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9641A - 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实现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实现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9641A
CN105279641A CN201410261791.3A CN201410261791A CN105279641A CN 105279641 A CN105279641 A CN 105279641A CN 201410261791 A CN201410261791 A CN 201410261791A CN 105279641 A CN105279641 A CN 105279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ature information
fisrt feature
payment
payment platform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617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2617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7964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3923 priority patent/WO201518843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279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964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实现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注册认证方法包括:终端实时获取终端用户在线支付时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以及获取所述终端用户的身份证件中存储的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所述终端比较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匹配成功时,所述终端通知支付平台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以完成注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互联网支付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提高了互联网支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实现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支付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实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互联网支付是指客户为购买特定商品或服务,通过计算机等设备,依托互联网发起支付指令,实现货币资金转移的行为。
按照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方式不同,互联网支付分为银行账户模式和支付账户模式。银行账户模式是指付款人通过支付机构向开户银行提交支付指令,直接将银行账户内的货币资金转入收款人指定账户的支付方式。支付账户模式是指付款人直接向支付机构提交支付指令,将支付账户内的货币资金转入收款人指定账户的支付方式。
在相关技术中,个人客户申请开立支付账户时,支付机构应登记客户的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址、联系方式以及客户有效身份证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等身份信息,并对客户姓名、性别、有效身份证件的种类和号码等基本身份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对个人支付账户单笔收付金额超过第一指定金额,个人客户开立的所有支付账户月收付金额累计超过第二指定金额或资金余额连续一段时间超过第三指定金额的,支付机构还应留存个人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并且,在相关技术中,首次建立业务关联时,必须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的双重身份鉴别;对客户通过大额资金划转强化身份认证,确保由客户本人发出资金划转要求。
目前互联网支付在用户开户时都没审核有效身份证件的真实性,可能埋下各种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互联网支付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实现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方法,包括:终端实时获取终端用户在线支付时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以及获取所述终端用户的身份证件中存储的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所述终端比较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匹配成功时,所述终端通知支付平台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以完成注册。
优选地,终端实时获取终端用户在线支付时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实时采集所述终端用户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头部图像、指纹图像;提取所述头部图像和/或所述指纹图像的特征数据,得到头部特征数据和/或指纹特征数据,并将所述头部特征数据和/或所述指纹特征数据作为所述第一特征信息。
优选地,所述终端通知支付平台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之前,还包括:所述终端根据获取的所述头部图像和/或所述指纹图像生成第三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三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的生成算法不同,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的生成算法相同;将所述第三特征信息上传至所述支付平台。
优选地,所述终端比较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包括所述指纹特征数据和所述头像特征数据时,所述终端优先比较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数据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数据,在匹配后,再比较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不匹配时,还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所对应头部图像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所对应头部图像上传至所述支付平台,并提示人工进行图像匹配。
优选地,所述终端通知支付平台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完成注册之前,还包括:所述终端验证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其中,在验证通过时,所述终端通知所述支付平台创建账户。
优选地,所述终端验证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包括:所述终端采集所述终端用户的生理特征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生理特征信息验证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指纹特征数据时,所述生理特征信息包括:心电图ECG信号和/或脉搏波信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方法,包括:支付平台接收终端实时获取的终端用户在线支付时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所述支付平台从指定认证中心中调用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其中,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与所述终端用户的身份证件中所存储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特征信息采用了相同的生成算法;在匹配成功时,所述支付平台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以完成注册。
