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1931A - 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21931A
TW201321931A TW100143344A TW100143344A TW201321931A TW 201321931 A TW201321931 A TW 201321931A TW 100143344 A TW100143344 A TW 100143344A TW 100143344 A TW100143344 A TW 100143344A TW 201321931 A TW201321931 A TW 20132193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ositioning
flexible
tooth
electronic produc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3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ei-Lin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Pei-Lin Hu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i-Lin Huang filed Critical Pei-Lin Huang
Priority to TW100143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21931A/zh
Publication of TW201321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1931A/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能套在手部用於防止電子產品掉落,包括:連接器和至少一撓性帶體,撓性帶體的軸向兩端分別具有活動部和固定部,活動部伸入連接器並能沿著軸向移動,固定部外露於連接器外,連接器距離固定部最遠的一端和固定部分別固定於相對不動的位置,常態時活動部伸入連接器使防脫裝置縮至最短的長度,手部虎口及手背套入防脫裝置時可撐起連接器和撓性帶體,令活動部沿著連接器的軸向移動使防脫裝置的長度增加並且翹曲變形,手部虎口及手背離開後連接器和撓性帶體可藉變形後產生的彈力回復至常態位置;藉此提供一種可以伸長並能藉由自力縮短的防脫裝置。

Description

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可以套在手部之虎口與手背處用於防止物品掉落的裝置,特別是一種適合裝配於電子產品的外殼或保護套,可以套在使用者的手部之虎口與手背,用於防止電子產品不慎掉落的防脫裝置。
電子產業及資訊產業快速發展的當下,輕量化和薄型化已成為電子產品的發展主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電子產品就是現今市場當紅的平板電腦,且根據市場分析報告平板電腦的上市已明顯影響筆記型電腦的出貨量,且逐漸取代筆記型電腦成為目前最受歡迎的電子產品之一。由於輕量化和薄型化的結果,發明式電子產品的操作及使用方式已不同於以往,電子產品不再是笨重而且需要置放於桌子或是固定的位置使用,使用者可以更輕鬆的以單手或雙手就能輕易的持用和操作電子產品,例如體積更小的數位攝影機或是平板電腦,都只需要單手就能輕鬆的持用和操作。
為了避免這類輕薄的電子產品在持用時不慎掉落造成損壞,許多使用於電子產品可以提供防撞或防刮保護功能的護套被開發問市,甚至還可以將平板電腦支撐於適合觀賞的角度。但是這種平板電腦的護套構造設計只能在平板電腦不慎掉落時,避免平板電腦與地面的直接撞擊與磨擦,只能算是被動的防護功能,對於防止裝載有平板電腦的護套墜落,則沒有揭露解決的技術方案。
傳統的小型數位攝影機在機身側邊通常設置有腕帶,使用者持用數位攝影機時可將手部的虎口及手背或是手掌套入腕帶,避免數位攝影機不慎掉落,傳統的腕帶一般是採用編織布如帆布製作,在調整好適當的長度之後利用魔鬼氈將腕帶的長度固定;這種腕帶雖然可以防止持用數位攝影機時不慎掉落,但是突出在機身側邊的腕帶卻會佔用空間,當數位攝影機放置在桌面或其他類似的高處時甚至會成為不慎鉤落數位攝影機的原因。
有鑑於前述電子產品在使用上所遇到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適合裝配於電子產品的外殼或保護套,可以套在使用者手部之虎口與手背,用於防止電子產品不慎掉落的防脫裝置。
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可以伸長套住使用者的手部之虎口與手背,還可以在不使用時,藉由本身的彈力縮短以減少佔用的空間。
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在套住使用者的手部之虎口與手背使用時,還能提供足夠的舒適感和達到吸震散壓的功效。
