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6841A - 製備型高效能液相層析(hplc)分離系統以及定量分步分離總真空殘渣油的技術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製備型高效能液相層析(hplc)分離系統以及定量分步分離總真空殘渣油的技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6841A
TW201436841A TW102144823A TW102144823A TW201436841A TW 201436841 A TW201436841 A TW 201436841A TW 102144823 A TW102144823 A TW 102144823A TW 102144823 A TW102144823 A TW 102144823A TW 201436841 A TW201436841 A TW 2014368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on column
separation
sample
column
aromatic 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4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irbal Chawla
Original Assignee
Exxonmobil Res & E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xxonmobil Res & Eng Co filed Critical Exxonmobil Res & Eng Co
Publication of TW201436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684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5/00Separa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solid sorbents; Apparatus therefor
    • B01D15/08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 B01D15/10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or operational features
    • B01D15/18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or operational features relating to flow patterns
    • B01D15/1864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or operational features relating to flow patterns using two or more columns
    • B01D15/1871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or operational features relating to flow patterns using two or more columns placed in ser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7/00Distillation of hydrocarbon oils
    • C10G7/08Azeotropic or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8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8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 G01N2030/8809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analys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sample
    • G01N2030/884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analys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sample organic compounds
    • G01N2030/8854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analys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sample organic compounds involving hydrocarb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ath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Adsorbents In General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揭示一種方法及系統,其係用於進行總真空殘渣油之層析分析的方法及系統,以量化在該總真空殘渣油內所含之八類化合物(亦即瀝青烯、飽和化合物、1-4+環芳香族、硫化物及極性化合物),卻不需預先去除瀝青。該系統也能進行真空氣油及已去除瀝青之油的層析分析,以量化七類化合物(亦即飽和化合物、1-4+環芳香族、硫化物及極性化合物)。該系統也能進行殘渣油之層析分析,以確認瀝青烯之存在且將彼定量。

Description

製備型高效能液相層析(HPLC)分離系統以及定量分步分離總真空殘渣油的技術方法
所揭示之主題係關於含烴油之分析方法及系統。尤其是,所揭示之主題係關於一種進行總真空殘渣油之層析分析的方法及系統,以量化在該總真空殘渣油內所含之八類化合物(亦即瀝青烯、飽和化合物、1-4+環芳香族、硫化物及極性化合物),卻不預先去除瀝青。所揭示之主題也關於一種進行總大氣殘渣油之層析分析的方法及系統,以量化在該總大氣殘渣油內所含之八類化合物(亦即瀝青烯、飽和化合物、1-4+環芳香族、硫化物及極性化合物),卻不預先分步分離及去除瀝青。所揭示之主題也關於一種進行真空氣油及經去除瀝青之油之層析分析的方法及系統,以量化七類化合物(亦即飽和化合物、1-4+環芳香族、硫化物及極性化合物)。所揭示之主題也關於一種進行殘渣油之層析分析的方法及系統,以確認瀝青烯之存在及量化瀝青烯。
重原油之組成分析對於改良精煉操作的效率是必要的。該組成分析有助於確認能處理特定級別或類別之原油的特定精煉廠。該組成分析也將有助於確認何種產物構成(product slates)能由特定原油製造及何種處理被需要以產生該產物構成。這些重原油常是太複雜以致不能使用最通用之分析技術/儀器來分析以得詳細的組成資料。因此,必要將彼分步分離成不同類化合物之子群,以致可以使用特徵化工具(例如高解析質譜儀)進行詳細/廣泛的分子組成分析。
製備型液相層析(LC)已極廣泛地被使用以主要就飽和化合物、芳香族及極性化合物之三類化合物分步分離重質流。飽和化合物包括正烷烴、異烷烴及環烷烴。芳香族包括芳香族烴類、芳香族噻吩及一些硫化物。極性化合物包括含雜原子之錯合有機化合物。另外,使用製備型液相層析將芳香族進一步分步分離,以基於芳香族環之數目(諸如1、2、3、4+個環)大抵地分成四類芳香族化合物。雖然這些製備型液相層析措施提供相對純的部份及該重量百分比數據,該LC分離是極費力且耗時的且因此是昂貴的。這些分離對環境不友善,因為彼等使用大量必須被蒸發以獲得純部份的有機溶劑。
在石油工業中,該重質石油流(沸點高於550℉)最常藉由二或多種液相層析技術來分步分離,以獲得詳細組成資料。精確詳細之組成資料是必需的,以將該重 質流(例如真空氣油流)處理成更有用的商品例如石油腦、柴油等。另外,對於發展新的處理能力而言,重質石油流之詳細特徵化是需要的。
