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04418A - Method to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handover message being received by receiver - Google Patents

Method to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handover message being received by receiv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04418A
TW201004418A TW098120692A TW98120692A TW201004418A TW 201004418 A TW201004418 A TW 201004418A TW 098120692 A TW098120692 A TW 098120692A TW 98120692 A TW98120692 A TW 98120692A TW 201004418 A TW201004418 A TW 2010044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ndover
message
messages
delivery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20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ailesh Maheshwari
Thomas Klingenbrunn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004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441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Description

201004418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以下描述大體而言係關於無線通信系統,且更特定言 之,係關於無線網路之高速資料封包之排程及處理。 .根據35 U.S.C. §119規定主張優先權 本申請案主張名為「增加交遞訊息被接收者所接收之機 率之方法(METHOD TO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HANDOVER MESSAGE BEING RECEIVED BY V RECEIVER)」且於2008年6月19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 請案第61/073,994號的權利,該臨時專利申請案之全文以 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先前技術】 無線通信系統經廣泛部署以提供諸如語音、資料等之各 種類型之通信内容。此等系統可為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系統 資源(例如,頻寬及傳輸功率)而支援與多個使用者之通信 的多重存取系統。該等多重存取系統之實例包括分碼多重 £ \ 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重 存取(FDMA)系統、包括E-UTRA之3GPP長期演進(LTE)系 ' 統,及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系統。 - 正交分頻多工(OFDM)通信系統有效地將總系統頻寬分 割成多個(#f)副載波,副載波亦可被稱作頻率次頻道、載 頻調或頻率組。對於0FDM系統而言’首先以一特定編碼 方案來編碼待傳輸之資料(亦即,資訊位元)以產生經編碼 之位元,且將經編碼之位元進一步分群成接著被映射至調 141192.doc 201004418 *付唬之多位元符號。每一調變符號對應於藉由特定調變 方案(例如,M_PSK或M_QAM)界定之用於f料傳輸之作號 星象圖中的一點。在可視每-頻率副載波之頻寬而定之: 一時間間隔,可在該iVF個頻率副載波中之每一者上傳輸一 調變符號。因此,OFDM可用以抵抗由頻率料㈣^ 起之符號間干擾(ISI)’該干擾特徵在於跨越系統頻寬之不 同衰減量。 通常,無線多重存取通信系統可同時支援經由前向鍵路 及反向鏈路上之傳輸與一或多個基地台通信之多個無線終 端機的通信。前向鏈路(或下行鏈路)係指自基地台至終端 機之通信鏈路,且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係指自^端機I 基地台之通信鏈路。此通信鏈路可經由單入單出、多入單 出或多入多出(ΜΙΜΟ)系統來建立。 ΜΙΜΟ系統使用多個(ΝΤ個)傳輸天線及多個(nr個)接收 天線以用於資料傳輸。由NT個傳輪天線及NR個接收天線 形成之ΜΙΜΟ頻道可分解成NS個獨立頻道。通常,Ns個獨 立頻道中之每一者對應於一維度。若利用由多個傳輸天線 及接收天線產生之額外維度,則ΜΙΜΟ系統可提供改良之 效能(例如’較高輸送量及/或較大可靠性)。ΜΙΜ〇系統亦 支援分時雙工(TDD)及分頻雙工(FDD)系統。在TDD系統 中,刚向鍵路傳輸與反向鍵路傳輸係在同一頻區上以使得 互反性原理允許自反向鏈路頻道估計前向鏈路頻道。此使 得當多個天線在存取點處可用時存取點能夠擷取前向鏈路 上之傳輸波束成形增益。 141192.doc 201004418 當前,小區之間的行動性係藉助於「硬交遞」,其中在 建立一新鏈路之前停用一舊鏈路。此與通常用scdma= 路中之「軟交遞」相反,在「軟交遞」中,在停用舊鍵路 之前建立新鏈路。在硬交遞之狀況下,所有交遞訊息僅經 由來自舊小區之現在最弱(且正惡化)之無線電鏈路來發 送。此意謂交遞訊息在硬交遞情況下存在較大的丟失^ 險,因為在軟交遞中.,可自兩個小區發送交遞訊息,藉此 改良可靠性。交遞訊息導致無線電鏈路控制(RLc)重設及 資料傳送停止’直至在交遞之後自使用者設備(UE)發出交 遞完成訊息為止。交遞停止亦視1^接收觸發交遞之組態 訊息所花費之時間而^。因為UE报可能在交遞時處於: 良小區覆蓋中,所以延遲接收交遞訊息之機率高。
