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0485A - 使用顯示控制器視窗的有效自動立體支援 - Google Patents

使用顯示控制器視窗的有效自動立體支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0485A
TW201440485A TW102147796A TW102147796A TW201440485A TW 201440485 A TW201440485 A TW 201440485A TW 102147796 A TW102147796 A TW 102147796A TW 102147796 A TW102147796 A TW 102147796A TW 201440485 A TW201440485 A TW 20144048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caled
display
window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7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ren Gupta
Nostrand Mark Ernest Van
Preston Chui
Original Assignee
Nvidi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vidia Corp filed Critical Nvidia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40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048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61Encoding, multiplexing or demultiplexing different image signal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1Reproducing mixed stereoscopic images; Reproducing mixed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images, e.g. a stereoscopic image overlay window on a monoscopic image backgrou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13/00Details of stereoscopic systems
    • H04N2213/007Aspects relating to detection of stereoscopic image format, e.g. for adaptation to the display form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藉由使用用於控制顯示系統之顯示器螢幕的顯示控制器,為有效自動立體支援提供一種方法。在一個範例中,該顯示控制器包括以下硬體組件:一影像接收器,其配置成接收來自來源的影像資料,其中該影像資料包括一第一影像和一第二影像;一第一視窗控制器,其配置成接收來自該影像接收器的該第一影像,並根據該顯示器螢幕之參數縮放該第一影像,以產生經縮放的第一影像;一第二視窗控制器,其配置成接收來自該影像接收器的該第二影像,並根據該顯示器螢幕之該等參數縮放該第二影像,以產生經縮放的第二影像;以及一混合器組件,其配置成將該經縮放的第一影像與該經縮放的第二影像交錯,以產生立體合成影像。

Description

使用顯示控制器視窗的有效自動立體支援
本發明一般係關於顯示系統,更具體而言係關於使用顯示控制器視窗的有效自動立體(autostereo/autostereoscopic)支援。
自動立體(autostereoscopy)係在觀看者部分無需使用特殊頭戴式裝置或眼鏡的顯示立體(stereoscopic)影像(例如加入三度空間(3D,“Three-dimensional”)深度的雙眼知覺)之方法。相對而言,觀看者感知單像(monoscopic)影像為二度空間(2D,“Two-dimensional”)。由於不需要頭戴式裝置,因此自動立體亦稱為「裸視3D(glasses-free 3D或glassesless 3D)」。目前用於提供運動視差和較寬視角的方法有兩大類:(一)眼動追蹤(eye-tracking)和(二)多重視圖(multiple views),如此顯示器不需要感測觀看者眼睛的位置。
自動立體顯示技術之範例包括雙凸透鏡(lenticular lens)、視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體積(volumetric)顯示、全像(holographic)和光場(light field)顯示。大多數平板解決方案採用將影像重新導向到多個視區(viewing regions)的視差屏障或雙凸透鏡。觀看者的頭部位於特定位置時,每隻眼睛會看到不同的影像,而有3D之令人信服的錯覺。此類顯示器可具有多個視域(viewing zones),由此允許多位使用者同時觀看影像。
自動立體可藉由對即將顯示的影像執行交錯操作而達成3D效果。自動立體影像(又名「裸視立體影像(glassesless stereoscopic images)」或「裸視3D影像(glassesless 3D images)」)可使用各種格式進行交錯。用於交錯自動立體影像的範例格式包括列交錯、行交錯、棋盤交錯和子像素交錯。對於此類交錯格式,軟體指示顯像引擎分開為左畫面(例如左眼畫面)和右畫面(例如右眼畫面)顯像影像。軟體隨後指示顯像引擎將分開的畫面發 送到記憶體中的不同記憶表面。
在慣用系統中,軟體使用另一引擎(例如3D引擎、2D引擎等)提取從記憶體顯露的左畫面和右畫面,以將所提取畫面壓縮成對應自動立體影像格式,且隨後將所提取畫面寫回記憶體。舉例來說,在列交錯自動立體中,軟體在寫入記憶體的最後自動立體影像中具有變換的左/右列。最後,顯示器從記憶體提取所產生的自動立體影像,且隨後掃描出自動立體影像到顯示器螢幕(例如顯示面板)上以供觀看。
可惜的是,由於軟體指示自動立體影像之產生由不同於原始顯像引擎的單元處置,因此自動立體影像之掃描需要額外的記憶體傳遞(pass)(例如從記憶體額外讀取和額外寫入記憶體兩者)。額外的記憶體傳遞根據記憶體頻寬或記憶體輸入/輸出(I/O,“Input/output”)功率負載而減緩系統。舉例來說,在4位元/像素、60畫面/秒的1920像素×1200像素顯示×2指令(讀取和寫入)=1.105 gigabits pixels/second(十億位元像素/秒),或大約記憶體I/O功率負載之99 mill watts(毫瓦)(假定110mW/GBps(毫瓦/每秒十億位元組))。因此,由軟體所管理此類顯示系統所需要的額外的讀取和寫入指令,加上顯著量之操作延遲。
據此,亟需用於以更有效方式執行顯示器之自動立體操作的方法。
本發明方法之一個實作包括一顯示控制器,其用於控制顯示系統之顯示器螢幕。在一個範例中,該顯示控制器包括以下硬體組件:一影像接收器,其配置成接收來自來源的影像資料;其中該影像資料包括一第一影像和一第二影像;一第一視窗控制器,其耦接於該影像接收器,且配置成接收來自該影像接收器的該第一影像,並根據該顯示器螢幕之參數縮放該第一影像,以產生經縮放的第一影像;一第二視窗控制器,其耦接於該影像接收器,且配置成接收來自該影像接收器的該第二影像,並根據該顯示器螢幕之該等參數縮放該第二影像,以產生經縮放的第二影像;以及一混合器組件,其耦接於該等第一和第二視窗控制器,且配置成將該經縮放的第一影像與該經縮放的第二影像交錯,以產生立體合成影像,其中 該混合器組件更配置成無需存取儲存與該立體合成影像相關聯的額外資料的記憶體,即可掃描出該立體合成影像到該顯示器螢幕。
