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7527A - 在雙連結中建立無線電承載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雙連結中建立無線電承載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507527A TW201507527A TW103127377A TW103127377A TW201507527A TW 201507527 A TW201507527 A TW 201507527A TW 103127377 A TW103127377 A TW 103127377A TW 103127377 A TW103127377 A TW 103127377A TW 201507527 A TW201507527 A TW 201507527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node
- radio bearer
- node
- configuration
- radio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2 germ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german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Ge]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431 wafer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8—Connection release triggered by ti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在雙連結(dual connectivity)中建立無線電承載(radio bearer)的方法,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第一網路節點,該方法包含有連接至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通訊裝置;判斷是否在該無線通訊系統的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用於該通訊裝置的至少一無線電承載;以及傳送一請求訊息至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該請求訊息包含有欲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資訊。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指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中通訊裝置的方法,尤指一種在雙連結(dual connectivity)中建立無線電承載(radio bearer)的方法。
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為提升用戶端的輸出率,在第12版本(Rel-12)中制定了雙連結(dual connectivity)。雙連結技術涉及至少二細胞是透過不同演進式基地台(evolved Node-Bs,eNB)提供服務,並透過非理想性的骨幹網路連結,舉例來說,一演進式基地台可能負責服務一細胞叢集。因此,當一用戶端(user equipment,UE)處於雙連結模式時,此用戶端可同時由多個演進式基地台提供服務。
在雙連結的架構之下,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提出了一種基地台間的無線電資源聚合(inter-node radio resource aggregation,INRRA)程序,用來建立一用戶端與多個基地台之間的連結。基地台間的無線電資源聚合可提供多個網路節點之間的訊務負載共享,並善用多個基地台的無線電資源來改善每單位用戶端的輸出率。換句話說,用戶端可同時從多個網路節點接收不同資料及服務。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述的一節點或一網路節點可視為一演進式基地台。
再者,不同服務及不同資料可能具有不同的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在基地台間的無線電資源聚合程序中,訊務串流可依
據每一訊務類型、負載情況及通道條件等服務品質需求或上述各種需求的結合,被分流至多個網路節點。換句話說,一無線電承載(radio bearer)可同時存在於多個網路節點,而多個網路節點皆須維持無線電承載的服務品質。
然而,申請人注意到目前無任何可用來建立多個網路節點上的無線電承載的規範,因而難以實現多個網路節點之間的資料傳送/接收。
因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在雙連結(dual connectivity)中建立無線電承載(radio bearer)的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揭露一種在雙連結中建立無線電承載的方法,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第一網路節點,該方法包含有:連接至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通訊裝置;判斷是否在該無線通訊系統的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用於該通訊裝置的至少一無線電承載;以及傳送一請求訊息至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該請求訊息包含有欲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資訊。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在雙連結中建立無線電承載的方法,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第一網路節點,該方法包含有從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第二網路節點接收一請求訊息,該請求訊息包含有欲在該第一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資訊;以及傳送一回應訊息至該第二網路節點,該回應訊息包含有接受或拒絕在該第一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資訊。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在雙連結中建立無線電承載的方法,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中一通訊裝置,該方法包含有連接至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第一網
路節點;從該第一網路節點接收一配置,該配置用於該無線通訊系統的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根據接收到的該配置,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所有或部分無線電承載;以及傳送對應於該第一網路節點的該配置的一配置結果。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第一網路節點,用來在雙連結中建立無線電承載,該第一網路節點包含有一處理裝置,用來執行一程式碼;以及一儲存單元,耦接於該處理裝置,用來儲存該程式碼,該程式碼指示該處理裝置執行以下步驟:連接至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通訊裝置;判斷是否在該無線通訊系統的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用於該通訊裝置的至少一無線電承載;以及傳送一請求訊息至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該請求訊息包含有欲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資訊。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第一網路節點,用來在雙連結中建立無線電承載,該第一網路節點包含有一處理裝置,用來執行一程式碼;以及一儲存單元,耦接於該處理裝置,用來儲存該程式碼,該程式碼指示該處理裝置執行以下步驟:從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第二網路節點接收一請求訊息,該請求訊息包含有欲在該第一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資訊;以及傳送一回應訊息至該第二網路節點,該回應訊息包含有接受或拒絕在該第一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資訊。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一通訊裝置,用來在雙連結中建立無線電承載,該通訊裝置包含有一處理裝置,用來執行一程式碼;以及一儲存單元,耦接於該處理裝置,用來儲存該程式碼,該程式碼指示該