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實施例構造之一,包括:一連接器和至少一可撓性帶體,該可撓性帶體的軸向兩端分別具有活動部和固定部,該活動部伸入連接器並能沿著軸向移動,該固定部外露於連接器外,連接器距離固定部最遠的一端和固定部分別固定於相對不動的位置,常態時活動部伸入連接器使防脫裝置縮至最短的長度,手部的虎口及手背套入防脫裝置時可撐起連接器和可撓性帶體,令活動部沿著連接器的軸向移動使防脫裝置的長度增加並且翹曲變形,手部的虎口及手背離開後連接器和可撓性帶體可藉由變形後產生的彈力回復至常態位置。
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實施例構造還包括:定位元件和定位齒,定位齒設於撓性帶體的活動部,定位元件設在連接器,定位元件常態保持和定位齒喫合以防止撓性帶體的活動部移動,使用時先透過操作定位元件釋放定位齒,再將手部的虎口及手背套入防脫裝置,利用手部的虎口及手背將防脫裝置撐開至適當位置,再讓定位元件和定位齒回復常態的喫合狀態,藉由手部的虎口及手背或手掌使防脫裝置維持在翹曲變形的使用狀態;反之,在使用者的手部的虎口及手背離開防脫裝置之後,連接器和撓性帶體可藉由變形後產生的彈力回復至常態位置。
依據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實施例,定位齒可以是鋸齒狀、連續的圓弧形或其他等效的形狀。
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另一種實施例構造,包括:一連接器、一第一撓性帶體和一第二撓性帶體,該連接器設有定位元件,第一撓性帶體和第二撓性帶體的軸向兩端分別具有活動部和固定部,活動部設有定位齒,第一撓性帶體和第二撓性帶體的活動部分別從連接器的軸向兩端伸入連接器並能沿著軸向移動,固定部外露於連接器外,第一撓性帶體的固定部和第二撓性帶體的固定部分別固定於相對不動的位置,常態時第一撓性帶體的活動部和第二撓性帶體的活動部伸入連接器使防脫裝置縮至最短的長度,定位元件常態保持和定位齒喫合的關係以防止撓性帶體的活動部移動;使用時先透過操作定位元件釋放定位齒,再將手部虎口及手背套入防脫裝置,以手部虎口及手背撐起連接器、第一撓性帶體和第二撓性帶體,令活動部沿著連接器的軸向移動使防脫裝置的長度增加並且翹曲變形,待連接器被撐起至適當位置,再使定位元件和定位齒回復至常態的喫合狀態,以手部虎口及手背或手掌將防脫裝置維持在翹曲變形的使用狀態;手部虎口及手背離開之後,連接器、第一撓性帶體和第二撓性帶體可藉由變形後產生的彈力回復至常態位置。
依據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實施例,連接器、第一撓性帶體和第二撓性帶體是使用具有彈力與可撓性的材料製造。
依據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實施例,連接器、第一撓性帶體和第二撓性帶體是使用具有彈力與可撓性的塑膠和橡膠其中的一種或其組合製造。
依據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實施例,其中在連接器和手部虎口及手背或手掌接觸的一側還具有一種軟墊,可以提供足夠的舒適感和達到吸震散壓的功效。
由以上的說明可以瞭解,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適合裝配於電子產品的外殼或保護套,使用時先將定位元件和定位齒的喫合狀態釋放,然後將手部虎口及手背或手掌套入防脫裝置,依據手部虎口及手背或手掌的大小將防脫裝置撐開並使其長度增加至適合位置,再使定位元件和定位齒回復至常態的喫合狀態,以手部虎口及手背或手掌將防脫裝置維持在翹曲變形的使用狀態;當手部虎口及手背離開之後,防脫裝置又可自動縮至最短的長度,可以減少佔用的空間,由於防脫裝置是選用具有彈性和可撓性的材料製造,再配合軟墊的設置,將可提供足夠的舒適感和達到吸震散壓的功效。
有關本發明的其他功效及實施例,將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首先請參閱「第1圖」,其中顯示了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一種實施例構造,該防脫裝置適合裝配於電子產品的外殼或保護套,在「第1圖」顯示的例子是將防脫裝置之連接器的一端11及可撓性帶體20之固定部22固定於平板電腦的保護套A至少一側面,可以套在使用者手部的虎口及手背或是手掌用於防止電子產品不慎掉落。發明
[第一種實施例]
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實施例構造包括:連接器10和至少一撓性帶體20,撓性帶體20的軸向兩端分別具有活動部21和固定部22,活動部21伸入連接器10並能沿著軸向移動,固定部22外露於連接器10外,連接器10距離固定部22最遠的一端11和固定部22分別固定於相對不動的位置,常態時活動部21伸入連接器10使防脫裝置縮至最短的長度(見「第4A圖」和「第1圖」中位於保護套A右側之防脫裝置的狀態);使用時,將手部虎口及手背套入防脫裝置用以撐起連接器10和撓性帶體20,令活動部21沿著連接器10的軸向移動使防脫裝置的長度增加並且翹曲變形(如「第3圖」所示),手部虎口及手背離開之後,連接器10和撓性帶體20可藉由變形後產生的彈力回復至常態位置。
