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39093A - A cost-effective method for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proteins in plants - Google Patents

A cost-effective method for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proteins in pla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39093A
TW201239093A TW100147831A TW100147831A TW201239093A TW 201239093 A TW201239093 A TW 201239093A TW 100147831 A TW100147831 A TW 100147831A TW 100147831 A TW100147831 A TW 100147831A TW 201239093 A TW201239093 A TW 20123909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p
intein
protein
plant
terminu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7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0763B (zh
Inventor
Samuel Sai Ming Sun
Li Tian
Original Assignee
Univ Hong Kong Chine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Hong Kong Chinese filed Critical Univ Hong Kong Chinese
Publication of TW201239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9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0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076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63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using vectors; Vectors; Use of hosts therefor;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 C12N15/79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 C12N15/82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for plant cells, e.g. plant artificial chromosomes (PACs)
    • C12N15/8216Methods for 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enhancing expression of transgenes in plant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1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plants
    • C07K14/42Lectins, e.g. concanavalin, phytohaemagglutin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52Cytokines; Lymphokines; Interferons
    • C07K14/53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CSF]
    • C07K14/535Granulocyte CSF; Granulocyte-macrophage CS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11DNA or RNA fragments; Modified forms thereof; Non-coding nucleic acids having a biological activity
    • C12N15/62DNA sequences coding for fusion prote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63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using vectors; Vectors; Use of hosts therefor;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 C12N15/79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 C12N15/82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for plant cells, e.g. plant artificial chromosomes (PACs)
    • C12N15/8216Methods for 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enhancing expression of transgenes in plant cells
    • C12N15/8221Transit pept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63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using vectors; Vectors; Use of hosts therefor;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 C12N15/79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 C12N15/82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for plant cells, e.g. plant artificial chromosomes (PACs)
    • C12N15/8241Phenotypically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via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 C12N15/8242Phenotypically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via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with non-agronomic quality (output) traits, e.g. for industrial processing; Value added, non-agronomic traits
