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27159A - Piggybacking information in transmit opportunities - Google Patents

Piggybacking information in transmit opportuniti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27159A
TW201127159A TW099105883A TW99105883A TW201127159A TW 201127159 A TW201127159 A TW 201127159A TW 099105883 A TW099105883 A TW 099105883A TW 99105883 A TW99105883 A TW 99105883A TW 201127159 A TW201127159 A TW 20112715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uplink
downlink
data
reques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05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arten Menzo Wentink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127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715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9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85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in response to a specific request, e.g. to a polling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or contention-free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H04W74/0841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04W74/085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collision avoidance

Description

201127159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之某些態樣大體而言係關於使用允許多重存取 (諸如分域多重存取(SDMA)系統)之技術的無線通信。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2009年2月27曰申請之名為「HGGYBACKING INFORMATION IN TRANSMIT OPPORTUNITIES」的美國 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156,353號之權利,該案已讓與給其 受讓人,且在此以引用之方式明確地併入本文中。 【先前技術】 為了解決無線通信系統所需的增加之頻寬要求的問題, 正在開發不同方案以允許多個使用者終端機藉由共用同一 頻道(同一時間及頻率資源)而與單一基地台通信,同時達 成高資料輸送量。分域多重存取(SDMA)表示一種此方 法,最近其已作為用於下一代通信系統之風行技術而出 現。 在SDMA系統中,基地台可在同一時間及使用同一頻率 來傳輸不同信號至複數個行動使用者終端機或接收來自複 數個行動使用者終端機之不同信號。為了達成可靠之資料 通信,使用者終端機可需要位於充分不同方向中。可在基 地台處自多個空間分離天線中之每一者同時傳輸獨立信 號。因此,組合之傳輸可為定向的,亦即,專用於每一使 用者終端機之信號可在彼特定使用者終端機之方向中相對 較強且在其他使用者終端機之方向中十分弱。類似地,基 地台可經由空間分離之多個天線中之每一者在同一頻率上 Γ C 1 146752.doc 201127159 同時接收來自多個使用者終端機之組合信號’且可藉由應 用適當的信號處理技術將來自多個天線之組合之接收信號 分成自每一使用者終端機傳輸的獨立信號。 多輸入多輸出(ΜΙΜΟ)無線系統使用若干(Ντ)個傳輸天 線及若干(NR)個接收天線用於資料傳輸。由nt個傳輸天線 及NR個接收天線形成之MIM〇頻道可分解成Ns個空間流, 其中出於全部實踐目的,Ns$min{NT,NR}。Ns個空間流可 用以傳輸Ns個獨立資料流以達成較大的總輸送量。 在基於SDMA之多重存取ΜΙΜΟ系統中,存取點可在任 何給定時刻與一或多個使用者終端機通信。若存取點與單 一使用者終端機通信,則Ντ個傳輸天線與一傳輸實體(存 取點或使用者終端機)相關聯,且Nr個接收天線與一接收 實體(使用者終端機或存取點)相關聯。存取點亦可經由 SDMA同時與多個使用者終端機通信。對於sdma,存取 點利用多個天線用於資料傳輸及接收,且使用者終端機中 之每一者通常利用少於存取點天線數目之天線用於資料傳 輸及接收。當自存取點傳輸SDMA時,Ns=min{NT, (NR)} ’其中sum(NR)表示所有使用者終端機接收天線之總 和。當將SDMA傳輸至一存取點時,㈣爪⑽, NR},其中sum(NT)表示所有使用者終端機傳輸天線之總 和〇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某些態樣提供—^ EB ^ , 種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排程 來自多個無線卽點之資斜夕Fsl ^ /λ 心貝村之间時傳輸的方法。該方法大體 146752.doc 201127159 包括:傳輸-含有第一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開始之指示 下盯鏈路傳輸至—或多個無線節點,及 輸機會期間自一或多個二拉⑷A 订鍵路傳 二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二:上行鏈路資料及對於第 行鍵路傳輸。或多個上行鏈路流之請求的上 2發明之某:態樣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 貝料自&線卽點至—存取點之傳輸的方法。該方 包括··自該存取點接收一 /大體 Μ共- 包3第一上行鏈路傳輪機會之開 行鏈路傳輸,及在第—上行鏈路傳 間傳輸-包含上行鏈路資料及對於第:上 d 中之〜❹個上行鏈路流之請求的上行鏈路傳輪。·别機會 某些貫施例提供-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 包括:-傳輸器,其用於傳輸一包含第一^置大體 會之開始之指示的下行鏈路 丁 傳輸機 -接收器m在第==多個無線^及 币上仃鏈路傳輸機會 =個無線㈣接收包含上行鏈路資料及對於第 2 :輸機會中之-或多個上行鏈路流之請求的上行::: 某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1 包括.-接收器,其用於自—存取點接收—包含第-鏈路傳輸機會之開始之指示的下行鏈路傳輸;及,丁 7其用於在第-上行鏈路傳輸機會期間傳輪2輸 鏈路資料及料第: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中之^二 鍵路流之請求的上行鍵路傳輸。 上竹 146752.doc 201127159 勺^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該裝置大體 :的下用Γ輸—包含第—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開始之指 傳輸至一或多個無線節點的構件;及用於在 傳輸機會期間自該一或多個無線節點 :上讀路資料及對於第二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令之-或多 固上订鏈路流之請求的上行鏈路傳輪的構件。 」=提=種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排程資料自 …、線即點至-存取點之傳輸的裝置。該裝置大體包括: =自=存取點接收-包含第一上行鍵路傳輸機會之開始 心不的下行鏈路傳輸的構件;Μ於在第-上行鏈路催 :機會期間傳輸-包含上行鏈路資料及對於第二上行鏈路 傳輸機會中之一戋多個Α + 上订鍵路 的構件。 上仃鏈路流之請求的上行鏈路傳輸 口本=明之某些態樣提供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電腦程式產 -,其包含一藉由指令編碼之電腦可讀媒體 體可執行以:傳輪一白人哲 ν Α L3第一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開始之 曰不的下打鏈路傳輸至—或多個無線節點;及在第一上 鏈路傳輸機會期間自該一或多個無線節點接收包含上行鏈 路f料2對於第二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中之-或多個上行鏈 路流之請求的上行鏈路傳輸。 本發明之某些態樣提供—種用於通信之電腦程式產品, 其包含-藉由指令編碼之電腦可讀媒體。該等指令大體可 執行y自存取點接收一包含第一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開 始之心不的下仃鏈路傳輪;及在第一上行鍵路傳輸機會期 146752.doc 201127159 間傳輸一包含上行鏈路資料及對於第二上行鏈路傳輸機會 中之一或多個上行鏈路流之請求的上行鏈路傳輸。 【實施方式】 為了可詳細理解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可藉由參考態樣來 得到上文簡要概述之更特定描述,該等態樣中之一些在所 附圖式中說明。然而,應注意,所附圖式僅說明本發明之 某些典型態樣且因此不應將其視為限制本發明之範疇,因 為描述可准許其他同等有效之態樣。 詞語「例示性」在本文中用以意謂「充當一實例、例子 或說明」。本文中被描述為「例示性」的任一實施例未必 被解釋為比其他態樣較佳或有利。亦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術 語「舊式台」大體指支援802.1 In或IEEE 802.11標準之較 早版本的無線網路節點。 本文中描述之多天線傳輸技術可結合各種無線技術一起 使用,諸如,分碼多重存取(CDMA)、正交分頻多工 (OFDM)、分時多重存取(TDMA)等等。多個使用者終端機 可經由不同之(1)用於CDMA之正交碼頻道、(2)用於TDMA 之時槽或(3)用於OFDM之次頻帶而同時傳輸/接收資料。 CDMA 系統可實施 IS-2000、IS-95、IS-856、寬頻帶 CDMA (W-CDMA)或一些其他標準。OFDM系統可實施IEEE 802.1 1或一些其他標準。TDMA系統可實施GSM或一些其 他標準。此等各種標準在此項技術中係已知的。 本發明之某些態樣提供可用以排程並行傳輸(例如,分 域多重存取(SDMA)傳輸機會(TXOP))的技術及裝置。 146752.doc 201127159 贯例無線通信系統 詞語「例示性」在本文中用以意謂「充當一實例、例子 或說明」。本文中被描述為「例示性」的任一實施例未必 被解釋為比其他態樣較佳或有利。 本文中描述之多天線傳輸技術可結合各種無線技術一起 使用,諸如,分碼多重存取(CDMA)、正交分頻多工 (OFDM)、分時多重存取(TDMA)等等。多個使用者終端機 可經由不同之(1)用於CDMA之正交碼頻道、(2)用於TDMA 之時槽或(3)用於OFDM之次頻帶而同時傳輸/接收資料。 CDMA系統可實施 IS-2000、IS-95、IS-856、寬頻帶CDMA (W-CDMA)或一些其他標準。OFDM系統可實施IEEE 802.1 1或一些其他標準。TDMA系統可實施GSM或一些其 他標準。此等各種標準在此項技術中係已知的。 圖1展示具有存取點及使用者終端機之多重存取ΜΙΜΟ系 統100。為簡單起見,圖1中僅展示一個存取點110。存取 點大體為與使用者終端機通信之固定台,且亦可稱作基地 台或某一其他術語。使用者終端可為固定型或行動型,且 亦可稱作行動台、無線器件、簡稱為「台」或某一其他術 語。