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6915A - 聚合物組成物及由其所製備之不織物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聚合物組成物及由其所製備之不織物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6915A
TW201336915A TW101141359A TW101141359A TW201336915A TW 201336915 A TW201336915 A TW 201336915A TW 101141359 A TW101141359 A TW 101141359A TW 101141359 A TW101141359 A TW 101141359A TW 201336915 A TW201336915 A TW 20133691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composition
polymer composition
propylene
b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1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3024B (en
Inventor
Galen C Richeson
Rainer Kolb
Jean-Roch Schauder
Thomas T Sun
Original Assignee
Exxonmobil Chem Pat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xxonmobil Chem Patents Inc filed Critical Exxonmobil Chem Patent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36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6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3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302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4Copolymers of prope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15/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 A61L15/16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 A61L15/22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1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04Monomers containing three or four carbon atoms
    • C08F210/06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4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42Copolymers of propene at least partially crystalline copolymers of propene with other olefi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3/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3/005Synthetic yarns or filaments
    • D04H3/007Addition polym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3/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3/0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or consolidating
    • D04H3/1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or consolidating with bonds between thermoplastic filaments produced in association with filament formation, e.g. immediately following extrus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08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onising compound other than alumoxane, e.g. (C6F5)4B-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yclopentadienyl ring, condensed or not, e.g. an indenyl or a fluorenyl ring
    • C08F4/6592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yclopentadienyl ring, condensed or not, e.g. an indenyl or a fluorenyl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cyclopentadienyl rings, fused or not
    • C08F4/65927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yclopentadienyl ring, condensed or not, e.g. an indenyl or a fluorenyl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cyclopentadienyl rings, fused or not two cyclopentadienyl rings being mutually bridg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8/00Chemical blending or stepwise polymerisation process with the same catalys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60Nonwoven fabric [i.e., nonwoven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10T442/601Nonwoven fabric has an elastic quali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其包含丙烯及約5重量%至約20重量%之一或多種C2及/或C4-C12α-烯烴。該聚合物組成物具有大於約90%之三元組立體規正性(triad tecticity)、小於約75焦耳/克之熔化熱、及大於或等於約25克/10分鐘之熔體流量(MFR)(230℃,2.16公斤)。另外,該聚合物組成物是包含第一聚合物及第二聚合物之反應器摻合物的反應器級組成物,較佳為該第一及第二聚合物二者均係使用相同觸媒系統製造。也提供包含此類聚合物組成物之熔融紡絲(meltspun)之不織物,諸如熔噴或紡黏織物,以及形成該等不織物的方法。

Description

聚合物組成物及由其所製備之不織物組成物 〔優先權〕
本申請案要求在2011年12月2日所提出之USSN 13/310,146的優先權及權益,其揭示整體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引用〕
本申請案係關於在2010年11月9日所提出之USSN 61/411,708(2010EM300);2011年1月27日所提出之USSN 13/015,364(2010EM048/2);2008年11月14日所提出之USSN 12/271,526(2008EM290);2008年9月30日所提出之USSN 61/101,341(2008EM066);2009年3月4日所提出之USSN 61/157,524(2008EM066A);2009年9月24日所提出之USSN 12/566,564(2008EM066A/2);2009年2月27日所提出之USSN 61/156,078(2008EM066B);2009年9月24日所提出之USSN 12/566,410(2008EM066B/2);2009年4月21日所提出之USSN 61/171,135(2008EM066C);2009年9月24日所提出之USSN12/566,434(2008EM066C/2);2009年10月2日所提出之USSN 61/248,254(2009EM208);2010年9月30日所提出之USSN 12/894,955(2008EM208/2);2010年3月12日所提出之USSN 12/723,317(2010EM070);2010年3月12日所提出之USSN 12/723,336(2010EM071);及2010年3月18日所 提出之USSN 12/726,642(2010EM091),上述各者在此以引用方式將其全文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係關於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包含此類聚合物組成物之熔融紡絲之不織物,以及形成該等不織物的方法。
在此技藝中,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及共聚物對於其在多種應用中(包括不織物之製造)之有用性是習知的。此種織物用途廣泛,諸如用在醫藥及衛生產品、衣物、過濾媒介、及吸收產品中。熔噴之不織物特別有用於衛生產品,諸如嬰兒尿布、成人失禁用產品、及婦女衛生產品。這些織物之重要方面,特別是在衛生應用中,是在低成本下產生具有良好滲漏效能之美觀織物的能力。經由該織物之彈性層的彈性達成良好之滲漏效能,此對穿戴者提供較佳之合身及舒適性,而有較少滲漏。
使用商業上可得之具有少於25克/10分鐘之熔體流量(MFR)的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於該彈性層中以製造熔噴不織物可能是困難的,因為此種聚合物之低的MFR需要高的熔融溫度及高的壓力以熔噴。高的處理溫度可在擠出機中引起非所欲的降解,同時高的壓力限制該熔噴設備之通量率。先前,一些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已在反應 器之後與另外之聚合物或多種聚合物(常是等規之丙烯均聚物)摻合,然後利用過氧化物減黏以獲得用於彈性層中之較高MFR聚合物。然而,與另外之聚合物摻合一般增加製造成本且降低所得之不織物的彈性效能。同樣地,減黏也增加製造成本且使製造方法更複雜。
因此,想要由具有較高MFR(亦即大於25克/10分鐘)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形成該熔噴不織物之彈性層,卻不需於反應器之後摻合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與均聚物或其他聚合物且不需使該聚合物減黏。可以在更廣之處理條件下且在較高之通量率及較低成本下製造此種織物。
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2002/0019507描述用於黏合劑應用中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其已利用過氧化物減黏以增加該聚合物的MFR。
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2005/0130544描述用於纖維紡絲應用中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與丙烯均聚物的摻合物。
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2008/0172840描述適合用於紡黏纖維或纖絲應用中之具有介於100至500克/10分鐘間之MFR的聚烯烴摻合物組成物。