由於顯示系統配置具有讓顯示系統在掃描合成影像到顯示器螢幕之前不需要先執行額外的記憶體傳遞的硬體組件,因此本發明方法提供優勢。據此,該顯示系統減少慣用系統所遭受的對應記憶體頻寬問題和/或記憶體輸入/輸出(I/O)功率負載問題。並且,由於該顯示系統執行較少傳遞到記憶體,因此該顯示系統消耗較少功率。據此,顯示系統由電池供電之處,顯示系統提取較少電池功率,由此讓電池充電期間能延長。藉由使用硬體組件,顯示控制器本機支援交錯兩個硬體視窗控制器之影像,以產生立體合成影像。顯示控制器亦支援將立體合成影像與單像影像和/或預合成影像混合。
100‧‧‧顯示系統;系統
102‧‧‧中央處理單元
103‧‧‧裝置驅動程式
104‧‧‧系統記憶體
105‧‧‧記憶體橋
106‧‧‧匯流排或其他通信路 徑;路徑
107‧‧‧輸入/輸出橋
108‧‧‧使用者輸入裝置
111‧‧‧顯示器螢幕;螢幕
112‧‧‧並行處理子系統
113‧‧‧匯流排或其他通信路 徑;通信路徑;匯流排
114‧‧‧系統磁碟
116‧‧‧開關
118‧‧‧網路配接器
120、121‧‧‧附加卡
200‧‧‧工作分散單元
202‧‧‧並行處理單元
204‧‧‧局部並行處理記憶體;並行處理記憶體
205‧‧‧I/O單元
206‧‧‧主機介面
208‧‧‧一般處理叢集
210‧‧‧記憶體交叉開關單元;交叉開關單元
212‧‧‧前端;前端單元
214‧‧‧記憶體介面
215‧‧‧分區單元
220‧‧‧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230‧‧‧算術子系統
300‧‧‧範例顯示系統;顯示系統
302‧‧‧來源
305‧‧‧顯示控制器
310‧‧‧影像接收器
315‧‧‧第一視窗控制器
320‧‧‧第二視窗控制器
322‧‧‧第三視窗控制器
324‧‧‧第四視窗控制器
325‧‧‧混合器組件
330‧‧‧交錯格式選擇器
332‧‧‧混合格式選擇器
415‧‧‧第一影像
420‧‧‧第二影像
(415,420)‧‧‧視窗;影像
425‧‧‧合成影像
515‧‧‧第一影像
520‧‧‧第二影像
(515,520)‧‧‧影像;視窗
525‧‧‧合成影像
615‧‧‧第一影像
620‧‧‧第二影像
(615,620)‧‧‧子影像
625‧‧‧合成影像
702‧‧‧立體視窗;立體影像
704‧‧‧單像視窗;單像影像
706‧‧‧單像視窗
708‧‧‧立體視窗
CLK‧‧‧時脈
L0、L1、R0、R1、P0、P1、P2、P3‧‧‧像素
因此藉由參照其中一些例示於所附圖式中的具體實施例,可具有以上簡要總結於其中可詳細理解本發明之以上所陳述特徵的方式、本發明之更具體的描述。然而,應注意所附圖式僅例示本發明之一般具體實施例,因此不應被視為其範疇之限制,因為本發明可承認其他同樣有效的具體實施例。
第一圖係例示配置成實行本發明之一個或多個態樣的顯示系統的區塊圖。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具體實施例,第二圖係例示並行處理子系統的區塊圖。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具體實施例,第三圖係範例顯示系統之區塊圖。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具體實施例,第四圖係例示來自預抽取(pre-decimated)來源的立體像素交錯的概念圖。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具體實施例,第五圖係例示來自非預抽取(non-pre-decimated)來源的立體像素交錯的概念圖。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具體實施例,第六圖係例示立體子像素交錯的概念圖。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具體實施例,第七A圖係例示在立體視窗上方所掃描出的單像視窗的概念圖。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具體實施例,第七B圖係例示在單像視窗上方所掃描出的立體視窗的概念圖。
在以下描述中,闡述眾多具體細節以提供對於本發明之更完全的理解。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應可得知,可實作本發明而沒有一個或多個這些具體細節。在其他的實例中,並未說明眾所周知的特徵以避免模糊本發明。
除此之外,本發明之各具體實施例針對用於控制顯示系統之顯示器螢幕的顯示控制器。該顯示控制器包括一影像接收器,其配置成接收來自來源的影像資料,其中該影像資料包括一第一影像和一第二影像。該顯示控制器包括一第一視窗控制器,其耦接於該影像接收器,且配置成接收來自該影像接收器的該第一影像,並根據該顯示器螢幕之參數縮放該第一影像,以產生經縮放的第一影像。該顯示控制器包括一第二視窗控制器,其耦接於該影像接收器,且配置成接收來自該影像接收器的該第二影像,並根據該顯示器螢幕之該等參數縮放該第二影像,以產生經縮放的第二影像。該顯示控制器包括一混合器組件,其耦接於該等第一和第二視窗控制器,且配置成將該經縮放的第一影像與該經縮放的第二影像交錯,以產生立體合成影像。該混合器組件更配置成在得到與該影像資料相關聯的額外資料之前,先掃描出該立體合成影像到該顯示器螢幕。
硬體概述
第一圖係例示配置成實行本發明之一個或多個態樣的顯示系統100的區塊圖。第一圖無法限制或欲限制本發明之範疇。系統100可能係電子視覺顯示器、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智慧型手機、行動電話、行動裝置、個人數位助理、個人電腦,或適合實作本發明之一個或多個具體實施例的任何其他裝置。裝置係硬體或硬體與軟體之組合。組件通常係裝置之一部分,且係硬體或硬體與軟體之組合。
顯示系統100包括一中央處理單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02和一系統記憶體104,其包括一裝置驅動程式103。CPU 102和系統記憶體104透過可包括一記憶體橋105的互連路徑通信。可能係舉例來說北橋晶片的記憶體橋105,透過匯流排或其他通信路徑106(例如超傳輸鏈結(HyperTransport link))連接到輸入/輸出(I/O)橋107。可能係舉例來說南橋晶片的I/O橋107,接收來自一個或多個使用者輸入裝置108(例如觸控螢幕、游標板、鍵盤、滑鼠等)的使用者輸入,並透過路徑106和記憶體橋105將該輸入轉發到CPU 102。並行處理子系統112透過匯流排或其他通信路徑113(例如快速周邊組件互連(PCI express,“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加速圖形埠(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和/或超傳輸鏈結等)耦接於記憶體橋105。在一個實作中,並行處理子系統112係將像素傳送到顯示器螢幕111(例如慣用陰極射線管(CRT,“Cathode ray tube”)和/或液晶顯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型螢幕等)的圖形子系統。系統磁碟114亦連接到I/O橋107。開關116提供I/O橋107與其他組件(諸如網路配接器118和各種附加卡120及121)之間的連接。其他組件(未明確顯示),包括通用串列匯流排(USB,“Universal serial bus”)和/或其他埠連接、光碟(CD,“Compact disc”)機、數位影碟(DVD,“Digital video disc”)機、底片錄製裝置和此類,亦可連接到I/O橋107。互連第一圖中的各種組件的通信路徑,可使用任何適合的協定(諸如PCI、PCI Express(PCIe)、AGP、超傳輸和/或任何其他匯流排或點對點通信協定)實行,以及可使用如本領域中已習知不同協定的不同裝置之間的連接實行。
