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38531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relay transmission - Google Pat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relay transmiss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38531A
TW201138531A TW099137797A TW99137797A TW201138531A TW 201138531 A TW201138531 A TW 201138531A TW 099137797 A TW099137797 A TW 099137797A TW 99137797 A TW99137797 A TW 99137797A TW 201138531 A TW201138531 A TW 20113853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formation
data
relay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7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49455B (zh
Inventor
Tzu-Ming Lin
Chien-Min Lee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ublication of TW201138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8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9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94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201138531 rw 34969twf.doc/n 六、發明說明: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是基於2010年U 5號提出申請之美國臨時 專利申請案第61/292,235號並主張此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 的優先權,此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所揭露之内容系完整結 合於本說明書中。 a 口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 本發明是有關於用於在通訊系統中進行資料中繼傳輸 之系統及方法。 【先前技術】 在無線通訊中’基地台(base station)可直接地或經 由中繼台(relay station)傳送資料至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基地台可具有帶細胞標識(cdl identificati〇n ) 之單元’且在此單元中,使用者設備可自基地台接收資料。 • 在某些情況下’中繼台不具有單獨之細胞標識並因而不能 創建單元’然而中繼台可將自基地台接收之資料中繼至使 用者設備。另外,此方法在中繼節點(Relay Node,RN) 具有細胞標識時仍可適用,但跟中繼節點有無細胞標識並 無絕對關係。 傳統上’基地台可在不同之通訊通道(communicati〇n channel)上傳送資料與控制資訊至使用者設備,此控制資 訊指示用於供使用者設備接收此資料之資源(例如時間或 201138531“TW 34969twf.doc/n 頻率資源)分配。舉例而言’根據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標準’基地台(在LTE標準中亦稱為增 強之節點B ( Enhanced Node B,eNB ))可將控制資訊在物 理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上傳送至使用者設備,並將資料在物 理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上傳送至使用者設備。根據在PDCCH上接收之 控制資訊,使用者設備可確定用於在PDSCH上接收資料 之所分配資源。 中繼台可藉由將自基地台接收之資料中繼至使用者設 備,幫助基地台傳送資料至使用者設備。基地台可將欲中 繼之資料及控制資訊在不同之通訊通道上傳送至中繼台, 此控制資訊指示用於供中繼台接收欲中繼之資料的資源分 配。舉例而言’根據LTE標準,基地台可將控制資訊在 PDCCH上傳送至中繼台(在LTE標準中亦稱為中繼節點 (Relay Node,RN)),並將欲中繼之資料在PDSCH上傳 送至中繼台。根據在PDCCH上接收之控制資訊,中繼台 可確定用於在PDSCH上接收資料之所分配資源。 圖1是根據LTE標準所繪示的一種使基地台傳送控制 資訊至中繼台或使用者設備之傳統方法100。參見圖丨,基 地台對多條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在本文中稱為DCI 102)之每一者附加循環 冗餘檢查(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同位位元 (parity bits )。根據LTE標準,DCI 102各自可具有預定 20111 J O J J I (A rw 34969twf d〇c/n 格式。然後,基地台可將DCI分別預編碼至多個控制通道 元件(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 104 中。在經過物 理處理(例如通道編碼)後,可根據例如正交分頻多工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 術’將CCE映射至PDCCH上並在子訊框(subframe) i〇6 中傳送。 oroM技術利用多個緊密相間之正交副載波 (subcarrier)來載送資料。舉例而言,資料可被分配於多 • 個平行之資料通道(data channel)上,各資料通道分別對 應其中之一副載波。可藉由習知之調變方案(例如正交調 幅(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而以一相對低的符 號率(symbol rate)來調變每一副載波。另外,根據〇fdm 技術,可在OFDM通況系統之傳送端對用來表示資料之 OFDM符號執行快速傅立葉反轉換(Inverse Fast F0urier Transform,IFFT) ’並可在0FDM通訊系統之接收端執行 快速傅立葉變換(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以恢復此 φ 等OFDM符號。 仍參見圖1 ’子訊框106可包含N1個〇FDM符號及 N2個副載波,此N1個0FDM符號對應於一個下行鏈路時 槽(downlink slot)。子訊框106亦可包含資源區塊,此等 資源區塊分別對應於N1個OFDM符號及N3個副載波。 -貝源區塊中之每一資源元素(k,1)均對應於用於傳送資 的時間及頻率資源。 ' 圖2是根據LTE標準繪示的—種傳統盲解碼方法 201138531 „一 200’盲解碼方法200用於使中繼台或使用者設備(在本文 中稱為接收機)自基地台接收控制資訊。參見圖2,接收 機在PDCCH上接收呈CCE 202形式之控制資訊。由於 CCE 202與欲恢復之DCI之間對應關係之不確定性,接收 機可嘗试候選DCI (例如候選DCI 204 )之不同長度,例 如lengthl、Length2、…等。接收機更對候選DCI 204之 CRC同位位元進行解擾(descramble)。若解擾後之CRC 同位位元206通過CRC檢查,則候選DCI 204是正確得到 恢復之DCI 208。反之,接收機則可繼續嘗試候選DCI之 不同長度來進行CRC檢查。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一實施範例提供一種用於使一基地台傳送資 料之方法,上述資料欲由一中繼台中繼至一使用者設備, 上述方法包括:根據中繼台之一標識或使用者設備之標 識,對控制資訊進行編碼,上述控制資訊指示對中繼台之 資源分配;以及傳送控制資訊至中繼台。 本發明之一實施範例提供一種用於使一基地台傳送控 制資訊至一中繼台以中繼資料至一使用者設備之方法,此 方法包括:傳送一專門指示訊息至中繼台,其中訊息包含 控制資訊及一參數,上述控制資訊指示對中繼台之資源分 配’上述參數則指示控制資訊是供中繼台使用。 