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2009/0124154描述包含二種以上之以丙烯為底質之彈料及一種以上之以丙烯為底質之熱塑性聚合物的不織物。
國際公開案WO 2009/064583描述由包含以丙烯為底 質之低結晶度彈料、以丙烯為底質之高結晶彈料、及以丙烯為底質之熱塑性聚合物的組成物製成的不織物。
本發明係關於聚合物組成物、熔噴不織物組成物、及關於彼之形成方法。在一或多個之具體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其包含丙烯及約5重量%至約20重量%之一或多種C2及/或C4-C12 α-烯烴。該聚合物組成物具有大於約90%之三元組立體規正性、小於約75焦耳/克之熔化熱、及大於或等於約25克/10分鐘之熔體流速(MFR)(230℃,2.16公斤)。另外,該聚合物組成物是包含第一聚合物及第二聚合物之反應器摻合物的反應器級組成物,較佳是其中該第一及第二聚合物二者均係使用相同觸媒系統製造。較佳地,該聚合物組成物具有以下之至少一者:(a)大於或等於約195磅力/吋(34,150牛頓/公尺)之Die C撕裂強度,及(b)使由該聚合物組成物所形成且在50℃及負荷下儲存1星期之二或多個丸粒打散所需之力小於約20牛頓。
本發明另外關於具有至少一彈性層的熔噴不織物,其中該彈性層包含在前段中所述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本發明也關於用於形成熔融紡絲(例如熔噴或紡黏)之不織物的方法,其包含形成如前述之以丙烯為底質之熔融聚合物組成物,形成包含該聚合物組成物的纖維,及由該纖維形成彈性不織物層。
發明之詳細說明
本發明係關於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具有至少一包含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的彈性層的熔融紡絲不織物,且關於用於形成此種織物的方法。在某些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包含丙烯及約5重量%至約20重量%之衍生自乙烯及/或C4-C12 α-烯烴的單元。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具有大於或等於約25克/10分鐘之熔體流速(MFR)(230℃,2.16公斤)、小於約75焦耳/克之熔化熱、大於約90%之三元組立體規正性。另外,該聚合物組成物是包含第一聚合物及第二聚合物之反應器摻合物的反應器級組成物。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第一及第二聚合物二者係使用相同觸媒系統製造。
如本文中所用的,“共聚物”一詞係意指包括具有二或多種單體與隨意之其他單體之聚合物,且可以指互聚物、三元聚合物等。如本文中所用之“聚合物”一詞包括但不限於均聚物、共聚物、三元聚合物等,及其合膠和摻合物。如本文中所用之“聚合物”一詞也包括耐衝擊、嵌段、接枝、無規及交替之共聚物。“聚合物”一詞應另外包括所有可能之幾何構型,除非另外特別陳述。此種構型可包括等規、間規、及無規對稱。如本文中所用之“摻合物”一詞是指二或多種聚合物之混合物。
如本文中所用之“單體”或“共單體”二詞可指用以形成 該聚合物之單體,也就是未反應之化合物-在聚合前之形式,且也可指在彼已併入該聚合物後之單體,在本文中也指“[單體]-衍生之單元”,由於聚合反應,其所具有之氫原子一般比其在聚合反應之前所具有者更少。在本文中討論不同單體,包括丙烯單體、乙烯單體、及二烯單體。
如本文中所用之“聚丙烯”包括丙烯或其混合物之均聚物或共聚物。包含與一或多種另外單體聚合之一或多種丙烯單體的產物可以是更普遍已知的無規共聚物(RCP)或耐衝擊共聚物(ICP)。耐衝擊共聚物在此技藝中也已知為雜相(heterophasic)共聚物。如本文中所用之“以丙烯為底質”意圖包括任何包含丙烯本身或其與一或多種共單體結合之聚合物,其中丙烯是主要成分(亦即多於50重量%之丙烯)。
如本文中所用之“反應器級”意指一種在聚合後尚未被化學或機械地處理以試圖改變該聚合物之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或黏度的聚合物。經描述為反應器級的聚合物係特別排除那些已被減黏或利用過氧化物處理或塗覆者。然而為本揭示之目的,反應器級聚合物包括那些為反應器摻合物的聚合物。
如本文中所用之“反應器摻合物”意指高度分散且在機械上不可分之二或多種聚合物的摻合物,該摻合物係在原位上,由於在一聚合物於另一聚合物存在下形成的情況下連續或平行聚合一或多種單體所製造,或藉由摻合在平行反應器中經分開製造之聚合物溶液所製造。反應器摻合物 可以在單一反應器、一系列反應器、或平行反應器中製造,且是反應器級摻合物。反應器摻合物可以藉由任何聚合方法,包括分批、半連續、或連續系統製造。“反應器摻合物”係特別排除包含二或多種聚合物之摻合物的聚合物,其中該等聚合物不在原位上摻合,諸如藉由在混合機、擠出機、或其他類似裝置中物理地或機械地摻合。
如本文中所用之“減黏”是一種藉由剪開聚合物鏈以減低聚合物之分子量的程序。減黏程序也增加聚合物之MFR且可使其分子量分布變窄。可以利用數種不同形式之化學反應以使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減黏。一實例是熱解作用,其係藉由將聚合物曝於高溫,諸如在350℃或更高溫之擠出機中完成。其他措施是曝於強氧化劑且曝於離子化幅射。在商業實施中最普遍使用之減黏方法是添加降解助劑至該聚合物。降解助劑是一種在與聚合物混合時促進鏈剪開的物質,然後該聚合物在擠出條件下加熱。在商業實施中所用之降解助劑的實例是烷基氫過氧化物及二烷基過氧化物。在高溫下,這些材料使自由基鏈反應開始,而剪開聚丙烯分子。“降解助劑”及“減黏劑”在本文中可交換使用。已經由減黏程序進行鏈剪開之聚合物在本文中稱為“經減黏”。此種經減黏的聚合物級,特別是聚丙烯級,常在工業中被稱為“控制流變的”或“CR”級。
如本文中所用之“觸媒系統”意指一或多種觸媒與一或多種活化劑及隨意地一或多種載體組成物的混合物。“活化劑”是能加強一或多種觸媒將單體聚合成聚合物的能力 的任何化合物或成分、或化合物或成分之混合物。
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
在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具體例中,提供以丙烯為底質之反應器級聚合物組成物,其包含第一聚合物及第二聚合物之反應器摻合物。本文中所述之聚合物組成物特別適合用於熔噴不織物之彈性層中,以及用於其他應用中。
在一些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包含丙烯及約5重量%至約20重量%之選自乙烯及/或C4-C12 α-烯烴之一或多種共單體。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α-烯烴共單體單元可衍生自乙烯、丁烯、戊烯、己烯、4-甲基-1-戊烯、辛烯、或癸烯。引用乙烯作為α-烯烴共單體以討論以下所述之具體例,但該等具體例同樣適用於其他之利用其他α-烯烴共單體之共聚體的具體例。就此而論,該聚合物可簡單地稱為引用乙烯作為α-烯烴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或聚合物組成物。
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可包含至少約5重量%、或至少約6重量%、或至少約7重量%、或至少約8重量%、或至少約10重量%、或至少約12重量%之乙烯衍生的單元。在那些或其他具體例中,該聚合物可包含至高約20重量%、或至高約19重量%、或至高約18重量%、或至高約17重量%之乙烯衍生的單元、或至高約16重量%之乙烯衍生的單元、或至少約15重量%之乙烯衍生的單元,其中該重量百分比是以該丙烯 衍生之單元及α-烯烴衍生之單元的總重量為基準計。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可視需要地包含約5重量%至約13重量%、或約8重量%至約13重量%之乙烯衍生之單元。換言之,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可包含至少約80重量%、或至少約81重量%之丙烯衍生的單元、或至少約82重量%之丙烯衍生的單元、或至少約83重量%之丙烯衍生的單元、或至少約84重量%之丙烯衍生的單元、或至少約85重量%之丙烯衍生的單元;且在這些或其他具體例中,該聚合物可包含至高約95重量%、或至高約94重量%、或至高約93重量%、或至高約92重量%、或至高約90重量%、或至高約88重量%之丙烯衍生的單元,其中該重量百分比是以該丙烯衍生之單元及α-烯烴衍生之單元的總重量為基準計。
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含有第一及第二聚合物。因此,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之共單體含量可藉由調節該第一聚合物之共單體含量,調節該第二聚合物之共單體含量,及/或調節在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中該第一聚合物對該第二聚合物之比率而調節。同樣地,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之在本文中所述之其他性質諸如MFR可藉由調節在該第一聚合物中之性質,調節在該第二聚合物中之性質,及/或調節在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中該第一聚合物對該第二聚合物之比率等而調節。在一些具體例中,該第一或第二聚合物是無規共聚物,較佳是丙烯及乙烯之無規共聚物,而其他 聚合物是以丙烯為底質之彈料。
一或多個具體例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特徵在於可藉由微分掃描熱量測定法(DSC)測定之熔點(Tm)。為本文之目的,最高溫度峰之極大值被認定是該聚合物之熔點。在本背景中,“峰”定義為在該DSC曲線(熱流量對溫度)之總斜率中由正轉負的改變,且形成最大值,卻無基線(baseline)之變動,其中該DSC曲線被繪製以致會顯示具有正峰之吸熱反應。
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之Tm(藉由DSC測定)是低於約115℃、或低於約110℃、或低於約100℃、或低於約90℃。
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特徵可在於如藉由DSC所測定之熔化熱(Hf)。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等聚合物所具有之熔化熱係至少約0.5焦耳/克、或至少約1.0焦耳/克、或至少約1.5焦耳/克、或至少約3.0焦耳/克、或至少約4.0焦耳/克、或至少約6.0焦耳/克、或至少約7.0焦耳/克。在這些或其他具體例中,該等聚合物特徵可在於Hf小於約75焦耳/克、或小於約70焦耳/克、或小於約60焦耳/克、或小於約50焦耳/克、或小於約30焦耳/克。
如本說明書中所用的,測定Tm及Hf之DSC程序包括以下。該聚合物係在約200℃至約230℃之溫度下在經加熱之壓機中壓縮,且所得之聚合物片在周圍條件下在空氣中懸掛冷卻。利用衝模移除約6至10毫克之聚合物 片。此6至10毫克之樣品在室溫下退火約80至100小時。在此時段結束時,該樣品置於DSC(Perkin Elmer Pyris One Thermal Analysis System)中且冷卻至-50℃至約-70℃。該樣品以10℃/分鐘之速率加熱以達到約200℃之溫度。該樣品保持在200℃下5分鐘且進行第二冷卻-加熱循環。紀錄二循環之結果。熱輸出紀錄為在該樣品之熔融峰下之面積,此一般發生在約0℃至約200℃之間。彼測量單位是焦耳且彼是該聚合物之Hf的量度。
13C NMR所測量的,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所具有之三個丙烯單元之三元組立體規正性是75%或更大,80%或更大,85%或更大,90%或更大,92%或更大,95%或更大,或97%或更大。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範圍包括約75%至約99%,在其他具體例中係約80%至約99%,在其他具體例中係約85%至約99%,在其他具體例中係約90%至約99%,且在其他具體例中係約80%至約97%。三元組立體規正性係藉由在美國專利申請案公告2004/0236042中所述之方法測定。
