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1048A - 自動化測試設備及其檢測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動化測試設備及其檢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1048A
TW201421048A TW101144174A TW101144174A TW201421048A TW 201421048 A TW201421048 A TW 201421048A TW 101144174 A TW101144174 A TW 101144174A TW 101144174 A TW101144174 A TW 101144174A TW 201421048 A TW201421048 A TW 20142104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cover
auxiliary device
detection
transmission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4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75236B (zh
Inventor
Chun-Kai Wang
Hai-Jun Peng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21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1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5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523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32Specific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34Automated test systems [ATE]; using microprocessors or compu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01Testing of printed circuits, backplanes, motherboards, hybrid circuits or carriers for multichip packages [MCP]
    • G01R31/2806Apparatus therefor, e.g. test stations, drivers, analysers, convey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51Testing of integrated circuits [IC]
    • G01R31/2886Features relating to contacting the IC under test, e.g. probe heads; chuc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51Testing of integrated circuits [IC]
    • G01R31/2886Features relating to contacting the IC under test, e.g. probe heads; chucks
    • G01R31/2889Interfaces, e.g. between probe and test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9/00Checking stores for correct operation ; Subsequent repair; Testing stores during standby or offline operation
    • G11C29/56External testing equipment for static stores, e.g. automatic test equipment [ATE]; Interfaces therefor

Abstract

一種自動化測試設備其檢測方法,其中自動化測試設備包括測試治具、第一控制器、第一輔助裝置及第二控制器。測試治具用來檢測第一物件,其中測試治具包括第一蓋體,第一控制器包括啟動裝置。第一輔助裝置與第一控制器電性連接,第二控制器分別與第一控制器及測試治具電性連接。當啟動裝置被觸發時,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輔助裝置放下第一蓋體,並由第一控制器發出第一控制訊號給第二控制器,讓第二控制器啟動測試治具檢測第一物件。

Description

自動化測試設備及其檢測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動化測試設備,特別是一種能讓測試治具的上蓋自動升起及放下的自動化測試設備。
當前有關印刷電路板之自動化測試設備的作業方式一般如下:操作人員徒手將測試治具的上蓋掀起,放入印刷電路板於針床上,徒手將測試治具的上蓋放下,再啟動測試,並且在測試完成後,操作人員再次徒手將測試治具的上蓋掀起,取出檢測完成的待檢測物件。
