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38357A - Combining decision metrics for decoding based on payload difference - Google Patents

Combining decision metrics for decoding based on payload differen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38357A
TW201138357A TW099131085A TW99131085A TW201138357A TW 201138357 A TW201138357 A TW 201138357A TW 099131085 A TW099131085 A TW 099131085A TW 99131085 A TW99131085 A TW 99131085A TW 201138357 A TW201138357 A TW 20113835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adable
amount
decision
load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1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e Liu
Ki-Beom Seong
Tao Luo
yong-bin Wei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138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835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Description

201138357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之態樣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信系統,且更特定而 言,係關於用於無線通信系統中之解碼之技術。 本申請案主張2009年9月14曰申請之名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DECISION METRICS FOR DECODING BASED ON PAYLOAD DIFFERENCE」之 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242,307號的權利,該申請案之 揭示内容的全文以引用的方式明確地併入本文中。 【先前技術】 無線通信網路經廣泛地佈署以提供諸如語音、視訊、封 包資料、訊息傳遞、廣播及其類似者之各種通信服務。此 等無線網路可為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網路資源來支援多個使 用者之多重存取網路。通常為多重存取網路之此等網路藉 由共用可用網路資源來支援多個使用者之通信。此網路之 一實例為通用陸上無線電存取網路(UTRAN)。UTRAN為 被定義為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藉由第三代合作夥伴 計劃(3GPP)支援之第三代(3G)行動電話技術)之部分的無 線電存取網路(RAN)。多重存取網路格式之實例包括分碼 多重存取(CDMA)網路、分時多重存取(TDMA)網路、分頻 多重存取(FDMA)網路、正交FDMA(OFDMA)網路,及單 載波 FDMA(SC-FDMA)網路。 無線通信網路可包括可支援許多使用者設備(UE)之通信 的許多基地台或演進型節點B。UE可經由下行鏈路及上行 150872.doc 201138357 鏈’路而與基地台通信 台至UE之通信鏈路, 至基地台之通信鍵路 ,下行鏈路(或前向鍵路)指代自基地 且上行鏈路(或反向鏈路)指代自ue 基地台可在下㈣路上將資料及控制資訊傳輸至職/ 或可在上行鍵路上自UE接收資料及控制資訊。在下行鏈 路上’來自基地台之傳輸可遭遇歸因於來自鄰居基地:或 來自其他無線射頻(RF)傳輸器之傳輸的干擾。在上行鏈路 上,來自UE之傳輸可遭遇來自與鄰居基地台通信之其他 UE或來自其他無線輸器之上行鏈路傳輸的干擾。此 干擾可使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兩者上之效能降級。 隨著針對行動寬頻存取之需求繼續增加,干擾及網路奎 塞之機率在更多UE存取遠程無線通信網路且更多近程無 線系統佈署於社區中的情況下增長。研究及開發繼續推進 UMTS技術以不僅滿足針對行動寬頻存取之增長需求而 且亦推進及增強藉由行動通信之使用者體驗。 【發明内容】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一種無線通信方法包括判定載運 第了負載量之一第—訊框的第一決策度量、判定載運 第一 了負載里之一弟一訊框的第二決策度量,及判定該 第二可負載量與該第一可負載量之間的可負載量差。該方 法基於該可負載量差來結合該等第一決策度量與該等第二 決策度量以獲得經結合之決策度量;且解碼該等經結合之 決策度量以獲得一經解碼之第二可負載量。 在本發明之一額外態樣中,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包 150872.doc 201138357 2用於敎载運—第—可負載量之—第—訊框的第—決策 产用於判定载運-第二可負載量之-第二訊框 第構件,及用於判定該第二可負載量與該 用於美 之間的一可負載量差的構件。該裝置亦包括 -心:ί*7負載I差來結合該等第-決策度量與該等第 以獲得經結合之決策度量的構件,及用於解竭 結合之決策度量以獲得—經解喝之第二可負載量的 在本發明之-額外態樣中,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具有一電 腦可讀媒體’該電腦可讀媒體具有記錄於其上之程式碼。 此程式碼包括用以判定載運一第一可負載量之一第一訊框 的第-決策度量的程式碼、用以判定載運一第二可負載量 之一第二訊框的第二決策度量的程式碼,及用以判定該第 -可負載量與該第一可負載量之間的一可負載量差的程式 ^及程式碼亦包括用以基於該可負載量差來結合該等第 決策度$與该等第二決策度量以獲得經結合之決策度量 的私式妈’及用以解碼該等經結合之決策度量以獲得一經 解碼之第二可負載量的程式碼。 【實施方式】 H合附加圖式所闡明之[實施方式]意欲作為各種組 態之描述’且不意欲表示可實踐本文中所描述之概念的僅 有H 4 [實施方式]包括出於提供對各種態樣之澈底理 解之目的的特定細節。然而’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 易見,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的情況下實踐此等概念。在一 I50872.doc 201138357 些情況下,以方塊圖形式展示熟知結構及組件,以便避免 混清此等概念。 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網路,諸如, CDMA、TDMA、FDMA、OFDMA、SC-FDMA及其他網 路。常常可互換地使用術語「網路」與「系統」。CDMA 網路可實施諸如通用陸上無線電存取(UTRA)、電信工業 協會(TIA)之CDMA2000®及其類似者之無線電技術。 UTRA技術包括寬頻CDMA(WCDMA)及CDMA之其他變 型。CDMA2000®技術包括來自電子工業聯盟(EIA)及TIA 之IS-2000、IS-95及IS-85 6標準。TDMA網路可實施諸如全 球行動通信系統(GSM)之無線電技術。OFDMA網路可實施 諸如演進型UTRA(E-UTRA)、超行動寬頻(UMB)、IEEE 802.1 l(Wi-Fi) ' IEEE 802.16(WiMAX) ' IEEE 802.20 ' Flash-OFDMA及其類似者之無線電技術。UTRA及E-UTRA 技術為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之部分。3GPP長期演進 (LTE)及進階LTE(LTE-A)為UMTS之使用E-UTRA的較新版 本。UTRA、E-UTRA、UMTS、LTE、LTE-A及 GSM描述 於來自被稱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之組織的文 件中。CDMA2000®及UMB描述於來自被稱為「第三代合 作夥伴計劃2」(3GPP2)之組織的文件中。本文中所描述之 技術可用於上文所提及之無線網路及無線電存取技術,以 及其他無線網路及無線電存取技術。為了清晰起見,下文 針對LTE或LTE-A(在替代例中一起被稱作「LTE/-A」)描 述該等技術之特定態樣,且該等態樣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 150872.doc 201138357 使用此LTE/-A術語。 圖1展示無線通信網路1〇〇,其可為LTE-A網路。無線網 路100包括許多演進型節點B(eNB)110及其他網路實體。 eNB可為與UE通信之台,且亦可被稱作基地台、節點B、 存取點及其類似者。每一 eNB i 10可提供針對一特定地理 區域之通k覆蓋。在3GPP中’術語「小區」可視使用該 術語之背景内容而定指代eNB之此特定地理覆蓋區域及/或 伺服該覆蓋區域之eNB子系統。 eNB可提供針對巨型小區、微型小區、超微型小區及/或 其他類型之小區的通信覆蓋。巨型小區通常覆蓋相對較大 的地理區域(例如,半徑為若干公里),且可允許UE在訂用 網路提供者之服務的情況下進行不受限制的存取。微型小 區將通常覆蓋相對較小的地理區域,且可允許UE在訂用 網路提供者之服務的情況下進行不受限制的存取。超微型 小區亦將通常覆蓋相對較小的地理區域(例如,家),且除 了不受限制的存取以外,亦可提供具有與超微型小區之關 聯性之UE(例如,在封閉用户群組中之uE、用於家 中之使用者之UE,及其類似者)之受限制的存取。用於巨 型小區之eNB可被稱作巨型eNB。用於微型小區之eNB可 被稱作微型eNB。且’用於超微型小區之eNB可被稱作超 微型eNB或本藉eNB。在圖1所示之實例中,eNB 1 1 〇a、 110b及110c為分別用於巨型小區i〇2a、i〇2b及l〇2c之巨型 eNB。eNB 11 Ox為用於微型小區1 〇2x之微型eNB。且, eNB 110y及ΙΙΟζ為分別用於超微型小區1〇2y&1〇2z之超微 I50872.doc 201138357 兩個、三個、四個 型eNB。一 eNB可支援一或多個(例如 等等)小區。
