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18470A - Double-side display panel with backlight module used therein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Double-side display panel with backlight module used therein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118470A TW201118470A TW098140688A TW98140688A TW201118470A TW 201118470 A TW201118470 A TW 201118470A TW 098140688 A TW098140688 A TW 098140688A TW 98140688 A TW98140688 A TW 98140688A TW 201118470 A TW201118470 A TW 20111847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segment
- backlight module
- light source
- light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4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for double-sided display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2—Electrical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201118470 A 4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背光模組及使用此背光模組之顯示裝 置;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配合複數顯示面板使用之 背光模組及使用此背光模組之顯示裝置。 【先前技術】 隨著電子產品市場的競爭曰趨激烈,各式電子產品的設計 均更佳多元化。除了功能上設計的改進外,產品外觀及使用者 介面亦是重點設計的項目。在電子產品的設計中,顯示面板的 運用已成為重要的一環。顯示面板一方面可提供顯示的功能, 另方面也可作與使用者溝通的介面。此外,顯示面板對於產 时外觀的設計上亦有相當大的運用空間。 傳統上電子產品多半設有單_的顯示面板作為顯示介面。 不論疋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個人献助理(pDA)等裝置, 均使用單-顯不面板提供顯示影像。然而隨著設計的多元化, ^部分電子產品上開始使用兩個顯示面板來提财同的顯示 莫訊例如在行動電話的正反兩面分別設有主顯示幕及子顯示 ^主顯轉可顯示主要的控制晝面或提供播放影片及照片等 八=而子顯林财作為提供來細示及多親播放資訊的 201118470 光板12。主導光板11旁設置有主發光二極體光條51 ;而子導 光板12旁則設置有子發光二極體光條52。主導光板u及子 導光板12的外側分別設有主顯示面板71及子顯示面板72。 主發光二極體光條51的光線被主導光板η導引以均勻提供給 主顯示面板71顯示影像;子發光二極體光條52的光線被子導 光板12導引以均勻提供給子顯示面板72顯示影像。 在上述傳統設計中,為了配合設置在背板30兩側的主導光 板11及子導光板12 ’必需使用相互分離的主發光二極體光條 • 51及子發光二極體光條52。因此使整體組裝時的零件數目增 加’造成紅裝上流程及時間的負擔。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具有雙 面顯示之功能。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具有較 少的背光模組零件。 •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具有較 簡易的組裝流程。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的製造方 法,可增加組裝便利性或降低成本。 顯示裝置包含有背光模組、第一面板及第二面板。第一面 板及第二面板分別設置對應於背光模組相背之兩面❶第一面板 及第二面板分別接受背光模組產生的背光光線,並朝向背對背 光模組的方向顯示影像。背光模組包含有背板及光源模組,其 201118470 a # 中背板具有相對且分別朝外之第一面及第二面。第一面係朝向 第一面板,而第二面則朝向第二面板。背板上並形成有貫穿孔 貫穿第一面及第二面。 光源模組主要包含有條狀軟性電路板、複數個第一光源及 複數個第二光源。條狀軟性電路板具有相連之第一區段及第二 區段;第一光源分別設置於第一區段上,而第二光源則設置於 第二區段上。條狀軟性電路板係穿過背板之貫穿孔,使第一區 段及第二區段分別位於背板之兩側,且分別沿第一面及第二面 延伸。第一區段及其上設置之第一光源係對應沿第一面板之侧 邊分佈。第二區段被彎折轉向之部分及其上設置之第二光源則 對應沿第二面板之側邊分佈。藉由第一區段及第二區段之設 置,可分別供給第一面板及第二面板顯示影像所需之光源。 背光模組的製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於背板上形成貫穿孔 貝穿背板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準備條狀軟性電路板,使其具有 相連之笫一區段及第二區段。設置第一光源於第一區段上,以 及鼓置第一光源於第二區段上。將條狀軟性電路板穿過貫穿 孔,並使第一區段及第二區段分別沿背板之第一面及第二面延 伸。 【實施方式】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及此背光模組之製造方法。此 外’本發明亦提供使用上述背光模組之顯示裝置。以較佳實施 例而5,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係為液晶顯示農置,包括家用的液 晶電視、個人電腦及膝上型電腦之液晶監視器、行動電話及數
I 201118470 位相機之液晶顯示幕等電子產品所使用之液晶顯示裝置。 如圖2所示,顯示裝置包含有背光模組100、第一面板21〇 及第二面板220。第一面板210及第二面板220分別設置對應 於背光模組100相背之兩面。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面板21〇 及第'一面板220均為液晶顯不面板。此外,如圖2所示,第一 面板210之面積較佳係大於第二面板220,因此第二面板220 之覆蓋區域272係包含在第一面板210之覆蓋區域271内。第 一面板210及第二面板220分別接受背光模組1〇〇產生的光 線’並分別在朝向背對與面對背光模組1〇〇的方向顯示影像。 背光模組100包含有背板300及光源模組500。如圖2所 示’背板300具有相對且分別朝外之第一面3〇1及第二面3〇2。 第一面301係朝向第一面板21〇,而第二面302則朝向第二面 板220。在較佳實施例中,背板300可有部分鏤空的區域以減 輕重量’但仍需兼顧其結構上的強度及支撐性。如圖2所示, 背板300上形成有貫穿孔310貫穿第一面3〇1及第二面3〇2。 