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3363A - 覆蓋板及觸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覆蓋板及觸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3363A
TW201523363A TW102145459A TW102145459A TW201523363A TW 201523363 A TW201523363 A TW 201523363A TW 102145459 A TW102145459 A TW 102145459A TW 102145459 A TW102145459 A TW 102145459A TW 201523363 A TW201523363 A TW 20152336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ecorative
substrate
disposed
cover she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5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iang-Lin Huang
Kuo-Chang Su
Chin-Chang Liu
Wen-Chun Wang
Original Assignee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Wintek Corp
Priority to TW102145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523363A/zh
Priority to CN201410003706.3A priority patent/CN104699287A/zh
Priority to CN201420011014.9U priority patent/CN203658976U/zh
Publication of TW201523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336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Abstract

一種覆蓋板具有一透光區以及一裝飾區位於透光區之至少一側。覆蓋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裝飾結構以及一強化層。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以及一側面。裝飾結構設置於第一基板之第一面之一側,並位於裝飾區中。強化層設置於第一基板之側面上,並至少部分覆蓋側面。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上述之覆蓋板以及一觸控感測元件。

Description

覆蓋板及觸控面板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覆蓋板以及觸控面板,尤指一種於基板之側面設置強化層之覆蓋板與觸控面板。
近年來,觸控感應技術迅速地發展,許多消費性電子產品例如行動電話(mobile phone)、衛星導航系統(GPS navigator system)、平板電腦(tablet PC)、個人數位助理(PDA)以及筆記型電腦(laptop PC)等均有與觸控功能結合的產品推出。在觸控面板的結構中,位於外側的覆蓋板由於需具有高機械強度用以形成保護、覆蓋或是美化對應裝置的效果,故一般常以強化玻璃形成覆蓋板。然而,當應用的強度需求規格增加導致強化玻璃本身強度可能不符需求,或是當已完成化學強化的玻璃再進行切割或磨邊等加工之後可能導致玻璃局部區域的強化層被移除或產生出不具有強化層的新表面,進而降低玻璃本身的強度。故如何增加覆蓋板的強度實為一急需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覆蓋板以及觸控面板,利用於覆蓋板中之第一基板的側面設置強化層,藉此達到提升覆蓋板的機械強度,並進而提升以此覆蓋板形成之觸控面板的製造良率與產品可靠度。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提供一種覆蓋板,具有一透光區以及一裝飾區位於透光區之至少一側。覆蓋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裝飾結構以及一強化層。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以及一側面。裝飾 結構設置於第一基板之第一面之一側,並位於裝飾區中。強化層設置於第一基板之側面上,並至少部分覆蓋側面。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覆蓋板以及一觸控感測元件。覆蓋板具有一透光區以及一裝飾區位於透光區之至少一側。覆蓋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裝飾結構以及一強化層。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以及一側面。裝飾結構設置於第一基板之第一面之一側,並位於裝飾區中。強化層設置於第一基板之側面上,並至少部分覆蓋側面。
11-13、21-23‧‧‧觸控面板
101-103‧‧‧覆蓋板
110‧‧‧第一基板
110A‧‧‧第一面
110B‧‧‧第二面
110E‧‧‧蝕刻結構
110P‧‧‧平面
110S‧‧‧側面
120‧‧‧強化層
130‧‧‧裝飾結構
131‧‧‧第一裝飾層
132‧‧‧第二裝飾層
133‧‧‧第三裝飾層
140‧‧‧遮光層
150‧‧‧觸控感測元件
150C‧‧‧走線
150M‧‧‧網格電極
150R‧‧‧觸控訊號接收電極
150S‧‧‧觸控電極
150T‧‧‧觸控訊號驅動電極
150X‧‧‧第一軸向電極
150Y‧‧‧第二軸向電極
155‧‧‧絕緣層
155P‧‧‧絕緣塊
160‧‧‧外圍走線
201-203‧‧‧覆蓋板
210‧‧‧第二基板
230‧‧‧遮蔽結構
231‧‧‧第一遮蔽層
239‧‧‧第二遮蔽層
301-305‧‧‧覆蓋板
370‧‧‧內框層
380‧‧‧緩衝絕緣層
390‧‧‧防污層
395‧‧‧功能孔洞
R1‧‧‧透光區
R2‧‧‧裝飾區
X‧‧‧第一方向
X1‧‧‧第一子電極
