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3112A - 藍牙裝置配對資訊交換方法及應用該方法的藍牙裝置的配對切換方法 - Google Patents

藍牙裝置配對資訊交換方法及應用該方法的藍牙裝置的配對切換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3112A
TW201433112A TW102104057A TW102104057A TW201433112A TW 201433112 A TW201433112 A TW 201433112A TW 102104057 A TW102104057 A TW 102104057A TW 102104057 A TW102104057 A TW 102104057A TW 201433112 A TW201433112 A TW 2014331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client device
identification code
servo
pai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4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21905B (zh
Inventor
Chih-Wei Chen
Sheng-Hung Wang
Chih-Tao Hsieh
Original Assignee
Ibabeface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babeface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Ibabeface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TW102104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1905B/zh
Priority to US14/162,601 priority patent/US20140220894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433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3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1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190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04W12/71Hardware ident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藍牙裝置的配對切換方法適於二個藍牙客戶裝置對一個藍牙伺服裝置(亦可稱為藍牙周邊裝置),此配對切換方法可以讓原本第一客戶裝置與伺服裝置的連線狀態經由第一藍牙客戶裝置對藍牙伺服裝置及第二藍牙客戶裝置之配對切換動作,而讓藍牙伺服裝置能與第二藍牙客戶裝置直接建立連線,省卻手動逐一配對之作業。

Description

藍牙裝置配對資訊交換方法及應用該方法的藍牙裝置的配對切換方法
一種藍牙裝置之配對切換方法,特別有關於一種二個藍牙客戶裝置對一個藍牙伺服裝置間的配對切換方法。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許多電子裝置開始採用無線傳輸的來作為資料(或資訊)的交換方式。而現在最常採用的無線傳輸協定莫過於藍牙無線傳輸協議(Bluetooth)、無線網路(IEEE 802.11系列)。
藍牙裝置間進行通訊前,須先進行配對,此配對程序相對複雜,,除了有多個預設動作外,操作中還須輸入密碼,若無使用手冊或熟悉此項程序的人協助,一般人是無法自行將藍牙裝置進行配對的,即使是曾經將自己的藍牙裝置進行配對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即忘記該配對程序,當該使用者須重新配對藍牙裝置時(例如換個一個耳機或手機),須再請求他人之協助,相當不便!更遑論忘記或不知道密碼所造成不便之情形。
其次,當一藍牙伺服裝置與一第一藍牙客戶裝置完成配對(綁定後,若欲將第一藍牙客戶裝置替換為第二藍牙客戶裝置時,則須將藍牙伺服裝置重置,再由第二藍牙客戶裝置與藍牙伺服裝置配對,方可完成。之後,若再欲以第一藍牙客戶裝置取代第二藍牙客戶裝置,則配對程序需進做一次,相當不方便。
鑒於以上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藍牙裝置之配對切換方法,可以在多台不同的藍牙裝置之間快速的切換配對狀態。
依據一實施例,藍牙裝置之配對切換方法包含第一藍牙客戶裝置傳送一伺服識別碼至一第二藍牙客戶裝置;該第一藍牙客戶裝置自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接收一第二客戶識別碼;該第一藍牙客戶裝置傳送該第二客戶識別碼至一藍牙伺服裝置;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將該伺服識別碼寫入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的一第二客戶配對資訊;該藍牙伺服裝置將該第二客戶識別碼寫入該藍牙伺服裝置之一伺服配對資訊;該第一藍牙客戶裝置與該藍牙伺服裝置切換一連線狀態;以及該藍牙伺服裝置與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建立該連線狀態。
藉由本發明之藍牙裝置之配對切換方法,可以使得多個藍牙客戶裝置之間輕易地交換配對資訊以對同一個藍牙伺服裝置建立連線,無須進行繁複的手動逐一配對之程序。
有關本發明的特徵與實作,茲配合圖式作最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請同時參閱「第1圖」及「第2圖」,「第1圖」為應用本發明藍牙裝置之配對切換方法之系統結構示意圖。「第2圖」為本發明藍牙裝置之配對切換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第1圖」、「第2圖」係將本發明應用於三個藍牙裝置10,20,30之範圍,但並不以此為限,以本實施例為例,此三個藍牙裝置 分別為藍牙伺服裝置10(Bluetooth Server)、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Bluetooth Client)、及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
其中,藍牙伺服裝置10可以是但不限於耳機或其他設,藍牙伺服裝置10亦可稱為被連線裝置或藍牙周邊裝置,部分文獻稱藍牙伺服裝置10為僕裝置,在實際應用時,藍牙伺服裝置是可以被設定為藍牙伺服器(Bluetooth Server)的任何藍牙裝置;而第一、第二藍牙客戶裝置20,30則亦可稱為藍牙控制主機或稱連線裝置,部分文獻稱藍牙客戶裝置為為主裝置,第一、第二藍牙客戶裝置20,30可以是能被設定為藍牙客戶端點的裝置,例如但不限於手機、電腦、平板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erson Digital Assistant,PDA)。本發明實際應用時,可以是用於防小孩走失的藍牙警報系統(Child Locator),進一步說,藍牙伺服裝置10可以是配置於小孩端的藍牙伺服裝置(如小熊掛飾),而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則是各別配置於父、母處的藍牙客戶裝置(如,手機或平板)。