用於分步分離真空氣油的高解析烴分析(HDHA)液相層析計畫約在20年前被發展且已不時地被升級。過去多年已有改良,諸如以可再利用之不鏽鋼管柱代替開放玻璃管柱LC分離(亦即矽膠分離)。該開放管柱LC以自動化的高效能液相層析(HPLC)計畫代替。該HDHA實驗室製備之裝填硝酸銀的不能再利用之管柱以可再利用之銀離子管柱代替,以保留硫化物且達成飽和化合物與單環芳香族間之基線(base-line)分離。現存之用於真空氣油之分步分離的二種高效能液相層析(HPLC)分離技術在提供HDHA數據方面是極耗時且緩慢的。該HPLC技術之一者-芳香族環類(ARC)技術在約20年前被發展,是在-40℃下操作且難以維持。另一HPLC技術-矽膠分離(SGS)技術在約10年前被發展且是基於填充之HPLC管柱。此二技術與本發明之揭示之主題相比使用約10-15倍多之溶劑體積(每樣品11.5升對0.70升)且耗費約20-25小時以完成一樣品之分離。
大部分之這些LC分離是在製備型規模下進行,以致獲得足夠的每一分離部份以進行其他分析。這些分離是極麻煩的且大部分使用矽膠或氧化鋁作為靜止相。以胺基及/或氰基官能化之矽膠固相也已被使用。然而,這些分離對特定類別(亦即飽合化合物、芳香族、極性化 合物及芳香族子部份)提供一些有限的資料。
雖然該些HDHA協定為自動化方法,仍是極耗時的。共同轉讓給Chawla等人之美國專利8,114,678揭示一種自動化之分析級HPLC方法,以供快速定量測定在沸點為550℉至1050℉間之重質石油流中的七類化合物,該方法比該現存之計畫有明顯改良。該七類化合物是:飽合化合物、芳香族環第1-4類、硫化物及極性化合物。藉由Chawla等人所揭示之計畫係稱為STAR-7(Synthesis TARget of 7 class of compounds)。美國專利8,114,678之揭示整體藉由引用被併入本文中。分析類型係關於精煉及研究二類樣品之組成分析。在STAR-7計畫中之合成是指數據核對過程,其中詳細的組成模型被調整以配合稱為標的之分析測試結果。該STAT-7計畫提供在該核對過程中所用之七項分析測試結果。該STAR-7計畫可被用來作為在發展烴樣品之組成模型時的分析計畫的部分。另外,該STAR-7計畫可在估算測試樣品之組成模型時,提供一個核對參考組成模型之標的。該分析級STAR-7分離計畫利用二個可再使用之管柱及一個HPLC系統。該STAR-7分離計畫及系統比現存之計畫有改善,因此彼可以明顯更少之時間(亦即數日對8-10小時)進行,且所有七個部份之重量百分比數據係基於偵測器之校正反映來獲得。然而,該STAR-7分離計畫及系統不適合用於分析總真空殘渣油,其在沒有預先處理該殘渣油以移除瀝青烯下,一般是含高硫及高氮之重質部份。
目前,殘渣油樣品之分步分離除了需要繁瑣的瀝青烯移除,還需要具有二個耗時之較大規模HPLC分離(SGS及ARC)的套組。有需要一種分離系統及計畫,以在冗長的製備型規模SGS及低於室溫(-40℃)之ARCHPLC分離之前,對極耗時之瀝青烯的離線(off-line)移除提供更快且相對便宜的替代方式。也需要一種使用明顯更少溶劑的分離系統及計畫。
本揭示之主題是關於一種進行總真空殘渣油樣品之定量分步分離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該總真空殘渣油樣品導入具有第一分離塔、第二分離塔及第三分離塔之分離系統中。該第一分離塔是瀝青烯測定器塔。該第二分離塔是含有2,4-二硝基苯胺基丙基矽膠之DNAP塔。該第三分離塔含有負荷銀離子之強陽離子交換矽膠(Ag+SCX-)。該方法包括在該第一分離塔中進行瀝青烯析出製程,以使瀝青烯由該總真空殘渣油樣品析出。瀝青烯析出製程包括使第一溶劑通過全部三個分離塔以在該第一分離塔中由該樣品析出瀝青烯。一旦該瀝青烯在該第一塔中析出,其餘的殘渣油被轉送至該第二塔。
該方法另外包括在該第二分離塔中進行飽和化合物部份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飽和化合物部份。該飽和化合物部份移除製程包括在第二及第三分離塔中,使用相同溶劑,由該樣品萃取該飽和化合物部份。該飽和 化合物部份移除製程包括將該經萃取之飽和化合物部份供應至偵測器。供應該經萃取之飽和化合物部份至該偵測器係包括在進入該偵測器之前使該經萃取之飽和化合物部份通過該第三分離塔。
該方法另外包括在該第二分離塔及第三分離塔中進行芳香族環類部份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至少一種芳香族環類部份。芳香族環類部份之移除製程包含使用第二溶劑,將在該樣品中所含之芳香族環第1類部份由該第二分離塔傳送至該第三分離塔;及使用第三溶劑,將該芳香族環第1類部份由該第三分離塔萃取出。該經萃取之芳香族環第1類部份經供應至該偵測器。該芳香族環類部份移除製程另外包括使用第四溶劑,將在該樣品中所含之芳香族環第2類部份由該第二分離塔傳送至該第三分離塔;及使用第五溶劑,將該芳香族環第2類部份由該第三分離塔萃取出。將該經萃取之芳香族環第2類部份供應至偵測器。該芳香族環類部份移除製程另外包括使用第六溶劑,將在該樣品中所含之芳香族環第3類部份由該第二分離塔傳送至該第三分離塔;及使用第七溶劑,將該芳香族環第3類部份由該第三分離塔萃取出。將該經萃取之芳香族環第3類部份供應至偵測器。該芳香族環類部份移除製程另外包括使用第八溶劑,將在該樣品中所含之芳香族環第4+類部份由該第二分離塔傳送至該第三分離塔;及使用第九溶劑,將該芳香族環第4+類部份由該第三分離塔萃取出。將該經萃取之芳香族環第4+類部份供應至偵測 器。
該方法另外包括在該第三分離塔中進行硫化物部分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硫化物部份。該方法也包括在該第二分離塔中進行極性化合物部份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極性化合物部份。該方法也包括在該第一分離塔中進行瀝青烯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經析出之瀝青烯。該第二分離塔及該第三分離塔在進行該瀝青烯移除製程之前被清潔。在移除該瀝青烯之後,該分離系統被清潔且再生。
本揭示之主題也關於一種進行烴樣品之定量分步分離的分離系統。該分離系統包括第一分離塔、第二分離塔及第三分離塔。該系統另外包括供應分離用溶劑至該第一分離塔、該第二分離塔及該第三分離塔之至少一者的溶劑傳送單元。該系統也包括多個切換閥,其互相連接該第一分離塔、該第二分離塔、該第三分離塔及該溶劑傳送單元,以在其間建立流動路徑。該多個切換閥之選擇性操作修改在該第一分離塔、該第二分離塔及該第三分離塔間之流動路徑。該分離系統具有至少第一操作模式、第二操作模式及第三操作模式。在該第一操作模式中,該分離系統將總真空殘渣油樣品分離成八個部份。在該第二操作模式中,該分離系統將重質烴樣品(例如DAO或VGO)之一分離成七個部份,然而殘渣油在該第三操作模式中被分步分離成瀝青烯及經去除瀝青烯之油。
在該第一操作模式中,該第一分離塔、該第 二分離塔及該第三分離塔之每一者被選擇性地操作以將該總真空殘渣油分成八個部份。該八個部分包括瀝青烯、飽和化合物部份、至少一個芳香族環類部份、硫化物部份及極性化合物部份。瀝青烯析出製程係在該第一分離塔中進行,以由該總真空殘渣油樣品析出瀝青烯。飽和化合物部份移除製程係在該第二分離塔及第三分離塔中進行,以由該樣品萃取飽和化合物部份。芳香族環類部份移除製程係在該第二分離塔及第三分離塔中進行,以由該樣品萃取至少一種芳香族環類部份。硫化物部份移除製程係在該第三分離塔中進行,以由該樣品萃取硫化物部份。極性化合物部份移除製程係在該第二分離塔中進行,以由該樣品萃取極性化合物部分。瀝青烯移除製程係在該第一分離塔中進行,以由該樣品萃取該經析出的瀝青烯。
在該第二操作模式中,該分離系統將烴樣品分成七個部份。在此操作模式中,該第二分離塔及該第三分離塔之每一者被選擇性地操作,以將該烴樣品分成七個部份且繞過該第一分離塔。該七個部份包括飽和化合物部份、至少一種芳香族環類部份、硫化物部份及極性化合物部份。飽和化合物部份移除製程係在該第二分離塔及第三分離塔中進行,以由該樣品萃取飽和化合物部份。芳香族環類部份移除製程係在該第二分離塔及第三分離塔中進行,以由該樣品萃取至少一種芳香族環類部份。硫化物部份移除製程係在該第三分離塔中進行,以由該樣品萃取硫化物部份。極性化合物部份移除製程係在該第二分離塔中 進行,以由該樣品萃取極性化合物部份。