X2‧‧‧第一連接線
Y‧‧‧第二方向
Y1‧‧‧第二子電極
Y2‧‧‧第二連接線
Z‧‧‧垂直投影方向
第1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覆蓋板的示意圖。
第2圖為沿第1圖中A-A’剖線所繪示之剖面示意圖。
第3圖至第8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第一基板與強化層的搭配狀況示意圖。
第9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覆蓋板的示意圖。
第10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覆蓋板的示意圖。
第11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示意圖。
第12圖至第15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觸控感測元件的示意圖。
第16圖至第20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網格電極的示意圖。
第21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示意圖。
第22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六較佳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示意圖。
第23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七較佳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示意圖。
第24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八較佳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示意圖。
第25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九較佳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示意圖。
第26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十較佳實施例之覆蓋板的示意圖。
第27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十一較佳實施例之覆蓋板的示意圖。
第28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十二較佳實施例之覆蓋板的示意圖。
第29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十三較佳實施例之覆蓋板的示意圖。
第30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十四較佳實施例之覆蓋板的示意圖。
為使熟習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之一般技藝者能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下文特列舉本發明之數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構成內容。
請參考第1圖至第8圖。第1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覆蓋板的示意圖。第2圖為沿第1圖中A-A’剖線所繪示之剖面示意圖。第3圖至第8圖繪示了本實施例之第一基板與強化層的搭配狀況示意圖。為了方便說明,本發明之各圖式僅為示意以更容易了解本發明,其詳細的比例可依照設計的需求進行調整。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提供一種覆蓋板101,具有一透光區R1以及一裝飾區R2位於透光區R1之至少一側。在本實施例中,裝飾區R2較佳係圍繞透光區R1,但並不以此為限。覆蓋板101包括一第一基板110、一強化層120以及一裝飾結構130。第一基板110具有一第一面110A、一第二面110B以及一側面110S。第一面110A與第二面110B係分別為第一基板110上相對之上下表面,而側面110S可視為第一基板110除了第一面110A與第二面110B之外的剩餘側表面,但並不以此為限。第一基板110可包括例如玻璃基板、強化玻璃基板、陶瓷基板、塑膠基板或其他具有高機械強度特性的適合材料所形成之基板。裝飾結構130係設置於第一基板110之第一面110A之一側,並位於裝飾區R2中,用以於第一基板110之第二面110B之一側形成裝飾效果。裝飾結構130可由單層或多層堆疊之裝飾層例如彩色油墨、彩色光阻或其他具有顏色或材質效果之材料所形成。強化層120係設置於 第一基板110之側面110S上,並至少部分覆蓋側面110S。在本實施例中,強化層120可藉由點塗、噴塗、浸泡或其他適合的方式形成,故強化層120可包括一強化塗層或強化塗膠,但並不以此為限。藉由於第一基板110之側面110S形成強化層120,可彌補第一基板110的邊緣經過切割或磨邊等加工之後可能導致之強度降低的問題,達到提升覆蓋板101整體之機械強度的目的。此外,本實施例之覆蓋板101可更包括一遮光層140,設置於裝飾結構130上。換句話說,裝飾結構130係於一垂直第一基板110之垂直投影方向Z上至少部分設置於遮光層140與第一基板110之間。遮光層140可包括一深色油墨層、一深色光阻層或一反射層,藉以與使用非黑色裝飾層例如白色裝飾層所形成之裝飾結構130進行搭配,用以產生所需之裝飾效果。