【發明内容】 下文呈現簡化之概述以便提供對所主張標的物之一些態 樣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並非廣泛綜述,且不意欲識別關鍵/ 重要元件或描繪所主張標的物之範疇。其唯一目的為以簡 化形式呈現一些概念以作為稍後呈現之更詳細描述的前 序0 系統及方法提供可由無線網路部署以增加交遞組態訊息 被使用者設備(UE)接收之機率的多個通信選項。該等各別 選項藉由增加交遞組態訊息被1]£接收之機率而減少交遞 期間之資料傳送之停止時間,此又導致改良之交遞效能。 在一悲樣中,提供藉由網路對交遞訊息之迅速重複。因 此,(例如)當觸發交遞時,網路可自動地在一個以上混合 141192.doc 201004418 自動重複請求(HARQ)處理上傳輸交遞訊息。在另一態樣 中,可提供以較高功率進行的交遞訊息之傳輪,其中網路 可基於給定傳輸是否載運交遞訊息之較高層指示而選擇性 地增加頻道之功率。在又—態樣中,可使用—混合方法, 其中產生多個交遞訊息且針對該等各別訊息提供增加之功 率以便進一步增加訊息接收之機率。 為了實現上述及相關目的,本文中結合以下描述及隨附 圖式來描述特定說明性態樣mb等態樣僅指示可使 用所主張標的物之原理的各種方法中…,且所主張標 1物意欲包括所有該㈣樣及其#效物。其他優勢及新顆 【實施方式】 这(一圖式考慮)而變得顯而易見。 挺仏用於增加益後i甬#备 之…方土…泉通“統中之交遞訊息之接收的機』 之系..充及方法。在一態樣 ,,_ _ ., ^ 從u 用於無線通信之;; 可讀儲存媒體上之電腦可執:/入處理"執行儲存於電用 以上策、無線網路之交遞程序且在-個 以上早一通信處理上產生交遞訊息以 收。該方法可包括增加與通㈣ =‘之接 增加之功率的多個:: 亦具有由通信頻道提供之 現參看圖1 ’系統】〇〇提供用於血線 訊息通信選項,其中 。系、、先之各種交遞 之⑽… 項用以增加站台、器件❹、f 之間的…遞之效率 牛相道
匕枯或多個基地A 14H92.doc 201004418 〇 124(亦稱作卽點、演進節點B_eNB、超微型台、微 型台等),其可為能夠經由無線網路丨〗〇通信至一(或多個) 第二器件130之實體。舉例而言,每一器件13〇可為存取終 端機(亦稱作終端機、使用者設備、站台或行動器件基 • 地台I20或124經由下行鏈路140通信至器件130且經由上行 • 鏈路150接收資料。作為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之該指定係 任意的,因為器件130亦可經由下行鏈路傳輸資料且經由 上行鏈路頻道接收資料。應注意’儘管展示三個组件 120、124及130,但在網路11〇上可使用三個以上組件,其 中該等額外組件亦可經調適以用於本文中所描述之無線處 理及訊息產生。 如所展示,在基地台120與124之間處理交遞訊息選項 160。該處理可包括分別用於產生/處理多個交遞訊息及頻 這、分析來自網路層之較高層發信及/或增加各別訊息或 頻道之傳輸器功率的交遞組件i 7〇及丨74。通常,交遞訊氨 (;選項160可由無線網路110部署以增加一(或多個)交遞_ 訊息被使用者設備(UE)130接收之機率。該等各別選項16〇 ,藉由增加交遞組態訊息被UE 13〇接收之機率而減少交遞期 間之資料傳送之停止時間,此又導致改良之交遞效能。在 一態樣中,提供藉由網路對交遞訊息之迅速重複(或叢 發)。因此,(例如)當觸發交遞時’網路11〇可自動地在一 個以上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處理(或其他通信處理)上 傳輸交遞訊息。在另一態樣中,可提供以較高功率進行的 交遞訊息之傳輸,其中網路U0可基於給定傳輸是否載運 141192.doc 201004418 或提供交遞訊息之較高層指示而選擇性地增加頻道之功 率。在又一態樣中,可使用一混合方法,其中產生多個交 遞訊息且針對各別訊息提供增加之功率以便進一步增加气 息接收之機率。 應注意,通常經由基地台120及124來處理訊息選項 160。應瞭解,其他組態係可能的。舉例而言,儘管未展 示,但使用者設備130亦可處理起始或促進站台或器件之 間的交遞之-或多個態樣。在又一態樣中,可使用單獨的 網路器件(未圖示)來促進—交遞程序之所有或部分。應進 :步注意’交遞可在站台之間、器件與站台之間及/或與 單一站台相關聯之通信頻道之間發生。 在另一態樣中,可根據用於無線通信之各種方法處理交 遞訊息選項。該方法包括觸發一跨越無線網路ιι〇之交遞 程序且在-個以上單一通信處理上產生交遞訊息以促進交 遞訊息之接收。視需要’該等方法包括增加與_通信頻道 相關聯之功率以便促進交遞訊息之接收。如上所指出°= 合方法可包括結合多個訊息傳輸增加功率。可根據一叢發 重複處理產生交遞訊息’其中該叢發包括在預定時間二 產生之多個訊息,在!毫秒内產纟至少兩個交遞訊 息)。通常在已建立新通信鏈路之前根據先前建立之通信 鏈路傳輸交遞訊息。又,可根據無線電鏈路控制(RLC)重 設及資料傳送程序產生交遞訊息,其令將無線電鍵路控制 重設及資料傳送程序延遲,直至使用者設借咖產生交遞 完成訊息為jJL。 