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5235A - 閥的防漏裝置 - Google Patents

閥的防漏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5235A
TW201435235A TW102109392A TW102109392A TW201435235A TW 201435235 A TW201435235 A TW 201435235A TW 102109392 A TW102109392 A TW 102109392A TW 102109392 A TW102109392 A TW 102109392A TW 201435235 A TW201435235 A TW 2014352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c
valve stem
valve
telescopic sleeve
stopp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9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4702B (zh
Inventor
wan-rong Gong
Original Assignee
wan-rong G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rong Gong filed Critical wan-rong Gong
Priority to TW102109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470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35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5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4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4702B/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閥的防漏裝置,該閥包括一閥本體及一帽套與閥桿所構成,該閥本體具提供輸送物通過的通道,且於閥本體的頂部具有縱向向下連通至該通道的軸室,該軸室並為帽套封合其開放狀態,而閥桿穿伸於該帽套,閥桿在相對於帽套上、下移動時啟、閉通道的開放狀態,而該防漏裝置為以一伸縮套穿套於軸桿且其兩端分別與閥桿、帽套相連接以阻隔閥桿與帽套間的配合間隙,防漏裝置具有一以拉桿及一止擋件所構成的限位單元,該止擋件設於伸縮套的變形段位置處,驅使伸縮套成有兩伸縮段,拉桿的一端為與閥桿或帽套連接,而拉桿的另端為與止擋件滑動配合且有限制止擋件的移動量,為當伸縮套依閥桿的動作伸展時,伸縮套之一伸縮段在限位單元的限制下於一定值而停止,迫使另一伸縮段伸展之,以避免伸縮套的伸展或壓縮變形過度集中在單一位置,而導致伸縮套變形量超過容許值產生永久變形、裂痕而損壞。

Description

閥的防漏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閥的防漏裝置,尤指一種防止閥之閥桿穿設處洩漏之伸縮套防漏裝置,該伸縮套包括呈有兩彈性變形的伸縮段,且令該伸縮套之至少一伸縮段具有限制伸展或壓縮量的結構實施,而能確保伸縮套伸展或壓縮變形量不超出預設值以避免破壞,故能達到延長使用壽命之發明裝置。
  在一般輸送流體的管道中,廣泛使用閥來控制管路的流通或關閉。當閥的組件受管道內的流體腐蝕或是本身老化失效後,輸送流體將會外洩而造成損失,且需要停機以進行閥的維修。
  已知習用閥包含一閥體,閥體具有進流口及出流口用以個別提供管路連接,閥體頂部具有一軸孔,並以一閥桿的下端伸入軸孔中且連接一止流塞,閥桿的上端連接一手輪。當操作手輪轉動時,閥桿與止流塞會隨著上下移動而關閉或是開放閥體內部的流體通道。再者,就閥桿與閥體間的樞轉間隙處,閥體頂部是有安裝一防漏裝置,防漏裝置包含結合在閥體頂面且供閥桿穿設的外蓋,以及裝設在閥桿與外蓋間的封墊,該封墊在受外力加壓後,封墊會將閥桿與外蓋之間的通道密合,藉以阻止輸送流體經由閥體的軸孔外洩。
  另一習用閥在防止洩漏的設計上,為了防止上述封墊在長久使用下有所破裂損毀,而使閥桿與閥體間的樞轉間隙亦產生洩漏,其為使閥桿與閥體間另設有一防洩漏裝置,請參考第一圖所式,為一閥習知的防漏結構示意圖,其中之閥1包含一閥體11,閥體11具有進流口111及出流口112用以個別提供管路連接,閥體11頂部的外蓋12具有一軸孔121,並以一閥桿13的下端伸入軸孔121中且連接一止流塞14,閥桿13的上端連接一手輪15。當操作手輪15轉動時,閥桿13與止流塞14會隨著上下移動而關閉或是開放閥體11內部的流體通道。而外蓋12的軸孔121內、閥桿13與外蓋12間為設有數個堆積安置的封墊16,該等封墊16在一軸襯17的抵靠下有受一壓塊18予以施加壓力,如此,封墊16將會撐抵於閥桿13與外蓋12軸孔間的通道,使其密合,藉以防止輸送流體、氣體經由閥1的軸孔121外洩。該閥1另包含一防漏裝置10,其中防漏裝置10包含一外殼101及容納在該外殼101內的一伸縮套102,該外殼101的底端結合在閥體11上端,而閥桿13的下端穿過外殼101及伸縮套102,伸縮套102的上端連接在外殼101內,而伸縮套102的下端連接在閥桿13上,且該伸縮套102的下端可隨著閥桿13一起位移。此一防漏裝置10之伸縮套102是具有受軸向拉力拉動時有預期的伸展量及可回復者,或當伸縮套受壓縮時,可有可能的壓縮量及及回復者,如此,伸縮套102的設置可使閥桿13與外殼101間形成一隔離之狀態,亦可防止輸送流體、氣體經由閥1的軸孔121外洩。