更進一步說明,如第3圖與第4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第一基板110之側面110S可經由倒角加工後而變為由複數個平面110P所構成之側面110S(此狀況一般稱為C角),強化層120可視需要全面覆蓋側面110S(如第3圖所示)或僅部分覆蓋部分之平面110P(如第4圖所示)。此外,第一基板110之側面110S亦可經由加工處理後而變為一曲面(如第5圖所示,此狀況一般稱為R角)。藉由本實施例之強化層120的設置,可彌補第一基板110經過上述各加工處理之後可能導致之強度降低的問題,達到提升機械強度的目的。另外,側面110S雖可經由側面蝕刻後具有複數個蝕刻結構110E(如第6圖所示)以增加機械強度,但可以再藉由本實施例之強化層120的設置,進一步提升機械強度。上述之側面蝕刻可用以將第一基板110中經由切割或磨邊等加工的切削斷面所產生的微小銳利尖刺狀的碎裂變為一顆顆的圓弧狀或齒狀的平緩凹槽以達到平滑化之效果。另外,本實施例之第一基板的第一面110A與第二面110B除了可分別為一般相對之兩平面外,第二面110B亦可為部分平面與部分曲面的結合,並與曲面之側面110S搭配(如第7圖所示),而使得此狀況下之第一基板110可視為一所謂之2.25D基板。此外,如第8圖所示, 第二面110B亦可與側面110S構成一連續曲面,此狀況下之第一基板110可視為一所謂之2.5D基板。
下文將針對本發明的不同實施例進行說明,且為簡化說明,以下說明主要針對各實施例不同之處進行詳述,而不再對相同之處作重覆贅述。此外,本發明之各實施例中相同之元件係以相同之標號進行標示,以利於各實施例間互相對照。
請參考第9圖。第9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覆蓋板102的示意圖。如第9圖所示,與上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於,本實施例之強化層120較佳係至少部分覆蓋裝飾結構130,而裝飾結構130較佳係部分設置於強化層120與第一基板110之間。換句話說,本實施例之裝飾結構130可先形成於第一基板110上並部分覆蓋第一基板110之側面110S,而強化層120係於裝飾結構130之後形成,藉此可確保於第一基板110之邊緣區域的裝飾效果。
請參考第10圖。第10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覆蓋板103的示意圖。如第10圖所示,與上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於,本實施例之強化層120係至少部分設置於裝飾結構130與第一基板110之間,裝飾結構130至少部分覆蓋強化層120。換句話說,本實施例之強化層120可先形成於第一基板110上並覆蓋第一基板110之側面110S,而裝飾結構130係於強化層120之後形成,藉此可確保進行裝飾結構130之製程時第一基板110的機械強度。
請參考第11圖。第11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示意圖。如第11圖所示,觸控面板11包括覆蓋板101以及一觸控感 測元件150。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元件150係設置於第一基板110上,並至少部分位於透光區R1。觸控感測元件150係設置於第一基板110之第一面110A之一側,且觸控感測元件150可視需要部分延伸至裝飾區R2,此延伸至裝飾區R2的觸控感測元件150可與位於裝飾區R2的元件例如圖案符號(icon,圖未示)對應用以提供觸控感測的功能。觸控感測元件150可與位於裝飾區R2之外圍走線160電性連接,並藉由外圍走線160與其他元件例如軟性電路板(圖未示)相連以傳遞相關之觸控訊號。值得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係以前述之覆蓋板101與觸控感測元件150進行搭配而形成觸控面板11,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本發明之各實施例所提供之覆蓋板皆可視需要觸控感測元件搭配組合而形成不同之觸控面板。
關於本實施例之觸控感測元件150的進一步說明,請參考第12圖至第15圖。第12圖至第15圖繪示了本實施例之觸控感測元件的示意圖。如第12圖所示,本實施例之觸控感測元件150可包括複數個觸控電極150S以及複數條走線150C。各走線150C係與對應之觸控電極150S電性連接。各觸控電極150S係彼此互相電性絕緣設置,用以進行一自電容式(self capacitance)觸控偵測,但並不以此為限。各觸控電極150S的形狀可為矩形、菱形、三角形或其他適合之幾何形狀。此外,如第13圖所示,觸控電極150S可包括至少一觸控訊號驅動電極150T以及至少一觸控訊號接收電極150R彼此互相分離設置,用以進行一互電容式(mutual capacitance)觸控偵測,但並不以此為限。
如第14圖所示,觸控感測元件150亦可包括複數條第一軸向電極150X以及複數條第二軸向電極150Y。第一軸向電極150X係沿一第一方向X延伸設置,第二軸向電極150Y係沿一第二方向Y延伸設置,第一軸向電極150X係第二軸向電極150Y於垂直投影方向Z上至少部分互相重疊,且第二 軸向電極150Y係與第一軸向電極150X電性絕緣。第一方向X較佳係大體上與第二方向Y互相垂直,但並不以此為限。第一軸向電極150X與第二軸向電極150Y可分別為一觸控訊號驅動電極或一觸控訊號接收電極,用以互相搭配進行互電容式觸控偵測,但並不以此為限。此外,一絕緣層155可設置於第一軸向電極150X與第二軸向電極150Y之間,用以電性隔離第一軸向電極150X與第二軸向電極150Y,但並不以此為限。在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實施例中亦可以其他適合之方式電性隔離第一軸向電極150X與第二軸向電極150Y。例如絕緣層155是一透明基板,第一軸向電極150X與第二軸向電極150Y分別位於透明基板的相對兩面上。第一軸向電極150X與第二軸向電極150Y也可以都設置在一基板的同樣一面上,且第一軸向電極150X與第二軸向電極150Y之間的絕緣層155可為塗佈或鍍上的一絕緣膜薄層。
如第15圖所示,各第一軸向電極150X亦可包括複數個第一子電極X1以及至少一第一連接線X2設置於兩相鄰之第一子電極X1之間,且第一連接線X2電性連接兩相鄰之第一子電極X1。各第二軸向電極150Y亦可包括複數個第二子電極Y1以及至少一第二連接線Y2設置於兩相鄰之第二子電極Y1之間,且第二連接線Y2電性連接兩相鄰之第二子電極Y1。此外,至少一絕緣塊155P可設置於第一連接線X2與第二連接線Y2之間,用以電性隔離第一軸向電極150X與第二軸向電極150Y,但並不以此為限。值得說明的是,上述之觸控電極150S、走線150C、第一軸向電極150X、第二軸向電極150Y、第一子電極X1、第一連接線X2、第二子電極Y1以及第二連接線Y2較佳可分別由透明導電材料例如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銦鋅(indium zinc oxide,IZO)與氧化鋁鋅(aluminum zinc oxide,AZO)、金屬或者是金屬氧化物與金屬組合的堆疊結構,例如是銦錫氧化物/銀/銦錫氧化物或其他適合之導電材料所形成,但並不以此為限,其型態可以為網格狀,但並不以此為限。上述之金屬可包括金屬材料例如鋁、銅、銀、鉻、 鈦、鉬之其中至少一者、上述材料之複合層或上述材料之合金,但並不以此為限,且其型態可以為網格狀,例如金屬網格,但並不以此為限。上述之導電材料可包括導電粒子、奈米碳管、石墨烯、矽烯或奈米銀絲,但並不以此為限,且其型態可以為網格狀,例如導電網格,但並不以此為限。此外,本發明之觸控感測元件150並不以上述第12圖至第15圖所示之型態為限,而上述第12圖至第15圖所示之各種觸控感測元件150的型態亦可視需要應用於後述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實施例中。