存取點110可在任何給定時刻在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 上與一或多個使用者終端機120通信。下行鏈路(亦即,前 向鏈路)為自存取點至使用者终端機之通信鏈路,且上行 鏈路(亦即,反向鏈路)為自使用者終端機至存取點之通信 鏈路。使用者終端機亦可與另一使用者終端機進行同級間 通信。系統控制器130耦接至存取點並提供對存取點之協 146752.doc 201127159 調及控制。 雖然以下部分揭示内容將描述能夠經由SDMA通信的使 用者終端機120,但是對於某些態樣而言,使用者終端機 120亦可包括一些不支援SDMA之使用者終端機。因此,對 於此等態樣,AP 110可經組態以與SDMA使用者終端機及 非SDMA使用者終端機兩者通信。此方法可方便地允許較 舊版本之使用者終端機(「舊式」台)仍部署於企業中,從 而延長其可用壽命,同時允許較新SDMA使用者終端機在 認為適當時被引入。 系統1 00使用多個傳輸天線及多個接收天線用於下行鏈 路及上行鏈路上之傳輸。存取點110配備有個天線,且 表示用於下行鏈路傳輸之多輸入(MI)及用於上行鏈路傳輸 之多輸出(MO)。個選定使用者終端機120之集合共同表 示用於下行鏈路傳輸之多輸出及用於上行鏈路傳輸之多輸 入。對於單純之SDMA,若%個使用者終端機之資料符號 流未藉由某一方式經碼、頻率或時間多工,則需要使 。若可使用利用CDMA之不同碼頻道、利用 OFDM之不相交次頻帶集合等等來對資料符號流多工,則 可大於。每一選定之使用者終端機傳輸使用者特定 資料至存取點及/或自存取點接收使用者特定資料。大體 而言,每一選定之使用者終端機可配備有一或多個天線 (亦即,。AU固選定之使用者終端機可具有相同或不 同數目個天線。 SDMA系統100可為一分時雙工(TDD)系統或一分頻雙工 146752.doc 201127159 (FDD)系統。對於TDD系統,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共用同 一頻帶。對於FDD系統,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使用不同頻 帶。ΜΙΜΟ系統100亦可利用單載波或多載波用於傳輸。每 一使用者終端機可配備有單一天線(例如,為了壓低成本) 或多個天線(例如,在可支援額外成本之情況下)。 圖2展示ΜΙΜΟ系統100中之存取點11〇及兩個使用者終端 機120m及120χ的方塊圖。存取點u〇配備有天線22钝至 224t。使用者終端機12〇m配備有天線252ma至252mu,且 使用者終端機12〇χ配備有天線252以至252^。存取點ιι〇 為一用於下行鏈路之傳輸實體及一用於上行鏈路之接收實 體每使用者終端機120為一用於上行鏈路之傳輸實體 =一用於下行鏈路之接收實體。如本文中所使用,「傳輸 2體」為能夠經由無線頻道傳輸資料的獨立操作之裝置或 益件,且「接收實體」為能夠經由無線頻道接收資料的獨 :操作之裝置或器件。在以下描述中,下#「办」表示下 仃鏈路’下標「」表示上行鏈路,‘個使用者終端機 :選擇用於在上行鏈路上同時傳輸(亦即,^個使用者終 山機可、’·工由SDMA在上行鏈路上同時傳輸至Ap),u使 者’、端機&選擇用於在下行鏈路上同時傳輸(亦即,Μ ^經由8觸在下行鏈路上同時傳輸至4個使用者終端 ”可或可不等於^ ’且^^及u為靜態值或可針 用母与Μ王間隔而改變。可在存取點及使用者終端機處使 波束導引或某-其他空間處理技術。 在上行鏈路上’在經選擇用於上行鏈路傳輸之每一使用 】46752.do, 201127159 者終端機120處,TX資料處理器288接收來自資料源286之 訊務資料及來自控制器280之控制資料。ΤΧ資料處理器 288基於與經選擇用於使用者終端機之速率相關聯的寫碼 及調變方案來處理(例如,編碼、交錯及調變)用於使用者 終端機之訊務資料並提供資料符號流。ΤΧ空間處理器290 對資料符號流執行空間處理並向天線提供傳輸符號流。每 一傳輸器單元(TMTR)254接收並處理(例如,轉換成類比、 放大、濾波及升頻轉換)一各別傳輸符號流以產生一上行 鏈路信號。傳輸器單元254提供上行鏈路信號以用於自天 線252傳輸至存取點。 個使用者終端機可經排程用於在上行鏈路上同時傳 輸。此等使用者終端機中之每一者對其資料符號流執行空 間處理並在上行鏈路上將其傳輸符號流之集合傳輸至存取 點。 在存取點110處,天線224a至224ap接收來自在上行鏈路 上傳輸之全部個使用者終端機的上行鏈路信號。每一 天線224提供一接收之信號至各別接收器單元 (RCVR)222。每一接收器單元222執行與傳輸器單元254所 執行之處理互補的處理,且提供一接收之符號流。RX空 間處理器240對來自接收器單元222的接收之符號流執行接 收器空間處理並提供個恢復之上行鏈路資料符號流。 根據頻道相關矩陣反轉(CCMI)、最小均方差(MMSE)、軟 干擾消除(SIC)或某一其他技術來執行接收器空間處理。 每一恢復之上行鏈路資料符號流為由各別使用者終端機所 146752.doc 201127159 =輸之貝料付號流的估計。RX資料處理器Μ根據用於每 一恢復之上行鏈路資料符號流的速率來處理(例如,解調 變、解交錯及解碼)該流以獲得解碼之資料。可將每一使 用者、端機的解碼之f料提供至f料儲集器施以供儲存 及/或提供至控制器230以供進一步處理。 行鏈路上,在存取點110處,τχ資料處理接 收來自資料源208之用於^個使用者之經排程用於下行鍵 路傳輸之訊務資料、來自控制器23Q之控制資料及可能來 自排程器234之其他資料。可在不同輸送頻道上發送各種 類型之資料。TXf料處理器2縣於經選擇用於每一使用 者〜端機之速率來處理(例如’編碼、交錯及調變)用於該 使用者終端機之訊務資料。TX資料處理器21〇為4個使用 者終端機提供K固下行鏈路資料符號流。TX空間處理器 220對個下灯鏈路資料符號流執行空間處理(諸如,如本 發明中所描述之預寫碼或波束成形),並向天線提供傳輸 符號流。每—傳輸器單心2接收並處理—各別傳輸符號 流以產生—下行鏈路信號。傳輸器單U22提供下行鏈路 信號以用於自天線224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 在每—使用者終端機12G處,天線252接收來自存取點 110之下仃鏈路信號。每一接收器單元254處理一來自相關 聯天線252之接收信號並提供―接收之符號流。Rx空間處 理器260對來自接收器單元254之接收之符號流執行接收器 空間處理並向使用者終端機提供-恢復之下行鏈路資料符 號流。根據C C M J、M M s E或某一其他技術執行接收器空間 146752.doc •12· 201127159 處理。RX資料處理器270處理(例如,解調變、解交錯及解 碼)恢復之下行鏈路資料符號流以獲得用於使用者端機 之解碼資料。 在每—使用者終端機120處,頻道估計器278估計下行鏈 路頻道回應並提供下行鏈路頻道估計,其可包括頻道增益 估計、SNR估計、雜訊方差等。類似地,頻道估計器曰叫 估計上行鏈路頻道回應並提供上行鏈路頻道估計。每一使 用者終端機之控制器280通常基於使用者終端機之下行鍵 路頻道回應矩陣^來導出該使用者終端機之空間渡波矩 陣,其中下標讲指代「第個使用者終端機。控制器咖 基於有效上行鏈路頻道回應矩陣~你來導出存取點之空 間遽波矩陣。每一使用者終端機之控制器280可發送反饋 資訊(例如,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特徵向量、特徵值^ 估計料)至存取點。控制器2觀⑽亦分別控制存取 點110及使用者終端機120處之各種處理單元之操作。 圖3說明可用於一可用於無線通信系統1〇〇内的無線器件 302中之各種組件。無線器件繼為一可經組態以實施本文 中所描述之各種方法的器件之實例。無線器件3〇2可為任 =型之無線節點,諸如,存取點(Ap)或台(使用者終端 無線器件3〇2可包括一控制無線器件3〇2之 二(匕可包括唯讀記憶體(R〇M)及隨機存取記憶體― 兩者)提供指令及資料至處理器3〇4。記憶體地之—部分 146752.doc •13· 201127159 亦可包括非揮發性隨機存取記憶體(NvRAM)。處理器3〇4 通常基於儲存於記憶體306内之程式指令來執行邏輯及算 術運算》記憶體306中之指令可經執行以實施本文中所描 述之方法。 無線器件302亦可包括外殼308,外殼3〇8可包括傳輸器 310及接收器312以允許在無線器件3〇2與遠端位置之間傳 輸及接收資料。傳輸器310及接收器312可組合成一收發器 314。單個或複數個傳輸天線316可附接至外殼3〇8並電輕 接至收發器314。無線器件302亦可包括(未圖示)多個傳輸 器、多個接收器及多個收發器。 無線器件302亦可包括一信號債測器3 1 8,其可用於偵測 由收發器3 14所接收之信號並量化該等信號之位準。信號 偵測器3 1 8可偵測諸如總能量、每符號之每副載波之能 量、功率譜密度的信號及其他信號。無線器件3 〇2亦可包 括用於在處理信號中使用的數位信號處理器(DSP)32〇。 可藉由匯流排系統322將無線器件302之各種組件耦接在 一起’除了資料匯流排之外,匯流排系統322還可包括功 率匯流排、控制信號匯流排及狀態信號匯流排。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舊式」大體指代支援802.1 ln 或802.11標準之較早版本的無線網路節點。 雖然本文關於SDMA描述某些技術,但是熟習此項技術 者應認識到,該等技術通常可應用於利用任何類型多重存 取方案(諸如,SDMA、OFDMA、CDMA及其組合)的系 統0 146752.doc 201127159 圖1至圖3中所示之無線系統可經實施為SDMA系統,其 中存取點處之天線係位於充分不同之方向中,此確保在同 時傳輸之專用於不同使用者終端機的空間流之間無干擾。 對於本發明之某些態樣,圖1至圖3中所示之無線系統可指 代多使用者系統,在多使用者系統中,應用傳輸信號之預 寫碼(波束成形),從而提供在專用於不同使用者終端機的 空間流之間的正交性,而存取點天線未必需要位於充分不 同之方向中。 在分域多重存取(SDMA)方案中,應使自多個台(STA)至 存取點(AP)之上行鏈路(UL)傳輸同步。應依據到達AP之時 間、頻率、封包之所接收冪長度(power length)及空間流之 配置而使UL傳輸同步。 傳輸機會(TXOP)中之背負式資訊 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具有待發送資料之台可發送對 於上行鏈路資源的請求。舉例而言,台可發送配置指示 (AI)訊框至存取點(AP)以請求上行鏈路SDMA傳輸機會 (TXOP)中之空間流。AI訊框可指示上行鏈路SDMA TXOP 中之空間流之所請求數目。AP可以配置回應(AR)訊框回 應AI訊框,配置回應(AR)訊框可指定空間流之授予數目。 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台可將AI訊框背負於上行鏈路 TXOP上,而非發送單獨AI訊框。以一類似方式,AP可將 AR訊框背負於下行鏈路TXOP上,而非發送單獨AR訊框。 在現有上行鏈路TXOP上背負AI訊框意謂無單獨競爭可在 請求另一 TXOP中涉及。結果,此方法可改良用於連續資 146752.doc -15- 201127159 料流之SDMA系統的效率。換言之,相對於單獨TXOP之持 續時間(例如,其可為4 ms)而言,傳輸時間歸因於在現有 TXOP期間發送額外AI或AR訊框的增加(約幾微秒)可忽略 不計。 如將在下文較詳細地描述,背負式資訊(例如,可以其 他方式含於單獨AI或AR訊框中)可以任何合適之方式包括 於現有TXOP中。舉例而言,根據某些態樣,此資訊可聚 集於聚集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A-MPDU)内。或 者,根據某些態樣,此資訊可包括於媒體存取控制(MAC) 標頭内。 在一實例序列中,基於傳輸之AR訊框,AP可(例如)經 由常規競爭藉由傳輸分界指示(DI)來用信號發出即將來臨 之上行鏈路SDMA TXOP。如下文將描述,根據某些態 樣,DI訊框亦可背負於下行鏈路TXOP上,而非在單獨 TXOP中傳輸DI訊框。 在傳輸機會(TXOP)中背負配置指示(AI)及配置回應(AR) 訊框 各種類型之資訊可背負於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TXOP 中。舉例而言,在以下描述中,各種類型之訊框可背負於 現有TXOP中,而非在單獨TXOP中發送此等訊框。此等訊 框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配置指示(AI)、配置回應(AR)、 分界指示(DI)、區塊確認(BA)及區塊確認請求(BAR)訊 框。如下文將較詳細地描述,多種不同訊框組合可背負於 上行鏈路傳輸、下行鏈路傳輸或背負式上行鏈路與下行鏈 146752.doc •16- 201127159 路傳輸之組合中。 