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0250A - 兩用氣嘴接頭 - Google Patents

兩用氣嘴接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0250A
TW201430250A TW102102488A TW102102488A TW201430250A TW 201430250 A TW201430250 A TW 201430250A TW 102102488 A TW102102488 A TW 102102488A TW 102102488 A TW102102488 A TW 102102488A TW 201430250 A TW201430250 A TW 2014302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space
inflation
pressure relief
shaft tub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2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ing-zhe Huang
Jun-Ming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ying-zhe Huang
Jun-Ming Hu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g-zhe Huang, Jun-Ming Huang filed Critical ying-zhe Huang
Priority to TW1021024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30250A/zh
Priority to CN201310719643.7A priority patent/CN103939651A/zh
Publication of TW201430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025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20Check val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inflatable bodies, e.g. tyres
    • F16K15/207Check val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inflatable bodies, e.g. tyres and combined with other valves, e.g. safet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20Excess-flow valves
    • F16K17/22Excess-flow valves actuated by the difference of pressure between two places in the flow line
    • F16K17/24Excess-flow valves actuated by the difference of pressure between two places in the flow line acting directly on the cutting-off me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種兩用氣嘴接頭,係在一本體設置相互連通且相互形成一夾角的一第一空間與一第二空間,甚至可以在本體設置一連通該第一、二空間的洩壓裝置,該第一、二空間分別連接不同規格的第一充氣嘴與第二充氣嘴,使第一或第二充氣嘴連接被充氣物之氣嘴時,另外的第二或第一充氣嘴可連接於氣源裝置,以對被充氣物進行充氣;本發明藉由在本體之第一空間與第二空間形成夾角,使氣嘴接頭的進氣端與出氣端具有一適當角度,在將氣嘴接頭連接輪胎的氣嘴時,不會受到輪圈上之鋼線干擾或氣嘴周邊空間較小的影響,而能更方便連接於氣嘴進行充氣。

Description

兩用氣嘴接頭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連接氣源與被充氣物之氣嘴的氣嘴接頭。
氣嘴普遍被設置在諸如車輛輪胎等被充氣物;當需要充氣時,將設在充氣設備或打氣筒之出氣端的充氣嘴連接於被充氣物的氣嘴,便能將氣體打入被充氣物內。