使用時,原為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父親)與藍牙伺服裝置10保持連線狀態以監視小孩是否在安全範圍內活動,當父親(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因特別因素而將離開與藍牙伺服裝置10的有效連線範圍時,父親可以將藍牙配對資訊移轉(切換)至母親所持的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使得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可與藍牙伺服裝置保持連線狀態以持續監視小孩是否仍在安全範圍內活動。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藍牙裝置之配對切換方法可以是執行 於藍牙伺服裝置10、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的一個軟體(例如但不限於應用程式,App)、或靭體,亦可以是該方法中的部分步驟由人工操作,而部分步驟由藍牙客戶裝置中的硬體完成,為便於說明,以下茲以執行於藍牙客戶裝置10的應用程式(App)為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藍牙伺服裝置10具有一伺服識別碼、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具有第一藍牙客戶識別碼、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具有一第二藍牙客戶識別碼,伺服識別碼、第一藍牙客戶識別碼及第二藍牙客戶識別碼可以是藍牙裝置的唯一識別碼(UUID,Universal Unique Identifier),藍牙裝置利用此唯一識別碼來辨識與之配對/連線的另一藍牙裝置。而藍牙伺服裝置10、第一、第二藍牙客戶裝置20,30另具有一儲存區,此儲存區是用以在本身已與另一藍牙裝置綁定(Bundled)或配對(Pair)完成後,儲存與之綁定(bundled)或配對的藍牙裝置的唯一識別碼,此儲存區所儲存的已綁定或已配對資訊在本文中即稱為配對資訊,在此將藍牙伺服裝置10、第一、第二藍牙客戶裝置20,30的配對資訊分別命名為伺服配對資訊、第一客戶配對資訊、及第二客戶配對資訊;也就是說,若藍牙伺服裝置10已與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綁定,則伺服配對資訊中會儲存有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的第一客戶識別碼,且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的第一客戶配對資訊中會儲存有藍牙伺服裝置10的伺服識別碼;若藍牙伺服裝置10已與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綁定,則伺服配對 資訊中會儲存有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的第二客戶識別碼,且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的第二客戶配對資訊中會儲存有藍牙伺服裝置10的伺服識別碼。
請續參閱「第2圖」,藍牙裝置之配對切換方法包含:步驟S60:一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傳送一第一客戶配對資訊之一伺服識別碼至一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該伺服識別碼係對應一藍牙伺服裝置10,第一客戶配對資訊對應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步驟S62:該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自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接收一第二客戶識別碼,該第二客戶識別碼係對應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步驟S74: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將伺服識別碼寫入第二客戶配對資訊;步驟S64: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傳送該第二客戶識別碼至該藍牙伺服裝置10;步驟S52:藍牙伺服裝置10將第二客戶識別碼寫入藍牙伺服裝置10的一伺服配對資訊;步驟S66: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與該藍牙伺服裝置10切斷一連線狀態;以及步驟S68: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對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發出一切換指令;以及步驟S78及S54:藍牙伺服裝置10與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 建立連線。
其中,在執行步驟S60之前,藍牙伺服裝置10與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屬於已綁定狀態(或稱已配對狀態),換句話說,藍牙伺服裝置10儲存有伺服配對資訊,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儲存有第一客戶配對資訊,伺服配對資訊至少包含有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的第一客戶識別碼(第一客戶識別碼對應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如同前述,此第一客戶識別碼是藍牙伺服裝置10用以辨識已配對的藍牙裝置的,此第一客戶識別碼可以是但不限於通用唯一識別碼(Universal Unique Identifier,UUID)、或媒體存取控制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 address,或稱為硬體位址)。而第一客戶配對資訊亦至少包含有藍牙伺服裝置10的伺服識別碼(伺服識別碼對應藍牙伺服裝置10),此伺服識別碼是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用以辨識已配對的藍牙裝置的,此第一識別碼可以是但不限於通用唯一識別碼(UUID)、或媒體存取控制位址。
步驟S60係由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傳送第一客戶配對資訊中的伺服識別碼至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而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則進行步驟S70之接收伺服識別碼,其中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與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間用以傳送伺服識別碼之通訊方式可以是任何通訊方式,例如但不限於有線通訊(如通用串列匯流排,USB,Universal Serial Bus、串列RS232或並列傳輸RS485)、無線通訊(藍牙、3G,WiFi等)。
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在步驟S60後,可進行S62之自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接收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的第二客戶識別碼(第二客戶識別碼對應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換句話說,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在步驟S70後可進行步驟S72的傳送第二客戶識別碼至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其中第二客戶識別碼亦可以是但不限於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的通用唯一識別碼、或媒體存取控制位址。
