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07798A - Lithographic apparatus and an array of reflective elements - Google Patents

Lithographic apparatus and an array of reflective elem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07798A
TW201107798A TW099120937A TW99120937A TW201107798A TW 201107798 A TW201107798 A TW 201107798A TW 099120937 A TW099120937 A TW 099120937A TW 99120937 A TW99120937 A TW 99120937A TW 201107798 A TW201107798 A TW 20110779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llumination
orientation
array
sleeve
reflective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0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87954B (zh
Inventor
Edwin Johan Buis
Vries Gosse Charles De
Original Assignee
Asml Netherlands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ml Netherlands Bv filed Critical Asml Netherlands Bv
Publication of TW201107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07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79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795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0816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lecting elements
    • G02B26/0825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lecting elements the reflect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sheet or membrane, e.g. for varying the focu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058Mask illumination systems
    • G03F7/702Reflective illumination, i.e. reflective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folding mirrors, e.g. extreme ultraviolet [EUV] illumination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00Mirrors; Picture frames or the like, e.g. provided with heating, ligh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 A47G1/14Photograph st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00Mirrors; Picture frames or the like, e.g. provided with heating, ligh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 A47G1/16Devices for hanging or supporting pictures, mirrors, or the like
    • A47G1/24Appliances for adjusting pictures, mirrors, or the like, into a desired position, especially inclin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15/00Component parts of recorders for measuring arrangement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15/16Recording elements transferring recording material, e.g. ink, to the recording surfa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0816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lecting elements
    • G02B26/0833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lecting elements the reflecting element being a micromechanical device, e.g. a MEMS mirror, DM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 G02B7/18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for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mirr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0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0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2002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with visible light or UV light, through an original having an opaque pattern on a transparent support, e.g. film printing, projection printing; by reflection of visible or UV light from an original such as a printed image
    • G03F7/2008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with visible light or UV light, through an original having an opaque pattern on a transparent support, e.g. film printing, projection printing; by reflection of visible or UV light from an original such as a printed im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lectors, diffusers, light or heat filtering means or anti-reflective means use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058Mask illumination systems
    • G03F7/70075Homogenization of illumination intensity in the mask plane by using an integrator, e.g. fly's eye lens, facet mirror or glass rod, by using a diffusing optical element or by beam defl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058Mask illumination systems
    • G03F7/70091Illumination settings, i.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n the pupil plane or angular distribution in the field plane; On-axis or off-axis settings, e.g. annular, dipole or quadrupole settings; Partial coherence control, i.e. sigma or numerical aperture [NA]

Description