一般的氣嘴進氣口均設有氣閥頂針;當氣閥頂針不受到外力作用時,被充氣物內部的氣壓會促使氣閥處於密閉狀態,以避免氣體外洩;當外物對該氣閥頂針施加作用力時,則會開啟該氣閥,從而使被充氣物的內部與外界相通,使氣體能夠排出被充氣物外,或是將氣體充入被充氣物內。
目前較常被使用的氣嘴大致上包含有「法式氣嘴」與「美式氣嘴」兩種,其中,法式氣嘴具有兩段式螺紋(包含較大外徑的第一外螺紋,以及較小外徑且接近自由端的第二外螺紋),且氣閥係突出於氣嘴的端部。美式氣嘴則只有一段外螺紋,氣閥頂針則縮入氣嘴端部之內。
由於使用美式氣嘴的普遍性大於法式氣嘴,因此,目前市面上的充氣嘴大多為可直接連接美式氣嘴的美式充氣嘴,倘若欲對法式氣嘴進行充氣時,必須先在美式充氣嘴組合法式氣嘴轉接頭,再利用法式 氣嘴轉接頭組合於法式氣嘴才能進行充氣。當然,目前已知的充氣設備或打氣筒也有設置法式充氣嘴的種類供消費者選擇,惟,當需要對美式氣嘴進行充氣時,則需要在法式充氣嘴組合美式氣嘴轉接頭,再將美式氣嘴轉接頭組合於美式氣嘴才能進行充氣。
第十五圖係顯示習知氣嘴接頭同時具有美式充氣嘴A與法式充氣嘴B的結構,其可以經由一設於輸氣管8(或是打氣筒)的連接頭C組合法式充氣嘴B,而可將美式充氣嘴A連接至美式氣嘴7進行充氣;或是可以將氣嘴接頭改變方向,將連接頭C連接美式氣嘴A,而可將法式充氣嘴B連接法式氣嘴6進行充氣(如第十六圖所示)。
第十五圖與第十六圖顯示的習知氣嘴接頭是一種呈一直線的結構設計,而設於輪圈的氣嘴一般都是中心軸朝向直徑的方向設置,因此,當充氣嘴要連接於輪胎氣嘴時,連接於充氣嘴的輸氣管也要隨著朝往直徑方向,因此很容易受到設於輪圈之密密麻麻的鋼線干擾而不容易操作,特別是有一些兒童自行車、輪椅或無鋼線之輪圈,因為設於輪圈之氣嘴的周邊空間較小,加上數量眾多的鋼線干擾,更不利於充氣嘴和氣嘴連接進行充氣;倘若充氣嘴是設於打氣筒時,則因為打氣筒是剛性的物體,更不利於將充氣嘴連接至氣嘴。
此外,目前的充氣設備雖然配備有壓力錶可以提供使用者注意被充氣物內的壓力,然而,倘若被充氣物內的壓力過高而需要適當洩壓時,習知上均必須將充氣嘴和氣嘴分離,然後壓掣氣嘴的氣閥讓氣體適當排出;若氣體排出過量而使被充氣物內低於預定壓力時,則又必須將充氣嘴再連接於氣嘴以補充充氣,使用上非常不方便。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進氣端與出氣端具有一適當角度,使在對輪胎進行充氣時,不會受到輪圈上之鋼線干擾或氣嘴周邊空間較小的限制,而能更方便連接於氣嘴的氣嘴接頭。
本發明提供的兩用氣嘴接頭,其特徵係在一本體設置相互連通且相互形成一夾角的一第一空間與一第二空間,該第一、二空間分別連接不同規格的第一充氣嘴與第二充氣嘴,使第一或第二充氣嘴連接被充氣物之氣嘴時,另外的第二或第一充氣嘴可連接於氣源裝置,以對被充氣物進行充氣;本發明藉由在本體之第一空間與第二空間形成夾角,使氣嘴接頭的進氣端與出氣端具有一適當角度,在將氣嘴接頭連接輪胎的氣嘴時,連接至進氣端的輸氣管或打氣筒可以避免輪圈上之鋼線干擾,或避免氣嘴周邊較小空間的影響,而能更方便連接於氣嘴進行充氣。
本發明甚至可以在本體設置一連通該第一、二空間的洩壓裝置,充氣過程中可以操作該洩壓元件來將本體內的氣體適當排出,以調整輪胎內的適當氣壓。
基於此,本發明提供的兩用氣嘴接頭,其技術手段包括有一本體、一第一充氣嘴與一第二充氣嘴;其中,本體具有一軸向延伸的第一空間與一軸向延伸的第二空間,該第一空間與第二空間連通,且第一空間的延伸軸線與第二空間的延伸軸線具有一夾角;所述第一充氣嘴的一端可連接於本體的第一空間,另一端可連接於被充氣物之第一氣嘴或連接氣源裝置;所述第二充氣嘴的一端可連接於本體的第二空間,另一端可連接於被充氣物之第二氣嘴或連接氣源裝置。
本發明在氣嘴接頭的本體設有洩壓裝置時,係在本體設有一連通該第一空間與第二空間的洩壓孔,並在該洩壓孔設置所述洩壓裝置。
本發明設於氣嘴接頭之本體的洩壓裝置,包含有一洩壓元件與一彈簧,該洩壓元件具有一凸緣,該凸緣的一側設有軸向延伸一長度且外徑小於該洩壓孔之內徑的按壓部,該按壓部組合至少一氣密環後由本體之內部穿出本體之洩壓孔;該彈簧設於本體內部,且彈簧的一端抵觸洩壓元件而對洩壓元件施加彈力,使得氣密環對洩壓孔的周邊形成氣密。
基於方便安裝的考量,本發明可以將前述之洩壓孔設置在與該第一空間的延伸軸線同一直線。
基於讓設於洩壓元件的氣密環對本體之洩壓孔產生較確實的氣密效果,本發明可以在該洩壓孔朝向第一空間的一端周緣形成內徑大於洩壓孔內徑的凹緣,利用該凹緣提供氣密環容置其中。
本發明之第一、二充氣嘴與本體的組合方式,可以採用螺旋方式連接組合,亦即,可以在本體的第一空間與第二空間的內徑分別設置第一內螺紋與第二內螺紋,第一充氣嘴與第二充氣嘴分別設有第一軸管與第二軸管,該第一軸管的外徑設置用於螺合該第一內螺紋的第一A外螺牙;第二軸管的外徑則設置用於螺合該第二內螺紋的第二A外螺牙。