無線網路1 00亦包括中繼台。中繼A 、’ D马自上游台(例如, eNB、UE或其類似者)接收資料及/成 戎其他資訊之傳輸以及 將資料及/或其他資訊之傳輸發送 疋主下游台(例如,另— UE、另-測或其類似者)的台。中繼台亦可為中繼針對 其細之傳輸的UE。在圖!所示之實例中,中繼台"Or可 與eNB 110a及UE 120r通信,其中中繼么, 八Τ中繼台ll〇r充當兩個網 路元件(eNB ll〇a與UE 120r)之間的中雊哭 y - Π扪甲繼态,以便促進該兩 個網路元件之間的通信。中繼台亦可祐摇从士感 D J』被稱作中繼eNB、中 繼器及其類似者。 無線網路丨00可支援同步或非同步操作。對於同步操 作,eNB可具有類似訊框時序,且來自不同侧之傳輸在 時間上可大致對準。對於非同步操作,咖可具有不同訊 框時序,且來自不同eNB之傳輸在時間上可能不對準。本 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同步操作或非同步操作。 網路控制器130可耦接至eNB集合且可提供針對此等eNB 之協調及控制。網路控制器130可經由空載傳輸132而與 eNB 11〇通信。eNB 11〇亦可相互通信,例如,直接通信或 經由無線空載傳輸134或有線空載傳輸136而間接通信。 UE 120分散於整個無線網路100上,且每一 ^^可為靜止 或行動的。UE亦可被稱作終端機、行動台、用戶單元' 台或其類似者。UE可為蜂巢式電話、個人數位助理 (PDA)、無線數據機、無線通信器件、手持型器件、膝上 150872.doc 201138357 型電腦、無線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或其類似者。 UE可能能夠與巨型eNB、微型eNB '超微型eNB、中繼器 及其類似者通信。在圖1中’具有雙箭頭之實線指示UE與 词服eNB之間的所要傳輸,該伺服eNB為經指定以在下行 鏈路及/或上行鏈路上伺服UE之eNB。具有雙箭頭之虛線 指示UE與eNB之間的干擾傳輸。 LTE/-A在下行鏈路上利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且在上 行鏈路上利用單載波分頻多工(sc_fdm)。OFDM及SC-FDM將系統頻寬分割為多個(κ個)正交副載波,其通常亦 被稱作載頻調(tone)、頻率區間(bin)或其類似者。可藉由 «料凋變母一副載波。一般而言,在頻域中藉由〇FDMS 送調變符號且在時域中藉由SC_FDM發送調變符號。鄰近 副載波之間的間隔可為固定的,且副載波之總數(κ)可視 系統頻寬而定。舉例而言,對於丨.25百萬赫茲㈤以)、25 MHz、5 MHz、10 ΜΗ_20 MHz之對應系統頻寬,κ可分 別等於128、256、512、1024或2048。亦可將系統頻寬分 割為次頻帶。舉例而言,一個次頻帶可涵蓋l〇8 ΜΗζ,且 對於 1.25 MHz、2.5 MHz、5 MHz、1〇 則2或20 ΜΗζ之對 應系統頻寬,可存在1個、2個、4個、8個或丨6個次頻帶。 圖2展示在lte/.ao斤使用之下行鍵路訊框結構。可將 用於下行鏈路之傳輸時刻表分割為無線電訊框之單元。每 一無線電訊框可具有預定持續時間(例如,10毫秒(ms))且 可分割為具有0至9之索引的1〇個子訊框。每一子訊框可包 括兩個時槽。因此’每一無線電訊框可包括具有。至D之 150872.doc 201138357 索引的20個時槽.每一時槽可包括L個符號週期,例如, 對於正常循環首碼為7個符號週期(如圖2所示),或對於擴 展猶環首碼為14個符號週期。可向每一子訊框中之乩個^ 號週期指派0至2L-1之索引。可將可用時間頻率資源分割 為資源區力。每一資源區塊可涵蓋一個時槽中個副載 波(例如’ 12個副載波)。 在LTE/-A中,eNB可針對eNB中之每一小區發送主要同 步信號(pss)及次要同步信號(sss)。可分別在具有正常循 裒首碼之母一無線電訊框之子訊框〇及5中之每一者中的符 號週期6及5中發送主要同步信號及次要同步信號,如圖2 所示。同步信號可由UE用於小區偵測及擷取。eNB可在子 訊框〇之時槽1中的符號週期〇至3中發送實體廣播頻道 (PBCH)。pBCH可載運特定系統資訊,如下文更詳細地所 論述。 eNB可在每一子訊框之第一符號週期中發送實體控制格 式指示符頻道(PCFICH),如在圖2中所見。pCFICH可傳送 用於控制頻道之符號週期的數目(M),其中Μ可等於}、2 或3,且可隨著子訊框不同而改變。對於小系統頻寬,例 如,在小於丨〇個資源區塊的情況下,M亦可等於4。在圖2 所不之實例中,Μ=3。eNB可在每一子訊框之最初Μ個符 唬週期中發送實體HARQ指示符頻道(PHICH)及實體下行 鍵路控制頻道(PDCCH)。PDCch及PmCH亦包括於圖2所 丁之實例中的最初三個符號週期中。PHICH可載運用以支 心° &自動重新傳輸(HARQ)之資訊。pdCCH可載運關於
S 150872.doc • 11 - 201138357 針對UE之資源分配之資訊及用於下行鏈路頻道之控制資 訊。eNB可在每一子訊框之剩餘符號週期中發送實體下行 鏈路共用頻道(PDSCH)。PDSCH可載運用於針對下行鏈路 上之資料傳輸所排程之UE的資料。 除了在每一子訊框之控制區段(亦即,每一子訊框之第 一符號週期)中發送PHICH及PDCCH以外,LTE-A亦可在 每一子訊框之資料部分中傳輸此等控制導向式頻道。如圖 2所示,利用資料區之此等新控制設計(例如,中繼實體下 行鏈路控制頻道(R-PDCCH)及中繼實體HARQ指示符頻道 (R-PHICH))包括於每一子訊框之稍後符號週期中。R-PDCCH為原先在半雙工中繼操作之背景内容中所開發的利 用資料區之新型控制頻道。與佔據一個子訊框中之最初若 干控制符號的舊式PDCCH及PHICH不同,將R-PDCCH及R-PHICH映射至原先指定為資料區之資源要素(RE)。新控制 頻道可呈分頻多工(FDM)、分時多工(TDM)或FDM與TDM 之結合的形式。 eNB可在藉由eNB使用之系統頻寬的中心1.08 MHz中發 送PSS、SSS及PBCH。eNB可在發送PCFICH及PHICH之每 一符號週期中橫越整個系統頻寬發送此等頻道。eNB可在 系統頻寬之特定部分中將PDCCH發送至UE群組。eNB可在 系統頻寬之特定部分中將PDSCH發送至特定UE。eNB可以 廣播方式將PSS、SSS、PBCH、PCFICH及PHICH發送至所 有UE、可以單播方式將PDCCH發送至特定UE,且亦可以 單播方式將PDSCH發送至特定UE。 150872.doc •12· 201138357 在每一符號週期中,許多資源要素可為可用的。每一資 源要素可在一個符號週期中涵蓋一個副載波,且可用以發 送一個調變符號(其可為實值或複值)。可將在每一符號週 期中不用於參考信號之資源要素排列成資源要素群組 (REG)。每一 REG可在一個符號週期中包括四個資源要 素。PCFICH可在符號週期0中佔據四個REG,其橫越頻率 可大致相等地間隔。PHICH可在一或多個可組態符號週期 中佔據三個REG,其橫越頻率可被散佈。舉例而言,用於 PHICH之三個REG可皆屬於符號週期0,或可被散佈於符 號週期0、1及2中。PDCCH可在最初Μ個符號週期中佔據9 個、1 8個、32個或64個REG,其可選自可用REG。對於 PDCCH ,可僅允許REG之特定結合。 UE可知曉用於PHICH及PCFICH之特定REG。對於 PDCCH,UE可搜尋REG之不同結合。待搜尋之結合的數 目通常小於針對PDCCH之允許結合的數目。eNB可在UE將 搜尋之結合中之任一者中將PDCCH發送至UE。 UE可在多個eNB之覆蓋内。可選擇此等eNB中之一者以 伺服UE。可基於諸如接收功率、路徑損耗、信雜比(SNR) 等等之各種準則來選擇伺服eNB。 圖3為概念性地說明上行鏈路長期演進(LTE/-A)通信中 之例示性訊框結構的方塊圖300。可將用於上行鏈路之可 用資源區塊(RB)分割為資料區段及控制區段。控制區段可 形成於系統頻寬之兩個邊緣處,且可具有可組態大小。可 將控制區段中之資源區塊指派至UE以用於控制資訊之傳 150872.doc -13- 201138357 輸。育料區段可包括不包括於控制區段中之所有資源區 塊。圖3中之設計導致包括相鄰副載波之資料區段,此情 形可允許向單一UE指派資料區段中之所有相鄰副載波。 可向UE指派控制區段中之資源區塊以將控制資訊傳輸 至eNB亦可向UE指派資料區段中之資源區塊以將資料傳 輸至eNode B ^ UE可在控制區段中之經指派之資源區塊上 的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中傳輸控制資訊。〇£可 在I料區奴中之經指派之資源區塊上的實體上行鏈路共用 頻道(PUSCH)中僅傳輪資料或傳輸f料及控制f訊兩者。 上行鏈路傳輸可跨越子訊框之兩個時槽,且可橫越頻率進 行跳頻(如圖3所示)》 在 LTE/-A 中所使用之 pSS、SSS、CRS、PBCH、 PUCCH、PUSCH以及其他此等信號及頻道描述於可公開
獲知之名為「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 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的 3GPP TS 36.211 中。 返回參看圖l,無線網路100使用不同eNB u〇(亦即,巨 型eNB、微型eNB、超微型eNB及中繼器)集合來改良每單 位面積的系統之頻譜效率。因為無線網路1 〇〇將此等不同 eNB用於其頻譜覆蓋,所以其亦可被稱作異質網路。巨型 eNB ll〇a至ii〇c通常係由無線網路ι〇〇之提供者仔細地計 劃及置放。巨型eNB ll〇a至11〇c通常在高功率位準(例 如,5 W至40 W)下進行傳輸。可以相對無計劃之方式佈署 通常在實質上較低功率位準(例如,1〇〇爪*至2 w)下進行 I50872.doc • 14- 201138357 傳輸之微型eNB 11Gx及中繼器1他,以消除藉由巨型eNB 11 〇a至11 〇c提供之覆蓋區域中的覆蓋盲區且改良熱點中之 容量。然而,通常與無線網路1〇〇獨立地佈署之超微型 eNB ll〇y至"〇2可併入無線網路1〇〇之覆蓋區域中,以作 為至無線網路100之潛在存取點(若由其管理者授權),或至 少作為主動且感知之eNB,其可與無線網路1〇〇之其他eNB 1 ίο通信以執行資源協調及干擾管理之協調。與巨型 ll〇a至ll〇c相比較,超微型eNB丨丨心至"“通常亦在實質 上較低功率位準(例如,1〇〇 111貿至2 w)下進行傳輸。 在異質網路(諸如,無線網路100)之操作中,每一^^通 常係藉由具有較好信號品質之eNB 110伺服,而自其他 eNB 1 1 G所接收之非想要信號被視為干擾。雖然此等操作 原理可導致顯著次最佳效能,但藉由使用在eNB 11〇之間 的智慧資源協調、較好的伺服器選擇策略及用於有效率干 擾官理之較進階的技術而在無線網路1〇〇中實現網路效能 之增益。 與諸如巨型eNB ll〇a至110c之巨型_相比較,諸如微 型_ 11GX之微型携的特徵為實質上較低傳輸功率。通 常亦將以特用方式將微型e N B置放於諸如無線網路i 〇 〇之 網路周圍。由於此無計劃之佈署,可期望具有微型侧置 放之無線網路(諸如,無線網路1〇〇)具有信號對干擾條件低 之大區域,此情形可促成用於至覆蓋區域或小區之邊緣上 勺UE(丨區邊緣」UE)之控制頻道傳輸之更有挑戰性的 RF環境。