測試治具的上蓋的重量大約是15公斤,依目前生產線的作業情況來看,平均一個操作人員在一個工作天內需要重複徒手執行數百乃至於數千次開啟閉合測試治具的上蓋的動作。然而,長期來看,讓操作人員徒手掀起15公斤重的上蓋,會讓操作人員的手臂肌腱受到傷害,升高操作人員職業傷害的機率。再者,長時間執行重複動作,也會增加操作人員的疲勞程度,使得工作效率降低,同時也升高在執行操作人員測試作業上的錯誤機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自動化測試設備,讓測試治具的上蓋可自動升起及放下,以降低操作人員職業傷害以及操作錯誤的機率。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能讓測試治具的上蓋自動升起及放下的自動化測試設備。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之自動化測試設備包括測試治具、第一控制器、第一輔助裝置及第二控制器。測試治具用來檢測第一物件,測試治具包括基座及第一蓋體。基座包括一可放置並檢測第一物件的第一檢測區;第一蓋體包括第一樞接端以及與第一樞接端相對之第一連接端,其中第一蓋體與基座樞接於第一樞接端。第一輔助裝置與第一控制器電性連接,第一輔助裝置包括第一驅動裝置及第一傳動件,第一傳動件分別與第一驅動裝置及第一連接端連接。當啟動裝置被觸發時,第一控制器啟動第一驅動裝置,第一驅動裝置驅動第一傳動件,藉由第一傳動件的帶動放下第一蓋體,直到第一蓋體覆蓋第一檢測區,並由第一控制器發出第一控制訊號。第二控制器分別與第一控制器及測試治具電性連接,以接收第一控制訊號,並根據第一控制訊號啟動測試治具檢測第一物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第一物件檢測完畢後,第二控制器將第一檢測結果傳送至第一控制器,且第一控制器啟動第一驅動裝置,第一驅動裝置驅動第一傳動件,藉由第一傳動件的帶動拉起第一蓋體。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第一輔助裝置更包括第一指示燈以及第二指示燈,該兩指示燈皆與第一控制器電性連接,其中若檢測結果為合格,則第一指示燈發光;若檢測結果為不合格,則第二指示燈發光。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測試治具更包括第二蓋體、基座更包括第二檢測區與第二輔助裝置,其中第二蓋體包括第二樞接端以及一與第二樞接端相對之第二連接端,第二蓋體與基座樞接於第二樞接端。第二檢測區用來放置並檢測一第二物件;第二輔助裝置包括第二驅動裝置以及第二傳動件,第二輔助裝置與第一控制器電性連接,第二傳動件分別與第二驅動裝置及第二連接端連接。當啟動裝置被觸發時,第一控制器啟動第二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驅動第二傳動件,藉由第二傳動件的帶動放下第二蓋體,直到第二蓋體覆蓋第二檢測區。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第一蓋體覆蓋第二檢測區後,若第一控制器已接收到第一檢測結果,第一控制器發出第二控制訊號給第二控制器,讓第二控制器啟動測試治具檢測第二物件;若第一控制器尚未接收到第一檢測結果,則等待第一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檢測結果,第一控制器再發出第二控制訊號。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第二物件檢測完畢後,第二控制器將第二檢測結果傳送至第一控制器,且第一控制器啟動第二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驅動第二傳動件,藉由第二傳動件的帶動拉起第二蓋體。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第一驅動裝置為步進馬達,第一傳動件為同步皮帶。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第一輔助裝置更包括一用以偵測該第一蓋體是否已拉起至一設定角度之位置偵測器。
本發明另提提供一種檢測方法,用該檢測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將第一物件放入第一檢測區;觸發啟動裝置;第一控制器啟動第一輔助裝置;第一輔助裝置放下第一蓋體,使第一蓋體覆蓋第一檢測區;第一控制器傳送第一控制訊號給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啟動測試治具檢測第一物件;第二控制器將第一檢測結果傳送至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啟動第一輔助裝置;第一輔助裝置拉起第一蓋體;以及,取出第一物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在第二控制器將第一檢測結果傳送至第一控制器後,本發明之檢測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驟:若檢測結果為合格,則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指示燈發光;以及,若檢測結果為不合格,則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二指示燈發光。