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8605A - 通訊系統及其通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訊系統及其通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8605A
TW201338605A TW101108576A TW101108576A TW201338605A TW 201338605 A TW201338605 A TW 201338605A TW 101108576 A TW101108576 A TW 101108576A TW 101108576 A TW101108576 A TW 101108576A TW 201338605 A TW201338605 A TW 2013386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message
gateway
nano
reques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8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84853B (zh
Inventor
Yu-Hsiang Lin
Rong-Hong Jan
Original Assignee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Priority to TW101108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84853B/zh
Priority to US13/461,440 priority patent/US9380611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338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8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4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485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通訊系統及其通訊方法。該通訊系統包含一基地台、一毫微型基地台以及一核心網路。該毫微型基地台設置於該基地台之該訊號涵蓋範圍內,並與一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一第一有線連線,以及與一使用者裝置建立一第一無線連線。該核心網路,與該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一第二有線連線,以及與該基地台建立一第三有線連線,且用以判斷一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該使用者裝置,並傳送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承載設置要求訊息至該基地台,使該基地台根據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承載設置要求訊息,與該毫微型基地台建立一第二無線連線,俾該使用者裝置透過該第一無線連線、該第二無線連線及該第三有線連線,與該核心網路進行一語音資料傳輸。

Description

通訊系統及其通訊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通訊系統及其通訊方法。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之通訊系統包含一基地台、一毫微型基地台以及一核心網路。當核心網路判斷一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一使用者裝置時,則使基地台與毫微型基地台建立一無線連線,以透過該無線連線與使用者裝置進行語音資料傳輸。
隨著通訊產業的發展,為提供使用者較佳的通訊品質,針對住宅或小型商業環境,通訊系統業者已積極透過設置毫微型基地台(femtocell)來輔助原本基地台以減輕基地台的負載,進而提高通訊網路的整體訊號涵蓋範圍、提升數據傳輸速率以及增加網路容量。毫微型基地台係利用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網路,例如:數位用戶迴路線(digital subscriber line)網路或纜線數據機(cable modem)網路,連接至通訊系統業者的核心網路。
然而,由於毫微型基地台與核心網路間所傳輸的資料皆須經由ISP網路,因此毫微型基地台的服務品質亦取決於ISP網路的網路品質。當ISP網路處於高峰的時段(整體網路流量較大的時段),即容易使得毫微型基地台的服務品質降低,特別是語音資料傳輸服務的品質。由於使用者對於語音資料傳輸的服務品質降低的感受最為明顯,一旦無法透過毫微型基地台正常地進行通話,使用者使用毫微型基地台的意願就會大幅降低。
有鑑於此,要如何避免毫微型基地台所提供之語音資料傳輸的服務品質受ISP網路的網路品質所影響,乃是業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通訊系統及其通訊方法。本發明之通訊系統包含一基地台、一毫微型基地台以及一核心網路。毫微型基地台設置於基地台之訊號涵蓋範圍內。當核心網路判斷一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一使用者裝置時,則使基地台與毫微型基地台建立一無線連線,以透過此無線連線與使用者裝置進行語音資料傳輸。如此一來,當使用者裝置透過毫微型基地台與核心網路進行語音資料傳輸時,毫微型基地台與核心網路間的語音資料傳輸係經由基地台,而非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網路,以避免語音資料傳輸的服務品質受ISP網路的網路品質所影響。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揭露一通訊系統,其包含一基地台、一毫微型基地台以及一核心網路。該基地台具有一訊號涵蓋範圍。該毫微型基地台,設置於該訊號涵蓋範圍內,並與一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一第一有線連線,以及與一使用者裝置建立一第一無線連線。該核心網路,與該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一第二有線連線,以及與該基地台建立一第三有線連線,且用以判斷一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該使用者裝置,並傳送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承載設置要求訊息至該基地台,使該基地台根據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承載設置要求訊息,與該毫微型基地台建立一第二無線連線,俾該使用者裝置透過該第一無線連線、該第二無線連線及該第三有線連線,與該核心網路進行一語音資料傳輸。
