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9045A - 觸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9045A
TW201519045A TW103126601A TW103126601A TW201519045A TW 201519045 A TW201519045 A TW 201519045A TW 103126601 A TW103126601 A TW 103126601A TW 103126601 A TW103126601 A TW 103126601A TW 201519045 A TW201519045 A TW 20151904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strate
touch panel
pattern
visible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6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41692B (zh
Inventor
Zhi-Qi Yi
Sheng-Hung Wang
Hsien-Jung Li
Original Assignee
Ray Star System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y Star System Solutions Xiamen Inc filed Critical Ray Star System Solutions Xiamen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519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9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1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169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材、第二基材、接合層、圖案層、阻隔層。接合層位於第一基材與第二基材之間;圖案層位於第一基材相對於該接合層的一下表面上;阻隔層位於該圖案層與該接合層之間,並至少覆蓋該圖案層。藉此,可阻隔接合層與圖案層直接接觸,進而避免接合層滲入並腐蝕圖案層,而使圖案層產生異色,進而影響觸控面板外觀。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觸控面板。
隨著觸控技術(Touch control)的演進,觸控面板(touch panel)已廣泛應用於各種消費電子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平板電腦(tablet computer)、相機、電子書或MP3播放機等攜帶式電子產品,或是應用於操作控制設備與自動提款機的顯示螢幕。
觸控面板通常包括蓋板、感測板、液態膠、圖案層,其中液態膠位於蓋板與感測板之間用於貼合二者,而圖案層位於蓋板相對液態膠的一面,用於使觸控面板顯示出商標或特定的功能圖案如指示燈、主菜單或返回鍵圖標。在此結構中,液態膠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圖案層,而液態膠通常具有腐蝕性,會腐蝕圖案層,使圖案層產生異色,從而影響觸控面板的外觀。
本發明所提供的觸控面板,採用一阻隔層覆蓋於圖案層上,阻隔接合層與圖案層直接接觸,以減少接合層腐蝕圖案層,改善觸控面板的外觀。
本發明其中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材、第二基材、接合層、圖案層及阻隔層。接合層位於第一基材與第二基材之間;圖案層位於第一基材相對於該接合層的一下表面上;阻隔層位於該圖案層與該接合層之間,並至少覆蓋該圖案層。
本發明實施例於圖案層上覆蓋一層阻隔層以阻隔接合層與圖案層直接接觸,進而避免接合層滲入並腐蝕圖案層,而使圖案層 產生異色,進而影響觸控面板外觀。
為了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技術,請參閱以下詳細說明及圖式。然而,所附圖式與附件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1‧‧‧觸控面板
VA‧‧‧可視區
NA‧‧‧非可視區
10‧‧‧第一基材
10a‧‧‧上表面
10b‧‧‧下表面
11‧‧‧第二基材
11a‧‧‧第一表面
11b‧‧‧第二表面
12‧‧‧接合層
130‧‧‧遮蔽層
131‧‧‧圖案層
14‧‧‧阻隔層
200‧‧‧感測電極層
200a‧‧‧第一電極
200b‧‧‧第二電極
201‧‧‧第一連接部
202‧‧‧第二連接部
203‧‧‧絕緣部
210‧‧‧線路層
圖1A顯示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俯視圖。
圖1B顯示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層的局部俯視示意圖。
圖1C顯示圖1A的觸控面板沿線A-A的剖面示意圖。
