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5526A - 電子設備 - Google Patents

電子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5526A
TW201505526A TW102127034A TW102127034A TW201505526A TW 201505526 A TW201505526 A TW 201505526A TW 102127034 A TW102127034 A TW 102127034A TW 102127034 A TW102127034 A TW 102127034A TW 201505526 A TW201505526 A TW 20150552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electronic device
end portion
link
positioning r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7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o-Nien Tsai
Sheng-Ming Hsieh
Tsung-Yu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TW1021270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505526A/zh
Publication of TW201505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5526A/zh

Links

Abstract

一種電子設備,包括一第一部件、一第二部件、一第一連桿、一第二連桿、以及一定位桿件。第一連桿之兩端分別樞接於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之一側,且第二連桿之兩端分別樞接於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之另一相對側。定位桿件可旋轉地設置於第二部件並固定於第一連桿以及第二連桿,以形成一U型結構。當上述第一連桿及/或上述第二連桿相對於上述第二部件旋轉時,上述第一連桿、上述第二連桿,以及上述第一定位桿件一同旋轉。

Description

電子設備
本發明主要關於一種電子設備,尤指一種利用連桿樞接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之電子設備。
由於平板電腦以及觸控螢幕的普及,使用者已習慣利用觸控的方式操作電腦。因此部份之筆記型電腦配備了電腦螢幕,並可將筆記型電腦轉換為平板模式,以方便使用者進行操作。
上述筆記型電腦一般使用雙軸心樞軸(hinge),然而,使用雙軸心樞軸之筆記型電腦僅能以一種方式使螢幕相對於基座進行360度的旋轉,因此上述筆記型電腦僅能提供筆記型電腦模式以及平板模式,無法提供使用者更多之使用模式。
為了解決上述習知技術之缺失,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電子設備,能使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分別旋轉,藉以提供多種使用模式。
為了達到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一第一部件、一第二部件、一第一定位桿件、一第一連桿、以及一第二連桿。第一部件具有一第一側邊、以及相反於上述第一側邊之一第二側邊。第二部件具有一第三側邊、以及相反於上述第三側邊之一第四側邊。第一定位桿件沿一第一 軸心延伸,並以上述第一軸心可旋轉地設置於上述第二部件。第一連桿具有一第一端部以及相反於上述第一端部之一第二端部,其中上述第一端部樞接於上述第一側邊,且上述第二端部位於上述第三側邊,並固定於上述第一定位桿件之一端。第二連桿具有一第三端部以及相反於上述第三側邊之一第四端部,其中上述第三端部樞接於上述第二側邊,且上述第四端部位於上述第四側邊,並固定於上述第一定位桿件之另一端。
上述第一定位桿件、上述第一連桿、以及上述第二連桿形成一U形結構,當上述第一連桿及/或上述第二連桿相對於上述第二部件旋轉時,上述第一連桿、上述第二連桿,以及上述第一定位桿件沿上述第一軸心一同旋轉。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電子設備利用兩個連桿樞接於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因此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可分別相對於連桿旋轉,並藉由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分別旋轉至不同的位置提供使用者不同之使用模式。此外,藉由定位桿件維持連桿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增進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之旋轉的順暢度。
