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6328A - 使用環境頻譜感測來改善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彩效能 - Google Patents

使用環境頻譜感測來改善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彩效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6328A
TW201346328A TW102112535A TW102112535A TW201346328A TW 201346328 A TW201346328 A TW 201346328A TW 102112535 A TW102112535 A TW 102112535A TW 102112535 A TW102112535 A TW 102112535A TW 201346328 A TW201346328 A TW 20134632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ambient
display
color
reflectiv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2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ames Randolph Webster
Marek Mienko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46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632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3Display of colou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G09G3/346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based on interferometric effec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2Compensation of deficiencies in the appearance of colou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6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colour parameters, e.g. colour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being ambient ligh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G09G3/34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based on modulation of the reflection angle, e.g. micromirr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案提供包括編碼在電腦儲存媒體上的電腦程式的系統、方法和裝置,該等系統、方法和裝置涉及具有顯示器、頻譜感測裝置及顯示控制器的電子設備。該頻譜感測裝置包括光電二極體,該光電二極體的第一部分配置成產生第一信號,該第一信號回應於環境可見光的強度,以及該光電二極體的第二部分配置成產生第二信號,該第二信號表示環境紅外光的強度。與頻譜感測裝置通訊的顯示控制器對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作比較並且控制顯示器以回應於該比較來動態地調節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

Description

使用環境頻譜感測來改善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彩效能
本案係關於反射式顯示器,尤其係關於藉由使用環境頻譜感測來改善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彩效能。
機電系統(EMS)包括具有電氣及機械元件、致動器、換能器、感測器、光學組件(諸如鏡子和光膜層)以及電子裝置的設備。EMS可以在各種尺度上製造,包括但不限於微米尺度和奈米尺度。例如,微機電系統(MEMS)裝置可包括具有範圍從大約一微米到數百微米或以上的大小的結構。奈米機電系統(NEMS)裝置可包括具有小於一微米的大小(包括,例如小於幾百奈米的大小)的結構。機電元件可使用沉積、蝕刻、光刻及/或蝕刻掉基板及/或所沉積材料層的部分或添加層以形成電氣及機電裝置的其他微機械加工製程來製作。
一種類型的機電系統裝置稱為干涉量測(interferometric)調制器(IMOD)。如本文所使用的,術語IMOD 或干涉量測光調制器是指使用光學干涉原理來選擇性地吸收及/或反射光的裝置。在一些實現中,IMOD可包括一對導電板,此對導電板中的一者或兩者可以完全或部分地是透明的及/或反射性的,且能夠在施加合適電信號時進行相對運動。在一實現中,一塊板可包括沉積在基板上的靜止層,而另一塊板可包括與該靜止層相隔一氣隙的反射膜。一塊板相對於另一塊板的位置可改變入射在該IMOD上的光的光學干涉。IMOD裝置具有範圍廣泛的應用,且預期將用於改善現有產品以及創造新產品,尤其是諸如個人電腦和個人電子設備(PED)之類的具有顯示能力的彼等產品。
基於反射式元件的電子顯示器(「反射式顯示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對環境光的反射來產生可見影像。因為反射式顯示器的光源來自其外部環境,該反射式顯示器比舉例而言諸如一般LCD或發光二極體(LED)顯示器之類的非反射式顯示器消耗更少的功率。由此,反射式顯示器可有利地在PED中採用。而且,反射式顯示器可在包括直射日光的明亮周圍環境中容易地提供可見影像,其中自照明式顯示器通常提供較差的使用者體驗。
然而,當該周圍光環境的頻譜特性不同於正常特性時,反射式顯示器的影像品質可被不利地影響。點亮該顯示器的環境光中的特定色調的存在與否可顯著地變更該顯示器的所感知的色彩回應。在彩色反射式顯示器中,例如,當環境光是白熾光時所感知的顯示器輸出色彩可以不同於當環境光是螢光或直射或反射日光時所感知的輸出色彩。例 如,影像的表觀色調可明顯地朝著可見頻譜的藍端或紅端偏斜。
結果是,期望用於藉由減輕對影像品質的不利影響來改善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彩效能的技術。
本案的系統、方法和裝置各自具有若干個創新性態樣,其中並不由任何單個態樣全權負責本文中所揭示的期望屬性。
本案中描述的標的的一個創新性態樣可被實現在具有反射式顯示器、頻譜感測裝置及顯示控制器的電子設備中。該頻譜感測裝置可包括光電二極體,該光電二極體的第一部分配置成產生第一信號,該第一信號回應於環境可見光的強度,以及該光電二極體的第二部分配置成產生第二信號,該第二信號表示環境紅外光的強度。與該頻譜感測裝置通訊的顯示控制器可配置成對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作比較並且控制顯示器以回應於該比較來動態地調節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
本案中描述的標的的另一創新性態樣可被實現在包括反射式顯示器和頻譜感測裝置的設備中。該頻譜感測裝置可包括光電二極體,該光電二極體的第一部分配置成產生表示環境可見光的強度的第一信號,以及該光電二極體的第二部分配置成產生表示環境紅外光的強度的第二信號。該設備亦包括與頻譜感測裝置通訊的顯示控制器,該顯示控制器配置成對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作比較,並且回應於該比 較來動態地調節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
該比較可指示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顯示控制器可配置成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比第一閾值高時將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朝著更藍調節。顯示控制器可配置成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比第二閾值低時將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朝著更紅調節。
顯示控制器可配置成存取對應於比較提供目標色偏的查閱資料表(LUT)及/或公式,以及回應於比較來將色偏朝著目標色偏動態地調節。
該設備亦可包括輔助光源。顯示控制器可配置成藉由調節輔助光源的強度和色彩中的一者或兩者來動態地調節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輔助光源可包括前光。
該設備亦可包括色彩處理引擎。反射式顯示器可包括複數個干涉量測調制器(IMOD)裝置。色彩處理引擎可提供對該等IMOD裝置的二位準或類比控制。顯示控制器可配置成藉由調節色彩處理引擎的輸出來動態地調節色偏。
本案中描述的標的的另一創新性態樣可被實現在包括反射式顯示器、頻譜感測裝置、輔助光源及顯示控制器的設備中。顯示控制器可與頻譜感測裝置通訊,且配置成藉由回應於對來自頻譜感測裝置的至少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的比較調節輔助光源的強度及/或色彩來動態地調節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第一信號可指示環境可見光的強度,並且第二信號可表示環境紅外光的強度。
頻譜感測裝置可包括光電二極體,該光電二極體的第一部分配置成產生第一信號,並且該光電二極體的第二部分配置成產生第二信號。比較可指示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顯示控制器可配置成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比第一閾值高時將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朝著更藍調節,以及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比第二閾值低時將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朝著更紅調節。輔助光源可包括前光。
本案中描述的標的的另一創新性態樣可實現在包括反射式顯示器、環境光感測器、紅外(IR)接近度感測器及顯示控制器的可攜式電子設備(PED)中。顯示控制器可配置成回應於對至少來自環境光感測器的第一信號和來自IR接近度感測器的第二信號的比較來動態地調節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
PED亦可包括輔助光源,並且顯示控制器可配置成藉由調節前光的強度及/或色彩來動態地調節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
本案中描述的標的的另一創新性態樣可實現在一方法中,該方法涉及在顯示控制器處接收由包括光電二極體的頻譜感測裝置輸出的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其中該光電二極體的第一部分配置成產生表示環境可見光的強度的第一信號,並且該光電二極體的第二部分配置成產生表示環境紅外光的強度的第二信號。該方法亦涉及顯示控制器對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作比較並且回應於該比較來動態地調節反射 式顯示器的色偏。
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標的的一或多個實現的詳情在附圖及以下描述中闡述。儘管本概述提供的實例主要在基於MEMS的顯示器的方面進行描述,但是本文提供的構思可適用於其他類型的顯示器,諸如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和場致發射顯示器。其他特徵、態樣和優點將從該描述、附圖和申請專利範圍變得明瞭。注意,以下附圖的相對尺寸可能並非是按比例繪製的。
12‧‧‧IMOD、致動像素
13‧‧‧箭頭
14‧‧‧可移動反射層
