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7800A - 狀態切換方法 - Google Patents

狀態切換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7800A
TW201437800A TW102111369A TW102111369A TW201437800A TW 201437800 A TW201437800 A TW 201437800A TW 102111369 A TW102111369 A TW 102111369A TW 102111369 A TW102111369 A TW 102111369A TW 201437800 A TW201437800 A TW 20143780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state
command
state switching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1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94113B (zh
Inventor
Yao-Chung Hsu
Tuan-Chieh Wang
Chi-Chih Kuan
Chun-Yu Chen
Original Assignee
Silicon Mot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licon Motion Inc filed Critical Silicon Motion Inc
Priority to TW102111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94113B/zh
Priority to CN201310561382.0A priority patent/CN104077254A/zh
Priority to US14/202,234 priority patent/US9430030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437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7800A/zh
Priority to US15/216,728 priority patent/US999002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4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41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96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lowering the supply or operating volt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 G06F13/36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for access to common bus or bus system
    • G06F13/362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for access to common bus or bus system with centralised access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狀態切換方法,適用於一從屬端電子裝置。狀態切換方法包括自一主控端電子裝置接收一命令封套資料;自主控端電子裝置接收相應於命令封套資料之一狀態詢問命令;根據狀態詢問命令,傳送一狀態封套資料至主控端電子裝置;以及當在接收命令封套資料以及傳送狀態封套資料之步驟之間自主控端電子裝置接收到一狀態切換要求時,拒絕進入相應於狀態切換要求之一低功率狀態。

Description

狀態切換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適用於從屬端電子裝置之狀態切換方法;特別係關於一種可以判斷是否相應於同意主控端電子裝置之要求,進行狀態切換之狀態切換方法。
隨著科技進步,電子產品也日漸普及。其中,手機、筆記型電腦(Note Book)、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外接式電子裝置等可攜式的電子產品更是以輕薄短小且功能性多元化的優勢受到廣大使用者之歡迎。然而,為了在不影響電子產品之正常運作的情況下,延長其使用時間,以及增加使用上的彈性及方便性,其功率消耗的問題即顯得非常重要。
因此,目前電子裝置皆因應不同之操作系統以及介面,具有不同的機制,以致使電子裝置進入待機狀態、休眠狀態或者低功率狀態,進而降低功率消耗。然而,若是在不適當的時間,強行將電子裝置進入待機狀態、休眠狀態或者低功率狀態,很容易造成可攜式電子裝置中的資料遺失,或是降低電子裝置的工作效率。
已知的電子裝置在資料傳輸的過程中,可能會強行將電子裝置進入待機狀態或者低功率狀態。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狀態切換方法,使得電子裝置可以避免在不適當的時間,進入待機狀態或者低功率狀態的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狀態切換方法,適用於一從屬端電子裝置。狀態切換方法包括自一主控端電子裝置接收一命令封套資料;自主控端電子裝置接收相應於命令封套資料之一狀態詢問命令;根據命令封套資料,自主控端電子裝置接收資料,或者傳送資料至主控端電子裝置;根據狀態詢問命令,傳送一狀態封套資料至主控端電子裝置;以及當在接收命令封套資料以及傳送狀態封套資料之步驟之間自主控端電子裝置接收到一狀態切換要求時,拒絕進入相應於狀態切換要求之一低功率狀態,並且拒絕進入相應於狀態切換要求之低功率狀態的步驟更包括傳送一拒絕訊號至主控端電子裝置。
另外,狀態切換方法更用以當在接收命令封套資料以及狀態封套資料之步驟之外自主控端電子裝置接收到狀態切換要求時,進入相應於狀態切換要求之低功率狀態,並且進入相應於狀態切換要求之低功率狀態的步驟更包括傳送一接受訊號至主控端電子裝置。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狀態切換方法係適用於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之規範的一從屬端電子裝置,其中命令封套資料係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命令區塊封套資料(Command Block Wrapper),並且狀態封套資料係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命令狀態封套資料(Command Status Wrapper)。另外,低功率狀態係為 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快速退出閒置狀態。低功率狀態係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快速退出閒置狀態。
100‧‧‧電子系統
110‧‧‧主控端電子裝置
120‧‧‧從屬端電子裝置
CW‧‧‧命令封套資料
AC‧‧‧狀態詢問命令
DIN‧‧‧資料
SR‧‧‧狀態切換要求
RS‧‧‧拒絕訊號
AS‧‧‧接受訊號
SW‧‧‧狀態封套資料
DOUT‧‧‧資料
第1圖系本發明電子系統之方塊圖。
第2圖系本發明狀態切換方法之流程圖。
第3圖系本發明狀態切換方法之流程圖。
第4圖系本發明狀態切換方法之流程圖。