  由於閥桿上、下升降對於伸縮套的伸展係以閥桿拉著伸縮套的下端進行伸展操作,依相對動作來看,伸縮套一端是固定的,另一端為背離本體向外伸張,因此,伸縮套的伸長或縮短部位就可知的情況是皆集中在最下端或中間處,如此,導致伸縮套的最下端或中段位置的伸長量或縮短量容易超過容許值,長久使用下,使伸縮套下端或中段位置處部位容易產生破裂造成滲漏。為解決上述問題,雖可嘗試用兩個伸縮套相互串聯組合,以求改善變形量不均且集中在伸縮套下端或中段位置處而容易損壞之問題,然而,兩個伸縮套串聯組合在當閥桿向下移動而拉動伸縮套向下伸展時,伸縮套的變形量仍然集中在串聯組合的伸縮套之最下端處,或無法控制各伸縮套其自身的變形量,為此,兩個伸縮套串聯組合仍有單一位置容易集中受力的情事發生,而可能產生裂痕等問題有待業界加以改善。




  為克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閥的防漏裝置」,其包括一閥本體、帽套、閥桿、伸縮套及一限位單元等所構成,其中閥本體具有一橫向貫通之通道來提供輸送流體或液體之通路,且於閥本體的頂部具有縱向向下連通至該通道的軸室,該軸室為可提供一底端置有止流塞之閥桿的置入,且該閥桿可受一手輪的驅使樞轉下呈有上升或下降實施,以使該閥桿下降時以其止流塞封閉閥本體的通道,以及在閥桿上升時,止流塞離開封閉閥本體通道的狀態;而帽套為封閉閥本體軸室上方的開放狀態,且帽套具有一軸孔以提供閥桿的穿伸,伸縮套在其伸縮方向呈有供閥桿穿設的通孔而具有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第一、第二端口間並呈可伸縮的變形段,而伸縮套的第一端口為與帽套軸孔的底緣相封合,伸縮套的第二端口為與閥桿下端之桿壁相接合,以令伸縮套可依閥桿的上升或下降而伸縮,使伸縮套呈封閉閥桿與帽套軸孔間穿設間隙的實施;本創作之特徵在於防漏裝置的伸縮套設有一限位單元,該限位單元包括一拉桿及一止擋件所構成,其中止擋件為設於伸縮套的變形段外部位置處,並藉以區分伸縮套位於止擋件與第二端口段為第一伸縮段,伸縮套位於止擋件與第一端口段為第二伸縮段,且止擋件依伸縮套的伸縮方向呈有一穿槽,而拉桿包含沿其軸方向分隔的一活動端及一固定端,拉桿之固定端為接設於伸縮套之上端或下端口緣處,且拉桿之軸向係為與伸縮套的伸縮方向平行設置,拉桿之活動端為通過止擋件之穿槽以提供伸縮套伸、縮實施時,止擋件相對於拉桿表面移動,另,拉桿之活動端具有遠離固定端的第一定位件與近於固定端的第二定位件,且該第一定位件與第二定位件為分別設置於止擋件的兩側。
  當閥桿向下移動使止流塞由開啟位置移動至封閉位置時,閥桿帶動伸縮套向下伸展,直到止擋件抵壓限位單元之拉桿活動端的第一定位件時,伸縮套之第一伸縮段停止伸展亦即拉動第二伸縮段向下伸展。當閥桿向上移動,閥桿拉動伸縮套向上壓縮收合,直到止擋件抵靠拉桿第二定位件即牽動第二伸縮段向上收合。
  本發明即藉由伸縮套之第一伸縮段及第二伸縮段可有二段式先後拉動伸展或收合的實施,特具有避免第一、二伸縮段的伸展或回復變形量過度集中在伸縮套某一位置處,且藉由限位單元之拉桿上所設置的第一及第二定位件的間距提供伸展、回復量的限位作用,可避免伸縮套的伸展或回復變形量於單一區段產生而超過容許值,故本發明除了能達到防止洩漏的效果外,限位單元的設置不易使伸縮套產生永久變形或可能因局部的反覆過量伸展、回復實施所造成的材料疲勞破裂損壞,藉此達到防漏性佳及延長使用壽命之絕佳功效。




1...閥
10...防漏裝置
101...外殼
102...伸縮套
11...閥體
111...進流口
112...出流口
12...外蓋
121...軸孔
13...閥桿
14...止流塞
15...手輪
16...封墊
17...軸襯
18...壓塊
2...閥
20...閥本體
21...通道
22...頂部
23...軸室
24...連接部
30...防漏裝置
32...伸縮套
321...通孔
322...第一端口
323...第二端口
324...第一伸縮段
325...第二伸縮段
33...變形段
35...限位單元
35A...第二限位單元
36...第一定位件
36A...第一定位件
361...螺帽
37...拉桿
37A...第二拉桿
371...活動端
371A...活動端
372...固定端
372A...固定端
373...固定件
38...第二定位件
38A...第二定位件
381...螺帽
39...止擋件
39A...第二止擋件
391...上端面
392...下端面
393...穿槽
393A...穿槽
40...閥桿
41...上端
411...螺紋部
42...下端
43...手輪
431...固定螺帽
44...止流塞
50...頂蓋
51...頂部
52...底部
53...螺絲
54...安裝孔
55...容室
551...擴大環槽
56...軸筒
561...螺孔
562...定位環
57...軸承
571...中央孔
572...固定環
573...螺絲
60...閥帽
61...頂端
62...底端
63...縱向孔
70...第一伸縮管
71...頂圈座
72...底圈座
73...伸縮段
74...軸孔
75...推動部
751...上端面
752...下端面
753...螺孔
80...帽套
81...軸孔
82...螺桿
83...填料
84...軸襯
85...壓塊
86...螺帽
87...上端面
88...螺孔
90...第二伸縮管
91...上圈座
92...下圈座
93...伸縮段
94...軸孔
95...定位槽
L...距離長度
第一圖顯示一閥的習知防漏結構示意圖。
第二圖顯示本發明之部份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顯示本發明組合於閥中之組合剖視圖。