优选地,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终端根据实时获取的头部图像、指纹图像生成的头部特征数据、指纹特征数据。
优选地,所述支付平台从指定认证中心中调用所述指定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包括: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包括所述指纹特征数据和所述头像特征数据时,所述支付平台优先比较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数据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数据,在匹配后,再比较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不匹配时,还包括:所述支付平台通知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所对应头部图像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所对应头部图像上传至所述支付平台进行人工图像匹配。
优选地,所述支付平台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以完成注册之前,还包括:所述支付平台接收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的验证结果,其中,在验证结果指示为合法获取时,所述支付平台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
优选地,所述支付平台接收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的验证结果之前,包括:所述终端采集所述终端用户的生理特征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生理特征信息验证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所述终端向所述支付平台发送验证结果。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指纹特征数据时,所述生理特征信息包括:心电图ECG信号和/或脉搏波信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互联网支付的实现方法,包括:支付平台接收终端实时获取的终端用户的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所述支付平台获取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其中,该第二特征信息与所述终端用户身份证件中存储的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特征信息采用了相同的生成算法;所述支付平台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时,所述支付平台执行与所述终端用户发起的支付请求对应的支付流程。
优选地,所述支付平台获取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所述支付平台从预先存储的第二特征信息中获取;所述支付平台从指定认证中心中获取所述第二特征信息。
优选地,支付平台接收终端实时获取的终端用户的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终端存储所述终端用户的所述第一特征信息。
优选地,所述支付平台执行与所述终端用户发起的支付请求对应的支付流程之前,还包括:所述支付平台接收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的验证结果,其中,在验证结果指示为合法获取时,所述支付平台执行所述支付流程。
优选地,所述支付平台接收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的验证结果之前,包括:所述终端采集所述终端用户的生理特征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生理特征信息验证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所述终端向所述支付平台发送验证结果。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指纹特征数据时,所述生理特征信息包括:心电图ECG信号和/或脉搏波信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装置,应用于终端中,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终端用户在线支付时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以及获取所述终端用户的身份证件中存储的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匹配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通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匹配成功时,通知支付平台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以完成注册。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验证模块,用于验证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其中,在验证通过时,所述终端通知所述支付平台创建账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装置,应用于支付平台,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实时获取的终端用户在线支付时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匹配模块,用于从指定认证中心中调用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其中,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与所述终端用户的身份证件中所存储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特征信息采用了相同的生成算法;注册模块,用于在匹配成功时,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以完成注册。
优选地,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的验证结果,其中,在验证结果指示为合法获取时,通知所述注册模块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互联网支付的实现装置,应用于支付平台,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实时获取的终端用户的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其中,该第二特征信息与所述终端用户身份证件中存储的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特征信息采用了相同的生成算法;匹配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执行模块,用于在匹配成功时,执行与所述终端用户发起的支付请求对应的支付流程。
优选地,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的验证结果,其中,在验证结果指示为合法获取时,通知所述执行模块为执行所述支付流程。
通过本发明,采用对终端用户和身份证件进行一致性认证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互联网支付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提高了互联网支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b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装置的另一结构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装置的另一结构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联网支付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联网支付的实现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互联网支付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2-S106:
步骤S102,终端实时获取终端用户在线支付时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以及获取终端用户的身份证件中存储的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即针对相同的生物识别特征,获取实时采集得到的特征信息与身份证件(如身份证,但不限于此)中的特征信息,以进行匹配。