「第1圖」所示之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構造分解圖如「第2圖」所示,連接器10和撓性帶體20是使用具有彈力與可撓性的塑膠和橡膠其中的一種或其組合製造而成,所以受到外力變形之後會產生回復至原來形狀的彈力。撓性帶體20是一種具有變形會產生彈力的長條狀元件,活動部21具有定位齒211,定位齒211是一種沿著軸向方向延伸的連續的圓弧形,在此一實施例中,定位齒211共有兩列,分別位在對稱軸向L的兩側位置而且它們的齒面彼此相向,在連接器10具有定位元件,定位元件包括左定位元件12a和右定位元件12b,左定位元件12a和右定位元件12b分別具有可以和定位齒211常態保持喫合的突出部121a和121b,左定位元件12a和右定位元件12b是連接器10之頂蓋101的一部份,在此一實施例,連接器10是一種中空的盒狀元件,包括底面102、頂蓋101、左側壁103和右側壁104,頂蓋101在靠近撓性帶體20之固定部22的一端中央位置有一裂縫105,將頂蓋101分割成兩部份就成為左定位元件12a和右定位元件12b,常態時左定位元件12a的突出部121a和右定位元件12b的突出部121b分別和定位齒211喫合,撓性帶體20的活動部21伸入連接器10使防脫裝置縮至最短的長度(見「第4A圖」),使用時先用手指按壓左定位元件12a的施力部122a和右定位元件12b的施力部122b(見「第4B圖」所示),就能將突出部121a和突出部121b推離定位齒211,令左定位元件12a和右定位元件12b與定位齒211的喫合狀態被釋放,然後將手部虎口及手背或手掌套入防脫裝置,手部虎口及手背套入防脫裝置時可撐起連接器10和撓性帶體20,令活動部21沿著連接器10的軸向移動使防脫裝置的長度增加並且翹曲變形(見「第3圖」所示),依據手部虎口及手背或手掌的大小將防脫裝置撐開並使其長度增加至適合位置,再使左定位元件12a和右定位元件12b回復至與定位齒211喫合的狀態,以手部虎口及手背或手掌將防脫裝置維持在翹曲變形的使用狀態;反之,當手部虎口及手背離開之後,防脫裝置連接器10和撓性帶體20可藉由變形後產生的彈力迫使活動部21朝向連接器10的方向移動(如「第4C圖」所示)並回復至常態位置,以減少佔用的空間。
在底面102還具有一突起的突塊13,在撓性帶體20的活動部21具有一種沿著軸向L方向延伸的狹長型穿孔23,突塊13可以穿過設於活動部21的狹長型穿孔23,當活動部21因為防脫裝置被撐開而沿著連接器10的軸向L移動,可以藉由突塊13的限制而不會掉出連接器10之外。
[第二種實施例]
「第5圖」是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另一種實施例構造,包括:連接器10、第一撓性帶體30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第一撓性帶體30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軸向兩端分別具有活動部301a、301b和固定部302a、302b,第一撓性帶體30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活動部301a、301b分別從連接器30的軸向L兩端伸入連接器10並能沿著軸向L移動,固定部302a、302b外露於連接器10外,第一撓性帶體30a的固定部302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固定部302b分別固定於相對不動的位置,如「第9圖」所示的一種例子是分別固定在保護套A的外表面。常態時第一撓性帶體30a的活動部301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活動部301b都伸入連接器10使防脫裝置縮至最短的長度(見「第7A圖」)。
在「第5圖」中提出了定位齒和定位元件的另一種實施例構造,其中位於第一撓性帶體30a之活動部301a的定位齒311a構造,和位於第二撓性帶體30b之活動部301b的定位齒311b構造是彼此對稱的,所以下文中將以第一撓性帶體30a為代表說明相關的構造。定位齒311a設置在活動部301a的兩個相對外側(活動部301a之橫寬方向的兩側)位置,定位齒311a可以是一種連續的鋸齒狀並且沿著和軸向L平行的方向延伸,連接器10是一種中空的盒狀元件,連接器10由兩個可以彼此結合的上殼14a和下殼14b組成,結合的方式可以利用超音波融接或是黏結技術結合,連接器10仍然具有頂蓋101、底面102、左側壁103和右側壁104,底面102具有突塊13,在第一撓性帶體30a的活動部301a具有一種沿著軸向L方向延伸的狹長型穿孔303a,突塊13可以穿過設於活動部301a的狹長型穿孔303a,當活動部301a因為防脫裝置被撐起而沿著連接器10的軸向L移動,可以因為突塊13的限制而不會掉出連接器10之外。
第一定位元件15a和第二定位元件15b是一種槓桿元件,它們利用分別設於頂蓋101和底面102的轉軸16為支點,分別安裝在連接器10的左右兩側,以第一定位元件15a為例說明如下;第一定位元件15a的兩端具有齒部151a,常態時兩端的齒部151a可以分別和第一撓性帶體30a定位齒311a,以及第二撓性帶體30b的定位齒311b喫合用以防止第一撓性帶體30a之活動部301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之活動部301b移動(如「第6A圖」所示),第一定位元件15a具有突出左側壁103的按壓部152a,按壓部152a的位置介於兩個作為支點的轉軸16之間,在按壓部152a施力,第一定位元件15a就會以轉軸16為支點產生槓桿作用,進而使兩端的齒部151a離開定位齒311a和定位齒311b。