1‧‧‧電子設備
1a‧‧‧樞軸機構
10‧‧‧第一部件(顯示裝置)
11‧‧‧顯示面板
12‧‧‧前側面
13‧‧‧背面
14‧‧‧第一側邊
15‧‧‧第二側邊
16‧‧‧樞接側邊
17‧‧‧自由側邊
20‧‧‧第二部件(輸入裝置)
21‧‧‧輸入模組
22‧‧‧頂面
23‧‧‧底面
24‧‧‧第三側邊
25‧‧‧第四側邊
26‧‧‧前側邊
27‧‧‧後側邊
30‧‧‧連桿
31、32‧‧‧端部
40‧‧‧定位桿件
41、42‧‧‧連接部件
50‧‧‧定位桿件
51、52‧‧‧連接部件
60、70‧‧‧樞接元件
S1‧‧‧容置空間
AX1、AX2‧‧‧軸心
第1圖為本發明之電子設備於一移動狀態的立體圖。
第2圖為本發明之樞軸機構之第一實施例的分解圖。
第3圖為本發明之電子設備於一收納模式時的立體圖。
第4圖為本發明之電子設備於一筆電模式時的立體圖。
第5圖為本發明之電子設備於一展開模式時的立體圖。
第6圖為本發明之電子設備於一平板模式時的立體圖。
第7圖為本發明之電子設備於一觀賞模式時的立體圖。
第1圖為本發明之電子設備1於一移動狀態的立體圖。第2圖為本發明之樞軸機構1a之第一實施例的分解圖。電子設備1包括一第一部件10、一第二部件20、以及一樞軸機構1a。第一部件10以及第二部件20可為板狀結構。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部件10為一顯示裝置,且第二部件20可為一輸入裝置。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一部件10為一輸入裝置,且第二部件20為一顯示裝置。
顯示裝置10包括一顯示面板11,其可為一觸控顯示面板。第一部件10具有一前側面12、一背面13、一第一側邊14、一第二側邊15、一樞接側邊16、以及一自由側邊17。顯示面板11設置於前側面12,背面13相反於前側面12。第一側邊14相反於第二側邊15。樞接側邊16相反於自由側邊17。第一側邊14、樞接側邊16、第二側邊15、以及自由側邊17依序環繞前側面12以及背面13。
輸入裝置20可包括一輸入模組21,其可為一鍵盤模組、一觸控顯示面板、或是一觸控面板。第二部件20具有一頂面22、一底面23、一第三側邊24、一第四側邊25、一前側邊26、以及一後側邊27。輸入模組21設置於頂面22,底面23相反於頂面22。第三側邊24相反於第四側邊25。前側邊26相反於後側邊27。第三側邊24、前側邊26、第四側邊25、以及後側邊27依序環繞頂面22以及底面23。
樞軸機構1a包括二連桿30(第一連桿以及第二連桿)、二定位桿件40、50、二樞接元件60、以及二樞接元件70。第一部件10以及第二部件20位於兩連桿30之間。兩連桿30相互平行,且.垂直於定位桿件40、50。定位桿件40、50相互平行。兩連桿30以及定位桿件40、50形成一方形結構,且於其間形成一容置空間S1。
於本實施例中,兩定位桿件40、50可選擇性地設置。當不包括定位桿件50時,定位桿件40以及兩連桿30形成一U形結構,而當不包括定位桿件40時,定位桿件50以及兩連桿30形成一U形結構
連桿30具有一端部31以及相反於端部31之一端部32。兩連桿30之端部31分別位於第一側邊14以及第二側邊15,並分別經由定位桿件50樞接於第一側邊14以及第二側邊15。此外,兩連桿30之端部31亦鄰近於第一部件10之樞接側邊16。兩連桿30之端部32分別位於第一側邊14以及第二側邊15,並分別經由定位桿件40樞接於第三側邊24以及第四側邊25之中央。
定位桿件40可沿一軸心AX1延伸,並以軸心AX1可旋轉地設置於第二部件20。定位桿件40可位於第二部件20之前側邊26以及後側邊27之中央,並可與前側邊26以及後側邊27大致平行。定位桿件40之兩端分別固定於兩連桿30之端部32,亦即定位桿件40與兩連桿30間不會產生相對旋轉或位移。
於本實施例中,定位桿件40可包括一連接部件41以及二連接部件42。連接部件42之兩端分別固定於端部32以及連接部件41,且連接部件41、42均沿軸心AX1延伸,且排列於 軸心AX1上。
樞接元件60固定於第二部件20,並樞接於連接部件42。因此樞接元件60與連接部件42可形成一鉸鍊(hinge),且樞接元件60可以軸心AX1相對於連接部件42旋轉。
定位桿件50可沿一軸心AX2延伸,並以軸心AX2可旋轉地設置於第一部件10,其中軸心AX1平行於軸心AX2。定位桿件50可鄰近於第一部件10之樞接側邊16,並可與樞接側邊16大致平行。定位桿件50之兩端分別固定於兩連桿30之端部31,亦即定位桿件50與兩連桿30間不會產生相對旋轉或位移。
於本實施例中,定位桿件50可包括一連接部件51以及二連接部件52。連接部件52之兩端分別固定於端部31以及連接部件51,且連接部件51、52均沿軸心AX2延伸,且排列於軸心AX2上。
