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6272A - 主機板及其電源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主機板及其電源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6272A
TW201426272A TW101150652A TW101150652A TW201426272A TW 201426272 A TW201426272 A TW 201426272A TW 101150652 A TW101150652 A TW 101150652A TW 101150652 A TW101150652 A TW 101150652A TW 201426272 A TW201426272 A TW 20142627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power
voltage
standby
motherboa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50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03657B (zh
Inventor
Chia-Yuan Wang
Original Assignee
Giga Byte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ga Byte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ga Byte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50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03657B/zh
Priority to CN201310072575.XA priority patent/CN10390196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26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6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3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3657B/zh

Link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種主機板及其電源控制方法,適用一電腦裝置,包括:第一電源插槽,係供第一電源供應器連接之用,並提供第一電壓;電壓轉換電路,具有電壓轉換輸入端透過第一電源插槽以接收第一電壓,以及電壓轉換輸出端提供第一待機電壓,係由第一電壓轉換而來;第二電源插槽,係供第二電源供應器連接之用,並提供第二待機電壓;電源控制單元,具有第一電源控制輸入端接收第一待機電壓,第二電源控制輸入端透過第二電源插槽以接收第二待機電壓,以及電源控制輸出端係提供待機電壓源,以供電腦裝置於待機狀態下使用。

Description

主機板及其電源控制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主機板及其電源控制方法,特別是一種可適用於不同類型電源供應器之主機板及其電源控制方法。
目前在組裝電腦中最為普遍之主機板規格為ATX標準,係由美商英特爾公司在1995年制定並公布,內容包括了主機板尺寸大小,以及電源供應器相關的關格設計,其目的在於降低主機板內的排線數目與長度,同時也供應了主機板上核心元件的電源,亦滿足外接顯示卡之電源需求。一個符合ATX標準之電源供應器,其連接端子上包含了如下所列之電壓源:正3.3伏特、正5伏特、待機5伏特、正12伏特、負12伏特、接地端;以及訊號:電壓源啟動(power on)、電壓源完成啟動(power good)、3.3伏特回授(3.3V sense)。其中待機5伏特之電壓源係供應電腦裝置於待機狀態下所需之電源,而正5伏特則供應電腦裝置於正常運行之開機狀態下之所需之電源,其供電能力大於待機5伏特之電壓源。另外,除了待機5伏特之外,其他電壓源只有在電腦裝置於正常運行之開機狀態下才會開啟並具有電壓輸出能力,且其開啟之時序與電壓源啟動以及電壓源完成啟動之訊號相關。
另外,就筆記型電腦的應用而言,由於需滿足可攜帶性的需求,其電源供應以電池為主,係直接供應單一之19伏特或12伏特直流電壓源。
近年來mini-ITX、thin-ITX、nano-ITX等規格之主機板於市 場上的需求日益增加,其應用層面包含了廣告看板、一體成型桌上型電腦(all-in-one PC)、嵌入式系統(embedded system)、準系統、以及數位家庭劇院電腦(home theater PC,HTPC)等。此類之主機板其電源需求包括了ATX標準之電源供應器,以及單一之直流供應電壓源如電池,使用者可依個別需求及使用目的來選擇不同的電源供應器以符合機殻尺寸。然而以供應商的角度而言,相同功能之主機板卻需由於不同之電源供應器架構而推出不同的產品來滿足下游客戶或是終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不僅造成設計成本的提高,也增加了庫存管理的複雜度。