    • C12N15/8257Phenotypically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via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with non-agronomic quality (output) traits, e.g. for industrial processing; Value added, non-agronomic trai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rimary gene products, e.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erfer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Botany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Description

201239093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一種表現及純化轉殖基因植物中之重組蛋白 質之具成本效益且有效的方法。重組蛋白質表現為與ELp· 内含肽標籤之融合體且包括藥物、抗體鏈及其他有用蛋白 質8其可於各種植物部分,諸如葉子、種子、根、塊莖、 果實及細胞培養物中產生。 本申咕案主張2010年12月21曰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 61/425,703之優先權。此文獻之内容係以引用之方式併入 本文中。 【先前技術】 使用轉殖基因植物來大規模生產藥物蛋白質與傳統微生 物及哺乳動物生物反應器相比已顯示為具有低成本、高產 率、易收集及低健康風險之優點之有吸引力的系統,且如 概念驗證及可行性示範,許多有價值的重組治療蛋白質已 在轉殖基因植物中得以表現(Giddings,G.等人, (2000) 18:1 151-1 155 ; Twyman等人,办 价(2003) 21:570-578 ; Ko,K_等人,Γορ.
Microho/. /wmMwo/· (2009) 332:55-78)。對於植物生物反 應器之進一步發展’目標蛋白質自植物樣品之下游純化 (其在治療蛋白質的情況下估計佔生產成本之8〇%(Walter, J. K.等人,In Subramanian,G (編)Bioseparation and
Bioprocessing, Wiley-VCH, Weinheim,第 I 卷:465-496 (1998)))為由基於植物之生物反應器大規模工業生產重組 160499.doc 201239093 蛋白質中最重要的因素。 傳統蛋白質純化方法涉及使目標蛋白質表現為與親和標 籤(諸如His標籤、麩胱甘肽s_轉移酶標籤、c_myc標籤、 strepll抗原決定基、鈣調蛋白結合肽及麥芽糖結合蛋白)之 融合體(Desai,U. A.等人,.尸(2〇〇2) 25:195-202 ; Witte,C. P.等人,户/_ 杨/ (2〇〇4) 55:135-147 ; Rubio, V.等人,价乂 (2005) 41: 767-778 ; Valdez-Ortiz,Α.等人,乂細⑽办⑽/ (2005) 1 15: 413-423 ; Streatfield, S. J., Plant Biotechnol J. (2007) 5:2-15)。此等方法遭受所需親和層析擴大(scaUng_up)之困難 及高成本。已出現幾種簡化下游蛋白質純化的新策略。油 質蛋白融合體(Parmenter,D· L·等人,从〇/扪〇/ (1995) 29:1 167-1 180; Bhatla, S. C.^ Λ,Biotechnol Ad, (2〇10) 28:293_则)使所需蛋白f|£向油體,其可容易地與 水溶性部分分離。疏水蛋白融合體(LahUnen,τ等人, />_/· (2008) 59:18_24)改變融合蛋白質之疏 水性’隨後藉由基於界面活性劑之水性兩相系統促進純 化。與γ-玉来蛋白域之融合(T〇rreni,M #人,祕油 MW(2_)獻193撕)能使重組蛋白質形成含有高 濃度所需蛋白質之緻密ER定位蛋白暂挪 曰真體’其可輕易地使用 基於密度之分離方法自細胞物質中八她 , 貞宁刀離。然而’因為融合 標籤可影響重組蛋白質之生物活性,& Γ 所以需要將標籤移除 且此一般依賴於蛋白酶之蛋白水觝烈初 解裂解。除可能發生非特 異性蛋白質裂解之外’此另外裂解牛 解步驟由於蛋白酶之成本 160499.doc 201239093 及其移除的額外步驟而導致成本較高。因此,極需要開發 簡單且具成本效益的下游重組蛋白質純化系統。 彈性蛋白樣多肽(ELP)-内含肽系統為一種自大腸桿菌(£. co/z·)純化蛋白質之簡單且有效的方法(Kang,H J等人,义
Microbiol Bi〇technol (200Ί) \7.Λ75\-Ή57 .,Um, Ό. 專 人,別omacrowo/ecw/α (2007) 8:1417-1424 ; Floss,D· Μ. 等人,7>6«办万沁紿〜仙/ (2010) 28:37-45 ; Hu,F.等人, 价oc/zew (2010) 160:2377-2387)。ELP蛋白 質由V-P-G-X-G(X可為脯胺酸以外的任意胺基酸)之重複五 肽組成且具有溫度敏感相變之有吸引力的特性:當溫度升 高至其轉變溫度(Tt)時,可溶性ELP將聚集成不溶相,可 容易地藉由離心沈澱成團塊;但當添加冷的缓衝液時,聚 集之ELP可再溶解且變回可溶相。Tt可由鹽濃度、溫度及 重複五肽之長度及組分調節。ELP具有低成本且易於擴大 之優點。 内含肽為一種催化自身裂解之蛋白質剪接元件且在其某 些胺基酸經取代之情況下,内含肽可經調節以回應於阳值 改變或毓基試劑而在其N_端及/或c_端裂解。内含肽存在 於大量蛋白質中且催化「原體」形式自身裂解為成熟蛋白 質。許多内含肽已經鑑別,且可在網址「滅咖」之名 稱「neb/inteins」下發現該等序列之目錄。以,可應用 内含肽之自身裂解特性以替代蛋白水解裂解。許多内含狀 蛋白質之描述亦已問世:(Perler,F. B,#㈣仏如办細 〇27:346·347)且用作ELP或其他親和標籤之融合搭配 160499.doc 201239093 物(Fong,B. A.等人’75厂〇以/«£:<7^/>“"(/'(2009) 66:198-202 ; Gillies,A. R.等人,Mdo心 Mo/_ 价〇/.(2009) 498:173-183 ; Srinivasa Babu,K.等人,Ze" (2009) 31.659-664,Hong, I.等人,乂从z.cr0^/0/ 方/0,%/^0/ (2010) 20:350-355 ; Ma, C.等人,Ze". (2010) 17:1245-1250) 〇 因此’ ELP-内含肽(Ei)融合策略為用於蛋白質純化之有 吸引力的方法。在ELP相變之若干循環之後,融合蛋白質 將經由溫度變化及離心與其他蛋白質分離。隨後,内含肽 之裂解可由pH值改變或添加化學物來觸發以使所需蛋白質 自Ei標籤裂解’接著ELp進行另一輪相變以分離所需蛋白 質上清液及呈離心塊形式之Ei標籤。在整個程序中無需額 外的蛋白酶或特殊設備,因此降低純化成本且在很大程度 上簡化操作。美國專利公開案第揭 示由ELP-内含肽融合系統自大腸桿菌細胞純化重組蛋白 質。 在最近二十年中,已研究ELP或内含肽在轉殖基因植物 中之替代應用(Morassutti,C.等人,FMS (2002) 519:141-146 ; Scheller,J.等人,尸/㈣,出0,ec/m0/ j (2〇〇6) 4.243 249 ’ Lao,U. L.等人,价0它叹·(2007) 98.349-355,Patel,J·等人,及以.(2〇〇7) 16:239· 249 ; Con】ey,A. J.等人,別〇iec/z„〇/ (2〇〇9a) 1〇3:562_ 573,Conley,A. J.等人,价〇/ (2009b) 7:48 ; Floss等 人,同上(2010))。 160499.doc 201239093 ELP融合據報導可增強重組蛋白質在轉殖基因種子及葉 子中之表現(Scheller,J.專人 ’ TVimsgem.c (2006) 13:51-57 ; Patel等人,同上(2007)),且指示ELP之長度對 重組蛋白質積聚及逆向轉變循環期間蛋白質回收有不同作 用(Conley等人,同上(2009a))。此外,Conley等人,同上 (2009b)已評估ELP融合對GFP乾向細胞質、葉綠體、無 生質體系及内質網(ER)之積聚的作用。