在本實施例中,各觸控電極150S、各走線150C、各第一軸向電極150X、各第二軸向電極150Y、各第一子電極X1、各第一連接線X2、各第二子電極Y1以及各第二連接線Y2至少其中一者可包括圖案化塊狀電極或網格電極。換句話說,觸控感測元件150可包括圖案化塊狀電極或網格電極。請參考第16圖至第20圖。第16圖至第20圖繪示了本實施例之網格電極的示意圖。如第16圖至第20圖所示,觸控感測元件150可包括網格電極150M,且網格電極150M可包括規則排列之多邊形網格(如第16圖所示)、不規則形狀網格例如不規則排列之不規則多邊形網格(如第17圖所示)、圓形網格(如第18圖至第20圖所示)或其他適合之規則或不規則形狀的網格。此外,上述之圓形網格可由相同大小之圓形以規則方式堆疊排列所形成(如第18圖所示)、由相同大小之圓形以不規則方式排列所形成(如第19圖所示)或由大小不同之圓形以不規則方式排列所形成(如第20圖所示)。
請參考第21圖。第21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觸控面板12的示意圖。如第21圖所示,與上述第四較佳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於,觸控面板12更包括一第二基板210與第一基板110對應設置,而觸控感測元件150係設置於第二基板210上並至少部分對應透光區R1。值得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之觸控感測元件150與外圍走線160係設置於第二基板210面對第 一基板110之一側,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實施例中,亦可視需要將觸控感測元件150設置於第二基板210背對第一基板110之一側或將觸控感測元件150分別設置於第二基板210之上下兩側。此外,第二基板210可包括玻璃基板、薄玻璃基板、塑膠基板、或由上述材料所組合的複合基板,或者是一顯示器的基板,其中薄玻璃基板可包括厚度小於0.25mm的含鹼玻璃、無鹼玻璃或強化玻璃,但並不以此為限,而上述顯示器的基板可為液晶顯示器的彩色濾光基板、陣列基板、有機發光顯示器之封裝蓋板或其他顯示器中所使用之基板。此外,在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實施例中,亦可視需要於第二基板210之側面設置強化層,用以更進一步提升第二基板210的機械強度。
請參考第22圖。第22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六較佳實施例之觸控面板13的示意圖。如第22圖所示,與上述第五較佳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於,本實施例之觸控感測元件150可部分設置於第一基板110上且部分設置於第二基板210上。舉例來說,上述之第一軸向電極150X可設置於第一基板110上而第二軸向電極150Y可設置於第二基板210上,但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考第23圖。第23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七較佳實施例之觸控面板21的示意圖。如第23圖所示,與上述第四較佳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於,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21包括一覆蓋板201以及觸控感測元件150。本實施例之覆蓋板201與上述第四較佳實施例之覆蓋板不同的地方在於,覆蓋板201更包括一遮蔽結構230,設置於第一基板110之第一面110A之一側,並位於裝飾區R2中。遮蔽結構230係至少部分覆蓋裝飾區R2中未被裝飾結構130覆蓋之第一基板110,且遮蔽結構230係至少部分覆蓋裝飾結構130與遮光層140。遮蔽結構230可由單層或多層材料層所構成之結構,舉例來說,本實施例之遮蔽結構230可包括一第一遮蔽層231以及一第二遮蔽層239於垂 直投影方向Z上依序堆疊設置,且第一遮蔽層231係設置於第二遮蔽層239與第一基板110之間。第一遮蔽層231可由單層或多層堆疊之裝飾層例如彩色油墨、彩色光阻或其他具有顏色或材質效果之材料所形成,第一遮蔽層231與裝飾結構130較佳係具有相近或相同之顏色,但並不以此為限。此外,第二遮蔽層239之光學密度係大於第一遮蔽層231之光學密度,舉例來說,第二遮蔽層239例如是反射層、深色油墨層、深色光阻層或其他光學密度較高之材料所形成。藉由遮蔽結構230的設置,可補償第一基板110於裝飾區R2未被裝飾結構130覆蓋之區域所可能造成之視效上的不良影響,藉此達到提升外觀品質的效果。
請參考第24圖。第24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八較佳實施例之觸控面板22的示意圖。如第24圖所示,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22包括一覆蓋板202以及觸控感測元件150,與上述第七較佳實施例之覆蓋板不同的地方在於,本實施例之強化層120較佳係至少部分覆遮蔽結構230,而第一遮蔽層231較佳係部分設置於強化層120與第一基板110之間。換句話說,本實施例之第一遮蔽層231可先形成於第一基板110上並部分覆蓋第一基板110之側面110S,而強化層120係於遮蔽結構230之後形成,藉此可確保於第一基板110之邊緣區域的裝飾效果。
