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9518U - 保護套 - Google Patents

保護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9518U
TWM469518U TW102212765U TW102212765U TWM469518U TW M469518 U TWM469518 U TW M469518U TW 102212765 U TW102212765 U TW 102212765U TW 102212765 U TW102212765 U TW 102212765U TW M469518 U TWM469518 U TW M46951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input device
portable electronic
electronic devic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12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sing-Yi Kao
Chien-I Lin
Yung-Hsiang Chen
Chun-Huang Yu
Hong-Tien Wang
Shi-Kuan Chen
Min-Hsiang Lin
Ming-Chung Liu
Original Assignee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al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TW102212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69518U/zh
Publication of TWM469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9518U/zh

Links

Description

保護套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保護套,且特別是一種適用於調整夾角的保護套。
近年來,隨著科技產業日益發達,電子裝置已頻繁地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且其型態與使用功能越來越多元,便利性與實用性讓這些電子裝置更為普及,可針對不同用途使用。相較於傳統的桌上型電腦(desktop PC),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Notebook Computer,NB)、平板電腦(Tablet PC)與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等產品,其優點在於適合使用者隨身攜帶,故可攜式電子裝置也越來越普及。然而,雖然可攜式裝置具有攜帶方便的特性,但在攜帶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過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容易受到撞擊,而導致損壞或外殼磨損。為減少上述狀況,現已有相當多種類的保護套可供使用。
此外,為了讓使用者以更舒適的角度操作及觀看可攜式電子裝置,或者配置額外的裝置,例如是鍵盤(keyboard)模組, 來增加操作功能,一般會藉由底座或者是其它支撐元件來支撐可攜式電子裝置,以使可攜式電子裝置站立在工作平面(如桌面)上。使用者若欲達到保護及支撐可攜式電子裝置之目的,往往需花費較多的金錢來添購保護套及底座等多樣週邊配件,且在週邊配件增加的情況下,也提高了使用保護套或底座的困難度與繁複程度,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保護套,具有簡易的操作模式。
本新型創作提出一種保護套,適用於調整互相樞接的一可攜式電子裝置與一輸入裝置之間的一夾角。保護套包括一底板、一可折式上蓋以及一滑動模組。底板具有一第一側與相對於第一側的一第二側。輸入裝置適於配置於底板上。可折式上蓋樞設於底板的第一側。可折式上蓋能相對於底板旋轉,且可攜式電子裝置適於連接至可折式上蓋。滑動模組配置於底板與輸入裝置之間,其中輸入裝置能藉由滑動模組而相對於底板沿一移動軸線朝向第一側或第二側移動,以帶動可攜式電子裝置移動,並能帶動可折式上蓋相對於底板旋轉,以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之間的夾角。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滑動模組包括至少一滑軌以及至少一滑動件。滑軌配置於底板與輸入裝置的其中之一,滑動件配置於底板與輸入裝置的其中另一,其中滑動件對應 地滑設於滑軌上,以使輸入裝置能藉由滑軌與滑動件相對於底板移動。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滑軌具有多個凸點結構,依序排列在滑軌上。輸入裝置能藉由滑動模組相對於底板移動,以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之間的夾角,而滑動件相對於滑軌移動並卡合於凸點結構的其中之一,以固定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之間的夾角。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可折式上蓋包括一第一區段以及一第二區段。可攜式電子裝置配置於第一區段上。第二區段連接第一區段與底板的第一側,其中第一區段與第二區段之間具有一第一樞軸,第一區段能沿第一樞軸相對於第二區段旋轉而使可折式上蓋呈現彎折狀,而第二區段與底板的第一側之間具有一第二樞軸,第二區段能沿第二樞軸相對於底板旋轉。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保護套更包括多個凸起部,配置於底板上並接觸輸入裝置的一底面。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各凸起部為一條狀凸肋,配置於底板上並沿移動軸線延伸。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底板具有平行於移動軸線的兩滑動側緣,而輸入裝置具有平行於移動軸線的兩滑動側軌。