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37929A - Method for mak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grid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mak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gri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37929A
TW201137929A TW99112613A TW99112613A TW201137929A TW 201137929 A TW201137929 A TW 201137929A TW 99112613 A TW99112613 A TW 99112613A TW 99112613 A TW99112613 A TW 99112613A TW 201137929 A TW201137929 A TW 20113792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nanotube
carrier
hole
carbon
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12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28955B (zh
Inventor
Liang Liu
Li Fan
Chen Feng
Li Qian
yu-quan Wang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
Priority to TW99112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895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37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7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8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8955B/zh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1137929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透射電鏡微栅的製備方法,尤其涉及— 種基於奈米碳管結構的透射電鏡微柵的數備方法。 【先前技術】 [0002] 在透射電子顯微鏡中,微柵係用於承栽粉末樣品,進行 透射電子顯微鏡高分辨像(HRTEM)觀察的重要工具。先 前技術中’透射電子顯微鏡的微柵通常係在銅網或鎳網 ^ 等金屬網格上覆蓋一層多孔有機膜,再蒸鍍一層韩晶碳 膜製成的。然而,在實際應用中,當採用上述微柵對被 測樣品的透射電鏡南分辨像進行成份分析時,尤其在觀 察尺寸比較小的奈米顆粒,如小於5奈米的顆粒的透射電 鏡尚分辨像時,微栅中的非晶碳膜對奈米顆粒的透射電 鏡高分辨像的干擾比較大。 [0003] 自九十年代初以來’以奈米碳管(請參見Helical microtubules of graphitic carb〇n, Nature, Sum- 〇 io vo1 )54,P56(1991 ))為代表的奈米材料 以其獨特的結構和性質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將奈米 碳管應用於微柵的製作,有利於降低非晶碳膜對被測樣 品成份分析的干擾。然而,由於奈米碳管的質量比較輕 ,在應用於微栅時容易發生飄移,從而影響了透射電鏡 的解析度以及測量的準確性。 【發明内容】 [0004] 有鑒於此,提供一種能夠防止奈米碳管結構飄移的透射 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實為必要。 099112613 表單編號Α0101 第3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0005] —種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 栽體,所述載體具有第一通孔;提供一奈米碳管結構, 將該奈米碳管結構覆蓋所述載體的第—通孔;以及提供 —固定體,所述固定體具有第二通孔,將所述固定體與 所述載體層層疊設置,使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固定於所述 栽體和所述固定體之間。 [0006] —種透射電鏡微栅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 栽體以及一固定體,所述載體具有複數個第一通孔,所 述固定體具有複數個第二通孔,所述载體與固定體之間 具有一連接處,在該連接處形成有一折疊.部,該載體與 固定體通過該折疊部活動連接;提供—奈米碳管結構, 將該奈米碳管結構覆蓋所述載體的第—通孔;以及通過 所述折疊部將所述固定體與載體層疊設置,使奈米碳管 結構固定於所述載體和所述固定體之間。 [0007] 一種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複 數個載體,該複數個載體間隔蘇輩於一基底表面,每個 載體具有一第一通孔;提供一奈米碳管結構,將該奈米 破管結構覆蓋所述複數個載體的第一通孔;提供複數個 固定體,每個固定體具有一第二通孔,並將該每個固定 體與所述載體一一對應層疊設置,使得所述奈米碳管結 構固定於所述複數個載體和所述複數個固定體之間;以 及斷開所述複數個載體之間的奈米碳管結構,從而形成 複數個透射電鏡微柵。 [0008] 相較於先前技術’由本發明提供的透射電鏡微栅的製備 方法製備的透射電鏡微拇通過將所述奈来碳管結構設置 099112613 表單編號A0101 第4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於所述载體及固定體之間,可以防止在使用所述透射電 鏡微柵過程中,挾持該透射電鏡微栅的器具與所述奈米 碳管結構直接接觸,而由於奈米碳管結構的質量較輕引 起該奈求碳管結構的飄移,以消除微栅在使用過程中奈 米碳管結構容易飄移的現象,從而提高透射電鏡的解析 度及準確性。 【實施方式】 [0009]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提供的透射電 鏡微柵及其製備方法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❹ [0010] 請參閱圖1及圖2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透射電鏡 '微柵10。所述透射電鏡微柵10包括一載體11〇、〆条米碳 管支撐體120及一固定體130 ^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12〇 設置於所述載體11〇及所述固定體130之間。優選地’該 透射電鏡微柵1〇的外徑為3毫米,厚度為3微米〜2〇微米 的圓片狀結構。 [0011] ❹ 所述載體110包括至少一個第一通孔116 ;該至少〆個第 /通孔116的形狀可以為圓形、四邊形、六邊形、八邊形 、橢圓形等。具體地,所述載體110為一圓片狀多扎結構 ,該圓片狀多孔結構包括一第一圓片狀本體111,該第一 圓片狀本體111包括一第一圓環112以及一第一網狀錄構 U4,該第一圓環112具有一個通孔’該第一網狀結構 114設置於該通孔處,並形成複數個第一通孔116 °所述 第〆網狀結構114的第〆通孔116的尺寸不限,巧"以為1〇 微米〜200微米。其中,所述“尺寸”係指第一通孔的最 大寬度。可以理解,所述複數個第一通孔116的形狀及排 099112613 表單編號AQ101 第5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列方式不限’可根據實際應用需求調整。所述複數個第 一通孔11 6之間的距離可相等或不等。優選地,所述複數 個第一通孔116均勻分佈在所述載體110的表面,相鄰的 第一通孔116之間的距離大於1微米。所述載體11()的材料 可以係銅、鎳、鉬或陶瓷等材料。所述載體110的第一網 狀結構114可以通過姓刻的方法形成。所述第一圓環11 2 上設置兩個狹縫118,該兩個狹縫118對稱設置,以便與 所述固定體130固定。 [0012] [0013] [0014] 本實施例中,所述載體11()的外徑為3毫米。所述複數個 第一通孔116的形狀為方形。該複數個方形第一通孔116 均勻分佈在所述載體110的表面。相鄰的方形第一通孔 116之間的距離相等。該方形第一通孔116的尺寸在4〇微 米〜12 0微米之間◊該第一網狀結構丨14與所述第一圓環 112位於同一平面内。所述載體11()的材料為銅。 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12〇設鞏於所述載體11〇的表面。具 體地,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120至少覆蓋部分所述複數個 第一通孔116。優選地,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12〇覆蓋第 一網狀結構114的全部第一通孔116。所述奈米碳管支撐 體120為一片狀結構,優選地,該奈米碳管支撐體12〇為 圓片狀,直徑小於等於3毫米,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奈米 碳管支撐體120的直徑小於等於2. 8毫米。 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12〇包括至少一個奈米碳管膜。所述 奈米碳管膜係由複數個奈米碳管組成的自支撐結構◊所 述複數個奈米碳管沿同一方向擇優取向排列。所述擇優 099112613 取向係指在奈米碳管膜中大多數奈米碳管的整體延伸方 表單編號A0101 第6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向基本朝同-方向。而且,所述大多數奈米碳管的整體 延伸方向基本平行於奈米碳管膜的表面。進一步地,所
