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5431A - 折疊式除塵撢(二) - Google Patents

折疊式除塵撢(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5431A
TW201315431A TW101114099A TW101114099A TW201315431A TW 201315431 A TW201315431 A TW 201315431A TW 101114099 A TW101114099 A TW 101114099A TW 101114099 A TW101114099 A TW 101114099A TW 201315431 A TW201315431 A TW 20131543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sleeve
dust
fixing member
gri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4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Jing Yang
Bai-Yong Lin
Yi-Jun Pan
Original Assignee
Ya-Jing Y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Jing Yang filed Critical Ya-Jing Yang
Priority to TW1011140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15431A/zh
Publication of TW201315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5431A/zh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折疊式除塵撢(二),特別是指一種可經由折疊而選用單面或雙面絨毛並可改變長度的除塵撢;包含於一固定件雙端分別形成一樞接部及一扣接部,該扣接部供給結合一握把,該樞接部樞置一翻折件,且所述固定件及翻折件上套置一佈滿絨毛的除塵撢套,該翻折件能擺動至與固定件之間呈一直線狀態,而使除塵撢套呈平直狀態以增長除塵撢,該翻折件並能擺動至與固定件重疊,而使除塵撢套呈折疊狀態以縮短除塵撢,據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折疊式除塵撢(二)
本發明提供一種折疊式除塵撢(二),特別是關於一種可經由折疊而選用單面或雙面絨毛並可改變長度的除塵撢,尤其涉及組成除塵撢之握把、固定件、翻折件與除塵撢套。
按,現有之除塵撢主要是由一具備吸附灰塵能力的除塵撢套,以及一用以將除塵撢套撐起並固定的手柄所組成,且除塵撢套表面具有一絨毛層或一布條層。於使用前,需將手柄之末端插入除塵撢套所具備的內部空間,並使除塵撢套尾端勾掣於手柄中段所設之倒鉤上,即可將除塵撢套伸展而拉直,令使用者手持揮動手柄後端,即可使除塵撢套表面之絨毛層或布條層吸附灰塵;當除塵撢套弄髒後,可將除塵撢套直接自手柄上拆下,並更換新的除塵撢套,如此可符合環保要求。
且知,前述除塵撢之除塵撢套之所以能達到吸附灰塵的效果,主要經由兩種徒徑,一種是利用絨毛層之纖維結構來吸附灰塵,另一種則是利用絨毛層所帶之正電荷吸引帶負電荷的灰塵。
目前市面上之除塵撢有長、短之分,長除塵撢有利於清潔大面積的表面,但不利於清潔複雜表面;相反地,短除塵撢有利於清潔複雜表面,卻不利於清潔大面積的表面;此外,前述絨毛層或布條層大部分是平均佈設於除塵撢套之上表面與下表面,而使手柄四周佈滿絨毛或布條,以利於清潔各種死角內的灰塵,但於除塵撢套之上、下表面形成絨毛層或布條層的作法,會導致除塵撢產生一定厚度,而難以伸入清潔狹窄細縫。
有鑑於此,目前市面上也存在有於除塵撢套之單一表面設置絨毛層或布條層的除塵撢,可有效減低除塵撢厚度,以利於伸入清潔狹窄細縫,但卻也失去具雙面絨毛層或布條層之除塵撢原本利於清潔各種死角灰塵的能力。故,上述問題,將是在此領域技術者所欲解決之困難所在。
