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9818A - 處理tdd中harq衝突和pusch重傳衝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處理tdd中harq衝突和pusch重傳衝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9818A
TW201349818A TW102114260A TW102114260A TW201349818A TW 201349818 A TW201349818 A TW 201349818A TW 102114260 A TW102114260 A TW 102114260A TW 102114260 A TW102114260 A TW 102114260A TW 201349818 A TW201349818 A TW 2013498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subframe
pusch
retransmission
us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4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24708B (zh
Inventor
fang-lei Sun
Yan Zhao
Huan Sun
Jin Liu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Publication of TW201349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9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4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470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在TDD的用戶終端中處理PUSCH資料重傳衝突的方法,其中,該用戶終端在第一無線幀採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接收來自基地台的重新配置訊息,該重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該用戶終端在第二無線幀採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判斷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是否位於第一無線幀上;如果是,判斷該第二無線幀是否包含衝突子幀,其中,該PHICH所佔用的下行子幀還用於承載上行重傳資源分配;當包含時,採用重映射方式,確定用於重傳PUSCH資料的重傳上行子幀;以及在該重傳上行子幀上重傳該PUSCH數據。

Description

處理TDD中HARQ衝突和PUSCH重傳衝突的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分時雙工系統,尤其係關於在用戶終端和基地台中處理TDD的HARQ衝突和PUSCH重傳衝突的方法。
在3GPP版本11(Rel-11)中,關於「Study on Further Enhancements to LTE TDD for DL-U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Traffic Adaptation」(對LTE TDD中改進上-下行干擾管理和通信量可調適的進一步的研究)的研究階段(Study Item,SI)的討論十分熱烈。在該議題下,如果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回饋遵循R10的HARQ時序(timing),該回饋資訊可能落入eNB計畫改變上下行方向的子幀。例如,對於上行資源分配(UL grant),在該改變TDD上下行配置的無線幀上的UL子幀可能無法被正確解碼。因此,用於承載UL grant的子幀的鏈路方向可能會不相配,其中,該UL grant是用於後續改變後的UL子幀。針對具有動態TDD上下行配置的UL重傳,如果 UL子幀的重傳發生在改變了TDD上下行配置後的無線幀上,則重傳可能無法正確地進行。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用於處理TDD UL-DL發生重配置時,UL重傳衝突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了一種在分時多工系統的用戶終端中處理PUSCH資料重傳衝突的方法,其中,該用戶終端在第一無線幀採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且該用戶終端利用PHICH回饋是否正確接收到來自PUSCH的資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接收來自基地台的重新配置訊息,該重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該用戶終端在與該第一無線幀相鄰的第二無線幀採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判斷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是否位於第一無線幀上;如果該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位於該第一無線幀上,判斷該第二無線幀是否包含衝突子幀,其中,該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所佔用的下行子幀還用於承載上行重傳資源分配,該衝突子幀為根據該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該上行重傳資源分配應映射的上行子幀,但根據該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該子幀被配置為下行子幀的子幀;當該第二無線幀包含該衝突子幀時,採用重映射方式,確定用於重傳PUSCH資料的重傳上行子幀;在該重傳上行子幀上重傳該PUSCH數據。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式,提供了一種在分時多工系統 的基地台中處理PUSCH資料重傳衝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向用戶終端發送重新配置訊息,該重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該用戶終端在與該第一無線幀相鄰的第二無線幀採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判斷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是否位於第一無線幀上;如果該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位於該第一無線幀上,判斷該第二無線幀是否包含衝突子幀,其中,該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所佔用的下行子幀還用於承載上行重傳資源分配,該衝突子幀為根據該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該上行重傳資源分配應指向的上行子幀,但根據該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該子幀被配置為下行子幀的子幀;當該第二無線幀包含該衝突子幀時,在根據重映射方式所確定的重傳上行子幀上接收來自用戶終端的該PUSCH資料。