Morassutti,C.等人,同上(2〇〇2)最先證明轉殖基因植物 中藉由利用内含肽介導之自身裂解機制產生重組蛋白質。 然而’所有此等報導均將ELp或内含肽替代用作融合標 籤。申睛人未發現關於在轉殖基因植物中組合使用ELp與 内含肽的任何報導。 已報導ELP融合蛋白質在菸葉中形成蛋白質體(c〇nley, A. J.等人,同上(2〇〇9b))。吾人亦已發現與ELp内含肽標 籤融0之重組蛋白質在稻穀種子中形成ER-衍生之蛋白質 體(Tian,L.等人,未公開)。鑒於ELp之疏水性質,ELp融 :蛋白質有可能形成蛋白質體’導致難以提取可溶性ELP 融口蛋白質以作進一步純化。可能需要提取及純化程序 (諸如提取緩衝液、提取方法及純化操作)之常規優化以由 ELP-内含肽系統自植物樣品純化目標蛋白質。 」&關於重組蛋白質在植物中之ELP融合表現的許多先 =導^表明ELP融合蛋白f可經純化,’然而此等實驗大 & 藉由短暫基因表現在终葉中進行,短暫基因表現可 此引起異質蛋白質暫時性高積聚。然⑥,當吾人最初嘗試 160499.doc 201239093 自穩定轉型之菸葉表現及純化與ELP·内含肽標籤融合之重 組蛋白質(人類粒細胞群落刺激因子(hG_CSF))時’表現極 低且純化在回收大量目標蛋白質方面遭遇較大困難(Tian, L·等人,未公開)。因此,似乎ELp融合表現相當不同於 ELP-内含肽融合,且穩定植物轉型體中之ELp•内含肽融合 表現及純化的情況似乎更複雜。再次,應採用條件的常規 優化。 【發明内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自植物表現及純化重組蛋白質之具成本 效益、有效且可縮放的方法◦本發明亦關於融合ELp-内含 肽之蛋白質、重組材料及其產生方法及植物轉型體。 本發明利用ELP.内含肽融合表現及純化系統自植物樣品 屯化重組蛋白Λ。該等重組蛋白質包括藥物、抗體鍵、工 業酶及任何其他有用的蛋白冑。此等重組蛋白質可在任何 植物及各種植物部分(諸如癒傷組織(^11丨)、葉子、種子、 根、塊莖、果實及細胞培養物)中產生。該方法操作簡單 且可易於放大以經由ELp之溫度敏感性逆向相變進行工業 生產’而無需親和層析及特殊設備。與楂物中所 ^ 合表現策略之傳統純化方法相比,本發明方法利用‘使内^ 肽蛋白質自身裂解來自融合標籤釋放所需重組蛋 此避免使用蛋白酶進行融合標藏裂解。 〜、 但曰 很物部^ 在一個I、樣中,本發明係 植物細胞獲得所需蛋白質的方法,該方法包含 ⑷自該等植物、植物部分或植物細胞製備蛋白以 160499.doc 201239093 * 物’遠等植物、植物部分或植物細胞產生呈融合蛋白質形 式之忒所需蛋白質’該融合蛋白質在所需蛋白質之N_端或 c-端或兩端包含ELP•内含肽標籤,該ELp内含肽標藏包含 彈性蛋白樣多肽(ELP)域及内含肽剪接元件(内含狀),其中 内3肽在所需蛋白質的N_端及/或c_端或兩端與ELp域之 - 間; (b) 視情況自該提取物移除不溶性物質; (c) 使融合蛋白質聚集且使其與提取物之其餘部分分 離; (d) 將融合蛋白質再溶解成水溶液; 視情況重複步驟(c)及步驟(d); (e) 進行融合蛋白質之裂解;及 (0使所需蛋白質與標籤分離。 在其他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可在植物中操作以產生該 融合蛋白質之表現系統,及包含該融合蛋白質或包含該表 現系統之植物、植物部分或植物細胞以及在植物、植物部 分或植物細胞令產生該等融合蛋白質的方法。 【實施方式】 1 本發明在基於植物產生重組蛋白質中將目標基因表現與 下游純化方法偶聯。植物樣品可來自任何種類之植物(單 子葉植物或雙子葉植物)及各種植物部分(諸如癒傷組織、 葉子、種子、根、塊莖或細胞培養物)^基於樣品性質, 表現及純化之桌略可不同。舉例而言,新鮮樣品(諸如葉 子及癒傷組織)考慮到其溶解簡單可較佳用於提取及進— 160499.doc 201239093 步純化,而乾燥樣品(諸如種子)由於具有蛋白質降解較 低、蛋白質含量較高及運輸方便之優點而為用於提取及純 化的良好起始樣品。 由本發明方法所i生及純化之重組蛋白質可具有任何狀 尺寸、來自任何哺乳動物、細菌或植物來源且具有對人 類、動物或植物執行的任何功能。 採用ELP-内含肽系統來表現所需蛋白質與ELp-内含肽標 籤之融合體,其中内含肽位於ELp與重組蛋白質之間。 ELP之溫度敏感性相變特性用於使融合蛋白質與其他細胞 組分分離,且内含肽之自身裂解功能使重組蛋白質自ELp· 内含肽標籤釋放。在裂解之後,ELp·内含肽標籤可藉由 ELP相變轉化成不溶性聚集體,其可容易地自可溶性重組 蛋白質中分離及移除。 融合蛋白質由包括編碼ELP、編碼内含肽及編碼重組蛋 白質之基料列之序列的連續開放閱讀才匡架編碼,其中内 含肽基因插於ELP與重組蛋白質基因序列之間。需要時, 可將編碼較短胺基酸序列之適當連接子序列插入ELp與内 含肽之間或内含肽與重組蛋白質之間或甚至ELp單元之間 以允許ELP、内含肽及重組蛋白質進行必要的摺疊。 一個ELP蛋白質域可含有一或多個ELp單元,亦即v_p_ G-X-G肽,其中X為脯胺酸以外的任意胺基酸。ELp單元之 重複數目T影響ELP蛋白質之相變溫度,因此ELp域之長 度(亦即ELP單元之數目)可經根據實際需要調節。ELp翠元 之數目可為"至幾百不等;由此,可採用具有5個、1〇 160499.doc -10- 201239093 個、20個、3〇個、50個、1〇〇個或1〇〇個以上單元的ELp 域。亦包括中間數目。融合蛋白質含有至少一個ELp域, 但可含有一個以上ELp域。舉例而言,兩個ELp域可分別 位於重組蛋白質之N_端及匕端’且内含肽蛋白質在末端與 ELP域之間。 内含肽一般位於ELP與重組蛋白質之間,且内含肽之裂 解位點N-端或C·端可藉由内含肽蛋白f中某些胺基酸之取 代來調節。裂解反應可藉由改變環境條件(諸如仲值)、添 加疏基試劑及溫度升高來實現。在本發明之—個實施例 中,内含肽在其C.端裂解以使重組蛋白質自·•内含狀釋 放可藉*由將pH值自8.5改變至6·〇至65來實現。在另一實施 例中,藉由添加毓基試劑使内含肽在其Ν_端裂解。 目標蛋白質中㈣含肽裂解位點連接之第—或最後胺基 酸可在裂解反應中起作用且決定裂解效率。因此,為了使 裂解起作用,應考慮改變或維持目標蛋白質之第一 /最後 胺基酸或添加另一胺其舱。+ , Λ月女基酉文。在—個實施例中,將胺基酸