[0015]
述奈米碳管膜中多數奈米碳”通過凡德瓦爾力首尾相 連。具體地,所述奈米碳管膜中基本__方向延伸的 大多數奈米碳管中每-奈米碳管與在延伸方向上相鄰的 奈米碳管通過凡德瓦爾力首尾相連。當然,所述奈米碳 管膜中存在少數隨機排列的奈米碳管,這些奈米石炭管不 會對奈米碳管膜中大多數奈米碳管的整體取向排列構成 明顯影響。所述自竭奈米碳管臈不需要大面積的載 體支m相制邊提供祕力福㈣上懸空而 保持自身膜狀狀態,即將該奈米碳管.職於(或固定於 )間隔—线離設置的兩個支禮體上時,位於兩個支撐 體之間的奈米碳管膜能_空_自身膜狀狀態。所述 自支擇主要通過奈米碳管膜巾存在連·通過凡德瓦爾 力首尾相連延伸排列的奈米碳管而實現。 具體地,所述奈轉管膜中基本朝同-方向延伸的多j 奈米碳管並非絕對的直線狀,可以適當的彎曲;或者』 非完全按照延伸方向上排列,可以適當的偏離延伸方^ 。因此,不能排除奈米碳管膜的基本朝同-方向延伸0 多數奈米碳管中並列的奈米碳管之間可能存在部分接角 。具體地’每-奈米碳管膜包括複數個連續且擇_ 排列的奈米碳管片段。該複數個奈米碳管片段通巧凡德 瓦爾力首尾相連。每—奈米碳管片段包括複數個基本相 互平行的奈米碳管,該複數個基本相互平行的奈米碳管 通過凡德瓦爾力緊密結合。該奈米碳管片段具有任意的 099112613 表單編號A0101 第7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長度、厚度、均勻性及形狀。該奈米碳管膜中的奈米碳 管沿同一方向擇優取向排列。所述奈米碳管膜為從一奈 米碳管陣列中拉取獲得。根據奈米碳管陣列中奈米碳管 的高度與密度的不同,所述奈米碳管膜的厚度為0. 5奈米 〜100微米。所述奈米碳管膜的寬度與拉取該奈米碳管膜 的奈米碳管陣列的尺寸有關,長度不限。 [0016] 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可包括複數層層疊設置的奈米碳管膜 。當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120包括兩層或兩層以上層疊設 置的奈米碳管膜時,相鄰兩層奈米碳管膜之間通過凡德 瓦爾力緊密結合,且相鄰兩層奈米碳管膜中的奈米碳管 的排列方向可相同或不同。具體地,相鄰的奈米碳管膜 中的奈米碳管之間具有一交叉角度α,且該α大於等於0 度且小於等於90度。所述奈米碳管膜的結構及其製備方 法請參見2008年8月16日公開的,公開號為200833862 的台灣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所述兩層以上的奈米 碳管膜優選為層疊且交叉設置。所謂層疊且交叉設置即 所述交叉角度α不等於0度。所述交叉角度α優選為90度 〇 [0017] 由於複數層奈米碳管膜層疊且交叉設置,不同層奈米碳 管膜中的奈米碳管之間相互交織形成一網狀結構,使所 述奈米碳管支撐體120的機械性能增強,同時使該所述奈 米碳管支撐體120具有複數個均勻且規則排布的微孔122 ,該微孔122的孔徑與奈米碳管膜的層數有關,層數越多 ,微孔122的孔徑越小。所述微孔122的孔徑可為1奈米 〜1微米。此外,該奈米碳管支撐體120的厚度優選小於 099112613 表單編號Α0101 第8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1 〇 0微未。 [0018] [0019] Ο ❹ 所述奈米碳管支樓體120亦可以係由奈求碳管線組成的至 少…個奈米碳管網狀結構’該奈米碳管網狀結構由至少 〆個奈米碳管線組成,且該至少_個奈米碳 的 網狀結構包括複數個微孔,該微孔的尺寸可為丨奈米〜!微 米。所述奈米碳管線由奈米碳管組成,該奈米碳管線可 為〆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或扭轉的奈米碳管線。 戶斤述非扭㈣奈米碳管線包括大多數沿該餘轉的奈米 碳管線軸向方向排列的奈米碳管。非扭轉的 錄 <通過將奈米碳㈣騎有機_處理_。所述奈米 碳管膜包括複數個奈米碳管諸,該複數個奈米^片 段通過凡德瓦爾力首尾相連,每—奈米碳Η段包括複 數個相互平行並通過凡德瓦爾力緊密結合的奈来碳管。 該奈求碳管片段具有任意的長度、厚度、均勾性及形狀 。該非扭轉的奈求碳管線長度不限,直徑為0.5奈未〜i 毫米〃體地,可將揮發性有機溶劑浸潤所述奈米碳管 族的整個表Φ ’在揮發性有機溶轉發時產生的表面張 力的作用下’奈米碳管膜中的相互平行的複數個奈米碳 官通過凡德瓦爾力緊密結合,從而使奈米碳管膜收縮為 一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該揮發性有機溶劑為乙醇、曱 醇、丙酮、二氣乙院或氣仿,本實施例中採用乙醇。通 過揮發性有機溶劑處理的非扭轉奈米碳管線與未經揮發 性有機溶誠理的奈米碳管膜相比,比表面積減小,黏 性降低。 [0020] 099112613 所述扭轉的奈米碳管線包括大多數繞該扭轉的奈米碳管 表單編號A0101 第9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線軸向螺旋排列的奈米碳管。該奈米碳管線可採用一機 械力將所述奈米碳管膜兩端沿相反方向扭轉獲得。進一 步地,可採用一揮發性有機溶劑處理該扭轉的奈米碳管 線。在揮發性有機溶劑揮發時產生的表面張力的作用下 ,處理後的扭轉的奈米碳管線中相鄰的奈米碳管通過凡 德瓦爾力緊密結合,使扭轉的奈米碳管線的比表面積減 小,密度及強度增大。 [0021] 所述奈米碳管線及其製備方法請參見范守善等人於2002 年11月5日申請的,2008年11月21日公告的,公告號為I 303239的台灣專利;以及於2005年12月1&日申請的, 2009年7月21日公告的,公告號為1312337的台灣專利。 [0022] 本實施例中,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120覆蓋所述透射電鏡 微柵10中的載體110,且完全覆蓋所述複數個第一通孔 116。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120的直徑為2. 6毫米。所述 奈米碳管支撐體120為兩層層疊設置的奈米碳管膜,且該 兩層奈米碳管膜中的奈米碳管垂直交叉設置。 [0023] 所述固定體130設置於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120的表面, 使得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120固定於該固定體130與所述 載體110之間。所述固定體130包括至少一個第二通孔 136,該至少一個第二通孔136的形狀可以為圓形、四邊 形、六邊形、八邊形、橢圓形等。具體地,所述固定體 130為一圓片狀多孔結構,該圓片狀多孔結構包括一第二 圓片狀本體131,該第二圓片狀本體131包括一第二圓環 132以及一第二網狀結構134,該第二圓環132具有一個 通孔,該第二網狀結構134設置於該通孔處,並形成複數 099112613 表單編號A0101 第10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Ο 個第二通孔136 ;該第二網狀結構134的複數個第二通孔 136的尺寸不限,可以為10微米〜200微米。可以理解, 所述複數個第二通孔136的形狀及排列方式不限,可根據 實際應用需求調整。所述複數個第二通孔136之間的距離 可相等或不等。優選地,所述複數個第二通孔136均勻分 佈在所述固定體130的表面,相鄰的第二通孔136之間的 距離大於1微米。所述固定體130的第二網狀結構134可以 通過蝕刻的方法形成。所述固定體130的材料可以係銅、 鎳、鉬或陶瓷等材料。所述第二圓環132設置有兩個卡扣 138,該兩個卡扣138與所述狹縫118匹配設置。所述載 體110與所述固定體130通過將所述卡扣138插入所述狹 縫118中卡合而固定在一起,從而使得所述奈米碳管支撐 體120固定於所述載體110與固定體130之間。 [0024] Ο 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體130的結構及尺寸與所述載體 110的結構及尺寸相同,即所述固定體130的外徑亦為3毫 米,第二通孔136的尺寸與所述第一通孔116的尺寸亦相 同,所述第二通孔136的形狀亦為方形,且該第二網狀結 構134與所述第二圓環132位於同一平面内。所述複數個 第一通孔116與所述複數個第二通孔136錯位相對設置, 從而配合形成複數個第三通孔150,該第三通孔150為第 一通孔116與第二通孔136重疊的部分,該複數個第三通 孔150的尺寸小於所述第一通孔116或第二通孔136的尺 寸,該第三通孔150的尺寸為20微米〜60微米之間,所述 第三通孔150對應一個電子透射部,該奈米碳管支撐體 120在該第三通孔150處懸空設置。 099112613 表單編號Α0101 第11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0025] 可以理解’所述狹縫118輿所述卡扣i38的數量不限如 ’:以為三個’只要其能夠將所述載體m即固定體130 固疋即可n能夠實現將所述載體⑴及固定體⑽ 固定在—㈣方式不限於本實施例所述,還可以通過其 他機械方式將兩者固定在1;如,通過烊接將兩者固 定在一起。 [0026] 树施例透射電鏡微栅1D在應料,將待觀察樣品承放 在所4奈米碳管續體12G表面。當所述樣品的尺寸大於 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12G的微孔122時,所述微孔122可 以支援該材料樣品。可通過對應於第三通孔15G的電子透 射部觀測該樣品。而當所述樣品的尺寸小於所述微孔122 時’尤其當所述樣品為粒徑小於5奈米的奈米顆粒時,所 述樣品可通過奈米碳管讀㈣〇中的奈米碳管的吸附作 用破敎地吸附在奈米碳管管壁表面,此時亦可通過 對應於第三通孔15㈣電子透射部觀職樣品。從而,實 現Z以觀測粒徑小於5奈米的藏顆W品,提高透射電 知•尚解析度像的解析度及清晰^。 . # ..'::; ::..
