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4560B - 基于有效载荷差组合判决度量以用于解码 - Google Patents

基于有效载荷差组合判决度量以用于解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4560B
CN102484560B CN201080040613.8A CN201080040613A CN102484560B CN 102484560 B CN102484560 B CN 102484560B CN 201080040613 A CN201080040613 A CN 201080040613A CN 102484560 B CN102484560 B CN 1024845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yload
decision metric
poor
combination
en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06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4560A (zh
Inventor
K·刘
K·宋
罗涛
魏永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84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4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4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45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针对相继的帧,对用于解码无线通信有效载荷的判决度量进行组合,以便改善对后来接收的帧的解码。以对有效载荷进行编码的相同方式,对相继帧之间的逐位有效载荷差进行编码。将针对先前接收的帧所确定的判决度量与经编码的有效载荷差进行组合,以生成经调整的判决度量。将该经调整的判决度量与针对后来接收的帧所确定的判决度量进行组合。对该组合的判决度量进行解码,以生成针对后来接收的帧的有效载荷。如果该解码不成功,则基于后续帧之间的有效载荷差,继续向前执行组合的判决度量,并重复该过程。

Description

基于有效载荷差组合判决度量以用于解码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受2009年9月14日提交的、题目为“METHOD ANDAPPARATUS FOR COMBINING DECISION METRICS FOR DECODINGBASED ON PAYLOAD DIFFERENC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242,307的利益,将该临时申请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发明的方面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具体地说,本发明的方面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解码技术。
背景技术
已广泛地部署无线通信网络,以便提供各种通信服务,例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传递、广播等等。这些无线网络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网络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的多址网络。这类网络(其通常是多址接入网络)通过共享可用网络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的通信。这类网络的一个示例是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TRAN)。UTRAN是被定义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所支持的第三代(3G)移动电话技术)的一部分的无线接入网络(RAN)。多址网络形式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和单载波FDMA(SC-FDMA)网络。
无线通信网络可以包括能支持若干用户设备(UE)的通信的若干基站或演进节点B。UE可以通过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与基站进行通信。下行链路(或前向链路)是指从基站到UE的通信链路,上行链路(或反向链路)是指从UE到基站的通信链路。
基站可以在下行链路上向UE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并且/或者可以在上行链路上从UE接收数据和控制信息。在下行链路上,来自基站的传输可能遭受由于来自邻居基站的传输或者来自其它无线射频(RF)发射机的传输所造成的干扰。在上行链路上,来自UE的传输可能遭受来自与邻居基站进行通信的其它UE的上行链路传输或者其它无线RF发射机的干扰。这种干扰可以使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的性能下降。
由于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更多的UE接入远程无线通信网络并且更多的短程无线系统被部署在社区中,干扰和拥塞网络的可能性增加。研究和开发不断地对UMTS技术进行改进,不仅为了满足对移动宽带接入的增长的需求,而且为了改善和增强用户对移动通信的体验。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针对携带第一有效载荷的第一帧,确定第一判决度量;针对携带第二有效载荷的第二帧,确定第二判决度量;确定所述第二有效载荷和所述第一有效载荷之间的有效载荷差。该方法基于所述有效载荷差对所述第一判决度量和所述第二判决度量进行组合,以获得组合的判决度量;并且对所述组合的判决度量进行解码,以获得经解码的第二有效载荷。
在本发明的另外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用于针对携带第一有效载荷的第一帧,确定第一判决度量的单元;用于针对携带第二有效载荷的第二帧,确定第二判决度量的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有效载荷和所述第一有效载荷之间的有效载荷差的单元。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基于所述有效载荷差对所述第一判决度量和所述第二判决度量进行组合,以获得组合的判决度量的单元;以及用于对所述组合的判决度量进行解码,以获得经解码的第二有效载荷的单元。
在本发明的另外方面,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具有在其上记录有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针对携带第一有效载荷的第一帧,确定第一判决度量的代码;用于针对携带第二有效载荷的第二帧,确定第二判决度量的代码;以及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有效载荷和所述第一有效载荷之间的有效载荷差的代码。此外,所述程序代码还包括:用于基于所述有效载荷差对所述第一判决度量和所述第二判决度量进行组合,以获得组合的判决度量的代码;以及用于对所述组合的判决度量进行解码,以获得经解码的第二有效载荷的代码。
附图说明
图1是概念性地示出移动通信系统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概念性地示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帧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概念性地示出上行链路LTE/-A通信中的示例性帧结构的框图。
图4是概念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配置的基站/eNB和UE的设计方案的框图。
图5是概念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用于PBCH的示例性有效载荷的框图。
图6是概念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在eNB处针对PBCH传输的处理的框图。
图7是概念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线性码的特性的框图。
图8是概念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使用判决度量组合对PBCH传输进行解码的框图。
图9是概念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执行解码的过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与附图相结合的以下阐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旨在作为对各种配置的描述,而并非旨在表示可以实现文中所描述概念的仅有的配置。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用于提供对各个概念的透彻理解的具体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概念。在一些情况下,以框图的形式示出公知的结构和组件,以便避免使这些概念不清楚。
