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30342A - 電子支付系統及電子支付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子支付系統及電子支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30342A
TW201530342A TW103132331A TW103132331A TW201530342A TW 201530342 A TW201530342 A TW 201530342A TW 103132331 A TW103132331 A TW 103132331A TW 103132331 A TW103132331 A TW 103132331A TW 201530342 A TW201530342 A TW 20153034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voice
mobile terminal
payment
recognition resul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2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wok Fong Wong
Original Assignee
Golden Vast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en Vast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td filed Critical Golden Vast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30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034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2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20Point-of-sale [POS] network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2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 G06Q20/3227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using secure elements embedded in M-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06Q20/40145Biometric identity che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2Confirmation, e.g. check or permission by the legal debtor of payment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於生物認證的支付系統及支付方法。其中,支付系統包括:生物特徵確認裝置、移動終端、授權支付子系統;生物特徵確認裝置,用於提取使用者的生物資訊,並存儲生物特徵資訊以及存儲被支付方的授權支付資訊,在生物特徵確認裝置將生物特徵資訊認證通過後將授權支付資訊發送給移動終端;移動終端,設置有近距離通信模組,用於與生物特徵確認裝置近距離傳輸生物特徵資訊和該授權支付資訊,以及實現近距離支付;移動終端還用於與授權支付子系統進行確認;授權支付子系統,用於在接收到來自移動終端的支付請求時,通過將支付請求中攜帶的支付資訊與存儲在授權支付子系統中的使用者資訊進行匹配。本發明可以雙重保障用戶支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電子支付系統及電子支付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電子技術領域,特別係關於一種電子支付系統及電子支付方法。
  目前銀行系統用於完成網上銀行支付的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U盾(USBKey),另一種是利用手機短資訊及銀行配發的電子口令卡來完成確認,以完成支付的。發明人通過對現有技術分析後認為,對於利用手機短信和銀行配發的電子口令卡來完成確認的方法,雖然利用分別認證的方法就可以增加安全性,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對於消費者而言,由於電子口令卡是銀行配發的,使用者需要支付一定金額以獲得該電子口令卡,因此增加了使用者的成本,並且電子口令卡攜帶不方便;此外,沒有系帶電子口令卡則無法完成網上交易,也容易給使用者造成不便。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支付系統及電子支付方法。該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支付系統,該電子支付系統包括:移動終端、授權支付子系統;其中,該移動終端設置有微處理晶片、生物特徵確認裝置,該微處理晶片包括第一微處理單元、第二微處理單元,該第一微處理單元用於控制該移動終端與該授權支付子系統之間的通信;該第二微處理單元用於對該移動終端與該授權支付子系統之間的需傳輸的資料進行加密或解密;其中,
  當該用戶通過互聯網實現支付時,該移動終端接收來自該授權支付子系統的確認資訊,通過該移動終端輸入短信代碼,在該第一微處理單元的控制下通過通信介面將該短信代碼發送給該授權支付子系統,以完成第一步確認;通過該生物特徵確認裝置對該使用者進行身份認證,該第二微處理單元根據該授權支付子系統許可的該授權支付協議生成加密的該隨機確認碼,在該第一微處理單元的控制下通過該通信介面將該隨機確認碼發送給該授權支付子系統,以完成第二步確認。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支付方法,該電子支付方法包括:
  當該用戶通過互聯網實現支付時,移動終端接收來自授權支付子系統的確認資訊,通過該移動終端輸入短信代碼,在該移動終端內設置的第一微處理單元的控制下通過通信介面將該短信代碼發送給該授權支付子系統,以完成第一步確認;
  通過該生物特徵確認裝置對該使用者進行身份認證,該移動終端內設置的第二微處理單元根據該授權支付子系統許可的該授權支付協議生成加密的該隨機確認碼,並在該第一微處理單元的控制下通過該通信介面將該隨機確認碼發送給該授權支付子系統,以完成第二步確認。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在第一微處理單元的控制下分別將短信代碼和隨機確認碼發送給授權支付子系統,並通過生物特徵確認裝置對使用者進行確認,實現了兩步確認,從而確保用戶網上支付的安全性;由於移動終端具有一個第一微處理單元、第二微處理單元以及生物特徵確認裝置,因此通過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移動終端即可完成交易,在確保交易安全的基礎上實現了方便快捷。
100‧‧‧電子支付系統
11‧‧‧移動終端
12‧‧‧授權支付子系統
13‧‧‧生物特徵確認裝置
14‧‧‧通信介面
15‧‧‧微處理晶片
151‧‧‧第一微處理單元
152‧‧‧第二微處理單元
200‧‧‧電子支付系統
21‧‧‧移動終端
22‧‧‧授權支付子系統
23‧‧‧指紋認證裝置
231‧‧‧指紋感測器
232‧‧‧指紋記憶體
233‧‧‧指紋認證伺服器
24‧‧‧通信介面
25‧‧‧微處理晶片
251‧‧‧第一微處理單元
252‧‧‧第二微處理單元
301‧‧‧當使用者通過互聯網實現支付時,移動終端接收來自授權支付子系統的確認資訊,通過移動終端輸入短信代碼,在移動終端內設置的第一微處理單元的控制下通過通信介面將短信代碼發送給授權支付子系統,以完成第一步確認
302‧‧‧通過生物特徵確認裝置對使用者進行身份認證,移動終端內設置的第二微處理單元根據授權支付子系統許可的授權支付協議生成加密的隨機確認碼,並在第一微處理單元的控制下通過通信介面將隨機確認碼發送給授權支付子系統,以完成第二步確認
41‧‧‧移動終端
42‧‧‧銀行授權支付確認系統
43‧‧‧指紋認證裝置
44‧‧‧通信介面
45‧‧‧微處理晶片
451‧‧‧第一微處理單元
452‧‧‧第二微處理單元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第1圖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電子支付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第2圖是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電子支付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第3圖是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一種電子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及
  第4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所適用的電子支付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第1圖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電子支付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參見第1圖,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電子支付系統100具體包括:移動終端11、授權支付子系統12;其中,移動終端11設置有微處理晶片15、生物特徵確認裝置13、通信介面14,微處理晶片15包括第一微處理單元151、第二微處理單元152,第一微處理單元151用於控制移動終端11與授權支付子系統12之間的通信;第二微處理單元152用於對移動終端11與授權支付子系統12之間的需傳輸的資料進行加密或解密。
【0004】
    其中,當該用戶通過互聯網實現支付時,移動終端11接收來自授權支付子系統12的確認資訊,通過移動終端11輸入短信代碼,在第一微處理單元151的控制下通過通信介面14將該短信代碼發送給授權支付子系統12,以完成第一步確認;通過生物特徵確認裝置13對該使用者進行身份認證,在用戶身份認證通過後,第二微處理單元152根據授權支付子系統12許可的授權支付協議生成加密的該隨機確認碼,在第一微處理單元151的控制下通過通信介面14將該隨機確認碼發送給授權支付子系統12,以完成第二步確認。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電子支付系統,通過在第一微處理單元151的控制下分別將短信代碼和隨機確認碼發送給授權支付子系統12,並通過生物特徵確認裝置對使用者進行確認,實現了兩步確認,從而確保用戶網上支付的安全性;由於移動終端具有一個第一微處理單元151、第二微處理單元152以及生物特徵確認裝置13,因此通過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移動終端11即可完成交易,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實現了方便快的交易。
  實施例二
  第2圖是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電子支付系統的結構示意圖;本發明實施例的生物特徵確認裝置具體為指紋認證裝置,參見第2圖,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電子支付系統200具體包括:移動終端21、授權支付子系統22;其中,移動終端21設置有微處理晶片25、指紋認證裝置23、通信介面24,微處理晶片25包括第一微處理單元251、第二微處理單元252,第一微處理單元251用於控制移動終端21與授權支付子系統22之間的通信;第二微處理單元252用於對移動終端21與授權支付子系統22之間的需傳輸的資料進行加密或解密。
  其中,當該用戶通過互聯網實現支付時,移動終端21接收來自授權支付子系統22的確認資訊,通過移動終端21輸入短信代碼,在第一微處理單元251的控制下通過通信介面24將該短信代碼發送給授權支付子系統22,以完成第一步確認;進一步地,來自授權支付子系統22的確認資訊可以是通過授權支付子系統22已經進行過加密的,移動終端21接收到該加密後的確認資訊後,通過第二微處理單元252進行解密,從而得到解密後的確認資訊。