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本發明之檢測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驟:將第二物件放入第二檢測區;觸發啟動裝置;第一控制器啟動第二輔助裝置;第二輔助裝置放下第二蓋體,使第二蓋體覆蓋第二檢測區;判斷第一控制器是否已接收到第一檢測結果;若是,則第一控制器傳送第二控制訊號給第二控制器;若否,則等待第一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檢測結果後第一控制器發出第二控制訊號給第二控制器;當接收到第二控制訊號後第二控制器啟動測試治具檢測第二物件;第二控制器將第二檢測結果傳送至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啟動第二輔助裝置;第二輔助裝置拉起第二蓋體;以及,取出第二物件。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以下請一併參考圖1至圖4,藉以了解關於本發明之自動化測試設備的第一實施例,其中圖1係本發明之自動化測試設備之立體示意圖;圖2係第一輔助裝置將第一蓋體拉起的側視圖;圖3係第一輔助裝置將第一蓋體放下的側視圖;圖4係本發明之自動化測試設備之硬體架構圖。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本發明之自動化測試設備1包括測試治具10、第一控制器20、第一輔助裝置31、第二輔助裝置32、第二控制器40、以及支撐架80。其中第一控制器20控制第一輔助裝置31。第二控制器40控制測試治具10,並可透過一通訊介面與第一控制器20進行電性連接與溝通。支撐架80直立設置於測試治具10的一側,供架設第一輔助裝置31及第二輔助裝置。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測試治具10包括基座11、第一蓋體12、以及第二蓋體13,其中基座11包括第一檢測區111以及第二檢測區112,而第一檢測區111與第二檢測區112分別可供放置第一物件91與第二物件92,藉以讓測試治具10檢測第一物件91與第二物件92。
本實施例之測試治具10中第一檢測區111以及第二檢測區112各設有一檢測針床(未繪示),用來交替檢測放置於第一檢測區111以及第二檢測區112的第一物件91與第二物件92。本實施例之第一物件91與第二物件92都是電 子產品的印刷電路板,且分別放置在第一檢測區111與第二檢測區112,以供檢測針床交替檢測第一物件91與第二物件92。
如圖1所示,第一蓋體12包括第一樞接端121以及一與第一樞接端121相對之第一連接端122,其中第一蓋體12與基座11樞接於第一樞接端121,讓第一蓋體12得以第一樞接端121為軸心轉動,再藉由第一輔助裝置31的帶動,使第一蓋體12得相對基座11開啟或閉合(如圖2與圖3所示),並且當第一蓋體12相對基座11閉合時,第一蓋體12將覆蓋第一檢測區111。
如圖1所示,第二蓋體13包括第二樞接端131以及一與第二樞接端131相對之第二連接端132,且第二蓋體13與基座11樞接於第二樞接端131,讓第二蓋體13得以第二樞接端131為軸心轉動,再藉由第二輔助裝置32的帶動,使第二蓋體13得相對基座11開啟或閉合(類同於圖2與圖3之第一蓋體),並且當第二蓋體13相對基座11閉合時,第二蓋體13將覆蓋第二檢測區112。
如圖1與圖4所示,第一控制器20可以是軟體、硬體或是韌體之組合,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控制器20是一可程式控制器,其係設於一控制機箱內,並且第一控制器20分別與第一輔助裝置31及第二輔助裝置32電性連接與溝通電性連接,藉此控制第一輔助裝置31與第二輔助裝置32。此外,第一控制器20更包括一啟動裝置21,本實施例之啟動裝置21可以至少包括啟動按鈕與停止按鈕,供操作人員可選擇性地按壓,以啟動或停止啟動裝置21操作。如圖 1與圖4所示,第二控制器40皆可以是軟體、硬體或是韌體之組合,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控制器40是一台電腦,用來控制測試治具10的各項操作。
如圖1與圖2所示,本實施例之第一輔助裝置31包括第一驅動裝置311、第一傳動件312、第一指示燈313、第二指示燈314、位置感測器315、配重塊316、滑輪317、以及扣環318。第一傳動件312分別與第一驅動裝置311、及滑輪317連接,利用設置滑輪317來增加第一傳動件312的移動距離。本實施例之第一驅動裝置311是步進馬達,第一傳動件312是同步皮帶,且第一傳動件312透過扣環318與第一連接端122連接。
第一指示燈313及第二指示燈314分別與第一控制器20電性連接。此外,本實施例之配重塊316位於滑輪317下方,且配重塊316隨滑輪317移動。位置感測器315是一光電感測器,透過偵測配重塊316的位置來確認第一蓋體12是否被拉起至一設定角度。而此設定角度沒有特別規定,只要把第一蓋體12拉起,讓操作人員有一適當的作業空間,取出第一物件91即可,在本實施例中設定為第一蓋體12拉起至60度。
如圖2與圖4所示,當啟動裝置21被觸發時,第一控制器20啟動第一驅動裝置311,第一驅動裝置311驅動第一傳動件312,藉由第一傳動件312的帶動逐步將第一蓋體12放下,直到第一蓋體12覆蓋第一檢測區111。在此須注意的是,本實施例之第一控制器20是一步進馬達,而本發明之第一控制器20是透過計算第一驅動裝置311的脈波 數是否已達預定值,來確認第一蓋體12是否已經覆蓋第一檢測區111。而此預定值的脈波數會根據不同類型的測試治具所搭配的蓋體而改變,因此預定值的設定,需要技術人員事先對個別測試治具進行測試,以找出當第一蓋體12覆蓋第一檢測區111時,第一驅動裝置311對應的脈波數,再用此脈波數作為預定值。
