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8651A - 用戶設備 - Google Patents

用戶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8651A
TW201448651A TW103119386A TW103119386A TW201448651A TW 201448651 A TW201448651 A TW 201448651A TW 103119386 A TW103119386 A TW 103119386A TW 103119386 A TW103119386 A TW 103119386A TW 201448651 A TW201448651 A TW 20144865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columns
user equipment
channel quality
precoding matrix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9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27490B (zh
Inventor
Ping-Heng Kuo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ublication of TW201448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8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7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749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4Antenna weights or vector/matrix coefficients

Abstract

本揭露提出一種具有通道品質指示符回饋機制的用戶設備。根據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所述通道品質指示符(CQI)回饋機制將可應用於用戶設備(UE)且將至少包含但不限於以下步驟:接收具有N行和L列的N×L預編碼矩陣,其中所述N行中的每一者對應於天線埠且所述L列中的每一者對應於用戶,其中N和L均為大於1的整數;對所述L列中的K列執行通道品質指示符(CQI)計算,其中0<K≦L,且K為整數;根據所述L列中的K列的所述CQI計算來確定優選列;以及發送對應於所述優選列的資訊。

Description

具有通道品質指示符回饋機制的用戶設備
本揭露涉及一種具有通道品質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回饋機制的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
預編碼已透過對具有適當相位和增益的信號流進行加權來將用作為波束成形技術,以便優化接收端處的信號發送。隨著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 User-Multi-input Multi-output,MU-MIMO)技術的出現,同一無線電資源可以服務多個用戶。這可以透過借助預編碼向量對用戶或用戶群組的信號流進行加權來實現,所述預編碼向量與其他用戶或用戶群組的預編碼向量正交。
圖1示出使用預編碼矩陣來操作的典型發送器的結構圖。一類發送器可具有處理器101,處理器101可具有固有於處理器101的預編碼單元107。處理器101可電連接到儲存媒體104,例如磁盤記憶體或閃速記憶體。儲存媒體104可具有預先儲存在儲存媒體本地的預定義碼本106。處理器101將電連接到類比/數 位(A/D)轉換器和/或數位/類比(D/A)轉換器電路102,所述A/D轉換器和/或D/A轉換器電路102將連接到收發器電路103。收發器電路103將連接到一個或一個以上物理天線105_1、105_2、……、105_n。
一般而言,可基於從用戶回饋(feedback)(例如,預定義碼本的優選預編碼器索引)提取的通道狀態資訊(CSI)來構造預編碼矩陣。假設發送器是基站的發送器,在接收到用戶回饋時,基站可對應於用戶選擇適當的預編碼矩陣。所選擇的預編碼矩陣可以是隨用戶回饋而變或與用戶回饋無關。在選擇了預編碼矩陣之後,預編碼單元107或處理器101將根據所選擇的預編碼矩陣對用戶的信號流進行加權。經修改的信號流接著將由D/A轉換器電路102變換成類比信號,所述類比信號將由收發器電路103進行上變頻(up-convert)。所述信號流接著將與其他信號流一起同時由收發器電路103經由一個或一個以上天線105_1、105_2、……、105_n發送。
以下表1說明根據長期演進(LTE)標準的當前版本的碼本的實例。碼本含有編號為0到15的16個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和用於每個層數的預編碼器表。
在發送器處可獲得完整通道認識的情況中,用以構造預編碼矩陣的最常見線性預編碼技術中的兩種可包含共軛波束成形(Conjugate Beamforming)和迫零波束成形(Zero-forcing Beamforming)。假設H表示N個天線埠與L個同時存在的UE之間的N×L通道矩陣。就使用共軛波束成形技術而論,預編碼矩陣W將被構造為W=cH*,其中H*為H的複共軛。換句話說,共軛波束成形可簡單地採用H中的每一通道係數的複共軛作為波束成形權重(用c歸一化)。就使用迫零波束成形技術而論,預編碼矩陣W將被構造為W=cH*(HTH*)-1。迫零波束成形技術將採用CSI來對含有資料的符號進行預編碼,使得在非既定接收器處 它們共計為零或“空值”(null)。對於這些線性預編碼技術,W的每一列將既定用於特定UE或特定UE群組的資料的預編碼向量。
然而,這兩種線性預編碼技術都將需要知道H,以便構造W。實際上,這對於在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模式下操作的通信系統來說更可行。因此,至少對於在頻分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模式下的通信系統,UE將需要向基站報告其通道的狀態,以便形成H。這將致使UE與基站之間傳輸的資料明顯增加。就將通道量化成有限集的基於碼本的做法來說,UE將僅需要推薦與其通道最佳匹配的索引。然而,因為對於全維度MIMO(Full-dimension MIMO,FD-MIMO,也被稱作大型MIMO或大規模MIMO)方案來說,發送天線的數目較大,所以CSI報告的回饋可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這是因為預編碼器碼本的大小必須較大才能適當地捕獲可能的通道方向。
因此,鑒於前述問題,在例如用於MU-MIMO操作的FD-MIMO等情形中,可存在可使回饋負擔相對於常規方案大幅降低的替代方法。
本揭露涉及一種具有通道品質指示符回饋機制的用戶設備。
根據所述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本揭露涉及一種通道 品質指示符回饋機制的用戶設備,所述用戶設備至少包含但不限於用於發送無線資料的發送器、用於接收無線資料的接收器以及耦接到所述發送器和所述接收器的處理器。所述處理器經配置以:經由所述接收器接收信令,所述信令包含與通道品質指示符(CQI)閾值以及具有N行和L列的N×L預編碼矩陣有關的第一資訊,其中所述N行中的每一者對應於天線埠且所述L列中的每一者對應於用戶,其中N和L均為大於1的整數;從所述第一資訊獲得所述CQI閾值以及所述N×L預編碼矩陣;對所述N×L預編碼矩陣的所述L列執行通道品質指示符(CQI)計算;根據所述L列的所述CQI計算來確定高於所述CQI閾值的優選列;以及經由所述發送器來發送指示所述優選列的第二資訊。
