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20646A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Google Patents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20646A
TW201020646A TW97146326A TW97146326A TW201020646A TW 201020646 A TW201020646 A TW 201020646A TW 97146326 A TW97146326 A TW 97146326A TW 97146326 A TW97146326 A TW 97146326A TW 201020646 A TW201020646 A TW 2010206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cklight module
liquid crystal
guide plate
crysta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46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en-Pin Hung
Original Assignee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97146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020646A/zh
Publication of TW201020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0646A/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201020646 ruow/^unOZlTW 30086twf.doc/n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源模組與顯示裝置,且特別是 有關於一種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 【先前技術】 近年來’隨著光電技術與半導體製造技術的日益成 熟,平面顯示裝置便蓬勃發展起來。其中,液晶顯示裝置 _ 基於其低電壓操作、無輻射線散射、重量輕以及體積小等 優點’更逐漸取代傳統的陰極射線管顯示裝置而成為近年 來顯示裝置產品之主流。在有高亮度需求的液晶顯示震置 中’多半採用直下式背光模組。目前直下式背光模組多採 用燈管作為發光元件,但習知燈管卻存在色度表現不佳的 缺點。 近來,色彩飽和度表現比燈管好的發光二極體也被應 用於背光模組中。然而,發光二極體為點光源,且單一發 光二極體的輝度表現上會比單一燈管來的差,因此以發光 二極體為光源時所需要的使用量較多,如此則造成背光模 組的整體價格過高的問題。同時,發光二極體的散熱問題 較燈管嚴重,若使用較多個發光二極體則會使散熱問題更 為嚴重。 圖1為習知直下式背光模組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 在習知背光模組100中,為了解決燈管11〇的色度表現不 佳的缺點,燈管110之間更排列了多個發光二極體12〇。 發光二極體120提供的單色光與燈管11〇提供的白光在混 4 201020646 ry〇v/>u〇〇ZlTW 30086twf.doc/n 合後具有較佳的色度表現。然而,發光二極體12〇所提供 的單色光是直接射向背光模組100上方的液晶面板(未繪 示),為了得到一個均勻發光的面光源,此直下式設計需 要較長的混光距離,導致背光模組100的整體厚度難以變 薄。而且,隨著發光二極體120的發光效率的提升,發光 二極體120的使用數量也可減少,但習知這種發光二極體 120的配置方式當發光二極體12〇數量減少時,由於發光 二極體120排列的密度降低,則將使得適當的混光距離 為增加。 【發明内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具有較薄的厚度與較佳的 色度表現。 ' 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具有較薄的厚度盥較 佳的顯示品質。 本發明的背光模組包括一燈箱、多根燈管、_導光板 以及至少一發光元件。燈箱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盥一第二 ❿侧。燈管配置於燈箱中,且各燈管的—高壓電極端盘一^ 壓電極端分別位於第一侧與第二侧。導光板配置於燈箱 中’具有至少一入光側與一底面。底面具有一散射圖^。 散射圖案在鄰近第一側的區域的分佈密度大於在鄰近第二 侧的區域的分佈密度。發光元件配置於入光侧旁。 — 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前述背光模組與配置於 背光模組上的一液晶面板。 在本發明之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的—實施例 5 201020646 ruow ι ?u£>OZ 1TW 30086twf.doc/n 中,背光模組於地表豎起時,散射圖案在導光板的上部區 域的分佈密度大於在鄰近導光板的下部區域的分佈密度。 在本發明之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 中,散射圖案包括印刷網點、柱狀透鏡與點狀透鏡至少其 中之一。 在本發明之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的一實施^ 中,背光模組更包括至少—光學膜片,配置於燈箱上。^ 外,背光模組例如更包括多個支撐件,配置於燈 撐光學膜片。 τ 一 在本發明之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的一實施^ 中’發光元件為冷陰極螢光燈管。 