如圖2與圖4所示,第一蓋體12覆蓋第一檢測區111後,第一控制器20發出第一控制訊號201給第二控制器40,讓第二控制器40根據第一控制訊號201啟動測試治具10,讓測試治具10內的第一檢測針床檢測第一物件91。
如圖3所示,第一物件91檢測完畢後,第二控制器40傳送第一檢測結果401至第一控制器20,同時第一控制器20再次啟動第一驅動裝置311,讓第一驅動裝置311驅動第一傳動件312,並藉由第一傳動件312的帶動把第一蓋體12逐步拉起,以便操作人員取出第一物件91。在本實例中,第一傳動件312的帶動把第一蓋體12逐步拉起,到第一蓋體12與基座11之間的夾角呈60度為止,以便操作人員取出第一物件91。
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一蓋體12與基座11之間的夾角呈60度時,如圖3所示,配重塊316滑到位置感測器315前方,遮蔽位置感測器315的光線,使位置感測器315得以確認第一蓋體12已經拉到定位。
在此須注意的是,除了用位置感測器315偵測配重塊316的位置來確認第一蓋體12是否被拉起至60度之外,第一控制器20也會藉由計算第一驅動裝置311的脈波數是 否已達預定值來雙重確認第一蓋體12是否被拉起至60度。然而同前述,此預定值的脈波數會根據不同類型的測試治具搭配的蓋體而改變,因此預定值的設定,需要技術人員事先對個別測試治具進行測試,找出當第一蓋體12被拉起至60度時,第一驅動裝置311對應的脈波數作為預定值。
第一物件91檢測完畢後,第一控制器20會根據第一檢測結果401,控制第一指示燈313與第二指示燈314發光,其中若檢測結果401為合格,則第一控制器20控制第一指示燈313發光(亮綠燈);若檢測結果401為不合格,則第一控制器20控制第二指示燈314發光(亮紅燈),藉此讓操作人員了解,第一物件91是否通過檢測。但對於本技術領域具普通技術人士而言也瞭解可以只設有一個雙色或多色的單一指示燈來以不同發光顏色表示合格或不合格,而屬於本發明所請求專利範圍內之均等設計,或是此處的”指示燈”可以泛指顏色燈號而非實體結構元件。
請再參考回圖1,自動化測試設備1之第二輔助裝置32的內部結構與元件做動方式與第一輔助裝置31相同,意即第二輔助裝置32同樣包括第二驅動裝置321、第二傳動件322、第一指示燈323、第二指示燈324、扣環328、以及如:配重塊、位置感測器、滑輪等未繪示之元件,故第二輔助裝置32內部各元件的詳細結構與功用將不再贅述。而與第一輔助裝置31不同的是,第二輔助裝置32的第二傳動件322是透過扣環328與第二蓋體13之第二連接端132連接。
當第二物件92放入第二檢測區112後,操作人員可藉由按壓啟動裝置21,來觸發啟動裝置21。此時第一控制器20啟動第二驅動裝置321,第二驅動裝置321驅動第二傳動件322,藉由第二傳動件322的帶動放下第二蓋體13,直到第二蓋體13覆蓋第二檢測區112。在第一蓋體12覆蓋第二檢測區112後,若第一控制器20已接收到第一檢測結果401,則表示第一物件91已經完成檢測,測試治具10內的第二檢測針床可以檢測第二物件92。所以,第一控制器20將發出第二控制訊號202給第二控制器40,讓第二控制器40啟動測試治具10,讓測試治具10內的第二檢測針床檢測第二物件92。
第二物件92檢測完畢後,第二控制器40傳送第二檢測結果402至第一控制器20,同時第一控制器20再次啟動第二驅動裝置321,讓第二驅動裝置321驅動第二傳動件322,並藉由第二傳動件322的帶動把第二蓋體13逐步拉起,到第二蓋體13與基座11之間的夾角呈60度為止,以便操作人員取出第二物件92。
第二物件92檢測完畢後,第一控制器20會根據第二檢測結果402,控制第一指示燈323與第二指示燈324發光,其中若檢測結果402為合格,則第一指示燈323發光(亮綠燈);若檢測結果402為不合格,則第二指示燈324發光(亮紅燈),藉此讓操作人員了解,第二物件92是否通過檢測。
在此需注意的是,第一蓋體12覆蓋第二檢測區112後,若第一控制器20尚未接收到第一檢測結果401,則表 示第一物件91尚未完成檢測,測試治具10內的第二檢測針床還不能檢測第二物件92。所以,第二控制訊號202將延後到第一控制器20接收到第一檢測結果401後才發出。此外,啟動裝置21可以是具有二組啟動按鈕與停止按鈕之單一裝置或是分設為二個獨立且各設有啟動按鈕與停止按鈕的裝置,以供操作者選擇性按壓以對應啟動/停止第一輔助裝置31或第二輔助裝置32之操作。
以下請繼續參考圖1至圖4,並且一併參考圖5與圖6,藉此了解本發明之檢測方法的步驟,其中圖5係本發明之檢測方法之步驟流程圖之一;6係本發明之檢測方法之步驟流程圖之二。
本發明之檢測方法用於自動化測試設備1,自動化測試設備1包括測試治具10、第一控制器20、第一輔助裝置31、以及第二控制器40,其中測試治具10包括第一檢測區111以及第一蓋體12,第一控制器20包括啟動裝置21。如圖5所示,本發明之檢測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S1:將第一物件放入第一檢測區。
操作人員將第一物件91放入測試治具10的第一檢測區111中。
步驟S2:觸發啟動裝置。
操作人員按壓啟動裝置21,藉此觸發啟動裝置21。
步驟S3:第一控制器啟動第一輔助裝置。
第一輔助裝置31包括第一驅動裝置311以及第一傳動件312,其中當啟動裝置21被觸發時,第一控制器20啟動第一輔助裝置31中的第一驅動裝置311。
步驟S4:第一輔助裝置放下第一蓋體,使第一蓋體覆蓋第一檢測區。