本發明之目的旨在提出一種可經由折疊而選用單面或雙面絨毛並可改變長度的除塵撢,以克服上述先前技術中,傳統除塵撢難以兼具清潔大面積表面與複雜表面之能力的問題,並克服傳統除塵撢難以兼具清潔各種死角灰塵與伸入清潔狹窄細縫之能力的問題。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折疊式除塵撢(二),包含:一握把;一固定件,雙端分別形成一樞接部,以及一供給結合握把的扣接部;一翻折件,樞置於樞接部;及一除塵撢套,具有一套置於所述固定件及翻折件上的套體,該套體外表面具有一絨毛層或一布條層;該翻折件能夠擺動至與固定件之間呈一直線狀態,致使除塵撢套呈平直狀態,以增長除塵撢而有利於清潔大面積表面,該翻折件並能夠擺動至與固定件重疊,致使除塵撢套呈折疊狀態,以縮短除塵撢而有利於清潔複雜表面。
藉由上述,所述握把、固定件及翻折件組合成除塵撢之手柄,當調整翻折件而增長除塵撢時,該絨毛層或布條層可位於所述固定件與翻折件單一側表面,而有利於絨毛層或布條層隨著所述固定件與翻折件伸入狹窄細縫進行清潔,並能夠利用除塵撢套清潔大面積表面;當調整翻折件而縮短除塵撢時,該絨毛層或布條層可位於該除塵撢雙側表面,而使除塵撢四周佈滿絨毛或多數布條,以利於清潔各種死角內的灰塵,並能夠利用除塵撢套清潔複雜表面。
據此,本發明可經由折疊所述固定件及翻折件,而使絨毛層或布條層位於除塵撢單一側或雙側表面,並改變除塵撢的長度,而利於清潔大面積及複雜表面,並能夠清潔各種死角內的灰塵及伸入清潔狹窄細縫,以克服傳統除塵撢難以兼具清潔大面積表面與複雜表面之能力的問題,並克服傳統除塵撢難以兼具清潔各種死角灰塵與伸入清潔狹窄細縫之能力的問題,進而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此外,當除塵撢套弄髒後,亦可保留所述握把、固定件及翻折件,並更換新的除塵撢套,藉以符合環保要求。
以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在一具體實施上,該扣接部具有一往握把方向開放的容置槽,該容置槽內壁形成有二相對稱且連通外界的端口,該握把一端具有一嵌置於容置槽內的接合部,該接合部形成二相對稱的彈性勾部,所述勾部分別彈性置入該端口而顯露於外界;如此,可經由按壓所述勾部而使接合部脫離容置槽,以便於更換握把。
在另一具體實施上,本發明更加包含:該翻折件雙端分別具有一末端部及一軸部,該翻折件以軸部樞置於樞接部,該軸部雙端分別形成一往末端部之反方向開放的第一扣槽,以及一往末端部方向開放的第二扣槽;一通道,形成於固定件內部,並連通於樞接部與除塵撢鄰近握把的位置之間;一導引口,形成於除塵撢上鄰近握把的位置,並連通通道;一支撐桿,以負載往樞接部方向之彈力的方式滑設於通道內,而通過樞接部彈性插入所述第一扣槽或第二扣槽,以制動翻折件旋擺;及一觸動件,設於支撐桿上,並經由導引口顯露於外界以供給人手觸動,而驅動支撐桿往樞接部之反方向脫離所述第一扣槽或第二扣槽,以釋放翻折件旋擺。
在又一具體實施上,本發明更加包含:該容置槽形成於該除塵撢鄰近握把的位置內部,且連通於所述通道與導引口之間;一上斜面,設於支撐桿頂部且朝向翻折件方向,並位於容置槽內;及一下斜面,設於觸動件底部且朝向握把方向,該觸動件經由下斜面滑設於支撐桿之上斜面上,該下斜面下移而驅動上斜面帶動支撐桿往樞接部之反方向移動。
在實施上,該翻折件頂部形成一定位孔,該固定件頂部形成有一能夠插入定位孔的卡勾。
在實施上,該套體上相對於該卡勾的位置形成有一供給該卡勾伸出該套體外側的穿孔,而使該套體經由該穿孔扣接定位於該固定件之卡勾上。
在實施上,該套體係由一第一布片及一第二布片貼合而成,而於所述第一布片與第二布片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所述第一布片與第二布片端側之間形成一連通容置空間且供給置入及抽出所述翻折件與固定件的套口。
在實施上,所述第一布片與第二布片周邊一同熱壓形成多數熱封節點而貼合成一體,該容置空間於套體之中段位置雙側的所述熱封節點之間形成一干涉翻折件移動的縮徑頸口。
在實施上,該絨毛層或布條層可貼合於套體底面。
在實施上,該套體周邊呈連續凹凸排列型態的輪廓,該絨毛層之絨毛隨著輪廓之凹凸型態而呈參差型態分佈。
在實施上,該翻折件雙端分別具有該末端部及該軸部,該翻折件以該軸部樞置於該樞接部,該末端部往該軸部之反方向延伸形成二插條,該套體內具有該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一端於該套體端側形成一供給置入及抽出所述翻折件與固定件的套口,該容置空間另一端間隔形成二供給所述插條置入的端槽。