如以下參照第二圖進一步所描述,並行處理子系統112包括並行處理單元(PPUs,“Parallel processing units”),其配置成藉由使用實現顯示器螢幕之控制的電路,執行軟體應用程式(例如裝置驅動程式103)。那些封包類型由通信路徑113所使用的通信協定指定。在新的封包類型引入通信協定(例如由於對通信協定的增強)的情況下,並行處理子系統112可配置成依據新的封包類型產生封包,並使用新的封包類型跨越通信路徑113與CPU 102(或其他處理單元)交換資料。
在一個實作中,並行處理子系統112併入優化圖形和視訊處理的電路,包括舉例來說視訊輸出電路,並構成圖形處理單元(GPU,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在另一實作中,並行處理子系統112併入優化通用處理的電路,同時保留文中更詳細所描述的下層運算架構。在又另一實作中,並行處理子系統112可與一個或多個其他系統元件整合,諸如記憶體橋105、CPU 102和I/O橋107,以形成系統單晶片(SoC,“System-on-chip”)。
應可察知文中所顯示的系統係例示性,且各種變化例和修飾例皆可能。連接布局(topology)可依所需修改,包括橋之數量和設置、CPU 102之數量和並行處理子系統112之數量。舉例來說,在一些實作中,系統記憶體104直接連接到CPU 102而非經由橋,且其他裝置透過記憶體橋105和CPU 102與系統記憶體104通信。在其他替代性布局中,並行處理子系統112連接到I/O橋107或直接到CPU 102,而非到記憶體橋105。在又其他實作中,I/O橋107和記憶體橋105可能整合於單一晶片中。大型實作可包括兩個或多個CPU 102和兩個或多個並行處理子系統112。文中所顯示的特定組件係視需要;舉例來說,任何數量之附加卡或周邊裝置皆可能支援。在一些實作中,排除開關116,且網路配接器118和附加卡120、121直接連接到I/O橋107。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具體實施例,第二圖係例示並行處理子系統112的區塊圖。如所顯示,並行處理子系統112包括一個或多個並行處理單元(PPU)202,其中每個皆耦接於局部並行處理(PP,“Parallel processing”)記憶體204。概括而言,並行處理子系統包括數量U之PPU,其中U1。(於文中,相似物件之多個實例以識別物件的參考號碼和識別所需要實例的括弧數字表示。)PPU 202和並行處理記憶體204可使用一個或多個積體電路裝置(諸如可程式編輯處理器、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s,“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或記憶體裝置)或以任何其他技術上可實行的方式實行。
再次參照第一圖,在一些實作中,並行處理子系統112中的一些或所有PPU 202係具有可配置成執行各種任務的顯像指令管線的圖形處理器,各種任務關於從透過記憶體橋105和匯流排113由CPU 102和/或系統記憶體104所供應的圖形資料產生像素資料、與局部並行處理記憶體 204(其可用作包括例如一慣用畫面緩衝區的圖形記憶體)互動以儲存並更新像素資料、將像素資料傳送到顯示器螢幕111和此類。在一些實作中,並行處理子系統112可包括一個或多個PPU 202,其操作為圖形處理器和用於通用運算的一個或多個其他PPU 202。該等PPU可相同或不同,且每個PPU皆可具有其自身專用的並行處理記憶體裝置,或沒有專用的並行處理記憶體裝置。一個或多個PPU 202可將資料輸出到螢幕111,或每個PPU 202皆可將資料輸出到一個或多個螢幕111。
在操作上,CPU 102係顯示系統100之主要處理器,其控制並協調其他系統組件之操作。尤其是,CPU 102發出控制PPU 202之操作的命令。在一些實作中,CPU 102將每個PPU 202之命令流皆寫入可位於可存取CPU 102和PPU 202兩者的系統記憶體104、並行處理記憶體204或其他儲存位置中的推式緩衝區(在第一圖或第二圖中皆未明確顯示)。PPU 202從推式緩衝區讀取命令流,並隨後相對於CPU 102之操作非同步執行命令。
現在返回參照第二圖,每個PPU 202皆包括一I/O單元205,其透過連接到記憶體橋105(或在一個替代性實作中,直接到CPU 102)的通信路徑113,與顯示系統100之其餘部分通信。PPU 202到顯示系統100之其餘部分之連接亦可變化。在一些實作中,並行處理子系統112實行為可插入顯示系統100之擴充槽的附加卡。在其他實作中,PPU 202可整合於具有諸如記憶體橋105或I/O橋107的匯流排橋的單一晶片上。在又其他實作中,PPU 202之一些或所有元件可整合於具有CPU 102的單一晶片上。
在一個實作中,通信路徑113係PCIe鏈結,其中如本領域中已習知,專用通道分配給每個PPU 202。其他通信路徑亦可使用。如以上所提及,反流互連(contraflow interconnect)亦可用於實行通信路徑113,以及顯示系統100、CPU 102或PPU 202內的任何其他通信路徑。I/O單元205產生在通信路徑113上傳輸的封包(或其他信號),並亦接收來自通信路徑113的所有輸入封包(或其他信號),將輸入封包引導到PPU 202之適當組件。舉例來說,關於處理任務的命令可引導到主機介面206,而關於記憶體操作(例如寫入並行處理記憶體204或從其讀取)的命令可引導到記憶體交 叉開關單元210。主機介面206讀取每個推式緩衝區,並將推式緩衝區所指定的工作輸出到前端212。
每個PPU 202皆具優勢地實行高度並行處理架構。如詳細所顯示,PPU 202(0)包括一算術子系統230,其包括數量C之一般處理叢集(GPCs,“General processing clusters”)208,其中C1。每個GPC 208皆能同時執行大量(例如數百或數千)執行緒,其中每個執行緒皆係程式之實例。在各種應用程式中,不同GPC 208可分配用於處理不同類型之程式,或用於執行不同類型之運算。GPC 208之分配可依每種類型之程式或運算所出現的工作負荷而定變化。
GPC 208透過工作分散單元200(其接收來自前端單元212定義處理任務的命令)接收即將執行的處理任務。前端212確保在推式緩衝區所指定的處理啟動之前,GPC 208先配置成有效狀態。
舉例來說,PPU 202用於圖形處理時,用於操作的處理工作負荷可分成大致相等大小的任務,以讓操作能分散到多個GPC 208。工作分散單元200可配置成在能將任務提供給多個GPC 208進行處理的頻率產生任務。在一個實作中,工作分散單元200可產生任務夠快以同時維持忙碌的多個GPC 208。相較之下,在慣用系統中,處理通常由單一處理引擎執行,而其他處理引擎保持閒置,在開始其處理任務之前會先等待單一處理引擎完成任務。在本發明之一些實作中,GPC 208之各部分配置成執行不同類型之處理。舉例來說,第一部分可配置成執行頂點著色(vertex shading)和布局產生。第二部分可配置成執行曲線細分(tessellation)和幾何著色(geometry shading)。第三部分可配置成在螢幕空間中執行像素著色,以產生顯像影像。GPC 208所產生的中間資料可儲存於緩衝區中,以讓中間資料能在GPC 208之間傳輸進行進一步處理。
記憶體介面214包括數量D之分區單元215,其每個皆直接耦接於並行處理記憶體204之一部分,其中D1。如所顯示,分區單元215之數量一般等同於DRAM 220之數量。在其他實作中,分區單元215之數量可不等同於記憶體裝置之數量。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ies”)220可以其他適合的儲存裝置取代, 且可以係一般慣用設計。諸如畫面緩衝區或紋理圖的顯像目標可跨越DRAM 220儲存,讓分區單元215能將每個顯像目標之各部分皆並行寫入,以有效使用並行處理記憶體204之可用頻寬。