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式,提供了一種在分時多工系統的用戶終端中處理PUSCH資料重傳衝突的方法,其中,該用戶終端在第一無線幀採用上下行配置方式0,且該用戶終端利用PHICH回饋是否正確接收到來自PUSCH的資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當該用戶終端在與該第一無線幀相鄰的第二無線幀上採用與上下行配置方式0不同的上下行配置方式時,判斷是否存在該用戶終端的多個PUSCH重傳被調度在同一個上行子幀上;當存在該用戶終端的多個PUSCH重傳被調度在同一個上行子幀時,將HARQ程序識別與PUSCH重傳資料一起發送給基地台。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式,提供了一種在分時多工系統 的基地台中處理PUSCH資料重傳衝突的方法,其中,該基地台配置用戶終端在第一無線幀採用上下行配置方式0,且該用戶終端利用PHICH回饋是否正確接收到來自PUSCH的資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指示用戶終端在與該第一無線幀相鄰的第二無線幀上採用與上下行配置方式0不同的上下行配置方式;接收來自該用戶終端的PUSCH重傳資料,其中,當存在該用戶終端的多個PUSCH重傳被調度在同一個上行子幀時,該PUSCH重傳資料還包括HARQ程序識別;根據HARQ程序識別,對重傳資料進行解碼。
根據本發明的第五方式,提供了一種在分時多工系統的用戶終端中處理PUSCH資料重傳衝突的方法,其中,該用戶終端在第一無線幀採用上下行配置方式0,且該用戶終端利用PHICH回饋是否正確接收到來自PUSCH的資料,該PHICH所佔用的下行子幀還用於承載上行重傳資源分配,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判斷是否存在多個PUSCH重傳被調度在同一個上行子幀上;當存在多個PUSCH重傳被調度在同一個上行子幀上時,在該被調度的上行子幀上發送最早的首次傳輸的PUSCH重傳,並根據調整的時序在沒有該用戶終端的其他重傳的上行子幀上分別進行PUSCH重傳。
根據本發明的第六方式,提供了一種在分時多工系統的基地台中處理PUSCH資料重傳衝突的方法,其中,該基地台配置用戶終端在第一無線幀採用上下行配置方式 0,且該用戶終端利用PHICH回饋是否正確接收到來自PUSCH的資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指示用戶終端在與該第一無線幀相鄰的第二無線幀上採用與上下行配置方式0不同的上下行配置方式;判斷是否存在多個PUSCH重傳被調度在同一個上行子幀上;當存在多個PUSCH重傳被調度在同一個上行子幀上時,在該被調度的上行子幀上接收最早的首次傳輸的PUSCH重傳,並根據調整的時序在沒有該用戶終端的其他重傳的上行子幀上接收PUSCH重傳;分別對重傳的PUSCH資料進行解碼。
根據本發明的第七方式,提供了一種在分時多工系統的用戶終端中處理PUSCH資料重傳衝突的方法,其中,該用戶終端在第一無線幀採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且該用戶終端利用PHICH回饋是否正確接收到來自PUSCH的資料,該方法包括以下各項中的任一項:當同一終端的多個上行重傳子幀資源分配同時映射到一個上行子幀時,將HARQ程序識別與PUSCH重傳資料一起發送給基地台;或在該被映射的上行子幀上發送最早的首次傳輸的PUSCH重傳,並根據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順序,依次在後續沒有該用戶終端的其他重傳的上行子幀上分別進行其他PUSCH重傳。
根據本發明的第八方式,提供了一種在分時多工系統的用戶終端中處理PUSCH資料重傳衝突的裝置,其中,該用戶終端在第一無線幀採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且該用戶終端利用PHICH回饋是否正確接收到來自PUSCH的 資料,該裝置包括:接收單元,用於接收來自基地台的重新配置訊息,該重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該用戶終端在與該第一無線幀相鄰的第二無線幀採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判斷單元,用於判斷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是否位於第一無線幀上;該判斷單元還用於,如果該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位於該第一無線幀上,判斷該第二無線幀是否包含衝突子幀,其中,該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所佔用的下行子幀還用於承載上行重傳資源分配,該衝突子幀為根據該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該上行重傳資源分配應映射的上行子幀,但根據該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該子幀被配置為下行子幀的子幀;確定單元,用於當該第二無線幀包含該衝突子幀時,採用重映射方式,確定用於重傳PUSCH資料的重傳上行子幀;以及重傳單元,用於在該重傳上行子幀上重傳該PUSCH數據。
採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的方案,可以解決HARQ重傳衝突問題。此外,還可以解決由於PHICH重映射、或者PUSCH重傳的重映射所引起的重傳衝突的問題。
通過參照圖式閱讀以下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他技術特徵、目的和優勢將會更為明顯。
圖1(a)顯示未採用動態TDD上下行配置方式的 PUSCH回饋重傳方式;圖1(b)顯示採用動態TDD上下行配置方式所導致的重傳衝突的示意圖;圖1(c)顯示在採用動態TDD上下行配置方式下,為了進行正確地重傳進行重映射的示意圖;圖2顯示現有的TDD上下行配置方式下用於進行HARQ程序的示意圖;圖3(a)顯示當未採用動態TDD上下行配置方式下,常規的PUSCH重傳;圖3(b)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利用HARQ程序ID區分不同的PUSCH重傳過程;圖3(c)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通過定義新的時序來處理PUSCH重傳衝突的問題。