貫穿孔310較佳係設置於靠近背板3〇〇邊緣或角落的部分,但 亦可設置於背板300的其他位置。貫穿孔310較佳係為一孔緣 封閉之完整孔洞,但亦可僅為在背板300端之孔緣未封閉的開 放性凹入部分,例如:貫穿缺口。 光源模組500主要包含有條狀軟性電路板510、複數個第一 光源501及複數個第二光源5〇2。如圖2、圖3A及圖犯所示, 條狀軟性電路板具有相連之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第 一光源501設置於第一區段511上,而第二光源5〇2則設置於 第二區段512上。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光源5〇1及第二光源 201118470 a 暴 502均為發光二極體;然而在不同實施例中,亦可為其他形式 的發光單元。條狀軟性電路板510係穿過背板300之貫穿孔 310,使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分別位於背板300之兩 側,且分別在第一面301上沿一第一方向X以及在第二面302 上沿一第二方向Υ延伸。第一區段511及其上設置之第一光 源501係對應於第一面板210之侧邊217;亦即沿第一面板21〇 之側邊217分佈。第二區段512被彎折轉向之部分及其上設置 之第二光源502則對應於第二面板220之側邊227 ;亦即沿第 二面板220之侧邊227分佈。藉由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 512之設置,可分別供給第一面板210及第二面板220顯示影 像所需之光源。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面板210之側邊217係為 第一面板210的長邊,第二面板220之側邊227係為第二面板 220的短邊。然而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面板210之侧邊217 及/或第二面板220之侧邊227,可以分別為長邊或短邊。 在圖3Α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係 並排設置,並且藉由一橋接部分580相連於一端。第一區段 511及第二區段512較佳係由同一片電路板經切割後分別形 成,亦即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較佳係為一體成形。當 將第二區段512彎折後,如圖3Β所示,第二區段512即被分 為彼此夾一角度之連接段531及光源承載段533。連接段531 為與第一區段511連接且未被彎折的部分,因此仍維持與第一 區段511並排;而光源承載段533則被彎折成與第一區段511 垂直或夾一特定角度。在此實施例中,由於第二區段512僅被 彎折一次,因此在未被彎折前,第一光源501及第二光源5〇2 201118470 較佳設置於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之朝相同方向之一面 上。當第二區段512被彎折後,第一光源501及第二光源502 即可朝向相反的方向設置。在不同實施例中,當第二區段512 視設計需要而被彎折複數次時,例如:三次或五次等奇數次 、 時’可將第一光源501及第二光源502 —開始即設置於第一區 段511及第二區段512各自的相同面上,使彎折後第一光源 501及第二光源502可朝向相反面;然而在被彎折偶數次時, 例如:兩次或四次等’亦可將第一光源501及第二光源5〇2 一 φ 開始即設置於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各自的相反面上, 使彎折後第一光源501及第二光源502仍可朝向相反面。 如圖2、圖3B、圖4A及圖4B所示,背光模組100並包含 有第一導光板110設置在背板300之第一面301上。當光源模 組500與背板300組合後,光源模組500之第一區段511至少 有一部分沿著第一導光板110之側邊111的方向X延伸,因此 第一區段511上之第一光源5〇ι即沿著第一導光板1ω之側邊 111分佈。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區段511係平行於背板3〇〇之 • 第一面301,且亦平行於第一導光板110之側邊111的方向x, 第一光源501則設置在第一區段511背向背板3〇〇之表面515 上,且第一光源501具有發光側面505垂直於第一區段511之 表面515 〇換言之,第一光源501係採用側發光設計,而使發 光方向Y’平行於背板300之第一面301,或者使發光方向γ, 垂直於第一導光板110之側邊111的延伸方向χ。如圖4B之 側視圖所示’第一光源501之發光侧面505係朝向第一導光板 110之側邊111 ’因此可朝向第一導光板110射出光線4〇〇,以 201118470
I I 將光線400射入至第一導光板110内。光線400進入第一導光 板110後即受導引均勻分佈後再射入第一導光板11〇上方之第 一面板210,如圖2所示。 如圖2、圖3B、圖5A及圖5B所示,背光模組1〇〇並包含 有第二導光板120設置在背板300之第二面302上。光源模組 500之第二區段512係沿著第二面302延伸,當光源承載段533 相對於連接段531彎折後,光源承載段533即沿著第二導光板 120之侧邊121的方向γ延伸,因此光源承載段533上之第二 光源502即沿著第二導光板丨2〇之側邊121分佈。在此實施例 中’第一導光板120之面積係小於第一導光板之面積,且 第一導光板120之位置可能設置於背板3〇〇上的任一位置,因 此藉由第二區段512之可彎折設計,即可使光源承載段533配 合第一導光板120之位置並提供光源。 在圖5A及圖5B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二區段512係平行於 背板300之第二面302,且亦平行於第二導光板120之側邊121 的方向Y’第一光源502則設置在光源承载段533於折疊反轉 後背向背板300之表面517上。第二光源502並具有發光側面 505垂直於光源承载段533之表面517 ;換言之,第二光源502 之發光方向X’係平行於背板300之第二面3〇2,或者垂直於第 一導光板120之側邊121的延伸方向γ。如圖5B所示,第二 光源502之發光側面505係朝向第二導光板12〇之侧邊121, 因此可朝向第二導光板120射出光線41〇,以將光線410射入 至第一導光板120内。光線410進入第二導光板12〇後即受導 引均勻分佈後再射入第二導光板120上方之第二面板220,如