步骤S104,终端比较上述第一特征信息和上述第二特征信息;
步骤S106,在上述第一特征信息和上述第二特征信息匹配成功时,终端通知支付平台为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以完成注册。
通过上述处理步骤,由于在终端用户在线支付时将实时采集的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与身份证件中的第二特征信息进行了匹配认证,因此,增强了支付过程的安全性。
优选地,该指定生物识别特征可以为可以区别其它用户的任意生物特征或多个不同生物特征的组合,例如头部图像、指纹图像中的至少之一,此时步骤S102中,终端获取第一特征信息可以表现为以下形式:终端实时采集上述终端用户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头部图像、指纹图像;提取上述头部图像和/或上述指纹图像的特征数据,得到头部特征数据和/或指纹特征数据,并将上述头部特征数据和/或上述指纹特征数据作为上述第一特征信息。
当然,虹膜图像作为生物识别特征之一也可以应用到上述处理过程中,只不过由于目前还未作为身份证的识别特征,因此,可以优先选用头部图像和指纹图像。
考虑到终端用户的隐私保护要求,例如终端用户不想在支付平台上保存身份证件上的特征信息,在终端通知支付平台为上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之前,终端根据获取的上述头部图像和/或上述指纹图像生成第三特征信息,其中,上述第三特征信息与上述第一特征信息的生成算法不同(此时,可以认为第二特征信息与第三特征信息是不同的特征信息),上述第一特征信息与上述第二特征信息的生成算法相同(此时,可以认为第一特征信息与第二特征信息是相同的特征信息);将上述第三特征信息上传至上述支付平台。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特征信息包括上述指纹特征数据和上述头像特征数据时,终端优先比较上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数据和上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数据,在匹配后,再比较上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和上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
在一个优选实施过程中,如果上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数据和上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数据不匹配,则可以提示用户去营业厅办理。在上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和上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不匹配时,终端将上述第一特征信息所对应头部图像和上述第二特征信息所对应头部图像上传至上述支付平台,并提示人工进行图像匹配。
在一个优选实施过程中,为了避免非法用户盗用别人的特征信息,例如盗用或仿造别人的指纹,因此,需要对上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时,终端通知支付平台创建账户。可以通过以下处理过程实现上述目的:终端采集终端用户的生理特征信息;终端根据上述生理特征信息验证上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在上述第一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指纹特征数据时,上述生理特征信息包括:心电图ECG信号和/或脉搏波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装置,应用于终端中,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如图2a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20,用于实时获取终端用户在线支付时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以及获取终端用户的身份证件中存储的上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
匹配模块22,连接至获取模块20,用于比较上述第一特征信息和上述第二特征信息;
通知模块24,连接至匹配模块24,用于在上述第一特征信息和上述第二特征信息匹配成功时,通知支付平台为上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以完成注册。
需要说明的是,提供的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硬件或软件来实现的,例如对于前者,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实现:获取模块20、匹配模块22和通知模块24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获取模块20、匹配模块22和通知模块24分别位于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和第三处理器中。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验证模块26,连接至通知模块24,用于验证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其中,在验证通过时,所述终端通知所述支付平台创建账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完善整个支付流程,还在支付平台侧提供一种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2,支付平台接收终端实时获取的终端用户在线支付时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
步骤S304,支付平台从指定认证中心中调用上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与上述第一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其中,上述第二特征信息与终端用户的身份证件中所存储上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特征信息采用了相同的生成算法;
步骤S306,在匹配成功时,支付平台为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以完成注册。
通过上述各个处理步骤,由于支付平台对实时采集的终端用户的特征信息与身份证件中的特征信息进行了匹配认证,因此,同样可以提高支付过程的安全性。
在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根据实时获取的头部图像、指纹图像生成的头部特征数据、指纹特征数据。
步骤S304中的匹配过程可以表现为以下形式:在上述第一特征信息包括上述指纹特征数据和上述头像特征数据时,支付平台优先比较上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数据和上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数据,在匹配后,再比较上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和上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其中,在上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和上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不匹配时,支付平台通知上述终端将上述第一特征信息所对应头部图像和上述第二特征信息所对应头部图像上传至上述支付平台进行人工图像匹配。
为了进一步保证支付过程的安全性,在支付平台为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以完成注册之前,支付平台接收终端对上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的验证结果,其中,在验证结果指示为合法获取时,支付平台为终端用户创建账户。其中,终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上述第一特征信息进行验证:终端采集所述终端用户的生理特征信息;终端根据生理特征信息验证上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终端向支付平台发送验证结果。
在上述第一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指纹特征数据时,上述生理特征信息包括:心电图(ECG)信号和/或脉搏波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还一种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装置,应用于支付平台,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40,用于接收终端实时获取的终端用户在线支付时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