第四圖顯示本發明之防漏結構的伸縮套與限位單元之立體分解圖。
第五圖顯示第三圖A範圍部分的放大視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先拉伸第一伸縮管至充分伸展後而將拉伸第二伸縮管之實施例圖。
第七圖顯示第六圖B範圍部分的放大視圖。
第八圖係本發明拉伸第一伸縮管後再拉伸第二伸縮管至充分伸展之實施例圖。
第九圖顯示第八圖C範圍部分的放大視圖。
第十圖顯示本發明閥桿上升帶動第一伸縮管向上壓縮收合,並以第二定位件向上推動止擋件及壓縮收合第二伸縮管之實施例圖。
第十一圖顯示本發明限位單元另一實施位置之實施例圖。
  以下所有圖式係僅便於解釋本發明基本教導而已,圖式中將對構成較佳實施例之元件的數目、位置、關係、及尺寸之延伸將有所說明,在閱讀及瞭解本發明的敎導後相關之變化實施屬於業界技能。另外,在閱讀及瞭解本發明的敎導後,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強度、及類似要求之精確尺寸及尺寸比例之改變亦屬業界技能。
  不同圖式中係以相同標號來標示相同或類似元件;另外請瞭解文中諸如“第一”、“第二”、“頂”、“底”、“上”、“下”、“側”、“相對”等及類似用語,僅提供看圖者參考圖中構造,以及僅用於幫助描述本發明而已。
  配合參看第二圖、第三圖並配合參考第五圖所示,就本發明所述實施之閥2包括一閥本體20、閥桿40、閥帽60以及帽套80等所構成,該閥本體20具有橫向貫通以提供流體或液體輸送通過的一通道21,閥本體20的頂部22具有向下凹入形成之一軸室23,且該軸室23連通貫穿至通道21,閥本體20上方之頂部22周緣呈有連接部24;而閥帽60包含沿一垂直方向分隔的一頂端61與一底端62,閥帽60的頂端61至底端62之間包含一縱向孔63,閥帽60的底端62係要被結合在閥本體20頂部22周緣的連接部24處,閥桿40包含沿垂直方向分隔的一上端41及一下端42,上端41為具有螺紋部411,且閥桿40的桿身穿設在閥本體20之軸室23與閥帽60的縱向孔63,而閥桿40的上端41包含可樞轉閥桿40上升或下降的一手輪43,閥桿40的下端42包含一止流塞44,止流塞44為伸入閥本體20中且可隨著閥桿40的上升或下降對通道48呈有開啟位置及封閉位置的移動。
  帽套80為可封閉閥本體20軸室23上方的開放狀態(即閥帽60連通閥本體20軸室23上方的開放狀態),且其沿垂直方向延伸有一提供閥桿40穿過的一軸孔81,帽套80上具有可擺動至垂直方向的二螺桿82,帽套80可以銲接固定在閥帽60的頂端,封閉閥本體20軸室23上方的開放狀態,且帽套80的軸孔81中心沿軸向對齊閥帽60的縱向孔61中心以供閥桿40的穿置。而帽套80之軸孔81內容納有數片堆疊置放的填料83與一軸襯84,軸襯84的頂面具有壓塊85,而帽套80上的螺桿82穿過壓塊82並以螺帽86鎖定。閥桿40的的桿身穿過帽套80之軸孔81、填料83及軸襯84,使得當鎖緊螺帽86對該壓塊85加壓之後,該壓塊85施予軸襯84壓力,填料78會將閥桿40與帽套80軸孔81之間的配合間隙密封。
  此外,該閥2並包含可拆卸地結合在帽套80頂端的一頂蓋50,該頂蓋50包含沿垂直方向分隔的頂部51與底部52,頂蓋50的底部52以螺絲53結合在帽套80之上端面87上,且該頂蓋50的底部52內具有一安裝孔54,帽套80之壓塊85位在該頂蓋46的頂部86與底部88之間,且該安裝孔54的內徑大於壓塊85的外徑,以可使頂蓋50底部52通過壓塊85結合在帽套80之上端面87。而閥桿40的上端41穿過該頂蓋50,頂蓋50的頂部51鄰近手輪43。頂蓋50的頂部51內具有一容室55,該容室55內容納一軸筒56,該軸筒56的內部具有一螺孔561用以提供閥桿40的上端41所形成的螺紋部411螺設穿出,該軸筒56的上端凸出該頂蓋50與該手輪43,使手輪43藉由一固定螺帽431與軸筒56定位,使得該手輪43轉動時,軸筒56會受帶動而在該頂蓋50的容室55內空轉,使閥桿40牽動止流塞44上下移動而關閉或是開放閥本體20內部的通道21。
   本發明設置之閥2中更包含設在頂蓋50容室55內的至少一軸承57來提供軸筒56的安置,如第二圖及第三圖,在頂蓋50的容室55內設有沿垂直方向分隔的二軸承57,各軸承57安裝在該容室55內的一擴大環槽551內,且該軸筒56的下段穿過該二軸承57的中央孔571而受該二軸承57支承。在該頂蓋50的頂部51的上、下端面個別安裝有固定環572,藉由螺絲573穿過各固定環572且鎖入該頂蓋50的頂部51,使得軸承57定位於該頂蓋50之容室55內。以及在軸筒56的下端螺結有定位環562,定位環562抵於下側的軸承57底面,藉以防止軸筒56脫離頂蓋50。
   依據圖式顯示,本發明閥的防漏裝置30包括一伸縮套32以及一配合該伸縮套32實施之限位單元35所構成,該伸縮套32為可見於市售習知的金屬波紋管(Bellows),特具有耐腐蝕、耐高壓..等特性,該伸縮套32的伸縮方向呈有供閥桿40穿設的通孔321而具有第一端口322及第二端口323,且該第一、第二端口322、323間形成有可伸縮的變形段33,而伸縮套32的第一端口322為與帽套80軸孔81的底緣相封合,伸縮套32的第二端口323為與閥桿40外壁接合而封閉閥桿40與帽套80軸孔81間的配合間隙,且伸縮套32為依閥桿40的上升或下降而伸縮。
