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2735A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342735A TW201342735A TW101112913A TW101112913A TW201342735A TW 201342735 A TW201342735 A TW 201342735A TW 101112913 A TW101112913 A TW 101112913A TW 101112913 A TW101112913 A TW 101112913A TW 201342735 A TW201342735 A TW 201342735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electrical connector
- soldering
- tongue plate
- portions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與對接插頭對接之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前述絕緣本體具有主體部以及自主體部向前延伸之舌板;複數導電端子,前述導電端子包括安裝於前述舌板內之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前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設有曝露於空氣中並用以連接對接插頭之接觸部、延伸出絕緣本體之焊接部以及位於接觸部與焊接部之間之連接部,前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之連接部分別共面設置並平行於前述舌板,前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包括接地端子和差分訊號端子對;其中,前述第二端子之接地端子具有兩個焊接部,且前述接地端子之連接部呈倒置之Y形。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指一種可安裝於電路板之電連接器。
現行之USB 3.0(通用串行總線)是當前較為普遍之傳輸高頻訊號之介面技術。該等介面具有高達4.8Gpbs之數據傳輸速度,同時可以向下兼容USB2.0版本。現有連接器用於高頻訊號傳輸時,相鄰導電端子之間極易感應電干擾從而出現串擾現象,進而破壞訊號之完整性。隨著使用高頻訊號之電通信變得更加普遍,該訊號串擾之減小日益成為電連接器設計中之一重要因素。
因此,確有必要對習知之電連接器作進一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能夠改善高頻訊號傳輸品質。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關於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前述絕緣本體具有主體部以及自主體部向前延伸之舌板;複數導電端子,前述導電端子包括安裝於前述舌板內之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前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設有曝露於空氣中並用以連接對接插頭之接觸部、延伸出絕緣本體之焊接部以及位於接觸部與焊接部之間之連接部,前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之連接部分別共面設置並平行於前述舌板,前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包括接地端子和差分訊號端子對;其中,前述第二端子之接地端子具有兩個焊接部,且前述接地端子之連接部呈倒置之Y形。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之焊接部排列於一排且前述差分訊號端子對之焊接部兩側分別設有一個接地端子之焊接部。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之接觸部位於舌板同一側。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第一端子之接觸部呈凸起狀並具有彈性,前述第二端子之接觸部呈平板狀且相較於第一端子之接觸部更加遠離前述主體部。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第二端子之連接部所在平面與第一端子之連接部所在平面沿電連接器厚度方向上下設置。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第二端子之接觸部之末端延伸有固定部,前述固定部埋置於前述絕緣本體。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絕緣本體設置有用來收容前述第一端子之第一端子收容槽及用來收容前述第二端子之第二端子收容槽。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第一端子收容槽與前述第二端子收容槽彼此間隔開排列,並沿前述絕緣本體高度方向呈上下兩排排列。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舌板開設有複數沿前述舌板高度方向貫穿前述舌板之第一通孔以及複數沿前述舌板長度方向開設之通風槽,前述通風槽與前述第一通孔連通。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第二端子收容槽包括內置槽以及靠近前述前端面並自前述底端面向內凹陷之外置槽。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外置槽開設有第二通孔,前述第二通孔貫穿前述頂端面。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電連接器還包括固持元件用以相對定位前述第二端子之焊接部。