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例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和其它网络。术语“网络”和“系统”通常可互换使用。C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电信工业协会(TIA)等等之类的无线技术。UTRA技术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它变型。技术包括来自电子工业联盟(EIA)和TIA的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演进型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等之类的无线技术。UTRA和E-UTRA技术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和高级LTE(LTE-A)是UMTS的采用E-UTRA的较新发布版。在来自称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LTE-A和GSM。在来自称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和UMB。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上面所提及的无线网络和无线接入技术以及其它无线网络和无线接入技术。为了清楚起见,下面针对LTE或LTE-A(或者一起称为“LTE/-A”)来描述这些技术的某些方面,并且在下面的大多描述中使用这种LTE/-A术语。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网络100,其可以是LTE-A网络。无线网络100包括若干演进节点B(eNB)110和其它网络实体。eNB可以是与UE进行通信的站,其还可以称为基站、节点B、接入点等等。每个eNB 1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在3GPP中,根据使用术语“小区”的上下文,术语“小区”可以指代eNB的这种特定地理覆盖区域和/或服务于该覆盖区域的eNB子系统。
eNB可以为宏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和/或其它类型的小区提供通信覆盖。宏小区通常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几个公里),并且可以允许与网络提供商具有服务预订的UE能不受限制地接入。微微小区覆盖通常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并且可以允许与网络提供商具有服务预订的UE不受限制地接入。毫微微小区通常也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例如,家庭),并且除了不受限制的接入之外,毫微微小区还可以向与该毫微微小区具有关联的UE(例如,闭合用户组(CSG)中的UE、用于家庭中用户的UE等等)提供受限制的接入。用于宏小区的eNB可以称为宏eNB。用于微微小区的eNB可以称为微微eNB。并且,用于毫微微小区的eNB可以称为毫微微eNB或家庭eNB。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eNB 110a、110b和110c分别是用于宏小区102a、102b和102c的宏eNB。eNB 110x是用于微微小区102x的微微eNB。并且,eNB 110y和110z分别是用于毫微微小区102y和102z的毫微微eNB。eNB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等)小区。
无线网络100还包括中继站。中继站是从上游站(例如,eNB、UE等等)接收数据和/或其它信息的传输,并向下游站(例如,另一个UE、另一个eNB等等)发送该数据和/或其它信息的传输的站。中继站还可以是对其它UE的传输进行中继的UE。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中继站110r可以与eNB 110a和UE 120r进行通信,其中,中继站110r用作两个网络单元(eNB110a和UE 120r)之间的中继,以便有助于实现它们之间的通信。中继站还可以称为中继eNB、中继等等。
无线网络100可以支持同步或异步操作。对于同步操作,eNB可以具有类似的帧定时,并且来自不同eNB的传输可以在时间上近似地对齐。对于异步操作,eNB可以具有不同的帧定时,并且来自不同eNB的传输可以在时间上不对齐。本申请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同步操作,也可以用于异步操作。
网络控制器130可以耦合到一组eNB,并为这些eNB提供协调和控制。网络控制器130可以通过回程132与eNB 110进行通信。eNB 110还可以彼此之间进行通信,例如,直接通信或者通过无线回程134或有线回程136来间接通信。
UE 120散布于整个无线网络100中,每个UE可以是静止的或者是移动的。UE还可以称为终端、移动站、用户单元、站等等。UE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等等。UE能够与宏eNB、微微eNB、毫微微eNB、中继站等等进行通信。在图1中,具有双箭头的实线指示UE和服务eNB(该服务eNB是被指定为在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服务该UE的eNB)之间的期望传输。具有双箭头的虚线指示UE和eNB之间的干扰传输。
LTE/-A在下行链路上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上行链路上使用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OFDM和SC-FDM将系统带宽划分成多个(K个)正交的子载波,其中这些子载波通常还称为音调、频段(bin)等等。可以使用数据对每个子载波进行调制。通常,在频域使用OFDM发送调制符号,在时域使用SC-FDM发送调制符号。相邻子载波之间的间隔可以是固定的,并且子载波的全部数量(K)取决于系统带宽。例如,针对1.25、2.5、5、10或20兆赫兹(MHz)的相应系统带宽,K可以分别等于128、256、512、1024或2048。此外,还可以将系统带宽划分成子带。例如,一个子带可以覆盖1.08MHz,并且针对1.25、2.5、5、10或20MHz的相应系统带宽,可以分别存在1、2、4、8或16个子带。
图2示出了LTE/-A中使用的下行链路帧结构。可以将下行链路的传输时间线划分成无线帧的单位。每个无线帧可以具有预定的持续时间(例如,10毫秒(ms)),并被划分成具有索引0到9的10个子帧。每个子帧可以包括两个时隙。因此,每个无线帧可以包括索引为0到19的20个时隙。每个时隙可以包括L个符号周期,例如,用于普通循环前缀的7个符号周期(如图2所示)或者用于扩展循环前缀的14个符号周期。可以向每个子帧中的2L个符号周期分配索引0到2L-1。可以将可用的时间频率资源划分成资源块。每个资源块可以覆盖一个时隙中的N个子载波(例如,12个子载波)。
在LTE/-A中,eNB可以发送用于该eNB中的每一个小区的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如图2所示,在具有普通循环前缀的各无线帧的子帧0和5的每一个中,可以在符号周期6和5中分别发送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UE可以使用同步信号来实现小区检测和小区捕获。eNB可以在子帧0的时隙1中的符号周期0到3中发送物理广播信道(PBCH)。如下面所进一步讨论的,PBCH可以携带某种系统信息。
如图2所示,eNB可以在每个子帧的第一符号周期中发送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PCFICH可以传送用于控制信道的符号周期的数量(M),其中M可以等于1、2或3,并可以随着子帧而变化。针对小系统带宽(例如,具有小于10个的资源块),M还可以等于4。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M=3。eNB可以在每个子帧的前M个符号周期中发送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ICH)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PDCCH和PHICH还包括在前三个符号周期中。PHICH可以携带用于支持混合自动重传(HARQ)的信息。PDCCH可以携带关于UE的资源分配的信息以及针对下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信息。eNB可以在每个子帧的剩余符号周期中发送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DSCH可以为被调度用于下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的UE携带数据。
除了在每个子帧的控制段(即,每个子帧的第一符号周期)中发送PHICH和PDCCH之外,LTE-A还可以在每个子帧的数据部分中发送这些面向控制的信道。如图2中所示,这些使用数据区域的新控制设计(例如,中继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R-PDCCH)和中继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R-PHICH))包括在每个子帧的随后符号周期中。R-PDCCH是一种新型的控制信道,其使用原先在半双工中继操作背景下开发的数据区域。与传统PDCCH和PHICH不同(这两种信道占据一个子帧中的前几个控制符号),将R-PDCCH和R-PHICH映射到原先被指定为数据区域的资源单元(RE)。这种新控制信道可以具有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或者FDM和TDM的组合的形式。
eNB可以在该eNB所使用的系统带宽的中心1.08MHz中发送PSS、SSS和PBCH。eNB可以在发送PCFICH和PHICH信道的每个符号周期中,在整个系统带宽上发送该PCFICH和PHICH信道。eNB可以在系统带宽的某些部分中向多组UE发送PDCCH。eNB可以在系统带宽的特定部分中向特定的UE发送PDSCH。eNB可以以广播方式向所有UE发送PSS、SSS、PBCH、PCFICH和PHICH,eNB可以以单播方式向特定的UE发送PDCCH,并且,eNB还可以以单播方式向特定的UE发送PDSCH。