   而限位單元35包括一拉桿37及一止擋件39,圖式中為以二限位單元35實施,二限位單元35為依伸縮套32之心軸180度相對設置,其中止擋件為設於伸縮套32的變形段33外部位置處,並藉以區分伸縮套32位於止擋件39下段為第一伸縮段324,伸縮套32位於止擋件39上段為第二伸縮段325,且止擋件39依伸縮套32的伸縮方向呈有一上端面391及一下端面392及一通過該上、下端面之穿槽393;拉桿37包含沿其軸方向分隔的一活動端371及一固定端372,該拉桿37的軸向為與伸縮套32的伸縮方向平行而設於伸縮套32的外側,且拉桿37之固定端372可接設於伸縮套32之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323方向位置處,就圖面所示之實施例為接設於第二端口323方向位置之口緣處,再者,考慮伸縮套32與閥桿40、帽套80間的連接關係上,或可稱固定端372是與閥桿40連接或固定端(372)為與伸縮套(32)第二端口(323)與閥桿(40)的固定方向連接;而活動端371為通過止擋件39之穿槽393,並可相對於該穿槽393作軸向之往復動作,另外在拉桿37活動端371具有相隔設置的第一定位件36與第二定位件38,且該第一定位件36與第二定位件38為分別設置於止擋件39的兩側,依遠離固定端372位置為第一定位件36,而接近於固定端372位置為第二定位件38,藉以限制拉桿37於止擋件39穿槽393間的往復移動位置(距離),或可稱限制止擋件39於拉桿37表面往復移動位置(距離)。
  上述的結構設置可使得防漏裝置30之伸縮套32可有效的阻斷閥桿40與帽套80軸孔81間的配合間隙而防止閥2所輸送之液體或氣體的洩漏,而伸縮套32在限位單元35的設置下可使得伸縮套32在位於止擋件39下段的第一伸縮段324以及位於止擋件39上段的第二伸縮段325可平均的承受伸縮套32的總伸縮量,即是,當伸縮套32伸展時,如第一伸縮段324先行伸展且連動拉桿37於止擋件39之穿槽393間相互移動時,在拉桿37之第一定位件36抵靠止擋件39之上端面391時,第一伸縮段324無法繼續伸展而迫使第二伸縮段325伸展,使得第一伸縮段324不會有超出其所能承受的伸展量實施,使得第一伸縮段324與第二伸縮段325能平均的承受伸縮套32的伸縮量,當然在一通知的技術思維下,止擋件39的設置最好是平均設置於伸縮套32變形段的中間位置處,使第一伸縮段324與第二伸縮段325呈有相同之伸展、回復能力(量),又,伸縮套32的安全變形量最好是大於閥桿40上下作動啟、閉閥體之移動量。而當伸縮套32回復時,如第一伸縮段324先行回復且連動拉桿37於止擋件39之穿槽393間移動時,在拉桿37之第二定位件38抵靠止擋件39之下端面392時,第一伸縮段324無法繼續回復而迫使第二伸縮段325回復,使得第一伸縮段324不會有不當的回復擠壓而造成破裂。限位單元35拉桿37的第一定位件36與止擋件39的距離長度L係小於或等於第一伸縮段(324)或第二伸縮段(325)所容許伸展的最大變形量長度視為最佳。
  依據上述之技術特徵,本發明閥的防漏裝置之伸縮套32可為以一第一伸縮管70與一第二伸縮管90連接而成,為使第一伸縮管70表現為第一伸縮段324的實施,第二伸縮管90表現為第二伸縮段325的實施,請另配合第四圖及第五圖所示,第一伸縮管70包含沿垂直方向分隔的一頂圈座71及一底圈座72,頂圈座71與底圈座72之間包括沿軸向彎曲延伸的一伸縮段73,而該底圈座72為形成伸縮套32之第二端口323、伸縮段73呈有第一伸縮段324之狀態,而底圈座72為與閥桿40底端外壁接合,第一伸縮管70中沿垂直方向形成一軸孔74,其亦為伸縮套32中所稱之通孔321,而就限位單元(35)之拉桿(37)與伸縮套(32)第二端口(323)的結合固定上,為使第二端口323相對之底圈座72周緣沿徑向分隔設有推動部75(圖中表現二推動部75,以180度相對設置),各推動部75包含沿垂直方向分隔的一上端面751及一下端面752,上端面751至下端面752之間包含一螺孔753。而拉桿37表面可設置螺紋形成螺桿,拉桿37的固定端372可分別螺入推動部75的螺孔753中,並以一固定件373螺設在拉桿37的固定端372螺紋上,而抵靠在推動部75的下端面752處,用以抵減拉桿37的固定端292螺紋與推動部75之螺孔753螺合的齒隙,使拉桿37固定在第一伸縮管70的推動部75上。
  而第二伸縮管90包含沿垂直方向分隔的一上圈座91及一下圈座92,上圈座91與一下圈座92之間包括沿軸向彎曲延伸的一伸縮段93,其上圈座91為形成伸縮套32之第一端口322、伸縮段93呈有第二伸縮段325之狀態,第二伸縮管90中沿垂直方向形成一軸孔94,其亦為伸縮套32中所稱之通孔321;下圈座92軸孔94底端周緣沿軸向形成凹入的一定位槽95,該定定位槽95可供第一伸縮管70頂圈座71的置入與連接;就限位單元35中之止擋件39接設於伸縮套32變形段33位置處的實施上,第二伸縮管90為以其下圈座92予以實施,下圈座92周緣依徑向分隔180度環設二止擋件39,各止擋件34包含一上端面35及一下端面36及通過該上端面35、下端面36的穿槽393,該穿槽393提供了第一伸縮管70上所固定之拉桿37活動端371的穿置;依據圖式顯示,本發明中所見之第一定位件36及第二定位件38可為單一螺帽361、381或複數螺帽361、381,圖中所示,係以複數螺帽361作為第一定位件36而分別螺設於拉桿37的活動端371,而位於止擋件39的上端面391上側,使第一定位件36能抵減齒隙的定位在拉桿37的活動端371,以及圖中所示,係以複數螺帽381作為第二定位件38而分別螺設於拉桿37的中段部位而位於止擋件39的下端面392下側,使第二定位件38能抵減齒的定位在拉桿37的中段部位。
  第二伸縮管90下圈座92之定位槽95可供第一伸縮管70的頂圈座71置入銲接而穩固定位,以及第二伸縮管90的上圈座91銲接固定在帽套80下側的軸孔81周緣,使第二伸縮管90的軸孔94與帽套80的軸孔81沿軸向相對。本發明的第一伸縮管70、第二伸縮管90之伸縮段73、93係以金屬材質製成,且一體成型為周面具有正反向彎曲之複數波浪圈,並以伸縮段73、93的頂端與底端各自分別銲固在其頂圈座71、上圈座91下緣及銲接在其底圈座72、下圈座92上緣。
  配合參看第二圖至第五圖,上述實施例中,第一伸縮管70的軸孔74、第二伸縮管90的軸孔94及帽套80的軸孔81係要被閥2的閥桿40穿設,閥桿40的下端42與第一伸縮管70的底圈座72固結,而閥桿40下端42的止流塞44在閥桿60上升或下降的時候在閥本體20內的開啟位置(見第三圖)及封閉位置(見第八圖)間移動。