此外,本發明更揭露一用於一通訊系統之通訊方法。該通訊系統包含一毫微型基地台、一基地台以及一核心網路。該基地台具有一訊號涵蓋範圍。該毫微型基地台設置於該訊號涵蓋範圍內,且與一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一第一有線連線以及與一使用者裝置建立一第一無線連線。該核心網路與該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一第二有線連線以及與該基地台建立一第三有線連線。該通訊方法包含下列步驟:使該核心網路判斷一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該使用者裝置;以及使該核心網路傳送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承載設置要求訊息至該基地台,使該基地台根據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承載設置要求訊息,與該毫微型基地台建立一第二無線連線,俾該使用者裝置透過該第一無線連線、該第二無線連線及該第三有線連線,與該核心網路進行一語音資料傳輸。
在參閱圖式及隨後描述的實施方式後,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便可瞭解本發明之其它目的,以及本發明之技術手段及實施態樣。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通訊系統以及其通訊方法。以下將透過實施例來解釋本發明內容,然而,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需在如實施例所述之任何環境、應用或方式方能實施。因此,關於實施例之說明僅為闡釋本發明之目的,而非用以直接限制本發明。需説明者,以下實施例及圖示中,與本發明非直接相關之元件已省略而未繪示。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係如第1圖所示,其係描繪一通訊系統1。通訊系統1包含一基地台11、一毫微型基地台(femtocell)13及一核心網路15。於本實施例中,通訊系統1可為一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基地台11可為eNB,以及毫微型基地台13可為HeNB。
基地台11具有一訊號涵蓋範圍。毫微型基地台13,設置於基地台11之訊號涵蓋範圍內,並與一使用者裝置建立一第一無線連線101,以及與一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網路21建立一第一有線連線103。核心網路15與ISP網路21建立一第二有線連線105,以及與基地台11建立一第三有線連線107。
當核心網路15判斷一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使用者裝置31時,核心網路15即透過第三有線連線107傳送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承載(radio access bearer;RAB)設置要求訊息至基地台11。於接收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後,基地台11即根據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與毫微型基地台13建立一第二無線連線109。如此一來,使用者裝置31可透過第一無線連線101、第二無線連線109及第三有線連線107,與核心網路15進行一語音資料傳輸,而無需經由ISP網路21。據此,使用者裝置31與核心網路15所進行的語音資料傳輸將不受ISP網路21所影響。
此外,核心網路15仍可透過第一無線連線101、第一有線連線103及第二有線連線105,與使用者裝置31進行一非語音資料傳輸。另外,須說明者,毫微型基地台13可具有一第一天線模組以及一第二天線模組,但不限於此。在此態樣中,第一天線模組係用以與使用者裝置31建立第一無線連線101,而第二天線模組係用以與毫微型基地台13建立第二無線連線109。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亦如第1圖所示。不同於第一實施例,於本實施例中核心網路15更透過第一無線連線101、第一有線連線103及第二有線連線105,自該使用者裝置接收一非存取層(Non Access Stratum, NAS)控制訊息。核心網路15係根據非存取層控制訊息,判斷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使用者裝置31,以傳送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至基地台11。
具體而言,於第一實施例中,第二無線連線109的建立係由核心網路15所發起,即核心網路15根據本身或其他使用者之語音需求,判斷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使用者裝置31,而傳送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至基地台11;然而,於第二實施例中,第二無線連線109的建立係由使用者裝置31所發起,即使用者裝置31透過傳送非存取層控制訊息至核心網路15,使核心網路15根據非存取層控制訊息,判斷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使用者裝置31,而傳送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至基地台11。
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亦如第2圖所示。於第三實施例中,核心網路15包含一行動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15a、一毫微型基地台閘道(femtocell gateway)15b(例如:HeNB gateway)、一服務閘道(serving gateway;S-GW)15c及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packet data gateway;P-GW)15d。毫微型基地台閘道15b係與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21建立第二有線連線105,以及行動管理實體15a係與基地台11建立第三有線連線107。
進一步參考第3圖,其係描繪初步的網路連線設置程序。須說明者,基於簡化原則,ISP網路21係於第3圖中省略,並未繪示出。封包資料網路閘道15d傳送一承載建立要求訊息(create bearer request message)106至服務閘道15c。承載建立要求訊息106具有使用者裝置31之識別碼以及一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QoS)資訊。隨後,服務閘道15c轉送承載建立要求訊息106至行動管理實體15a。行動管理實體15a根據承載建立要求訊息106中之使用者裝置31之識別碼及服務品質資訊,判斷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使用者裝置31,以傳送S1-MME界面的一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108至基地台11。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108具有毫微型基地台13之識別碼、非存取層資訊(夾帶使用者裝置31之識別碼)以及服務品質資訊。