鑒於以上的問題,本發明係提供一種主機板及其電源控制方法,使主機板可適用於不同類型的電源供應器,解決習用主機板無法通用不同電源的使用限制。
本發明提出一種主機板,適用一電腦裝置,包括第一電源插槽、第二電源插槽、電壓轉換電路、以及電源控制單元。第一電源插槽係供第一電源供應器電性連接,並提供第一電壓。電壓轉換電路具有電壓轉換輸入端以及電壓轉換輸出端,電壓轉換輸入端透過第一電源插槽耦接至第一電源供應器以接收第一電壓,且電壓轉換輸出端提供第一待機電壓,係由第一電壓轉換而來。第二電源插槽係供第二電源供應器電性連接,並提供第二待機電壓。電源控制單元具有第一電源控制輸入端、第二電源控制輸入端以及電源控制輸出端,第一電源控制輸入端耦接至電壓轉換輸出端以接收第一待機電壓,第二電源控制輸入端透過第二電源插 槽耦接至第二電源供應器以接收第二待機電壓,且電源控制輸出端係提供待機電壓源,以供電腦裝置於待機狀態下使用。其中,當第二電源供應器電性連接第二電源插槽,待機電壓源係由第二待機電壓提供,而當第二電源供應器未電性連接第二電源插槽且第一電源供應器連接第一電源插槽,待機電壓源係由第一待機電壓提供。
本發明又提出一種主機板之電源控制方法,適用於一電腦裝置中,主機板係提供待機電壓源,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偵測第二電源供應器是否連接第二電源插槽,若第二電源供應器未連接第二電源插槽,則待機電壓源由第一待機電壓提供;若第二電源供應器已連接第二電源插槽,則進行下一步驟。
接著,偵測電腦裝置是否為開機狀態並輸出第一待機電壓。若偵測電腦裝置不為開機狀態,則待機電壓源由第二待機電壓提供;若電腦裝置已為開機狀態並輸出第一待機電壓,則待機電壓源由第一待機電壓提供。
本發明的功效在於,藉由主機板上的控制電路及其電源控制方法,使主機板能適用於不同類型之電源供應器,可提供客戶及終端使用者在挑選電源供應器時有更彈性的選擇;再者,本發明所揭露之設計,亦可避免主機板為了適用不同類型之電源供應器,而使同一功能之主機板衍生針對電源供應器變動而造成的重覆設計,不但節省了研發成本,也使庫存的管理上更為單純。
有關本發明的特徵、實作與功效,茲配合圖式作最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在說明書及後續的申請專利範圍當中,「耦接」一詞在此係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的電氣連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裝置耦接於一第二裝置,則代表第一裝置可直接電氣連接於第二裝置,或透過其他裝置或連接手段間接地電氣連接至第二裝置。另外,「正相訊號」係為一數位邏輯訊號之狀態,或可理解為一般之數位邏輯訊號狀態「1」,而「反相訊號」係為另一數位邏輯訊號之狀態,或可理解為一般之數位邏輯訊號狀態「0」。
第1圖為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主機板100之示意圖。主機板100適用於電腦裝置,包括一體成型桌上型電腦、嵌入式系統、準系統以及數位家庭劇院電腦等應用,另外也可應用於廣告看板之控制系統中,但並不以此為限。主機板100包括第一電源插槽110、第二電源插槽120、電壓轉換電路130以及電源控制單元140。
如第1圖所示,第一電源插槽110係供第一電源供應器111電性連接之用,並提供第一電壓111a。電壓轉換電路130,具有電壓轉換輸入端131以及電壓轉換輸出端132,電壓轉換輸入端131透過該第一電源插槽耦接至第一電源供應器111以接收第一電壓111a,且電壓轉換輸出端132提供第一待機電壓132a,係由第一電壓111a轉換而來。例如第一電源供應器111為一輸出19伏特或是12伏特直流電壓之電池,或為一交流轉直流電源轉換器,係將一交流之市電電壓源,即110伏特或是220伏特之交流電壓,轉換為直流之第一電壓111a,例如為一19伏特或是12伏 特之直流電壓源。透過將第一電源供應器111直接插設於主機板100上,或透過排線的連接,將19伏特或是12伏特之直流電壓源耦接至主機板上之電壓轉換電路130,係為一直流轉直流切換式電源轉換器,並輸出5伏特直流之第一待機電壓132a。
如第1圖所示,第二電源插槽120係供第二電源供應器121電性連接之用,並提供第二待機電壓121a。例如第二電源供應器121係為一符合ATX標準之電源供應器,具有正12伏特、待機5伏特等直流電壓源輸出,並透過排線耦接於第二電源插槽120,其中待機5伏特即為第二待機電壓121a。
如第1圖所示,電源控制單元140具有第一電源控制輸入端141、第二電源控制輸入端142以及電源控制輸出端143。第一電源控制輸入端141耦接至電壓轉換輸出端132以接收第一待機電壓132a,第二電源控制輸入端142透過第二電源插槽120耦接至第二電源供應器121以接收第二待機電壓121a,且電源控制輸出端143係提供待機電壓源150,以供電腦裝置於待機狀態下使用。由於電腦裝置在待機狀態下,主機板100中尚有需要運行的電子零組件,例如暫存電腦系統各參數的記憶體模組,係用以能夠快速回復電腦之開機狀態,或是晶片組於背景中執行程序等等,因此電源供應器仍需提供一待機時所需的待機電壓源150以利所述電子零組件之正常運作。此待機電壓源150在符合ATX標準之電源供應器中,即由待機5伏特之直流電壓源提供。