此外’巨型eNB 11GdU()e之傳輸功率位準與微 150872.doc 15 201138357 型eNB 110χ之傳輸功率位準之間的潛在大差異⑽如,大 約20 dB)暗示:在混合佈署中,微型_ ιι〇χ之下行鍵路 覆蓋區域將比巨型祕心至⑽之下行鏈路覆蓋區域小 得多。 —然而’在上行鏈路狀況下’上行鏈路信號之信號強度係 藉由UE控官,且因此,在藉由任何類型之舰㈣接收時 將係類似的。在用於eNB 11〇之上行鍵路覆蓋區域粗略相 同或類似的情況下’將基於頻道增益來判定上行鏈路交遞 邊界。此情形可導致下㈣料交邊界與上行鏈路送交邊 界之間的失配4無額外網路適應的情況下,失配將使祠 服器選擇或UE與eNB之關聯性在無線網路1〇〇中比在僅巨 型侧異質網路中困難,在僅巨型養異質網路中,下行 鏈路送交邊界與上行鏈路送交邊界較緊密地匹配。 若伺服器選擇係主要基於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如在 E版本8‘準中所提供),則將極大地減小諸如無線網路 1〇〇之異質網路之混合eNB佈署的有用性。此係因為諸如 巨型eNB 1 l〇a至1 10c之具有較高功率之巨型的較大覆 蓋區域限制分裂具有諸如微型eNB i 1〇χ之微型eNB之小區 覆蓋的益處’因為巨型eNB丨他至丨丨⑹之較高下行鍵路接 收信號強度將吸引所有可用UE,而微型侧ιι〇χ可由於 其弱得夕的下行鏈路傳輸功率而不伺服任何ue。此外, 巨型eNB 1 l〇a至i 10〇將很可能不具有足夠資源來有效率地 飼服該等UE。因此’無線網路1GG將試圖藉由擴張微型 eNB 110χ之覆蓋區域來主動地平衡巨型11〇3至11〇(;與 150872.doc -16 - 201138357 微型eNB ll〇x之間的負載。此概念被稱作範圍擴展(range extension) ° 無線網路100藉由改變判定伺服器選擇之方式來達成此 範圍擴展。代替使伺服器選擇基於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 度,選擇係更多地基於下行鏈路信號之品質。在一種此類 基於品質之判定中,伺服器選擇可基於判定將最小路徑損 耗提供至UE之eNB。另外,無線網路1〇〇在巨型eNB u〇a 至11 〇c與微型eNB 1 1 Ox之間相等地提供固定資源分割。然 而,即使在此主動負載平衡的情況下,對於藉由諸如微型 eNB 1 1〇χ之微型服的UE,亦應減輕來自巨型eNB ll〇a至ll〇c之下行鏈路干擾。此情形可藉由各種方法實 現’包括在UE處之干擾消除、在eNB 11〇之間的資源協調 或其類似者。然而’存在干擾消除不理想時之一些狀況。 圖4展示基地台/eNB n〇&UE 12〇(其可為圖丨中之基地 〇 /eNB中之一者及UE中之一者)之設計的方塊圖。對於受 限制關聯性情境,基地台1丨〇可為圖1中之巨型eNB 1 1 〇c, 且UE 120可為UE 120y。基地台110亦可為某一其他類型之 基地台。基地台11〇可裝備天線43乜至434t,且UE 12〇可 裝備天線452a至452r。 在基地台110處,傳輸處理器420可自資料源412接收資 料且自控制器/處理器440接收控制資訊。控制資訊可針對 PBCH、PCFICH、PHICH、PDCCH 等等。資料可針對 PDSCH等等。處理器42〇可處理(例如,編碼及符號映射) 資料及控制資訊以分別獲得資料符號及控制符號。處理器 150872.doc 17 201138357 420亦可產生參考符號,例如,針對PSS、SSS及小區特定 參考k唬。傳輸(TX)多輸入多輸出(ΜΙΜΟ)處理器430可對 貧料符號、控制符號及/或參考符號(在適用時)執行空間處 理(例如,預編碼),且可將輸出符號流提供至調變器 (MOD)432a至432t。每一調變器432可處理各別輸出符號流 (例如,針對〇FDM等等)以獲得輸出樣本流。每一調變器 432可進一步處理(例如,轉換成類比、放大、濾波及增頻 轉換)輸出樣本流以獲得下行鏈路信號。可分別經由天線 434a至434t而傳輸來自調變器432&至432t之下行鏈路信 號。 在UE 120處,天線“以至“以可自基地台11〇接收下行 鍵路信號,且可將接收信號分別提供至解調變器 (DEMOD)454a至454r。每一解調變器454可調節(例如,濾 波、放大、降頻轉換及數位化)各別接收信號以獲得輸入 樣本。每一解調變器454可進一步處理輸入樣本(例如,針 對OFDM等等)以獲得接收符號。MIM〇偵測器456可自所 有解調變器454a至454r獲得接收符號、對接收符號(在適用 時)執行ΜΙΜΟ偵測’且提供彳貞測符號。接收處理器458可 處理(例如,解調變、解交錯及解碼)偵測符號、將UE 120 之解碼資料提供至資料儲集器460,且將解碼控制資訊提 供至控制器/處理器480。 在上行鍵路上’在UE 120處,傳輸處理器464可接收及 處理來自資料源462之資料(例如,針對PUSCH)及來自控 制器/處理器480之控制資訊(例如,針對PUCCH)。處理器 I50872.doc -18* 201138357 464亦可產生參考信號之參考符號。來自傳輸處理器464之 符號可藉由ΤΧ ΜΙΜΟ處理器466(在適用時)預編碼、進一 步藉由解調變器454a至454r處理(例如,針對SC-FDM等 等),且傳輸至基地台11〇。在基地台11〇處,來自UE 12〇 之上行鏈路信號可藉由天線434接收、藉由調變器432處 理、藉由ΜΙΜΟ偵測器436(在適用時)偵測,且進一步藉由 接收處理器438處理以獲得藉由UE 12〇發送之解碼資料及 控制資訊。處理器438可將解碼資料提供至資料儲集器439 且將解瑪控制資訊提供至控制器/處理器440。 控制器/處理器440及480可分別指導在基地台u〇&UE 120處之操作。處理器44〇及/或在基地台11〇處之其他處理 器及模組可執行或指導針對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的各種程 序之執行。處理器48〇及/或在UE 120處之其他處理器及模 組亦可執行或指導圖4及圖5所說明的功能區塊之執行及/ 或針對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的其他程序之執行。記憶體 442及482可分別儲存用於基地台1 10及UE 120之資料及程 式碼。排程器444可排程UE以用於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 上之資料傳輸。 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以解碼在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 上所發送的各種類型之傳輸,例如,當不使用干擾消除且 存在低信雜比(SNR)時。為了清晰起見,以下大部分描述 係針對LTE中之實體廣播頻道(PBCH),但根據本發明,可 處理任何已知可負載量或具有可預測變化(例如,確定性 變化)之可負載量。
150872.doc S 201138357 圖5展示每一PBCH傳輸之例示性可負載量。PBCH可負 載量包括一個6位元主要資訊區塊(MIB)、一個8位元系統 訊框編號(SFN)及10個保留位元。在每個10 ms之無線電訊 框中,eNB可將10位元SFN遞增1。eNB週期性地(例如,每 四個無線電訊框)傳輸PBCH,且可使用10位元SFN之八個 最高有效位元作為8位元SFN。對於每一PBCH傳輸,將8 位元SFN遞增1。MIB包括為半靜態之資訊,其偶爾改變。 因此,頻繁地重新發送冗餘資訊。將保留位元設定至固定 值(例如,皆為零)。或者,可使用一或多個保留位元來傳 送可為半靜態或動態之資訊。 一般而言,PBCH可負載量可包括任何數目個攔位,且 每一欄位可載運任何類型之資訊且可具有任何大小。每一 攔位中之資訊.可為半靜態或動態的。給定欄位中之資訊亦 可以確定性方式改變,例如,在8位元SFN之狀況下遞增 1 ° 圖6展示在eNB處針對PBCH傳輸之處理。一般而言,可 藉由錯誤偵測碼(例如,CRC)與錯誤校正碼(例如,咬尾迴 旋碼TBCC)之任何結合來處理PBCH可負載量。在說明性 實施例中,使PBCH可負載量附接有循環冗餘檢查(CRC)以 獲得資料區塊。CRC可橫越整個PBCH可負載量得以產 生,且在LTE中可為16個位元。資料區塊為24位元可負載 量及16位元CRC,且因此包括40個資料位元。可藉由速率 1/3咬尾迴旋碼(TBCC)來編碼資料區塊以獲得120個碼位元 之碼字。可將120個碼位元映射至QPSK調變符號,其經進 150872.doc -20- 201138357 一步處理且在PBCH傳輸中傳輸至UE。 UE自eNB接收PBCH傳輸,且試圖解碼經接收之pBcH傳 輸。若藉由UE觀測之頻道條件不太差,則ue可能能夠正 確地解碼經接收之PBCH傳輸。在特定情境下,UE不能夠 正確地解碼經接收之PBCH傳輸,且cRC檢查將失敗。UE 接著自eNB接收下一 PBCH傳輸,且可再次試圖解碼此經 接收之PBCH傳輸。若頻道條件差(例如,歸因於高干擾广 貝J UE亦可此不能夠正確地解碼此經接收之pbch傳輸。
在—態樣中,無論何時錯誤地解碼經接收之pBcH傳 輸,UE皆結合多個經接收之pBCH傳輸的決策度量。如下 文所描述,UE可基於PBCH可負載量之間的差來結合決策 度量。UE可接著解碼經結合之決策度4,而料一pBCH 傳輸之決策度量。經結合之決策度量具有更多能量,且亦 2供時間分集。因此,即使在差頻道條件下,⑽亦可 能能夠正確地解碼經結合之決策度量。 圖7說明諸如CRC或TBCC之線性碼之特性。藉由線性碼 ^編Γ第—可負載量Pl以獲得第-碼字ci。亦藉由同一線 馬、.扁碼第二可負載量P2以獲得第二碼字C2。計算第二 可負載量與第—可負載量之間的差且將其表 P1 。 f i η ΓΔ 隸碼來編碼可貞載量差㈣得第三碼字 的差。2、C1 °第三碼字為第二碼字C2與第—碼字C1之間 如圖7戶斤- 不’可藉由線性碼來分離地編碼 以獲得兩伽1 π 1固可負載里 馬子。對於線性碼,兩個碼字之 I50872.doc 201138357 由同一線性碼來編碼兩個可負載量之和或差所獲得的碼 字。如下文所描述,可採用線性碼之此特性來結合不同 PBCH傳輸之決策度量。 圖8展示藉由決策度量結合來解碼PBCH傳輸以改良解碼 效能之例示性設計。UE在訊框ί中接收具有可負載量P1(例 如,ΜΙΒ)之PBCH傳輸(區塊812)。UE基於經接收之PBCH 傳輸來計算可負載量Ρ1之碼位元的對數似然比(LLR)(區塊 8 14)。通常將LLR用作軟決策度量以用於解碼。亦可將其 他類型之決策度量用於解碼。UE可獲得可負載量Ρ1之120 個碼位元的120個LLR(針對每一碼位元為一個LLR),且接 著儲存該等LLR。將可負載量Ρ1之LLR表示為LLR1。UE 解碼LLR以獲得經解碼之可負載量Ρ 1 (區塊8 1 8)。UE可執 行CRC檢查以判定是否正確地解碼可負載量Ρ1。若回答為 是,則UE終止PBCH之解碼。若錯誤地解碼在訊框ί中之 PBCH傳輸,貝ij UE可儲存LLR1以改良下一(其次)PBCH傳 輸之解碼(如下文所描述)。 UE在訊框t + Ι中接收具有可負載量P2(例如,MIB)之 PBCH傳輸(區塊832)。UE可基於經接收之PBCH傳輸來計 算可負載量P2之碼位元的LLR(區塊834)。將可負載量P2之 LLR表示為LLR2。