201107798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微影裝置,且係關於一種反射元件陣 列。 【先前技術】 微影裝置為將所要圖案施加至基板之目標部分上的機 器。微影裝置可用於(例如)積體電路(ic)之製造中。在該 情境下’圖案化器件(其或者被稱作光罩或比例光罩)可用 以產生對應於ic之個別層的電路圖案。可將此圖案轉印至 基板(例如,矽晶圓)上之目標部分(例如,包含晶粒之部 分、一個晶粒或若干晶粒)上。通常經由成像至提供於基 板上之輻射敏感材料(抗蝕劑)層上而進行圖案之轉印。一 般而言’單一基板將含有經順次圖案化之鄰近目標部分的 網路。已知微影裝置包括:所謂的步進器,其中藉由一次 性將整個圖案曝光至目標部分上來輻照每一目標部分;及 所谓的掃描器,其中藉由在給定方向(「掃描J方向)上經 由光束而掃掐圖案同時平行或反平行於此方向而同步地掃 描基板來輻照每—目標部分。 微影裝置通常包括照明系統。照明系統自輕射源(例 如,雷射)接收輕射,且提供入射於圖案化器件上之輕射 光有時被稱作「投影」光束)。藉由圖案化器件心案 上射光束且接著藉由投影系統將輻射光束投影至基板 吾人在微影技財已知,可Μ提供具有適當照明模式 148949.doc 201107798 之輻射光束來改良經投影至基板上的圖案化器件之影像。 因此’微影裝置之照明系統通常包括強度分佈調整裝置, 該強度分佈調整裝置經配置以引導、塑形及控制在照明系 統之光瞳平面中輻射光束之強度分佈,使得其具有一照明 模式。 【發明内容】 各種強度分佈調整裝置可控制照明光束,以便達成所要 照明模式。舉例而言,可使用變焦旋轉三稜鏡器件(變焦 透鏡與旋轉三稜鏡之組合)以產生環形照明模式,其中該 照明模式之内部徑向範圍及外部徑向範圍㈤…及σ係 可控制的。變焦旋轉三稜鏡器件通常包含可獨立地移動之 多個折射光學組件。因此,變焦旋轉三稜鏡器件不適合 (例如)用於極紫外線(EUV)輻射(例如,在約135奈米下之 輻射),因為在此波長下之輻射隨著其傳遞通過折射材料 而被強烈地吸收。 可使用空間濾光器以產生一照明模式。舉例而言,可將 具有對應於偶極照明模式之開口的空間濾光器提供於照明 系統之光瞳平面中,以便產生偶極照明模式。當需要不同 照明模式時,可移除空間濾光器且藉由不同空間濾光器來 替換該空間濾光器。然巾,空間濾光器阻擋輻射光束之相 田大的比例,藉此減小當輻射光束入射於圖案化器件上時 輻射光束之強度。已知的Euv源努力提供在足以允許微影 裝置有效率地操作之強度下的EUV輻射。因此,不需要在 形成照明模式時阻擋輻射光束之相當大的部分。 148949.doc 201107798 需要(例如)提供-種可用以克服或減輕在本文中或在別 處所描述之一或多個缺點的反射元件陣列。 在-態樣中’提供—種反射元件陣列,該等反射元件中 之至少-者安裝於-座架上,該座架包含至少部分地位於 二套筒内之-桿體’其中該桿體之—第_末端^至該套 筒之-第-末端,且該桿體之一第二末端係可移動的,該 套筒包括-第1彈可撓性部分,該第—回彈可挽性部分 經組態以彎曲,以便允許發生該桿體之該第二末端之移 動’其中該反射元件安裝於該套筒之該第一末端處,使得 該套筒之彎曲導致該反射元件之旋轉。 該反射元件陣列可形成一微影裝置之部分。 【實施方式】 —現將參看隨附示意性圖式而僅藉由實例來描述本發明之 實施例’在該等圖式中’對應元件符號指示對應部分。 儘管在本文中可特定地參考微影裝置在1C製造中之使 用’但應理解’本文中所描述之微影裝置可具有其他應 用4如氣k整合光學系統、用於磁嘴記憶體之導引及偵 測圖案、液晶顯示器(LCD)、薄膜磁頭,等等。熟習此項 技術者應瞭瞭解’在此等替代應用之内容背景中,可認 本文中對術語「晶K「晶粒」之任何使用分別與更通 用之術語「基板」#「目標部分」同義。可在曝光之前或 之後在(例如)塗佈顯影系統(通常將抗蝕劑層施加至基板且 顯影經曝光抗蝕劑之工具)或度量衡工具或檢測工具中處 理本文中所提及之基板。適用時,可將本文中之揭示應用 148949.doc 201107798 於此等及其他基板處理工具。另外,可將基板處理一次以 上,(例如)以便產生多層IC,使得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 「基板」亦可指代已經含有多個經處理層之基板。 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輻射」及Γ光束」涵蓋所有類型 之電磁輻射,包括紫外線(uv)輻射(例如,具有為365奈 米、248奈米、193奈米、157奈米或126奈米之波長)及極 紫外線(EUV)輻射(例如,具有在為5奈米至2〇奈米之範圍 内的波長),以及粒子束(諸如離子束或電子束)。 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圖案化器件」應被廣泛地解釋為 才曰代可用以在牵g射光束之橫截面中向輻射光束賦予圖案以 便在基板之目標部分中產生圖案的器件。應注意,被賦予 至輻射光束之圖案可能不會確切地對應於基板之目標部分 中的所要圖案。通常,被賦予至輻射光束之圖案將對應於 目仏4刀中所產生之器件(諸如積體電路)中的特定功能 層。 圖案化器件可為透射或反射的。通常,在Euv微影裝置 中’圖案化器件為反射的。圖案化器件之實例包括光罩 (透射的)、可程式化鏡面陣列(反射的),及可程式化lcd 面板。光罩在微影中係熟知的’且包括諸如二元、交變相 移及衰減相移之光罩類型,以及各種混合光罩類型。可程 式化鏡面陣列之—實例使用小鏡面之矩陣配置,該等小鏡 面中之每一者可個別地傾斜,以便在不同方向上反射入射 轄射光束°以此方式,經反射光束得以圖案化。 支撐、、。構固持圖案化器件。支撐結構以取決於圖案化器 148949.doc 201107798 狀定向、微影裝置之設計及其他條件(諸如圖案化器件 疋否被固持於真空環境中)的方式來固持圖案化器件 案化器件支撐結構可使用機械夾持、真空或其他 術,例如,在真空條件下之靜電夾持。圖案化器件支樓处 構可為(例如)框架或台,其可根據需要而為固定或可料 的’且其可確保圓案化器件(例如)相對於投影系統處於所 要位置。可認為本文令對術語「比例光罩」或「光罩」之 任何使用均與更通用之術語「圖案化器件」同義。」 ^中所使用之術°°投影系統」應被廣泛地解釋為涵 蓋各種類型之投影系統’包括折射光學系統、反射光學系 統及反射折射Μ系統’其適合於(例如)所使用之曝光輻 射’或適合於諸如浸沒流體之使用或真空之使㈣其他因 素。通常,在EUV輻射微影裝置中,投影^統之光學元件 將為反射的。可認為本文中對術語「投影透鏡」之任何使 用均與更通用之術語「投影系統」同義。 本文中所描述之照明系統可包括反射組件,且視情況包 括用於引導、塑形及控制輪射光束的各種其他類型之光學 組件。 微影裝Ϊ可為具有兩個(雙載物台)或兩個以上基板台(及, 或兩個或兩個以上支撐結構)的類型。在此等「多載物 口」機器中,可並行地使用額外台,或可在一或多個台上 進订預備步驟,同時將一或多個其他台用於曝光。 微影裝置可為允許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光罩之間(或在提 供於可控制圖案化器件上之圖案之間)快速切換的類型, J48949.doc 201107798 例如,如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us 2〇〇7_〇〇1389〇號中所 描述。 微影裝置可為如下類型:纟中基板被浸沒於具有相對較 高折射率之液體(例如,水)中,以便填充投影系統之最終 凡件與基板之間的空間。可將浸沒液體施加至微影裝置中 之其他空間,例如,圖案化器件與投影系統之第一元件之 間的空間。浸沒技術在此項技術中被熟知用於增加投影系 統之數值孔徑。 圖1不意性地描繪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微影裝置。 5玄裝置包含: •照明系統IL,其經配置以調節輻射(例如,Duv輻射或 EUV輻射)之輻射光束B ; -支撐結構(例如,光罩台)MT,其經組態以支撐圖案化器 件(例如,光罩)MA’且連接至用以相對於項目孔來準確 地定位該圖案化器件之第—定位器件pM ; •基板台(例如,晶圓台)WT,其經組態以固持基板(例 如,塗佈抗蝕劑之晶圓)w,且連接至用以相對於項目孔 來準確地定位該基板之第二定位器件pW ;及 -投影系統(例如,反射投影透鏡)PL,其經組態以將藉由 圖案化器件MA賦予至輻射光束B之圖案成像至基板w之目 標部分C(例如,包含一或多個晶粒)上。 如圖1所描繪,微影裝置為反射類型裝置(例如,使用上 文所提及之類型的反射光罩或可程式化鏡面陣列)。或 者,裝置可為透射類型裝置(例如,使用透射光罩)。 148949.doc 201107798 照明系統1L自輻射源SO接收輻射光束B。舉例而言,當 輻射源為準分子雷射時,輻射源與微影裝置可為分離實 體。在此等情況下,不認為輻射源形成微影裝置之部分, 且輻射光束係憑藉包含(例如)適當引導鏡面及/或光束擴展 器之光束傳送系統而自輻射源SO傳遞至照明系統比。在其 他情況下,例如,當輻射源為水銀燈時,輻射源可為微影 裝置之整體部分。輻射源SO及照明系統IL連同光束傳送系 統(在需要時)可被稱作輻射系統。 照明系統IL調節輻射光束,以便提供具有所要均一性及 所要照明模式之輻射光束。照明系統IL包含強度分佈調整 裝置,該強度分佈調整裝置經組態以調整在光瞳平面中輻 射光束之空間強度分佈(例如,以便選擇所要照明模式)。 照明系統可包含各種其他組件,諸如積光器及耦合光學儀 器。 在離開照明系統IL後,輻射光束B隨即入射於被固持於 支揮結構MT上之圖案化器件(例如’光罩)河人上。在橫穿 圖案化器件MA後,輻射光束B傳遞通過投影系統pL,投 影系統PL將該光束聚焦至基板W之目標部分(:上。憑藉第 一定位器件PW及位置感測器IF2(例如,干涉量測器件、線 性編碼器或電容性感測器),基板台WT可準確地移動,例 如’以使不同目標部分C定位於輻射光束B之路徑中。類 似地,第一定位器件PM及另一位置感測器IF1可用以(例 如)在自光罩庫之機械擷取之後或在掃描期間相對於輻射 光束b之路徑而準確地定位圖案化器件μα。一般而十,將 148949.doc 201107798 憑藉形成定位器件PM及PW之邱八二 7 , 〇刀的長衝程模組(粗略定 位)及短衝程模組(精細定位)來 貫現物件台ΜΤ及WT之移 動。然而,在步進器(相對於掃 )之情況下,支撐結構 ΜΤ可僅連接至短衝程致動器, 4了為固定的。可使用圖 案化器件對準標記ΜΙ、M2及美柘料.隹j 板對準標記P1、P2來對準 圖案化器件MA及基板W。儘營如邮% 獵S如所說明之基板對準標記 佔用專用目標部分,但其可位於 1於目私部分之間的空間中 (此等標記被稱為切割道對準桿★彳 干鈿。己)。類似地,在一個以上 晶粒提供於圖案化器件Μ A上之愔肜由 m ^ 工形中,圖案化器件對準 標記可定位於該等晶粒之間。 圖1及圖2兩者中之所描繪裝置可用於以下較佳模式中: 1.在步進模式中,在將被賦予至輻射光束PB之整個圖案 一次性投影至目標部分C上時,使支撐結構河7及基板台 WT保持基本上靜止(亦即,單次靜態曝光)。接著,使基板 台WT在X及/或γ方向上移位,使得可曝光不肖目標部分 C。在步進模式中,曝光場之最大大小限制單次靜態曝光 中所成像之目標部分c的大小。 2.在掃描模式中,在將被賦予至輻射光束pB之圖案投影 至目標部分C上時’同步地掃描支撐結構mt及基板台 WT(亦即,單次動態曝光)。藉由投影系統pL之放大率(縮 小率)及影像反轉特性來判定基板台wt相對於支撐結構Μτ 之速度及方向。在掃描模式中,曝光場之最大大小限制單 次動態曝光中之目標部分的寬度(在非掃描方向上),而掃 描運動之長度判定目標部分之高度(在掃描方向上)。 148949.doc 201107798 3.在另一模式中,在將被賦予至輻射光束pB之圖案投影 至目標部分C上時’使支樓結構逍保持基本上靜止,從而 固持可程式化圖案化器彳’且移動或掃描基板台资。在 此模式中,通常使用脈衝式輻射源,且在基板台wt之每 -移動之後或在掃描期間的順次輻射脈衝之間根據需要而 更新可程式化圖案化〇此操作模式可易於應用於利用 可私式化圖案化器件(諸如上文所提及之類型的可程式化 鏡面陣列)之無光罩微影。 亦可使用上文所描述之使用模式之組合及/或變化或完 全不同的使用模式。 