當第一驅動裝置311啟動時,第一驅動裝置311驅動第一傳動件312,藉由第一傳動件312的帶動逐步放下第一蓋體12,直到第一蓋體12覆蓋第一檢測區111為止。而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驅動裝置311是步進馬達,第一控制器20係藉由計算第一驅動裝置311的脈波數是否已達預定值,來確認第一蓋體12是否已經覆蓋第一檢測區111。
步驟S5:第一控制器傳送第一控制訊號給第二控制器。
當第一控制器20計算第一驅動裝置311的脈波數已達預定值時,第一控制器20確認第一蓋體12覆蓋第一檢測區111,此時,第一控制器20傳送第一控制訊號201給第二控制器40。
步驟S6:第二控制器啟動測試治具檢測第一物件。
第二控制器40接收第一控制訊號201,並根據第一控制訊號201啟動測試治具10,讓測試治具10內的第一檢測針床檢測第一物件91。
步驟S7:第二控制器將第一檢測結果傳送至第一控制器。
第一物件91檢測完畢後,第二控制器40傳送第一檢測結果401給第一控制器20。
步驟S71:第一檢測結果是否合格。
若是,執行步驟S72。
若否,執行步驟S73。
步驟S72: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指示燈發光。
若檢測結果401為合格,則第一控制器20控制第一指示燈313發光(亮綠燈),讓操作人員了解第一物件91合格。
步驟S73: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二指示燈發光。
若檢測結果401為不合格,則第一控制器20控制第二指示燈314發光(亮紅燈),讓操作人員了解第一物件91不合格。
步驟S8:第一控制器啟動第一輔助裝置。
第一控制器20收到第一檢測結果401,第一控制器20將再次啟動第一輔助裝置31的第一驅動裝置311。
步驟S9:第一輔助裝置拉起第一蓋體。
第一驅動裝置311啟動後,第一驅動裝置311將驅動第一傳動件312,再由第一傳動件312的帶動把第一蓋體12逐步拉起,並透過利用位置感測器315偵測配重塊316的位置或計算第一驅動裝置311的脈波數來確認,第一蓋體12是否已被拉起到定位。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一蓋體12與基座11之間的夾角呈60度時,則表示第一蓋體12已被拉起到定位。
步驟S10:取出第一物件。
第一蓋體12被拉起後,操作人員即可將第一物件91取出,即完成第一物件91的檢測。
以下請參考圖1、圖4與圖6,本發明之自動化測試設備1更具有第二輔助裝置32,其中測試治具10更包括第二檢測區112以及第二蓋體13。如圖6所示,本發明之檢測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S11:將第二物件放入第二檢測區。
操作人員將第二物件92放入測試治具10的第二檢測區112中。
步驟S21:觸發啟動裝置。
操作人員按壓啟動裝置21,藉此觸發啟動裝置21。
步驟S31:第一控制器啟動第二輔助裝置。
第二輔助裝置32包括第二驅動裝置321以及第二傳動 件322,其中當啟動裝置21被觸發時,第一控制器20啟動第二輔助裝置32中的第二驅動裝置321。
步驟S41:第二輔助裝置放下第二蓋體,使第二蓋體覆蓋第二檢測區。
當第二驅動裝置321啟動時,第二驅動裝置321驅動第二傳動件322,藉由第二傳動件322的帶動逐步放下第二蓋體13,直到第二蓋體13覆蓋第二檢測區112為止。在本實施中,第二驅動裝置321是步進馬達,而本發明之第一控制器20係藉由計算第二驅動裝置321的脈波數是否已達預定值,來確認第二蓋體13是否已經覆蓋第二檢測區112。
步驟S51:第一控制器是否已收到第一檢測結果。
若是,執行步驟S52。
若否,執行步驟S53。
步驟S52:第一控制器傳送第二控制訊號給第二控制器。
在第一蓋體12覆蓋第二檢測區112後,若第一控制器20已接收到第一檢測結果401,則表示第一物件91已經完成檢測,測試治具10內的第二檢測針床可以檢測第二物件92。此時,第一控制器20將發出第二控制訊號202給第二控制器40,讓測試治具10內的第二檢測針床檢測第二物 件92。
步驟S53:等待第一控制器收到第一檢測結果。
第一蓋體12覆蓋第二檢測區112後,若第一控制器20尚未接收到第一檢測結果401,則表示第一物件91尚未完成檢測,測試治具10內的第二檢測針床還不能檢測第二物件92。此時,必須等到第一控制器20接收到第一檢測結果401後,才能啟動測試治具10對第二物件92的檢測。
步驟S61:第二控制器啟動測試治具檢測第二物件。
第二控制器40接收第二控制訊號202,並根據第二控制訊號202啟動測試治具10,讓測試治具10內的第二檢測針床檢測第二物件92。
步驟S71:第二控制器將第二檢測結果傳送至第一控制器。
第二物件92檢測完畢後,第二檢測結果402將透過第二控制器40傳送至第一控制器20。
步驟S81:第一控制器啟動第二輔助裝置。
第一控制器20收到第二檢測結果402,第一控制器20將再次啟動第二輔助裝置32的第二驅動裝置321。在此需注意的是,第一控制器20亦可控制第一指示燈323或第二指示燈324發光,讓操作人員了解第二物件92是否檢測合 格,此部分與第一輔助裝置31相同,故不再贅述,請參考步驟S7至步驟S73相關敘述。
步驟S91:第二輔助裝置拉起第二蓋體。
第二驅動裝置321啟動後,第二驅動裝置321將驅動第二傳動件322,再由第二傳動件322的帶動把第二蓋體13逐步拉起,並透過用第二輔助裝置32內部設置的位置感測器偵測配重塊的位置或計算第二驅動裝置311的脈波數來確認,第二蓋體12是否已被拉起至定位。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二蓋體12與基座11之間夾角呈60度時,表示第二蓋體12已被拉起至定位。
步驟S101:取出第二物件。
第一蓋體12被拉起後,操作人員即可將第二物件92取出,即完成第二物件92的檢測。
