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6682A - 發光二極體裝置 - Google Patents

發光二極體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26682A
TW201326682A TW100149353A TW100149353A TW201326682A TW 201326682 A TW201326682 A TW 201326682A TW 100149353 A TW100149353 A TW 100149353A TW 100149353 A TW100149353 A TW 100149353A TW 201326682 A TW201326682 A TW 2013266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diode
diode device
cover
cur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9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hih-Sin Hong
Shih-Feng Shao
Chia-Na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Phos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stek Inc filed Critical Phostek Inc
Priority to TW100149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26682A/zh
Priority to CN 201220104210 priority patent/CN202585524U/zh
Priority to CN2012100732157A priority patent/CN103187509A/zh
Publication of TW201326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6682A/zh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調整光型的發光二極體裝置。本發明實施例藉由改變護蓋表面幾何形狀,以改變發光二極體裝置發光的光型。

Description

發光二極體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調整光型的發光二極體裝置。
    在發光二極體晶片製造完成後,經過封裝程序形成發光二極體裝置。良好的發光二極體裝置具有高散熱與光萃取效率,同時具有低能耗與壽命長等優點。
    發光二極體裝置發出的光,通常具有一特定的配光曲線。如果此配光曲線並非為最終產品所需,必須再藉由透鏡、反射罩、擴散板等元件進行二次光學設計,以達到法規或照明產品的配光需求。
    因使用額外的元件,二次光學設計使成本增加。反射板、透鏡、擴散板等會吸收光,導致發光效率降低,浪費能源。此外,一般發光二極體燈具的配光曲線為固定;然而,不同的使用環境,可能會有不同的配光曲線需求。
    鑒於上述,有需要提出一種發光二極體裝置,以高效率、低成本、省能源的方式設計所需的配光曲線。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發光二極體裝置,包含一基板;一發光二極體晶片位於基板上;一護蓋,與發光二極體晶片相隔一距離,護蓋並與基板連接;以及一波長轉換材料,位於護蓋內表面上,或是波長轉換材料分佈於於護蓋之中;其中上述護蓋外表面的側面輪廓包含一直線以及一曲線。
    以下將詳述本案的各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作為例示。除了這些詳細描述之外,本發明還可以廣泛地施行在其他的實施例中,任何所述實施例的輕易替代、修改、等效變化都包含在本案的範圍內,並以之後的專利範圍為準。在說明書的描述中,為了使讀者對本發明有較完整的瞭解,提供了許多特定細節;然而,本發明可能在省略部分或全部這些特定細節的前提下,仍可實施。此外,眾所周知的步驟或元件並未描述於細節中,以避免造成本發明不必要之限制。圖式中相同或類似之元件將以相同或類似符號來表示。特別注意的是,圖式僅為示意之用,並非代表元件實際的尺寸或數量,除非有特別說明。本文所述的方向是以圖式作為參考基準。
    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本發明藉由一次光學設計,達到所需的照明效果或光型。
    由於本發明著重於發光二極體裝置的光學設計,其電路、散熱的細節則未限制,或可使用本領域所已知的結構,因此以下實施例省略這方面的描述。
    一般發光二極體的發光角度通常可達120度以上。此種光型可稱為「散光型」,其特徵是光照範圍大,發光強度在發光角度內為均勻分佈,配光曲線接近普通照明燈。散光型的發光二極體燈適合用於室內和需要光線柔和均勻的場合。
    但某些時候或地點,例如欲強調特徵的局部照明,需要高指向性或特殊效果的光型。為因應此類需求,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發光二極體裝置,藉由改變護蓋表面幾何形狀,以改變發光二極體裝置的發光光型,例如:聚光或蝙蝠翼光型。