UE判定可負載量P2與可負載量P1之間 的二進位差(亦即,XOR),其可被表示為ΔΡ2(區塊822)。 UE以與藉由eNB針對PBCH可負載量執行之方式相同的方 式編碼可負載量差ΔΡ2,以獲得該可負載量差的具有120個 碼位元之碼字(區塊824)。舉例而言,UE可產生可負載量 150872.doc -22· 201138357 差之CRC,且藉由TBCC來編碼可負載量差及CRC以獲得 碼字。將此碼字表示為AC2。值AC2為藉由eNB針對訊框 t+Ι產生之碼字C1與藉由eNB針對訊框t產生之碼字C0之間 的差。 UE接著藉由考量可負載量P2與可負載量P1之間的可負 載量差來結合可負載量P1的經計算之LLR與可負載量P2的 經計算之LLR。UE可獲得碼字AC2之120個碼位元,其中 每一碼位元具有為「0」或「1」之二進位值。UE基於碼 字AC2中之對應碼位元來調整可負載量P 1的每一經計算之 LLR之正負號/極性(經由乘法器826)。UE可執行針對可負 載量P1的每一經計算之LLR之正負號調整,如下: 若碼字AC2中之碼位元A具有為「1」之值,則倒轉可負 載量P 1之碼位元&的經計算之LLR之正負號,或 若碼字AC2中之碼位元A:具有為「0」之值,則保持可負 載量P 1之碼位元t的經計算之LLR之正負號。 UE以類似方式調整可負載量P1之所有120個碼位元(亦 即,對於1以$120)的經計算之LLR。碼字AC2中具有為 「1」之值的每一碼位元A:可指示可負載量P 1之碼位元众與 可負載量P2之碼位元不同。因此,可倒轉可負載量P1之 瑪位元A:的經計算之LLR。 亦可將LLR調整看作基於碼字差的LLR之擾亂。LLR調 整將可負載量P1的經計算之LLR轉換成可負載量P2的經調 整之LLR。UE接著求和可負載量P2的經調整之LLR與可負 載量P2的經計算之LLR(藉由二進位運算)以獲得可負載量 150872.doc -23- 201138357 P2的經結合之LLR(加法器836)。經結合之LLR包括在具有 可負載量P2之經接收之PBCH傳輸中的能量,以及在具有 可負載量P1之經接收之PBCH傳輸中的能量。UE解碼可負 載量P2的經結合之LLR以獲得經解碼之可負載量P2(區塊 83 8)。歸因於經結合之LLR中的較高能量,正確解碼之可 能性較高。UE可執行CRC檢查以判定是否正確地解碼可負 載量P2。若回答為是,則UE終止PBCH之解碼。 若仍然錯誤地解碼在訊框t+1中之PBCH傳輸,則UE在訊 框t+2中接收具有可負載量P3(例如,MIB)之PBCH傳輸(區 塊852)。UE基於經接收之PBCH傳輸來計算可負載量P3之 碼位元的LLR(區塊854)。將可負載量P3之LLR表示為 LLR3。UE判定可負載量P3與可負載量P2之間的差,其被 表示為ΔΡ3(區塊842)。UE編碼可負載量差ΔΡ3以獲得具有 120個碼位元之碼字AC3(區塊844)。 UE可接著藉由考量可負載量p3與可負載量P2之間的可 負載量差來結合可負載量P2的經結合之LLR與可負載量P3 的經計算之LLR。可負載量P2的經結合之LLR包括可負載 量P1的經計算之LLR(LLRl),以及可負載量P2的經計算之 LLR(LLR2) 〇如上文所描述,UE可基於碼字AC3中之對應 碼位元來調整可負載量P2的每一經結合之LLR之正負號/極 性(經由乘法器846)。正負號調整將可負載量P2的經結合 之LLR轉換成可負載量P3的經調整之LLR。UE接著求和可 負載量P3的經調整之LLR與可負載量p3的經計算之LLr以 獲得可負載量P3的經結合之LLR(加法器856)。可負載量P3 150872.doc •24- 201138357 的經結合之LLR包括在針對可負載量PI、P2及P3之三個經 接收之PBCH傳輸中的總能量。UE解碼可負載量P3的經結 合之LLR以獲得經解碼之可負載量P3(區塊858)。UE可執 行CRC檢查以判定是否正確地解碼可負載量P3。若回答為 是,則UE可終止PBCH之解碼。若錯誤地解碼可負載量 P3,則UE接收下一PBCH傳輸,且可重複LLR結合及解碼 程序。 如圖8所示,當錯誤地解碼PBCH傳輸時,UE儲存最近 結合之LLR(或第一 PBCH傳輸的經計算之LLR)。UE調整經 儲存之LLR且結合經儲存之LLR與下一 PBCH傳輸的經計算 之LLR以獲得具有更多能量的新結合之LLR。較高能量改 良正確地解碼PBCH傳輸之可能性。UE結合與所需要之 PBCH傳輸一樣多的PBCH傳輸之LLR,直至正確地解碼一 個PBCH傳輸。UE可僅儲存一個經結合之LLR集合,其包 括經錯誤地解碼之所有PBCH傳輸的經計算之LLR。 UE判定偶爾改變之兩個可負載量(例如,MIB)之間的 差,且使用可負載量差來結合兩個可負載量之LLR。基於 可負載量之已知結構及特性來判定可負載量差。 與MIB不同,系統訊框編號(SFN)自一PBCH傳輸至下一 PBCH傳輸改變。在同步網路中,所有eNB具有相同訊框 時序及相同SFN。UE可能能夠自任何eNB獲得當前訊框之 SFN。UE藉由將當前訊框之已知SFN遞增1來計算下一訊 框之SFN。UE可藉由以下方式來判定下一訊框之整個可負 載量:(i)使用下一訊框的經計算之SFN,及(ii)假定MIB及 $ 150872.doc -25- 201138357 保留位元在下一訊框中將不改變。可負載量差可接著包括 ⑴針對MIB及保留位元的零,及(ii)下一訊框的經計算之 SFN與當前訊框之已知SFN之間的差。如上文所描述,可 處理(例如,附接有CRC且編碼)可負載量差以獲得用於 LLR調整之碼位元。 若網路非同步,則UE可能不知曉當前訊框之SFN。在一 實施例中,UE執行針對所有可能SFN差之LLR結合及解 碼。若在每一訊框中將SFN遞增1,則八個SFN差係可能 的,且展示於表1中。以二進位給出表1中之值,且每一 X 可為「0」或「1」。 表1 SFN差 情境 00000001 SFN 自 xxxxxxxO 轉至 xxxxxxxl 00000011 SFN 自 xxxxxxOl 轉至xxxxxxlO 00000111 SFN 自 xxxxxOl 1 轉至xxxxxlOO 00001111 SFN 自 xxxxO 111 轉至xxxx 1000 00011111 SFN 自 xxxO 1111 轉至xxxl 0000 00111111 SFN自 xxOl 1 111轉至xx 100000 01111111 SFN 自 xOl 11111轉至 xlOOOOOO 11111111 SFN 自 01111111轉至 10000000 UE執行針對每一可能SFN差之LLR結合及解碼。UE接著 基於CRC檢查來判定給定SFN差是否正確。 如上文所描述,UE可假定MIB及保留位元之相同值。在 另一實施例中,UE假定使用一保留位元(亦即,橫越訊框 變化),且可接著執行針對兩個假設(一假設係針對保留位 元橫越訊框不改變,且另一假設係針對保留位元橫越訊框 150872.doc -26- 201138357 改變)之LLR結合及解碼。UE亦可假定使用多個保留位 7L,且可針對所使用之保留位元執行針對每一可能差之 LLR結合及解碼。 一般而言’ UE可執行盲解碼,且基於可負載量之結構 及特性來判定所有可能可負載量差或假設。UEa行針對 每一可能可負載量差之LLR結合及解碼,且可基於CRC檢 查來檢查針對該可負載量差之解碼是正確或是錯誤。若可 負載篁之更多位元係未知的且可改變,則UE評估更多假 設。 圖9展不用於執行通信系統中之解碼之程序9〇〇之設計。 耘序900可藉由接收器執行,接收器可為ue、基地台/eNB 或某一其他貫體之部分。接收器可判定載運第一可負載量 (例如p1)之第一接收傳輸的第一決策度量(例如, LLR1)(區塊912)。接收器判定載運第二可負載量(例如, P2)之第一接收傳輸的第二決策度量(例如’ 區塊 914)。第一可負載量及第二可負載量可包括系統資訊及/或 其他類型之貧訊。第一接收傳輸及第二接收傳輸可針對 PBCH或某-其他頻道。接收器判定第二可負載量與第-可負載里之間的可負載量差(例如,Δρ2)(區塊916)。接收 器基於可負載量差來結合第一決策度量與第二決策度量以 C知·,,星結合之決策度量(例如,aC2)(區塊91 8)。決策度量 可為碼位元之LLR或用於解碼之一些其他度量。接收器解 馬、k〇之決策度量以獲得經解碼之第二可負載量(區塊 920)接收器可基於附接至第二可負載量之CRC來判定是 $ 150872.doc -27- 201138357 否正確地解碼第二可負載量。 ::區塊916,接收器可基於可負栽量之已知結 性來判定可負載量差。A ^ & ., 将 一一 中’每-可負載量為第 Η如,麵及保留位元)及第:部分(例如,⑽)。 =可基於以下假定來判定可負載量差:⑴第一可負載 :自第Γ可負載量之第—部分無改變,及(ii)第二部分具 秘!、—口 貝戰里之已知變化(例如,遞 曰1)。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可負载量 妊且古货 1A 弟一可負载I包 括”有第—可負載量與第二可負載量之間的多個可能差的 部分(例如,若不知曉SFN及/或若使用㈣位元)。可基於 =料之多個可以來判定多個可能可負载量h純器 3對母-可能可負載量差重複該程序(例如1定可負載 f差、結合決策度量,及解碼經結合之決策度量),直至 正確地解碼第二可負載量或已評估所有可能可負載量差。 /區塊918之一實施例中,接收器以與在傳輸器處所執 仃之方式相同的方式處理可負載量差以獲得碼位元。接收 器產生可負載量差之CRCe接收器接著基於由傳輸器用以 編碼:一可負載量及第二可負載量之同—線性喝來編石馬可 負載量差及CRC以獲得碼位元。接收器基於碼位元來調整 第一決策度量之正負號以獲得經調整之第一決策产量對 於針對可負載量差所獲得之每-瑪位元,接收器;:⑴在該 碼位元具有第一值(例如,Γι」)的情況下倒轉該碼位元的 每-決策度量之正負號,或⑻在該碼位元具有第二值(例 如’「〇」)的情況下保持第-決策度量之正㈣。接收器 150872.doc -28- 201138357 可接著求和經調整之第一決策度量與第二決策度量以獲得 經結合之決策度量。 在一實施例中,接收器解碼第一決策度量以獲得經解碼 之第一可負載量。當錯誤地解碼第一可負載量時,接收器 可在區塊914至920中判定第二決策度量、判定可負載量 差、結合第一決策度量與第二決策度量,及解碼經結合之 決策度量。 在另一貫施例中,若錯誤地解碼第二可負載量,則接收 Θ判定載運第三可負載量(例如’ p3)之第三接收傳輸的第 一决策度1 (例如,LLR3)。接收器判定第三可負載量與第 一可負載量之間的第二可負載量差(例如,Δρ3)。接收器 基於第二可負冑量差來結合第三決策度量與經結合之決策 度量以獲得第二經結合之決策度量(例如,Δ〇3)β接收器 接著解碼第二經結合之決策度量以獲得經解碼之第三可負 載量1錯誤地解碼第三可負載量,則接收器可重複該程 序。 在一組態中,經組態用於無線通信之UE 12〇/eNB u〇包 括用於判定第-決策度量的構件、用於判定第二決策度量 的構件’及用於判定第二可負載量與第一可負載量之間的 可負載量差的構件。UE 12G/eNB⑴亦可包括用於結合第 一^度量與第二決策度量的構件’及用於解碼的構件。 在·禮樣中,前述構件可為經組態以執行藉由前述構件敍 述之功能的處理器、控制器/處理器彻、記憶體482、接 收處理器458、MIM〇偵測器456、解調變器45牦及天線 150872.doc -29- 201138357 452a。