處理裝置執行以下步驟:連接至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第一網路節點;從該第一網路節點接收一配置,該配置用於該無線通訊系統的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根據接收到的該配置,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所有或部分無線電承載;以及傳送對應於該第一網路節點的該配置的一配置結果。
10‧‧‧無線通訊系統
20‧‧‧通訊裝置
200‧‧‧處理裝置
210‧‧‧儲存單元
214‧‧‧程式碼
220‧‧‧通訊介面單元
30‧‧‧流程
300~350‧‧‧步驟
400~406‧‧‧步驟
150‧‧‧流程
1500~1530‧‧‧步驟
160‧‧‧流程
1600~1670‧‧‧步驟
第1圖為一無線通訊系統之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通訊裝置之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之流程圖。
第4圖至第1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無線電承載建立程序之示意圖。
第15圖及第1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流程之流程圖。
請參考第1圖,第1圖為一無線通訊系統10之示意圖。無線通訊系統10可為一長期演進系統(Long Term Evolution,LTE)、先進長期演進系統(LTE-Advanced,LTE-A)或其他行動通訊系統,其簡略地由至少二網路節點及一用戶端(user equipment,UE)所組成,至少二網路節點包含有一主要演進式基地台(下文簡稱為主要節點)及一次要演進式基地台(下文簡稱為次要節點)。在雙連結(dual connectivity)中,主要節點為S1-MME介面的終端,並可作為針對核心網路(core network)的行動錨點(mobility anchor),核心網路並包含有行動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另一方面,次要節點可提供額外的無線電資源予用戶端,而不是主要節點。值得注意的是,第1圖僅是用來說明無線通訊系統10的架構,實際上,用戶端及演進式基地台的數量並不限於此。用戶端可為行動電話、電腦系統、機器類型裝置等裝置。此外,根據資料傳輸方向,網路節點及用戶端可分別視為傳送端或接收端,舉例來說,對於一上鏈路(uplink,UL)而言,用戶端為傳
送端而網路節點為接收端,對於一下鏈路(downlink,DL)而言,網路節點為傳送端而用戶端為接收端。
如第1圖所示,用戶端與主要節點之間具有一第一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連結。第一無線資源控制連結包含有至少一無線電承載(radio bearer)。上述無線電承載可能是信令無線電承載(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或資料無線電承載(Data Radio Bearer,DRB)。根據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所規範的無線資源控制協定,信令無線電承載定義為僅用來傳輸無線資源控制及非存取層(Non-Access Stratum,NAS)訊息的無線電承載。資料無線電承載則用來在用戶端及演進式基地台之間傳送演進封包系統(Enhanced Packet System,EPS)承載的封包。當一資料無線電承載存在時,此資料無線電承載可一對一對應至演進封包系統承載/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的無線電存取承載(E-UTRAN Radio Access Bearer,E-RAB)。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的無線電存取承載可單獨辨別S1承載與相對應資料無線電承載之間的關聯。當一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的無線電存取承載存在時,此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的無線電存取承載可一對一對應至非存取層的一演進封包系統承載。演進封包系統承載/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的無線電存取承載是用於演進封包系統/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中控制承載等級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QoS)的粒度等級(level of granularity)。此承載可相關於服務品質參數,例如服務品質類別標識(QoS Class Identifier,QCI)、分配及保留優先權(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ARP)、保證位元率(Guaranteed Bit Rate,GBR)、最大位元率(Maximum Bit Rate,MBR)、每一接取點名稱的聚合最大位元率(Access Point Name 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APN-AMBR)及每一用戶端的聚合最大位元率(UE-AMBR)。
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通訊裝置20之示意圖。通訊裝置20可為第1圖中的用戶端、主要節點或次要節點,其包含一處理裝置200、一儲存單元210及一通訊介面單元220。處理裝置200可為一微處理器或一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儲存單元210可為任一資料儲存裝置,用來儲存一程式碼214,並透過處理裝置200讀取及執行程式碼214。舉例來說,儲存單元210可為用戶識別模組(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唯讀式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 memory,RAM)、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DVD-ROM)、磁帶(magnetic tape)、硬碟(hard disk)及光學資料儲存裝置(optical data storage device)等,而不限於此。控制通訊介面單元220可為一無線收發器,其根據處理裝置200的處理結果,與網路端(即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交換無線訊號。
請參考第3圖,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30之流程圖。流程30可用於通訊裝置20(即第1圖中的主要節點),用來在雙連結中建立無線電承載。流程30可被編譯為程式碼214,儲存於儲存單元210中,其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300:開始。
步驟310:連接至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用戶端。
步驟320:從用戶端接收一測量報告,其中測量報告包含有用戶端在無線通訊系統的至少一次要節點上所進行的測量。
步驟330:根據此測量報告,判斷是否在至少一次要節點上建立或釋放用於用戶端的無線電承載。
步驟340:傳送一請求訊息至至少一次要節點,此請求訊息包含有欲在至少一次要節點上建立或釋放無線電承載的資訊。
步驟350:結束。
根據流程30,用戶端可連接至主要節點,並傳送相關於至少一次要節點及主要節點的測量報告。除此之外,主要節點可根據此測量報告,透過請求訊息要求一個或多個次要節點來建立或釋放至少一無線電承載。更明確來說,主要節點可在次要節點上建立一新的無線電承載,或將先前已建立在主要節點上的無線電承載的一子集合從主要節點切換至其它次要節點。在一實施例中,主要節點可維持或保留被切換的無線電承載,用來進行用戶端的資料傳輸/接收。或者,主要節點可釋放被切換的無線電承載。
值得注意的是,主要節點可能因為每一訊務類型的服務品質需求、負載情況、通道條件、次要節點連線失敗及上述各種原因的結合,將用於用戶端的無線電承載的子集合從主要節點切換至次要節點,或釋放無線電承載的子集合。除此之外,當用戶端因移動或負載情況改變而失去一次要節點的連線時,主要節點可將無線電承載的子集合從此次要節點切換回主要節點,或釋放此次要節點上的無線電承載。
根據流程30舉例說明如下。請參考第4圖及第5圖,第4圖為次要節點配置完成時建立一無線電承載之示意圖,第5圖為次要節點配置失敗時建立一無線電承載之示意圖。在雙連結中的無線電承載建立程序包含有準備階段及啟始階段。在準備階段中,一用戶端連接至一主要節點,並傳送一測量報告至此主要節點(步驟400)。測量報告可包含次要節點的通道品質,如參考訊號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及參考訊號接收品質(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因此,主要節點可根據測量報告,決定在一個或多個次要節點上建立或釋放用於用戶端的無線電承載的子集合(步驟402)。主要節點可傳送“次要節點請求”訊息至一個或多