在每个符号周期中,若干资源单元是可用的。每个资源单元可以覆盖一个符号周期中的一个子载波,并且每个资源单元可以用于发送一个调制符号,其中该调制符号可以是实数值或复数值。可以将每个符号周期中的没有用于参考信号的资源单元布置成资源单元组(REG)。每个REG可以包括一个符号周期中的四个资源单元。PCFICH可以占据符号周期0中的四个REG,其中这四个REG可以在频率上大致均匀地间隔开。PHICH可以占据一个或多个可配置符号周期中的三个REG,其中这三个REG可以在频率上扩展。例如,用于PHICH的三个REG可以都属于符号周期0,或者可以扩展在符号周期0、1和2中。PDCCH可以占据前M个符号周期中的9、18、36或者72个REG,其中这些REG可以是从可用的REG中选择的。可以仅允许REG的某些组合用于PDCCH。
UE可以知道用于PHICH和PCFICH的特定REG。UE可以针对PDCCH,搜索不同的REG的组合。一般情况下,用于搜索的组合的数量小于针对PDCCH所允许的组合的数量。eNB可以在UE将搜索的组合中任意一个组合中向该UE发送PDCCH。
UE可以位于多个eNB的覆盖范围之中。可以选择这些eNB中的一个来服务该UE。可以基于诸如接收功率、路径损耗、信噪比(SNR)等等之类的各种准则来选择该服务eNB。
图3是概念性地示出上行链路长期演进(LTE/-A)通信中的示例性帧结构的框图300。可以将针对上行链路可用的资源块(RB)划分成数据段和控制段。可以在系统带宽的两个边缘处形成控制段,控制段可以具有可配置的大小。可以将控制段中的资源块分配给UE,以传输控制信息。数据段可以包括不包含在控制段中的所有资源块。图3中的设计方案导致数据段包括连续子载波,这允许向单个UE分配该数据段中的全部连续子载波。
可以向UE分配控制段中的资源块,以便向eNB发送控制信息。还可以向UE分配数据段中的资源块,以便向e节点B发送数据。UE可以在控制段中的所分配资源块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中发送控制信息。在数据段中的所分配资源块上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UE可以只发送数据,或者可以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二者。如图3所示,上行链路传输可以跨越子帧的两个时隙,并可以在频率上跳变。
在公众可获得的题目为“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的3GPP TS 36.211中,描述了LTE/-A中使用的PSS、SSS、CRS、PBCH、PUCCH、PUSCH和其它这种信号和信道。
返回参照图1,无线网络100使用eNB 110的不同集合(即,宏eNB、微微eNB、毫微微eNB和中继站)来改善单位面积上的系统频谱效率。由于无线网络100针对其频谱覆盖来使用这些不同的eNB,因此网络100还可以称为异构网络。通常由无线网络100的提供商来仔细地规划和布置宏eNB 110a-c。宏eNB 110a-c通常按照高功率水平(例如,5W-40W)进行发射。可以以相对未规划的方式来部署微微eNB 110x和中继110r(该eNB110x和中继110r通常按照低很多的功率水平(例如,100mW-2W)进行发射),以便消除宏eNB 110a-c所提供的覆盖区域中的覆盖空白,并提高热点地区的容量。然而,毫微微eNB 110y-z(它们通常独立于无线网络100来进行部署)也可以被并入到无线网络100的覆盖区域中,作为针对无线网络100的潜在接入点(当该毫微微eNB由其管理者授权时),或者至少作为活跃的且有感知的eNB(其中,该eNB可以与无线网络100的其它eNB110进行通信,以便执行资源协调和干扰管理的协调)。通常而言,毫微微eNB 110y-z也按照比宏eNB 110a-c低很多的功率水平(例如,100mW-2W)来进行发射。
在诸如无线网络100之类的异构网络的操作中,每个UE通常由具有更佳信号质量的eNB 110进行服务,而将从其它eNB 110接收的不想要的信号视为干扰。虽然这种操作原则可能导致显著的次最佳性能,但在无线网络100中,可以通过使用eNB 110之间的智能资源协调、更佳服务器选择策略和用于高效干扰管理的高级技术来实现网络性能增益。
当与宏eNB(例如宏eNB 110a-c)相比时,诸如微微eNB 110x之类的微微eNB的特征在于低很多的发射功率。微微eNB通常还以自组织(ad hoc)方式被布置在网络(例如无线网络100)中的各处。由于这种未规划部署的缘故,可以预期具有微微eNB布置的无线网络(例如无线网络100)具有信号干扰比状况较低的较大区域,其中,对于去往覆盖区域或小区的边缘上的UE(“小区边缘”UE)的控制信道传输,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更具有挑战的RF环境。此外,宏eNB 110a-c和微微eNB 110x的发射功率水平之间的潜在较大差异(例如,大约20dB)意味着:在混合部署中,微微eNB 110x的下行链路覆盖区域将远小于宏eNB 110a-c的下行链路覆盖区域。
然而,对于上行链路的情况,上行链路信号的信号强度由UE进行控制,因此该信号强度在由任意类型的eNB 110进行接收时将是类似的。在用于eNB 110的上行链路覆盖区域大致相同或类似的情况下,将根据信道增益来确定上行链路切换边界。这可能导致下行链路切换边界和上行链路切换边界之间的不匹配。在没有另外的网络适应措施的情况下,这种不匹配将使得在无线网络100中进行UE到eNB的服务器选择或关联将比在仅具有宏eNB的同构网络中更困难,其中在同构网络中,下行链路切换边界和上行链路切换边界更紧密地相匹配。
如果服务器选择主要是基于下行链路接收信号强度(如LTE版本8标准中所规定的),则异构网络(例如无线网络100)的混合eNB部署的用处将大大减小。这是因为,由于宏eNB 110a-c的较高下行链路接收信号强度将吸引所有的可用UE,而微微eNB 110x可能因为其弱很多的下行链路发射功率而导致不能服务于任何UE,所以功率较高的宏eNB(例如宏eNB110a-c)的较大覆盖区域限制了使用微微eNB(例如微微eNB 110x)来分割小区覆盖区域的益处。此外,宏eNB 110a-c很可能不具有充足的资源来高效地服务于这些UE。因此,无线网络100将尝试通过扩展微微eNB 110x的覆盖区域,来主动地平衡宏eNB 110a-c和微微eNB 110x之间的负载。这种概念称为范围扩展。
无线网络100通过改变用于确定服务器选择的方式来实现这种范围扩展。更多地基于下行链路信号的质量来进行服务器选择,而不是基于下行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来进行选择。在一个这种基于质量的确定中,服务器选择可以基于确定向该UE提供最小路径损耗的eNB。另外,无线网络100在宏eNB 110a-c和微微eNB 110x之间平等地提供固定的资源划分。然而,即使使用这种主动负载平衡,也应当为微微eNB(例如微微eNB 110x)所服务的UE减轻来自宏eNB 110a-c的下行链路干扰。这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实现,包括UE处的干扰消除、eNB 110之间的资源协调等等。然而,存在着一些不期望进行干扰消除的情况。
图4示出了基站/eNB 110和UE 120的设计方案的框图,其中基站/eNB110和UE 120可以是图1中的基站/eNB里的一个和图1中的UE里的一个。对于受限制的关联场景,基站110可以是图1中的宏eNB 110c,UE 120可以是UE 120y。基站110还可以是某种其它类型的基站。基站110可以装备有天线434a到434t,UE 120可以装备有天线452a到452r。
在基站110处,发射处理器420可以从数据源412接收数据,从控制器/处理器440接收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可以用于PBCH、PCFICH、PHICH、PDCCH等等。数据可以用于PDSCH等等。处理器420可以对数据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例如,编码和符号映射),以分别获得数据符号和控制符号。处理器420还可以生成参考符号(例如,用于PSS、SSS)和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在适用的情况下,发射(TX)多输入多输出(MIMO)处理器430可以对这些数据符号、控制符号和/或参考符号进行空间处理(例如,预编码),并且可以向调制器(MOD)432a到432t提供输出符号流。每个调制器432可以处理各自的输出符号流(例如,针对OFDM等),以获得输出采样流。每个调制器432可以进一步处理(例如,转换成模拟信号、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输出采样流,以获得下行链路信号。来自调制器432a到432t的下行链路信号可以分别通过天线434a到434t进行发射。
在UE 120处,天线452a到452r可以从基站110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可以分别将接收的信号提供给解调器(DEMOD)454a到454r。每个解调器454可以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和数字化)各自接收的信号,以获得输入采样。每个解调器454还可以进一步处理这些输入采样(例如,针对OFDM等),以获得接收的符号。MIMO检测器456可以从所有解调器454a到454r获得接收的符号,对接收的符号执行MIMO检测(如果适用的话),并提供检测到的符号。接收处理器458可以处理(例如,解调、解交织和解码)该检测到的符号,向数据宿460提供针对UE 120的经解码的数据,并且向控制器/处理器480提供经解码的控制信息。
在上行链路上,在UE 120处,发射处理器464可以从数据源462接收(例如,用于PUSCH的)数据,从控制器/处理器480接收(例如,用于PUCCH的)控制信息,并对该数据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处理器464还可以生成用于参考信号的参考符号。来自发射处理器464的符号可以由TXMIMO处理器466进行预编码(如果适用的话),由解调器454a到454r进行进一步处理(例如,针对SC-FDM等等),并被发送回基站110。在基站110处,来自UE 120的上行链路信号可以由天线434进行接收,由调制器432进行处理,由MIMO检测器436进行检测(如果适用的话),由接收处理器438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获得经解码的由UE 120发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处理器438可以向数据宿439提供经解码的数据,向控制器/处理器440提供经解码的控制信息。