本發明之一貫施範例提供一種用於使一基地台傳送控 制資訊至一使用者設備及一中繼台以中繼資料至使用者設 201138531 ifW 34969twf.doc/n 備之方法,此方法包括:根據一第一數目之控制通道元件 (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 ’ 對指示對中繼台之資 源分配的控制資訊進行編碼;以及根據不同於第一數目的 一第二數目之CCE,對指示對使用者設備之資源分配的控 制資訊進行編碼。 本發明之一貫施範例提供一種使一基地台傳送控制資 訊至一使用者設備及一中繼台以中繼資料至使用者設備之 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中繼台之一標識,對指示對中繼台 之資源分配的控制資訊之一第一多個循環冗餘檢查 (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同位位元進行加擾; 以及以使用者設備之-標識,對指示對使用者設備之資源 分配的控制資訊之-第二多個CRC同位位元進行加擾。 本發明之一實施範例提供一種用於使一中繼台自一基 地台接收貧料並中繼上述資料至一使用者設備之方法,此 方法包括:自基地台接收控制資訊,此控制資訊是指示對 I繼台之資源分配並根據中繼台之—標識或使用者設備之 •—標識進行編碼;以及將控制資訊解碼,以確定分配給中 繼台之資源。 本發明之-實施範例提供一種用於使一中繼台自一基 $、口接收控制資訊以中繼資料至—使用者設備之方法,此 々^匕括··自基地台接收—特^指示訊息,其中上述訊息 =控制祕及-參數’上述控制資訊指示對中繼台之資 源为配,上述參數難示控师訊是供巾繼台使用。 本發明之-實施範例提供一種用於使一中繼台自一基 ,.TW 34969twf.doc/n 地台接收控制資訊之方法’其中基地台根據一第一數目之 控制通道元件(CCE)來傳送控制資訊,此控制資訊指示 對一使用者設備之資源分配,上述方法包括:自基地台接 收控制資訊,此控制資訊指示對中繼台之資源分配;以及 根據不同於第一數目之一第二數目之CCE,將所接收控制 資訊解碼。 本發明之一實施範例提供一種用於使一中繼台自一基 地台接收控制資訊之方法,其中基地台以一使用者設備之 一標識對控制資訊之一第一多個循環冗餘檢查(CRC)同 位位元進行加擾,上述控制資訊指示對使用者設備之資源 分配,上述方法包括:自基地台接收指示對中繼台之資源 分配的控制資訊;以及以中繼台之一標識,對所接收控制 資訊之一第二多個CRC同位位元進行解擾。 本發明之一實施範例提供一種用於傳送資料之基地 台,上述資料欲由一中繼台中繼至一使用者設備,上述基 地台包括.-處理II,用以根據中繼台之—標識或使用者 設備之一標識’對控师訊進行編媽,上述㈣資訊指示 對中繼台之資源分配;以及一天線,用以傳送控制資訊至 中繼台。 、本發明之一實施範例提供一種用於自一基地台接收資 =並將上述資料中繼至—使用者設備之中繼台,此中繼台 =:,天線’用以自基地台接收控制資訊,此控制資訊 疋^不對中繼台之資源分配並根據中繼台之-標識或使用 者又備之;^識進行編碼;以及一處理器,用以將控制資 201138531 δίΐ解碼,以確定分配給中繼台之資源。 應理解,前述大致說明與下文詳 性及解釋性說日月,而_於限制本發明。L僅為例不 為讓本發明之上,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 易卜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 明如下。 ^ 【實施方式】 以下將以範例實施例佐以對應圖示進行詳細的說明。 在以下參照的附圖中,除了特別說明之處,基本上不同圖 式中相同之標號皆表示相同或相似之元件。在以下對本發 明範例實施例之說明中所提及之實施方案並不代表根據^ 發明的所有實施方案。相反,此等實施方案只是根據如隨 附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發明之相關態樣之系統及方法之範 例。 圖3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資料中繼傳輪 之通訊系統300之方塊圖。通訊系統300可用以根據例如 正交分頻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術、分碼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技術、多載波技術、多重輸入多 重輸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ΜΙΜΟ)技術 等來運作。 在範例實施例中,通訊系統300可用以根據諸如IEEE 802.16標準家族、第三代夥伴工程(the 3 rd Generation 9 201138531 *rw 34969twf.doc/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標準、高速封包存取(High_Speed Packet Access,HSPA )標準、長期演進(L〇ng Term
Evolution ’ LTE )標準、國際行動通訊(internati〇nai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2000,IMT-2000)標準、IMT-高級標 準、IMT標準家族等不同之通訊標準來運作。僅出於例示 目的,假定通訊系統300是用以根據LTE標準並基於 OFDM技術來運作。 在範例實施例中,通訊系統300可包括至少一個基地 台(base station,BS ) 302 (亦稱為增強之節點 b ( Enhanced Node B ’ eNB))、至少一個中繼台(Reiay station,RS) 304 (亦稱為中繼節點(Relay Node ’ RN ))及至少一個使 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 306。RS 304 與 UE 306 處於BS 302之單元308 (即覆蓋區)中。 在範例實施例中,通訊系統300可更包括通訊裝置 310 ’此通訊裝置310連接至BS 302。通訊裝置310可包 括行動性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 ) 及/或飼服閘道器(Serving Gateway,S-GW ),以用於管理 及控制通訊系統300中之通訊。如此一來,UE 306便可與 BS 302及通訊裝置310進行通訊,以接收例如LTE服務。 在範例實施例中,BS 302可直接地或經由RS 304傳 送資料至UE306或自UE306接收資料。舉例而言,BS302 可傳送資料至RS 304,然後RS 304可將資料中繼至UE 306。再舉例而言,UE3〇6可直接自BS 302接收資料,或 者經由RS 304自BS 302接收資料,抑或同時自BS 302 20113853 lirw 34969twf.doc/n 與RS 304接收資料。 在範例實施例中,BS 302可將資料與控制資訊在不同 之通訊通道上傳送至UE 306,此控制資訊指示用於供UE 306接收資料之資源(例如時間或頻率資源)分配。舉例 而言,BS 302可將控制資訊在物理下行鏈路控制通道 (PDCCH)上傳送至UE 306,並將資料在物理下行鏈路 共旱通道(PDSCH)上傳送至UE 306。根據在PDCCH上 接收之控制資訊,UE 306可確定用以在pdSCH上接收資 ® 料之所分配資源。 在範例實施例中’ BS 302可將欲中繼至UE 306之資 料與控制資訊在不同之通訊通道上傳送至RS 304,此控制 資訊是指示用於供中繼台304接收所欲中繼之資料的資源 分配。舉例而言,BS 302可將控制資訊在PDCCH上傳送 至RS 304,並將欲中繼之資料在pdsch上傳送至RS 304。根據在PDCCH上接收之控制資訊,RS 304可確定用 於在PDSCH上接收所欲中繼之資料的所分配資源。 φ 在範例實施例中’ RS 304可將資料中繼至ue 306,