樞接元件70固定於第一部件10,並樞接於連接部件52,因此樞接元件70與連接部件52可形成一鉸鍊(hinge),樞接元件70可以軸心AX2相對於連接部件52旋轉。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部件10可以軸心AX2相對於連桿30進行順時針或是逆時針度旋轉,且第二部件20可以軸心AX1相對於連桿30進行順時針或是逆時針度旋轉。當兩連桿30相對於第二部件20旋轉時,第一連桿30、第二連桿30,以及定位桿件40沿軸心AX1一同旋轉,且當兩連桿30相對於第一部件10旋轉時,第一連桿30、第二連桿30,以及定位桿件50沿軸心AX2一同旋轉。
因此,於本實施例中,可藉由第一部件10以及第 二部件20分別相對於連桿30旋轉至不同的位置而使電子設備1具有不同之使用模式,並於第一部件10或第二部件20之旋轉過程中,藉由定位桿件40、50,使得兩連桿30保持平行(亦即兩連桿30之間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以增進第一部件10或第二部件20之旋轉的順暢度。以下針對電子設備1之不同使用模式進行說明。
第3圖為本發明之電子設備1於一收納模式時的立體圖。第一部件10可由第1圖之位置沿軸心AX2翻轉180度,並朝向第二部件20移動,即可形成如第3圖所示之狀態。於收納模式中,顯示面板11以及輸入模組21被第二部件20以及第一部件10所覆蓋,因此可方便使用者攜帶電子設備1。
由於兩連桿30之長度大致相同,且其長度大致為第三側邊24或第四側邊25之一半,因此當電子設備1於收納模式時,第一部件10可完整地疊置於第二部件20,且使得第一部件10大致平行於第二部件20。
另如第3圖所示,第一部件10之前側面12朝向且大致平行於第二部件20之頂面22。連桿30之延伸方向與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之延伸方向之間具有一銳角。連桿30之端部31鄰近於第二部件20之後側邊27。
第4圖為本發明之電子設備1於一筆電模式時的立體圖。第一部件10可由第3圖之位置沿軸心AX2翻轉超過90度,即可形成如第4圖所示之狀態,可方便使用者觀看顯示面板11,並操作輸入模組21。當電子設備1於筆電模式時,第一部件10相對於第二部件20傾斜,且第一部件10與第二部件20之 間具有一鈍角。此外,連桿30之端部31鄰近於樞接側邊16以及後側邊27。
第5圖為本發明之電子設備1於一展開模式時的立體圖。第一部件10可由第3圖之位置沿軸心AX2旋轉至與第二部件20平行,即可形成如第4圖所示之狀態。當電子設備1於展開模式時,第一部件10相對於第二部件20平行,且第一部件10與第二部件20之間具有大約180度之夾角。
第6圖為本發明之電子設備1於一平板模式時的立體圖。第一部件10可由第5圖之位置相對於第二部件20抬升至如第1圖所示之位置。之後,第一部件10再由第1圖所示之位置移動並覆蓋第二部件20,即可完成第6圖所示之狀態。此時,使用者可手持電子設備1,並對顯示面板11進行操作。
當電子設備1於平板模式時,第一部件10完整地疊置於第二部件20,且第一部件10大致平行於第二部件20。第一部件10之背面13朝向且大致平行於第二部件20之頂面22。連桿30之端部31鄰近於第二部件20之前側邊26。
第7圖為本發明之電子設備1於一觀賞模式時的立體圖。第一部件10可由第6圖之位置沿軸心AX2旋轉後,即可完成第7圖所示之狀態,可方便使用者觀看或展示顯示面板11所顯示之畫面。當電子設備1於觀賞模式時,第一部件10相對於第二部件20傾斜,第一部件10之背面13朝向第二部件20之頂面22,且第一部件10與第二部件20之間具有一銳角。連桿30之端部31鄰近於第二部件20之前側邊26。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電子設備1利用兩個連桿30樞 接於第一部件10以及第二部件20,因此第一部件10以及第二部件20可分別相對於連桿30旋轉,並藉由第一部件10以及第二部件20分別旋轉至不同的位置提供使用者不同之使用模式。此外,藉由定位桿件維持連桿30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增進第一部件10或第二部件20之旋轉的順暢度。
第一以及第二等詞彙,僅作為清楚解釋之目的,並非用以對應於以及限制專利範圍。此外,第一特徵以及第二特徵等詞彙,並非限定是相同或是不同之特徵。
本發明雖以各種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僅為範例參考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熟習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上述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範圍,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電子設備
1a‧‧‧樞軸機構
10‧‧‧第一部件
11‧‧‧顯示面板
12‧‧‧前側面
13‧‧‧背面
14‧‧‧第一側邊
15‧‧‧第二側邊
16‧‧‧樞接側邊
17‧‧‧自由側邊
20‧‧‧第二部件
21‧‧‧輸入模組
22‧‧‧頂面
23‧‧‧底面
24‧‧‧第三側邊
25‧‧‧第四側邊
26‧‧‧前側邊
27‧‧‧後側邊
30‧‧‧連桿
31、32‧‧‧端部
40‧‧‧定位桿件
50‧‧‧定位桿件
AX1、AX2‧‧‧軸心