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可具有下限4或6至上限8或10或12之範圍內的立體規正性指數m/r。在本文中以m/r表示之立體規正性指數係藉由13C核磁共振(“NMR”)測定。該立體規正性指數m/r係如H.N.Cheng在MACROMOLECULES,1984,Vol.17,pp.1950-1955所定義的測定,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符號“m”或“r”描述相鄰丙烯基團對之立體化學,“m”是指內消旋且“r”是指 外消旋。1.0之m/r比率通常描述間規聚合物,且2.0之m/r比率描述無規材料。等規材料理論上可具有接近無限之比率,且很多無規聚合物副產物具有足夠之等規含量以獲得大於50之比率。
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可具有約0.5至約40%,或約1%至約30%,或約5%至約25%之依照DSC程序所測定之結晶度百分比。結晶度可藉由將樣品之Hf除以100%結晶之聚合物的Hf(其對於等規聚丙烯假設為189焦耳/克或對於聚乙烯假設為350焦耳/克)而決定。
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所具有之在室溫下遵照ASTM D-792試驗方法所測量的密度是約0.85克/立方公分至約0.92克/立方公分、或約0.86克/立方公分至約0.90克/立方公分、或約0.86克/立方公分至約0.89克/立方公分。
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可具有之熔體指數(MI)(ASTM D-1238,2.16公斤在190℃下)大於或等於約10克/10分鐘、或大於或等於約20克/10分鐘、或大於或等於25克/10分鐘、或大於或等於約30克/10分鐘。
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可具有之依照ASTM D-1238,2.16公斤重在230℃下所測量之熔體流量(MFR)大於約25克/10分鐘、或大於約27克/10分鐘、或大於約29克/10分鐘、或大於約 30克/10分鐘、或大於約40克/10分鐘、或大於約50克/10分鐘、或大於約60克/10分鐘、或大於約70克/10分鐘、或大於約80克/10分鐘、或大於約90克/10分鐘。在一些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是具有大於約25克/10分鐘之MFR的反應器級聚合物。換言之,該等聚合物具有大於25克/10分鐘之MFR,因為彼係在反應器中製造,且不利用過氧化物處理或不與其他聚合物摻合以在排出該反應器後增加MFR。
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所具有之依照ASTM D-1646所測定的門尼黏度[ML(1+4)@125℃]可小於約100、或小於約75、或小於約50、或小於約30。
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所具有之g’指數值可以是0.95或更大、或至少0.97、或至少0.99,其中g’是使用等規聚丙烯之特性黏度作為基線在該聚合物之Mw下測量。為本文中之使用,該g’指數定義為:
其中ηb是該聚合物之特性黏度且ηl是具有與該聚合物相同之黏度平均分子量(Mv)的線性聚合物的特性黏度。ηl是=KMv α,K及α是對線性聚合物之測量值且應在與供該g’指數測量所用者相同的儀器上獲得。
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所具有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可為約5,000至約1,000,000 克/莫耳、或約10,000至約500,000克/莫耳、或約20,000至約400,000克/莫耳、或約50,000至約300,000克/莫耳。
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所具有之數目平均分子量可為約2,500至約2,500,000克/莫耳、或約5,000至約500,000克/莫耳、或約10,000至約250,000克/莫耳、或約25,000至約200,000克/莫耳。
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所具有之Z平均分子量可為約10,000至約7,000,000克/莫耳、或約50,000至約1,000,000克/莫耳、或約80,000至約700,000克/莫耳、或約100,000至約500,000克/莫耳。
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的分子量分布(MWD=(Mw/Mn)可以是約1至約40、或約1至約15、或約1.8至約5、或約1.8至3。在本發明之一些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顯現出雙峰(bimodal)分子量分布。
用於測定分子量(Mn、Mw及Mz)以及MWD之技術可在美國專利4,540,753(Cozewith,Ju and Ver Strate)中(其為供美國慣例之目的,以引用方式被併入本文中)及其中所引述之引用資料中及在Macromolecules,1988,Vol.21,p.3360-3371(Ver Strate et al.,)(其為供美國慣例之目的,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及其中所引述之引 用資料中發現。例如,分子量可藉由使用配備微分折射指數偵測器且使用聚苯乙烯標準物校正的Water 150凝膠層析法的尺寸排除層析法(SEC)測定。
隨意地,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也可包含一或多種二烯。“二烯”一詞定義為具有二個不飽和位址之烴化合物,亦即具有二個連接碳原子之雙鍵的化合物。依照該背景,在本專利中之“二烯”一詞廣泛地指明在聚合前之二烯單體(例如形成該聚合介質的部份),或已開始聚合之後的二烯單體(也稱為二烯單體單元或二烯衍生之單元)。適用於本發明中之例示的二烯包括但不限於丁二烯、戊二烯、己二烯(例如1,4-己二烯)、庚二烯(例如1,6-庚二烯)、辛二烯(例如1,7-辛二烯)、壬二烯(例如1,8-壬二烯)、癸二烯(例如1,9-癸二烯)、十一碳二烯(例如1,10-十一碳二烯)、十二碳二烯(例如1,11-十二碳二烯)、十三碳二烯(例如1,12-十三碳二烯)、十四碳二烯(例如1,13-十四碳二烯)、十五碳二烯、十六碳二烯、十七碳二烯、十八碳二烯、十九碳二烯、二十碳二烯、二十一碳二烯、二十二碳二烯、二十三碳二烯、二十四碳二烯、二十五碳二烯、二十六碳二烯、二十七碳二烯、二十八碳二烯、二十九碳二烯、三十碳二烯、及具有低於1000克/莫耳之分子量(Mw)的聚丁二烯。直鏈無環之二烯類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1,4-己二烯及1,6-辛二烯。支鏈無環之二烯類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5-甲基-1,4-己二烯、3,7-二甲基-1,6-辛二烯、及3,7-二甲基-1,7-辛二 烯。單環之脂環二烯類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1,4-環己二烯、1,5-環辛二烯、及1,7-環十二碳二烯。多環之脂環稠合的及橋接之環二烯類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四氫茚;降二烯;甲基四氫茚;二環戊二烯;雙環(2.2.1)庚-2,5-二烯;及烯基-、亞烷基-、環烯基-、及環亞烷基降烯類[包括例如5-亞甲基2-降烯、5-亞乙基-2-降烯、5-丙烯基-2-降烯、5-異亞丙基-2-降烯、5-(4-環戊烯基)-2-降烯、5-環亞己基-2-降烯、及5-乙烯基-2-降烯]。經環烯基取代之烯烴類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乙烯基環己烯、烯丙基環己烯、乙烯基環辛烯、4-乙烯基環己烯、烯丙基環癸烯、乙烯基環十二碳烯、及四環十二碳二烯。在本發明之一些具體例中,該二烯類係選自5-亞乙基-2-降烯(ENB);1,4-己二烯;5-亞甲基-2-降烯(MNB);1,6-辛二烯;5-甲基-1,4-己二烯;3,7-二甲基-1,6-辛二烯;1,3-環戊二烯;1,4-環己二烯;乙烯基降烯(VNB);二環戊二烯(DCPD);及其混合物。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二烯是ENB。
在一些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包含0.05重量%至約6重量%之二烯衍生的單元。在另一具體例中,該聚合物包含約0.1重量%至約5.0重量%之二烯衍生的單元、或約0.25重量%至約3.0重量%之二烯衍生的單元、或約0.5重量%至約1.5重量%之二烯衍生的單元。
在某些具體例中,本發明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 成物包含第一聚合物及第二聚合物之摻合物。該聚合物組成物是反應器級組成物,且該第一及第二聚合物之摻合物是反應器摻合物。該第一及第二聚合物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且各自具有通常如上述之與整體摻合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相關的組成及性質。然而精於此技藝之人士將了解:該摻合物所包含之該第一及第二聚合物之組成及性質可與所提供之範圍有偏差,只要所得之反應器摻合物組成物的性質係如本文中所列述的。在本發明之某些具體例中,使用相同觸媒系統製造該第一及第二聚合物。
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的製造
如前述,本發明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包含第一聚合物及第二聚合物之反應器摻合物。該第一及第二聚合物係利用在以下另外詳述之相同觸媒系統製造。
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之聚合係藉由在本文中所述之觸媒系統存在下,一般在0℃至200℃之溫度下使單體反應1秒至10小時而進行。較佳地,使用均質條件,諸如連續溶液程序或具有作為稀釋劑之過量單體的整體聚合程序。該連續程序可以使用某種攪動形式以減低在反應器內之濃度差異且維持穩態聚合條件。該聚合反應熱較佳藉由聚合進料之冷卻被移除,且使該聚合加熱至該聚合,雖然可使用內部冷卻系統。
本發明之聚合物可在分批、半連續、或連續丙烯聚合系統中利用所述之觸媒製造。所要之聚合系統是連續程 序,包括稀釋劑漿液、整體漿液(迴路及攪拌槽)、溶液程序、及氣相(攪拌及流體床)。連續聚合可以在以上任何形式之單一反應器中、在串聯操作之二或多個反應器中、或在並聯操作之二或多個反應器中進行。當在連續程序中操作二或多個反應器時,該多重反應器可以全是相同形式或彼等可以是多個形式之任何組合。
適於製造本文所述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的例示條件說明於下。另外的細節可以在美國專利6,881,800中發現,其為供美國慣例之目的,以引用方式被併入本文中。
在本文之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是包含第一聚合物及第二聚合物之反應器摻合物。該聚合物組成物可藉由現今在此技藝中已知的任何反應器摻合物方法製造。該聚合物可以在任何上述聚合方法 中製造。該反應器摻合物可以在單一反應器、一系列反應器、或多個平行反應器中製造且是反應器級摻合物。在一些具體例中,基本上在該組成物由反應器排出後不添加另外之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至該組成物。
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的三元組立體規正性及立體規正性指數可藉由觸媒(其影響丙烯配置之立體規則性)、聚合溫度(可依此藉由增加溫度降低立體規則性)、及藉由共單體(其易於減低較長之丙烯衍生的序列的濃度)之形式及量得以控制。
太多的共單體可將該藉由立體規則之丙烯衍生的序列的結晶作用所提供之結晶度降至該材料缺乏強度的點上;太少則該材料可太過結晶的。該聚合物之共單體含量及序列分布可以使用13C核磁共振(NMR),藉由精於此技藝之人士習知的方法測量。個別分子量範圍的共單體含量可使用精於此技藝之人士習知的方法,包括富立葉轉換紅外光譜法(FTIR)連同藉由GPC測量樣品得測量,如在Wheeler and Willis,Applied Spectroscopy,1993,Vol.47,pp.1128-1130中所述的。對於含有大於75重量%之丙烯的丙烯-乙烯共聚物而言,此種聚合物之共單體含量(乙烯含量)可測量如下:薄的均質膜在約150℃或以上之溫度下壓縮,且放置在Perkin Elmer PE 1760紅外光譜儀上。記錄由600cm-1至4000cm-1之樣品的全光譜且可以依照以下等式計算乙烯之單體重量百分比:乙烯重量%=82.585-111.987X+30.045X2,其中X是在1155cm-1之 點上的峰高度與在722cm-1或732cm-1之點上的峰高度(使用較高的)的比率。對於具有75重量%或更少之丙烯含量的丙烯-乙烯共聚物而言,該共單體(乙烯)含量可使用在Wheeler and Willis中所述之程序測量。