圖4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之可藉由AP及台執行的 實例操作400,其在TXOP中利用背負式資訊。如所說明, 操作402至406可由AP執行,而操作408至412可由一或多個 台並行執行。 在402處,AP可傳輸一分界指示(DI)訊框至一或多個 台。如上文所描述,DI可指示上行鏈路SDMA TXOP之開 始。DI可含有關於上行鏈路SDMA TXOP之資訊,諸如, 哪些台可在TXOP中涉及、每一台可使用的空間流之數目 及其類似者。DI可在專用下行鏈路TXOP中作為單獨訊框 發送或背負於下行鏈路TXOP上。 在408處,一台接收DI,DI指示上行鏈路TXOP之開始。 在410處,該台在由DI所指示之上行鏈路TXOP期間傳輸上 行鏈路(UL)資料,其中配置指示(AI)訊框與TXOP中之UL 資料背負在一起。 在404處,AP接收UL資料及對於第二上行鏈路傳輸機會 中之一或多個上行鍵路流的請求。舉例而言,一台可將該 請求作為一與第一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中所發送之UL資料 「背負」在一起的AI發送。以此方式,該台可請求(在第 一傳輸機會期間)用於在第二(隨後)傳輸機會中傳輸之資 源,此可(例如)藉由避免一額外SIF而有助於節省頻寬,該 額外SIF在未背負請求之情況下可以另外方式出現。 在406處,AP傳輸一資料確認(例如,區塊確認或BA)以 及一背負式配置回應(AR)。在412處,該(等)台接收確 146752.doc -17- 201127159 認。 圖5說明根據圖4之操作的具有背負式AI與AR訊框之一 實例訊框交換序列。如所說明,AP在後退週期之後傳輸 DI訊框502(或簡稱為DI),DI訊框502指示即將來臨之 SDMA TXOP之開始。如所說明,DI 502可用以設定足以 覆蓋隨後UL及DL傳輸之NAV持續時間。 在所說明之實例中,DI 502可指定台1至4可在上行鏈路 SDMA TXOP期間傳輸。在上行鏈路SDMA TXOP期間,台 1至4可發送具有資料訊框及背負式AI訊框之上行鏈路A-MPDU 504。每一 AI訊框可指定相應傳輸台對於上行鏈路 TXOP之新請求。 在上行鏈路SDMA TXOP結束後,AP可回應於與UL資料 一起發送之AI而傳輸(使用SDMA) —含有UL資料之區塊確 認(丑八)及八尺訊框的八-]\4?〇11 506至每一台。用以確認上行 鏈路方向中之資料之BA的類型可為高輸送量(HT)即刻區 塊ACK。關於上行鏈路訊框之ACK策略可充當一隱含區塊 ACK請求(隱含BAR),使得即使無外顯BAR與UL資料一起 包括,仍提示AP以BA回應。 圖6說明另一實例訊框交換序列。所說明之交換可自圖5 中之交換序列導出。如圖6中所說明,AP可藉由下行鏈路 SDMA傳輸而傳輸下行鏈路資料至台1至4。下行鏈路A-MPDU 610可將區塊ACK請求(BAR)連同至每一台之下行鏈 路(DL)資料一起聚集。可將關於資料MPDU之ACK策略設 定為區塊ACK ’且可將關於BAR訊框之ACK策略設定為無 146752.doc •18- 201127159 ACK。在下行鏈路方向中使用的區塊ACK之類型可為高輸 送量(HT)延遲區塊ACK,其指示可在某一延遲後傳輸 BA。 因此,由該等台所傳輸之UL A-MPDU 604可含有根據 AP在先前下行鏈路SDMA傳輸中所請求的BA。關於上行 鏈路資料傳輸之ACK策略可為隱含BAR,其指示AP可在下 行鏈路傳輸606中傳輸與AR背負在一起的BA,下行鏈路傳 輸606跟隨在上行鏈路傳輸後的一短訊框間空間(SIFS)之 後。上行鏈路方向中使用的區塊ACK之類型可為HT即刻 區塊ACK,其指示AP可在SIFS之後以BA回應。 圖7說明另一實例雙向訊框交換序列。圖7中之序列可藉 由將含有下行鏈路BA及AR回應之A-MPDU 708中的至台之 下行鏈路資料傳輸(圖6中所示)移動至上行鏈路A-MPDU 712之後而產生。如所說明,A-MPDU 708亦可包括BAR。 DL A-MPDU 708可跟隨在來自台之含有BA、UL資料及AI 的UL A-MPDU 712之後。在此實例交換中,UL A-MPDU 712内之BA可在下行鏈路資料傳輸(圖7中未展示)之前確 認。 圖8說明另一實例雙向訊框交換序列。如所說明,圖8中 之序列可以DI 802開始,DI 802用信號發出一 UL TXOP。 DI 802可用以設定用於隨後UL及DL傳輸的網路配置向量 (NAV)保護時間。在UL TXOP期間,台可發送含有與AI背 負在一起之UL資料的UL傳輸804。UL傳輸8〇4可繼之以含 有BA、至台之DL資料及AR的DL傳輸816。UL傳輸804可
. f C 146752.doc -19- 201127159 繼之以由台發送的單獨UL BA 834,其確認在DL傳輸 816(例如,具有隱含BAR)中發送之DL資料。 背負式分界指示(DI)訊框 如上文所提及,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DI可聚集於下 行鏈路A-MPDU中且因此個別地傳輸至每一經定址之台, 而非將DI作為單獨群組定址之訊框(例如,定址多個台)而 發送。雖然此聚集之DI將僅到達彼等經定址之台,但是將 DI聚集於下行鏈路傳輸上可消除用於個別DI傳輸的單獨傳 輸。此限制可為可接受的,因為當在雙向資料交換中涉及 所有作用中台時,繼之以來自同一組台的上行鏈路TXOP 之下行鏈路TXOP可為一用以操作一協定的自然方式。雖 然背負式DI可增加DL傳輸之長度,但是只要TXOP為相對 於時脈漂移界限的時間,上行鏈路傳輸仍可準確地對準。 如上文所提及,將DI與資料一起(例如,與MPDU—起) 聚集於下行鏈路傳輸上僅為由AP背負之一實例。可被背負 的訊框之其他類型包括BA、BAR及(如下文將描述之)反向 授予(RDG)。 圖9說明利用背負式DI訊框之實例操作900。操作902至 906可由AP執行,而操作908至912可由一或多個台並行執 行。 在902處,可將背負式分界指示(DI)傳輸至一或多個 台。DI可(例如)與區塊ACK請求(BAR)或下行鏈路資料組 合(例如,背負)。如較早所描述,DI可指示上行鏈路 SDMA TXOP之開始並含有關於SDMA TXOP之資訊。 146752.doc -20- 201127159 在908處,一台可接收背負式DI,背負式DI指示上行鏈 路SDMA TXOP之開始。在910處,該台可在UL SDMA TXOP期間將UL資料連同背負式AI訊框(例如,用以請求額 外UL TXOP) —起傳輸。在904處,AP接收UL資料及AI訊 框。在906處,AP傳輸對於UL資料的確認及回應於AI之 AR,在912處由台接收該AR。 圖10說明根據圖9之操作的具有背負式DI之實例交換序 列。實例訊框交換序列可以含有與BAR背負在一起的DI之 DL A-MPDU 1014開始。在SIFS週期後,隨後之上行鏈路 傳輸1012可含有1^區塊入(:反、下一丁乂〇?之八1及1;1^資料。 在上行鏈路SDMA TXOP後,AP可以含有對於每一台的 8八、回應於八1之八11及〇1^資料的8〇]^人傳輸1016回應。〇[ 資料傳輸可指定區塊ACK策略,以使得並不自台引出即刻 回應。因此,可由AP經由隨後DI+BAR傳輸(類似於傳輸 1014)而請求B A,且此循環可重複。HT即刻B A現可在兩 者方向中使用。區塊ACK確認策略可在下行鏈路資料傳輸 上使用以避免在下行鏈路SDMA傳輸後的SIFS回應。 如圖10中所示,AP可傳輸單一背負式DI訊框,而非針 對每一台傳輸具有單獨背負式DI及BAR訊框的DL A-MPDU 1014。舉例而言,如圖11中所說明’ AP可發送一含有群組 定址之DI及BAR訊框的單一 DL傳輸1118。在此狀況下’含 有DI之DL傳輸1118無需作為SDMA傳輸而傳輸。 如圖12中所說明,DI亦可作為一具有一對於多個台之添 加之隱含BAR特性的DL傳輸1220而發送’該等台被授予一 146752.doc -21- 201127159 UL ΤΧΟΡ,且(例如)具有一與AP之HT即刻區塊ACK協議。 此隱含BAR特性意謂接收台將發送其在最近下行鏈路資料 MPDU具有隱含BAR特性時將已傳輸的BA。 如圖13中所說明,雙向訊框交換序列亦可藉由將BAR資 訊包括於DI訊框格式中而形成。組合之DI及BAR訊框經指 示為DI-BAR訊框1322 »除來自DI訊框之資訊外,DI-BAR 訊框1322格式還可含有BAR訊框中所含之對於某一數目個 目的地STA(例如,對於DI部分中所指示的台之子集)的任 何或全部資訊。 作為替代例,如圖14中所說明,DI可包括於單獨訊框 1402中且對於每一台之單獨BAR可包括於SDMA DL傳輸 1424中。DI訊框1402可含有一偏移,上行鏈路SDMA傳輸 可在該偏移後開始。下行鏈路BAR訊框1424可在上行鏈路 SDMA傳輸開始之前被傳輸。因為BAR訊框M24可為相對 較短之訊框,所以在此實例中,上行鏈路SDMA序列之時 序的對準可不會成為一問題。 如圖15中所說明,DI訊框1402及SDMA BAR訊框1424可 按次序交換。關於下行鏈路BAR訊框1424之ACK策略可變 成圖15之序列中的無ACK,且下行鏈路方向中之BA類型 可自HT即刻BA變為HT延遲BA。 圖16說明另一實例訊框交換序列。所說明之序列可採用 以下思想:下行鏈路資料傳輸可足夠短,以便於上行鏈路 SDMA TXOP正確地開始(亦即,在每一個別台處具有足夠 小的時脈漂移)。結果,在此實例中,DI、AI及AR可全部 146752.doc •22- 201127159 被分別背負於〇1^301^入傳輸1626、1^3〇]^入傳輸1612及 DL SDMA BA傳輸1606中。如所說明,來自該等台之UL SDMA傳輸1612可包括UL資料。在此狀況下可無需NAV保 護,因為僅存在SDMA傳輸。 根據某些態樣,如圖17中所示,SDMA DL傳輸1626中 之DI訊框可藉由DL SDMA傳輸1728中之反向授予(RDG)來 替換。可在下行鏈路SDMA訊框1728之MAC標頭内指示 RDG。RDG可經定義以指示接收台可(例如)使用AP使用之 相同空間流而回應於最長下行鏈路傳輸結束之後的AP SIFS以傳輸至AP。因此,RDG可充當隱含DI。 圖18及圖19說明其他實例訊框交換序列。如圖18中所說 明,可將下行鏈路B A及AR訊框連同DI及DL資料一起包括 於初始DL資料傳輸1 830中(可回應於較早接收之UL資料及 AI訊框而分別傳輸BA及AR訊框)。DL資料MPDU可指示在 HT即刻BA策略之下的隱含BAR策略。如所說明,隨後之 UL SDMA傳輸1832可含有BA、UL資料、隨後TXOP之AI 及BAR。UL資料MPDU可指示在HT延遲BA策略之下的區 塊ACK策略。AI MPDU可指示無ACK策略。BAR MPDU可 指示一無ACK策略。 圖19說明一替代訊框交換序列,其中UL MPDU 1904含 有UL資料、AI及BA,UL MPDU 1904繼之以具有BA及AR 之下行鏈路資料MPDU 1936 ^下行鏈路資料訊框可指示隱 含BAR策略。如所說明,上行鏈路BA回應傳輸1938可在 一由隱含DI開始之上行鏈路SDMA TXOP期間發生。舉例 146752.doc •23. 201127159 而言,下行鏈路資料MPDU 1936可指示一隱含BAR ACK策 略,其使接收台在跟隨最長封包的SIFS週期之後以BA MPDU 1938回應。該等台可使用與在先前至台之下行鏈路 傳輸上使用的空間流相同之空間流用於上行鏈路傳輸,因 為隱含DI使上行鏈路傳輸1938發生。 圖20說明一再次利用隱含DI之實例訊框交換序列。如所 說明,下行鏈路資料MPDU 2038指示隱含BAR ACK策略, 其使接收台以BA MPDU 2034轉向在最長封包後的SIFS, 因為在下行鏈路封包上所界定之隱含DI指示一 SIFS回應。 如所說明,外顯DI訊框2002可用信號發出用於UL SDMA 傳輸2004之隨後TXOP,UL SDMA傳輸2004含有聚集之UL 資料及AI。該等UL資料及AI可分別由DL SDMA傳輸2006 中所含之BA及AR來確認。 如圖21中所說明,UL資料及AI可在包括於DL資料傳輸 2142中之8八及人11中被確認,而非利用含有6入及八11之單 獨DL傳輸2006。此外,UL資料傳輸2140可包括UL資料、 AI及 BAR。 添加資訊至MAC標頭 如較早描述,背負式資訊(例如’ AI及AR資訊)可包括於 媒體存取控制(MAC)標頭内。為實現此,可將欄位添加至 控制、管理或資料訊框之MAC標頭以載運相應資訊’諸如 空間流之請求或授予數目。因此,此等攔位可稱作用於AI 之空間流請求數目(RSS)欄位及用於AR之空間流授予數目 (GSS)攔位。相同攔位可經再使用以充當上行鏈路傳輸上 146752.doc -24- 201127159 之RSS欄位及下行鏈路傳輸上之GSS欄位。作為實例,當 設定為〇值時,RSS欄位可指示一終止用於該台的上行鏈路 TXOP之產生的請求。類似地,當設定為0值時,GSS欄位 可指示終止用於該台的上行鏈路TXOP之產生。 在一些狀況下,將欄位添加於MAC標頭内可不會對所謂 之「電子欺騙」攻擊(其中,攻擊者觀測欄位值並將其進 行複製以試圖產生一看起來有效之傳輸)進行防護。