  通過指紋認證裝置23對該使用者進行身份認證,在用戶身份認證通過後,第二微處理單元252根據授權支付子系統22許可的授權支付協議生成加密的該隨機確認碼,並在第一微處理單元251的控制下通過通信介面254將該隨機確認碼發送給授權支付子系統22,以完成第二步確認。當所授權支付子系統22接收到該短信代碼和該隨機確認碼時,從該用戶對應的網上帳號上進行相應的扣款操作。
  進一步地,指紋認證裝置23還包括:指紋感測器231、指紋記憶體232、指紋認證伺服器233。指紋感測器231用於在第一微處理單元251的控制下提取使用者的指紋資訊;指紋記憶體232用於將指紋感測器231提取的使用者的指紋資訊進行登記存儲;指紋認證伺服器233用於在第一微處理單元251的控制下對指紋感測器231提取的指紋資訊與登記存儲在指紋記憶體232中的授權使用者的指紋資訊進行認證,以確認指紋感測器231提取的指紋資訊為授權使用者的指紋資訊。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指紋感測器231可以為觸摸式的,也可以為掃描式的,不同類型的移動終端可能使用不同的指紋感測器,本發明實施例對指紋感測器231的具體結構不做限制。
  進一步地,通信介面24具體可以包括:
  客戶識別模組的資料傳輸介面,用於在該第一微處理單元的控制下實現該移動終端的資料傳輸功能,以與該授權支付子系統進行資料傳輸;和/或,無線保真網路的網路介面,用於在該第一微處理單元的控制下實現該移動終端的網路連接功能,以與該授權支付子系統連接。
  進一步地,第一微處理單元251和第二微處理單元252之間通過通用非同步收發傳輸器介面進行通信。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本發明實施例僅以生物特徵確認裝置具體為指紋認證裝置23為例進行示例性說明,生物特徵確認裝置還可以包括高解析度的圖像傳感裝置,通過圖像傳感裝置提取使用者的面部特徵、使用者的虹膜資訊或者毛細血管,通過面部特徵、使用者的虹膜資訊或者毛細血管對用戶進行身份認證。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電子支付系統,通過在第一微處理單元251的控制下分別將短信代碼和隨機確認碼發送給授權支付子系統22,並通過生物特徵確認裝置對使用者進行確認,實現了兩步確認,從而確保用戶網上支付的安全性;由於移動終端具有一個第一微處理單元251、第二微處理單元252以及生物特徵確認裝置23,因此通過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移動終端21即可完成交易,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實現了方便快的交易。
  進一步地,在上述實施例二中,第一微處理單元251還可以控制移動終端21上的硬體,例如:指紋感測器231、移動終端21上的外接裝置以及任何連接或者安裝在移動終端21上的硬體;第二微處理單元252還可以控制安裝在移動終端21上的軟體,具體可以包含軟體間的溝通及控制等。
  實施例三
  第3圖是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一種電子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圖;本發明實施例可以通過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的電子支付系統來實現,參見第3圖,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電子支付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301、當使用者通過互聯網實現支付時,移動終端接收來自授權支付子系統的確認資訊,通過移動終端輸入短信代碼,在移動終端內設置的第一微處理單元的控制下通過通信介面將短信代碼發送給授權支付子系統,以完成第一步確認;
  步驟302、通過生物特徵確認裝置對使用者進行身份認證,移動終端內設置的第二微處理單元根據授權支付子系統許可的授權支付協議生成加密的隨機確認碼,並在第一微處理單元的控制下通過通信介面將隨機確認碼發送給授權支付子系統,以完成第二步確認。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電子支付方法,通過在第一微處理單元的控制下分別將短信代碼和隨機確認碼發送給授權支付子系統,並通過生物特徵確認裝置對使用者進行確認,實現了兩步確認,從而確保用戶網上支付的安全性;由於移動終端具有一個第一微處理單元、第二微處理單元以及生物特徵確認裝置,因此通過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移動終端即可完成交易,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實現了方便快的交易。
  進一步地,在上述實施例三中,在生物特徵確認裝置具體為指紋認證裝置時,步驟302中的“通過生物特徵確認裝置對使用者進行身份認證”具體可以包括:
  通過指紋感測器提取使用者的指紋資訊;
  通過指紋記憶體將該指紋感測器提取的使用者的指紋資訊進行登記存儲;
  通過指紋認證伺服器於對該指紋感測器提取的指紋資訊與登記存儲在該指紋記憶體中的授權使用者的指紋資訊進行認證,以確認該指紋感測器提取的指紋資訊為授權使用者的指紋資訊。
  進一步地,在上述實施例三中,通信介面包括:客戶識別模組的資料傳輸介面和/或無線保真網路的網路介面;則
  在該第一微處理單元的控制下通過該客戶識別模組的資料傳輸介面實現該移動終端的資料傳輸功能,以與該授權支付子系統進行資料傳輸;和/或,在該第一微處理單元的控制下通過該無線保真網路的網路介面實現該移動終端的網路連接功能,以與該授權支付子系統連接。
  進一步地,在上述實施例三中,電子支付方法還可以包括:
  在該第一微處理單元和該第二微處理單元之間通過序列介面通信。
  進一步地,在上述實施例三中,在步驟302之後,電子支付方法還可以包括:
  當該授權支付子系統接收到該短信代碼和該隨機確認碼時,從該用戶對應的網上帳號上進行相應的扣款操作。
  實施例四