此處需注意的是,本發明之檢測方法並不以上述之步驟次序為限,只要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上述之步驟次序亦可加以改變。
利用本發明之自動化測試設備1與檢測方法可免去操作人員徒手掀起蓋下第一蓋體12或第二蓋體13的程序,一方面保護操作人員的身體免於受傷,另一方面也降低在測試過中因為操作人員疲勞而發生操作錯誤的機會,以提高整體測試程序之效率與正確性。
綜上所陳,本發明無論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在在均顯示其迥異於習知技術之特徵,為一大突破,懇請 貴審查委員明察,早日賜准專利,俾嘉惠社會,實感德便。惟須注意,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之範圍。任何熟於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技術原理及精神下,對實施例作修改與變化。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述。
1‧‧‧自動化測試設備
10‧‧‧測試治具
11‧‧‧基座
111‧‧‧第一檢測區
112‧‧‧第二檢測區
12‧‧‧第一蓋體
121‧‧‧第一樞接端
122‧‧‧第一連接端
13‧‧‧第二蓋體
131‧‧‧第二樞接端
132‧‧‧第二連接端
20‧‧‧第一控制器
201‧‧‧第一控制訊號
202‧‧‧第二控制訊號
21‧‧‧啟動裝置
31‧‧‧第一輔助裝置
311‧‧‧第一驅動裝置
313、323‧‧‧第一指示燈
314、324‧‧‧第二指示燈
315‧‧‧位置感測器
316‧‧‧配重塊
317‧‧‧滑輪
312‧‧‧第一傳動件
32‧‧‧第二輔助裝置
321‧‧‧第二驅動裝置
322‧‧‧第二傳動件
40‧‧‧第二控制器
401‧‧‧第一檢測結果
402‧‧‧第二檢測結果
91‧‧‧第一物件
92‧‧‧第二物件
318、328‧‧‧扣環
80‧‧‧支撐架
圖1係本發明之自動化測試設備之立體示意圖。
圖2係第一輔助裝置將第一蓋體拉起的側視圖。
圖3係第一輔助裝置將第一蓋體放下的側視圖。
圖4係本發明之自動化測試設備之硬體架構圖。
圖5係本發明之檢測方法之步驟流程圖之一。
圖6係本發明之檢測方法之步驟流程圖之二。
1‧‧‧自動化測試設備
10‧‧‧測試治具
11‧‧‧基座
111‧‧‧第一檢測區
112‧‧‧第二檢測區
12‧‧‧第一蓋體
121‧‧‧第一樞接端
122‧‧‧第一連接端
13‧‧‧第二蓋體
131‧‧‧第二樞接端
132‧‧‧第二連接端
20‧‧‧第一控制器
21‧‧‧啟動裝置
31‧‧‧第一輔助裝置
313、323‧‧‧第一指示燈
314、324‧‧‧第二指示燈
312‧‧‧第一傳動件
32‧‧‧第二輔助裝置
322‧‧‧第二傳動件
40‧‧‧第二控制器
91‧‧‧第一物件
92‧‧‧第二物件
318、328‧‧‧扣環
80‧‧‧支撐架

Claims (15)

  1. 一種自動化測試設備,包括:一測試治具,用以檢測一第一物件,該測試治具包括:一基座,包括一第一檢測區,以供放置並檢測該第一物件;以及一第一蓋體,包括一第一樞接端以及一與該第一樞接端相對之第一連接端,其中該第一蓋體與該基座樞接於該第一樞接端;一第一控制器,包括一啟動裝置;一第一輔助裝置,與該第一控制器電性連接,該第一輔助裝置包括:一第一驅動裝置,當該啟動裝置被觸發時,該第一控制器啟動該第一驅動裝置;以及一第一傳動件,分別與該第一驅動裝置及該第一連接端連接,當該第一驅動裝置啟動時,該第一驅動裝置驅動該第一傳動件,藉由該第一傳動件的帶動放下該第一蓋體,直到該第一蓋體覆蓋該第一檢測區,並由該第一控制器發出一第一控制訊號;以及一第二控制器,分別與該第一控制器及該測試治具電性連接,以接收該第一控制訊號,並根據該第一控制訊號啟動該測試治具檢測該第一物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化測試設備,其中該第一物件檢測完畢後,該第二控制器將一第一檢測結果傳送至該第一控制器,且該第一控制器啟動該第一驅動裝 置,該第一驅動裝置驅動該第一傳動件,藉由該第一傳動件的帶動拉起該第一蓋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自動化測試設備,其中該第一輔助裝置更包括一第一指示燈,其係與該第一控制器電性連接,若該檢測結果為合格,則該第一指示燈發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自動化測試設備,其中該第一輔助裝置更包括一第二指示燈,其係與該第一控制器電性連接,若該檢測結果為不合格,則該第二指示燈發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自動化測試設備,其中該測試治具更包括一第二蓋體,其係包括一第二樞接端以及一與該第二樞接端相對之第二連接端,且該第二蓋體與該基座樞接於該第二樞接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自動化測試設備,其中該自動化測試設備更包括一第二輔助裝置,係與該第一控制器電性連接,該第二輔助裝置包括一第二驅動裝置,當該啟動裝置被觸發時,該第一控制器啟動該第二驅動裝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自動化測試設備,其中該基座更包括一第二檢測區,以供放置並檢測一第二物件,且該第二輔助裝置包括一第二傳動件,該第二傳動件分別與該第二驅動裝置及該第二連接端連接,當該第二驅動裝置啟動時,該第二驅動裝置驅動該第二傳動件,藉由該第二傳動件的帶動放下該