首先,我們先對本發明實施例中使用到的術語進行定義。
PUSCH,即物理上行共用通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用於承載上行資料傳輸。
PHICH,即物理混合自動重傳回應指示通道,Physical H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是下行通道,是基地台用於回饋是否正確接收到來自用戶終端的上行資料,基地台在PHICH通道上發送ACK或者NACK。
UL grant,也稱為UL資源分配,是承載了基地台為 用戶終端所分配的上行資源的下行資源。
DL子幀,亦即下行子幀,Downlink Subframe。
UL子幀,亦即上行子幀,Uplink Subframe,在本說明書中,主要指上行重傳資源分配。
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傳輸時間間隔。一個TTI表示一個子幀。
無線幀:一個無線幀包括0-9號10個子幀。
在標準所定義的7種TDD配置中,在一個無線幀中,配置1-6的UL子幀的個數均小於或等於DL子幀的個數。而對於配置0,UL子幀的個數是6,大於DL子幀的個數4。對於配置1-6,每個UL子幀可以被一個DL子幀所回饋或調度。而對於配置0,由於在一個無線幀中的DL子幀個數較少,因此,2個上行子幀可能被同一個DL子幀所回饋或調度。例如,DL子幀#0或#5,均回饋或調度2個UL子幀。因此,下文中,針對改變之前的TDD上下行配置模式的不同,我們將TDD上下行配置分為2組,亦即:1.上下行配置方式1-6,以及2.上下行配置方式0,並分別針對這2組情形來討論它們的上行重傳。
1.第一組:上下行配置方式1-6
圖1(a)顯示未採用動態的上下行配置時的常規的ACK/NACK指示,以及PUSCH重傳。亦即,第一無線幀和第二無線幀均採用上下行配置方式3。其中第一無線幀上的#8、#9和第二無線幀上的#0號子幀分別為對#2、#3 和#4號上行子幀的PHICH回饋,第二無線幀上的#2、#3和#4分別為第一無線幀上的#8、#9和第二無線幀上的#0號子幀所調度的PUSCH重傳。
如圖1(b)所示,當TDD配置方式從配置方式3改變為配置方式2時,亦即,第一無線幀的上下行配置方式為3,第二無線幀的上下行配置方式為2,如果針對第一無線幀上的#2號UL子幀的PHICH是NACK,或者雖然第一無線幀上的#2號UL子幀的PHICH是ACK,但基地台超過預定時間仍未正確接收到來自用戶終端的PHICH回饋,根據配置方式3的HARQ時序和上行重傳資源分配時序,則第一無線幀上的#2號UL子幀的重傳原本應該在第二無線幀的#2號子幀上進行。此外,如果在#3號UL子幀上發生傳輸錯誤,根據配置方式3的HARQ時序和上行重傳資源分配時序,則第一無線幀上的#3號UL子幀的重傳原本應該在第二無線幀的#3號子幀上進行。然而,由於第二無線幀的上下行配置與第一無線幀的上下行配置方式發生了改變,第二無線幀的上下行配置方式改變為配置方式2,根據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2,在第二無線幀上的#3號子幀是DL子幀,並且由於這種衝突,不能正常地進行重傳。此外,如果第一無線幀上的#4號UL子幀發生傳輸錯誤,根據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3的HARQ時序和上行重傳資源分配時序,PHICH本應該在第二無線幀上的#0號子幀上回饋。然而,根據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2,依照TS 36.213,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中的表格 9.1.2-1和表格8-2,第二無線幀上的#0號子幀並不是用於傳輸傳統的PHICH/上行重傳資源分配的有效的DL子幀。如下表一和表二所示。表一表示對於由服務社區c調度的在子幀n上的PUSCH傳輸,UE確定的服務社區c的在子幀n+k PHICH 上的對應的PHICH資源,對於TDD的k PHICH 取值由表一給出。
對於TDD UL/DL配置1-6以及其常規的HARQ操作,UE應該在檢測到為該UE傳輸的子幀n中具有上行DCI格式的PDCCH(亦即,包含UL grant)和/或PHICH後,在第n+k子幀進行對應的上行PUSCH傳輸,根據PDCCH和PHICH資訊,k的值由表8-2給出。
對於TDD UL/DL配置0以及其常規的HARQ操作,UE在檢測到為該UE傳輸的子幀n中具有上行DCI格式的PDCCH(亦即,包含UL grant)和/或PHICH後,在第n+k子幀進行對應的上行PUSCH傳輸,前提是在具有上行DCI格式的PDCCH中的UL識別的MSB為1,或者PHICH在n=0或者n=5子幀中被接收到,該資源對應於I PHICH =0,如TS36.213所示,其中k由以下表二給出。如果TDD UL/DL配置為0以及其常規的HARQ操作,如果在子幀n中的DCI格式0/4的UL識別的LSB被設置為1,或者PHICH在n=0或者n=5子幀被接收到,該資源對應於I PHICH =1,如TS36.213的9.1.2部分所定義,或者PHICH在子幀n=1或者n=6被接收,UE應該在子幀n+7調整對應的PUSCH傳輸。如果TDD UL/DL配置為0,且在具有 上行DCI格式的PDCCH中的UL識別MSB和LSB被設置在子幀n中,UE應該在子幀n+k和子幀n+7中均調整對應的PUSCH傳輸,k由表8-2中給出。
為了解決上述衝突問題,可以採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提出的兩步驟。第一步是解決可能發生的HARQ衝突問題。第二步是解決上行重傳資源分配衝突問題。結合了這兩步驟,重傳可以正確地進行。
1.1第一步:HARQ衝突
在該步驟中,根據第一無線幀的上下行配置的HARQ時序,針對改變前的第一無線幀中的PUSCH的回饋,亦即,PHICH的位置可能具有以下三種情形:
情形一:PHICH位於改變前的第一無線幀上
情形二:PHICH位於改變後的第二無線幀的下行子幀上,且根據改變後的TDD上下行配置,該下行子幀能夠承載傳統的PHICH或UL grant。
情形三:PHICH位於改變後的第二無線幀的上行子幀上,或者雖然位於改變後的第二無線幀的下行子幀上,但是根據36.213中定義的表格9.1.2-1和表格8-2,該下行子幀不能用於傳輸傳統的PHICH或者UL grant。亦即,在情形三中,發生了PHICH衝突。
對於情形一和情形二,可以根據HARQ時序正確地進行重傳。但是,對於情形三,需要進行重映射,申請人已在申請號為201210020473.9、發明名稱為「用於在LTE系統的TDD模式中配置子幀映射關係的方法和設備」的專利申請中提出了如何解決HARQ衝突的多種解決方案,從而將PHICH重映射到在改變後的TDD上下行配置方式中允許承載傳統的PHICH的合適DL子幀。例如,第一無線幀的#4號子幀的PHICH被重映射到之後的根據上下行配置方式2的HARQ時序可以傳輸傳統的PHICH的最接近的DL子幀,亦即,第二無線幀上的#3號子幀,如圖1 (c)所示。當然,也可以採用其他的方案解決HARQ衝突。
1.2第二步UL重傳資源分配衝突
通過第一步的方案,用於觸發對初始PUSCH傳輸的重傳的PHICH能夠承載在正確的DL子幀上而不產生衝突。比較以上表一(TS 36.213中的表9.1.2-1:TDD的k PHICH )和表二(TS 36.213中的表8-2 TDD上下行配置方式0-6的k)可以發現,能夠承載PHICH且不產生衝突的合適的DL子幀也是能夠承載對於重傳的UL資源分配的DL子幀。以上表一和表二對於Rel8/9/10均適用。因此,以下將具體根據合適的DL子幀的UL重傳資源分配的時序提出重傳的合適位置。