  第4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所適用的電子支付系統的結構示意圖;本發明實施例以授權支付子系統具體為銀行授權支付確認系統、生物提取裝置具體為指紋傳感裝置為例進行示例性說明。參見第4圖,本發明實施例具體包括:移動終端41、銀行授權支付確認系統42,移動終端41設置有微處理晶片45、指紋認證裝置43、通信介面44,微處理晶片45包括第一微處理單元451、第二微處理單元452,第一微處理單元451用於控制移動終端41與授權支付子系統42之間的通信;第二微處理單元452用於對移動終端41與授權支付子系統42之間的需傳輸的資料進行加密或解密。
  其中,指紋認證裝置43具體可以為實施例二中所示的指紋傳感裝置,指紋認證裝置43內含有記憶體記憶體,用於存儲使用者的指紋資訊。
  通信介面44具體可以為SIM卡和/或Wifi或者其他接入網路的通信介面,可以利用SIM卡的資料傳輸/Wifi的網路連接功能實現與銀行授權支付確認系統42的溝通確認,以實現兩步確認並完成有效支付。
  此外,第一微處理單元451和第二微處理單元452之間通過通用非同步收發傳輸器介面通信,移動終端41設置為嵌入式系統的主微型電腦控制中心,移動終端41的輸出口均由第一微處理單元451控制。第一微處理單元451和第二微處理單元452通過電熔絲程式與綁定程式來禁止調試介面的操作,並通過通用非同步收發傳輸器介面介面進行連接。
  利用本發明實施例,首先,用戶的身份是要經過兩步認證之後銀行授權支付確認系統42才能夠進行扣款操作,從而實現雙重保障用戶支付的安全性;其次,與銀行授權支付確認系統42相連接,通過銀行確認的授權支付協議,完成支付,由於移動終端41具有微處理晶片45生物特徵確認裝置43,因此移動終端41成為一個一體式的網上支付電子設備,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實現了方便快的交易。
  上述本發明實施例序號僅僅為了描述,不代表實施例的優劣。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實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可以通過硬體來完成,也可以通過程式來指令相關的硬體完成,該的程式可以存儲於一種電腦可讀存儲介質中,上述提到的存儲介質可以是唯讀記憶體,磁片或光碟等。
  以上該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100‧‧‧電子支付系統
11‧‧‧移動終端
12‧‧‧授權支付子系統
13‧‧‧生物特徵確認裝置
14‧‧‧通信介面
15‧‧‧微處理晶片
151‧‧‧第一微處理單元
152‧‧‧第二微處理單元

Claims (9)

  1. 【第1項】
    一種移動終端,其特徵在於,該移動終端包括:
      一語音處理器和一位置提示處理器;
      該語音處理器,與該位置提示處理器相連接,用於當移動終端處於關機狀態時,獲取一使用者的語音資訊,對該使用者的語音資訊進行識別,得到語音辨識結果;
      該位置提示處理器,與該語音處理器相連接,用於當該語音處理器得到一語音辨識結果後,根據該語音辨識結果,啟動與該語音辨識結果相應的位置提示模式。
  2. 【第2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移動終端,其特徵在於,該語音處理器包括:
      一語音獲取單元、一身份認證單元和一語音辨識單元;
      該語音獲取單元,與該身份認證單元相連接,用於當移動終端處於關機狀態時,獲取使用者的語音資訊;
      該身份認證單元,分別與該語音獲取單元和該語音辨識單元相連接,用於當該語音獲取單元獲取使用者的語音資訊後,根據該使用者的語音資訊對該使用者進行認證;
      該語音辨識單元,分別與該身份認證單元和該位置提示處理器相連接,用於當該身份認證單元對該使用者進行認證的結果是認證通過後,對該使用者的語音資訊進行識別,得到語音辨識結果。
  3. 【第3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移動終端,其特徵在於,該語音處理器還包括:
      一語音處理單元,與該身份認證單元相連接,用於當該身份認證單元對該使用者進行認證的結果是認證沒有通過後,將該使用者的語音資訊丟棄。
  4. 【第4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任一項所述之移動終端,其特徵在於,該位置提示處理器包括:
      一啟動信號發送單元和一提示信號產生單元;
      該啟動信號發送單元,分別與該語音處理器和該提示信號產生單元相連接,用於當該語音處理器得到語音辨識結果後,根據該語音辨識結果,向與該語音辨識結果相應的該提示信號產生單元發送啟動信號;
      該提示信號產生單元,與該啟動信號發送單元相連接,用於接收該啟動信號發送單元發送的啟動信號,啟動並產生與該語音辨識結果相應的位置提示信號。
  5. 【第5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移動終端,其特徵在於,該位置提示處理器還包括:
      一提示信號發送單元,與該提示信號產生單元相連接,用於當該提示信號產生單元產生位置提示信號後,將該位置提示信號發送到預設的號碼上。
  6. 【第6項】
    一種移動終端定位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
      當一移動終端處於關機狀態時,獲取一使用者的語音資訊,對該使用者的語音資訊進行識別,得到一語音辨識結果;
      根據該語音辨識結果,啟動與該語音辨識結果相應的位置提示模式。
  7. 【第7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在於,當該移動終端處於關機狀態時,獲取該使用者的語音資訊,對該使用者的語音資訊進行識別,得到語音辨識結果,包括:
      當該移動終端處於關機狀態時,獲取該使用者的語音資訊;
      根據該使用者的語音資訊對該使用者進行認證;
      當對該用戶進行認證的結果是認證通過後,對該使用者的語音資訊進行識別,得到語音辨識結果。
  8. 【第8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還包括:
      當對該用戶進行認證的結果是認證沒有通過後,將該使用者的語音資訊丟棄。