且BS 302可傳送控制資訊至UE 306,此控制資訊是指示 供UE 306接收由RS 304所中繼之資料的資源分配。舉例 而吕’ RS 304可將資料在PDSCH上中繼$ UE 306,見 BS 302可在PDCCH上傳送控制資訊至'UE 3〇6。根據在 PDCCH上接收之控制資訊’ UE 306可確定用於在pdSCH 上接收負料之所分配資源。另外,BS 302亦可同時在 PDSCH上傳送資料至UE 306。 11 201138531. 34969twf.doc/n 在範例實施例中,RS 304可在BS 302之上行鏈路或 下行鏈路頻帶中,根據分時多工(Time Division Multiplex ’ TDM)技術或分頻多工(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FDM)技術傳送或接收無線電訊號。另外,rs 304可充當基地台,並在不與BS 302進行協調之情況下傳 送控制資訊及資料至UE 306。 圖4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用於使BS 302 (圖3)傳送資料至RS 304之方法400之流程圖。舉例而 言’此資料可為欲中繼至UE 306 (圖3)之資料。參見圖 3及圖4’RS 304藉由來自BS 302之專用訊號,或藉由監 聽在BS 302與UE 306之間交換之訊息,獲得UE 306之 才示谶’例如無線網路臨時辨識符(Radi〇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NTI) (402)。舉例而言,此專用訊號可包括 媒體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卜MAC)訊號、無線 電鏈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卜RLC)訊號、無線電資 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卜RRC)訊號、或非存取 層(Non-Access Stratum ’ NAS)訊息。再舉例而言,在 BS 302與UE 306之間交換之訊息可包括隨機存取程序中 的隨機存取請求(Random Access Request,RAR)訊息或 任何其他包含與UE 306之標識(例如RNTI)有關之資訊 的訊息。如此一來,RS 304即獲得UE 30ό之RNTI。 BS 302在PDCCH上傳送控制資訊,此控制資訊指示 用於供RS 3 04接收資料之資源分配(4 〇4 )。在一個範例實 施例中’ BS 302根據RS 304之標識(例如rNTI)對控制 12 2011385311TW 34969twf.doc/n 資訊進行編碼。相應地,RS 304可使用其自身之RNTI來 解瑪此控制資訊,以確定用於接收資料之所分配資源。在 一個範例實施例中,BS 302根據UE 306之RNTI對控制 資訊進行編碼。相應地,RS 304可使用所獲得的UE 306 之RNTI來解碼此控制資訊,以確定用於接收資料之所分 配資源。 BS 302更在PDSCH上傳送資料至RS 304。如此一 來,RS 304便可在所確定資源上自BS 302接收資料。在 某些範例實施例中,通訊系統300可包括多個UE。相應 地,RS 304可區分PDSCH上對應於每一各別UE之資料。 另外’ RS 304可例如使用波束成形(beam forming)技術 或ΜΙΜΟ技術,為此等UE執行高級傳輸。 另外,RS 304亦可自BS 302接收控制資訊,此控制 資訊指示供RS 304將資料中繼至UE 306的資源分配。舉 例而言’ RS 304可在PDCCH或PDSCH上接收此控制資 訊。再舉例而言,RS 304可藉由BS 302與RS 304之間的 諸如實體層(physical layer,PHY)訊息、MAC訊息或 RRC訊息等專用訊息來接收此控制資訊。在RS 3〇4接收 到欲中繼至UE 306之資料以及用於中繼此資料之控制資 訊後,RS 304可在所分配資源上將資料中繼至UE 3〇6。 圖5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使rs 504將自 BS 502接收之資料中繼至UE 5〇6之中繼傳輸過程5〇〇。 僅出於例示目的’假定UE 506包括第一 UE UE1、第二 UE UE2及第三UE UE3。舉例而言,BS 502、RS 504及 13 20113853Lrw 34969twf.doc/n UEl 可分別為 BS 302、RS 304 及 UE 306 (圖 3 )。 在範例實施例中’ BS 502使用RS 504之RNTI對控 制資訊進行編碼’此控制資訊指示供RS 5〇4接收資料之資 源分配(在本文中稱為rS-CI)。BS 502更在基於子訊框 格式510之子訊框N中,在PDCCH上傳送RS-CI至RS 504 ’並在I>DSCH上傳送資料至RS 5〇4。根據子訊框格式 510 ’ PDSCH上之資料包括欲中繼至um、UE2及UE3之 資料(在本文中分別稱為UE1資料、UE2資料及UE3資 料)、以及控制資訊’此控制資訊指示供RS 5〇4中繼um 資料、UE2資料及UE3資料之資源分配(在本文中分別稱 為CI-1、CI-2及CI-3)。藉由接收並解碼RS-CI,RS 504 可接收PDSCH ’並從而接收UE1資料、UE2資料、UE3 資料、CI-1、CI-2 及 CI-3。 在一個範例實施例中,BS 502在基於子訊框格式512 之子訊框N中,在PDCCH上傳送RS-CI至RS 504,並在 PDSCH上傳送資料至rs 504。根據子訊框格式512,CI_1、 CI-2及CI-3聚集於PDCCH或PDSCH上的第一專用資源 區塊中’而UE1資料、UE2資料及UE3資料則聚集於 PDSCH上的第二專用資源區塊中。 在一個範例實施例中,BS 502在基於子訊框格式514 之子訊框N中,在PDCCH上傳送RS-CI至RS 504,並在 PDSCH上傳送資料至rs 504。根據子訊框格式514, IOSCH上之資料包括UE1資料、UE2資料及UE3資料, CI-卜CI-2及CI-3則在PDCCH上傳送。 34969twf.doc/n 201138531 i w 〆 w v/1 T'W^ 在範例實施例中’在子訊框N之後傳送的子訊框(例 如子訊框N+X)中,BS 502可將CI-1、CI-2及CI-3分別 傳送至UE1、UE2及UE3,且RS 504可在所分配資源上 中繼UE1資料、UE2資料及UE3資料,此等所分配資源 是根據RS 504在子訊框N中所接收之ci-1、CI-2及ci-3 來確定。如此一來’根據在子訊框N+X中所接收之、 CI-2及CI-3,UE1、UE2及UE3可分別確定用於接收由 RS 504所中繼之UE1資料、UE2資料及UE3資料的所分 配資源。圖5顯示子訊框N+X之範例子訊框格式52〇及 522。 圖6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使尺8 6〇4將自 BS 602接收之資料中繼至UE 6〇6之中繼傳輸過程6〇〇。 僅出於例示目的,假定UE 606包括第一 UE UE1、第二 UE UE2及第三UE UE3。舉例而言,BS 602、RS 604及 UE1 可分別為 BS 302、RS 304 及 UE 306 (圖 3 )。 在範例實施例中,BS 602使用UE1、UE2及UE3各 自之RNTI對控制資訊進行編碼,此控制資訊指示供RS 604接收與UE1、UE2及UE3相關之資料的資源分配,在 本文中,此控制資訊分別被稱為UE1CI、UE2 CI及 UE3-CL· BS 602更在基於子訊框格式610之子訊框n中, 在 PDCCH 上傳送 UE1-CI、UE2-CI 及 UE3-CI 至 RS 604, 並在PDSCH上傳送資料至RS 6〇4。根據子訊框格式61〇, PDSCH上之資料包括欲中繼至UE1、UE2及UE3之資料 (在本文中分別稱為UE1資料、UE2資料及UE3資料)、 15 34969twf.doc/n
201138531 TW
-------jlTW 以及控制資訊,此控制資訊指示供RS 604中繼UEl資料、 UE2資料及UE3資料之資源分配(在本文中分別稱為 CI-1、CI-2及CI-3)。藉由接收並解碼UE-CI、UE2-CI及 UE3-CI,RS 604可接收PDSCH,並從而接收UE1資料、 UE2 資料、UE3 資料、Cld、CI-2 及 CI-3。 在一個範例實施例中’ BS 602在基於子訊框格式612 之子訊框N中,在PDCCH上傳送UE1-CI、UE2-CI及 UE3-CI至RS 604,並在PDSCH上傳送資料至rs 604 〇 根據子訊框格式612,CI-1、CI-2及CI-3聚集於PDSCH 上的專用資源區塊中。 在一個範例實施例中,BS 602在基於子訊框格式614 之子訊框N中,在PDCCH上傳送UE1-CI、UE2-CI及 UE3-CI至RS 604,並在PDSCH上傳送資料至RS 604。 根據子訊框格式614,PDSCH上之資料包括UE1資料、 UE2資料及UE3資料,CI-卜CI-2及CI-3則在PDCCH上 傳送。 類似於上文所述,在子訊框N之後所傳送的子訊框(例 如子訊框N+X (圖未示出))中,BS 602可在PDCCH上 分別傳送 CI-1、CI-2 及 CI-3 至 UEl、UE2 及 UE3,且 RS 604可在PDSCH上分別傳送UE1資料、UE2資料及UE3 資料至UEl、UE2及UE3。如此一來,UEl、UE2及UE3 便可接收到由RS 604中繼之資料。 圖7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使RS 704將自 BS 702接收之資料中繼至UE 706之中繼傳輸過程700。 xTW 34969twf.doc/n 僅出於例示目的,假定UE 706包括第一 UE UE1、第二 UE UE2及第三UE UE3。