14a‧‧‧反射子層
14b‧‧‧支承層
14c‧‧‧傳導層
15‧‧‧箭頭、光
16‧‧‧光學疊層
16a‧‧‧吸收體
16b‧‧‧電媒體
18‧‧‧柱子
19‧‧‧間隙
20‧‧‧透明基板
21‧‧‧處理器
22‧‧‧陣列驅動器
23‧‧‧黑色掩模結構
24‧‧‧列驅動器電路
25‧‧‧犧牲層
26‧‧‧行驅動器電路
27‧‧‧網路介面
28‧‧‧訊框緩衝器
29‧‧‧驅動器控制器
30‧‧‧顯示陣列
32‧‧‧系帶
34‧‧‧可形變層
35‧‧‧分隔層
40‧‧‧顯示裝置
41‧‧‧外殼
43‧‧‧天線
45‧‧‧揚聲器
46‧‧‧麥克風
47‧‧‧收發器
48‧‧‧輸入裝置
50‧‧‧電源
52‧‧‧調理硬體
62‧‧‧高分段電壓
64‧‧‧低分段電壓
70‧‧‧釋放電壓
72‧‧‧高保持電壓
74‧‧‧高定址電壓
76‧‧‧低保持電壓
78‧‧‧低定址電壓
80‧‧‧製造製程
82‧‧‧方塊
84‧‧‧方塊
86‧‧‧方塊
88‧‧‧方塊
90‧‧‧方塊
900‧‧‧電子設備
910‧‧‧反射式顯示器
930‧‧‧頻譜感測裝置
931‧‧‧第一信號
932‧‧‧第二信號
940‧‧‧顯示控制器
1010‧‧‧日光環境光強度
1020‧‧‧鹵素光強度
1030‧‧‧白熾光強度
1040‧‧‧螢光強度
1201‧‧‧回應特性
1202‧‧‧回應特性
1203‧‧‧回應特性
1300‧‧‧電子設備
1320‧‧‧輔助光源
1400‧‧‧電子設備
1431‧‧‧可見光感測器
1432‧‧‧IR光感測器
1500‧‧‧光電二極體
1510‧‧‧第一部分
1520‧‧‧第二部分
1560a‧‧‧光敏元件
1560b‧‧‧光敏元件
1570a‧‧‧耗盡區
1570b‧‧‧耗盡區
1610‧‧‧光電二極體
1630‧‧‧玻璃罩
1631‧‧‧後表面
1632‧‧‧前表面
1670‧‧‧透鏡
1700‧‧‧PED
1710‧‧‧顯示器
1720‧‧‧輔助光源
1730‧‧‧頻譜感測裝置
1740‧‧‧顯示控制器
1800‧‧‧方法
1810‧‧‧方塊
1820‧‧‧方塊
1830‧‧‧方塊
1840‧‧‧方塊
1850‧‧‧方塊
1900‧‧‧方法
1910‧‧‧方塊
1920‧‧‧方塊
1930‧‧‧方塊
圖1圖示圖示了干涉量測調制器(IMOD)顯示裝置的一系列像素中的兩個毗鄰像素的等角視圖的實例。
圖2圖示圖示納入了3x3 IMOD顯示器的電子設備的系統方塊圖的實例。
圖3圖示圖示圖1的IMOD的可移動反射層位置相對於所施加電壓的圖示的實例。
圖4圖示圖示在施加有各種共用電壓和分段電壓時IMOD的各種狀態的表的實例。
圖5A圖示圖示圖2的3x3 IMOD顯示器中的一訊框顯示資料的圖解的實例。
圖5B圖示可用於寫圖5A中所圖示的該訊框顯示資料的共用信號和分段信號的時序圖的實例。
圖6A圖示圖1的IMOD顯示器的局部橫截面的實例。
圖6B-6E圖示IMOD的不同實現的橫截面的實 例。
圖7圖示圖示IMOD的製造製程的流程圖的實例。
圖8A-8E圖示製作IMOD的方法中的各個階段的橫截面示意圖示的實例。
圖9圖示具有反射式顯示器的電子設備的方塊圖的實例。
圖10圖示針對各種類型的光源的作為波長的函數的強度的標繪的實例。
圖11圖示標準光源的頻譜功率分佈的標繪的實例。
圖12圖示作為波長的函數的各種感測器的回應特性的標繪的實例。
圖13圖示具有反射式顯示器的電子設備的方塊圖的實例。
圖14圖示具有反射式顯示器的電子設備的方塊圖的實例。
圖15A和圖15B圖示配置成偵測環境光頻譜特性的光電二極體的實例。
圖16圖示在其中光電二極體置於透鏡之後的實現的實例。
圖17圖示具有反射式顯示器的個人電子設備(PED)的實例。
圖18圖示用於基於對輸出自頻譜感測裝置的 信號的分析來調節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的方法的實例。
圖19圖示用於調節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的方法的實例。
圖20A和圖20B圖示圖示包括複數個IMOD的顯示裝置的系統方塊圖的實例。
各個附圖中相似的元件符號和命名指示相似元件。
以下描述針對意欲用於描述本案的創新性態樣的某些實現。然而,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將容易認識到本文的教義可以多種不同方式來應用。所描述的實現可在可配置成顯示影像的任何設備或系統中實現,無論該影像是運動的(例如,視訊)亦是不動的(例如,靜止影像),且無論其是文字的、圖形的還是畫面的。具體而言,預期所描述的實現可包括在諸如但不限於以下項的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中或與其相關聯:行動電話、具有網際網路能力的多媒體蜂巢式電話、行動電視接收器、無線設備、智慧型電話、藍芽®設備、個人資料助理(PDA)、無線電子郵件接收器、掌上型或可攜式電腦、小筆電、筆記本、智慧型電腦、平板電腦、印表機、影印機、掃瞄器、傳真設備、GPS接收器/導航儀、相機、MP3播放機、攝錄影機、遊戲控制台、手錶、鐘錶、計算器、電視監視器、平板顯示器、電子閱讀設備(亦即,電子閱讀器)、電腦監視器、汽車顯示器(包括里程表和速度表顯示器等)、駕駛座艙控制器及/或顯示器、相機取景顯示 器(諸如車輛中的後視相機的顯示器)、電子照片、電子告示牌或招牌、投影儀、建築結構、微波爐、冰箱、立體音響系統、卡式答錄機或播放機、DVD播放機、CD播放機、VCR、無線電、可攜式記憶體晶片、洗衣機、烘乾機、洗衣機/烘乾機、停車計時器、封裝(諸如在機電系統(EMS)、微機電系統(MEMS)和非MEMS應用中)、美學結構(例如,關於一件珠寶的影像的顯示)以及各種各樣的EMS設備。本文中的教示亦可用在非顯示器應用中,諸如但不限於:電子交換設備、射頻濾波器、感測器、加速計、陀螺儀、運動感測設備、磁力計、用於消費者電子設備的慣性元件、消費者電子產品的部件、可變電抗器、液晶設備、電泳設備、驅動方案、製造製程以及電子測試裝備。因此,該等教示無意被局限於只是在附圖中圖示的實現,而是具有如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將容易明白的廣泛應用性。
下文描述的是在具有反射式顯示器的電子設備中納入頻譜感測裝置和顯示控制器的新技術。該頻譜感測裝置可包括光電二極體,該光電二極體的第一部分配置成產生第一信號,該第一信號回應於環境可見光的強度,以及該光電二極體的第二部分配置成產生第二信號,該第二信號表示環境紅外光的強度。與頻譜感測裝置通訊的顯示控制器可配置成對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作比較並且控制顯示器以回應於該比較來動態地調節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在一些實現中,顯示控制器可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基於正被顯示的內容和觀察者偏好中的任一者或兩者來調節色偏。
可實現本案中所描述的標的的具體實現以達成以下潛在優點中的一或多項。在面臨不斷改變的環境光條件時藉由回應於接收自頻譜感測裝置的信號動態地調節顯示器的色偏,可顯著地改善電子設備的反射式顯示器的影像品質。頻譜感測裝置自身可相對簡單,並且由現成元件構成。在一些實現中,頻譜感測裝置可很大程度上或完全由出於其他原因已被納入在電子設備中的電子裝置構成。例如,由環境光感測器(ALS)和紅外(IR)接近度感測器(被例行納入在一些類型的電子設備中的裝置)輸出的信號可用作對顯示控制器的輸入。顯示控制器可對由頻譜感測裝置輸出的信號作比較並且控制顯示器以回應於該比較來動態地調節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結果是,因不斷改變的環境光條件引起的對顯示器輸出色彩品質的不利影響可被最小化或消除,而不顯著地增加電子設備的成本或複雜性。
而且,在某些光照條件下(諸如包括例如室外鈉蒸氣光照和暗室照明的近單色條件),可預期在高對比模式中操作顯示器。在此類高對比模式中,在一些實現中,僅可使用特定色彩元素子集。例如,在只有紅光的環境中,通常配置成調制綠光和藍光的IMOD可被禁用。結果是,顯示器功耗可在沒有影像清晰度損耗的情況下被減小,因為此類IMOD將不可用於調制紅光。
作為又一實例,可回應於環境光照條件來在高解析度、單色模式中操作顯示器。在此類模式中,所有IMOD可配置成回應於偵測出的窄頻環境光環境來調制具有特定波 長的光,並且可產生高解析度單色影像。例如,原始影像資料可被子取樣以單獨地針對顯示器之每一者IMOD。在暗的或幾乎暗的環境中,輸入至顯示器的人工窄頻光可由來自前光的補充照明提供。該前光例如可配置成提供窄頻頻譜(例如,來自紅色或RGB LED)。有對此類自我調整顯示行為的潛在工業應用和一些軍事應用。
儘管本文中的大多數描述涉及IMOD顯示器,但是許多此類實現可被用於其他類型的反射式顯示器,包括但不限於電泳墨水顯示器和基於電潤濕技術的顯示器。不僅如此,儘管本文中所描述的IMOD顯示器一般包括紅色、藍色和綠色像素,但是本文中所描述的許多實現可在具有其他色彩像素(諸如具有紫色、橘黃色和黃綠色像素)的反射式顯示器中使用。不僅如此,本文中所描述的許多實現可在具有更多種色彩的像素(諸如具有對應於4、5或更多種色彩的像素)的反射式顯示器中使用。一些此類實現可包括對應於紅色、藍色、綠色和黃色的像素。替換實現可包括對應於至少紅色、藍色、綠色、黃色和青色的像素。
可應用所描述實現的合適裝置的實例是基於EMS或MEMS的反射式顯示裝置。反射式顯示裝置可納入干涉量測調制器(IMOD)以使用光學干涉原理來選擇性地吸收及/或反射入射到其上的光。IMOD可包括吸收體、可相對於該吸收體移動的反射體,以及限定在吸收體與反射體之間的光學諧振腔。反射體可被移至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位置,此舉可以改變光學諧振腔的大小並由此影響IMOD的反射。IMOD的 反射譜可建立相當廣的譜帶,該等譜帶可跨可見波長移位以產生不同色彩。譜帶的位置可藉由改變光學諧振腔的厚度來調節。改變光學諧振腔的一種方法是藉由改變反射體的位置。
圖1圖示圖示了干涉量測調制器(IMOD)顯示裝置的一系列像素中的兩個毗鄰像素的等角視圖的實例。IMOD顯示裝置包括一或多個干涉量測MEMS顯示元件。在該等設備中,MEMS顯示元件的像素可處於亮狀態或暗狀態。在亮(「弛豫」、「打開」或「接通」)狀態,顯示元件將入射可見光的很大部分反射掉(例如,去往使用者)。相反,在暗(「致動」、「關閉」或「關斷」)狀態,顯示元件幾乎不反射所入射的可見光。在一些實現中,可顛倒接通和關斷狀態的光反射性質。MEMS像素可配置成主導性地在特定波長上發生反射,從而除了黑白以外亦允許彩色顯示。
IMOD顯示裝置可包括IMOD的行/列陣列。每個IMOD可包括一對反射層,亦即,可移動反射層和固定的部分反射層,該等反射層定位成彼此相距的距離可變且可控以形成氣隙(亦稱為光學間隙或腔)。可移動反射層可在至少兩個位置之間移動。在第一位置(亦即,弛豫位置),可移動反射層可定位在離固定的部分反射層有相對較大距離處。在第二位置(亦即,致動位置),可移動反射層可定位成更靠近部分反射層。取決於可移動反射層的位置,從此兩個層反射的入射光可相長地或相消地干涉,從而產生每個像素整體上的反射或非反射的狀態。在一些實現中,IMOD在未致動 時可處於反射狀態,此時反射可見譜內的光,並且在未致動時可處於暗狀態,此時吸收及/或相消地干涉可見範圍內的光。然而,在一些其他實現中,IMOD可在未致動時處於暗狀態,而在致動時處於反射狀態。在一些實現中,所施加電壓的引入可驅動像素改變狀態。在一些其他實現中,所施加電荷可驅動像素改變狀態。
圖1中所圖示的像素陣列部分包括兩個毗鄰的IMOD 12。在左側(如圖所示)的IMOD 12中,可移動反射層14圖示為處於離光學疊層16有預定距離的鬆弛位置,光學疊層16包括部分反射層。跨左側的IMOD 12施加的電壓V0不足以引起對可移動反射層14的致動。在右側的IMOD 12中,可移動反射層14圖示為處於靠近或毗鄰光學疊層16的致動位置。跨右側的IMOD 12施加的電壓V偏置足以將可移動反射層14維持在致動位置。
在圖1中,像素12的反射性質用指示入射在像素12上的光的箭頭13以及從左側的像素12反射的光的箭頭15來一般化地圖示。儘管未詳細地圖示,但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將理解,入射在像素12上的光13的絕大部分將透射穿過透明基板20去往光學疊層16。入射在光學疊層16上的光的一部分將透射穿過光學疊層16的部分反射層,且一部分將被反射回去穿過透明基板20。光13透射穿過光學疊層16的彼部分將在可移動反射層14處朝向透明基板20反射回去(且穿過透明基板20)。從光學疊層16的部分反射層反射的光與從可移動反射層14反射的光之間的干涉(相長的或相消的)將決定從 像素12反射的光15的波長。