Claims (10)

  1. 一種電子設備,包括:一第一部件,具有一第一側邊、以及相反於上述第一側邊之一第二側邊;一第二部件,具有一第三側邊、以及相反於上述第三側邊之一第四側邊;一第一定位桿件,沿一第一軸心延伸,並以上述第一軸心可旋轉地設置於上述第二部件;一第一連桿,具有一第一端部以及相反於上述第一端部之一第二端部,其中上述第一端部樞接於上述第一側邊,且上述第二端部位於上述第三側邊,並固定於上述第一定位桿件之一端;以及一第二連桿,具有一第三端部以及相反於上述第三側邊之一第四端部,其中上述第三端部樞接於上述第二側邊,且上述第四端部位於上述第四側邊,並固定於上述第一定位桿件之另一端,其中上述第一定位桿件、上述第一連桿、以及上述第二連桿形成一U形結構,當上述第一連桿及/或上述第二連桿相對於上述第二部件旋轉時,上述第一連桿、上述第二連桿,以及上述第一定位桿件沿上述第一軸心一同旋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設備,其中上述第二端部位於上述第三側邊之中央,上述第四端部位於上述第四側邊之中央,且上述第一連桿以及上述第二連桿相 互平行且垂直於上述第一定位桿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設備,其中上述第一連桿以及上述第二連桿之長度大致相同,且其長度大致為上述第三側邊或上述第四側邊之一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設備,其中上述第一部件為一顯示裝置,且上述第二部件為一輸入裝置,或是上述第一部件為一輸入裝置,且上述第二部件為一顯示裝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設備,更包括一第二定位桿件,其兩端分別固定於上述第一端部以及上述第二端部,其中上述第二定位桿件平行於上述第一定位桿件,且上述第一定位桿件、上述第一連桿、上述第二連桿、以及上述第二定位桿件形成一方形結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子設備,其中上述一第二定位桿件,沿平行於上述第一軸心之一第二軸心延伸,且以上述第二軸心可旋轉地設置於上述第一部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設備,其中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位於上述第一連桿以及上述第二連桿之間,當上述電子設備於一平板模式或一收納模式時,上述第一部件疊置於上述第二部件,上述第一部件大致平行於上述第二部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子設備,其上述第一部件具有一前側面以及相反於上述前側面之一背面,當上述電子設備於一平板模式時,上述背面朝向上述第二部 件,且當上述電子設備於一收納模式時,上述前側面朝向上述第二部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設備,其中上述第一部件具有一前側面以及相反於上述前側面之一背面,當上述電子設備於一筆電模式時,上述第一部件相對於上述第二部件傾斜,且上述第一部件與上述第二部件之間具有一鈍角。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設備,其中上述第一部件具有一前側面以及相反於上述前側面之一背面,當上述電子設備於一觀賞模式時,上述背面朝向上述第二部件,上述第一部件相對於上述第二部件傾斜,且上述第一部件與上述第二部件之間具有一銳角。
TW102127034A 2013-07-29 2013-07-29 電子設備 TW2015055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7034A TW201505526A (zh) 2013-07-29 2013-07-29 電子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7034A TW201505526A (zh) 2013-07-29 2013-07-29 電子設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5526A true TW201505526A (zh) 2015-02-01

Family

ID=53019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7034A TW201505526A (zh) 2013-07-29 2013-07-29 電子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5055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8469B (zh) * 2020-10-12 2022-09-21 中國商宸展光電(廈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8469B (zh) * 2020-10-12 2022-09-21 中國商宸展光電(廈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8026B (zh) 可折疊電子裝置
TWI518256B (zh) 樞軸結構
US11134579B2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423461B (zh) 电子装置
TWD204681S (zh) 筆記型電腦
CN104938041A (zh) 铰链组件
TWM464715U (zh) 用來固定可攜式電子裝置之固定裝置與可攜式電子設備
TW201322893A (zh) 可攜式電腦
JP2022536883A (ja) 折り畳み可能な機構及びその表示装置
TWM557962U (zh) 支撐組件及使用其之電子裝置
JP2017022177A (ja) スタンド機構、および電子機器
TW201304663A (zh) 電子裝置之支撐裝置
TW201917517A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US9075577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keyboard thereof
TW201406269A (zh) 折疊式電子設備
JP2007328530A (ja) 電子機器
JP2017091150A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TWI537515B (zh) 具有支撐單元之折疊式平板燈模組
TW201505526A (zh) 電子設備
TWI494044B (zh) 電子設備
TWI576683B (zh) 具有可旋轉顯示構件之運算裝置(二)
TWM468873U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支撐模組
JP2017083966A (ja) 電子機器
TWI510892B (zh) 電子裝置
TWI531302B (zh) 鉸鏈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