舉例而言,BS 702、RS 704及 UE1 可分別為 BS 302、RS 304 及 UE306 (圖 3)。 在範例實施例中,在基於子訊框格式710或712之子 訊框N中,BS 702是分別傳送(即在不同之頻帶或不同之 資源區塊中傳送)欲中繼至UE1、UE2及UE3之資料(在 本文中分別稱為UE1資料、UE2資料及UE3資料)與控 制資訊,此控制資訊指示供RS 704中繼UE1資料、UE2 瞻 資料及UE3資料之資源分配(在本文中分別稱為CI-1、 CI-2 及 CI-3 )。 在範例實施例中,BS 702使用RS 704之RNTI對控 制資訊進行編碼,此控制資訊指示供RS 704接收CI-1、 CI-2及CI-3之資源分配(在本文中稱為rs-CI)。BS 702 更在PDCCH上傳送RS-CI至RS 704,並在PDSCH上傳 送 CI-1、CI-2 及 CI-3 至 RS 704。 在一個範例實施例中,根據子訊框格式710,BS 7〇2 • 使用UE1、UE2&UE3各自之RNTI對控制資訊進行編碼, 此控制資訊指示供RS 704接收UE1資料、UE2資料及UE3 資料之資源分配且在本文中分別稱為UE1CI、UE2-CI及 UE3-CI。BS 702 更在 PDCCH 上傳送 UE1-CI、UE2-CI 及 UE3-CI至RS 704,並在PDSCH上傳送UE1資料、UE2 資料及UE3資料至RS 704。 在一個範例實施例中,根據子訊框格式712,BS 7〇2 使用RS之RNTI對控制資訊進行編碼,此控制資訊指示 ς 17 201138531 rw 34969twf.doc/n 供RS 704接收UEl資料、XJE2資料及UE3資料之資源分 配且在本文中亦被稱為rS_ci。BS 702更在PDCCH上傳 送RS-CI至RS 704 ’並在PDSCH上傳送UE1資料、UE2 資料及UE3資料至RS 704。 類似於上文所述,在子訊框N之後所傳送的子訊框(例 如子訊框N+X (圖未示出))中,bs 702可在PDCCH上 分別傳送CI-1、CI-2及CI-3至UE卜UE2及UE3,且RS 704可在PDSCH上分別傳送UE1資料、UE2資料及UE3 資料至UE卜UE2及UE3。如此一來,UE卜UE2及UE3 便可接收到由RS 704中繼之資料。 圖8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使^^ 804將自 BS 802接收之資料中繼至UE 806之中繼傳輸過程8〇〇。 僅出於例示目的,假定UE 806包括第一 UE UE1、第二 UE UE2及第三UE UE3。舉例而言,BS 802、RS 804及 UE1 可分別為 BS 302、RS 304 及 UE 306 (圖 3 )。 在範例實施例中,在子訊框N中,BS 802在PDSCH 上傳送資料至UE卜UE2及UE3 (在本文中分別稱為UE丄 資料、UE2資料及UE3資料)。BS 802亦對指示供um、 UE2及UE3接收UE 1資料、UE2資料及UE3資料之資源 分配的控制資訊(在本文中分別被稱為CM,、α·2,及 CI-3')進行編碼’並在PDCCH上傳送CI-r、CI-2,及CI-3,。 如上文所述,RS 804可藉由來自BS 802之專用訊號 或藉由監聽在BS 802與每一 UE1、UE2及UE3之間交換 之訊息’獲得UE卜UE2及UE3之RNTI。如此—來,在 18 2011385311TW 34969twf.doc/n BS 802傳送資料及控制資訊至UE卜UE2及UE3之同時, RS 804亦可分別根據UE1、UE2及UE3之RNTI來接收 UE1資料、UE2資料及UE3資料。 在範例實施例中,UE卜UE2及UE3可能不能正確接 收到在子訊框N中傳送之資料,並因此請求BS 802重傳 此資料。相應地’在子訊框Μ中,BS 802向RS 804傳送 控制資訊,此控制資訊指示供RS 804中繼UE1資料、UE2 資料及UE3資料之資源分配(在本文中分別稱為aq、 CI-2及CI-3)。應理解,亦可在傳送子訊框N之前傳送子 訊框Μ。 在一個範例實施例中,根據子訊框格式810,BS 802 使用RS 804之RNTI對控制資訊進行編碼,此控制資訊指 示供RS 804接收CI-1、CI-2及CI-3之資源分配(在本文 中稱為RS-CI)。BS 802更在PDCCH上傳送RS-CI至RS 804,並在 PDCCH 或 PDSCH 上傳送 CI-1、CI-2 及 CI-3 至RS 804。在一個範例實施例中,根據子訊框格式812, BS 802 直接在 PDCCH上傳送 CM、CI-2 及 CI-3 至 RS 804。 類似於上文所述,在子訊框N之後所傳送的子訊框(例 如子訊框N+X (圖未示出))中,BS 802可在PDCCH上 分別傳送 CI-1、CI-2 及 CI-3 至 UE1、UE2 及 UE3 ’ 且 RS 804可在PDSCH上分別傳送UE1資料、UE2資料及UE3 資料至UE1、UE2及UE3。如此一來,UE1、UE2及UE3 便可接收到由RS 804重傳之資料。 圖9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使RS 904將自 201138531
.61TW 34969twf.doc/n BS 902接收之資料中繼至UE 906之中繼傳輸過程9〇〇。 僅出於例示目的,假定UE 906包括第一 UE UE1、第二 UE UE2及第三UE UE3。舉例而言,BS 902、RS 904及 UE1 可分別為 BS 302、RS 304 及 UE 306 (圖 3)。 在範例實施例中,類似於上文結合圖5至圖8所述, 在子訊框N中,BS 902將欲中繼至UE卜UE2及UE3之 資料(在本文中分別稱為UE1資料、UE2資料及UE3資 料)以及控制資訊傳送至RS 904,此控制資訊指示用於中 繼UE1資料、UE2資料及UE3資料之資源分配(在本文 中分別稱為CI-1、CI-2及CI-3)。 在範例實施例中,在子訊框N之後所傳送的子訊框(例 如子訊框N+X )中,BS 902可在PDCCH上分別傳送CI小 CI-2 及 CI-3 至 UE1、UE2 及 UE3。另外,BS 902 及 RS904 可同時在PDSCH上分別傳送UE1資料、UE2資料及UE3 負料至UE 1、UE2及UE3。如此一來,UE 1、UE2及UE3 便可同時自BS 902與RS 904接收資料。圖9顯示子訊框 N+X之範例子訊框格式920及922。 在乾例貫施例中’ BS可在同一資源區塊中傳送指示對 Rj之資源分配的控制資訊與指示對UE之資源分配的控制 資訊。為防止UE不正確地接收到RS之控制資訊,BS可 根據RS特定指示訊息或對應於盲解碼之編喝方法來傳送 控制資訊。 、 圖10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使BS傳送控 制資訊至RS的RS特定指示訊息1000。參見圖i〇,rS'斗= 201138531 r j^^ouiolTW 34969twf.doc/n 定指示訊息1000可包括以下參數其中之一或多者:格式類 型,其指示此訊息1000是供RS使用;UE辨識符,其規 定資料欲被中繼到的UE,並例如為UE之RNTI、邏輯通 道標識(Logical Channel Identification,LCID)、或連線 id ; 子訊框索引,其指示用於中繼傳輸之子訊框;資源區塊 (Resource Block ’ RB)指配,其指示資源分配;調變及 編碼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其指 示所欲使用之MCS ;冗餘版本(redundancy version);新 ® 資料指示符’其供用於混合自動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quest,HARQ )過程;用於資料的傳輸功率控制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卜 TPC )命令;前文索引 (preamble index);以及圖1〇中所示之其他參數。此等其 他參數在此項技術中眾所習知,故不再贅述。 在範例實施例中,RS特定指示訊息1〇〇〇可包含於 MAC標頭、控制元件、訊息、RLC訊息或RRC訊息中。 圖11疋根據一範例貫施例所繪示的一種用於使BS傳 # 送控制資訊至RS及UE之編碼方法1100。如上文所述, BS可將呈多條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〇wnlink c〇ntr〇1
Information,DCI)形式之控制資訊編碼至多個控制通道