本發明之第一、二充氣嘴與本體的組合方式,可以採用梢接方式連接組合,亦即,可以在本體設置複數個分別徑向穿過該第一空間與第二空間的第一梢孔與第二梢孔;第一充氣嘴與第二充氣嘴分別具有一第一軸管與一第二軸管,該第一軸管的外徑設置一第一C止洩環與一第一定位環槽,第二軸管的外徑設置一第二B止洩環與一第二定位環槽,將第一軸管 與第二軸管分別穿入本體之第一空間與第二空間後,使第一定位環槽的軸向切線與第一梢孔的軸向對應,第二定位環槽的軸向切線與第二梢孔的軸向對應,進而在該第一梢孔與第一定位環槽設置一第一定位梢,利用第一定位梢將第一充氣嘴梢接於本體,使第一充氣嘴可相對於本體旋轉但無法軸向移動,同時使第一C止洩環在第一軸管與第一空間的內壁面形成氣密;以及在第二梢孔與第二定位環槽設置一第二定位梢,利用第二定位梢將第二充氣嘴梢接於本體,使第二充氣嘴可相對於本體旋轉但無法軸向移動,同時使第二B止洩環在第二軸管與第二空間的內壁面形成氣密。
本發明設於本體的第一充氣嘴可以是法式充氣嘴,第二充氣嘴可以是美式充氣嘴,使用者可以依被充氣物氣嘴的為法式氣嘴或美式氣嘴而選擇將美式充氣嘴連接於氣源裝置,再將法式充氣嘴連接至法式氣嘴進行充氣;或將法式充氣嘴連接於氣源裝置,再將美式充氣嘴連接至美式氣嘴進行充氣;所述第一充氣嘴與第二充氣嘴均設有相同規格以螺接打氣筒或輸氣管之內螺牙的外螺牙。
本發明之本體的第一空間與第二空間的軸線夾角可以是銳角、直角或鈍角,其角度範圍約10°~170°,其中,以90°為最佳。
一種選擇,本發明可以在洩壓元件之凸緣相對於前述之按壓部的另一側設置一軸向延伸一長度的凸柱。所述彈簧的一端組合於該凸柱,所述第一充氣嘴連接於本體的第一空間,並抵住彈簧的另一端,使得該氣密環對該洩壓孔的周邊形成氣密。
1‧‧‧本體
11‧‧‧第一空間
11A‧‧‧第一延伸軸線
111‧‧‧第一內螺紋
12‧‧‧第二空間
12A‧‧‧第二延伸軸線
121‧‧‧第二內螺紋
13‧‧‧洩壓孔
14‧‧‧凹緣
15A‧‧‧第一梢孔
15B‧‧‧第二梢孔
16A‧‧‧第一定位梢
16B‧‧‧第二定位梢
2‧‧‧洩壓裝置
20‧‧‧洩壓元件
201‧‧‧按壓部
202‧‧‧凸緣
203‧‧‧凸柱
204‧‧‧氣密環
3‧‧‧彈簧
4、4A‧‧‧第一充氣嘴
41、4A1‧‧‧第一軸管
411‧‧‧第一A外螺牙
412、4A6‧‧‧第一通孔
413‧‧‧第一A止洩環
42‧‧‧第一帽蓋
421‧‧‧第一A內螺牙
422‧‧‧第一穿孔
43‧‧‧第一帽頭
431‧‧‧第一B內螺牙
432‧‧‧第一B外螺牙
433‧‧‧第一C外螺牙
434‧‧‧環溝槽
435‧‧‧第一B止洩環
4A0‧‧‧第一旋鈕
4A2‧‧‧第一定位環槽
4A3‧‧‧第一C止洩環
4A4‧‧‧第一C內螺牙
4A5‧‧‧第一D外螺牙
4A7‧‧‧第一D止洩環
5、5A‧‧‧第二充氣嘴
51、5A1‧‧‧第二軸管
511‧‧‧第二A外螺牙
512、5A6‧‧‧第二通孔
513‧‧‧第二A止洩環
514‧‧‧內空間
515、5A7‧‧‧頂針
516‧‧‧氣嘴塞
52‧‧‧第二帽蓋
521‧‧‧第二A內螺牙
522‧‧‧第二穿孔
53‧‧‧第二帽頭
531‧‧‧第二B內螺牙
532‧‧‧第二B外螺牙
533‧‧‧第二C外螺牙
5A0‧‧‧第二旋鈕
5A2‧‧‧第二定位環槽
5A3‧‧‧第二B止洩環
5A4‧‧‧第二C內螺牙
5A5‧‧‧第二D外螺牙
5A8‧‧‧氣嘴塞
6‧‧‧法式氣嘴
61‧‧‧第一氣嘴外螺牙
7‧‧‧美式氣嘴
71‧‧‧第二氣嘴外螺牙
8‧‧‧輸氣管
81‧‧‧連接頭
811‧‧‧接頭內螺牙
82‧‧‧氣密墊
9‧‧‧打氣筒
θ‧‧‧夾角
A‧‧‧美式充氣嘴
B‧‧‧法式充氣嘴
C‧‧‧連接頭
第一圖為顯示本發明兩用氣嘴接頭之主要元件組合關係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二圖為顯示本發明兩用氣嘴接頭之主要元件結構及組合關係之平面剖視分解示意圖。
第三圖為顯示本發明兩用氣嘴接頭之第一實施例,以及其組合第一充氣嘴與第二充氣嘴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四圖為顯示本發明兩用氣嘴接頭之第一實施例,以及其組合第一充氣嘴與第二充氣嘴之平面剖視分解示意圖。
第五圖為顯示本發明兩用氣嘴接頭之第一實施例組合了第一充氣嘴與第二充氣嘴之平面剖視示意圖。
第六圖為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兩用氣嘴接頭組合了第一充氣嘴與第二充氣嘴,可進一步連接法式氣嘴與美式氣嘴之立體示意圖。
第七圖為顯示本發明兩用氣嘴接頭以法式充氣嘴連接輸氣管,而可利用美式充氣嘴與美式氣嘴連接進行充氣之實施例平面示意圖。
第八圖為顯示本發明兩用氣嘴接頭以美式充氣嘴連接輸氣管,而可利用法式充氣嘴與法式氣嘴連接進行充氣之實施例平面示意圖。
第九圖為顯示本發明兩用氣嘴接頭以法式充氣嘴連接打氣筒,而可利用美式充氣嘴與美式氣嘴連接進行充氣之實施例平面示意圖。
第十圖為顯示本發明兩用氣嘴接頭以美式充氣嘴連接打氣筒,而可利用法式充氣嘴與法式氣嘴連接進行充氣之實施例平面示意圖。