控制器/处理器440和480可以分别指导eNB 110和UE 120处的操作。基站110处的处理器440以及/或者其它处理器和模块可以执行或指导本申请所描述技术的各个过程的实现。UE 120处的处理器480以及/或者其它处理器和模块也可以执行或指导图4和图5所示功能块的实现,和/或本申请所描述技术的其它过程的实现。存储器442和存储器482可以分别存储用于基站110和UE 120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调度器444可以调度UE,以便在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对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发送的各种类型的传输进行解码(例如,在不使用干扰消除并且存在低信噪比(SNR)的情况下)。为了清楚起见,下面的大多描述针对于LTE中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但是也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内容,对任何公知的有效载荷或者具有可预测变化(例如,确定性变化)的有效载荷进行处理。
图5示出了用于每个PBCH传输的示例性有效载荷。PBCH有效载荷包括6比特主信息块(MIB)、8比特系统帧号(SFN)和10个保留比特。eNB可以在每个10ms无线帧中将10比特SFN递加1。eNB定期地发送PBCH(例如,每四个无线帧发送一次),并且eNB可以使用10比特SFN的八个最高有效位作为8比特SFN。对于每一次PBCH传输,将该8比特SFN递加1。MIB包括半静态的不频繁变化的信息。因此,冗余信息经常被重新发送。将保留比特设置为固定的值(例如,全零)。或者,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保留比特来传送信息,其中该信息可以是半静态或者动态的。
通常,PBCH有效载荷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字段,每个字段可以携带任意类型的信息,并可以具有任意大小。每个字段中的信息可以是半静态或者动态的。给定字段中的信息也可以以确定性方式变化(例如,在8比特SFN的情况下,递加1)。
图6示出了在eNB处针对PBCH传输的处理。通常,可以使用差错检测码(例如,CRC)和纠错码(例如,截尾卷积码TBCC)的任意组合来处理PBCH有效载荷。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PBCH有效载荷附加有循环冗余校验(CRC)以获得数据块。可以在整个PBCH有效载荷上生成CRC,并且在LTE中,CRC可以是16比特。该数据块是24比特有效载荷和16比特CRC,从而其包括40个数据比特。可以使用速率1/3截尾卷积码(TBCC)来对该数据块进行编码,以获得120个编码比特的码字。可以将这120个编码比特映射到QPSK调制符号,后者可以被进一步处理并且在PBCH传输中向UE发送。
UE从eNB接收PBCH传输,并尝试对所接收的PBCH传输进行解码。如果UE观测的信道状况不是太差,则该UE能够对所接收的PBCH传输进行正确解码。在某些场景中,UE不能够对所接收的PBCH传输进行正确解码,CRC校验将失败。随后,UE从eNB接收下一PBCH传输,并且可以再次尝试对该接收的PBCH传输进行解码。如果信道状况较差(例如,由于高干扰的缘故),则UE还不能够对该接收的PBCH传输进行正确解码。
在一个方面,只要接收的PBCH传输被错误地解码,UE就将用于多个接收的PBCH传输的判决度量进行组合。如下面所描述的,UE可以基于PBCH有效载荷之间的差来对这些判决度量进行组合。随后,UE可以对所组合的判决度量进行解码,而不是对用于每一个PBCH传输的判决度量进行解码。组合的判决度量具有更多的能量并且还可以提供时间分集。因此,即使在恶劣的信道状况下,UE也能够对组合的判决度量进行正确解码。
图7示出了线性码(例如,CRC或者TBCC)的特性。使用该线性码对第一有效载荷P1进行编码,以获得第一码字C1。还使用相同的线性码对第二有效载荷P2进行编码,以获得第二码字C2。计算第二有效载荷和第一有效载荷之间的差,该差表示为ΔP=P2-P1。使用相同的线性码对该有效载荷差进行编码,以获得第三码字ΔC=C2-C1。第三码字是第二码字C2和第一码字C1之间的差。
如图7中所示,可以使用线性码对两个有效载荷进行单独地编码,以获得两个码字。对于线性码而言,这两个码字的和或者差等于使用相同的线性码对这两个有效载荷的和或者差进行编码所获得的码字。如下面所描述的,可以利用线性码的这种特性对用于不同PBCH传输的判决度量进行组合。
图8示出了使用判决度量组合对PBCH传输进行解码,以改善解码性能的示例性设计方案。UE在帧t中接收具有效载荷P1(例如,MIB)的PBCH传输(方框812)。UE基于所接收的PBCH传输,计算针对有效载荷P1的编码比特的对数似然比(LLR)(方框814)。通常,LLR用作用于解码的软判决度量。还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判决度量来进行解码。UE可以获得针对有效载荷P1的120个编码比特的120个LLR(针对每个编码比特有一个LLR),并且随后对这些LLR进行存储。有效载荷P1的LLR表示为LLR1。UE对这些LLR进行解码,以获得经解码的有效载荷P1(方框818)。UE可以执行CRC校验,以确定有效载荷P1是否被正确地解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UE终止对该PBCH的解码。如下面所描述的,如果帧t中的PBCH传输被错误地解码,则UE可以存储LLR1,以改善对接下来的PBCH传输的解码。
UE在帧t+1中接收具有效载荷P2(例如,MIB)的PBCH传输(方框832)。UE可以基于所接收的PBCH传输,计算针对有效载荷P2的编码比特的LLR(方框834)。有效载荷P2的LLR表示为LLR2。UE确定有效载荷P2和有效载荷P1之间的二进制差(即,XOR(异或)),该二进制差可以表示为ΔP2(方框822)。UE使用与eNB针对PBCH有效载荷所执行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对有效载荷差ΔP2进行编码,以获得针对该有效载荷差的具有120个编码比特的码字(方框824)。例如,UE可以生成用于该有效载荷差的CRC,并使用TBCC对该有效载荷差和CRC进行编码以获得码字。该码字表示为ΔC2。值ΔC2是eNB针对帧t+1所生成的码字C1与eNB针对帧t所生成的码字C0之间的差。
随后,UE通过考虑有效载荷P2和有效载荷P1之间的有效载荷差,将针对有效载荷P1所计算的LLR与针对有效载荷P2所计算的LLR进行组合。UE可以获得针对码字ΔC2的120个编码比特,其中每个编码比特具有二进制值‘0’或‘1’。UE基于码字ΔC2中的相应编码比特,(通过乘法器826)来调整针对有效载荷P1的每个计算的LLR的符号/极性。UE可以按以下方式为针对有效载荷P1的每个计算的LLR执行符号调整:
如果码字ΔC2中的编码比特k具有值‘1’,则将针对有效载荷P1的编码比特k所计算的LLR的符号进行翻转(flip),或者
如果码字ΔC2中的编码比特k具有值‘0’,则保持针对有效载荷P1的编码比特k所计算的LLR的符号。
UE以类似的方式调整针对有效载荷P1的所有120个编码比特(即,1≤k≤120)所计算的LLR。码字ΔC2中具有值‘1’的每个编码比特k可以指示:有效载荷P1的编码比特k与有效载荷P2的编码比特k不同。因此,可以将针对有效载荷P1的编码比特k所计算的LLR进行翻转。
还可以将LLR调整视为基于码字差对LLR进行的加扰。LLR调整将针对有效载荷P1所计算的LLR转换成针对有效载荷P2的经调整的LLR。随后,UE(使用二进制操作)将针对有效载荷P2的经调整的LLR与针对有效载荷P2所计算的LLR相加,以获得针对有效载荷P2的组合的LLR(加法器836)。该组合的LLR包括具有有效载荷P2的所接收的PBCH传输的能量,以及具有有效载荷P1的所接收的PBCH传输的能量。UE对针对有效载荷P2的组合的LLR进行解码,以获得经解码的有效载荷P2(方框838)。由于组合的LLR中的能量较高,因此正确解码的可能性较高。UE可以执行CRC校验,以确定有效载荷P2是否被正确地解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UE终止对PBCH的解码。
如果帧t+1中的PBCH传输仍然被错误地解码,则UE在帧t+2中接收具有有效载荷P3(例如,MIB)的PBCH传输(方框852)。UE基于所接收的PBCH传输,计算针对有效载荷P3的编码比特的LLR(方框854)。有效载荷P3的LLR表示为LLR3。UE确定有效载荷P3和有效载荷P2之间的差,该差表示为ΔP3(方框842)。UE对有效载荷差ΔP3进行编码,以获得具有120个编码比特的码字ΔC3(方框844)。
随后,UE可以通过考虑有效载荷P3和有效载荷P2之间的有效载荷差,将针对有效载荷P2的组合的LLR与针对有效载荷P3所计算的LLR进行组合。针对有效载荷P2的组合的LLR包括针对有效载荷P1所计算的LLR(LLR1)以及针对有效载荷P2所计算的LLR(LLR2)。如上所述,UE可以基于码字ΔC3中的相应编码比特,(通过乘法器846)来调整针对有效载荷P2的每个组合的LLR的符号/极性。符号调整将针对有效载荷P2的组合的LLR转换成针对有效载荷P3的经调整的LLR。随后,UE将针对有效载荷P3的经调整的LLR与针对有效载荷P3所计算的LLR相加,以获得针对有效载荷P3的组合的LLR(加法器856)。有效载荷P3的组合的LLR包括针对有效载荷P1、P2和P3的三个接收的PBCH传输中的总能量。UE对有效载荷P3的组合的LLR进行解码,以获得经解码的有效载荷P3(方框858)。UE可以执行CRC校验,以确定有效载荷P3是否被正确地解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UE可以终止对PBCH的解码。如果有效载荷P3被错误地解码,则UE接收下一PBCH传输并且可以重复LLR组合和解码过程。
如图8中所示,当PBCH传输被错误地解码时,UE保存最新的组合的LLR(或者针对第一PBCH传输所计算的LLR)。UE对所保存的LLR进行调整,并将其与针对下一PBCH传输所计算的LLR进行组合,以获得具有更多能量的新组合LLR。更高的能量提高了对PBCH传输进行正确解码的可能性。UE根据期望对尽可能多的PBCH传输的LLR进行组合,直到对一个PBCH传输进行了正确解码为止。UE可以只保存一组组合的LLR,这组组合的LLR包括针对被错误解码的所有PBCH传输所计算的LLR。
UE确定不频繁变化的两个有效载荷(例如,MIB)之间的差,并使用该有效载荷差来对这两个有效载荷的LLR进行组合。该有效载荷差是基于有效载荷的已知结构和特性来确定的。