請參考第25圖。第25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九較佳實施例之觸控面板23的示意圖。如第25圖所示,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23包括一覆蓋板203以及觸控感測元件150,與上述第七較佳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於,本實施例之強化層120係至少部分設置於遮蔽結構230與第一基板110之間,遮蔽結構230之第一遮蔽層231係至少部分覆蓋強化層120。換句話說,本實施例之強化層120可先形成於第一基板110上並覆蓋第一基板110之側面110S,而遮蔽結構230係於強化層120之後形成,藉此可確保進行遮蔽結構 230之製程時第一基板110的機械強度。
請參考第26圖。第26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十較佳實施例之覆蓋板301的示意圖。如第26圖所示,與上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於,本實施例之裝飾結構130可包括一第一裝飾層131以及一第二裝飾層132於垂直投影方向Z上堆疊設置,第一裝飾層131係設置於第二裝飾層132與第一基板110之間。第一裝飾層131以及第二裝飾層132例如係為具有相近或相同之顏色的油墨、光阻或其他具有顏色或材質效果之材料。另外,第一裝飾層131以及第二裝飾層132也可以是不同之顏色的油墨、光阻或其他具有顏色或材質效果之材料,例如以增加裝飾層的表現方式。此外,本實施例之覆蓋板301可選擇性地更包括一內框層370、一緩衝絕緣層380以及一防污層390。內框層370係至少部分設置於裝飾結構130與第一基板110之間,且內框層370係設置於透光區R1與裝飾區R2之交界處,用以遮蔽裝飾結構130中各裝飾層邊緣因堆疊而產生之不均勻裝飾效果。緩衝絕緣層380係至少部分設置於裝飾結構130與遮光層140之間,用以保護裝飾結構130且避免裝飾結構130受到其他製程影響而發生變質的狀況。緩衝絕緣層380可包括無機材料例如氮化矽(silicon nitride)、氧化矽(silicon oxide)與氮氧化矽(silicon oxynitride)、有機材料例如丙烯酸類樹脂(acrylic resin)或其它適合之絕緣材料。此外,緩衝絕緣層380亦可視需要部分延伸至開口區R1或部分延伸至遮蔽結構230與第一基板110之間,但並不以此為限。防污層390係設置於第一基板110之第二面110B上,用以於做為觸控操作面之第二面110B上形成防污效果,但並不以此為限。在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實施例中,防污層390亦可視需要部分覆蓋強化層120,用以避免油污、指紋等沾留在第一基板110之側面110S與第二面110B之交界處,或部分設置於強化層120與第一基板110之間。此外,本實施例之裝飾結構130可更包括一第三裝飾層133設置於第二裝飾層132上,第一裝飾層131、第二裝飾層132以及第三裝飾層133 之邊緣較佳係於裝飾結構130靠近透光區R1之一側互相切齊,但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考第27圖。第27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十一較佳實施例之覆蓋板302的示意圖。如第27圖所示,與上述第十較佳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於,本實施例之第一裝飾層131與第二裝飾層132係於裝飾結構130靠近透光區R1之一側互相偏移設置,也就是說第二裝飾層132與第三裝飾層133可於裝飾結構130靠近透光區R1之一側內縮於第一裝飾層131的圖形範圍之內,或是在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實施例中亦可使第三裝飾層133更進一步於裝飾結構130靠近透光區R1之一側內縮於第二裝飾層132的圖形範圍之內,藉此可改善裝飾結構130靠近透光區R1之一側的邊緣起伏程度,避免後續形成於裝飾結構130之導電層(圖未示)例如外圍走線或觸控感測元件發生斷線或破裂等問題。此外,內框層370除了設置於透光區R1與裝飾區R2之交界處,並進一步至少遮蔽第一裝飾層131與第二裝飾層132於裝飾結構130靠近透光區R1之一側互相偏移的區域,藉以遮蔽裝飾結構130中各裝飾層因偏移設置所產生之不均勻裝飾效果。另外,裝飾結構130也可以視需要設置一功能孔洞(第27圖未示),功能孔洞係位於裝飾區R2,且內框層370至少部分設置於功能孔洞的邊緣,以克服裝飾結構130的邊界因堆疊結構而產生功能孔洞邊緣不均勻裝飾效果。
請參考第28圖。第28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十二較佳實施例之覆蓋板303的示意圖。如第28圖所示,與上述第十較佳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於,本實施例之第三裝飾層133與第二裝飾層132係於裝飾結構130靠近透光區R1之一側互相偏移設置,且第三裝飾層133與第一裝飾層131可於裝飾結構130靠近透光區R1之一側互相切齊,藉此可改善裝飾結構130的邊緣起伏程度,但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考第29圖。第29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十三較佳實施例之覆蓋板304的示意圖。如第29圖所示,與上述第十一較佳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於,本實施例之第三裝飾層133、第二裝飾層132以及第一裝飾層131係於裝飾結構130靠近透光區R1之一側互相偏移設置,藉此可改善裝飾結構130的邊緣起伏程度。換句話說,本實施例之第三裝飾層133係更進一步於裝飾結構130靠近透光區R1之一側內縮於第二裝飾層132的圖形範圍之內。此外,本實施例之防污層390係部分覆蓋強化層120,用以避免油污、指紋等沾留在第一基板110之側面110S與第二面110B之交界處。值得說明的是,第26圖至第29圖所示之內框層370、緩衝絕緣層380、防污層390均可視需要選擇性地設置於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實施例中,且第26圖至第29圖所示之覆蓋板亦可與上述之觸控感測元件進行搭配以構成不同的觸控面板結構。