[0027] 由於本實施财的透射電鏡微栅1G中的奈米破管支撲體 120被所述載體11〇及固定體丨3〇固定,因此,在使用鑷 子等移動該透射電鏡微栅時,鑷子直接挾持所述栽體“Ο 及固定體130,而不係直接接觸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ο ;這樣可以避免鑷子與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12〇直接接觸 ,避免由於奈米碳管支撐體120的質量較輕而引起該兴米 碳管支撐體120的飄移,同時亦滅少了鑷子對該奈米峻μ 支撐體120的污染,從而有利於提高採用透射電鏡對樣。 099112613 表單編號Α0101 第12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0028] [0029] Ο [0030] Ο 進行成分分析時的準確性及解析度。 此外,由於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120由複數個首尾相連的 奈米碳管束組成,而奈米碳管為軸嚮導電,徑向幾乎絕 緣,所以該奈米碳管支撐體120的導電性較好,可以即時 將積累在奈米碳管支撐體120表面的電子導走,有利於對 樣品的觀察。 另外,由於奈米碳管支撐體120由複數個首尾相連的奈米 碳管束組成,即該奈米碳管膜中的奈米管之間相互作用 固定在一起,所以該奈米碳管膜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在 對樣品進行觀察時奈米碳管膜中的奈米碳管不會晃動, 使得觀察的樣品所成的圖像更清晰。進一步地,由於所 述奈米碳管支撐體120由複數個首尾相連的奈米碳管束組 成,奈米碳管支撐體120中的奈米碳管規則排列,所以在 對樣品進行觀察時便於定位尋找樣品。 請參閱圖3及圖4,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透射電鏡 微柵20。該透射電鏡微柵20的外徑為3毫米,厚度為3微 米〜20微米的圓片狀結構。所述透射電鏡微柵20包括一 載體210、一奈米碳管支撐體220以及一固定體230。所 述載體210為一圓片狀多孔結構,其包括一第一圓片狀本 體211,該第一圓片狀本體211包括一第一圓環212以及 複數個第一條狀結構214,該第一圓環212具有一個通孔 ,該複數個第一條狀結構214設置於第一圓環212的通孔 處,並相互間隔設置形成複數個第一通孔216 ;所述第一 圓環212上設置兩個狹縫218。所述固定體230為一圓片 狀多孔結構,其包括一第二圓片狀本體231,該第二圓片 099112613 表單編號Α0101 第13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狀本體231包括-第二圓環232以及複數個第二條狀結構 234,該第二圓環232具有一個通孔,該複數個第二條狀 結構234設置於該通孔處,並間隔設置形成複數個第二通 孔236 ;所述第二圓環232上設置兩個卡扣238。所述奈 米峻g'支推體220设置於所述載體210及所述固定體230 之間。所述載體210與固定體230通過所述卡扣238與狹 縫21 8的配合固定在一起。因此,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 220被固定於所述載體21〇及所述固定體23〇之間。 [0031] 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220與第一實施例透射電鏡微柵1〇的 奈米碳管支撐體120相同,所述第一圓環212及第二圓環 232的結構分別與第一實施例中的第一圓環112及第二圓 環132的結構相同。所述透射電餘微柵2〇與所述透射電鏡 微栅10的不同之處在於:所述複數個第一條狀結構214相 互平行且等間隔設置,形成複數個相互平行的第一通孔 216,相鄰的第一條狀結構214之間的間隔在30微米〜 : ..... 150微米之間’所述第一條狀結構214的直徑大於丨微米。 所述複數個第二條狀結構2 3 4相互平行且等間隔設置,形 成複數個相互平行的第二通孔236,且相鄰的第二條狀結 構234之間間隔30微米〜150微米。所述複數個第一條狀 結構214通過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220與所述複數個第二 條狀結構234交叉相對設置,且第一條狀結構214與第二 條狀結構234之間呈90度夾角,因此,所述複數個第一通 孔216與複數個第二通孔236交叉相對設置,從而形成複 數個第三通孔250,該複數個第三通孔250的尺寸在30微 米〜150微米之間,相鄰的第三通孔250之間的距離大於1 099112613 表單鵠號A0101 第14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0032] Ο [0033]Ο [0034] 099112613 微米。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220在每個第三通孔25〇處懸 空設置,且對應一個電子透射部》該電子透射部用於承 載被測樣品。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條狀結構214與第二條狀結構234之 間形成的夾角亦可以大於等於〇度小於9〇度。所述複數個 第一條狀結構214及第二條狀結構234的排列方式不限於 本實施例。如,所述第一條狀結構214之間的距離可以不 等,所述第一條狀結構214之間可以交又排列;相鄰的第 一條狀結構214之間的距離亦可以為1 〇微米〜2 〇 〇微米, 所述第一條狀結構214的寬度可大於1微米^所述第二條 狀結構234之間的距離可以不等,所述第二條狀結構234 之間可以交又排列;相鄰的第二條狀結構234之間的距離 亦可以為10微米~200微米,所述第二條狀結構234的寬 度可大於1微米。所述第二條狀結構234的排列方式亦可 以與所述第一條狀結構214的排列方式不同。 可以理解,所述載體的第一條狀結構214及固定體 230的第二條狀結構234可以通過蝕刻的方法形成。所述 第-條狀結構214及第二條狀結構234亦可以係通過拉絲 法形成的絲狀結構。 請參閱圖5及圖6,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一種透射電鏡 微柵30。該透射電鏡微栅30的外徑為3毫米,厚度為3微 米〜20微米的圓片狀結構。所述透射電鏡微柵3〇包括一 載體31〇、一奈米碳管支撐體320以及一固定體330。所 述載體31G為-圓片狀多孔結構,其包括—第—圓片狀本 體3U,5玄第一圓片狀本體311包括一第一圓環312以及 表單編號A0101 第15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一第〆網狀結構314,該第一圓環31 2具有一個通孔,該 第一網狀結構314設置於該通孔處,並形成複數個第一通 孔316 ;所述第—圓環312上設置兩個狹縫318。所述固 定體330為一第二圓環332,且該固定體330只包括一個 第二通孔336 ;所述第二圓環332上設置兩個卡扣338。 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320設置於所述載體31〇及所述固定 體330之間。所述載體310與固定體330通過所述卡扣338 與狹縫318配合固定在一起。因此,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 320被固定於所述載體310及所述固定體330之間。 [0035] [0036] 所述透射電鏡微柵30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透射電鏡微 栅10的結構相似,具體地,所述載體310及奈米碳管支撐 體320的材料及結構分別與透射電鏡微柵1〇的載體110及 奈米碳管支撐體120的材料及結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所述固定體330為一第二圓環332,且該固定體330包括 一個第二通孔336。該固定體330的直徑與載體310的直 ... .; 徑相同,優選地’第二圓環332扁内徑與第一圓環312的 内徑相同。所述奈米碳管支推截320固定於第一圓環312 與第二圓環332之間,且該奈米碳管支撐體“ο的直徑略 大於第二圓環332的内徑。所述第一通孔316對應一個電 子透射部。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32〇在第一通孔316處懸 空設置。 請參閱圖7及圖8,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提供一種透射電鏡 微柵40。所述透射電鏡微柵4〇包括一載體41〇、一奈米碳 管支撐體420以及一固定體430。優選地,該透射 _的外徑為3毫米,厚度為3微米〜2。微料== 099112613 I單編號A0101 第16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0037] [0038] Ο ❹ [0039] 構。 所述栽體410為一第.一圓環412,且該載體4iq包括一個 第通孔416 ;所述第一圓壞412上设置兩個狹縫jig。 所述固定體430為一第二圓環432 ’且該固定體43〇包括 個第二通孔436 ;所述第二圓壤432上設置兩個卡扣 438。所述載體41〇與固定體430通過所述卡扣438與狹縫 418匹配固定在_起。 所述奈米碳管支撑體420設置於所述載體410及所述固定 體430之間’且在所述第一通孔416及第二通孔436處懸 空設置。該奈米碳管支撐體420的直徑略大於所述第一圓 環412及第二圓環432的内徑。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420 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透射電鏡微栅1〇的奈米碳管 支撐體120的結構相似,優選地,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 420為複數層層疊且交叉設置的奈米碳管膜。