引用美國專利6,525,157,其測試方法也完全適用於在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提及之多種測量且其含有GPC測量、藉由NMR之乙烯含量測定、及DSC測量之更多細節。
該觸媒與共單體及聚合溫度的組合也可控制立體規則性。在本文中所描述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係使用一或多種觸媒系統製造。適合用於本文中之觸媒系統包含至少一種過渡金屬化合物(也稱為觸媒前驅物)、活化劑、及隨意地載體組成物。在所揭示之方法的聚合反應器上游或聚合反應器中該過渡金屬化合物(觸媒前驅物)與該活化劑在溶液中的接觸產生該觸媒系統之催化活性成分(觸媒)。任何特定之過渡金屬化合物或觸媒前驅物可與多種活化劑產生催化活性成分(觸媒),提供在本發明方法中可採用之廣泛的觸媒。本發明之觸媒系統包含至少一種過渡金屬化合物及至少一種活化劑。此種觸媒系統可隨意地包含雜質清除劑。這些成分分別在以下更詳細描述。
如本文中所用的,利用“相同觸媒系統”製造意指所提及之聚合物係使用過渡金屬化合物(觸媒前驅物)與活化劑之相同混合物製造。換言之,“相同觸媒系統”僅需要確認過渡金屬化合物及活化劑混合物是相同的;彼不需要例 如使用相同量之過渡金屬化合物(或活化劑)以形成所提及之聚合物,也不需在相同聚合條件下使用該過渡金屬化合物(或該活化劑)以形成所提及之聚合物。
在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具體例中,用以製造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的觸媒系統包含二茂金屬化合物。在一些具體例中,該二茂金屬化合物是通式(In1)Y(In2)MX2之橋接雙茚基二茂金屬,其中In1及In2是(較佳是相同的)鍵結至M且藉由Y橋接之經取代或未取代之茚基,Y是橋接基團,其中在該連接In1與In2之直接鏈中的原子數目是1至8且該直接鏈包含C或Si,且M是第3、4、5或6族過渡金屬。In1及In2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若In1及In2經一或多個取代基取代,則該取代基係選自下列者:鹵原子、C1-C10烷基、C5-C15芳基、C6-C25烷芳基、及含N或P之烷基或芳基。例示之此型的二茂金屬化合物包括但不限於μ-二甲基矽烷基雙(茚基)鉿二甲基、μ-二甲基矽烷基雙(茚基)鋯二甲基。
在其他具體例中,該二茂金屬化合物可以是通式(In1)Y(In2)MX2之橋接雙茚基二茂金屬,其中In1及In2是結合至M藉由Y橋接之相同的經取代或未取代之茚基,Y是橋接基團,其中在該連接In1與In2之直接鏈中的原子數目是1至8且該直接鏈包含C或Si,且M是第3、4、5或6族過渡金屬。In1及In2係在第2位置上經甲基取代且在第4位置上經選自下列者取代:C5-C15芳基、C6-C25烷芳基、及含N或P之烷基或芳基。例示之此型的 二茂金屬化合物包括但不限於(μ-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4-(3',5’-二-第三丁基苯基)茚基)鋯二甲基、(μ-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4-(3',5’-二-第三丁基苯基)茚基)鉿二甲基、(μ-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4-萘基茚基)鋯二甲基、(μ-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4-萘基茚基)鉿二甲基、(μ-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4-(N-咔唑基)茚基)鋯二甲基、及(μ-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4-(N-咔唑基)茚基)鉿二甲基。
可選擇地,在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二茂金屬化合物可對應於在美國專利7,601,666中所揭示之一或多式。此種二茂金屬化合物包括但不限於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5,5,8,8-四甲基-5,6,7,8-四氫苯並(f)茚基)鉿二甲基、二苯基矽烷基雙(2-(甲基)-5,5,8,8-四甲基-5,6,7,8-四氫苯並(f)茚基)鉿二甲基、二苯基矽烷基雙(5,5,8,8-四甲基-5,6,7,8-四氫苯並(f)茚基)鉿二甲基、二苯基矽烷基雙(2-(甲基)-5,5,8,8-四甲基-5,6,7,8-四氫苯並(f)茚基)鋯二氯化物、及環丙基矽烷基雙(2-(甲基)-5,5,8,8-四甲基-5,6,7,8-四氫苯並(f)茚基)鉿二甲基。
在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具體例中,用以製造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的觸媒系統的活化劑包含陽離子成分。在一些具體例中,該陽離子成分係為式[R1R2R3AH]+,其中A是氮,且R1及R2一同為-(CH2)a-基團,其中a是3、4、5、或6,且與氮一同形成4-、5-、6-、或7-員之非 芳族環,而經由接鄰之環碳原子,隨意地一或多個芳族或雜芳族環可稠合至該非芳族環,且R3是C1、C2、C3、C4或C5烷基、或N-甲基吡咯啶鎓(methylpyrrolidinium)或n-甲基哌啶鎓。在其他具體例中,該陽離子成分係為式[RnAH]+,其中A是氮,n是2或3,且全部的R是相同的且是C1-C3烷基,諸如三甲基銨、三甲基苯銨、三乙基銨、二甲基苯銨、或二甲基銨。
在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具體例中,用以製造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的觸媒系統的活化劑包含陰離子成分[Y]-。在一些具體例中,該陰離子成分是式[B(R4)4]-之非配位陰離子(NCA),其中R4是芳基或經取代之芳基,彼之一或多個取代基是相同或不同的且是選自下列者:烷基、芳基、鹵原子、鹵化之芳基、及鹵烷基芳基。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取代基是全鹵化之芳基、或全氟化之芳基,包括但不限於全氟苯基、全氟萘基及全氟聯苯基。
在本文中所述之觸媒系統的陽離子及陰離子成分一同形成活化劑化合物。在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該活化劑可以是N,N-二甲基苯銨-四(全氟苯基)硼酸鹽、N,N-二甲基苯銨-四(全氟萘基)硼酸鹽、N,N-二甲基苯銨-肆(全氟聯苯基)硼酸鹽、N,N-二甲基苯銨-肆(3,5-雙(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鹽、三苯基-四(全氟苯基)硼酸鹽、三苯基-四(全氟萘基)硼酸鹽、三苯基--肆(全氟聯苯基)硼酸鹽、三苯基-肆(3,5-雙(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鹽。
由在先前段落中所提及之二茂金屬化合物、陽離子活化劑成分及陰離子活化劑成分的任何混合物所得的觸媒系統應被視為在本文中明確地揭示且可依照本發明用在一或多種烯烴單體的聚合作用中。並且,二種不同活化劑之混合物可與相同或不同二茂金屬化合物一同使用。
適於本發明之目的的活化劑也包括路明氧烷類(或鋁氧烷類)、及烷基鋁類。若不限於理論,鋁氧烷一般相信是由通式(Rx-Al-O)n所示而為環化合物或由通式Rx(Rx-Al-O)nAlRx 2所示而為線性化合物之寡聚的鋁化合物。最普遍地,據相信鋁氧烷是該環化合物及線性化合物之混合物。在鋁氧烷之通式中,Rx獨立是C1-C20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其異構物、及類似者,且n是1-50之整數。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Rx是甲基且n是至少4。甲基鋁氧烷(MAO)以及含有一些較高碳之烷基以改良溶解度的經改質的MAO、乙基鋁氧烷、異丁基鋁氧烷、及類似者係有用於本文所揭示之方法。
另外,適用於本發明中之觸媒系統除了含有上述之過渡金屬化合物及活化劑之外,還含有另外之活化劑(輔活化劑)及/清除劑。輔活化劑是一種能與該過渡金屬錯合物反應以致在與活化劑結合使用時形成活性觸媒。輔活化劑包括鋁氧烷類及烷基鋁類。
在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具體例中,可使用清除劑以清潔任何毒物之反應,否則該毒物會與該觸媒反應且使其鈍化。可用以作為清除劑之一般烷基鋁或烷基硼成分係由通 式RxJZ2表示,其中J是鋁或硼,Rx是獨立是C1-C20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及其異構物,且每一Z獨立是Rx或不同之單價陰離子配位體諸如鹵素(Cl、Br、I)、烷氧化物(ORx)及類似者。例示的烷基鋁類包括三乙基鋁、氯化二乙基鋁、二氯化乙基鋁、三-異丁基鋁、三-正辛基鋁、三-正己基鋁、三甲基鋁及其混合物。例示之烷基硼類包括三乙基硼。清除用化合物也可以是鋁氧烷類及經改質之鋁氧烷類,包括甲基鋁氧烷及經改質的甲基鋁氧烷。
在一些具體例中,用以製造本文所述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的觸媒系統包括過渡金屬成分,其是通式(In1)Y(In2)MX2之橋接雙茚基二茂金屬,其中In1及In2是(較佳是相同的)鍵結至M且藉由Y橋接之經取代或未取代之茚基,Y是橋接基團,其中在該連接In1與In2之直接鏈中之原子數目是1至8且該直接鏈包含C或Si,且M是第3、4、5或6族過渡金屬。In1及In2可經取代或未取代。若In1及In2經一或多個取代基取代,則該取代基係選自下列者:鹵原子、C1-C10烷基、C5-C15芳基、C6-C25烷芳基、及含N或P之烷基或芳基。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用以製造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的過渡金屬成分是μ-二甲基矽烷基雙(茚基)鉿二甲基。
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的性質
本發明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所具有之機械 性及所顯現之彈性效能使該聚合物適用於多種應用中。例如,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本發明之聚合物組成物所具有之依照ASTM D-2240所測定(15秒)的Shore A硬度值大於或等於約65、或大於或等於約68、或大於或等於約70、或大於或等於約75。在該具體例或其他具體例中,該組成物所具有之依照ASTM D-1525所測定(200克)的維卡(Vicat)軟化點可高於或等於約49℃、或高於或等於約50℃、或高於或等於約55℃、或高於或等於約60℃。
另外,在一些具體例中,該聚合物組成物所具有之依照ASTM D-624所測定之Die C撕裂強度可大於或等於約195磅力/吋(34150牛頓/公尺)、或大於或等於約200磅力/吋(35025牛頓/公尺)、或大於或等於約205磅力/吋(35901牛頓/公尺)。該組成物所具有之依照ASTM D-790測定之撓曲模數(1%正割)也可大於或等於約1700 psi(11721 kPa)、或大於或等於約1800 psi(12411 kPa)、大於或等於約2000 psi(13790 kPa)、大於或等於約2500 psi(17237 kPa)。
在一些具體例中,本發明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具有良好之儲存安定性,以致由該聚合物構成之丸粒顯現出些微或無黏聚作用(亦即該等丸粒保持自由流動),即使當在高溫及/或在負荷下長時間儲存。可選擇地,包含本發明之聚合物的丸粒可黏聚,但需要小於約30牛頓、或小於約25牛頓、或小於約20牛頓、或小於約15牛頓,以在彼已於50℃及負荷下儲存1週後分成二或更多 丸粒,此指明良好之儲存安定性。此種儲存安定性試驗係使用以下程序進行:35克聚合物丸粒置於具有約40毫米直徑之50毫升玻璃燒杯中。該燒杯底部用經塗覆鐵氟龍之紡織的玻璃織物膜(Tyagaflor,商業上可得自Cammthane Pty Ltd)覆蓋且杯壁用聚酯膜(Mylar,商業上可得自DuPont Teijin Films)覆蓋以避免該等丸粒黏至玻璃。該丸粒外層也用Tygaflor膜覆蓋。然後在1160克重物施加在該等丸粒上方的情況下,該燒杯儲存在50℃之通氣爐內部1小時。在1週結束時,該燒杯從該爐移出且使該樣品冷卻至室溫。若該樣品在儲存結束時黏聚或凝聚,則小心地將該樣品由該燒杯移出且(在圓柱部分垂直的狀況下)置於張力機的板之間,該張力機係以具有50毫米/分鐘之壓縮速度的壓縮模式操作。在該試驗結束時,使該圓柱打散所需的力被報告。當丸粒在該儲存試驗結束時是自由流動的,則力報告為零。