在另一態樣申,前 述構件可為經組態以執 _ 述構件敍述之功能的模組或任何裝置。 藉由月^ ^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可使用多種不同技術中之任 者來表示資訊及信號。舉例而言,可藉由電壓、電流、電 磁波、磁場或磁性粒子、光場或 舒飞九學粒子或其任何結合來 士不可貫穿以上描述所參考之資料、指令、命令、資訊、 信號、位元、符號及碼片。 圖8至圖9中之功月色區塊及模組可為處理器、電子器件、 硬體器件、電子組件、邏輯電路、記憶體、軟體程:碼、 韌體程式碼等等,或其任何結合。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進一步瞭解’結合本文中之揭示内容 所描述之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電路及演算法步驟 可實施為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此兩者之結合。為了清晰 地說明硬體與軟體之此互換性,各種說明性組件、區塊、 模組、電路及步驟已在上文大體上按其功能性加以描述。 將此功能性實施為硬體或是軟體視特定應用及強加於整個 系統上之设計約束而定。熟習此項技術者可針對每一特定 應用而以變化方式實施所描述之功能性’但此等實施決策 不應被解釋為會造成脫離本發明之範_。 可藉由通用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 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 化邏輯器件、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件或其經 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任何結合來實施或執行 結合本文中之揭示内容所描述之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 150872.doc -30- 201138357 組ί電路。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在替代例中,處 可為任何習知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 處理器亦可實施為計算器件之結合,例如,一爾與一微 處理器之結合、複數個微處理器、結合一Dsp核心之一或 多個微處理器,或任何其他此類組態。 。口本文中之揭不内容所描述之方法或演算法的步驟可 直接體現於硬體令、蕤田 猎由處理态執行之軟體模組中或此兩 者之結合中。軟體模組可常駐於RAM記憶體、快閃記憶 ,R〇m§£(憶體、咖〇攸憶體、eepr〇m記憶體、暫存 益、硬碟、抽取式磁碟、CD-R〇M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 何其他形式的儲存媒體中。將例示性儲存媒體耗接至處理 器’使得處理器可自儲存媒體讀取資訊及將資訊寫入至儲 存:體。在替代例令’儲存媒體可與處理器成一體式。處 理器及儲存媒體可常駐於遺中。asic可常駐於使用者 終端機中。在替代例中’處理器及儲存媒體可作為離散組 件而常駐於使用者終端機中。 在一或多個例示性設計中’所描述之功能可實施於硬 體、軟體、拿刀體或其任何結合中。若實施於軟體中,則可 將該等功能作為-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石馬而儲存於電腦可讀 媒體上或經由電腦可讀媒體進行傳輸。電腦可讀媒體包括 電腦儲存媒體及通信媒體(包括促進電腦程式自—位置轉 移至另—位置的任何媒體”儲存媒體可為可藉由通用或 專用電腦存取之任何可用媒體。以實例說明之(而非限 制)’此等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RAM、R〇M、£咖⑽、 150872.doc -31 - 201138357 光碟儲存器件、磁碟儲存器件或其他磁性 儲存益件,或可用以載運或儲存呈指令或資料結構之护式 =所要程式碼構件且可藉由通用或專用電腦或通用或專用 處理器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又,將任何連接適當地稱為 電腦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若使用同轴電鐵、光境、雙絞 線、數位用戶線(DSL)或無線技術(諸如,紅外線、益線電 及微波)而自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輸軟體,則同 轴電境、光镜、雙絞線、DSL或無線技術(諸如,紅外線、 無線電及微波)包括於媒體之定義中。如本文中所使用, 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光碟、數位影 音光碟(卿)、軟性磁碟及藍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 性方式再現資料’而光碟藉由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現資料。 以上各者之結合亦應包括於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内。 ^供本發明之先前描述以使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皆能夠 製造或使用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或範嘴的情況 下’對本發明之各種修改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係易於顯 而易見的,且本文中所界定之一般原理可適用於其他變 因此本發明不思欲限於本文中所描述之實例及設 計,而應符合與本文中所揭示之原理及新穎特徵一致的最 廣泛範嘴》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概念性地說明行動通信系統之實例的方塊圖。 圖2為概念性地說明行動通信系統中之下行鏈路訊框結 構之實例的方塊圖。 150872.doc •32- 201138357 圖3為概念性地說明上行鏈路LTE/-A通作由> v , u < T之例不性訊 框結構的方塊圖。 圖4為概念性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所組態之基地 台/eNB及UE之設計的方塊圖。 圖5為概念性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的pBch之例示 性可負載量的方塊圖。 圖6為概念性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的在eNB處針 對PBCH傳輸之處理的方塊圖。 圖7為概念性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的線性碼之特 性的方塊圖。 圖8為概念性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的藉由決策度 量結合來解碼PBCH傳輸的方塊圖。 圖9為概念性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的用於執行通 信系統中之解碼之程序的方塊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無線通信網路 102a 巨型小區 102b 巨型小區 102c 巨型小區 102x 微型小區 102y 超微型小區 102z 超微型小區 110 演進型節點B/基地台 110a 巨型演進型節點B 150872.doc 201138357 110b 巨型演進型節點B 110c 巨型演進型節點B 1 lOr 中繼台/中繼器 1 lOx 微型演進型節點B 1 lOy 超微型演進型節點B 1 lOz 超微型演進型節點B 120 使用者設備 120r 使用者設備 120y 使用者設備 130 網路控制器 132 空載傳輸 134 無線空載傳輸 136 有線空載傳輸 412 資料源 420 傳輸處理器 430 傳輸多輸入多輸出處理器 432a 調變器 432t 調變器 434a 天線 434t 天線 436 多輸入多輸出偵測器 438 接收處理器 439 資料儲集器 440 控制器/處理器 150872.doc -34- 201138357 442 記憶體 444 排程器 452a 天線 452r 天線 454a 解調變 454r 解調變 456 多輸入 458 接收處 460 資料儲 462 資料源 464 傳輸處 466 傳輸多 480 控制器 482 記憶體 826 乘法器 836 加法器 846 乘法器 856 加法器 器 器 多輸出偵測器 理器 集器 理器 輸入多輸出處理器 /處理器 150872.doc -35-

Claims (1)

  1. 201138357 七 1. 2. 3. 4. 5. 、申請專利範圍: 一種無線通信方法,其包含: 判定載運—第—可 ^ 量; 、載量之一第一訊框的第—決策度 判定栽運—笫 量; 第―了負載量之H柩的第二決策度 判疋邊第二可負載量與該第一可 載量差; K間的—可負 基於該可負載量差來結合該等第一決策度量盘 一決朿度量以獲得經結合之決策度量;及 人% 解碼該等經結合 負載量。 “度心獲付-經解碼之第二可 如清求項1之方法,1 …… 第一決策度量及該等第二 、;又里匕3碼位元之對數似然比(LLR)。 如明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結合該 等第二決策度量包含: _决朿度置與該 土;。亥可負載量差來修改該等第一決 旦‘ 調整之第—決策度量;及 ' X里以獲得經 釔合该等經調整一曰 以獲得該等經結合之二^與該等第二決策度量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包含: 基於用以編碼該第一負 線性碼炎不丨、 貝戰里及该弟二可負載量之一 ’、、‘”、至^編碼該可負載量差以 如請求差简得碼位元。 只^ <万法,苴中該$小从 /、肀X至 > 編碼該可負載量差包 150872.doc 201138357 含: 產生β可負載量差之—循環冗餘檢查(crc);及 基於用以編碼該第一可負載量及該第二可負載量之一 線r馬來編碼該可負載量差及該CRC以獲得該等石馬位 元。 6· 如: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修改包含: 針對該可負載量差所獲得之每一碼位元具有一第一 值時’藉由倒轉該碼位元沾 ^ , ^ 士一 的"'第一決策度量之一正負號 來调整該碼位元的該等第— ^ 弟 決策度Ϊ之該正負號;及當 5玄碼位元且有一第-枯卩主 一值夺,保持該碼位元的該第一決策 度量之該正負號。 