進一步說明,當第二電源供應器121電性連接第二電源插槽120,待機電壓源150之電壓係由第二待機電壓121a提供,而當 第二電源供應器121未電性連接第二電源插槽120,且第一電源供應器111連接第一電源插槽110,待機電壓源150之電壓係由第一待機電壓132a提供。例如當符合ATX標準之第二電源供應器121以排線連接於第二電源插槽120,並產生待機5伏特之第二待機電壓121a時,電源控制單元140利用其內部開關之切換控制,將待機電壓源150耦接至第二電源控制輸入端142以接收第二待機電壓121a;而當第二電源供應器121未連接於第二電源插槽120,且交流轉直流電源轉換器之第一電源供應器111連接第一電源插槽110,並輸出19伏特之第一電壓111a予直流轉直流切換式電源轉換器之電壓轉換電路130,轉成5伏特直流之第一待機電壓132a時,電源控制單元140利用其內部開關之切換控制,將待機電壓源150耦接至第一電源控制輸入端141以接收第一待機電壓132a。
第2a圖為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連接第二電源供應器121與第二電源插槽120之轉接排線組200之示意圖。第2b圖為正視電源端連接端子210以及主機板端連接端子220時,插孔編號之排列順序之示意圖。轉接排線組200包括電源端連接端子210、主機板端連接端子220、以及排線230。電源端連接端子210係用以連接於第二電源供應器121,主機板端連接端子220係用以連接於主機板100之第二電源插槽120,而排線230則用以將電源端連接端子210中各個插孔或針腳連接到主機板端連接端子220之對應插孔或針腳。
以本實施例為例,電源端連接端子210之硬體設計以及插孔 定義為符合ATX標準之設計,包括一組2x12插孔之連接器以及一組2x2插孔之連接器,第2b圖所示之電源端連接端子210正視圖即為正視電源端連接端子210時,插孔編號之排列順序。由於在特定應用中,並不一定需要利用到第二電源供應器121所有的電壓源以及訊號輸出,因此可以設計主機板端連接端子220以減少其針腳或插孔數目,以減小其尺寸,而能符合在特定應用中減少裝置所需空間的趨勢。
下表為本實施例中,電源端連接端子210與主機板端連接端子220之連接對應關係。主機板100只利用了符合ATX標準之第二電源供應器121中的正12伏特電壓源、待機5伏特電壓源、以及電壓源啟動訊號,因此設計將ATX之輸出端子,經排線轉接為12插孔之主機板端連接端子220,以縮小其尺寸,並省去不必要的排線等硬體材料。第2b圖中之主機板端連接端子220正視圖即為正視主機板端連接端子220時,插孔編號之排列順序。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例中主機板100在電腦裝置於正常運行之開機狀態下所需的正5伏特電源,並非直接來自第二電源供應器121,而是經由電壓轉換電路130轉換第一電壓111a而得,此為主機板100能夠同時相容於第一電源供應器111以及第二電源供應器121所作之設計,將於稍後進行說明。
第3圖為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主機板100中的電源控制單元140之示意圖。電源控制單元140更包括第一開關310、第二開關320、第三開關330、以及外接電源偵測電路340。第一開關310之通道是耦接於第一電源控制輸入端141與電源控制輸出端143之間,且其控制端311耦接於一第一開關控制訊號,當第二電源供應器121電性連接第二電源插槽120,且電腦裝置為開 機狀態並輸出第一待機電壓132a時,第一開關控制訊號控制導通第一開關310。
如第3圖所示,第二開關320之通道是耦接於第二電源控制輸入端142與電源控制輸出端143之間,且其控制端321耦接於一第二開關控制訊號,當第二電源供應器121連接第二電源插槽120且電腦裝置為待機狀態時,第二開關控制訊號控制導通第二開關320。第三開關330之通道是耦接於第一電源控制輸入端141與電源控制輸出端143之間,且其控制端331耦接於一第三開關控制訊號,當第一電源供應器111電性連接第一電源插槽110,且第二電源供應器121未電性連接第二電源插槽120時,第三開關控制訊號控制導通第三開關330。外接電源偵測電路340係偵測第一電源供應器111以及第二電源供應器121與第一電源插槽110以及第二電源插槽120之連接狀況,並對應地於其輸出端341輸出第三開關控制訊號。
進一步說明,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源插槽110中形成第一電壓111a之針腳係耦接於第二電源插槽120之正12伏特電壓源插孔,亦即當第一電源供應器111連接第一電源插槽110,或第二電源供應器121連接第二電源插槽120且電腦裝置為開機狀態時,皆存在第一電壓111a。另外,當符合ATX標準之第二電源供應器121電性連接第二電源插槽120,且電腦裝置為待機狀態時,第二開關控制訊號控制導通第二開關320,使待機電壓源150耦接至第二電源控制輸入端142以接收第二待機電壓121a,亦即ATX之待機5伏特電壓源輸出,以供應電腦裝置在待機狀態下,主機 板100中仍需運行的部件之電源。