個次要節點,其中,“次要節點請求”訊息可包含主要節點欲在次要節點上建立或釋放無線電承載的資訊。舉例來說,“次要節點請求”訊息可包含一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的無線電存取承載識別清單及/或無線電承載識別、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的無線電存取承載等級服務品質參數以及無線電承載等級服務品質參數。在次要節點接收到“次要節點請求”訊息之後,次要節點可決定是否接受主要節點的請求(步驟404)。除此之外,次要節點可傳送“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至主要節點,其中,“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包含有次要節點決定接受、拒絕或釋放無線電承載的相關資訊。舉例來說,“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可包含一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的無線電存取承載識別清單及/或無線電承載識別、相關於次要節點的無線電承載配置的資訊以及相關於次要節點的連結設定的資訊。在主要節點接收到“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之後,主要節點可選擇一個或多個次要節點來建立無線電承載(步驟406)。舉例來說,主要節點可根據次要節點的確認收訖、主要節點的設定偏好、負載情況及上述各種原因的結合,選擇一個或多個次要節點來建立無線電承載。主要節點可傳送包含有次要節點配置的“次要節點配置”訊息至用戶端,以連接至次要節點。“次要節點配置”訊息可包含細胞清單、實體細胞識別以及用於次要節點的無線電資源配置(其可包含無線電承載的配置)。除此之外,“次要節點配置”訊息可包含在一無線資源控制連結重配置訊息中。
再者,主要節點及次要節點可設定用於資料傳輸及/或轉傳的連結,次要節點即可從主要節點轉傳封包。
在啟始階段中,用戶端可與次要節點進行同步(即透過一隨機存取程序),且次要節點可回傳上鏈路資源配置及上鏈路同步資訊,如時序先行(timing advance)。為回應“次要節點配置”訊息,用戶端可傳送一訊息,以將
用戶端是否已完成次要節點配置的資訊通知主要節點。舉例來說,在第4圖中,用戶端可傳送“次要節點配置完成”訊息至主要節點,而在第5圖中,用戶端可傳送“次要節點配置失敗”訊息至主要節點。此外,主要節點可傳送“主要節點通知”訊息至次要節點,以啟始被建立的無線電承載。“主要節點通知”訊息可包含一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的無線電存取承載識別清單及/或無線電承載識別。
值得注意的是,當建立在主要節點上的無線電承載配置與建立在次要節點上的無線電承載配置相同時,主要節點可釋放位於主要節點上的無線電承載配置。
在一實施例中,未被選擇啟始無線電承載的次要節點可根據主要節點所傳送的“主要節點通知”訊息來釋放保留資源,抑或次要節點可等待一預定時間之後再釋放保留資源。舉例來說,當釋放計時器計時期滿之後,次要節點可釋放保留資源。除此之外,若用戶端已完成次要節點的配置時,主要節點可傳送暫存的以及正在傳輸的封包至次要節點。或者,若用戶端已完成次要節點的配置時,主要節點可傳送一訊息至次要節點,以傳送序號(Sequence Number,SN)狀態。
請參考第6圖,第6圖為本發明一第一實施例無線電承載建立程序之示意圖。在第一實施例中,主要節點可傳送多個“次要節點請求”訊息至次要節點#1~#3,以要求次要節點#1~#3提供或不提供用於無線電承載的一子集合的服務予用戶端。“次要節點請求”訊息可包含相同無線電承載識別清單或不同無線電承載識別清單。在第6圖中,“次要節點請求”訊息包含有欲被建立在次要節點#1~#3上的相同無線電承載識別清單,即無線電承載#1~#5。在接收到“次要節點請求”訊息之後,次要節點#1~#3可決定是否接受或
拒絕在次要節點#1~#3上建立無線電承載。次要節點#1~#3即可回應“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至主要節點,此“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指示其是否接受或拒絕建立無線電承載。在此情況下,次要節點#1接受無線電承載的建立,次要節點#2拒絕無線電承載的建立,而次要節點#3接受無線電承載的建立。主要節點從次要節點#1~#3接收到“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之後,主要節點可選擇須建立無線電承載的次要節點。在此情況下,主要節點可選擇次要節點#1來建立無線電承載,接著傳送包含有次要節點#1的配置的“次要節點配置”訊息至用戶端。因此,用戶端即可根據“次要節點配置”訊息連接至次要節點#1。若用戶端完成用於次要節點#1的配置時,用戶端可傳送“次要節點配置完成”訊息至主要節點。在接收到“次要節點配置完成”訊息之後,主要節點即可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識別(即無線電承載#1~#5)的“主要節點通知”訊息至次要節點#1,以啟始次要節點#1上的無線電承載#1~#5。因此,用戶端即可透過建立於次要節點#1上的無線電承載#1~#5傳送/接收資料,進而增加用戶端的輸出率。另一方面,主要節點可透過“主要節點通知”訊息,選擇性地通知其它未被主要節點選擇的次要節點來釋放保留資源。“主要節點通知”訊息可包含欲釋放保留資源的無線電承載識別。舉例來說,在第6圖中,次要節點#3可由“主要節點通知”訊息通知其釋放保留資源。換句話說,上述無線電承載建立方式可用來建立至少一網路節點上的無線電承載。
請參考第7圖,第7圖為本發明一第二實施例無線電承載建立程序之示意圖。與第一實施例相似,在第二實施例中主要節點可傳送多個“次要節點請求”訊息至多個次要節點。次要節點可回應“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至主要節點。在接收到“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之後,主要節點可選擇次要節點#1及次要節點#3,接著傳送“次要節點配置”訊息至用戶端。若用戶端完成用於次要節點#1及次要節點#3的配置時,用戶端即可傳送“次要節點配置完成”訊息至主要節點。主要節點可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識別(無線
電承載#1~#3)的“主要節點通知”訊息至次要節點#1,以啟始次要節點#1上的無線電承載#1~#3,並釋放次要節點#1上的無線電承載#4~#5。除此之外,主要節點可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識別(無線電承載#4~#5)的“主要節點通知”訊息至次要節點#3,以啟始次要節點#3上的無線電承載#4~#5,並釋放次要節點#3上的無線電承載#1~#3。
請參考第8圖,第8圖為本發明一第三實施例無線電承載建立程序之示意圖。在第三實施例中,主要節點可傳送多個“次要節點請求”訊息至多個次要節點。次要節點可回應“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以接受或拒絕建立無線電承載的子集合,其詳細實施方式可參考上述說明。值得注意的是,“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可包含一位元圖(bit map),以指示次要節點接受或拒絕每一無線電承載的建立。舉例來說,如第8圖所示,次要節點#1~#3分別決定欲建立哪些無線電承載。次要節點#1可傳送“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至主要節點,以指示其接受無線電承載#1~#2的建立,並拒絕無線電承載#3~#5的建立。次要節點#2可傳送“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至主要節點,以指示其接受無線電承載#2/#5的建立,並拒絕無線電承載#1/#3/#4的建立。次要節點#3可傳送“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至主要節點,以指示其接受無線電承載#1~#4的建立,並拒絕無線電承載#5的建立。如此一來,主要節點知道哪些無線電承載可被次要節點建立,主要節點即可選擇次要節點#1~#3來建立無線電承載。主要節點可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識別(無線電承載#1~#2)的“主要節點通知”訊息至次要節點#1,以啟始次要節點#1上的無線電承載#1~#2。主要節點可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識別(無線電承載#5)的“主要節點通知”訊息至次要節點#2,以啟始次要節點#2上的無線電承載#5,同時釋放次要節點#2上的無線電承載#2。主要節點可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識別(無線電承載#3~#4)的“主要節點通知”訊息至次要節點#3,以啟始次要節點#3上的無線電承載#3~#4,同時釋放次要節點#3上的
無線電承載#1~#2。