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第一端子之焊接部與前述固持元件一體成型。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之焊接部沿同一排交錯排列,且該排列方式中,最外側之兩個焊接部為接地端子之焊接部。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電連接器符合USB3.0之介面規格。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之有益效果是:相鄰兩個接地端子之焊接部之間設有一對差分訊號端子對之焊接部。這樣排列之第一端子之焊接部和第二端子之焊接部,可以有效降低相鄰差分訊號端子對之間之串擾,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訊號傳輸品質。
請參第一圖所示,本發明電連接器100可安裝在外部電路板上(未圖示),前述電連接器100包括絕緣本體10、收容在前述絕緣本體10內之導電端子20、固持元件30、定位元件40(請參第四圖)以及用來收容前述絕緣本體10之遮蔽殼體50。
請參第二圖並結合第三圖所示,前述絕緣本體10具有一主體部11以及自主體部11向前一體延伸之舌板12。前述主體部11大致為長方體狀,包括連接前述舌板12之前表面111、與前述前表面111相對之後表面112、位於前述前表面111與後表面112之間之側表面113、位於前述主體部11底端之底表面114以及與前述底表面114相對之頂表面115。前述主體部11後部凹陷有收容腔13,前述收容腔13具有兩內側表面131及自內表面131向收容腔13內凸伸之支撐部132。前述底表面114之兩側靠近前述側表面113處向下凸伸有第一固定部133。前述兩側表面113靠近前述頂表面115處向外凸伸有第二固定部134。前述第一固定部133、前述第二固定部134大致呈長方體狀,惟,該等形狀可依需求而設,並不拘泥。前述後表面112上凹陷有凹槽135,前述凹槽135貫穿前述側表面113以及前述內側表面131。前述前表面111靠近前述底表面114處向前凸伸有兩個呈長方體狀之安裝臂136。前述舌板12具有頂端面121、與前述頂端面121相對之底端面122以及位於前述頂端面121、底端面122之間之前端面123。前述底端面122凹設有四個縱長之第一端子收容槽14,前述第一端子收容槽14貫穿前述前表面111並與收容腔13相連通。前述舌板12設有五個第二端子收容槽15,前述第二端子收容槽15包括內置槽(未圖示)以及靠近前述前端面123並自前述底端面122向內凹陷之外置槽151。前述第二端子收容槽15與前述第一端子收容槽14彼此間隔開排列,並沿前述絕緣本體10高度方向呈上下兩排排列。前述底端面122開設有複數沿前述舌板12高度方向並貫穿前述舌板12之第一通孔152,用以增強與外部空間之熱對流。前述頂端面121具有若干沿前述舌板12長度方向開設之通風槽154,前述通風槽154與前述第一通孔152連通,用以進一步增強與外部空間之熱對流。前述外置槽151開設有第二通孔153,前述第二通孔153貫穿前述頂端面121,從而增強前述外置槽151與外部空間之熱對流。
請參第四圖及第五圖所示,前述導電端子20包括收容於第一端子收容槽14內之第一端子21以及收容於第二端子收容槽15內之第二端子22。前述第一端子21曝露於空氣中,包括接觸部211、延伸出前述絕緣本體10之焊接部213以及位於前述接觸部211與前述焊接部213之間之連接部212。前述接觸部211凸伸出前述底端面122並具有彈性,前述連接部212與前述焊接部213大致呈「L」形。前述第一端子21之連接部212彼此之間共面並平行於前述舌板12之頂端面121、底端面123。前述第一端子21包括兩個接地端子214以及位於前述兩個接地端子214之間之一對差分訊號端子215。前述第二端子22包括曝露於空氣中並收容於前述外置槽151內之接觸部221、延伸出前述絕緣本體10之焊接部223以及位於前述接觸部221與前述焊接部223之間並收容於前述內置槽內之連接部222。前述接觸部221呈平板狀,其位置介於前述頂端面121與前述底端面122之間,其前端彎折延伸有埋置於前述絕緣本體10內之固定部224,前述固定部224與前述外置槽151配合以便將前述接觸部221固定在前述外置槽151內。前述第二端子22之接觸部221相較於第一端子21之接觸部211更加遠離前述主體部11,即沿對接連接器(未圖示)插入方向上,前述第二端子22之接觸部221早於前述第一端子21之接觸部211而與前述對接連接器端子達成連接。前述焊接部223大致呈「L」形。前述第二端子22之連接部222彼此之間共面並平行於前述舌板12之頂端面121、底端面122。前述第二端子22包括一個接地端子225以及位於前述接地端子225兩側之差分訊號端子對226。前述接地端子225之連接部222呈倒置之「Y」形,該接地端子225具有兩個前述焊接部223。前述第二端子22之連接部222所在平面與第一端子21之連接部212所在平面沿前述電連接器100之厚度方向上下設置。在本較佳實施方式中,前述電連接器100符合USB3.0之介面規格。同時,前述第二端子22是可以射出成型於前述絕緣本體10。惟,此種安裝方式可依實際需求而定,並不拘泥。
請參第四圖所示,前述固持元件30呈長方體狀,用來定位前述第二端子22之焊接部223,使得前述第二端子22之焊接部223之相對位置固定。該固持元件30與前述第二端子22之焊接部223一體成型。
請參第四圖所示,前述定位元件40具有一定位體41,前述定位體41包括頂面411、與前述頂面411相對之底面413、位於前述頂面411與前述底面413之間之側面412以及垂直于前述頂面411與前述側面412之後面414。前述頂面411兩側向上凸伸有兩個懸臂42,用以與前述支撐部132配合將前述定位元件40固定在前述絕緣本體10上。前述側面412向外側凸伸有抵擋臂43,用以與前述第一固定部133配合,從而將前述定位元件40與前述絕緣本體10固定在一起。前述後面414凹設有複數固持槽44用來固持前述第一端子21之焊接部213與前述第二端子22之焊接部223。惟注意,固持在前述固持槽44中之第一端子21之焊接部213和第二端子22之焊接部223按照以下規則排列:相鄰兩個接地端子之焊接部之間設有交錯排列之一對差分訊號端子對之焊接部。第七圖所示為相鄰兩個接地端子之焊接部與位於其間之一對差分訊號端子對之焊接部之電場線60分佈示意圖。由於前述接地端子之焊接部接地,因此前述接地端子之焊接部之電勢相等,從而為位於前述相鄰接地端子之焊接部之間之差分訊號端子對之焊接部製造了一個屏蔽空間,避免了外部電磁場之干擾,進而有效降低兩個接地端子214間之差分訊號端子對215及接地端子225兩側之差分訊號端子對226之間之串擾,有效地提高了訊號傳輸品質。
