料傳輸資訊,進行一D2D資料傳輸。
  9. 【第9項】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更定義該D2D資源池中之一動態資源區塊組以及至少一固定資源區塊組。
  10. 【第10項】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更定義該D2D資源池中之一複數群組資源區塊組 。
  11. 【第11項】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更透過一後端網路,與一鄰近基地台進行一協議程序(negotiation procedure),該處理器更根據該協議程序,自該資源池挑選該等資源區塊,以組成該D2D資源池。
  12. 【第12項】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之該D2D資源池中之該等資源區塊與該鄰近基地台之一D2D資源池中之複數資源區塊係至少部分相同。
  13. 【第13項】
    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裝置對裝置(device to device;D2D) 使用者裝置,該無線通訊系統定義一資源池,該D2D使用者裝置包含:
      一收發器,用以接收一資源組態資訊,該資源組態資訊指示一D2D資源池,該D2D資源池係由一基地台根據一訊號品質資訊及一傳輸量負載資訊至少其中之一,自該資源池挑選複數資源區塊所組成,該資源組態資訊係由該基地台根據該D2D資源池所產生;以及
      一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收發器,用以解析該資源組態資訊,以得知該D2D資源池。
  14. 【第14項】
    如請求項13所述之D2D使用者裝置,其中該收發器更傳送一量測報告訊息至該基地台,以使該基地台根據該量測報告訊息,產生該訊號品質資訊。
  15. 【第15項】
    如請求項13所述之D2D使用者裝置,其中該基地台係根據該D2D使用者裝置及至少一蜂巢式使用者裝置於一連線程序中之一訊號特性,產生該訊號品質資訊。
  16. 【第16項】
    如請求項13所述之D2D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資源池定義一下行資源,該下行資源包含一廣播資源,以及該資源組態資訊係載於該廣播資源 。
  17. 【第17項】
    如請求項13所述之D2D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資源池更定義一上行資源,該上行資源包含一D2D廣播資源,該處理器更根據該資源組態資訊, 產生一附加資源組態資訊,以及該收發器更透過該D2D廣播資源 傳送該附加資源組態資訊至另一D2D使用者裝置。
  18. 【第18項】
    如請求項13所述之D2D使用者裝置,其中該D2D資源池更定義一傳輸要求資源及一配置通知資源,該收發器透過該傳輸要求資源,傳送一資源要求訊息至該基地台,以使該基地台根據該資源要求訊息,將該等資源區塊劃分成複數D2D資源區塊組,並產生一資源配置資訊,以指示該等D2D資源區塊組,以及該收發器更透過該配置通知資源,自該基地台接收該資源配置資訊 。
  19. 【第19項】
    如請求項18所述之D2D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產生一 D2D混合存取要求(hybrid access request),該收發器更透過該等D2D資源區塊組之一配置資源區塊組傳送該D2D混合存取要求(hybrid access request)至另一D2D使用者裝置,並自該另一D2D使用者裝置接收一D2D混合存取回應(hybrid access response),藉此該D2D使用者裝置與該另一D2D使用者裝置根據該D2D混合存取回應中之一D2D資料傳輸資訊,進行一D2D資料傳輸。
  20. 【第20項】
    如請求項18所述之D2D使用者裝置,其中該D2D使用者裝置係一第一D2D使用者裝置,該收發器係透過該傳輸要求資源,自一第二使用者裝置接收該資源要求訊息,該資源配置資訊包含一排程資訊,該排程資訊指示一傳輸優先順序( transmission priority ),該處理器更根據該資源配置資訊,產生一附加資源配置資訊,並根據該傳輸優先順序,透過該配置通知資源,傳送該附加資源配置資訊至一第二D2D使用者裝置,以使該第二D2D使用者裝置藉由該等D2D資源區塊組之一配置資源區塊組,傳送一D2D混合存取要求(hybrid access request)至一第三D2D使用者裝置,並使該第三D2D使用者裝置於接收該D2D混合存取要求後,透過該配置資源區塊組 傳送一D2D混合存取回應(hybrid access response)至該第二D2D使用者裝置,藉此該第二D2D使用者裝置與該第三D2D使用者裝置根據該D2D混合存取回應中之一D2D資料傳輸資訊,進行一D2D資料傳輸。
  21. 【第21項】
    如請求項13所述之D2D使用者裝置,其中該D2D資源池包含一動態資源區塊組以及至少一固定資源區塊組。
  22. 【第22項】
    如請求項13所述之D2D使用者裝置,其中該D2D資源池包含複數群組資源區塊組 。
  23. 【第23項】
    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裝置對裝置(device to device;D2D)使用者裝置,該無線通訊系統定義一資源池,該資源池定義一上行資源,該上行資源包含一D2D廣播資源,該D2D使用者裝置包含:
      一收發器,用以透過該D2D廣播資源,自一第一D2D使用者裝置接收一附加資源組態資訊,該附加資源組態資訊係該第一D2D使用者裝置根據一資源組態資訊所產生,該資源組態資訊指示一D2D資源池,該D2D資源池係由一基地台根據一訊號品質資訊及一傳輸量負載資訊至少其中之一,自該資源池挑選複數資源區塊所組成,該資源組態資訊係由該基地台根據該D2D資源池所產生,並透過該D2D廣播資源傳送至該第一D2D使用者裝置;以及
      一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收發器,用以解析該附加資源組態資訊,以得知該D2D資源池。
  24. 【第24項】
    如請求項23所述之D2D使用者裝置,其中該D2D資源池定義一傳輸要求資源及一配置通知資源,該處理器更產生一資源要求訊息,該收發器更透過該傳輸要求資源傳送該資源要求訊息至該第一D2D使用者裝置,以使該第一D2D使用者裝置透過該傳輸要求資源,中繼該資源要求訊息至該基地台,並使該基地台根據該資源要求訊息,將該等資源區塊劃分成複數D2D資源區塊組,並產生一資源配置資訊,以指示該等D2D資源區塊組,該基地台更透過該配置通知資源,傳送該資源配置資訊至該第一D2D使用者裝置,該第一D2D使用者裝置更根據該資源配置資訊產生一附加資源配置資訊,以及該收發器更透過該配置通知資源,自該第一D2D使用者裝置,接收該附加資源配置資訊 。
  25. 【第25項】
    如請求項24所述之D2D使用者裝置,其中該D2D使用者裝置係一第二D2D使用者裝置,該處理器更產生一D2D混合存取要求(hybrid access request),該收發器更透過該等D2D資源區塊組之一配置資源區塊組傳送該D2D混合存取要求(hybrid access request)至一第三D2D使用者裝置,並自該第三D2D使用者裝置接收一D2D混合存取回應(hybrid access response),藉此該D2D使用者裝置與該第三D2D使用者裝置根據該D2D混合存取回應中之一D2D資料傳輸資訊,進行一D2D資料傳輸。
  26. 【第26項】