GPC 208之任一者皆可處理即將寫入並行處理記憶體204內的DRAM 220任一者的資料。交叉開關單元210配置成將每個GPC 208之輸出皆路由到任何分區單元215之輸入或另一GPC 208進行進一步處理。GPC 208經由交叉開關單元210與記憶體介面214通信,以寫入各種外部記憶體裝置或從其讀取。在一個實作中,交叉開關單元210具有到記憶體介面214的連接,以與I/O單元205通信,以及到局部並行處理記憶體204的連接,由此讓不同GPC 208內的處理核心能與系統記憶體104或並非局部於PPU 202的其他記憶體通信。在第二圖中所顯示的實作中,交叉開關單元210與I/O單元205直接連接。交叉開關單元210可使用虛擬通道隔開GPC 208與分區單元215之間的交通串流。
再者,GPC 208可程式編輯以執行關於廣泛多種之應用程式的處理任務,包括但不限於,線性和非線性資料轉換、視訊和/或音訊資料之濾波、模擬操作(例如施加物理定律以判定物件之位置、速度和其他屬性)、影像顯像操作(例如曲線細分著色器(shader)、頂點著色器、幾何著色器和/或像素著色器程式)等。PPU 202可將資料從系統記憶體104和/或局部並行處理記憶體204傳送到內部(晶片上)記憶體中、處理資料,並將結果資料寫回系統記憶體104和/或局部並行處理記憶體204,其中此類資料可由其他系統組件存取,包括CPU 102或另一並行處理子系統112。
PPU 202可具備任何容量之局部並行處理記憶體204,包括沒有局部記憶體,並可以任何組合使用局部記憶體和系統記憶體。舉例來說,PPU 202在統一記憶體架構(UMA,“Unified memory architecture”)實作中可以係圖形處理器。在此類實作中,將提供很少或沒有專用圖形(並行處理)記憶體,且PPU 202將僅或幾乎僅使用系統記憶體。在UMA實作中,PPU 202可整合於橋晶片或處理器晶片中,或提供為具有透過橋晶片或其他通信裝置將PPU 202連接到系統記憶體的高速鏈結(例如PCIe)的個別晶片。
如以上所提及,任何數量之PPU 202皆可包括於並行處理 子系統112中。舉例來說,多個PPU 202可提供於單一附加卡上,或多個附加卡可連接到通信路徑113,或PPU 202之一個或多個可整合於橋晶片中。多PPU系統中的PPU 202可彼此相同或不同。舉例來說,不同PPU 202可能具有不同數量之處理核心、不同容量之局部並行處理記憶體等。多個PPU 202存在之處,那些PPU可並行操作以較單一PPU 202所可能的更高流通量處理資料。併入一個或多個PPU 202的系統可以多種配置和尺寸實行,包括桌上型、膝上型或手持式個人電腦、伺服器、工作站、遊戲機、嵌入式系統和此類。
顯示系統之範例架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具體實施例,第三圖係範例顯示系統300之區塊圖。顯示系統300包括硬體組件,其包括但不限於,一顯示控制器305和一顯示器螢幕111(例如顯示面板),其經耦接。顯示控制器305包括一影像接收器310、一第一視窗控制器315、一第二視窗控制器320、一第三視窗控制器322、一第四視窗控制器324和一混合器組件325。影像接收器310耦接於第一視窗控制器315、第二視窗控制器320、第三視窗控制器322和第四視窗控制器324,其耦接於混合器組件325,其耦接於顯示器螢幕111。
顯示控制器305係第一圖和第二圖之並行處理子系統112之一個實作。顯示控制器305可能係第一圖之顯示系統100之系統單晶片(SoC)之一部分。在一個實作中,顯示控制器305不包括軟體。
第三圖之影像接收器310配置成提取(例如接收、取回等)來自來源302(例如媒體播放器、DVD播放機、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之記憶體)的影像資料。該影像資料包括一第一影像(例如即將由左眼觀看的像素)、一第二影像(例如即將由右眼觀看的像素)、一第三影像(例如單像影像)和/或一第四影像(例如不接收立體處理亦不接收單像處理的影像)。影像接收器310配置成將第一影像發送到第一視窗控制器315。影像接收器310配置成將第二影像發送到第二視窗控制器320。影像接收器310配置成將第三影像發送到第三視窗控制器322。影像接收器310配置成將第四影像發送到第四視窗控制器322。時脈CLK將顯示控制器305配置成同步化與 來源302的操作,和/或同步化顯示控制器305之組件之間的操作。
「立體(stereoscopic/stereo)」影像包括具有在觀看者部分無需使用特殊頭戴式裝置或眼鏡的三度空間(3D)深度之雙眼知覺的影像。觀看者平常看著現實生活中(而非顯示器螢幕上)的物件時,由於觀看者的兩隻眼睛位於不同的視角,因此兩隻眼睛會看到稍微不同的影像。觀看者的大腦將該等影像放在一起產生立體視角。同樣地,顯示器螢幕上的立體影像依據兩個獨立的通道,舉例來說,混合器組件325之左輸入欄位(field)和右輸入欄位。欲達成3D深度知覺,分別送入混合器組件325之左輸入欄位和右輸入欄位的左影像和右影像相似但並非完全相同。混合器組件325使用該等兩個輸入欄位接收該等兩個稍微不同的影像,並掃描出提供深度之視覺給觀看者的立體影像。
相對而言,「單像(monoscopic/mono)」影像包括觀看者感知為二度空間(2D)的影像。單像影像具有相同或至少欲相同的兩個相關通道。欲達成2D深度知覺,送入混合器組件325的左影像和右影像相同或至少欲相同。混合器組件325使用該等兩個欄位接收該等兩個相同的影像,給予觀看者沒有深度之視覺。據此,在單像影像中沒有深度感。產生用於顯示器螢幕111的單像影像時,對於單像影像的預設運算依據有一隻眼睛在兩隻眼睛中央的假設。結果係不像立體影像具有深度的單像影像具有深度。
第一視窗控制器315將第一影像(例如左眼影像)縮放到顯示器螢幕111之適當縮放參數。第二視窗控制器320將第二影像(例如右眼影像)縮放到顯示器螢幕111之適當縮放參數。第三視窗控制器322將單像影像縮放到顯示器螢幕111之適當縮放參數。第四視窗控制器322配置成接收來自顯示控制器305外部的軟體模組(未顯示)的預合成影像。第一視窗控制器315、第二視窗控制器320、第三視窗控制器322和/或第四視窗控制器324每個皆將各自經縮放的影像發送到混合器組件325。
在一個實作中,混合器組件325係多工器(multiplexer/mux)。除此之外,混合器組件325配置成將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交錯(例如合成、混合等)為對應的交錯格式(例如列交錯、行交錯、棋盤交錯或子像素交錯等),以下參照第四圖至第六圖進行討論。若顯示控制器 305無法根據交錯格式選擇器330和/或混合格式選擇器332適當處理影像資料,則軟體模組(未顯示)管理用於交錯和/或混合格式的處理操作。
混合器組件325可根據混合格式選擇器332之一個或多個選擇(例如立體、單像和/或正常等)掃描出視窗之組合到顯示器螢幕111,以下參照第七A圖和第七B圖進行討論。顯示器螢幕111係自動立體(例如能以裸視3D顯示合成影像)。混合器組件325無需存取(例如無需進行另一記憶體傳遞到)儲存與立體合成影像相關聯的額外資料的記憶體,即可即時掃描出合成影像到顯示器螢幕111。舉例來說,混合器組件325無需存取來源302之記憶體和/或顯示系統300記憶體,即可掃描出合成影像到顯示器螢幕111。作為另一範例,混合器組件325無需與來源302和/或在顯示系統300的局部記憶體執行另一讀取操作和/或寫入操作,即可即時掃描出合成影像到顯示器螢幕111。在一個實作中,顯示控制器305以與時脈CLK同步的「剛好及時(just-in-time)」方式掃描出合成影像。在此類情況下,顯示控制器305之硬體組件並未像軟體程式所傾向而擱置等待其他程序完成。
具優勢地,由於顯示系統300之硬體組件在掃描合成影像到顯示器螢幕111之前不需要先執行額外的記憶體傳遞,因此顯示系統300大致排除慣用系統所遭受的對應記憶體頻寬問題和/或記憶體輸入/輸出(I/O)功率負載問題。藉由使用硬體組件,顯示控制器305本機支援交錯兩個硬體視窗控制器之影像以產生合成影像。並且,由於顯示系統300執行較少傳遞到記憶體,因此顯示系統300消耗較少功率。據此,顯示系統300由電池供電之處,顯示系統300提取較少電池功率,由此延長電池充電持續期間。顯示控制器305亦支援將合成影像與單像影像和/或預合成影像混合。顯示系統300亦支援交錯格式選擇器330之各種選擇、混合格式選擇器332之選擇和/或根據時脈CLK的時序進行程式編輯,以掃描出適當影像到顯示器螢幕111。