  為了方便說明本發明實施過程,係假設在初始狀態下,止流塞44隨著閥桿40上升至開啟位置(如第三圖),此時,第一伸縮管70及第二伸縮管90尚未受到沿垂直方向之拉力作用,且第一定位件36至第二伸縮管90的止擋件39之上端面391所界定出來的距離長度L(如第五圖),係依據第一伸縮管70伸展時所容許之最大變形量而定,即該距離長度L係界定為小於等於第一伸縮管70之伸縮段73所容許伸展的最大變形量長度。
  本發明操作使用,當旋轉手輪43使閥桿40向下移動而帶動止流塞44由開啟位置朝向封閉位置移動時,閥桿40可帶動第一伸縮管70向下逐漸伸展(如第六圖所示),直到拉桿37的活動端371所設置之第一定位件36抵壓第二伸縮管90的止擋件39之上端面391(如第七圖所示),另能進一步拉動第二伸縮管90向下伸展直到止流塞44位於封閉位置為止(如第八圖所示,並參考第九圖),故本發明可藉由區段有第一及第二伸縮管70、90伸縮段73、93之彈性變形,使閥2的啟閉操作更加順暢。
  本發明操作使用,當旋轉手輪43帶動閥桿40向上移動而帶動止流塞44由封閉位置朝向開啟位置移動時,閥桿40即拉動第一伸縮管70向上壓縮收合,直到拉桿37中段部位的第二定位件38推抵第二伸縮管90的止擋件39之下端面392(如第十圖),即能拉動第二伸縮管90向上壓縮收合,直到止流塞44位於開啟位置為止。因此,本發明能以前段所述之伸縮段73、93,使防漏裝置具有有保障的伸展或回復實施,且能以拉桿37及第一定位件36及第二定位件38的限位作用,使操作過程中,除防止過量的伸展、回復情事外,或可有完成第一伸縮管70的充分伸展或壓縮後,再拉動第二伸縮管90伸展或壓縮,而能避免伸縮變形作用過度集中在第一伸縮管70或第二伸縮管90下側,且使第一及第二伸縮管70、90的伸展或壓縮變形不會超出容許之最大變形量,藉此而能避免伸縮段73、93產生永久變形或裂痕而造成滲漏,故本發明具有良好的防漏效果,且達到更為順暢的彈性變形作用,進而達到延長使用壽命之絕佳功效。
  此外,在考量能充分控制到伸縮套的伸展、回復狀態情況下,本創作另可具有一第二限位單元35A,請參考第十一圖所示,該第二限位單元35A為與限位單元35呈90度分怖在伸縮套32的外緣,第二限位單元35A依相同限位單元35之結構包括一第二拉桿37A及一第二止擋件39A,該第二拉桿37A包含沿其軸方向分隔的一活動端371A及一固定端372A,第二拉桿37A的軸向為與伸縮套32的伸縮方向平行而設於伸縮套32的外側,且第二拉桿37A之活動端371A為接設於伸縮套32之第一端口322口緣處,再者,考慮伸縮套32與閥桿40、帽套80間的連接關係上,或可稱固定端372是與帽套80連接或稱固定端372為與伸縮套32第一端口322與帽套80的固定方向連接;就該圖面之表示,第二拉桿37A之活動端371A為接在帽套80之底面,帽套80之底面具有螺孔88供第二拉桿37A活動端371A的鎖設,以呈現第二拉桿37A活動端371A接設於伸縮套32之第一端口322口緣處之此一特徵的實施,而第二拉桿37A的固定端372A具有相隔設置的第一定位件36A與第二定位件38A,而止擋件39A為接設於伸縮套32的變形段33位置處、拉桿37A之第一定位件36A與第二定位件38A間,且止擋件39A具有一通過該上、下端面之穿槽393A以供第二拉桿37A的穿設,並可使第一定位件36A與第二定位件38A與其抵靠;以當閥桿40向下移動帶動伸縮套32向下伸展時,伸縮套32第一端口322至止擋件39A的伸縮段在止擋件39A抵靠第二拉桿37A之第二定位件38A時而受限制,當閥桿40向上移動使止流塞44向上位移時,伸縮套32第一端口322至止擋件39A的回復在第二止擋件39A抵靠於第二拉桿37A之第一定位件36A時受限制。
  就上述之技術特徵,本案為將其伸縮套32的伸展實施至少區分有二個伸縮段,以驅使伸縮套32有較平均的伸展及回復實施,且藉由限位單元35的設置下可有效防止伸縮套32的各伸縮段有不當的伸展、回復量的產生,而可增加伸縮套32的使用壽命;在上述內容的揭示下,就一般相關技術者所能考慮的結構轉換,就本案之限位單元35可任意設置在伸縮套32之第一伸縮段324或第二伸縮段325或第一伸縮段324與第二伸縮段325位置處,此等變化實施位置之轉換應為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一。
  另,關於本發明中的閥帽60結構設置,如不考慮鑄造或鍛造等加工成本的問題下,閥帽60是可與閥本體20或與帽套80加工製作成一體,就本案闡述閥帽60與閥本體20、帽套80間的接合特徵應非限制本案之必要完成技術手段。
  本創作的基本教導已加以說明,對具有本領域通常技能人仕而言,許多延伸和變化將是顯而易知者,例如,拉桿37表面可不設置螺紋,第一定位件36、第二定位件38及固定件373分別為環圈、扣環的套設、銲固在拉桿37的活動端371、中段部位及固定端372處,且拉桿37的固定端372銲固在第一伸縮管70的推動部75;以及,拉桿37的
  固定端(372)係可變化為與第二伸縮管(90)之下圈座(92)來結合,而止擋件39是可設置在第一伸縮管70之底圈座72處供拉桿37的穿伸,拉桿37在同樣具有止擋實施距離之第一定位件36、第二定位件37的設置條件下,亦能控制第一伸縮管70的伸展或壓縮量0,及確保第一及第二伸縮管70、90的平均伸展或壓縮,以避免變形量集中在伸縮套32下端處而造成永久變形及損壞。
以上說明書所揭示內容,可在未脫離本發明精神或大體特徵的其他特定形式來實施,且這些特定形式已經被指出,故本說明書揭示的實施例應視為舉例說明而非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是由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界定,對於落入申請專利範圍的均等意義與範圍的所有改變仍將包含在本創作範圍中。