元件中。若BS將用於RS之DCI編碼至第一數目之CCE 中,並將用於UE之DCI編碼至不同於第一數目之第二數 目之CCE中’則UE可能不能正確地解碼用於RS之〇匸【, 且只有RS可正確地解碼用於RS之Dci。 更具體而5 ’如圖11所示,用认t rO λ Μ Α i W不用於RS之DCI與用於 21 20113853 liTW 34969twf.doc/n UE之DCI可被編碼至不同數目之CCE中。舉例而言,用 於UE之DCI可被編碼至1/2/4/8個CCE中,而用於RS 之DCI可被編碼至3/5/6/7個CCE中。因此,用於RS之 DCI與用於UE之DCI可在例如PDCCH上在同一資源區 塊中傳送’且UE可能不能正確地解碼用於rs之DCI。圖 11亦顯示對應於不同數目之CCE之範例性參數值,例如 iocch長度類型、資源元素群組之數目以及pDCCH位元 之數目。此等參數在此項技術中眾所習知,故不再贅述。 在範例實施例中’若用於RS之DCI與用於UE之DCI 將在不同之子訊框或不同之資源區塊中傳送,則此等DCI 亦可被編碼至相同數目之CCE (例如2個CCE)中。 圖12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使bs根據方 法1100 (圖11)傳送控制資訊至RS及UE之過程1200。 舉例而言,BS傳送與附加有循環冗餘檢查(CRC)同位位 元之DCI相同之控制資訊1202。
參見圖12 ’ BS將DCI 1202編碼至第一數目之CCE 1204 (例如4個CCE)中以供在子訊框尺中傳送至ue, 並將DCI 1202編碼至第二數目之cra 12〇6 (例如3個 CCE)中以供在子訊框N中傳送至RS。在UE端上,UE 可根據被指配給UE使用之不同數目之CCE,使用盲解碼 方法200 (圖2)來解碼CCE 12〇4。在Rs端上,rs亦可 根據被指配給RS使用之不同數目之CCE,使用盲解石馬方 法200 (圖2)來解碼cce 1206。如此一來,UE與RS便 可分別解喝CCE 12G4與CCE 1206,並在CRC之後接收 22 201138531 rDzysuidlTW 34969twf.doc/n DCI 1202。在範例實施例中,BS亦可在同一子訊框中傳送 CCE 1204 與 CCE 1206。 圖13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用於使bs傳 送控制資訊至RS及UE之編碼方法1300。參見圖13,BS 對DCI附加CRC同位位元( 1302),並判斷此DCI是否將 傳送至RS ( 1304)。若BS判定此DCI不欲傳送至RS而 是欲傳送至UE( 1304 -「否」),則BS使用UE之標識(例 如UE之RNTI)對CRC同位位元進行加擾( 1306),並更 對DCI執行通道編碼以產生已編碼訊號(13〇8)。當UE 接收到具有經加擾之CRC同位位元的DCI時,UE可藉由 使用其自身之RNTI對CRC同位位元進行解擾來成功地接 收 DCI。 而若BS判定此DCI欲傳送至rs ( 1304 - 「是」),
則BS使用RS之標識(例如RS之RNTI)對CRC同位位 元進行加擾(1310)。BS更判斷此DCI是否指示用於將資 料中繼至UE之資源分配(1312)。若BS判定DCI是指示 # 用於將資料中繼至UE之資源分配(1312 ·「是」),則BS 更使用UE之RNTI對CRC同位位元進行加擾(1314)。 反之(1312 _「否」)’則BS對DCI執行通道編碼,以產 生已編碼訊號( 1308)。BS亦可對此等已編碼訊號執行速 率匹配(1316)。當RS接收到具有經加擾之CRC同位位 元之DCI時,RS可藉由使用其自身之RNT1及/或UE之 RNTI對CRC同位位元進行解擾來成功地接收DCI。 圖14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使bs傳送控 23 201138531 x-»<i,7〇ui〇lTW 34969twf.doc/n 制資訊至RS及UE之過程剛。舉例而言,bs可將用於 UE之控制資訊作為附加有CRC同位位元之d⑴4〇2進行 傳送’並將用於RS之控制資訊作為附加有crc同位位元 之DCI 1404進行傳送。 參見圖H’BS將DCI 1402編碼至若干cce 14〇6(例 如4個CCE)中以供傳送至UE,並將Da剛編碼至相 同數目之CCE 1408 (即4個CCE)中以供傳送至RS。郎 更在不同頻率資源中傳送CCE i傷與cce剛。在证 端上,UE可使用盲解碼方法2〇〇(圖2)來解碼cce i概,φ 而在RS端上,RS亦可使用盲解碼方法2〇〇 (圖2)來解 碼CCE 14〇8。如此一來,UE與Rs便可分別解碼 CCE 1406 與 CCE 1408 ’ 並在 CRC 之後接收 DCI 1402 與 DCI 1404。 在一個範例實施例中,BS在同一子訊框N中傳送CCE 1406及CCE 1408。如圖13所解釋,由於Bs可使用UE 及RS各自之RNTI對UE及RS之CRC同位位元進行加 擾’故UE及RS可分別正碟地解碼CCE 14〇6及CCE 14〇8。 圖15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基地台15〇〇之方 鲁 塊圖。舉例而言,BS 1500可為上文在圖3至圖14中所述 之任一基地台。參見圖15,BS 1500可包括以下組件其中 之一或多者:處理器1502,用以運行電腦程式指令,以執 行各種處理程序及方法;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〇m Access
Memory ’ RAM) 1504 及唯讀記憶體(Read 〇niy Memory, ROM) 1506 ’用以存取及儲存資訊及電腦程式指令;儲存 器1508,用以儲存資料及資訊;資料庫151〇,用以儲存表、 24 201138531 * 34969twf.doc/n ,,或其他資料結構;I/O裝置1512;介面1514;天線1516 等等。此等組件其中之每—者皆在此項技術中眾所習知, 故不再贅述。 圖16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rs 1600之方塊 圖舉例而§,RS 1600可為上文在圖3至圖14中所述之 j一中繼台。參見圖16,Rs i可包括以下組件其中之 或多者:處理器1602,用以運行電腦程式指令,以執行 f種處理程序及方法;隨機存取記憶體(RAM) 1604及唯 =憶體(ROM) 1606,用以存取及儲存資訊及電腦程式 才曰7,儲存器1608,用以儲存資料及資訊;資料庫161〇, 用以儲存表、列表或其他資料結構;1/〇裝置1612 ;介面 MM,天線1616等等。此等組件其中之每一者皆在此項技 術中眾所習知,故不再贅述。 圖丨7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UE 17〇〇之方塊 圖。舉例而言’ UE 1700可為上文在圖3至圖14中所述之 任使用者設備。參見圖17,UE 17〇〇可包括以下組件其 籲 中之一或多者:處理器1702,用以運行電腦程式指令,以 執行各種處理程序及方法;隨機存取記憶體(RAM) 17〇4 及唯磧圮憶體(ROM) 1706,用以存取及儲存資訊及電腦 私式指令;儲存器17〇8,用以儲存資料及資訊;資料庫 1710,用以儲存表、列表或其他資料結構;I/O裝置1712 ; 介面1714 ;天線1716等等。此等組件其中之每一者皆在 此項技術中眾所習知,故不再贅述。 儘管上文是根據LTE標準來闡述各實施例,然而本發 25 201138531 1 j^^oviJlTW 34969twf.doc/n 明並非僅限於此。亦可以其他通訊標準同等有效地實施 發明。 儘,上文是根據下行鏈路傳輸(例如自BS至Rs或至 UE之資料傳輸)來闡述各實施例,然而本發明並非僅限 於此。亦可使用上行鏈路傳輸(例如自UE至或至尺8 之資料傳輸)同等有效地實施本發明。 藉由閱讀本說明書及實踐本文所揭露之實施例,本發 明,其他實關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Μ見。本發日; 之範圍旨在涵蓋遵循本發明之—般原理而對本發明作^ · 任何改動、使用或修改,此等改動、使用或修改可包含 於此項技術中習知或慣常作法的與本發明不同之處。本 月曰及各貫例旨在僅被視為例示性的,本發明之真正範 及精神應由下文申請專利範圍表示。 巴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 限^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 ^範圍内,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護 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根據LTE標準所繪示的一種用於使基地台傳送 控制資訊至中繼台或使用者設備之傳統方法。 圖2是根據LTE標準所繪示的一種用於使中繼台戋使 用者設備自基地台接收控制資訊之傳統方法。 圖3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緣示的用於資料中繼傳輸 26 201138531 r^zyouiolTW 34969twf.doc/n 之通訊系統之方塊圖。 圖4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綠示的一種用於使義地心 傳送資料至中繼台之方法之流程圖。 土 ° 圖5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使中繼^將 基地台接收之資料中繼至使用者設備之中繼傳輪過程: 圖6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使中繼a 基地台接收之資料中繼至使用者設備之中繼傳輪過二:
圖7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使中繼A 基地台接收之資料中繼至使用者設備之中繼傳輪過二: 圖8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使中繼a 基地台接收之資料中繼至使用者設備之中繼傳輪過二:自 圖9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使中繼^ 基地台接收之資料中繼至使用者設備之中繼傳輪過二:自 圖10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使義 a 送控制資訊至中繼台的特定指示訊息。 土 〇傳 種用於使基地 碼方法。 圖11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一 台傳送控制資訊至中繼台及使用者設備之編 台傳 圖12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使義地 送控制資訊至中繼台及使用者設備之過程。 土 圖13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用於 台傳送控制資訊至中繼台及使用者設備之編碼方法。基地 圖14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使基 送控制資訊至中繼台及使用者設備之過程。 σ傳 圖15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基地台之方塊曰 27 20113853lirw 34969twfdoc/n 圖16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中繼台之方塊圖。 圖π是根據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使用者設備之方 塊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使基地台傳送控制資訊至中繼台或使用者設備之 傳統方法 102、204、208、1402、1404、DCI :下行鏈路控制資 訊 104、202、1204、1206、1406、1408 :控制通道元件 106 :子訊框 200 :盲解碼方法 206 :循環冗餘檢查同位位元 300 :通訊系統 302、502、602、702、802、902、1500 :基地台 304、504、604、704、804、904、1600 :中繼台 306、506、606、704、806、906、:使用者設備 308 :單元 310 :通訊裝置 400 :用於使基地台傳送資料至中繼台之方法 402〜406: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用於使基地台傳送 資料至中繼台之方法的各步驟 500、600、700、800、900 :中繼傳輸過程 510、512、514、520、522、610、612、614、710、712、 28 201138531 rDzysuiolTW 34969twf.doc/n 810、812、920、922 :子訊框格式 1000 :中繼台特定指示訊息 1100、1300:用於使基地台傳送控制資訊至中繼台及使 用者設備之編碼方法 1200 :用於使基地台根據方法1100傳送控制資訊至中 繼台及使用者設備之過程 1202 :控制資訊
1302〜1316: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用於使基地台傳 送控制資訊至中繼台及使用者設備之蝙石馬方法"的各"步 驟 1400:用於使基地台傳送控制資訊至中繼台及使用者設 備之過程 1502、1602、1702 :處理器 1504、1604、1704 :隨機存取記憶體 1506、1606、1706 :唯讀記憶體 1508、1608、1708 :儲存器 1510、1610、1710 :資料庫 1512、1612、1712 : I/O 裝置 1514、1614、1714 :介面 1516、1616、1716 :天線 PDCCH :物理下行鏈路控制通道 PDSCH :物理下行鏈路共享通道 CRC :循環冗餘檢查 29

Claims (1)

  1. 201138531 Jirw 34969twf.doc/n 七、申請專利範圍: i —種用於使一基地台傳送資料之方法,該資料欲由 一中繼台中繼至一使用者設備,該方法包括: 根據該中繼台之一標識或該使用者設備之一標識,對 控制資訊進行編碼,該控制資訊指示對該中繼台之資源为 配;以及 傳送該控制資訊至該中繼台。 2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基地台 在一物理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上傳送該控制資訊至該中繼 台’該方法更包括: 在一物理下行鏈路共享通道上傳送該資料至該中繼 台。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 根據該使用者設備之該標識,對控制資訊進行編碼, 該控制資訊是指示對該使用者設備之資源分配;以及 傳送指示對該使用者設備之該資源分配的該控制資訊 至該使用者設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編碼步 驟更包括: 根據該中繼台之一無線網路臨時辨識符或該使用者設 備之一無線網路臨時辨識符,對該控制資訊進 5. —種用於使一基地台傳送控制資訊至二、 中繼資料至一使用者設備之方法,包括: 繼台以 傳送一特定指示訊息至該中繼台, 201138531 t*52V8Ul61TW 34969twf.doc/n 其中該特定指示訊息包含控制資訊及一參數,該控制 資訊指示對該中繼台之資源分配,該參數則指示該控制資 訊是供該中繼台使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 包含該使用者設備之一標識於該訊息中。
    7. —種用於使一基地台傳送控制資訊至一使用者設 備及一中繼台以中繼資料至該使用者設備之方法,該方= 包括: ^ ' 婦----丁,河孑自 之資源分配的控制資訊進行編碼;以及 根據不同於該第一數目的一第二數目之控制甬首 件,對指示對該使用者設備之:#齡_控制^訊== 8. -種使-基地台傳送控制資訊至—使 -中繼台以中繼㈣至該制者設備之方法 以該中繼台之一標識,對指示胃 :控:r之一第—多個循環冗餘== 對該使用者設備之 几餘檢查同位位元 以該使用者設備之一標識,對指示 資源分配的控制資訊之一第二多個循環 進行加擾。 9.如申請專魏㈣8項所述 使用者設備之該標識,對該m ^^女更包括.以 元進行加擾。 環冗餘檢查_ 31 201138531 rjzyouiolTW 34969twf.doc/n 10. —種用於使一中繼台自一基地台接收資料並中繼 該資料至一使用者設備之方法,包括: 自該基地台接收控制資訊,該控制資訊是指示對該中 繼台之資源分配並根據該中繼台之一標識或該使用者設備 之一標識進行編碼;以及 將該控制資訊解碼,以確定分配給該中繼台之資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 在該些所確定資源上接收該資料。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 藉由來自該基地台之專用訊號,或藉由監聽在該基地 台與該使用者設備之間交換之訊息,獲得該使用者設備之 該標識。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中繼 台在一物理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上接收該控制資訊,該方法 更包括: 在一物理下行鏈路共享通道上自該基地台接收該資 料。 14. 一種用於使一中繼台自一基地台接收控制資訊以 中繼資料至一使用者設備之方法,該方法包括: 自該基地台接收一特定指示訊息, 其中該特定指示訊息包含控制資訊及一參數,該控制 資訊指不對該中繼台之資源分配,該參數則指示該控制資 訊是供該中繼台使用。 15. 