匹配模块42,连接至接收模块40,用于从指定认证中心中调用上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与上述第一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其中,上述第二特征信息与上述终端用户的身份证件中所存储上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特征信息采用了相同的生成算法;
注册模块44,连接至匹配模块42,用于在匹配成功时,为上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以完成注册。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接收模块40,还用于接收终端对上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的验证结果,其中,在验证结果指示为合法获取时,通知注册模块44为终端用户创建账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完善整个支付流程,还提供一种互联网支付的实现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S502,支付平台接收终端实时获取的终端用户的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
步骤S504,支付平台获取上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其中,该第二特征信息与终端用户身份证件中存储的上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特征信息采用了相同的生成算法;
步骤S506,支付平台对上述第一特征信息和上述第二特征信息进行匹配;
步骤S508,在匹配成功时,在匹配成功时,支付平台执行与终端用户发起的支付请求对应的支付流程。
在一个优选实施过程中,在步骤S508之前,支付平台还需要接收来自终端的支付请求,当然,在终端发起支付请求之前,还可以利用图1-4所示实施例先对终端用户进行真实性认证。
步骤S504中,支付平台获取第二特征信息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支付平台可以从预先存储的第二特征信息中获取(对于该实现方式,在用户注册时,终端可以根据采集的终端用户的第二特征信息上传至支付平台进行存储);也可以从指定认证中心中获取上述第二特征信息。
为了增强支付过程的安全性,支付平台接收终端实时获取的终端用户的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之前,终端需要存储终端用户的上述第一特征信息,这样,便可以在支付后核实终端用户的有效性。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支付过程的安全性,支付平台执行与所述终端用户发起的支付请求对应的支付流程之前,还可以接收终端对上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的验证结果,其中,在验证结果指示为合法获取时,支付平台执行上述支付流程。其中,终端验证上述第一特征信息的过程如下:终端采集终端用户的生理特征信息;终端根据该生理特征信息验证上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终端向支付平台发送验证结果。在上述第一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指纹特征数据时,上述生理特征信息包括:心电图(ECG)信号和/或脉搏波信号。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互联网支付的实现装置,应用于支付平台,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60,用于接收终端实时获取的终端用户的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
获取模块62,连接至接收模块60,用于获取上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其中,该第二特征信息与上述终端用户身份证件中存储的上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特征信息采用了相同的生成算法;
匹配模块64,连接至获取模块62,用于对上述第一特征信息和上述第二特征信息进行匹配;
执行模块66,连接至匹配模块64,用于在匹配成功时,执行与所述终端用户发起的支付请求对应的支付流程。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接收模块60,还用于接收终端对上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的验证结果,其中,在验证结果指示为合法获取时,通知执行模块66为执行上述支付流程
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的设计思想在于,通过指纹识别和头像匹配完成客户本人和身份证件的一致性认证,其认证通过现场扫描指纹和头像与身份证件存储的指纹和头像进行比对;通过指纹识别和头像匹配完成大额支付时客户本人的真实性认证,其识别通过现场扫描指纹和头像与支付平台存储的指纹和头像进行比对。
以下实施例可以基于图7所示架构,如图7所示,互联网支付系统包括:
近场通信,又称为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简称为NFC)便携终端70,支持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简称为WiFi)、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简称为LTE)等无线通信及近场通信(NFC),该设备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支付平台。NFC便携终端将运行支付应用客户端。
NFC便携终端70内置SAM安全模块插口,可插入由国家公安部门授权生产的SAM安全模块卡,用于NFC便携终端读取二代居民身份证信息;SAM安全模块也可以是授权发布的软件模块,在指定的网站下载安装。或者NFC便携终端通过USB插口连接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器。同时,NFC便携终端内置指纹识别模块,可以扫描用户的指纹并通过安全模块生成相应的指纹特征数据。
NFC便携终端内置ECG(心电图)传感器和反射式脉搏波光电传感器,其中ECG传感器通过手指采集心电信号,反射式脉搏波光电传感器通过手指采集脉搏波信号。使用ECG传感器,必须保证手指直接接触便携终端,探测人体微弱生物电信号,脉搏波光电传感器通过收集手指反射的红外光,根据反射红外光变化来探测血液流量变化。ECG信号和脉搏波信号都有正常的范围,可参考医学指标,如果ECG信号和脉搏波信号异常较大,则表示检测的手指有异常,这样可有效防止指纹仿造,如使用指纹膜等。
NFC便携终端内置摄像头,分辨率不小于30万像素(VGA:640x480)。
其中,NFC便携终端中运行有支付应用客户端,是运行在NFC便携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Web应用或本地客户端应用),由支付平台发布,并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支付的相关操作等。
支付应用客户端读取二代居民身份信息,以及对用户进行脸部拍摄,完成图像处理,并进行图像匹配,最后将客户信息及图像等数据上传到支付平台。
支付应用客户端扫描用户指纹,并通过安全模块生成相应的指纹特征数据,或采用自有算法生成指纹特征数据,并与二代居民身份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支付平台与支付应用客户端之间需进行双向认证,具体认证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支付平台72是平台提供商在消费者、商家和银联系统74之间建立的连接,实现从消费者到金融机构、商家现金的在线货币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查询统计等。
支付平台提供各种认证功能,包括用户有效证件真实性审核、大额支付认证等;
银联系统74,用于为支付平台完成支付提供支撑。
基于图7所示架构,从以下两个实施例说明一下具体的支付流程。
实施例1
1、NFC便携终端作为支付终端,需要进行初始化,其初始化流程如下:
S000如果是安装授权发布的软件安全模块,用户需到指定网站下载软件安全模块并完成安装,NFC便携终端安装的软件安全模块与相应的认证中心完成认证。
S010用户到支付平台门户下载支付应用客户端并完成安装,并完成与支付平台的认证。
2、身份认证流程:
创建用户时,先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其流程如下:
S100用户启动支付应用客户端,支付应用客户端完成与支付平台的双向认证。
S110用户选择创建用户,支付应用客户端提示用户输入客户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住址、联系方式等信息;用户选择身份验证,支付应用客户端提示用户使用NFC便携终端读取身份信息,提示扫描指纹及脸部拍摄(不戴眼镜)。