2...閥
20...閥本體
21...通道
22...頂部
23...軸室
24...連接部
30...防漏裝置
32...伸縮套
321...通孔
322...第一端口
323...第二端口
324...第一伸縮段
325...第二伸縮段
33...變形段
35...限位單元
37...拉桿
371...活動端
372...固定端
39...止擋件
40...閥桿
41...上端
411...螺紋部
42...下端
43...手輪
431...固定螺帽
44...止流塞
50...頂蓋
51...頂部
52...底部
53...螺絲
54...安裝孔
55...容室
551...擴大環槽
56...軸筒
561...螺孔
562...定位環
57...軸承
571...中央孔
572...固定環
573...螺絲
60...閥帽
61...頂端
62...底端
63...縱向孔
80...帽套
81...軸孔
82...螺桿
83...填料
84...軸襯
85...壓塊
86...螺帽
87...上端面

Claims (10)

  1. 一種閥的防漏裝置,其包含:
    一閥本體(20),該閥本體(20)具有一橫向貫通之通道(21),且於閥本體(20)的頂部(22)具有縱向向下連通至該通道(21)的軸室(23);
    一帽套(80),包含縱向延伸的一軸孔(81),該帽套(80)結合在閥本體(20)的頂端而用以封合閥本體(20)的的軸室(23),且帽套(80)的軸孔(81)沿其軸向對齊閥本體(20)的軸室(23);
    一閥桿(40),該閥桿(40)包含沿其軸向分隔的一上端(41)及一下端(42),且閥桿(40)的桿身穿設在閥本體(20)之軸室(23)與帽套(80)之軸孔(81),而閥桿(40)的上端(41)包含可樞轉閥桿(40)相對該帽套(80)軸孔(81)上升或下降的一手輪(43),閥桿(40)的下端(42)包含一止流塞(44),止流塞(44)伸入閥本體(20)中,該止流塞(44)在閥桿(40)相對於帽套(80)軸孔(81)中上升或下降時開啟或封閉閥本體(20)之通道(21);
    一伸縮套(32),該伸縮套(32)的伸縮方向呈有供閥桿(40)穿設的通孔(321)而具有一第一端口(322)及第二端口(323),第一、第二端口(322)(323)間形呈有可伸縮的變形段(33),而伸縮套(32)的第一端口(322)可與帽套(80)軸孔(81)的底緣相封合,伸縮套(32)的第二端口(323)可與閥桿(40)外壁接合;
    一限位單元(35),該限位單元(35)包括一拉桿(37)及一止擋件(39),其中該止擋件(39)設於伸縮套(32)變形段(33)位置處,以區分伸縮套(32)位於止擋件(39)至第二端口(323)為第一伸縮段(324),止擋件(39)至第一端口(322)為第二伸縮段(325),且止擋件(39)本體具有一穿槽(393),該穿槽(393)的貫穿方向與伸縮套(32)伸縮方向平行,而拉桿(37)包含沿其軸方向分隔的一活動端(371)及一固定端(372),該拉桿(37)固定端(372)為與伸縮套(32)第二端口(323)與閥桿(40)的固定方向連接,拉桿(37)之活動端(371)為向止擋件(39)延伸設置並穿伸於該止擋件(39)之穿槽(393),且拉桿(37)的活動端(371)在止擋件(39)兩側依遠離固定端(372)位置設有第一定位件(36),而接近於固定端(372)位置相隔設有一第二定位件(38),該第一定位件(36)與第二定位件(38)在拉桿(37)於止擋件(39)之穿槽內移動時限制拉桿(37)的移動距離;
    當閥桿(40)向下移動帶動伸縮套(32)向下伸展時,伸縮套(32)第二端口(323)至止擋件(39)的第一伸縮段(324)在限位單元(35)拉桿(37)之第一定位件(36)抵靠止擋件(39)時而受限制,當閥桿(40)向上移動使止流塞(44)向上移動時,伸縮套(32)第一伸縮段(324)的回復在限位單元(35)拉桿(37)之第二定位件(38)抵靠止擋件(39)時而受限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閥的防漏裝置,其中,防漏裝置另包括一第二限位單元(35A),該第二限位單元(35A)為由一第二拉桿(37A)及一第二止擋件(39A)所構成,該第二止擋件(39A)環設於止擋件(39)的一側,且第二止擋件(39A)本體具有一穿槽(393A),該穿槽(393A)的貫穿方向與伸縮套(32)伸縮方向平行,而拉桿(37A)包含沿其軸方向分隔的一活動端(371A)及一固定端(372A),該第二拉桿(37A)固定端(372A)為與伸縮套(32)第一端口(322)與帽套(80)間的固定方向連接,第二拉桿(37A)之活動端(371A)為向第二止擋件(39A)延伸設置並穿伸於該第二止擋件(39A)之穿槽(393A),且第二拉桿(37A)的活動端(371A)上在第二止擋件(39A)兩側依遠離固定端(372)位置設有第一定位件(36A),而接近於固定端(372A)位置相隔設有一第二定位件(38A),該第一定位件(36A)與第二定位件(38A)在第二拉桿(37A)於第二止擋件(39)之穿槽(393A)內移動時限制第二止擋件(39A)的移動距離,當閥桿(40)向下移動帶動伸縮套(32)向下伸展時,伸縮套(32))的第二伸縮段(325)在第二止擋件(39A)抵靠第二拉桿(37A)之第一定位件(36A)而受限制,當閥桿(40)向上移動使止流塞(44)向上移動時,伸縮套(32)的第二止擋件(39A)在抵靠第二定位件(38A)時而受限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閥的防漏裝置,其中,伸縮套(32)為以一第一伸縮管(70