接著,基地台11根據該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傳送LTE-Uu界面的一第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連線重置訊息110至毫微型基地台13。第一RRC連線重置訊息110具有非存取層資訊(夾帶使用者裝置31之識別碼)以及服務品質資訊。毫微型基地台根據第一RRC連線重置訊息110,傳送LTE-Uu界面的一第一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112至基地台11。基地台11根據第一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112,傳送S1-MME界面的一第一RAB設置回覆訊息114至行動管理實體15a,以告知行動管理實體15a無線電承載已建立完成。
隨後,行動管理實體15a根據第一RAB設置回覆訊息傳送一第二RAB設置要求訊息116至毫微型基地台閘道15b。第二RAB設置要求訊息116具有使用者裝置31之識別碼、非存取層資訊以及服務品質資訊。毫微型基地台閘道15b透過第一有線連線103及第二有線連線105轉送第二RAB設置要求訊息116至毫微型基地台13。毫微型基地台13根據第二RAB設置要求訊息116,傳送一第二RRC連線重置訊息118至使用者裝置31。第二RRC連線重置訊息118具有非存取層資訊以及服務品質資訊。
之後,使用者裝置31根據第二RRC連線重置訊息118,傳送一第二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120至毫微型基地台13。毫微型基地台13根據第二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120,傳送一第二RAB設置回覆訊息122至毫微型基地台閘道15b。接著,毫微型基地台閘道15b轉送第二RAB設置回覆訊息122至行動管理實體15a。行動管理實體15a根據第二RAB設置回覆訊息122,傳送一承載建立回覆訊息124至服務閘道15c。最後,服務閘道15c轉送承載建立回覆訊息124至封包資料網路閘道15d,並告知S5承載的資訊。
據此,經由第3圖所示之初步的網路連線設置程序,封包資料網路閘道15d至毫微型基地台13間的演進數據封包核心網(Evolved Packet Core;EPC)承載,及毫微型基地台13與使用者裝置31間的無線電承載皆已建立完成,故使用者裝置31可透過第一無線連線101、第二無線連線109及第三有線連線107,與核心網路15進行語音資料傳輸,以避免語音資料傳輸經由ISP網路21,而被其影響。
本發明第四實施例請參考如第2圖及第4圖所示。第4圖係描繪當使用者要求語音服務之初步的網路連線設置程序。不同於第三實施例,於本實施例中,使用者裝置31更透過第一無線連線101、第一有線連線103及第二有線連線105傳送一非存取層控制訊息102至毫微型基地台閘道15b。
毫微型基地台閘道15b透過第一無線連線101、第一有線連線103及第二有線連線105,自使用者裝置31接收非存取層控制訊息102後,即轉送非存取層控制訊息102至行動管理實體15a。非存取層控制訊息102具有承載資源分配請求資訊及服務品質資訊。行動管理實體15a根據非存取層控制訊息102,傳送一承載資源命令訊息104至服務閘道15c。服務閘道15c轉送承載資源命令訊息104至封包資料網路閘道15d。隨後,封包資料網路閘道15d係根據承載資源命令訊息104產生承載建立要求訊息106。須說明者,因第四實施例之後續程序係與第三實施例相同,故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係如第5圖所示,其係一種用於一通訊系統之通訊方法之流程圖,適用於第一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通訊系統包含一毫微型基地台、一基地台以及一核心網路。基地台具有一訊號涵蓋範圍。毫微型基地台設置於基地台之訊號涵蓋範圍內,且與一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一第一有線連線以及與一使用者裝置建立一第一無線連線。核心網路與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一第二有線連線,以及與基地台建立一第三有線連線。
首先,於步驟501中,使核心網路判斷一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使用者裝置。接著,於步驟503中,使核心網路傳送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承載設置(radio access bearer;RAB)要求訊息至基地台,使基地台根據該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與毫微型基地台建立一第二無線連線。如此一來,使用者裝置即可透過第一無線連線、第二無線連線及第三有線連線,與核心網路進行一語音資料傳輸。
除了上述步驟,第五實施例亦能執行第一實施例所描述之所有操作及功能,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本發明節能方法如何基於上述第一實施例以執行此等操作及功能,故在此不再贅述。
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係如第6圖所示,其係一種用於一通訊系統之通訊方法之流程圖,適用於第二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通訊系統包含一毫微型基地台、一基地台以及一核心網路。基地台具有一訊號涵蓋範圍。毫微型基地台設置於訊號涵蓋範圍內,且與一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一第一有線連線以及與一使用者裝置建立一第一無線連線。核心網路與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一第二有線連線,以及與基地台建立一第三有線連線。
首先,於步驟601中,使核心網路透過第一無線連線、第一有線連線及第二有線連線,自使用者裝置接收一非存取層控制訊息。接著,於步驟603中,使核心網路根據非存取層控制訊息,判斷一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使用者裝置。然後,於步驟605中,使核心網路傳送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承載設置(radio access bearer;RAB)要求訊息至基地台,使基地台根據該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與毫微型基地台建立一第二無線連線。如此一來,使用者裝置即可透過第一無線連線、第二無線連線及第三有線連線,與核心網路進行一語音資料傳輸。