    圖1A至圖1D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聚光光型發光二極體裝置。本實例的發光二極體裝置主要包含基板10、護蓋20、發光二極體晶片30。發光二極體晶片30可以間接置放於基板10上,如圖1B所示,發光二極體晶片30可以置放於導線架(lead frame)且/或次級基板(submount)上,再放置於基板10上;或是可以直接置放於基板10上(如圖1D所示),護蓋20與發光二極體晶片30相隔一距離 (spaced apart from the LED chip)。於部分實施例中,護蓋20與發光二極體晶片30之間,可以填充空氣或者透明高分子材料。護蓋並與基板連接,其方式可包含但不限於:配合(fit)、黏著、焊接、螺固等。此處發光二極體晶片30的數量雖為單數,但也可以是複數。
    上述基板10可以是,但不限於,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金屬基印刷電路板(metal core PCB,MCPCB)、陶瓷基板(ceramic substrate)、直接接合銅基板(DBC)、直接鍍銅基板(DPC)等、矽基板、鋁基板、金屬複合材料…等。
    發光二極體裝置更包含一波長轉換材料,用於轉換發光二極體晶片30的發光波長。波長轉換材料可以位於護蓋20的外表面上或是內表面上。於部分實施例中,波長轉換材料係位於護蓋的內表面上。於部分實施例中,波長轉換材料分佈於於護蓋之中。
    為了獲得聚光光型,護蓋20的外表面的側面輪廓(profile)具有一曲線22與一直線24。於部分實施例中,曲線22具有一曲率半徑其中心指向發光二極體晶片30或光源中心點。
    於部分實施例中,定義發光二極體晶片的法線方向為90度,直線24位於曲線22的周圍,曲線22至少涵蓋45度到135度由發光二極體晶片發出的光線。於部分實施例中,護蓋20的外表面係為一體成形,同時具有曲線22與直線24兩者。
    請參考圖1C,護蓋20還具有一內表面。於部分實施例中,內表面的側面輪廓26係為一曲線,且具有一曲率半徑其中心指向發光二極體晶片30或光源中心點;於其他實施例,內表面的側面輪廓26為圓形、梯形、方形,或矩形等的其中之一。
    於本說明書,「內表面」是指面向晶片30或光源中心點的表面,「外表面」是指「內表面」的相對表面。
    圖1D為圖1A至1C實施例的發光強度分佈圖,亦即配光曲線。此配光曲線定義發光二極體晶片法線方向為90度。法線方向可與基板的法線方向平行。此發光二極體裝置的配光曲線呈現聚光光型,光強度最大值為0.4799 w/sr大約落在90度。於本說明書,「聚光光型」是指配光曲線在70度到110度之間的光強度分佈,佔總發光強度的50%以上,較佳者為60%以上。
    圖2A至圖2C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另一種聚光光型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圖2A為立體圖,圖2B為側視圖,圖2C為剖面圖。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處,在於曲線22與直線24的相對尺寸(dimension)與相對高度,以得到不同的指向性強度,其餘細節可沿用第一實施例。此處「高度」定義為曲線22或直線24的最高點與基板10的距離。
    圖2D顯示第二實施例的配光曲線,相關定義同圖1D。如圖,此發光二極體裝置的配光曲線呈現聚光光型,光強度最大值為0.99509 w/sr大約落在90度。相較於第一實施例,此實施例具有更高指向性。
    圖3A至圖3C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又一種聚光光型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圖3A為立體圖,圖3B為側視圖,圖3C為剖面圖。此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的不同處除了曲線22與直線24的相對尺寸與相對高度,還有直線24與基板10方向可具有一夾角α,用於改善正向光的全反射現象。本實施例的其餘細節可沿用第一或第二實施例。
    圖3D顯示第三實施例的配光曲線,相關定義同圖1D。如圖,此發光二極體裝置的配光曲線呈現聚光光型,光強度最大值為0.96773 w/sr大約落在90度。相較於第一實施例,此實施例具有更高指向性。
    圖4A至圖4C顯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蝙蝠翼光型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圖4A為立體圖,圖4B為側視圖,圖4C為剖面圖。此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的不同處在於:曲線22位於直線24的周圍,直線24至少涵蓋60度到120度由發光二極體晶片發出的光線;亦即,直線24的高度大於曲線22的最大高度。本實施例的其餘細節可沿用前述各實施例。