本實施例中 ’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420為四層層疊且交叉設置的奈米 碳官膜,且相鄰的奈米碳管膜中的奈米碳管垂直設置; 該奈米碳管支撐體420具有複數個均勻且規則排布的微孔 ’該微孔的孔徑為1奈米〜〇. 5微米。 請參閱圖9及圖1〇,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提供一種透射電鏡 微柵50。所述透射電鏡微柵5〇包括一載體510、一奈米碳 管支撐體520以及一固定體53〇。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 520設置於所述載體51〇及所述固定體530之間。優選地 ’ §玄透射電鏡微柵5〇的外握為3毫米厚度為3微米〜20 微米的片狀結構。 099112613 表單編號A0101 第P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0040] 所述載體510與戶f述固定體530之間具有一連接處,在該 連接處形成有一折疊部550,且該載體510與固定體530 通過該折疊部550活動連接,可以使得該載體510與固定 體530處於打開狀態或閉合狀態。所述折疊部550可以係 由所述載體510與所述固定體530 —體成型而形成的;亦 可以係一樞軸。所述載體510為一片狀多孔結構,其包括 一第一圓片狀本體511,該第一圓片狀本體511包括一第 一圓環512以及一第一網狀結構514,該第一圓環512具 有一個通孔,且該第一網狀結構514設置於該通孔處,並 形成複數個第一通孔516 ;所述第一圓環512上設置一個 狹缝518。所述固定體530為一片狀多孔結構,其包括一 第二圓片狀本體531,該第二圓片狀本體531包括一第二 圓環532以及一第二網狀結構534,該第二圓環532具有 一個通孔,且該第二網狀結構534設置於該通孔處,並形 成複數個第二通孔536 ;所述第二圓環532上設置一個卡 扣538,該卡扣538與所述狹缝518匹配設置。 [0041] 具體地,所述折疊部550形成於所述第一圓環512與所述 第二圓環532之間,使得該第一圓環512與第二圓環532 相交且連接設置,其形狀類似;因此,所述第一 圓片狀本體511與第二圓片狀本體531的形狀,以及第一 圓環512及第二圓環532的形狀都為類圓形,該第一圓片 狀本體511與第二圓片狀本體531的相交處為所述折疊部 550。所述載體510與所述固定體530通過該折疊部550折 疊之後,可以使得所述第一圓環512的内沿與第二圓環 532的内沿正對設置。優選地,所述載體510與固定體 099112613 表單編號A0101 第18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530折疊之後完全重合。所述狭縫518與卡扣538分別設 置於與所述折疊部55〇相對的位置,當所述載體510與固 定體530通過該折疊部55〇折疊之後,所述卡扣538穿過 該狹縫518,卡在所述第一圓環512上,從而使得所述載 體510與所述固定體53〇固定在一起,進而使得所述奈米 碳管支揮體520固定於該載體51.0與固定體之間。 [0042] Ο 〇 [0043] 099112613 本實施例中,所述載體與固定體.530係一體成塑結構 。所述載體510與固定體530相對於所述折疊部對稱 設置’即所述載體51〇的具體結構與所述固定體530的具 體結構相同。所述第一通孔516及第二通孔536的具體結 構與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透射電鏡微栅1〇中的第一通孔116 及第二通孔136相同,所述第一通孔516的形狀及尺寸與 第二通孔536的形狀與尺寸相同,當所述栽體5丨〇與固定 體530折疊之後,所述第一通孔516與第二通孔536—一 對應且重合,並對應一個電子透射部。所述奈米碳管支 撐體520在第二通孔536及第—通孔516處懸空設置。 所述奈米碳管支撑發520與第—實施例中的奈米碳管支撑 體120相同’包括至少一個奈米碳管膜,或由至少一個奈 米碳管線組成的奈米碳管網狀結構。具體地,本實施例 中,所述奈米碳管支推體52〇包括兩層層叠且交又設置的 奈米碳管膜’且該兩層奈米碳管膜中的奈米碳管垂直設 置’形成複數_勻且規則排布的微孔,該微孔的孔徑 為1奈米微米。 可以理解’所述狹縫518與卡扣538的數量及具體結構不 限’只要能夠實現固定栽體510與固定體咖即可。所述 表單編號顯 第19頁/共56π _0 [0044] 201137929 载體510與S)定體530上亦可以不設置所述狹縫518與卡 扣538,只要將載體510與固定體53〇沿所述折疊部55〇 對折開合即可。在使用該透射電鏡微柵5〇時,利用挾持 物挾持所述載體510與固定體53〇,這樣可以避免因挾持 物直接接觸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52〇而引起奈米碳管結構 522較大的飄移,以及污染該奈米碳管支撐體52〇 ;有利 於提高該透射電鏡微栅50的解析度及準確度。當然,當 所述載體510與所述固定體530通過設置卡扣或焊接等機 械方式連接固定在一起的時候,可以進—步地固定奈米 碳·管支撑體520,進而可以更加防止奈米碳管支樓體52〇 在使用透射電鏡微柵50的時候飄移* [0045] [0046] [0047] 可以理解,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第三實施 例以及第四實施例中的載體與固定體亦可以係一體結構 〇 本發明還提供—種製備透射電鏡微榔的方法,該方法包 括以下步驟:提供一載體,該載體昇有第一通孔;提供 不米碳營結構,將該奈米碳管結構覆蓋所述載體的第 一通孔;以及提供一固定體,該固定體具有第二通孔, 將所述固疋體與所述載體層疊設置,使所述奈米碳管結 構固定於所述栽體和所述固定體之間。 其中,所述栽體與所述固定體可以係兩個獨立的、分離 結構體,亦可以係一體結構。可以理解,當所述載體與 固疋體係體結構時,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可以同時覆蓋 所述載體的第—通孔及所述固定體的第二通孔。 099112613 表單編號A0101 第20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0048] [0049] ❹ [0050] [0051] 〇 [0052] 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為至少一個奈米碳管膜、至少一個奈 米碳管線或至少一個奈米碳管網狀結構。所述至少一個 奈米碳管膜或至少一個奈米碳管線係從一奈米碳管陣列 中直接抽取出來的。所述奈米碳管網狀結構係由所述至 少一個奈米碳管線按照一定順序編織或組合交叉設置而 組成的。 所述將該奈米碳管結構覆蓋所述載體的第一通孔的步驟 進一步包括採用有機溶劑處理覆蓋所述載體的第一通孔 的奈米碳管結構的步驟。 所述將所述載體與固定體層疊設置的步驟可以為:通過 機械方式層疊所述載體與固定體,使得所述固定體的第 二通孔與所述載體的第一通孔至少部分重疊。具體地, 可以採用焊接或卡扣的方式將所述固定體及載體層疊設 置,從而使得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挾持於所述載體與固 定體之間。 可以理解,上述製備透射電鏡微栅的方法中,提供所述 載體、固定體以及奈米碳管結構的順序可以根據實際情 況確定。如,可以同時提供所述載體與固定體;亦可以 同時提供所述載體、固定體以及奈米碳管結構;還可以 同時提供所述載體及奈米碳管結構。 請參閱圖9至圖11,本實施例具體提供一種製備上述透射 電鏡微柵50的方法。該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0 ) 提供所述載體510以及所述固定體530,所述載體510具 有複數個第一通孔516,所述固定體530具有複數個第二 099112613 表單編號Α0101 第21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0053] [0054] [0055] [0056] [0057] 通孔536; (S20)提供一奈米碳管結構522,將該奈米碳 官結構522覆蓋所述載體51〇的第一通孔516; (S3〇)將 所述固定體530與所述載體51〇層疊設置,使所述奈米碳 官結構522固定於所述載體和所述固定體53〇之間。 步驟(sio)中所述载體510及固定體53〇為一體成型結 構,所述載體510與固定體53〇的連接處具有一折疊部 550 ’該載體510與固定體53〇通過該折疊部55〇可以完全 閉合或打開任意的角度。本實施例中,所述載體51〇與所 述固定體530在所述折疊部副處對稱設置。打開所述載 體510與固定體530,使得該載體51〇與固定體53〇通過該 折疊部550的夾角為9〇度。 .步驟(S20)具體包括以下步驟:(S21)提供—奈求碳 官結構522 ’並將該奈米碳管結構522覆蓋所述載體51〇 的第-網狀結構514; (S22)採用有機溶劑處理覆蓋所 述載體510的第-通孔516喊米碳管結構522 :以及( S23)去除多餘的奈米碳修構⑽,以形成奈米碳管支 撐體520 〇 本實;例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522為兩個層疊且交叉設 置的奈米碳管膜’且該兩個奈米碳管膜中的奈米碳管垂 直設置’並覆蓋所述_51㈣第—網狀結構514。其中 ,每個奈米碳管膜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首先’提供—奈米碳管陣列,優選地,該陣列為超順排 奈米碳管陣列。 