1413 92.doc 201004418 交遞程序可與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處理相關聯, 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處理包括根據交遞選項160產生 多個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處理。在一態樣中,每一 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處理產生至少一交遞訊息。在 另一態樣中,每一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處理產生多 個交遞訊息。該等方法進一步包括分析媒體存取控制 (MAC)層以判定已傳輸哪些交遞訊息且在完成交遞之後自 動地廢棄交遞訊息之複本(duplicate copy)。該等方法可包 括(例如)增加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頻道(PDSCH)上及/或實體 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上之交遞訊息之功率。此可包 括分析通信層(例如,MAC層)以判定給定傳輸是否載運交 遞訊息。下文將關於圖3至圖5更詳細地描述由系統100使 用之各別方法。 應注意,系統1 00可與存取終端機或行動器件一起使 用,且可為(例如)諸如SD卡、網路卡、無線網路卡、電腦 (包括膝上型電腦、桌上型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DA))、 行動電話、智慧型電話或可用以存取網路之任何其他合適 之終端機的模組。終端機藉助於存取組件(未圖示)存取網 路。在一實例中,終端機與存取組件之間的連接在本質上 可為無線的,其中存取組件可為基地台且行動器件為無線 終端機。舉例而言,終端機與基地台可藉助於任何合適之 無線協定進行通信,該等無線協定包括(但不限於)分時多 重存取(TDMA)、分碼多重存取(CDMA)、分頻多重存取 (FDMA)、正交分頻多工(OFDM)、快閃OFDM、正交分頻 141192.doc 201004418 多重存取(OFDMA)或任何其他合適之協定。 存取組件可為與有線網路或無線網路相關聯之存取節 點。為此,存取組件可為(例如)路由器、交換器或其類似 者。存取組件可包括用於與其他網路節點通信之一或多個 介面(例如,通信模組)。另外’存取組件可為蜂巢型網路 中之基地台(或無線存取點),其中基地台(或無線存取點) 用以向複數個用戶提供無線覆蓋區。該等基地台(或無線 存取點)可經配置以向一或多個蜂巢式電話及/或其他無線 終端機提供鄰接的覆蓋區。 現參看圖2,圖200說明用於無線系統之實例頻道及層。 如所展示,可包括與通信層23〇通信之交遞組件2ι〇及 220(或未展示之其他交遞組件)。舉例而言,層23〇可包括 媒體存取控制(MAC)層以及其他網路層。各種頻道及處理 240可經提供以用於交遞組件21〇與22〇之間的通信,頻道 及處理240包括HARQ處理及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頻道及實體 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SCH,PDCCH)。關於交遞,應瞭 解,可存在一節點B(或更適合於此等特定電信標準, 「eNB」)可將通信交遞至第二eNB之例項。因此,丟失與 UE之通信之eNB可稱作「源eNB」,而獲得對。^之存取之 eNB可稱作「目標eNB」。 關於處理240,自動重複請求(ARQ)為用於資料傳輸之 誤差控制方法,該方法使用確認及逾時來達成可靠之資料 傳輸。確認為由接收器發送至傳輸器以指示其已正確地接 收到資料訊框的訊息。逾時為在發送者發送資料訊框之後 141192.doc -10· 201004418 所量測的合理時間點,該發读去 叙k者發迗§亥資料訊框以使得若 發送者於逾時之前未接收糾έ 接收到“,則發送者通常重新傳輪 訊框直至其接收到確認或趙 乂%過預疋數目之重新傳輸為止。 ARQ之變式被稱為「混人 此。ARQ」(HARQ)。通常認為 HARQ具有改良之效能(特定+ I行疋5之,優於無線頻道),但以 增加之實施複雜性為代價。在 ^在HARQ處理24〇中,亦將前向 誤差校正(FEC)位元添加至現有之誤差_㈣位元。杜 果,HARQ在不良信號條件下比一般綱執行地更佳,但 以其最簡單之形式,此在良妊 良好唬條件下可能以較低之輸 送量為代價而出現。 現參看圖3至圖5,說明益L持、3 a丄 严…'、,泉通仏方法。儘管出於解釋之 間單之目的將方法(及本文中所p^ * 、/ 又Τ所杬述之其他方法)展示並描 述為一糸列動作,但應理解祐略 、 解並瞭解,由於一些動作可根據 -或多個態樣而以不同於本文中所展示並描述之次序的次 序發生及/或與其他動作同時發生,所以方法並不受動作 之人序限I例而5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並瞭解, 可替代地將-方法表示為—系列相關狀態或事件,諸如以 狀態圖形式。此外,可不刹田& 士 不利用所有所說明之動作來實施根 據所主張標的物之方法。士掷二 々/2:大體而言,圖3至圖5中之處理改 良交遞訊息被使用者設備以爭 又商以取小延遲接收之機率。此包括 縮短節點或器件之間的交遽邯 J HJ父题期間之停止或延遲,此可改良 終端使用者體驗,尤且斜於甘Α 兀具對於其中交遞中斷不可接受的對即 時延遲敏感之服務。 圖3為用方、無線通心系、統之多交遞訊息處理_。在此態 141192.doc 201004418 樣中,在310處觸發一交遞程序。此包括藉由網路對交遞 訊息之迅速或叢發重複。當在3 1〇處觸發交遞時,接著網 路或節點可在320處自動地在一個以上HARQ處理上傳輸交 遞訊息。在330處,32〇之每—各別處理產生一或多個交遞 訊息。此包括獲知由MAC傳送之交遞訊息,以使得可在 330處起始多個或甚至所有HARQ處理上之複製性傳輸。經 由多個HARQ(—個以上)之交遞訊息之傳輸同時增加交遞 訊息被UE接收之機率。在34〇處,可廢棄在使用者設= (UE)處所接收之複本。 圖4為用於無線通信系統中之交遞訊息之功率調整程序 4〇〇。在此態樣中,且類似於上述圖3,在41〇處觸發一交 遞程序。此包括讀高功率進行的交遞訊息之傳輸。因 此^網路或節點可基於42G處之給^傳輸是否載運或酬載