1.2.1
如果承載PHICH/UL重傳資源分配的子幀位於改變前的子幀,則UL重傳資源分配的時序仍遵照改變前的TDD上下行配置,例如第一無線幀的#2號和#3號UL子幀的PHICH仍在第一無線幀的#8號和#9號子幀上。如果需要重傳,則重傳將遵循改變前的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3的UL grant時序。本說明書關注於重傳發生在上下行配置發生變化的無線幀上這種情形。通過遵循改變前的子幀的UL重傳資源分配時序而被調度用於重傳的UL子幀位於改變後的第二無線幀上,可以具體地考慮以下兩種情形:
情形A:如果該根據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原定的重傳UL子幀在改變後的第二無線幀上也是上行子幀,如在第二無線幀上的#2號子幀,則可以正確地進行重傳,而不需要重新映射操作,參考圖1(c)中的第二無線幀中的#2號子幀。
情形B:如果該根據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原定的重傳UL子幀在改變的無線幀上是下行子幀,如在第二無線幀上的#3號子幀,則發生重傳衝突,需要進行重新映射以找出合適的用於重傳的UL子幀。
針對該情形,提出了以下用於重傳的重映射的方案。
方案一:將PUSCH重傳推遲到重傳衝突子幀後的下一個最接近UL子幀。
方案二:將PUSCH重傳重新調度到重傳衝突子幀後的、與承載該UL grant的DL子幀距離至少4個傳輸時間間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的下一個最接近UL子幀。
從圖1(c)我們可以看到,通過方案一或者方案二,第一無線幀的#3號UL子幀的重傳被重映射到第二無線幀的#7號子幀。
方案三:將PUSCH重傳推遲到下一個最近的UL子幀,且在衝突子幀之後未調度該用戶終端的任何其他UL重傳。
方案四:將PUSCH重傳調度至下一個最接近的UL子幀,該子幀未被調度該UE的其他任何UL重傳,並且是在用於承載UL-grant的DL子幀的至少4個TTI之後。
方案三和方案四是對方案一和方案二的補充。方案三和方案四具有更加嚴格的限制,亦即在該UL子幀上沒有該UE的任何UL重傳。
在實際的網路運行中,基地台和用戶終端均知道改變前和改變後的TDD上下行配置方式分別是什麼,例如,通過基地台向用戶終端發送TDD動態配置指令,並且基地台和用戶終端也均知道應該採用以上哪種方案進行實際的HARQ回饋以及PUSCH重傳。因此,根據調整後的方案一至四中的任一種,對應地,基地台發送PHICH回饋指示,當該用於發送PHICH回饋的下行通道也用於承載UL grant時,用戶終端根據對應的方案,進行重新映射,並且在重新映射後的上行子幀上進行PUSCH重傳。
此外,當LTE支持同一個UE的多個HARQ程序發生在同一個UL子幀上時。我們將在以下的第二組以上下行配置方式0為例進一步地進行介紹。
1.2.2
如果有效PHICH/UL重傳資源分配位於改變後的無線幀,UL重傳資源分配將遵循改變後的TDD上下行配置,如由改變後的第二無線幀調度#3號DL子幀所調度的#7 號UL子幀。如果重傳被重新調度在已經調度了其他UL重傳的UL子幀上,可選地,可將該重新調度再延遲到未調度該UE的重傳的下一個UL子幀上。同樣地,我們將在第二組中以上下行配置方式0為例進行說明。
第二組:TDD上下行配置方式0
當改變前的第一無線幀的TDD上下行配置方式為0,如果由於第一部分的原因引起的HARQ/調度衝突發生,以上提出的兩步驟解決方案仍然適用解決該衝突問題。在本部分中,本實施例主要考慮由於改變前的上下行配置方式是0而引起的額外的HARQ程序衝突的問題。
圖2顯示HARQ重傳的程序。圖中的最上面一行的連續的0-9表示每個無線幀中的子幀的序號。在下面的各個子幀中的號碼表示HARQ程序的序號。其中,斜劃線的陰影所占的資源區塊表示UL子幀,亦即,上行子幀。
根據圖2,可以觀察到,對於TDD配置0,在一個無線幀中,UL子幀的個數是6,大於DL子幀的個數4。由於在無線幀中DL子幀個數比UL少,可能會存在兩個UL子幀需要由同一個下行子幀回饋或調度的情形,例如,在#0號和#5號DL子幀上。在當前的TDD LTE/LTE-A系統中,UL HARQ是同步的,可以是可調適的,也可以是非可調適的。這意味著基地台可以提前地明確地知道UE將傳輸哪個HARQ程序。因此,基地台不需要在向用戶終端提供的指示關於上行重傳的PDCCH訊息中包含該指示 HARQ程序的信號。圖2顯示了對於TDD系統的7種上下行配置的UL HARQ程序的管理。可以很容易地看出,針對一個特定的UL子幀,最多只支援一個UL HARQ程序。
根據由TS36.213的表9.1.2-1為Rel-8/9/10定義的PHICH時序,在上下行配置方式0下,#3號和#4號子幀的PHICH均將在下一無線幀的#0號子幀上傳輸。如果用戶終端收到了#3號和#4號子幀的NACK,並且由I PHICH =0或I PHICH =1區分,如TS36.213的9.1.2部分所限定,則重傳將在#4號和#7號子幀上分別進行HARQ程序#2和HARQ程序#3。然而,如果當TDD配置由上下行配置方式0改變為,例如,上下行配置方式6,如圖3(b)所述,如果在第二無線幀的#0號子幀上接收到#3號和#4號子幀的NACK,根據配置6的UL重傳資源分配時序,該重傳應該調度在第二無線幀的#7號子幀上。但是,在現有的TDD LTE/LTE-A系統中,每個HARQ程序僅與一個UL子幀相關聯。在一個UL子幀上調度多個重傳將引起HARQ程序的衝突。為了解決HARQ程序的衝突,可以提出以下的方案:方案1:將HARQ程序ID與重傳PUSCH資料一起,以該HARQ程序ID來區分不同的重傳,如圖3(b)所示。
方案2:為多個重傳定義不同的UL分配時序,具體地: 對於PUSCH首次傳輸時間最早的重傳,在該被映射的上行子幀上發送最早的首次傳輸的PUSCH重傳,並根據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順序,依次在後續沒有該用戶終端的其他重傳的上行子幀上分別進行PUSCH重傳。這種重映射方式的目的是確保對於一個UE,在一個UL子幀上僅發生一個HARQ重傳,因為限定了針對一個UE的HARQ重傳與UL子幀之間隱含的對應關係,因此,HARQ程序ID由子幀的序號隱含地指示。基地台和UE均只知道該調整後的時序,如圖3(c)給出了這種方案的示例。
以上方案1的優點是在Rel 8/9/10的基礎上不需要重新定義新的時序。然而,需要加入額外的信號,以指示HARQ程序的ID,從而區分在同一個UL子幀上的多個重傳,從而增加信號開銷,類似於目前在TDD LTE UL HARQ中不支援的非同步HARQ。
方案2試圖保持重傳的同步HARQ,因此不需要引入特別的信號,但是需要為不同的重傳新定義新的時序,從而區分這些重傳,避免重傳衝突。
在實際的網路運行中,基地台和用戶終端均知道改變前和改變後的TDD上下行配置方式分別是什麼,例如,通過基地台向用戶終端發送TDD動態配置指令,並且基地台和用戶終端也均知道應該採用以上哪種方案進行實際的HARQ回饋以及PUSCH重傳。因此,根據調整後的方案中的任一種,對應地,基地台發送PHICH回饋指示, 當該用於發送PHICH回饋的下行通道也用於承載重傳UL grant時,用戶終端根據對應的方案,進行重新映射,並且在重新映射後的上行子幀上進行PUSCH重傳。