熔融紡絲不織物組成物
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本發明係關於包含至少一彈性層之熔融紡絲(例如熔噴或紡黏)之不織物組成物(例如織物),其中該彈性層包含如前述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如本文中所用的,“熔融紡絲之不織物組成物”是指具有至少一個熔融紡絲層的組成物,且不需使整個組成物被熔融紡絲或不織的。在一些具體例中,該不織物另外包含一或多個定位在該彈性層之一或二面上的面層 (facing layers)。如本文中所用的,“不織物”是指一種已藉由織造以外之方法製造的紡織材料。例如,若為不織物,則纖維可直接加工成平面之片狀織物結構,然後化學地、加熱地、或機械戶鎖地(或二者)黏合以獲得黏著性織物。
本發明不僅關於不織物組成物諸如織物,也關於用於形成包含本文中所述之聚合物之不織物組成物的方法。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此種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形成包含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的熔融聚合物組成物,形成包含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的纖維,且由該等纖維形成彈性不織物層。在另一具體例中,該方法可另外包含以下步驟:形成一或多個不織物面層,且將該彈性層或多個彈性層置於該面層上。隨意地,一或多個面層可另外置於該彈性層或多個彈性層上,以致該彈性層夾於該等面層之間。
本發明之不織物可藉由在此技藝中已知的任何方法形成。例如,該不織物可藉由熔噴或紡黏程序製造。在某些具體例中,本發明之織物的彈性層或多個彈性層係藉由熔噴程序製造。當該等織物另外包含一或多面層時,該等面層也可藉由熔噴程序、藉由紡黏、或水刺無紡程序或藉由任何其他適合的不織物程序製造。
在一或多個具體例中,本文中所述之不織物的彈性層或多個彈性層主要可由一或多種如前述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構成。雖然該彈性層除了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其為第一聚合物及第二聚合物之反應器摻 合物)之外,還可包含添加劑及/或填料,但不需有另外的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在反應器後與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摻合以形成該彈性層。換言之,該不織物之彈性層基本上可以不含其他在反應器後添加之丙烯均聚物及共聚物。雖然可以摻合另外之聚合物,但為達成高的MFR及良好之加工性,並無需要該另外之聚合物。這可導致改良的熔噴不織物,因為在反應器後之其他聚合物(諸如丙烯均聚物)的添加增加製造成本且可降低該織物之彈性效能。
在該具體例或其他具體例中,由本文中所述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所形成的彈性層所具有之第二循環永久變形可小於約10%、或小於約9.5%、或小於約8.5%、或小於約8%。在該具體例或其他具體例中,此種彈性層所具有之第一循環回縮力量度(在50%回復率下),較佳在75 gsm或更小之基礎重量下,可具有大於約1.3牛頓、大於約1.6牛頓、或大於約1.75牛頓、或大於約1.9牛頓、或大於約2.0牛頓,且第二循環回縮力量度(在50%回復率下)大於約1.5牛頓、或大於約1.6牛頓、或大於約1.7牛頓、或大於約1.8牛頓、或大於約1.9牛頓、或大於約2.0牛頓。
永久變形及在50%回復下之回縮力測定如下。50毫米×100毫米大小的試驗樣品以500毫米/分鐘之速度拉伸至100%之伸長度。100%之伸長度下,在也使諸樣品以500毫米之速度返回至開始狀況之前,諸樣品被固定1秒。該 等樣品被固定30秒,且伸長循環重複二次。該試驗在20℃及50%相對溼度下進行。永久變形是在每一伸長循環後,一旦負荷移除而樣品無法回復到其原有長度時的長度增加,其以該樣品之原有長度的百分比表示。例如,0%之永久變形意指:在伸長後,該樣品完全回復至其原有長度;而100%之永久變形意指:該樣品在伸長後一點也無顯出彈性回復。在50%回復率下之回縮力是在50%回復率下樣品所發揮的力,此力係在該樣品由100%伸長回縮時所測得的且以牛頓表示。
如本文中所用的。“熔噴的纖維”及“熔噴的織物”是指:藉由在某一加工溫度下,通過多個細的且經常是圓形的塑模毛細管,將熔化的熱塑性材料以熔融線或纖絲形式,擠壓入高速且經常是熱的氣流中,該氣流使熔融熱塑性材料纖絲變細以減低其直徑,此可減至微纖維直徑。之後,該熔噴之纖維係被該高速氣流所攜帶且沉積在收集表面上以形成無規分散之熔噴纖維的網狀物或不織物。此種程序通常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3,849,241及6,268,203中。熔噴纖維是連續或不連續的微纖維且依照樹脂可以小於約10微米(例如,對於高MFR之等規聚丙烯樹脂諸如得自ExxonMobil Chemical Company之PP3746G或AchieveTM 6936G1而言);但對於某些樹脂(例如得自ExxonMobil Chemical Company之VistamaxxTM之以丙烯為底質之彈性體)或某些高通量率程序諸如在本文中所述者而言,熔噴纖維所具有之直徑可大於10微米,諸如約 10至約30微米、或約10至15微米。如本文中所用之熔噴一詞意圖涵蓋熔融噴霧程序。
商業上之熔噴程序利用具有相對高通量率(每孔每分鐘超過0.3克(“ghm”)、或超過0.4ghm、或超過0.5ghm、或超過0.6ghm、或超過0.7ghm)之擠出系統。可使用商業之熔噴程序,較佳是得自Biax-Fiberfilm Corporation之高壓熔噴程序,或在試驗或實驗級程序中,製造本發明之織物。在一或多個本發明之具體例中,使用具有約0.01至約3.0ghm、或約0.1至約2.0ghm、或約0.3至約1.0ghm之通量率的擠出系統形成該用以形成該不織物的纖維。
在一些具體例中,利用擠出系統形成用以形成該不織物的纖維,該擠出系統所產生之塑模壓力小於或等於約3000 psi(20684 kPa)、或小於或等於約2500 psi(17237 kPa)、或小於或等於約2000 psi(13790kPa)、或小於或等於約1750 psi(12066 kPa)、或小於或等於約1500 psi(10342 kPa)。在該等或其他具體例中,該擠出系統之塑模壓力可大於或等於100 psi(689 kPa)、或大於或等於約250psi(1724kPa)、或大於或等於約500psi(3447kPa)、或大於或等於約750psi(5171kPa)、或大於或等於約1000 psi(6895kPa)。在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具體例中,與處理具有相同乙烯含量但在相同通量率下具有低於25克/10分鐘之MFR的類似的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所需者相比,該擠出系統之塑模壓力至少低約5%、或 至少低約10%、或至少低約15%。
在該等或其他具體例中,用以製造依照本發明之纖維的擠出系統可在低於約575℉(302℃)、或低於約570℉(299℃)、或低於約560℉(293℃)、或低於約550℉(288℃)、或低於約540℉(282℃)之處理溫度下操作。
在一般之紡黏程序中,將聚合物供應至經加熱的擠出機中,以將該等聚合物熔融及均質化。該擠出機將熔融聚合物供應至紡絲盤,其中該聚合物當通過在該紡絲盤中排成一或多列的細開口時被纖維化,且形成纖絲簾。該等纖絲經常利用低溫空氣冷卻、(經常氣動地)拉伸、且沉積在移動之墊、帶或“形成金屬線”上,以形成該不織物。參見例如美國專利4,340,563;3,692,618;3,802,817;3,338,992;3,341,394;3,502,763;及美國專利3,542,615。如本文中所用之紡黏一詞是要包括水刺無紡程序,其中使用高速噴水(已知為水力纏結)將該等纖絲纏結以形成網狀物。
在該紡黏程序中所製造之纖維的直徑,依照處理條件及由此種纖維所製之織物之所要的最終用途,經常在約10至約50微米範圍內。例如,增加該聚合物的分子量或降低處理溫度獲得較大直徑之纖維。冷卻用空氣溫度及氣動拉伸壓力之改變也對纖維直徑有影響。
在本文中所描述之織物可以是單層,或可以是多層之層合物。一種應用是要由熔噴織物(“M”)及紡黏織物(“S”)製造層合物(或“複合材料”),此種層合物結合 紡黏織物之強度及熔噴織物之較大阻障性的優點。一般層合物或複合材料具有三或更多層,夾在二或更多紡黏層之間的熔噴層,或“SMS”織物複合材料。其它結合的實例是SSMMSS、SMMS、及SMMSS複合材料。複合材料也可由本發明之熔噴或紡黏織物與其他合成或天然材料製成,以製造有用物件。
在某些具體例中,本發明之熔噴或紡黏不織物包含一或多個包含如前述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的彈性層且另外包含一或多個定位在該彈性層之一或二面上的面層。該面層或多個面層可包含在此技藝中已知之適用於此類層中的任何材料。適合之面層材料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一般作為面層的任何可用材料,諸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乳酸(PLA)、及二或多種前述材料的聚合物或纖維摻合物,包括二成份纖維諸如那些具有殼-核結構者。
依照所要之用途,可將多種添加劑合併於該用以製造本文中所述之纖維及織物的聚合物組成物中。此種添加劑可包括但不限於安定劑、抗氧化劑、填料、著色劑、核晶劑、分散劑、脫模劑、助滑劑、阻燃劑、塑化劑、顏料、硫化或固化劑、硫化或固化加速劑、固化阻劑、加工助劑、膠黏化樹脂、及類似者。其它添加劑可包括填料及/或強化材料,諸如碳黑、黏土、滑石、碳酸鈣、雲母、矽石、矽酸鹽、其混合物、及類似者。一級及二級抗氧化劑包括例如位阻酚類、位阻胺類、及磷酸鹽類。核晶劑包括 例如苯甲酸鈉或滑石。並且,為改良結晶速率,也可以利用其他核晶劑,諸如其格勒-納塔型(Ziegler-Natta)烯烴產物或其他高度結晶聚合物。也可以包括其它添加劑諸如分散劑,例如Acrowax C。助滑劑包括例如油酸醯胺及芥酸醯胺。也普遍使用觸媒鈍化劑例如硬脂酸鈣、水滑石、及氧化鈣、及/或在此技藝中已知的其他酸中和劑。
上述之不織物產物可用於很多物件中諸如衛生產品,其包括但不限於尿布、婦女護理產品、及成人失禁用產品。該不織物產物也可用在醫療產品諸如無菌包、隔離袍、手術室用袍、手術袍、手術用腹布、急救敷料、及其他可拋型物件。
參考以下實例及圖,使用以下識別符號:聚合物A是如上述之本發明之丙烯-乙烯共聚物,其具有約15重量%之乙烯含量及約29克/10分鐘之MFR。
聚合物B是如上述之本發明之丙烯-乙烯共聚物,其具有約12重量%之乙烯含量及約30克/10分鐘之MFR。
比較用聚合物1是一種丙烯-乙烯共聚物,其具有約15重量%之乙烯含量及約18克/10分鐘之MFR。比較用聚合物2是利用過氧化物減黏至約32克/10分鐘之MFR的比較用聚合物1。
比較用聚合物3是一種丙烯-乙烯共聚物,其具有約16重量%之乙烯含量及約3克/10分鐘之MFR。
使用以下測試方法以測定某些性質:藉由ASTM D1238測定熔體指數(I2在190℃)及熔體流量(I2在230℃)。
藉由ASTM D2240測定硬度(15秒)。
藉由ASTM D1525測定維卡軟化點(200克)。
藉由ASTM D790測定撓曲模數(1%正割)。
藉由ASTM D638-99測定破裂點之抗張強度及終極伸長度。
藉由ASTM D624測定撕裂強度(Die C)。
除了上列性質之外,也對由聚合物A及B、及比較用聚合物1所形成之基板測定上方負荷(Top Load)、負荷損失(Load Loss)、及永久變形(Permanent Set)。結果在以下表1中報告。
為要製備該聚合物基板,藉由在200℃下以25,000公斤之力將約30克聚合物在經鐵氟龍塗覆之鋁箔片間壓縮成形15分鐘,形成27.94公分×27.94公分之基板。具有27.94公分×27.94公分之內部大小及0.203毫米之厚度的黃銅框作為間隔件。在15分鐘後,使該基板冷卻至室溫,同時保持在壓縮下。然後該基板由該框移除且在室溫下退火48小時。由該基板切割具有76.2毫米×25.4毫米×0.203毫米大小之試驗樣品且然後使用那些試驗樣品以供遲滯試驗。該遲滯試驗進行如下。