• I 201118470 圖2所示。 如圖6所示,背板300較佳可以鏤空方式設計。在此實施 例中’背板300包含有邊框35〇及支撐框37〇 ;邊框35〇係圍 成背板300的主要範圍,並為支撐並對應於第-導光板110周 • 圍區域,而支撐框37〇則位於邊框350内並與邊框350連接。 邊框350及支撐框370之間圍成了第一鏤空區域361及第二鏤 空區域362。支撐框370及/或部分的邊框35〇係為支撐並對應 於第二導光板110的周圍區域,並可對第二導光板110進行必 •.要的定位。在本實例中,邊框35〇係為一矩形框,且對應於第 一區段511與連接段531的部分的寬度大於其它部分的寬度, 而支撐框370則為一 u形框,並與邊框35〇互相連接,且支 馳370較佳係與邊框35〇 一體成形為背板3〇〇。然而在其它 實施例中,邊框35〇與支撐框謂係可為兩個相連的矩形框, 或者邊框350為矩形框、支撐框37() ^ L形框,邊框35〇與支 撐框370的區分並無特別的限制。如圖6所示,第二區段512 的連接段531及光源承載段533係沿著方向X上的邊框35〇 及方向Y上的支撐框370延伸;連接段531係沿著方向χ上的 邊框350分佈,彎折後的光源承載段533則沿垂直於邊框35〇 之支撐框370,也就是方向γ分佈。 在圖2、圖7Α及圖7Β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一光源5〇1及 第二光源502係採頂發光方式設置;換言之,第一光源$讥及 第二光源5〇2分別具有發光頂面5〇7,發光頂面5〇7則平行於 第一區段5H及第二區段512之表面515 ' 517,並朝遠離第 -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的方向γ發光。如圖7Α所示,當 201118470 t 1 f 條狀軟性電路板510伸入背板300之貫穿孔31〇後,第一區段 511即沿背板300之在第一面3〇1上沿著方向χ延伸。在此實 施例中,第一區段511係垂直於第一面3〇1,而第一區段511 上設置的第一光源501則朝向平行第一面3〇1之方向γ發光; 換言之,發光頂面507係面朝向第一導光板11〇之側邊ιη, 如圖2所示。 如圖7Β所示,第二區段512係垂直於背板3〇〇之第二面 302 ^連接段531及光源承载段533分別垂直於第二面302, 連接段531係自彎折處以第二面3〇2之法線為軸彎折一或多次 以形成光源承載段533。因此連接段531及光源承載段533得 以非共線或平行設置,且仍均垂直於第二面3〇2。在此實施例 中’連接段531係經正反兩次9〇度的彎折,使光源承載段533 與第一區段511平行’且與連接段533非共線或平行。但在不 同貝施例中’右只將第一區段512彎折一次,則光源承載段 533則可與連接段間夾一較佳為9〇度的角度。如圖7Β所示, 光源承载段533於彎折後係沿第二導光板12〇之侧邊121的方 向X延伸,且其上設置之第二光源502均朝向第二導光板12〇 之側邊121發光。換言之’第二光源502之發光頂面5〇7係面 朝向第一導光板120之長邊的侧邊121。若改變第二區段512 彎折之次數或位置,則光源承載段533可對應至第二導光板 120之不同側邊’如圖7C所示的短邊的侧邊121。 此外’第一區段511上設置的第一光源501不一定需與第 一區段511上设置的弟二光源502採相同發光方向。例如可使 第一光源501採用頂發光設計’而使苐二光源採用側發光設 12 201118470 * t 计,反之亦然。以實施例而言,第一區段511可採用如圖7a 的設計’而第二區段512採用如圖5B的設計。此時僅需將第 一區段511與第二區段512間之連接處弯折,即可使第一區段 511垂直於背板300的第一面3〇1,而第二區段512平行於背 板300的第二面3〇2 ^同樣地,亦可採用圖5A之第一區段511 設計而搭配圖7B所示之第二區段512設計,即第一區段511 平打於背板300的第一面301’而第二區段512垂直於背板3〇〇 的第二面302。 鲁 在圖8所示之實施例中,條狀軟性電路板51〇之第一區段 511及第二區段512係呈直線排列以形成一長條形狀。第一光 源501及第二光源5〇2則分別形成於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 512上,因此亦呈直線形的排列。如圖9A所示,當第二區段 512穿過背板300端之孔緣未封閉的開放性凹入的貫穿孔31〇 或貫穿缺口時,即於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的連接處產 生第一次的侧向折疊。折疊後的第二區段512與第一區段511 鲁 間失90度的夾角。接著如圖妞所示,於第一次的側向折疊 位置旁進行第二次侧向折疊,使第二區段5丨2再次彎折9〇度。 因此此時第二區段512總共轉動了 180度,而與原來的方向剛 好相反,但卻與第一區段511平行朝相同方向χ延伸。原本 呈直線排列的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於兩次折疊後形成 了並排的狀態,且分設於背板3〇〇的兩側。在此實施例中,第 一光源501及第二光源502較佳係採頂發光式設計,後續苐二 區段512上的設計及彎折方式可參考前述的實施例。 在如圖10Α所示之實施例中,條狀軟性電路板51〇之第一 13 Γ Κΐ 201118470 ,, 區段511及第一區段512亦呈直線排列以形成一長條形狀。第 一光源501及第二光源502則分別形成於第一區段511及第二 區段5Π上’因此亦呈直線形的排列。然而在此實施例中’第 一光源501及第二光源502係採側發光的設計。如圖log所 示’當條狀軟性電路板510穿過背板300端之孔緣未封閉的開 放性凹入的貫穿孔310或貫穿缺口後,則將第二區段512及第 一區段511自連接處對折。後續第二區段512上的設計及彎折 方式可參考前述實施例以奇數次或偶數次之對折來改變光源 承載段533之位置。 如圖11所示,光源模組5〇〇另包含有連接器59〇供與後端 的控制電路或驅動電路連接。連接器590具有複數端子591供 分別連接第一光源501及第二光源502之正負極。第一光源 501較佳係採串聯電路設計,因此具有共同的正負極各一。第 二光源502亦採相同的設計,而具有共同的正負極各一。如圖 11所示’與第一光源5〇1的正極7〇1與負極702間連接的端 子591之間較佳夾有間置的端子591,,即不與第一光源5〇1 或第二光源502之正負極連接的端子,以減少短路的可能性。 但是在不同設計中,亦可採第二光源501之正極703及負極 704間不夾有閒置端子591,之設計。此外,為考慮佈線上的便 利性’較佳係將第一光源501的正極701與負極702相鄰設 置,並將第二光源501之正極703及負極704相鄰設置。 圖12所示為背光模組製造方法的實施例流程圖。如圖12 所示,步驟1210包含於背板300上形成貫穿孔310貫穿背板 300的第一面301及第二面302。貫穿孔310的形成方式較佳
* I 201118470 包含衝壓、-體成形、鑽孔或其他製程。此外,貫穿孔310可 視財上需要形成為封閉式的孔洞或是位在背板,側邊開 放式的凹入部。 步驟1230為準備條狀軟性電路板51〇,使其具有相連之第 —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在較佳實施例中,係直接以一整 塊的軟性電路板進行裁切,以產生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 512。然而在不同實施例中,亦可將分離的第一區段511及第 二區段512連接,以形成條狀軟性電路板510。此外,第一區 • 段511及第二區段512可以為直線設置或並排設置,以配合不 同的設計需求》 在較佳實施例中,係將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並排, 並使兩者相連於一端。然而在不同實施例中,亦可使第一區段 511及第二區段512呈直線排列,頭尾相接。 步驟1251及1253分別為設置第一光源5〇1於第一區段511 上,以及設置第二光源502於第二區段512上《第一光源501 及第二光源502較佳係同樣採用頂發光或側發光之方式設置 鲁 在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上;但在不同實施例中,兩者 亦可分別採用不同的發光方向設計。必需注意的是,無論採用 頂發光或側發光之方式設置,第一光源5〇1及第二光源5〇2於 組裝後的發光方向較佳係平行於背板3〇〇的第一面3〇1及第二 面 302。 