根據所述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本揭露涉及一種通道品質指示符回饋機制的用戶設備,所述用戶設備至少包含但不限於用於發送無線資料的發送器、用於接收無線資料的接收器以及耦接到所述發送器和所述接收器的處理器。所述處理器經配置以:經由所述接收器接收信令,所述信令包含與具有N行和L列的N×L預編碼矩陣有關的第一資訊,其中所述N行中的每一者對應於天線埠且所述L列中的每一者對應於用戶,其中N和L均為大於1的整數;從所述第一資訊獲得所述N×L預編碼矩陣;對所述N×L預編碼矩陣的L列執行通道品質指示符(CQI)計算;根據所述L列的所述CQI計算來確定具有最高CQI的優選列;透過假設將除了所述優選列以外的所述L列用於發送來計算假設干擾 功率,以便產生干擾報告;以及經由所述發送器來發送對應於所述優選列的索引、使用所述優選列的CQI和所述干擾報告。
根據所述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本揭露涉及一種通道品質指示符回饋機制的用戶設備,所述用戶設備至少包含但不限於用於發送無線資料的發送器、用於接收無線資料的接收器以及耦接到所述發送器和所述接收器的處理器。所述處理器經配置以:經由所述接收器接收信令,所述信令包括與具有N行和L列的N×L預編碼矩陣有關的第一資訊,其中所述N行中的每一者對應於天線埠且所述L列中的每一者對應於用戶,其中N和L均為大於1的整數;從所述第一資訊獲得所述N×L預編碼矩陣;選擇所述N×L預編碼矩陣的L列中的K列,其中1<KL,且K是整數,以及獲得對應於所述L列中的所選擇的K列的K個CQI;以及經由所述發送器來發送對應於所述L列中的K列的K個索引以及對應於所述L列中的K列的K個CQI。
根據所述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本揭露涉及一種通道品質指示符回饋機制的用戶設備,所述用戶設備至少包含但不限於用於發送無線資料的發送器、用於接收無線資料的接收器以及耦接到所述發送器和所述接收器的處理器。所述處理器經配置以:經由所述接收器接收信令,所述信令包括與具有N行和L列的N×L預編碼矩陣有關的第一資訊,其中所述N行中的每一者對應於天線埠且所述L列中的每一者對應於用戶,其中N和L均為大於1的整數;從所述第一資訊獲得所述N×L預編碼矩陣;從所 述L列中確定優選列;確定包括所述L列中的M列的索引的第一集合的第一協同調度假設,其中M是整數且1<ML,且所述L列中的M列的索引表示在UE使用優選列時將同時使用的列;透過使用所述優選列和所述第一協同調度假設來計算第一CQI;以及經由所述發送器發送第二資訊,所述第二資訊指示所述優選列、所述第一協同調度假設和所述第一CQI。
為了使本揭露的上述特徵和優點可理解,下文詳細描述伴隨有圖式的示範性實施例。應理解,以上一般描述和以下詳細描述都是示範性的,且希望提供對如所主張的本揭露的進一步解釋。
然而,應理解,此概述可能不含有本揭露的所有方面和實施例,且因此並不意味以任何方式為限制性的。而且,本揭露將包含對於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明顯的改進以及修改。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1‧‧‧處理器
102‧‧‧A/D轉換器和/或D/A轉換器電路
103‧‧‧收發器電路
104‧‧‧儲存媒體
105_1~105_n‧‧‧物理天線
106‧‧‧碼本
107‧‧‧預編碼單元
301‧‧‧發送器節點
302‧‧‧用戶設備
350‧‧‧W1
351‧‧‧W5
352‧‧‧第一個“1”
353‧‧‧第二個“1”
401‧‧‧發送器節點
402‧‧‧用戶設備
450‧‧‧W2
451‧‧‧W0
452‧‧‧W5
453‧‧‧第一個“1”
454‧‧‧第二個“1”
501‧‧‧發送器節點
502‧‧‧用戶設備
551‧‧‧W2
552‧‧‧W5
553‧‧‧W6
601‧‧‧發送器節點
602‧‧‧用戶設備
651‧‧‧W2
652‧‧‧W0
653‧‧‧W4
654‧‧‧W6
656‧‧‧第一個“1”
657‧‧‧第二個“1”
658‧‧‧第三個“1”
S201~S205、S311~S314、S411~S415、S511~S514、S611~S615‧‧‧步驟
圖1說明使用預編碼矩陣來操作的典型發送器的結構圖。
圖2說明可應用於用戶設備(UE)的所提出的通道品質指示符(CQI)回饋機制的示意圖。
圖3A說明所提出的通道品質指示符(CQI)回饋機制的第一 示範性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3B說明使用所提出的通道品質指示符(CQI)回饋機制的第一示範性實施例的實例的示意圖。
圖4A說明所提出的通道品質指示符(CQI)回饋機制的第二示範性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4B說明使用所提出的通道品質指示符(CQI)回饋機制的第二示範性實施例的實例的示意圖。
圖5A說明所提出的通道品質指示符(CQI)回饋機制的第三示範性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5B說明使用所提出的通道品質指示符(CQI)回饋機制的第三示範性實施例的實例的示意圖。
圖6A說明所提出的通道品質指示符(CQI)回饋機制的第四示範性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6B說明使用所提出的通道品質指示符(CQI)回饋機制的第四示範性實施例的實例的示意圖。
現將詳細參考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其實例在附圖中得以說明。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號在圖式及描述中用來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鑒於前述問題,本揭露提出一種通道品質指示符(CQI)回饋機制。透過使用所提出的機制,回饋負擔可相對於常規CSI 報告方案降低。
圖2說明可應用於在無線網路中與基站通信的UE的所提出的通道品質指示符(CQI)回饋機制的示意圖。在步驟S201中,UE將接收預編碼矩陣W。可使用具有多個天線的發送器從基站發送預編碼矩陣W。預編碼矩陣W(例如)可由基站選擇或構造且具有N行向量乘L列向量(N×L)的維度。N表示天線埠的數目,且L表示發送器意欲透過MU-MIMO共同服務的最大UE群組數目,其中UE群組可具有至少一個UE。在步驟S202中,UE將對W的列的一個或一個以上子集執行CQI計算,這是在假設使用這些子集中的這些列中的每一者對用於所述UE的資料進行預編碼的情況下進行。舉例來說,UE可使用從基站接收的參考信號來執行通道測量且獲得信號噪音干擾比(signal-to-noise-plus-interference-ratio,SINR),一個或一個以上子集的CQI可基於所述SINR計算。在步驟S203中,UE將從W中確定將導致具有優選的最高CQI值的一個或一個以上優選子集。在可選擇性實施的步驟S204中,UE將確定並非所述優選的一個或一個以上子集的一個或一個以上子集的干擾狀態。在步驟S205中,UE將經由發送器來發送回饋,且所述回饋將至少包含但不限於W的優選子集(或列)以及使用W的優選子集產生的CQI值。為了進一步闡明所提出的機制,在隨後的圖式和書面描述中提供四個類似的示範性實施例。
根據第一示範性實施例,本揭露涉及一種用戶設備 (UE),所述用戶設備至少包含但不限於用於發送無線資料的發送器、用於接收無線資料的接收器以及耦接到所述發送器和所述接收器的處理器。所述處理器可經配置以:經由所述接收器接收信令,所述信令包含與通道品質指示符(CQI)閾值以及具有N行和L列的N×L預編碼矩陣有關的第一資訊,其中所述N行中的每一者對應於天線埠且所述L列中的每一者對應於用戶,其中N和L均為大於1的整數;從所述第一資訊獲得所述CQI閾值以及所述N×L預編碼矩陣;對所述N×L預編碼矩陣的所述L列執行通道品質指示符(CQI)計算;根據所述L列的所述CQI計算來確定高於所述CQI閾值的優選列;以及經由所述發送器來發送指示所述優選列的第二資訊。