第二蓋體,直到該第二蓋體覆蓋該第二檢測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自動化測試設備,其中該第一蓋體覆蓋該第二檢測區後,若該第一控制器已接收到該第一檢測結果,該第一控制器發出一第二控制訊號給該第二控制器,讓該第二控制器啟動該測試治具檢測該第二物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自動化測試設備,其中該第二物件檢測完畢後,該第二控制器將一第二檢測結果傳送至該第一控制器,且該第一控制器啟動該第二驅動裝置,該第二驅動裝置驅動該第二傳動件,藉由該第二傳動件的帶動拉起該第二蓋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自動化測試設備,其中該第一蓋體覆蓋該第二檢測區後,若該第一控制器尚未接收到該第一檢測結果,則等待該第一控制器接收到該第二控制訊號,該第一控制器再發出該第二控制訊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化測試設備,其中該第一驅動裝置為一步進馬達,該第一傳動件為一同步皮帶。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化測試設備,其中該第一輔助裝置更包括一位置感測器,用以偵測該第一蓋體是否被拉起至一設定角度。
  13. 一種檢測方法,用於一自動化測試設備,該自動化測試設備包括一測試治具、一第一控制器、一第一輔助裝置、以及一第二控制器,其中該測試治具包括一第一檢測區以及一第一蓋體,該第一控制器包括一啟動裝置,該檢測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將一第一物件放入該第一檢測區;觸發該啟動裝置;該第一控制器啟動該第一輔助裝置;該第一輔助裝置放下該第一蓋體,使該第一蓋體覆蓋該第一檢測區;該第一控制器傳送一第一控制訊號給該第二控制器;該第二控制器啟動該測試治具檢測該第一物件;該第二控制器將一第一檢測結果傳送至該第一控制器;該第一控制器啟動該第一輔助裝置;該第一輔助裝置拉起該第一蓋體;以及取出該第一物件。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檢測方法,其中該第一輔助裝置更包括一第一指示燈以及一第二指示燈,並且該第二控制器將一第一檢測結果傳送至該第一控制器後,該檢測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驟:若該檢測結果為合格,則藉由該第一控制器控制該第一指示燈發光;以及若該檢測結果為不合格,則藉由該第一控制器控制該第二指示燈發光。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檢測方法,其中該測試治具更包括一第二蓋體以及一第二檢測區,且該自動化測試設備更包括一第二輔助裝置,該檢測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驟:將一第二物件放入該第二檢測區; 觸發該啟動裝置;該第一控制器啟動該第二輔助裝置;該第二輔助裝置放下該第二蓋體,使該第二蓋體覆蓋該第二檢測區;判斷該第一控制器是否已接收到該第一檢測結果;若是,則藉由該第一控制器傳送一第二控制訊號給該第二控制器;若否,則等待該第一控制器接收到該第一檢測結果後,該第一控制器發出該第二控制訊號給該第二控制器;當接收到該第二控制訊號後該第二控制器啟動該測試治具檢測該第二物件;該第二控制器將一第二檢測結果傳送至該第一控制器;該第一控制器啟動該第二輔助裝置;該第二輔助裝置拉起該第二蓋體;以及取出該第二物件。
TW101144174A 2012-11-16 2012-11-26 自動化測試設備及物件檢測方法 TWI4752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66562.6A CN103823087A (zh) 2012-11-16 2012-11-16 自动化测试设备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1048A true TW201421048A (zh) 2014-06-01
TWI475236B TWI475236B (zh) 2015-03-01

Family

ID=50727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4174A TWI475236B (zh) 2012-11-16 2012-11-26 自動化測試設備及物件檢測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51796B2 (zh)
CN (1) CN103823087A (zh)
TW (1) TWI4752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6993A (zh) * 2016-03-02 2016-05-25 太仓思比科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动单片机芯片测试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9188245A (zh) * 2018-09-03 2019-01-11 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cb板全自动测试设备