在實施上,該套體上相對於所述插條之間的位置熱壓形成多數熱封節點,所述熱封節點組成一間隔所述端槽的間隔部,且所述插條之間相對於該間隔部的位置形成一定位孔,該固定件頂部形成有一能夠沿著該間隔部插入該定位孔的卡勾。
在實施上,該翻折件遠離該樞接部的一端形成一翹曲部。
然而,為能明確且充分揭露本發明,併予列舉較佳實施之圖例,以詳細說明其實施方式如後述:
請參閱圖1所示,揭示出本發明第一種實施例的立體圖,並配合圖2至圖8說明本發明之折疊式除塵撢(二),包含一握把1、一固定件2、一翻折件3、一中央通道20、一導引口25、一支撐桿4、一觸動件5及一除塵撢套8;其中,該握把1可呈中空長條圓筒型態,且握把1雙端分別形成一接合部11及一吊孔12,該接合部11往固定件2方向延伸形成有二相對稱的彈性勾部111,且除塵撢可藉由握把1之吊孔12吊掛於高處。
該固定件2可呈扁平條狀,且固定件2雙端分別形成一樞接部21,以及一供給結合該握把1之接合部11的扣接部22;該扣接部22形成有一往握把1方向開放的容置槽23,且容置槽23內壁形成有二相對稱且經由扣接部22外壁連通外界的端口24。該容置槽23在本實施上可形成於除塵撢鄰近握把1的位置內部。
該接合部11能夠經由容置槽23之一槽口231嵌置於容置槽23內,致使所述勾部111分別彈性置入端口24而顯露於外界,且勾部111顯露於外界的表面可形成複數利於手指壓觸的凸粒112;如此,可經由按壓所述勾部111而使勾部111脫離端口24,致使接合部11脫離容置槽23,以便於更換握把1。
該翻折件3可呈扁平條狀,且翻折件3雙端分別形成有一末端部31及一軸部32,該翻折件3經由軸部32樞置於固定件2之樞接部21;實際上,該樞接部21具有二相對稱承持板211,且承持板211上形成一樞接孔212,所述樞接孔212之間樞置一軸柱213;該軸部32活動配置於所述承持板211之間,且軸部32雙側之間形成一供給樞置軸柱213的軸孔320。所述握把1、固定件2及翻折件3組合成除塵撢之手柄。
該翻折件3之軸部32雙端分別形成一往末端部31之反方向開放的第一扣槽321(如圖9所示),以及一往末端部31方向開放的第二扣槽322。
如此,該翻折件3能夠擺動至與固定件2之間呈一直線狀態而增長該除塵撢,並能擺動至與固定件2重疊而縮短該除塵撢(如圖12所示)。
該中央通道20形成於固定件2內部,並連通於樞接部21與除塵撢鄰近握把1的位置之間,而於所述承持板211之間形成一位於軸部32相對端的開口201。
該第一扣槽321於所述翻折件3與固定件2之間呈直線狀態時對應該開口201,且第二扣槽322於所述翻折件3與固定件2重疊時對應該開口201。
該導引口25形成於除塵撢頂部鄰近握把1的位置(如圖10所示),並連通該通道20;實際上,該導引口25可形成於固定件2之扣接部22頂面,且容置槽23連通於所述通道20與導引口25之間。
該支撐桿4可呈條狀,雙端分別形成一銜接部41及一推觸部42,且支撐桿4以負載往樞接部21方向之彈力的方式滑設於通道20內,而使支撐桿4之銜接部41通過樞接部21處之開口201彈性插入所述第一扣槽321或第二扣槽322,以制動翻折件3旋擺;實際上,所述容置槽23之槽口231與握把1之間嵌組有一止擋件6,所述支撐桿4之推觸部42與握把1的止擋件6之間設有一彈簧7,而使支撐桿4負載往樞接部21方向之彈力。
該觸動件5可呈按鈕型態,且觸動件5係設於支撐桿4上,並經由導引口25顯露於外界以供給人手觸動,而驅動支撐桿4之銜接部41往樞接部21之反方向脫離所述第一扣槽321或第二扣槽322,以釋放翻折件3旋擺。
在更加具體的實施上,本發明更加包含一上斜面421及一下斜面51;該上斜面421設於支撐桿4之推觸部42頂部且朝向翻折件3方向,並位於該容置槽內;該下斜面51設於觸動件5底部且朝向握把1方向,且觸動件5經由下斜面51滑設於支撐桿4之上斜面421上;如此,該下斜面51能夠隨著觸動件5下移而驅動上斜面421帶動支撐桿4往樞接部21之反方向移動。
該除塵撢套8具有一套置於所述固定件2及翻折件3上的套體81,該套體81端側形成一供給置入及抽出所述翻折件3與固定件2的套口82,且套體81外表面具有一絨毛層83;如此,該套體81能夠經由套口82套置於所述固定件2及翻折件3上。
在本實施上,該套體81可由一第一布片811及一第二布片812貼合而成(如圖5所示),而於所述第一與第二布片811、812之間形成一容納所述翻折件3與固定件2的容置空間80,且套口82形成於所述第一與第二布片811、812端側之間而連通容置空間80。