上文所提及,知明系統包含強度分佈調整裝置。強 度分佈調整裝置經配置以調整在照明线t之光曈平面處 輻射光束之空間強度分佈,以便控制入射於圖案化器件上 之輪射光束之角強度分佈。強度分佈㈣裝置可用以在照 明系統之光瞳平面處選擇不同照明模式。照明模式之選擇 可(例如)取決於待自圖案化器件MA投影至基板冒上之圖案 的屬性。 ” 义在轄射光束人射於圖案化器件(例如,光罩)ma上之 月J將在…、月系統光瞳平面處輻射光束之空間強度分佈轉 換成角強度刀#。換言之,在照明系統之光瞳平面與圖案 ^匕盗件MA之間存在傅立葉(FQurier)關係(圓案化器件係在 昜平面中)’系明系統之光瞳平面為經定位有圖案化器件 MA的物件平面之傅立葉變換平面 且照明系統之光瞳平 面係與投影系統之光瞳平面共軛。 148949.doc 201107798 圖2更詳細地示意性地展示圖1之微影裝置之部分。輻射 源SO產生輻射光束B,輻射光束B聚焦至照明系統IL中之 入口孔徑20處的虛擬源點收集焦點18。輻射光束B在照明 系統IL中經由第一反射組件22及第二反射組件24而反射至 被固持於支撐結構MT上之圖案化器件MA上。輻射光束B 接著在投影系統PL中經由第一反射組件28及第二反射組件 30而成像至被固持於基板台WT上之基板W上。 應瞭解,比圖2所示之元件多或少的元件通常可存在於 輻射源SO、照明系統IL及投影系統PL中。舉例而言,在 一些貫施例中’微影裝置亦可包含一或多個透射光譜純度 濾光器或反射光譜純度濾光器。更多或更少反射組件部分 可存在於微影裝置中。 圖3更詳細地示意性地展示微影裝置之部分,其包括照 明系統之第一反射組件22及第二反射組件24。第一反射組 件22包含複數個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通常被稱作場琢 面鏡面)。第二反射組件24包含複數個次級反射元件24a至 24d、24a1至24d’(通常被稱作光瞳琢面鏡面)。初級反射元 件22a至22d經組態以將輻射引導(反射)朝向次級反射元件 24a至24d、24a’至24d,。儘管僅展示四個初級反射元件22a 至22d ’但可提供任何數目個初級反射元件。該等初級反 射元件可以二維陣列(或某其他二維配置)加以配置。儘管 僅展不八個次級反射元件24a至24d、24a,至24d,,但可提 供任何數目個次級反射元件。該等次級反射元件可以二維 陣列(或某其他二維配置)加以配置。 148949.doc 12· 201107798 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具有可調整定向,且可用以將韓 射引導朝向選定次級反射元件24a至24d、24a,至24d,》 第二反射組件24與照明系統IL之光曈平面P重合。因 此’第二反射組件24擔當將輻射引導至圖案化器件MA上 之虛擬輻射源。聚光器鏡面(圖中未繪示)可提供於第二反 射組件24與圖案化器件MA之間。聚光器鏡面可為鏡面系 統。聚光器鏡面可經配置以將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成像 至圖案化器件MA上。 在第二反射組件Μ處輻射光束B之空間強度分佈界定輻 射光束之照明模式。因為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具有可調 整定向,所以其可用以在光瞳平面p處形成不同空間強度 分佈,藉此提供不同照明模式。 在使用中,輻射光束B入射於第一反射組件22之初級反 射元件22a至22d上。每一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將輻射子 光束反射朝向第二反射組件24之不同次級反射元件2钝至 24d、24a’至24d’。第一子光束Ba係藉由第一初級反射元件 22a引導至第一次級反射元件24a。第二子光束Bb、第三子 光束B c及第四子光束B d分別係藉由第二初級反射元件 22b、第三初級反射元件22c及第四初級反射元件22d引導 至第二次級反射元件24b、第三次級反射元件24c及第四次 級反射元件24d。 子光束Ba至Bd係藉由次級反射元件24a至24d反射朝向圖 案化器件MA。該等子光束可一起被認為形成照明圖案化 器件MA之曝光區域E的單一輻射光束6。曝光區域£之形 I48949.doc •13· 201107798 狀係藉由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之形狀判定。曝光區域e 可為(例如)矩形 '彎曲帶或某其他形狀。 每一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在第二反射組件24之不同次 級反射元件24a至24d、24a,至24d,處形成虛擬源點收集焦 點1 8之影像。實務上,焦點丨8將不為點,而是將為具有有 限橫截面尺寸(例如’(例如)4毫米至6毫米之直徑)之虛擬 源。因此’每一初級反射元件22&至22(1將在次級反射元件 24a至24d、24a,至24d'處形成具有有限橫戴面尺寸(例如, (例如)3氅米至5鼋米之直徑)的虛擬源之影像。次級反射元 件24a至24d、24a,至24d,可具有大於影像橫截面尺寸之橫 截面尺寸(例如,直徑)(以避免輻射落於次級反射元件之間 且藉此損失)。為了便於說明而在諸圖中將焦點丨8及該焦 點之影像展示為點。 初級反射元件及次級反射元件具有光功率。每一初級反 射7G件22a至22d具有負光功率,且形成小於虛擬源18的該 虛擬源之影像。每一次級反射元件24&至24d、24a'至24d' 具有正光功率,且形成大於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的該初 級反射兀件之影像。如上文所提及,初級反射元件22a至 22d之影像為曝光區域e。 初級反射το件22a至22d之定向判定在光瞳平面p處所形 成之H?、明模式。舉例而言,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可經定 向成使得將輻射子光束引導於四個最内次級反射元件 24c、24d、24a'、24b’處。此情形將提供可被認為係標準 (盤狀)照明模式之一維等效者的照明模式。在一替代實例 148949.doc • 14· 201107798 中,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可經定向成使得將輻射子光束 引導於在第二反射組件24之左側末端處的兩個次級反射元 件24a至24b處,及在該第二反射組件之右側末端處的兩個 次級反射組件24c·至24d,處。此情形將提供可被認為係環 形照明模式之一維等效者的照明模式。 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中之每一者經組態成使得其可在 兩個特定定向(第一定向及第二定向)中之一者上。第—定 向係使得初級反射元件將輻射子光束反射朝向第二反射組 件24上之第一所要部位。第二定向係使得初級反射元件將 輻射子光束反射朝向第二反射組件24上之第二所要部位。 在一實施例中,初級反射元件未經配置成移動至第三定 向’而是僅可在第一定向與第二定向之間移動。 圖4說明在第一定向與第二定向之間的初級反射元件之 移動’其係使用第一反射組件22之第一初級反射元件22a 作為一實例。當第一初級反射元件22a係在第一定向上 時,其將輻射子光束Ba引導朝向第二反射組件24之第一次 級反射元件24a。當第一初級反射元件22a係在第二定向上 時,其將輻射子光束Ba,(以虛線展示)引導朝向第二反射組 件24之第二次級反射元件24a,。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初級 反射元件22a未經配置成移動至任何其他定向,且因此未 經配置成將輕射子光束引導朝向任何其他次級反射元件 24b 至 24d、24b'至 24d'。 以上描述提及每一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將輻射子光束 引導朝向次級反射元件24a至24d、24a,至24d,。在該等實 148949.doc -15- 201107798 細例中之任纟中,藉由給定子光束輕照之次級反射元件 可為全。卩安置於光瞳平面上之單一部位或第二反射組件上 之單一部位内之次級元件群組的成員,該部位係與一照明 模式相關聯。出於此原因,可使用術語「部位」以代替次 級反射7L件(術語「部位」意欲涵蓋單一次級反射元件或 複數個次級反射元件)。 每一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經配置以將輻射子光束引導 至兩個不同部位。與每一初級反射元件24a至24d相關聯之 第位及第二部位相對於自其他初級反射元件接收輻射 子光束之部位係不同且獨特的。藉由適當地組態每一初級 反射元件22a至22d,可將輻射引導朝向第二反射組件24之 光瞳平面P中的必需部位,以便產生對應於所要照明模式 之空間強度分佈。 儘管圖3及圖4僅展示四個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但第 一反射組件22可包含更多初級反射元件。第一反射組件22 可包含(例如)多達1〇〇個、多達2〇〇個或多達400個初級反射 元件。第一反射組件22可包含(例如)在1〇〇個至8〇0個之範 圍内的任何數目個初級反射元件。反射元件可為鏡面。第 一反射組件22可包含1〇24(例如,32x32)個鏡面或4〇96(例 如’ 64x64)個鏡面或任何適當數目個鏡面之陣列。可以二 維類栅格構造來配置該等初級反射元件。該等初級反射元 件可配置於穿越通過輻射光束之平面中。 第一反射組件2 2可包含一或多個初級反射元件陣列。舉 例而言’該等初級反射元件可經配置或分組以形成複數個 148949.doc -16 - 201107798 陣列,每一陣列(例如)具有32χ32個鏡面。在本文中,術語 「陣列」可意謂單一陣列或一陣列群組。 次級反射兀件24a至24d、24a1至24d,可經安裝成使得該 等次級反射元件之定向固定。 圖5及圖6示意性地說明如下原理:重新引導輻射,以便 改變光瞳平面P處之空間強度分佈,且藉此獲得所要照明 模式。圖5b及圖6b之繪製平面與圖53及圖6a所示之光瞳平 面P重合。在圖5b及圖6b中指示笛卡爾(Cartesian)座標,以 便促進該等圖之解釋。所指示之笛卡爾座標不意欲暗示對 可獲得之空間強度分佈之定向的任何限制。空間強度分佈 之徑向範圍係藉由crinner(内部徑向範圍)及(外部徑向 範圍)界疋。内部徑向範圍及外部徑向範圍可為圓形,或 可具有某其他形狀。 如上文所解釋,輻射光束光曈平面Ρ之空間強度分佈(及 因此’照明模式)係藉由初級反射元件223至22(1之定向判 定。藉由選擇初級反射元件223至22(;1中之每一者且接著根 據需要將初級反射元件223至22d中之每一者移動至(例如) 其第一定向或其第二定向來控制照明模式。 在此貫例中,存在1 6個初級反射元件,僅展示其中之4 個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當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係 在其第一定向上時’將輻射子光束反射朝向關聯之第一部 位24a至24d,如圖5a所示。