所述第二資訊將包含指示高於所述CQI閾值的所述優選列的位元圖(bitmap)。所述位元圖可為依序表示所述L列的L位元二進位序列,其中所述L位元二進位序列中的每一位元表示所述L列中的不同列。所述L位元二進位序列中的每一位元可具有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且所述第一狀態指示高於所述CQI閾值的優選列。
圖3A說明所提出的CQI回饋機制的第一示範性實施例的示意圖。在步驟S311中,發送器節點301可選擇具有N行向量和L列向量的預編碼矩陣W。N將對應於所述發送器的天線埠的數目且將為大於1的整數;且L將對應於UE群組的數目且將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發送器節點301(例如)可為基站或接入點。 發送器節點301可(例如)從預定義矩陣集合中選擇預編碼矩陣W,且預編碼矩陣W可(例如)以隨機方式從所述預定義矩陣集合中選出。還可(例如)基於相關無線電資源(例如,在哪個時刻將使用哪個頻帶)來選擇矩陣W。發送器節點301還將確定CQI閾值。所述CQI閾值可為(例如)表示CQI等級的預定義表中的一個條目的整數。CQI等級的預定義表可為(例如)目前針對LTE通信系統定義的CQI表;然而,本揭露不將預定義CQI表限制於LTE標準中所用的CQI表。
在步驟S312中,發送器節點301將經由任何廣播、多播或單播方法來發送與預編碼矩陣W的選擇以及CQI閾值有關的資訊,且可假設預編碼矩陣W和CQI閾值由UE 302接收。在步驟S313中,UE 302將基於從發送器節點301接收的參考信號來執行通道測量,且接著UE 302將基於透過預編碼矩陣W修改的通道測量來執行CQI計算,使得UE 302將能夠從W中確定具有比所接收的CQI閾值高的CQI值的列Wf。在步驟S314中,UE 302將向發送器節點301發送回饋,且所述回饋將至少含有但不限於W中具有比所接收的CQI閾值高的CQI值的列或Wf。所述回饋可視情況含有使用Wf產生的CQI值。所述回饋(例如)將實施為B位位元圖,所述B位元的位元圖指示W中的一些列,所述列在用以對既定用於UE 302的資料進行預編碼時將向UE 302提供比所接收的CQI閾值等級高的CQI值。B是小於或等於L的整數。
圖3B說明使用所提出的CQI回饋機制的第一示範性實施 例的實例。假設發送器節點301向UE 302發送CQI閾值和預編碼矩陣W={W0,W1,W2,W3,W4,W5,W6,W7},其中L=8,且UE 302依序確定W1 350和W5 351是特定的列,當使用W1 350和W5 351中的每一者來對既定用於UE 302的資料進行預編碼時,所述列會導致比所接收的CQI閾值高的CQI值。UE 302接著將發送具有指示W1 350和W5 351的位元圖的回饋。舉例來說,所述位元圖中的每一位元可表示不同的列,如最高有效位元的值可表示W0,第二最高有效位元的值可表示W1等等。對於每一位元,值“1”可表示導致比所接收的CQI閾值高的CQI值的列,且值“0”可表示其他列。因此,對於圖3B的情形,所述位元圖的序列將為01000100,其中第一個“1”352表示W1且第二個“1”353表示W5。
根據所述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本揭露涉及一種用戶設備(UE),所述用戶設備至少包含但不限於用於發送無線資料的發送器、用於接收無線資料的接收器以及耦接到所述發送器和所述接收器的處理器。所述處理器可經配置以:經由所述接收器接收信令,所述信令包含與具有N行和L列的N×L預編碼矩陣有關的第一資訊,其中所述N行中的每一者對應於天線埠且所述L列中的每一者對應於用戶,其中N和L均為大於1的整數;從所述第一資訊獲得所述N×L預編碼矩陣;對所述N×L預編碼矩陣的L列執行通道品質指示符(CQI)計算;根據所述L列的所述CQI計算來確定具有最高CQI的優選列;透過假設將除了所述優選列 以外的所述L列用於發送來計算假設干擾功率(hypothetical interference power),以便產生干擾報告;以及經由所述發送器來發送對應於所述優選列的索引、使用所述優選列的CQI和所述干擾報告。
對應於所述優選列的索引可由二進位值表示。所述干擾報告可包含依序表示除了優選列之外的L列的(L-1)位元的位元圖,其中所述(L-1)位元二進位序列中的每一位元表示除優選列以外的所述L列中的不同列。所述二進位序列中的每一位元具有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其中所述第一狀態可表示藉此計算最低的假設干擾功率的列。所述第一狀態還可表示藉此計算最高的假設干擾功率的列、所計算的假設干擾功率低於下限預定義閾值的列,或所計算的假設干擾功率高於上限預定義閾值的列。
圖4A說明所提出的CQI回饋機制的第二示範性實施例的示意圖。在步驟S411中,發送器節點401可選擇具有N行向量和L列向量的預編碼矩陣W。N將對應於所述發送器的天線埠的數目且將為大於1的整數;且L將對應於UE群組的數目且將為大於1的整數。發送器節點401(例如)可為基站或接入點。發送器節點可(例如)從預定義矩陣集合中選擇預編碼矩陣W,且預編碼矩陣W可(例如)以隨機方式從所述預定義矩陣集合中選出。將從預定義矩陣集合中選出的預編碼矩陣W可為(例如)碼本。還可(例如)基於相關無線電資源(例如,將使用哪個頻帶或將使用哪個時隙)來選擇矩陣W。
在步驟S412中,將從發送器節點401發送所選擇的預編碼矩陣W以便UE 402接收。對於此示範性實施例,UE 402將從預編碼矩陣W中選擇優選或有利的列Wf,假如使用Wf來對既定用於UE 402的資料進行預編碼,那麼列Wf將導致最高的鏈路品質。UE 402還將計算使用Wf作為預編碼列向量而產生的CQI。在步驟S413中,UE 402將執行計算以創建干擾報告。在步驟S414中,將使用所述干擾報告來通知假如將W中除Wf以外的其餘列或W中除Wf以外的其餘列的子集用於MU-MIMO預編碼而將發生的潛在干擾。在步驟S415中,UE 402將向發送器節點401發送回饋,所述回饋包含Wf、對應於Wf的CQI和干擾報告中的至少一者或組合。因此,此示範性實施例將從到其他用戶的發送產生的干擾納入考慮。
所述干擾報告可包含以下各者中的至少一者或組合:(1)W中除Wf以外的列或除Wf以外的列所形成的子集中的列,將對進行報告的UE產生比預定非零閾值高的干擾功率。所述干擾功率指假設W中除優選列Wf以外的列用於向其他UE發送的情況下進行報告的UE感知到的干擾功率。此類報告可實施為S位元的位元圖,其中S是W中除Wf以外的列的數目或除Wf以外的列所形成的子集中的列的數目。(2)W中除Wf以外的列或除Wf以外的列所形成的子集中的列,將致使進行報告的UE感知到的干擾功率低於預定非零閾值。此類報告可實施為S位元的位元圖,其中S是W中除Wf以外的列的數目或除Wf以外的列所形成的子集中的列 的數目。(3)W中除Wf以外的列或除Wf以外的列所形成的子集中的列,將致使UE 402感知到最高干擾功率。(4)W中除Wf以外的列或除Wf以外的列所形成的子集中的列,將致使UE 402感知到最低干擾功率的。除Wf以外的列的前述子集可由發送器節點401配置或可取決於Wf
圖4B說明使用所提出的CQI回饋機制的第二示範性實施例的第一實例的示意圖。假設發送器節點401向UE 402發送預編碼矩陣W={W0,W1,W2,W3,W4,W5,W6,W7},其中L=8,且UE 402進而確定W2 450是Wf。並且,W0 451和W5 452是除Wf以外的將致使UE 402感知到的干擾功率低於預定非零閾值的列。UE 402接著可發送Wf(即,W2)、對應於W2的CQI和干擾報告中的一者或組合,所述干擾報告包含W0 451和W5 452,它們是將致使UE 402感知到的干擾功率低於預定非零閾值的除W2以外的列。Wf可(例如)作為具有等效於索引的十進位值的二進位序列來發送。因此,W2(例如)可由具有十進位值2的二進位序列010來表示。干擾報告可以是的7位元的位元圖((L-1)位元的位元圖),不一定要包含Wf。因此,對於圖4B的情形,所述位元圖的序列將為1000100,其中第一個“1”453表示W0且第二一個“1”454表示W5。