該套體81的所述第一與第二布片811、812周邊可一同熱壓形成多數熱封節點84,而使所述第一與第二布片811、812貼合成一體,該絨毛層83可設於套體81之第二布片812底部與一布條813之間,且所述第二布片812、絨毛層83與布條813上一同熱壓形成一熱封線85,而使絨毛層83貼合於套體81之第二布片812底面。
藉由上述結構組成,使用者可調整翻折件3擺動至與固定件2之間呈直線狀態(如圖8所示),而使除塵撢套8呈平直狀態並增長除塵撢,且支撐桿4接受彈簧7往樞接部21方向驅動,而使支撐桿4之銜接部41通過開口201彈性插入所述第一扣槽321,以制動翻折件3旋擺;此時,該絨毛層83係位於所述固定件2與翻折件3單一側表面,並位於所述固定件2與翻折件3下方,如此可大幅減低除塵撢的厚度,而有利於絨毛層83隨著所述固定件2與翻折件3伸入狹窄細縫進行清潔,並能夠利用除塵撢套8清潔大面積表面。
在一般使用狀況下,使用者亦可隨意按壓觸動件5(如圖9及圖11所示),而使下斜面51隨著觸動件5下移而壓觸上斜面421,致使上斜面421沿著下斜面51往樞接部21之反方向移動,並帶動支撐桿4之銜接部41往樞接部21之反方向移動而脫離所述第一扣槽321,以釋放翻折件3旋擺。
接著,使用者可調整翻折件3擺動至與固定件2重疊(如圖12及圖14所示),而使除塵撢套8呈折疊狀態並縮短除塵撢;同時,釋放觸動件5,而使彈簧7重新驅動支撐桿4往樞接部21方向移動,致使支撐桿4之銜接部41通過開口201彈性插入所述第二扣槽322(如圖13所示),以制動翻折件3旋擺;期間,該上斜面421隨著支撐桿4往樞接部21方向移動,而驅使觸動件5隨著下斜面51沿著上斜面421上移復位(如圖10所示);此時,該絨毛層83係位於除塵撢雙側表面(如圖15所示),而使除塵撢四周佈滿絨毛,以利於清潔各種死角內的灰塵,並能夠利用除塵撢套清潔複雜表面。
據此,本發明之除塵撢可經由控制觸動件5而限制及釋放翻折件3擺動,並經由調整翻折件3的擺動角度而控制除塵撢的長度,以利於清潔大面積及複雜表面,並能夠清潔各種死角內的灰塵及伸入清潔狹窄細縫,以克服傳統除塵撢難以兼具清潔大面積表面與複雜表面之能力的問題,並克服傳統除塵撢難以兼具清潔各種死角灰塵與伸入清潔狹窄細縫之能力的問題,進而提升使用上之便利性;此外,當除塵撢套8弄髒後,亦可保留所述握把1、固定件2及翻折件3,並更換新的除塵撢套,藉以符合環保要求
以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在實施上,該容置槽23底部內壁形成有一缺口232,該下斜面51底端可下移至缺口232內,以增加觸動件5之下移行程。
在實施上,該通道20底部內壁形成有一導引溝202,該支撐桿4底部形成有一滑設於導引溝202內的扣部43,該導引溝202可限制扣部43之活動範圍,以拘束支撐桿4於通道20內滑動。
在實施上,該翻折件3之末端部31頂部形成一定位孔311,該固定件2頂部鄰近握把1的位置形成有一卡勾26,當翻折件3與固定件2重疊時,該卡勾26能夠插入定位孔311內,以定位所述翻折件3與固定件2。
此外,該絨毛層83亦可設於套體81頂面,而使絨毛層83之絨毛往所述固定件2與翻折件3周邊之外圍延伸;或者,該絨毛層83亦可設於套體81頂面及底面,而使所述固定件2與翻折件3四周佈滿絨毛。
在一具體實施上,該容置空間80於套體81之中段位置雙側的所述熱封節點84a之間形成一縮徑的頸口801(如圖16所示),所述熱封節點84a可呈向除塵撢套8中央延伸的多邊形,所述多邊形在本實施上可為三角形,當所述翻折件3與固定件2經由套口82插入容置空間80後,該頸口801能夠干涉翻折件3移動,致使頸口801拘束翻折件3於容置空間80內,以防止除塵撢套8自所述翻折件3與固定件2上脫落。
或者,所述套體81之中段位置雙側的所述熱封節點84b內側亦可再增設另一熱封節點84c(如圖17所示),而使所述熱封節點84c之間形成所述縮徑頸口801,該熱封節點84b係延長至中段位置雙端,且所述熱封節點84b、84c可相互平行。
在另一具體實施上,該套體81之所述第一與第二布片811、812周邊呈連續凹凸排列型態的輪廓,所述連續凹凸排列型態的輪廓在本實施上可為波浪狀輪廓,且絨毛層83之絨毛可隨著該輪廓之凹凸型態而呈參差型態分佈,致使絨毛層83之絨毛更加蓬鬆而有利於清潔複雜表面。
除此之外,該套體81之外表面亦可設置一布條層83a(如圖18所示),以替代上述絨毛層83,且布條層83a亦可設於套體81底面,其餘構件組成及實施方式係等同於上述實施例。