第5圖系本發明狀態切換方法之流程圖。
以下將詳細討論本發明各種實施例之裝置及使用方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所提供之許多可行的發明概念可實施在各種特定範圍中。這些特定實施例僅用於舉例說明本發明之裝置及使用方法,但非用於限定本發明之範圍。
第1圖系本發明電子系統之方塊圖。電子系統100包括一主控端電子裝置110以及一從屬端電子裝置120。熟習此技藝人士可將電子系統100實施於一電腦系統樣態(configuration)上,例如,手持式設備(hand-held devices)、多處理器系統、以微處理器為基礎或可程式化之消費性電子產品(microprocessor-based or programmable consumer electronics)、迷你電腦、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以及類似之設備。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從屬端電子裝置120與主控端電子裝置110係實施於同一電子裝置中,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從屬端電子裝置120與主控端電子裝置110亦可 分別實施於不同之電子裝置中。
主控端電子裝置110與從屬端電子裝置120係藉由一通訊介面進行連接。主控端電子裝置110用以藉由通訊介面,傳送命令封套資料CW、狀態詢問命令AC、資料DIN以及狀態切換要求SR至從屬端電子裝置120。另外,主控端電子裝置110更用以藉由通訊介面,自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接收拒絕訊號RS、接受訊號AS、狀態封套資料SW以及資料DOUT。換言之,從屬端電子裝置120用以藉由通訊介面,傳送拒絕訊號RS、接受訊號AS、狀態封套資料SW以及資料DOUT至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另外,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更用以藉由通訊介面,自主控端電子裝置110接收命令封套資料CW、狀態詢問命令AC、狀態切換要求SR以及資料DIN。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通訊介面可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Universal Serial Bus 3.0,USB 3.0),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換言之,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具有一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之介面,並且主控端電子裝置110係藉由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之介面,與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之從屬端電子裝置120進行連接。
舉例而言,當主控端電子裝置110需要讀取從屬端電子裝置120之資料時,主控端電子裝置110用以傳送相應於資料讀取之一命令封套資料CW至從屬端電子裝置120。當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接收到相應於資料讀取之命令封套資料CW時,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根據相應於資料讀取之命令封套資料CW,傳送資料DOUT至主控端電子裝置110。當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判 斷資料DOUT已傳輸完畢時,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傳送相應於命令封套資料CW之一狀態詢問命令AC至從屬端電子裝置120,其中命令封套資料CW具有需要讀取之資料的長度,並且主控端電子裝置110係根據命令封套資料CW中需要讀取之資料的長度判斷資料DOUT是否已傳輸完畢。當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接收到相應於命令封套資料CW之狀態詢問命令AC時,從屬端電子裝置120在資料DOUT傳輸完成後,傳送一狀態封套資料SW至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其中狀態封套資料SW係用以表示資料DOUT傳輸完畢。
當主控端電子裝置110需要傳送資料至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時,主控端電子裝置110用以傳送相應於傳送資料之一命令封套資料CW至從屬端電子裝置120。當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接收到相應於傳送資料之命令封套資料CW時,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根據相應於傳送資料之命令封套資料CW,自主控端電子裝置110接收資料DIN。當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判斷資料DIN已傳輸完畢時,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傳送相應於命令封套資料CW之一狀態詢問命令AC至從屬端電子裝置120,其中命令封套資料CW具有需要傳送之資料的長度,並且主控端電子裝置110係根據命令封套資料CW中需要傳送之資料的長度判斷資料DIN是否已傳輸完畢。當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接收到相應於命令封套資料CW之狀態詢問命令AC時,從屬端電子裝置120在資料DIN傳輸完畢後,傳送一狀態封套資料SW至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其中狀態封套資料SW係用以表示資料DIN傳輸完畢。
值得注意的是,當通訊介面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 時,命令封套資料CW係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命令區塊封套資料(Command Block Wrapper,CBW),並且狀態封套資料SW係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命令狀態封套資料(Command Status Wrapper,CSW),其中主控端電子裝置110係將命令封套資料CW以及資料DIN包裝為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O規範中之數據封包(Data Packet,DP),以傳送至從屬端電子裝置120,並且從屬端電子裝置120係將狀態封套資料SW以及資料DOUT包裝為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數據封包(Data Packet,DP),以傳送至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另外,主控端電子裝置110係將狀態詢問命令AC包裝為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交易封包(Transaction Packet,TP),以傳送至從屬端電子裝置120。