第十一圖為顯示本發明兩用氣嘴接頭之第二實施例,以及其組合第一充氣嘴與第二充氣嘴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十二圖為顯示本發明兩用氣嘴接頭之第二實施例,以及其組合第一充氣嘴與第二充氣嘴之平面剖視分解示意圖。
第十三圖為顯示本發明兩用氣嘴接頭之第二實施例組合了第一充氣嘴與第二充氣嘴之平面剖視示意圖。
第十四圖為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兩用氣嘴接頭組合了第一充氣嘴與第二充氣嘴,可進一步連接法式氣嘴與美式氣嘴之立體示意圖。
第十五圖為顯示習知連接於輸氣管之氣嘴接頭對美式氣嘴進行充氣之平面示意圖。
第十六圖為顯示習知連接於輸氣管之氣嘴接頭對法式氣嘴進行充氣之平面示意圖。
以下配合圖式及元件符號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做更詳細的說明,俾使熟習該項技藝者在研讀本說明書後能據以實施。
第一圖與第二圖顯示本發明之兩用氣嘴接頭所包含的本體1之實施方式,係加工成型為包含二個相互垂直成L形的圓形管體;亦可採用鑄造技術予以成型;或採用塑膠射出成型技術製造;其中一個管體的端部進一步加工出一軸向延伸的第一空間11,另一管體的端部則加工出一軸向延伸的第二空間12,使第一空間11與第二空間12在本體1內部相互連通;此外,更可以在第一空間11延伸連通至第二空間12後,進一步在相同於第一空間11之第一延伸軸線11A的本體壁面鑽設一連通至本體1外面的洩壓孔13;亦即,洩壓孔13與第一空間11的第一延伸軸線11A在同一直線;較佳者,本發明在洩壓孔13朝向第一空間11的一端周緣形成有內徑大於洩壓孔13之 內徑的凹緣14。在本發明的實施例,因為本體1之兩管體是相互垂直,因而第一空間11之第一延伸軸線11A與第二空間12的第二延伸軸線12A的夾角θ也相互垂直而成90°。當然,本發明也可以視實際的需求而將前述的夾角θ設為銳角或鈍角,其適當的夾角範圍為10°-170°。(圖中未顯示)。
第一圖與第二圖還顯示了本發明在本體1內部及洩壓孔13設置一洩壓裝置2,以用來控制本體1內部之壓力排放而能調節被充氣物內部之氣壓。該洩壓裝置2包括有一洩壓元件20、一氣密環204與一彈簧3;其中,洩壓元件20具有一相對較大外徑的凸緣202,凸緣202的一側設有軸向延伸一長度且外徑小於前述洩壓孔13之內徑的按壓部201;凸緣202的相對另一側可以設置一軸向延伸一長度且外徑小於凸緣202外徑的凸柱203;氣密環204係套於按壓部201直到與凸緣202連接的位置,而彈簧3則套置於凸柱203,再將洩壓元件20置入本體1的第一空間11,再由第一空間11穿出洩壓孔13,並使氣密環204容置於凹緣14。在另一種實施例中,前述之洩壓元件20也可以不設置所述凸柱203,讓彈簧3的一端直接接觸相對於按壓部201另一側的凸緣202端面。
在另一種實施例中,本發明甚至可以不在本體1設置前述之洩壓孔13與洩壓裝置2;亦即使氣嘴接頭僅提供充氣功能,但不提供利用洩壓裝置調節被充氣物內部之氣壓的功能。
第三圖與第四圖顯示本發明還進一步在本體1之第一空間11與第二空間12分別連接一第一充氣嘴4與一第二充氣嘴5,以構成一完整的氣嘴接頭;該第一充氣嘴4與第二充氣嘴5連接本體1的第一實施例結構,係在第一空間11與第二空間12的內徑分別設置第一內螺紋111與第二內螺紋 121,而第一充氣嘴4與第二充氣嘴5的一端分別設置一第一軸管41與一第二軸管51,第一軸管41的外徑設置第一A外螺牙411,第二軸管51的外徑設置第二A外螺牙511;將第一A外螺牙411螺合於第一內螺紋111即完成第一充氣嘴4與第一空間11的連接,而第二A外螺紋511螺合於第二內螺紋121即完成第二充氣嘴5與第二空間12的連接;當第一充氣嘴4連接於第一空間11後,第一充氣嘴4的第一軸管41的端部會抵掣彈簧3的一端,使得彈簧3另一端對洩壓元件20的凸緣202施加一軸向推力,進而使氣密環204緊密地容置在凹緣14中而使洩壓孔13的周緣形成氣密(如第五圖所示)。
本發明對於前述第一實施例之第一充氣嘴4的較佳實施例,係包含有一第一軸管41、一第一帽蓋42與一第一帽頭43;其中,第一軸管41設置一軸向貫通的第一通孔412,外徑則設置第一A外螺牙411,第一軸管41的一端則設為擴大外徑的頭部,並在該頭部的外徑設置溝槽而容置一第一A止洩環413。第一帽蓋42具有一內部空間,以及軸向貫穿且直徑小於該內部空間的第一穿孔422,該內部空間的內徑則設置有第一A內螺牙421。第一帽頭43的一端設有可供第一軸管41之頭部活動配合的凹部,但第一A止洩環413可以在對該凹部的內徑形成氣密,並在第一帽頭43的該端外徑設有第一C外螺牙433;第一帽頭43的另一端外徑則設有第一B外螺牙432,以及在軸向貫通的中心孔內徑設有第一B內螺牙431,在接近端部的位置則設置直徑大於第一B內螺牙431內徑的環溝槽434,並在環溝槽434內設置第一B止洩環435。第一軸管41係穿過第一帽蓋42的第一穿孔422而使其頭部位於第一帽蓋42的內部空間後,再將第一帽頭43的第一C外螺牙433鎖固於第一帽蓋42的第一A內螺牙421,使得第一帽蓋42與第一帽頭43結合在一起,讓第一 帽蓋42可以隨著第一帽頭43相對於第一軸管41旋轉;第一軸管41的第一A外螺牙411鎖合於本體1之第一內螺紋111後,第一充氣嘴4經由所述第一通孔412與第一空間11連通。