一父遞訊息之較高層指示而選擇性地增加pDscH/pDCCH 頻道之功率。若在43G處訊息為—交遞訊息,則網路可在 440處增加PDCCH/PDSCi^工力率以將—較低之重新傳輸機 率作為目#,此增加交遞訊息在—正迅速降級之無線電鍵 t上被使用者設備(UE)接收之機率。此可以仍對干擾具有 最小影響之方式(例如,藉由使用剩餘功率)來執行。若在 ㈣處頻道上未載運交遞訊息,則程序結束且因此不增加 頻道功率。 圖5為用於無線通信系統之混合交遞訊息處理5〇〇。在此 態樣中’在5H)處觸發—混合程序,其中可以增加之功率 在一些或所有H A R Q (正在其上傳輸交遞訊息)上迅速重複 141192.doc -12· 201004418 或叢發訊息。此交遞選項提供圖3之程序3〇〇(在52〇處展示) 與圖4之程序400(在53〇處展示)之混合方法,以進一步增加 交遞訊息被使用者設備接收之機率。在54〇處,交遞訊息 程序在產生或接收到一交遞訊息完成之後結束。應注意, 在混合程序500期間,可執行分別在圖3及圖4中所描繪之 處理動作之所有或部分。舉例而言,訊息控制層之單次讀 取可提供足以既產生多個交遞訊息又增加於其上傳輸訊息 之頻道上之功率的資訊。 本文中所“述之技術程序可藉由各種方式來實施。舉例 而言,此等技術可實施於硬體、軟體或其組合中。對於硬 體實施而言,處理單元可實施於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 路(遺)、數位信號處理器_)、數位信號處理器件 (DSPD)、可程式化邏輯器件_)、場可程式化閘降列 (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經設計 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其他電子單元或其组合内。 =之情況下’可經由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之模組 ^如^、…)來實施。她叫可儲存於記憶體 早兀中且由處理器來執行。 m圖7’提供關於無線信跳處理之系統。該等 ::系列相關之功能方塊’該等功能方塊可表示 功能。 更體勒體或其任何合適之組合實施的 參看圖6’提供—無線通信系統咖。系統_包括用於 起始跨越無線網路之交遞 ' 柯您邏軏模組002或構 141192.doc -13- 201004418 件。此包括用於在交遞訊息處理期間產生多個交心自之 邏輯模組_或構件。系統咖亦包括用於增加用以輸i多 個父遗訊息之一或多個頻道之功率的邏輯模組_或構 件。 在-態樣中’提供-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該方法包括 使用-處理器,該處理器執行儲存於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上 之電腦可執行指令以實施以下動作:觸發—跨越無線網路 之交遞程序;在-個以上單—通信處理上產生交遞訊息以 促進交遞訊息之接收;或增加與通信頻道相關聯之功率位 準以便促進交遞訊息之接收。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根據一叢 發重複程序產生交遞訊息,纟中該叢發包括在—預定時間 段内產生之多個訊息。在已建立一新通信鏈路之前根挺先 前建立之通信鏈路傳輸交遞訊息。根據無線電鏈路控制 (RLC)重設及資料傳送程序產生交遞訊息,其中將無線電 鏈路控制重設及資料傳送程序延遲,直至使用者設備產生 交遞完成訊息為止。交遞程序與混合自動重複請求 (HARQ)處理相關聯且包括產生多個混合自動重複請求 (HARQ)處理。此亦包括每一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處 理產生至少一交遞訊息及每一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 處理產生多個父遞訊息。該方法包括分析媒體存取控制 (MAC)層以判定已傳輸哪些交遞訊息且自動地廢棄交遞訊 息之複本。此包括增加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頻道(PE>ScH)上 之交遞訊息之功率及/或增加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PDCCH)上之交遞訊息之功率。該方法包括分析通信層以 I41l92.doc •14- 201004418 判定給定傳輸是否載運交遞訊息。 在另—態樣中,提供一通信裝置。該裝置包括—記憶 體’該記憶體留存用於以下之指令··產生一跨越無線網路 之交遞程序,在一個以上單一通信處理上傳輸交遞訊息以 促進交遞訊息之接收,及增加與節點頻道相關聯之功率以 便促進交遞訊息之接收。該裝置包括執行該等指令之處理 器。此包括根據一叢發程序對多個交遞訊息排時序,其中 該叢發程序包括在-贼時間段内產生之多個訊息。根據 一無線電鏈路控制(RLC)重設及資料傳送程序產生交遞訊 息,其中交遞程序與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處理相關 聯。