當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希望從屬端電子裝置120進入一低功率狀態時,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傳送一狀態切換要求SR至從屬端電子裝置120,以致使從屬端電子裝置120進入低功率狀態。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發明中,當從屬端電子裝置120在接收命令封套資料CW以及傳送狀態封套資料SW之步驟之間自主控端電子裝置110接收到一狀態切換要求SR時,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拒絕進入相應於狀態切換要求SR之一低功率狀態,並且傳送一拒絕訊號RS至主控端電子裝置110。當從屬端電子裝置120在接收命令封套資料CW以及狀態封套資料SW之步驟之外自主控端電子裝置110接收到一狀態切換要求SR時,從屬端電子裝置120進入相應於狀態切換要求SR之低功率狀態,並且傳送一接受訊號AS至主控端電子裝置110。
值得注意的是,當通訊介面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時,低功率狀態係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中規定之快速離開閒置狀態U1(Fast Exit Idle)或者慢速離開閒置狀態U2(Slow Exit Idle)。當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希望從屬端電子裝置120進入快速離開閒置狀態U1或者慢速離開閒置狀態U2時,主控端電子裝置110需要傳送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1或者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2至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換言之,在本實施例中,狀態切換要求SR係為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1或者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2。然而,當從屬端電子裝置120在接收命令封套資料CW以及傳送狀態封套資料SW之步驟之間自主控端電子裝置110接收到狀態切換要求SR時,從屬端電子裝置120仍然在進行資料DOUT或者資料DIN的傳輸。因此,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從屬端電子裝置120在接收命令封套資料CW以及傳送狀態封套資料SW之步驟之間自主控端電子裝置110接收到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1或者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2時,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拒絕進入相應於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1之快速離開閒置狀態U1或者相應於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2之慢速離開閒置狀態U2,並且傳送一拒絕訊號RS至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另外,當從屬端電子裝置120在接收命令封套資料CW以及狀態封套資料SW之步驟之外自主控端電子裝置110接收到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1或者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2時,從屬端電子裝置120進入相應於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1之快速離開閒置狀態U1或者相 應於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2之慢速離開閒置狀態U2,並且傳送接受訊號AS至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在本實施例中,拒絕訊號RS係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中規定之LXU,接受訊號AS係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中規定之LAU,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第2圖系本發明狀態切換方法之流程圖。狀態切換方法適用於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流程開始於步驟S200。
在步驟S200中,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接收到相應於資料讀取之命令封套資料CW。值得注意的是,當通訊介面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時,命令封套資料CW係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命令區塊封套資料(Command Block Wrapper,CBW),其中主控端電子裝置110係將命令封套資料CW以及資料DIN包裝為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數據封包(Data Packet,DP),以傳送至從屬端電子裝置120。
接著,在步驟S202中,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根據相應於資料讀取之命令封套資料CW,開始傳送資料DOUT至主控端電子裝置110。
接著,在步驟S204中,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接收到一狀態切換要求SR。換言之,從屬端電子裝置120在接收命令封套資料CW以及傳送狀態封套資料SW之步驟之間自主控端電子裝置110接收到一狀態切換要求SR。
接著,在步驟S206中,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拒絕進入相應於狀態切換要求SR之一低功率狀態,並且傳送一拒絕訊號RS至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值得注意的是,當通訊介面為通 用序列匯流排3.0時,低功率狀態係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中規定之快速離開閒置狀態U1(Fast Exit Idle)或者慢速離開閒置狀態U2(Slow Exit Idle)。在本實施例中,狀態切換要求SR係為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1或者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2。另外,拒絕訊號RS係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中規定之LXU,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接著,在步驟S208中,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接收到相應於命令封套資料CW之狀態詢問命令AC,並且當資料DOUT傳輸完畢後,傳送一狀態封套資料SW至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其中狀態封套資料SW係用以表示資料DOUT傳輸完畢。