Met添加至重組蛋白質 3 < ·Ν· ^ ’亦即露兜樹凝集素 (〜_晴leetin ; pAL)。該等㈣不限於此敎蛋白質。 不官所需蛋白質之性質如何,苴比 其白可為有益的。若標籤處 於c-端,則亦可能需要修飾c_端胺基酸。 重組蛋白質在植物中之積聚詈 ,^ Τ $始終在其後續下游純化中 起重要作用。一般而言,高 積聚對於純化較佳。因此,可 、冱由使用強啟動子,優化密碼^ ^ 1 卞使用及/或由靶向信號使 蛋白貝靶向特定細胞小室來進行 仃貝體構建之任意組分的優 160499.doc 201239093 化以增強蛋自質表現及促進目標蛋自質在特定器官、组織 或細胞内位置中之積聚。在優化表現之_個實施例中,使 用泛素融合策略。 用於構建融合表現f體之編碼融合蛋白f之核酸序列包 含編碼ELP_内含肽融合蛋白質的開放閱讀框架,其中編石馬 ELP-内含肽融合標籤之序列可位於重組蛋白質的n:端或。 端。任何連接子序列均可位㈣“與内含肽之間及/或内含 肽與重組蛋白質之間及/或ELP單元自身之間,但選擇連接 子之序列以免影響融合蛋白質或其任何組分的摺疊。可藉 由控制ELP單元數目及在内含肽蛋白f中進行胺基酸取代 基來優化編碼ELP及内含肽蛋白質域之序列以改良重組蛋 白質之表現及純化。表現可在轉錄、轉譯及後轉譯層面進 行優化且靶向位置藉由選擇啟動子、所應用之任何信號肽 或靶肽、5’ UTR組分、密碼子使用及其他融合組合物來實 現。 可使用引起ELP-内含肽融合蛋白質之短暫或穩定表現的 各種轉型方法,諸如土壤桿菌屬介導之轉 型及基因搶粒子遞送系統(biolistic particle delivery system)。 自植物樣品提取及純化所需蛋白質可藉由包含以下之方 法進行常規優化: 0)優化提取技術,包括(但不限於)提取緩衝液、所應 用之儀器、提取溫度、樣品溶解及基於融合蛋白質位置預 純化任何組織; 160499.doc 201239093 (b) 在藉由ELP相變純化之前預處理粗製提取樣品,包 括移除任何不溶性及其他非特異性組分; (c) 調節條件以觸發ELP相變,包括溫度、pH值、鹽組 分、所應用之設備、其他ELP蛋白質或任何其他組分之添 加; (d) 選擇使聚集之elp融合蛋白質與其他污染性組分分 離之方法,諸如微過濾、離心或任何其他引起分離的方 法; (e) 修改方法以使聚集之eLP融合蛋白質再溶解,包括 溫度、緩衝液組分、pH值及所應用之任何設備; (f) 修改ELP相變之操作以獲得純的ELp_内含肽融合蛋 白虞,諸如相變之循環、與上述(c)、(d)及⑷中基於 之純化有關的不同方法的組合; (g) 調節條件以觸發内含肽誘導之裂解,諸如緩衝液組 分、pH值、溫度及化學物添加;及 (h) 在内含肽誘導之裂解之後進行優化以使最終裂解之 重組蛋白質與裂解之ELP-内含肽標籤分離,諸如相關ELp 相變及任何進一步純化。 有時,内含肽之自身裂解可在活體内發生,尤其對於回 應於pH值的固有裂解功能而t,其可由於細胞内位置或甚 至植物生長環境而變化。在以下實例巾,存在咖-内含 肽-PAL融合蛋白質在活體内之部分裂解。然而,活體内裂 解並不影響未裂解之融合蛋白質的純化。 可執仃该方法以自短暫及穩定表現而純化重組蛋白質。 160499.doc •13· 201239093 轉型方法亦可根據實際情況(諸如實驗條件及宿主植物)調 節及實施。 表現後’蛋白質提取為後續純化步驟中的一個關鍵因 素。可進行常規優化提取條件,包括緩衝液組分、pH、溫 度、溶解細胞所用之設備及所需的梯度分離。提取方法亦 可基於此項技術中所知之目標蛋白質的細胞内位置進行調 節。在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中,使用種子粉末進行提 取,且向提取緩衝液中添加尿素以提取稻種子之蛋白質體 中與内源性醇溶蛋白聚集的融合蛋白質。 在藉由ELP-内含肽系統純化之前,可能需要進行預處理 以藉由過濾、、離心或其他可能的程序來移除任何不溶性植 分。若提取緩衝液中存在某些影響融合蛋白質溶解度或隨 後ELP相變或内含肽裂解的組分,則可經由除鹽、透析、 過遽及進-步離心來進行預清除。在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 例中’提取缓衝液中之尿素藉由除鹽或透析移除。 在提取樣品之後,開始經由ELp.内含肽系統純化。如以 上[先則技術]中所提及,ELP之相變溫度受許多因素今 響,包括ELP蛋白質之長度及組分、ELp融合蛋白質之: 度、内含肽及重組蛋白質的尺寸及性質、溫度及鹽濃度及 組成。為了實現ELP之聚集,可調節並優化條件,較佳用 適度溫度及緩衝液組分。 在聚集步驟之後’使ELP_内含肽融合蛋白質聚集體再溶 =。—般而言’低溫及冷緩衝液有助於聚集之融合蛋白質 變回其可溶相。可藉由調節再溶解緩衝液之組分:延長冰 160499.doc
S •14· 201239093 '合或低溫培育或甚至藉由設備之助(諸如微過濾及震盪)來 進行優化°在聚集之融合蛋白質再溶解之後,可能需要進 步離。來移除任何不溶性組分。在本發明之—個實施例 中,使用微過濾來替代第一循環離心以促進融合睪白質之 回收,而在第二及第三循環令應用正常離心。在另一實施 例申,例如4t攪拌隔夜增強ELp再溶解。 在使ELP融合蛋白質與其他污染性蛋白質分離之整合程 序中,自可溶性ELP融合蛋白質聚集至回收聚集之融合蛋 白貝至可溶狀態的步驟定義為一個分離循環。為了獲得純 的融合蛋白質’可將該循環重複若干次’且循環中之分離 刼作可用不同方法(諸如經由微過濾及/或離心)進行調節。 然而’雖然廣泛且較長的分離程序可得到較高純度,但融 合蛋白質之產率可能降低。 一旦獲得所需純度之ELP-内含肽融合蛋白質,即可藉由 =變反應PH值及/或溫度及/或藉由添加其他化學物(諸:調 郎鹽濃度)來觸發内含肽之裂解反應。可應用其他補充操 作(諸如藉由延長反應時間及凍融)來加速裂解。裂解比率 可藉由SDS-PAGE或其他方法進行評估。 較佳在裂解之ELP-内含肽標籤與釋放 分離之前達/ 之重組蛋白質最終
類似方式藉1 溶性蛋白質中移除來進行分離 終產物進一步透析或除鹽以移 合需要之少量組分。 160499.doc 15 201239093 在以下一個實例中,轉殖基因稻穀種子用作露兜樹凝集 素(PAL)之產生系統,其表現為與ELP-内含肽標籤之融合 體。PAL蛋白質為來自七葉蘭amary/hyb/z'M·?)之 單子葉植物甘露糖結合凝集素。分子量(Mw)為約12.5 kD 之PAL蛋白質(蛋白質序列顯示於圖1(c)中)對若干人類癌細 胞株之增殖展現抑制活性(Tian, L.等人,未公開)。 如以下所闡述亦在菸草中證明本發明之融合蛋白質之表 現及純化系統的可適用性。 提供以下實例來說明但不限制本發明。 實例1 自轉殖基因稻穀種子純化重組抗腫瘤蛋白質 在此實例中,轉殖基因稻榖種子用作產生系統且分子量 (Mw)為約12.5 kD之露兜樹凝集素(PAL)(蛋白質序列顯示 於圖lc中)用作目標蛋白質。PAL對若干人類癌細胞株 (HepG2、A549、DLD-1、U87及 Capan-2)之增殖展現抑制 活性。PAL以與ELP-内含肽標籤之融合體形式表現,其中 ELP含有60個重複「VPGXG」肽,且内含肽蛋白質回應於 低pH值在其C-端裂解。ELP-内含肽標籤插入於PAL之N-端,且在自稻榖種子純化ELP-内含肽-PAL融合蛋白質 後,可藉由降低缓衝液pH值來觸發内含肽裂解以使目標 PAL蛋白質與Ei標籤分離。 顯示於圖1 (a)中之ELP-内含肽-PAL融合蛋白的表現卡匣 由稻榖蛋白GhA(Gtl)啟動子及信號肽驅動。將此序列選 殖至T-DNA二元載體pSB130之多個選殖位點進行稻轉型。 160499.doc -16-
S 201239093 該構築物稱為SA。 編碼ELP60域之序列係藉由與Scheller,J.等人 (7><2«叹6«化/?以.(2006) 13:51-5 7)所述類似之方法自顯示 於圖1(b)中之ELP10基因之六個重複序列產生。Ssp DnaB 内含肽(稱為内含肽1)及連接子基因係獲自見於全球資訊網 (World Wide Web)neb.com/nebecomm/products/productN6952.asp 之NEB購買的PTWIN2載體(連接子基因為5902 bp至5940 bp且内含肽基因為5941 bp至6402 bp)。ELP10及内含肽基 因均針對稻之較佳密碼子使用進行優化且由GenScript公司 合成。 土壤桿菌屬介導之轉型係使用稻栽培品種9983用上述載 體構築物進行。稻穀種子癒傷組織誘導、土壤桿菌屬介導 之轉型、稻植物之選擇及再生係按照由CAMBIA於全球資 訊網 cambia.org/daisy/cambia/4214.html所提供的方案進行。 再生之轉殖基因稻苗在香港中文大學(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轉移至土壤且於用於轉殖基因植物之設施中 生長。