光學疊層16可包括單層或若干層。該(多個)層可包括電極層、部分反射且部分透射層以及透明介電層中的一或多者。在一些實現中,光學疊層16是導電的、部分透明且部分反射的,並且可以例如藉由將上述層中的一或多者沉積在透明基板20上來製造。電極層可由各種各樣的材料形成,諸如各種金屬,例如氧化銦錫(ITO)。部分反射層可由各種各樣的部分反射的材料形成,諸如各種金屬(諸如鉻(Cr))、半導體以及電媒體。部分反射層可由一或多層材料形成,且每一層可由單種材料或由材料的組合形成。在一些實現中,光學疊層16可包括單個半透明的金屬或半導體厚層,其既用作光吸收體又用作電導體,而(例如,IMOD的光學疊層16或其他結構的)不同的、更導電的層或部分可用於在IMOD像素之間匯流信號。光學疊層16亦可包括覆蓋一或多個傳導層或導電/光吸收層的一或多個絕緣或介電層。
在一些實現中,光學疊層16的(諸)層可被圖案化為平行條帶,並且可如下文進一步描述地形成顯示裝置中的列電極。如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將理解的,術語「圖案化」在本文中用於指掩模以及蝕刻製程。在一些實現中,可將高傳導性和高反射性的材料(諸如,鋁(Al))用於可移動反射層14,且該等條帶可形成顯示裝置中的行電極。可移動反射層14可形成為一或多個沉積金屬層的一系列平行條帶(與光學疊層16的列電極正交),以形成沉積在柱子18頂上以及各個柱子18之間所沉積的居間犧牲材料頂上的(諸) 行。當該犧牲材料被蝕刻掉時,便可在可移動反射層14與光學疊層16之間形成限定的間隙19或光學腔。在一些實現中,各個柱子18之間的間距可近似為1-1000um,而間隙19可近似小於10000埃(Å)。
在一些實現中,IMOD的每個像素(無論處於致動狀態還是弛豫狀態)實質上是由固定反射層和移動反射層形成的電容器。在無電壓被施加時,可移動反射層14保持在機械弛豫狀態,如由圖1中左側的像素12所示的,其中在可移動反射層14與光學疊層16之間存在間隙19。然而,當將電位差(電壓)施加至所選列和行中的至少一者時,在對應像素處的列電極和行電極的交叉處形成的電容器變為帶電,且靜電力將該等電極拉向一起。若所施加電壓超過閾值,則可移動反射層14可形變並且移動為靠近或靠倚光學疊層16。光學疊層16內的介電層(未圖示)可防止短路並控制層14與層16之間的分隔距離,如圖1中右側的致動像素12所圖示的。不管所施加電位差的極性如何,行為皆是相同的。儘管陣列中的一系列像素在一些實例中可被稱為「列」或「行」,但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將容易理解,將一個方向稱為「列」並將另一方向稱為「行」是任意的。要重申的是,在一些取向中,列可被視為行,而行被視為列。此外,顯示元件可均勻地排列成正交的列和行(「陣列」),或排列成非線性配置,例如關於彼此具有某些位置偏移(「馬賽克」)。術語「陣列」和「馬賽克」可以指任一種配置。因此,儘管將顯示器稱為包括「陣列」或「馬賽克」,但在任何實例中,該等元 件本身不一定要彼此正交地排列,或部署成均勻分佈,而是可包括具有非對稱形狀以及不均勻分佈的元件的佈局。
圖2圖示圖示納入了3x3 IMOD顯示器的電子設備的系統方塊圖的實例。該電子設備包括處理器21,其可配置成執行一或多個軟體模組。除了執行作業系統,處理器21亦可配置成執行一或多個軟體應用程式,包括web瀏覽器、電話應用程式、電子郵件程式,或任何其他軟體應用程式。
處理器21可配置成與陣列驅動器22通訊。陣列驅動器22可包括例如向顯示陣列或面板30提供信號的列驅動器電路24和行驅動器電路26。圖1中所圖示的IMOD顯示裝置的橫截面由圖2中的線1-1圖示。儘管圖2為清晰起見圖示了3×3的IMOD陣列,但顯示陣列30可包含很大數目的IMOD,並且可在列中具有與行中不同數目的IMOD,反之亦然。
圖3圖示圖示圖1的IMOD的可移動反射層位置相對於所施加電壓的圖示的實例。對於MEMS IMOD,列/行(亦即,共用/分段)寫規程可利用該等裝置的如圖3中所圖示的滯後性質。在一個示例實現中,IMOD可使用約10伏的電位差以使可移動反射層或鏡從弛豫狀態改變為致動狀態。當電壓從該值減小時,可移動反射層隨電壓降回至(在此實例中為)10伏以下而維持其狀態;然而,可移動反射層並不完全鬆弛,直至電壓降至2伏以下。因此,如圖3中所示,在此實例中,存在一電壓範圍(大約為3伏至7伏),在此電壓範圍中有該裝置要麼穩定於弛豫狀態要麼穩定於致動狀態的所施加電壓訊窗。該訊窗在本文中稱為「滯後訊窗」或「穩定 態訊窗」。對於具有圖3的滯後特性的顯示陣列30,列/行寫規程可被設計成每次定址一或多列,以使得在對給定列定址期間,被定址列中要被致動的像素暴露於在此實例中約10伏的電壓差,而要被弛豫的像素暴露於接近0伏的電壓差。在定址之後,該等像素可暴露於在此實例中約5伏的穩態或偏置電壓差,以使得該等像素保持在先前的閘選狀態中。在該實例中,在被定址之後,每個像素皆經受落在約3-7伏的「穩定態訊窗」內的電位差。該滯後性質特徵使得(諸如圖1中所圖示的)像素設計能夠在相同的所施加電壓條件下保持穩定在要麼致動要麼弛豫的事先存在的狀態中。由於每個IMOD像素(無論是處於致動狀態還是弛豫狀態)實質上是由固定反射層和移動反射層形成的電容器,因此穩定狀態在落於滯後訊窗內的平穩電壓下可得以保持,而基本上不消耗或損失功率。此外,若所施加電壓電位保持基本上固定,則實質上很少或沒有電流流入IMOD像素中。
在一些實現中,可根據對給定列中像素的狀態所期望的改變(若有的話),藉由沿該組行電極施加「分段」電壓形式的資料信號來建立影像的訊框。可輪流定址陣列的每一列,以使得每次寫該訊框的一列。為了將期望資料寫到第一列中的像素,可在諸行電極上施加與第一列中的像素的期望狀態相對應的分段電壓,並且可向第一列電極施加特定的「共用」電壓或信號形式的第一列脈衝。該組分段電壓隨後可被改變為與對第二列中像素的狀態的期望改變(若有的話)相對應,且可向第二列電極施加第二共用電壓。在 一些實現中,第一列中的像素不受沿諸行電極施加的分段電壓上的改變的影響,而是保持於該等像素在第一共用電壓列脈衝期間被設定的狀態。可按順序方式對整個列系列(或替換地對整個行系列)重複此程序以產生影像訊框。藉由以每秒某個期望數目的訊框來不斷地重複此程序,便可用新影像資料來刷新及/或更新該等訊框。
跨每個像素施加的分段信號和共用信號的組合(亦即,跨每個像素的電位差)決定每個像素結果所得的狀態。圖4圖示圖示在施加各種共用電壓和分段電壓時IMOD的各種狀態的表的實例。如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將理解的,可將「分段」電壓施加於行電極或列電極,並且可將「共用」電壓施加於行電極或列電極中的另一者。
如圖4中(以及圖5B所示的時序圖中)所圖示的,當沿共用線施加有釋放電壓VCREL時,沿共用線的所有IMOD元件將被置於弛豫狀態,或者稱為釋放狀態或未致動狀態,而不管沿各分段線所施加的電壓如何(亦即,高分段電壓VSH和低分段電壓VSL)。具體而言,當沿共用線施加有釋放電壓VCREL時,在沿像素的對應分段線施加高分段電壓VSH和低分段電壓VSL此兩種情況下,跨調制器像素的電位電壓(或者稱為像素電壓)皆落在弛豫訊窗(參見圖3,亦稱為釋放訊窗)內。
當在共用線上施加有保持電壓時(諸如高保持電壓VC保持_H或低保持電壓VC保持_L),IMOD的狀態將保持恆定。例如,弛豫的IMOD將保持在弛豫位置,而致動的IMOD 將保持在致動位置。保持電壓可被選擇成使得在沿對應的分段線施加高分段電壓VSH和低分段電壓VSL此兩種情況下,像素電壓皆將保持落在穩定態訊窗內。因此,分段電壓擺幅(亦即,高分段電壓VSH與低分段電壓VSL之差)小於正穩定態訊窗或負穩定態訊窗任一者的寬度。
當在共用線上施加有定址或致動電壓(諸如高定址電壓VCADD_H或低定址電壓VCADD_L)時,藉由沿各自相應的分段線施加分段電壓,就可選擇性地將資料寫到沿該線的各調制器。分段電壓可被選擇成使得致動取決於所施加的分段電壓。當沿共用線施加有定址電壓時,施加一個分段電壓將產生落在穩定態訊窗內的像素電壓,從而使像素保持未致動。相反,施加另一個分段電壓將產生超出穩定態訊窗的像素電壓,從而導致像素的致動。引起致動的特定分段電壓可取決於使用了哪個定址電壓而變化。在一些實現中,當沿共用線施加有高定址電壓VCADD_H時,施加高分段電壓VSH可使調制器保持在其當前位置,而施加低分段電壓VSL可引起調制器的致動。作為推論,當施加有低定址電壓VCADD_L時,分段電壓的效果可以是相反的,其中高分段電壓VSH引起調制器的致動,而低分段電壓VSL對調制器的狀態無影響(亦即,保持穩定)。
在一些實現中,可使用產生相同極性的跨調制器電位差的保持電壓、定址電壓和分段電壓。在一些其他實現中,可使用使調制器的電位差的極性不時地交變的信號。跨調制器極性的交變(亦即,寫規程極性的交變)可減少 或抑制在反覆的單極性寫操作之後可能發生的電荷累積。
圖5A圖示圖示圖2的3×3 IMOD顯示器中的一訊框顯示資料的圖示的實例。圖5B圖示可用於寫圖5A中所圖示的該訊框顯示資料的共用信號和分段信號的時序圖的實例。可將該等信號施加於類似於圖2的陣列的3×3陣列,此舉將最終導致圖5A中所圖示的線時間60e的顯示佈局。圖5A中的致動調制器處於暗狀態,亦即,其中所反射光的大體部分在可見譜之外,從而給例如觀看者造成暗觀感。在寫圖5A中所圖示的訊框之前,該等像素可處於任何狀態,但圖5B的時序圖中所圖示的寫規程假設了在第一線時間60a之前,每個調制器皆已被釋放且常駐在未致動狀態中。
線上第一時間60a期間:在共用線1上施加有釋放電壓70;在共用線2上施加的電壓始於高保持電壓72且移向釋放電壓70;並且沿共用線3施加有低保持電壓76。因此,沿共用線1的調制器(共用1,分段1)、(共用1,分段2)和(共用1,分段3)在第一線時間60a的歷時裡保持在弛豫或未致動狀態,沿共用線2的調制器(2,1)、(2,2)和(2,3)將移至弛豫狀態,而沿共用線3的調制器(3,1)、(3,2)和(3,3)將保持在其先前狀態中。參考圖4,沿分段線1、2和3施加的分段電壓將對諸IMOD的狀態沒有影響,此情況是因為線上時間60a期間,共用線1、2或3皆不暴露於引起致動的電壓位準(亦即,VCREL-弛豫和VCHOLD_L-穩定)。
在第二線時間60b期間,共用線1上的電壓移至高保持電壓72,並且由於沒有定址或致動電壓施加在共用 線1上,因此沿共用線1的所有調制器皆保持在弛豫狀態中,不管所施加的分段電壓如何。沿共用線2的諸調制器由於釋放電壓70的施加而保持在弛豫狀態中,而當沿共用線3的電壓移至釋放電壓70時,沿共用線3的調制器(3,1)、(3,2)和(3,3)將弛豫。
在第三線時間60c期間,藉由在共用線1上施加高定址電壓74來定址共用線1。由於在此定址電壓的施加期間沿分段線1和2施加了低分段電壓64,因此跨調制器(1,1)和(1,2)的像素電壓大於該等調制器的正穩定態訊窗的高端(亦即,電壓差分超過了預定義閾值),並且調制器(1,1)和(1,2)被致動。相反,由於沿分段線3施加了高分段電壓62,因此跨調制器(1,3)的像素電壓小於調制器(1,1)和(1,2)的像素電壓,並且保持在調制器的正穩定態訊窗內;調制器(1,3)因此保持弛豫。同樣線上時間60c期間,沿共用線2的電壓減小至低保持電壓76,且沿共用線3的電壓保持在釋放電壓70,從而使沿共用線2和3的調制器留在弛豫位置。
在第四線時間60d期間,共用線1上的電壓返回至高保持電壓72,從而使沿共用線1的調制器留在其各自相應的被定址狀態中。共用線2上的電壓減小至低定址電壓78。由於沿分段線2施加了高分段電壓62,因此跨調制器(2,2)的像素電壓低於調制器的負穩定態訊窗的下端,從而導致調制器(2,2)致動。相反,由於沿分段線1和3施加了低分段電壓64,因此調制器(2,1)和(2,3)保持在弛豫位置。共用線3上的電壓增大至高保持電壓72,從而使沿共用線3的調制器留 在弛豫狀態中。
最終,在第五線時間60e期間,共用線1上的電壓保持在高保持電壓72,且共用線2上的電壓保持在低保持電壓76,從而使沿共用線1和2的調制器留在其各自相應的被定址狀態中。共用線3上的電壓增大至高定址電壓74以定址沿共用線3的調制器。由於在分段線2和3上施加了低分段電壓64,因此調制器(3,2)和(3,3)致動,而沿分段線1施加的高分段電壓62使調制器(3,1)保持在弛豫位置。因此,在第五線時間60e結束時,3×3像素陣列處於圖5A中所示的狀態,且只要沿該等共用線施加有保持電壓就將保持在該狀態中,而不管在沿其他共用線(未圖示)的調制器正被定址時可能發生的分段電壓變化如何。
在圖5B的時序圖中,給定的寫規程(亦即,線時間60a-60e)可包括使用高保持和定址電壓或使用低保持和定址電壓。一旦針對給定的共用線已完成寫規程(且共用電壓被設為與致動電壓具有相同極性的保持電壓),像素電壓就保持在給定的穩定態訊窗內且不會穿越弛豫訊窗,直至在該共用線上施加了釋放電壓。此外,由於每個調制器在被定址之前作為寫規程的一部分被釋放,因此調制器的致動時間而非釋放時間可決定線時間。具體地,在調制器的釋放時間大於致動時間的實現中,釋放電壓的施加可長於單個線時間,如圖5B中所圖示的。在一些其他實現中,沿共用線或分段線施加的電壓可變化以計及不同調制器(諸如不同色彩的調制器)的致動電壓和釋放電壓的變化。