  9. 【第9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8項之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根據該語音辨識結果,啟動與該語音辨識結果相應的位置提示模式,包括:
      根據該語音辨識結果,打開GPS定位、打開提示音樂或/和打開震動。
TW103132331A 2014-01-24 2014-09-18 電子支付系統及電子支付方法 TW2015303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6805.1A CN103761647A (zh) 2014-01-24 2014-01-24 电子支付系统及电子支付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0342A true TW201530342A (zh) 2015-08-01

Family

ID=50528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2331A TW201530342A (zh) 2014-01-24 2014-09-18 電子支付系統及電子支付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13452A1 (zh)
JP (1) JP2015138545A (zh)
KR (1) KR20150088703A (zh)
CN (1) CN103761647A (zh)
BR (1) BR102014022465A2 (zh)
DE (1) DE102014216080A1 (zh)
HK (1) HK1195995A2 (zh)
IN (1) IN2014DE02430A (zh)
SG (1) SG10201405603UA (zh)
TW (1) TW20153034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9641A (zh) * 2014-06-12 2016-0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4299133B (zh) * 2014-10-22 2017-10-24 齐鲁工业大学 基于体感网的在线移动支付系统及可信认证方法
CN104361492A (zh) * 2014-11-05 2015-02-18 武汉天聪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嵌入式电子钱包及其支付方法
KR102323805B1 (ko) * 2014-12-24 2021-11-10 십일번가 주식회사 웹 기반 인증 결제 장치, 웹 기반 인증 결제 방법, 웹 기반 인증 결제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US20160224973A1 (en) * 2015-02-01 2016-08-04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payments
CN106295289B (zh) * 2015-06-12 2019-11-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模块
CN105868699B (zh) * 2016-03-25 2019-06-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的终端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08156155B (zh) * 2017-12-25 2021-01-15 资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生物认证系统、移动设备及方法
CN110189133B (zh) * 2019-05-10 2024-02-27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44212A (ja) * 2000-05-31 2001-12-14 Base Technology Inc バイオメトリクス情報によるコンピュータファイルの利用制限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へのログイン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2112340A (ja) * 2000-09-28 2002-04-12 Toshiba Corp 移動機の本人認証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US20050165684A1 (en) * 2004-01-28 2005-07-28 Saflink Corporation Electronic 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system
JP2006293875A (ja) * 2005-04-14 2006-10-26 Hitachi Ltd 生体認証連携決済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icカード用決済端末とicカード
US20070031009A1 (en) * 2005-04-15 2007-02-08 Julius Mwale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ring-based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JP4224080B2 (ja) * 2006-06-05 2009-02-12 フェリカ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端末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8217187A (ja) * 2007-03-01 2008-09-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商品購入システム