該通信裝置包括用於產生多個混合自動重複請求 (HARQ)處理之組件、每—混合自動重複請求(職⑺處理 產生至少-交遞訊息之組件,及每1合自動重複請求 (HARQ)處理產生多個交遞訊息之組件。&包括用於判定 已傳輸哪些交遞訊息之通信層。該通信裝置包括增加實體 下行鏈路共用頻道(PDSCH)上或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PDCCH)上之交遞訊息之功率。 在又一態樣中’提供一電腦可讀媒體,其用於在一交遞 訊息處理期間產生多個交遞訊息且增加用以輸送該多個交 遞訊息之-或多個頻道之功率,其中當偵測到交遞訊自 時’❹㈣上之㈣。該電腦可讀媒體包括廢棄複發 交遞訊息。 在又-態樣中,-處理器執行以下指令:起始— 線網路之交遞訊息處理;在交遞訊息處理期間傳輸多個交 141192.doc -15- 201004418 遞訊息;及提高用以輸送該多個交遞訊息之一《多個頻道 之傳輸功率位準。該處理器包括起始一用於交遞訊息之混 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處理。 在另一態樣中,提供一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該方法包 括在一或多個通信處理上接收多個交遞訊息以促進交遞訊 息之接收及接收跨越具有提高之傳輸功率之通信頻道之交 遞訊息以便促it交遞訊息之接收。該方法包括根據一叢發 私序產生交遞訊息,其中該叢發程序包括在一預定時間段 内產生之夕個讯息。根據一無線電鏈路控制(RLC)重設及 資料傳送私序產生父遞訊息。該方法包括產生與混合自動 重複凊求(HARQ)處理相關聯之交遞程序及分析媒體存取 控制(MAC)層以判^已傳輸哪些交遞訊息。此包括自動地 廢棄交遞訊息之複本且增加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頻道 (PDSCH)上或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上之交遞訊 息之功率。 在又一態樣中,提供—通信裝置。該裝置包括一記憶 體,該記憶體留存用於以下之指令:接收一跨越無線網路 之交遞程序,在-個以上單一通信處理上接收交遞訊息以 促進父遞訊息之接收,及增加與節點相關聯之功率以便促 進交遞訊息之接收。此包括一執行該等指令且根據一叢發 程序對多個交遞訊息排時序之處理器,其中該叢發程序包 括在一預定時間段内產生之多個訊息。 在另一態樣中,提供一電腦可讀媒體,其包括在一交遞 訊息處理期間接收多個交遞訊息且增加用以輸送該多個交 141192.doc •16- 201004418 k λ心之 < 多個頻這之功率,其中當偵測到交遞訊息 時,增加頻道上之功率。該電腦可讀媒體包括用於廢棄複 製性交遞訊息之指+。此亦可包括分析或產生該等訊息之 狀態。 在又一態樣中,提供執行以下指令之處理器:接收一跨 越無線網路之交遞訊息處理;在交遞訊息處理期間接枚多 個父遞訊息;及處理用以輸送該多個交遞訊息之_或多個 提高功率之頻道。該處理器包括起始一用於交遞訊息之混 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處理。 參看圖7,提供一無線通信系統7〇〇。系統7〇〇包括用於 與跨越無線網路之交遞訊息處理通信之邏輯模組7〇2或構 件。系統700包括用於在交遞訊息處理期間接收多個交遞 汛息之邏輯模組704或構件。此包括用於接收用以輸送多 個父遞訊息之一或多個頻道之邏輯模組7〇6或構件。 圖8說明一通信裝置800,其可為一無線通信裝置(例 如,無線終端機)。另外或其他,通信裝置8〇〇可駐留於有 線網路内。通信裝置800可包括記憶體8〇2,該記憶體8〇2 可留存用於執行無線通信終端機中之信號分析之指令。另 外,通信裝置800可包括可執行記憶體8〇2内之指令及/或 自另網路器件所接收之指令之處理器8 〇 4,其中該等指 令可係關於組態或操作通信裝置8〇〇或相關通信裝置。 簽看圖9 ’說明一多重存取無線通信系統9〇〇。多重存取 無線通信系統900包括多個小區,包括小區9〇2、904及 9〇6。在系統900之態樣Ί7 ’小區902、9〇4及906可包括一 141192.doc 17 201004418 匕括夕個扇區之節點B。該多個扇區可由天線群組形成, 其中每一天線負責與該小區之一部分中之UE通信。舉例 而言,在小區902中,天線群組912、914及916可各自對應 於不同扇區。在小區904中,天線群組918、92〇及922各 自對應於一不同扇區。在小區906中,天線群組924、926 及928各自對應於一不同扇區。小區9〇2、9〇4及9〇6可包括 可與每一小區902、904或906之一或多個扇區通信之若干 無線通信器件(例如,使用者設備或UE)。舉例而言,UE 930及932可與節點B 942通信,UE 934及936可與節點6 944通信,且UE 938及94〇可與節點b 946通信。 現參看圖1 〇 ’說明根據一態樣之多重存取無線通信系 統。存取點(AP)1 〇〇〇包括多個天線群組,一天線群組包括 天線1004及1006,另一天線群組包括天線1008及1010,且 額外天線群組包括天線1〇12及1〇14。在圖1〇中,對於每一 天線群組僅展示兩個天線,然而,對於每一天線群組,可 利用更多或更少之天線。存取終端機(AT)1〇16與天線1〇12 及1014通信,其中天線1012及1014經由前向鏈路1〇2〇將資 訊傳輸至存取終端機1 〇 1 6且經由反向鏈路1 〇 1 8接收來自存 取終端機1016之資訊。存取終端機1〇22與天線1006及1〇〇8 通信’其中天線1006及1008經由前向鏈路1026將資訊傳輸 至存取終端機1022且經由反向鏈路1024接收來自存取終端 機1022之資訊。在FDD系統中,通信鍵路ion 1〇2〇、 1024及1026可使用不同頻率用於通信。舉例而言,前向鏈 路1020可使用不同於由反向鏈路1〇1 8使用之頻率的頻率。 