為 此,根據某些態樣,RSS及/或GSS欄位可包括於訊息完整 性檢查(MIC)攔位中。封包識別號(PIN)亦可存在於此狀況 下,其可針對每一訊框而更新。默認(by default)可包括此 等設施(facility)的另一選項係(例如)藉由將資訊封裝在邏 輯鏈路控制(LLC)標頭之後而將資訊包括於資料訊框内。 LLC標頭可(例如)藉由在LLC後使用子網路存取協定 (SNAP)並指定乙太網類型(Ethertype)而指示訊框為802.11 傳信訊框。另一選項可為將資訊放置於一管理訊框之訊框 體内並使用802.1 1 w來加密該管理訊框。 注意到當許多MPDU聚集時,聚集AI或AR訊框可比將 RSS/GSS欄位包括於每一 MAC標頭中更有效。 用於上行鏈路AI類型發信的另一選項為添加「更多 TXOP」欄位於MAC標頭内。更多TXOP欄位可為(例如)一 單一位元大小且指示是否在當前TXOP後請求與當前TXOP 有相同特性之另一 TXOP。在此狀況下,可藉由發送AI訊 框而達成改變空間流之數目。 一旦請求,亦可自動地指派新TXOP,且當一或多個未 146752.doc -25- 201127159 使用之TXOP出現時終止新TXOP。在此狀況下,一旦獲得 上行鏈路SDMA ΤΧΟΡ,便無外顯上行鏈路傳信可能發 生。 根據某些態樣,當資源變得可用時,可藉由ΑΡ以未經 請求之方式來傳輸AR以更新空間流之數目。接收台可回 應於接收到一未經請求之AR而發送ACK。 ΑΙ、AR及DI訊框之格式化 根據某些態樣,AI/AR/DI訊框可經格式化為一動作訊 框。在此等狀況下,可在動作與動作無ACK之間存在一選 擇,此視含有訊框之ΡΗΥ協定資料單元(PPDU)是否接收一 即刻返回訊框而定。當經格式化為控制訊框時,ACK策略 可根據定義而為固定的(亦即,類似於RTS及CTS,分別為 對於ΑΙ即刻回應,對於AR無回應),或ACK策略欄位經包 括以視訊框得以聚集於其中之PPDU而控制ACK策略(類似 於BAR訊框内之ACK策略欄位)。下文描述ΑΙ、AR及DI訊 框之實例格式化。 在圖22至圖26中,各種類型訊框之各種實例欄位經展示 以說明可使用的實例訊框格式。根據某些態樣,此等圖中 所說明之實例欄位中的一些可為可選的、需要的或完全不 使用的。此外,根據某些態樣,可將此等圖中未展示的各 種欄位用作一替代欄位,或除所展示之欄位外,還可使用 此等圖中未展示的各種欄位。 圖22說明AI訊框之一實例格式化。如所說明,AI訊框可 經格式化為一未加密動作(無ACK)訊框2202或加密動作(無 146752.doc •26· 201127159 ACK)訊框 2204。 如所說明,AI動作訊框可含有一訊框控制(fc)欄位、持 續時間(dur)攔位、目的地位址(da)攔位、源位址(sa)欄 位、基本服務集識別符(BSSID)欄位、序列控制(sc)欄位、 ' 類別欄位、動作櫚位、空間流之請求數目(rss)攔位及訊框 - 檢查序列(fcs)欄位,共3 1個八位元組。da攔位可含有AP之 MAC位址(通常稱作基本服務集識別符或BSSID),sa欄位 可含有台自身之MAC位址。BSSID可含有AP之MAC位址; sc欄位可含有訊框序號。類別欄位可含有動作訊框體之類 別(例如,很高輸送量-VHT),動作欄位可含有動作訊框體 之名稱(在此狀況下,AI)。rss欄位可含有空間流之請求數 目。fcs欄位可含有循環冗餘檢查(CRC)。AI動作訊框之加 密版本可另外含有具有密碼區塊鏈接訊息鑑認碼(CBC-MAC)協定標頭(ccmp hdr)及訊息完整性碼(mic)之計數器 模式(CTR),密碼區塊鏈接訊息鑑認碼(CBC-MAC)協定標 頭(ccmp hdr)及訊息完整性碼(mic)允許加密訊框及檢查訊 框之完整性。管理類型訊框之加密假定支援802.1 lw。 當作為動作無ACK訊框傳輸時,AI可不會引起即刻回 - 應。 作為潛在效能增益之實例說明,假定一 200 Mbps PHY 速率,A-MPDU傳輸時間可歸因於非加密AI之AI訊框的添 加而增加約1.24微秒(ms)且可歸因於加密AI訊框之添加而 增加約1.8 8似。相對於約4微秒OOTXOP大小,此增加可 忽略不計(分別為0.03%及0.05%)。 146752.doc -27- 201127159 如圖23中所說明,AR訊框亦可經格式化為一未加密動 作(無ACK)訊框23 02或加密動作(無ACK)訊框2304。如所 說明,訊框2302及2304可包括與圖22中所示之AI訊框2202 及2204相同類型之欄位。 圖24說明AI及AR訊框之實例格式化。在此實例中,AI 及AR訊框可分別經格式化為控制訊框2402及2404。AI訊 框可含有一訊框控制(fc)欄位、持續時間(dur)欄位、目的 地位址(da)欄位、源位址(sa)欄位、空間流之請求數目(rss) 欄位及一訊框檢查序列(fcs)欄位,總共21個八位元組。da 欄位可含有AP之MAC位址(通常稱作基本服務集識別符或 BSSID),sa攔位可含有台自身之MAC位址。 AR訊框可含有fc欄位、dur欄位、da欄位、空間流之授 予數目(gss)欄位及fcs欄位,總共15個八位元組。da欄位可 含有台之位址。 當視PPDU特性而需要控制即刻回應時可必須添加ACK 欄位。使用36 Mbps OFDM速率,傳輸持續時間可為用於 AI控制訊框之約28 w及用於AR控制訊框之約24 w。控制 訊框可經聚集為A-MPDU之部分。 如上文所描述,AI及AR控制訊框可經聚集為A-MPDU之 部分,但其回應策略根據定義而為固定的。合適之回應策 略可為在接收含有AI之PPDU後的SIFS中傳輸含有AR之 PPDU,及AR MPDU不引出即刻回應。 圖25說明用於將DI訊框格式化為控制訊框2502之實例。 DI控制訊框可含有fc欄位、dur攔位、da攔位、di info欄位 -28- 146752.doc 201127159 及fcs欄位,總共21個八位元組。如所說明,di info欄位 2504可含有台之每一空間流(ss0-ss7),每一空間流(ssO-ss7)經指派以在其上傳輸。台識別符假定為7位元大小,總 共128個台。di info欄位以此方式可變成56位元或7個八位 元組長度。da欄位可含有廣播或多播位址,或在個別地發 送至一台時的單播台位址。當使用36 Mbps OFDM時DI控 制訊框傳輸持續時間為2 8 。 圖26說明用於將DI訊框格式化為一未加密之動作(無 ACK)訊框2602或加密之動作(無ACK)訊框2604之實例。可 以或不以使用密碼區塊鏈接訊息鑑認碼協定(CCMP)加密 之計數器模式來執行格式化。 多個台之上行鏈路訊框交換序列 雖然所說明之實例序列假定四個台以促進理解,但是熟 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本文所呈現之技術可應用於具有更 大數目個台之系統。在此等狀況下,當存在比上行鏈路 SDMA ΤΧΟΡ内之可用ΤΧΟΡ多的台時,多個上行鏈路 SDMA ΤΧΟΡ可用以定址所有台。在此等狀況下,ΑΡ可具 有對於此狀況下上行鏈路ΤΧΟΡ之間的時間的若干選項: 常規後退、減少之後退、DIFS、PIFS或SIFS。每一間隔可 具有相對於網路中之其他競爭者的不同公平特性,及相對 於總效率之不同特性。在定址上行鏈路SDMA ΤΧΟΡ中之 所有當前作用中台的ΤΧΟΡ之區塊之間,ΑΡ可允許競爭發 生(亦即,插入後退),此允許其他上行鏈路傳輸發生(例 如,類似來自重疊網路之txop外ΑΙ傳輸、舊式傳輸或DI傳 146752.doc -29- 201127159 輸)。此方法假定PIFS時間在定址所有台之TXOP區塊内的 ΤΧΟΡ之間。 根據某些實施例,第一組上行鏈路ΤΧΟΡ Τ!可提供對於 第一組台(例如,STA 1至STA 4)的存取。ΤΧΟΡ繼之以PIFS 以允許空閒頻道評估(CCA)之一時槽。ΑΡ可接著發送一第 二;DI,繼之以用於第二組台(例如,STA 5至STA 8)之一組 上行鏈路ΤΧΟΡ Τ2。第三DI組之後可跟隨用於第三組台(例 如,STA 9至STA 11)之ΤΧΟΡ Τ3。在第三組上行鏈路ΤΧΟΡ Τ3之後,ΑΡ可已定址所有已請求及/或成功繼續上行鏈路 ΤΧΟΡ之STA ,且後退可跟隨。在ΑΡ處之後退週期期間, 另一台(例如,STA 12)可發送ΑΙ至ΑΡ,請求上行鏈路 ΤΧΟΡ。ΑΡ處之後退可繼續且當其期滿時,ΑΡ可傳輸另一 DI以開始下一輪上行鏈路ΤΧΟΡ。(用於STA 1至STA 11)的 上行鏈路ΤΧΟΡ之第一區塊中的所有其他上行鏈路傳輸含 有新ΤΧΟΡ請求,使得ΑΡ可產生新ΤΧΟΡ。在此反覆中, STA 12亦可接收一上行鏈路ΤΧΟΡ。 如所提及,上文描述之許多實例序列依賴ACK策略設定 以實現所要回應,其中實例ACK策略設定在相應圖中加以 說明。ACK策略可根據以下描述而設定。 可在非指定之延遲後且當BAR之接受者接下來有機會傳 輸時傳輸對HT延遲BAR之BA回應。可在BAR之接受者所 擁有的稍後ΤΧΟΡ或BAR之發送者所擁有的當前或稍後 ΤΧΟΡ中使用反向特徵來傳輸此回應。 可在ΗΤ延遲ΒΑ協議下使用BAR及ΒΑ訊框之無Ack特 146752.doc -30· 201127159 徵。 含有一設定為1之BAR Ack策略或BA Ack策略攔位的 BAR或BA訊框可指示對於此等控制訊框預期無確認。另 外,可在SIFS之後預期ACKMPDU回應。 BAR Aek策略或BA Ack策略櫥位之設定可經獨立地執行 用於與相同HT延遲B A協議相關聯之BAR及BA訊框。此等 欄位之值的全部四個組合皆有效。 BAR Ack策略或BA Ack策略欄位之設定係動態的,且可 自PPDU變化至PPDU。 上文所描述之方法之各種操作可由能夠執行相應功能之 任何合適構件來執行。構件可包括各種硬體及/或軟體組 件及/或模組,其包括但不限於電路、特殊應用積體電路 (ASIC)或處理器。大體而言,在存在諸圖中所說明之操作 的情況下,彼等操作可具有具類似編號之相應的對應構件 加功能組件及/或電路.舉例而言,圖4及圖9中說明的區 塊402至412及902至912對應於圖4A及圖9A中說明的電路 區塊 402A至 412A及 902A至 912A。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言吾「判定」涵蓋多種動作。舉例而 B,判疋j可包括推算、計算、處理、導出、調查、查 找(例如,在表、資料庫或另一資料結構中查找)、查明^ 其類似動作。又,「判定」可包括接收(例如,接收資訊)、 ,取(例如,存取記憶體t之資料)及其類似動作。又,「判 定」可包括解析、選擇、挑選、建立及其類似動作。 上文所描述之方法之各㈣作可由能夠執行該等操作之 [S1 146752.doc •31 - 201127159 組件、電路及/或 之任何操作可由 任何合適構件(諸如,各種硬體及/或軟體 模組)來執行。大體而言,諸圖中所說明 月b夠執行該等操作之相應功能構件來執行 結合本發明而描述及在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中所陳述之各 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及電路可藉由經料以執行本文 中所描述之功能的通用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 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信號(fpga) 或其他可程式化邏輯器件(PLD)'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 離散硬體組件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或執行。通用處理器可 =微處理器,但在替代例巾,處理器可為任何市售處理 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實施為計算 器:之纽合,例如,DSP與微處理器之組合、複數個微: 理态、結合DSP核心之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任—其他此 組態。