本實施例巾超順排奈米後管陣列的製備方法採用化學 099112613 表單編號A0101 第22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氣相沉積法’其具體步驟包括:(a)提供—平整基底, 該基底可選用P型或基底,或選用形成有氧化層的 矽基底,本實施例優選為採用4英寸的矽基底;(b)在 基底表面均勻形成-催化綱,該催化綱材料可選用 Ο 鐵(FO、钻(Co)、錄(Ni)或其任意組合的合金之 ,(c)將上述形成有催化劑層的基底在7〇〇 9〇〇它的 空氣中退火約30分鐘,分鐘;⑷將處理過的基底置 ;反應爐中’在保護氣體環境下加熱到5 〇 〇〜7 4『C,然後 ^入碳源縫反應約5,分鐘,生長得制順排奈来碳 官陣列,其高度為2GG-_微米。該超順排奈米碳管陣列 為複數個彼此平行且垂直於基底生長的奈米碳管形成的 純奈米碳管陣列。通過上述控制生長條件,該超順排奈 米碳管陣列中基本不含有雜質,如紋型《殘留的催 化劑金屬顆㈣。該奈米碳管陣列巾的奈純管彼此通 過凡德瓦爾力緊密接觸形成陣列。 [0058] ❹ [0059] 本實施例巾碳聽可選k炔等化學性質較活潑的碳氫 化合物,保護氣㈣選用氮氣、氨氣_性氣體。 其j ’採用-拉伸J1具從上述奈米碳管陣射抽取獲得 疋寬度和長度的奈米碳管膜^具體包括以下步驟:(a ^上述Μ碳管陣列中選定—定寬度的複數個奈米碳 S片段纟實施例優選為採用具有一定寬度的膠帶接觸 奈米碳管陣列以選定—定寬度的複數個奈米碳管片段; (b)以-疋速度結本垂直於奈求碳管㈣生長方向拉 件該複數個奈米碳管片段,以形成—奈米碳管膜。 LU剛 099112613 牡上絲伸難中,該複數個奈米碳管片段在拉力作用 表單編號AOIO! 第23 f%胃 201137929 下沿拉伸方向逐漸脫離基底的同時,由於凡德瓦爾力作 用’該選定的複數個奈米碳管片段分別與其他奈米碳管 片段首尾相連地連續地被拉出’從而形成一奈米碳管膜 。該奈米碳管膜為定向排列的複數個奈米碳管束首尾相 連形成的具有一定寬度的奈米碳管膜。該奈米碳管膜中 奈米碳管的排列方向基本平行於奈米碳管膜的拉伸方向 [0061] [0062] 本實施例中’該奈米碳管膜的寬度與奈米碳管陣列所生 長的基底的尺寸有關,該奈米碳管膜的長度不限,可根 據實際需求製得。本實施例个採甩4英寸的基底生長超順 排奈米碳管陣列,該奈米碳管膜的寬度可為i cm~10cm 〇 其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522的製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 驟: [0063] [0064] [0065] 首先,提供一基體。該基底具有一平整表面,其材料不 限。本實施例中,談基底可為一陶究片。 八-人’將上述兩個奈米碳管膜饭次層疊且交叉鋪設在所 述基體表面。 由於奈米碳管較為純淨且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故從奈 米碳官陣列直接拉取獲得的奈米碳管膜具有較好的黏性 :所述奈米碳管膜可直接鋪設在基體表面或另—奈米碳 管拉膜表面。該兩層奈米碳管膜之間通過凡德瓦爾力緊 密結合。 099112613 可以理解的係’所述奈米碳管結構522亦可以係一層所述 不米碳管膜’還可以係由兩層以上所述奈米碳管膜層疊 表單蝙號A0101 第24頁/共56頁 0992022307-0 [0066] 201137929 且交叉設置而形成的。當然’所述奈W管結構⑽亦可 以係至少-個奈米碳管線或至少一個奈米碳管網狀結構 〇 [0067] ❹ 步驟(S22)具體為:通過容器56〇將有機溶劑562滴落 在所述奈米碳管結構522的表面浸潤整個奈米碳管結構 522。該有機溶劑562為揮發性有機溶劑,如乙醇、甲醇 、丙_、二氣乙院或氣仿’本實施例中採用乙醇。該奈 米碳管結構522經有機溶劑562浸潤處理後,在揮發性有 機溶劑562的表面張力的作用下,每個奈米碳管膜中的平 行的奈求碳管片段會部分聚集成奈米碳管束。另外,奈 米碳管膜中奈来碳管聚集成束,使得該奈米碳管膜中平 行的奈米碳管束之間基本相互_,且該奈米碳管結構 522中的兩層奈米碳管膜中的奈米碳管束交叉排列形成微 孔結構。這些微孔係由順序排列而又互相交㈣奈米碳 管’以及奈米碳管束構成的。 [0068] ❹ 所述步驟(S23)為:_機溶_發後,沿載體51〇的 第一圓環512的_去除多餘的奈米破管結構522,使得 奈米碳管結構522的直徑小於該第一圓環512的外徑,以 形成所述奈米碳管支撑體52Q。其中,可以通過雷射切割 法去除夕餘的奈米碳官結構522來形成所述奈米碳管支揮 體520。本實施例中,去除多餘的奈米碳管結構似時可 採用傳統的氬離子㈣器或二氧化碳雷射器,其功率為 5~30瓦(W) ’優選為18tf。所述奈米碳管支撑體52〇的直 徑為2. 6毫米’與所述第一圓環512的内徑相等。可以理 解,备步驟(S20)中的奈求碳管結構522的直徑小於所 099112613 表單煸號A0101 第25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述第一圓環512的外徑,尤其係小於等於該第^圓%512 的内徑時,可以不用實施所述梦驟(S23) ° [0069] 可以理解,所述步驟(S21 )、(S22 )以及(S23)的 先後順序可以根據需要確定。如,可以將所述步驟(S21 )與步驟(S22)的錢順序I換的,即可以先用有機'合 劑處理所述奈米碳管結構522,然後再將該奈米反管、。構 522設置於所述載體510的表面。 [0070] 步驟(S30)層疊所述固定體53〇與所蝼載鑛510使所 述第一通孔516與第二通孔536炱少部分重疊’且所述不 米碳管支撐體520的表面固定於所述載體510與固疋體 530之間。具體地,通過所述折燊部550將所述固疋體 530與載體510層疊設置,使得所述奈米碳管、结構522固 定於所述載體510與固定體530之間。更具禮地’閉合所 述固定體530與載體510 ,使得該載體510與固定體530在 該折疊部550處的夾角逐漸減小至〇度;弗時’該載體 510與固定體530正對設置,且所述載體的第一通孔 516與所述固定體530的第$通孔536— 一對準設置’且 使得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520在第一通孔516及第二通孔 536處懸空設置。該步驟(S33)通過所述折疊部550折 疊所述載體510及固定體530,可以比較容易地實現該載 體510及固定體530的對準,尤其係比較容易實現第一通 孔516與第二通孔536的精確對準。 [0071] 另外,所述步驟(S30)進一步包括:採用機械方式固定 所述載體510與固定體530,使得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 520挾持於所述載體510及固定體530之間。本實施例中 099112613 表單編號 A0101 第 26 頁/共 56 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所述步驟(S30)在閉合所述載體510及固定體530的 過程中,卡合所述第二圓環532的卡扣538與所述第一圓 環512的狹縫518,使之配合設置來固定所述載體510及 固定體530,從而使得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520固定於該 載體510與固定體530之間。 [0072] Ο 此外,所述透射電鏡微柵50的製備方法不限於上述步驟 ,其中,可以將所述步驟(S30)置於步驟(S21)和步 驟(S22)之間;此時,所述奈米碳管結構522設置於所 述載體510及固定體530之間,所以,所述步驟(S22) 可以將所述奈米碳管結構522、载體510及固定體530整 個浸入盛有有機溶劑的容器中浸潤來進行有機溶劑處理 。步驟(S23)沿所述第一圓環512或第二圓環532的外 邊沿切割多餘的碳奈米結構522,得到所述奈米碳管支撑 體520 ’且該奈米碳管支樓體520設置與所述載體51〇及 固定體530之間。 _____ .... a ., ...:· 謹 一.,Η:.'.厂.厂 ·: ;,·· :|. <;;;,; [0073] Ο 另外,當所述步驟(S20)提供的奈米碳管結構522包括 複數個奈米碳管膜或複數個奈米碳管線,或複數個奈米 碳管網狀結構時,所述透射電鏡微柵5〇的製備方法還可 以為:將所述奈米碳管結構522中的部分奈米碳管結構設 置於所述載體510的第—通孔516上,將該奈米碳管結構 522中的另-部分奈米碳管結構設置於所述固定體的 第-通孔536上,再層疊設置具有奈米碳管的固定體㈣ 以及具有不米碳管結構的賴51()上,以形成所述奈米碳 支撐體52G ’且使得該奈米礙管支推體52()設置與所述 第一通孔516與第二通孔536之間。 099112613 表單編號A0101 第27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0074] [0075] [0076]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製備複數個透射電鏡微栅50的方法,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u〇)提供複數個載體51〇,該 複數個载體51〇間隔設置於一基底表面,每個載體51〇具 有一第一通孔516 ; (S120)提供一奈米碳管結構522, 將該奈米碳管結構522覆蓋所述複數個載體51〇的第一通 孔516 ’ (S130)提供複數個固定體530,每個固定體 3〇/、有第一通孔536,並將該每個固定體530與所述 載體51〇 — 一對應層疊設置,使得所述奈米碳管結構522 固定於所述複數個載體510和所述複數個固定體53〇之間 :以及(S140)斷開所述複數個載體51〇之間的奈来碳管 結構522,從而形成複數個透射電鏡微栅5〇。 其中’所述步驟(SU0)中的所述基底的表面為一平面 ’其材料不限,可以為陶瓷、玻璃等。相鄰的兩個載體 510之間的距離不能過大或過小,過大則不利於提高透射 電鏡微柵50的生產效率,過小則使後續步驟中對奈米碳 管結構522的加工難度增加,不利於降低生產成本。當在 後續步驟中使用雷射光束照射方法處理奈米碳管結構522 時,該相鄰的兩個載體510之間的距離應大於雷射光東照 射在奈米碳管結構522表面上所形成光斑的直徑,該相鄰 的兩個載體510之間的距離優選為5〇〜2〇〇微米。進—步 ,為提高奈米碳管結構522的利用率並方便切割,可以將 該複數個載體510緊密並規則排列於所述基底表面。