對於第二實施例的另一實例,假設UE 402已將Wf確定為W2,且干擾報告將含有除Wf以外的列所形成的子集中的列,其中所述列將致使UE 402感知到的干擾功率低於預定非零閾值。 還是在此實例中,除Wf以外的列所形成的子集已由網路配置為W0、W3和W4,其中W0已被確定為將致使UE 402感知到的干擾功率低於預定非零閾值的除W以外的列(即,W0、W3和W4)所形成的子集中的列。在這種情況中,干擾報告將包含S=3位元的位元圖,這是因為將僅需要3個位元來覆蓋所述子集,且所述3位元的位元圖的序列在此實例中將為“100”,其中“1”表示W0,且兩個零分別表示W3和W4。
根據所述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本揭露涉及一種用戶設備(UE),所述用戶設備至少包含但不限於用於發送無線資料的發送器、用於接收無線資料的接收器以及耦接到所述發送器和所述接收器的處理器。所述處理器可經配置以:經由所述接收器接收信令,所述信令包括與具有N行和L列的N×L預編碼矩陣有關的第一資訊,其中所述N行中的每一者對應於天線埠且所述L列中的每一者對應於用戶,其中N和L均為大於1的整數;從所述第一資訊獲得所述N×L預編碼矩陣;選擇所述N×L預編碼矩陣的L列中的K列,其中1<KL,且K是整數,以及獲得對應於所述L列中的所選擇的K列的K個CQI;以及經由所述發送器來發送對應於所述L列中的K列的K個索引以及對應於所述L列中的K列的K個CQI。
所述處理器可經配置以至少透過由所述UE選擇所述N×L預編碼矩陣的L列中的具有最好CQI的K列或至少透過從所 述接收器接收與確定所述L列中的K列的配置有關的資訊來選擇所述N×L預編碼矩陣的L列中的K列。
圖5A說明所提出的CQI回饋機制的第三示範性實施例的示意圖。在步驟S511中,發送器節點501可選擇具有N行向量和L列向量的預編碼矩陣W。N將對應於所述發送器的天線埠的數目且將為大於1的整數;且L將對應於UE群組的數目且將為大於1的整數。發送器節點501(例如)可為基站或接入點。應注意,或者,對預編碼矩陣W的選擇可能不是由發送器節點501進行而是由非接入層面(non-access stratum)中的另一網路元件進行。發送器節點501可(例如)從預定義矩陣集合中選擇預編碼矩陣W,且預編碼矩陣W可(例如)以隨機方式從所述預定義矩陣集合中選出。將從預定義矩陣集合中選出的預編碼矩陣W可為(例如)碼本。還可(例如)基於相關無線電資源(例如,將使用哪個頻帶或將使用哪個時隙)來選擇矩陣W。
在步驟S512中,發送器節點501將發送與W有關的資訊以便UE 502接收。在步驟S513中,UE 502將使用來自發送器節點501的參考信號來執行通道估計且將使用所述通道估計的結果來計算W的K個不同列的CQI值,其中K是整數1KL。對於圖5A的示範性情形,UE 502將所述K個列確定為K個最好的列。或者,可經由信令從發送器節點501接收對K的選擇,且因此在所述情況中步驟S512將包含K列中的每一者的索引。並且,K的整數值(即,列數)可由UE 502確定、從發送器節點501接 收或離線(offline)預先確定。在通道估計以及對K列的選擇完成之後,UE 502可透過假設使用K列中的每一者作為用於既定用於UE 502的資料的預編碼列向量來計算K個CQI值。在步驟S514中,UE 502可向發送器節點501發送回饋,所述回饋包含K列中的每一者的索引和K個CQI中的一者或組合。
圖5B說明使用所提出的CQI回饋機制的第三示範性實施例的實例的示意圖。假設發送器節點501向UE 502發送預編碼矩陣W={W0,W1,W2,W3,W4,W5,W6,W7},其中L=8,且UE 502將從W中確定K個最好的列Wk1、Wk2、…、Wkn。假設UE 502轉而確定所述K個最好的列是W2 551、W5 552和W6 553。UE 502將向發送器節點501發送以下兩者中的一者或兩者:K個最好的列,即,W2 551、W5 552和W6 553;以及對應於W2 551、W5 552和W6 553的CQI。所述K個最好的列將各自由具有等於索引的十進位值的二進位序列來表示。因此,Wk1=W2=010,Wk2=W5=101,且Wk3=W6=110。
根據所述示範性實施例中的一者,本揭露涉及一種用戶設備(UE),所述用戶設備至少包含但不限於用於發送無線資料的發送器、用於接收無線資料的接收器以及耦接到所述發送器和所述接收器的處理器。所述處理器可經配置以:經由所述接收器接收信令,所述信令包括與具有N行和L列的N×L預編碼矩陣有關的第一資訊,其中所述N行中的每一者對應於天線埠且所述L列中的每一者對應於用戶,其中N和L均為大於1的整數;從所述 第一資訊獲得所述N×L預編碼矩陣;從所述L列中確定優選列;確定包括所述L列中的M列的索引的第一集合的第一協同調度假設,其中M是整數且1<ML,且所述L列中的M列的索引表示在UE使用優選列時將同時使用的列;透過使用所述優選列和所述第一協同調度假設來計算第一CQI;以及經由所述發送器發送第二資訊,所述第二資訊指示所述優選列、所述第一協同調度假設和所述第一CQI。
UE還可在接收預編碼矩陣之前或在同一時間經由同一信令額外地從接收器接收所述第一協同調度假設中的所述L列中的M列的索引。UE還可確定所述L列中的M列的索引的第二集合或額外地接收所述索引的第二集合,其中所述索引表示在UE使用優選列時將同時使用的列。UE接著可透過使用優選列和第二協同調度假設來計算第二CQI。
對應於所述優選列的索引可由二進位值表示。所述L列中的M列的索引的第一集合可由依序表示除優選列以外的L列的(L-1)位元的位元圖表示,其中所述(L-1)位元二進位序列中的每一位元表示除優選列以外的L列中的不同列。所述(L-1)位元二進位序列中的每一者將具有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其中第一狀態表示將假設性地進行指派的列。
圖6A說明所提出的CQI回饋機制的第四示範性實施例的示意圖。在步驟S611中,發送器節點601可選擇具有N行向量和L列向量的預編碼矩陣W。N將對應於所述發送器的天線埠的 數目且將為大於1的整數;且L將對應於UE群組的數目且將為大於1的整數。發送器節點601(例如)可為基站或接入點。應注意,或者,對預編碼矩陣W的選擇可能不是由發送器節點601進行而是由非接入層面中的另一網路元件進行。發送器節點601可(例如)從預定義矩陣集合中選擇預編碼矩陣W,且預編碼矩陣W可(例如)以隨機方式從所述預定義矩陣集合中選出。將從預定義矩陣集合中選出的預編碼矩陣W可為(例如)碼本。還可(例如)基於相關無線電資源(例如,將使用哪個頻帶或將使用哪個時隙)來選擇矩陣W。
然而,在可選擇性實施的步驟S615中,發送器節點601將向UE 602發送配置一個或一個以上MU-MIMO協同調度假設的信令。協同調度假設指對除進行報告的UE 602以外的一個或一個以上UE進行的列的假設指派。在協同調度假設可由UE 602確定而不是從發送器節點601接收的意義上,步驟S615將是選擇性實施的。
在步驟S612中,發送器節點601將向UE 602發送W。在步驟S613中,UE 602將執行通道測量以便計算Wf或W中的假如使用Wf作為預編碼列向量來對既定用於UE 602的資料進行預編碼則將導致比W中的其餘列高的CQI值的列。在步驟S613中,在識別出Wf以後,在正使用Wf時配置多個假設的情況中,UE 602將計算協同調度假設的所得CQI或多個假設的所得CQI。在步驟S614中,UE 602將向發送節點601發送回饋,所述回饋包含以下 各者中的一者或組合:Wf、W中用於協同調度假設中的每一者的列或W中用於協同調度假設中的每一者的列的子集,以及在所述一個或一個以上協同調度假設之下的所得CQI。