根據上文闡述的原理來操作的IMOD的結構細節可以廣泛地變化。例如,圖6B-6E圖示包括可移動反射層14及其支承結構的IMOD的不同實現的橫截面的實例。圖6A圖示圖1的IMOD顯示器的局部橫截面的實例,其中金屬材料條帶(亦即,可移動反射層14)沉積在從基板20正交延伸出的支承件18上。在圖6B中,每個IMOD的可移動反射層14的形狀為大致方形或矩形,且在隅角處或隅角附近靠系帶32附連至支承。在圖6C中,可移動反射層14為大致方形或矩形的形狀且懸掛於可形變層34,可形變層34可包括柔性金屬。可形變層34可圍繞可移動反射層14的周界直接或間接地連接至基板20。該等連接在本文中稱為支承柱。圖6C中所示的實現具主動自可移動反射層14的光學功能與其機械功能(此等機械功能由可形變層34實施)解耦的附加益處。此種解耦允許用於反射層14的結構設計和材料與用於可形變層34的結構設計和材料被彼此獨立地最佳化。
圖6D圖示IMOD的另一實例,其中可移動反射層14包括反射子層14a。可移動反射層14支托在支承結構(諸如,支承柱18)上。支承柱18提供了可移動反射層14與下靜止電極(亦即,所圖示IMOD中的光學疊層16的部分)的分離,從而使得(例如當可移動反射層14處在弛豫位置時)在可移動反射層14與光學疊層16之間形成間隙19。可移動反射層14亦可包括傳導層14c和支承層14b,傳導層14c可配置成用作電極。在此實例中,傳導層14c部署在支承層14b的在基板20遠端的一側上,而反射子層14a部署在支承層14b的在基板20 近端的另一側上。在一些實現中,反射子層14a可以是傳導性的並且可部署在支承層14b與光學疊層16之間。支承層14b可包括一或多層介電材料,例如氧氮化矽(SiON)或二氧化矽(SiO2)。在一些實現中,支承層14b可以是諸層的疊層,諸如舉例而言SiO2/SiON/SiO2三層疊層。反射子層14a和傳導層14c中的任一者或此兩者可包括例如具有約0.5%銅(Cu)的鋁(Al)合金,或另一種反射性金屬材料。在介電支承層14b上方和下方採用傳導層14a、14c可平衡應力並提供增強的傳導性。在一些實現中,反射子層14a和傳導層14c可由不同材料形成以用於各種各樣的設計目的,諸如達成可移動反射層14內的特定應力分佈。
如圖6D中所圖示的,一些實現亦可包括黑色掩模結構23。黑色掩模結構23可形成於光學非活躍區域中(諸如在各像素之間或在柱子18下方)以吸收環境光或雜散光。黑色掩模結構23亦可藉由抑制光從顯示器的非活躍部分反射或透射穿過顯示器的非活躍部分以由此提高對比率,來改善顯示裝置的光學性質。另外,黑色掩模結構23可以是傳導性的並且配置成用作電匯流層。在一些實現中,列電極可連接至黑色掩模結構23以減小所連接的列電極的電阻。黑色掩模結構23可使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形成,包括沉積和圖案化技術。黑色掩模結構23可包括一或多層。例如,在一些實現中,黑色掩模結構23包括用作光學吸收體的鉬鉻(MoCr)層、一層,以及用作反射體和匯流層的鋁合金,其厚度分別在約30-80Å、500-1000Å和500-6000Å的範圍內。此一或多層 可使用各種各樣的技術來圖案化,包括光刻和幹法蝕刻,包括例如用於MoCr及SiO2層的四氟化碳(CF4)及/或氧氣(O2),以及用於鋁合金層的氯(Cl2)及/或三氯化硼(BCl3)。在一些實現中,黑色掩模23可以是標準具(etalon)或干涉量測疊層結構。在此類干涉量測疊層黑色掩模結構23中,傳導性的吸收體可用於在每列或每行的光學疊層16中的下靜止電極之間傳送或匯流信號。在一些實現中,分隔層35可用於將吸收體層16a與黑色掩模23中的傳導層大體上電隔離。
圖6E圖示IMOD的另一實例,其中可移動反射層14是自支承的。不同於圖6D,圖6E的實現不包括支承柱18。作為代替,可移動反射層14在多個位置接觸底下的光學疊層16,且可移動反射層14的曲度提供足夠的支承以使得在跨IMOD的電壓不足以引起致動時,可移動反射層14返回至圖6E的未致動位置。出於清晰起見,可包含複數個(若干)不同層的光學疊層16在此處被圖示為包括光學吸收體16a和電媒體16b。在一些實現中,光學吸收體16a既可用作固定電極又可用作部分反射層。在一些實現中,光學吸收體16a在比可移動反射層14薄(數十倍或更多)的數量級上。在一些實現中,光學吸收體16a比反射子層14a薄。
在諸實現中,諸如圖6A-6E中所示的彼等實現中,IMOD用作直視設備,其中從透明基板20的前側(亦即,與佈置有調制器的一側相對的彼側)來觀看影像。在該等實現中,可對設備的背部(亦即,顯示裝置的在可移動反射層14後面的任何部分,包括例如圖6C中所圖示的可形變層34) 進行配置和操作而不衝突或不利地影響顯示裝置的影像品質,因為反射層14在光學上遮罩了設備的彼等部分。例如,在一些實現中,在可移動反射層14後面可包括匯流排結構(未圖示),此情況提供了將調制器的光學性質與調制器的機電性質(諸如,電壓定址和由此類定址所導致的移動)分離的能力。另外,圖6A-6E的實現可簡化處理(諸如,圖案化)。
圖7圖示圖示IMOD的製造製程80的流程圖的實例,並且圖8A-8E圖示此類製造製程80的相應階段的橫截面示意圖示的實例。在一些實現中,製造製程80可被實現成製造諸如圖1和圖6中所圖示的一般類型的IMOD之類的機電系統裝置。機電系統裝置的製造亦可包括圖7中未圖示的其他方塊。參考圖1、圖6和圖7,製程80在方塊82開始以在基板20上方形成光學疊層16。圖8A圖示了在基板20上方形成的此類光學疊層16。基板20可以是透明基板(諸如,玻璃或塑膠),其可以是柔性的或是相對堅硬且不易彎曲的,並且可能已經歷了在先製備製程(諸如清洗)以便於高效地形成光學疊層16。如上文所論述的,光學疊層16可以是導電的、部分透明且部分反射的,並且可以是例如藉由將具有期望性質的一或多層沉積在透明基板20上來製造的。在圖8A中,光學疊層16包括具有子層16a和16b的多層結構,但在一些其他實現中可包括更多或更少的子層。在一些實現中,子層16a和16b中的一者可配置成具有光學吸收和導電性質兩者,諸如組合式導體/吸收體子層16a。另外,子層16a、16b中的一或多者可被圖案化成平行條帶,並且可形成顯示裝置中的列電極。可藉由 掩模和蝕刻製程或本領域所知的另一合適製程來執行此類圖案化。在一些實現中,子層16a、16b中的一者可以是絕緣層或介電層,諸如沉積在一或多個金屬層(例如,一或多個反射及/或傳導層)上方的子層16b。另外,光學疊層16可被圖案化成形成顯示器的諸列的多個個別的平行條帶。注意,圖8A-8E不是按比例繪製的。例如,在一些實現中,儘管子層16a、16b在圖8A-8E中被圖示為較厚,但是光學疊層的子層之一、即光學吸收層可以非常薄。
製程80在方塊84繼續以在光學疊層16上方形成犧牲層25。犧牲層25稍後被移除(參見方塊90)以形成腔19,且因此在圖1中所圖示的結果所得的IMOD 12中未圖示犧牲層25。圖8B圖示包括形成在光學疊層16上方的犧牲層25的經部分製造的裝置。在光學疊層16上方形成犧牲層25可包括以所選厚度來沉積二氟化氙(XeF2)可蝕刻材料(諸如,鉬(Mo)或非晶矽(a-Si)),該厚度被選擇成在後續移除之後提供具有期望設計大小的間隙或腔19(亦參見圖1和圖8E)。沉積犧牲材料可使用諸如物理氣相沉積(PVD,其包括許多不同的技術,諸如濺鍍)、電漿增強型化學氣相沉積(PECVD)、熱化學氣相沉積(熱CVD),或旋塗等沉積技術來實施。
製程80在方塊86處繼續以形成支承結構,諸如圖1、圖6和圖8C中所圖示的柱子18。形成柱子18可包括:圖案化犧牲層25以形成支承結構孔,隨後使用沉積方法(諸如PVD、PECVD、熱CVD或旋塗)將材料(諸如聚合物或諸 如氧化矽之類的無機材料)沉積至該孔中以形成柱子18。在一些實現中,在犧牲層中形成的支承結構孔可延伸穿過犧牲層25和光學疊層16兩者到達底下的基板20,從而柱子18的下端接觸基板20,如圖6A中所圖示的。或者,如圖8C中所圖示的,在犧牲層25中形成的孔可延伸穿過犧牲層25,但不穿過光學疊層16。例如,圖8E圖示了支承柱18的下端與光學疊層16的上表面接觸。可藉由在犧牲層25上方沉積支承結構材料層並將該支承結構材料的位於遠離犧牲層25中的孔的部分圖案化來形成柱子18或其他支承結構。該等支承結構可位於該等孔內(如圖8C中所圖示的),但是亦可至少部分地延伸在犧牲層25的一部分上方。如上所述,對犧牲層25及/或支承柱18的圖案化可藉由圖案化和蝕刻製程來執行,但亦可藉由替換的蝕刻方法來執行。
製程80在方塊88繼續以形成可移動反射層或膜,諸如圖1、圖6和圖8D中所圖示的可移動反射層14。可移動反射層14可藉由採用一或多個沉積步驟(包括例如反射層(諸如鋁、鋁合金,或其他反射層)沉積)連同一或多個圖案化、掩模及/或蝕刻步驟來形成。可移動反射層14可以是導電的,且被稱為導電層。在一些實現中,可移動反射層14可包括如圖8D中所示的多個子層14a、14b、14c。在一些實現中,該等子層中的一或多者(諸如子層14a、14c)可包括為其光學性質所選擇的高反射子層,且另一子層14b可包括為其機械性質所選擇的機械子層。由於犧牲層25仍存在於在方塊88形成的經部分製造的IMOD中,因此可移動反射層14在此階段 通常是不可移動的。包含犧牲層25的經部分製造的IMOD在本文亦可稱為「未脫模」IMOD。如上文結合圖1所描述的,可移動反射層14可被圖案化成形成顯示器的諸行的多個個別的平行條帶。
製程80在方塊90繼續以形成腔,諸如圖1、圖6和圖8E中所圖示的腔19。腔19可藉由將(在方塊84沉積的)犧牲材料25暴露於蝕刻劑來形成。例如,可蝕刻的犧牲材料(諸如Mo或非晶Si)可藉由幹法化學蝕刻、藉由將犧牲層25暴露於氣態或蒸氣蝕刻劑(諸如由固態XeF2得到的蒸氣)長達能有效地移除期望量的材料的一段時間來移除。通常相對於圍繞腔19的結構選擇性地移除犧牲材料。亦可使用其他蝕刻方法,諸如濕法蝕刻及/或電漿蝕刻。由於在方塊90期間移除了犧牲層25,因此可移動反射層14在此階段之後通常是可移動的。在移除犧牲材料25之後,結果所得的已完全或部分製造的IMOD在本文中可被稱為「已脫模」IMOD。
圖9圖示具有反射式顯示器的電子設備的方塊圖的實例。電子設備900可包括反射式顯示器910、顯示控制器940及頻譜感測裝置930。顯示控制器940可配置成回應於來自頻譜感測裝置930的第一信號931和第二信號932來動態地調節反射式顯示器910的色偏。在一些實現中,第一信號931可表示可見環境光的強度位準,而第二信號932可表示紅外(IR)環境光的強度位準。
如下文更詳細描述的,在一些實現中,頻譜感測裝置930可包括光電二極體,其第一部分配置成產生第一 信號931,並且其第二部分配置成產生第二信號932。在一些實現中,單光電二極體設備可藉由將一或多個適當薄膜濾波器放在光電二極體設備的感測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之上地如此配置。
可藉由首先參照圖10-12來更好地領會本案的附加特徵。圖10圖示針對各種類型的光源的作為波長的函數的強度的標繪的實例。圖11圖示標準光源的頻譜功率分佈的標繪的實例。圖12圖示作為波長的函數的各種感測器回應特性的標繪的實例。現在參照圖10,各種環境光源的正規化強度被標繪為波長的函數。具體而言,可觀察到,相對於在大約450奈米(nm)處具有峰值的日光環境光強度1010的正規化標繪,鹵素光強度1020和白熾光強度1030每者的正規化標繪顯現出在大約850nm處具有峰值強度。換言之,日光環境光可認為是藍移,而來自鹵素和白熾光源的環境光可認為是紅移。在另一方面,螢光強度1040的正規化標繪可被觀察到在400nm、550nm和600nm處具有顯著峰值,並且在其他波長處具有相對低的強度。
如以上注意到的,反射式顯示器的輸出色彩特性可顯著地受環境光的頻譜偏置影響,諸如以上指出的日光環境光的藍移與鹵素光和白熾光的紅移。然而,反射式顯示控制器一般設計成使顯示器基於單假定環境頻譜來輸出色彩。例如,由國際照明委員會(CIE)定義且在圖11中圖示的標準光源D65可以是假定環境光環境。標準光源D65(「CIE D65」)近似對應於正午、室外日光周圍環境。結果是,由此 類反射式顯示控制器控制的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彩輸出可在日光環境光條件下具有的良好的感知品質,而在室內環境光條件下則具有較低的滿意度。
然而,電子設備的使用者期望顯示器的色彩輸出具有均勻的良好品質,不管環境光條件如何,亦不管環境光條件的動態改變如何。例如,當使用者將可攜式電子設備(PED)從室外環境帶到室內環境,或從由白熾光照明的環境帶到由螢光照明的環境時,使用者不期望感知到PED的顯示器的色彩輸出的改變。
可藉由將顯示控制器配置成利用關於已出於其他目的由一般實現在電子設備上的裝置採集的環境光特性的資訊來有利地滿足以上所指出的使用者期望。例如,絕大多數現代PED包括一或多個光偵測元件以偵測環境光特性,諸如環境光感測器(ALS)和IR/接近度感測器。例如,ALS可用來基於所偵測出的環境可見光的一般強度來增大或減小顯示器的亮度。IR/接近度感測器可用來偵測人或物的接近度。圖12圖示ALS的回應特性1201的標繪和IR/接近度感測器的回應特性1203的標繪。出於參考的目的,圖12亦圖示人眼的回應特性1202的標繪。可觀察到,回應特性1201和1202的標繪在近似540nm處顯現出顯著峰值,而回應特性1203的標繪在近似830nm處顯現出顯著峰值。
由此,在一些實現中,圖9中圖示的頻譜感測裝置930可包括現有的ALS和現有的IR接近度感測器。在此類實現中,現有的ALS可輸出表示可見環境光的強度位準的第一 信號931,而現有的IR接近度感測器可輸出表示紅外(IR)環境光的強度位準的第二信號932。