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在進行了S70之後,可在S72之前或之後進行S74之將伺服識別碼寫入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的第二客戶配對資訊。
接著,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即可傳送第二客戶識別碼至藍牙伺服裝置10(S64),此時,藍牙伺服裝置10即進行S50之接收第二客戶識別碼動作,其後,藍牙伺服裝置10即可進行S52之將第二客戶識別碼寫入藍牙伺服裝置10的配對資訊中。
前述步驟S60及S64之動作,亦可稱為寫入識別碼命令,意即,當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對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發出寫入伺服識別碼命令時,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即進行S70接收伺服識別碼及S74的將伺服識別碼寫入第二客戶配對資訊中,相同地,當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對藍牙伺服裝置10發出寫入第二客戶識別碼命令時,藍牙伺服裝置10即進行S50接收第二客戶識別碼及S52的將第二客戶識別碼寫入伺服配對資訊中。此寫入識別碼命令即是令接收的藍牙裝置以所接收到的識別碼修改目前藍牙的配對 資訊。
前述步驟S62之順序亦可在步驟S60之前,亦即,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可以先執行S62之接收第二客戶識別碼之動作後,再執行S60之傳送伺服識別碼至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之動作。
其次,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即可進行S66之與藍牙伺服裝置10切斷連線狀態、或進行S68之對第二藍牙客戶裝置發出切換命令,其中S66與S68的順序可以對調,而切換命令則是由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通知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使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向藍牙伺服裝置10發出配對命令(S76)。
當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向藍牙伺服裝置10發出配對命令時,由於藍牙伺服裝置10已與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斷線,且藍牙伺服裝置10之伺服配對資訊中具有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的第二客戶識別碼,因此,藍牙伺服裝置10將與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建立連線狀態(S54,S78)。
前述S66所切斷之連線狀態係指藍牙伺服裝置10與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間之連線狀態,而S54與S78所建立之連線狀態指的是藍牙伺服裝置10與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之連線狀態。
在一實施例中,步驟S66與步驟S68亦可被省略,而由藍牙伺服裝置10與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自行完成連線狀態,意即,當藍牙伺服裝置10將第二客戶識別碼寫入伺服配對資訊後,藍牙伺服裝置10即可自動與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切斷連線,即自動 切換至廣告模式(Advertising Mode),等待與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配對,此時,當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接收並寫入伺服識別碼後,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即自動對藍牙伺服裝置10發出配對命令,因此,當藍牙伺服裝置10接收到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發出的配對命令後,藍牙伺服裝置即接受該配對命令並切換至連線模式(Connected Mode)。
前述藍牙伺服裝置10切換至廣告模式後,由於伺服配對資訊已變更為對應第二客戶識別碼了,因此,即便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對藍牙伺服裝置10發出配對命令,亦因為伺服配對資訊與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的第一客戶識別碼不一致(伺服配對資訊所具有的是第二客戶識別碼,此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的第一客戶識別碼不一致),而使得藍牙伺服裝置10與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不會建立連線狀態。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僅進行S60,S62,S64,而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則進行了S70,S72,S74,S76與S78,藍牙伺服裝置10則進行了S50,S52,S54,如此,即可省略了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之S66與S68。
上述的配對切換方法係由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為主控裝置,但並不以此為限,本發明配對切換方法亦可以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為主控裝置,其動作流程如下:由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向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發出切換配 對命令,此時,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即會進行S72之傳送第二客戶識別碼至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之動作,而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亦可進行S60之傳送伺服識別碼至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之動作,接著,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在將伺服識別碼儲存於第二客戶配對資訊後,即開始持續對藍牙伺服裝置10發出配對命令。