除了其他平台之外,顯示系統300可實行於專用電子視覺顯示器、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和/或行動電話上。以下參照第四圖至第六圖討論顯示系統300中的各種交錯格式之實作。
交錯格式
再次參照第三圖,在一個實作中,自動立體需要像素在第一影像、第二影像、第一影像、第二影像等之間進行變換。像素進行變換的方式依交錯格式(例如行交錯、列交錯、棋盤交錯和/或子像素交錯等)而定。舉例來說,若交錯格式設定為行交錯,則顯示控制器305發送到顯示器螢幕111的最後合成影像包括從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所交錯的像素行。
如以下參照第四圖和第五圖所顯示,顯示控制器305可預抽取(pre-decimate)用於自動立體面板的內容或可以全解析度將影像傳送到顯示器螢幕111任一者。顯示系統配置成接受兩種類型之內容,並產生如同所需輸出解析度般寬廣的影像,同時亦具有所交錯的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
如以上所描述,顯示系統300利用在顯示控制器305中具有混合器組件325(例如智慧型多工器)的第一視窗控制器(例如用於處理第一影像)和第二視窗控制器(例如用於處理第二影像)實行交錯立體支援。該等兩個視窗(例如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係視為源自相同影像並具有共同深度。顯示控制器305使用該等兩個視窗產生合成立體影像。混合器組件325配置成以需要支援以下交錯格式中至少一者的方式:列交錯、行交錯、棋盤交錯或子像素交錯,接收來自該等兩個後經縮放視窗的像素。
第四圖至第六圖描述各種交錯格式之特性。關於影像內容,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儲存於分開的記憶區塊中。視窗可以係預抽取(pre-decimated)或非預抽取(non-pre-decimated)。預抽取視窗通常係半個螢幕寬度或高度。非預抽取視窗通常係整個螢幕寬度或高度。混合器組件325在第一視窗控制器315和第二視窗控制器320已執行縮放操作之後才執行交錯。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具體實施例,第四圖係例示來自預抽取來源的立體像素交錯的概念圖。這個範例顯示行交錯。顯示系統設定為景觀(landscape)模式時,其描述影像為在螢幕上正常觀看而定向的方式,顯示控制器通常執行行交錯。景觀模式係常見的影像顯示定向。範例景觀比例(寬×高)包括4:3景觀比例和16:9寬螢幕景觀比例。顯示控制器通常依據逐一像素執行交錯。若顯示控制器配置具有並行處理能力,則顯示控制器可同時交錯多個像素。
預抽取意味著在顯示控制器接收到視窗(415,420)之前,視窗(415,420)先經濾波降至螢幕解析度之一半(或於其中即將顯示影像的視窗解析度之一半)。舉例來說,若螢幕具有1920像素(寬度)×1200像素(高度)之解析度,則第一影像415包括960行之像素,且第二影像420包括960行之像素;每個視窗之每行皆具有1200像素,其係螢幕之高度。在另一範例中,若係螢幕之子集合的視窗具有800像素(寬度)×600像素(高度)之解析度,則第一影像415包括400行之像素,且第二影像420包括400行之像素;每個視窗之每行皆具有600像素,其係視窗之高度。
為了解釋之目的,僅顯示影像(415,420)之一部分和合成影像425。第四圖顯示用於第一影像415的12行和用於第二影像420的12行。每個影像(415,420)之每行皆包括一單一行之像素。
對於預抽取影像,如在第四圖中所顯示,顯示控制器交錯來自每個影像(415,420)的所有(或大致所有)像素。顯示控制器可將第一影像415之行視為用於合成影像425的奇數行,而將第二影像420之像素視為用於合成影像425的偶數行,或反之亦然。行設置之其他組合亦落於本技術之範疇內。顯示控制器隨後產生合成影像425,並掃描合成影像425到螢幕上以供觀看。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具體實施例,第五圖係例示來自非預抽取來源的立體像素交錯的概念圖。如同第四圖,第五圖亦顯示行交錯,除了這個範例例示的係非預抽取的影像。行交錯之一般功能以上已參照第四圖描述過。
非預抽取意味著在顯示控制器接收到影像(515,520)之前,影像(515,520)在螢幕之全解析度(和/或於其中即將顯示影像的視窗之全解析度)未經濾波。舉例來說,若螢幕具有1920像素(寬度)×1200像素(高度)之解析度,則第一影像515包括1920行之像素,且第二影像520包括1920行之像素;每個視窗之每行皆具有1200像素,其係螢幕之高度。在另一範例中,若係螢幕之子集合的視窗具有800像素(寬度)×600像素(高度)之解析度,則第一影像515包括800行之像素,且第二影像520包括800行之像素;每個視窗之每行皆具有600像素,其係視窗之高度。
為了解釋之目的,僅顯示影像(515,520)之一部分和合成影像525。第五圖之範例顯示用於第一影像515的24行和用於第二影像520的24行。每個視窗(515,520)之每行皆包括一單一行之像素。
對於非預抽取影像,如在第五圖中所顯示,顯示控制器交錯來自每個視窗(515,520)的像素之一半,並忽視另一半。舉例來說,顯示控制器將為了第一影像515而顯示的24行濾波(例如放棄(drops))降至12行,並將為了第二影像520而顯示的24行濾波降至12行。顯示控制器可將第一影像515之奇數行視為用於合成影像535的奇數行,而將第二影像520之奇數行視為用於合成影像525的偶數行,或反之亦然。或者,顯示控制器可將第一影像515之奇數行視為用於合成影像535的偶數行,而將第二影像520之奇數行視為用於合成影像525的奇數行,或反之亦然。行設置之其他組合亦落於本技術之範疇內。顯示控制器隨後從經濾波的視窗產生合成影像525,並掃描合成影像525到螢幕上以供觀看。
在另一實作中,顯示控制器可執行列交錯(未顯示),而非行交錯。顯示系統設定為人像(portrait)模式時,其描述影像為在螢幕上正常觀看而定向的方式,顯示控制器通常執行列交錯。人像模式係常見的影像顯示定向。欲實行列交錯和/或人像模式,顯示控制器旋轉來自記憶體(例如來源之記憶體或顯示系統之記憶體)的影像。用於列交錯的程序大致與行交錯相同,但交錯的係像素之列。
在另一實作中,顯示控制器可執行棋盤交錯(未顯示)。棋盤交錯係行交錯和/或列交錯之子集合。欲實行棋盤交錯,顯示控制器在第一影像之像素與隨後下一列(或行)中的第二影像之像素之間切換每列(或行)之開始像素。舉例來說,合成影像之每個像素行皆包括在第一影像之像素與第二影像之像素之間變換像素,以在合成影像中形成棋盤圖案。所得到的合成影像由此類似棋盤圖案。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具體實施例,第六圖係例示立體子像素交錯的概念圖。設定用於子像素交錯時,顯示控制器配置成在第一(左)影像與第二(右)影像之像素之間交錯變換,並在像素之中的紅色-綠色-藍色(RGB,“Red-green-blue”)值之間變換。在這個範例中,顯示控制器執行第一影像 615與第二影像620之子像素交錯以產生合成影像625。
為了解釋之目的,僅顯示子影像(615,620)之一部分和合成影像625。顯示第一影像615之像素L0和L1,每個像素皆具有用於紅色、綠色和藍色的分開值。同樣地,顯示第二影像620之像素R0和R1,每個像素皆具有用於紅色、綠色和藍色的分開值。顯示用於合成影像625的像素P0、P1、P2和P3。