請參第六圖所示,前述遮蔽殼體50包括頂壁面51、與前述頂壁面51相對之底壁面53以及位於前述頂壁面51與前述底壁面53之間之側壁面52。前述頂壁面51與前述底壁面53設置有第一彈性臂54,前述頂壁面51還設置有第二彈性臂55,前述側壁面52設置有第三彈性臂56。前述側壁面52後端向下延伸有用來將前述電連接器100焊接在電路板上之焊腳531,向後彎折延伸有抵持部532,向前凹陷設置有固定槽533。前述抵持部532抵持前述凹槽135,前述固定槽533與前述第二固定部134相配合,從而將前述絕緣本體10固定在前述遮蔽殼體50中。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電連接器100之相鄰兩個接地端子之焊接部之間設有交錯排列之一對差分訊號端子對之焊接部。這樣排列之第一端子21之焊接部213和第二端子22之焊接部223,可以有效降低兩個接地端子214間之差分訊號端子對215及接地端子225兩側之差分訊號端子對226之間之串擾,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訊號傳輸品質。
特別需要指出,對於本領域之普通技藝人員來說,在本發明之教導下所作之針對本發明之等效變化,仍應包含在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主張之範圍中。
100...電連接器
10...絕緣本體
11...主體部
111...前表面
112...後表面
113...側表面
114...底表面
115...頂表面
12...舌板
121...頂端面
122...底端面
123...前端面
13...收容腔
131...內側表面
132...支撐部
133...第一固定部
134...第二固定部
135...凹槽
136...安裝臂
14...第一端子收容槽
15...第二端子收容槽
151...外置槽
152...第一通孔
153...第二通孔
154...通風槽
20...導電端子
21...第一端子
211...接觸部
212...連接部
213...焊接部
214...接地端子
215...差分訊號端子
22...第二端子
221...接觸部
222...連接部
223...焊接部
224...固定部
225...接地端子
226...差分訊號端子
30...固持元件
40...定位元件
41...定位體
411...頂面
412...側面
413...底面
414...後面
42...懸臂
43...抵擋臂
44...固持槽
50...遮蔽殼體
51...頂壁面
52...側壁面
53...底壁面
531...焊腳
532...抵持部
533...固定槽
54...第一彈性臂
55...第二彈性臂
56...第三彈性臂
60...電場線
第一圖係本發明電連接器之立體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所示之電連接器之絕緣本體之立體圖。
第三圖係第一圖所示之電連接器之絕緣本體之另一視角之立體圖。
第四圖係第一圖所示之電連接器之導電端子、固持元件、定位元件相互配合之立體圖。
第五圖係第一圖所示之電連接器之絕緣本體、導電端子、固持元件以及定位元件裝配好之立體圖。
第六圖係第一圖所示之電連接器之遮蔽殼體之立體圖。
第七圖係第一圖所示之電連接器之導電端子之焊接部電場線分佈示意圖。
21...第一端子
211...接觸部
212...連接部
213...焊接部
214...接地端子
215...差分訊號端子
22...第二端子
221...接觸部
222...連接部
223...焊接部
224...固定部
225...接地端子
226...差分訊號端子
30...固持元件
40...定位元件
41...定位體
411...頂面
412...側面
413...底面
414...後面
42...懸臂
43...抵擋臂
44...固持槽
Claims (15)
- 一種電連接器,用於與對接插頭連接,包括:
絕緣本體,前述絕緣本體具有主體部以及自主體部向前延伸之舌板;
複數導電端子,前述導電端子包括安裝於前述舌板內之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前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設有曝露於空氣中並用以連接對接插頭之接觸部、延伸出絕緣本體之焊接部以及位於接觸部與焊接部之間之連接部,前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之連接部分別共面設置並平行於前述舌板,前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包括接地端子和差分訊號端子對;其中,前述第二端子之接地端子具有兩個焊接部,且前述接地端子之連接部呈倒置之Y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之焊接部排列於一排且前述差分訊號端子對之焊接部兩側分別設有一個接地端子之焊接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之接觸部位於舌板同一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第一端子之接觸部呈凸起狀並具有彈性,前述第二端子之接觸部呈平板狀且相較於第一端子之接觸部更加遠離前述主體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第二端子之連接部所在平面與第一端子之連接部所在平面沿電連接器厚度方向上下設