圖6B說明使用所提出的CQI回饋機制的第四示範性實施例的實例的示意圖。假設發送器節點601向UE 602發送預編碼矩陣W={W0,W1,W2,W3,W4,W5,W6,W7},其中L=8,且UE 602將從W中確定Wf,假如使用Wf作為預編碼列向量來對既定用於UE 602的資料進行預編碼則將導致比W中的其餘列高的CQI值。對於圖6B的實例,Wf是W2 651。假設UE 602將協同調度假設確定為W0 652、W4 653和W6 654,UE 602接著將透過使用W2 651且透過假設已將列向量W0 652、W4 653和W6 654指派給其他UE來計算所得CQI值。UE 602接著將向發送器節點601發送回饋,所述回饋包含以下各者中的一者或組合:Wf,即,W2 651;協同調度假設中的列,即,W0 652、W4 653和W6 654;以及在所述協同調度假設之下的所得CQI。Wf可(例如)作為由二進位序列010表示的索引來發送。在此實例中,所述協同調度假設中的列可作為7位元的位元圖來發送,所述位元圖將表示W2的位元排除在外,因為對它進行發送將是多餘的。在此實例中,所述位元圖將為1001010,其中第一個“1”656表示W0,第二個“1”657表示W4,且第三個“1”658表示W6。
對於另一實例,假設發送器節點601已針對UE 602配置了協同調度假設的兩個集合,其中第一集合是W2和W7且第二集 合是W0、W4和W6。UE 602接著將識別具有最好CQI值的Wf。假設Wf已被確定為W1,對於為W2和W7的第一集合以及為W0、W4和W6的第二集合,UE 602將使用W1作為預編碼列向量來計算所得CQI值。如先前提到的,對於第一集合,已假設W2和W7已指派給其他UE;且對於第二集合,已假設W0、W4和W6已指派給其他UE。UE 602接著將向發送器節點601發送回饋,所述回饋包含作為Wf的W1以及對應于第一調度假設的CQI和對應于第二調度假設的CQI。
應注意,本揭露可擴展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實施例之外,這是因為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顯而易見可實施這些實施例的各種組合。並且,序詞“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不意味一個實施例比另一實施例更優選,這是因為這些序詞僅打算用來將一個實施例與另一實施例區分開,因為在特定情形期間每一實施例可比其他實施例更有價值。
在本揭露中,3GPP類的關鍵字或用語僅用作實例以呈現根據本揭露的發明概念;然而,本揭露中呈現的相同概念可由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用于任何其他系統,例如IEEE 802.11、IEEE 802.16、WiMAX等等。
本揭露中的基站還可包含基站,例如,先進基站(advanced base station,ABS)、基站收發系統(base transceiver system,BTS)、節點B、演進型節點B(eNB)、家庭eNB、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微微基站(pico base station)、毫微微基站(femto base station)、接入點、家庭基站、中繼站、轉發器、中間節點、中間和/或基於衛星的通信基站。
從硬體觀點,基站可包含至少(但不限於)發送器電路、接收器電路、類比/數位(A/D)轉換器、數位/類比(D/A)轉換器、處理電路(或處理器)、一個或一個以上天線單元,和視情況選用的儲存媒體。發送器和接收器以無線方式發送下行鏈路信號和接收上行鏈路信號。接收器可包含執行例如低噪音放大、阻抗匹配、混頻、下變頻、濾波、放大等操作的功能元件。發送器可包含執行例如放大、阻抗匹配、混頻、上變頻、濾波、功率放大等操作的功能元件。類比/數位(A/D)或數位/類比(D/A)轉換器經配置以在上行鏈路信號處理期間從類比信號格式轉換為數位信號格式且在下行鏈路信號處理期間從數位信號格式轉換為類比信號格式。
處理電路或處理器經配置以在本揭露的示範性實施例中處理數位信號且執行所提出的方法的功能、程式或方法步驟。而且,處理電路可視情況耦接到記憶體電路以存儲編程代碼、裝置配置、碼本、經緩衝的資料或永久資料等。處理電路的功能可使用例如微處理器、微控制器、DSP晶片、FPGA等可編程單元來實施。處理電路的功能還可用單獨電子裝置或IC實施,且處理電路還可用硬體或軟體實施。
在本揭露中,術語“用戶設備”(UE)可表示各種實施例,其(例如)可包含(但不限於)移動站、先進移動站(advanced mobile station,AMS)、伺服器、用戶端、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網路電腦、工作站、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PC)、掃描器、電話裝置、尋呼機、相機、電視、掌上型視頻遊戲裝置、音樂裝置、無線感測器等等。在一些應用中,UE可為在例如公共汽車、火車、飛機、船隻、汽車等移動環境中操作的固定電腦裝置。
從硬體觀點,UE可包含至少(但不限於)發送器電路、接收器電路、類比/數位(A/D)轉換器、數位/類比(D/A)轉換器、處理電路、一個或一個以上天線單元,和視情況選用的記憶體電路。記憶體電路可存儲編程代碼、裝置配置、經緩衝的資料或永久資料、碼本等。處理電路還可用硬體或軟體實施,且將被視為會實施本揭露的實施例的功能、程式和方法步驟。UE的每一元件的功能類似於基站且因此將不重複對每一元件的詳細描述。
用於本申請案的所揭露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中的元件、動作或指令不應解釋為對本揭露來說為絕對關鍵或必要的,除非明確地如此描述。而且,如本文中所使用,用詞“一”可包含一個以上項目。如果打算指僅一個項目,那麼將使用術語“單一”或類似語言。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在多個項目和/或多個項目種類的列表之前的術語“中的任一者”希望包含所述項目和/或項目種類個別地或結合其他項目和/或其他項目種類“中的任一者”、“中的任何組合”、“中的任何多個”和/或“中的多個的任何組合”。另外,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集合”希望包含任何數量 個項目,包含零個。另外,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數量”希望包含任何數量,包含零。
在本揭露的所有附圖中,虛線圍起的框將意味著並不是絕對必需的選擇性實施功能元件或選擇性實施步驟,且虛線可意味著過程流程可為選擇性實施的或可能未必發生。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201~S205‧‧‧步驟

Claims (20)

  1. 一種具有通道品質指示符回饋機制的用戶設備,包括:發送器,用於發送無線資料;接收器,用於接收無線資料;處理器,耦接到所述發送器和所述接收器且經配置以:經由所述接收器接收信令,所述信令包括與通道品質指示符閾值以及具有N行和L列的N×L預編碼矩陣有關的第一資訊,其中所述N行中的每一者對應於天線埠且所述L列中的每一者對應於用戶,其中N和L均為大於1的整數;從所述第一資訊獲得所述通道品質指示符閾值以及所述N×L預編碼矩陣;對所述N×L預編碼矩陣的所述L列執行通道品質指示符計算;根據所述L列的所述通道品質指示符計算來確定高於所述通道品質指示符閾值的優選列;以及經由所述發送器來發送指示所述優選列的第二資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所述處理器經配置以經由所述發送器來發送指示所述優選列的所述第二資訊包括:經由所述發送器來發送所述第二資訊,所述第二資訊包括指示高於所述通道品質指示符閾值的所述優選列的位元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所述位元 圖是依序表示所述L列的L位元二進位序列,其中所述L位元二進位序列中的每一位元表示所述L列中的不同列。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所述L位元二進位序列中的每一位元具有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且所述第一狀態指示高於所述通道品質指示符閾值的所述優選列。