141192.doc •18- 201004418 母一天線群组及/或天線群組經設計而於其中進行通信 的區常常被稱作存取點之扇區。天線群組各自經設計以^ k至由存取點刪覆蓋之區之—輕中的存取終端機。在 經由前向鏈路胸及1026之通信中,存取點咖之傳輸天 線利用波束成形以便改良用於不同存取終端機⑻G及咖 之前向鏈路之信雜比。x,與經由單一天線傳輸至其所有 存取終端機之存取點相比較,使用波束成形傳輸至隨機分 散於其整個覆蓋區巾之存取終㈣的存取點對相鄰小區中 之存取終端機引起較少干擾。存取點可為用於與終端 行通信之m定台且亦可稱作存取點、節點B或某_里他術 語。存取終端機亦可稱為存取終端機、使用者設備(ue)、 無線通信器件、終端機、存取終端機或某一其他術語。 參看圖u,系統1100說明MIM0系統11〇〇中之傳輸器系 統mo(亦稱作存取點)及接收器系統U5Q(亦稱作存取炊端 機)。在傳輸器系統mo處’將用於若干資料流之訊務資 料自資料源m2提供至傳輸(τχ)資料處理器1114。每一資 料流經由一各別傳輸天線而傳輸。τχ資料處理器 於經選擇以用⑤每-資料流之特定編竭方案來格二化、二 碼及交錯用於彼資料流之訊務資料以提供經編碼之資料; 每-資料流之經編碼資料可使用0FDM技術與導頻資料 一起經多工。導頻資料通常為以已知方式處理之已知資料 型樣且可在接收1§系統處用以估計頻道回應。接著基於經 選擇以用於每-資料流之特定調變方案(例如,BpsK、 QSPK、M-PSK或M-QAM)而調變(亦即,符號映㈣㈣ 141192.doc -19· 201004418 資料流之經多工之導頻與經編碼資料以提供調變符號。可 藉由由處理器1130執行之指令來判定用於每一資料流之資 料速率、編碼及調變。 接著將用於所有資料流之調變符號提供至ΤΧ ΜΙΜΟ處 理器1120,ΤΧ ΜΙΜΟ處理器112〇可進一步處理該等調變符 號(例如’對於OFDM)。ΤΧ ΜΙΜΟ處理器1120接著將NT個 凋變付號流提供至NT個傳輸器(TmtR) 11 22a至11 22t。在 特定貫施例中,ΤΧ ΜΙΜΟ處理器n20將波束成形權重應用 於貝料流之符號且應用於天線(正自該天線傳輸符號)。 每一傳輸器1 122接收並處理各別符號流以提供一或多個 類比信號,且進一步調節(例如,放大、濾波及增頻轉換) 该等類比信號以提供適合於經由MIM〇頻道傳輸之經調變 佗唬。接著分別自NT個天線! 124&至11241傳輸來自傳輸器 1122a至11 22t之NT個經調變信號。 在接收器系統1 150處,所傳輸的經調變信號由NR個天 線11 52a至11 52r接收且將自每一天線丨丨52所接收之信號提 供至各別接收器(RCVR)1丨54a至丨丨5打。每一接收器丨154調 即(例如,濾波、放大及降頻轉換)各別所接收之信號,數 位化經調節之信號以提供樣本,且進一步處理該等樣本以 提供對應的「所接收之」符號流。 RX貝料處理器丨丨6〇接著接收且基於特定接收器處理技 術來處理來自NR個接收SU54iNR個所接收之符號流以 提供NT個「所偵測之」符號流。Rx資料處理器丄⑽接著 解6周變、解交錯並解碼每—所偵測之符號流以恢復用於資 141192.doc -20- 201004418 料流之訊務資料。由RX資料處理器116〇進行之處理與由 傳輸器系統ln〇處之ΤΧ ΜΙΜΟ處理器1120及τΧ資料處理 器1114執行之處理互補。 處理态11 7 0週期性地判定將使用哪一預編碼矩陣(下文 • ’述)。處理器用公式表示包含一矩陣索引部分及一 • 秩值部分之反向鏈路訊息。反向鏈路訊息可包含關於通信 鏈路及/或所接收之資料流的各種類型之資訊。反向鏈路 c 訊息接著由TX資料處理器1138(其亦接收來自資料源U36 用於:¾•干 > 料流之訊務資料)來處理,由調變器11 8 〇來 α周變,由傳輸器11543至115打來調節,並傳輸回至傳輸器 系統11 1 〇。 在傳輸器系統1 1 1 0處,來自接收器系統丨丨5〇之經調變信 號由天線1124來接收,由接收器丨122來調節,由解調變器 0來解s周變,且由RX資料處理器丨i 42來處理以擷取由 接收器系統1150傳輸之反向鏈路訊息。處理器113〇接著判 (使用哪一預編碼矩陣以用於判定波束成形職,接著處 理經操取之訊息。 在一態樣中,將邏輯頻道分類成控制頻道及訊務頻道。 邏輯控制頻道包含:廣播控制頻道(BCCH),其為用於廣 播系統控制資訊之DL頻道;傳呼控制頻道(pcCH),其為 傳送傳呼資訊之DL頻道;多播控制頻道(MCCH),其為用 於傳輸用於-或若干個MTCH之多媒體廣播及多播服務 (MBMS)排程及控制貢訊的點對多點dl頻道。通常,在建 立RRC連接之後,此頻道僅由接收mbms(注意··舊的 J4I192.doc 201004418 MCCH+MSCH)之UE使用。專用控制頻道(DCCH)為傳輸專 用控制資訊且由具有RRC連接之UE使用的點對點雙向頻 道。邏輯訊務頻道包含專用訊務頻道(DTCH),專用訊務 頻道(DTCH)為專用於一 UE以用於傳送使用者資訊之點對 點雙向頻道。又’多播訊務頻道(MTCH)為用於傳輸訊務 資料之點對多點DL頻道。 將輸送頻道分類成DL及UL。DL輸送頻道包含廣播頻道 (BCIi)、下行鏈路共用資料頻道(DI^SDCH)及傳呼頻道 (PCH),PCH藉由在整個小區上廣播且映射至可用於其他 控制/訊務頻道之PHY資源來支援UE功率節省(DRX循環藉 由網絡向UE指示)。UL輸送頻道包含隨機存取頻道 (RACfi)、請求頻道(REQCH)、上行鏈路共用資料頻道 (UL-SDCH)及複數個PHY頻道。PHY頻道包含一組DL頻道 及UL頻道。 DL PHY頻道包含:(例如)共同導頻頻道(CPICH)、同步 頻道(SCH)、共同控制頻道(CCCH)、共用DL控制頻道 (SDCCH)、多播控制頻道(MCCH)、共用UL指派頻道 (SUACH)、確認頻道(ACKCH)、DL實體共用資料頻道 (DL-PSDCH)、UL功率控制頻道(UPCCH)、傳呼指示頻道 (PICH)及負載指示頻道(LICH)。 