舉例來說,合成影像625之像素P0係像素L0之紅色值、像素R0之綠色值和像素L0之藍色值的合成。像素P1係像素R0之紅色值、像素L0之綠色值和像素R0之藍色值的合成。合成影像625之像素P2係像素L1之紅色值、像素R1之綠色值和像素L1之藍色值的合成。像素P3係像素R1之紅色值、像素L1之綠色值和像素R1之藍色值的合成。交錯子像素之其他組合亦落於本技術之範疇內。顯示控制器隨後依據合成像素產生合成影像625,並掃描合成影像625到螢幕上以供觀看。
以單像視窗顯示立體視窗
再次參照第三圖,在一些實作中,混合器組件324可掃描單像視窗(例如視窗C)到顯示器螢幕111。混合器組件324配置成將單像視窗放置於合成立體視窗(例如第一和第二視窗)上方(例如在上方(above)、在頂端(on top of)、在前面(in front of))或下方(例如在下方(below)、在後面(behind))任一者。據此,第三視窗控制器如同單像視窗提供可程式編輯的支援。舉例來說,程式設計師可利用第三視窗控制器322在單像視窗上顯示單像影像。第三視窗控制器322可將單像影像輸入混合器組件325之左輸入欄位和右輸入欄位兩者,其隨後可產生單像影像,並掃描單像影像到顯示器螢幕111。顯示系統300亦可停用單像視窗功能。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具體實施例,第七A圖係例示在立體視窗702上方所掃描出的單像視窗704的概念圖。參照第三圖,混合器組件將立體影像與單像混合以產生混合影像,其進而可以「剛好及時(just-in-time)」方式直接掃描到顯示器螢幕111。顯示系統300掃描出單像視窗704到顯示器螢幕111,使得單像視窗704近似在立體視窗702之前面。立體視窗702係顯示控制器交錯第一與第二視窗之結果。立體交錯操作以 上已參照第三圖至第六圖描述過。單像視窗704係將視窗C之資料複製到顯示控制器之混合器組件之兩側中之結果。舉例來說,如以上參照第三圖所描述,顯示控制器305可藉由透過第三視窗控制器將單像影像資料複製到混合器組件325之兩側中,將單像影像提供給顯示器螢幕111。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具體實施例,第七B圖係例示在單像視窗706上方所掃描出的立體視窗708的概念圖。第七B圖類似第七A圖,除了第七B圖顯示單像視窗706在立體視窗708後面。舉例來說,顯示系統300掃描出單像視窗706到顯示器螢幕111,使得單像視窗706近似在立體視窗706後面。
軟體模組(未顯示)通常為第七A圖和第七B圖中的顯示器螢幕111管理對準各視窗。舉例來說,軟體模組提供單像視窗和/或立體視窗掃描到顯示器螢幕111的座標。
返回參照第三圖,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顯示控制器305可包括N個立體視窗控制器對,其中N係正整數;以及M個單像視窗控制器,其中M係整數。混合器更配置成以層疊方式將N個立體視窗控制器對之影像與M個單像視窗控制器之影像合成。舉例來說,第七A圖和第七B圖中所顯示的混合,可以任何組合從將一個立體影像702與一個單像影像704合成,增加到將多個立體影像與多個單像影像合成。
在替代性具體實施例中,顯示系統300可掃描出具有正常視窗的立體視窗。如以上參照第三圖所描述,正常視窗係不接收來自顯示控制器305的立體處理或單像處理的視窗。舉例來說,第四視窗控制器324可接收來自顯示控制器305外部的軟體模組(未顯示)的預合成影像。顯示系統300除立體視窗(例如藉由使用第一和第二視窗控制器)和/或單像視窗(例如藉由使用第三視窗控制器)之外,可掃描出預合成影像資料到顯示器螢幕111(例如藉由使用第四視窗控制器324)。
據此,第四視窗控制器324之實作將顯示控制器配置成掃描出多個立體視窗到顯示器螢幕111。舉例來說,軟體模組(未顯示)管理第二立體影像之合成,並使用第四視窗控制器324顯示第二立體視窗。顯示控制器305除顯示控制器305藉由使用混合器組件325而在硬體中合成的第 一立體視窗之外,可掃描出該第二立體視窗。據此,混合器組件325配置成混合正常、立體和/或單像視窗。
混合器組件325之操作參數根據交錯格式選擇器330和/或混合格式選擇器332設定。在其他類型之交錯之中,特定交錯格式選擇器330之設定,判定特定影像資料是否接收行交錯、列交錯、棋盤交錯和/或子像素交錯。特定混合格式選擇器332之設定,判定混合器組件325是否將特定影像資料視為立體、單像或正常。
在一個實作中,混合器組件325包括一多工器,其包括用於根據交錯格式選擇器330和/或混合格式選擇器332之各種選擇進行處理的電路。該電路可包括硬體閘(例如OR(或)閘、NOR(非或)閘、XNOR(反互斥或)閘、AND(及)閘和/或NAND(反及)閘等)之一設置,其將混合器組件325配置成交錯從第一視窗控制器315、第二視窗控制器320和/或第三視窗控制器322所接收到的兩個或多個資料串流。混合器組件325之電路亦可包括電子開關之一設置,其用於設定電路根據交錯格式選擇器330(例如行、列、棋盤、子像素等)和/或混合格式選擇器332(例如立體、單像、正常等)處理影像資料。根據以上參照第三圖至第七圖的描述,熟習此項技術者應可顯而易見用於混合器組件325的適當電路設置和/或顯示控制器305之其他電路。
以上已參照各具體實施例描述本發明,並闡述眾多具體細節以提供對於本發明之更完全的理解。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應可理解可對其做出各種修飾和改變,而不悖離本發明之更廣泛的精神與範疇。據此,前述描述和圖式係視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意義。
111‧‧‧顯示器螢幕
300‧‧‧顯示系統
302‧‧‧來源
305‧‧‧顯示控制器
310‧‧‧影像接收器
315‧‧‧第一視窗控制器
320‧‧‧第二視窗控制器
322‧‧‧第三視窗控制器
324‧‧‧第四視窗控制器
325‧‧‧混合器組件
330‧‧‧交錯格式選擇器
332‧‧‧混合格式選擇器

Claims (10)

  1. 一種用於控制顯示系統之顯示器螢幕的顯示控制器,該顯示控制器包含:一影像接收器,其配置成接收來自包括一第一影像和一第二影像的一來源的影像資料;一第一視窗控制器,其耦接於該影像接收器,且配置成接收來自該影像接收器的該第一影像,並根據一顯示器螢幕之參數縮放該第一影像,以產生一經縮放的第一影像;一第二視窗控制器,其耦接於該影像接收器,且配置成接收來自該影像接收器的該第二影像,並根據該顯示器螢幕之該等參數縮放該第二影像,以產生一經縮放的第二影像;以及一混合器組件,其耦接於該第一視窗控制器和該第二視窗控制器,且配置成將該經縮放的第一影像與該經縮放的第二影像交錯,以產生一立體(stereoscopic)合成影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控制器,其中該混合器組件更配置成無需存取儲存與該立體合成影像相關聯的額外資料的一記憶體,即可掃描出該立體合成影像到該顯示器螢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控制器,其中該混合器組件包括硬體電路,以將該經縮放的第一影像與該經縮放的第二影像交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控制器,更包含一個或多個交錯格式選擇器,其配置成將該混合器組件設定成根據一交錯格式,包括行交錯、列交錯、棋盤交錯或子像素交錯中至少一者,交錯該經縮放的第一影像與該經縮放的第二影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控制器,其中該混合器組件更配置成根據經由其該經縮放的第一影像之像素行與該經縮放的第二影像之像素行交錯的一行交錯格式,將該經縮放的第一影像與該經縮放的第二影像交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控制器,其中該混合器組件更配置成根據經由其該經縮放的第一影像之像素列與該經縮放的第二影像之像素 