請參考第30圖。第30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十四較佳實施例之覆蓋板305的示意圖。如第30圖所示,與上述第十一較佳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於,本實施例之裝飾結構130更包括一功能孔洞395,功能孔洞395係位於裝飾區R2,且內框層370至少部分設置於功能孔洞395的邊緣,用以克服裝飾結構130的邊界因堆疊結構而產生功能孔洞395邊緣不均勻裝飾效果。值得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之功能孔洞395亦可視需要設置於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
上述所有實施例的遮光層的光學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可以大於或等於裝飾結構的光學密度值,這樣的好處是當裝飾結構的光遮蔽效果不足時,可以藉由遮光層加強光遮蔽效果。同樣地,上述所有實施例的遮蔽結構也可以採用比裝飾結構的OD值還要高的材料,以進一步補強光遮蔽效果並防止基板邊緣區域的漏光。
綜合以上所述,本發明之覆蓋板係利用於第一基板的側面設置強化層,藉此達到提升覆蓋板機械強度之目的。此外,本發明更利用上述之覆 蓋板與觸控感測元件進行搭配以形成觸控面板,藉由設置於第一基板之側面的強化層提升觸控面板的製造良率與產品可靠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1‧‧‧觸控面板
101‧‧‧覆蓋板
110‧‧‧第一基板
110A‧‧‧第一面
110B‧‧‧第二面
110S‧‧‧側面
120‧‧‧強化層
130‧‧‧裝飾結構
140‧‧‧遮光層
150‧‧‧觸控感測元件
160‧‧‧外圍走線
R1‧‧‧透光區
R2‧‧‧裝飾區
Z‧‧‧垂直投影方向

Claims (33)

  1. 一種覆蓋板,具有一透光區以及一裝飾區位於該透光區之至少一側,該覆蓋板包括:一第一基板,該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以及一側面;一裝飾結構,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該第一面之一側,並位於該裝飾區中;以及一強化層,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該側面上,並至少部分覆蓋該側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覆蓋板,其中該第一基板之該側面包括複數個平面、一曲面或複數個蝕刻結構。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覆蓋板,其中該強化層包括一強化塗層。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覆蓋板,其中該裝飾結構包括一第一裝飾層以及一第二裝飾層於該第一基板之垂直投影方向上堆疊設置,該第一裝飾層係設置於該第二裝飾層與該第一基板之間。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覆蓋板,其中該第一裝飾層與該第二裝飾層係於該裝飾結構靠近該透光區之一側互相偏移設置。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覆蓋板,其中該裝飾結構更包括一第三裝飾層設置於該第二裝飾層上,其中該第三裝飾層與該第一裝飾層係於該裝飾結構靠近該透光區之一側互相偏移設置。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覆蓋板,其中該裝飾結構更包括一第三裝飾層設置於該第二裝飾層上,該第三裝飾層與該第二裝飾層係於該裝飾結構靠近該透光 區之一側互相偏移設置。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覆蓋板,更包括一遮光層,設置於該裝飾結構上。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覆蓋板,其中該遮光層包括一油墨層、一光阻層或一反射層。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覆蓋板,其中該遮光層的光學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係大於或等於該裝飾結構的光學密度值。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覆蓋板,更包括一緩衝絕緣層,設置於該裝飾結構與該遮光層之間。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覆蓋板,其中該強化層係至少部分覆蓋該裝飾結構。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覆蓋板,其中該強化層係至少部分設置於該裝飾結構與該第一基板之間。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覆蓋板,更包括一內框層,至少部分設置於該裝飾結構與該第一基板之間,且該內框層係設置於該透光區與該裝飾區之交界處。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覆蓋板,其中該裝飾結構更包括一功能孔洞,該功能孔洞位於該裝飾區,且該內框層至少部分設置於該功能孔洞的邊緣。
  1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覆蓋板,更包括一內框層,至少部分設置於該裝飾結構與該第一基板之間,且該內框層係設置於該透光區與該裝飾區之交界處並對應配置於該第一基板之該垂直投影方向上之該第一裝飾層與該第二裝 飾層於該裝飾結構靠近該透光區之一側互相偏移的區域。
  1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覆蓋板,更包括一防污層,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該第二面上。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覆蓋板,其中該防污層係至少部分覆蓋該強化層。