S120支付应用客户端首先核对身份证号码:用户输入的号码与NFC便携终端读取的身份号码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提示身份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身份号码匹配通过后再进行指纹匹配,支付应用客户端通过安全模块生成扫描指纹图像的指纹特征数据,将NFC便携终端扫描的指纹特征数据与NFC便携终端读取的指纹数据进行匹配,在扫描指纹时,NFC便携终端同时通过ECG传感器和反射式脉搏波光电传感器监测用户的ECG信号和脉搏波信号,如果不能同时检测到ECG信号和脉搏波信号,指纹匹配无效;最后进行脸部匹配,先对NFC便携终端读取身份证的脸部图像进行放大并获取特征数据,再对拍摄的脸部图像进行裁剪后提取特征数据,然后进行匹配。如果指纹特征数据匹配,而脸部特征数据高度相似(相似度可设置,比如90%),表示由本人发出申请。如果不匹配转步骤S150。
S130支付应用客户端利用扫描的指纹图像再次生成指纹特征数据(新生成的指纹特征数据与安全模块生成的指纹特征数据可能不同),并对脸部图像进行裁剪后再压缩处理,连同用户输入的客户信息、NFC便携终端读取的身份信息上传到支付平台。
S140支付平台根据客户信息创建账户,并保存身份信息、指纹特征数据和脸部图像,并将身份信息及银行卡号发给发卡银行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用户账户生效并向支付应用客户端返回账户创建成功消息。
S150如果指纹不匹配,提示指纹识别失败,提示用户去营业厅办理;如果指纹匹配,脸部不匹配,支付应用客户端将客户信息、脸部图像等数据上传到支付平台,提示人工进行图像匹配识别,如果人工审核匹配成功转步骤S140。如果人工审核未通过,支付平台向支付应用客户端返回账户创建失败消息,提示用户去营业厅办理。
(1)、脸部匹配的具体示例过程:
预处理:二代身份证的头像是通过小波变换压缩存储的低质量图像,每幅图像只有1K字节,大小是102×126(像素),两眼中心距离大约为25像素,在进行人脸检测前先放大处理,而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将通过旋转与放缩使得两眼处于同一水平线,且下颌点到两眼中心的距离为一个预先设定好的常数,再裁剪为固定大小的图像,预处理完成后,两幅图像的大小和像素接近。
去除眼镜:大多数戴眼镜的人在进行二代身份证照片采集的时候都被要求戴上没有镜片的镜框,以防止反光,通过计算特定区域的边缘点数量来判断头像是否戴眼镜,边缘点由Sobel算法得到的边缘图中提取。通过两个步骤去掉眼镜:首先提取出眼镜边缘形成的封闭区域,接着根据提取的区域与重建的图像进行误差补偿,采用多次迭代PCA(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重建方法对眼镜遮挡部分进行补偿。
人脸识别: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人脸多部件融合算法(Multi-ModelPartfacerecognitionmethodbasedon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简称为MMP-PCA):先定位眼睛与下颌点,接着定位鼻尖点。根据这些关键点,人脸被分为5个部分:裸脸、眼眉、眼睛、鼻子和嘴;接着进行主成分分析(PCA),计算每个部件的特征值,选择d个最大的特征值(每个部件使用不同的d,d为自然数),计算得出对应的特征向量,于是可以分别得到特征脸、特征眼眉、特征眼、特征鼻子、特征嘴;在计算出二代证图像和视频图像的投影参数后,计算它们之间的相似度,最后采用各部件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到最终的相似度,以适应不同的情况。
支付平台可保存认证成功的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可大大提高后续匹配的准确性,如果系统认证失败后可提示人工再进行判断。
(2)指纹匹配的具体示例过程:
读取指纹图象:通过指纹识别模块读取到人体指纹的图象,并对原始图象进行初步的处理,使之更清晰。
提取特征:支付应用客户端通过安全模块生成指纹的数字表示——特征数据,一种单方向的转换,可以从指纹图像转换成特征数据但不能从特征数据还原成指纹,特征数据唯一,两枚不同的指纹不会产生相同的特征数据。
指纹匹配:将扫描生成的指纹特征与二代身份证所存储的指纹特征进行比较,计算他们的匹配程度,输出比对结果,从而判断这二代身份证与具有这枚指纹的人是否为同一人。
3、大额支付流程:
大额支付时,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并存留影像件,其流程如下:
S200用户启动支付应用客户端,支付应用客户端完成与支付平台的双向认证。
S210用户选择支付,支付应用客户端提示用户输入支付金额,如果支付金额超过预定的额度则为大额支付;支付应用客户端提示进行身份验证,支付应用客户端提示扫描指纹及脸部拍摄(不戴眼镜)。
S220支付应用客户端利用扫描的指纹图像生成指纹特征数据,并对脸部图像进行裁剪后再压缩处理,在扫描指纹时,NFC便携终端同时通过ECG传感器和反射式脉搏波光电传感器监测用户的ECG信号和脉搏波信号,如果不能同时检测到ECG信号和脉搏波信号,则提示用户指纹扫描无效;支付应用客户端将用户输入的金额信息、生成的指纹特征数据和压缩脸部图像数据上传到支付平台。
S230支付平台先进行指纹匹配,将NFC便携终端扫描的指纹特征数据与支付平台存储的指纹特征数据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再进行脸部匹配,对拍摄的脸部数据提取特征数据,与平台存储的脸部图像进行特征数据匹配。如果指纹特征数据和脸部特征数据都成功匹配,表示支付由本人发出。如果不匹配,转步骤S250。
S240支付平台向发卡银行发起转移支付请求,银行系统转移支付成功后,支付平台向支付应用客户端返回支付转移成功消息。
S250如果指纹不匹配,提示指纹识别失败,提示用户去营业厅办理;如果指纹匹配,脸部不匹配,提示人工进行图像匹配识别,如果人工审核匹配成功转步骤S240,如果人工审核未通过,支付平台向支付应用客户端返回支付转移失败消息,提示用户去营业厅办理。
实施例2
由于个人头像和指纹数据属于个人隐私数据,有些用户希望支付平台不保存指纹特征数据;另外,便携终端可能不支持NFC,没法读取二代身份证信息,则采取如下的方案:
支付平台初始化
S000支付平台与国家公安部门的身份系统连接,并能调用该系统发布的应用程序接口完成个人的身份认证。
S010便携终端在指定网站下载软件安全模块并完成安装,便携终端安装的软件安全模块与相应的认证中心完成认证,用于完成指纹扫描生成指纹特征数据。
2、身份认证流程:
创建用户时,先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其流程如下:
S300用户启动支付应用客户端,支付应用客户端完成与支付平台的双向认证。
S310用户选择创建用户,支付应用客户端提示用户输入客户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住址、联系方式等信息;用户选择身份验证,支付应用客户端提提示扫描指纹及脸部拍摄(不戴眼镜)。
S320支付应用客户端通过安全模块将扫描的指纹图像生成指纹特征数据,并对脸部图像进行裁剪后再压缩处理,在扫描指纹时,NFC便携终端同时通过ECG传感器和反射式脉搏波光电传感器监测用户的ECG信号和脉搏波信号,如果不能同时检测到ECG信号和脉搏波信号,则提示用户指纹扫描无效,支付应用客户端处理完成连同用户输入的客户信息上传到支付平台。
S330支付平台调用国家身份系统的应用程序接口,根据身份证号码获取个人身份信息,包括头像及指纹特征数据,先进行指纹匹配,将便携终端扫描的指纹特征数据与支付平台调用获取的指纹特征数据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再进行脸部匹配,对拍摄的脸部图像与支付平台调用获取的脸部图像放大后提取特征数据进行匹配。如果指纹特征数据和脸部特征数据都成功匹配,表示支付由本人发出。如果不匹配,转步骤S350。
S340支付平台根据客户信息创建账户,并保存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及银行卡号发给发卡银行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用户账户生效并向支付应用客户端返回账户创建成功消息。
S350如果指纹不匹配,提示指纹识别失败,提示用户去营业厅办理;如果指纹匹配,脸部不匹配,支付应用客户端将客户信息、脸部图像等数据上传到支付平台,提示人工进行图像匹配识别,如果人工审核匹配成功转步骤S340。如果人工审核未通过,支付平台向支付应用客户端返回账户创建失败消息,提示用户去营业厅办理。
3、大额支付流程:
大额支付时,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并存留影像件,其流程如下:
S400用户启动支付应用客户端,支付应用客户端完成与支付平台的双向认证。
S410用户选择支付,支付应用客户端提示用户输入支付金额,如果支付金额超过预定的额度则为大额支付;支付应用客户端提示进行身份验证,支付应用客户端提示扫描指纹及脸部拍摄(不戴眼镜)。
S420支付应用客户端通过安全模块将扫描的指纹图像生成指纹特征数据,并对脸部图像进行裁剪后再压缩处理,在扫描指纹时,NFC便携终端同时通过ECG传感器和反射式脉搏波光电传感器监测用户的ECG信号和脉搏波信号,如果不能同时检测到ECG信号和脉搏波信号,则提示用户指纹扫描无效;支付应用客户端将用户输入的金额信息、生成的指纹特征数据和压缩脸部图像数据上传到支付平台。
S430支付平台调用国家身份系统的应用程序接口,根据身份证号码获取个人身份信息,包括头像及指纹特征数据,先进行指纹匹配,将便携终端扫描的指纹特征数据与支付平台调用获取的指纹特征数据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再进行脸部匹配,对拍摄的脸部图像与支付平台调用获取的脸部图像放大后提取特征数据进行匹配。如果指纹特征数据和脸部特征数据都成功匹配,表示支付由本人发出。如果不匹配,转步骤S450。
S440支付平台向发卡银行发起转移支付请求,银行系统转移支付成功后,支付平台向支付应用客户端返回支付转移成功消息。
S450如果指纹不匹配,提示指纹识别失败,提示用户去营业厅办理;如果指纹匹配,脸部不匹配,提示人工进行图像匹配识别,如果人工审核匹配成功转步骤S440,如果人工审核未通过,支付平台向支付应用客户端返回支付转移失败消息,提示用户去营业厅办理。