与MIB不同,从一个PBCH传输到下一个PBCH传输,系统帧号(SFN)是变化的。在同步网络中,所有eNB都具有相同的帧定时和相同的SFN。UE能够从任意eNB获得当前帧的SFN。UE通过将当前帧的已知SFN递加1来计算下一个帧的SFN。UE可以通过以下操作来确定下一个帧的整个有效载荷:(i)使用针对下一个帧所计算的SFN;以及(ii)假设MIB和保留比特在下一个帧中不发生改变。那么,有效载荷差可以包括:(i)针对MIB和保留比特的零;以及(ii)针对下一个帧所计算的SFN与当前帧的已知SFN之间的差。如上所述,可以对该有效载荷差进行处理(例如,使其附加有CRC以及进行编码),以获得用于LLR调整的编码比特。
如果网络是异步的,则UE可能不知道当前帧的SFN。在一个实施例中,UE针对所有可能的SFN差来执行LLR组合和解码。如果SFN在每一个帧中递加1,则可能有八种SFN差(如表1中所示)。表1中的值以二进制形式给出,每个x可以是‘0’或者‘1’。
表1
  SFN差   场景
  00000001   SFN从xxxxxxx0变到xxxxxxx 1
  00000011   SFN从xxxxxx01变到xxxxxx10
  00000111   SFN从xxxxx011变到xxxxx100
  00001111   SFN从xxxx0111变到xxxx1000
  00011111   SFN从xxx01111变到xxx10000
  00111111   SFN从xx011111变到xx100000
  01111111   SFN从x0111111变到x1000000
  11111111   SFN从01111111变到10000000
UE针对每一种可能的SFN差来执行LLR组合和解码。随后,UE基于CRC校验来确定给定的SFN差是否正确。
如上所述,UE可以假设针对MIB和保留比特的相同的值。在另一个实施例中,UE假设一个保留比特被使用(即,在帧之间变化),并且UE可以随后针对两种假设来执行LLR组合和解码:一种假设是保留比特不在帧之间变化,另一种假设是保留比特在帧之间变化。UE还可假设多个保留比特被使用,并且UE可以针对所使用的保留比特的每一种可能的差来执行LLR组合和解码。
通常,UE可以基于有效载荷的结构和特性来执行盲解码并确定所有可能的有效载荷差或者假设。UE针对每一种可能的有效载荷差来执行LLR组合和解码,并且UE可以基于CRC校验来检验针对该有效载荷差的解码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果有效载荷的更多比特是未知的并且可以变化,则UE对更多的假设进行评估。
图9示出了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执行解码的过程900的设计方案。过程900可以由接收机执行,其中该接收机可以是UE、基站/eNB或者某种其它实体的一部分。接收机可以针对携带第一有效载荷(例如,P1)的第一接收传输,确定第一判决度量(例如,LLR1)(方框912)。接收机针对携带第二有效载荷(例如,P2)的第二接收传输,确定第二判决度量(例如,LLR2)(方框914)。第一有效载荷和第二有效载荷可以包括系统信息和/或其它类型的信息。第一接收传输和第二接收传输可以用于PBCH或者某种其它信道。接收机确定第二有效载荷和第一有效载荷之间的有效载荷差(例如,ΔP2)(方框916)。接收机基于该有效载荷差对第一判决度量和第二判决度量进行组合,以获得组合的判决度量(例如,ΔC2)(方框918)。这些判决度量可以是编码比特的LLR或者用于进行解码的某种其它度量。接收机对组合的判决度量进行解码,以获得经解码的第二有效载荷(方框920)。接收机可以基于附加到第二有效载荷上的CRC来确定第二有效载荷是否被正确地解码。
对于方框916,接收机可以基于有效载荷的已知结构和特性来确定有效载荷差。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有效载荷是第一部分(例如,MIB和保留比特)和第二部分(例如,SFN)。接收机可以基于下面的假设来确定有效载荷差:(i)第一有效载荷的第一部分与第二有效载荷的第一部分相比没有变化;以及(ii)从第一有效载荷到第二有效载荷,第二部分具有已知的变化(例如,递加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有效载荷和第二有效载荷包括在第一有效载荷和第二有效载荷之间具有多种可能的差的部分(例如,如果SFN是未知的并且/或者如果使用了保留比特)。可以基于针对该部分的多种可能的差来确定多种可能的有效载荷差。对于每一种可能的有效载荷差,接收机重复该过程(例如,确定有效载荷差,对判决度量进行组合,以及对组合的判决度量进行解码),直到第二有效载荷被正确地解码,或者已评估所有可能的有效载荷差为止。
在方框918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机以与在发射机处所执行方式相同的方式处理有效载荷差,以获得编码比特。接收机生成针对有效载荷差的CRC。随后,接收机基于由发射机用于对第一有效载荷和第二有效载荷进行编码的相同线性码,对该有效载荷差和CRC进行编码以获得编码比特。接收机基于这些编码比特来调整第一判决度量的符号,以获得经调整的第一判决度量。对于针对有效载荷差获得的每一个编码比特,接收机可以执行以下操作:(i)如果该编码比特具有第一值(例如,‘1’),则将该编码比特的第一判决度量的符号翻转;或者(ii)如果该编码比特具有第二值(例如,‘0’),则保持第一判决度量的符号。随后,接收机将经调整的第一判决度量与第二判决度量相加,以获得组合的判决度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机对第一判决度量进行解码,以获得经解码的第一有效载荷。当第一有效载荷被错误地解码时,接收机可以在方框914到920中确定第二判决度量,确定有效载荷差,对第一有效载荷和第二有效载荷进行组合,并对组合的判决度量进行解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第二有效载荷被错误地解码,则接收机针对携带第三有效载荷(例如,P3)的第三接收传输,确定第三判决度量(例如,LLR3)。接收机确定第三有效载荷和第二有效载荷之间的第二有效载荷差(例如,ΔP3)。接收机基于第二有效载荷差对第三判决度量和所述组合的判决度量进行组合,以获得第二组合的判决度量(例如,ΔC3)。随后,接收机对第二组合的判决度量进行解码,以获得经解码的第三有效载荷。如果第三有效载荷仍然被错误地解码,则接收机可以重复该过程。
在一种配置中,被配置用于无线通信的UE 120/eNB 110包括:用于确定第一判决度量的单元;用于确定第二判决度量的单元;用于确定第二有效载荷和第一有效载荷之间的有效载荷差的单元。UE 120/eNB 110还可以包括:用于对第一判决度量和第二判决度量进行组合的单元;用于解码的单元。在一个方面,前述的单元可以是处理器、控制器/处理器480、存储器482、接收处理器458、MIMO检测器456、解调器454a和天线452a,它们被配置为执行这些前述单元所记载的功能。在另一个方面,前述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为执行这些前述单元所记载的功能的模块或任何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信息和信号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来表示。例如,在贯穿上面的描述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图8-图9中的功能方框和模块可以是处理器、电子设备、硬件设备、电子组件、逻辑电路、存储器、软件代码、固件代码等等或者其任意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明白,结合本申请所公开内容描述的各个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二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互换性,上文对各个说明性的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可以使用被设计为执行本申请所描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所公开内容描述的各个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结合本申请所公开内容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者在两者的组合中实现。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可以将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从而使该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以及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或者,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方案中,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实现。当在软件中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举例而言,但非做出限制,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单元并能够由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进行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可以将任何连接适当地称作计算机可读介质。举例而言,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的,那么该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述介质的定义中。本申请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光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以光的方式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提供本发明公开内容的以上说明,是为了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都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发明公开内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对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各种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保护范围的情况下适用于其它变型。因此,本发明公开内容并非意在受限于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方案,而是要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19)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针对携带第一有效载荷的第一帧,确定第一判决度量,所述第一有效载荷利用线性码编码;