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 32 201138531 P52980161TW 34969twf.doc/n 接收包含於該訊息中的該使用者設備之一標識。 16. —種用於使一中繼台自一基地台接收控制資訊之 方法,其中該基地台根據一第一數目之控制通道元件來傳 送控制資訊,該控制資訊指示對一使用者設備之資源分 配,該方法包括: 自該基地台接收控制資訊,該控制資訊指示對該中繼 台之資源分配;以及 根據不同於該第一數目之一第二數目之控制通道元 件,將該所接收控制資訊解碼。 17. —種用於使一中繼台自一基地台接收控制資訊之 方法’其中該基地台以一使用者設備之一標識對控制資訊 之一第一多個循環冗餘檢查同位位元進行加擾,該控制資 訊指示對該使用者設備之資源分配,該方法包括: 自該基地台接收指示對該中繼台之資源分配的控制資 訊;以及 以該中繼台之一標識,對該所接收控制資訊之一第二 多個循環冗餘檢查同位位元進行解擾。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 以該使用者設備之該標識,對該第二多個循環冗餘檢 查同位位元進行解擾。 19. 一種用於傳送資料之基地台,該資料欲由一中繼 台中繼至一使用者設備,該基地台包括: -處理器’用以根據該中繼台之—標識祕使用者設 備之-標識,對控制資訊進行編碼,該控师訊指示對該 33 34969twf.doc/n 201138531 中繼台之資源分配;以及 一天線,用以傳送該控制資訊至該中繼台。 20. —種用於自一基地台接收資料並將該資料中繼至 一使用者設備之中繼台,該中繼台包括: 一天線,用以自該基地台接收控制資訊,該控制資訊 是指示對該中繼台之資源分配並根據該中繼台之一標識或 該使用者設備之一標識進行編碼;以及 一處理器,用以將該控制資訊解碼,以確定分配給該 中繼台之資源。
    34
TW099137797A 2010-01-05 2010-11-03 用於資料中繼傳輸之系統及方法 TWI4494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9223510P 2010-01-05 2010-01-05
US12/914,208 US9300393B2 (en) 2010-01-05 2010-10-28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relay transmiss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8531A true TW201138531A (en) 2011-11-01
TWI449455B TWI449455B (zh) 2014-08-11

Family

ID=44224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7797A TWI449455B (zh) 2010-01-05 2010-11-03 用於資料中繼傳輸之系統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300393B2 (zh)
TW (1) TWI4494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98725A1 (en) * 2009-02-27 2010-09-02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layered signals in a relay network
JP5445152B2 (ja) * 2010-01-14 2014-03-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リモート局装置、基地局装置
EP3767866A1 (en) 2010-04-30 2021-01-2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ring a control channel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13013289A1 (en) 2011-07-26 2013-01-3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mart relay network
WO2013013288A1 (en) * 2011-07-26 2013-01-3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device for a smart relay network
GB2493784B (en) * 2011-08-19 2016-04-20 Sca Ipla Holding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GB2493785B (en) 2011-08-19 2016-04-20 Sca Ipla Holding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US8805271B2 (en) * 2011-09-21 2014-08-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repeater
GB201201915D0 (en) 2012-02-03 2012-03-21 Nec Corp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system
BR112015002723A2 (pt) * 2012-08-13 2017-07-04 Sony Corp aparelho e método de controle de comunicação.
US8873455B2 (en) * 2013-02-15 2014-10-28 General Dynamics C4 Systems, Inc. Communication units and methods for relay-assisted uplink communication
US8929277B2 (en) * 2013-02-15 2015-01-06 General Dynamics C4 Systems, Inc. Communication units and methods for relay-assisted uplink communication
CN105493562A (zh) * 2013-08-09 2016-04-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发送方法、检测方法及其装置、通信系统
US11357022B2 (en) * 2014-05-19 2022-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tilizing thin control
US11019620B2 (en) 2014-05-19 2021-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band pairing of carriers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transmit- and receive-switch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ultiplexing of differen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US10149318B2 (en) * 2014-09-02 2018-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a set of NOMA downlink transmissions
EP4131838B1 (en) * 2015-12-07 2024-05-29 Apple Inc. Multi-subframe uplink scheduling in unlicensed spectrum
KR20210053933A (ko) * 2018-09-30 2021-05-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물리적 다운링크 제어 채널의 검출 방법 및 송신 방법과 상응하는 장치