步驟1270包含將條狀軟性電路板51〇穿過貫穿孔31〇,並 使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分別沿背板3〇〇之第一面301 及第二面302延伸。藉此設置,即可使第一光源5〇1及第二光 15 201118470 源502沿第一面301及第二面302分佈。當背光模紅包含有第 一導光板110及第二導光板120時,則需分別將兩者設置於第 一面3〇1及第二面302上,並使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 分別沿第一導光板110及第二導光板120之侧邊111、121延 伸0 在較佳實施例中,當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呈並排 設置時’可選擇性使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平行或垂直 於背板300。若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平行於背板3〇〇 時’則其上設置的第一光源501及第二光源502較佳係採侧發 光式設計。反之’若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垂直於背板 3〇〇時,則其上設置的第一光源5〇1及第二光源5〇2較佳係採 頂發光式設計。 此外,當第二區段512平行於背板300時,在第二區段512 穿過貫穿孔310後’即折疊反轉第二區段S12承载第二光源 502之部分,並使反轉的部分與未折疊的部分夾一角度。此時 反轉及未反轉的部分會以相反面朝向背板之第二面; 然而第二光源弧需設置在反轉部分上背向背板3⑻的一面 上。折疊反轉第二區段512的位置及次數可視第二導光板12〇 之位置而調整’原則為使第二光源5〇2得以分佈於第二導光板 120的側邊。 *,第二區段5i2垂直於背板3〇〇日夺,在第二區段512穿過 貝穿孔310德,gu堂以接 4c Qrw社
二區段512的位置及次 201118470 數可視第二導光板12G之位置而調整,原縣使第二光源5〇2 得以分佈於第二導光板120的側邊。在較佳實施例中,可以正 反向交替f折9G度的方式使第二區段512形成為階梯狀;但 亦可以同方向連續彎折的方式使第二區段512形成為勾狀如 圖7D所示。 當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呈直線設置時,亦可選擇 性使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平行或垂直於背板3〇〇。第 一光源501及第二光源5〇2的設置方式如同前述的實施例。當 • 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平行於背板300時,在條狀軟性 電路板510穿過貫穿孔310後,則將第二區段512及第一區段 511自連接處對折。後續第二區段512上的設計及彎折方式可 參考前述實施例以奇數次或偶數次之對折來配合第二導光板 120之位置。然而當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S12垂直於背板 300時’在條狀軟性電路板51〇穿過貫穿孔31〇後即在第一 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的連接位置進行第一折疊及第二折疊 _ 等兩次折疊。第一折疊使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的相對 夾角由0度變為90度;而第二折疊則使第一區段511及第二 區段512的相對夾角由9〇度變為180度。因此原本呈直線排 列的第一區段511及第二區段512於兩次折疊後形成了並排的 狀態,且分設於背板300的兩側。 本發明已由上述相關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實施例僅 為實施本發明之範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之實施例並未限 制本發明之範圍。相反地,包含於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圍 之修改及均等設置均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内。 17 201118470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傳統雙面顯示裝置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顯示裝置之實施例元件爆炸圖; 圖3A為光源模組之實絶例示意圖; 圖3B為圖3A所示實施例經彎折後之示意圖; 圖4A背光模組組裝後之第一面示意圖; 圖4B為圖4A所示實施例之側視圖; 圖5A為圖4A所示實施例之第二面示意圖; 圖5B為圖5A所示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圖6為採用鏤空設計之背板示意圖; 圖7A為背光模組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7B為圖7A所示實施例之另一面示意圖; 圖7C為第二區段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7D為第二區段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8為光源模組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9A及圖為使用圖8所示光源模組之實施例示意圖 圖10A及圖10B為光源模組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Π為光源模組所含連接器之實施例示意圖; 圖12為背光模組製造方法之實施例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〇〇背光模組 110第一導光板 201118470 111側邊 120第二導光板 210第一面板 211覆蓋區域 217側邊 220第二面板 221覆蓋區域 227側邊 | 300背板 301第一面 301第二面 310貫穿孔 350邊框 361第一鏤空區域 362第二鏤空區域 370支撐框 • 400光線 410光線 500光源模組 505發光侧面 507發光頂面 510條狀軟性電路板 501第一光源 502第二光源 201118470 511第一區段 515表面 512第二區段 517表面 531連接段 533光源承載段 580橋接部分 590連接器 591端子 591,端子 701正極 702負極 703正極 704負極
Claims (1)