在該第三操作模式中,該分離系統將殘渣油樣品分成瀝青烯及去除瀝青烯之油。該第一分離塔係在第三模式中操作且繞過該第二分離塔及該第三分離塔。
100‧‧‧分離系統
1‧‧‧傳送單元
10‧‧‧第一塔
20‧‧‧第二塔
30‧‧‧第三塔
40‧‧‧偵測器
51‧‧‧第一切換閥
52‧‧‧第二切換閥
53‧‧‧第三切換閥
54‧‧‧第四閥
圖1是依照所揭示之主題,在第一分離操作模式中的分離系統的概圖,其中將總真空殘渣油分離成八個部份,無預先去除瀝青。
圖2是依照所揭示之主題,在第二操作模式中之圖1的分離系統的概圖,用於將真空氣油及/或經去除瀝青之油分成七個部份。
圖3是依照所揭示之主題,在第三操作模式中之圖1的分離系統的概圖,用於由殘渣油樣品中分離出瀝青烯以供瀝青烯測定。
圖4是依照所揭示之主題,在向前模式中之分離系統的概圖,沒有塔被繞過。
圖5是依照所揭示之主題,在向前模式中的分離系統的概圖,其繞過該瀝青烯測定器塔。
圖6是依照所揭示之主題,在向前模式中的分離系統的概圖,其繞過該瀝青烯測定器塔及DNAP塔。
圖7是依照所揭示之主題,在硫化物逆流洗滌模式中的分離系統的概圖,其繞過該瀝青烯測定器塔及DNAP塔。
圖8是依照所揭示之主題的,在極性化合物逆流洗滌模式中之分離系統的概圖,其繞過該瀝青烯測定器塔及負荷銀(第三)之塔。
圖9是依照所揭示之主題,在瀝青烯洗提模式中的分離系統的概圖,其繞過該DNAP塔及負荷銀之塔。
圖10是樣品層析圖,其說明依照所揭示之主題,將該總真空殘渣油樣品分離成八個部份。
圖11是樣品層析圖,其說明依照所揭示之主題,利用在瀝青烯測定器模式中之系統,將總真空殘渣油樣品分離成瀝青烯及經去除瀝青烯之油。
圖12是二樣品層析圖之說明,其說明依照所揭示之主題,將二種不同之大氣壓殘渣油樣品分離成八個部份。
雖然所揭示之主題可以用很多不同型式具體表現,現在將詳細引用所揭示之主題的特定具體例,其實例在所附之圖中說明。此說明是所揭示之主題的原則的例示且無意將所揭示之主題限於所說明之特定具體例。
圖1是說明依照所揭示之主題的分離系統100的概圖。該系統100包括樣品及溶劑傳送單元1,其將待分析之樣品導入該系統100及用以將該樣品分離成一或多個部份的溶劑。該傳送單元1經說明為單一單元。所揭示 之主題無意限於單一的結合單元;確切而言,彼意圖且認為下列是在所揭示之主題範圍內:該樣品傳送單元及溶劑傳送單元可以是分開的組件而各自操作性地連接該系統100之其他組件。該分離系統100包括三個塔10、20及30。該第一塔10是瀝青烯測定器塔。該第二塔20是含有2,4-二硝基苯胺基丙基矽膠之DNAP塔。該第三分離塔30是負荷銀離子之強陽離子交換矽膠(Ag+SCX-)。與所揭示之主題關聯使用之分離系統100利用二個類似之高效能液相層析塔(第二及第三塔,分別是250毫米×4.6毫米),其在美國專利8,114,678中揭示。該第一塔(瀝青烯測定器塔)是能負荷2-5毫克之殘渣油樣品的相對較大體積的塔(250毫米×7.0毫米)。該第一塔10、該第二塔20及第三塔30經由在圖4-9中說明之切換閥51-54連通。該系統100也包括用於偵測該經分離之部份的偵測器40。該偵測器40較佳是蒸發型光散射偵測器(ELSD)。
在圖1所說明之第一操作模式中,該分離系統100將總真空殘渣油樣品分成八個部份(亦即瀝青烯、飽和化合物、1-4+芳香族環類、硫化物及極性化合物)。在該第一操作模式中,塔10、20及30之每一者被利用以將該總真空殘渣油樣品分成子部份。在圖2所說明之第二操作模式中,該分離系統100將真空氣油(VGO)或經去除瀝青之油(DAO)樣品分成七個部份(亦即飽和化合物、1-4+芳香族環類、硫化物及極性化合物)。在該第二操作模式中,該第一塔10被繞過,如圖2中所說明的。 在該第三操作模式中,該分離系統100將殘渣油樣品分成瀝青烯及DAO。在該第三操作模式中,該第二塔20及第三塔30被繞過,如圖3中所說明的。
閥51、52、53及54被提供以控制溶劑及樣品通過該第一、第二及第三塔10、20、30之流動。該閥51、52、53及54操作性地互相偶合及偶合該塔。利用此種安排,該系統100可基於該等閥之操作在該三種操作模式中切換。該等切換閥也用來控制溶劑及樣品通過該等塔之流動,以將該等樣品分成多部份。該第一切換閥51操作性地連接該第二塔20、該第三塔30及該第二切換閥52。該第二切換閥52操作性地連接該第二塔20、該第三塔30、該第一切換閥51、該第三切換閥53及該第四閥54。該第三切換閥53操作性地連接該第二切換閥52、該第四閥54、該第一塔10及該偵測器40。第四切換閥54操作性地連接該傳送單元1、該第一塔10、該第二切換閥52及該第三切換閥53。
較佳地,該第一切換閥51及該第二切換閥52是十通口切換閥。該第三切換閥53較佳是四通口切換閥。該第四切換閥54較佳是恆溫六通口切換閥。
該溶劑供應單元1被制定以在所要速率下以所選之比率將四種不同的溶劑及其混合物傳送一段特定時間。該等溶劑包括庚烷、二氯甲烷、甲醇及甲苯。所用之溶劑流速是1.5毫升/分鐘。
在與所揭示之主題關聯之在與總真空殘渣油 樣品之分步分離相關的第一分離操作模式中的該部份的分離計畫期間,該閥51-54在第一及第二位置間切換,以控制樣品及溶劑通過該第一、第二及第三塔10、20及30的流動,以促進該總真空殘渣油樣品分離成八個部份。藉由用於該第一操作模式之該傳送單元1所傳送之溶劑混合物可不同。在本文中所提供之實例是說明性的,而非意圖用來限制;確切而言,多種溶劑混合物被認為是在所揭示之主題的範圍內。
在第一分離操作模式中,由總真空殘渣油洗提出八類化合物現在將詳細地與圖4-9關聯地被描述。該第一分離操作模式在圖1中說明。
10毫克總真空殘渣油以在氯苯中之10%溶液形式由該傳送單元1送入該分離系統100。圖4說明在該樣品注射階段中該系統100之起初型態。在此階段中,該樣品被注入該系統100中且在該第一塔10中該瀝青烯由該樣品析出。在該注射階段中,該第一及第二切換閥51及52是處於第一位置,如圖4中所示的。該第三切換閥53是處於注射位置,如圖4中所示的。該第四切換閥54是處於塔2位置。利用此一安排,該樣品及預定之溶劑通過該第四閥54進入該第一塔10,其中該瀝青烯析出而產生經去除瀝青之樣品。該經去除瀝青之樣品及溶劑在通至該第二塔20之前,通過該第三切換閥53,而返至該第四閥54,然後至該第二切換閥52及該第一切換閥51。在通過塔20之後,該溶劑在往該偵測器40之前,經由切換閥 51及52通過該塔30。在該注射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僅將庚烷供應於該系統中,如表1中所指明的。
現在將與圖5關聯地描述由該樣品洗提飽和化合物。在此飽和化合物洗提階段中,該第四閥54被移至該塔1位置,以致該第一塔10被繞過。該第一及第二切換閥51及52仍在該第一位置中。該第三切換閥53仍在該注射位置中。利用此一安排,該等預定溶劑通過該第四閥54至該第二切換閥52,再至第一切換閥51,進入該第二塔20,當該飽和化合物及該單一環芳香族或ARC-1被移至塔30時。該經洗提之飽和化合物及該ARC-1部份在進入該第三塔30之前,由該第二塔20流出,通過該第一切換閥51至該第二切換閥52,且返回該第一切換閥51。在藉由該偵測器40偵測時,該ARC-1部份仍在該第三塔30中,同時該經洗提之飽和化合物通過該第三塔30,至該第二切換閥52,再至該第三切換閥53。對一樣品而言,所偵測之飽和化合物的實例在圖10中說明。在該飽和化合物洗提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再次僅將庚烷供應於該系統中,如表1中所指明的。
現在將與圖6關聯地描述由該樣品洗提該ARC-1部份。在此ARC-1洗提階段中,該第四閥54仍在該塔1位置,以致該第一塔10仍被繞過。該第一切換閥51被移至該第二位置且該第二切換閥52仍在該第一位置中。該第三切換閥53仍在該注射位置中。利用此一安排,該第二塔20也被繞過,以致該等預定溶劑通過該第四閥54至該第二切換閥52,再至第一切換閥51,進入該第三塔30,其中該ARC-1部份被洗提。該經洗提之ARC- 1部份在藉由偵測器40被偵測之前,由該第三塔30流出,通過該第二切換閥52至該第三切換閥53。對一樣品而言,所偵測之ARC-1部份的實例在圖10中說明。在該ARC-1洗提階段,該傳送單元1在單獨供應庚烷之前,起初供應庚烷、二氯甲烷及甲苯之混合物,如表1中所指明的。本揭示之主題是在室溫下操作。此與一般之在-40℃下操作的程序相比明顯節省能量。