結合本發明所描述之方法或演算法的步驟可直接具體化 於硬體、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模組,或硬體與軟體模組之 組合中。軟體模組可駐留於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形式之 儲存媒體中。▼使用之儲存媒體的—些實例包括隨機存取 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〇M)、快閃記憶體、EpR〇M 記憶體、EEPROM記憶體、暫存器、硬碟、抽取式磁碟' CD-ROM等等。軟體模組可包含單一指令或許多指令,且 可在若干不同程式碼片段上、在不同程式中及跨越多個儲 存媒體分布。可將儲存媒體耦接至處理器,使得處理器可 自儲存媒體讀取資訊及將資訊寫入至儲存媒體。在替代例 146752.doc •32· 201127159 中’儲存媒體可整合至處理器。 本文中所揭*之方法包含用於達成所描述方法之一或多 個步驟或動作。方法步驟及/或動作可在不脫離中請專利 範圍之範嘴的情況下彼此互換。換言之,除非規定步驟或 動作之特定:欠序’否則可在不脫離巾請專利範圍之範禱的 情況下修改特定步驟及/或動作之次序及/或使用。 所描述之功能可以硬體、敕體、拿刃體或其任何組合來實 施。若以軟體來㈣’則可將功能作為—或多個指令而儲 存於電腦可讀取媒體上。儲存媒體可為可由電腦存取之任 何可用媒體。藉由實例且並非限制’此電腦可讀媒體可包 ^ : Ram、ROM、EEPROM、cd_r〇m 或其他光碟儲存 益、磁碟儲存器或其他磁性儲存器件,或可用以載運或儲 存呈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之所要程式碼並可由電腦存取的 任何其他媒體。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 碟(CD)、雷射光碟、光碟、數位通用光碟(dvd)、軟性磁 碟及BlU-ray⑧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現資料, 而光碟藉由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現資料。 因此’某㈣樣可包含用於執行本文中所呈現之操作的 電腦程式產品。舉例而纟’該電腦程式產品可包含儲存有 (及/或編碼有)指令之電腦可讀媒體,該等指令可由一或多 個處理器執行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操作。對於某些態 樣,該電腦程式產品可包括封裝材料。 亦可在傳輸媒體上傳輸軟體或指令。舉例而言,若使用 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數位用戶線(亂)或無線 146752.doc -33- 201127159 技術(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而自一網站伺服器或 其他遠端源傳輸軟體,則將同轴電纜、光纖電纜、雙絞 線、DSL或無線技術(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包括於 傳輸媒體之定義中。 另外’應瞭解’用於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及技術的 模組及/或其他適當構件可在適用時由使用者終端機及/或 基地台下載及/或以其他方式獲得。舉例而言可將此器 件輕接至飼服器以促進用於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的構 件之轉移。或者’可經由儲存構件(例如,RAM、R〇M、 諸如緊密光碟(CD)或軟性磁碟之實體儲存媒體,等等)來 提供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方法,以使得使用者終端機及/ 或基地台可在將儲存構件耦接或提供至器件後即獲得各種 方法此外,可利用用於將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及技術提 供至斋件的任何其他合適技術。 應理解,申請專利範圍不限於以上所說明之精確組態及 組件。可在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的情況下,在上文 所述之方法及裝置的排列、操作及細節中做出各種修改、 改變及變化。 【圖式簡單說明】 圖1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的分域多重存取(sdma) 多輸入多輸出(ΜΙΜΟ)無線系統; 圖2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的一存取點及兩個使用 者終端機之方塊圖; 圖3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的可在無線器件中利用 146752.doc -34- 201127159 之各種組件; 圖4說明根據本發明之笨此自 承升如a心呆些態樣的用於背負配置指示 (AI)及配置回應(AR)訊框之實例操作; 圖4 A說明能夠執行圖4中所說明之操作之實例電路; 圖5至圖8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的SDMA系統中之 實例訊框交換序列; 圖9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之用於背負一分界指示 (DI)訊框的實例操作; 圖9 A說明能夠執行圖9中所說明之操作之實例電路; 圖10至圖21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的一 sdmA系統 中之實例訊框交換序列;及 圖22至圖26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的用於格式化 AI、AR及DI訊框之實例。 146752.doc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多重存取ΜΙΜΟ系統/SDMA系統 110 存取點/AP 120 使用者終端機 120a 使用者終端機 120b 使用者終端機 120c 使用者終端機 120d 使用者終端機 120e 使用者終端機 120f 使用者終端機 120g 使用者終端機 )C -35- c 201127159 120h 使用者終端機 120i 使用者終端機 120m 使用者終端機 120x 使用者終端機 130 系統控制器 208 資料源 210 TX資料處理器 220 TX空間處理器 222 接收器單元(RCVR)/傳輸器單元 222a 接收器單元(RCVR)/傳輸器單元 222ap 接收器單元(RCVR)/傳輸器單元 224 天線 224a 天線 224ap 天線 228 頻道估計器 230 控制器 232 記憶體 234 排程器 240 RX空間處理器 242 RX資料處理器 244 資料儲集器 252 天線 252ma 天線 252mu 天線 146752.doc -36· 201127159 252xa 天線 252xu 天線 254 傳輸器單元(TMTR)/接收器單元 254m 傳輸器單元(TMTR)/接收器單元 254mu 傳輸器單元(TMTR)/接收器單元 254xa 傳輸器單元(TMTR)/接收器單元 254xu 傳輸器單元(TMTR)/接收器單元 260 RX空間處理器 260m RX空間處理器 260x RX空間處理器 270 RX資料處理器 270m RX資料處理器 270x RX資料處理器 272m 資料儲集器 272x 資料儲集器 278 頻道估計器 278m 頻道估計器 278x 頻道估計器 280 控制器 280m 控制器 280x 控制器 282m 記憶體 282x 記憶體 286 資料源 146752.doc -37- 201127159
286m 資料源 286x 貢料源 288 TX資料處理器 288m τχ資料處理器 288x ΤΧ資料處理器 290 ΤΧ空間處理器 290m ΤΧ空間處理器 290x ΤΧ空間處理器 302 無線器件 304 處理器 306 記憶體 308 外殼 310 傳輸器 312 接收器 314 收發器 316 傳輸天線 318 信號偵測器 320 數位信號處理器(DSP) 322 匯流排系統 402A-412A 電路區塊 502 DI訊框/DI 504 上行鏈路A-MPDU 506 A-MPDU 602 DI 146752.doc -38- 604201127159 606 610 702 708 712 802 804 816 834 902A-912A 1012 1014 1016 1118 1220 1322 1402 1424 1606 1612 1626 1728 1830
UL A-MPDU 下行鏈路傳輸 下行鏈路A-MPDU DI
下行鏈路 A-MPDU/DL A-MPDU UL A-MPDU DI UL傳輸 DL傳輸 UL BA 電路區塊 下行鏈路傳輸 DL A-MPDU SDMA傳輸 DL傳輸 DL傳輸 DI - B A R "IfL + 匡 DI訊框 SDMA DL傳輸 DL SDMA BA傳輸 UL SDMA傳輸 DL SDMA傳輸 下行鏈路SDMA訊框/SDMA傳輸 初始DL資料傳輸 146752.doc -39- 201127159 1832 隨後之UL SDMA傳輸 1902 DI 1904 UL MPDU 1936 下行鏈路資料MPDU 1938 上行鏈路BA回應傳輸 2002 外顯DI訊框 2004 UL SDMA傳輸 2006 DL SDMA傳輸 2034 BA MPDU 2038 下行鏈路資料MPDU 2102 DI 2140 UL資料傳輸 2142 DL資料傳輸 2202 未加密之動作(無ACK)訊框/AI訊框 2204 加密之動作(無ACK)訊框/AI訊框 2302 未加密之動作(無ACK)訊框 2304 加密之動作(無ACK)訊框 2402 控制訊框 2404 控制訊框 2502 控制訊框 2504 di info欄位 2602 未加密之動作(無ACK)訊框 2604 加密之動作(無ACK)訊框 146752.doc -40-

Claims (1)

  1. 201127159 七 、申請專利範圍: L 無線通信系統中排程來自多個無線節點之 資枓之同時傳輸的方法,其包含: 之 ^輪-包含—第_上㈣路傳輸機會之—開始之 不的了行鏈路傳輸至一或多個無線節點;及 日 點傳輸機會期間自該—或多個無線節 機會中之_!戈路貧料及一對於一第二上行鍵路傳輪 2如請行鏈料的請求之上行鏈路傳輸。 / 、之方法,其中該接收包含接收經由一分域 重f取⑽嫩)方案發送之資料的同時傳輪。域多 3·如μ求们之方法,其中該傳輸包含 取(SDMA)方案傳輸。 π域夕重存 4. 如明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傳輸包含傳輸-包含一經〜 址至:無線節點群組的分界指示之下行鏈路傳輸。、疋 5. 如請求項1之方、、表 至不同^:: 中該傳輸包含傳輸-包含經定址 不门無線即點之複數個分界指示的下行鏈路傳輸。 6·如μ求項丨之方法’其中該傳輸包含傳輸 -或多個無線節點之至少一分界指示及下行鍵路= 下行鏈路傳輸。 吟貝枓的
    如請求項1之方法,纟中該傳輸包含傳輸-包含至„、 區塊確認請求之下行鏈路傳輸。 夕 8.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 傳輸之下行鏈路資料 如請求項1之方法, 其中該接收包含接收包含對^jp 之至少一確認的上行鏈路傳輸。 其中該接收包含接收包含至少—區 146752.doc 201127159 塊確認請求之上行鏈路傳輪。 ίο. 11. 12. 13. 14. 15. 1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傳輸包含傳輸-W 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開始之該指示及—區塊確認、一 區塊確認請求或下行鏈路資料中之至少—者的下 傳輸。 俗 一種用於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中排程資料自-無線節點至 一存取點之傳輸的方法,其包含: “存取點接收—包含—第—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一 開始之一指示的下行鏈路傳輸;及 一上行鏈路傳輸機會期間傳輸-包含上行鏈路 貝丫 _⑥第—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中之-或多個上 订鏈路流之請求的上行鏈路傳輸。 ::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接收包含接收經由一分域多 重存取(SDMA)方轉送_下行鏈路傳輸。 如凊求項11之方法,盆由姑推 八中該傳輸包含經由一分域多重存 = MA)方案將該上行鏈路傳輸與自其他無線節點所 發:之上行鏈路傳輸一起同時傳輸。 項11之方法’其中該傳輸包含在該上行鏈路傳輸 :』對於先前接收之下行鏈路資料的至少一確認。 中傳輪’其巾該傳輸包含在該上行鏈路傳輸 3至 >、一區塊確認請求。 =項11之方法,其中該接收包含接收-包含該第一 =路傳輸機會之該開始之該指示及一區塊確認、一 認請求或下行鏈路資料中之至少-者的下行鏈路 146752.doc 201127159 傳輸》 17.