针对携带第二有效载荷的第二帧,确定第二判决度量,所述第二有效载荷利用所述线性码单独地编码;
确定所述第二有效载荷和所述第一有效载荷之间的有效载荷差;
基于所述有效载荷差对所述第一判决度量和所述第二判决度量进行组合,以获得组合的判决度量;以及
对所述组合的判决度量进行解码,以获得经解码的第二有效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判决度量和所述第二判决度量包括编码比特的对数似然比(LLR)。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第一判决度量和所述第二判决度量进行组合包括:
基于所述有效载荷差来修改所述第一判决度量,以获得经调整的第一判决度量;以及
将所述经调整的第一判决度量和所述第二判决度量进行组合,以获得所述组合的判决度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包括:
基于用来对所述第一有效载荷和所述第二有效载荷进行编码的线性码,对至少所述有效载荷差进行编码,以获得编码比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对至少所述有效载荷差进行编码包括:
生成针对所述有效载荷差的循环冗余校验(CRC),以及
基于用来对所述第一有效载荷和所述第二有效载荷进行编码的线性码,对所述有效载荷差和所述CRC进行编码,以获得所述编码比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修改包括:
通过以下操作来调整针对所述有效载荷差获得的每个编码比特的第一判决度量的符号:当该编码比特具有第一值时,将该编码比特的第一判决度量的符号翻转,以及当该编码比特具有第二值时,保持该编码比特的第一判决度量的符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有效载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其中,确定所述有效载荷差包括:
基于以下假设来确定所述有效载荷差:所述第一有效载荷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有效载荷的所述第一部分相比没有变化,并且从所述第一有效载荷到所述第二有效载荷,所述第二部分递加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系统帧号(SF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有效载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其中,
确定所述有效载荷差包括基于以下假设来确定所述有效载荷差:所述第一有效载荷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有效载荷的所述第一部分相比没有变化,并且根据可能的离散模式的有限子集,所述第一有效载荷的所述第二部分不同于所述第二有效载荷的所述第二部分;并且
针对每个可能的有效载荷差,执行对所述第一判决度量和所述第二判决度量的组合以及对所述组合的判决度量的解码,直到所述第二有效载荷被正确地解码或者已针对所述可能的离散模式的有限子集评估所有可能的有效载荷差为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针对携带第三有效载荷的第三帧,确定第三判决度量;
确定所述第三有效载荷和所述第二有效载荷之间的第二有效载荷差;
基于所述第二有效载荷差对所述第三判决度量和所述组合的判决度量进行组合,以获得第二组合的判决度量;以及
对所述第二组合的判决度量进行解码,以获得经解码的第三有效载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判决度量进行解码,以获得经解码的第一有效载荷;以及
如果所述第一有效载荷被错误地解码,则执行对所述第二判决度量的确定、对所述有效载荷差的确定、对所述第一判决度量和所述第二判决度量的组合、以及对所述组合的判决度量的解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是用于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
1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针对携带第一有效载荷的第一帧,确定第一判决度量的单元,所述第一有效载荷利用线性码编码;
用于针对携带第二有效载荷的第二帧,确定第二判决度量的单元,所述第二有效载荷利用所述线性码单独地编码;
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有效载荷和所述第一有效载荷之间的有效载荷差的单元;
用于基于所述有效载荷差对所述第一判决度量和所述第二判决度量进行组合,以获得组合的判决度量的单元;以及
用于对所述组合的判决度量进行解码,以获得经解码的第二有效载荷的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判决度量和所述第二判决度量包括编码比特的对数似然比(LLR)。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有效载荷差来修改所述第一判决度量,以获得经调整的第一判决度量的单元;以及
用于将所述经调整的第一判决度量和所述第二判决度量进行组合,以获得所述组合的判决度量的单元。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包括:
用于基于用来对所述第一有效载荷和所述第二有效载荷进行编码的线性码,对至少所述有效载荷差进行编码,以获得编码比特的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个有效载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其中,确定所述有效载荷差包括:
用于基于以下假设来确定所述有效载荷差的单元:所述第一有效载荷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有效载荷的所述第一部分相比没有变化,并且从所述第一有效载荷到所述第二有效载荷,所述第二部分递加1。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个有效载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其中,
确定所述有效载荷差包括基于以下假设来确定所述有效载荷差:所述第一有效载荷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有效载荷的所述第一部分相比没有变化,并且根据可能的离散模式的有限子集,所述第一有效载荷的所述第二部分不同于所述第二有效载荷的所述第二部分;并且
针对每个可能的有效载荷差,执行对所述第一判决度量和所述第二判决度量的组合以及对所述组合的判决度量的解码,直到所述第二有效载荷被正确地解码或者已针对所述可能的离散模式的有限子集评估所有可能的有效载荷差为止。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针对携带第三有效载荷的第三帧,确定第三判决度量的单元;
用于确定所述第三有效载荷和所述第二有效载荷之间的第二有效载荷差的单元;
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有效载荷差对所述第三判决度量和所述组合的判决度量进行组合,以获得第二组合的判决度量的单元;以及
用于对所述第二组合的判决度量进行解码,以获得经解码的第三有效载荷的单元。
CN201080040613.8A 2009-09-14 2010-09-13 基于有效载荷差组合判决度量以用于解码 Active CN1024845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4230709P 2009-09-14 2009-09-14
US61/242,307 2009-09-14
US12/878,906 2010-09-09
US12/878,906 US8467480B2 (en) 2009-09-14 2010-09-09 Combining decision metrics for decoding based on payload difference
PCT/US2010/048673 WO2011032107A1 (en) 2009-09-14 2010-09-13 Combining decision metrics for decoding based on payload differen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4560A CN102484560A (zh) 2012-05-30
CN102484560B true CN102484560B (zh) 2014-10-01

Family

ID=43063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0613.8A Active CN102484560B (zh) 2009-09-14 2010-09-13 基于有效载荷差组合判决度量以用于解码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467480B2 (zh)
EP (1) EP2478657B1 (zh)