在藉由PCR對再生之稻植物初步篩選之後,藉由南 方墨點法(Southern blot)進一步證實轉殖基因整合至稻植 物之基因組中。獲得含有轉殖基因之一至兩個複本的若干 轉殖基因植物。成熟的陽性轉殖基因稻縠種子收集為T1種 子。自陽性T1植物產生之T2種子用於藉由SDS-PAGE及西 方墨點法(Western Blot)使用特異性抗體進行蛋白質分析。 如圖2中所示及下文所述,藉由SDS-PAGE及西方墨點法 分析使用抗PAL抗體偵測轉殖基因稻穀種子中之pal蛋白 I60499.doc -17· 201239093 質表現。 由摻混機將成熟稻榖種子研磨成粉末。將總蛋白質提取 緩衝液(0.1 M Tris-HCl ’ pH 8.5,50 mM NaCl,5% SDS, 4 M尿素,5% β-疏基乙醇)以2〇 μΐ/mg添加至種子粉末中, 且在強烈震盪下在35t至371下培育2小時至4小時。使全 部勻漿在室溫下在20,000xg下離心1〇分鐘兩次。收集上清 液作為來自種子的總提取蛋白質(TEP)進行表現分析。對 於西方墨點法,TEP係藉由15% SDS_pAGE使用裝載緩衝 液(50 mM Tris-HCl ’ pH 8.5,2% SDS ; 10%甘油;〇 〇2% 溴酚藍)分離且轉移至PVDF膜。西方墨點法係使用來自兔 之抗PAL—次抗體及抗兔1§(}_過氧化酶抗體(Sigma)進行。 由大腸桿菌產生之重組PAL用作陽性對照。 在SA轉型稻穀種子中,在SDS_pAGE分析中可觀察到具 有預期Mw(56 kD)之融合蛋白質。某些融合蛋白質在3八種 子中在活體内自身裂解’產生游離PAL且偵測到糖基化 PAL。對來自獨立稻株之總種子蛋白質的西方墨點法分析 顯示於圖2⑷及圖2(b)中。當僅關注藉由西方墨點法測定 之活體内未裂解之EiP融合蛋白f時,从轉殖基因稻穀種 子中⑽白質的積聚量平均計為14〇續乾燥種子。 總蛋白質提取至最終純化的程序示意性顯示於圖3中。 -般而言,需機相變之兩或三個循環來獲得純的阶蛋 白質,且由於在兩個步驟中的隔夜培育而需要約2至3天。 更詳細而言,由Bt緩衝液(〇1 M Tdsa,pH Μ ; % 福NaC1 ; 6 M尿素;〇.5% τ_ηΤΜ·2〇)提取總蛋白質。將 160499.doc
S -18- 201239093 提取樣品(EX)過濾(EXF)以移除任何碎片,由pD_1〇管柱 (GE Healthcare)除鹽(DS)或用 Bp緩衝液(〇1 Μ , pH 8·5,50 mM NaCI)透析以移除尿素,隨後在下在 20,000xg^離心(DSC)1〇分鐘以移除任何不溶性碎片。收 集上清液進行純化β 為了觸發ELP之溫度敏感性逆向相變,將5 M NaCl以 l:l(v/v)之比率添加至樣品中,且將混合物在45它下培育 10 分鐘。如 Ge 等人(价(2006) 95:424-432)
所述在作少許修改的情況下進行第一純化循環。將經Naci 處理之樣品轉移至配備有MUlip〇re™過濾器(PES膜,〇22 μηι)的針疴中,且棄去遽液,而積聚之ELp_内含肽融 合蛋白保留在過濾器中。使1毫升冷的Bs緩衝液(〇·丨M
Tris-HCn’ pH 8.5 ; 50 mM NaCl ; 0.1% TweenTM-20)快速 通過以自過濾器移除其他NaC卜且由於一些融合蛋白質可 變回可溶狀態且通過過濾器因此收集洗滌液。將另外1 ml 至3 ml(或初始TEP樣品之W1 〇體積)冷的Bs緩衝液添加至無 活塞的針筒中’且使整個系統保持在4。(:下隔夜,在過濾 器下方用試管由重力收集洗出液(可溶性Eip)。用活塞推進 任何殘留的溶液以收集餘下的可溶性Eip。將洗出液及洗 滌液合併為1CS樣品。 第二循環係利用如Wu等人(iVaiwre尸roioc. (2006) 1:2257_2262)所報導之逆向相變程序進行。以1:1 v/v之比 率添加NaCl(5 M),且在45°C下培育混合物10分鐘,隨後 立即離心。使離心塊再懸浮具有1/5原始體積之冷的仏緩 160499.doc -19- 201239093 衝液中’且在輕緩攪拌下在冰上保存1小時。在4〇c下離心 之後’收集上清液作為2CS樣品。第三循環如第二循環進 行’例外為使用50 mM PBS緩衝液(pH 7.2)再溶解離心 塊°收集上清液作為3CS樣品。 為了觸發内含肽之裂解反應,將1/10體積之1 M Tds_ HC1 (pH 4 · 5 )添加至3 C S樣品中,使最終pH值為6.0至6 5。 使樣品在室溫下裂解2小時,隨後在下隔夜(達成完全 裂解)。藉由添加NaCl繼之以離心進行另一相變。收集上 清液作為最終純化之目標蛋白質(FS)且再懸浮離心塊作為 最終ELP-内含肽標籤(ρρ)。 在2或3個循環之後在SDS-PAGE中可觀察到經純化之Eip 融合蛋白質。在裂解步驟中,藉由添加低pH值之Tris緩衝 液達成之pH值改變引發内含肽裂解反應,但使用在ye下 較長時間培育(諸如24小時至36小時)來達成完全裂解。可 使用凍融處理來加速裂解。裂解及後續純化步驟為有效 的’原因在於PAL之最終上清液中無ELP-内含肽標藏殘留 (圖4 ’泳道FS)。藉由此高度優化之方法,純的pal蛋白質 之產率為約30 pg/g乾燥種子至80肫/g乾燥種子。 PAL屬於單子葉植物甘露糖結合凝集素且對人類癌細胞 的增殖表現出抑制活性(圖5,樣品PH)。吾人使用對若干 不同人類癌細胞株(HepG2(肝癌)、A549(肺癌)、DLD-1 (結 腸癌)、U87(神經膠母細胞瘤)及Capan_2(胰腺癌))的增殖 抑制活性分析來測試由ELP-内含肽系統自稻縠種子純化之 PAL蛋白質的生物活性。結果顯示由ELp_内含肽系統純化 160499.doc ΛΛ -iu · s 201239093 之PAL展現類似於自大腸桿菌純化之1>八]1蛋白質的劑量依 賴性抑制活性(如圖5中所示),表明ELP_内含肽融合表現 及純化系統並未減弱重組蛋白質的生物活性。 實例2
.自轉殖基因菸草純化重組人類G-CSF 在此實施例中’轉殖基因菸葉用作產生系統,同時人類 粒細胞群落刺激因子(hG_CSF)( 一種已廣泛用於腫瘤學及 感染保護的重要人類細胞因子)用作目標蛋白質。 使用一元載體pBii2l中之CaA/T 35S啟動子來構建hG-CSF融合表現嵌合體,且引入菜豆蛋白(phase〇lin)信號肽 以將表現之融合蛋白質引導至植物細胞分泌路徑。表現卡 匣顯示於圖6中。引入泛素以改良目標蛋白質之表現且其 將由内源性泛素特異性蛋白酶(ubp)自融合蛋白質精確加 工(Tian,L.及 Sun,S.S.Μ·, 5MC1 5(2011) 11:91)。 圖6顯示編碼由括號表示2hG_CSF·内含肽2_ELpu〇融合蛋 白貝的序列’且箭頭表示藉由添加DTT或β-疏基乙醇觸發 之内含肽2的裂解位點。 hG-CSF以在C-端具有内含肽Elp(IE)標籤之融合體形式 表現,顯示為hG-CSF-内含肽-ELP或「GIE」(圖6),其中 ELP含有110個重複rVPGXG」肽而内含肽蛋白質(稱為内 含肽2)回應於巯基試劑(諸如二硫蘇糖醇(DTT)或β_巯基乙 醇)之添加在其Ν•端裂解。在自菸葉純化GIE融合蛋白質 後’藉由添加β-巯基乙醇來觸發内含肽裂解以使目標hG_ CSF蛋白質自IE標籤釋放。 160499.doc -21 - 201239093 ELPl 10基因係藉由上述類似方法自ELP10基因之11個重 複序列(圖1(b))產生。Mth RIR1内含肽及連接子基因獲自NEB 於全球資訊網 neb.com/nebecomm/products/productN6952.asp 鱗買的pTWIN2載體(内含肽基因為6445 bp至6846 bp且連 接子基因為6847 bp至6888 bp)。 藉由電穿孔將pBI121表現載體中之嵌合基因轉型至根癌 土 壤桿菌iwwe/ac/e«s)LBA4404 中,且使用 新於葉如先前所述進行土壤桿菌屬介導之轉型(Tian,L及
Sun,S.S.M,5MC (2011) 11:91)。在植物再生之 後’使用hG-CSF特異性引子對個別植物進行Pcr篩選且15 個轉染植物中有11個顯示陽性結果。 為了镇測經轉染植物中GIE蛋白質的表現,用提取緩衝