請參考第9圖,第9圖為本發明一第四實施例無線電承載建立程序之示意圖。在第四實施例中,主要節點可傳送包含有不同無線電承載識別清單的“次要節點請求”訊息至次要節點#1~#3。舉例來說,主要節點可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5的“次要節點請求”訊息至次要節點#1,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1~#2的“次要節點請求”訊息至次要節點#2,並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3~#4的“次要節點請求”訊息至次要節點#3。次要節點#1可接受無線電承載#5的建立,並傳送“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以通知主要節點。次要節點#2可拒絕無線電承載#1~#2的建立,並傳送“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以通知主要節點。次要節點#3可接受無線電承載#3~#4的建立,並傳送“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以通知主要節點。在主要節點從次要節點#1~#3接收到“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之後,主要節點可選擇次要節點#1及次要節點#3來建立無線電承載。主要節點另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識別(無線電承載#5)的“主要節點通知”訊息至次要節點#1,以啟始次要節點#1上的無線電承載#5,並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識別(無線電承載#3~#4)的“主要節點通知”訊息至次要節點#3,以啟始次要節點#3上的無線電承載#3~#4。
請參考第10圖,第10圖為本發明一第五實施例無線電承載建立程序之示意圖。在第五實施例中,主要節點可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5的“次要節點請求”訊息至次要節點#1,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1~#2的“次要節點請求”訊息至次要節點#2,並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3~#4的“次要節點請求”訊息至次要節點#3。次要節點#1~#3可決定提供哪些無線電承載的服務。在此情況下,次要節點#1可接受無線電承載#5,次要節點#2可接受無線電承載#1並拒絕無線電承載#2,而次要節點#3可接受無線電承載#4並拒絕無線電承載#3。值得注意的是,與第8圖中的第三實施例相似,“次要節點請求確認
收訖”訊息包含有一位元圖,以指示次要節點接受或拒絕每一無線電承載的建立,其詳細實施方式可參考上述說明。主要節點從次要節點#1~#3接收到“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之後,主要節點可選擇用來建立無線電承載的次要節點#1~#3。除此之外,主要節點可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識別(無線電承載#5)的“主要節點通知”訊息至次要節點#1,以啟始無線電承載#5,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識別(無線電承載#1)的“主要節點通知”訊息至次要節點#2,以啟始無線電承載#1,並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識別(無線電承載#4)的“主要節點通知”訊息至次要節點#3,以啟始無線電承載#4。
請參考第11圖,第11圖為本發明一第六實施例無線電承載建立程序之示意圖。在第六實施例中,主要節點可透過“次要節點請求”訊息,要求次要節點#1回頭建立或釋放無線電承載的子集合。次要節點可回應“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至主要節點。舉例來說,如第11圖所示,次要節點#1提供用於無線電承載#1~#5的服務予用戶端。主要節點可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1~#2的“次要節點請求”訊息至次要節點#1,以釋放無線電承載#1~#2。因此,次要節點#1僅提供用於無線電承載#3~#5的服務予用戶端。另一方面,主要節點亦可自行建立無線電承載#1~#2。
請參考第12圖,第12圖為本發明一第七實施例無線電承載建立程序之示意圖。在第七實施例中,主要節點可傳送“次要節點請求”訊息至次要節點#1~#3,其中每一“次要節點請求”訊息包含有欲被建立在次要節點#1~#3上的無線電承載#1~#5。次要節點#1~#3可決定提供哪些無線電承載的服務。在此情況下,次要節點#1可接受無線電承載#1~#2並拒絕無線電承載#3~#5,次要節點#2可接受無線電承載#2/#5並拒絕無線電承載#1/#3/#4,而次要節點#3可接受無線電承載#1~#4並拒絕無線電承載#5。主要節點可選擇次要節點#1~#3來建立無線電承載,接著傳送用於次要節點#1~#3的配置
至用戶端。若用戶端未能完成次要節點#1的配置時,主要節點可傳送“主要節點通知”訊息至次要節點#1,以指示次要節點#1釋放原先被保留的無線電承載。除此之外,主要節點可重傳“次要節點配置”訊息至用戶端,以連接至次要節點#2~#3。在次要節點#2~#3的配置完成之後,主要節點可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識別(無線電承載#5)的“主要節點通知”訊息至次要節點#2,以啟始無線電承載#5,同時釋放無線電承載#2,主要節點並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識別(無線電承載#1~#4)的“主要節點通知”訊息至次要節點#3,以啟始無線電承載#1~#4。
請參考第13圖,第13圖為本發明一第八實施例無線電承載建立程序之示意圖。在第八實施例中,無線電承載建立程序可從主要節點切換部分無線電承載至次要節點,亦即,用戶端的一無線電承載可同時維持在主要節點及次要節點上。對應於此無線電承載的資料可同時透過主要節點及次要節點傳送。換句話說,主要節點可能不釋放建立在次要節點上的無線電承載配置。舉例來說,如第13圖所示,主要節點可提供用於無線電承載#1~#5的服務。主要節點可透過“次要節點請求”訊息,要求次要節點#1提供或不提供用於無線電承載的一子集合的服務予用戶端,其中,“次要節點請求”訊息包含有無線電承載#3~#5。次要節點#1可決定是否接受無線電承載的建立請求。次要節點#1即可接受無線電承載#3~#5,並傳送“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至主要節點。主要節點可選擇次要節點#1,並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識別(無線電承載#3~#5)的“主要節點通知”訊息至次要節點#1,以啟始無線電承載#3~#5。因此,主要節點及次要節點#1皆可提供用於無線電承載#3~#5的服務。
請參考第14圖,第14圖為本發明一第九實施例無線電承載建立程序之示意圖。在第九實施例中,無線電承載建立程序可在次要節點上建立
一無線電承載的部分資料傳輸,亦即,一用戶端的一無線電承載僅能維持在次要節點上。對應於此無線電承載的資料可透過主要節點及次要節點傳送。在此情況下,主要節點可能不維持建立在次要節點上的無線電承載配置。舉例來說,如第14圖所示,主要節點可透過包含有無線電承載#3~#5的“次要節點請求”訊息,要求次要節點#1提供或不提供用於無線電承載的一子集合的服務予用戶端。次要節點#1可決定提供哪些無線電承載的服務。在此情況下,次要節點#1可接受無線電承載#3~#5。主要節點即可傳送包含有無線電承載識別(無線電承載#3~#5)的“主要節點通知”訊息至次要節點#1,以啟始無線電承載#3~#5。因此,次要節點#1可提供用於無線電承載#3~#5的服務。由此可知,本發明的無線電承載建立程序可在一網路節點(即次要節點)上建立一新的無線電承載。
請參考第15圖,第1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150之流程圖。流程150可用於通訊裝置20(即第1圖中的次要節點),用來在雙連結中建立無線電承載。流程150可被編譯為程式碼214,儲存於儲存單元210中,其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1500:開始。
步驟1510:從無線通訊系統的一主要節點接收一請求訊息,此請求訊息包含有欲在次要節點上建立或釋放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資訊。
步驟1520:傳送一回應訊息至主要節點,此回應訊息包含有接受或拒絕在次要節點上建立或釋放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資訊。
步驟1530:結束。
根據流程150,次要節點從主要節點接收“次要節點請求”訊息,以指示在次要節點上建立或釋放無線電承載。次要節點可判斷是否接受或拒絕無線電承載的釋放或建立,接著回傳“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至主要
節點。值得注意的是,“次要節點請求”訊息可包含相同或不同的無線電承載識別清單,“次要節點請求確認收訖”訊息可包含一位元圖,以指示次要節點接受或拒絕每一無線電承載的建立,其詳細實施方式可參考上述說明,於此不贅述。
請參考第16圖,第1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160之流程圖。流程160可用於通訊裝置20(即第1圖中的用戶端),用來在雙連結中建立無線電承載。流程160可被編譯為程式碼214,儲存於儲存單元210中,其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1600:開始。