無論頻譜感測裝置930包括現有ALS和現有IR接近度感測器與否,顯示控制器940可配置成對來自頻譜感測裝置930的第一信號931和第二信號932作比較。在一些實現中,該比較可指示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
顯示控制器940亦可配置成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為高時將反射式顯示器910的色偏朝著更藍調節,以及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為低時將反射式顯示器910的色偏朝著更紅調節。在一些實現中,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比第一閾值高時,可將反射式顯示器910的色偏朝著更藍調節。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比第二閾值低時,可將反射式顯示器910的色偏朝著更紅調節。第一閾值和第二閾值可由顯示控制器940抑或使用者預設,或動態地決定。
將領會,顯示控制器940可配置成以各種方式處理第一信號931和第二信號932以將指示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作比較。例如,可在首先正規化或不正規化各個相應信號的情況下計算第一信號931和第二信號932的差及/或比。作為又一實例,第一信號931和第二信號932中的每者可與標準相比較,例如與CIE D65相比較。
在一些實現中,電子設備900可包括色彩處理引擎(未圖示)並且反射式顯示器910可包括數個IMOD裝置(未圖示)。色彩處理引擎可提供對該等IMOD裝置的二位準 或類比控制。在此類實現中,顯示控制器940可配置成藉由調節色彩處理引擎的輸出來動態地調節反射式顯示器910的色偏。色彩處理引擎可實現在顯示控制器940內,或是單獨設備(例如,特殊應用積體電路)或儲存在非瞬態媒體上的軟體模組。
在一些實現中,顯示控制器940可配置成存取對應於比較提供目標色偏的查閱資料表(LUT)及/或公式。顯示控制器940可將反射式顯示器910的色偏朝著目標色偏動態地調節。
在一些實現中,LUT及/或公式可至少部分地基於照明模型,該照明模型部分地基於正被顯示的內容(例如,文字、影像,或視訊)。內容可不顯著地影響目標色偏,但可期望例如與視訊及/或拍照內容相比至少對一些觀察者而言針對文字內容具有不同色偏。由此,在一些實現中,顯示控制器940可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基於正被顯示的內容來決定補充光的量。例如,當拍照影像正被顯示時,顯示控制器940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將正被顯示的影像的內容納入考量的照明模型來決定目標色偏。
在一些實現中,照明模型可具有可基於觀察者偏好來調節的預設參數。例如,該等預設參數可基於大部分觀察者的平均偏好。為了容適觀察者偏好的差異,電子設備900的一些實現亦可包括觀察者可用其調節預設參數的使用者介面。
另外,電子設備900的某些實現可(諸如在與 顯示控制器940通訊的記憶體設備上)儲存經觀察者針對一環境光照條件調節的偏好。針對光照條件的觀察者偏好可用來調節預設參數以提供觀察者照明模型。基於在不同或相同環境光照條件下的對電子設備900的使用,某些實現可更新觀察者偏好模型。由此,在該等實現中,顯示控制器940可配置成任選地存取觀察者偏好模型。另外,在一些實現中,顯示控制器940可超馳預設照明模型並且依照觀察者偏好模型來調節反射式顯示器910的色偏。
圖13圖示具有反射式顯示器的電子設備的方塊圖的實例。在所圖示實現中,電子設備1300可包括反射式顯示器910、頻譜感測裝置930、顯示控制器940,且另外亦包括(電子設備900不一定要包括的)輔助光源1320。輔助光源1320可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在顯示控制器940的控制下向反射式顯示器910提供補充光。例如,電子設備1300可藉由輔助光源1320來向反射式顯示器910提供前光亮度。在一些實現中,輔助光源1320可包括前光(未圖示)。
頻譜感測裝置930可配置成決定點亮反射式顯示器910的環境光的頻譜特性。顯示控制器940可配置成回應於來自頻譜感測裝置930的第一信號931和第二信號932藉由調節輔助光源1320的強度及/或色彩來動態地調節反射式顯示器910的色偏。
在一實現中,第一信號931可表示可見環境光的強度位準,而第二信號932可表示紅外(IR)環境光的強度位準。顯示控制器940可配置成對第一信號931和第二信號 932作比較。基於該比較,可動態地調節來自輔助光源1320的補充光的強度及/或色彩。
另外,在電子設備1300包括色彩處理引擎並且反射式顯示器910包括數個IMOD裝置的情形中,該色彩處理引擎可提供該等IMOD裝置的二位準或類比控制。在此類實現中,顯示控制器940可配置成藉由調節色彩處理引擎的輸出來動態地調節反射式顯示器910的色偏。
圖14圖示具有反射式顯示器的電子設備的方塊圖的實例。在所圖示實現中,電子設備1400可包括反射式顯示器910和顯示控制器940,且另外亦包括(電子設備900和1300不一定包括的)可見光感測器1431和IR光感測器1432。可見光感測器1431和IR光感測器1432可一起地或單獨地提供以上描述的頻譜感測裝置930的功能性中的部分或全部。可見光感測器1431和IR光感測器1432可配置成決定點亮反射式顯示器910的環境光的各自相應的頻譜特性,並且產生輸出至顯示控制器940的表示該等頻譜特性的信號。顯示控制器940可配置成回應於輸出自可見光感測器1431和IR光感測器1432的信號藉由例如調節輔助光源1320的強度及/或色彩來動態地調節反射式顯示器910的色偏。顯示控制器940可配置成對接收自可見光感測器1431和IR光感測器1432的各個相應信號作比較。基於該比較,可藉由調節來自輔助光源1320的補充光的強度及/或色彩來動態地調節反射式顯示器910的色偏。
另外或其他,在電子設備1400包括色彩處理 引擎並且反射式顯示器910包括數個IMOD裝置的情形中,色彩處理引擎可提供該等IMOD裝置的二位準或類比控制。在此類實現中,顯示控制器940可配置成藉由調節色彩處理引擎的輸出來動態地調節反射式顯示器910的色偏。
將領會,顯示控制器940可配置成以各種方式處理來自可見光感測器1431和IR光感測器1432的各個相應信號,以將指示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作比較。例如,可在首先正規化或不正規化各個相應信號的情況下計算來自可見光感測器1431和IR光感測器1432的各自相應信號的差及/或比。作為又一實例,每個相應信號可與標準相比較,例如與CIE D65相比較。
將理解,可見光感測器1431和IR光感測器1432可以是分開的元件或者可單片整合到同一半導體基板上。而且,可見光感測器1431和IR光感測器1432可被部署在薄膜半導體膜(例如,非晶矽、鍺銦砷化鎵及/或硫化鉛)中。類似地,頻譜感測裝置930可包括整合在同一半導體基板上的一或多個光電二極體,或者可置於薄膜半導體膜中。
圖15A和圖15B圖示配置成偵測環境光頻譜特性的光電二極體實例。參照圖15A,圖示了光電二極體1500的平面圖。在一些實現中,光電二極體1500可在功能上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1510和第二部分1520。光電二極體1500的第一部分1510可配置成回應於環境可見光的強度來產生輸出信號,而光電二極體1500的第二部分1520可配置成回應於環境紅外光的強度來產生輸出信號。此情況可藉由例如在 光電二極體1500的第一部分1510之上覆蓋諸如舉例而言薄膜濾波器之類的濾波器來在單個半導體基板上完成。例如,濾波器可配置成基本上阻擋紅外環境光,同時基本上對環境可見光透明。
現在參照圖15B,圖示了配置成偵測環境光頻譜特性的一實現的替換性實例。在所圖示的實現中,一或多個光電二極體的相應光敏元件可各自被「調諧」,從而每個光敏元件對各個相應的電磁輻射頻譜具有不同的相應靈敏度。在所圖示的實現中,例如,光敏元件1560a和1560b各自配置有相應的具有適於偵測特定的相應光波長或特定的光波長範圍的深度的耗盡區1570a和1570b。例如,光電二極體1560a可具有對IR或近IR光的峰值靈敏度,而光電二極體1560b可具有對可見光的峰值靈敏度。
圖16圖示在其中光電二極體置於透鏡之後的實現的實例。在所圖示的實現中,光電二極體1610被部署在玻璃罩1630的後表面1631之後,並且透鏡1670被部署在玻璃罩1630的前表面1632上。然而,可預期其他的佈置。例如,透鏡1670可嵌入玻璃罩1630。不僅如此,透鏡1670可以例如是微透鏡的集合。在一些實現中,透鏡1670可配置成使環境光藉由玻璃罩1630聚焦在光電二極體1610上。在一些實現中,透鏡1670可配置成從比在沒有透鏡1670的情況下所能夠達到的半形更寬的半形(例如,60度)採集光。作為透鏡1670的操作的結果,可以提高光電二極體1610的效率並且可以採用較小尺寸的光敏元件。
圖17圖示具有反射式顯示器的個人電子設備(PED)的實例。在所圖示實現中,PED 1700包括顯示器1710、頻譜感測裝置1730和顯示控制器1740。PED 1700可包括例如蜂巢式電話、行動電視接收器、無線設備、智慧型電話、藍芽設備、個人資料助理(PDA)、無線電子郵件接收器、掌上型或可攜式電腦、小筆電、筆記型電腦、智慧型電腦電腦、平板電腦、GPS接收器/導航器、相機及/或相機視圖顯示器、MP3播放機、攝錄相機、遊戲控制台、腕表、時鐘、計算器、電子閱讀設備(例如,電子閱讀器)、DVD播放機、CD播放機,或任何電子設備。
如所圖示的,顯示器1710的形狀可以是基本上矩形的,但亦可使用諸如正方形或橢圓形之類的其他形狀。顯示器1710可由玻璃、塑膠,或其他材料製成。顯示器1710可包括反射式顯示器,諸如包括本文所論述的反射式IMOD的顯示器。在一些其他實現中,顯示器1710可包括透反顯示器。
PED 1700可包括配置成向顯示器1710提供補充光的輔助光源1720。在一些實現中,輔助光源1720可例如針對反射式顯示器包括前光。在一些其他實現中,輔助光源1720可例如針對透反顯示器包括背光。輔助光源1720可以是任何類型的(諸)光源,例如,一或多個白色或彩色發光二極體(LED)。在一些實現中,光導(未圖示)可用來從輔助光源1720接收光並且將該光引導到顯示器1710的一或多個部分。
圖18圖示用於基於對輸出自頻譜感測裝置的信號的分析來調節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的方法的實例。在一實現中,可由顯示控制器940如圖9-14所圖示地執行方法1800的信號分析。該方法可在方塊1810始於週期性地或連續地接收由頻譜感測裝置輸出的信號。可從輸出至少兩個輸出信號的單個頻譜感測裝置930接收該等信號,第一信號表示環境可見光的強度,並且第二信號表示環境紅外光的強度。或者,可從可見光感測器和IR光感測器單獨地接收各個相應信號。在一實現中,可從ALS和IR接近度感測器單獨接收各個相應信號。
在方塊1820,可對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作比較以決定該比較是否指示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高於第一閾值。有利地,第一閾值可設定為此種的一個值,使得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的差顯著得足以影響使用者對顯示品質的感知,導致決定要調節顯示器的色偏。
第一閾值可以被預定義及/或是固定的;然而,在一些實現中,可基於其他環境狀況(諸如,環境狀況的一般位準,諸如自然日光、黑暗、室內或室外人工照明及/或彼等環境狀況的變化率)、使用者偏好及/或要顯示的影像內容來調整該閾值。若在方塊1820作出了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不比第一閾值高的決定,則該方法可行進至方塊1840。
另一方面,若作出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 見光的相對強度比第一閾值高的決定,則該方法可行進至方塊1830。在方塊1830,將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朝著更藍調節。在一些實現中,可藉由用顯示控制器調節諸如舉例而言反射式顯示器的前光之類的輔助光源的強度和色彩中的一者或兩者來調節色偏。在另一實現中,可藉由用顯示控制器調節提供在反射式顯示器中納入的IMOD裝置的二位準或類比控制的色彩處理引擎的輸出來調節色偏。
在方塊1830調節色偏之後,該方法可立即抑或在一時間區間之後返回到方塊1810。