在本發明m模組與液晶顯示ι置ι 中,發光70件包括-線路基板以及多個發光二極體, 二極體配置於線路基板上並與其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之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裳置的一者 中’發光元件用以發出紅光。 只 參 在本發明之背光模組與液晶顯 中,燈管為冷陰極螢光燈管。 衣罝的一實灰 在本發明之背光模組與液晶 中,導光板更具有-出光面。出光面連—實确 相對,且出光面具有多個柱狀三角棱鏡。先侧並與力 在本發明之背光模板與液晶顯二 中,導光板内散佈有多個擴散粒子。眾置的一實驹 在本發明之背光模㈣液 ι不裒置的一實驹 201020646 ' ru〇u/yujD〇ZlTW 30086twf.doc/n 中,燈箱具有一底板。燈管位於底板與導光板之間。 在本發明之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 中,燈箱具有一底板。導光板位於底板與燈管之間。 在本發明之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 中月光模組更包括多個固定件,配置於燈箱中以固定燈 管。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中, 鲁 由於同時採用直下式與侧邊入光式的設計,因此可在獲得 較佳色度表現與顯示品質時,仍維持較薄的厚度。而且由 於導光板的散射圖案的分佈與燈管&亮度分佈侧,因此 可確保背光模組所提供的面光_導光板的出光面各處的 色度都一致。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 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實施方式】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装置的剖面示意 圖。請參照圖2 ’本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10Q0包括一背 光模組1100與配置於背光模組11〇〇上的一液晶面板 1200。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包括一燈箱1110、多根燈管 120 (圖2中僅見一根)、一導光板以及至少一發光 兀件1140。燈箱111〇具有相對的一第—側ιιΐ2與一^二 側1114。燈管112〇配置於燈箱m〇中,且各燈管1120 的一高壓電極端1122與一低壓電極端1124分別位於 侧U12與第二们114。導光板113〇配置於燈箱⑽中, 201020646 zitw 3〇〇86tw£doc/n 具有一底面1134、一出光面1136以及至少一入光侧m2。 發光元件1140配置於入光側1132旁。由於發光元件U40 是採用側邊入光式的設計,因此並不會造成背光模組1 的厚度大幅增加’並可讓液晶顯示裝置1000維持較薄的厚 度。 圖3為圖2之導光板的底面的示意圖,圖4為沿圖3 之Ι-Γ線燈管的實測亮度分佈與發光元件的理想亮度分佈 的曲線圖。請參照圖2與圖3,導光板1130吟底面π34 具有一散射圖案1138。發光元件1140提供的光線會先由 導光板1130的入光侧1132入射導光板1130内部。當光線 遇到底面1134不具有散射圖案1138的區域時將被折射或 全反射,當光線遇到底面1134的散射圖案1138時較有機 會產生大幅的光路變化而從出光面1136射出。換言之,散 射圖案1138的分佈位置會影響發光元件114〇提供的光線 的出光位置。本實施例的散射圖案1138是以印刷網點為 例,但散射圖案Π38也可以是柱狀透鏡、點狀透鏡、其它 鲁 微結構或是前述各種選擇的組合。本實施例的發光元件 1140是以配置於燈箱111〇的第一侧1112與第二侧1114 為例’但本發明不限定於此。 凊參照圖3下方的散射圖案的分佈密度曲線,散射圖 案1138在鄰近第一侧1112的區域R1〇的分佈密度大於在 郇近第一侧1114的區域R20的分佈密度,而在遠離發光 元件1140的中心處因為光源會漸漸減弱,所以在中心處需 要佈置密度較大的散射圖案來增加其出光。本實施例的散 201020646 ' Γυου/^DOZITW 30086twf.doc/n 射圖案1138是由多個圓點組成。要達成上述的密度分佈, 不僅可由增加圓點的數量著手,還可調整不同位^圓點 的大小。當然,散射圖案1138也可以由其它形式呈現而 達成上述的密度分佈的手段也不限於上述手段。 請參照圖2與圖4,曲線S10是沿圖3之R,線所測 得單純由燈管1120提供的亮度分佈值。由於發光元件114〇 與燈管1120所提供的光線的色度並不相同,因此當發光元 件1140與燈管U20提供的光線的亮度分佈不一二時,將 會造成混光比例因位置不同而有差異,進而使 1100在不同區域所提供的光線的色度不—致。由曲線si〇 可知,燈管1120在靠近高壓電極端1122的部分所提供的 亮度會大於靠近低壓電極端1124的部分所提供的亮度。'曲 線S20是理想上沿圖3之1_[,線單純由發光元件114〇提供 的亮度分佈值,其變化趨勢是以與曲線sl〇相近為原則; 若能適當調整圖3之散射圖案1138的密度分佈,使單純由 發光元件1140提供的亮度分佈值符合曲線S2〇,則可讓背 © 光模組1100在各區所提供的光線都由發光元件1140與燈 官1120以近似的比例混光而成。藉此,可確保背光模組 1100在各區所提供的光線都有一致的色度表現。 舉例而言,當燈管1120所提供的白光中較缺少紅光 波段的光線時’可使用提供紅光的發光元件114〇,以使背 光模組11G0最終所提供的白光具有較佳且均勻的色度表 現。當然,燈管1120並不限定於提供白光,而發光=件 1140也不限定於提供單色光。另—實施例中。可由燈管 201020646 ruou/WDOZlTW 30086twf.doc/n 1120提供藍光與綠光,而由發光元件114〇提供紅光。