除了上述步驟,第六實施例亦能執行第二實施例所描述之所有操作及功能,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本發明節能方法如何基於上述第二實施例以執行此等操作及功能,故在此不再贅述。
本發明之第七實施例係如第7A-7B圖所示,其係一種用於一通訊系統之通訊方法之流程圖,適用於第三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通訊系統包含一毫微型基地台、一基地台以及一核心網路。基地台具有一訊號涵蓋範圍。毫微型基地台設置於基地台之訊號涵蓋範圍內,且與一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一第一有線連線以及與一使用者裝置建立一第一無線連線。核心網路與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一第二有線連線以及與基地台建立一第三有線連線。核心網路包含一毫微型基地台閘道、一行動管理實體一服務閘道及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毫微型基地台閘道係與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第二有線連線,以及行動管理實體係與基地台建立第三有線連線。
首先,於步驟701中,使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傳送一承載建立要求訊息至服務閘道。於步驟703中,使服務閘道轉送承載建立要求訊息至行動管理實體。於步驟705中,使行動管理實體根據承載建立要求訊息,傳送第一無線電存取承載(radio access bearer;RAB)設置要求訊息至基地台。承載建立要求訊息具有使用者裝置之一識別碼以及一服務品質資訊。具體而言,步驟705係使行動管理實體根據使用者裝置之識別碼及服務品質資訊,判斷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使用者裝置,以傳送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至基地台。於步驟707中,使基地台根據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傳送一第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連線重置訊息至毫微型基地台。
接著,於步驟709中,使毫微型基地台根據第一RRC連線重置訊息,傳送一第一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至基地台。於步驟711中,使基地台根據第一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傳送一第一RAB設置回覆訊息至行動管理實體。於步驟713中,使行動管理實體根據第一RAB設置回覆訊息,傳送一第二RAB設置要求訊息至毫微型基地台閘道。
然後,於步驟715中,使毫微型基地台閘道轉送第二RAB設置要求訊息至毫微型基地台。於步驟717中,使毫微型基地台根據第二RAB設置要求訊息,傳送一第二RRC連線重置訊息至使用者裝置。於步驟719中,使使用者裝置根據第二RRC連線重置訊息,傳送一第二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至毫微型基地台。於步驟721中,使毫微型基地台根據第二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傳送一第二RAB設置回覆訊息至毫微型基地台閘道。
隨後,於步驟723中,使毫微型基地台閘道轉送第二RAB設置回覆訊息至行動管理實體。於步驟725中,使行動管理實體根據第二RAB設置回覆訊息傳送一承載建立回覆訊息至服務閘道。於步驟727中,使服務閘道轉送承載建立回覆訊息至封包資料網路閘道。
經由執行上述步驟後,使用者裝置即可透過第一無線連線、第二無線連線及第三有線連線,與核心網路進行語音資料傳輸,以避免語音資料傳輸經由ISP網路,而被其影響。此外,除了上述步驟,第七實施例亦能執行第三實施例所描述之所有操作及功能,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本發明節能方法如何基於上述第三實施例以執行此等操作及功能,故在此不再贅述。
本發明之第八實施例係如第8A-8B圖所示,其係一種用於一通訊系統之通訊方法之流程圖,適用於第三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通訊系統包含一毫微型基地台、一基地台以及一核心網路。基地台具有一訊號涵蓋範圍。毫微型基地台設置於基地台之訊號涵蓋範圍內,且與一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一第一有線連線以及與一使用者裝置建立一第一無線連線。核心網路與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一第二有線連線,以及與基地台建立一第三有線連線。核心網路包含一毫微型基地台閘道、一行動管理實體一服務閘道及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毫微型基地台閘道係與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第二有線連線,以及行動管理實體係與基地台建立第三有線連線。
首先,於步驟801中,使毫微型基地台閘道透過第一無線連線、第一有線連線及第二有線連線,自使用者裝置接收一非存取層控制訊息,並轉送至行動管理實體。非存取層控制訊息包含一服務品質資訊。於步驟803中,使行動管理實體根據非存取層控制訊息,傳送一承載資源命令訊息至服務閘道。於步驟805中,使該服務閘道轉送承載資源命令訊息至封包資料網路閘道。於步驟807中,使封包資料網路閘道根據承載資源命令訊息,產生承載建立要求訊息。
之後,於步驟809中,使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傳送承載建立要求訊息至服務閘道。於步驟811中,使服務閘道轉送承載建立要求訊息至行動管理實體。於步驟813中,使行動管理實體根據承載建立要求訊息,傳送第一無線電存取承載(RAB)設置要求訊息至基地台。具體而言,承載建立要求訊息具有使用者裝置之識別碼以及服務品質資訊,而步驟813係使行動管理實體根據使用者裝置之識別碼及服務品質資訊,判斷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使用者裝置,以傳送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至基地台。於步驟815中,使基地台根據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傳送一第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線重置訊息至毫微型基地台。