參看圖5b,第一部位2乜至24d 係在圖5b之頂部處或接近於圖5b之頂部。其他初級反射元 件(未說明)亦係在其第一定向上,且將輻射子光束引導至 I48949.doc 201107798 第一部位’該等第一部位係在圖5b之頂部處或接近於圖5b 之頂部,且係在圖5b之底部處或接近於圖5b之底部。接收 輻射子光束之部位係使用虛線畫上陰影。自圖外可看出, 當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係在其第一定向上時,形成一偶 極照明模式’其中該等極係在y方向上分離。 當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係在其第二定向上時,將輻射 子光束反射朝向關聯之第二部位24a,至24d,,如圖以所 示。參看圖6b,第二部位24ai至24d,係在圖补之右側處或 接近於圖6b之右側。其他初級反射元件(未說明)亦係在其 第一疋向上,且將輻射子光束引導至第二部位,該等第二 部位係在圖6b之右側處或接近於圖6b之右側,且係在圖的 之左側處或接近於圖6b之左側。接收輻射子光束之部位係 使用虛線畫上陰影。自圖6b可看出,當初級反射元件22a 至22d係在其第二定向上時,形成一偶極照明模式,其中 該等極係在X方向上分離。 自y方向偶極照明模式切換至χ方向偶極照明模式係藉由 將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中之每一者自第—定向移動^第 二定向而達成。類似地’自χ方向偶極照明模式切換至y方 向偶極,„、明模式係、藉由將初級反射元件22&至22d中之每一 者自第二定向移動至第一定向而達成。 可藉由將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中之一些移動至其第一 定向且將初級反射元件❿至咖中之-些移動至其第 向來形成其他模式,如下文進一 r又進步所解釋。可選擇每— .級反射元件之第一定合芬铱一 6m .. 148949.doc 201107798 位及第二關聯部位),以便最大化可產生之有用照明模式 的數目。 可藉由使該等初級反射元件圍繞特定軸線旋轉而使其在 第一定向與第二定向之間移動。可使用一或多個致動器來 移動該等初級反射元件。 一或多個初級反射元件可經組態以加以驅動以圍繞同一 軸線旋轉。一或多個其他初級反射元件可經組態以加以驅 動以圍繞其他軸線旋轉。 在一實施例中,一初級反射元件包含一致動器,該致動 器經配置以使該初級反射元件在第一定向與第二定向之間 移動。致動器可(例如)為馬達。第一定向及第二定向可藉 由末端擋板界定。第一末端擋板可包含防止初級反射元件 移動超出第一定向之機械裝置。第二末端擋板可包含防止 初級反射元件移動超出第二定向之機械裝置。下文關於圖 11至圖15進一步描述包括末端擋板的用於初級反射元件之 適當座架。 因為初級反射元件之移動可受到末端擋板限制,所以初 級反射元件可準確地移動至第一定向或第二定向,而無需 監視初級反射元件之位置(例如,無需使用位置監視感測 器及回饋系統)。5亥專初級反射元件可經足夠準綠地定向 以使得其可形成具有足以用於圖案自圖案化器件至基板上 之微影投影中之品質的照明模式。 供應至致動器之驅動器信號可為二元信號。可能無需使 用諸如可變類比電壓或可變數位電壓之更複雜信號,因為 148949.doc •19· 201107798 致動器可能僅需要將初級反射元件移動至第一末端擋板或 移動至第二末端擋板。將二元(雙值)驅動器信號(而非更複 雜系統)用於致動器允許使用比在將更複雜系統用於致動 器之情況下所使用之控制系統簡單的控制系統。 上文關於圖5及圖6所描述之裝置包括16個初級反射元 件。貫務上’可提供更多初級反射元件。然而,〗6個初級 反射元件為足以允許說明可獲得若干不同照明模式所採用 之方式的數目。可使用1 6個初級反射元件來獲得以下照明 模式:環形、c四邊形(c-quad)、類星體、偶極y及偶極χ。 此等照明模式係藉由如下方式形成:組態丨6個初級反射元 件,以便將輻射適當地引導朝向在照明系統之光瞳平面處 的3 2個關聯部位。 圖7描繪經組態以產生五種不同所要照明模式之照明系 統中之光瞳平面的第一象限Q1。該象限之每一區段24a至 24d、24a’至24d,對應於一照明部位(亦即,自初級反射元 件接收輻射子光束之部位)。在一實施例中,該等照明部 位係以環升》开^狀圆周地圍繞光睦平面加以配置。照明部位 之内。p彳二向知圍被標§己為ainner。照明部位之外部徑向範圍 被標記為。 可在每一照明部位處提供複數個次級反射元件。舉例而 吕,可在每一照明部位處提供在1〇個與2〇個之間的次級反 射元件在此情況下,相應地按比例調整初級反射元件之 數目。舉例而言,若在給定照明部位處存在1〇個次級反射 一件則存在經配置以將輕射引導至該照明部位之1 〇個初 148949.doc 201107798 級反射元件(該等初級反射元件中之每一者經配置以將輻 射引導至不同次級反射元件)。在使用術語「初級反射元 件j之以下描述中,此可涵蓋經組態以一致地移動之複數 個初級反射元件。 跨2越光瞳平面之照明部位的相對表面面積等於(σ_^_ 〇inner2)/2。因此,光展量比χ(亦即,相對使用之光曈面積 的倒數)遵循 。 在圖7所描繪之象限Qlt,存在8個照明部位24&至24^ 24a·至24d’(對應於跨越整個光瞳平面之32個照明部位)。每 -照明部位經定大小及塑形以藉由初級反射元件所反射之 輻射子光束照明。每一初級反射元件經組態成自同—象限 之不同部分分離地照明兩個照明部位。更具體而言,每— 初級反射元件經組態以在第一定向與第二定向之間移動, 以便引導籍射且藉此照明同一象限中之第一關聯照明部位 或第-關聯照明部位。 於圖7中,儘管將照明部位對24&、%•(及其他部位對) 提供於同-象限…中,但沒有必要為此情況。舉例而言, 可將-照明部位對中之第一照明部位提供於一象限中,且 可將該照明部位對中之第二照明部位提供於不同象限中。 若-照明部位對中之第一照明部位與第二照明部位之間的 分離度增加,則由初級反射元件將輻射子光束引導至該等 照明部位所需要之旋轉量亦將增加。可選擇該等照明部位 之位置’使得最小化初級反射元件之所f旋轉,或不需要 使該等初級反射元件中之任—者旋轉超過特定最大旋轉。 I48949.doc •21 · 201107798
如,如下文關於圖8進一步所解釋)。 要照明模式集合(例
定向於第一定向上時照明第一關聯照明部位2 4 c,且在定 向於第二定向上時照明第二關聯照明部位24c,。第四初級 反射元件22d經組態以在定向於第一定向上時照明第一關 聯照明部位24d,且在定向於第二定向上時照明第二關聯 照明部位24d·。 β亥·# H?、明部位及關聯初級反射區域之等效配置可適用於 其他象限(未說明)。 藉由使每一初級反射元件圍繞特定軸線旋轉而使其在第 一定向與第二定向之間移動^複數個初級反射元件可經組 態成圍繞同一轴線旋轉。舉例而言,與光瞳平面之同一象 限中之鄰近照明部位相關聯的初級反射元件可經組態成圍 繞同一抽線旋轉。在所說明實例中,第一初級反射元件 22a及第二初級反射元件22b經組態以圍繞第一軸線ΑΑ旋 轉’且第三初級反射元件22c及第四初級反射元件22d經組 態以圍繞第二軸線BB旋轉。第一軸線AA經配置成在Q1中 相對於X軸成56.25。,且第二軸線BB經配置成在Q1中相對 148949.doc -22· 201107798 於X軸成3 3.75。。儘管在圖7之平面中展示第一軸線aa及第 二軸線BB,但此僅係為了便於說明。該等軸線將在初級 反射元件22a至22d之平面中。 • 另外或替代地,與光瞳平面之相對象限中之對應照明部 位相關聯的初級反射元件可經組態以圍繞同一軸線旋轉。 舉例而言’與第一象限q 1相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22a、22b 及與第三象限相關聯之對應初級反射元件可經組態以圍繞 第一軸線AA旋轉。同樣地,與第一象限以相關聯之初級 反射元件22c、22d及與第三象限相關聯之對應初級反射元 件可經組態以圍繞第二軸線BB旋轉。 與第二象限相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及與第四象限相關聯 之初級反射元件可圍繞第三轴線(例如,經配置成相對於X 軸成123.75°)旋轉。此外,與第二象限相關聯之初級反射 元件及與第四象限相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可圍繞第四軸線 (例如,經配置成相對於X軸成146.25。)旋轉。圖7中未展示 此等象限中之任一者。 該等初級反射元件可經組態以在同一方向或相反方向上 圍繞同一軸線旋轉。 • 當將初級反射元件分組在一起以圍繞同一軸線旋轉且在 同一方向上旋轉時,可簡化經配置以使初級反射元件在其 第一定向與第二定向之間移動之致動器。舉例而言,與經 分組以圍繞同一軸線旋轉之初級反射元件相關聯的致動器 可經配置以使該等初級反射元件一致地移動。因此,在存 在四個旋轉軸線之實施例中,可存在四個致動器。 148949.doc -23- 201107798 圖8展示可如何使用所描述裝置(亦即,使用16個初級反 射凡件及4個旋轉抽線)在照明系統之光"面處形成五種 不同照明模式。該等照明模式係如下:環形照明模式(圖 8小偶極X照明模式(圖8b)、偶極-明模式(圖8〇、類星 體照明模式(圖8d)及c四邊形照明模式(圖㈣。 為了產生如圖8a所示之環形照明模式,將與第一象限相 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22a至22d定向成使得照明部位⑽、 24d、24a.及24c,被照明。此情形係藉由以下方式達成:將 第初級反射元件22a圍繞第一軸線AA旋轉至其第二定 向;將第二初級反射元件22b圍繞第一軸線aa旋轉至其第 一定向;將第三初級反射元件22c圍繞第二軸線bb旋轉至 其第二定向;及將第四初級反射元件22d圍繞第二軸線bb 旋轉至其第一定向。類似地定向與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及 第四象限之照明部位相關聯的初級反射元件。 為了產生如圖8b所示之偶極X照明模式(亦見圖讣),將 與第—象限相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定向成使得照明部位 24b’、2乜,、24d,及24c,被照明。此情形係藉由以下方式達 成:將第一初級反射元件22a圍繞第一軸線AA旋轉至其第 二定向;將第二初級反射元件22b圍繞第一軸線AA旋轉至 其第二定向;將第三初級反射元件22c圍繞第二軸線Bb旋 轉至其第二定向;及將第四初級反射元件22d圍繞第二轴 線BB旋轉至其第二定向。類似地定向與第二象限、第三 象限及第四象限之照明部位相關聯的初級反射元件。 為了產生如圖8c所示之偶極y照明模式(亦見圖5b),將與 148949.doc -24· 201107798 第一象限相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定向成使得照明部位 24a、24b、24c及24d被照明。