液[0.1 Μ麟酸鹽緩衝生理食鹽水(pBS),pH 7.2 ; 1 mM edta ; ο·ι% TweenTM_20 ; 1〇〇爪厘抗壞血酸;2%聚乙烯 吡咯啶酮;完全蛋白酶抑制劑(混合錠,R〇che)]自21天齡 轉殖基因植物之新鮮新葉中提取總可溶性蛋白質。將新鮮 葉子(1 g)在研钵中在液氮下研磨成粉末,且添Mi ml提取 緩衝液將王部勻聚轉移至2 ml Eppendorf管中,在冰上 培育15分鐘且在2〇〇〇〇Xg下4<t下離心1〇分鐘。收集上清 、、文且再離〜1 0分鐘。收集最終上清液作為來自葉子的總可 溶性蛋白質。 用 4x 裝載緩衝液(0.2 M Tris_Hcl,pH 6 8 ; 〇 8 g SDS ; 4〇%甘油,5% β•巯基乙醇;50 mM EDTA; 8 mg溴酚藍) 釋自葉子提取之總可溶性蛋白質,煮沸5分鐘且在"% 160499.doc
S •22- 201239093 SDS-PAGE上用10 gg至50 蛋白質/泳道分離,隨後用 Coomassie®亮藍染色達成蛋白質顯現。對於免疫墨點法, 將藉由SDS-PAGE分離之總蛋白質在不染色之情況下直接 轉移至PVDF膜。西方墨點法係使用兔多株抗hG_CSF抗體 (PeproTech)及抗ELP抗體作為一次抗體及抗兔IgG過氧化 酶抗體(Sigma)作為二次抗體進行且使用ECL偵測系統 (Amersham Co” Bucks,UK)進行顯色。購自 Pepr〇Tech之重 組hG-CSF及由大腸桿菌產生之ELp6〇蛋白質用作陽性對 昭〇 如圖7(a)中所示,具有預期分子量(8〇 kD)之gie融合蛋 白質在無活體内自身裂解之情況下在轉殖基因菸葉中合 成,但經由SDS-PAGE未觀察到野生型(WT)與轉殖基因植 4:之間有明顯的蛋白質帶型差異。對來自個別植物之總可 洛f生蛋白為的西方墨點法分析顯示於圖了⑻及圖7⑷中。 轉殖基因料中GIE蛋白f的積聚量平均計為126⑽鮮 重(FW)。 * 乂、心可/奋性蛋白質萃取起始至最終純化之獲得經純化目 «白質的程序示意性顯示於圖8中…般而言,需要ELp 相變之三個或三個以上循環來獲得純的GIE蛋白質,由於 在兩個步驟中的隔夜培育而持續2天或2天以上。 在此貫財,吾人使用由11G個VPGXG重複序列組成的 LP來改/ELP相變之效率。由於⑽融合蛋白質在於葉中 的積聚讀低’因此為了在純化期間觸發GIE聚集’採用 添加相同體積之3 MNaa且在37tTiffi小時至3小時。 160499.doc •23· 201239093 在蛋白質積聚繼之以離心之後,藉由添加懸浮液緩衝 液(5〇 mM碟酸鹽緩衝生理食鹽水㈣S),PH 7.2;01% τ—20;完全蛋白酶抑制劑)且在代了搜拌隔夜來進 #第n壤中目標融合蛋白f之再溶解。冑懸浮液在 2〇〇〇xg下4C下離心2〇分鐘且收集上清液作為樣品似。 在第二及第三循環令使賴似純化方法,例外在第三循 裒中使用預裂解緩衝液⑼mM Tds HC卜pH 8 5 ; 峨 NaCl,1 mM EDTA)來使積聚之⑽融合蛋白質再溶解。 隨同純化程序,提取中之顏料亦逐漸移除。 為了觸發内含肽之裂解,在3個循環之後將卜酼基乙醇 添加至樣品中,使最終濃度為1〇 mM,且將樣品在室溫下 保持30分鐘且在4t:T保持2小時以完成裂解。& 了監測裂 解反應,在室溫下培育1〇分鐘之後收集部分樣品(樣品 CL)。在裂解之後,如上所述進行ELp之另一相變循環且 收集上清液中之最終裂解之hG_CSF(樣品FS)及離心塊中之 内含肽-ELP標籤(樣品fp)。參見圖9。 在3個循環之後在SDS_PAGE中可清楚地觀察到經純化之 GIE融合蛋白質且可觸發内含肽裂解以自内含肽_£1^標籤 釋放hG-CSF。如圖9中所示,裂解及後續純化步驟為有效 的,原因在於hG-CSF之最終上清液中無正標籤殘留(泳道 FS)。最終hG-CSF之回收率為10 ng/g新鮮葉子至2〇 ng/g新 鮮葉子且目標蛋白質的表現量為126 pg/g新鮮葉子。 人類G-CSF為一種重要的藥物蛋白質,其可用於增強患 有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肺炎、糖尿病性足感染、白 160499.doc -24- 201239093 血病及發熱性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症患者之免疫系統及治療 進行化學療法之癌症患者以減輕由細胞毒性治療劑所引起 的白細胞含量降低。 將hG-CSF之最終上清液(如上所述之樣品FS)除鹽,冷凍 乾燥且再懸浮於偵測緩衝液(5〇 mM PBS,pH 7.2)中進行 生物活性測試’該測試係藉由量測促進hG_CSF依賴性 NFS-60細胞株之增殖的能力來進行。此細胞株僅在hG_ CSF或其他已知生長因子存在下生長。培育72小時以後, 用偵測緩衝液處理之細胞顯示與未經處理之樣品類似的基 線增殖水準。當用1 ng市售hG_CSF處理時,NFS_6〇細胞之 增殖相對於未經處理的樣品CT提高26〇%,而含有補充有1 ng自菸葉純化之hG-CSF之偵測緩衝液的樣品顯示促進 NFS-60細胞增殖的類似能力,表明經純化的h(}_csF生物 活性與市售hG_CSF一樣。經純化之GIE蛋白質亦經測試且 顯示生物活性但細胞增殖活性相應降低,表明内含肽_ELp 標箴並未破壞目標hG-CSF之生物活性。此等結果證實 ELP-内含肽融合表現及純化系統並不減弱重組蛋白質之生 物活性。 【圖式簡單說明】 圖1(a)至圖1(c)顯示關於以下所例示之轉型質體的資 訊。 圖2(a)至圖2(b)顯示成熟轉殖基因稻榖種子中所積聚之 ELP-内含肽-PAL融合蛋白質的SDS_pAGE&西方墨點法分 析。 160499.doc •25- 201239093 圖3顯示自稻榖種子純化ELP-内含肽-PAL融合蛋白質之 方案。 圖4顯示由ELP-内含肽系統自轉殖基因稻穀種子成功純 化 PAL。 圖5(a)至圖5(e)顯示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純化之PAL對各種 細胞株之作用的圖示。 圖6顯示用於在菸草中產生包含hG-CSF之融合蛋白質之 表現系統的圖式。 圖7(a)至圖7(c)顯示在菸葉中人類G-CSF表現為融合蛋白 質的SDS-PAGE結果。 圖8顯示當hG-CSF以融合蛋白質之形式產生時,自菸草 種子中純化hG-CSF之步驟的圖式。 圖9顯示自菸葉中融合蛋白質表現純化hG-CSF之SDS-PAGE的結果。 160499.doc •26·

Claims (1)

  1. 201239093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自植物、植物部分或植物細胞獲得所需 a㈡買的方 法,該方法包含: (a)自該等植物、植物部分或植物細胞製備蛋白質提 取物’該等植物、植物部分或植物細胞產生該所需蛋^ 質呈融合蛋白質,在所需蛋白質的N_端或C-端或兩端包 SELP-内含肽(lntein)標籤,該ELp_内含肽標籤包含彈性 蛋白樣多肽(ELP)域及内含肽剪接元件(内含狀),其令該 内含肽係在該所需蛋白質_•端及/或匕端或 < ELP域之間; ” @ (b)視情況自該提取物移除不溶性物質; (C)使5亥專融合蛋白聚隼且作盆 取果立便其與该提取物之其餘部 分分離; (d) 將該等融合蛋白再溶解成水溶液; 視情況重複步驟(c)及步驟(d); (e) 進行該融合蛋白之裂解;及 (f) 使該所需蛋白質與該(等)標籤分離。 2·如請求項1之方法,复中哕 八ThLP域含有至少1個ELP単 元。 3. 4. 白質另外包括一或多 含狀之間及/或内含肽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融合蛋 個連接子序列在該所需蛋白質與内 與ELP之間及/或在ELp單元之間。 如印求項1之方法,其中琴舌 丹甲°玄重組蛋白質為凝集素(lectin) 或細胞因子。 160499.doc 201239093 5· 士咕求項1之方法,其中步驟(C)包含一或多次調節溫 度、pH、溶劑内含物及/或所應用之設備。 