CN109490752A (zh) * 2018-11-06 2019-03-19 安徽南瑞中天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智能电能表电路板检测工装及其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57613Y (zh) * 2000-11-27 2001-10-3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测试夹具
CN2567586Y (zh) * 2002-09-05 2003-08-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路板测试机
TW590219U (en) * 2003-03-12 2004-06-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Tester for mainboards
JP4654852B2 (ja) * 2005-09-12 2011-03-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試験装置
US7443183B2 (en) * 2005-12-29 2008-10-28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Motherboard test machine
CN101071784B (zh) * 2006-05-11 2010-08-18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检查装置和检查方法
TWI452643B (zh) * 2006-05-11 2014-09-11 Tokyo Electron Ltd Inspection device and inspection method
TWM326152U (en) 2007-08-14 2008-01-21 Toptest Technologies Co Ltd Circuit board testing fixture
TWM343793U (en) * 2008-03-26 2008-11-01 shi-rong Qiu Angled-chute type testing device of memory card
CN201364345Y (zh) * 2008-12-03 2009-12-16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气体自动测试夹具的装置
TWM428728U (en) 2011-09-22 2012-05-11 Zhong-Qing Luo Incense offering apparatus
CN202548222U (zh) 2011-12-14 2012-11-21 金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电性测试机台
CN202421367U (zh) * 2011-12-19 2012-09-05 金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电路板的检测机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51796B2 (en) 2015-10-06
CN103823087A (zh) 2014-05-28
TWI475236B (zh) 2015-03-01
US20140139235A1 (en) 2014-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5236B (zh) 自動化測試設備及物件檢測方法
CN104483101A (zh) 一种高效全自动镜片推力测试机
KR101588570B1 (ko) 실장부품이 탑재된 완제품의 연성회로기판(fpcb) 통합 검사장치
CN203837902U (zh) 双工位摄像头测试机
CN108466795A (zh) 一种压铸机用x光探伤自动化装置及工艺
CN206411207U (zh) 扫地吸尘器半成品功能在线测试机
CN207963932U (zh) 卡托检测夹具
CN204740300U (zh) 能够自动标记的测试装置
CN211576072U (zh) 一种用于离合器盖孔位检测的工装
CN105572605B (zh) 红外感应灯具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9069981U (zh) 一种磁铁正负极检测治具
CN205333528U (zh) 一种汽车阅读灯按键检测装置
CN106643534A (zh) Ccd光圈检测装置
CN207351551U (zh) 一种自动测试led亮度治具
CN204214459U (zh) 一种自动化的距离感应测试装置
JP2003077334A (ja) 昇降装置
CN206223101U (zh) Ccd光圈检测装置
CN209477206U (zh) 一种用于离合器铆接机的加铆钉装置
CN207148299U (zh) 测光自动识别报警治具
CN210201983U (zh) 笔记本电脑内置摄像头的测试设备及笔记本电脑测试线
CN216696562U (zh) 一种贴片自动加工检测装置
KR102184116B1 (ko) 무향실 성능 평가 장치
CN106597252A (zh) 具有防错功能的pcb检测方法
CN106040613A (zh) 一种自动功率检测方法
CN104330093A (zh) 一种自动化的距离感应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