步驟1610:連接至無線通訊系統的一主要節點。
步驟1620:在無線通訊系統的至少一次要節點上進行測量。
步驟1630:傳送一測量報告至主要節點,其中主要節點根據此測量報告來判斷是否在至少一次要節點上建立或釋放用於用戶端的無線電承載。
步驟1640:從主要節點接收一配置,此配置用於至少一次要節點。
步驟1650:根據接收到的配置,在至少一次要節點上建立或釋放所有或部分無線電承載。
步驟1660:傳送對應於此配置的一配置結果至主要節點,其中配置結果包含有用戶端在至少一次要節點上進行配置完成或失敗的資訊。
步驟1670:結束。
根據流程160,用戶端從主要節點接收“次要節點配置”訊息,接著根據“次要節點配置”訊息的資訊,連接至次要節點。若用戶端完成用於次要節點的配置時,用戶端可傳送“次要節點配置完成”訊息至主要節點。若用
戶端未能完成用於次要節點的配置時,用戶端可傳送“次要節點配置失敗”訊息至主要節點。因此,主要節點可據以得知是否在次要節點上啟始或釋放無線電承載。
上述所有步驟,包含所建議的步驟,可透過硬體、軔體(即硬體裝置與電腦指令的組合,硬體裝置中的資料為唯讀軟體資料)或電子系統等方式實現。硬體可包含類比、數位及混合電路(即微電路、微晶片或矽晶片)。電子系統可包含系統單晶片(system on chip,SOC)、系統封裝(system in package,Sip)、電腦模組(computer on module,COM)及通訊裝置20。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用於雙連結的無線電承載建立程序,以在一網路節點上建立至少一新的無線電承載,從一網路節點切換所有或部分的無線電承載至另一網路節點(即從主要節點至次要節點),藉以實現多個網路節點之間的資料傳送/接收。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30‧‧‧流程
300~350‧‧‧步驟
Claims (24)
- 一種在雙連結(dual connectivity)中建立無線電承載(radio bearer)的方法,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第一網路節點,該方法包含有:連接至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通訊裝置;判斷是否在該無線通訊系統的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用於該通訊裝置的至少一無線電承載;以及傳送一請求訊息至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該請求訊息包含有欲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資訊。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有:從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接收一回應訊息,該回應訊息包含有關於接受或拒絕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資訊;以及根據該回應訊息,選擇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中一個或多個第二網路節點來建立或釋放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
- 如請求項2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有:傳送用於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的一配置至該通訊裝置;以及從該通訊裝置接收對應於該配置的一配置結果,其中該配置結果包含有該通訊裝置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進行該配置完成或失敗的資訊。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配置包含有用於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的一細胞清單、一細胞識別及一無線資源配置當中至少一者的資訊。
- 如請求項2所述之方法,其中根據該回應訊息,選擇該至少一第二網路 節點中一個或多個第二網路節點來建立或釋放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步驟包含有:根據該回應訊息、該第一網路節點的設定偏好及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的負載情況當中至少一者,選擇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中一個或多個第二網路節點。
- 如請求項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回應訊息包含有被接受或拒絕建立或釋放的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識別的資訊、釋放確認收訖訊息、相關於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的無線電承載配置的資訊、以及相關於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的連結設定的資訊當中至少一者。
- 如請求項2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有:傳送一通知訊息至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該通知訊息包含有欲被啟始或釋放的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資訊。
-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通知訊息包含有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被建立或釋放的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至少一識別的資訊。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請求訊息包含有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被建立或釋放的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識別的資訊及無線電承載等級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QoS)參數當中至少一者。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有:從該通訊裝置接收一測量報告,其中該測量報告包含有該通訊裝置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所進行的測量;其中,判斷是否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用於該通訊裝置 的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步驟包含有:根據該測量報告,判斷是否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用於該通訊裝置的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
- 一種在雙連結(dual connectivity)中建立無線電承載(radio bearer)的方法,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第一網路節點,該方法包含有:從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第二網路節點接收一請求訊息,該請求訊息包含有欲在該第一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資訊;以及傳送一回應訊息至該第二網路節點,該回應訊息包含有接受或拒絕在該第一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資訊。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有:根據從該第二網路節點接收的一通知訊息,啟始或釋放建立於該第一網路節點的至少一無線電承載,其中,該通知訊息包含有在該第一網路節點被啟始或釋放的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資訊。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有:若從該第二網路節點接收到該通知訊息時,釋放建立於該第一網路節點的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或若未從該第二網路節點接收到該通知訊息時,在一預定時間之後釋放建立於該第一網路節點的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通知訊息包含有在該第一網路節點被建立或釋放的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至少一識別的資訊。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請求訊息包含有在該第一網路節點被建立或釋放的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識別的資訊以及無線電承載等級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QoS)參數當中至少一者。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回應訊息包含有被接受或拒絕建立或釋放的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識別的資訊、釋放確認收訖訊息、相關於該第一網路節點的無線電承載配置的資訊、以及相關於該第一網路節點的連結設定的資訊當中至少一者。