本發明對於前述第一實施例之第二充氣嘴5的較佳實施例,係包含有一第二軸管51、一第二帽蓋52與一第二帽頭53;其中,第二軸管51設置一軸向貫通的第二通孔512,外徑則設置第二A外螺牙511,第二軸管51的一端則設為擴大外徑的頭部,並在該頭部的外徑設置溝槽而容置一第二A止洩環513,該頭部的端部則形成內空間514而容置一頂針515與一氣嘴塞516。第二帽蓋52具有一內部空間,以及軸向貫穿且直徑小於該內部空間的第二穿孔522,該內部空間的內徑則設置有第二A內螺牙521。第二帽頭53的一端設有可供第二軸管51之頭部活動配合的凹部,但第二A止洩環513可以在對該凹部的內徑形成氣密,並在第二帽頭53的該端外徑設有第二C外螺牙533;第二帽頭53的另一端外徑則設有第二B外螺牙532,以及在軸向貫通的中心孔設有第二B內螺牙531。第二軸管51係穿過第二帽蓋52的第二穿孔522而使其頭部位於第二帽蓋52的內部空間後,再將第二帽頭53的第二C外螺牙533鎖固於第二帽蓋52的第二A內螺牙521,使得第二帽蓋52與第二帽頭53結合在一起,讓第二帽蓋52可以隨著第二帽頭53相對於第二軸管51旋轉;第二軸管51的第二A外螺牙511鎖合於本體1之第二內螺紋121後,第二充氣嘴5經由所述第二通孔512與第二空間12連通。
前述第一充氣嘴4之第一B外螺牙432與第二充氣嘴5之第二B外螺牙532係相同規格,使其可以螺接於打氣筒9或設於輸氣管8之連接頭81的接頭內螺牙811。
第六圖顯示在本發明的較佳第一實施例中,第一充氣嘴4為法式充氣嘴,第二充氣嘴5則是一般較通用的美式充氣嘴,當第一充氣嘴4與第二充氣嘴5組合於本體1後,第一充氣嘴4的第一B內螺牙431可以直接螺接法式氣嘴6的第一氣嘴外螺牙61;而第二充氣嘴5的第二B內螺牙531則可以直接螺接美式氣嘴7的第二氣嘴外螺牙71。
第七圖顯示利用本發明的氣嘴接頭要對美式氣嘴7充氣時,可以將第一充氣嘴4的第一B外螺牙432螺接於設在輸氣管8之連接頭81的接頭內螺牙811,直到第一充氣嘴4的端部抵住氣密墊82致形成氣密,而第二充氣嘴5的第二B內螺牙531則可螺接於美式氣嘴7之第二氣嘴外螺牙71。
第八圖顯示利用本發明的氣嘴接頭要對法式氣嘴6充氣時,可以將第二充氣嘴5的第二B外螺牙532螺接於設在輸氣管8之連接頭81的接頭內螺牙811,直到第二充氣嘴5的端部抵住氣密墊82致形成氣密,而第一充氣嘴4的第一B內螺牙431則可螺接於法式氣嘴6之第一氣嘴外螺牙61。
第九圖顯示利用本發明的氣嘴接頭也可以將第一充氣嘴4螺接於設在打氣筒9之出氣端的內螺牙(圖中未顯示),而第二充氣嘴5的第二B內螺牙531則可螺接於美式氣嘴7之第二氣嘴外螺牙71,以進行充氣。
第十圖顯示利用本發明的氣嘴接頭也可以將第二充氣嘴5螺接於設在打氣筒9之出氣端的內螺牙(圖中未顯示),而第一充氣嘴4的第一B內螺牙431則可螺接於法式氣嘴6之第一氣嘴外螺牙61,以進行充氣。
利用本發明的兩用氣嘴接頭對設於輪胎之氣嘴進行充氣時,由於第一充氣嘴4與第二充氣嘴5具有一夾角θ,因此,在將第一充氣嘴4或第二充氣嘴5連接於輪胎的氣嘴的過程中,輸氣管或打氣筒會因為前述 之夾角θ而與輪圈有一定距離,因而不會受到輪圈之鋼線干擾或氣嘴周邊空間狹小的限制,操作使用更為方便;在充氣過程中,倘若發現輪胎的氣壓過高時,則不需要將第一充氣嘴4或第二充氣嘴5脫離輪胎氣嘴,只要適當地押掣洩壓元件20的按壓部201,即可在克服彈簧3的彈力後讓氣密環204脫離凹緣14(如第五圖所示),讓輪胎內的氣體可以經由第一通孔412、第一空間11及洩壓孔13排出,或經由第二通孔512、第二空間12及洩壓孔13排出,直到放開按壓部201後,彈簧3再次對凸緣202施加軸向彈力而讓氣密環204容置於凹緣14,對洩壓孔13形成氣密。
第十一圖與第十二圖顯示本發明將第一充氣嘴4A與第二充氣嘴5A連接本體1的第二實施例結構,係在本體1設置複數個徑向穿過第一空間11的第一梢孔15A,以及複數個徑向穿過第二空間12的第二梢孔15B;第一充氣嘴4A與第二充氣嘴5A則分別具有一第一軸管4A1與一第二軸管5A1,該第一軸管4A1的外徑設有一第一C止洩環4A3與一第一定位環槽4A2;第二軸管5A1的外徑則設有一第二B止洩環5A3與一第二定位環槽5A2;較佳者,該第一定位環槽4A2與第二定位環槽5A2的斷面均為半圓凹槽;當洩壓元件20、氣密環204與彈簧3以前述之方式組合於本體1內後,再將第一充氣嘴4A的第一軸管4A1與第二充氣嘴5A的第二軸管5A1分別穿入第一空間11與第二空間12,使第一定位環槽4A2的軸向切線與第一梢孔15A的軸向對應,而第二定位環槽5A2的軸向切線與第二梢孔15B的軸向對應,再將複數第一定位梢16A分別穿入第一梢孔15A與第一定位環槽4A2,以使第一充氣嘴4A被限制於本體1無法軸向移動,但可使第一充氣嘴4A和本體1相對旋轉,同時使第一C止洩環4A3在第一軸管4A1與第一空間11的內壁面 形成氣密;另外將複數第二定位梢16B分別穿入第二梢孔15B與第二定位環槽5A2,以使第二充氣嘴5A被限制於本體1無法軸向移動,但可使第二充氣嘴5A和本體1相對旋轉,同時使第二B止洩環5A3在第二軸管5A1與第二空間12的內壁面形成氣密。