請參閱圖19所示,揭示出本發明第二種實施例的立體圖,並配合圖20至圖21說明本發明之折疊式除塵撢(二),包含一握把1、一固定件2、一翻折件3及一除塵撢套8;其中:該固定件2雙端分別形成一樞接部21,以及一供給結合握把1的扣接部22,且翻折件3樞置於該樞接部21;該除塵撢套8具有一套置於所述固定件2及翻折件3上的套體81,該套體81外表面具有一絨毛層83或一布條層83a(參閱圖10及圖11所示);該翻折件3能夠擺動至與固定件2之間呈一直線狀態(參閱圖6及圖7所示),致使除塵撢套8呈平直狀態,以增長除塵撢而清潔大面積表面,該翻折件3並能夠擺動至與固定件2重疊(參閱圖12及圖13所示),致使除塵撢套呈折疊狀態,以縮短除塵撢而清潔複雜表面。
該扣接部22具有一往握把1方向開放的容置槽23,該容置槽23內壁形成有二相對稱且連通外界的端口24,該握把1一端具有一嵌置於容置槽23內的接合部11,該接合部11形成二相對稱的彈性勾部111,所述勾部111分別彈性置入端口24而顯露於外界。
該翻折件3雙端分別具有一末端部31及一軸部32,該翻折件3以軸部32樞置於固定件2之樞接部21,且軸部32雙端分別形成一往末端部31之反方向開放的第一扣槽321(參閱圖8所示),以及一往末端部31方向開放的第二扣槽322。
該通道20形成於固定件2內部,並連通於樞接部21與除塵撢鄰近握把1的位置之間;該導引口25形成於除塵撢上鄰近握把1的位置,並連通該通道20。
該支撐桿4以負載往樞接部21方向之彈力的方式滑設於通道20內,而通過樞接部21彈性插入所述第一扣槽321或第二扣槽322,以制動翻折件3旋擺。
該觸動件5設於支撐桿4上,並經由導引口25顯露於外界以供給人手觸動,而驅動支撐桿4往樞接部21之反方向脫離所述第一扣槽321或第二扣槽322,以釋放翻折件3旋擺。
該容置槽23形成於除塵撢鄰近握把1的位置內部,且連通於所述通道20與導引口25之間;一上斜面421設於支撐桿4頂部且朝向翻折件3方向,並位於容置槽23內;一下斜面51設於觸動件5底部且朝向握把1方向,該觸動件5經由下斜面51滑設於支撐桿4之上斜面421上,該下斜面51下移而驅動上斜面421帶動支撐桿4往樞接部21之反方向移動。
該套體81可由一第一布片811及一第二布片812貼合而成,而於所述第一布片811與第二布片812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80,所述第一布片811與第二布片812端側之間形成一連通容置空間80且供給置入及抽出所述翻折件3與固定件2的套口82。
所述第一布片811與第二布片812周邊一同熱壓形成多數熱封節點84而貼合成一體,該絨毛層83或布條層83a貼合於套體81底面。
該翻折件3之末端部31往軸部32之反方向延伸形成二相互平行的插條33,該容置空間80一端於套體81端側形成該套口82,且容置空間80另一端間隔形成二供給所述插條33置入的端槽802。
該套體81上相對於所述插條33之間的位置熱壓形成多數熱封節點84d,所述熱封節點84d組成一間隔所述端槽802的間隔部86,且所述插條33之間相對於間隔部86的位置形成一定位孔311a,該固定件2頂部形成有一能夠沿著間隔部86插入定位孔311a的卡勾26,而使翻折件3經由定位孔311a扣接定位於固定件2之卡勾26上。
該套體81上相對於卡勾26的位置形成有一可供給卡勾26伸出套體81外側的穿孔87,而使套體81經由穿孔87扣接定位於固定件2之卡勾26上,可防止撢套8自所述固定件2與翻折件3上脫落。
當所述翻折件3與固定件2經由套口82插入容置空間80後,該間隔部86能夠置入所述插條33之間,且所述插條33分別插入所述端槽802內部,所述插條33與端槽802內壁可呈緊配合形態,致使所述插條33夾持間隔部86,其餘構件組成與實施方式係等同於上述第一種實施例。
在實施上,該插條33可呈板片型態而能夠彈性彎曲,當翻折件3支撐撢套8清潔物品表面時,可藉由插條33之彈性彎曲特性對待清潔物品之表面施力。
在實施上,該翻折件3遠離固定件2之樞接部21的一端形成一往下方彎曲的翹曲部34,當所述翻折件3之末端部31與插條33欲經由套口82插入容置空間80時,可先利用翹曲部34掀開套口82,以利於所述末端部31與插條33插入套口82;此外,欲將已對摺之所述翻折件3與固定件2掀開時,該翹曲部34可利於使用者捉取,以方便掀開所述翻折件3與固定件2。