7.如請求項1之方法,复中盔1 Α a 他 /、肀母一可負載量包含一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且其中兮生丨6斗 甲°亥判定該可負載量差包含: 暴於—假定來判定該可奋并曰v ^ A 了負載I差’該假定為:該第一 可負栽量及該第二可倉哉θ ^ _ 貝戟®之該第一部分無改變,及該 第二部分自該第—曰 ^ 員載$至该第二可負載量遞增1。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甘& 去丨中該第二部分包含-系統訊框編 號(SFN)。 9·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 A中母一可負載量包含一第一部分 及一第二部分’且其中: ’,·!定-玄可負載里差包含基於一假定來判定該可負載 量差’該假定為:該第-可負載量及該第二可負載量之 該第-部分無改變,及該第二部分根據可能離散型樣之 有限子集而自該第—可負載量至該第二可負載量有所 150872.doc 201138357 不同;且 針對每一可能可負載量差细 w里走執订該結合該等第一決策度 量與該等第二決策度量及哕姑s 久°亥解碼該等經結合之決策度 量’直至正確地解碼該第二可負載量或已針對該等可能 離散型樣之該有限子集評估所有可能可負載量差。 10 _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判定載運-第三可負載量之—第三訊框的第三決策度 量; 判定該第三可負載量與該第二可負載量之間的一第二 可負载量差; 基於該第二可負載量差來結合 Λ 茨寺第二決策度量與該 等經結合之決策度量以獲得第- Τ乐—經結合之決策度量;及 解碼該等第二經牡人夕、土 Μ Λ θ 口之決戚度量以獲得—經解碼之第 三可負载量。 所弟 11.如請求項i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解碼S亥等第一決策产景签/曰 量;及 1里乂“一經解碼之第一可負載 若錯誤地解瑪該第—可負 一決第许田_ 則執仃δ亥判定該等I ::朿度$、遠判定該可負載量差該結合” 朿度量與該等第決笫 Μ 4第一9 度量。 4東度置及該解碼該等經結合之決身 12. 如清求項丨之方法, 對一實俨库換, 第—訊框及該第二訊框係4 Τ貫體廣播頻道(PBCH)。 节金 13.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150872.doc 201138357 用於判定载運—第一可負載量之一第一訊框的第一決 策度量的構件; 用於判定載運一第二可負載量之一第二訊框的第二決 策度量的構件; 用於判定該第二可負載量與該第一可負載量之間的一 可負載量差的構件; 用於基於該可負載量差來結合該等第一決策度量與該 等第一決策度量以獲得經結合之決策度量的構件;及 用於解碼該等經結合之決策度量以獲得一經解碼之第 二可負载量的構件。 14 15 16. 17. .如π求項13之襞置,其中該等第一決策度量及該等第二 决策度量包含碼位元之對數似然比(LLR:^ ,如請求項13之裝置,其包含: 用於基於該可負冑量差來修改該等第一決策度量以獲 付經調整之第-決策度量的構件;及 =於結合該等經調整之第—決策度量與該等第二 度-以獲得該等經結合之決策度量的構件。 如請求項15之裝置,其包含: 用於基於用以編碼兮 夕^ v 届馬5亥第—可負載量及該第二可負載量 之一線性碼來至少 J貝戰里 件。 乂編碼该可負载量差以獲得碼位元的構 及一第二部分,且^可負載量包含-第一部 用於基於-假定:蝴該可負載量差包含·· 判定該可負载量差的構件,該假 150872.doc 201138357 為該第一"σΓ ώ θ ▲ 負栽1及該第二可負載量之該第一部分無 改變,及士女势_ 曰 δχ第二部分自該第一可負載量至該第二可負載 量遞增1。 18. 19. 如請求項13之裝罟,甘士 ρ 教置’其中母一可負載量包含一第一部分 及第二部分,且其中: 曰^】定。亥可負載量差包含基於一假定來判定該可負载 :差<亥叙疋為:該第一可負載量及該第二可負載量之 ^ 邓刀無改變,及該第二部分根據可能離散型樣之 一有限子集而自該第一可負載量至該第二可負載量有所 不同;且 每可此可負載量差執行該結合該等第一決策度 量與該等第二.木定& θ 旦 —伏東度罝及該解碼該等經結合之決策度 量’直至正確地解碼該第二可負載量或已針對該等可能 離散型樣之該有限早隹_啤从^ Γ子集5平估所有可能可負載量差。 如請求項13之裝置,其進—步包含: 用於判定載運_窗__p A 一 負載量之一第三訊樞的第三決 策度量的構件; 用於判定該第三可負截晉& — β ^ Α ^ J貝双里與§亥第二可負载量之間的一 第二可負載量差的構件; 用於基於该第二可負載量差來結合該等第三決策度量 與該等經結合之決策度量以獲得第二經結合之決策度量 的構件;及 用於解碼該等第二經結合 0之決朿度菫以獲得一經解碼 之第三可負載量的構件。 150872.doc 201138357 20.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至少一處理器;及 °己隱體,其耦接至該至少—處理器,該至少—處理 器經組態以: 曰判疋載it第—可負載量之—第-訊框的第—決策度 旦判疋載運-第二可負載量之-第二訊框的第二決策度 判定該第二可負載量與該第-可負載量之間的-可負 載量差; s 基於該可負載量差來結合該等第一決策度量與該等第 二決策度量以獲得經結合之決策度量;及 解碼該等經結合之決策度量以獲得-經解碼之第二可 負載量。 21·如=求項20之裝置’其中該等第-決策度量及該等第二 決策度量包含碼位元之對數似然比(llr)。 22·如响求項20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 土於乂可負載量差來修改該等第一決策度量以獲得經 調整之第一決策度量;及 結合該等經調整之第一決策度量與該等第二決 以獲得該等經結合之決策度量。 、又1 23.如請求項22之農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 基於用以編碼該第—可負載量及該第二可負栽量之 線性碼來至少編碼該可負载量差以獲得碼位元。 150872.doc 201138357 24. 如請求項20之裝置,其中每一可負載量包含一第一部分 及一第二部分,且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 基於一假定來判定該可負載量差,該假定為:該第一 可負載量及該第二可負載量之該第一部分無改變,及該 第二部分自該第一可負載量至該第二可負載量遞增1。 25. 如請求項20之裝置,其中每一可負載量包含一第一部分 及一第二部分,且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 基於一假定來判定該可負載量差,該假定為:該第一 可負載量及該第二可負載量之該第一部分無改變,及該 第二部分根據可能離散型樣之一有限子集而自該第一可 負載量至該第二可負載量有所不同;及 針對每一可能可負載量差執行該結合該等第一決策度 量與該等第二決策度量及該解碼該等經結合之決策度 量,直至正確地解碼該第二可負載量或已針對該等可能 離散型樣之該有限子集評估所有可能可負載量差。 26. 如請求項20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 判定載運一第三可負載量之一第三訊框的第三決策度 量; 判定該第三可負載量與該第二可負載量之間的一第二 可負載量差; 基於該第二可負載量差來結合該等第三決策度量與該 等經結合之決策度量以獲得第二經結合之決策度量;及 解碼該等第二經結合之決策度量以獲得一經解碼之第 三可負載量。 150872.doc 201138357 27. —種用於一無線 包含: 同路中之無線通信之電腦程式產品,其 電腦可讀媒體 式碼包含: ’其具有記錄於其上之程式碼,該程 用以判定载運—篦 ^ A 序旦糾。. 第一可負载量之一第一訊框的第 策度量的程式碼; 決 用以判定裁運—笸_ 策度量的程式碼;第—可負載量之-第二訊框的第二決 可第二可負載量與該第-可負載量之間的一 了負載罝差的程式碼; 用以基於該可負載量差 咕吐 术結合該等第一決策度量盥該 等第二決策度量以獲得 仟丄…合之決策度量的程式碼;及 用以解碼該等經結合 一 A ^ 决咸度1以獲得一經解碼之第 一可負載量的程式碼。 28. 如請求項27之電腦程式產品 丹甲忒#第一決策度量及 該等第二決策度量包含碼位元之對數健比(L 29. 如請求項27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程式碼包含: 用以基於該可負載量差來修改該等第一決策度量鮮 付經調整之第—決策度量的程式碼;及 又 用以結合該等經調整之第—也结由田 正<弟决朿度量與該等第二決策 度量以獲得該等經結合之決策度量的程式碼。 30. 如請求項29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程式碼包含: 用以基於用以編碼該第一可負載量及該第二可負載量 之-線性碼來至少編碼該可負載Μ以獲得碼位元的程 150872.doc 201138357 3 1.如請求項27之電腦程式產品, 第一部分及一第1八 -中母-可負載量包含— 第…P分’且其中該程式碼包含: 用以基於-假定來判定該可負載量差的程式, 為·该第一可負載量及該第二 改變,及該第二部分"第_^載$之該第-部分無 量遞增卜 刀自。可負載量至該第二可負載 32. 品,其中每一可負載量包含— 且其中該程式碼包含: 如請求項27之電腦程式產 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 一假定來判定該可負載量差的程式碼,該假 為·该弟一可負載量及該第二可負載量之該第—部分 無改變’及該第二部分根據可能離散型樣之-有限子集 而自5亥第一可負載量至該第二可負載量有所不同;及 、用乂進仃以下操作的程式碼:針對每—可能可負載量 差執仃邊結合該等第一決策度量與該等第二決策度量及 二解馬該等經結合之決策度量,直至正確地解碼該第二 可負載量或已針對該等可能離散型樣之該有限子集評估 所有可能可負載量差。 33.如請求項27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程式碼包含: 用x判夂載運一第三可負載量之一第三訊框的第三決 策度量的裎式碼; 用以判定該第三可負載量與該第二可負載量之間的一 第—可負載量差的程式碼; 用以基於該第二可負載量差來結合該等第三決策度量 150872.doc 201138357 與該等經結合之決策度量以獲得第二經結合之決策度量 的程式碼;及 用以解碼該等第二經結合之決策度量以獲得一經解碼 之第三可負載量的程式碼。 150872.doc -10-
TW099131085A 2009-09-14 2010-09-14 Combining decision metrics for decoding based on payload difference TW20113835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4230709P 2009-09-14 2009-09-14