而第一藍牙客戶裝置20在接收到第二客戶識別碼後,即對藍牙伺服裝置10發出寫入第二客戶識別碼之命令,藍牙伺服裝置10接收該寫入命令後,即將第二客戶識別碼寫入伺服配對資訊,接著,藍牙伺服裝置10即切換為廣告模式,等待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的配對命令,當藍牙伺服裝置10接收到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的配對命令後,即接受該配對命令並與第二藍牙客戶裝置30建立連線模式。
從上述內容可以得知,藉由本發明之藍牙裝置之配對切換方法,可以使得多個藍牙客戶裝置之間輕易地交換配對資訊以對同一個藍牙伺服裝置建立連線,無須進行繁複的手動逐一配對之程序。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藍牙伺服裝置
20‧‧‧第一藍牙客戶裝置
30‧‧‧第二藍牙客戶裝置
第1圖為應用本發明藍牙裝置之配對切換方法之系統結構示 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藍牙裝置之配對切換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10‧‧‧藍牙伺服裝置
20‧‧‧第一藍牙客戶裝置
30‧‧‧第二藍牙客戶裝置

Claims (10)

  1. 一種藍牙裝置的配對切換方法,包含:一第一藍牙客戶裝置傳送一第一客戶配對資訊之一伺服識別碼至一第二藍牙客戶裝置,該伺服識別碼係對應一藍牙伺服裝置;該第一藍牙客戶裝置自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接收一第二客戶識別碼,該第二客戶識別碼係對應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該第一藍牙客戶裝置傳送該第二客戶識別碼至該藍牙伺服裝置;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將該伺服識別碼寫入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的一第二客戶配對資訊;該藍牙伺服裝置將該第二客戶識別碼寫入該藍牙伺服裝置之一伺服配對資訊;以及該藍牙伺服裝置與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建立該連線狀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藍牙裝置的配對切換方法,其中該藍牙伺服裝置與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建立連線狀態之步驟包括: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向該藍牙伺服裝置發出一配對命令;以及該藍牙伺服裝置接收該配對命令並切換至該連線狀態。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藍牙裝置的配對切換方法,其中在該藍牙伺服裝置與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建立連線狀態之前另包括該第一藍牙客戶裝置向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發出一切換命令。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藍牙裝置的配對切換方法,其中在該藍牙伺服裝置與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建立連線狀態之前另包括該第一藍牙客戶裝置與該藍牙伺服裝置切斷一連線狀態。
  5. 一種藍牙裝置配對資訊交換方法,適於一第一藍牙客戶裝置,該方法包含:對一第二藍牙客戶裝置發出寫入一伺服識別碼命令,該伺服識別碼對應一藍牙伺服裝置;自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接收一第二客戶識別碼,該第二客戶識別碼對應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以及對該藍牙伺服裝置發出寫入該第二客戶識別碼命令。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藍牙裝置配對資訊交換方法,其中在該寫入該第二客戶識別碼命令之後,另包含對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發出一切換命令。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藍牙裝置配對資訊交換方法,其中在該寫入該第二客戶識別碼命令之後,另包含切斷與該藍牙伺服裝置之連線狀態。
  8. 一種藍牙裝置配對資訊交換方法,適於一第二藍牙客戶裝置,該方法包含:接收一寫入一伺服識別碼命令,該伺服識別碼對應一藍牙伺服裝置;寫入該伺服識別碼於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之一第二客戶配對資訊;傳送一第二客戶識別碼至一第一藍牙客戶裝置,該第二客戶識別碼對應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發出一配對命令;以及建立與該藍牙伺服裝置的連線狀態。
  9. 一種藍牙裝置配對資訊交換方法,適於一藍牙伺服裝置,該方法包含: 接收一寫入一第二客戶識別碼命令,該第二客戶識別碼對應一第二藍牙客戶裝置;寫入該第二客戶識別碼於該藍牙伺服裝置的一伺服配對資訊;以及建立與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之連線狀態。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藍牙裝置配對資訊交換方法,其中在建立與該第二藍牙客戶裝置之連線狀態之前,另包含切換至一廣告模式。
TW102104057A 2013-02-01 2013-02-01 藍牙裝置配對資訊交換方法及應用該方法的藍牙裝置的配對切換方法 TWI5219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4057A TWI521905B (zh) 2013-02-01 2013-02-01 藍牙裝置配對資訊交換方法及應用該方法的藍牙裝置的配對切換方法
US14/162,601 US20140220894A1 (en) 2013-02-01 2014-01-23 Method of switching pairing between bluetooth devic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4057A TWI521905B (zh) 2013-02-01 2013-02-01 藍牙裝置配對資訊交換方法及應用該方法的藍牙裝置的配對切換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3112A true TW201433112A (zh) 2014-08-16
TWI521905B TWI521905B (zh) 2016-02-11

Family

ID=51259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4057A TWI521905B (zh) 2013-02-01 2013-02-01 藍牙裝置配對資訊交換方法及應用該方法的藍牙裝置的配對切換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20894A1 (zh)
TW (1) TWI5219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36206A2 (ko) * 2014-09-04 2016-03-10 엘지전자(주) 블루투스 le(low energy) 기술을 이용하여 디바이스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6370175B2 (ja) * 2014-09-04 2018-08-08 日本光電工業株式会社 医療機器、医療機器制御方法、及び医療機器連携システム