當第二電源供應器121電性連接第二電源插槽120,且電腦裝置為開機狀態並輸出第一待機電壓132a時,第一開關控制訊號控制導通第一開關310,使待機電壓源150耦接至第一電源控制輸入端141以接收第一待機電壓132a,亦即此時ATX之正12伏特電壓源輸出為第一電壓111a,並經電壓轉換電路130轉換為5伏特之電壓源。此處以電腦裝置之待機狀態與開機狀態為依據進行切換的目的,在於待機5伏特之電源供應能力小於電壓轉換電路130之5伏特電壓源輸出,然而電腦裝置在開機狀態下,各電子零件之運行狀態較為頻繁,甚至操作時脈也依設計而以倍數增加,因而造成功耗的上升,此時改以電源供應能力較大之電壓轉換電路130之5伏特電壓源輸出進行供電,較能確保電腦裝置在運行上的穩定性。
而當第一電源供應器111連接第一電源插槽110,且第二電源供應器121未連接第二電源插槽120時,外接電源偵測電路340於其輸出端341輸出第三開關控制訊號,以控制導通第三開關330,使待機電壓源150耦接至第一電源控制輸入端141以接收第一待機電壓132a,亦即此時電池或是交流轉直流電源轉換器之正12伏特或是正19伏特電壓源輸出為第一電壓111a,並經電壓轉換電路130轉換為5伏特之電壓源。由於此一5伏特之電壓源具有足夠之電源供應能力,因此可在電腦裝置處於待機狀態或是開機狀態之時供電,而不必進行切換。
由上述之說明即可知,本發明所揭露之主機板100在系統正 常操作時所需的正5伏特電源,並非直接來自第二電源供應器121,而是經由電壓轉換電路130轉換第一電壓111a而得。
第4圖為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電源控制單元140中的第一開關控制訊號與第二開關控制訊號之訊號產生電路400之示意圖。訊號產生電路400包括第一場效電晶體410、第二場效電晶體420、比較器460、以及分壓電路470。第一場效電晶體410係為一N型金屬氧化半導體場效電晶體,用以實現第3圖中之第一開關310。第二場效電晶體420係為一P型金屬氧化半導體場效電晶體,用以實現第3圖中之第二開關320。
再者,第3圖中之控制端311、321在第4圖之實施例中,係為同一控制端430。比較器460之正端輸入係耦接至一電壓源指示訊號450,係用以指示第一電壓111a已經完成啟動並可開始進行供電,比較器460之負端輸入耦接於一分壓電路470,係將第一待機電壓132a分壓作為與電壓源指示訊號450進行比較之用,比較器460之輸出端則耦接至控制端430,比較器460以第一待機電壓132a或第一電壓111a為其供應電壓。當比較器460之正端輸入大於負端端輸入,其輸出端輸出正相訊號1,用以導通第一場效電晶體410,而截止第二場效電晶體420;反之,當比較器460之正端輸入小於負端端輸入,或其供應電壓源為0伏特時,其輸出端輸出反相訊號0,用以截止第一場效電晶體410,而導通第二場效電晶體420。
第5圖為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訊號產生電路400其相關控制訊號之時序圖。波形510為符合ATX標準之第二電源供應器 121所提供之電壓啟動訊號,波形520為第一電壓111a之時序,波形530則為電壓源指示訊號450之時序。當電壓啟動訊號為正相訊號1時,電壓源指示訊號450為反相訊號0,此時比較器之供應電壓源並未啟動,亦即為0伏特,因此比較器輸出反相訊號0導通第二場效電晶體420,將待機電壓源150耦接至第二電源控制輸入端142以接收第二待機電壓121a。當電壓啟動訊號由正相訊號1變成反相訊號0時,表示第二電源供應器121之正12伏特電壓源即將啟動,如第5圖所示,於T1時間後,正12伏特電壓源開始啟動,其中T1在ATX標準中規格為小於1秒。
如第5圖所示,正12伏特電壓源以T2時間完成啟動後,隨即在T3時間後,電壓源指示訊號450由反相訊號0變成正相訊號1,其中T2、T3在ATX標準中規格分別為界於2毫秒(millisecond,10的負3次方秒)與200毫秒之間,以及界於100毫秒與2000毫秒之間。此時比較器輸出正相訊號1導通第一場效電晶體410,將待機電壓源150耦接至第一電源控制輸入端141以接收第一待機電壓132a,其中由於T3的時間夠長,因此電壓轉換電路130有足夠的時間在第一場效電晶體410導通之前,完成啟動並輸出第一待機電壓132a。
第6圖為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電源控制單元140中的外接電源偵測電路340之示意圖。外接電源偵測電路340包括第一電阻610、第二電阻620、第三電阻630、偵測輸出端640、以及偵測開關650。第一電阻610耦接於第二電源供應器121中產生第二待機電壓121a之端點與偵測開關控制端651之間。第二電阻 620耦接於偵測開關控制端651與接地端之間。第三電阻630耦接於第一電源供應器111中產生第一電壓111a之端點與偵測輸出端640之間。偵測輸出端640係用以輸出第三開關控制訊號。偵測開關650之通道是耦接於偵測輸出端640與接地端之間,且其控制端耦接於偵測開關控制端651。