- 一種在雙連結(dual connectivity)中建立無線電承載(radio bearer)的方法,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中一通訊裝置,該方法包含有:連接至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第一網路節點;從該第一網路節點接收一配置,該配置用於該無線通訊系統的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根據接收到的該配置,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所有或部分無線電承載;以及傳送對應於該第一網路節點的該配置的一配置結果。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有: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進行一隨機存取,其中,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回傳一上鏈路資源配置及一上鏈路同步資訊至該通訊裝置。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配置包含有用於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的一細胞清單、一細胞識別及無線資源配置當中至少一者的資訊。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有: 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進行測量;以及傳送一測量報告至該第一網路節點,其中該第一網路節點根據該測量報告來判斷是否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用於該通訊裝置的該無線電承載。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配置結果包含有該通訊裝置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進行該配置完成或失敗的資訊。
- 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第一網路節點,用來在雙連結(dual connectivity)中建立無線電承載(radio bearer),該第一網路節點包含有:一處理裝置,用來執行一程式碼;以及一儲存單元,耦接於該處理裝置,用來儲存該程式碼,該程式碼指示該處理裝置執行以下步驟:連接至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通訊裝置;判斷是否在該無線通訊系統的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用於該通訊裝置的至少一無線電承載;以及傳送一請求訊息至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該請求訊息包含有欲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資訊。
- 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第一網路節點,用來在雙連結(dual connectivity)中建立無線電承載(radio bearer),該第一網路節點包含有:一處理裝置,用來執行一程式碼;以及一儲存單元,耦接於該處理裝置,用來儲存該程式碼,該程式碼指示該處理裝置執行以下步驟:從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第二網路節點接收一請求訊息,該請求訊息 包含有欲在該第一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資訊;以及傳送一回應訊息至該第二網路節點,該回應訊息包含有接受或拒絕在該第一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該至少一無線電承載的資訊。
- 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一通訊裝置,用來在雙連結(dual connectivity)中建立無線電承載(radio bearer),該通訊裝置包含有:一處理裝置,用來執行一程式碼;以及一儲存單元,耦接於該處理裝置,用來儲存該程式碼,該程式碼指示該處理裝置執行以下步驟:連接至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第一網路節點;從該第一網路節點接收一配置,該配置用於該無線通訊系統的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根據接收到的該配置,在該至少一第二網路節點上建立或釋放所有或部分無線電承載;以及傳送對應於該第一網路節點的該配置的一配置結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361863493P | 2013-08-08 | 2013-08-08 | |
US14/453,633 US9807818B2 (en) | 2013-08-08 | 2014-08-07 | Method of radio bearer establishment in dual connectivity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07527A true TW201507527A (zh) | 2015-02-16 |
TWI535326B TWI535326B (zh) | 2016-05-21 |
Family
ID=52449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27377A TWI535326B (zh) | 2013-08-08 | 2014-08-08 | 在雙連結中建立無線電承載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807818B2 (zh) |
EP (2) | EP2876966A1 (zh) |
CN (1) | CN104349505B (zh) |
TW (1) | TWI53532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82600B (zh) * | 2014-01-28 | 2021-09-07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ue移动的方法及装置 |
US9538575B2 (en) * | 2014-01-30 | 2017-01-0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ual-connectivity operation |
JP6412887B2 (ja) * | 2014-01-31 | 2018-10-24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KR102298357B1 (ko) | 2014-03-21 | 2021-09-07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기지국과 랜덤 엑세스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5143702A1 (zh) * | 2014-03-28 | 2015-10-0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承载管理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
JP6303743B2 (ja) * | 2014-04-10 | 2018-04-0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基地局 |
CN104202778B (zh) * | 2014-08-05 | 2017-12-1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承载接纳控制方法及装置 |
KR20170067724A (ko) | 2014-10-08 | 2017-06-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중 연결에 대하여 중복된 e-rab를 취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US9838917B2 (en) * | 2015-02-13 | 2017-12-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Establishment of dual connectivity |