)與一第二伸縮管(90)連接而成,該第一伸縮管(70)包含沿軸向分隔的一頂圈座(71)及一形成伸縮套(32)第二端口(323)的底圈座(72),頂圈座(71)與底圈座(72)之間包括彎曲延伸的一伸縮段(73),底圈座(72)為與閥桿(40)下端(42)外壁接合,且底圈座(72)外表面設有一推動部(75),拉桿(37)之固定端(372)係與該推動部(75)接合而與伸縮套(32)第二端口(323)與閥桿(40)間的固定方向連接,第二伸縮管(90)包含沿軸向分隔的一下圈座(92)及形成伸縮套(32)第一端口(322)的一上圈座(91),且上圈座(91)與一下圈座(92)之間包括彎曲延伸的一伸縮段(93),上圈座(91)為與帽套(80)軸孔(81)底緣接合,而下圈座(92)提供與第一伸縮管(70)之頂圈座(71)相接合,且限位單元(35)之止擋件(39)為設於該下圈座(92)的外表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閥的防漏裝置,其中,第二限位單元(35A)之第二止擋件(39A)設於第二伸縮管(90)下圈座(92)的外表面,而帽套(80)底面設有供第二拉桿(37A)固定端(372A)鎖固的螺孔(88),使供第二拉桿(37A)固定端(372A)與伸縮套(32)第一端口(322)與帽套(80)間的固定方向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閥的防漏裝置,其中,止流塞(44)位於開啟位置時,限位單元(35)拉桿(37)的第一定位件(36)與止擋件(39)的距離長度L係小於或等於第一伸縮段(324)或第二伸縮段(325)所容許伸展的最大變形量長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閥的防漏裝置,其中,止流塞(44)位於開啟位置時,第二限位單元(35A)拉桿(37A)的第一定位件(36A)與第二止擋件(39A)的距離長度係小於或等於第一伸縮段(324)或第二伸縮段(325)所容許伸展的最大變形量長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閥的防漏裝置,其中,第二伸縮管(90)的下圈座(92)底端依第一伸縮管(70)頂圈座(71)外表面形狀凹入有一供頂圈座(71)接合之定位槽(95)。
  8. 一種閥的防漏裝置,其包含:
    一閥本體(20),該閥本體(20)具有一橫向貫通之通道(21),且於閥本體(20)的頂部(22)具有縱向向下連通至該通道(21)的軸室(23);
    一帽套(80),包含縱向延伸的一軸孔(81),該帽套(80)結合在閥本體(20)的頂端而用以封合閥本體(20)的的軸室(23),且帽套(80)的軸孔(81)沿其軸向對齊閥本體(20)的軸室(23);
    一閥桿(40),該閥桿(40)包含沿其軸向分隔的一上端(41)及一下端(42),且閥桿(40)的桿身穿設在閥本體(20)之軸室(23)與帽套(80)之軸孔(81),而閥桿(40)的上端(41)包含可樞轉閥桿(40)相對該帽套(80)軸孔(81)上升或下降的一手輪(43),閥桿(40)的下端(42)包含一止流塞(44),止流塞(44)伸入閥本體(20)中,該止流塞(44)在閥桿(40)相對於帽套(80)軸孔(81)中上升或下降時開啟或封閉閥本體(20)之通道(21);
    一伸縮套(32),該伸縮套(32)的伸縮方向呈有供閥桿(40)穿設的通孔(321)而具有一第一端口(322)及第二端口(323),第一、第二端口(322)(323)間形呈有可伸縮的變形段(33),而伸縮套(32)的第一端口(322)可與帽套(80)軸孔(81)的底緣相封合,伸縮套(32)的第二端口(323)可與閥桿(40)外壁接合;
    一限位單元(35),該限位單元(35)包括一拉桿(37)及一止擋件(39),其中該止擋件(39)設於伸縮套(32)變形段(33)位置處,以區分伸縮套(32)位於止擋件(39)至第二端口(323)為第一伸縮段(324),止擋件(39)至第一端口(322)為第二伸縮段(325),且止擋件(39)本體具有一穿槽(393),該穿槽(393)的貫穿方向係與伸縮套(32)伸縮方向平行,而拉桿(37)包含沿其軸方向分隔的一活動端(371)及一固定端(372),該拉桿(37)固定端(372)為與伸縮套(32)第一端口(322)與帽套(80)間的固定方向連接,拉桿(37)之活動端(371)為向止擋件(39)延伸設置並穿伸於該止擋件(39)之穿槽(393),且拉桿(37)的活動端(371)在止擋件(39)兩側依遠離固定端(372)位置設有第一定位件(36),而接近於固定端(372)位置相隔設有一第二定位件(38),該第一定位件(36)與第二定位件(38)在止擋件(39)於拉桿(37)上移動時限制止擋件(39)的移動距離;
    當閥桿(40)向下移動帶動伸縮套(32)向下伸展時,伸縮套(32)第一端口(322)至止擋件(39)的第二伸縮段(325)在限位單元(35)止擋件(39)抵靠拉桿(37)之第一定位件(36)時而受限制,當閥桿(40)向上移動使止流塞(44)向上移動時,第二伸縮段(325)的回復在止擋件(39)抵靠第二定位件(38)時而受限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閥的防漏裝置,其中,伸縮套(32)為以一第一伸縮管(70)與一第二伸縮管(90)連接而成,該第一伸縮管(70)包含沿軸向分隔的一頂圈座(71)及一形成伸縮套(32)第二端口(323)的底圈座(72),頂圈座(71)與底圈座(72)之間包括彎曲延伸的一伸縮段(73),底圈座(72)為與閥桿(40)下端(42)外壁接合,第二伸縮管(90)包含沿軸向分隔的一下圈座(92)及形成伸縮套(32)第一端口(322)的一上圈座(91),上圈座(91)與下圈座(92)之間包括彎曲延伸的一伸縮段(93),上圈座(91)為與帽套(80)軸孔(81)底緣接合,而帽套(80)底面設有供拉桿(37)固定端(372)鎖固的螺孔(88),使拉桿(37)固定端(372A)與伸縮套(32)第一端口(322)與帽套(80)間的固定方向連接,第二伸縮管(90)的下圈座(92)提供與第一伸縮管(70)之頂圈座(71)相接合,且限位單元(35)之止擋件(39)為設於該下圈座(92)的外表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閥的防漏裝置,其中,止流塞(44)位於開啟位置時,限位單元(35)拉桿(37)的第一定位件(36)與止擋件(39)的距離長度L係小於或等於第一伸縮段(324)或第二伸縮段(325)所容許伸展的最大變形量長度。