- 201118470 、 ' A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背光模組,包含: 者板,具有相對之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其中該背板上 形成有一貫穿孔,係貫穿該第一面及該第二面;以及 一光源模組,包含: 一條狀軟性電路板,具有相連之一第一區段及一第二區 段; 複數第一光源,設置於該第一區段上;以及 鲁 袓數第二光源,設置於該第二區段上; 其中,該條狀軟性電路板係穿過該貫穿孔,且該第一區段 及該第二區段分別沿該第一面及該第二面延伸,且該些第一光 源及該些第二光源分別沿該第一面及該第二面分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另包含: 一第一導光板,設置於該第一面上;其中該第一區段之至 少一部分及該第一光源係沿該第一導光板之一側邊分佈;以及 一第二導光板,設置於該第二面上;其中該第二區段之至 • 少一部分及該第二光源係沿該第二導光板之一側邊分佈。 3. 如申睛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二區段包含 相連接之一連接段及一光源承載段,該些第二光源係設置於該 光源承载段上;該第一區段係與該第二區段之該連接段並排並 相連於一端,該連接段並彎折使該光源承载段沿該第二導光板 之該側邊延伸。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令該第二區段平行 於5亥第二面,該連接段之彎折處產生折疊反轉使該連接段及該 21 201118470 光源承载段夾-角度且以相反面朝向該。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背光模組 向該第二面之表™ == ^ “ 之表面’該發光側面係面向該第二導光板之 侧遺。 6·如申請專利麵第4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區段係平 =於該第-面,該第-絲設置於該第—區段背向該第一面之 表面,且具有一發光側面垂直於該第一區段之表面,該發光侧 面係面向該第一導光板之側邊。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區段係垂 直於該第-面且自該第二區段之該連接段料以垂直於該連 接段,該第-光源設置於該第一區段背向該第一面之表面,且 具有-發光頂面平行機第-區段之表面,該發光頂面係面向 該第一導光板之側邊。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二區段垂直 於該第二® ’該連接段之騎錢峨第二面之法線方向為轴 產生婷折至少一次’使該連接段及該光源承载段為非共線設置 且均垂直於該第二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連接段產生複 數次彎折使該光源承載段平行於該第一區段。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二光源係設 置於該光源承載段朝向該第二導光板側邊之表面,且具有一發 光頂面平行於該光源承载段之表面,該發光頂面係面向該第二 導光板之侧邊。 22 201118470 11. ^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區段係平 行於該第二區段之該連接段並垂直於該第一面,該 置於該第段面向該第—導光板側邊之表面,且具有一發光 頂面平行於該第-區段之表面,該發光頂面係面向該第一導光 板之側邊。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該第一區段係平 行於該第-面且自該第二區段之連接段彎折以垂直該連接 段’該第-光源設置於該第一區段背向該第一面之表面,且具 • 有一發光側面垂*於該第一區段之表面.,該發光側面係面向該 第一導光板之側邊。 13·,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區段及該 第一區段係呈直線排列,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之連接處產 生複數側向折疊,使該第二區段反轉且至少一部分沿該第一區 段之延伸方向延伸。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連接處產生 折疊之位置係穿過且設置於該貫穿孔。 鲁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複數側向折 璧包含一第一折疊及一第二折疊,該第一折疊使該第一區段與 折疊後之第二區段夾9〇度角,該第二折疊使夾9〇度角之該第 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於折疊後夾180度角。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區段係 垂直於該第一面,該第一光源設置於該第一區段面向該第一導 光板側邊之表面,且具有一發光頂面平行於該第一區段之表 面’該發光頂面係面向該第一導光板之側邊。 23 201118470 17。==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區段係 ^該第m絲設該第—區段扣該第一面 遍具有—發細面垂直於該第—區段之表面,該發光 側面係面向該第一導光板之側邊。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二區段垂 f於該第二面,該第二區段係以該第二面之法線方向為軸產生 考折至y _人’使該第二區段上設置之該第二賴、沿二 光板之側邊分佈。 ❹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二區段平 行於該第—面’鮮二區段產生折疊反轉使該第二區段承载該 第二光源之部分與其他部分夾—角度^以相反面朝向該第二 面。 〇·如申W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光源模組另包 含-連接H,該連接n具有複數端子,分別連接該第—光源及 該第二光源之正負極。 21· —種背光模組製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於一背板上形成一貫穿孔,其中該背板具有相對之一第一 面及該第二面,該貫穿孔係貫穿該第一面及該第二面; 準備一條狀軟性電路板,使其具有相連之一第一區段及一 第二區段; 設置複數第一光源於該第一區段上; 設置複數第二光源於該第二區段上,· 將該條狀軟性電路板穿過該貫穿孔,使該第一區段及該第 二區段分別沿該第一面及該第二面延伸,且該些第一光源 24 201118470 及該些第—光源分別沿該第一面及該第二面分佈。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另包含下列步驟: 设置-弟-導光板於該第一面上,使該第一區段之 部分 =第-光源係沿該第一導光板之一侧邊分佈;以及 认置第一導光板於該第二面上使該第二區段之至少一部 分及該第二辆係沿二導光板之—側邊分佈。 ° 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製造方法 包含W —區段賴雜二-並 使兩者相連於一端。 2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另包含:弯折該第 -區段使承_第二統之部分該第二區段 之該侧邊延伸。 守尤极 =^_第24項所述之製物^,財 折步驟包含: $ 使該第二區段平行於該第二面; 折疊反轉該帛二區段絲銳帛 與其他部分夫-角度且以相反面朝向該第二面第一£段 26.二Γ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另包含使該第-區 奴係平行於該第一面。 