UL PHY頻道包含:(例如)實體隨機存取頻道(PRACH)、 頻道品質指示頻道(CQICH)、確認頻道(ACKCH)、天線子 集指示頻道(ASICH)、共用請求頻道(SREQCH)、UL·實體 共用資料頻道(UL-PSDCH)及寬頻帶導頻頻道(BPICH)。 141192.doc • 22· 201004418 其他術語/組件包括:3G(第3代)、3GPP(第3代合作夥伴 計劃)、ACLR(鄰近頻道洩漏比)、ACPR(鄰近頻道功率 比)、ACS(鄰近頻道選擇率)、ADS(進階設計系統)、 AMC(適應性調變及編碼)、A-MPR(額外最大功率減小)、 ARQ(自動重複請求)、BCCH(廣播控制頻道)、BTS(基地收 發台)、CDD(循環延遲分集)、CCDF(互補累積分布函 式)、CDMA(分碼多重存取)、CFI(控制格式指示符)、c〇_ ΜΙΜΟ(合作ΜΙΜΟ)、CP(循環首碼)、CPICH(共同導頻頻 道)、CPRI(共同公眾無線電介面)、Cqi(頻道品質指示 符)、CRC(循環冗餘檢查)、DCI(下行鏈路控制指示符)、 DFT(離散傅立葉變換)、DFT-SOFDM(離散傅立葉變換擴 展OFDM)、DL(下行鏈路)(基地台至用戶之傳輸)、DL-SCH(下行鏈路共用頻道)、d-PHY(500 Mbps實體層)、 DSP(數位信號處理)、dt(開發工具組)、DVSA(數位向量 信號分析)、EDA(電子設計自動化)、E-DCH(增強型專用 頻道)、E-XJTRAN(演進型UMTS陸上無線電存取網路)、 eMBMS(演進型多媒體廣播多播服務)、εΝΒ(演進型節點 B)、EPC(演進型封包核心)、epre(每資源元件能量)、 ETSI(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_utRA(演進型UTRA)、E-UTRAN(演進型utRAN)、EVM(誤差向量量值)及FDD(分 頻雙工)。 其他術語包括FFT(快速傅立葉變換)、FRC(固定參考頻 道)、FS 1 (訊框結構類型1)、FS2(訊框結構類型2)、 GSM(全球行動通信系統)、harQ(混合自動重複請求)、 141192.doc -23- 201004418 hdl(硬體描述語言)、hi(harq指示符)、HSDPA(高速下 行鏈路封包存取)、hspa(高速封包存取)、HSUPA(高速上 行鏈路封包存取)、IFFT(反向FFT)、I〇T(互操作性測試)、 ΙΡ(網際網路協定)、LO(本端振盪器)、LTE(長期演進)、 MAC(媒體存取控制)、MBMS(多媒體廣播多播服務)、 MBSFN(經由單一頻率網路之多播/廣播)、mCH(多播頻 道)、MIMO(多輸入多輸出)、MISO(多輸入單輸出)、MME (行動性管理實體)、MOP(最大輸出功率)、MPR(最大功率 減小)、MU-MIMO(多使用者ΜΙΜΟ)、NAS(非存取層)、 OBSAI(開放基地台架構介面)、〇FDM(正交分頻多工)、 OFDMA(正交分頻多重存取)、PAPR(峰值與平均功率 比)、PAR(峰值與平均值比)、PBCH(實體廣播頻道)、P_ CCPCH(初級共同控制實體頻道)、PCFICH(實體控制格式 指示頻道)、PCH(傳呼頻道)、PDCCH(實體下行鏈路控制 頻道)、PDCP(封包資料聚合協定)、PDSCH(實體下行鏈路 共用頻道)、PHICH(實體混合ARQ指示頻道)、PHY(實體 層)、PRACH(實體隨機存取頻道)、PMCH(實體多播頻 道)、PMI(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SCH(初級同步信號)、 PUCCH(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及PUSCH(實體上行鏈路 共用頻道)。 其他術語包括QAM(正交調幅)、QPSK(正交相移鍵控)、 RACH(隨機存取頻道)、RAT(無線電存取技術)、rb(資源 區塊)、RF(射頻)、RFDE(RF設計環境)、RLC(無線電鏈路 控制)、RMC(參考量測頻道)、RNC(無線電網路控制器)、 141192.doc •24· 201004418 RRC(無線電資源控制)、RRM(無線電資源管理)、RS(參考 信號)、RSCP(接收信號碼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功 率)、RSRQ(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SI(接收信號強度指示 符)、SAE(系統架構演進)、SAP(服務存取點)、SC-FDMA(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FBC(空間-頻率區塊編 碼)、S-GW(伺服閘道器)、SIMO(單輸入多輸出)、SISO(單 輸入單輸出)、SNR(信雜比)、SRS(探測參考信號)、S-SCH(第二同步信號)、SU-MIMO(單使用者ΜΙΜΟ)、 TDD(分時雙工)、TDMA(分時多重存取)、TR(技術報告)、 TrCH(輸送頻道)、TS(技術規格)、TTA(電信技術協會)、 TTI(傳輸時間間隔)、UCI(上行鏈路控制指示符)、UE(使 用者設備)、UL(上行鏈路)(用戶至基地台之傳輸)、UL-SCH(上行鏈路共用頻道)、UMB(超行動寬頻帶)、 UMTS(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TRA(通用陸上無線電存 取)、UTRAN(通用陸上無線電存取網路)、VSA(向量信號 分析儀)、W-CDMA(寬頻分碼多重存取)。 應注意,本文中結合終端機描述各種態樣。終端機亦可 稱作系統、使用者器件、用戶單元、用戶台、行動台、行 動器件、遠端台、遠端終端機、存取終端機、使用者終端 機、使用者代理或使用者設備。