可以 理解,所述載體510及固定體530的結構可以為第—實施 例至第四實施例中的載體及固定體的結構。 其中,所述步驟(S120)與所述步驛(S2〇)的實施方式 099112613 表單编號A0101 第28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0077] [0078]Ο [0079] Ο [0080] [0081] [0082] 相同。所述步驟(S130 )與所述步驟(S30 )的實施方式 相同。其中,所述固定體530的數量與所述載體510的數 量係相同的,且每一個載體510都有一固定體530與之配 合。 所述步驟(S140)可以通過雷射束照射相鄰的載體510之 間的奈米碳管結構522。具體地可以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方法一:採用雷射光束照射沿每一個載體510的外邊沿區 域照射所述奈米碳管結構522—週,使得覆蓋於該載體 510上的奈米碳管結構522的直徑小於等於該載體510的 外徑,形成一沿所述載體510的外邊沿環繞該載體510的 分離區域,從而使覆蓋於該複數個載體510上的奈米碳管 結構522與覆蓋於該複數個載體510以外的奈米碳管結構 522分離。 方法二:移動雷射光束,照射全部載體510之間的奈米碳 管結構522,從而去除全部載體510之間的奈米碳管結構 522。 方法三:當該複數個載體510為按陣列方式排列於所述基 底表面時,移動雷射光束,沿直線照射覆蓋該複數個載 體510行間及列間空隙的奈米碳管結構522,從而使複數 個載體510之間的奈米碳管結構522斷開。 上述斷開複數個載體510之間的奈米碳管結構522的步驟 中,該雷射光束移動及照射的線路可通過電腦程式控制 〇 可以理解,所述步驟(S130)與(S140)的實施順序係 099112613 表單編號Α0101 第29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可以不分先後的’可以實際情況選擇。 [0083] [0084] [0085] 099112613 請參閱圖12及圖13,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提供一種透射電 鏡微柵60。所述透射電鏡微柵6〇包括一載體61〇、一奈米 碳管支撐體620以及一固卞. . ^ u又體630。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 620設置於所述載體610及& &所述固定體630之間。優選地 ,該透射電鏡微柵60的外叔、 ^為3毫米,厚度為3微米〜20 微米的圓片狀結構。 所述載體610為一圓片狀客^ 札結構,其包括一第一圓片狀 本體611,該第一圓片狀本 題611包括一第一圓環612以 及一第一網狀結構614,兮货 ^第一圓環612具有一個通孔, 且該第一網狀結構614設置沐 <該通?L·處,並形成複數個第 一通孔616。所述固定體6 n* ^ A ^ , 為一圓片狀多孔結構,其包 括一第二圓片狀本體631,分 、 „„ 第二圓片狀本體631包括— 第二圓垓632以及一第二網 侗 牧結構634,該第二圓環632 具有/個通孔,且該第二綱 並形成複數個第二通孔63^結構634設翼於該通孔處, 體630的邊緣接觸設置,在/述載艘㈣的邊緣及固定 咳接觸處設置有焊接元件64〇 〇 所述載體bio及固定體63〇 ,n 4構與第一實施例的透射電 鏡微柵1〇中的載體610及固〜 电 又體6 3 0的結構相似,不同之 處在於:所述第一圓片狀本 个丨』之 趙611的邊緣與所述第二圓只 狀本體631的邊緣形成面與 圓片 n . 、緣的接觸。具體地,所述第一 圓環612具有一第一表面61 η Λ 8 ’即該第一圓環612的第一 表面618為一平面結構。該 , 圓環612的橫戴面為長方 形、半圓形、三角形或梯形 ^ ,„ιηι 等形狀。所述第二圓環63?呈 表單編號脚1 第30頁/共SI展t)心具 、ί)6 頁
0992C 有一第二表面638,該第二圓環632的第二表面638的形 狀可以為一弧形面或棱線等形狀。故,所述第一圓環612 的邊沿與第二圓環632的邊沿接觸時,為面與線的接觸。 其中’所述載體610與所述固定體63〇的具體結構不限, 只要係該固定體630的邊緣與載體61〇的邊緣能夠實現線 與平面的接觸,以形成線接觸即町,如’當所述載體61〇 與所述奈米碳管支撑體620接觸的表面為平面時,所述固 定體630還可以由一第二圓環632組成’或由一第二圓環 632及複數個條狀結構組成;且該第二圓環632與所述奈 米碳管支撐體620接觸的表面為一弧形面或棱線。本實施 例中的第一圓環612的橫截面為長方形’所述第二圓環 632的橫截面為圓形;所以,所述第一圓環612的第—表 面618與所述第二圓環632的第二表面638可以實現線接 觸。 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620與第一實施例中的奈米碳管支撐 體120相同,包括至少一個奈米碳管膜,或由至少一個奈 米碳管線組成的奈米碳管網狀結構。本實施例中,所述 奈米碳管支撐體620包括兩層層疊設置的奈米碳管膜,且 該兩層奈米碳管膜中的奈米碳管垂直設置,形成複數個 均勻且規則排布的微孔,該微孔的孔徑可為1奈米~丨微米 〇 所述焊接元件640係通過焊接所述載體610及固定體630 形成的’並位於所述第一圓環612與第二圓環632的接觸 處’具體地’該煤接元件640設置於所述第一圓環Η〗的 第一表面618與所述第二圓環632的第二表面638的線接 表單編號A0101 第31頁/共56頁 201137929 觸處;該第一圓環612與第二圓環632在該線接觸處通過 點焊、釺焊等方式焊接在一起,來固定所述載體61〇與固 定體630 ;從而使得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62〇固定於該載 體610及固定體630之間。本實施例中,所述焊接元件 640為複數個點焊點。 [0088] [0089] [0090] [0091]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採用焊接的方式來製備透射電鏡微柵 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載體、一奈米碳 管結構,以及一固定體,其中,所述載體具有第一通孔 ,所述固定體具有第二通孔;將所述固定體與所述載體 層疊設置,並將所述奈来碳管結構設置於所述載體與所 述固定體之間;以及將所述載體及固定體焊接固定。 所述載體具有一第一圓環,該第一圓環具有一通孔且 該至少一第一通孔設置於該第一圓環的通孔處。所述固 定體具有一第二圓環,該第二圓環具有一通孔,且該至 少一第二通孔設置於該第二圓環的通孔處。其中,所述 第一圓環具有一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圓環具有一第二表 面,該第二表面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設置。 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為至少一個奈米碳管膜、至少一個奈 米碳管線或至少一個奈米碳管網狀結構。所述至少一個 奈米碳管膜或至少一個奈米碳管線係從一奈米碳管陣列 中直接抽取出來的。所述奈米碳管網狀結構係由所述至 少一個奈米碳管線按照一定順序編織或組合交又設置而 組成的。 所述層疊設置所述固定體與載體的步驟進一步包括採用 099112613 表單編號A0101 第32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有機溶劑處理所述奈米唆管結構 [0092] 當所述固定體與所述載體層疊設置時,所述固^ 緣與所述載體的邊緣形成線與面的接觸,有利於實邊 述固定體声載體的對準,尤其係現實所述第一現所 二通孔的一一對準。 通孔與第 [0093] ❹ 請參閱圖14,本實施例具體提供一種製備上述 微栅60的方法。該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歩驟:f電鏡 所述載體610、〆奈米碳營結構622以及所述固定)提供 (W20 )將所述固定體630及載體61〇層疊設置, 並將所 述奈米碳管結構622設置於所述載體61〇與固定體6如 間;以及(W30)將所述载體61〇及固定體“〇焊接固: [0094] ❹ 步驟(W10)中的奈米碳管結構mg及其製備方法與第五 實施例提供的透射電鏡微柵50的製備方法中的奈米石炭| 結構522及其製備方法相同。其中,所述第-圓環612具 有-第-表面618 ’該第一表面618為平面;所述第二圓 環632具有-第二表面638,該第二表面⑽為弧形面或 棱線等形狀,可以與所述第-圓環612的第-表面618形 成線與面的接觸。 [0095] 可以理解,所述奈米碳管結構622還可以為JL少-奈米碳 管網狀結構或至少-奈米碳管線。 步驟(W2G)包括以下步驟:(W21)將所述奈米碳管結 構622〇X置於所述載體610的第一圓環612的第一表面618 ’ (W22)採用置於—容器660中的有機溶劑662處理所 099112613 表單編號A0101 第33頁/共56頁 0992022307-0 [0096] 201137929 述覆蓋所述載體610的.第一通孔616的奈米碳管結構622 ’(W23)去除多餘的奈米碳管結構622,以形成所述奈 米碳管支標體620 ;以及(W24)將所述固定體630設置 於所述奈米碳管支撐體620上 ,使得所述第二通孔636與 所述第一通孔616至少部分重疊設置。具體地,該步驟( W24)使所述第二圓環632的第二表面638與所述第一圓 環612的第—表面618正對設置,且所述第二通孔636與 所述第一通孔616—一對應重疊設置。其中,所述步驟( W21)至(W23)中具體採用的方法與步驟(S21)至( S23)中具體採用的方法相同。所述步驟(W21 )、( W22)以及(W23)的先後順序可以根據需要確定。如, 可以將所述步驟(W21)與步驟(W22)的先後順序互換 的即可以先用有機溶劑處理所述奈米碳管結構622,然 後再將該奈米碳管結構622設置於所述載體㈣的表面。 [0097] 步驟(W3G)具體包括以下步驟:首先採用—焊接系統 在所述第-圓環612及第二圓環咖處施加壓力,使得所 述第一圓環612的第-表面618與第二圓環632的第二表 面638線接觸,然後,在該第一圓環612的第-表面618 與第-圓環632的第二表面638的線接觸處進行焊接。在 D玄焊接過€巾~述線接觸處產生大量的熱,將中心最 熱區域的第—圓環612及第二圓環632的材料很快加熱至 熔化狀I、繼續施如壓力,待第一圓環612及第二圓環 632冷部後該第〜圓環612及第二圓環632焊接在-起 ’在該焊減W所料接元件64Q。所以,所述焊接元 件640的材料與所迷第_圓環612及第二圓環的材料 099112613 表單編號A0101 第34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相同。本實施例t ’所述焊接系統為點焊機,所述焊接_ 兀件640為焊點。該步驟(W30)通過線與平面的接觸使 得所述載體610及固定體63〇焊接在一起,可以比較容易 地實現該載體610及固定體63〇的對準。 [0098] Ο [0099] Ο 099112613 另外’當步驟(W10)提供的所述奈米碳管結構622包括 複數個奈米碳管媒或複數個奈米碳管線,或複數個奈米 碳管網狀結構時,所述透射電鏡微栅60的製備方法還可 以為:所述步驟(W10)保持不變,所、述步驟(W20)可 以通過將所述奈米碳管結構6 2 2中的部分奈米碳管結構設 置於所述載體610的第一通孔616上,將所述奈米碳管結 構6 22中的另一部分奈米碳管結構設置於所述固定體63〇 的第二通孔636上。然後將具有奈米碳管結構的固定體 630與具有奈米碳管結構的載體61〇正對設置,並形成所 述奈米碳管支撐體62〇,從而使得該奈米碳管支撐體620 固定於所述載體61〇與固定體630之間。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可以鷇備複數個透射電鏡微柵6〇的方 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W110)提供複數個間隔設 置的载體610,每個載體610具有一第一通孔616;( W120)提供一奈米碳管結構622 ’並將所述奈米碳管結構 622覆蓋所述複數個載體610的第一通孔616 ; (W130) 提供複數個固定體630,使每個固定體630與所述載體 610 對應層疊設置,使得所述奈米碳管結構622設置 於所述複數個載體610與所述複數個固定體630之間;( W140)將每個固定體630與所述載體610焊接固定;以及 (W150)斷開所述複數個載體61〇之間的奈米碳管結構 表單編號A0101 第35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622,從而形成複數個透射電鏡微柵60。 [0100] 其中,所述步驟(W110)、(W120)及(们5〇)依次與 所述步驟(S110)、(S120)及(S140)的實施方法相 同。其中,所述載體610與所述固定體630可以係獨立的 、分離結構;亦可以係一體結構。 [0101] 所述步驟(W130)的實施方式與所述步驟(W24)的步驟 基本相同。其中,所述固定體630的數量與所述載體61〇 的數量係相同的’每個載體610都與一個固定體630層疊 設置。 f 1 [0102] 所述步驟(W140)的實施方式與步驟(W30)的實施方式 基本相同。每個載體610都與一個固定體630焊接設置。 [0103] 可以理解,第二實施例、第三實施例、笫四實施例以及 第五實施例亦可以通過上述方法’使所述載體及固定體 焊接在一起來製備透射電鏡微栅。可以理解,本發明實 施例中的載體與固定體的結構係可以互換的。 [〇1〇4]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透射電鍊微柵及其製備方法具有以 y 下優點:第一,所述奈米碳管結構設置於所述載體及固 定體之間,在使用所述透射電鏡微栅時,可以防止挾持 該透射電鏡微桃的器具與所述奈米碳官結構直接接觸, 而由於奈米碳管結構的質量較輕引起該奈米碳管結構的 飄移,同時亦減少了挾持器具對奈米碳管結構的污染, 從而有利於提高採用該透射電鏡微栅的透射電鏡進行成 分分析時的準確性及解析度。第二’所述載體及固定體 通過卡扣、焊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使得所述奈米碳管 099112613 表單編號A0101 第36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結構固定於該載體及固定體之間,奈求碳管結構不至於 飄移,從而更有利於提高採用該透射電鏡微柵的透射電 鏡進行成分分析時的準確性及解析度。第三,本發明實 施例提供的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簡單、快捷,比較 容易使得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固定於該透射電鏡微柵中, 而且亦比較容易實現載體與固定體的對準,尤其係比較 容易實現第一通孔與第二通孔的精確對準。 [0105]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 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 ’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固。舉凡習知本案 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 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0106] 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透射電鏡微柵的立體分解 圖。- [0107] 圖2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透射電,微柵的立體圖。 [0108] 圖3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透射電鏡微柵的立體分解 圖。 [0109] 圖4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透射電鏡微柵的立體圖。 [0110] 圖5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透射電鏡微栅的立體分解 圖。 [0111] 圖6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透射電鏡微栅的立體圖。 [0112] 圖7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提供的透射電鏡微柵的立體分解 099112613
表單編號A010I 第37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圖。 [0113] [0114] [0115] [0116] [0117] [0118] [0119] [0120] [0121] [0122] [0123] [0124] [0125] [0126] 圖8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提供的透射電鏡微柵的立體圖。 圖9係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提供的透射電鏡微栅的立體分解 圖。 圖10係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提供的透射電鏡微栅的立體圖 〇 圖11係本發明第五實_提供的透射電鏡微栅的製備流 程圖。 圖12係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提供的透射電鏡微柵中的載體 及固定體的立體圖。 圖13係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透射電鏡微柵的剖面圖。 圖14係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流程圖 〇 【主要元样符號說明】 透射電鏡微栅:10 ; 20 ; 30 ; 4〇 ; 5〇 ; 60 ... . ;:— 載體:110 ; 210 ; 310 ; 410 ; 510 ; 61〇 第一圓片狀本體:111 ; 211 ; 311 ; 511 ; 611 第一圓環:112 ; 212 ; 312 ; 412 ; 512 ; 612 第一網狀結構:114 ; 314 ; 514 ; 614 第一通孔:116 ; 216 ; 316 ; 416 ; 516 ; 616 狹缝:118 ; 218 ; 318 ; 418 ; 518 099112613 表單編號A0101 第38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0127]奈来碳管支撐體:120 ; 220 ; 320 ; 420 ; 520 ; 620 [0128] 固定體:130 ; 230 ; 330 ; 430 ; 530 ; 630 [0129] 第二圓片狀本體:131 ; 231 ; 431 ; 531 ; 631 [0130] 第二圓環:132 ; 232 ; 332 ; 432 ; 532 ; 632 [0131] 第二網狀結構:134 ; 534 ; 634 [0132] 第二通孔:136 ; 236 ; 336 ; 436 ; 536 ; 636 [0133] 卡扣:138 ; 238 ; 338 ; 438 ; 538 〇 [0134] 第三通孔:150 [0135] 第一條狀結構:214 [0136] 第二條狀結構:234 [0137] 第三通孔:250 [0138] 折疊部:5 5 0 [0139] 第一表面:618 [0140] 奈米碳管結構:522 ; 622 [0141] 第二表面:638 [0142] 焊接元件:640 [0143] 容器:560 ; 660 [0144] 有機溶劑:562 ; 662 099112613 表單編號Α0101 第39頁/共56頁 0992022307-0