列交錯的一列交錯格式,將該經縮放的第一影像與該經縮放的第二影像交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控制器,其中該混合器組件更配置成根據一棋盤交錯格式,將該經縮放的第一影像與該經縮放的第二影像交錯,其中對於該合成影像之每個像素行,該混合器組件皆配置成在該第一影像之一像素與該第二影像之一像素之間變換像素,以在該立體合成影像中形成一棋盤圖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控制器,其中該混合器組件更配置成根據一子像素交錯格式,將該經縮放的第一影像與該經縮放的第二影像交錯,其中對於該立體合成影像之每個像素,該混合器組件皆配置成在來自該經縮放的第一影像和該經縮放的第二影像的變換像素之中,變換紅色-綠色-藍色(RGB,“Red-green-blue”)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控制器,更包含一第三視窗控制器,其耦接於該影像接收器,其中該混合器組件包括一左輸入欄位(field),其耦接於該第三視窗控制器;以及一右輸入欄位,其耦接於該第三視窗控制器,且其中該混合器組件更配置成依據從該第三視窗控制器所接收到的輸入,掃描出一單像(monoscopic)影像到該顯示器螢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控制器,更包含一第四視窗控制器,其耦接於該影像接收器和該混合器組件,且其中該混合器組件更配置成依據從該第四視窗控制器所接收到的輸入,掃描出一預合成影像到該顯示器螢幕,且其中該預合成影像在該顯示控制器之該影像接收器被接收之前已先合成,並包括影像之一合成,其根據一立體交錯格式進行交錯。
TW102147796A 2013-03-12 2013-12-23 使用顯示控制器視窗的有效自動立體支援 TW2014404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797,516 US20140267222A1 (en) 2013-03-12 2013-03-12 Efficient autostereo support using display controller window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0485A true TW201440485A (zh) 2014-10-16

Family

ID=51418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7796A TW201440485A (zh) 2013-03-12 2013-12-23 使用顯示控制器視窗的有效自動立體支援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67222A1 (zh)
CN (1) CN104052983A (zh)
DE (1) DE102013020808A1 (zh)
TW (1) TW20144048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6022A (zh) * 2015-12-28 2016-08-31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视频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882453B2 (en) 2017-04-01 2021-01-05 Intel Corporation Usage of automotive virtual mirrors
US10506196B2 (en) 2017-04-01 2019-12-10 Intel Corporation 360 neighbor-based quality selector, range adjuster, viewport manager, and motion estimator for graphics
US10506255B2 (en) 2017-04-01 2019-12-10 Intel Corporation MV/mode prediction, ROI-based transmit, metadata capture, and format detection for 360 video
US10904535B2 (en) 2017-04-01 2021-01-26 Intel Corporation Video motion processing including static scene determination, occlusion detection, frame rate conversion, and adjusting compression ratio
US11054886B2 (en) 2017-04-01 2021-07-06 Intel Corporation Supporting multiple refresh rate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panel display
US10587800B2 (en) 2017-04-10 2020-03-10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y to encode 360 degree video content
US10638124B2 (en) 2017-04-10 2020-04-28 Intel Corporation Using dynamic vision sensors for motion detection in head mounted displays
US10574995B2 (en) 2017-04-10 2020-02-25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y to accelerate scene change detection and achieve adaptive content display
US10453221B2 (en) 2017-04-10 2019-10-22 Intel Corporation Region based processing
US10547846B2 (en) 2017-04-17 2020-01-28 Intel Corporation Encoding 3D rendered images by tagging objects
US10623634B2 (en) 2017-04-17 2020-04-14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360 video capture and display based on eye tracking including gaze based warnings and eye accommodation matching
US10456666B2 (en) 2017-04-17 2019-10-29 Intel Corporation Block based camera updates and asynchronous displays
US10402932B2 (en) 2017-04-17 2019-09-03 Intel Corporation Power-based and target-based graphics quality adjustment
US10726792B2 (en) 2017-04-17 2020-07-28 Intel Corporation Glare and occluded view compensation for automotive and other applications
US10643358B2 (en) 2017-04-24 2020-05-05 Intel Corporation HDR enhancement with temporal multiplex