27· 1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另包含彎折該第一 區段及該第二區段之連接位置,使該第—區段垂直於該第一 面。 2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找第二 折步驟包含: 25 Γ n T 201118470 使該第二區段垂直於該第二面;以及 以該第二面之法線方向為軸彎折該第二區段至少一次,使 承載該第二光源之部分第二區段沿該第二導光板之側邊延伸。 2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條狀軟性電 路板準備步驟包含: 使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係呈直線排列;以及 於該第-區段及該第二區段之連接處產生複數侧向折疊, 使該第二區段反轉且至少一部分沿該第一區段之延伸方向延 伸。 3〇.如申請專利細第29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條狀軟性電痛 路板穿過該貫穿孔之步驟包含:使該連接處產生折疊之位置穿 過且設置於該貫穿孔。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折疊步 含: ._ 進行第折疊’使該第一區段與折疊後之第二區段夹9〇 度角;以及 進行-第二折疊’餘9〇度角之該第—區段及該第二區段φ 於折疊後夾180度角。 32.如申請專利翻第29撕叙製造方法,另包含: 使該第二區段垂直於該第二面;以及 以該第二面之法線方向為軸產生彎折該第二區段至少一 t ’使該第二區段上設置之該第二光源沿該第二導光板之側邊 分佈。 33· —種顯示裝置,包含: 26 201118470 λ 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背光模 組; 第面板,权置於該背板之該第一面;其中,該也第一 光源及至少部份該第一區段係對應於該第一面板之側邊;以及 一第二面板,設置於該背板之該第二面;其中,該些第二 光源及至少部份該第二區段係對應於該第二面板之侧邊。 34. —種背光模組,包含··-背板’包含相對之-第-面及—第二面,並具有—貫穿孔貫 穿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 -條狀軟性電路板,包含連接之—第—區段與—第二區段,該 條狀軟縣職前職貫穿孔’域第—區段配置於該第二 面上’該第二區段則配置於該第二面上,· 複數第一光源,配置於該第一區段上;以及 複數第二光源,配置於該第二區段上。 3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另包含: '第一導光板’配置於該第-面上,並具有—第—側邊;以及 一第二導光板,配置於該第二面上,並具有一 3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各一該^第一光 源包含一發光側面,對應於該第一側邊。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各該些第一光 源包含一發光頂面,對應於該第一側邊。 — 38. 如申請專利麵第35項所述之縣模組,財各該些第二光 源包含一發光側面,對應於該第二側邊。 —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各該些第二光 27 「in 201118470 1 I 源包含一發光頂面,對應於該第二側邊。 4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光魅,其中該第一侧邊平 行於該第二侧邊。 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光模纽,其中該第一側邊平 行於該第二側邊。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背板另具有 一鏤空區域貫穿該第-面與該第二面,該鏤空區域對應於該第 一導光板與該第二導光板。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背板另具有 第-鎮空區域與-第二第-鏤空區域,皆貫穿該第一面與該 第二面’該第一導光板同時對應於該第一鐘空區域與該第二鐘 空區域’該第二導光板則僅對應於該第二鏤空區域。 牦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撕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條狀軟性電 路板具有至少-彎折處,位於該第—區段與該第二區段之間。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二區段包 含一連接段與一光源承載段,該些第二光源係配置於該光源承 載4又上’該連接段則連接該光源承载段與該第一區段。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光源承载段 垂直於該第一區段》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光源承载段 平行於該第一區段。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光源承载段 直立於該第二面上設置。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光源承載段 28 201118470 ., 平貼於該第二面上設置。 5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區段直 立於該第一面上設置。 5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區段平 貼於該第一面上設置。 5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Μ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貫穿孔係鄰 近於該背板的邊緣或角落設置。 ’、 5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 φ 一孔緣封閉的完整孔洞。 W 54. 如申請專利範圍f 34項所述之冑光模組,其中該貫穿孔係為 一孔緣未封閉的開放性凹入部分。 … 55. 如中請專利細第34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些第一光源 彼此串聯,並具有-第-iE極與一第一負極,該些第二光源彼 此串聯,並具有一第二正極與一第二負極。 56·如申請專觀圍第55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另包含一連接器配 置於該條狀軟性電路板上,該連接器包含複數端子,分別與該 第一正極、該第一負極、該第二正極與該第二負極電性連接。 57.如申請專職圍第56項所述之背級组,其中賴連接器包 含一閒置的端子,配置於兩相鄰的該些端子之間。 58· —種顯示裝置,包含: 一如申請料m®第34項至第57項t任-顧述之背光模 組; 一第—面板,對應於·板之該第—面設置;以及 一第二面板,對應於該背板之該第二面設置。 29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8140688A TWI393961B (zh) | 2009-11-27 | 2009-11-27 | 具雙面顯示功能之顯示裝置、其背光模組及製造方法 |