圖2顯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3顯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4顯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請參照圖1A至1C。圖1A顯示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俯視圖。圖1B顯示顯示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層的局部俯視示意圖。圖1C顯示圖1A的觸控面板沿線A-A的剖面示意圖。請先參照圖1C,觸控面板1包括第一基材10、第二基材11、接合層12、圖案層131及阻隔層14。接合層12位於第一基材10與第二基材11之間,用於接合第一基材10與第二基材11。圖案層131位於第一基材10相對於接合層12的下表面10b上。阻隔層14位於圖案層131與接合層12之間,並至少覆蓋圖案層131。需要說明的是,阻隔層14位於圖案層131與接合層12之間是指阻隔層14在空間位置上可以隔開圖案層131與接合層12,以避免該二者直接接觸即可。藉此,阻隔層14可阻隔接合層12與圖案層131直接接觸,進而避免接合層12滲入並腐蝕圖案層131,而使圖案層131產生異色,進而影響觸控面板外觀。
觸控面板1還包括一遮蔽層130,位於第一基材10的其中一表面上,以將觸控面板1定義出一非可視區NA。相應的,觸控面 板1還具有一與該可視區VA對應的一非可視區NA,其中非可視區NA位於可視區VA之至少一側,在本實施例中,以非可視區NA圍繞可視區VA的周邊為例說明,但並不以此為限。遮蔽層130可位於第一基材10的上表面10a或第一基材10的下表面10b上,用於遮蔽觸控面板1位於非可視區NA的一些不透明元件,例如後續介紹之線路層。遮蔽層13圍繞可視區VA,而形成一框形區域。此外,遮蔽層130具有鏤空區域,圖案層131形成於鏤空區域內。形成遮蔽層130的材料可以例如是不透明油墨或是聚醯亞胺。可先利用網印或噴印方式來形成遮蔽層130,接著再將鏡面油墨或紅外線油墨塗佈於鏤空部內,以形成圖案層131。
圖案層131的材料包括不透明油墨,例如可為一鏡面油墨,以具有特定的形狀用來呈現商品名稱、商標(logo)或是按鍵圖案。當使用者由第一基材10的上表面10a觀察時,可看到圖案層131所顯示的圖案。在其他實施例中,圖案層131的材料包括一紅外線油墨,而紅外線油墨可允許電子裝置所發出的紅外線訊號通過,以使電子裝置能從圖案層131收發紅外線訊號。此外,由紅外線油墨形成的圖案層131也可以阻隔可見光及紫外光,所以紅外線油墨形成的圖案層131在保證穿透率的情況下可以是不透明的。
接合層12在可視區VA的部份位於第一基材10與第二基材11之間,在非可視區NA部份,接合層12覆蓋遮蔽層130及阻隔層14,也就是說,接合層12至少有部分區域是位於遮蔽層130與第二基板11之間。接合層12可為光固化膠或熱固化膠,例如為液態光學膠(liquid optical clear adhesive,LOCA),在未固化前為液態,且具有流動性,在照射紫外光之後可固化。接合層12可以以塗佈或印刷的方式形成。
阻隔層14在覆蓋於圖案層131前,通常為固體,並且具有確定的形狀。因此,當阻隔層14貼合圖案層131後,不須要再經過固化製程。阻隔層14具體材料包括膠帶或是墊片,其例如高溫膠 帶、矽膠帶、矽膠墊或壓克力膠帶。在其他實施例中,阻隔層14為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例如透光膠或紅外線透光膠。舉例而言,當圖案層131為紅外線油墨層時,阻隔層14為紅外線透光膠。也就是說,形成阻隔層14的材料包括紅外線可穿透的黏著材料。當圖案層131為鏡面油墨層時,阻隔層14可為透光膠或者是和鏡面油墨層顏色相近的膠帶或墊片,可避免阻隔層14與圖案層131的顏色不同,而影響觸控面板1的外觀。阻隔層14的厚度範圍一般為75μm至300μm。
值得說明的是,遮蔽層130的厚度大於或等於圖案層131的厚度。接合層12將第一基材10與第二基材11相互接合時,由於遮蔽層130位於第一基材10的下表面10b上,故接合層12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遮蔽層130。當接合層12採用常用的粘著材料例如液態膠時,液態膠未固化時為液態且通常具有腐蝕油墨的成分,因此當接合層12滲入於遮蔽層130中,接合層12與遮蔽層130會發生化學反應,造成遮蔽層130被腐蝕。但由於遮蔽層130需要具有較好的遮蔽其它元件的效果,通常厚度較厚且顏色較深,因此即便遮蔽層130被接合層12部份腐蝕,遮蔽層130的顏色不會有很大的改變,所以對於觸控面板1的外觀較無影響。但是,圖案層131厚度較薄且通常顏色較淺,如果圖案層131直接接觸接合層12,則很容易被接合層12腐蝕,圖案層131被接合層12腐蝕的部分,顏色會和原來的顏色有所不同,從而影響觸控面板1的外觀。特別是當圖案層131為紅外線油墨層材料形成時,在後續的加溫加壓製程(例如脫泡製程)中,會使接合層12腐蝕紅外線油墨形成的圖案層131所造成的影響更明顯,例如:使紅外線油墨形成的圖案層褪色且可被可見光穿透。在本實施例中,利用阻隔層14完全覆蓋圖案層131,以阻隔接合層12與圖案層131直接接觸,可防止接合層12滲入並腐蝕圖案層131,避免圖案層131產生異色。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阻隔層14除了覆蓋於圖案層 131上之外,也可部分地覆蓋遮蔽層130。