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2傳輸器’其用於將—包含—第—上行鏈路傳輸機會 之-開始之一指示的下行鏈路傳輸傳輸至_或多 節點;及 …… —接收g ’其用於在該第—上行鏈路傳輪機會期間自 δ亥-或多個無線節點接收包含上行鏈路資料及一對於一 2上行鏈㈣輸齡巾之—❹個上行料流之請求 的上行鏈路傳輪。 18. 如請求項17之裝苴 八ρ 〇 〃中錢收心組態以接收經由- lQ =1存取(SDMA)方案所發送的資料之同時傳輸。 19 ·如s青求項j 7之驶 寻勒 繁一裝置,其中该傳輪器經組態以將一指示一 笫上仃鏈路傳輸機會之一 個益給— 同始的汛框傳輸至該一或多 個·,.、線卽點,傳輸包含經 案傳輪。 刀域夕重存取(SDMA)方 20. 如請求項17駐 至一 | @ >Λ·、 八邊下行鏈路傳輸包含一經定址 無線郎點群組之分界指示。 21. 如請求項17之裳置,其中該 不同盔線〜 Χ仃鏈路傳輸包含經定址至 …、線即點之複數個分界指示。 22. 如睛求項I?之奘罟 或多個、 5亥下行鏈路傳輸包含用於該一 23. 如請求項17 ^日不及下行鏈路資料。 塊確認請求。、其中該下行鏈路傳輸包含至少一區 24. 如請求項17之裝置,其中 仃鏈路傳輸含有對於先前 146752.doc C 201127159 傳輸之下行鏈路資料的至少一確認。 25. 如請求項17之裝晋,甘士 區 上 區 置其中s亥上行鏈路傳輸含有至少 塊確認請求。 26. 如請求項17之裝晋,甘士 裒置,其中该下行鏈路傳輸包含該 仃鏈路傳輸機會之該開始之該指示及_ 塊確認請求或下行鏈路資料中之至少—者。% 27.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上行 -接收S ’其用於自__存取點接收—包含 — 鍵路傳輸機會之一間私 J -傳":下行鏈路傳輸;及 = 其用於在該第一上行鏈路傳輪機會 輸u 3上仃鏈路資料及一對於一第二上行鍵 會中之-或多個上行鏈路流之請求的上行鍵路别機 28·如請求項27之裝置,其中該接收器經組態 ^ 分域多重存取(咖A)方㈣送㈣下行由— 29·如請求項27之裝置,其中該傳輸⑽組態八域 ::::Γ)方案將該上行鏈路傳輪心他= 即點發达的上行鏈路傳輸一起同時傳輪。 3〇:=:之襄置’其中該上行鏈路傳輪包含對於先前 接收之下行鏈路資料的至少一確認。 31. 如清求項27之裝置,其中該上行鏈路傳輪區 塊確認請求。 至^ 32. 如請求項27之裝置,其中該下行鏈路傳輪包含該第〆上 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開始之該指示及—區塊確認一區 塊確認請求或下行鏈路資料中之至少一者。 J46752.doc 201127159 33.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用於將-包含-第—上行鍵路傳輸機會之—開始之— 指示的下S鏈路傳輸傳輸至一或多個無線節點 件;及 再 用於在該第一上行鏈路傳輸機會期間自該-或多個叙 線節點接收包含上行鏈路資料及—對於—第路 :::會之…個上行一請求―:: :长項33之裝置’其中該用於自該一或多個無線節點 接收上行鏈路傳輸的構件經㈣以接收經由—分域多重 存取(SDMA)方案所發送的資料之同時傳輸。 认::求項33之裝置,其中該用於傳輸之構件經組態以傳 輸-指不-第—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開始的訊框至該 一或多個無線節點’傳輸包含經由-分域多重存取 (隨A)方案之傳輸。 夕仔取 36·=求項^之裝置’其中該下行鏈路傳輪包含—經定址 一無線節點群組之分界指示。 A :::項二之裝置,其中該下行鏈路傳輪包含經定址至 不同…、線節點之複數個分界指示。 38 =:項33之裝置,其中該下行鏈路傳輸包含用於該- 求;;線節點之至少一分界指示及下行鏈路資料。 月項33之裝置,其中該下行 塊確認請求。 ㈣路料Μ至少-區 r欠項33之|置,其中該上行鏈路傳輪含有對於先前 146752.doc 201127159 傳輸之下行鏈路資料的至少一確認。 (¾ 41.如請求項33之裝置,其中該上行鏈路傳輪含有至少 塊確認請求。 1如請求項33之裝置,其中該下行鏈路傳輪包含該第一上 行鏈路傳輸機會之該開始之該指示及1塊m 塊確認請求或下行鏈路資料中之至+ — ° 43. 一,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排程資料自一無線節點至 一存取點之傳輸的裝置,其包含: ::自该存取點接收一包含一第—上行鏈路傳輸機會 開始之一指示的下行鏈路傳輪的構件;及 用二在該第—上行鏈路傳輸機會期間傳輸—包含上行 路二抖及一對於一第二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中之-或多 個上仃鏈H的請求之上行鏈路傳輸的構件。一 構件^43之裝置’其中該用於接收該下行鏈路傳輸之 構件包含用於接收經由一 送的該下行鍵路傳輸的構件 存取(SDMA)方案發 該用於傳輸該上行鏈路傳輸之 _ ;、二 分域多重存取(SDMA)方案將該上 仃傳輸與自其他無線節點發送之上 同時傳輸的構件。 得翰起 ^ π求項43之裝置,其中該上行鏈路傳輪包含對於先前 收之下行鏈路資料的至少一確認。 如μ求項43之裝置’其t該上行鏈路傳輸包含至少一區 塊確認請求。 & 146752.doc 201127159 48·如請求項43之裝置,其中該 行鏈路傳I Μ备 丁路傳輸包含該第一上 ㈣路傳輪機會之該開始之該指示 塊確認請求或下行鏈路資料中之至少—者確…一區 49.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電腦程 編碼之電腦可讀㈣包含一藉由指令 作: 矛扣7 了執仃以進行以下動 一包含一第-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開始之—指 不的下行鍵路傳輪至—或多個無線節點,·及 在該第-上行鏈路傳輸機會期間自該一或多 μ 點接收包含上行鏈路資料 …即 撒奋士 對於一第一上行鏈路傳輸 會令之一或多個上行鏈路流的請求之上行鏈路傳輸。 5°. 一種用於通信之電腦程式產。W包含一藉由指專二 之電腦可讀媒體,”指令可執行以進行以下動作:、為碼 自該存取點接收-包含—第—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之— 開始之一指示的下行鏈路傳輸;及 在該第-上行鏈路傳輸機會期間傳輸一包含上 ^料及H第:上行鏈路傳輸機會中之—或多 行鏈路流的請求之上行鏈路傳輸。 S} 146752.doc
TW099105883A 2009-02-27 2010-02-26 Piggybacking information in transmit opportunities TW20112715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635309P 2009-02-27 2009-02-27
US12/711,861 US8976741B2 (en) 2009-02-27 2010-02-24 Piggybacking information in transmit opportuniti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7159A true TW201127159A (en) 2011-08-01

Family

ID=42199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05883A TW201127159A (en) 2009-02-27 2010-02-26 Piggybacking information in transmit opportunitie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976741B2 (zh)
EP (1) EP2401887A1 (zh)
JP (1) JP5318974B2 (zh)
KR (1) KR101357706B1 (zh)
CN (1) CN102318428B (zh)
TW (1) TW201127159A (zh)
WO (1) WO201009949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4594B (zh) * 2014-04-07 2017-08-01 英特爾Ip公司 客戶端特定之頻率偏移估測技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24512B1 (en) 2009-03-24 2018-03-20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OFDMA with block tone assignment for WLAN
US9397737B2 (en) * 2009-07-07 2016-07-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destination stations in WLA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US10383141B2 (en) 2009-09-23 2019-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SDMA transmit opportunity scheduling
US8886755B1 (en) * 2009-12-09 2014-11-1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from multiple stations
US8982758B2 (en) * 2010-03-29 2015-03-17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efficient acknowledgement for UL MU MIMO and uplink OFDMA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337961B2 (en) 2010-06-15 2016-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very high throughput WLAN acknowledgment frames
FR2962294A1 (fr) * 2010-06-30 2012-01-06 France Telecom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regulation d'emission dans un reseau de telecommunication
US8989213B2 (en) 2010-09-15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layer header with access point identifier
US9628226B2 (en) 2010-09-30 2017-04-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lock acknowledgement with retransmission policy differentiation
US8619786B2 (en) * 2010-10-20 2013-12-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cilitating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 for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KR101237454B1 (ko) * 2011-02-24 2013-02-26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ack의 전송기회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N102684852A (zh) * 2011-03-31 2012-09-19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帧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US8730960B2 (en) * 2011-10-25 2014-05-20 Cisco Technology, Inc. Providing multicast transmissions with partial state block acknowledgments and retries