US10057800B2 (en) * | 2015-02-13 | 2018-08-21 | Mediatek Inc.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user equipment (UE)-initiated connection and resource release |
WO2016138937A1 (en) * | 2015-03-03 | 2016-09-09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Connection suspend and resume requests for wireless network |
CN107667559B (zh) * | 2015-04-03 | 2021-08-2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不同的无线连接技术提供多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
JP6509033B2 (ja) * | 2015-05-15 | 2019-05-08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
CN107926007B (zh) | 2015-08-11 | 2022-08-19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与双连接相关的设备和方法 |
US10873984B2 (en) * | 2015-10-06 | 2020-12-22 | Nec Corporation | Apparatus related to dual connectivity |
CN107659956B (zh) * | 2016-07-26 | 2021-03-30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以用户设备反馈控制可配置承载的基站、用户设备及方法 |
EP3484100A4 (en) * | 2016-07-30 | 2019-07-1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NETWORK ACCESS CONTROL |
TWI666958B (zh) * | 2016-08-11 | 2019-07-21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 支持多連接性的通訊系統及其連接方法 |
EP3340518A1 (en) * | 2016-12-21 | 2018-06-27 | Gemalto M2M GmbH | Method for operating a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ng in parallel in a cellular network |
CN108366391B (zh) | 2017-01-26 | 2023-08-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
US11039349B2 (en) * | 2017-03-25 | 2021-06-1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procedure for LTE/NR interwork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630545B2 (en) * | 2017-04-25 | 2020-04-21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s in dual connectivity |
EP3410816A1 (en) * | 2017-05-31 | 2018-12-05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and signaling radio bearer |
JP7093614B2 (ja) * | 2017-06-15 | 2022-06-3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JP7199798B2 (ja) * | 2017-06-15 | 2023-01-0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JP6980033B2 (ja) * | 2017-06-16 | 2021-12-15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 測定レポート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CN110741726B (zh) * | 2017-06-16 | 2023-04-28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基站发起的辅基站释放与辅基站发起的辅基站改变过程之间的竞争条件避免 |
CN117336892A (zh) | 2017-06-16 | 2024-01-02 | 苹果公司 | 在双重连通中使能非活跃模式的gNB的装置 |
CN109391362B (zh) * | 2017-08-11 | 2022-07-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令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20190053110A1 (en) * | 2017-08-11 | 2019-02-14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Bearer Change in Dual Connectivity |
US20190053112A1 (en) * | 2017-08-11 | 2019-02-14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Secondary Node Change in Dual Connectivity |
US10582556B2 (en) * | 2017-08-11 | 2020-03-03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a bearer type change |
CN112738912B (zh) * | 2017-11-16 | 2023-03-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承载的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
US10631217B2 (en) | 2017-12-13 | 2020-04-21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pre-empting wireless resour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access node |
US10873985B2 (en) * | 2018-02-14 | 2020-12-22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dual connectivity with base stations |
CN110417520B (zh) * | 2018-04-27 | 2022-03-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设备 |
US10939340B2 (en) | 2018-08-09 | 2021-03-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Role change between access points during downlink control-based handover |
JP6859306B2 (ja) * | 2018-10-05 | 2021-04-1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Ue、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WO2020202580A1 (ja) * | 2019-04-05 | 2020-10-08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装置 |
CN111836406B (zh) * | 2019-04-19 | 2022-04-0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配置方法和装置 |
WO2021019790A1 (ja) * | 2019-08-01 | 2021-02-04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基地局、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通信方法 |