若在方塊1820作出了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不比第一閾值高的決定,則該方法可行進至方塊1840。在方塊1840,可對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作比較以決定該比較是否指示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低於第二閾值。在一些實現中,第二閾值可設定到此種的一個值,使得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的差顯著得足以影響使用者對顯示品質的感知,導致決定要調節顯示器的色偏。
第二閾值可以被預定義及/或是固定的;然而,在一些實現中,可基於其他環境狀況(諸如,環境狀況的一般位準,諸如自然日光、黑暗、室內或室外人工照明及/或彼等環境狀況的變化率)、使用者偏好及/或要顯示的影像內容來調整第二閾值。若在方塊1840作出了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不比第一閾值低的決定,則該方法可立即抑或在一時間區間之後返回至方塊1810。
在另一方面,若在方塊1840作出了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比第二閾值低的決定,則該方法可行進至方塊1850。在方塊1850,將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朝著更紅調節。在一些實現中,可藉由用顯示控制器調節諸如舉例而言反射式顯示器的前光之類的輔助光源的強度和色彩中的一者或兩者來調節色偏。在另一實現中,可藉由用顯示控制器調節提供在反射式顯示器中納入的IMOD裝置的二位準或類比控制的色彩處理引擎的輸出來調節色偏。
在方塊1850調節色偏之後,該方法可立即抑或在一時間區間之後返回到方塊1810。
圖19圖示用於調節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的方法的實例。方法1900可在方塊1910開始。可從頻譜感測裝置接收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第一信號表示環境可見光的強度,並且第二信號表示環境紅外光的強度。在一些實現中,頻譜感測裝置可包括光電二極體,該光電二極體的第一部分配置成產生第一信號,並且該光電二極體的第二部分配置成產生第二信號。在一些實現中,頻譜感測裝置可包括可見光感測器和IR光感測器。在一些實現中,頻譜感測裝置可包括ALS和IR接近度感測器。
在方塊1920,可由例如顯示控制器對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作比較。該比較可指示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相對強度。
在方塊1930,可回應於比較來動態地調節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可根據上文描述的方法1800來執行動態 調節。結果是,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偏被調節成防止否則會作為不斷改變的環境光頻譜特性的結果發生的影像品質的退化。
圖20A和圖20B圖示圖示包括複數個IMOD的顯示裝置40的系統方塊圖的實例。顯示裝置40可以是例如智慧型電話、蜂巢或行動電話。然而,顯示裝置40的相同組件或其稍有變動的變體亦圖示諸如電視、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掌上型設備和可攜式媒體播放機等各種類型的顯示裝置。
顯示裝置40包括外殼41、顯示器30、天線43、揚聲器45、輸入裝置48以及麥克風46。外殼41可由各種各樣的製造製程(包括注模和真空成形)中的任何製造製程來形成。另外,外殼41可由各種各樣的材料中的任何材料製成,包括但不限於:塑膠、金屬、玻璃、橡膠及陶瓷,或其組合。外殼41可包括可拆卸部分(未圖示),其可與具有不同顏色,或包含不同徽標、圖片或符號的其他可拆卸部分互換。
顯示器30可以是各種各樣的顯示器中的任何顯示器,包括雙穩態顯示器或模擬顯示器,如本文中所描述的。顯示器30亦可配置成包括平板顯示器(諸如,電漿、EL、OLED、STN LCD或TFT LCD),或非平板顯示器(諸如,CRT或其他電子管設備)。另外,顯示器30可包括IMOD顯示器,如本文中所描述的。
在圖20B中示意性地圖示顯示裝置40的組 件。顯示裝置40包括外殼41,並且可包括被至少部分地包封於其中的附加組件。例如,顯示裝置40包括網路介面27,該網路介面27包括耦合至收發器47的天線43。收發器47連接至處理器21,該處理器21連接至調理硬體52。調理硬體52可配置成調理信號(例如,對信號濾波)。調理硬體52連接至揚聲器45和麥克風46。處理器21亦連接至輸入裝置48和驅動器控制器29。驅動器控制器29耦合至訊框緩衝器28並且耦合至陣列驅動器22,該陣列驅動器22進而耦合至顯示陣列30。在一些實現中,電源50可向特定顯示裝置40設計中的幾乎所有組件供電。
網路介面27包括天線43和收發器47,從而顯示裝置40可在網路上與一或多個設備通訊。網路介面27亦可具有一些處理能力以減輕例如對處理器21的資料處理要求。天線43可發射和接收信號。在一些實現中,天線43根據IEEE 16.11標準(包括IEEE 16.11(a)、(b)或(g))或IEEE 802.11標準(包括IEEE 802.11a、b、g、n)及其進一步實現來發射和接收RF信號。在一些其他實現中,天線43根據藍芽標準來發射和接收RF信號。在蜂巢式電話的情形中,天線43設計成接收分碼多工存取(CDMA)、分頻多工存取(FDMA)、分時多工存取(TDMA)、行動通訊全球系統(GSM)、GSM/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GPRS)、增強型資料GSM環境(EDGE)、地面集群無線電(TETRA)、寬頻CDMA(W-CDMA)、進化資料最佳化(EV-DO)、1xEV-DO、EV-DO修訂版A、EV-DO修訂版B、高速封包存取(HSPA)、高速 下行鏈路封包存取(HSDPA)、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存取(HSUPA)、進化高速封包存取(HSPA+)、長期進化(LTE)、AMPS,或用於在無線網路(諸如,利用3G或4G技術的系統)內通訊的其他已知信號。收發器47可預處理從天線43接收的信號,以使得該等信號可由處理器21接收並進一步操縱。收發器47亦可處理從處理器21接收的信號,以使得可從顯示裝置40經由天線43發射該等信號。
在一些實現中,收發器47可由接收器代替。另外,在一些實現中,網路介面27可由影像源代替,該影像源可儲存或產生要發送給處理器21的影像資料。處理器21可控制顯示裝置40的整體操作。處理器21接收資料(諸如來自網路介面27或影像源的經壓縮影像資料),並將該資料處理成原始影像資料或容易被處理成原始影像資料的格式。處理器21可將經處理資料發送給驅動器控制器29或發送給訊框緩衝器28以進行儲存。原始資料通常是指標識影像內每個位置處的影像特性的資訊。例如,此類影像特性可包括色彩、飽和度和灰度級。
處理器21可包括微控制器、CPU,或用於控制顯示裝置40的操作的邏輯單元。調理硬體52可包括用於將信號傳送至揚聲器45以及用於從麥克風46接收信號的放大器和濾波器。調理硬體52可以是顯示裝置40內的個別組件,或者可被納入在處理器21或其他組件內。
驅動器控制器29可直接從處理器21或者可從訊框緩衝器28取由處理器21產生的原始影像資料,並且 可適當地重新格式化該原始影像資料以用於向陣列驅動器22高速傳輸。在一些實現中,驅動器控制器29可將原始影像資料重新格式化成具有類光柵格式的資料串流,以使得其具有適合跨顯示陣列30進行掃瞄的時間次序。隨後,驅動器控制器29將經格式化的資訊發送至陣列驅動器22。儘管驅動器控制器29(諸如,LCD控制器)往往作為獨立的積體電路(IC)來與系統處理器21相關聯,但此類控制器可用許多方式來實現。例如,控制器可作為硬體嵌入在處理器21中、作為軟體嵌入在處理器21中,或以硬體形式完全與陣列驅動器22整合在一起。
陣列驅動器22可從驅動器控制器29接收經格式化的資訊並且可將視訊資料重新格式化成一組並行波形,該等波形被每秒許多次地施加至來自顯示器的x-y像素矩陣的數百條、有時甚至是數千條(或更多)引線。
在一些實現中,驅動器控制器29、陣列驅動器22以及顯示陣列30適用於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類型的顯示器。例如,驅動器控制器29可以是一般顯示控制器或雙穩態顯示控制器(諸如,IMOD控制器)。另外,陣列驅動器22可以是一般驅動器或雙穩態顯示器驅動器(諸如,IMOD顯示器驅動器)。此外,顯示陣列30可以是一般顯示陣列或雙穩態顯示陣列(諸如,包括IMOD陣列的顯示器)。在一些實現中,驅動器控制器29可與陣列驅動器22整合在一起。此類實現在高度整合的系統中可能是有用的,該等系統例如有行動電話、可攜式電子設備、手錶或小面積顯示器。
在一些實現中,輸入裝置48可配置成允許例如使用者控制顯示裝置40的操作。輸入裝置48可包括按鍵板(諸如,QWERTY鍵盤或電話按鍵板)、按鈕、開關、搖桿、觸敏螢幕,或壓敏或熱敏膜。麥克風46可配置成作為顯示裝置40的輸入裝置。在一些實現中,可使用藉由麥克風46的語音命令來控制顯示裝置40的操作。
電源50可包括各種能量存放裝置。例如,電源50可以是可再充電電池,諸如鎳鎘電池或鋰離子電池。在使用可再充電電池的實現中,該可再充電電池可以是可使用例如來自牆壁插座或光致電壓設備或陣列的電力來充電的。湖綜合,該可再充電電池可以是可無線地充電的。電源50亦可以是可再生能源、電容器或太陽能電池,包括塑膠太陽能電池或太陽能電池塗料。電源50亦可配置成從牆上插座接收功率。
在一些實現中,控制可程式設計性常駐在驅動器控制器29中,驅動器控制器29可位於電子顯示系統中的若干個地方。在一些其他實現中,控制可程式設計性常駐在陣列驅動器22中。上述最佳化可以用任何數目的硬體及/或軟體組件並在各種配置中實現。
結合本文中所揭示的實現來描述的各種說明性邏輯、邏輯區塊、模組、電路和演算法步驟可實現為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此兩者的組合。硬體與軟體的此種可互換性已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了一般化描述,並在上文描述的各種說明性組件、方塊、模組、電路及步驟中作了圖示。此 類功能性是以硬體還是軟體來實現取決於具體應用和加諸於整體系統的設計約束。
用於實現結合本文中所揭示的態樣描述的各種說明性邏輯、邏輯區塊、模組和電路的硬體和資料處理裝置可用通用單晶片或多晶片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設計邏輯裝置、個別閘門或電晶體邏輯、個別的硬體組件,或其設計成執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組合來實現或執行。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是任何一般的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以被實現為計算設備的組合,諸如DSP與微處理器的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協調的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任何其他此類配置。在一些實現中,特定步驟和方法可由專門針對給定功能的電路系統來執行。
在一或多個態樣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體、數位電子電路系統、電腦軟體、韌體(包括本說明書中所揭示的結構及其結構均等物)或其任何組合來實現。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標的的實現亦可實現為一或多個電腦程式,亦即,編碼在電腦儲存媒體上以供資料處理裝置執行或用於控制資料處理裝置的操作的電腦程式指令的一或多個模組。
若在軟體中實現,則諸功能可以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代碼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上或藉其進行傳送。本文中所揭示的方法或演算法的步驟可在可常駐在電腦可讀取媒體上的處理器可執行軟體模組中實現。電腦可讀取媒體包 括電腦儲存媒體和通訊媒體兩者,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可被賦予將電腦程式從一地轉移到另一地的能力的任何媒體。儲存媒體可以是能被電腦存取的任何可用媒體。作為實例而非限定,此類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磁碟儲存或其他磁存放裝置,或能被用來儲存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的期望程式碼且能被電腦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任何連接亦可被正當地稱為電腦可讀取媒體。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磁碟和光碟包括壓縮光碟(CD)、雷射光碟、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碟和藍光光碟,其中磁碟(disk)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現資料而光碟(disc)利用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現資料。上述的組合亦可被包括在電腦可讀取媒體的範圍內。另外,方法或演算法的操作可作為代碼和指令之一或者代碼和指令的任何組合或集合而常駐在可被納入電腦程式產品中的機器可讀取媒體和電腦可讀取媒體上。