6. 明求項丨之方法,其中步驟(c)中之分離包含離心或微 過渡。 7·如吻求項丨之方法,其中步驟(d)包含修改溫度、pH、鹽 · 及/或含有該等聚集體之水性混合物之其他組分。 8.如吻求項1之方法,其中步驟(e)包含調節pH、溫度及該 水溶液之組分。 9_如明求項1之方法’其中步驟(f)包含聚集及分離該eLP-内含肽標籤。 10. —種核酸,其在植物細胞中可操作以在該等植物細胞中 表現融合蛋白質,該融合蛋白質在所需蛋白質的N_端或 C-端或兩端包含ELP_内含肽標籤,該ELP_内含肽標籤包 含彈性蛋白樣多肽(ELP)域及内含肽剪接元件(内含肽), 其中該内含肽係在該所需蛋白質的N_端及/或C-端或兩端 與該ELP域之間。 11. 一種植物細胞或組織,其含有如請求項10之核酸。 12. —種產生融合蛋白質的方法,該融合蛋白質包含在所需 蛋白質之N-端及/或C-端具有ELP-内含肽標籤之融合蛋 · 白質’該方法包含培養如請求項11之植物、植物細胞或 - 植物部分* 1 3.如請求項1 〇之核酸,其中該ELP域含有至少1個ELP單 元。 14.如請求項10之核酸,其中該融合體另外包括一或多個連 160499.doc - 2 · S 201239093 接子序列在該所需蛋白質與内含肽之間及/或内含肽與 ELP之間及/或在ELP單元之間。 集素或細胞 15_如請求項1〇之核酸,其中該重組蛋白質為凝 因子。 16. 如請求項1 〇之核酸,其中該内含肽係在該 丨高蛋白質之 N-端與該(等)ELP域之間。 17. 如請求項10之核酸,其中該内含肽係在該所需蛋白質之 C-端與該(等)ELP域之間。 18. —種包含融合蛋白質的植物細胞或組織,該融合蛋白所 在所需蛋白質的N-端或C-端或兩端包含ELp_R含肽標 籤,該ELP-内含肽標籤包含彈性蛋白樣多肽(el^域及 内含肽剪接元件(内含肽)’其中該内含肽係在該所需蛋 白質的N-端及/或C-端或兩端與該ELP域之間。 19. 一種產生含有如請求項1〇之核酸之植物的方法,其包含 將如請求項10之核酸轉染至該等植物的基因組中及再生 §玄荨植物。 20· -種產生包含融合蛋白質之植物的方法’其包含將表現 及嘁α蛋白質之核酸轉染至該等植物的基因組中及再生 。亥等植物,其中該融合蛋白質在所需蛋白質的N—端或。 知或兩端包含ELP-内含肽標籤,該ELp-内含肽標籤包含 彈性蛋白樣多肽(ELP)域及内含肽剪接元件(内含肽),其 中4内含肽係在該所需蛋白質的N_端及/或c_端或兩端與 5玄ELP域之間。 160499.doc
TW100147831A 2010-12-21 2011-12-21 植物重組蛋白質表現及純化之具成本效益的方法 TWI6007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061425703P 2010-12-21 2010-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9093A true TW201239093A (en) 2012-10-01
TWI600763B TWI600763B (zh) 2017-10-01

Family

ID=46314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7831A TWI600763B (zh) 2010-12-21 2011-12-21 植物重組蛋白質表現及純化之具成本效益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84714A1 (zh)
EP (1) EP2655651B1 (zh)
JP (1) JP5868999B2 (zh)
CN (1) CN103732758A (zh)
TW (1) TWI600763B (zh)
WO (1) WO20120882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56199A1 (zh) * 2012-10-12 2014-04-17 清华大学 多肽的产生和纯化方法
US10820427B2 (en) 2013-03-15 2020-10-27 Sanmina Corporation Simultaneous and selective wide gap partitioning of via structures using plating resist
CN104387473B (zh) * 2014-10-27 2017-10-10 郑州大学 用于非酶切非色谱纯化方法原核表达融合蛋白Prx的类弹性蛋白多肽ELP
CN108752479B (zh) * 2018-05-25 2021-06-18 江苏大学 一种重组β-葡糖苷酶及其表达纯化方法和固定化应用
CN108893487A (zh) * 2018-07-19 2018-11-2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含有C-Myc蛋白融合标签的植物表达质粒载体及其载体的构建方法
CN109321540A (zh) * 2018-11-13 2019-02-12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一种提高烟叶提取物中还原酶酶活的提取方法
CN109293733A (zh) * 2018-11-13 2019-02-01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新鲜烟草叶片全蛋白的提取方法
CN109321544A (zh) * 2018-11-13 2019-02-12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一种提高烟叶提取物中腐胺n-甲基转移酶的提取方法
CN109824768A (zh) * 2019-01-25 2019-05-3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水稻谷蛋白的提取方法及电泳检测方法
CN110205338A (zh) * 2019-06-24 2019-09-06 王跃驹 植物作为宿主在表达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中的应用
CN113881669B (zh) * 2021-09-14 2023-09-01 广东可普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表达系统的诱导性启动子及合成生物平台和其应用
CN115896144B (zh) * 2022-10-17 2024-01-02 湖南诺合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Fus蛋白在作为融合标签中的应用,重组蛋白及其表达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5759B1 (en) * 2000-01-20 2002-09-24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Expression of multiple proteins in transgenic plants
US7417178B2 (en) * 2000-05-02 2008-08-26 Ventria Bioscience Expression of human milk proteins in transgenic plants
US20040172688A1 (en) * 2002-02-04 2004-09-02 Yadav Narendra S. Intein-mediated protein splicing