US12/860,138 US8382358B2 (en) | 2009-11-27 | 2010-08-20 | Double-side display panel with backlight module used therein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8140688A TWI393961B (zh) | 2009-11-27 | 2009-11-27 | 具雙面顯示功能之顯示裝置、其背光模組及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118470A true TW201118470A (en) | 2011-06-01 |
TWI393961B TWI393961B (zh) | 2013-04-21 |
Family
ID=44068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8140688A TWI393961B (zh) | 2009-11-27 | 2009-11-27 | 具雙面顯示功能之顯示裝置、其背光模組及製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382358B2 (zh) |
TW (1) | TWI393961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95475A (zh) * | 2012-03-02 | 2013-09-11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 |
CN103307507A (zh) * | 2012-03-09 | 2013-09-18 | 鑫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US8979348B2 (en) | 2011-11-18 | 2015-03-17 |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thereof |
US9148965B2 (en) | 2012-08-14 | 2015-09-29 |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 Display module with hinge signal passa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
CN108445674A (zh) * | 2018-01-25 | 2018-08-2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挠式发光模块、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
CN114779531A (zh) * | 2022-05-23 | 2022-07-22 |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灯条转接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050067B1 (ko) * | 2013-02-25 | 2019-11-2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TWI494653B (zh) * | 2013-06-26 | 2015-08-01 | Au Optronics Corp | 顯示裝置 |
TWI516843B (zh) * | 2013-11-12 | 2016-01-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組以及顯示裝置 |
US9436037B2 (en) * | 2014-06-20 | 2016-09-06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ouble-sides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backlight modules |
CN107102474B (zh) * | 2017-06-07 | 2021-0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US11670900B2 (en) | 2019-02-05 | 2023-06-06 | Emergency Technology, Inc. | Universal smart adaptor |
CN113138497B (zh) * | 2021-04-20 | 2022-05-1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车载显示面板及车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25326A (ja) * | 2000-07-13 | 2002-01-25 | Seiko Epson Corp |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2002231033A (ja) * | 2001-01-31 | 2002-08-16 | Digital Electronics Corp | 表示装置のバックライト取付構造 |
JP2003036715A (ja) | 2001-07-23 | 2003-02-07 | Toshiba Corp |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4341408A (ja) | 2003-05-19 | 2004-12-02 |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 両面スクリーン表示液晶パネル |
JP4289992B2 (ja) | 2003-12-04 | 2009-07-0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WO2006027883A1 (ja) | 2004-09-10 | 2006-03-1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CN1687830A (zh) | 2005-05-30 | 2005-10-2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结构及其光源模块 |
JP2008209818A (ja) * | 2007-02-28 | 2008-09-11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9031618A (ja) * | 2007-07-30 | 2009-02-12 |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5191711B2 (ja) * | 2007-09-05 | 2013-05-08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 液晶表示装置 |