US12/878,906 US8467480B2 (en) 2009-09-14 2010-09-09 Combining decision metrics for decoding based on payload differen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8357A true TW201138357A (en) 2011-11-01

Family

ID=43063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1085A TW201138357A (en) 2009-09-14 2010-09-14 Combining decision metrics for decoding based on payload differenc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467480B2 (zh)
EP (1) EP2478657B1 (zh)
JP (3) JP2013504978A (zh)
KR (1) KR101340636B1 (zh)
CN (1) CN102484560B (zh)
TW (1) TW201138357A (zh)
WO (1) WO20110321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78865B1 (ko) * 2007-02-09 2010-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시스템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053009A2 (ko) 2009-10-28 2011-05-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지국으로부터 제어정보를 수신하는 중계기 장치 및 그 방법
CA2928133C (en) 2010-05-17 2018-09-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repeater
US8588347B1 (en) * 2010-06-23 2013-11-19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efficient blind decoding at a wireless receiver
US8937918B2 (en) 2011-10-29 2015-01-20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Efficient special subframe allocation
US8971250B2 (en) 2011-10-29 2015-03-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Special subframe allocation
US11696300B2 (en) 2011-10-29 2023-07-0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nfiguration of reduced transmission power time intervals based on traffic load
US8954055B2 (en) * 2011-11-10 2015-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itial acquisition and neighbor search algorithms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8873467B2 (en) 2011-12-05 2014-10-28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Control channel detection
US8971275B2 (en) 2011-12-31 2015-03-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Almost blank subframe ind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KR101385023B1 (ko) * 2012-04-10 2014-04-14 주식회사 이노와이어리스 Lte 시스템에서 물리 브로드캐스팅 채널의 프레임 번호 추출 방법
US9474030B2 (en) * 2012-05-07 2016-10-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ditional range expansion in a heterogeneou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4838715A (zh) 2012-10-05 2015-08-12 司亚乐无线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WO2014053065A1 (en) 2012-10-05 2014-04-10 Sierra Wireless,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uplink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n lt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944699A (zh) * 2013-01-18 2014-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帧序号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978244B1 (en) 2013-04-03 2017-06-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roadcast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EP2995116A4 (en) * 2013-05-10 2016-12-21 Sierra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SYSTEM
KR102130151B1 (ko) * 2013-07-22 2020-07-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송신 장치, 수신 장치 및 그 신호 처리 방법
US10291262B2 (en) 2015-04-08 2019-05-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coding of messages with known or hypothesized difference
CN107810605A (zh) * 2015-04-30 2018-03-1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消息解码
KR102375186B1 (ko) * 2015-05-28 2022-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복호 동작을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WO2016190710A1 (ko) * 2015-05-28 2016-12-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복호 동작을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11424855B2 (en) * 2015-12-28 2022-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BCH) and 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MIB) design
US10470191B2 (en) * 2016-12-09 2019-1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roadcast signals and channels for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US10257844B2 (en) 2017-01-17 2019-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combining scheme with broadcast beam-sweeping and beam-index indication
CN108347296B (zh) 2017-01-25 2020-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US10687296B2 (en) * 2017-03-24 2020-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index in a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ayload
US11394505B2 (en) * 2017-05-13 2022-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information performance enhancements
EP3669475A1 (en) * 2017-08-15 2020-06-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lectronic transceiver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eco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10965360B2 (en) * 2017-08-23 2021-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beam refinement