JP (3) JP2013504978A (zh)
KR (1) KR101340636B1 (zh)
CN (1) CN102484560B (zh)
TW (1) TW201138357A (zh)
WO (1) WO20110321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78865B1 (ko) * 2007-02-09 2010-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시스템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053009A2 (ko) 2009-10-28 2011-05-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지국으로부터 제어정보를 수신하는 중계기 장치 및 그 방법
CA2928133C (en) 2010-05-17 2018-09-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repeater
US8588347B1 (en) * 2010-06-23 2013-11-19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efficient blind decoding at a wireless receiver
US8937918B2 (en) 2011-10-29 2015-01-20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Efficient special subframe allocation
US8971250B2 (en) 2011-10-29 2015-03-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Special subframe allocation
US11696300B2 (en) 2011-10-29 2023-07-0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nfiguration of reduced transmission power time intervals based on traffic load
US8954055B2 (en) * 2011-11-10 2015-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itial acquisition and neighbor search algorithms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8873467B2 (en) 2011-12-05 2014-10-28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Control channel detection
US8971275B2 (en) 2011-12-31 2015-03-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Almost blank subframe ind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KR101385023B1 (ko) * 2012-04-10 2014-04-14 주식회사 이노와이어리스 Lte 시스템에서 물리 브로드캐스팅 채널의 프레임 번호 추출 방법
US9474030B2 (en) * 2012-05-07 2016-10-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ditional range expansion in a heterogeneou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4838715A (zh) 2012-10-05 2015-08-12 司亚乐无线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WO2014053065A1 (en) 2012-10-05 2014-04-10 Sierra Wireless,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uplink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n lt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944699A (zh) * 2013-01-18 2014-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帧序号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978244B1 (en) 2013-04-03 2017-06-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roadcast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EP2995116A4 (en) * 2013-05-10 2016-12-21 Sierra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SYSTEM
KR102130151B1 (ko) * 2013-07-22 2020-07-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송신 장치, 수신 장치 및 그 신호 처리 방법
US10291262B2 (en) 2015-04-08 2019-05-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coding of messages with known or hypothesized difference
CN107810605A (zh) * 2015-04-30 2018-03-1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消息解码
KR102375186B1 (ko) * 2015-05-28 2022-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복호 동작을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WO2016190710A1 (ko) * 2015-05-28 2016-12-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복호 동작을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11424855B2 (en) * 2015-12-28 2022-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BCH) and 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MIB) design
US10470191B2 (en) * 2016-12-09 2019-1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roadcast signals and channels for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US10257844B2 (en) 2017-01-17 2019-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combining scheme with broadcast beam-sweeping and beam-index indication
CN108347296B (zh) 2017-01-25 2020-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US10687296B2 (en) * 2017-03-24 2020-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index in a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ayload
US11394505B2 (en) * 2017-05-13 2022-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information performance enhancements
EP3669475A1 (en) * 2017-08-15 2020-06-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lectronic transceiver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eco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10965360B2 (en) * 2017-08-23 2021-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beam refinement
US10700829B2 (en) * 2018-02-14 2020-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ining decision metrics of a scrambled payload
US11502761B2 (en) 2018-05-25 2022-1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RRM/CSI measurement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WO2020032691A1 (ko) 2018-08-09 2020-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과 기지국의 동작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CN113303013B (zh) * 2019-01-11 2024-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差分编码的基于竞争的有效载荷传输