  1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覆蓋板,更包括一遮蔽結構,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該第一面之一側,並位於該裝飾區中,其中該遮蔽結構係至少部分覆蓋該裝飾區中未被該裝飾結構覆蓋之第一基板,且該遮蔽結構係至少部分覆蓋該裝飾結構。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覆蓋板,其中該強化層係至少部分覆蓋該遮蔽結構。
  21.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覆蓋板,其中該強化層係至少部分設置於該遮蔽結構與該第一基板之間。
  22.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覆蓋板,其中該遮蔽結構包括一第一遮蔽層以及一第二遮蔽層於該第一基板之垂直投影方向上依序堆疊設置,且該第二遮蔽層之光學密度係大於該第一遮蔽層之光學密度。
  23.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如請求項1之該覆蓋板;以及一觸控感測元件。
  24. 如請求項23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觸控感測元件係至少部分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上,並至少部分位於該透光區。
  25. 如請求項23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二基板與該第一基板對應設置,其中該觸控感測元件係至少部分設置於該第二基板上,並至少部分對應該透光區。
  26. 如請求項23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觸控感測元件包括圖案化塊狀電極或網格電極。
  27. 如請求項26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網格電極包括多邊形網格、不規則形狀網格或圓形網格。
  28. 如請求項23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觸控感測元件包括複數個觸控電極彼此互相電性絕緣設置。
  29. 如請求項28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等觸控電極包括至少一觸控訊號驅動電極以及至少一觸控訊號接收電極。
  30. 如請求項23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觸控感測元件包括:複數條第一軸向電極,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設置;以及複數條第二軸向電極,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設置,其中該等第二軸向電極係與該等第一軸向電極電性絕緣。
  31. 如請求項30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軸向電極包括複數個第一子電極以及至少一第一連接線設置於兩相鄰之該等第一子電極之間,該第一連接線電性連接兩相鄰之該等第一子電極,各該第二軸向電極包括複數個第二子電極以及至少一第二連接線設置於兩相鄰之該等第二子電極之間,該第二連接線電性連接兩相鄰之該等第二子電極。
  32. 如請求項25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二基板包括玻璃基板、薄玻璃基板、塑膠基板、由上述材料所組合的複合基板,或一顯示器的基板。
  33. 如請求項32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薄玻璃基板包括厚度小於0.25mm的含鹼玻璃、無鹼玻璃或強化玻璃。
TW102145459A 2013-12-10 2013-12-10 覆蓋板及觸控面板 TW2015233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5459A TW201523363A (zh) 2013-12-10 2013-12-10 覆蓋板及觸控面板
CN201410003706.3A CN104699287A (zh) 2013-12-10 2014-01-02 覆盖板以及触控板
CN201420011014.9U CN203658976U (zh) 2013-12-10 2014-01-02 覆盖板以及触控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5459A TW201523363A (zh) 2013-12-10 2013-12-10 覆蓋板及觸控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3363A true TW201523363A (zh) 2015-06-16

Family

ID=50925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5459A TW201523363A (zh) 2013-12-10 2013-12-10 覆蓋板及觸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4699287A (zh)
TW (1) TW20152336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9044B (zh) * 2015-07-23 2018-03-21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容式指紋感測裝置及電容式指紋感測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23363A (zh) * 2013-12-10 2015-06-16 Wintek Corp 覆蓋板及觸控面板
CN107748461A (zh) * 2017-11-28 2018-03-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移动终端及显示屏组件加工方法