當第一充氣嘴4A連接於第一空間11後,第一充氣嘴4A的第一軸管4A1的端部會抵掣彈簧3,使得彈簧3對洩壓元件20的凸緣202施加一軸向推力,進而使氣密環204緊密地容置在凹緣14中而使洩壓孔13的周緣形成氣密(如第十三圖所示)。
再參閱第十一圖與第十三圖所示,本發明對於前述第二實施例之第一充氣嘴4A的較佳實施例,係在第一旋鈕4A0的一端一體成型地設置一第一軸管4A1,該第一軸管4A1的中央設置一軸向貫通的第一通孔4A6,外徑則設置一第一定位環槽4A2與一第一C止洩環4A3;第一通孔4A6往第一旋鈕4A0另一端軸向延伸後形成較大之通孔,並在其內徑設置第一C內螺牙4A4,以及在接近端部的位置形成一溝槽並容置第一D止洩環4A7,第一旋鈕4A0的該端外徑則設置第一D外螺牙4A5。第一軸管4A1係穿入本體1的第一空間11,且將複數第一定位梢16A分別穿入第一梢孔15A與第一定位環槽4A2,以使第一充氣嘴4A被限制於本體1無法軸向移動但可相對旋轉後,第一C止洩環4A3即可在第一軸管4A1與第一空間11的內徑壁面形成氣密;第一充氣嘴4A經由所述第一通孔4A6與第一空間11連通。
同樣如第十一圖與第十三圖所示,本發明對於前述第二實施例之第二充氣嘴5A的較佳實施例,係在第二旋鈕5A0的一端一體成型地設置一第二軸管5A1,該第二軸管5A1的中央設置一軸向貫通的第二通孔5A6,外徑則設置一第二定位環槽5A2與一第二B止洩環5A3;第二通孔5A6 往第二旋鈕5A0另一端軸向延伸後形成較大之通孔,並在其內徑設置第二C內螺牙5A4,以及在第二C內螺牙5A4與第二通孔5A6之間設置一頂針5A7與氣嘴塞5A8;第二旋鈕5A0的該端外徑則設置第二D外螺牙5A5。第二軸管5A1係穿入本體1的第二空間12,且將複數第二定位梢16B分別穿入第二梢孔15B與第二定位環槽5A2,以使第二充氣嘴5A被限制於本體1無法軸向移動但可相對旋轉後,第二B止洩環5A3即可在第二軸管5A1與第二空間12的內徑壁面形成氣密;第二充氣嘴5A經由所述第二通孔5A6與第二空間12連通。
第十四圖顯示在本發明的較佳第二實施例中,第一充氣嘴4A為法式充氣嘴,第二充氣嘴5A則是一般較通用的美式充氣嘴,當第一充氣嘴4A與第二充氣嘴5A組合於本體1後,第一充氣嘴4A的第一C內螺牙4A4可以直接螺接法式氣嘴6的第一氣嘴外螺牙61;而第二充氣嘴5A的第二C內螺牙5A4則可以直接螺接美式氣嘴7的第二氣嘴外螺牙71。
同樣的,利用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氣嘴接頭對美式氣嘴7充氣時,可以將第一充氣嘴4A的第一D外螺牙4A5螺接於設在第七圖所示之輸氣管8之連接頭81的接頭內螺牙811,或第九圖所示之打氣筒9的出氣端的內螺牙,而第二充氣嘴5A的第二C內螺牙5A4則可螺接於美式氣嘴7之第二氣嘴外螺牙71,直到美式氣嘴7端部抵住頂針5A7與氣嘴塞5A8後即可進行充氣。而要對法式氣嘴6充氣時,可以將第二充氣嘴5A的第二D外螺牙5A5螺接於設在第八圖所示之輸氣管8之連接頭81的接頭內螺牙811,或第十圖所示之打氣筒的出氣端之內螺牙,而第一充氣嘴4A的第一C內螺牙4A4則可螺接於法式氣嘴6之第一氣嘴外螺牙61,直到法式氣嘴6的肩部抵住第一D止洩環4A7後即可進行充氣。
以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具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發明精神下所作有關本發明之任何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本發明意圖保護之範疇。
1‧‧‧本體
11‧‧‧第一空間
12‧‧‧第二空間
2‧‧‧洩壓裝置
20‧‧‧洩壓元件
201‧‧‧按壓部
202‧‧‧凸緣
203‧‧‧凸柱
204‧‧‧氣密環
3‧‧‧彈簧

Claims (10)