Claims (1)

  1. 201137929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透射電鏡微栅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一載體,所述載體具有第一通孔; 提供一奈米碳管結構,將該奈米碳管結構覆蓋所述載體的 第一通孔;以及 提供一固定體,所述固定體具有第二通孔,將所述固定體 與所述載體層疊設置,使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固定於所述載 體和所述固定體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 其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包括從奈米碳管陣列中直接抽取 出來的至少一奈米碳管膜或至少一奈米碳管線。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 其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為至少一奈米碳管線組成的奈米 碳管網狀結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 其中,進一步包括採用有機溶劑處理覆蓋所述載體的第一 通孔的奈米碳管結構的步驟。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 其中,層疊設置所述固定體與所述載體時,使所述固定體 的第二通孔與所述載體的第一通孔至少部分重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 其中,採吊卡扣方式將所述固定體與所述載體層疊設置。 7 . —種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一載體以及一固定體,所述載體具有複數個第一通孔 ,所述固定體具有複數個第二通孔,所述載體與固定體之 099112613 表單編號A0101 第40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間具有~連接處,在該連接處#成有一折疊部,該載體與 固定體通過該折疊部活動連接; 提供''奈米礙管結構,將該奈來破管結構覆蓋所述載體的 第〜通孔;以及 通過所述折疊部將所述固定體與裁體層疊設置,使奈米碳 β結構固定於所述載體和所述固定體之間。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 其+ 、,所述載體與所述固定體相對於所述折疊部對稱設置 Ο ίο · Π . 〇 099112613 如申睛專利範圍第γ項所述的透射電鏡微栅的製僙方法, 其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同時覆蓋所述栽趙的第一通孔以 及所述固定體的第二通孔。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 〃中將所述固定體與所述載體層疊設置時,使所述載體 第—通孔與所述固定體的第二通孔一一對應。 —種透射電鏡微栅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複數個載體,該複數個載逋間隔設置於—基底表面, 每個載體具有第一通孔; '^供奈米碳管結構,將該奈米碳管結構覆蓋所述複數個 載體的第一通孔; 提供複數個固定體,每個固定體具有一第二通孔,並將每 個固定體與所述載體一一對應層疊設置’使得所述奈米碳 管結構固定於所述複數個載體和所述複數個固定體之間; 以及 斷開所述複數個載體之間的奈米碳管结構,從而形成複數 個透射電鏡微栅。 表單編號Α0101 第41頁/共56頁 0992022307-0 201137929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透射電鏡微栅的製備方法, 其中,斷開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的方法為採用雷射光束照射 相鄰的載體之間的奈米碳管結構。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透射電鏡微栅的製備方法, 其中,斷開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的方法為採用雷射光束沿著 每個載體的外邊沿照射,使覆蓋所述載體的奈米碳管結構 沿載體的外邊沿斷開。 099112613 表單編號A0101 第42頁/共56頁 0992022307-0
TW99112613A 2010-04-21 2010-04-21 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 TWI4289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12613A TWI428955B (zh) 2010-04-21 2010-04-21 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12613A TWI428955B (zh) 2010-04-21 2010-04-21 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7929A true TW201137929A (en) 2011-11-01
TWI428955B TWI428955B (zh) 2014-03-01

Family

ID=46759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12613A TWI428955B (zh) 2010-04-21 2010-04-21 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28955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28955B (zh) 201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22631B2 (ja) 透過型電子顕微鏡グリッド
CN102194623B (zh) 透射电镜微栅的制备方法
US8455842B2 (en) Carbon nanotube film composite structur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grid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JP4422785B2 (ja) 透明な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1276724B (zh) 透射电镜微栅及其制备方法
JP5091278B2 (ja)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線状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5622632B2 (ja) 透過型電子顕微鏡グリッドの製造方法
TWI362678B (en) Method for mak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grid
US7750297B1 (en) Carbon nanotube collimator 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
JP5426598B2 (ja) 透過型電子顕微鏡グリッドの製造方法
CN102315058A (zh) 透射电镜微栅及其制备方法
JP2011046604A (ja)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線状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TWI410997B (zh) 透射電鏡微柵
US8148685B2 (e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micro-grid
TW201125814A (en) Method for making carbon nanotube structure
TWI410999B (zh) 透射電鏡微柵
TW201137929A (en) Method for mak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grid
US8551392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micro-grid
TWI410998B (zh) 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
CN105329841B (zh) 碳纳米管膜的制备方法
TWI411005B (zh) 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
TWI407479B (zh) 透射電鏡微柵
Musheghyan Avetisyan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ultilayer graphene nanostructures
TWI417934B (zh) 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
TWI416587B (zh) 透射電鏡微柵的製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