據此,藉由所述插條33、端槽802、間隔部86與穿孔87的設計,可進一步防止除塵撢套8自所述翻折件3與固定件2上脫落,並可經由板片型態之所述插條33增加翻折件3的彈性,並有利於翻折件3前端伸入及清潔狹窄縫隙中的灰塵。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實具有如下之優點:
1. 該握把1呈圓筒型態而有利於使用者握持,並進行360度角的旋轉。
2. 折疊所述翻折件3與固定件2而使除塵撢變短時,能使除塵撢四周佈滿絨毛或複數布條,以利於清潔各種複雜表面,操作上較為靈活且易於收藏。
3. 展開所述翻折件3與固定件2而使除塵撢變長時,能使絨毛層83或布條層83a位於除塵撢單一側表面,可減低除塵撢的厚度,且增加絨毛或布條分佈範圍的長度,而有利於伸入清潔狹窄細縫,並有利清潔大面積表面,以提升使用便利性與清潔效率。
4. 藉由所述卡勾26與定位孔311相互扣合,而有效定位所述翻折件3與固定件2,以防止所述翻折件3與固定件2之間產生鬆動。
5. 利用支撐桿4嵌入及脫離所述第一與第二扣槽321、322,可有效固定除塵撢使用時的型態,且能隨意釋放所述翻折件3與固定件2,以避免除塵撢在使用期間任意改變型態。
綜上所陳,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凡其他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而完成的等效修飾或置換,均應包含於後述申請專利範圍內。
1...握把
11...接合部
111...勾部
112...凸粒
12...吊孔
2...固定件
20...通道
201...開口
202...導引溝
21...樞接部
211...承持板
212...樞接孔
213...軸柱
22...扣接部
23...容置槽
231...槽口
232...缺口
24...端口
25...導引口
26...卡勾
3...翻折件
31...末端部
311、311a...定位孔
32...軸部
320...軸孔
321...第一扣槽
322...第二扣槽
33...插條
34...翹曲部
4...支撐桿
41...銜接部
42...推觸部
421...上斜面
43...扣部
5...觸動件
51...下斜面
6...止擋件
7...彈簧
8...撢套
80...容置空間
801...頸口
802...端槽
81...套體
811...第一布片
812...第二布片
813...布條
82...套口
83...絨毛層
83a...布條層
84、84a、84b、84c、84d...熱封節點
85...熱封線
86...間隔部
87...穿孔
圖1是本發明第一種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是圖1之手柄的立體圖;
圖3是圖2之立體分解圖;
圖4是圖2之另一視角的仰視立體圖;
圖5是圖1之除塵撢套的立體分解圖;
圖6是圖1之前視圖;
圖7是圖6之俯視圖;
圖8是圖7之A-A斷面圖;
圖9是圖8之一使用狀態剖示圖;
圖10是圖8之局部放大剖示圖;
圖11是圖9之局部放大剖示圖;
圖12是圖8之另一使用狀態剖示圖;
圖13是圖8之又一使用狀態剖示圖;
圖14是圖2之一使用狀態立體圖;
圖15是圖1之一使用狀態立體圖;
圖16是圖7之一附加實施型態的俯視圖;
圖17是圖7之另一附加實施型態的俯視圖;
圖18是圖10之一附加實施型態的剖示圖;
圖19是本發明第二種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0是圖19實施例之分解形態的俯視圖;
圖21是圖20之組合形態的局部俯視圖。
1...握把
11...接合部
111...勾部
112...凸粒
12...吊孔
2...固定件
21...樞接部
22...扣接部
24...端口
26...卡勾
3...翻折件
31...末端部
32...軸部
5...觸動件
8...撢套
81...套體
82...套口
83...絨毛層
84...熱封節點

Claims (13)