第一基材10可為透明基材,但不限於是硬式(rigid)基材或是可撓性(flexible)基材。硬式基材例如是玻璃板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即壓克力,Acrylic)基板。可撓性基材例如是採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聚醯亞胺(Polyimide,PI)所製成的高分子基板。第一基材10還具有一與下表面10b相對的上表面10a。在本實施例中,上表面10a可作為接受使用者觸碰的表面,下表面10b上則用來形成觸控面板1的其他元件,詳細態樣將會在後續內容中加以說明。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基材10的上表面10a可例如已先經過強化、防刮、抗眩、抗菌及/或抗反射等表面處理,以使第一基材10兼具保護、抗眩、抗反射等功能。
第二基材11具有第一表面11a及與第一表面11a相對的第二表面11b,在此,第一表面11a為第二基材11相對於第一基板10下表面10b的表面,亦可稱之為第二基材11的上表面,而第二表面11b則可稱為第二基材11的下表面。另外,構成第二基材11的材料可選擇前述硬式基材或可撓式基材其中一種。
在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1更包括觸控層,觸控層位於第一基材10與第二基材11之間。觸控層形成於第二基材11的第一表面11a也即上表面。請參照圖1B及1C,觸控層包括感測電極層200及線路層210,其中感測電極層200配設於可視區VA內,而線路層210配設於非可視區NA內。也就是說,線路層210位於感測電極層200周邊,且與感測電極層200電性連接,用於將感測電極層200的感測信號傳遞至控制器(圖未示)以確定觸控位置。
詳細而言,感測電極層200包含複數個第一電極200a、複數個第二電極200b、複數個第一連接部201以及複數個第二連接部202。這些第一電極200a排成多行(row),而這些第二電極200b排成多列(column)。位於同一行中兩相鄰的第一電極200a之間以第 一連接部201相連接,位於同一列中而兩相鄰的第二電極200b之間以第二連接部202相連接。在本實施例中,複數個絕緣部203可設置在第一連接部201與第二連接部202之間,以使第一連接部201和第二連接部202電性絕緣。
前述實施例中,構成第一電極200a、第二電極200b的材料可以是透明導電材料,例如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銦鋅(indium zinc oxide,IZO)、氧化鎘錫(cadmium tin oxide,CTO)、氧化鋁鋅(aluminum zinc oxide,AZO)、氧化銦鋅錫(indium tin zinc oxide,ITZO)、氧化鋅(zinc oxide)、氧化鎘(cadmium oxide)、氧化鉿(hafnium oxide,HfO)、氧化銦鎵鋅(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InGaZnO)、氧化銦鎵鋅鎂(indium gallium zinc magnesium oxide,InGaZnMgO)、氧化銦鎵鎂(indium gallium magnesium oxide,InGaMgO)或氧化銦鎵鋁(indium gallium aluminum oxide,InGaAlO)等。構成線路層210的材料可以選擇與第一電極200a、第二電極200b相同的透明導電材料,亦可選擇金、銀、銅、鎳、鋁、鉻、或上述任意組合(如鉬鋁鉬疊層結構,其中鋁層位於兩鉬層之間)。當製作前述感測電極層200及線路層210時,可藉由沉積、微影及蝕刻等製程來製造感測電極層200及線路層210。
當然,觸控面板的電極層並不限於單層式的,且不限於僅配置於如圖1C所示的第二基材11的第一表面上。請參照圖2,顯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本實施例與圖1C所示的實施例相比區別在於,在本實施例中,感測電極層包括位於第二基材11第一表面11a上的第一電極200a,以及位於第二基材11第二表面11b上的第二電極200b。具體而言,線路層210和第一電極200a共同配設於第二基材11的第一表面11a,其中線路層210配設於非可視區NA,而第一電極200a大致分布於可視區VA並與線路層210電性連接。第二電極200b配設於第二基材11的第二表面11b,且與線路層210電性連接。在其他實施例中,線路 層210也可以配置於第二基材11的第二表面11b上。本實施例的其它部件與圖1C所示實施例基本相同,故不再贅述。
請參照圖3,顯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本實施例與圖1C所示的實施例相比區別在於,在本實施例中,感測電極層200是形成於第一基材10的下表面10b,線路層210則形成於遮蔽層130上。具體而言,先將遮蔽層13形成於第一基材10的下表面10b後,再將線路層210形成於遮蔽層13的表面。另外,前述的阻隔層14是形成於線路層210上,並位於接合層12與線路層210之間。詳細而言,當阻隔層14形成於線路層210上時,阻隔層14的位置與圖案層131的位置重疊。
感測電極層200與線路層210的結構如圖1B所示。當線路層210形成於遮蔽層130及圖案層131上時,由於線路層為相互間隔的複數條導線組成,所以線路層210並不會將圖案層131完全覆蓋。阻隔層14仍會透過線路層210而覆蓋圖案層131,以免當第一基材10與第二基材11以接合層12接合時,接合層12滲入圖案層131,對觸控面板1的外觀造成不良影響。本實施例的其它部件與圖1C所示實施例基本相同,故不再贅述。