  5. 一種具有通道品質指示符回饋機制的用戶設備,包括:發送器,用於發送無線資料;接收器,用於接收無線資料;處理器,耦接到所述發送器和所述接收器且經配置以:經由所述接收器接收信令,所述信令包括與具有N行和L列的N×L預編碼矩陣有關的第一資訊,其中所述N行中的每一者對應於天線埠且所述L列中的每一者對應於用戶,其中N和L均為大於1的整數;從所述第一資訊獲得所述N×L預編碼矩陣;對所述N×L預編碼矩陣的L列執行通道品質指示符計算;根據所述L列的所述通道品質指示符計算來確定具有最高通道品質指示符的優選列;透過假設將除了所述優選列以外的所述L列用於發送來計算假設干擾功率,以產生干擾報告;以及經由所述發送器來發送對應於所述優選列的索引、使用所述優選列的所述通道品質指示符和所述干擾報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對應於所 述優選列的所述索引由二進位值表示。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所述干擾報告包括依序表示除了所述優選列之外的所述L列的(L-1)位元的位元圖,其中所述(L-1)位元二進位序列中的每一位元表示除所述優選列以外的所述L列中的不同列。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所述二進位序列中的每一位元具有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其中所述第一狀態表示具有計算得到最低的假設干擾功率的列。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所述二進位序列中的每一位元具有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其中所述第一狀態表示具有計算得到最高的假設干擾功率的列。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所述二進位序列中的每一位元具有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其中所述第一狀態表示所計算的假設干擾功率低於下限預定義閾值的列。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所述二進位序列中的每一位元具有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其中所述第一狀態表示所計算的假設干擾功率高於上限預定義閾值的列。
  12. 一種具有通道品質指示符回饋機制的用戶設備,包括:發送器,用於發送無線資料;接收器,用於接收無線資料;處理器,耦接到所述發送器和所述接收器且經配置以:經由所述接收器接收信令,所述信令包括與具有N行和L列 的N×L預編碼矩陣有關的第一資訊,其中所述N行中的每一者對應於天線埠且所述L列中的每一者對應於用戶,其中N和L均為大於1的整數;從所述第一資訊獲得所述N×L預編碼矩陣;選擇所述N×L預編碼矩陣的所述L列中的K列,其中1<KL,且K是整數,以及獲得對應於所述L列中的所述所選擇的K列的K個通道品質指示符;以及經由所述發送器來發送對應於所述L列中的K列的K個索引以及對應於所述L列中的K列的K個通道品質指示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所述處理器經配置以選擇所述N×L預編碼矩陣的所述L列中的K列包括:由所述用戶設備選擇所述N×L預編碼矩陣的所述L列中的具有最好通道品質指示符的K列。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所述處理器經配置以選擇所述N×L預編碼矩陣的所述L列中的K列包括:經由所述接收器接收與確定所述L列中的K列的配置有關的資訊。
  15. 一種具有通道品質指示符回饋機制的用戶設備,包括:發送器,用於發送無線資料;接收器,用於接收無線資料;處理器,耦接到所述發送器和所述接收器且經配置以:經由所述接收器接收信令,所述信令包括與具有N行和L列 的N×L預編碼矩陣有關的第一資訊,其中所述N行中的每一者對應於天線埠且所述L列中的每一者對應於用戶,其中N和L均為大於1的整數;從所述第一資訊獲得所述N×L預編碼矩陣;從所述L列中確定優選列;確定包括所述L列中的M列的索引的第一集合的第一協同調度假設,其中M是整數且1<ML,且所述L列中的所述M列的所述索引表示在所述用戶設備使用所述優選列時將同時使用的列;透過使用所述優選列和所述第一協同調度假設來計算第一通道品質指示符;以及經由所述發送器發送第二資訊,所述第二資訊指示所述優選列、所述第一協同調度假設和所述第一通道品質指示符。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在所述處理器經配置以經由所述接收器接收包括與所述N×L預編碼矩陣有關的所述第一資訊的所述信令之前,所述處理器經進一步配置以:從所述接收器接收所述第一協同調度假設中的所述L列中的M列的所述索引。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所述處理器經進一步配置以:確定包括所述L列中的所述M列的索引的第二集合的第二協同調度假設,所述索引表示在所述用戶設備使用所述優選列時將 同時使用的列;以及透過使用所述優選列和所述第二協同調度假設來計算第二通道品質指示符。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對應於所述優選列的索引由二進位值表示。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所述L列中的所述M列的索引的所述第一集合由依序表示除所述優選列以外的所述L列的(L-1)位元的位元圖表示,其中所述(L-1)位元二進位序列中的每一位元表示除所述優選列以外的所述L列中的不同列。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所述(L-1)位元二進位序列中的每一者具有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其中所述第一狀態表示將假設地進行指派的列。
TW103119386A 2013-06-07 2014-06-04 用戶設備 TWI5274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32158P 2013-06-07 2013-06-07
US14/294,149 US9252854B2 (en) 2013-06-07 2014-06-03 User equipment hav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eedback mechanis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8651A true TW201448651A (zh) 2014-12-16
TWI527490B TWI527490B (zh) 2016-03-21

Family

ID=52005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9386A TWI527490B (zh) 2013-06-07 2014-06-04 用戶設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52854B2 (zh)
EP (1) EP2830230B1 (zh)
CN (1) CN104243000B (zh)
TW (1) TWI5274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1443B (zh) * 2015-01-23 2019-04-3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信息修正方法及系统