  1. 一種折疊式除塵撢(二),包含:一握把;一固定件,雙端分別形成一樞接部,以及一供給結合該握把的扣接部;一翻折件,樞置於該樞接部;及一除塵撢套,具有一套置於所述固定件及翻折件上的套體,該套體外表面具有一絨毛層或一布條層;該翻折件能夠擺動至與該固定件之間呈一直線狀態,致使該除塵撢套呈平直狀態,以增長該除塵撢而清潔大面積表面,該翻折件並能夠擺動至與該固定件重疊,致使該除塵撢套呈折疊狀態,以縮短該除塵撢而清潔複雜表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折疊式除塵撢(二),其中該扣接部具有一往該握把方向開放的容置槽,該容置槽內壁形成有二相對稱且連通外界的端口,該握把一端具有一嵌置於該容置槽內的接合部,該接合部形成二相對稱的彈性勾部,所述勾部分別彈性置入該端口而顯露於外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折疊式除塵撢(二),更加包含:該翻折件雙端分別具有一末端部及一軸部,該翻折件以該軸部樞置於該樞接部,該軸部雙端分別形成一往該末端部之反方向開放的第一扣槽,以及一往該末端部方向開放的第二扣槽;一通道,形成於該固定件內部,並連通於該樞接部與該除塵撢鄰近該握把的位置之間;一導引口,形成於該除塵撢上鄰近該握把的位置,並連通該通道;一支撐桿,以負載往該樞接部方向之彈力的方式滑設於該通道內,而通過該樞接部彈性插入所述第一扣槽或第二扣槽,以制動該翻折件旋擺;及一觸動件,設於該支撐桿上,並經由該導引口顯露於外界以供給人手觸動,而驅動該支撐桿往該樞接部之反方向脫離所述第一扣槽或第二扣槽,以釋放該翻折件旋擺。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折疊式除塵撢(二),更加包含:一容置槽,形成於該除塵撢鄰近該握把的位置內部,且連通於所述通道與導引口之間;一上斜面,設於該支撐桿頂部且朝向該翻折件方向,並位於該容置槽內;及一下斜面,設於該觸動件底部且朝向該握把方向,該觸動件經由該下斜面滑設於該支撐桿之該上斜面上,該下斜面下移而驅動該上斜面帶動該支撐桿往該樞接部之反方向移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折疊式除塵撢(二),其中該翻折件頂部形成一定位孔,該固定件頂部形成有一能夠插入該定位孔的卡勾。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折疊式除塵撢(二),其中該套體上相對於該卡勾的位置形成有一供給該卡勾伸出該套體外側的穿孔,而使該套體經由該穿孔扣接定位於該固定件之卡勾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折疊式除塵撢(二),其中該套體係由一第一布片及一第二布片貼合而成,而於所述第一布片與第二布片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所述第一布片與第二布片端側之間形成一連通該容置空間且供給置入及抽出所述翻折件與固定件的套口。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折疊式除塵撢(二),其中所述第一布片與第二布片周邊一同熱壓形成多數熱封節點而貼合成一體,該容置空間於該套體之中段位置雙側的所述熱封節點之間形成一干涉該翻折件移動的縮徑頸口。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折疊式除塵撢(二),其中該絨毛層或該布條層貼合於該套體底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折疊式除塵撢(二),其中該套體周邊呈連續凹凸排列型態的輪廓,該絨毛層之絨毛隨著該輪廓之凹凸型態而呈參差型態分佈。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折疊式除塵撢(二),其中該翻折件雙端分別具有一末端部及一軸部,該翻折件以該軸部樞置於該樞接部,該末端部往該軸部之反方向延伸形成二插條,該套體內具有一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一端於該套體端側形成一供給置入及抽出所述翻折件與固定件的套口,該容置空間另一端間隔形成二供給所述插條置入的端槽。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折疊式除塵撢(二),其中該套體上相對於所述插條之間的位置熱壓形成多數熱封節點,所述熱封節點組成一間隔所述端槽的間隔部,且所述插條之間相對於該間隔部的位置形成一定位孔,該固定件頂部形成有一能夠沿著該間隔部插入該定位孔的卡勾。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折疊式除塵撢(二),其中該翻折件遠離該樞接部的一端形成一翹曲部。