CN102047174B (zh) * | 2008-05-27 | 2016-01-2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Led背光单元以及使用该led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
TWM352223U (en) * | 2008-07-17 | 2009-03-01 | Wintek Corp |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module using the same |
-
2009
- 2009-11-27 TW TW098140688A patent/TWI393961B/zh active
-
2010
- 2010-08-20 US US12/860,138 patent/US8382358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79348B2 (en) | 2011-11-18 | 2015-03-17 |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thereof |
CN103295475A (zh) * | 2012-03-02 | 2013-09-11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 |
CN103307507A (zh) * | 2012-03-09 | 2013-09-18 | 鑫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US9148965B2 (en) | 2012-08-14 | 2015-09-29 |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 Display module with hinge signal passa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
CN108445674A (zh) * | 2018-01-25 | 2018-08-2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挠式发光模块、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
CN108445674B (zh) * | 2018-01-25 | 2021-01-1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挠式发光模块、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
CN114779531A (zh) * | 2022-05-23 | 2022-07-22 |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灯条转接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10128722A1 (en) | 2011-06-02 |
TWI393961B (zh) | 2013-04-21 |
US8382358B2 (en) | 2013-0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118470A (en) | Double-side display panel with backlight module used therein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 |
US10248159B2 (en) | Display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 |
WO2018120139A1 (zh) | 柔性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 |
JP2020508475A (ja) | Lcd表示モジュール及び移動端末 | |
CN108230931B (zh) |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
WO2016180014A1 (en) | Flexible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keyboard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 |
CN109559644A (zh)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JP5813774B2 (ja) | 表示装置 | |
US20130285881A1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Dual Displays Provided on Front and Rear Surfaces Thereof and for Operations Thereon | |
US8976314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KR20160119914A (ko) | 표시 장치 | |
TWI254901B (en) | Display device | |
US20070126654A1 (en) | Display device | |
TWI392927B (zh) | 低電磁式觸控感應干擾之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 |
CN109064904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EP3232257A1 (en) | Multi-sided display device | |
US20170160587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WO2021121346A1 (zh) |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
WO2015196498A1 (zh) | 用于双面显示的直下式背光结构 | |
KR20200118270A (ko) | 지문 감지 기능을 갖는 표시 장치,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 |
US20140307473A1 (en) | Backlight unit for use in multiple-display device | |
US20060238516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touch panel | |
WO2018138861A1 (ja) | 表示装置 | |
CN205405010U (zh) | 一种包含按键背光模组的显示屏 | |
JP2001296545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