    如請求項23所述之D2D使用者裝置,其中該D2D資源池包含一動態資源區塊組以及至少一固定資源區塊組。
  27. 【第27項】
    如請求項23所述之D2D使用者裝置,其中該D2D資源池包含複數群組資源區塊組 。
TW104101066A 2014-01-31 2015-01-13 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基地台及裝置對裝置使用者裝置 TWI5711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33890P 2014-01-31 2014-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1134A true TW201531134A (zh) 2015-08-01
TWI571153B TWI571153B (zh) 2017-02-11

Family

ID=52444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1066A TWI571153B (zh) 2014-01-31 2015-01-13 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基地台及裝置對裝置使用者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26522B2 (zh)
EP (1) EP2903366A1 (zh)
CN (1) CN104869645B (zh)
TW (1) TWI57115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94698B2 (en) 2015-05-13 2018-02-13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discovery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98735B1 (en) * 2012-09-19 2018-1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aximum transmission power levels for a d2d communication link
NO2710652T3 (zh) * 2014-03-18 2018-03-17
JP2017523666A (ja) * 2014-06-27 2017-08-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のためのリソースプール・アクセス
US10912100B2 (en) * 2014-07-29 2021-02-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D2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5338467B (zh) * 2014-08-07 2019-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中数据接收方法、发送方法及设备
TWI661741B (zh) * 2014-09-12 2019-06-01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系統,通訊裝置及方法
US20160095009A1 (en) * 2014-09-25 2016-03-31 Alcatel-Lucent Usa Inc. Occupancy notifications for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s
JP2017537536A (ja) * 2014-10-31 2017-12-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ユーザ機器、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ユーザ機器を制御する方法
CN104410975B (zh) * 2014-11-06 2018-06-15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系统、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和终端
CN106257958B (zh) * 2015-06-30 2019-10-15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消息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US10616864B2 (en) * 2015-08-07 2020-04-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wireless sidelink direct communications
EP3243352B1 (en) * 2015-08-07 2018-05-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flict indication for radio transmission control by multiple devices
CN108353400B (zh) * 2015-11-05 2022-06-17 索尼公司 终端装置、基站、系统和方法
CN108886769B (zh) * 2016-04-08 202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资源协调方法及装置
EP3445105B1 (en) * 2016-04-12 2020-05-20 Fujitsu Limited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820348B2 (en) * 2016-09-30 2020-10-27 Apple Inc. Intra- and inter-rat co-existence and congestion control for LTE PC5-based vehicle-to-vehicle (V2V) communication
CN110115080B (zh) * 2016-12-29 2023-05-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JP2018191130A (ja) * 2017-05-02 2018-11-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10945936B (zh) * 2017-05-04 2023-08-2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Ue组,ue组管理者ue和ue组成员ue