接著,於步驟817中,使毫微型基地台根據第一RRC連線重置訊息,傳送一第一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至該基地台。於步驟819中,使基地台根據第一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傳送一第一RAB設置回覆訊息至行動管理實體。於步驟821中,使行動管理實體根據第一RAB設置回覆訊息傳送一第二RAB設置要求訊息至毫微型基地台閘道。
然後,於步驟823中,使毫微型基地台閘道轉送第二RAB設置要求訊息至毫微型基地台。於步驟825中,使毫微型基地台根據第二RAB設置要求訊息,傳送一第二RRC連線重置訊息至該使用者裝置。於步驟827中,使使用者裝置根據第二RRC連線重置訊息,傳送一第二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至毫微型基地台。於步驟829中,使毫微型基地台根據第二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傳送一第二RAB設置回覆訊息至毫微型基地台閘道。
隨後,於步驟831中,使毫微型基地台閘道轉送第二RAB設置回覆訊息至行動管理實體。於步驟833中,使行動管理實體根據第二RAB設置回覆訊息傳送一承載建立回覆訊息至服務閘道。於步驟835中,使服務閘道轉送承載建立回覆訊息至封包資料網路閘道。
經由執行上述步驟後,使用者裝置即可透過第一無線連線、第二無線連線及第三有線連線,與核心網路進行語音資料傳輸,以避免語音資料傳輸經由ISP網路,而被其影響。此外,除了上述步驟,第八實施例亦能執行第四實施例所描述之所有操作及功能,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本發明節能方法如何基於上述第四實施例以執行此等操作及功能,故在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通訊系統包含一基地台、一毫微型基地台以及一核心網路。毫微型基地台設置於基地台之訊號涵蓋範圍內。當核心網路判斷一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一使用者裝置時,則使基地台與毫微型基地台建立一無線連線,以透過此無線連線進行語音資料傳輸。如此一來,當使用者透過毫微型基地台與核心網路進行語音資料傳輸時,毫微型基地台與核心網路間的語音資料傳輸係經由基地台,而無需經由ISP網路,以避免語音資料傳輸的服務品質受ISP網路的網路品質所影響。
上述之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發明之技術特徵,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通訊系統
11...基地台
13...毫微型基地台
15...核心網路
15a...行動管理實體
15b...毫微型基地台閘道
15c...服務閘道
15d...封包資料網路閘道
21...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
31...使用者裝置
101...第一無線連線
103...第一有線連線
105...第二有線連線
107...第三有線連線
109...第二無線連線
102...非存取層控制訊息
104...承載資源命令訊息
106...承載建立要求訊息
108...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
110...第一RRC連線重置訊息
112...第一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
114...第一RAB設置回覆訊息
116...第二RAB設置要求訊息
118...第二RRC連線重置訊息
120...第二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
122...第二RAB設置回覆訊息
124...承載建立回覆訊息
第1圖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之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及第四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之示意圖;
第3圖係描繪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初步的網路連線設置程序;
第4圖係描繪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初步的網路連線設置程序;
第5圖係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通訊方法之流程圖;
第6圖係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通訊方法之流程圖;
第7A-7B圖係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通訊方法之流程圖;以及
第8A-8B圖係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之通訊方法之流程圖。
1...通訊系統
11...基地台
13...毫微型基地台
15...核心網路
21...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
31...使用者裝置
101...第一無線連線
103...第一有線連線
105...第二有線連線
107...第三有線連線
109...第二無線連線

Claims (18)

  1. 一種通訊系統,包含:
      一基地台,具有一訊號涵蓋範圍;
      一毫微型基地台,設置於該訊號涵蓋範圍內,並與一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網路建立一第一有線連線,以及與一使用者裝置建立一第一無線連線;以及
      一核心網路,與該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一第二有線連線,以及與該基地台建立一第三有線連線,且用以判斷一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該使用者裝置,並傳送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承載(radio access bearer;RAB)設置要求訊息至該基地台,使該基地台根據該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與該毫微型基地台建立一第二無線連線,俾該使用者裝置透過該第一無線連線、該第二無線連線及該第三有線連線,與該核心網路進行一語音資料傳輸。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核心網路更透過該第一無線連線、該第一有線連線及該第二有線連線,自該使用者裝置接收一非存取層(Non Access Stratum, NAS)控制訊息,該核心網路係根據該非存取層控制訊息,判斷該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該使用者裝置。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核心網路包含一毫微型基地台閘道及一行動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該毫微型基地台閘道係與該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該第二有線連線,以及該行動管理實體係與該基地台建立該第三有線連線。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核心網路更包含一服務閘道(serving gateway;S-GW)及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packet data gateway;P-GW),其中:
      該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傳送一承載建立要求訊息至該服務閘道;
      該服務閘道轉送該承載建立要求訊息至該行動管理實體;
      該行動管理實體根據該承載建立要求訊息,傳送該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至該基地台;
      該基地台根據該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傳送一第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連線重置訊息至該毫微型基地台;
      該毫微型基地台根據該第一RRC連線重置訊息,傳送一第一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至該基地台;
      該基地台根據該第一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傳送一第一RAB設置回覆訊息至該行動管理實體;
      該行動管理實體根據該第一RAB設置回覆訊息傳送一第二RAB設置要求訊息至該毫微型基地台閘道;
      該毫微型基地台閘道轉送該第二RAB設置要求訊息至該毫微型基地台;
      該毫微型基地台根據該第二RAB設置要求訊息,傳送一第二RRC連線重置訊息至該使用者裝置;
      該使用者裝置根據該第二RRC連線重置訊息,傳送一第二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至該毫微型基地台;
      該毫微型基地台根據該第二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傳送一第二RAB設置回覆訊息至該毫微型基地台閘道;
      該毫微型基地台閘道轉送該第二RAB設置回覆訊息至該行動管理實體;
      該行動管理實體根據該第二RAB設置回覆訊息傳送一承載建立回覆訊息至該服務閘道;以及
      該服務閘道轉送該承載建立回覆訊息至該封包資料網路閘道。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承載建立要求訊息具有該使用者裝置之一識別碼及一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QoS)資訊,該行動管理實體係根據該使用者裝置之識別碼及該服務品質資訊,判斷該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該使用者裝置。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毫微型基地台閘道更透過該第一無線連線、該第一有線連線及該第二有線連線,自該使用者裝置接收一非存取層控制訊息,並轉送至該行動管理實體,以及該非存取層控制訊息具有該服務品質資訊。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行動管理實體根據該非存取層控制訊息,傳送一承載資源命令訊息至該服務閘道,該服務閘道轉送該承載資源命令訊息至該封包資料網路閘道,以及該封包資料網路閘道係根據該承載資源命令訊息產生該承載建立要求訊息。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核心網路更透過該第一無線連線、該第一有線連線及該第二有線連線,與該使用者裝置進行一非語音資料傳輸。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毫微型基地台具有一第一天線模組以及一第二天線模組,該第一天線模組用以與該使用者裝置建立該第一無線連線,以及該第二天線模組用以與該毫微型基地台建立該第二無線連線。
  10. 一種用於一通訊系統之通訊方法,該通訊系統包含一毫微型基地台、一基地台以及一核心網路,該基地台具有一訊號涵蓋範圍,該毫微型基地台設置於該訊號涵蓋範圍內,且與一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一第一有線連線以及與一使用者裝置建立一第一無線連線,該核心網路與該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一第二有線連線以及與該基地台建立一第三有線連線,該通訊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使該核心網路 判斷一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該使用者裝置;以及
      使該核心網路傳送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承載(radio access bearer;RAB)設置要求訊息至該基地台,使該基地台根據該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與該毫微型基地台建立一第二無線連線,俾該使用者裝置透過該第一無線連線、該第二無線連線及該第三有線連線,與該核心網路進行一語音資料傳輸。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通訊方法,,該通訊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使該核心網路透過該第一無線連線、該第一有線連線及該第二有線連線,自該使用者裝置接收一非存取層控制訊息,以根據該非存取層控制訊息,判斷該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該使用者裝置。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核心網路包含一毫微型基地台閘道及一行動管理實體,該毫微型基地台閘道係與該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建立該第二有線連線,以及該行動管理實體係與該基地台建立該第三有線連線。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核心網路包含更包含一服務閘道及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該通訊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使該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傳送一承載建立要求訊息至該服務閘道;