  1. 一種兩用氣嘴接頭,包含有:一本體,具有一軸向延伸的第一空間與一軸向延伸的第二空間,該第一空間與第二空間連通,且該第一空間的延伸軸線與該第二空間的延伸軸線具有一夾角;一第一充氣嘴,其一端連接於該本體的第一空間,其另一端可連接於被充氣物之第一氣嘴或連接一氣源裝置;一第二充氣嘴,其一端連接於該本體的第二空間,其另一端可連接於被充氣物之第二氣嘴或連接該氣源裝置。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兩用氣嘴接頭,其中,該本體設有一連通該第一空間與該第二空間的洩壓孔,該洩壓孔設置一洩壓裝置。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兩用氣嘴接頭,其中,該洩壓裝置包含有一洩壓元件與一彈簧,該洩壓元件具有一凸緣,該凸緣的一側設有軸向延伸一長度且外徑小於該洩壓孔之內徑的按壓部,該按壓部組合至少一氣密環後由該本體之內部穿出該洩壓孔,該彈簧設於該本體內部,且該彈簧的一端抵觸該洩壓元件而施加彈力,使得該氣密環對該洩壓孔的周邊形成氣密。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兩用氣嘴接頭,其中,所述洩壓孔與該第一空間的延伸軸線在同一直線。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兩用氣嘴接頭,其中,所述洩壓孔朝向該本體內部的一端周緣形成有內徑大於該洩壓孔內徑的凹緣,該凹緣提供該氣密環容置其中。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之兩用氣嘴接頭,其中,該第一空間與第二空間的內徑分別設有第一內螺紋與第二內螺紋,該第一充氣嘴與第二充氣嘴分別設有一第一軸管與一第二軸管,該第一軸管的外徑設有用於螺合該第一內螺紋的第一A外螺牙,該第二軸管的外徑設有用於螺合該第二內螺紋的第二A外螺牙。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之兩用氣嘴接頭,其中,該本體設有複數個分別徑向穿過該第一空間與第二空間的第一梢孔與第二梢孔,所述第一充氣嘴與第二充氣嘴分別具有一第一軸管與一第二軸管,該第一軸管的外徑設有一第一C止洩環與一第一定位環槽,該第二軸管的外徑設有一第二B止洩環與一第二定位環槽,該第一軸管與第二軸管分別穿入該第一空間與第二空間後,該第一定位環槽的軸向切線與該第一梢孔的軸向對應,該第二定位環槽的軸向切線與該第二梢孔的軸向對應,進而在該第一梢孔與第一定位環槽設置一第一定位梢,以使該第一充氣嘴可相對於該本體旋轉但無法軸向移動,同時使該第一C止洩環在該第一軸管與第一空間的內壁面形成氣密,以及在該第二梢孔與第二定位環槽設置一第二定位梢,以使該第二充氣嘴可相對於該本體旋轉但無法軸向移動,同時使該第二B止洩環在該第二軸管與第二空間的內壁面形成氣密。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之兩用氣嘴接頭,其中,所述第一充氣嘴為法式充氣嘴,所述第二充氣嘴為美式充氣嘴,該第一充氣嘴與第二充氣嘴均設有相同規格以螺接打氣筒或輸氣管之內螺牙的外螺牙。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兩用氣嘴接頭,其中,所述夾角為10°~170°。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兩用氣嘴接頭,其中,所述洩壓元件之凸緣相對於該按壓部的另一側設有一軸向延伸一長度的凸柱,所述彈簧的一端組合於該凸柱,彈簧的另一端抵觸於該第一充氣嘴。
TW102102488A 2013-01-23 2013-01-23 兩用氣嘴接頭 TW2014302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2488A TW201430250A (zh) 2013-01-23 2013-01-23 兩用氣嘴接頭
CN201310719643.7A CN103939651A (zh) 2013-01-23 2013-12-24 两用气嘴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2488A TW201430250A (zh) 2013-01-23 2013-01-23 兩用氣嘴接頭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0250A true TW201430250A (zh) 2014-08-01

Family

ID=51187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2488A TW201430250A (zh) 2013-01-23 2013-01-23 兩用氣嘴接頭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39651A (zh)
TW (1) TW20143025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5836B (zh) * 2016-04-22 2019-05-14 宁波市艾柯特工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泄气阀的通用气嘴