值得注意的是,當通訊介面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時,狀態封套資料SW係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命令狀態封套資料(Command Status Wrapper,CSW),其中從屬端電子裝置120係將狀態封套資料SW以及資料DOUT包裝為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數據封包(Data Packet,DP),以傳送至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另外,主控端電子裝置110係將狀態詢問命令AC包裝為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交易封包(Transaction Packet,TP),以傳送至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接著,流程回到步驟S200。
第3圖系本發明狀態切換方法之流程圖。狀態切換方法適用於從屬端電子裝置120。第3圖所示之步驟S300-S308相似於第2圖所示之步驟S200-S208,因此步驟S300-S308之詳細說明請參考第2圖,在此不再贅述。
在步驟S310中,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接收到一狀態 切換要求SR。換言之,從屬端電子裝置120在接收命令封套資料CW以及狀態封套資料SW之步驟之外自主控端電子裝置110接收到一狀態切換要求SR。
接著,在步驟S312中,從屬端電子裝置120進入相應於狀態切換要求SR之低功率狀態,並且傳送一接受訊號AS至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值得注意的是,當通訊介面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時,低功率狀態係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中規定之快速離開閒置狀態U1(Fast Exit Idle)或者慢速離開閒置狀態U2(Slow Exit Idle)。在本實施例中,狀態切換要求SR係為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1或者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2。另外,接受訊號AS係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中規定之LAU,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流程結束於步驟S312。
第4圖系本發明狀態切換方法之流程圖。狀態切換方法適用於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流程開始於步驟S400。
在步驟S400中,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接收到相應於傳送資料之命令封套資料CW。值得注意的是,當通訊介面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時,命令封套資料CW係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命令區塊封套資料(Command Block Wrapper,CBW),其中主控端電子裝置110係將命令封套資料CW以及資料DIN包裝為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數據封包(Data Packet,DP),以傳送至從屬端電子裝置120。
接著,在步驟S402中,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根據相應於傳送資料之命令封套資料CW,開始自主控端電子裝置110接收資料DIN。
接著,在步驟S404中,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接收到一狀態切換要求SR。換言之,從屬端電子裝置120在接收命令封套資料CW以及傳送狀態封套資料SW之步驟之間自主控端電子裝置110接收到一狀態切換要求SR。
接著,在步驟S406中,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拒絕進入相應於狀態切換要求SR之一低功率狀態,並且傳送一拒絕訊號RS至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值得注意的是,當通訊介面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時,低功率狀態係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中規定之快速離開閒置狀態U1(Fast Exit Idle)或者慢速離開閒置狀態U2(Slow Exit Idle)。在本實施例中,狀態切換要求SR係為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1或者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2。另外,拒絕訊號RS係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中規定之LXU,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接著,在步驟S408中,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接收到相應於命令封套資料CW之狀態詢問命令AC,並且當資料DIN傳輸完畢後,傳送一狀態封套資料SW至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其中狀態封套資料SW係用以表示資料DIN傳輸完畢。值得注意的是,當通訊介面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時,狀態封套資料SW係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命令狀態封套資料(Command Status Wrapper,CSW),其中從屬端電子裝置120係將狀態封套資料SW以及資料DIN包裝為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數據封包(Data Packet,DP),以傳送至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另外,主控端電子裝置110係將狀態詢問命令AC包裝為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交易封包(Transaction Packet,TP),以傳送至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接著,流程回到步驟S400。
第5圖系本發明狀態切換方法之流程圖。狀態切換方法適用於從屬端電子裝置120。第5圖所示之步驟S500-S508相似於第4圖所示之步驟S400-S408,因此步驟S500-S508之詳細說明請參考第4圖,在此不再贅述。
在步驟S510中,從屬端電子裝置120接收到一狀態切換要求SR。換言之,從屬端電子裝置120在接收命令封套資料CW以及狀態封套資料SW之步驟之外自主控端電子裝置110接收到一狀態切換要求SR。