請 參照圖2,本實施例的發光元件114〇包括—線路基板1142 以及多個發光二極體1144(圖2中僅見一個),發光二極 體1144配置於線路基板1142上並與其電性連接。本實施 例的燈管1120以冷陰極螢光燈管為例。本實施例的導光板 1130則以平板型導光板為例’但導光板ι13〇也可採用楔 型導光板或其它形式的導光板。另外,本實施例的背光模 組1100還可包括配置於燈箱1110上的至少一光學膜片 ® 1150,液晶面板1200則位於光學膜片1150上方。本實施 例中’燈f 1120是位於燈箱πιο的一底板me與導光板 1130之間,亦即導光板1130是位於光學膜片1150與燈管 1120之間。光學膜片1150例如為擴散板、擴散膜、增亮 膜或者為該些光學膜片的組合。 圖5與圖6為本發明另外兩種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導 光板的底面的示意圖。請參照圖5,當本實施例的背光模 組於地表豎起時,由於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溫度也 φ 會影響到燈管的發光效率,燈管在較熱的環境下輝度表現 要比在較冷的環境下來的好’所以在這種狀況下背光模組 上部區域R40之輝度大於下部區域r50之輝度,導光板 200的底面的散射圖案210在導光板200的上部區域R4〇 的分佈密度大於在鄰近導光板200的下部區域R50的分佈 密度藉此,可確保背光模組在各區所提供的光線都有一致 的色度表現。此外,發光元件220也以位於導光板200的 上部區域R40與下部區域R50旁為例。請參照圖6,本實 201020646 Γ \JO\J / 7\J uOZITW 30086twf.doc/n 施例的導光板300的底面的散射圖案310同時兼具圖3與 圖5之散射圖案的分佈特性,而發光元件320同時位於導 光板300的四周。 圖7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而圖8為圖7之固定件的另一視圖。請參照圖7,本實施 例的背光模組400與圖2的背光模組11〇〇相似’以下僅說 明相異處。本實施例的導光板420位於燈箱450的一底板 452與燈管410之間,亦即燈管410是位於導光板420與 •光學膜片430之間。此外,背光模組400可更包括多個支 撐件440,配置於燈箱450中以支撐光學膜片430。本實施 例的支撐件440是以直接固定於燈箱450的底板452為 例’亦即支撐件440必須穿過導光板420。然而,支撐件 440也可固定於導光板420上。另外,背光模組4⑼可更 包括多個固定件460 ’配置於燈箱450中以固定燈管410。 本實施例的固定件460是以藉由一定位銷46¾繪示於圖8 ) 而固定於導光板420上為例,但固定件46〇也可直接固定 ❿ 於燈箱450的底板452。 此外,本實施例的發光元件47〇是以冷陰極螢光燈管 為例。另外,導光板420内可散佈有多個擴散粒子422, 此擴散粒子可以是反射材料製成的顆粒、微氣泡或是其他 適當的擴散粒子。 、圖9與圖1〇為本發明另外兩種實施例之背光模組的 導光板的示意圖。請參照圖9與圖1〇,本實施例的導光板 5〇〇與600與其它實施例的導光板相似,其散射圖案51〇 …JZ1TW 30086twf.doc/n 201020646 與610同樣具有密度分佈與燈管的高/低壓電極端的位置 有關的特徵。差異處在於,散射圖案51〇是由多個點狀透 鏡所構成(圖9中僅以虛線繪示一部份的散射圖案51〇), 散射圖案610則是由多個柱狀透鏡(圖1〇中僅以虛線繪示 —部份的散射圖案010)所構成。另外,導光板5〇〇的一 出光面520具有多個柱狀三角棱鏡53〇。柱狀三角稜鏡53〇 有助於讓出光方向集中,藉以提升導光板500在正視角方 向所能提供的亮度,甚至可因此節省習知#光 增光片所㈣成本。 絲上所述,在本發明的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中, 由於同時採職下式與側邊人光式的設計,因此可在獲得 較^色度表現與顯示品質時仍維持較薄的厚度。而且,由 於導光板陳射_的分佈與料的亮度分 可確保背光模組所提供的面絲在各處的色度都—致因此 太恭Γ然^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翻以限定 ❿ 本ΐ明之^所騎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 U《精神和範圍内,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 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1為習知直下式背光模組的示意圖。 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 圖3為圖2之導光板的底面的示意圖。 圖4為沿圖3之14,線燈管的實測亮度分佈與發光元 12 201020646 j. νυν ϊ ^v^OZlTW 30086twf.doc/n 件的理想亮度分佈的曲線圖。 圖5與圖6為本發明另外兩種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導 光板的底面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8為圖7之固定件的另一視圖。 圖9與圖10為本發明另外兩種實施例之背光模組的 導光板的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 100:背光模組 110 :燈管 120 :發光二極體 1000:液晶顯示裝置 1100、400 :背光模組 1110、450 :燈箱 1112 :第一側 1114 :第二側 φ 1120、410、460 :燈管 1122:高壓電極端 1124 :低壓電極端 1130、300、420、500、600 :導光板 1132 :入光側 1134 :底面 1136、520 .出光面 1138、310、510、610 :散射圖案 13 2〇1〇2〇646zitw 30086twf.doc/n 1140、320、470 :發光元件 1142 :線路基板 1144 :發光二極體 1150、430 :光學膜片 1200 .液晶面板 R10、R20 :區域 R40 :上部區域 R50 :下部區域R50 ❹ S10、S20 :曲線 422 :擴散粒子 440 :支撐件 452 :底板 460 :固定件 462 :定位銷 530 :柱狀三角稜鏡