將每一測試樣品放置在可由Instron Corporation所得之Instron Renew 1130抗張測試機上。各夾間之距離是 25.4毫米。每一樣品延長至其原長之200%,維持在200%延長度下30秒,且放鬆至其原長。然後該樣品二次延長至其原長之200%,維持在200%延長度下30秒,且放鬆至其原長。上方負荷是分別在該第一及第二延長期間在100%延長度時的負荷(單位為牛頓)。負荷損失是分別在該第一及第二放鬆循環期間在該延長與放鬆循環曲線的負荷(單位為牛頓)之間的差異。永久變形(單位為%)是分別在第一及第二放鬆循環期間在該樣品上之負荷為零時的延長度。
聚合物A及B及比較用聚合物1及2在不同通量率及熔體溫度下被擠壓在具有0.020”塑模毛細管的25吋BIAX實驗室級管線中。
圖1說明在555℉及509℉(291℃及310℃)間之處理溫度下,聚合物A及B、比較用聚合物1、及比較用聚合物2之塑模壓力對通量率。如圖1中所示的,相較於比較用聚合物1,本發明之聚合物可在低塑模壓力下操作,同時維持相同之通量率程度。本發明之聚合物係在與比較用聚合物2類似之塑模壓力下且在相同通量率程度上操作,但無需利用過氧化物減黏的附加處理及花費,而此種減黏對於達成比較用聚合物2所顯現之效能是需要的。在較低之塑模壓力下獲得較高之通量率是想要的,因為彼可獲得較高之製造速率及改良的收益率。此外,相較於比較用聚合物1,本發明之聚合物也能在低的處理溫度下被操作。
圖2說明在500℉及530℉(260℃及277℃)間之處理溫度下,聚合物A及比較用聚合物2之塑模壓力對通量率。如圖2中所示的,本發明之聚合物A可在與比較用聚合物2類似之塑模壓力下且在相同通量率程度上操作,但無需利用過氧化物減黏的附加處理及花費,而此種減黏對於達成比較用聚合物2所顯現之效能是需要的。另外,圖2之通量率與在圖1中所說明者相當,但係在較低處理溫度下獲得。形成包含聚合物A、聚合物B、或比較用聚合物1之中心層的彈性體層合物。所有的層合物另外包含在該中心層之任一面上的面層,其係由均聚丙烯(PP)纖維及商業上得自Jacob Holm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纖維之50/50摻合物所形成。
圖3說明此種包含比較用聚合物1、聚合物A、及聚合物B之中心層的層合物的第一及第二循環永久變形結果。如圖3中所示的,利用本發明之聚合物達成改良的(亦即較低的)永久變形結果。
圖4說明在50%回復率下,對於該層合物之第1及第2循環回縮力結果。如圖4所示,本發明聚合物展現經改善(如較高的回縮力)。
圖5說明使用本文中所述之儲存安定性試驗程序,將比較用聚合物1、比較用聚合物3、聚合物A、及聚合物B之黏聚的丸粒打散所需之力。如圖5中所示的,雖然聚合物A之丸粒黏聚且需要力以將之打散,聚合物B之丸粒即使在高溫及負荷下也不黏聚且無須力以將之打散。這是自 由流動之丸粒的指標,且因此指明本發明之聚合物B的丸粒的改良儲存安定性。
為方便之故,在以上確認多種特定的試驗程序以供測定某些性質。然而,若一般精於此技藝之人士研讀專利且希望決定組成物或聚合物是否具有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確認之特定性質時,則可遵循任何經出版的或經確實認定的方法或試驗程序以測定該性質,雖然特別確認之程序是較佳的。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應被視為涵蓋任何此種程序之結果,即使至不同程序可產生不同結果或量度的程度上。因此,一般精於此技藝之人士是要預期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所反映之測量性質的實驗變化。
已使用一組數字上限及一組數字下限,描述某些具體例及特徵。應了解:除非另外指明,否則預期任何下限至任何上限之範圍。某些下限、上限及範圍在以下一或多項申請專利範圍中顯示。所有數值“約”或“大略”為所指明之值,且將在此技藝中具有一般技能之人士所預期之實驗誤差或變化列入考慮。
如本文中所用的,“基本上無”及“基本上不含”等詞企圖指明主題項目並非有意地以任何量被使用或添加,但可以由於環境或處理狀況而極小量地以雜質形式存在。
若在以上未定義申請專利範圍中之用詞,則該詞應有在相關技藝中之人士所給予該詞之最廣定義,如在至少一經出版之刊物或經發布之專利中所反映的。另外,在本申請案中所引證之所有的專利、測試程序、及其他文件並非 與本申請案不一致且對於所有不允許此種合併的裁判的範圍內,此等揭示以引用方式被完全併入。
在已描述本文中之組成物的不同方面之後,本發明之另外的具體例包括在以下用字母標示之段落中所列者:A.一種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其包含丙烯及約5重量%至約20重量%之乙烯及/或C4-C12 α-烯烴,其中該聚合物組成物具有大於約90%之三元組立體規正性、小於約75焦耳/克之熔化熱、及大於或等於約25克/10分鐘之MFR(230℃,2.16公斤);該聚合物組成物是包含第一聚合物及第二聚合物之反應器摻合物的反應器級組成物;且該第一及第二聚合物二者均係使用相同觸媒系統製造,較佳地該聚合物組成物具有以下之至少一者:(a)大於或等於約195磅力/吋之Die C撕裂強度,及(b)使由該聚合物組成物所形成且在50℃及負荷下儲存1星期之二或多個丸粒打散所需之力小於約20牛頓。
B.如段落A之聚合物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具有大於或等於29克/10分鐘之MFR。
C.如段落A至B之任一者的聚合物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包含約5重量%至約13重量%之乙烯及/或C4-C12 α-烯烴。
D.如段落A至C之任一者的聚合物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具有低於或等於約100℃之熔融溫度。
E.如段落A至D之任一者的聚合物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具有大於或等於約195磅力/吋之Die C撕裂強度。
F.如段落A至E之任一者的聚合物組成物,其中使由該聚合物組成物所形成且在50℃及負荷下儲存1星期之二或多個丸粒打散所需之力小於約20牛頓。
G.一種具有至少一彈性層的不織物組成物,其中該彈性層包含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且其中:該聚合物組成物包含丙烯及約5重量%至約20重量%之乙烯及/或C4-C12 α-烯烴;該聚合物組成物具有大於約90%之三元立體規正性、小於約75焦耳/克之熔化熱、及大於或等於約25克/10分鐘之MFR(230℃,2.16公斤);該聚合物組成物是包含第一聚合物及第二聚合物之反應器摻合物的反應器級組成物;該第一及第二聚合物二者均係使用相同觸媒系統製造;及該不織物組成物具有以下之至少一者:(a)小於或等於約9%之第二循環永久變形;(b)大於約1.6牛頓之第一循環回縮力;(c)在50%回復率下大於約1.5牛頓之第二循環回縮力。
H.如段落G之不織物組成物,其中該聚合物組成物具有大於或等於約29克/10分鐘之MFR。
I.如段落G至H之任一者的不織物組成物,其中 該聚合物組成物包含約5重量%至約13重量%之乙烯及/或C4-C12 α-烯烴。
J.如段落G至I之任一者的不織物組成物,其中該不織物組成物具有小於或等於約9%之第二循環永久變形。
K.如段落G至J之任一者的不織物組成物,其中該不織物組成物具有在50%回復率下大於約1.6牛頓之第一循環回縮力。
L.如段落G至K之任一者的不織物組成物,其中該不織物組成物具有在50%回復率下大於約1.5牛頓之第二循環回縮力。
M.如段落G至L之任一者的不織物組成物,其另外包含一或多個面層,較佳地其中該彈性層是熔噴層,且該等面層之至少一者是紡黏層。並且較佳地,該彈性層是置於二紡黏面層之間的熔噴層,且該紡黏層之至少一者包含耐衝擊共聚物。
N.如段落M之不織物組成物,其中該面層包含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其混合物。
O.一種物件,其包含如段落G至N之任一者的不織物組成物。
P.如段落O之物件,其中該物件是尿布、成人失禁用產品、或其他個人衛生用產品。
Q.一種製造熔融紡絲(較佳是熔噴或紡黏)的組成物(諸如不織物)之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 a.形成熔融之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其包含丙烯及約5重量%至約20重量%之乙烯及/或C4-C12 α-烯烴且具有大於約90%之三元組立體規正性、小於約75焦耳/克之熔化熱、及大於或等於約25克/10分鐘之MFR(230℃,2.16公斤);b.形成包含該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的纖維;及c.由該纖維形成彈性不織物層;其中該聚合物組成物是包含第一聚合物及第二聚合物之反應器摻合物的反應器級組成物,且該第一及第二聚合物係利用相同觸媒系統製造,且較佳地其中該熔融紡絲組成物具有以下之至少一者:(a)小於或等於約9%之第二循環永久變形;(b)在50%回復力下大於約1.6牛頓之第一循環回縮力;(c)在50%回復率下大於約1.5牛頓之第二循環回縮力。
R.如段落Q之方法,其中該聚合物組成物具有大於或等於約29克/10分鐘之MFR。
S.如段落Q至R中任一者的方法,其中該聚合物組成物包含約5重量%至約13重量%之乙烯及/或C4-C12 α-烯烴。
T.如段落Q至S中任一者的方法,其中該纖維係使用具有低於或等於約2000psi之塑模壓力之擠出系統,在約0.5ghm之通量率下所形成。
U.如段落Q至T中任一者的方法,其中該纖維係在低於或等於約570℉之處理溫度下形成。
V.如段落Q至U中任一者的方法,其另外包含形成一或多個不織物面層,且將該彈性不織物層放置在該面層上。
W.如段落V之方法,其中該面層包含聚丙烯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之至少一者。
X.一種物件,其包含藉由段落Q至W中任一者的方法所形成的彈性不織物層。
Y.如段落X之物件,其中該物件是尿布、成人失禁用產品、或其他個人衛生用產品。
Z.一種製造聚合物組成物之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a)在第一反應器中使用第一觸媒系統製造第一聚合物;(b)在第二反應器中使用第二觸媒系統製造第二聚合物;(c)混合該第一聚合物與該第二聚合物以形成該聚合物組成物,其中該第一觸媒系統與該第二觸媒系統是相同的;該聚合物組成物是反應器級組成物且包含丙烯及約5重量%至約20重量%之乙烯及/或C4-C12 α-烯烴且具有大於約90%之三元組立體規正性、小於約75焦耳/克之熔化熱、及大於或等於約25克/10分鐘 之MFR(230℃,2.16公斤);且該聚合物組成物具有以下之至少一者:(a)大於或等於約195磅力/吋之Die C撕裂強度,及(b)使由該聚合物組成物所形成且在50℃及負荷下儲存1星期之二或多個丸粒打散所需之力少於約20牛頓。
AA.如段落Z之方法,其中該聚合物具有大於或等於約29克/10分鐘之MFR。
AB.如段落Z及AA之任一者的方法,其中該聚合物組成物包含約5重量%至約13重量%之乙烯及/或C4-C12 α-烯烴。
AC.如段落Z-AB之任一者的方法,其中該觸媒系統包含過渡金屬化合物,該過渡金屬化合物為下式之橋接之雙茚基二茂金屬:(In1)Y(In2)MX2,其中In1及In2是鍵結至M且藉由Y橋接之經取代或未取代之茚基,Y是橋接基團,其中在該連接In1與In2之直接鏈中之原子數目是1至8且該直接鏈包含C或Si,且M是第3、4、5或6族過渡金屬。
AD.如段落Z-AC中任一者的方法,其中該觸媒系統包含過渡金屬化合物,該過渡金屬化合物為以下之至少一者:μ-二甲基矽烷基雙(茚基)鉿二甲基、μ-二甲基矽烷基雙(茚基)鋯二甲基、(μ-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4-(3',5'-二-第三丁基苯基)茚基)鋯二甲基、(μ- 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4-(3',5'-二-第三丁基苯基)茚基)鉿二甲基、(μ-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4-萘基茚基)鋯二甲基、(μ-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4-萘基茚基)鉿二甲基、(μ-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4-(N-咔唑基)茚基)鋯二甲基、(μ-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4-(N-咔唑基)茚基)鉿二甲基、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5,5,8,8-四甲基-5,6,7,8-四氫苯並(f)茚基)鉿二甲基、二苯基矽烷基雙(2-(甲基)-5,5,8,8-四甲基-5,6,7,8-四氫苯並(f)茚基)鉿二甲基、二苯基矽烷基雙(5,5,8,8-四甲基-5,6,7,8-四氫苯並(f)茚基)鉿二甲基、二苯基矽烷基雙(2-(甲基)-5,5,8,8-四甲基-5,6,7,8-四氫苯並(f)茚基)鋯二氯化物、及環丙基矽烷基雙(2-(甲基)-5,5,8,8-四甲基-5,6,7,8-四氫苯並(f)茚基)鉿二甲基。