此情形係藉由以下方式達 成:將第一初級反射元件22a圍繞第一軸線AA旋轉至其第 一定向;將第二初級反射元件22b圍繞第一軸線AA旋轉至 其第一定向;將第三初級反射元件22c圍繞第二軸線BB旋 轉至其第一定向;及將第四初級反射元件2 2 d圍繞第二軸 線BB旋轉至其第一定向《類似地定向與第二象限、第三 象限及第四象限之照明部位相關聯的初級反射元件。 為了產生如圖8d所示之類星體照明模式,將與第一象限 相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定向成使得照明部位24c、24d、 24b·及24a'被照明。此情形係藉由以下方式達成:將第一 初級反射元件22a圍繞第一軸線AA旋轉至其第二定向;將 第二初級反射元件22b圍繞第一軸線AA旋轉至其第二定 向;將第三初級反射元件22c圍繞第二軸線BB旋轉至其第 一定向;及將第四初級反射元件22d圍繞第二軸線BB旋轉 至其第一定向。類似地定向與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及第四 象限之照明部位相關聯的初級反射元件。 為了產生如圖8e所示之c四邊形照明模式,將與第一象 限相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定向成使得照明部位24a、24b、 24d'及24c'被照明。此情形係藉由以下方式達成:將第一 初級反射元件22a圍繞第一軸線AA旋轉至其第一定向;將 第二初級反射元件22b圍繞第一軸線AA旋轉至其第一定 向;將第三初級反射元件22c圍繞第二軸線BB旋轉至其第 二定向;及將第四初級反射元件22d圍繞第二軸線bb旋轉 148949.doc •25· 201107798 至其第二定向。類似地定- 兴弟一象限、第三象限及第四 象限之照明部位相關聯的初級反射元件。 以上描述中,已提及類似於第 第三象限及第四象限之照明部 下文解釋進行此過程所採用之 在圖8所示之照明模式的 一象限來定向與第二象限、 位相關聯的初級反射元件。 方式°自圖8可看出’偶極模式、類星體模式及e四邊形模 式圍繞X軸及y轴對稱。然而,圖^之環形模式圍繞X轴及y 轴不對無,但其係旋轉對稱的(對於9〇。或其倍數之旋轉)。 照明模式0用相㈣稱性之事實對照明部位之位置施 加約束。該約束為··每一照明部位對均具有一關聯照明 部位對,且該兩對圖访正 圍,、堯+刀s亥象限之線SS對稱(見圖7)。 +】。第照明部位對24a、24a'係與第三照明部位對 24c 24M目關聯。此等兩對圍繞線ss對稱1 :照明部位 對24b、24b’係與第四照明部位對…、24"目關聯。此等 兩對圍繞線S S亦對稱。對其他象限施加相同約束。 第二象限為第—象限之鏡像。第三象限及第四象限為第 -象限及第二象限之鏡像。以此方式來定位該等照明部位 允。午達成圖8所不之所有照明模式。當將產生圖扑至圖μ 所示之照明模式中夕& . ^ ^ 、飞中之任一者時,用於每一象限之對應初級 反射元件之定向係相同的。當將產生圖8a之環形模式時, 用方、第&限及第二象限之初級反射元件之定向係與施加 至用於第―象限及第四象限之初級反射元件之定向相反。 在實把例中,藉由輻射子光束照明之照明部位可經提 供(例如)為盤及環’該環鄰近於該盤(或可經提供為兩個 148949.doc -26 - 201107798 環)。圖9描繪具有此照明部位配置之光瞳平面的第一象限 Q1。在象限Q1中存在24個照明部位a 1、A2至L1、L2(跨 越整個光瞳平面存在96個照明部位)^ 12個初級反射元件a 至L(圖中未繒示)經組態以照明象限Q1之關聯的24個照明 部位(48個初級反射元件經組態以照明所有照明部位)。 可在每一照明部位處提供複數個次級反射元件。舉例而 a,可在母一照明部位處提供在丨〇個與2〇個之間的次級反 射兀件。在此情況下,相應地按比例調整初級反射元件之 數目。舉例而言,若在給定照明部位處存在】〇個次級反射 元件,則存在經配置以將輻射引導至該照明部位之1〇個初 級反射元件(該等初級反射元件中之每一者經配置以將輻 射引導至不同次級反射元件)。在使用術語「初級反射元 件」之此描述中,此可涵蓋經組態以一致地移動之複數個 初級反射元件。 可將…、明。卩位分類為内部照明部位群組及外部照明部位 群組。當關聯初級反射元件係在其第一定向上時,照明内 部照明部位群組中之照明部位。冑關聯初級反射元件配置 於其第二定向上時,照明外部照明部位群組中之照明部 位。 内P ‘,、、明。卩位群組具有内部徑向範圍ainner及外部徑向範 圍^外部照明部位群組具有内部徑向範圍σ2及外部徑向 範圍σ3。 跨2越光瞳平面之照明部位的相對表面面積等於(心2_ ainner )/2。因此,光展量比χ(亦即,相對使用之光曈面積 148949.doc •27· 201107798 的倒數)遵循Χ=2/(σ32Α_2)。 每-初級反射元件經組態成自同一象限(例如,叫之不 同部分分離地照明兩個照明部位。更具體而言,每一初級 反射元件經組態以在第一定向與第二定向之間移動。當初 級反射S件係在第-定向上時,將輻射子光束引導朝向内 部照明部位群組中之第一關聯照明部位。當初級反射元件 係在第二定向上時,將輻射子光束引導朝向外部照明部位 群組中之第二關聯照明部位(兩個部位均係在同一象限 中)。 參看圖3及圖9,初級反射元件22a可經組態以在其第一 疋向上時照明第一關聯照明部位A1,且在其第二定向上時 照明第二關聯照明部位A2。不同初級反射元件Ub可經組 態以在其第一定向上時照明第一關聯照明部位B丨,且在其 第二定向上時照明第二關聯照明部位B2。可以相同方式來 組態其他初級反射元件。 對照明部位之位置施加一約束。該約束為:每一照明部 位對均具有一關聯照明部位對,且該兩對圍繞平分該象限 之線SS對稱。舉例而言,第一照明部位對Ai、A2係與第 七照明部位對Gl、G2相關聯。此等兩對圍繞線μ對稱。 在第二實例中,第二照明部位對B 1、32係與第四照明部 位對HI、H2相關聯。此等兩對圍繞線SS亦對稱。對其他 照明部位對施加相同約束。此外,對其他象限施加相同約 束0 該等照明部位及關聯初級反射元件之組態對於光瞳平面 148949.doc -28- 201107798 之象限中之每一者可相同。舉例而言,第二象限可為第一 象限之鏡像。第三象限及第四象限可為第一象限及第二象 限之鏡像。 一 可藉由使該等初級反射元件中之每一者圍繞特定軸線旋 轉而使其在第一定向與第二定向之間移動。旋轉可受到一 或多個末端擋板限制。為了輻射外部照明群組中之照明部 位及内部照明群組中之照明部位,情況可為:軸線不行進 通過照明系統之光軸。 參看圖3及圖9,照明第一關聯照明部位A1、Α2之第一 初級反射元件22a可圍繞第一軸線ΑΑ旋轉。照明第二關聯 照明部位LI、L2之第二初級反射元件22b可圍繞第二軸線 BB旋轉。其他初級反射元件可圍繞其他軸線(未說明)旋 轉。針對第一象限Q1存在總共12個旋轉軸線,針對第三象 限之旋轉軸線平行於針對第一象限之旋轉軸線。針對第二 象限存在12個旋轉軸線,且此等旋轉軸線平行於針對第四 象限之旋轉軸線。因此,存在總共24個旋轉軸線。 與光瞳平面之相對象限中之對應照明部位相關聯的初級 反射元件可經組態以圍繞同一軸線旋轉。在圖9所描繪之 實例中,可(例如)存在總共丨2個旋轉軸線。此情形包含延 伸跨越Q1及Q3之6個軸線,及延伸跨越Q2及q4之6個軸 線。 該等初級反射元件可用以產生七種不同照明模式。圖ι〇 中展示該等照明模式。該等照明模式為:習知(盤狀)模 式、環形模式、第二盤狀模式、偶極模式及四極模式。 148949.doc •29· 201107798 為了產生圖i〇a所示之習知(盤狀)模式,將與象限(^相 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定向成使得照明部位A1至L1被照 明。此情形係藉由將每__初級反射元件圍繞其軸線旋轉至 其第一定向而達成。類似地定向與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及 第四象限之照明部位相關聯的初級反射元件。若内部徑向 範圍〇inner不為零,而是為有限值,則此模式將為環形模式 而非習知(盤狀)模式。 為了產生圖.10b所示之環形照明模式,將與象限Q1相關 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定向成使得照明部位A2至L2被照明。 此情形係藉由將每-初級反射^件圍繞其抽線旋轉至其第 二定向而達成。類似地定向與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及第四 象限之照明部位相關聯的初級反射元件。 為了產生如ϋ l〇c所示之第二盤狀照明模式,將與象限 Q1相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定向成使得照明部位A2、則、 K2及L1被照明。此 、I及K相關聯之該 二定向且將與照明 C2、E>1、E2、FI、G2、HI、12、Ji、 情形係藉由將與照明部位A、c、E、G 等初級反射元件圍繞其軸線旋轉至其第 部位B、D ' F、Η、J及L相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圍繞其轴 線旋轉至其第向而連成。類似地定向與第二象限、第 三象限及第四象限之照明部位相關聯的初級反射元件。 為了產生如圖10d所示之y偶極模式照明模式,將與象限 Q1相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定向成使得照明部位A 2至F 2及 G1至L1被照明。此情形係藉由將與照明部位相關聯 之初級反射元件圍繞其軸線旋轉至其第二^向且將與照明 148949.doc -30 - 201107798 部位G至L相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圍繞其軸線旋轉至其第 一定向而達成。類似地定向與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及第四 象限之照明部位相關聯的初級反射元件。 為了產生如圖1 〇e所示之X偶極照明模式,將與象限q 1相 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定向成使得照明部位Ai至η及至 L2被照明。此情形係藉由將與照明部位八至F相關聯之初 級反射元件圍繞其軸線旋轉至其第一定向且將與照明部位 G至L相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圍繞其軸線旋轉至其第二定 向而達成。類似地定向與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及第四象限 之照明部位相關聯的初級反射元件。 為了產生如圖10f所示之四極照明模式,將與象限Q1相 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定向成使得照明部位D丨至j丨、J2至L2 及A2至C2被照明。