可選地,當支持在一個UL subframe上發送同一個UE的多個重傳時,為了區分PUSCH重傳是針對的哪一個HARQ程序,用戶終端在進行重傳時,可以在重傳的資料中進一步附加HARQ程序識別,從而避免PUSCH重傳衝突。
雖然此處以改變前的上下行配置方式0為例進行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能夠理解,上述的避免PUSCH重傳衝突的問題也同樣存在於第一組,如圖1(c)中的第二無線幀上的#7號上行子幀所示。
亦即,同一用戶終端的多個上行重傳資源分配同時映射到同一個上行子幀時,用戶終端可以將HARQ程序識別與PUSCH重傳資料一起發送給基地台;或在該被映射的上行子幀上發送最早的首次傳輸的PUSCH重傳,並根據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順序,依次在後續沒有該用戶終端的其他重傳的上行子幀上分別進行其他PUSCH重傳。例如,用戶終端調整重傳的時序後,映射到第二無線幀的#7號子幀上的重傳所對應的首次傳輸分別為第一無線幀上的#3號子幀和#4號子幀,因為#3號子幀的首次傳輸在前,#4號子幀的首次傳輸在後,因此,將第二無線幀的#7號子幀調度給第一無線幀上的#3號子幀的重傳,將第 一無線幀上的#4號子幀的重傳延後的後續的未分配給該用戶終端進行重傳的其他可以用於進行重傳的上行子幀上。
以上從方法流程角度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描述,以下,將從裝置角度,對本發明進行描述。
用戶終端中處理PUSCH資料重傳衝突的裝置包括接收單元,判斷單元,確定單元和重傳單元。其中,該用戶終端在第一無線幀採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且該用戶終端利用PHICH回饋是否正確接收到來自PUSCH的資料。
首先,接收單元,用於接收來自基地台的重新配置訊息,該重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該用戶終端在與該第一無線幀相鄰的第二無線幀採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
然後,判斷單元,用於判斷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是否位於第一無線幀上。該判斷單元還用於,如果對於該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位於該第一無線幀上,判斷該第二無線幀是否包含衝突子幀,其中,對於該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所佔用的下行子幀還用於承載上行重傳資源分配,該衝突子幀為根據該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該上行重傳資源分配應映射的上行子幀,但根據該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該子幀被配置為下行子幀的子幀。
然後,確定單元,用於當該第二無線幀包含該衝突子幀時,採用重映射方式,確定用於重傳PUSCH資料的重傳上行子幀;以及 然後,重傳單元,用於在該重傳上行子幀上重傳該PUSCH數據。
以上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發明並不局限於特定的系統、設備和具體協定,本領域內技術人員可以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內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
那些本技術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可以通過研究說明書、公開的內容及圖式和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書,理解和實施對披露的實施方式的其他改變。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措詞「包括」不排除其他的元素和步驟,並且措辭「一個」不排除複數。在本發明中,「第一」、「第二」僅表示名稱,不代表次序關係。在發明的實際應用中,一個零件可能執行申請專利範圍中所引用的多個技術技術特徵的功能。申請專利範圍中的任何附圖標記不應理解為對範圍的限制。

Claims (12)

  1. 一種在分時多工系統的用戶終端中處理PUSCH資料重傳衝突的方法,其中,該用戶終端在第一無線幀採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且該用戶終端利用PHICH回饋是否正確接收到來自PUSCH的資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接收來自基地台的重新配置訊息,該重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該用戶終端在與該第一無線幀相鄰的第二無線幀採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B.判斷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是否位於第一無線幀上;C.如果該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位於該第一無線幀上,判斷該第二無線幀是否包含衝突子幀,其中,該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所佔用的下行子幀還用於承載上行重傳資源分配,該衝突子幀為根據該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該上行重傳資源分配應映射的上行子幀,但根據該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該子幀被配置為下行子幀的子幀;D.當該第二無線幀包含該衝突子幀時,採用重映射方式,確定用於重傳PUSCH資料的重傳上行子幀;以及E.在該重傳上行子幀上重傳該PUSCH數據。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重新映射方式包括將根據以下各項中的任一項方式確定的重映射上行子幀作為該重傳上行幀: - 將從該衝突子幀開始向後最接近的上行子幀作為該重映射上行子幀;- 將從該衝突子幀開始向後滿足最接近的且間隔大於4個TTI的上行子幀作為該重映射上行子幀;- 將從該衝突子幀開始向後最接近的上行子幀作為該重映射上行子幀,且在該衝突子幀之後不調度該用戶終端的任何上行重傳;- 將從該衝突子幀開始向後最接近的且間隔大於4個TTI的上行子幀作為該重映射上行子幀,且在該衝突子幀之後不調度該用戶終端的任何上行重傳。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當該用戶終端的多個上行重傳資源分配同時映射到同一個上行子幀時,該步驟E還包括:將HARQ程序識別與PUSCH重傳資料一起發送給基地台。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當該用戶終端的多個上行重傳資源分配同時映射到同一個上行子幀時,該步驟D還包括:在該被映射的上行子幀上發送最早的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重傳,並根據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順序,依次在後續沒有該用戶終端的其他重傳的上行子幀上分別進行PUSCH重傳。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步驟B之後還包括: - 如果該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位於該第二無線幀上,且該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所佔用的下行子幀還用於承載上行重傳資源分配,判斷在該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下該上行重傳資源分配所應指向的用於重傳的上行子幀是否未被調度重傳;- 如果該上行子幀已經被調度重傳,將用於重傳的上行子幀重映射到下一個未調度給該用戶終端用於重傳的上行子幀。