    圖4D顯示第四實施例的配光曲線,相關定義同圖1D。如圖,此發光二極體裝置的配光曲線呈現蝙蝠翼型,光強度最大值為0.25254 w/sr大約落在45度與135度。於本說明書,「蝙蝠翼型」是指其配光曲線具有兩個最大值,分別位於35度至55度之間,與125度至145度之間,且光強度大致呈對稱分佈。此外,法線向量(90度)之光強度,與最大光強度值的比值(百分比)介於大約10%至大約60%之間,較佳值約為20%至50%之間。
    圖5A至圖5C顯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另一種蝙蝠翼光型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圖5A為立體圖,圖5B為側視圖,圖5C為剖面圖。此實施例與第四實施例的不同處在於曲線22與直線24的相對尺寸。本實施例的其餘細節可沿用第四實施例。
    圖5D顯示第五實施例的配光曲線,相關定義同圖1D。如圖,此發光二極體裝置的配光曲線呈現蝙蝠翼型,光強度最大值為0.24962 w/sr大約落在45度與135度。
    圖6A至圖6C顯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又一種蝙蝠翼光型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圖6A為立體圖,圖6B為側視圖,圖6C為剖面圖。此實施例與第五實施例的不同處在於曲線22與直線24的相對尺寸與相對高度。本實施例的其餘細節可沿用第四實施例或第五實施例。
    圖6D顯示第六實施例的配光曲線,相關定義同圖1D。如圖,此發光二極體裝置的配光曲線呈現蝙蝠翼型,光強度最大值為0.26128 w/sr大約落在45度與135度。
    本發明所提供的聚光型發光二極體裝置,其發光強度高、角度小;所射出光型可類似手電筒發出的光束:光斑亮度高,而光斑的週邊亮度低。聚光型發光二極體裝置可適用於製作投射燈、筒燈、檯燈、手電筒等裝置。此外,蝙蝠翼型發光二極體裝置適用於路燈、隧道燈、庭院燈等戶外照明應用。
    本發明僅透過一次光學設計,藉由改變護蓋20的外型,即可達到所需照明效果。護蓋20的其餘細節並未限制。於部分實施例中,圖7顯示一種發光二極體裝置。如圖,護蓋20包含外帽蓋20a (outer cap)、內帽蓋20b,以及一波長轉換材料40位於外帽蓋20a與內帽蓋20b之間,波長轉換材料40用於轉換發光二極體晶片30的發光波長。於部分實施例中,波長轉換材料40之一面直接接觸外帽蓋20a,波長轉換材料40之另一面直接接觸內帽蓋20b,藉以形成三明治結構。於部分實施例中,護蓋20經由內帽蓋20b連接於基板10。連接的方式可包含但不限於:配合(fit)、黏著、焊接、螺固等。於本實施例,內帽蓋20b具有四支腳柱20c,對應固定於基板的孔洞10a中。腳柱20c的高度可等於或者大於孔洞10a的高度。此外,在內帽蓋20b與發光二極體晶片30之間,可以填充空氣50或者透明高分子材料50。
    於本實施例,護蓋20的外形,亦即外帽蓋20a的外形,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但其亦可採用如第二至第六實施例所示範的外形。
    此外,外帽蓋20a、內帽蓋20b為透明材質製成,材質可包含,但不限於:樹脂、環氧樹脂、矽膠、高分子聚合物、透明聚酯光學材料、聚碳酸樹脂、壓克力、玻璃等。
    此外,波長轉換材料40可具有磷光體(phosphor)或量子點(quantum dot)等以轉換波長。磷光體(phosphor)可以是釔鋁石榴石螢光粉(yttrium aluminum garnet,YAG)、鋱鋁石榴石螢光粉(terbium aluminum garnet,TAG)等等。
    圖8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裝置。本實施例與圖7實施例的不同處在於:內帽蓋20b的內表面的側面輪廓26,亦即護蓋20的內表面的側面輪廓26,為矩形。但於其他實施例,內表面的側面輪廓26可以為圓形、梯形或方形。此外,於本實施例,護蓋20的外形,亦即外帽蓋20a的外形,與第四實施例相同,但其亦可採用如其他實施例所示範的外形。
    在另一實施例,外帽蓋20a的內表面與內帽蓋20b的外表面具有大致相同的輪廓,使得波長轉換材料40具有均勻的厚度。
    本發明藉由改變護蓋表面幾何形狀,即可得到所需的照明光型,省下二次光學設計,包含反射罩、擴散板等的成本。同時,因省略二次光學設計,發光二極體晶片所發出的光,其路徑減短、被吸收率降低,能源利用率得以提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凡其他未脫離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括在下述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基板
10a...孔洞
20...護蓋
20a...外帽蓋
20b...內帽蓋
20c...腳柱
22...曲線
24...直線
26...內表面的側面輪廓
30...發光二極體晶片
40...波長轉換材料
50...空氣/透明高分子材料
圖1A至圖1D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圖1A為立體圖,圖1B為側視圖,圖1C為剖面圖,圖1D為側視圖。