進一步說明,當第二電源供應器121連接於第二電源插槽120時,第二待機電壓121a產生電壓,偵測開關控制端651之電壓上升而導通偵測開關650,因此偵測輸出端640之電壓為接地端電壓,亦即為0伏特,並用以截止第三開關330。而當第二電源供應器121未電性連接於第二電源插槽120且第一電源供應器111連接於第一電源插槽110時,第一電壓111a輸出電壓且第二待機電壓121a不具電壓輸出能力,偵測開關控制端651藉由第二電阻620耦接至接地端,即電壓為0伏特,截止偵測開關650。偵測輸出端640即藉由第三電阻630耦接至第一電壓111a之端點,並用以導通第三開關330。因此,外接電源偵測電路340可以偵測第一電源供應器111以及第二電源供應器121與第一以及第二電源插槽110、120之連接狀況,並據以於其偵測輸出端640輸出第三開關控制訊號以導通或截止第三開關330。
第7圖為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主機板100中的主動電路之電源連接組態之示意圖。主動電路710具有電源輸入端711,當電腦裝置處於開機狀態或待機狀態時均需供電予主動電路710以進行操作。第一二極體720之正端耦接於第一電源供應器111中產生第一電壓111a之端點,其負端耦接於電源輸入端711。第 二二極體730之正端耦接於待機電壓源150,其負端耦接於電源輸入端711。
如第7圖所示,主動電路可以包括以3.3伏特電壓操作之晶片組或是以1.5伏特電壓操作之記憶體模組,以及電壓轉換電路,係將電源輸入端711輸入之較高電壓之電壓源,轉換為所需之3.3伏特或是1.5伏特電壓源。當額定電壓值為12伏特或是19伏特之第一電壓111a完成啟動並輸出,例如第一電源供應器111連接第一電源插槽110,或是第二電源供應器121連接於第二電源插槽120且電腦裝置完成開機時,電源輸入端711係由第一電壓111a供電。而當第一電壓111a並不具有電壓輸出能力時,電源輸入端711則由5伏特之待機電壓源150供電。本實施例所揭露之電源連接組態可以隔絕兩電壓源避免互相漏電,並由電壓值較高者進行對主動電路710之供電,且當電腦裝置處於開機狀態時,主動電路710係由供電能力較大之第一電壓111a進行供電,因此系統在供電上具有較佳之穩定性。
而在另一實施例中,電源輸入端711亦可直接連接於待機電壓源150,然而當電腦裝置處於開機狀態時,主動電路710係由第一待機電壓132a進行供電,其供電能力則小於第一電壓111a。
第8圖為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主機板電源控制方法之步驟流程圖,適用於電腦裝置中。主機板係提供一待機電壓源,控制方法係包含以下步驟。
如步驟810所示,偵測第二電源供應器是否連接第二電源插槽。若第二電源供應器未連接第二電源插槽,則如步驟820所示, 待機電壓源由第一待機電壓提供。若第二電源供應器已連接第二電源插槽,則進行步驟830。
如步驟830所示,偵測電腦裝置是否為開機狀態並輸出第一待機電壓。若偵測電腦裝置不為開機狀態,則如步驟840所示,待機電壓源由第二待機電壓提供。若電腦裝置已為開機狀態並輸出第一待機電壓,則如步驟820所示,待機電壓源由第一待機電壓提供。
其中步驟810中,更可以包括產生開關控制訊號之步驟。開關控制訊號用以導通或截止一開關,使待機電壓源由第一待機電壓提供或不由第一待機電壓提供,係當第二電源供應器連接第二電源插槽時,導通一偵測開關使開關控制訊號之輸出截止所述之開關。
另外,步驟830中,更包括以比較器偵測一電壓源指示訊號之步驟。若電壓源指示訊號為反相訊號,則比較器輸出反相訊號判斷電腦裝置不為開機狀態;若電壓源指示訊號為正相訊號,則比較器輸出正相訊號判斷電腦裝置已為開機狀態。
本發明的功效在於,藉由主機板上的控制電路及其電源控制方法,使主機板能適用於不同類型之電源供應器,可提供客戶及終端使用者在挑選電源供應器時有更彈性的選擇;再者,本發明所揭露之設計,亦可避免主機板為了適用不同類型之電源供應器,而使同一功能之主機板衍生針對電源供應器變動而造成的重覆設計,不但節省了研發成本,也使庫存的管理上更為單純。
雖然本發明之實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 明,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舉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數量當可做些許之變更,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主機板
110‧‧‧第一電源插槽
111‧‧‧第一電源供應器
111a‧‧‧第一電壓
120‧‧‧第二電源插槽
121‧‧‧第二電源供應器
121a‧‧‧第二待機電壓
130‧‧‧電壓轉換電路
131‧‧‧電壓轉換輸入端
132‧‧‧電壓轉換輸出端
132a‧‧‧第一待機電壓
140‧‧‧電源控制單元
141‧‧‧第一電源控制輸入端
142‧‧‧第二電源控制輸入端
143‧‧‧電源控制輸出端
150‧‧‧待機電壓源
200‧‧‧轉接排線組
210‧‧‧電源端連接端子
220‧‧‧主機板端連接端子
230‧‧‧排線
310‧‧‧第一開關
311、321、331、430‧‧‧控制端
320‧‧‧第二開關
330‧‧‧第三開關
340‧‧‧外接電源偵測電路
341‧‧‧輸出端
400‧‧‧訊號產生電路
410‧‧‧第一場效電晶體
420‧‧‧第二場效電晶體
450‧‧‧電壓源指示訊號
460‧‧‧比較器
470‧‧‧分壓電路
510、520、530‧‧‧波形
610‧‧‧第一電阻
620‧‧‧第二電阻
630‧‧‧第三電阻
640‧‧‧偵測輸出端
650‧‧‧偵測開關
651‧‧‧偵測開關控制端