US10475148B2 (en) 2017-04-24 2019-11-12 Intel Corporation Fragmented graphic cores for deep learning using LED displays
US10565964B2 (en) 2017-04-24 2020-02-18 Intel Corporation Display bandwidth reduction with multiple resolutions
US10908679B2 (en) 2017-04-24 2021-02-02 Intel Corporation Viewing angles influenced by head and body movements
US10525341B2 (en) 2017-04-24 2020-01-07 Intel Corporation Mechanisms for reducing latency and ghosting displays
US10424082B2 (en) 2017-04-24 2019-09-24 Intel Corporation Mixed reality coding with overlays
US10158833B2 (en) 2017-04-24 2018-12-18 Intel Corporation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r enhancement technology
US10939038B2 (en) 2017-04-24 2021-03-02 Intel Corporation Object pre-encoding for 360-degree view for optimal quality and latency
US10979728B2 (en) 2017-04-24 2021-04-13 Intel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video frame grouping based on predicted performance
CN107277492A (zh) * 2017-07-26 2017-10-20 未来科技(襄阳)有限公司 一种3d图像显示方法及系统
US11025892B1 (en) 2018-04-04 2021-06-01 James Andrew Am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providing public and private imag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62647B1 (ko) * 2007-09-07 2014-0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2d 영상을 포함하는 3d 입체영상 파일을 생성 및재생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651810B (zh) * 2009-09-22 2011-01-05 西安交通大学 处理交错式行交叉立体复合视频信号的装置及方法
KR20110116525A (ko) * 2010-04-19 2011-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3d 오브젝트를 제공하는 영상표시장치, 그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 제어방법
JP2012039340A (ja) * 2010-08-06 2012-02-23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67222A1 (en) 2014-09-18
CN104052983A (zh) 2014-09-17
DE102013020808A1 (de) 2014-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440485A (zh) 使用顯示控制器視窗的有效自動立體支援
Stoll et al. Lightning-2: A high-performance display subsystem for PC clusters
US8780111B2 (en) 3D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image using the same
CN100571409C (zh) 图像处理系统、显示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JP3230745B2 (ja) 3次元画像生成装置及び生成方法
US8666147B2 (en) Multi-view image gener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401339B1 (en) Apparatus for partitioning and processing a digital image using two or more defined regions
CN105049834B (zh) 基于fpga的实时祼眼3d播放系统
JP2004312780A (ja) クロストーク補正画像生成方法
KR20140022764A (ko) 동시 디스플레이를 위한 상이한 차원의 비디오 데이터 스트림들의 결합
CN101615108A (zh) 多屏拼接装置及其多屏拼接方法
JP5628819B2 (ja) コンピュータ・グラフィックス映像合成装置と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KR20220047284A (ko) 포비티드 렌더링을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GB2538797B (en) Managing display data
CN104469241B (zh) 一种实现视频帧率变换的装置
CN112740278B (zh) 用于图形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MXPA02002643A (es) Sistema, dispositivo, metodo y programa de computo para procesar imagenes.
CN102802010B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US20120163700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Ren et al. Toward an efficient multiview display processing architecture for 3DTV
CN102164291A (zh) 同时显示二维影像和三维影像的方法及显示系统
KR101912242B1 (ko) 3d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영상 처리 방법
Yin et al. Multi-screen Tiled Displayed, Parallel Rendering System for a Large Terrain Dataset.
JP2004274485A (ja) 立体視画像生成装置
Soares et al. PC clusters for virtual re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