兩滑動側軌分別對應於兩滑動側緣,輸入裝置藉由兩滑動側軌與兩滑動側緣相對於底板沿移動軸線移動。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保護套更包括多個 止滑塊,配置於底板上並鄰近於底板的第一側。當輸入裝置藉由滑動模組相對於底板沿移動軸線移動至第一側時,止滑塊接觸輸入裝置的一底面。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保護套更包括至少一第一磁性件與至少一第二磁性件,分別配置於底板與輸入裝置。當輸入裝置藉由滑動模組相對於底板沿移動軸線移動至第一側時,第一磁性件與第二磁性件互相吸附。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可折式上蓋適於藉由磁吸而連接可攜式電子裝置。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具有一顯示面與相對於顯示面的一背面。可折式上蓋連接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背面。當可攜式電子裝置以顯示面面向輸入裝置而重疊於輸入裝置上時,保護套的可折式上蓋與底板覆蓋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
基於上述,本新型創作的保護套適用於互相樞接的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其中保護套的滑動模組配置於底板與輸入裝置之間,輸入裝置能藉由滑動模組而相對於底板沿移動軸線移動,以帶動可攜式電子裝置移動,並能帶動可折式上蓋相對於底板旋轉,以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之間的夾角。據此,本新型創作的保護套具有簡易的操作模式。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50‧‧‧可攜式電子裝置
52‧‧‧顯示面
54‧‧‧背面
60‧‧‧輸入裝置
62‧‧‧操作面
64‧‧‧底面
66a、66b‧‧‧滑動側軌
100‧‧‧保護套
110‧‧‧底板
112‧‧‧第一側
114‧‧‧第二側
116a、116b‧‧‧滑動側緣
120‧‧‧可折式上蓋
122‧‧‧第一區段
124‧‧‧第二區段
130‧‧‧滑動模組
132‧‧‧滑軌
132a‧‧‧凸點結構
134‧‧‧滑動件
140‧‧‧凸起部
150‧‧‧止滑塊
160‧‧‧第一磁性件
170‧‧‧第二磁性件
A1‧‧‧第一樞軸
A2‧‧‧第二樞軸
D‧‧‧移動軸線
t‧‧‧厚度
圖1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保護套結合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於關閉狀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保護套結合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於開啟狀態的示意圖。
圖3是圖2的保護套結合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4是圖2的保護套與輸入裝置的示意圖。
圖5是圖3的保護套的俯視示意圖。
圖6是圖3的保護套結合輸入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1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保護套結合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於關閉狀態的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保護套結合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於開啟狀態的示意圖。圖3是圖2的保護套結合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的側視示意圖。請參考圖1至圖3,在本實施例中,保護套100適於結合互相樞接的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以保護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並用以調整互相樞接的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之間的夾角。可攜式電子裝置50具有顯示面52與相對於顯示面52 的背面54。輸入裝置60具有操作面62與相對於操作面62的底面64。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互相樞接,以具有連動的功能,其中可攜式電子裝置50例如是平板電腦(Tablet PC),而輸入裝置60例如是鍵盤(Keyboard),但本新型創作並不限制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的種類。
圖4是圖2的保護套與輸入裝置的示意圖。為使圖式更為清楚,圖4以不同視角分別繪示保護套100與輸入裝置60,並省略繪示保護套100的部分結構。請參考圖1至圖4,在本實施例中,保護套100包括底板110、可折式上蓋120以及滑動模組130(繪示於圖4)。底板110具有第一側112與相對於第一側112的第二側114,可折式上蓋120樞設於底板110的第一側112,且可折式上蓋120能相對於底板110旋轉。可攜式電子裝置50適於以背面54連接至可折式上蓋120,而輸入裝置60適於以底面64配置於底板110上。因此,當可攜式電子裝置50以顯示面52面向輸入裝置60的操作面62而重疊於輸入裝置60上時,可攜式電子裝置50的顯示面52以及輸入裝置60的操作面62隱藏於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之間(可定義為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處於關閉狀態),而保護套100的可折式上蓋120與底板110覆蓋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以保護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如圖1所示。相對地,當可攜式電子裝置50相對於輸入裝置60旋轉時,可攜式電子裝置50的顯示面52以及輸入裝置60的操作面62外露,使用者可以操作可攜式電子 裝置50的顯示面52以及輸入裝置60的操作面62(可定義為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處於開啟狀態),而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之間具有角度,如圖2所示。