使用時先在按壓部152a和按壓部152b施力,第一定位元件15a和第二定位元件15b就會以轉軸16為支點產生槓桿作用,進而使兩端的齒部151a離開定位齒311a和定位齒311b(如「第6B圖」所示),然後將手部虎口及手背或手掌套入防脫裝置,手部虎口及手背套入防脫裝置時可撐起連接器10,第一撓性帶體30a的活動部301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活動部301b沿著連接器10的軸向移動使防脫裝置的長度增加並且翹曲變形(見「第7B圖」所示),依據手部虎口及手背或手掌的大小將防脫裝置撐開並使其長度增加至適合位置,然後放開按壓部152a和按壓部152b,第一定位元件15a和第二定位元件15b就會回復到常態與定位齒311a和定位齒311b的喫合狀態,將防脫裝置維持在翹曲變形的合適位置(如「第7B圖」和「第9圖」所示);反之,當手部虎口及手背離開之後,防脫裝置連接器10,第一撓性帶體30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可藉由變形後產生的彈力,迫使第一撓性帶體30a的活動部301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活動部301b都伸入連接器10使防脫裝置縮至最短的長度(見「第6C圖」)。
在一實施例中,在連接器10和手部虎口及手背或手掌接觸的一側還具有一種軟墊40(如「第8圖」所示),軟墊40可以選用包括泡棉、矽膠、海棉、PU棉和其他類似的材料其中一種製造,用以提供足夠的舒適感和達到吸震散壓的功效。
[第三種實施例]
請參閱「第10A圖」,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另一種實施例構造,包括:連接器10、第一撓性帶體30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第一撓性帶體30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軸向兩端分別具有活動部301a、301b和固定部302a、302b,第一撓性帶體30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活動部301a、301b分別從連接器30的軸向L兩端伸入連接器10並能沿著軸向L移動,固定部302a、302b外露於連接器10外,第一撓性帶體30a的固定部302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固定部302b分別固定於相對不動的位置。
連接器10是一種中空的盒狀元件,連接器10的一種實施例構造包括兩個可以彼此結合的上殼和下殼14b,結合的方式可以利用超音波融接或是黏結技術結合,連接器10仍然具有頂蓋101、底面102、左側壁103和右側壁104(因係為平面剖面圖,圖中僅繪示下殼14b的構造),底面102具有突塊13,在第一撓性帶體30a的活動部301a具有一種沿著軸向L方向延伸的狹長型穿孔303a,突塊13可以穿過設於活動部301a的狹長型穿孔303a,當活動部301a因為防脫裝置被撐起而沿著連接器10的軸向L移動,可以因為突塊13的限制而不會掉出連接器10之外。
在這種實施例構造中,其中位於第一撓性帶體30a之活動部301a的定位齒311a構造,和位於第二撓性帶體30b之活動部301b的定位齒311b構造是彼此對稱的,所以下文中將以第一撓性帶體30a為代表說明相關的構造。定位齒311a設置在活動部301a的兩個相對外側(活動部301a之橫寬方向的兩側)位置,定位齒311a可以是一種連續的鋸齒狀並且沿著和軸向L平行的方向延伸,定位齒311a被設置在一段懸臂304a,具體而言是在活動部301a平行軸向L的方向形成一道裂縫305a,使得懸臂304a成為一種一端連結在活動部301a而另一端懸空伸出的構造,連接器10的左側壁103和右側壁104朝內部的一側表面具有可以和定位齒311a喫合的連續齒狀部306a。
常態時,第一撓性帶體30a的活動部301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活動部301b伸入連接器10使防脫裝置縮至最短的長度(如「第10A圖」所示),連續齒狀部306a可以分別和第一撓性帶體30a的定位齒311a,以及第二撓性帶體30b的定位齒311b喫合,用以防止第一撓性帶體30a之活動部301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之活動部301b移動(如「第10A圖」所示)。