US10440757B2 (en) * 2015-02-17 2019-10-08 Google Llc Second-screen control automatic pairing using push notifications
US10848926B2 (en) * 2015-06-15 2020-11-24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12799B2 (en) 2016-01-10 2018-03-06 Apple Inc. Switching between watches or other accessories
US9838526B2 (en) 2016-01-10 2017-12-05 Apple Inc. Switching between watches or other accessories
US11343371B2 (en) 2016-01-10 2022-05-24 Apple Inc. Switching between watches or other accessories
US20200304990A1 (en) * 2016-03-30 2020-09-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Bluetooth device pairing
FR3050091B1 (fr) 2016-04-08 2018-04-06 Wistiki Procede d'appariement entre un peripherique connecte et une communaute
CN108616847B (zh) * 2016-12-07 2021-09-28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链接方法、装置及蓝牙设备
KR20200044505A (ko) * 2018-10-19 2020-04-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링크 공유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US11000759B2 (en) * 2019-03-29 2021-05-11 Valve Corporation Game controller operable in bluetooth low energy (BLE) mode
CN110611905B (zh) * 2019-08-09 2023-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共享方法、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1818379B (zh) * 2020-07-20 2022-03-1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蓝牙配对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4250B2 (en) * 2000-12-15 2004-06-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ing in uncoordinated frequency hopping piconets
US6842460B1 (en) * 2001-06-27 2005-01-11 Nokia Corporation Ad hoc network discovery menu
JP3848235B2 (ja) * 2002-10-04 2006-11-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処理装置、通信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515945B2 (en) * 2003-06-30 2009-04-07 Nokia Corporation Connected mode for low-end radio
CN101981940B (zh) * 2008-03-28 2014-09-03 夏普株式会社 远程操作装置、操作对象装置、远程操作装置的控制方法、操作对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远程操作系统
TW201033856A (en) * 2009-03-06 2010-09-16 Zippy Tech Corp Multi-target switching transmission method
US20120083208A1 (en) * 2010-09-30 2012-04-05 Apple Inc. Wireless accessory device pairing transfer between multiple host devices
US9130914B2 (en) * 2010-09-30 2015-09-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server de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21905B (zh) 2016-02-11
US20140220894A1 (en) 2014-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1905B (zh) 藍牙裝置配對資訊交換方法及應用該方法的藍牙裝置的配對切換方法
TWI617919B (zh) 用於促進無線對接系統中的直接配對的設備和方法
JP6219501B2 (ja) ワイヤレスドッキングのためのアクセス制御
KR101705764B1 (ko) 무선 도킹
JP6293874B2 (ja) ワイヤレスドッキングアーキテクチャ
EP3005763B1 (en) Utiliz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wireless docking environments
WO2017185680A1 (zh) 终端交互控制方法和装置
JP2016524422A (ja) コンフィギュレーション接続装置
JP5723413B2 (ja) リモ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方法、及びリモ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システム
EP3005762A1 (en) Wireless docking
JP2016531479A (ja) ワイヤレス接続スイッチング方法、ワイヤレス端末、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JP2015023481A (ja) 無線lan装置、無線lan装置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無線lan装置の制御方法
WO2018045722A1 (zh)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8072463A1 (zh) 一种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8049964A1 (zh) 数据转移方法及相关产品
JP2014138267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272570B2 (ja) オブジェクト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TWI493907B (zh) 近場通訊裝置的檔案分享系統及其方法
WO2017066983A1 (zh) 手机无线充电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