US20130301625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imited Aggregation of information unit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232502B2 (en) 2012-10-31 2016-0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link 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4823386B (zh) * 2012-12-18 2018-08-14 英特尔公司 使用逆向授权进行ToF定位的无线站和方法
US9419752B2 (en) * 2013-03-15 2016-08-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operation of uplink 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0097315B2 (en) 2013-04-19 2018-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p scheduling and acknowledgement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US20150036673A1 (en) * 2013-07-30 2015-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multi-destination traffic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860174B2 (en) 2013-08-28 2018-0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knowledgment of multi-user uplink wireless transmissions
US9295074B2 (en) 2013-09-10 2016-03-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cknowledgement, error recovery and backoff operation of uplink 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0230497B2 (en) 2013-11-01 2019-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tocols for multiple user frame exchanges
US9961510B2 (en) * 2013-11-01 2018-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tocols for multiple user frame exchanges
JP6262852B2 (ja) * 2013-11-07 2018-01-17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lanにおけるマルチユーザアップリンク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US9544914B2 (en) 2013-11-19 2017-01-10 Intel IP Corporation Master station and method for HEW communication using a transmission signaling structure for a HEW signal field
US9325463B2 (en) 2013-11-19 2016-04-26 Intel IP Corporation High-efficiency WLAN (HEW) master station and methods to increase information bits for HEW communication
US9900906B2 (en) 2013-11-19 2018-02-20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multi-user scheduling in 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
CN104734836A (zh) * 2013-12-23 2015-06-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WO2015130335A1 (en) * 2014-02-25 2015-09-03 Intel IP Corporation Uplink or downlink mu-mimo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2262183B1 (ko) * 2014-04-04 2021-06-07 뉴라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수신 확인 방법 및 다중 사용자 전송 방법
JP2017525196A (ja) 2014-06-12 2017-08-31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wlanにおけるサブチャネル割り当て
US10499418B2 (en) * 2014-07-09 2019-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user uplink control and scheduling via aggregated frames
WO2016014969A1 (en) 2014-07-24 2016-01-28 Marvell Semiconductor, Inc. Group acknowledgement for multiple user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20160065466A1 (en) * 2014-08-28 2016-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gnaling multi-destination aggregated multi-user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s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4080801A3 (en) 2014-09-29 2022-12-07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requesting and sending block acknowledgement
EP3213575A1 (en) * 2014-10-29 2017-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sdma transmit opportunity scheduling
US10321457B2 (en) 2014-11-28 2019-06-11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multi-user uplink transmission
US10257854B2 (en) * 2015-02-02 2019-04-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anagement of uplink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20160234834A1 (en) * 2015-02-09 2016-08-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Wireless LAN Multi-User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US10111258B2 (en) 2015-02-13 2018-10-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ceiver initiated protection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xchange
US10334475B2 (en) 2015-03-06 2019-06-2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hort packet optimization in WLAN systems
US10158474B2 (en) * 2015-05-06 2018-1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lock acknowledgement mechanism for acknowledging DL-MU data on UL-MU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85901B2 (en) * 2015-05-27 2018-05-29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ations
US10560242B2 (en) 2015-09-08 2020-02-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911185B2 (en) 2015-09-10 2021-02-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6652468B2 (ja) * 2015-09-10 2020-02-26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7070393A1 (en) 2015-10-20 2017-04-27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Acknowledgment data unit for multiple uplink data units
US11082888B2 (en) 2015-10-20 2021-08-03 Nxp Usa, Inc. Single acknowledgment policy for aggregate MPDU
US10256961B2 (en) * 2015-10-23 2019-04-0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Acknowledgment of uplink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ransmission
WO2017095147A1 (ko) * 2015-11-30 2017-06-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프레임의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 장치