接著,在步驟S512中,從屬端電子裝置120進入相應於狀態切換要求SR之低功率狀態,並且傳送一接受訊號AS至主控端電子裝置110。值得注意的是,當通訊介面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時,低功率狀態係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中規定之快速離開閒置狀態U1(Fast Exit Idle)或者慢速離開閒置狀態U2(Slow Exit Idle)。在本實施例中,狀態切換要求SR係為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1或者連結命令Link command LGO_U2。另外,接受訊號AS係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中規定之LAU,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流程結束於步驟S512。
本發明之方法,或特定型態或其部份,可以以程式碼的型態存在。程式碼可儲存於實體媒體,如軟碟、光碟片、硬碟、或是任何其他機器可讀取(如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亦或不限於外在形式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當程式碼被機器,如電腦載入且執行時,此機器變成用以參與本發明之裝置。程 式碼也可透過一些傳送媒體,如電線或電纜、光纖、或是任何傳輸型態進行傳送,其中,當程式碼被機器,如電腦接收、載入且執行時,此機器變成用以參與本發明之裝置。當在一般用途處理單元實作時,程式碼結合處理單元提供一操作類似於應用特定邏輯電路之獨特裝置。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另外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發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權利範圍。
100‧‧‧電子系統
110‧‧‧主控端電子裝置
120‧‧‧從屬端電子裝置
CW‧‧‧命令封套資料
AC‧‧‧狀態詢問命令
DIN‧‧‧資料
SR‧‧‧狀態切換要求
RS‧‧‧拒絕訊號
AS‧‧‧接受訊號
SW‧‧‧狀態封套資料
DOUT‧‧‧資料

Claims (10)

  1. 一種狀態切換方法,適用於一從屬端電子裝置,上述狀態切換方法包括:自一主控端電子裝置接收一命令封套資料;自上述主控端電子裝置接收相應於上述命令封套資料之一狀態詢問命令;根據上述狀態詢問命令,傳送一狀態封套資料至上述主控端電子裝置;以及當在接收上述命令封套資料以及傳送上述狀態封套資料之步驟之間自上述主控端電子裝置接收到一狀態切換要求時,拒絕進入相應於上述狀態切換要求之一低功率狀態。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狀態切換方法,其中上述從屬電子裝置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之規範。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狀態切換方法,其中上述命令封套資料係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命令區塊封套資料(Command Block Wrapper)。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狀態切換方法,其中上述狀態封套資料係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命令狀態封套資料(Command Status Wrapper)。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狀態切換方法,其中上述低功率狀態係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快速退出閒置狀態。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狀態切換方法,其中上述 低功率狀態係為通用序列匯流排3.0規範中之慢速退出閒置狀態。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狀態切換方法,更包括根據上述命令封套資料,自上述主控端電子裝置接收資料,或者傳送資料至上述主控端電子裝置。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狀態切換方法,其中拒絕進入相應於上述狀態切換要求之上述低功率狀態的步驟更包括傳送一拒絕訊號至上述主控端電子裝置。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狀態切換方法,更包括當在接收上述命令封套資料以及上述狀態封套資料之步驟之外自上述主控端電子裝置接收到上述狀態切換要求時,進入相應於上述狀態切換要求之上述低功率狀態。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狀態切換方法,其中進入相應於上述狀態切換要求之上述低功率狀態的步驟更包括傳送一接受訊號至上述主控端電子裝置。
TW102111369A 2013-03-29 2013-03-29 狀態切換方法 TWI5941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1369A TWI594113B (zh) 2013-03-29 2013-03-29 狀態切換方法
CN201310561382.0A CN104077254A (zh) 2013-03-29 2013-11-12 状态切换方法
US14/202,234 US9430030B2 (en) 2013-03-29 2014-03-10 Status switching method
US15/216,728 US9990027B2 (en) 2013-03-29 2016-07-22 Status switch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1369A TWI594113B (zh) 2013-03-29 2013-03-29 狀態切換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7800A true TW201437800A (zh) 2014-10-01
TWI594113B TWI594113B (zh) 2017-08-01

Family

ID=51598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1369A TWI594113B (zh) 2013-03-29 2013-03-29 狀態切換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430030B2 (zh)
CN (1) CN104077254A (zh)
TW (1) TWI59411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4658B (zh) * 2022-08-10 2023-12-01 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超高速通用序列匯流排控制方法與其實現之電腦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34627B (zh) * 2015-02-26 2016-05-21 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集線器、操作系統與控制方法