US11284376B2 (en) * 2018-08-17 2022-03-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istributed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multiple party communications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CN111436140B (zh) * 2019-03-25 2023-06-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释放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0132A (zh) * 2008-05-15 2011-06-08 诺基亚公司 用于提供对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协调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EP2649852A4 (en) * 2010-12-08 2016-11-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SCENARIO
DE112011105271T5 (de) * 2011-05-25 2014-03-06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Ressourcenzuordnung für eine D2D-Kommunikation
US9084241B2 (en) * 2012-05-21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vailable resource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US10602452B2 (en) * 2012-11-20 2020-03-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oper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072027B2 (en) * 2012-12-07 2015-06-30 Alcatel Lucent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facilitating D2D bearer switching
US9313607B2 (en) * 2013-01-18 2016-04-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assisted UE detection in direct mode UE-to-UE communication
TWI571167B (zh) * 2013-09-28 2017-02-1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裝置對裝置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94698B2 (en) 2015-05-13 2018-02-13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discovery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23217A1 (en) 2015-08-06
US9826522B2 (en) 2017-11-21
EP2903366A1 (en) 2015-08-05
TWI571153B (zh) 2017-02-11
CN104869645B (zh) 2019-01-18
CN104869645A (zh)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1153B (zh) 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基地台及裝置對裝置使用者裝置
CN110351858B (zh) 网络调度ue传输与自主调度ue传输之间的资源池共享
US10425915B2 (en) Resource pool acces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US10039119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2D transmission
TWI571167B (zh) 裝置對裝置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CN109495974B (zh)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KR102087656B1 (ko) 디바이스 대 디바이스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의 분산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US10602554B2 (en) Method and wireless device for managing resources for D2D communication
US10624115B2 (en) Radio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KR102372581B1 (ko) 리소스 블록 그룹 크기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TW202014041A (zh) 多鏈路網路協調
WO2016127648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255928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1197431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and system
US20220217731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nabling group 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3973392B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66575A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21056222A1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3873547A (zh)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KR20150004256A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 디바이스간 직접 통신에서 자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WO2022237646A1 (zh) 一种传输系统信息si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182796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nabling group 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