此情形係藉由將與照明部位〇至j相關 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圍繞其軸線旋轉至其第一定向且將與照 明部位J至L及A至C相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圍繞其軸線旋 轉至其第二定向而達成。類似地定向與第二象限、第三象 限及第四象限之照明部位相關聯的初級反射元件。 為了產生如圖10g所示之替代四極照明模式,將與象限 Q1相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定向成使得照明部位A i至C i、 G2至I2、J1至L1及D2至F2被照明。此情形係藉由將與照 明部位A至C及J至L相關聯之初級反射元件圍繞其軸線旋 轉至其第一定向且將與照明部位G至I及D至F相關聯之初 級反射元件圍繞其軸線旋轉至其第二定向而達成。類似地 定向與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及第四象限之照明部位相關聯 148949.doc •31 · 201107798 的初級反射元件。 亦可定向初級反射元件以在光瞳平面處產生其他所要照 明模式。 圖π為八個座架之透視圖,該等座架中之每一者固持一 不同初級反射元件(在下文中被稱作鏡面)。為了清楚起 見’僅標記第一鏡面22a及第一座架40。 圖12中以放大形式展示座架4〇中之_者。該座架之部分 為半透明的,以便允許看見該座架之構造。座架4〇包含桿 體41,桿體41包含於套筒42中。在一實施例中,桿體“在 橫截面中為圓柱形,且自最上末端41a至最下末端4比漸 縮。(圓形)平台43提供於桿體41之最上末端4U處。 在圖11中可更清楚地看見套筒42,因為此圖不為半透明 的。套筒42具有(環形)最上末端42a及(環形)最下末端 42b。兩個回彈可撓性部分51、44提供於套筒“之最上末 端42a與最下末端42b之間。回彈可撓性部分51、44係藉由 套筒之中間(環形)部分42c分離。回彈可棱性部分51、料在 下文中將被稱作第-回彈可撓性部分5丨及第二回彈可挽性 部分44。 第回彈可撓性部分5!包含兩個剛性中間截面“a、 b兩個剛性中間截面45a、价連接於套筒之最上末端 42a與套筒之中間部分42c之間。每一剛性中間截面仏、 IT上部末端係藉由回彈連接器—、働(在下文中被稱 斤=上回彈連接器46a、傷)連接至套筒之最上末端❿。 母一剛性中間截面之下部末端係藉由回彈連接器47a、 I48949.doc •32- 201107798 ^T^^^^ 47b)i4#f 得該等剛性二截:性中間截面45a、45'向内成角度’使 間截面之上部末端比該等剛性中間截 部末端更靠近。 «欺囬之下 =回彈可撓性部分44具有與第1彈可撓性 構造相同的構造,但圍繞套筒42之十心轴線旋轉了 90产。 因=第—回彈可撓性部分51與第二㈣可撓性部分44彼 此校向0 第二回彈可撓性部分44包含兩個剛性中間截面483、 働兩個剛性中間截面48a、彻回彈地連接於套筒之中 間4分42c與套筒之最下末端42b之間。每一剛性中間截面 483、斗朴之上部末端係藉由回彈連接器49a、49b(在下文 中破無作最上回彈連接器49a、,連接至中間部分仏。 每一剛性中間截面他、48b之下部末端係藉由回彈連接器 5〇a、々5Gb(在下文中被稱作最下回彈連接器池、$叫連接 至套筒之最下末端42b。剛性中間截面48a、4讣向内成角 度,使得該等剛性中間截面之上部末端比該等剛性中間截 面之下部末端更靠近。 在該描述中術語「上部」及「下部」之使用僅僅意欲辅 助諸圓之描述’且不意欲暗示座架4〇、鏡面22a或其他組 件之定向的任何限制。參看圖3,可看出,鏡面“a之反射 表面可朝下,在該情況下,座架4〇可實質上倒轉。 套筒之最下末端42b可固定至基板(圖中未繪示)。 套筒42可由金屬(或金屬合金)形成。上文所描述之套筒 I48949.doc -33- 201107798 的各種特徵可藉由自圓筒開始且以使得形成該等特徵之方 式自圓筒移除材料而形成。可(例如)使用導線侵蝕(wire erosion)來移除材料。 回彈連接器46、47、49、50包含套筒之部分,在該等部 分中’套筒材料足夠薄以使得其可,彎曲。回彈連接器為線 泣的。以彼此實質上平行而延伸之對(例如,46a、46b)來 提供線性連接器。此組態使回彈連接器能夠在桿體Μ移動 時彎曲。回彈連接器足夠厚以使得其提供—回彈度,且因 此在未將力施加至桿體41時返回至其原始定向。 第二回彈可撓性部分44之回彈連接器厚於第-回彈可撓 f生。P刀51之回#連接器n第二回彈可撓性部分料之 可撓性小於第一回彈可撓性部分51之可撓性。 第回彈可挽性部分5 !可包含兩個以上剛性中間截面及 關聯回彈連接器。舉例而言,可提供四個或四個以上剛性 中間截面及關聯回彈連接器。相同情料用於第二回彈可 撓性部分44。 在第1彈可撓㈣分51處㈣4】之橫截面尺寸(例 如’直徑)大於最上回彈連接器⑸、_之間的距離。出 於此原因,切掉最上回彈連接器偏、46b之部分,以便容 納桿體41°桿體41之橫截面尺寸亦大於剛性中間截面 …、心之間的距離。出於此原因,切掉剛性中間截面 仏、456之部分,以便容納桿體❿出於相同原因,部分 2掉第二回彈可触部分44之最上㈣連接H49a、 49b ° 148949.doc -34- 201107798 兩個雙金屬條帶60a、60b(見圖12)提供於套筒42之相反 側上。因為在圖12中部分地遮掩右側雙金屬條帶,所以將 描述左側雙金屬條帶。雙金屬條帶6〇a包含撓曲部分Μ, 撓曲部分61自套筒42之中點向下延伸至鄰近於該套筒之最 下末端的部位。雙金屬條帶進一步包含連接部分62 ,連接 部分62連接至撓曲部分61且自套筒42之中間部位沿著該套 筒外部向下延伸。連接部分62及撓曲部分61形成為自身折 轉之狹長u形。因此,連接部分62包含第一臂形件63a及第 二臂形件63b。每一臂形件63a、63b具備一開口 6牦、 64b,開口64a、64b中之每一者經配置以收納導線(圖中未 繪示)或其他電連接器。雙金屬條帶6〇a係由層壓在一起之 兩種金屬^/成。該專金屬具有不同熱膨脹係數,使得雙金 屬條帶之加熱將導致雙金屬條帶彎曲。 在使用中,使電流傳遞通過第一雙金屬條帶6〇&,藉此 加熱該雙金屬條帶。此情形導致雙金屬條帶之撓曲部分“ 向内(亦即,朝向桿體41)彎曲。撓曲部分61推壓桿體41, 從而導致該桿體之最下末端411?移動至第一位置7〇a(藉由 圓形線指示)。第一回彈可撓性部分51之回彈連接器46&、 46b、47a、47b彎曲,藉此允許最上末端42a及平台旋 轉。平台43圍繞平行於圖12之底部處所指示之軸線71的軸 線旋轉。參看圖11,因為鏡面22a連接至平台43,所以該 鏡面亦圍繞平行於軸線7丨之軸線旋轉。再次參看圖12,桿 體41移動,直到其按壓墊圈52a、5孔為止。墊圈52a、5以 擔當限制桿體41之移動的末端擋板。 148949.doc -35- 201107798 上文所描述之第一雙金屬條帶60a的操作將鏡面22a旋轉 至第一定向(上文進一步描述鏡面22a之第一定向及第二定 向)。可使用第二雙金屬條帶以將鏡面22a旋轉至第二定 向。停止電流至第一雙金屬條帶60a之供應,藉此允許該 第一雙金屬條帶冷卻且返回至其原始定向。使電流傳遞通 過第二雙金屬條帶601^第二雙金屬條帶6〇b之撓曲部分推 壓柃體41,從而導致該桿體之最下末端41b移動至第二位 置7〇b(藉由圓形線指示)。第一回彈可撓性部分51之回彈連 接器46a、46b、47a、47b彎曲,藉此允許最上末端42a及 平台43旋轉。平台43圍繞平行於軸線”之軸線旋轉。桿體 41移動,直到.其按壓墊圈52c、52d為止。墊圈52c、52(1擔 當限制桿體41之移動的末端擋板。桿體“至第二位置之移 動將鏡面22a旋轉至第二定向。 雙金屬條帶6〇a、_提供簡翠且穩固的致動器,以經由 桿體之移動而在第一$向與第二定向之間致動鏡面 ❿。可使用其他致動器。藉由線”指示桿體“之移動方 向0 以上描述已提及第一回彈可撓性部分51之回彈連接器 心、46b、47a、47b在桿體4 i移動時f曲。此情形在桿體 41之移動^向72確切地橫向於帛1料撓性部分51之回 彈連接器46a、46b、47a、47b之定向的情況下發生。然 而,桿體41之移動方向可不同於此情形。在此情況下,第 二回彈可撓性部分44之_連接器❿、_、術' ⑽在 桿體41移動時㈣f曲。第二㈣可撓㈣分批回彈連 I48949.doc -36 - 201107798 接器49a、49b、50a、50b需要彎曲的程度將小於第一回彈 可挽性部分51之回彈連接^§46a、46b、47a、47b需要彎曲 的程度。出於此原因,第二回彈可撓性部分44之回彈連接 器49a、49b、50a、50b的可撓性小於第一回彈可挽性部分 51之回彈連接器46a、46b、47a ' 47b的可撓性。 如上文關於圖9進一步所描述,可能需要使不同鏡面圍 繞不同軸線旋轉。座架40允許達成圍繞不同選定轴線之旋 轉,此將關於圖13加以描述。圖13展示自下方所檢視之座 架40。桿體41之最下末端係可見的,套筒42之最下末端亦 係可見的。四個墊圈52a至52d係藉由螺釘53固持於適當位 置中。可看見雙金屬條帶60a中之一者(未展示另一雙金屬 條帶藉由線72指示桿體41之移動方向,且藉由線71指 示鏡面22a之對應旋轉軸線。 在粗略級別(coarse level)上,藉由第一回彈可撓性部分 51之回彈連接器46、47的定向來判定桿體之移動方向 72 〇此係因為第—回彈可撓性部分51之回彈連接器〇 的可撓性大於第二回彈可撓性部分44之回彈連接器49、 的可撓性,且桿體41傾向於相應地移動。在精細級別⑽e 1^1)上,藉由墊圈52a至52d之位置來判定移動方向因 為正疋3亥等墊圏判定桿體41之移動端點(該等墊圈擔當末 端擋板)。 ° 為^獲传;^體4!.之所要移動方向且因此獲得鏡面仏之 所要^轉勒線’在將鏡面22a緊固至座架40之前給予座架 40適當定向。藉由將座架4〇緊固至固持該座架之基板(圖 148949.doc •37· 201107798 中未繪不)來固定該座架之定向。座架之定向在粗略級別 上判定扣體41之移動方向。一旦已將鏡面22a緊固至座架 4〇,隨即藉由改變墊圈52a至52d中之一或多者的位置來達 成桿體之移動方向的精細調整。 使用螺釘53將每一墊圈52&至52(1緊固至座架,螺釘53傳 遞通過該墊圈中之孔徑且傳遞至套筒42中。每一墊圈中之 孔敉不與墊圈之中心同軸,而是自中心偏移。因為孔徑偏 移,所以墊圈52a至52d之旋轉將導致該墊圈之邊緣移動成 較接近於或較遠離於桿體41。因此,調整墊圈之定向會調 整杯體41之第一位置7〇a或第二位置7〇b的部位。藉此,墊 圈5 2a至52d提供桿體41之移動方向的精細調整(可認為該 移動方向係連接第一桿體位置7〇a與第二桿體位置7〇b之直 線)。 自圖11可看出,座架4〇寬於鏡面22a。座架4〇可(例如)具 有大於10毫米之寬度,且可具有小於2〇毫米之寬度。座架 可具有16毫米之寬度。相反地,鏡面可(例如)具有小於⑺ 毫米之寬度’且可(例如)具有小於5毫米之寬度。提供寬於 鏡面22&之座架40具有如下優點:其給出大於在該座架.與 該鏡面具有相同寬度之情況下之穩固性的穩固性。此外, 座架40可能能夠更有效地將熱傳導遠離於鏡面22a。座架 4〇可提供更大機械穩定度及熱穩定度。 為了允許鏡面定位成鄰近於彼此,使座架4〇在鏡面下方 展開114展示自下方所檢視之人個鏡面仏至咖及八個 關聯座架術至儀。可看出,座架他至楊中之每一者在 148949.doc -38- 201107798 沿著鏡面22a至2沘之不同位置處連接至其關聯鏡面。每— 桿體41之移動方向被指示為長箭頭,且每一鏡面之旋轉軸 線係藉由短箭頭展示。 圖14展示四個旋轉軸線a至d。兩個旋轉軸線A、B較接 近於橫向於鏡面延伸之軸線(此處被標記為y軸)。兩個旋轉 轴線C、D較接近於垂直軸線(此處被標記為X軸)^在圖14 及圖15中笛卡爾座標之使用係輔助該等圖之描述,且不意 欲限制鏡面22a至22h或座架40a至40h之定向。 提供較接近於y軸之旋轉軸線A、B的該等座架40b、 40c、40g、40f經定位成較接近於鏡面22b、22c、22g、22f 之中心。提供較接近於x軸之旋轉軸線c ' D的該等座架 40a、40d、40e、40h經定位成較遠離於鏡面22a、22d、 22e、22h之中心。在此等部位處提供座架4〇a至4〇h具有關 於起因於鏡面之遮蔽的有益效應。 圖15示意性地展示自上方所檢視之兩個鏡面對〖至 為了便於說明且便於幾何分析,將鏡面展示為矩形 而非’f曲。首先參看圖15之左側,左側鏡面122&圍繞旋轉 軸線E旋轉,紋轉軸線E橫向於該鏡面延伸(此處被標記為乂 方向)且經疋位成朝向該鏡面之一末端。右側鏡面12沘靜 止。鏡面122a可經旋轉成使得該鏡面之上部部分移入該圖 之平面,且該鏡面之下部部分移出該圖之平面。輻射可自 -方向入射於鏡面122a、122b上,該方向對向與自該圖之 平面延伸之法線的左側(負y方向)所成的1〇度之角度。在此 情形中,左側鏡面122a將陰影123施放至右側鏡面⑽ 148949.doc