US20040268431A1 (en) * 2003-06-30 2004-12-30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ransgenic plant products comprising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US20060263855A1 (en) * 2005-03-14 2006-11-23 Wood David W Intein-mediated protein purification using in vivo expression of an elastin-like protei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55651B1 (en) 2018-11-21
TWI600763B (zh) 2017-10-01
EP2655651A1 (en) 2013-10-30
EP2655651A4 (en) 2014-05-07
US20120184714A1 (en) 2012-07-19
CN103732758A (zh) 2014-04-16
JP5868999B2 (ja) 2016-02-24
JP2014502504A (ja) 2014-02-03
WO2012088295A1 (en) 201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39093A (en) A cost-effective method for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proteins in plants
Reuter et al. Scale‐up of hydrophobin‐assisted recombinant protein production in tobacco BY‐2 suspension cells
EP2418284A1 (en) Protein body-inducing polypeptide sequences
JP6356115B2 (ja) ラクトフェリン融合タンパク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ian et al. A cost-effective ELP-intein coupling system for recombinant protein purification from plant production platform
Y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rice seed accumulating a major Japanese cedar pollen allergen (Cry j 1) structurally disrupted for oral immunotherapy
JP2021531727A (ja) アフリカ豚熱の診断のための抗原生産用組み換えベクター及びその使用
Scott et al. Elevation of oil body integrity and emulsion stability by polyoleosins, multiple oleosin units joined in tandem head‐to‐tail fusions
CA2440358C (en) Denaturant stable and/or protease resistant, chaperone-like oligomeric proteins, polynucleotides encoding same and their uses
US7253341B2 (en) Denaturant stable and/or protease resistant, chaperone-like oligomeric proteins, polynucleotides encoding same, their uses and methods of increasing a specific activity thereof
JP5713379B2 (ja) 組換え植物で発現して難抽出化した組換えタンパク質の抽出・精製方法
Hofzumahaus et al. Escherichia coli-based expression system for the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elicitin β-cinnamomin from Phytophthora cinnamomi
US20090253125A9 (en) Denaturat stable and/or protease resistant, chaperone-like oligomeric proteins, polynucleotides encoding same, their uses and methods of increasing a specific activity thereof
Saberianfar et al. Strategies to increase expression and accumulation of recombinant proteins
GB2377446A (en) Expression of cobalamin binding proteins in transgenic plants
Takaiwa et al. Specific region affects the difference in accumulation levels between apple food allergen Mal d 1 and birch pollen allergen Bet v 1 which are expressed in vegetative tissues of transgenic rice
JP5626717B2 (ja) レチノイン酸受容体αを含む融合タンパク質
Tanavar et al. Enhancement of recombinant human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 1 protein production in transgenic hazelnut (Corylus avellana L.) plant cell suspension cultures under RAmy3D inducible promoter
Takaiwa et al. Difference in accumulation pattern of the allergens within the same PR10 family in transgenic rice
Schwestka et al. Generation of multi-layered protein bodies in N. benthamiana for the encapsulation of vaccine antigens
CA3204634A1 (en) Recombinant plant-derived antibodies and fc variants and related methods
MAIZE Xing Xu, Yan Jin, and Kan Wang
Stark Targeted expression of the anti-HIV microbicide lectin griffithsin in maize and tobacco
Elkins Transient expression of ova antigen: RTB fusions in plants for production of improved subunit vacci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