JP4799496B2 (ja) * 2007-07-11 2011-10-26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個人認証方法
JP2009205305A (ja) * 2008-02-26 2009-09-10 Nec Corp 個人情報管理装置、個人情報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1165102A (ja) * 2010-02-15 2011-08-25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生体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携帯端末
US9390445B2 (en) * 2012-03-05 2016-07-12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technology through a consumer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13452A1 (en) 2015-07-30
KR20150088703A (ko) 2015-08-03
SG10201405603UA (en) 2015-08-28
BR102014022465A2 (pt) 2016-03-29
HK1195995A2 (zh) 2014-11-28
CN103761647A (zh) 2014-04-30
DE102014216080A1 (de) 2015-07-30
JP2015138545A (ja) 2015-07-30
IN2014DE02430A (zh) 2015-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530342A (zh) 電子支付系統及電子支付方法
US9647840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oft token,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service computer system
WO2017193741A1 (zh) 机载终端支付鉴权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US8799670B2 (en)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uthentication server, corresponding terminal and portable object
US2017036491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secure transaction
RU2651245C2 (ru) Защищенный электронный блок для санк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транзакции
US1182464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sioning biometric image templates to devices for use in user authentication
US20130147603A1 (en) Iris Cameras
US20140093144A1 (en) More-Secure Hardware Token
CN112805737A (zh) 用于令牌邻近交易的技术
US20080305769A1 (en) Device Method &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Mobile Transactions
TWI566121B (zh) Intelligent components to achieve a logical dual - channel system and its methods
KR20140097467A (ko) 이동 장치 전자 상거래 트랜잭션들을 위한 생체 데이터를 사용한 인증 방법
EP358216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create a trusted record or message and usage for a secure activation or strong customer authentication
JP2016500173A (ja) モバイル装置および電源付きディスプレイカードを用いた、安全な遠隔アクセスおよび遠隔支払い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3186739B1 (en) Secure on device cardhold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CN111742314A (zh) 便携式装置上的生物计量传感器
WO2016041235A1 (zh) 电子现金数据的授权处理方法、支付处理方法及虚拟卡
JP2022527798A (ja) 効率的なチャレンジ応答認証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9294921B2 (en) Devic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CN114556356A (zh) 用户认证框架
KR20190136902A (ko) 생체 정보를 이용한 서비스 수행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KR102348823B1 (ko) 사용자가 소지한 금융 카드 기반 본인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625065B1 (ko) 휴대단말기에서의 사용자 인증방법
KR20200013494A (ko) 사용자가 소지한 금융 카드 기반 본인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