  6. 一種在分時多工系統的基地台中處理PUSCH資料重傳衝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向用戶終端發送重新配置訊息,該重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該用戶終端在與該第一無線幀相鄰的第二無線幀採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B.判斷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是否位於第一無線幀上;C.如果該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位於該第一無線幀上,判斷該第二無線幀是否包含衝突子幀,其中,該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所佔用的下行子幀還用於承載上行重傳資源分配,該衝突子幀為根據該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該上行重傳資源分配應指向的上行子幀,但根據該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該子幀被配置為下行子幀的子幀;D.當該第二無線幀包含該衝突子幀時,在根據重映射方式所確定的重傳上行子幀上接收來自用戶終端的該 PUSCH資料。
  7. 一種在分時多工系統的用戶終端中處理PUSCH資料重傳衝突的方法,其中,該用戶終端在第一無線幀採用上下行配置方式0,且該用戶終端利用PHICH回饋是否正確接收到來自PUSCH的資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當該用戶終端在與該第一無線幀相鄰的第二無線幀上採用與上下行配置方式0不同的上下行配置方式時,判斷是否存在該用戶終端的多個PUSCH重傳被調度在同一個上行子幀上;當存在該用戶終端的多個PUSCH重傳被調度在同一個上行子幀時,將HARQ程序識別與PUSCH重傳資料一起發送給基地台。
  8. 一種在分時多工系統的基地台中處理PUSCH資料重傳衝突的方法,其中,該基地台配置用戶終端在第一無線幀採用上下行配置方式0,且該用戶終端利用PHICH回饋是否正確接收到來自PUSCH的資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指示用戶終端在與該第一無線幀相鄰的第二無線幀上採用與上下行配置方式0不同的上下行配置方式;- 接收來自該用戶終端的PUSCH重傳資料,其中,當存在該用戶終端的多個PUSCH重傳被調度在同一個上行子幀時,該PUSCH重傳資料還包括HARQ程序識別;- 根據HARQ程序識別,對重傳資料進行解碼。
  9. 一種在分時多工系統的用戶終端中處理PUSCH資 料重傳衝突的方法,其中,該用戶終端在第一無線幀採用上下行配置方式0,且該用戶終端利用PHICH回饋是否正確接收到來自PUSCH的資料,該PHICH所佔用的下行子幀還用於承載上行重傳資源分配,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判斷是否存在多個PUSCH重傳被調度在同一個上行子幀上,- 當存在多個PUSCH重傳被調度在同一個上行子幀上時,在該被調度的上行子幀上發送最早的首次傳輸的PUSCH重傳,並根據調整的時序在沒有該用戶終端的其他重傳的上行子幀上分別進行PUSCH重傳。
  10. 一種在分時多工系統的基地台中處理PUSCH資料重傳衝突的方法,其中,該基地台配置用戶終端在第一無線幀採用上下行配置方式0,且該用戶終端利用PHICH回饋是否正確接收到來自PUSCH的資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指示用戶終端在與該第一無線幀相鄰的第二無線幀上採用與上下行配置方式0不同的上下行配置方式;- 判斷是否存在多個PUSCH重傳被調度在同一個上行子幀上;- 當存在多個PUSCH重傳被調度在同一個上行子幀上時,在該被調度的上行子幀上接收最早的首次傳輸的PUSCH重傳,並根據調整的時序在沒有該用戶終端的其他重傳的上行子幀上接收PUSCH重傳;- 分別對重傳的PUSCH資料進行解碼。
  11. 一種在分時多工系統的用戶終端中處理PUSCH資料重傳衝突的方法,其中,該用戶終端在第一無線幀採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且該用戶終端利用PHICH回饋是否正確接收到來自PUSCH的資料,該方法包括以下各項中的任一項:- 當該用戶終端的多個PUSCH重傳同時映射到該同一個上行子幀時,將HARQ程序識別與PUSCH重傳資料一起發送給基地台;或- 在該被映射的上行子幀上發送最早的首次傳輸的PUSCH重傳,並根據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順序,依次在後續沒有該用戶終端的其他重傳的上行子幀上分別進行其他PUSCH重傳。
  12. 一種在分時多工系統的用戶終端中處理PUSCH資料重傳衝突的裝置,其中,該用戶終端在第一無線幀採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且該用戶終端利用PHICH回饋是否正確接收到來自PUSCH的資料,該裝置包括:接收單元,用於接收來自基地台的重新配置訊息,該重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該用戶終端在與該第一無線幀相鄰的第二無線幀採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判斷單元,用於判斷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是否位於第一無線幀上;該判斷單元還用於,如果該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PHICH位於該第一無線幀上,判斷該第二無線幀是否包含衝突子幀,其中,該對於首次PUSCH資料傳輸的 PHICH所佔用的下行子幀還用於承載上行重傳資源分配,該衝突子幀為根據該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該上行重傳資源分配應映射的上行子幀,但根據該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該子幀被配置為下行子幀的子幀;確定單元,用於當該第二無線幀包含該衝突子幀時,採用重映射方式,確定用於重傳PUSCH資料的重傳上行子幀;以及重傳單元,用於在該重傳上行子幀上重傳該PUSCH數據。