CN108089362A (zh) * 2017-12-29 2018-05-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7948365A (zh) * 2017-12-29 2018-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JP2019191340A (ja) * 2018-04-24 2019-10-31 Agc株式会社 遮光層付き透明板
CN108509101A (zh) * 2018-05-31 2018-09-07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膜及一种触控感应器
CN108874251A (zh) * 2018-05-31 2018-11-23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膜及一种触控感应器
CN108762569A (zh) * 2018-05-31 2018-11-06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感应器及触控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4101A (en) * 1985-12-11 1987-02-17 At&T Bell Laboratories Pressure-responsive position sensor
CN101604219A (zh) * 2008-06-11 2009-12-16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EP2432744B1 (en) * 2009-05-21 2020-07-15 Corning Inc. Thin substrates having mechanically durable edges
CN103049119A (zh) * 2011-10-14 2013-04-17 联胜(中国)科技有公司 触控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164069B (zh) * 2011-12-19 2016-02-24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3241969U (zh) * 2013-04-01 2013-10-16 汕头超声显示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精度装饰框的电容触摸屏
TW201523363A (zh) * 2013-12-10 2015-06-16 Wintek Corp 覆蓋板及觸控面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9044B (zh) * 2015-07-23 2018-03-21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容式指紋感測裝置及電容式指紋感測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9287A (zh) 2015-06-10
CN203658976U (zh)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523363A (zh) 覆蓋板及觸控面板
TWI475443B (zh) 觸控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8830202B2 (en) Touch-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KR101328368B1 (ko) 입력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581880B2 (en) Capacitive touch display panel
TWI526890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476656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EP2642375A2 (en) Touch panel
TW201430661A (zh) 觸控面板
TW201413512A (zh) 觸控顯示裝置以及觸控面板
TW201528082A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N107229360A (zh) 触控面板、其制造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TW201530400A (zh) 觸控裝置
CN104267859A (zh)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JP2015018532A (ja) タッチセンサ
US20150070598A1 (en) Cover window,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screen including the same
TWI502440B (zh) 觸控面板以及其製造方法
TWM472241U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TW201337661A (zh) 觸控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TWI588700B (zh) 觸控裝置
TW201602853A (zh) 觸控顯示裝置
TW201504872A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TW201411231A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US20150104600A1 (en) Touch sensor
TWI402736B (zh) 透明電容式觸控面板及其電極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