S •39· 201107798 上。此情形係不良的’因為陰影將減小微影裝置之圖案化 器件處所形成之曝光區域的均一性。 參看圖15之右側,旋轉軸線F亦橫向於鏡面12以延伸, 但位於該鏡面之中心處。鏡面122c之旋轉在右側鏡面122d 上引起顯著更小的陰影124。 圖15之左侧所不之鏡面為矩形,且包括各種尺寸標記。 可使用幾何學以判定陰影之寬度Ws : ws =p[~ + R^\sn(9)-D ⑴ 其中φ為鏡面之旋轉角,L為鏡面之長度,R為鏡面之旋轉 轴線與中心之間的距離,θ為入射輻射相對於法線之角度 (輻射來自負y方向),且D為鏡面之間的分離度。 可使用幾何學以判定陰影之長度Ls : K+^> U J (2) 可藉由組合方程式1與方程式2來判定陰影之面積As : 2 Ψ5+ΰ'[4+Ί)-^-2=ΎφΐΆηθ (3) 最大陰影面積發生於Λ = ζ/2且D = 〇時,此得到方程式3之右 側處的表達式。 當Λ=0時發生的圖15之右側中之陰影面積124係直接由 方程式3得出: (4) K+D 4 以上方程式指示:當鏡面之間的距離D較小時,將旋轉軸 148949.doc 201107798 線自鏡面之中心移動至尖端會將陰影面積之大小增加四 倍。 為了最小化鏡面之蔭蔽發生的程度,將圍繞接近橫向於 鏡面之軸線旋轉的鏡面固持於經定位成在鏡面之中心附近 的座架上。將圍繞較不接近橫向於鏡面之軸線旋轉的鏡面 口持於經疋位成較遠離於鏡面之中心的座架上。圖μ中展 示此配置之實例,如上文進一步所描述。 儘管所描述實施例已提及16個初級反射元件或48個初級 反射元件,但可使用任何適當數目個初級反射元件。類似 地,可使用任何適當數目個次級反射元件。存在比初級反 射元件多兩倍之次級反射元件。 以上描述已提及反射照明系統(例如,包含EUv微影裝 置之部分)。然而,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提供於包含折射 凡件之照明系統中。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提供於(例 如)DUV微影裝置中。代替反射光學組件或除了反射光學 組件以外,折射光學組件亦可提供於照明系統光瞳平面 中。 儘管本發明之所描述實施例提及微影裝置之照明系統, 但本發明之-實施例可提供於微影裝置中之任何適當部位 處。 儘管在微影裝置之内容背景中描述反射元件陣列,但其 可提供於其他裝置中。 雖然上文已描述本發明之特定實施w,但應瞭瞭解,可 以與所描述之方式不同的其他方式來實踐本發明。該描述 148949.doc 201107798 不意欲限制本發明。 本發明之特徵適用於本發明夕你士热以。 4β之所有態樣且可以任何組合 加以使用。 【圖式簡單說明】 圖!示意性地描繪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微影裝置; 圖2更詳細地示意性地描繪圖丨之微影裝置之部分; 圖3說明微影裝置之照明糸 ‘、β糸統之可移動反射元件的操 作; 圖4說明微影裝置之照明系統之第一反射組件之初級反 射元件的移動效應; 圖5a及圖5b說明微影裝置之照明系統之可移動反射元件 的操作’及所得y偶極照明模式; 圊6a及圖6b說明微影裝置之照明系統之可移動反射元件 的操作’及所得X偶極照明模式; 圖7描繪光瞳平面之第一象限; 圖8a至圖8e描繪可使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獲得的五種照 明模式; 圖9描繪光瞳平面之第一象限; 圖10a至圖10g描繪可使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獲得的七種 照明模式; 圖11描繪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複數個座架及反射元 件; 圖12更詳細地描繪圖11之座架中之一者; 圖13描繪自下方所檢視的圖u之座架中之一者; I48949.doc •42· 201107798 圖14彳苗繪自下方所檢視的圖ii之座架及反射元件;及 圖15示意性地描繪反射元件藉由鄰近反射元件之遮蔽。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8 虛擬源點收集焦點/虛擬源 20 入口孔徑 22 第一反射組件 22a 初級反射元件/鏡面 22b 初級反射元件/鏡面 22c 初級反射元件/鏡面 22d 初級反射元件/鏡面 22e 初級反射元件/鏡面 22f 初級反射元件/鏡面 22g 初級反射元件/鏡面 22h 初級反射元件/鏡面 24 第二反射組件 24a 次級反射元件/照明部位 24a' 次級反射元件/照明部位 24b 次級反射元件/照明部位 24b' 次級反射元件/照明部位 24c 次級反射元件/照明部位 24c, 次級反射元件/照明部位 24d 次級反射元件/照明部位 24d' 次級反射元件/照明部位 28 第一反射組件 148949.doc • 43- 201107798 30 第二反射組件 40 第一座架 40a 座架 40b 座架 40c 座架 40d 座架 40e 座架 40f 座架 40g 座架 40h 座架 41 桿體 41a 桿體之最上末端 41b 桿體之最下末端 42 套筒 42a 套筒之最上末端 42b 套筒之最下末端 42c 套筒之中間部分 43 平台 44 第二回彈可撓性 45a 剛性中間截面 45b 剛性中間戴面 46a 回彈連接器 46b 回彈連接器 47a 回彈連接器 148949.doc • 44· 201107798 47b 回彈連接器 48a 剛性中間截面 48b 剛性中間截面 49a 回彈連接器 49b 回彈連接器 50a 回彈連接器 50b 回彈連接器 51 第一回彈可撓性部分 52a 塾圈 52b 墊圈 52c 墊圈 52d 墊圈 53 螺釘 60a 雙金屬條帶 60b 雙金屬條帶 61 撓曲部分 62 連接部分 63a 第一臂形件 63b 第二臂形件 64a 開口 64b 開口 70a 第一位置 70b 第二位置 71 軸線 148949.doc - 45 - 201107798 72 桿體之移動方向 122a 鏡面 122b 鏡面 122c 鏡面 122d 鏡面 123 陰影 124 陰影 A 初級反射元件 A1 照明部位 A2 照明部位 AA 第一轴線 B 幸畐射光束/初級反射元件 B1 照明部位 B2 照明部位 Ba 輻射子光束 Ba' 幸畐射子光束 Bb 第二子光束 Be 第三子光束 Bd 第四子光束 BB 第二軸線 B' 輻射光束 C 初級反射元件 Cl 照明部位 C2 照明部位 148949.doc - 46 - 201107798 D 初級反射元件 D1 照明部位 D2 照明部位 E 曝光區域/初級反射元件 El 照明部位 E2 照明部位 F 初級反射元件 FI 照明部位 F2 照明部位 G 初級反射元件 G1 照明部位 G2 照明部位 H 初級反射元件 HI 照明部位 H2 照明部位 I 初級反射元件 11 照明部位 12 照明部位 IF1 位置感測器 IF2 位置感測器 IL 照明系統 J 初級反射元件 Π 照明部位 J2 照明部位 148949.doc -47- 201107798 κ 初級反射元件 κι 照明部位 Κ2 照明部位 L 初級反射元件 Ls 陰影之長度 L1 照明部位 L2 照明部位 ΜΑ 圖案化器件 ΜΤ 支撐結構/物件台 ΜΙ 圖案化器件對準標記 M2 圖案化器件對準標記 Ρ 光瞳平面 PL 項目/投影系統 ΡΜ 第一定位器件 PW 第二定位器件 Ρ1 基板對準標記 Ρ2 基板對準標記 Q1 象限 Q2 象限 Q3 象限 R 鏡面之旋轉軸線與中心之間的距離 SO 輻射源 SS 平分象限Q1之線 W 基板 148949.doc -48 · 201107798
Ws 陰影之寬度 WT 基板台/物件台 X 方向 Y 方向 148949.doc - 49 -

Claims (1)

  1. 201107798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種反射元件陣列,該等反射元件中一 .. ^一者安裝於 一座采上,該座架包含至少部分地位於一套筒内之一丄 體’其中該桿體之-第-末端m定至該套筒之—第—= 端,且該桿體之一第二末端係可移動的,該套筒包括— 第-回彈可撓性部分’該第一回彈可撓性部分經組能以 背曲,以便允許發生該桿體之該第二末端之移動, 該反射元件安裝於該套筒之該第一末端處,使得該套 之彎曲導致該反射元件之旋轉。 5 m:之陣列’其中該套筒包括-第二回彈可繞性 ^ ’该第二回彈可挽性部分亦經組態以脊曲 許發生該桿體之該移動。 3.如凊求項2之陣列,盆φ兮梦 八中6亥第—回彈可撓性部分經組態 以在一第一方向上彎曲, ^曲1忒第二回彈可撓性部分經組 I、U在一第二方向上彎曲, 此實質上橫向。 4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彼 4.::求項1、2或3之陣列,其,該第-回彈可撓性部分 …少兩個剛性部分,該至少兩個剛性部分在任一末 端處藉由回彈連接器連接至該套筒之其他部分。 5 · 5Η A ffi yr f _|» , 項《陣列’其中該第-回彈可撓性部分包含至 I四個剛性部分,該至少四個剛性部分在任一末端處藉 由回彈連接器連接至該套筒之其他部分。 6. Π:項4之陣列’其中至少-回彈連接器包含該套筒 ^ ’該線性延伸部分足夠薄以允許發生 J48949.doc 201107798 彎曲。 8. 0 °月’項4之陣列,其中該等剛性部分中之至 以相對於該套筒之-中心抽線的—角度進行定向。’' :請求項卜2或3之陣列,其中該套筒係大體:圓柱形 9. 如清求項1、2或3之陣列,直中該座牟且 ^ . J 座系具備可調整末端 S ,該等可言周整末端擔板經組態以允許該桿體之一移 動方向的調整。 10. 如請求項9之陣列,其中該等末端擋板藉由限制該桿體 之該移動來判定該反射元件之一第—定向及一第二— 向0 11·如請求項丨、2或3之陣列,其中該座架之寬度大於安裝 於該座架上之該反射元件之寬度。 12. 如請求項1、2或3之陣列,其中該等反射元件中之每— 者文裝於一座架上,一第一座架經配置以允許一第一反 射元件圍繞一第一軸線之旋轉,且一第二座架經配置以 允許一第二反射元件圍繞一第二軸線之旋轉,其中該第 一軸線在定向方面比該第二軸線更接近於橫向於該等反 射元件延伸之一軸線,且其中自該第一座架至該第一反 射元件之一中心的距離大於自該第二座架至該第二反射 元件之一中心的距離。 13. —種微影裝置,其包含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陣列。 I48949.doc -2 -