,懸臂304a具有靠近右側壁104和左側壁103的按壓部307a(第二撓性帶體30b也有相同的構造),按壓部307a的位置靠近裂縫305a的開口處,使用時先在右側壁104和左側壁103朝向連接器10的中央施壓,利用右側壁104和左側壁103推擠按壓部307a進而迫使懸臂304a變形,使定位齒311a離開連續齒狀部306a(如「第10B圖」所示),然後將手部虎口及手背或手掌套入防脫裝置,手部虎口及手背套入防脫裝置時可撐起連接器10,第一撓性帶體30a的活動部301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活動部301b沿著連接器10的軸向移動使防脫裝置的長度增加並且翹曲變形,依據手部虎口及手背或手掌的大小將防脫裝置撐開並使其長度增加至適合位置,然後停止對右側壁104和左側壁103施壓,第一撓性帶體30a的定位齒311a,以及第二撓性帶體30b的定位齒311b就會回復到常態狀態分別和連續齒狀部306a喫合,將防脫裝置維持在翹曲變形的合適位置;反之,當手部虎口及手背離開之後,防脫裝置連接器10,第一撓性帶體30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可藉由變形後產生的彈力,迫使第一撓性帶體30a的活動部301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活動部301b都朝向伸入連接器10的方向移動(見「第10C圖」),最後使防脫裝置縮至最短的長度而回復到如「第10A圖」所示的常態位置。
[第四種實施例]
在前述的幾種實施例構造中,定位齒的位置都是設於活動部的左右兩側,而在「第11圖」所顯示的另一種實施例則是另一種構造,其中所提出的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實施例構造,包括:連接器10、第一撓性帶體30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第一撓性帶體30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軸向兩端分別具有活動部301a、301b和固定部302a、302b,第一撓性帶體30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活動部301a、301b分別從連接器30的軸向L兩端伸入連接器10並能沿著軸向L移動,固定部302a、302b外露於連接器10外,第一撓性帶體30a的固定部302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固定部302b分別固定於相對不動的位置。
連接器10是一種中空的盒狀元件,連接器10由兩個可以彼此結合的上殼14a和下殼14b組成,結合的方式可以利用超音波融接或是黏結技術結合,連接器10具有頂蓋101、底面102、左側壁103和右側壁104。
其中在活動部301a和活動部301b的頂面分別具有定位齒308a和定位齒308b,定位齒308a和定位齒308b可以是鋸齒狀、連續的圓弧形或其他等效的形狀,在連接器10具有定位元件17,定位元件17是一種槓桿元件,定位元件17利用分別設於上殼14a的轉軸18a和18b為支點,安裝在連接器10的上殼14a,定位元件17的兩端具有齒部171,常態時兩端的齒部171可以分別和第一撓性帶體30a的定位齒308a,以及第二撓性帶體30b的定位齒308b喫合,用以防止第一撓性帶體30a之活動部301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之活動部301b移動(如「第6A圖」所示),此時第一撓性帶體30a的活動部301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活動部301b都伸入連接器10使防脫裝置縮至最短的長度(如「第12A圖」所示),定位元件17具有突出上殼14a的按壓部172,按壓部172的位置介於兩個作為支點的轉軸18a和轉軸18b之間。
使用時先在按壓部172施力,定位元件17就會以轉軸18a和轉軸18b為支點產生槓桿作用,進而使兩端的齒部171離開定位齒308a和定位齒308b(如「第12B圖」所示),然後將手部虎口及手背或手掌套入防脫裝置,手部虎口及手背套入防脫裝置時可撐起連接器10,第一撓性帶體30a的活動部301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活動部301b沿著連接器10的軸向移動使防脫裝置的長度增加並且翹曲變形,依據手部虎口及手背或手掌的大小將防脫裝置撐開並使其長度增加至合適位置,然後停止對按壓部172施力,定位元件17就會就會回復到常態狀態分別和定位齒308a及定位齒308b喫合,將防脫裝置維持在翹曲變形的合適位置;反之,當手部虎口及手背離開之後,防脫裝置連接器10,第一撓性帶體30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可藉由變形後產生的彈力,迫使第一撓性帶體30a的活動部301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活動部301b都朝向伸入連接器10的方向移動(見「第12C圖」),最後使防脫裝置縮至最短的長度而回復到如「第12A圖」所示的常態位置。
最後請參閱「第13圖」,是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之撓性帶體的另一種實施例構造,在「第13圖」中的防脫裝置,其中的第一撓性帶體30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的一側表面還具有一種突起的加強肋部32,藉由這個加強肋部32可以增加變形後產生的彈力,有助於令第一撓性帶體30a和第二撓性帶體30b回復至常態位置。
雖然本發明已透過上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請求項所界定者為準。