14

Claims (1)

  1. 201020646 A ^OZ1TW 30086twf.doc/n 七、申請專利範圍: k一種背光模組,包括: 燈相’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與一第二側; 多根燈管,配置於該燈箱中,各該燈管的一高壓電極 端與一低壓電極端分別位於該第一侧與該第二侧; 一導光板,配置於該燈箱中,具有至少一入光侧與— 底面,其中該底面具有一散射圖案,該散射圖案在鄰近該 φ 第一侧的區域的分佈密度夫於在鄰近該第二侧的區域的分 佈密度;以及 77 至少一發光元件,配置於該入光侧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背 光模組於地表豎起時,該散射圖案在該導光板的上部區域 的分佈密度大於在鄰近該導光板的下部區域的分佈密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散 射圖案包括印刷網點、柱狀透鏡與點狀透鏡至少其中之一。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背光模組,更包括至 β 少一光學膜片,配置於該燈箱上。 5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背光模組,更包括多 個支撐件,配置於該燈箱中以支撐該光學膜片。 6. 如申請專鄉㈣丨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發 光元件為冷陰極螢光燈管。 7. 如申請專利$|圍第丨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發 光元件包括: 一線路基板;以及 15 201020646 jZITW 30086twf.doc/n 多個發光二極體,配置於該線路基板上並與其電性連 接。 8·如申請專利範㈣i項所述之背光模組 光元件用以發出紅光。 9.如申請專利翻第丨項所述之背光漁,其中該此 燈管為冷陰極螢光燈管。 — ,10.如申請專利範圍® 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導
    ft更具有—出光面’糾絲連接該人細並與該底面 相對,該出光面具有多個柱狀三角稜鏡。 n.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導 光板内散佈有多個擴散粒子。 -呈i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模組,其中該燈 相-有-底板’該錄管位於域板與該導光板之間。 -且13=φ請專利範㈣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燈 相八—底板,該導光板位於該底板與該些燈管之間。 個|?^4^料利範11第1項所述之背光歡,更包括多 個固弋件,配置於該燈箱中以固定該些燈管。 I5· —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 —液晶面板; 該背其中該液晶面板配置於該背光模組上, :燈箱三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與一第二側; 夕根燈官,配置於該燈箱中,各該燈管的一高壓 、極端與—低壓電極端分別位於鮮-側與該第二 16 201020646^Z1TW 30086twf.doc/n 侧; 一導光板,配置於該燈箱中,具有至少一入光側 與一底面,其中該底面具有一散射圖案,該散射圖案 在鄰近該第一侧的區域的分佈密度大於在鄰近該第 二侧的區域的分佈密度;以及 至少一發光元件,配置於該入光侧旁。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 中該背光模組於地表豎起時,該散射圖案在該導光板的上 ® 部區域的分佈密度大於在鄰近該導光板的下部區域的分佈 密度。 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 中該散射圖案包括印刷網點、柱狀透鏡與點狀透鏡至少其 中之一。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 中該背光模組更包括至少—光學膜片,配置於該燈箱上。 19. 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 φ 中該背光模組更包括多個支撐件,配置於該燈箱中以支撐 該光學膜片。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 中該發光元件為冷陰極螢光燈管。 、 21.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 中該發光元件包括: 〃 一線路基板;以及 多個發光二極體,配置於該線路基板上並與其電性連 17 201020646 —JZ1TW 30086twf.doc/n 接 22丄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 中該發光元件用以發出紅光。 八 23. 如申請專利範_ 15項所述之液晶顯轉 中該些燈管為冷陰極螢光燈管。 /、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液