US10313923B2 (en) 2016-02-19 2019-06-0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Acknowledgement of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10873878B2 (en) 2016-02-19 2020-12-22 Nxp Usa, Inc. Acknowledgement of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EP3417557A1 (en) 2016-02-19 2018-12-26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Acknowledgement of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10333662B2 (en) 2016-03-08 2019-06-25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Multiple user (MU) short feedback respon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432369B2 (en) 2016-03-08 2019-10-01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Multiple user (MU) short feedback respon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944518B2 (en) 2016-04-28 2021-03-09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Resource unit (RU) allocation for downlink (DL) multi-block acknowledgement (M-BA) for uplink (UL) multiple user (MU)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4070608A4 (en) * 2020-08-14 2022-11-30 ZTE Corporation DYNAMIC TRANSCEIVER CONFIGURA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5068B1 (en) * 1999-05-21 2005-08-02 Wi-La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bandwidt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DE60125188T2 (de) * 2000-07-11 2007-09-20 Cisco Technology, Inc., San Jose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Reservierung von Bandbreite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US7352718B1 (en) * 2003-07-22 2008-04-01 Cisco Technology, Inc. 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20050129101A1 (en) * 2003-12-15 2005-06-16 Stephens Adrian P. SDMA communications with non-immediate block acknowledgment
KR100751161B1 (ko) 2003-08-08 2007-08-22 인텔 코포레이션 멀티캐스트 sdma 트레이닝 폴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과 머신 판독 가능한 매체
US7839836B2 (en) * 2003-08-08 2010-11-23 Intel Corporation Arranging SDMA poll groups by response length
US20050141495A1 (en) * 2003-12-30 2005-06-30 Lin Xintian E. Filling the space-time channels in SDMA
US20050285719A1 (en) * 2004-06-24 2005-12-29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manage reverse data flow in a high throughput wireless network
US7719972B2 (en) * 2004-12-03 2010-05-1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admission control system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7970010B2 (en) 2004-12-10 2011-06-28 Broadcom Corporation Upstream channel bonding in a cab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830846B2 (en) * 2005-04-04 2014-09-0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responsiveness in exchanging frame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20060291436A1 (en) * 2005-06-23 2006-12-28 Intel Corporation Block acknowledgement in aggregated frame sequences
US8600336B2 (en) * 2005-09-12 2013-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with reverse direction gra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I452883B (zh) * 2006-02-14 2014-09-1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Wlan服務中提供可靠多播服務方法及系統
TWI295633B (en) * 2006-07-21 2008-04-11 Ind Tech Res Inst Ink-jet system and ink-jet controlling method
US20080186855A1 (en) * 2007-02-06 2008-08-07 Viasat, Inc. Reservation request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KR101469040B1 (ko) * 2008-01-02 2014-12-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US8514763B2 (en) * 2008-06-26 2013-08-20 Thomson Licensing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 acknowledgement and transmitting acknowledgement of multicast data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8989106B2 (en) * 2009-02-27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cheduling uplink request 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RSDMA) messages in an SDMA capable wireless LA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4594B (zh) * 2014-04-07 2017-08-01 英特爾Ip公司 客戶端特定之頻率偏移估測技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519426A (ja) 2012-08-23
US8976741B2 (en) 2015-03-10
CN102318428A (zh) 2012-01-11
CN102318428B (zh) 2015-06-03
WO2010099496A1 (en) 2010-09-02
KR20110120973A (ko) 2011-11-04
US20100220678A1 (en) 2010-09-02
EP2401887A1 (en) 2012-01-04
KR101357706B1 (ko) 2014-02-06
JP5318974B2 (ja) 2013-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27159A (en) Piggybacking information in transmit opportunities
JP6571280B2 (ja) 複数のユーザアップリンク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6622281B2 (ja) アグリゲートされたフレームを介しての多ユーザ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およ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477801B2 (en) Backoff procedure for post downlink SDMA operation
US10165591B2 (en)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853794B2 (en) Acknowledgement (ACK) type indication and deferral time determination
CN107148795B (zh)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多用户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JP5819399B2 (ja) マルチユーザmimo送信のための保護メカニズム
JP5931446B2 (ja) 複数の無線装置へデータ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060268886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hancing the capability of WLAN control frames
KR20170048413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104553B2 (en) Protected control frames
WO2005104442A2 (en) Packet concaten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KR101773491B1 (ko) Phy 및 mac 계층들 사이의 시그널링
US20160183253A1 (en)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for enabling an immediate response
US10191798B2 (en) Extended interframe space (EIFS) exemptions
US11271707B2 (en) Immediate responses under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TDM) access
US20180069677A1 (en) Pre-association multi-user acknowledgement
TWI556598B (zh) 確認(ack)類型指示和推遲時間決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