      使 該服務閘道轉送該承載建立要求訊息至該行動管理實體;
      使 該行動管理實體根據該承載建立要求訊息,傳送該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至該基地台;
      使 該基地台根據該第一RAB設置要求訊息,傳送一第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連線重置訊息至該毫微型基地台;
      使 該毫微型基地台根據該第一RRC連線重置訊息,傳送一第一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至該基地台;
      使 該基地台根據該第一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傳送一第一RAB設置回覆訊息至該行動管理實體;
      使 該行動管理實體根據該第一RAB設置回覆訊息傳送一第二RAB設置要求訊息至該毫微型基地台閘道;
      使 該毫微型基地台閘道轉送該第二RAB設置要求訊息至該毫微型基地台;
      使 該毫微型基地台根據該第二RAB設置要求訊息,傳送一第二RRC連線重置訊息至該使用者裝置;
      使 該使用者裝置根據該第二RRC連線重置訊息,傳送一第二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至該毫微型基地台;
      使 該毫微型基地台根據該第二RRC連線重置完成訊息,傳送一第二RAB設置回覆訊息至該毫微型基地台閘道;
      使 該毫微型基地台閘道轉送該第二RAB設置回覆訊息至該行動管理實體;
      使該行動管理實體根據該第二RAB設置回覆訊息傳送一承載建立回覆訊息至該服務閘道;以及
      使該服務閘道轉送該承載建立回覆訊息至該封包資料網路閘道。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承載建立要求訊息具有該使用者裝置之一識別碼以及一服務品質資訊,該通訊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使行動管理實體根據該使用者裝置之識別碼及該服務品質資訊,判斷該語音資料傳輸服務欲提供至該使用者裝置。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使該毫微型基地台閘道透過該第一無線連線、該第一有線連線及該第二有線連線,自該使用者裝置接收一非存取層控制訊息,並轉送至該行動管理實體,其中該非存取層控制訊息包含該服務品質資訊。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使該行動管理實體根據該非存取層控制訊息,傳送一承載資源命令訊息至該服務閘道;
      使該服務閘道轉送該承載資源命令訊息至該封包資料網路閘道;以及
      使該封包資料網路閘道根據該承載資源命令訊息,產生該承載建立要求訊息。
  17.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使該核心網路透過該第一無線連線、該第一有線連線及該第二有線連線,與該使用者裝置進行一非語音資料傳輸。
  18.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毫微型基地台具有一第一天線模組以及一第二天線模組,該第一天線模組用以與該使用者裝置建立該第一無線連線,以及該第二天線模組用以與該毫微型基地台建立該第二無線連線。
TW101108576A 2012-03-14 2012-03-14 通訊系統及其通訊方法 TWI4848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8576A TWI484853B (zh) 2012-03-14 2012-03-14 通訊系統及其通訊方法
US13/461,440 US9380611B2 (en) 2012-03-14 2012-05-01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a femtocel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8576A TWI484853B (zh) 2012-03-14 2012-03-14 通訊系統及其通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8605A true TW201338605A (zh) 2013-09-16
TWI484853B TWI484853B (zh) 2015-05-11

Family

ID=49158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8576A TWI484853B (zh) 2012-03-14 2012-03-14 通訊系統及其通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380611B2 (zh)
TW (1) TWI4848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2754A1 (en) * 2012-05-16 2013-1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admission control in a shared channel environment
EP2906006B1 (en) * 2012-10-05 2018-08-15 NEC Corporation Carrier aggregation of cells operated by different radio stations
US20160157280A1 (en) * 2013-04-24 2016-06-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ignalling reduction for ip traffic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801099B2 (en) * 2013-05-15 2017-10-24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 of cellular infrastructure to manage small cell access
US10219305B2 (en) * 2013-11-21 2019-02-26 Bao Tra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4539346B (zh) * 2014-12-30 2018-11-0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160124518A (ko) * 2015-04-20 2016-10-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045259A1 (zh) 2015-09-15 2017-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业务处理装置和通信系统