AE.如段落Z-AD中任一者的的方法,其中該觸媒系統包含活化劑,該活化劑為以下之至少一者:N,N-二甲基苯銨-四(全氟苯基)硼酸鹽、N,N-二甲基苯銨-四(全氟萘基)硼酸鹽、N,N-二甲基苯銨-肆(全氟聯苯基)硼酸鹽、N,N-二甲基苯銨-肆(3,5-雙(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鹽、三苯基-四(全氟苯基)硼酸鹽、三苯基-四(全氟萘基)硼酸鹽、三苯基--肆(全氟聯苯基)硼酸鹽、三苯基-肆(3,5-雙(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鹽、路明氧烷(alominoxanes)、鋁氧烷(alumoxanes)、及烷基鋁類。
雖然以上係關於本發明之具體例,可以設計本發明之其他及另外的具體例,卻不偏離其基本範圍。
圖1及2顯示在不同熔融溫度下,比較用聚合物及本發明之聚合物的熔噴擠出的塑模壓力對通量率。
圖3顯示本發明之聚合物及比較用聚合物之永久變形測量值。
圖4顯示本發明之聚合物及比較用聚合物之回縮力測量值。
圖5顯示本發明之聚合物及比較用聚合物之儲存安定性試驗結果。

Claims (24)

  1. 一種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其包含丙烯及約5重量%至約20重量%之乙烯及/或C4-C12 α-烯烴,其中該聚合物組成物具有大於約90%之三元組立體規正性、小於約75焦耳/克之熔化熱、及大於或等於約25克/10分鐘之MFR(230℃,2.16公斤);該聚合物組成物是包含第一聚合物及第二聚合物之反應器摻合物的反應器級組成物;該第一及第二聚合物二者均係使用相同觸媒系統製造;且該聚合物組成物具有以下之至少一者:(a)大於或等於約195磅力/吋(lbf/in)之Die C撕裂強度,及(b)根據本文所述之儲存安定性試驗,使由該聚合物組成物所形成且在50℃及負荷下儲存1星期之二或多個丸粒打散所需之力小於約20牛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合物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具有大於或等於29克/10分鐘之MFR。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合物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包含約5重量%至約13重量%之乙烯及/或C4-C12 α-烯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合物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具有低於或等於約100℃之熔融溫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合物組成物,其中該組 成物具有大於或等於約195磅力/吋之Die C撕裂強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中任一項之聚合物組成物,其中使由該聚合物組成物所形成且在50℃及負荷下儲存1星期之二或多個丸粒打散所需之力小於約20牛頓。
  7. 一種具有至少一彈性層的不織物組成物,其中該彈性層包含以丙烯為底質之聚合物組成物,且其中:該聚合物組成物包含丙烯及約5重量%至約20重量%之乙烯及/或C4-C12 α-烯烴;該聚合物組成物具有大於約90%之三元組立體規正性、小於約75焦耳/克之熔化熱、及大於或等於約25克/10分鐘之MFR(230℃,2.16公斤);該聚合物組成物是包含第一聚合物及第二聚合物之反應器摻合物的反應器級組成物;該第一及第二聚合物二者均係使用相同觸媒系統製造;及該不織物組成物具有以下之至少一者:(a)小於或等於約9%之第二循環永久變形;(b)在50%回復率下大於約1.6牛頓之第一循環回縮力;及(c)在50%回復率下大於約1.5牛頓之第二循環回縮力。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不織物組成物,其中該聚合物組成物具有大於或等於約29克/10分鐘之MFR。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不織物組成物,其中該聚合物組成物包含約5重量%至約13重量%之乙烯及/或C4-C12 α-烯烴。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9項中任一項之不織物組成物,其中該不織物組成物具有小於或等於約9%之第二循環永久變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9項中任一項之不織物組成物,其中該不織物組成物具有在50%回復率下大於約1.6牛頓之第一循環回縮力。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9項中任一項之不織物組成物,其中該不織物組成物具有在50%回復率下大於約1.5牛頓之第二循環回縮力。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不織物組成物,其另外包含一或多個面層(facing layers)。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不織物組成物,其中該面層包含聚丙烯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中之至少一者。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4項之不織物組成物,其中該彈性層是熔噴層,且該等面層中之至少一者是紡黏層。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4項之不織物組成物,其中該彈性層是置於二個紡黏面層之間的熔噴層,且其中該等紡黏層中至少一者包含耐衝擊共聚物。
  17. 一種物件,其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不織物組成物。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物件,其中該物件是尿布、成人失禁用產品、或其他個人衛生用產品。
  19. 一種製造聚合物組成物之方法,其包含以下步 驟:(a)在第一反應器中使用第一觸媒系統製造第一聚合物;(b)在第二反應器中使用第二觸媒系統製造第二聚合物;(c)混合該第一聚合物與該第二聚合物以形成該聚合物組成物,其中該第一觸媒系統與該第二觸媒系統是相同的;該聚合物組成物是反應器級組成物且包含丙烯及約5重量%至約20重量%之乙烯及/或C4-C12 α-烯烴,且具有大於約90%之三元組立體規正性、小於約75焦耳/克之熔化熱、及大於或等於約25克/10分鐘之MFR(230℃,2.16公斤);且該聚合物組成物具有以下之至少一者:(a)大於或等於約195磅力/吋之Die C撕裂強度,及(b)使由該聚合物組成物所形成且在50℃及負荷下儲存1星期之二或多個丸粒打散所需之力小於約20牛頓。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方法,其中該聚合物組成物具有大於或等於約29克/10分鐘之MFR。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方法,其中該聚合物組成物包含約5重量%至約13重量%之乙烯及/或C4-C12 α-烯烴。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21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 該觸媒系統包含過渡金屬化合物,該過渡金屬化合物為下式之橋接雙茚基二茂金屬:(In1)Y(In2)MX2,其中In1及In2是鍵結至M且藉由Y橋接之經取代或未取代之茚基,Y是橋接基團,其中在該連接In1與In2之直接鏈中之原子數目是1至8且該直接鏈包含C或Si,且M是第3、4、5或6族過渡金屬。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21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觸媒系統包含過渡金屬化合物,該過渡金屬化合物為以下之至少一者:μ-二甲基矽烷基雙(茚基)鉿二甲基、μ-二甲基矽烷基雙(茚基)鋯二甲基、(μ-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4-(3’,5’-二-第三丁基苯基)茚基)鋯二甲基、(μ-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4-(3’,5’-二-第三丁基苯基)茚基)鉿二甲基、(μ-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4-萘基茚基)鋯二甲基、(μ-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4-萘基茚基)鉿二甲基、(μ-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4-(N-咔唑基)茚基)鋯二甲基、(μ-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4-(N-咔唑基)茚基)鉿二甲基、二甲基矽烷基雙(2-(甲基)-5,5,8,8-四甲基-5,6,7,8-四氫苯並(f)茚基)鉿二甲基、二苯基矽烷基雙(2-(甲基)-5,5,8,8-四甲基-5,6,7,8-四氫苯並(f)茚基)鉿二甲基、二苯基矽烷基雙(5,5,8,8-四甲基-5,6,7,8-四氫苯並(f)茚基)鉿二甲基、二苯基矽烷基雙(2-(甲基)-5,5,8,8-四甲基-5,6,7,8-四氫苯並(f)茚基)鋯二氯 化物、及環丙基矽烷基雙(2-(甲基)-5,5,8,8-四甲基-5,6,7,8-四氫苯並(f)茚基)鉿二甲基。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21項中任一項的方法,其中該觸媒系統包含活化劑,該活化劑為以下之至少一者:N,N-二甲基苯銨-四(全氟苯基)硼酸鹽、N,N-二甲基苯銨-四(全氟萘基)硼酸鹽、N,N-二甲基苯銨-肆(全氟聯苯基)硼酸鹽、N,N-二甲基苯銨-肆(3,5-雙(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鹽、三苯基-四(全氟苯基)硼酸鹽、三苯基-四(全氟萘基)硼酸鹽、三苯基--肆(全氟聯苯基)硼酸鹽、三苯基-肆(3,5-雙(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鹽、路明氧烷(alominoxanes)、鋁氧烷(alumoxanes)、及烷基鋁類。
TW101141359A 2011-12-02 2012-11-07 Polymer compositions and nonwoven compositions prepared therefrom TWI56302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310,146 US8710148B2 (en) 2011-12-02 2011-12-02 Polymer compositions and nonwoven compositions prepared therefro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6915A true TW201336915A (zh) 2013-09-16
TWI563024B TWI563024B (en) 2016-12-21

Family

ID=47178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1359A TWI563024B (en) 2011-12-02 2012-11-07 Polymer compositions and nonwoven compositions prepared therefrom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710148B2 (zh)
EP (1) EP2785788B1 (zh)
TR (1) TR201903430T4 (zh)
TW (1) TWI563024B (zh)