US20230035313A1 (en) * 2021-07-28 2023-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elper user equipment for retransmission of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in a single-frequency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5194B (zh) * 2006-09-28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资源分配指示方法及其系统、装置
US9344259B2 (en) * 2007-06-20 2016-05-1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Control channel provisioning and signaling
FI20075727A0 (fi) * 2007-10-15 2007-10-1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Lähetysten hallinta toistinverkossa
FI20075761A0 (fi) * 2007-10-29 2007-10-2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Käyttäjälaitetunnisteen allokointi
CN101159905B (zh) * 2007-11-07 2010-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控制器内实现本地交换方法、核心网设备及网络系统
JP5138099B2 (ja) * 2008-07-30 2013-02-06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中継局及び中継局の動作方法
KR20100035088A (ko) * 2008-09-25 2010-04-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협력 통신 방법 및 그 기지국
US8842617B2 (en) * 2008-10-01 2014-09-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subframe resource allocation
WO2010039003A2 (ko) * 2008-10-01 2010-04-08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기를 위한 무선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US20100120442A1 (en) * 2008-11-12 2010-05-13 Motorola, Inc. Resource sharing in relay operations with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422559B (zh) * 2009-05-08 2015-10-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从基站接收信号的中继节点和方法
EP2465212A1 (en) * 2009-08-14 2012-06-2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for a relay backhaul link
EP2437422A1 (en) * 2010-10-01 2012-04-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Search space for uplink and downlink grant in an OFDM-base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094050B1 (ko) * 2012-01-27 2020-03-27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다중 캐리어 기반형 및/또는 의사 조합형 네트워크에서 epdcch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또는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00393B2 (en) 2016-03-29
US20110164536A1 (en) 2011-07-07
TWI449455B (zh) 2014-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38531A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relay transmission
CN110140408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副链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
EP3343989B1 (en)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626280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肯定応答/否定応答情報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8141857B (zh) 用于低等待时间通信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JP546665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6163554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162244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779289B2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WO2017196067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3179824B1 (en) User terminal and processor
WO2015152581A1 (ko) 단말 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4005297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7113083A (zh) 超低时延lte上行链路帧结构
JP2017539123A (ja) アンライセンスキャリアで送信するための改良されたリソース割当て
WO2015126114A1 (ko) 단말 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승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TW201204134A (en) Multi-user control channel assignment
KR20140053088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JP2015501612A (ja) Pdcch領域と重複する拡張pdcch
KR20190112267A (ko) 기지국 장치, 단말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JP6639395B2 (ja)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KR20160140217A (ko) 광대역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장치
US11743925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and data multiplexing on a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JPWO2016017621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7011582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