對本案中描述的實現的各種改動對於本領域技藝人士可能是明顯的,並且本文中所定義的普適原理可應用於其他實現而不會脫離本案的精神或範圍。由此,請求項並非意欲被限定於本文中圖示的實現,而是應被授予與本案、本文中所揭示的原理和新穎性特徵一致的最廣義的範圍。本文中專門使用詞語「示例性」來表示「用作示例、實例或圖示」。本文中描述為「示例性」的任何實現不必然被解釋為優於或勝過其他可能性或實現。另外,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將容易領會,術語「上」和「下/低」有時是為了便於 描述附圖而使用的,且指示與取向正確的頁面上的附圖取向相對應的相對位置,且可能並不反映如所實現的IMOD的真正取向。
本說明書中在分開實現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徵亦可組合地實現在單個實現中。相反,在單個實現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種特徵亦可分開地或以任何合適的子群組合實現在多個實現中。此外,儘管諸特徵在上文可能被描述為以某些組合的方式起作用且甚至最初是如此要求保護的,但來自所要求保護的組合的一或多個特徵在一些情形中可從該組合被切除,且所要求保護的組合可以針對子群組合,或子群組合的變體。
類似地,儘管在附圖中以特定次序圖示了諸操作,但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將容易認識到此類操作無需以所示的特定次序或按順序次序來執行、亦無需要執行所有所圖示的操作才能達成期望的結果。此外,附圖可能以流程圖的形式示意性地圖示一或多個示例程序。然而,未圖示的其他操作可被納入示意性地圖示的示例程序中。例如,可在任何所圖示操作之前、之後、同時或之間執行一或多個附加操作。在某些環境中,多工處理和並行處理可能是有利的。此外,上文所描述的實現中的各種系統組件的分開不應被理解為在所有實現中皆要求此類分開,並且應當理解,所描述的程式元件和系統一般可以一起整合在單個軟體產品中或封裝成多個軟體產品。另外,其他實現亦落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內。在一些情形中,請求項中敘述的動作可按不同次 序來執行並且仍達成期望的結果。
900‧‧‧電子設備
910‧‧‧反射式顯示器
930‧‧‧頻譜感測裝置
931‧‧‧第一信號
932‧‧‧第二信號
940‧‧‧顯示控制器

Claims (34)

  1. 一種設備,包括:一反射式顯示器;包括一光電二極體的一頻譜感測裝置,該光電二極體的一第一部分配置成產生一第一信號,該第一信號表示環境可見光的一強度,並且該光電二極體的一第二部分配置成產生一第二信號,該第二信號表示環境紅外光的一強度;及與該頻譜感測裝置通訊的一顯示控制器,該顯示控制器配置成:對該第一信號和該第二信號作比較;及回應於該比較來動態地調節該反射式顯示器的一色偏。
  2. 如請求項1述及之設備,其中該比較指示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一相對強度。
  3. 如請求項2述及之設備,其中該顯示控制器配置成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該相對強度比一第一閾值高時將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該色偏朝著更藍調節,以及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該相對強度比一第二閾值低時將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該色偏朝著更紅調節。
  4. 如請求項3述及之設備,其中該顯示控制器配置成存取對應於該比較提供一目標色偏的一查閱資料表(LUT)和一 公式中的一者或兩者,以及回應於該比較來將該色偏朝著該目標色偏動態地調節。
  5. 如請求項1述及之設備,亦包括一輔助光源,其中該顯示控制器配置成藉由調節該輔助光源的一強度和一色彩中的一者或兩者來動態地調節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該色偏。
  6. 如請求項5述及之設備,其中該輔助光源包括一前光。
  7. 如請求項1述及之設備,其中:該裝置包括一色彩處理引擎;該反射式顯示器包括複數個干涉量測調制器(IMOD)裝置;該色彩處理引擎提供對該IMOD裝置的二位準或類比控制;及該顯示控制器配置成藉由調節該色彩處理引擎的一輸出來動態地調節該色偏。
  8. 如請求項1述及之設備,進一步包括:配置成與該反射式顯示器通訊的一處理器,該處理器配置成處理影像資料;及一記憶體設備,配置成與該處理器通訊。
  9. 如請求項8述及之設備,進一步包括: 一驅動器電路,該驅動器電路被配置成將至少一個信號發送給該顯示器;及一控制器,配置成將該影像資料的至少一部分發送給該驅動器電路。
  10. 如請求項8述及之設備,亦包括一影像源模組,該影像源模組配置成將該影像資料發送給該處理器,其中該影像源模組包括一接收器、一收發器和一發射器中的一或更多者。
  11. 如請求項8述及之設備,進一步包括:一輸入裝置,配置成接收輸入資料並將該輸入資料傳達給該處理器。
  12. 一種設備,包括:一反射式顯示器;一頻譜感測裝置;一輔助光源;及與該頻譜感測裝置通訊的一顯示控制器,該顯示控制器配置成藉由回應於對來自該頻譜感測裝置的至少一第一信號和一第二信號的比較調節該輔助光源的一強度及/或一色彩中的一者或兩者來動態地調節該反射式顯示器的一色偏,該第一信號表示環境可見光的一強度,並且該第二信號表示環境紅外光的一強度。
  13. 如請求項12述及之設備,其中該頻譜感測裝置包括一光電二極體,該光電二極體的一第一部分配置成產生該第一信號,並且該光電二極體的一第二部分配置成產生該第二信號。
  14. 如請求項13述及之設備,其中該比較指示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一相對強度。
  15. 如請求項14述及之設備,其中該顯示控制器配置成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該相對強度比一第一閾值高時將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該色偏朝著更藍調節,以及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該相對強度比一第二閾值低時將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該色偏朝著更紅調節。
  16. 如請求項12述及之設備,其中該輔助光源包括一前光。
  17. 如請求項12述及之設備,其中:該設備包括一色彩處理引擎;該反射式顯示器包括複數個干涉量測調制器(IMOD)裝置;該色彩處理引擎提供對該IMOD裝置的二位準或類比控制;及該顯示控制器配置成藉由調節該色彩處理引擎的一輸出 來動態地調節該色偏。
  18. 一種可攜式電子設備(PED),包括:一反射式顯示器;一環境光感測器;一紅外(IR)接近度感測器;及一顯示控制器,其配置成回應於至少對來自該環境光感測器的一第一信號和來自該IR接近度感測器的一第二信號的比較來動態地調節該反射式顯示器的一色偏。
  19. 如請求項18述及之PED,其中該比較指示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一相對強度。
  20. 如請求項19述及之PED,其中該顯示控制器進一步配置成: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該相對強度比一第一閾值高時將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該色偏朝著更藍調節;及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該相對強度比一第二閾值低時將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該色偏朝著更紅調節。
  21. 如請求項18述及之PED,亦包括一輔助光源,其中該顯示控制器配置成藉由調節該輔助光源的一強度和一色彩中的一者或兩者來動態地調節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該色偏。
  22. 如請求項18述及之PED,其中:該設備包括一色彩處理引擎;該反射式顯示器包括複數個干涉量測調制器(IMOD)裝置;該色彩處理引擎提供對該IMOD裝置的二位準或類比控制;及該顯示控制器配置成藉由調節該色彩處理引擎的一輸出來動態地調節該色偏。
  23. 一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一顯示控制器處接收由包括一光電二極體的一頻譜感測裝置輸出的一第一信號和一第二信號,該光電二極體的一第一部分配置成產生一第一信號,該第一信號表示環境可見光的一強度,並且該光電二極體的一第二部分配置成產生一第二信號,該第二信號表示環境紅外光的一強度,並且藉由該顯示控制器:對該第一信號和該第二信號作比較;及回應於該比較來動態地調節該反射式顯示器的一色偏。
  24. 如請求項23述及之方法,其中該比較指示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一相對強度。
  25. 如請求項24述及之方法,其中回應於該比較來動態地調 節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該色偏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該相對強度比一第一閾值高時將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該色偏朝著更藍調節,以及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該相對強度比一第二閾值低時將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該色偏朝著更紅調節。
  26. 如請求項24述及之方法,其中回應於該比較來動態地調節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該色偏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調節與該反射式顯示器相關聯的一輔助光源的一強度和一色彩中的一者或兩者。
  27. 一種設備,包括:用於向一顯示控制器輸出一第一信號和一第二信號的手段,該第一信號表示環境可見光的一強度,該第二信號表示環境紅外光的一強度,並且藉由該顯示控制器:對該第一信號和該第二信號作比較;及回應於該比較來動態地調節該反射式顯示器的一色偏。
  28. 如請求項27述及之設備,其中該比較指示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一相對強度。
  29. 如請求項28述及之設備,其中該顯示控制器配置成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該相對強度比一第一閾值 高時將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該色偏朝著更藍調節,以及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該相對強度比一第二閾值低時將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該色偏朝著更紅調節。