采用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扩大网上支付创建用户的便利性,只要便携终端具有NFC功能,安装安全模块后,就可以成为移动的认证终端,可以实现在任何地方如家里、出差、及办公室等完成网上开户的认证,而不必本人跑到营业厅。大额支付的安全性方面,需要有本人指纹的认证,且有脸部头像识别,会大大减少冒刷卡的风险。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7)

1.一种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实时获取终端用户在线支付时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以及获取所述终端用户的身份证件中存储的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
所述终端比较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
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匹配成功时,所述终端通知支付平台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以完成注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实时获取终端用户在线支付时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实时采集所述终端用户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头部图像、指纹图像;
提取所述头部图像和/或所述指纹图像的特征数据,得到头部特征数据和/或指纹特征数据,并将所述头部特征数据和/或所述指纹特征数据作为所述第一特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通知支付平台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获取的所述头部图像和/或所述指纹图像生成第三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三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的生成算法不同,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的生成算法相同;
将所述第三特征信息上传至所述支付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比较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包括所述指纹特征数据和所述头像特征数据时,所述终端优先比较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数据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数据,在匹配后,再比较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不匹配时,还包括: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所对应头部图像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所对应头部图像上传至所述支付平台,并提示人工进行图像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通知支付平台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完成注册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验证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其中,在验证通过时,所述终端通知所述支付平台创建账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验证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包括:
所述终端采集所述终端用户的生理特征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生理特征信息验证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指纹特征数据时,所述生理特征信息包括:心电图ECG信号和/或脉搏波信号。
9.一种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付平台接收终端实时获取的终端用户在线支付时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
所述支付平台从指定认证中心中调用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其中,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与所述终端用户的身份证件中所存储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特征信息采用了相同的生成算法;
在匹配成功时,所述支付平台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以完成注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根据实时获取的头部图像、指纹图像生成的头部特征数据、指纹特征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平台从指定认证中心中调用所述指定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包括:
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包括所述指纹特征数据和所述头像特征数据时,所述支付平台优先比较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数据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数据,在匹配后,再比较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头像特征数据不匹配时,还包括:
所述支付平台通知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所对应头部图像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所对应头部图像上传至所述支付平台进行人工图像匹配。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平台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以完成注册之前,还包括:
所述支付平台接收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的验证结果,其中,在验证结果指示为合法获取时,所述支付平台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平台接收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的验证结果之前,包括:
所述终端采集所述终端用户的生理特征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生理特征信息验证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
所述终端向所述支付平台发送验证结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指纹特征数据时,所述生理特征信息包括:心电图ECG信号和/或脉搏波信号。
16.一种互联网支付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付平台接收终端实时获取的终端用户的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
所述支付平台获取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其中,该第二特征信息与所述终端用户身份证件中存储的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特征信息采用了相同的生成算法;
所述支付平台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进行匹配;
在匹配成功时,所述支付平台执行与所述终端用户发起的支付请求对应的支付流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平台获取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支付平台从预先存储的第二特征信息中获取;
所述支付平台从指定认证中心中获取所述第二特征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支付平台接收终端实时获取的终端用户的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存储所述终端用户的所述第一特征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平台执行与所述终端用户发起的支付请求对应的支付流程之前,还包括:
所述支付平台接收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的验证结果,其中,在验证结果指示为合法获取时,所述支付平台执行所述支付流程。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平台接收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的验证结果之前,包括:
所述终端采集所述终端用户的生理特征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生理特征信息验证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
所述终端向所述支付平台发送验证结果。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指纹特征数据时,所述生理特征信息包括:心电图ECG信号和/或脉搏波信号。
22.一种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装置,应用于终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终端用户在线支付时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以及获取所述终端用户的身份证件中存储的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
通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匹配成功时,通知支付平台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以完成注册。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验证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其中,在验证通过时,所述终端通知所述支付平台创建账户。
24.一种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装置,应用于支付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实时获取的终端用户在线支付时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从指定认证中心中调用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其中,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与所述终端用户的身份证件中所存储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特征信息采用了相同的生成算法;
注册模块,用于在匹配成功时,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以完成注册。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的验证结果,其中,在验证结果指示为合法获取时,通知所述注册模块为所述终端用户创建账户。
26.一种互联网支付的实现装置,应用于支付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实时获取的终端用户的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其中,该第二特征信息与所述终端用户身份证件中存储的所述指定生物识别特征的特征信息采用了相同的生成算法;
匹配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进行匹配;
执行模块,用于在匹配成功时,执行与所述终端用户发起的支付请求对应的支付流程。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取的验证结果,其中,在验证结果指示为合法获取时,通知所述执行模块为执行所述支付流程。
CN201410261791.3A 2014-06-12 2014-06-12 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实现方法及装置 Withdrawn CN1052796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61791.3A CN105279641A (zh) 2014-06-12 2014-06-12 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实现方法及装置
PCT/CN2014/083923 WO2015188434A1 (zh) 2014-06-12 2014-08-07 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实现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61791.3A CN105279641A (zh) 2014-06-12 2014-06-12 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实现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9641A true CN105279641A (zh) 2016-01-27

Family

ID=54832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61791.3A Withdrawn CN105279641A (zh) 2014-06-12 2014-06-12 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实现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79641A (zh)
WO (1) WO2015188434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3059A (zh) * 2016-11-30 2017-02-01 桂林市逸仙中学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学校学生账户系统
CN106408305A (zh) * 2016-11-30 2017-02-15 桂林市逸仙中学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学校学生账户系统
CN106447340A (zh) * 2016-11-30 2017-02-22 桂林市逸仙中学 一种基于虹膜技术的学校学生账户系统
CN108401458A (zh) * 2017-12-12 2018-08-14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和心电图的支付认证方法及终端
CN108804884A (zh) * 2017-05-02 2018-11-13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145875A (zh) * 2018-09-28 2019-01-04 上海阅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图像中的黑框眼镜去除方法及装置
CN109716342A (zh) * 2016-09-30 2019-05-03 万事达卡国际公司 用于生物特征身份认证的系统和方法
CN110334546A (zh) * 2019-07-08 2019-10-15 辽宁工业大学 基于主成分分析优化的差分隐私高维数据发布保护方法
CN113435878A (zh) * 2016-12-05 2021-09-24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WO2021244471A1 (zh) * 2020-06-01 2021-12-0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名认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1709A (zh) * 2008-04-21 2008-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支持eNFC功能移动终端的在线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1842793A (zh) * 2007-09-14 2010-09-22 D·史蒂芬·卡波利 智能钱包
CN101901517A (zh) * 2009-05-27 2010-12-01 上海点佰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支付认证服务端、及指纹支付方法与系统
CN102195778A (zh) * 2010-03-16 2011-09-21 无锡指网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电子支付指纹认证方法
CN203204630U (zh) * 2013-04-25 2013-09-18 深圳市雄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射频身份认证卡证的usbkey认证装置