在該ARC-1洗提階段期間之預定時間後,該第一切換閥51也返回該第一位置。該第二切換閥52及該第三切換閥之位置仍不變。該系統100返回在圖5中所說明的準備態。利用此一安排,由該第三塔30持續洗提該ARC-1部份將該ARC-2部份由該第二塔20移至該第三塔30。在持續洗提該ARC-1/移動將該ARC-2的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在切換至庚烷及二氯甲烷的混合物之前供應庚烷,如表1中所指明的。
現在將與圖6關聯地描述由該樣品洗提該ARC-2部份。在此ARC-2洗提階段中,該系統100返回在圖6中所說明之準備態,以致該第一及第二塔10及20被繞過。該預定之溶劑通過該第四閥54,至該第二切換閥52,再至第一切換閥51,進入該第三塔30,其中該ARC-2部份被洗提。該經洗提之ARC-2部份在藉由偵測器40偵測前,流出該第三塔30,通至該第二切換閥52,至該第三切換閥53。對於一樣品而言,該經偵測之ARC-2部份的實例在圖10中被說明。在該ARC-2階段中,該 傳送單元1在切換成只供應二氯甲烷之前,起初供應二氯甲烷及甲苯之混合物,如表1中所指明的。
在該ARC-2部份洗提階段期間之預定時間後,該第一切換閥51也返回該第一位置。該第二切換閥52及該第三切換閥之位置仍不變。該系統100返回在圖5中所說明的準備態。利用此一安排,持續由該第三塔30洗提持續該ARC-2部份且將該ARC-3部份由該第二塔20移至該第三塔30。在持續洗提ARC-2洗提/移動ARC-3之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供應庚烷及二氯甲烷之混合物,如表1中所指明的。
現在將與圖6關聯地描述由該樣品洗提該ARC-3部份。在此ARC-3洗提階段中,該系統100返回在圖6中所說明之準備態,以致該第一及第二塔10及20被繞過。該預定之溶劑通過該第四閥54,至該第二切換閥52,至第一切換閥51,進入該第三塔30,其中該ARC-3部份被洗提。該經洗提之ARC-3部份在藉由偵測器40偵測前,流出該第三塔30,通至該第二切換閥52,至該第三切換閥53。對於一樣品而言,該經偵測之ARC-3部份的實例在圖10中被說明。在該ARC-3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在切換至庚烷、二氯甲烷、甲醇及甲苯之混合物之前,起初供應二氯甲烷及甲苯之混合物,如表1中所指明的。
在該ARC-3洗提階段期間之預定時間後,該第一切換閥51也返回該第一位置。該第二切換閥52及該 第三切換閥之位置仍不變。該系統100返回在圖5中所說明的準備態。利用此一安排,持續由該第三塔30洗提該ARC-3部份且將該ARC-4+部份由該第二塔20移至該第三塔30。在持續洗提ARC-3/移動ARC-4+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供應庚烷、二氯甲烷、甲醇及甲苯之混合物,如表1中所指明的。
現在將與圖6關聯地描述由該樣品洗提該ARC-4+部份。在此ARC-4+洗提階段中,該系統100返回在圖6中所說明之準備態,以致該第一及第二塔10及20被繞過。該預定之溶劑通過該第四閥54,至該第二切換閥52,至第一切換閥51,進入該第三塔30,其中該ARC-4+部份被洗提。該經洗提之ARC-4+部份在藉由偵測器40偵測前,流出該第三塔30,通至該第二切換閥52,至該第三切換閥53。對於一樣品而言,該經偵測之ARC-4+部份的實例在圖10中被說明。在該ARC-4+洗提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起初供應二氯甲烷、甲醇及甲苯之混合物,如表1中所指明的。在該ARC-4+洗提階段,在該溶劑混合物中二氯甲烷之百分率在預定時間後由80%降至65%。甲苯之百分率由5%增至20%。
現在將與圖7關聯地描述濃硫化物的移除。在完成該ARC-4+部份之洗提後,立即藉由逆流洗滌該第三塔30,由該系統100移除濃硫化物。在硫化物之逆流洗滌階段中,該第一及第二切換閥51及52被移至第二位置。該第四閥54仍在該塔1之位置中且該第三切換閥53 仍在該注射位置中。利用此安排,該第一及第二塔10及20被繞過。預定之溶劑在進入該第三塔30(其中該硫化物由該第三塔30被逆流洗滌)之前,通過第四閥54,至該第二切換閥52,至第一切換閥51,返回該第二切換閥52。然後,該硫化物在藉由該偵測器40偵測前,行經該第一切換閥51,至該第二切換閥52,然後至該第三切換閥53。對於一實例而言,所偵測之硫化物的實例在圖10中說明。在該硫化物逆流洗滌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供應二氯甲烷、甲醇及甲苯之混合物,如表1中所指明的。
現在將與圖8關聯地描述極性化合物的移除。在完成該硫化物之逆流洗滌後,立即藉由逆流洗滌該第二塔20,由該系統100移除極性化合物部份。在極性化合物之逆流洗滌階段中,該第一切換閥51返回該第一位置。該第四閥54仍在該塔1之位置中且該第二切換閥52仍在該第二位置中且該第三切換閥53仍在該注射位置中。利用此安排,該第一及第三塔10及30被繞過。預定之溶劑在進入該第二塔20(其中該極性化合物由該第二塔20被逆流洗滌)之前,通過第四閥54,至該第二切換閥52,至第一切換閥51。然後,該極性化合物在藉由該偵測器40偵測前,行經該第一切換閥51,該第二切換閥52,然後該第三切換閥53。對於一樣品而言,所偵測之極性化合物的實例在圖10中說明。在該硫化物逆流洗滌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起初供應二氯甲烷、甲醇及甲苯之混合物,如表1中所指明的。在預定時間之後,該傳送單 元1僅供應二氯甲烷。
在完成由該樣品逆流洗滌極性化合物之後,該系統100立即返回在圖5中所說明之準備態。該第一及第二切換閥51及52是在位置1上。該第三切換閥53是在該注射位置上且該第四閥54是在該塔1之位置上。利用此種安排,僅該第一塔10被繞過。該第二及第三塔20及30現在即可供起初清潔階段。在此起初清潔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如表1中所指明的,二氯甲烷被供應一段預定時間。
在完成該起初清潔階段時,瀝青烯立即由該系統100洗提。瀝青烯洗提階段之準備態在圖9中說明。為供此階段,該第一及第二切換閥51及52是在該第一位置中,該第三切換閥53是在負荷位置中且該第四閥是在該塔2位置中。利用此安排,該第二及第三塔20及30被繞過。預定之溶劑通過該第四閥54至該第一塔10,其中該瀝青烯由該第一塔10洗提。然後,該經洗提之瀝青烯在藉由該偵測器40偵測前,行經該第三切換閥53。對於一樣品而言,該經偵測之瀝青烯部份之實例在圖10中說明。在瀝青烯洗提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供應二氯甲烷及甲醇之混合物,如表1中所指明的。
在完成該瀝青烯洗提階段時,該系統100立即被清潔且再生。這是藉由使該系統準備態返回在圖4中所說明之位置而完成。該第一及第二切換閥51及52是在第一位置中,如圖4中所顯示的。該第三切換閥53是在 該注射位置中。該第四閥54是在塔2位置中。利用此安排,並無一塔被繞過。在該注射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起初僅將二氯甲烷供應通過該系統100,如表1中所指明的。在預定時間後,該供應切換至庚烷。該系統1現在即可用以分析另一樣品。
為要建立由以上所揭示之部份的洗提步驟所得之測量的重複性/複製性,使用總殘渣油樣品進行六次操作。上述分離步驟分別被重複。在表2中提供由全部該六次操作所得之每一該八個部份的平均值(重量%)伴同對應已知之該總殘渣油部份之Prep-HPLC值。如表2中之數據所顯示的,雖然在ARC-3及硫化物部份的平均值之間有小差異,依照所揭示之主題所得之值與在先前Prep-HPLC試驗中所測定之平均HPLC值甚為相當。表2清楚地證明所揭示之主題之精確性及重複性與Prep-HPLC者一致。
所揭示之主題當在第一操作模式中操作時,試驗時間明顯降低。在先前因耗時且繁瑣之瀝青烯移除製程係在數週中完成的樣品分析可在不到2小時內完成。
該第一操作模式不限制用於分析總真空殘渣油樣品;確切而言,可分析其他殘渣油,包括但不限於總大氣壓殘渣油。圖12說明二種大氣殘渣油之包含瀝青烯的經偵測的部份。