A...保護套
L...軸向
10...連接器
101...頂蓋
102...底面
103...左側壁
104...右側壁
105...裂縫
11...連接器的一端
12a...左定位件
121a...突出部
122a...施力部
12b...右定位件
121b...突出部
122b...施力部
13...突塊
14a...上殼
14b...下殼
15a...第一定位件
151a...齒部
152a...按壓部
15b...第二定位件
16...轉軸
17...定位件
171...齒部
172...按壓部
18a...轉軸
18b...轉軸
20...可撓性帶體
21...活動部
211...定位齒
22...固定部
23...狹長型穿孔
30a...第一可撓性帶體
301a...活動部
302a...固定部
311a...定位齒
30b...第二可撓性帶體
301b...活動部
302b...固定部
311b...定位齒
303a...狹長型穿孔
304a...懸臂
305a...裂縫
306a...連續齒狀部
307a...按壓部
308a...定位齒
308b...定位齒
32...加強肋部
40...軟墊
第1圖,是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構造,顯示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使用在保護套的立體構造圖。
第2圖,是第1圖中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構造分解圖。
第3圖,是第1圖中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局部構造放大圖。
第4A圖,是第1圖中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操作示意圖,顯示常態時可撓性帶體的活動部伸入連接器使防脫裝置縮至最短的長度。
第4B圖,是第1圖中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操作示意圖,顯示手部的虎口及手背套入防脫裝置時撐起連接器和可撓性帶體,令活動部沿著連接器的軸向移動使防脫裝置的長度增加並且翹曲變形。
第4C圖,是第1圖中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操作示意圖,顯示按壓施力部將突出部推離定位齒,使連接器和可撓性帶體可藉由變形後產生的彈力回復至常態位置。
第5圖,是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另一種實施例構造分解圖。
第6A圖,是第5圖中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操作示意圖,顯示常態時可撓性帶體的活動部伸入連接器使防脫裝置縮至最短的長度。
第6B圖,是第5圖中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操作示意圖,顯示手部的虎口及手背套入防脫裝置時撐起連接器和可撓性帶體,令活動部沿著連接器的軸向移動使防脫裝置的長度增加。
第6C圖,是第5圖中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操作示意圖,顯示在按壓部施力使連接器、第一可撓性帶體和第二可撓性帶體能藉由變形後產生的彈力回復至常態位置。
第7A圖,是第5圖中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操作示意圖,顯示常態時可撓性帶體的活動部伸入連接器使防脫裝置縮至最短的長度。
第7B圖,是第5圖中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操作示意圖,顯示手部的虎口及手背套入防脫裝置時撐起連接器和可撓性帶體,令活動部沿著連接器的軸向移動使防脫裝置的長度增加並且翹曲變形。
第8圖,是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另一種實施例構造,顯示在連接器和手部的虎口及手背或手掌接觸的一側還具有一種軟墊。
第9圖,是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顯示是第5圖中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使用在保護套的立體構造圖。
第10A圖,是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另一種實施例構造,顯示常態時可撓性帶體的活動部伸入連接器使防脫裝置縮至最短的長度。
第10B圖,是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另一種實施例構造,顯示手部的虎口及手背套入防脫裝置時撐起連接器和可撓性帶體,令活動部沿著連接器的軸向移動使防脫裝置的長度增加。
第10C圖,是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另一種實施例構造,顯示在按壓部施力使連接器、第一可撓性帶體和第二可撓性帶體能藉由變形後產生的彈力回復至常態位置。