WO (1) WO20130817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7141A1 (en) * 2013-06-04 2014-12-11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Polymer compositions and nonwoven compositions prepared therefrom
CN107614774B (zh) * 2015-06-05 2020-08-11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包含基于丙烯的弹性体组合物的纺粘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US20180305534A1 (en) * 2015-12-31 2018-10-25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Methods for Making Polypropylene and Compositions Made Thereby
KR102317015B1 (ko) * 2017-11-08 2021-10-2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부직포용 호모 폴리프로필렌 수지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WO2019173129A1 (en) * 2018-03-08 2019-09-12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Improved process to produce long-chain branched polyolefins using dienes
US11041035B2 (en) 2018-03-08 2021-06-22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Process to produce long-chain branched polyolefins using dien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38992A (en) 1959-12-15 1967-08-29 Du Pont Process for forming non-woven filamentary structures from fiber-forming synthetic organic polymers
US3502763A (en) 1962-02-03 1970-03-24 Freudenberg Carl Kg Process of producing non-woven fabric fleece
US3341394A (en) 1966-12-21 1967-09-12 Du Pont Sheets of randomly distributed continuous filaments
US3542615A (en) 1967-06-16 1970-11-24 Monsanto Co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nylon non-woven fabric
US3849241A (en) 1968-12-23 1974-11-19 Exxon Research Engineering Co Non-woven mats by melt blowing
DE2048006B2 (de) 1969-10-01 1980-10-30 Asahi Kasei Kogyo K.K., Osaka (Japa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r breiten Vliesbahn
DE1950669C3 (de) 1969-10-08 1982-05-13 Metallgesellschaft Ag, 6000 Frankfurt Verfahren zur Vliesherstellung
US4340563A (en) 1980-05-05 1982-07-20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orming nonwoven webs
US4540753A (en) 1983-06-15 1985-09-10 Exxon Research & Engineering Co. Narrow MWD alpha-olefin copolymers
US5681646A (en) 1994-11-18 1997-10-28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High strength spunbond fabric from high melt flow rate polymers
US7232871B2 (en) 1997-08-12 2007-06-19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Propylene ethylene polymers and production process
US6525157B2 (en) 1997-08-12 2003-02-25 Exxonmobile Chemical Patents Inc. Propylene ethylene polymers
US6268203B1 (en) 1999-01-29 2001-07-31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Biological control of purple loosestrife
CN1333032C (zh) 1999-12-22 2007-08-22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聚丙烯基粘合剂组合物
US6248833B1 (en) 2000-02-29 2001-06-19 Exxon 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Fibers and fabrics prepared with propylene impact copolymers
US6440882B1 (en) 2000-02-29 2002-08-27 Exxon 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Fibers and fabrics prepared with propylene impact copolymers
AU2002222904A1 (en) 2000-10-25 2002-05-06 Exxonmobil Chemical Company Inc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US20050130544A1 (en) 2003-11-18 2005-06-16 Cheng Chia Y. Elastic nonwoven fabrics made from blends of polyolefins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the same
JP5268087B2 (ja) 2004-07-08 2013-08-21 エクソンモービル・ケミカル・パテンツ・インク 超臨界条件におけるポリマー製造
EP1831304B1 (en) * 2004-12-17 2010-05-12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Homogeneous polymer blend and articles therefrom
SG160338A1 (en) 2005-01-31 2010-04-29 Exxonmobil Chem Patents Inc Polymer blends and pellets and methods of producing same
US8288480B2 (en) 2005-06-22 2012-10-16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In-reactor polymer blends
WO2007136459A1 (en) 2006-05-18 2007-11-29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Process to produce polymers with improved handling properties
US8728960B2 (en) 2007-01-19 2014-05-20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Spunbond fibers and fabrics from polyolefin blends
US7863206B2 (en) 2007-11-09 2011-01-04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Fibers and non-wovens prepared with propylene-based elastomers
US20090149605A1 (en) 2007-12-07 2009-06-11 Fina Technology, Inc. Heterophasic propylene based polymers for forming fiber
MX2010013901A (es) 2008-06-16 2011-07-28 Braskem Sa Telas no tejidas unidas por hilatura extensibles.
WO2011102946A1 (en) 2010-02-19 2011-08-25 Exxonmobil Chemical Parents Inc. Elastomeric polymer blends and processes for their production
WO2012064468A2 (en) 2010-11-09 2012-05-18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Meltblown nonwov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m
BR112013032712A2 (pt) * 2011-06-21 2017-01-24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materiais não tecidos elásticos compreendendo polímeros à base de propileno e etilen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85788B1 (en) 2018-12-19
US20140194845A1 (en) 2014-07-10
US9279047B2 (en) 2016-03-08
WO2013081756A1 (en) 2013-06-06
TR201903430T4 (tr) 2019-04-22
US20130143461A1 (en) 2013-06-06
EP2785788A1 (en) 2014-10-08
TWI563024B (en) 2016-12-21
US8710148B2 (en) 2014-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9268B (zh) 纖維及由彼製得之非織材料
JP5722456B2 (ja) 2成分繊維およびそれらを作製する方法
JP6169790B2 (ja) ポリマー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から製造される不織組成物
US20120123374A1 (en) Meltblown Nonwov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m
TW201336915A (zh) 聚合物組成物及由其所製備之不織物組成物
EP2723927B1 (en) Elastic nonwoven materials comprising propylene-based and ethylene-based polymers
JP6142085B2 (ja) 繊維及びこれから調製された不織材料
JP6091709B2 (ja) 繊維及びこれから調製された不織材料
US9908981B2 (en) Polymer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CN112805418B (zh) 双组分聚合物纤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