  30. 一種其上儲存有指令的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該等指令在由一計算系統執行時使該計算系統執行操作,該等操作包括:接收由包括一光電二極體的一頻譜感測裝置輸出的一第一信號和一第二信號,該光電二極體的一第一部分配置成產生一第一信號,該第一信號表示環境可見光的一強度,並且該光電二極體的一第二部分配置成產生一第二信號,該第二信號表示環境紅外光的一強度;對該第一信號和該第二信號作比較;及回應於該比較來動態地調節該反射式顯示器的一色偏。
  31. 如請求項30述及之儲存媒體,其中該比較指示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一相對強度。
  32. 如請求項31述及之儲存媒體,其中回應於該比較來動態地調節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該色偏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該相對強度比一第一閾值高時將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該色偏朝著更藍調節,以及當環境紅外光相較於環境可見光的該相對強度比一第二閾值低時將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該色偏朝著更紅調節。
  33. 如請求項30述及之儲存媒體,其中回應於該比較來動態地調節該反射式顯示器的該色偏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調節與該反射式顯示器相關聯的一輔助光源的一強度和一色彩中的一者或兩者。
  34. 如請求項30述及之儲存媒體,其中回應於該比較動態地調節一反射式顯示器的一色偏的步驟包括以下步驟:存取對應於該比較提供一目標色偏的一查閱資料表(LUT)和一公式中的一者或兩者,並且將該色偏朝著該目標色偏動態地調節。
TW102112535A 2012-04-13 2013-04-09 使用環境頻譜感測來改善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彩效能 TW2013463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446,670 US20130271437A1 (en) 2012-04-13 2012-04-13 Color performance of reflective-displays using environmental spectral sensi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6328A true TW201346328A (zh) 2013-11-16

Family

ID=48140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2535A TW201346328A (zh) 2012-04-13 2013-04-09 使用環境頻譜感測來改善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彩效能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71437A1 (zh)
TW (1) TW201346328A (zh)
WO (1) WO201315493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9589B (zh) * 2016-12-21 2018-07-11 冠捷投資有限公司 手持裝置
CN113823227A (zh) * 2021-09-30 2021-12-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TWI813621B (zh) * 2018-02-03 2023-09-01 中國大陸商深圳幀觀德芯科技有限公司 恢復輻射檢測器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59587A1 (en) * 2012-12-12 2014-06-12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Dynamic adaptive illumination control for field sequential color mode transitions
US9699393B2 (en) * 2014-06-26 2017-07-04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Imaging systems for 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ing with patterned infrared cutoff filters
CN105373299A (zh) * 2014-08-25 2016-03-02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界面调整方法
US9704441B2 (en) 2015-02-04 2017-07-11 Snaptrack,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adjust displayed primary colors based on illumination
CN108735164B (zh) * 2017-04-20 2020-10-23 合肥捷达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纸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驱动系统与显示驱动方法
US11250759B1 (en) * 2020-08-04 2022-02-15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color accuracy with multiple sensors to control a display's white point and to calibrate the display using pre-boot diagnostics
US20220068178A1 (en) * 2020-09-03 2022-03-03 Frame My Tv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isp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31379B2 (en) * 2008-04-28 2013-09-1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age compensation for ambient conditions
JP2011112727A (ja) * 2009-11-24 2011-06-09 Fujitsu Ltd 反射型表示装置、および、反射型表示装置の制御回路
CN102725784B (zh) * 2009-12-18 2016-03-23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具有光学传感器的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US8730218B2 (en) * 2010-02-12 2014-05-20 Blackberry Limited Ambient light-compensated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US20110261088A1 (en) * 2010-04-22 2011-10-27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Digital control of analog display elements
US20120001841A1 (en) * 2010-06-30 2012-01-05 Jeff Gokingco Identifying ambient light type and illuminance compensation using a plurality of photodetector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9589B (zh) * 2016-12-21 2018-07-11 冠捷投資有限公司 手持裝置
TWI813621B (zh) * 2018-02-03 2023-09-01 中國大陸商深圳幀觀德芯科技有限公司 恢復輻射檢測器的方法
US11906677B2 (en) 2018-02-03 2024-02-20 Shenzhen Xpect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s of recovering radiation detector
CN113823227A (zh) * 2021-09-30 2021-12-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823227B (zh) * 2021-09-30 2023-01-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54934A1 (en) 2013-10-17
US20130271437A1 (en) 201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46328A (zh) 使用環境頻譜感測來改善反射式顯示器的色彩效能
TW201346867A (zh) 整合環境光感測器
JP2014517930A (ja) 一体型の容量性タッチデバイスのための配線および周辺機器
JP5642912B1 (ja) 電気機械システム反射型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のための整合層薄膜
TW201432655A (zh) 多原色顯示器裝置之減少色變光譜色彩處理
TW201329786A (zh) 用於電子裝置之手勢回應使用者介面
TW201543444A (zh) 用於色彩顯示裝置之基於誤差擴散之時間抖動
TW201430693A (zh) 藉由副顯示器重用觸控面板及控制器之系統
JP2010533304A (ja) 赤外および2重モードディスプレイ
TW201312159A (zh) 用於反射性顯示器之光源校正之器件及方法
CN103443670A (zh) 具有钝化层的照明设备
JP2015533223A (ja) 改善された原色を有する干渉変調器
JP2014512567A (ja) ディスプレイのための白色点調整
US20130314312A1 (en) Full range gesture system
TW201640477A (zh) 基於照明以調整經顯示之原色之系統及方法
JP6000468B2 (ja) 電気機械システム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のブルーシフトに対する実時間補償
JP2015504532A (ja) ディスプレイのためのシフトされたクワッドピクセルおよび他のピクセルのモザイク
JP2015502570A (ja) ディスプレイを駆動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JP5687402B1 (ja) 色ノッチフィルタを有するアナログimod
US2017009018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ambient light reflection in a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backplane incorporating low-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ltps) transistors
TWI525598B (zh) 用於多態干涉調變器之與影像相依之時間槽判定
JP5801424B2 (ja) 非アクティブダミーピクセル
US20130182017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high reflectance multi-state architectures
TWI481897B (zh) 具有rgb吸收器的多狀態干涉量測調制器(imod)、包括此種imod的裝置及用於製造此種imod的方法
JP2015519868A (ja) 電圧変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