圖1E為圖1A至1C實施例的發光強度分佈圖。

圖2A至圖2C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圖2A為立體圖,圖2B為側視圖,圖2C為剖面圖。

圖2D為圖2A至2C實施例的發光強度分佈圖。

圖3A至圖3C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圖3A為立體圖,圖3B為側視圖,圖3C為剖面圖。

圖3D為圖3A至3C實施例的發光強度分佈圖。

圖4A至圖4C顯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圖4A為立體圖,圖4B為側視圖,圖4C為剖面圖。

圖4D為圖4A至4C實施例的發光強度分佈圖。

圖5A至圖5C顯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圖5A為立體圖,圖5B為側視圖,圖5C為剖面圖。

圖5D為圖5A至5C實施例的發光強度分佈圖。

圖6A至圖6C顯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圖6A為立體圖,圖6B為側視圖,圖6C為剖面圖。

圖6D為圖6A至6C實施例的發光強度分佈圖。

圖7顯示一種根據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裝置。

圖8顯示一種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裝置。
10...基板
20...護蓋
22...曲線
24...直線
26...內表面
30...發光二極體晶片

Claims (10)

  1. 一種發光二極體裝置,包含:
        一基板;
        一發光二極體晶片,位於該基板上;
        一護蓋,與該發光二極體晶片相隔一距離,該護蓋並與該基板連接;以及
        一波長轉換材料,位於該護蓋表面上,或是該波長轉換材料分佈於該護蓋之中;
        其中該護蓋外表面的側面輪廓(profile)包含一直線以及一曲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該波長轉換材料係位於該護蓋的內表面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該直線位於該曲線的周圍,且該曲線的高度大於該直線的高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該發光二極體晶片透過該護蓋發出的光具有一聚光光型,其配光曲線在70度到110度之間的光強度分佈,佔總發光強度的50%以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該直線與該基板具有一夾角。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該曲線位於該直線的周圍,且該直線的高度大於該曲線的高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該發光二極體晶片透過該護蓋發出的光具有一蝙蝠翼光型,其配光曲線具有兩個最大值,分別位於35度至55度之間,與125度至145度之間,且光強度值大致呈對稱分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該護蓋具有至少一腳柱,該基板具有相對該腳柱的至少一孔洞,該腳柱與該孔洞透過配合(fit)方式固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該護蓋包含:
        一外帽蓋;
        一內帽蓋,與該基板連接,其中該內帽蓋的外表面與該外帽蓋的內表面具有相似的輪廓,且該外帽蓋的外表面的側面輪廓具有該直線以及該曲線;以及
        該波長轉換材料位於該外帽蓋與該內帽蓋之間,該波長轉換材料用於轉換該發光二極體晶片的發光波長。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該波長轉換材料之一面直接接觸該外帽蓋,該波長轉換材料之另一面直接接觸該內帽蓋,以形成一三明治結構。
TW100149353A 2011-12-28 2011-12-28 發光二極體裝置 TW2013266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9353A TW201326682A (zh) 2011-12-28 2011-12-28 發光二極體裝置
CN 201220104210 CN202585524U (zh) 2011-12-28 2012-03-19 发光二极管装置
CN2012100732157A CN103187509A (zh) 2011-12-28 2012-03-19 发光二极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9353A TW201326682A (zh) 2011-12-28 2011-12-28 發光二極體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6682A true TW201326682A (zh) 2013-07-01

Family

ID=47254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9353A TW201326682A (zh) 2011-12-28 2011-12-28 發光二極體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3187509A (zh)
TW (1) TW20132668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26682A (zh) * 2011-12-28 2013-07-01 Phostek Inc 發光二極體裝置
CN103441123A (zh) * 2013-07-26 2013-1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及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48334U (zh) * 2009-06-05 2011-02-16 珠海市绿色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上的透镜
CN201689910U (zh) * 2010-03-21 2010-12-29 秦彪 一种照明用的led灯芯和led芯片
CN102214778A (zh) * 2011-05-18 2011-10-12 五邑大学 一种led芯片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TW201326682A (zh) * 2011-12-28 2013-07-01 Phostek Inc 發光二極體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85524U (zh) 2012-12-05
CN103187509A (zh) 2013-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99508B2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JP6974069B2 (ja) 発光モジュ−ル及びレンズ
US9885457B2 (en) LED illumination lamp bulb with internal reflector
US9837387B2 (en)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JP5899507B2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JP5903672B2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US8425090B2 (en) Reflector cup and LED lamp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13105748A (ja) 発光装置
TWI442003B (zh) 發光二極體模組
JP2012248553A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US10317018B2 (en) Lighting device
CN201302101Y (zh) 一种led投光灯
US20110044039A1 (en) Led lamp construction with integral appearance
KR20140036670A (ko) 발광소자 패키지 및 이를 구비한 차량용 헤드라이트
US20100259916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140211465A1 (en) Lighting module
KR100990753B1 (ko) 광 조사각의 조절이 가능한 엘이디 모듈
KR101708025B1 (ko) 렌즈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발광장치
TWI565102B (zh) 發光二極體模組及使用該發光二極體模組的燈具
EP2039982A1 (en) LED lighting device for street light
CN110748805B (zh) 一种照明光源系统
TW201326682A (zh) 發光二極體裝置
US10634295B2 (en) LED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method for light irradiation thereof
KR100915990B1 (ko) 고파워 엘이디를 이용한 등기구
KR101185533B1 (ko) 직선형 led 조명 유닛의 제조 방법과 그 제조 방법에 의하여 제조된 직선형 led 조명 유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