另一方面,請參考圖2至圖4,在本實施例中,滑動模組130配置於底板110與輸入裝置60的底面64之間,其中輸入裝置60能藉由滑動模組130相對於底板110沿移動軸線D朝向第一側112或第二側114移動,以帶動可攜式電子裝置50移動,並能帶動可折式上蓋120相對於底板110旋轉,以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之間的夾角,如圖1與圖2所示。換言之,當輸入裝置60藉由滑動模組130相對於底板110移動時,可以藉由保護套100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50的顯示面52與輸入裝置60的操作面62之間的夾角。由此可知,使用者僅需手動推移輸入裝置60,而使輸入裝置60相對於底板110移動,便能藉由輸入裝置60與可攜式電子裝置50之間的連動關係以及保護套100而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之間的夾角。當輸入裝置60相對於底板110朝向第二側114移動時,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之間的夾角逐漸變大,而當輸入裝置60相對於底板110朝向第一側112移動時,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之間的夾角逐漸變小,直到輸入裝置60相對於底板110移動至第一側112時,可攜式電子裝置50可以藉由相對於輸入裝置60旋轉而重新重疊於輸入裝置60上,而保護套100覆蓋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據此,保護套100具有簡易的操作模式。
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可折式上蓋120包括第一區段122以及第二區段124,第二區段124連接第一區段122與底板110的第一側112。可折式上蓋120的第一區段122例如是藉由磁吸而連接可攜式電子裝置50,以使可攜式電子裝置50配置於第一區段122上。第一區段122與第二區段124之間具有第一樞軸A1,第一區段122能沿第一樞軸A1相對於第二區段124旋轉而使可折式上蓋120呈現彎折狀,而第二區段124與底板110的第一側112之間具有第二樞軸A2,第二區段124能沿第二樞軸A2相對於底板110旋轉。由於可折式上蓋120的第一區段122連接可攜式電子裝置50的背面54,因此當可攜式電子裝置50受到輸入裝置60的帶動而移動時,可攜式電子裝置50帶動可折式上蓋120的第一區段122沿第一樞軸A1相對於第二區段124旋轉,並帶動第二區段124沿第二樞軸A2相對於底板110旋轉。據此,在輸入裝置60相對於底板110沿移動軸線D移動,而帶動可攜式電子裝置50移動之後,可折式上蓋120可以對應地調整其與底板110之間的角度與其第一區段122以及第二區段124之間的彎折程度,而用以支撐可攜式電子裝置50,如圖3所示。
圖5是圖3的保護套的俯視示意圖。為使圖式更為清楚,圖5省略繪示保護套100的部分構件(例如是可折式上蓋120)。請參考圖3至圖5,在本實施例中,滑動模組130包括兩滑軌132以及兩滑動件134。兩滑軌132配置於底板110並沿移動軸線D延伸,兩滑動件134配置於輸入裝置60的底面64,其中兩滑動件 134分別對應地滑設於兩滑軌132上,以使輸入裝置60能藉由滑軌132與滑動件134之間的相對移動而沿移動軸線D相對於底板110移動。然而,上述的滑動模組130僅是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在其他實施例中,滑動模組可僅具有互相配合的一個滑軌132以及一個滑動件134,或可具有互相配合的多個滑軌132以及多個滑動件134。此外,滑動模組130的滑軌132可以調整為配置於輸入裝置60的底面64,而滑動件134調整為配置於底板110,如此同樣可以使輸入裝置60藉由滑軌132與滑動件134之間的相對移動而相對於底板110移動。本新型創作並不限制滑動模組的具體實施方式,其可依序實際需求作調整。
另一方面,請參考圖5,在本實施例中,滑軌132具有多個凸點結構132a,依序排列在滑軌132上。凸點結構132a例如是位在滑軌132的相對兩邊緣的多個凸起,而凸點結構132a中的凸起所構成的形狀配合滑動件134的側緣的形狀。據此,當輸入裝置60藉由滑動模組130相對於底板110移動,而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之間的夾角時,滑動件134相對於滑軌132移動一預定距離,並卡合於凸點結構132a的其中之一,以固定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之間的夾角。換言之,在輸入裝置60藉由滑動模組130相對於底板110移動的過程中,滑動件134在滑軌132上滑動,直至卡合於凸點結構132a的其中之一而停止滑動,進而使輸入裝置60停止相對於底板110移動而固定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之間的夾角。據此,在輸入裝置60藉 由相對於底板110移動而調整其與可攜式電子裝置50之間的夾角之後,輸入裝置60可藉由滑動件134固定在凸點結構132a上而固定在底板110上的一定點並停止移動,使得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具有穩固的操作狀態。當使用者欲重新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之間的夾角時,僅需施力推動輸入裝置60,使配置於輸入裝置60上的滑動件134脫離凸點結構132a,即可使滑動件134重新在滑軌132上滑動,或移動至另一個凸點結構132a,而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50與輸入裝置60之間的夾角。