在與本揭示之主題關聯之在該第二分離操作模式中之該部份分離計畫中,該閥51-54在第一及第二位置之間切換以控制樣品及溶劑通過該第一、第二及第三塔10、20及30時的流動,以促進該經去除瀝青之油(DAO)樣品或真空氣油(VGO)樣品分成七個部份。該第四閥54設定至該塔1位置,以致該第一塔10在整個第二操作模式期間被繞過。藉由該傳送單元1所傳送之用於該第二操作模式的溶劑混合物可以改變。在本文中所提供之實例被說明,但無意做為限制;確切而言,多種溶劑混合物被認為是在所揭示之主題的範圍內。
現在將與圖5-8關聯地詳細描述在該第二分離操作模式中由DAO樣品或VGO樣品洗提七類化合物。該第二分離操作模式在圖2中說明。
在庚烷中該DAO(或VGO)之樣品溶液(100毫克/10毫升)由該傳送單元1送入該分離系統100。在一典型分析中,製作20毫升之注射液。在該第二分離操作模式中,該第四閥54在塔1位置中。利用此一 安排,該第一塔10被繞過。現在將與圖5關聯地描述由該DAO樣品或VGO樣品洗提飽和化合物。在此飽和化合物洗提階段中,該第一及第二切換閥51及52在該第一位置中。該第三切換閥53在該注射位置中。利用此一安排,該預定溶劑通過該第四閥54,至該第二切換閥52,至該第一切換閥51,進入該第二塔20,其中該飽和化合物被洗提。該經洗提之飽和化合物及該ARC-1部份在進入該第三塔30之前,由該第二塔20通過該第一切換閥51,至該第二切換閥52且返回該第一切換閥53。該ARC-1部份仍在該第三塔30中,同時該經洗提之飽和化合物在藉由該偵測器40偵測前,通過該第三塔30,至該第二切換閥52,至該第三切換閥53。在該飽和化合物洗提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僅將庚烷供應於該系統中,如以下表3中所指明的。一般所用之溶劑流速是1.5毫升/分鐘。
現在將與圖6關聯地描述由該樣品洗提該ARC-1部份。在此ARC-1洗提階段,該第一切換閥51被移至該第二位置且該第二切換閥52仍在該第一位置中。該第三切換閥53仍在該注射位置。利用此一安排,該第二塔20也被繞過,以致預定之溶劑通過該第四閥54,至 該第二切換閥52,至該第一切換閥51,進入該第三塔30,其中該ARC-1部份被洗提。該經洗提之ARC-1部份在藉由該偵測器40偵測前,由該第三塔30通至該第二切換閥52,至該第三切換閥53。在該ARC-1洗提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在切換至只供應二氯甲烷及庚烷前,起初供應二氯甲烷及甲苯之混合物,如以上表3所指明的。
在該ARC-1洗提階段之後,該第一切換閥51返回該第一位置。該第二切換閥52及該第三切換閥之位置保持不變。該系統100返回在圖5中所說明之準備態。利用此一安排,該ARC-2部份由該第二塔20移至該第三塔。在該ARC-2移動階段,該傳送單元1供應庚烷及二氯甲烷之混合物,如以上表3中所指明的。
現在將與圖6關聯地描述由該樣品洗提該ARC-2部份。在此ARC-2洗提階段,該系統100返回在圖6中所說明之準備態,以致該第一及第二塔10及20被繞過。預定之溶劑通過該第四閥54,至該第二切換閥52,至該第一切換閥51,進入該第三塔30,其中該ARC-2部份被洗提。該經洗提之ARC-2部份在藉由該偵測器40偵測前,由該第三塔30通至該第二切換閥52,至該第三切換閥53。在該ARC-2洗提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在切換至只供應二氯甲烷前,起初供應二氯甲烷及甲苯之混合物,如以上表3所指明的。
在該ARC-2洗提階段之後,該第一切換閥51返回該第一位置。該第二切換閥52及該第三切換閥之位 置保持不變。該系統100返回在圖5中所說明之準備態。利用此一安排,該ARC-3部份由該第二塔20移至該第三塔30。在該ARC-3移動階段,該傳送單元1供應庚烷及二氯甲烷之混合物,如以上表3中所指明的。
現在將與圖6關聯地描述由該VGO或DAO樣品洗提該ARC-3部份。在此ARC-3洗提階段,該系統100返回在圖6中所說明之準備態,以致該第一及第二塔10及20被繞過。預定之溶劑通過該第四閥54,至該第二切換閥52,至該第一切換閥51,進入該第三塔30,其中該ARC-3部份被洗提。該經洗提之ARC-3部份在藉由該偵測器40偵測前,由該第三塔30流出,通至該第二切換閥52,至該第三切換閥53。在該ARC-3洗提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在切換至供應庚烷、二氯甲烷、甲苯及甲醇之混合物前,起初供應二氯甲烷及甲苯之混合物,如以上表3所指明的。
在該ARC-3洗提階段之後,該第一切換閥51返回該第一位置。該第二切換閥52及該第三切換閥53之位置保持不變。該系統100返回在圖5中所說明之準備態。利用此一安排,該ARC-4+部份由該第二塔20移至該第三塔30。在該ARC-4+移動階段,該傳送單元1供應庚烷、二氯甲烷、甲苯及甲醇之混合物,如以上表3中所指明的。
現在將與圖6關聯地描述由該樣品洗提該ARC-4+部份。在此ARC-4+洗提階段,該系統100返回在 圖6中所說明之準備態,以致該第一及第二塔10及20被繞過。預定之溶劑通過該第四閥54,至該第二切換閥52,至該第一切換閥51,進入該第三塔30,其中該ARC-4+部份被洗提。該經洗提之ARC-4+部份在藉由該偵測器40偵測前,由該第三塔30流出,通至該第二切換閥52,至該第三切換閥53。在該ARC-4+洗提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供應二氯甲烷、甲醇及甲苯之混合物,如以上表3所指明的。
現在將與圖7關聯地描述濃硫化物的移除。在完成該ARC-4+部份之洗提後,立即藉由逆流洗滌該第三塔30,由該系統100移除濃硫化物。在硫化物之逆流洗滌階段中,該第一及第二切換閥51及52被移至第二位置。該第三切換閥53仍在該注射位置中。利用此安排,該第一及第二塔10及20被繞過。預定之溶劑在進入該第三塔30(其中該硫化物由該第三塔30被逆流洗滌)之前,通過該第四閥54,至該第二切換閥52,至第一切換閥51,返回該第二切換閥52。然後,該硫化物在藉由該偵測器40偵測前,行經該第一切換閥51,至該第二切換閥52,然後至該第三切換閥53。在該硫化物逆流洗滌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供應二氯甲烷、甲醇及甲苯之混合物,如表3中所指明的。
現在將與圖8關聯地描述極性化合物的移除。在完成該硫化物之逆流洗滌後,立即藉由逆流洗滌該第二塔20,由該系統100移除極性化合物部份。在極性 化合物之逆流洗滌階段中,該第一切換閥51返回該第一位置。該第二切換閥52仍在該第二位置中且該第三切換閥53仍在該注射位置中。利用此安排,該第一及第三塔10及30被繞過。預定之溶劑在進入該第二塔20(其中該極性化合物由該第二塔20被逆流洗滌)之前,通過第四閥54,至該第二切換閥52,至第一切換閥51。然後,該極性化合物在藉由該偵測器40偵測前,行經該第一切換閥51,該第二切換閥52,然後該第三切換閥53。在該硫化物逆流洗滌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起初供應二氯甲烷、甲醇及甲苯之混合物,如表3中所指明的。然後,該傳送單元1僅供應二氯甲烷。
在完成由該樣品逆流洗滌極性化合物之後,該系統100立即返回在圖5中所說明之準備態。該第一及第二切換閥51及52是在位置1中。該第三切換閥53是在該注射位置中。該第二及第三塔20及30現在即可用於清潔及再生階段。在此清潔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如表3中所指明的,供應二氯甲烷一段預定時間。在預定時間後,該傳送單元1只供應庚烷以供其餘之清潔/再生階段。該系統1現在即可用以分析另一樣品。
在所揭示之主題的第三分離操作模式期間,該閥51-54在第一與第二位置之間切換,以控制樣品及溶劑僅流動通過該第一塔10,以促進該瀝青烯由總真空殘渣油樣品分離成瀝青烯部份及DAO。在該第三分離操作模式期間,藉由該傳送單元1所傳送之溶劑混合物可改 變。本文中所提供之實例是說明性的,而非意圖作為限制;確切而言,多種溶劑混合物被認為是在所揭示之主題的範圍內。
現在將與圖9關聯地更詳細描述在該第三分離操作模式中,由該殘渣油樣品分離該瀝青烯。該第三分離操作模式在圖3中說明。