TW101114099A 2011-10-12 2012-04-20 折疊式除塵撢(二) TW2013154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4099A TW201315431A (zh) 2011-10-12 2012-04-20 折疊式除塵撢(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6882 2011-10-12
TW101114099A TW201315431A (zh) 2011-10-12 2012-04-20 折疊式除塵撢(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5431A true TW201315431A (zh) 2013-04-16

Family

ID=48802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4099A TW201315431A (zh) 2011-10-12 2012-04-20 折疊式除塵撢(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3154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6079B (zh) * 2013-03-28 2017-04-01 Oimo Ind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cyclone dus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6079B (zh) * 2013-03-28 2017-04-01 Oimo Ind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cyclone dus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52008B1 (en) Cleaning implement with disposable cleaning pad sleeves
TW200412890A (en) Toilet cleaning apparatus and caddy
JP2008511409A (ja) 塵埃集め用突起を有する床拭きモップ
JP2009526588A5 (zh)
TW201315431A (zh) 折疊式除塵撢(二)
TW201446552A (zh) 保濕筆墨盒
USD555954S1 (en) Flip top paper towel holder
RU2009134341A (ru) Блок салфеток
KR100816872B1 (ko) 멀티 청소기
KR101560153B1 (ko) 양면 사용이 가능한 밀대 청소기
CN106691341A (zh) 能实现多面擦拭的平板拖把
CN203693514U (zh) 折叠式除尘掸及其除尘布
TW201315433A (zh) 可對折變長變短的除塵撢手柄
KR20120117217A (ko) 손잡이 절첩형 쓰레받기
CN202235222U (zh) 可对折的除尘掸手柄
CN207855646U (zh) 多用型除尘拖把头
JP5912947B2 (ja) モップ用拭体及びモップ
CN202537376U (zh) 具有隐藏式推钮的清洁工具
CN103040420A (zh) 折叠式除尘掸
TWM437151U (en) Dust wiper dusting cloth structure
KR200445024Y1 (ko) 책장넘김수단을 갖는 수상독서대
TW202017526A (zh) 清掃具用清掃頭、具備前述清掃頭的清掃具、清掃薄片使用於前述清掃具的使用方法、及前述清掃具用清掃薄片
JP2020075058A (ja) 清掃具用柄、上記清掃具用柄を備えている清掃具、及び清掃シートの、上記清掃具への使用
WO2019065181A1 (ja) 掃除具
JP3223966U (ja) モップ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