US10708031B1 (en) 2019-01-25 2020-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BCH decoding with payload change detection
DE102019208678A1 (de) * 2019-06-14 2020-12-17 Robert Bosch Gmbh Kommunikationsverfahren
CN110768752B (zh) * 2019-10-30 2022-01-28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188573B (zh) * 2020-09-11 2023-04-2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小区驻留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54822A1 (en) * 2021-01-13 2022-07-21 Zeku,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delivery using separate payloads
US20230037028A1 (en) * 2021-07-29 2023-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performing tracking using a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9364A (zh) * 2004-08-16 2005-03-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用于突发通信的数据均衡方法
CN1954366A (zh) * 2004-05-11 2007-04-25 达丽星网络有限公司 用于电信多速率语音编码器中的语音速率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5349A (en) * 1997-08-27 2000-07-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select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polynomials for linear coded systems
US6594318B1 (en) * 1999-12-02 2003-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uting soft decision input metrics to a turbo decoder
US6654926B1 (en) * 2000-10-11 2003-11-25 Itran Communications Ltd. Soft decision maximum likelihood encoder and decoder
EP1337066B1 (en) * 2002-02-15 2005-01-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ybrid arq retransmission method with reduced buffer size requirement and receiver therefor
JP2004039130A (ja) * 2002-07-04 2004-02-05 Sony Corp 最尤復号方法及び最尤復号装置
US8107542B1 (en) * 2004-04-16 2012-01-3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oft decoding of coded bit-streams
SE0403218D0 (sv) * 2004-12-30 2004-12-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ting to communication-
EP1811674A1 (en) * 2006-01-23 2007-07-25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jointly decoding messages based on apriori knowledge of modified codeword transmission
US7623597B2 (en) * 2006-08-28 2009-11-24 Motorola, Inc. Block codeword decoder with confidence indicator
EP2191601B1 (en) * 2007-10-26 2015-08-19 Agere Systems Inc. Extraction of values from partially-corrupted data packets
US8315343B2 (en) * 2007-12-17 2012-1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antenna receive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4366A (zh) * 2004-05-11 2007-04-25 达丽星网络有限公司 用于电信多速率语音编码器中的语音速率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599364A (zh) * 2004-08-16 2005-03-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用于突发通信的数据均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Novel ARQ Technique using the Turbo Coding Principle;Krishna R.等;《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19970331;第1卷(第2期);正文第1、2节 *
Krishna R.等.A Novel ARQ Technique using the Turbo Coding Principle.《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1997,第1卷(第2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8357A (en) 2011-11-01
JP2015201877A (ja) 2015-11-12
WO2011032107A1 (en) 2011-03-17
KR20120055732A (ko) 2012-05-31
KR101340636B1 (ko) 2013-12-12
JP2017200195A (ja) 2017-11-02
EP2478657A1 (en) 2012-07-25
CN102484560A (zh) 2012-05-30
US20110228883A1 (en) 2011-09-22
EP2478657B1 (en) 2015-10-21
JP6189363B2 (ja) 2017-08-30
JP2013504978A (ja) 2013-02-07
US8467480B2 (en) 2013-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4560B (zh) 基于有效载荷差组合判决度量以用于解码
KR101986393B1 (ko) 이종 셀룰러 네트워크에서 제어 포맷 검출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2893677B (zh) 利用交叉子帧分配的功率控制
KR101485447B1 (ko) 어드밴스드 전기통신 네트워크들에서의 업링크 전력 제어 모드의 조정
Dahlman et al. 3G evolution: HSPA and LTE for mobile broadband
KR101658830B1 (ko) 저가 디바이스들에 대한 다운링크 제어 정보
KR101631002B1 (ko) Lte 에서 향상된 pdcch (epdcch) 의 프로세싱
US1179184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structing polar codes
CN102090128A (zh) 显著干扰情形下基于tdm的同步通信
CN102934497A (zh) 频域和时域范围扩展
CN102812768A (zh) Tdd中的高效资源利用
CN104247314A (zh) 针对lte中的tdd的灵活特殊子帧配置
CN102090109A (zh) 用于在显著干扰场景中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90130A (zh) 利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小区间解码和干扰消除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68425A (zh) 针对长期演进系统用于促进分层小区搜索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56573A (zh) 上行链路覆盖增强
KR20180037958A (ko) 유연 이중화를 위한 기술들
JP2020520599A (ja) システム情報性能の向上
TWI645700B (zh) 有條件的漸進式編碼和解碼
US20220140946A1 (en) Rate-splitting construction of polar cod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sche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