該殘渣油樣品由該傳送單元1送入該分離系統100。圖4說明該系統100之起初配置。在此階段中,該樣品被注入該系統100且在該第一塔10中該瀝青烯由該樣品析出。在該注射階段中,該第一及第二切換閥51及52是在第一位置中,如圖9中所示的。該第三切換閥53是在負荷位置中,如圖9中所示的。該第四閥54是在塔2位置中。利用此一安排,該樣品及該預定溶劑通過該第四閥54,進入該第一塔10,其中該瀝青烯析出且產生經去除瀝青之樣品。該經去除瀝青之樣品及溶劑在通至該偵測器40之前,通過該第三切換閥53。對於一殘渣油樣品而言,該經偵測之DAO部份的實例在圖11中說明。在該析出階段中,該傳送單元1只供應庚烷於該系統中,如表4中所指明的。
在完成瀝青烯之析出及該經分離之DAO的洗提之後,由該系統100洗提該瀝青烯。該瀝青烯洗提階段之準備態在圖9中說明。為此階段,該第一及第二切換閥51及52是在該第一位置中,該第三切換閥53是在負荷位置中且該第四閥是在該塔2位置中。利用此安排,該第二及第三塔20及30被繞過。預定之溶劑通過該第四閥54,至該第一塔10,其中由該第一塔10洗提該瀝青烯。然後,該經洗提之瀝青烯在藉由該偵測器40偵測前,行經該第三切換閥53。對於一樣品而言,該經偵測之瀝青烯部份的實例在圖11中說明。在瀝青烯之洗提期間,該傳送單元1供應二氯甲烷及甲醇之混合物,如表4中所指明的。
在完成該瀝青烯之洗提階段後,該系統100立即被清潔及再生。該傳送單元1起初僅二氯甲烷被供應通過該系統100,如表4中所指明的。在預定時間後,該供應被切換成庚烷。該系統1現在即可分析另一樣品。
所揭示之主題使能分析較高溫之總真空殘渣 油及大氣殘渣油以及較低沸點之DAO及VGO樣品。另外,所揭示之主題提供一種更快速且高精確之由特別烴樣品組成之部份的分析方法。該試驗計畫及其相關之分離系統明顯節省時間而此轉而改良該精煉製程之效率。精煉廠操作者能更容易且精確地調節精煉操作以處理特定烴而產生所要產物構成。
所揭示之主題並不限於本文所述之特定具體例。事實上,在本文所述之外,本發明之多種修正對精於此技藝之人士,將由先前描述及所附之圖來顯明。此種修正意圖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內。
100‧‧‧分離系統
1‧‧‧傳送單元
10‧‧‧第一塔
20‧‧‧第二塔
30‧‧‧第三塔
40‧‧‧偵測器

Claims (37)

  1. 一種進行總真空殘渣油樣品之定量分步分離的方法,其中含有瀝青烯之總真空殘渣油含有飽和化合物部份(fraction)、至少一種芳香族環類部份、硫化物部份及極性化合物部份,該方法包含:提供總真空殘渣油樣品;將該總真空殘渣油樣品導入具有第一分離塔、第二分離塔及第三分離塔之分離系統中;在該第一分離塔中進行瀝青烯析出製程,以使瀝青烯由該總真空殘渣油樣品析出;在該第二分離塔中進行飽和化合物部份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飽和化合物部份;在該第二分離塔及第三分離塔中進行芳香族環類部份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至少一種芳香族環類部份;在該第三分離塔中進行硫化物部分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硫化物部份;在該第二分離塔中進行極性化合物部份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極性化合物部份;在該第一分離塔中進行瀝青烯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經析出之瀝青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分離塔是瀝青烯測定器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分離塔是含有2,4-二硝基苯胺基丙基矽膠之DNAP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三分離塔含有負荷銀離子之強陽離子交換矽膠(Ag+SCX-)。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進行瀝青烯析出製程包括使第一溶劑通過該第一分離塔以在該第一分離塔中由該樣品析出瀝青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溶劑含有庚烷。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進行飽和化合物部份移除製程包括在該第二分離塔中使用第二溶劑由該樣品萃取該飽和化合物部份。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溶劑含有庚烷。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該飽和化合物部份移除製程包括將該經萃取之飽和化合物部份供應至偵測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將該經萃取之飽和化合物部份供應至偵測器包括使該經萃取之飽和化合物在進入該偵測器之前通過該第三分離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進行芳香族環類部份之移除製程包含:使用第二溶劑,將在該樣品中所含之芳香族環第1類部份由該第二分離塔傳送至該第三分離塔;及使用第三溶劑,將該芳香族環第1類部份由該第三分離塔萃取出。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進行之芳香族環類部份之移除製程另外包括將該經萃取之芳香族環第1類部份供應至偵測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三溶劑之組成隨時間改變,其中第三溶劑起初含有庚烷、二氯甲烷及甲苯之混合物。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進行芳香族環類部份移除製程另外包含:使用第四溶劑,將在該樣品中所含之芳香族環第2類部份由該第二分離塔傳送至該第三分離塔;及使用第五溶劑,將該芳香族環第2類部份由該第三分離塔萃取出。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方法,其中進行之芳香族環類部份移除製程另外包括將該經萃取之芳香族環第2類部份供應至偵測器。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方法,其中該第四溶劑之組成隨時間改變。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五溶劑之組成隨時間改變且起初含有二氯甲烷及甲苯之混合物。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方法,其中進行芳香族環類部份移除製程另外包含:使用第六溶劑,將在該樣品中所含之芳香族環第3類部分由該第二分離塔傳送至該第三分離塔;及 使用第七溶劑,將該芳香族環第3類由該第三分離塔萃取出。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方法,其中進行之芳香族環類部份移除製程另外包括將該經萃取之芳香族環第3類部份供應至偵測器。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七溶劑之組成隨時間改變且起初含有二氯甲烷及甲苯之混合物。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方法,其中進行芳香族環類部份移除製程另外包含:使用第八溶劑,將在該樣品中所含之芳香族環第4+類部分由該第二分離塔傳送至該第三分離塔;及使用第九溶劑,將該芳香族環第4+類部分由該第三分離塔萃取出。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方法,其中進行之芳香族環類部份移除製程另外包括將該經萃取之芳香族環第4+類部份供應至偵測器。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在該第三分離塔中進行之該硫化物部份移除製程包括逆流洗滌該第三分離塔,以萃取該硫化物部份。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方法,其中逆流洗滌該第三分離塔包括使用第九溶劑逆流洗滌該第三分離塔,其中該第九溶劑含有二氯甲烷、甲醇及甲苯之混合物。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在該第二分 離塔中進行之該極性化合物流份移除製程包括逆流洗滌該第二分離塔,以萃取該極性化合物部份。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分離塔之逆流洗滌包括使用第十溶劑逆流該第二分離塔,其中該第十溶劑起初含有二氯甲烷、甲醇及甲苯之混合物。