第11圖,是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另一種實施例構造。
第12A圖,是第11圖中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操作示意圖,顯示手部的虎口及手背套入防脫裝置時撐起連接器和可撓性帶體,令活動部沿著連接器的軸向移動使防脫裝置的長度增加。
第12B圖,是第11圖中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操作示意圖,顯示手部的虎口及手背套入防脫裝置時撐起連接器和可撓性帶體,令活動部沿著連接器的軸向移動使防脫裝置的長度增加。
第12C圖,是第11圖中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操作示意圖,顯示在按壓部施力使連接器、第一可撓性帶體和第二可撓性帶體能藉由變形後產生的彈力回復至常態位置。
第13圖,是本發明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的另一種實施例構造,顯示在可撓性帶體的一側表面具有一種突起的加強肋部。
A...保護套
10...連接器
101...頂蓋
103...左側壁
105...裂縫
11...連接器的一端
122a...施力部
122b...施力部
13...突塊
20...可撓性帶體
21...活動部
211...定位齒
22...固定部
23...狹長型穿孔

Claims (10)

  1. 一種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適合裝配於電子產品的外殼或保護套,該防脫裝置包括:一連接器;一可撓性帶體,該可撓性帶體的軸向兩端分別具有活動部和固定部,該活動部伸入該連接器並能沿著軸向移動,該固定部外露於該連接器外,該連接器距離該固定部最遠的一端和該固定部分別固定於相對不動的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其中該可撓性帶體的活動部具有定位齒,該連接器具有定位元件,該定位元件包括左定位元件和右定位元件,該左定位元件和該右定位元件具有施力部以及可以和該定位齒喫合的突出部,常態時,該左定位元件的該突出部和該右定位元件的該突出部分別和該定位齒喫合,按下該左定位元件的施力部和該右定位元件的施力部,可將該突出部推離該定位齒,使該連接器和該撓性帶體可藉由變形後產生的彈力回復至常態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其中該定位齒共有兩列,分別位在對稱該軸向的兩側位置而且該兩列的定位齒的齒面彼此相向,該連接器是一種中空的盒狀元件,包括底面、頂蓋、左側壁和右側壁,該頂蓋在靠近該撓性帶體之該固定部的一端中央位置有一裂縫,將該頂蓋分割成為該左定位元件和該右定位元件,該左定位元件的突出部和該右定位元件的突出部分別和該定位齒喫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其中該定位齒可以是一種沿著該軸向方向延伸的連續的圓弧形、鋸齒狀、或其他等效的形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其中該連接器和手部虎口或手背或手掌接觸的一側還具有一種軟墊。
  6. 一種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適合裝配於電子產品的外殼或保護套,該防脫裝置包括:一連接器;一第一可撓性帶體和一第二可撓性帶體,該第一可撓性帶體和第該二可撓性帶體的軸向兩端分別具有活動部和固定部,該活動部伸入該連接器並能沿著軸向移動,該固定部外露於該連接器外,該第一可撓性帶體的固定部分和該第二可撓性帶體的固定部分別固定於相對不動的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其中該第一可撓性帶體及第二可撓性帶體的活動部具有定位齒,該連接器是一種中空的盒狀元件,包括兩個可以彼此結合的上殼和下殼,該連接器具有底面、頂蓋、左側壁和右側壁,該連接器還具有定位件,在手部的虎口及手背套入該防脫裝置時該定位件和該定位齒喫合,可將該防脫裝置維持在翹曲變形的使用狀態,按下該定位件即可與該定位齒分開,使該連接器和該可撓性帶體可藉由變形後產生的彈力回復至常態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其中該定位齒設置在該活動部的兩個相對外側位置,該定位元件包括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該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是一種具有兩個支點的槓桿元件,該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分別安裝在該連接器的左右兩側,該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的兩端具有齒部,常態時,兩端的該齒部可以分別和該第一撓性帶體的該定位齒,以及該第二撓性帶體的該定位齒喫合,用以防止該第一撓性帶體之該活動部和該第二撓性帶體之該活動部移動,該第一定位元件具有突出該連接器之兩側的按壓部,該按壓部的位置介於該兩個支點