US20220279613A1 (en) * | 2019-08-15 | 2022-09-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ew radio (nr) early measurement with multiple secondary nodes (multi-sns) |
CN113543258B (zh) * | 2019-09-23 | 2023-06-3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
BR112022007690A2 (pt) * | 2019-10-31 | 2022-07-12 | Huawei Tech Co Ltd | Método, aparelho, e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
CN112188517A (zh) * | 2020-09-07 | 2021-01-05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2616162B (zh) * | 2020-12-10 | 2023-02-17 |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362524B1 (es) | 2009-08-27 | 2012-05-18 | Vodafone España S.A.U. | Procedimiento, sistema y dispositivo para transmitir paquetes de datos de redes multi-rat. |
WO2011053827A1 (en) | 2009-10-30 | 2011-05-05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currently processing multiple radio carriers |
US8724472B2 (en) | 2010-03-25 | 2014-05-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ata radio bearer mapp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relays |
TWI501602B (zh) | 2011-08-12 | 2015-09-21 | Blackberry Ltd | 處置無線通信系統中之一連接 |
CN103139911B (zh) * | 2011-11-25 | 2016-10-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EP3407672A1 (en) * | 2012-04-27 | 2018-11-2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as well as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mobility management device and gateway device for such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337235B1 (en) * | 2012-08-02 | 2023-01-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node and a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interface between enhanced node bs (enbs). |
US9526044B2 (en) * | 2013-05-08 | 2016-12-2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configuring dual connectivity to UE in heterogeneous cell deployment |
CN105359582B (zh) * | 2013-07-02 | 2019-06-1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
2014
- 2014-08-07 US US14/453,633 patent/US9807818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8-08 EP EP14180332.0A patent/EP2876966A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4-08-08 CN CN201410390104.8A patent/CN104349505B/zh active Active
- 2014-08-08 TW TW103127377A patent/TWI535326B/zh active
- 2014-08-08 EP EP19161484.1A patent/EP3525547A1/en active Pending
-
2017
- 2017-09-20 US US15/709,492 patent/US9999097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80014353A1 (en) | 2018-01-11 |
TWI535326B (zh) | 2016-05-21 |
CN104349505B (zh) | 2018-07-06 |
EP2876966A1 (en) | 2015-05-27 |
US20150045052A1 (en) | 2015-02-12 |
US9999097B2 (en) | 2018-06-12 |
US9807818B2 (en) | 2017-10-31 |
EP3525547A1 (en) | 2019-08-14 |
CN104349505A (zh) | 2015-0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35326B (zh) | 在雙連結中建立無線電承載的方法 | |
US10945179B2 (en) | Communication path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 |
US1036251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DU session ident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240699B2 (en) | Insufficient resources in the UE during 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procedure | |
JP6904419B2 (ja) |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無線端末並びにこれらの方法 | |
CN109526252B (zh) |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核心网节点及其方法 | |
KR101648040B1 (ko) | 무선 링크 실패 취급 방법 | |
CA2858184C (en) | Communicating radio resourc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
WO2018029930A1 (ja) |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無線端末、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 |
JPWO2018128020A1 (ja) | 基地局及び無線端末並びにこれらの方法 | |
JP7147830B2 (ja) | 無線端末及びその方法 | |
KR102081013B1 (ko) | 무선 단말, 무선국, 코어 네트워크 노드, 및 그것들에서의 방법 | |
KR101700233B1 (ko) | 네트워크 검출 및 선택 정보와 트래픽 라우팅 정보를 갱신하는 방법 | |
KR101959937B1 (ko) | 무선 자원 제어(rrc)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rrc 재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4205883A (zh) | 网络切片重映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9699698B2 (en) | Network controller within cor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with terminal by network controller | |
TW201836382A (zh) | 通信方法、輔網絡節點和終端 | |
WO2023013635A1 (ja) | 通信制御方法 | |
WO2023136184A1 (ja) | 通信制御方法 | |
JP6773777B2 (ja) | 無線端末及び基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