US10700829B2 (en) * 2018-02-14 2020-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ining decision metrics of a scrambled payload
US11502761B2 (en) 2018-05-25 2022-1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RRM/CSI measurement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WO2020032691A1 (ko) 2018-08-09 2020-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과 기지국의 동작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CN113303013B (zh) * 2019-01-11 2024-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差分编码的基于竞争的有效载荷传输
US10708031B1 (en) 2019-01-25 2020-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BCH decoding with payload change detection
DE102019208678A1 (de) * 2019-06-14 2020-12-17 Robert Bosch Gmbh Kommunikationsverfahren
CN110768752B (zh) * 2019-10-30 2022-01-28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188573B (zh) * 2020-09-11 2023-04-2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小区驻留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54822A1 (en) * 2021-01-13 2022-07-21 Zeku,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delivery using separate payloads
US20230037028A1 (en) * 2021-07-29 2023-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performing tracking using a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5349A (en) * 1997-08-27 2000-07-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select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polynomials for linear coded systems
US6594318B1 (en) * 1999-12-02 2003-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uting soft decision input metrics to a turbo decoder
US6654926B1 (en) * 2000-10-11 2003-11-25 Itran Communications Ltd. Soft decision maximum likelihood encoder and decoder
EP1337066B1 (en) * 2002-02-15 2005-01-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ybrid arq retransmission method with reduced buffer size requirement and receiver therefor
JP2004039130A (ja) * 2002-07-04 2004-02-05 Sony Corp 最尤復号方法及び最尤復号装置
US8107542B1 (en) * 2004-04-16 2012-01-3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oft decoding of coded bit-streams
US20050258983A1 (en) * 2004-05-11 2005-11-24 Dilithium Holdings Pty Ltd. (An Australia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oice trans-rating in multi-rate voice coder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CN100358324C (zh) * 2004-08-16 2007-12-2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用于突发通信的数据均衡方法
SE0403218D0 (sv) * 2004-12-30 2004-12-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ting to communication-
EP1811674A1 (en) * 2006-01-23 2007-07-25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jointly decoding messages based on apriori knowledge of modified codeword transmission
US7623597B2 (en) * 2006-08-28 2009-11-24 Motorola, Inc. Block codeword decoder with confidence indicator
EP2191601B1 (en) * 2007-10-26 2015-08-19 Agere Systems Inc. Extraction of values from partially-corrupted data packets
US8315343B2 (en) * 2007-12-17 2012-1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antenna receive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201877A (ja) 2015-11-12
WO2011032107A1 (en) 2011-03-17
KR20120055732A (ko) 2012-05-31
KR101340636B1 (ko) 2013-12-12
JP2017200195A (ja) 2017-11-02
CN102484560B (zh) 2014-10-01
EP2478657A1 (en) 2012-07-25
CN102484560A (zh) 2012-05-30
US20110228883A1 (en) 2011-09-22
EP2478657B1 (en) 2015-10-21
JP6189363B2 (ja) 2017-08-30
JP2013504978A (ja) 2013-02-07
US8467480B2 (en) 2013-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38357A (en) Combining decision metrics for decoding based on payload difference
CN113938255B (zh) 用于控制信道码率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US9179426B2 (en)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adjustment for uplink channel power control in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TWI787308B (zh) 減小針對極化碼的最大概度解碼的搜尋空間
JP7330186B2 (ja) グラントフリーシグナリングのための時間ベースの冗長バージョン決定
CN110169058B (zh) 用于使用极性码的控制信道的速率匹配方案
JP7254788B2 (ja) Crc連結ポーラ符号化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TWI805662B (zh) 用於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分割的經編碼位元分配
JP7191026B2 (ja) 動的凍結Polar符号
KR20130043112A (ko) 크로스-서브프레임 할당에 의한 전력 제어
US8543895B2 (en) List Viterbi decoding of tail biting convolutional codes
US2019026802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structing polar codes
CN111699646B (zh) 对加扰的有效载荷的决策度量进行组合
WO2019096168A1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segmentation for polar codes
JP2020521355A (ja) Polar符号のためのレートマッチング方式
TWI645700B (zh) 有條件的漸進式編碼和解碼
TWI772451B (zh) 在用於對資訊位元進行編碼的代碼類型之間的選擇
US11343015B2 (en) Channel-aware construction of polar codes
WO2020210936A1 (en) Adjusting m for polar codes rate matchi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