請參照圖4,顯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本實施例與圖1C所示的實施例相比區別在於,在本實施例中,接合層12具有一開口,阻隔層14填充於該開口內。進一步的,阻隔層14的上表面覆蓋圖案層131,或可進一步覆蓋於遮蔽層130上,而阻隔層14的下表面則位於線路層210上,換句話說,阻隔層14透過該開口將接合層12分隔成了左右兩部份。當第一基材10與第二基材11將以接合層12進行接合時,已貼合阻隔層14的部分並未再塗覆接合層12。本實施例的其它部件與圖1C所示實施例基本相同,故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於圖案層上覆蓋一層阻隔層,透過阻隔層來阻隔接合層與圖案層接觸,進而避免接合層滲入並腐蝕圖 案層,並且防止圖案層產生異色。另外,當圖案層為紅外線油墨時,阻隔層可減緩圖案層在脫泡製程中,發生褪色的情況。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所作更動與潤飾之等效替換,仍為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內。
1‧‧‧觸控面板
VA‧‧‧可視區
NA‧‧‧非可視區
10‧‧‧第一基材
10a‧‧‧上表面
10b‧‧‧下表面
11‧‧‧第二基材
11a‧‧‧第一表面
11b‧‧‧第二表面
12‧‧‧接合層
130‧‧‧遮蔽層
131‧‧‧圖案層
14‧‧‧阻隔層
200‧‧‧感測電極層
200a‧‧‧第一電極
201‧‧‧第一連接部
202‧‧‧第二連接部
203‧‧‧絕緣部
210‧‧‧線路層

Claims (14)

  1.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材;一第二基材;一接合層,位於該第一基材與該第二基材之間;一圖案層,位於該第一基材相對於該接合層的一下表面上;一阻隔層,位於該圖案層與該接合層之間,並至少覆蓋該圖案層。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遮蔽層,位於該第一基材的其中一表面上,以定義出一非可視區。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遮蔽層位於該第一基材的一下表面上,且具有一鏤空區域,該圖案層位於該鏤空區域內。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面板,該圖案層的材料包括不透明油墨。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油墨為一紅外線油墨,且該阻隔層的材料包括一紅外線可穿透的黏著材料。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油墨為一鏡面油墨,且該阻隔層材料為一透光膠或與該鏡面油墨顏色相同的膠帶。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接合層為一光固化膠或一熱固化膠。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接合層具有一開口,該阻隔層填充於該開口內。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阻隔層為高溫膠帶、矽膠帶或壓克力膠帶。
  10.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遮蔽層的材料包括不透明油墨。
  11.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遮蔽層的厚度大於或等於該圖案層的厚度。
  12.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可視區位於該非可視區 之至少一側、一感測電極層及一與該感測電極層電性連接的線路層,其中該感測電極層配設於該可視區內,該線路層配設於該非可視區內,並且該感測電極層及該線路層位於該第二基材的表面上。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觸控面板,該感測電極層及該線路層位於該第二基材的一上表面。
  14.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可視區位於該非可視區之至少一側、一感測電極層及一與該感測電極層相互電性連接的線路層,其中該感測電極層配設於該可視區內,並位於第一基材的下表面上,該線路層配設於該非可視區內,並位於該阻隔層與該遮蔽層之間。
TW103126601A 2013-11-07 2014-08-04 觸控面板 TWI5416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49308.7A CN104635964B (zh) 2013-11-07 2013-11-07 触控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9045A true TW201519045A (zh) 2015-05-16
TWI541692B TWI541692B (zh) 2016-07-11

Family

ID=525762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6601A TWI541692B (zh) 2013-11-07 2014-08-04 觸控面板