GB2537855B (en) 2015-04-28 2018-10-24 Advanced Risc Mach Ltd Controlling transitions of devices between normal state and quiescent state
CN112087359B (zh) * 2020-09-28 2022-03-18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串行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96529B1 (en) * 2001-03-26 2013-12-03 Usa Technologies, Inc. Interactive interface effectuated vending
US8166221B2 (en) * 2004-03-17 2012-04-24 Super Talent Electronics, Inc. Low-power USB superspeed device with 8-bit payload and 9-bit frame NRZI encoding for replacing 8/10-bit encoding
TWI356307B (en) * 2006-11-28 2012-01-11 Via Tech Inc Hardware accelerator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0511199C (zh) * 2006-11-28 2009-07-08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硬件加速器与数据传输方法
US7702820B2 (en) 2006-11-28 2010-04-20 Via Technologies, Inc. Hardware accelerator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7996586B2 (en) 2009-07-24 2011-08-09 Via Technologies, Inc. USB port for employing a plurality of selectable data transmission priority rules
BRPI1004997A2 (pt) * 2009-11-11 2013-02-26 Seiko Epson Corp dispositivo eletrânico e mÉtodo de controle do mesmo
US9201732B2 (en) * 2010-01-28 2015-12-01 Cleversafe, Inc. Selective activation of memory to retrieve data in a dispersed storage network
TWI460595B (zh) * 2011-08-12 2014-11-11 Sk Hynix Inc 用於通用外接電子裝置的電源管理方法
JP5792645B2 (ja) * 2012-01-13 2015-10-14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9772669B2 (en) * 2012-05-21 2017-09-26 Lg Electronics Inc. Power device, power control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US9247495B2 (en) * 2012-11-06 2016-01-2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ower saving Wi-Fi tetherin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4658B (zh) * 2022-08-10 2023-12-01 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超高速通用序列匯流排控制方法與其實現之電腦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97912A1 (en) 2014-10-02
TWI594113B (zh) 2017-08-01
US9430030B2 (en) 2016-08-30
CN104077254A (zh) 2014-10-01
US20160328012A1 (en) 2016-11-10
US9990027B2 (en) 2018-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6264598B2 (en) RFID optimized capability negotiation
TWI538425B (zh) 藍牙介面的資料傳輸系統及傳輸方法
US893541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advertisement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regarding connection setup
TWI614608B (zh) 用於觸控感測器資訊的通訊之設備、系統及方法
TWI594113B (zh) 狀態切換方法
TW201722120A (zh) 用於訊息傳遞和輸入/輸出傳遞介面的最優潛時封包化器有限狀態機
CN105094383B (zh) 智能笔配对和连接
US2014016097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w energy discovery
US9514066B1 (en) Reconfigurable interface and method of configuring a reconfigurable interface
CN100407185C (zh) 主机设备、设备单元、通信系统和数据发送/接收方法
TW201433112A (zh) 藍牙裝置配對資訊交換方法及應用該方法的藍牙裝置的配對切換方法
TW201351156A (zh) 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058862A1 (zh) 一种基于spi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TWI540930B (zh) 在無線構件間具有共享資源之無線裝置分散式管理技術
JP2013218649A (ja) メモリーカードアダプター
CN101464844A (zh) 一种ram使用权的控制方法及总线接口
CN106649183A (zh) 一种基于mcu的低功耗串行通信芯片
US20120081069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US9003072B2 (en) Portable data storage device with wireless functionality having a digital switch circuit and a method for storing data in the aforementioned
TWI450098B (zh) 主控端電子裝置以及主控端操作方法
WO2019104989A1 (zh) 终端和通信方法
JP2014052981A (ja) Usbペリフェラル装置
TWI493907B (zh) 近場通訊裝置的檔案分享系統及其方法
CN103427261B (zh) 储存卡转接装置
TWM375358U (en)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