請參考圖3至圖5,在本實施例中,保護套100更包括多個凸起部140、多個止滑塊150、第一磁性件160與第二磁性件170(繪示於圖4)。凸起部140例如是由聚甲醛(polyoxymethylene,POM)製成的條狀凸肋。條狀凸肋配置於底板110上並沿移動軸線D延伸。然而,本新型創作並不限制凸起部140的形狀與材質。凸起部140配置於底板110上並接觸輸入裝置60的底面64,可以藉由減少輸入裝置60與底板110之間的接觸面積而降低摩擦力,進而使輸入裝置60與底板110之間的相對移動更為順暢。此外,止滑塊150配置於底板110上並鄰近於底板110的第一側112。第一磁性件160與第二磁性件170分別配置於底板110與輸入裝置60。當輸入裝置60藉由滑動模組130相對於底板110沿移動軸線D移動至第一側112時,止滑塊150接觸輸入裝置60的底面64,而第一磁性件160與第二磁性件170互相吸附。據此,止滑塊150以及互相吸附的第一磁性件160與第二磁性件170可在輸入裝置 60相對於底板110移動至第一側112時作為緩衝,以避免輸入模組60在相對於底板110快速移動的過程中撞擊保護套100。
圖6是圖3的保護套結合輸入裝置的側視示意圖。為使圖式更為清楚,圖6省略繪示保護套100的部分構件(例如是可折式上蓋120)。請參考圖3與圖6,在本實施例中,底板110的厚度t約為2mm,但本新型創作不限制於此。底板110具有平行於移動軸線D的兩滑動側緣116a與116b,而輸入裝置60具有平行於移動軸線D的兩滑動側軌66a與66b。兩滑動側軌66a與66b分別對應並扣合於兩滑動側緣116a與116b上。據此,輸入裝置60藉由兩滑動側軌66a與66b與兩滑動側緣116a與116b相對於底板110沿移動軸線D移動。換言之,由於滑動側緣116a與116b以及滑動側軌66a與66b均平行於移動軸線D,且滑動側軌66a與66b分別扣合於兩滑動側緣116a與116b上,故輸入裝置60受到兩滑動側軌66a與66b與兩滑動側緣116a與116b的限制而僅能沿移動軸線D相對於底板110移動,故可避免輸入裝置60在移動過程中產生晃動。據此,保護套100具有穩固的操作模式。
綜上所述,本新型創作的保護套適用於互相樞接的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其中保護套的滑動模組配置於底板與輸入裝置之間,輸入裝置能藉由滑動模組而相對於底板沿移動軸線移動,以帶動可攜式電子裝置移動,並能帶動可折式上蓋相對於底板旋轉,以調整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輸入裝置之間的夾角。此外,輸入裝置的兩滑動側軌對應並扣合於底板的兩滑動側緣,用以限 制輸入裝置僅能沿移動軸線相對於底板移動。據此,本新型創作的保護套具有簡易且穩固的操作模式。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50‧‧‧可攜式電子裝置
52‧‧‧顯示面
54‧‧‧背面
60‧‧‧輸入裝置
62‧‧‧操作面
64‧‧‧底面
100‧‧‧保護套
110‧‧‧底板
112‧‧‧第一側
114‧‧‧第二側
120‧‧‧可折式上蓋
122‧‧‧第一區段
124‧‧‧第二區段
A1‧‧‧第一樞軸
A2‧‧‧第二樞軸

Claims (11)

  1. 一種保護套,適用於調整互相樞接的一可攜式電子裝置與一輸入裝置之間的一夾角,該保護套包括:一底板,具有一第一側與相對於該第一側的一第二側,該輸入裝置適於配置於該底板上;一可折式上蓋,樞設於該底板的該第一側,該可折式上蓋能相對於該底板旋轉,且該可攜式電子裝置適於連接至該可折式上蓋;以及一滑動模組,配置於該底板與該輸入裝置之間,其中該輸入裝置能藉由該滑動模組而相對於該底板沿一移動軸線朝向該第一側或該第二側移動,以帶動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移動,並能帶動該可折式上蓋相對於該底板旋轉,以調整該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該輸入裝置之間的該夾角。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保護套,其中該滑動模組包括:至少一滑軌,配置於該底板與該輸入裝置的其中之一;以及至少一滑動件,配置於該底板與該輸入裝置的其中另一,其中該滑動件對應地滑設於該滑軌上,以使該輸入裝置能藉由該滑軌與該滑動件相對於該底板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保護套,其中該滑軌具有多個凸點結構,依序排列在該滑軌上,該輸入裝置能藉由該滑動模 組相對於該底板移動,以調整該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該輸入裝置之間的該夾角,而該滑動件相對於該滑軌移動並卡合於該些凸點結構的其中之一,以固定該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該輸入裝置之間的該夾角。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保護套,其中該可折式上蓋包括:一第一區段,該可攜式電子裝置配置於該第一區段上;以及一第二區段,連接該第一區段與該底板的該第一側,其中該第一區段與該第二區段之間具有一第一樞軸,該第一區段能沿該第一樞軸相對於該第二區段旋轉而使該可折式上蓋呈現彎折狀,而該第二區段與該底板的該第一側之間具有一第二樞軸,該第二區段能沿該第二樞軸相對於該底板旋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保護套,更包括:多個凸起部,配置於該底板上並接觸該輸入裝置的一底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保護套,其中各該凸起部為一條狀凸肋,配置於該底板上並沿該移動軸線延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保護套,其中該底板具有平行於該移動軸線的兩滑動側緣,而該輸入裝置具有平行於該移動軸線的兩滑動側軌,該兩滑動側軌分別對應於該兩滑動側緣,該輸入裝置藉由該兩滑動側軌與該兩滑動側緣相對於該底板沿該移動軸線移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保護套,更包括: 多個止滑塊,配置於該底板上並鄰近於該底板的該第一側,當該輸入裝置藉由該滑動模組相對於該底板沿該移動軸線移動至該第一側時,該止滑塊接觸該輸入裝置的一底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保護套,更包括:至少一第一磁性件與至少一第二磁性件,分別配置於該底板與該輸入裝置,當該輸入裝置藉由該滑動模組相對於該底板沿該移動軸線移動至該第一側時,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二磁性件互相吸附。