CN107872293B (zh) * 2016-09-28 2023-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0917156B2 (en) * 2017-07-11 2021-02-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back CQI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46051B2 (en) * 2017-08-04 2022-02-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75760B2 (en) * 2005-09-21 2014-03-18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a user group using hybrid-quantized channel direction information feedbacks from MIMO capable mobile devices
KR20070108304A (ko) * 2005-10-31 2007-1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송수신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 품질 정보 송수신방법 및 장치
US8208566B2 (en) * 2006-08-21 2012-06-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multi-user MIMO system, and system thereof
KR100868494B1 (ko) * 2006-08-21 2008-1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송수신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정보를송수신하는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과 그 시스템
US7649831B2 (en) 2007-05-30 2010-01-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user MIMO feedback and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116570A1 (en) * 2007-11-02 2009-05-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and rank information
KR101479334B1 (ko) 2008-03-24 2015-0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정보 전송 방법
CN102217206B (zh) * 2009-01-05 2014-10-08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mimo通信系统的预编码码本
KR101478843B1 (ko) * 2009-01-22 2015-0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협력적 다중 셀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신하는 방법
WO2010105415A1 (en) * 2009-03-17 2010-09-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codebook
US8705510B2 (en) * 2009-04-22 2014-04-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data using a precoding codebook for multicell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149257B2 (ja) * 2009-10-02 2013-02-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DK2504934T3 (en) * 2009-11-25 2015-02-1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 PROCEDURE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FACTORIZED PRECoding
KR101604702B1 (ko) * 2010-01-25 2016-03-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분산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472369B2 (en) * 2010-03-04 2013-06-25 Snu R&Db Foundation Uplink scheduling method using one bit per user feedback
US8654663B2 (en) * 2010-04-05 2014-02-18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MU-MIMO-OFDM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rank CQI computation and precoder selection
EP2557700B1 (en) * 2010-04-08 2019-09-04 Lg Electronics Inc.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codeboo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s
RU2580794C2 (ru) * 2010-05-10 2016-04-10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 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выделения ресурсов передачи
KR101356532B1 (ko) * 2010-05-12 2014-0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인터리빙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10319027A1 (en) 2010-06-25 2011-12-29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channel quality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412881B (zh) * 2010-09-26 2015-06-17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和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波束形成训练方法
HUE046967T2 (hu) 2010-10-04 2020-04-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járás és berendezés kódkönyv alhalmazkorlátozás bitmap átvitelére és vételére