  27. 一種用於進行烴樣品之定量分步分離的分離系統,其包含:第一分離塔;第二分離塔;第三分離塔;用於將分離溶劑供應至該第一分離塔、第二分離塔及第三分離塔之至少一者的溶劑輸送單元;及使該第一分離塔、該第二分離塔、該第三分離塔及該溶劑輸送單元互相聯通以在其間建立流動路徑之多個切換閥,其中該多個切換閥之選擇性操作修改(modify)在該第一分離塔、該第二分離塔及該第三分離塔間之流動路徑,其中該分離系統具有至少第一操作模式、第二操作模式及第三操作模式,其中該分離系統在第一模式中將總真空殘渣油樣品分成八個部份,其中該分離系統在第二操作模式中,將經去除瀝青之重烴樣品之一分成七個部份,其中該分離系統在第三操作模式中將殘渣油樣品分成瀝青烯及經去除瀝青烯之油。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分離系統,其中選擇 性操作該第一分離塔、該第二分離塔及該第三分離塔之每一者,以將該總真空殘渣油分成八個部份。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分離系統,其中該八個部份包括瀝青烯、飽和化合物部份、至少一種芳香族環類部份、硫化物部份及極性化合物部份。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分離系統,其中在該第一分離塔中進行瀝青烯析出製程,以將瀝青烯由該總真空殘渣油樣品析出,其中在該第二分離塔中進行飽和化合物部份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飽和化合物部份;其中在該第二分離塔及第三分離塔中進行芳香族環類部份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至少一種芳香族環類部份;其中在該第三分離塔中進行硫化物部份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硫化物;其中在該第二分離塔中進行極性化合物部份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極性化合物部份;其中在該第一分離塔中進行瀝青烯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該經析出之瀝青烯。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分離系統,其中該分離系統在該第二操作模式中,將烴樣品分成七個部份。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分離系統,其中選擇性操作該第二分離塔及該第三分離塔,以將該烴樣品分成七個部份,且該第一分離塔被繞過。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分離系統,其中該七個部份包括飽和化合物部份、至少一種芳香族環類部份、硫化物部份及極性化合物部份。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分離系統,其中在該第二分離塔中進行飽和化合物部份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飽和化合物部份,其中在該第二分離塔及第三分離塔中進行芳香族環類部份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至少一種芳香族環類部份;其中在該第三分離塔中進行硫化物部份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硫化物;其中在該第二分離塔中進行極性化合物部份移除製程,以由該樣品萃取極性化合物部份。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分離系統,其中該分離系統在該第三操作模式中,將殘渣油樣品分成瀝青烯及經去除瀝青之油。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分離系統,其中在第三操作模式中操作該第一分離塔且該第二分離塔及該第三分離塔被繞過。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分離系統,其另外包含:用於偵測在每一操作模式中所分離之該瀝青烯及各部份的偵測器。
TW102144823A 2012-12-18 2013-12-06 製備型高效能液相層析(hplc)分離系統以及定量分步分離總真空殘渣油的技術方法 TW2014368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718,064 US20140166542A1 (en) 2012-12-18 2012-12-18 Preparator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hplc) separation system and technique for quantitative fractionation of total vacuum resi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6841A true TW201436841A (zh) 2014-10-01

Family

ID=49877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4823A TW201436841A (zh) 2012-12-18 2013-12-06 製備型高效能液相層析(hplc)分離系統以及定量分步分離總真空殘渣油的技術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66542A1 (zh)
EP (1) EP2936143B1 (zh)
CA (1) CA2887645C (zh)
SG (1) SG11201502564YA (zh)
TW (1) TW201436841A (zh)
WO (1) WO20140994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59476B2 (en) * 2014-11-27 2020-12-08 Hunan Demeter Instruments Co., Ltd. Liquid phase chromatograph
EP3668585B1 (en) * 2017-08-15 2024-02-28 Fluid Management Systems, Inc. Vacuum liquid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1077259B (zh) * 2018-10-19 2022-12-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油中苯胺类化合物的固相萃取衍生化分离和测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6909A (en) * 1988-05-14 1991-12-31 Exxon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Method for refining or upgrading hydrocarbons with analysis
US7875464B2 (en) * 2005-08-25 2011-01-25 The University Of Wyoming Research Corporation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techniques involving in-vessel material generation