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其中在該活動部平行該軸向的方向具有一裂縫,形成一種一端連結在該活動部而另一端懸空伸出的懸臂,該定位齒被設置在該懸臂,該連接器的該左側壁和該右側壁朝內部的一側表面具有可以和該定位齒喫合的連續齒狀部,該懸臂具有靠近該連接器之左側壁和右側壁的按壓部,該按壓部的位置靠近該裂縫的開口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其中該定位齒設於該活動部的頂面,該定位元件是一種槓桿元件,該連接器的該上殼具有二個轉軸作為該定位元件的支點,該定位元件的兩端具有齒部,常態時兩端的該齒部可以分別和該第一撓性帶體的該定位齒,以及該第二撓性帶體的該定位齒喫合,用以防止該第一撓性帶體之該活動部和該第二撓性帶體之該活動部移動,該定位元件具有突出該上殼的按壓部,該按壓部的位置介於兩個作為支點的該轉軸之間。
TW100143344A 2011-11-25 2011-11-25 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 TW2013219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3344A TW201321931A (zh) 2011-11-25 2011-11-25 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3344A TW201321931A (zh) 2011-11-25 2011-11-25 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1931A true TW201321931A (zh) 2013-06-01

Family

ID=49032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3344A TW201321931A (zh) 2011-11-25 2011-11-25 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3219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11882A (en) * 2013-09-05 2014-09-17 Gcs Gb Ltd Security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11882A (en) * 2013-09-05 2014-09-17 Gcs Gb Ltd Security device
GB2511882B (en) * 2013-09-05 2015-03-11 Gcs Gb Ltd Security device
US9626848B2 (en) 2013-09-05 2017-04-18 Gcs (Gb) Limited Security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5602B2 (en) Consumer product attachment systems having a locking assembly
JP6564876B2 (ja) バーチャルリアリティヘッドセット
US8720683B2 (en) Protective shell applicable to a handheld electric apparatus
TWI511386B (zh) 電子裝置之支撐座
TWM514711U (zh) 保護套
US7561419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TWM484179U (zh) 按鍵結構
JP2018505499A (ja) コンピュータ用マウス
TW201321931A (zh) 電子產品的防脫裝置
CN104157214B (zh) 配戴式挠曲显示装置
TWI586587B (zh) 包裝結構
JP2006075346A (ja) ポインティング部材を備えたストラップ
TW201435543A (zh) 電子裝置及其鍵盤
TWI751343B (zh) 頭戴式顯示裝置
WO2005030024A1 (en) Portable wiping cleaner
US20140267048A1 (en) Home Row Key Strip for Touch Screens
JP6330159B1 (ja) 装着時にズレにくい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用防汚用シート
JP3252214B2 (ja) ビデオカメラを固定したフィンガーレス手袋
JP3237998U (ja) 支持板構造
TWM469518U (zh) 保護套
TWI636348B (zh) 手錶及卡合模組
TWI581129B (zh) 穿戴式電子裝置及游標控制裝置
TW201406265A (zh) 電子裝置及保護殼
TWM408974U (en) Anti-shedding structure for tablet PC
CN110764259B (zh) 头戴式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