US10299185B1 (en) * 2017-04-24 2019-05-2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Wireless relay quality-of-service based on relay-delivered media services
KR20230009821A (ko) * 2021-07-09 2023-01-17 아서스테크 컴퓨터 인코포레이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ue-대-네트워크 릴레잉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무선 베어러 구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765052B1 (en) 2022-03-11 2023-09-19 T-Mobile Usa, Inc. User equipment hosting for customizable 5G ser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00882B1 (ko) * 2008-04-25 2014-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펨토 기지국과 매크로 기지국간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통신 시스템
CN102187730A (zh) * 2008-10-20 2011-09-14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LTE中的自回传的QoS管理
US8902805B2 (en) * 2008-10-24 2014-1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 relay packet routing
JP2013522992A (ja) * 2010-03-15 2013-06-13 ノキア シーメンス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リレーノード
US8976690B2 (en) * 2010-09-27 2015-03-10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Femto-relay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anag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80611B2 (en) 2016-06-28
TWI484853B (zh) 2015-05-11
US20130244672A1 (en) 201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4853B (zh) 通訊系統及其通訊方法
US1021914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and mobile terminal
JP5820066B2 (ja) Apn特定情報又は非apn特定情報に基づいて実行されるローカル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たトラヒックオフロード
CN109892003B (zh) 经由具有中继能力的用户装备ue在远程ue和电信网络之间建立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US9320075B2 (en) Method, system and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element for indicating data-distribution
EP3032871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EP2341747B1 (en) Base station devices, gateway device, call connecting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5503291A (ja) E−utraへのアタッチ方法及び移動性管理エンティーティー
JP2015503291A5 (zh)
TW201735715A (zh) 用於中繼傳輸的方法和裝置以及中繼終端設備
JP2012526444A5 (zh)
WO2011054320A1 (zh) 一种转移核心网ip业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796948A (zh) 双连接网络中的无线承载修改方法及系统
JP2019515576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WO2014205772A1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3053133A1 (zh) 业务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WO2017117804A1 (zh) 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空口配置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WO2012025031A1 (zh) 基于本地接入的承载建立方法及系统
US2012033152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Wireless Data Stream
CN102098798A (zh) 一种选择性ip数据分流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JP6973540B2 (ja) 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管理装置
WO2011144000A1 (zh) 一种实现路由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47443A1 (zh) 一种业务数据包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WO2011060687A1 (zh) 一种基站去注册方法及系统
JP2020503739A (ja) 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