WO2012148136A2 (ko) * 2011-04-29 2012-11-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상태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937899B2 (en) * 2011-05-18 2015-0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mplify-and-forward relay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3051909A2 (ko) * 2011-10-07 2013-04-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협력 멀티 포인트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상태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069957A1 (ko) * 2011-11-07 2013-05-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북 기반 프리코딩 행렬 정보를 피드백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913682B2 (en) * 2012-05-18 2014-1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odeword construction for 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69193B2 (en) * 2012-09-05 2016-06-14 Lg Electronics Inc. Efficient feedback transmission method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US9312945B2 (en) * 2013-02-28 2016-04-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downlink channel stat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30230A2 (en) 2015-01-28
TWI527490B (zh) 2016-03-21
US9252854B2 (en) 2016-02-02
EP2830230B1 (en) 2021-05-19
EP2830230A3 (en) 2015-06-03
CN104243000B (zh) 2018-06-29
US20140362939A1 (en) 2014-12-11
CN104243000A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63732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hancement on basis subset indication for two-codebook based csi reporting
CN113346935B (zh) 用于码本设计和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096071A1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CN102195698B (zh) 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及设备
US8923427B2 (en) Codebook sub-sampling for frequency-selective precoding feedback
CN112039566B (zh)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1122919A2 (en) User equip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6014287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들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보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RU2616156C1 (ru) Способ и терминал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ью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состоянии канала
AU2011245863A1 (e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reporting modes
KR20130027549A (ko) 채널 상태 정보의 피드백 방법 및 단말
KR20130100146A (ko) 주기적 피드백 리포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4303442B (zh)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US20210320771A1 (en) Method for obtaining downlink channel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TWI527490B (zh) 用戶設備
KR20180112796A (ko) 채널 상태 정보(csi)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US8989240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econdary station
JP2017532853A (ja) ユーザーペアリング処理方法、装置及び基地局
CN103905100A (zh) 基于4天线码本的数据预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567771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18058921A1 (zh) 一种混合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基站
WO2017193703A1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设备及系统
TWI489805B (zh) 用於位元自適應預編碼矩陣指示符回饋的方法和裝置
WO2016145952A1 (zh) 信道状态测量导频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1359808B1 (ko) 다중 송수신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차분 코드-북 생성장치 및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송신 및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