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保護套,其中該可折式上蓋適於藉由磁吸而連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保護套,其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具有一顯示面與相對於該顯示面的一背面,該可折式上蓋連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該背面,當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該顯示面面向該輸入裝置而重疊於該輸入裝置上時,該保護套的該可折式上蓋與該底板覆蓋該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該輸入裝置。
TW102212765U 2013-07-05 2013-07-05 保護套 TWM469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2765U TWM469518U (zh) 2013-07-05 2013-07-05 保護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2765U TWM469518U (zh) 2013-07-05 2013-07-05 保護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9518U true TWM469518U (zh) 2014-01-01

Family

ID=50347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12765U TWM469518U (zh) 2013-07-05 2013-07-05 保護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695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7947A (zh) * 2019-11-19 2020-04-28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支撑机构及电子装置
CN113898851A (zh) * 2021-12-06 2022-01-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支架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7947A (zh) * 2019-11-19 2020-04-28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支撑机构及电子装置
CN113898851A (zh) * 2021-12-06 2022-01-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支架和电子设备
CN113898851B (zh) * 2021-12-06 2022-02-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支架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34585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8089760B2 (en) Notebook computer
US20130128443A1 (en) Portable Computer
US9921610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upporter
US8665589B2 (en) Peripheral input device
US805002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363143B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oving mechanism thereof
TWI708029B (zh) 舉升機構及電子裝置殼體
TWI520168B (zh) 具有可升降按鍵模組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WO2015100966A1 (zh) 便携式显示装置
TWI498492B (zh) 電子裝置及其鉸鍊結構
US865451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526142B (zh) 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TWI511650B (zh) 可樞轉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US9876521B2 (en) Sliding stand assembly
TWI510888B (zh) 電子裝置及其鍵盤
US8922984B2 (en) Portable computer
TW201521554A (zh) 具有支撐機構的電子裝置
TWI540947B (zh) 電子裝置
TWM469518U (zh) 保護套
TWM575953U (zh) Bending mechanism and flexible screen display device
TWI616742B (zh) 擴充基座與應用其之電子組件
TW201304657A (zh) 用來調整電子裝置之傾斜角度的腳架機構以及電子裝置
CN103513712B (zh) 应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支撑机构及其旋转式电子设备
TWI535925B (zh) 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