CN103761647A (zh) * 2014-01-24 2014-04-30 金硕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电子支付系统及电子支付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71784B2 (en) * 2001-02-07 2005-03-29 Trijay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ecurity in mag-stripe card transactions
CN103150553A (zh) * 2013-02-06 2013-06-12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多模态身份特征识别的移动终端以及方法
CN103825744A (zh) * 2014-03-13 2014-05-28 上海市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非现场个人数字证书申请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2793A (zh) * 2007-09-14 2010-09-22 D·史蒂芬·卡波利 智能钱包
CN101261709A (zh) * 2008-04-21 2008-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支持eNFC功能移动终端的在线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1901517A (zh) * 2009-05-27 2010-12-01 上海点佰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支付认证服务端、及指纹支付方法与系统
CN102195778A (zh) * 2010-03-16 2011-09-21 无锡指网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电子支付指纹认证方法
CN203204630U (zh) * 2013-04-25 2013-09-18 深圳市雄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射频身份认证卡证的usbkey认证装置
CN103761647A (zh) * 2014-01-24 2014-04-30 金硕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电子支付系统及电子支付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6342A (zh) * 2016-09-30 2019-05-03 万事达卡国际公司 用于生物特征身份认证的系统和方法
CN106373059A (zh) * 2016-11-30 2017-02-01 桂林市逸仙中学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学校学生账户系统
CN106408305A (zh) * 2016-11-30 2017-02-15 桂林市逸仙中学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学校学生账户系统
CN106447340A (zh) * 2016-11-30 2017-02-22 桂林市逸仙中学 一种基于虹膜技术的学校学生账户系统
CN113435878A (zh) * 2016-12-05 2021-09-24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US12045802B2 (en) 2016-12-05 2024-07-23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CN108804884A (zh) * 2017-05-02 2018-11-13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401458A (zh) * 2017-12-12 2018-08-14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和心电图的支付认证方法及终端
WO2019113765A1 (zh) * 2017-12-12 2019-06-20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和心电图的支付认证方法及终端
CN109145875A (zh) * 2018-09-28 2019-01-04 上海阅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图像中的黑框眼镜去除方法及装置
CN110334546A (zh) * 2019-07-08 2019-10-15 辽宁工业大学 基于主成分分析优化的差分隐私高维数据发布保护方法
WO2021244471A1 (zh) * 2020-06-01 2021-12-0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名认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88434A1 (zh) 2015-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9641A (zh) 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实现方法及装置
US2018026841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ducting 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US8380626B2 (en) Processing images associated with the remote capture of multiple deposit items
KR101856038B1 (ko) 이체 사실확인 및 전화번호와 매칭된 블록체인을 갖는 디지털 가상화폐의 거래방법
CN109426963B (zh) 认证生物统计请求的生物统计系统
KR102112682B1 (ko) 보상보험에 의한 디지털 가상화폐를 생체인증신호와 연동시켜 전송하는 디지털 가상화폐의 거래방법
CN103310339A (zh) 身份识别装置和方法以及支付系统和方法
AU201733572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ing transactions in a point of sale
KR20200070986A (ko) 디지털 가상화폐를 생체인증신호와 매칭시켜 발행되는 디지털 가상화폐 및 그 거래방법
KR20180017317A (ko) 홍채 또는/및 얼굴 인식을 이용한 전자 결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1208679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iometric payments and authentication
KR101935817B1 (ko) 해킹방지용 이체 사실확인 및 전화번호와 매칭된 블록체인을 갖는 디지털 가상화폐의 거래방법
KR102024372B1 (ko) 디지털 가상화폐를 생체인증신호와 연동시켜 전송하는 디지털 가상화폐의 거래방법
KR101831158B1 (ko) 금융 서비스 제공을 위한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금융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서버 및 그 동작 방법
KR102337264B1 (ko) 전화번호를 연계한 생체인증에 의한 앱(App) 형 모바일 디지털 카드의 생성방법 및 이의 이용방법
KR101973592B1 (ko) 인체정보를 이용한 보안 및 해킹 방지기능을 구비하는 디지털 가상화폐의 거래방법
US8473412B2 (en) Remote capture of multiple deposit items
JP6318293B1 (ja) カードが必要ない生体情報を利用した金融決済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金融決済方法
US9064248B2 (en) Remote capture of multiple deposit items using a grid
KR101792006B1 (ko) 생체인증을 통한 다중안전 잠금기능을 갖는 유무선 통합 단말기
US20210117980A1 (en) Wired or wireless integrated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terminal having multiple safety lock function and advertisement method using the same
KR102326066B1 (ko) 양방향 에스크로 서비스에 의한 디지털 가상화폐를 거래하는 방법
KR102273315B1 (ko) 가상화폐 중계거래용 앱에서 개인 키(Private Key)를 초기화시키는 방법
KR20190052585A (ko) 이체 사실확인 및 전화번호와 매칭된 블록체인을 갖는 디지털 가상화폐의 거래방법
KR102231785B1 (ko) 양자난수와 생체정보를 연계한 가상화폐거래의 보안인증 기술을 지원하는 탈착식 분리형 usb를 이용한 가상화폐거래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