710‧‧‧主動電路
711‧‧‧電源輸入端
720‧‧‧第一二極體
730‧‧‧第二二極體
第1圖為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主機板之示意圖。
第2a圖為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轉接排線之示意圖。
第2b圖為正視電源端連接端子以及主機板端連接端子時,插孔編號之排列順序之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主機板的電源控制單元之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電源控制單元的訊號產生電路之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訊號產生電路其相關控制訊號之時序圖。
第6圖為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電源控制單元的外接電源偵測電路之示意圖。
第7圖為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主機板的主動電路之電源連接組態之示意圖。
第8圖為本發明所揭露一實施例之主機板電源控制方法之步驟流程圖。
100‧‧‧主機板
110‧‧‧第一電源插槽
111‧‧‧第一電源供應器
111a‧‧‧第一電壓
120‧‧‧第二電源插槽
121‧‧‧第二電源供應器
121a‧‧‧第二待機電壓
130‧‧‧電壓轉換電路
131‧‧‧電壓轉換輸入端
132‧‧‧電壓轉換輸出端
132a‧‧‧第一待機電壓
140‧‧‧電源控制單元
141‧‧‧第一電源控制輸入端
142‧‧‧第二電源控制輸入端
143‧‧‧電源控制輸出端
150‧‧‧待機電壓源

Claims (12)

  1. 一種主機板,適用一電腦裝置,包含:一第一電源插槽,係供一第一電源供應器電性連接,並提供一第一電壓;一電壓轉換電路,具有一電壓轉換輸入端以及一電壓轉換輸出端,該電壓轉換輸入端透過該第一電源插槽耦接至該第一電源供應器以接收該第一電壓,且該電壓轉換輸出端提供一第一待機電壓,係由該第一電壓轉換而來;一第二電源插槽,係供一第二電源供應器電性連接,並提供一第二待機電壓;以及一電源控制單元,具有一第一電源控制輸入端、一第二電源控制輸入端以及一電源控制輸出端,該第一電源控制輸入端耦接至該電壓轉換輸出端以接收該第一待機電壓,該第二電源控制輸入端透過該第二電源插槽耦接至該第二電源供應器以接收該第二待機電壓,且該電源控制輸出端係提供一待機電壓源,以供該電腦裝置於待機狀態下使用;其中,當該第二電源供應器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源插槽,該待機電壓源係由該第二待機電壓提供;當該第二電源供應器未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源插槽且該第一電源供應器連接該第一電源插槽,該待機電壓源係由該第一待機電壓提供。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主機板,其中該第一電源供應器為一輸出直流電壓之電池,或為一交流轉直流電源轉換器,係將一交流之市電電壓源轉換為直流之該第一電壓。
  3.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之主機板,其中該第一電壓之額定電壓值為12伏特或是19伏特。
  4.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主機板,其中該第二電源供應器係為一符合ATX標準之電源供應器。
  5. 如請求項第4項所述之主機板,其中該第二電源供應器係經由一轉接排線與該第二電源插槽連接,且該第二電源插槽之接腳並不包含ATX標準之正5伏特電壓源之輸入。
  6.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主機板,其中該第一電壓係由該第一電源供應器或該第二電源供應器所提供,且該電源控制單元包含:一第一開關,耦接於產生該第一待機電壓之端點與該待機電壓源之間,且其控制端耦接於一第一開關控制訊號,當該第二電源供應器連接該第二電源插槽,且該電腦裝置為開機狀態並輸出該第一待機電壓時,該第一開關控制訊號控制導通該第一開關;一第二開關,耦接於產生該第二待機電壓之端點與該待機電壓源之間,且其控制端耦接於一第二開關控制訊號,當該第二電源供應器連接該第二電源插槽,且該電腦裝置為待機狀態時,該第二開關控制訊號控制導通該第二開關;一第三開關,耦接於產生該第一待機電壓之端點與該待機電壓源之間,且其控制端耦接於一第三開關控制訊號,當該第一電源供應器連接該第一電源插槽,且該第二電源供應器未連接該第二電源插槽時,該第三開關控制訊號控制導通該第三開關;以及 一外接電源偵測電路,係偵測該第一電源供應器以及該第二電源供應器與該第一電源插槽以及該第二電源插槽之連接狀況,並對應輸出該第三開關控制訊號。
  7. 如請求項第6項所述之主機板,其中該外接電源偵測電路包含:一偵測輸出端,用以輸出該第三開關控制訊號;一第一電阻,耦接於產生該第二待機電壓之端點與一偵測開關控制端之間;一第二電阻,耦接於該偵測開關控制端與一接地端之間;一第三電阻,耦接於產生該第一電壓之端點與該偵測輸出端之間;以及一偵測開關,耦接於該偵測輸出端與該接地端之間,且其控制端耦接於該偵測開關控制端。