TW102114260A 2012-05-11 2013-04-22 Methods for dealing with HARQ collisions and PUSCH retransmission collisions in TDD TWI5247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7918.XA CN103391159B (zh) 2012-05-11 2012-05-11 处理tdd中harq冲突和pusch重传冲突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9818A true TW201349818A (zh) 2013-12-01
TWI524708B TWI524708B (zh) 2016-03-01

Family

ID=48700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4260A TWI524708B (zh) 2012-05-11 2013-04-22 Methods for dealing with HARQ collisions and PUSCH retransmission collisions in TDD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10082A1 (zh)
CN (1) CN103391159B (zh)
TW (1) TWI524708B (zh)
WO (1) WO201316796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9574A (zh) * 2014-08-15 2021-07-0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时分双工的覆盖增强和长期演进系统中增强的干扰减轻和业务适配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05632A1 (en) * 2012-07-04 2014-01-0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ling of harq timing at ul/dl subframe reconfiguration
JP6314087B2 (ja) * 2012-10-30 2018-04-18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受信方法及び送信方法
KR20140135331A (ko) * 2013-05-15 2014-1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적 시분할 복식 시스템 운영 방법 및 장치
JP6388768B2 (ja) * 2014-01-14 2018-09-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5763302B (zh) * 2014-12-15 2019-10-11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超级小区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5792101A (zh) * 2015-12-31 2016-07-2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重复发送的次数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US9979581B2 (en) * 2016-04-01 2018-05-22 Mediatek Inc. Control channel design for eLAA
CN107318165A (zh) * 2016-04-26 2017-11-03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80035455A1 (en) * 2016-07-28 2018-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daptive transmissions during urllc
CN109275192B (zh) * 2017-07-18 2022-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9429275B (zh) * 2017-08-21 2021-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802769B (zh) * 2017-11-17 2021-08-20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免调度上行传输harq进程标识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10324108A (zh) * 2018-03-28 2019-10-11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业务信道的mcs选择方法和装置
EP3930237A1 (en) * 2018-05-10 2021-12-29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Prioritization in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s
CN112583532B (zh) * 2019-09-27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harq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2584515B (zh) * 2019-09-30 2023-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随机接入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14760706B (zh) * 2019-12-03 2023-06-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冲突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848787B2 (en) * 2020-01-02 2023-1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ed communication for a base station and a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US20210266876A1 (en) * 2020-02-25 2021-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solidated feedback indication and feedback transmi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6257B (zh) * 2008-08-07 2011-12-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确定小区的资源使用方式的方法和装置