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第二端子之接觸部之末端延伸有固定部,前述固定部埋置於前述絕緣本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絕緣本體設置有用來收容前述第一端子之第一端子收容槽及用來收容前述第二端子之第二端子收容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第一端子收容槽與前述第二端子收容槽彼此間隔開排列,並沿前述絕緣本體高度方向呈上下兩排排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舌板開設有複數沿前述舌板高度方向貫穿前述舌板之第一通孔以及複數沿前述舌板長度方向開設之通風槽,前述通風槽與前述第一通孔連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第二端子收容槽包括內置槽以及靠近前述前端面並自前述底端面向內凹陷之外置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外置槽開設有第二通孔,前述第二通孔貫穿前述頂端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電連接器還包括固持元件用以相對定位前述第二端子之焊接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第一端子之焊接部與前述固持元件一體成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之焊接部沿同一排交錯排列,且該排列方式中,最外側之兩個焊接部為接地端子之焊接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電連接器符合USB3.0之介面規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12913A TW201342735A (zh) | 2012-04-12 | 2012-04-12 | 電連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12913A TW201342735A (zh) | 2012-04-12 | 2012-04-12 | 電連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42735A true TW201342735A (zh) | 2013-10-16 |
Family
ID=49771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12913A TW201342735A (zh) | 2012-04-12 | 2012-04-12 | 電連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20134273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69002A (zh) * | 2019-11-05 | 2021-05-07 | 沈晓萱 | 可降低信号干扰的连接器 |
-
2012
- 2012-04-12 TW TW101112913A patent/TW201342735A/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69002A (zh) * | 2019-11-05 | 2021-05-07 | 沈晓萱 | 可降低信号干扰的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58006B (zh) | 對接的第一連接器及第二連接器 | |
TWI593199B (zh) | 電連接器 | |
JP5059898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JP3150384U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107453064B (zh) | 电连接器 | |
JP2011238593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8628357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TWI568104B (zh) | 電連接器 | |
TWI544690B (zh) | 電連接器 | |
JP2009043717A (ja) | 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 |
JP2015516660A (ja) | 係合部材を有するリブを備えた接地プレート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 |
TW201503497A (zh) | 電連接器 | |
TWI635677B (zh) | 高速連接器及其傳輸模組 | |
TWM623128U (zh) | 卡緣連接器 | |
TWI654803B (zh) | 高速連接器及其傳輸模組 | |
TWI401843B (zh) | 電連接器 | |
TWM481507U (zh) | 插座及其電連接器組合 | |
TW201342735A (zh) | 電連接器 | |
TWM625540U (zh) | 電連接器 | |
TWI525948B (zh) |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 |
TWI394328B (zh) | 插座電連接器 | |
TWM485526U (zh) | 電連接器 | |
TWI525950B (zh) | 電連接器 | |
TWI484704B (zh) | 電連接器 | |
TWI431873B (zh) | 電連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