US8114678B2 (en) * 2009-02-24 2012-02-14 Exxonmobil Research & Engineering Company Multi-dimensional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technique (STAR7)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s of 7 fractions in heavy petroleum streams boiling above 550 degrees F
US20120153139A1 (en) * 2010-12-16 2012-06-21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Generation of model-of-composition of petroleum by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d associated analytic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201502564YA (en) 2015-04-29
CA2887645A1 (en) 2014-06-26
WO2014099460A1 (en) 2014-06-26
US20140166542A1 (en) 2014-06-19
CA2887645C (en) 2019-09-03
EP2936143B1 (en) 2018-10-03
EP2936143A1 (en)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enkatramani et al. Simultaneous achiral-chiral analysis of pharmaceutical compounds using two-dimensional reversed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US8114678B2 (en) Multi-dimensional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technique (STAR7)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s of 7 fractions in heavy petroleum streams boiling above 550 degrees F
JP3084382B2 (ja) 炭化水素の分光分析方法、炭化水素の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分析方法及び該方法を用いる炭化水素精製方法
Bissada et al. Group-type characterization of crude oil and bitumen. Part II: Efficient separ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normal-paraffins iso-paraffins and naphthenes (PIN)
Ali et al. Applic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or hydrocarbon group type analysis of crude oils
US20170010243A1 (en) Multiple column chromatographic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TW201436841A (zh) 製備型高效能液相層析(hplc)分離系統以及定量分步分離總真空殘渣油的技術方法
CN110870985A (zh) 重油芳烃组分的分离、表征方法和二维液相色谱及装置
CA2845184C (en) Fractionation of de-asphalted oil of vacuum resid using preparativ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s
Esser et al. Chromatographic investigations of macromolecules in the critical range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XIII. Separation of blends of styrene‐butadiene rubber and butyl rubber
WO2005093407A1 (ja) 多環芳香族炭化水素分析のための分析前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TW201434519A (zh) 用於定量分餾重質石油物流之製備級高效能液相層析(hplc)分離技術
JP2000028598A (ja) 全自動試料連続精製・分析装置及び精製・分析方法
JP2002527748A (ja) 混合物の迅速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分離と物質同定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EP3877745B1 (en) Separation of fractions in hydrocarbon samples using an 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or
CN111289632A (zh) 多环芳烃的微柱极性梯度分离纯化及碳同位素检测方法
US20220308020A1 (en) Automated semi-preparative gradient recycl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
RU2681665C1 (ru) Способ хроматографического анализа смеси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и газовый хроматограф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Sharma et al. Analysis of insolubles of petroleum vacuum residues using TLC-FID
CA2313990C (en) Method for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f hydrocarbons, and hydrocarbon refining operations using same
Milwidsky et al. CRUDE OIL: LIQUID CHROMATOGRAPHY
Jarne et al. Gradient-based high performance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for an expanded SARA analysis of heavy petroleum products
CN108593810A (zh) 一种用于液相色谱的在线纯化装置及方法
Ghosh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coal hydrogenation products by integrated solvent recycle chromatography
Luan et al. Evaluation of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 in Soil Using LC with Fraction Collector and G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