JP5425679B2 (ja) * 2010-03-24 2014-0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移動局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2025411B (zh) * 2010-10-11 2016-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及其动态帧结构和配置方法
CN102098151B (zh) * 2010-12-28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2271414B (zh) * 2011-08-05 2013-08-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9574A (zh) * 2014-08-15 2021-07-0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时分双工的覆盖增强和长期演进系统中增强的干扰减轻和业务适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67966A1 (en) 2013-11-14
TWI524708B (zh) 2016-03-01
CN103391159A (zh) 2013-11-13
CN103391159B (zh) 2016-06-01
US20150110082A1 (en) 2015-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4708B (zh) Methods for dealing with HARQ collisions and PUSCH retransmission collisions in TDD
US10630451B2 (en) Sending and receiving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of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data packets
CN108476515B (zh) 非许可频谱中的动态harq-ack码本大小
US11818694B2 (e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5634691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72362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 support of multi-subframe scheduling
JP5038505B2 (ja) セミパーシステント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データパケットの確認応答情報をフィードバック及び受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WO2019192285A1 (zh) 上行传输、通信方法、装置及基站、终端、存储介质
CN110536464A (zh)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介质
US2022007796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q operation-supporting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in a special subfram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4036279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channels related to uplink bundling
US10602489B2 (en) Self-contained uplink for reduced duration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JP2014519757A (ja) 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をサポートするtdd通信システムで物理チャンネルの送受信タイミング及びリソース割り当てを定義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20220225400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CN105790897B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方法和设备
CN104662978A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WO2012163170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TW201536085A (zh) 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資源分配及使用
WO2018122609A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eedback of grant-free transmission based on resource unit
WO2011137822A1 (zh) 下行分配指示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应答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WO2013135018A1 (zh) 一种时分双工自适应帧结构的重传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09560896A (zh) 一种5g系统中基于码块组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WO2015085477A1 (en) Flexible harq tim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