    中該導光板更具有1絲,該出光面連賴人^並; 該底面相對,該出光面具有多個柱狀三触鏡。並與 25.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盆 中該導光板内散佈有多個擴散粒子。 八 一 26.如申明專利範圍第Μ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 中該燈箱具有—底板,該錄管餘該絲與該導光板之 間0 2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 中該燈箱具有一底板,該導光板位於該底板與該些燈管之 間0
    2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 中該背光模組更包括多個固定件,配置於該燈箱中以固定 該些燈管。 18
TW97146326A 2008-11-28 2008-11-28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1020646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46326A TW201020646A (en) 2008-11-28 2008-11-28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46326A TW201020646A (en) 2008-11-28 2008-11-28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0646A true TW201020646A (en) 2010-06-01

Family

ID=44832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46326A TW201020646A (en) 2008-11-28 2008-11-28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02064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7183B (zh) * 2019-10-23 2020-10-11 大陸商 瑞儀(廣州)光電子器件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7183B (zh) * 2019-10-23 2020-10-11 大陸商 瑞儀(廣州)光電子器件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US11320583B2 (en) 2019-10-23 2022-05-03 Radiant(Guangzhou) Opto-Electronics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64739B2 (en) LED backlight system for LCD displays
JP5391847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422918B (zh) 導光構件、面光源裝置及顯示裝置
TWI359308B (en)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TWI254821B (en) Backlight module
TWI399586B (zh) 具有數個相鄰重疊之導光板的發光裝置
TWI299422B (zh)
TWI328703B (en) Display device
TWI362533B (en) Edge-type backlight unit
TWI422924B (z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7180021A (ja) 導光部材およびこの導光部材を備えた面光源装置、ならびに、その面光源装置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06294618A (ja) 発光パネル
TW200827855A (en) Light cube and flat 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light cube
JP2010506371A (ja) 薄型イルミネーションデバイス、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及び照明デバイス
WO2011132350A1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20090097240A1 (en)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JP2007200876A (ja) 導光部材および面光源装置ならびに表示装置
TW200850046A (en) Back light module and light emitting diode package structure therefor
JP2011040664A (ja) 面光源およ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2015067027A1 (zh)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WO2016029809A1 (zh) 一种led直下式背光源及其发光方法
JP2010097783A (ja) 面状光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1020646A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130027288A1 (en) Led back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0825555A (en) Back 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