TW099120937A 2009-06-30 2010-06-25 微影裝置及反射元件陣列 TWI4879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1365909P 2009-06-30 2009-06-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7798A true TW201107798A (en) 2011-03-01
TWI487954B TWI487954B (zh) 2015-06-11

Family

ID=42479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0937A TWI487954B (zh) 2009-06-30 2010-06-25 微影裝置及反射元件陣列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757823B2 (zh)
EP (1) EP2449418A1 (zh)
JP (1) JP5688410B2 (zh)
KR (1) KR101658494B1 (zh)
CN (1) CN102472891B (zh)
NL (1) NL2004852A (zh)
TW (1) TWI487954B (zh)
WO (1) WO201100067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5479B (zh) * 2021-05-27 2023-09-11 德商卡爾蔡司Smt有限公司 用於微影光罩之特徵化的方法與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1754B (zh) * 2009-03-04 2014-10-01 Asml荷兰有限公司 照射系统、光刻设备以及形成照射模式的方法
WO2012175116A1 (en) 2011-06-21 2012-12-27 Carl Zeiss Smt Gmbh Facet mirror device
DE102011080819A1 (de) * 2011-08-11 2012-09-20 Carl Zeiss Smt Gmbh Facettenspiegel aus Facettenmodulen mit mehreren Facetten
US9785051B2 (en) 2012-10-15 2017-10-10 Asml Netherlands B.V. Actuation mechanism, optical apparatus, lithograph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evices
US9494878B2 (en) 2012-10-15 2016-11-15 Asml Netherlands B.V. Actuation mechanism, optical apparatus, lithograph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evices
WO2015104099A1 (en) 2014-01-13 2015-07-16 Asml Netherlands B.V. Actuation mechanism, optical apparatus and lithography apparatus
WO2015144370A1 (en) * 2014-03-18 2015-10-01 Asml Netherlands B.V. Housing for an array of densely spaced components and associ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15429A (en) * 1973-04-19 1974-06-11 Us Navy Precision non-translating mirror/lens mount
US4721274A (en) * 1985-08-21 1988-01-26 Erb Robert C Gimbal assembly
EP0444651B1 (en) * 1990-02-27 1997-05-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shaft within a sleeve by means of a dynamic pressure bearing
DE19739879A1 (de) * 1996-09-19 1998-03-26 Zeiss Carl Fa Kippvorrichtung
FR2773890B1 (fr) * 1998-01-22 2001-11-23 Aerospatiale Ensemble integre et compact de montage isostatique et de correction de position d'un organe, tel qu'un miroir, d'un telescope spatial
US7090362B2 (en) * 2001-11-09 2006-08-15 Carl Zeiss Smt Ag Facet mirror having a number of mirror facets
ATE464585T1 (de) * 2002-02-09 2010-04-15 Zeiss Carl Smt Ag Facettenspiegel mit mehreren spiegelfacetten
JP2006501660A (ja) * 2002-09-30 2006-01-12 カール・ツァイス・エスエムティー・アーゲー 照明の同定用のセンサを備える波長≦193nm用の照明システム
US7196772B2 (en) * 2003-11-07 2007-03-27 Asml Netherlands B.V. Lithographic apparatus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US7148951B2 (en) * 2004-10-25 2006-12-12 Asml Netherlands B.V. Lithographic apparatus
US8937706B2 (en) * 2007-03-30 2015-01-20 Asml Netherlands B.V. Lithographic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622557B2 (en) * 2008-05-20 2014-01-07 Stereo Display, Inc. Micromirror array lens with self-tilted micromirrors
JP5716091B2 (ja) * 2010-08-25 2015-05-13 カール・ツァイス・エスエムティー・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マイクロリソグラフィ投影露光装置のマルチファセットミラー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5479B (zh) * 2021-05-27 2023-09-11 德商卡爾蔡司Smt有限公司 用於微影光罩之特徵化的方法與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00671A1 (en) 2011-01-06
CN102472891A (zh) 2012-05-23
JP2012531759A (ja) 2012-12-10
CN102472891B (zh) 2014-12-10
NL2004852A (en) 2011-01-04
US8757823B2 (en) 2014-06-24
JP5688410B2 (ja) 2015-03-25
EP2449418A1 (en) 2012-05-09
KR101658494B1 (ko) 2016-09-21
US20120105989A1 (en) 2012-05-03
KR20120105350A (ko) 2012-09-25
TWI487954B (zh) 2015-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07798A (en) Lithographic apparatus and an array of reflective elements
KR101245785B1 (ko) 조명 시스템 및 리소그래피 장치
TWI237744B (en) Level sensor for lithographic apparatus
KR101640327B1 (ko) 조명 광학 장치, 노광 장치, 노광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제조 방법
TWI487946B (zh) 光學裝置及定向反射元件的方法
TWI519733B (zh) 照明系統、微影裝置及形成照明模式的方法
US20120002184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of a microlithographic projection exposure apparatus
JP2008235885A (ja) リソグラフィ装置および方法の照明器
TW201235797A (en) Illumination system, lithographic apparatus and method
JP5706403B2 (ja) リソグラフィ装置および方法
US7817246B2 (en) Optical apparatus
JP2006303340A (ja) 形成条件設定方法、露光方法及び露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