TW103213813U TWM491208U (zh) 2013-11-07 2014-08-04 觸控面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3813U TWM491208U (zh) 2013-11-07 2014-08-04 觸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35964B (zh)
TW (2) TWI54169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4602B (zh) * 2018-12-21 2020-05-21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高紅外線穿透率結構及移動終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9088B (zh) * 2018-03-09 2020-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5598A (zh) * 2011-08-25 2013-03-06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JP6086278B2 (ja) * 2012-02-20 2017-03-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配線付き表示装置用前面保護板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CN203054787U (zh) * 2013-01-14 2013-07-10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用玻璃盖板组件及触摸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4602B (zh) * 2018-12-21 2020-05-21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高紅外線穿透率結構及移動終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41692B (zh) 2016-07-11
CN104635964A (zh) 2015-05-20
TWM491208U (zh) 2014-12-01
CN104635964B (zh) 2018-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42589B2 (en) Touch panel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TWI476656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450170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M348999U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6126001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KR20130058622A (ko) 가장자리에 색차가 없는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3108564A1 (ja) 入力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M448733U (zh) 多功能單基材的觸控面板
TW201516815A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KR20150095449A (ko) 터치센서 및 제조방법
KR20140030727A (ko) 터치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M516748U (zh) 觸控面板
TW201348802A (zh) 單基材的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541692B (zh) 觸控面板
TWI530838B (zh) 製造內嵌式觸控面板的方法及其內嵌式觸控面板
TWI530835B (zh)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
TW201426453A (zh) 觸控面板
TWI475460B (zh) 電容式觸控裝置
TW201710855A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TWM508719U (zh) 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觸控面板
TWI552042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M481448U (zh) 觸控裝置
JP2014029734A (ja)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製造方法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
TWI474231B (zh) 顯示裝置
TW201510797A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