TW102109392A 2013-03-15 2013-03-15 Leakage of the valve TWI5547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9392A TWI554702B (zh) 2013-03-15 2013-03-15 Leakage of the valv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9392A TWI554702B (zh) 2013-03-15 2013-03-15 Leakage of the valv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5235A true TW201435235A (zh) 2014-09-16
TWI554702B TWI554702B (zh) 2016-10-21

Family

ID=51943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9392A TWI554702B (zh) 2013-03-15 2013-03-15 Leakage of the valv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5470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8754B (zh) * 2006-06-16 2013-03-11 Vat Holding Ag 真空閥
TW200949112A (en) * 2008-01-23 2009-12-01 Ham Let Motoyama Japan Ltd Highly clean and hot val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4702B (zh) 2016-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301523A (en) Resilient valve seats with rentenion means
US4264054A (en) Metal-to-metal seat hub seals
US11353118B2 (en) Leak resistant and serviceable receptacle
US20170009918A1 (en) Gasket with compression and rotation control
US8007011B2 (en) Sealed flange joint for high pressure and high purity gas channels
US9239114B2 (en) Compressable sealing ring assembly
TWM453066U (zh) 閥的填料總成
US20190107212A1 (en) Pinch valve
US20140175319A1 (en) Multi-section valve bodies having face seals
TWI554702B (zh) Leakage of the valve
CA2964040C (fr) Assemblage de mise en compression de siege de vanne a boule
US20160003385A1 (en) Gasket with compression and rotation control
CN111779842A (zh) 一种热熔盐用调节阀
US2094629A (en) Rubber gasket coupling
KR101431732B1 (ko) 부스터펌프 연결용 단관
CN105650398B (zh) 一种封堵器
WO1993000536A1 (en) Further improved gate valves
KR101554028B1 (ko) 버터플라이 밸브 면간길이를 갖는 신축관 일체형 밸브
CN101598252B (zh) 用于管道、阀门及阀座和阀芯的弹性棘爪连接密封结构
CN203477358U (zh) 一种自密封的高压蒸汽控制阀
CN207122608U (zh) 一种可在线维修的上装式固定球阀
RU2447346C1 (ru) Клапан запорный с разгруженным затвором
KR101473969B1 (ko) 더블 디스크 및 시트를 갖춘 이물질 안착 방지 안전 릴리프 밸브
CN204387426U (zh) 封闭式安全阀
BR112015004949A2 (pt) junta de vedação de válvula segment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