  8.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主機板,進一步包含:一主動電路,具有一電源輸入端,該電腦裝置處於開機狀態或待機狀態時均需供電予該主動電路;一第一二極體,其正端耦接於產生該第一電壓之端點,其負端耦接於該電源輸入端;以及一第二二極體,其正端耦接於該待機電壓源,其負端耦接於該電源輸入端。
  9.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之主機板,其中該主動電路包含一晶片組積體電路,或包含一記憶體模組。
  10. 一種主機板之電源控制方法,適用於一電腦裝置,該主機板係提供一待機電壓源,該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偵測一第二電源供應器是否連接一第二電源插槽,若否,則該待機電壓源由一第一待機電壓提供,若是,則進行下一步驟;以及偵測該電腦裝置是否為開機狀態並輸出該第一待機電壓,若否,則該待機電壓源由一第二待機電壓提供,若是,則該待機電壓源由該第一待機電壓提供。
  11. 如請求項第10項所述之主機板電源控制方法,其中偵測該第二電源供應器是否連接該第二電源插槽之步驟,更包含產生一開關控制訊號之步驟,該開關控制訊號用以導通或截止一開關使該待機電壓源由該第一待機電壓提供或不由該第一待機電壓提供,係當該第二電源供應器連接該第二電源插槽時,導通一偵測開關使該開關控制訊號之輸出截止該開關。
  12. 如請求項第10項所述之主機板電源控制方法,其中偵測該電腦裝置是否為開機狀態之步驟,更包括以一比較器偵測一電壓源指示訊號之步驟,若該電壓源指示訊號為反相訊號,則該比較器輸出反相訊號判斷該電腦裝置不為開機狀態;若該電壓源指示訊號為正相訊號,則該比較器輸出正相訊號判斷該電腦裝置已為開機狀態
TW101150652A 2012-12-27 2012-12-27 主機板及其電源控制方法 TWI5036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50652A TWI503657B (zh) 2012-12-27 2012-12-27 主機板及其電源控制方法
CN201310072575.XA CN103901960B (zh) 2012-12-27 2013-03-07 主机板及其电源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50652A TWI503657B (zh) 2012-12-27 2012-12-27 主機板及其電源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6272A true TW201426272A (zh) 2014-07-01
TWI503657B TWI503657B (zh) 2015-10-11

Family

ID=50993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50652A TWI503657B (zh) 2012-12-27 2012-12-27 主機板及其電源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01960B (zh)
TW (1) TWI50365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5068B (zh) * 2020-04-21 2022-08-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供應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7238B (zh) * 2015-06-10 2017-07-04 西安海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设备供电的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06557137A (zh) * 2015-09-25 2017-04-05 酷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供应器及计算机机箱
EP3896817A4 (en) * 2020-02-19 2022-02-23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AND ENERGY SUPPLY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1834A (ja) * 1999-09-03 2001-03-21 Yazaki Corp 車載用電源装置
KR100424484B1 (ko) * 2001-07-05 2004-03-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중앙 처리 장치용 전원 공급기