CN107477291B (zh) * 2016-06-08 2019-05-14 双馀实业有限公司 旋转夹爪式气嘴
CN108518452A (zh) * 2018-04-20 2018-09-11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一种双球充气平衡器
CN112229578A (zh) * 2019-06-30 2021-01-15 合肥太通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压充气接头
CN110966470A (zh) * 2019-12-12 2020-04-07 叶邦焱 一种充气工艺品用充气插接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0355B2 (en) * 2003-12-15 2006-05-09 Scott Wu Air nozzle and relief valve arrangement for vertical tire pump
CN201487341U (zh) * 2009-08-03 2010-05-26 大大电子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双用型气嘴装置
CN102032150B (zh) * 2009-09-28 2013-06-05 极点股份有限公司 可改善漏气的双气嘴充气接头
US8720475B2 (en) * 2012-02-15 2014-05-13 Scott Wu Air valve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valves
CN102828936B (zh) * 2012-09-07 2015-03-04 宁波市创佳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的打气筒气嘴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9651A (zh)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430250A (zh) 兩用氣嘴接頭
TW201317456A (zh) 組合式充氣嘴
TWI711782B (zh) 充氣裝置氣嘴接頭
US8186373B2 (en) Rotatable dual head inflation device
CN102606765B (zh) 美式嘴与法式嘴双用风嘴头
US7309034B2 (en) Air nozzle with a central tube movably received therein to adapt to various positions of a pin in an object to be inflated
TW201602538A (zh) 具有壓力錶保護裝置之快速充氣接頭
US9664314B2 (en) Valve connector for a valve of an inflating device and adapter having the same
TWI710454B (zh) 自行車補胎工具
TWI405902B (zh) Applicable to two kinds of gas nozzle specifications of the inflatable mouth structure
WO2009143688A1 (zh) 打气筒的充气嘴
WO2008144975A1 (fr) Raccord de pompe spécial pour valve presta
TW201319434A (zh) 可接不同氣嘴之打氣筒風嘴頭
TWM555436U (zh) 旋入式氣嘴接頭
TW201319433A (zh) 可供輪胎及避震器充氣之打氣筒風嘴頭
TW201800688A (zh) 兩用氣嘴接頭
TWI374230B (zh)
TW201337134A (zh) 英、法式兩用氣嘴接頭
TW201905368A (zh) 旋入式氣嘴接頭
CN219775132U (zh) 转换接头和充气设备
CN217977590U (zh) 一种旋钮式充气气嘴
TWI384146B (zh) The airtight structure of the inflatable nozzle
CN220647169U (zh) 一种t字型美法两用充气接头
TWM555297U (zh) 換向式兩用氣嘴接頭
CN214367994U (zh) 实用性强的金属充气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