KR20030057852A (ko) * 2001-12-29 2003-07-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컴퓨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4007950A (ja) * 2002-04-15 2004-01-08 Fuji Electric Holdings Co Ltd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DE102008003986B3 (de) * 2008-01-11 2009-08-27 Fujitsu Siemens Computers Gmbh Mainboard, elektronisches Gerät sowie Anordnung eines elektronischen Gerätes mit einer Spannungsversorgungseinheit
TWI410787B (zh) * 2009-11-11 2013-10-01 Universal Scient Ind Shanghai 電源控制電路
CN102073363B (zh) * 2009-11-23 2012-07-1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系统
CN102129281B (zh) * 2010-01-20 2012-09-19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调整电路及具有动态调整电路的计算机系统
TW201202911A (en) * 2010-07-09 2012-01-16 Giga Byte Tech Co Ltd Motherboard with energy saving func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5068B (zh) * 2020-04-21 2022-08-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供應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03657B (zh) 2015-10-11
CN103901960B (zh) 2017-09-05
CN103901960A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4863B (zh) 雙介面讀卡機模塊
CN110649694B (zh) 一种ncsi网卡供电系统
US20150143138A1 (en) System for detecting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TWI454719B (zh) 測試電源裝置
US9244509B2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and power control system thereof
TWI416842B (zh) 充電裝置
CN101685333B (zh) 电子设备及其电源连接模组
US9195297B2 (en) Bridging device for connecting to a host executes a power saving operation or a polling operation according to status detected by the connection detector
CN113950675A (zh) Type-c连接器的电力节省
TWI503657B (zh) 主機板及其電源控制方法
TWI591477B (zh) 電子裝置
US9235246B2 (en) Computing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of connection module
TWI673612B (zh) 具有充電功能的主機板
CN101459389A (zh) 主机板电压调节电路
CN108365749A (zh) 一种直流atx电源
CN102591407B (zh) 主板
KR101529640B1 (ko) 절전형 usb 포트를 갖는 컴퓨터 시스템
US20110246795A1 (en) Power supply sytem for computer
CN117492549B (zh) 一种供电系统、计算板卡和服务器
TWI763450B (zh) 電源控制系統
CN220775661U (zh) 一种主板的usb充电接口的供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670589B (zh) 電腦系統
Huang et al. Reducing the standby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S3 state for PCs
CN104076891A (zh) 多功能引脚电路装置
TWI358634B (en) Adaptation circuit of mother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