使用者器件可為蜂巢式電 話、無接線電話、會話起始協定(SIP)電話、無線區域迴路 (WLL)台、PDA、具有無線連接能力之掌上型器件、终端 機内之模組、可附接至主機器件或整合於主機器件内之卡 (例如,PCMCIA卡)或連接至無線數據機之其他處理器 141192.doc -25- 201004418 件。 此外 <吏用軚準程式設計技術及/或工程技術來產生軟 月丑勒肢、硬體或其任何组合以控制電腦或計算組 所主張標的物之夂插能接 γ # <各㈣樣,可將所主張標的物之態樣實施 ,、’、'、置或製品。於本文中使用時,術語「製σ立 欲包含可自任付带L 口〇」思 ' 7电細可漬盗件 '載體或媒體存取之電腦藉 式。舉例而言,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但不限於)磁性儲存 光碟(CD)童/軟性磁碟、磁條光碟(例如,緊密 '、 化通用光碟(DVD)···)、智慧卡,及快閃士己 岸、瞭解,li 隨身碟(key drive).小另外, 心' ;可用於載運電腦可讀電子資料,諸如用於僅 輸及接收語音郵株+ + 用於傳 郵件中或用於存取諸如蜂巢式 的彼等資料。者沙1 略之網路中 田w,熟驾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在不偟M 本文中所描述之内容在不偏離 進行許多修改。 精相情況下,可對此組態 於本申凊案中使用時 「 絲、「+Λ 倚00組件」、「模組」、厂条 ' J 疋J及其類似者意欲指代電腦相A ’、 硬體、硬體鱼扒触 屯阳相關只體,其為 4與軟體之組合、軟體 而言’組件可為(但不限於)在處理写上執:之,。舉例 處理器、物株,㈣理益上執仃之處理程序、 η 可執行碼、執行線緒、程式及 作為說明,在彳 柱式及/或電腦。 為組件。—=執行之應用程式與飼服器兩者均可 或多個組件可駐留於—處理 緒内且—組件可位於-電腦上及/或八布 2執打線 上電腦之間。 '上及/次刀布於兩個或兩個以 141192.doc 26 - 201004418 上文所描述之内容包括一或 一多们a施例之實例。告铁, 不可能為了描述上述實施例 、 田…、 μ . 例之目的而描述組件或方法之每 個可構想的組合,伸一妒孰羽 仁叙^習此項技術者可認識到,各種 實施例之許多其他組合及 — 以係了此的。因此,所描述之 貫施例意欲包含屬於附加申嗜一 τ μ專利靶圍之精神及範疇内的 所有該等變更、修改及變化 一 、 汉文化此外,就術語「包括」用於 貫施方式或申請專利範園中 章阁τ之耘度而言,該術語意欲以類 似於術語「包含 右「&人
… 匕3」作為過渡詞使用於申請專利 軌圍中時進行解譯之方式而為包括性的。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提供用於無線通信系統之各種交遞訊息通信選項 之系統的高階方塊圖; 圖2為說明用於無線系統之實例層及頻道的圖; 圖3為用於無線通信系統之多交遞訊息處理的流程圖; 圖4為用於無線通信系統中之交遞訊息之功率調整程序 的流程圖; 圖5為用於無線通信系統之混合交遞訊息處理的流程 圖; 圖6說明用於叢發大小處理器之實例邏輯模組; 圖7說明用於替代叢發大小處理器之實例邏輯模組; 圖8說明使用無線叢發大小處理之實例通信裝置; 圖9說明多重存取無線通信系統;及 圖1 〇及圖11說明實例通信系統。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41192.doc -27· 201004418 100 110 120 124 130 140 150 160 170 174 200 210 220 230 240 600 602 604 606 700 702 141192.doc 系統 無線網路 基地台 基地台 第二器件/使用者設備(UE) 下行鏈路 上行鏈路 父遞訊息遙項 交遞組件 交遞組件 圖 交遞組件 交遞組件 通信層 頻道及處理 無線通信系統 用於起始跨越無線網路之交遞訊息處 理之邏輯模組 用於在交遞訊息處理期間產生多個交 遞訊息之邏輯模組 用於增加用以輸送多個交遞訊息之一 或多個頻道之功率的邏輯模組 無線通信系統 用於與跨越無線網路之交遞訊息處理 -28- 201004418 通信之邏輯模組 704 用於在交遞訊息處理期間接收多個交 遞訊息之邏輯模組 706 接收用以輸送多個交遞訊息之一或多 個頻道之邏輯模組 800 通信裝置 802 記憶體 804 處理器 900 多重存取無線通信系統 902 小區 904 小區
906 小區 912 天線群組 914 天線群組 916 天線群組 918 天線群組 920 天線群組 922 天線群組 924 天線群組 926 天線群組 928 天線群組 930 UE
932 UE
934 UE 141192.doc •29- 201004418 936 UE 938 UE 940 UE 942 節點B 944 節點B 946 節點B 1000 存取點(AP) 1004 天線 1006 天線 1008 天線 1010 天線 1012 天線 1014 天線 1016 存取終端機(AT) 1018 反向鏈路 1020 前向鍵路 1022 存取終端機 1024 反向鏈路 1026 前向鍵路 1100 ΜΙΜΟ系統 1110 傳輸器系統 1112 資料源 1114 傳輸(ΤΧ)資料處理器 1 120 ΤΧ ΜΙΜΟ處理器 141192.doc -30- 201004418 1122a至1122t 傳輸器(TMTR)/接收器 1124a至1124t 天線 1130 處理器 1136 資料源 1138 TX資料處理器 1140 解調變器 1142 RX資料處理器 1150 接收器系統 1 152a至1152r 天線 1154a至1154r 1160 接收·器(R_CVR)/傳輪写 RX資料處理器 1170 處理器 1180 調變器 141192.doc -31 -

Claims (1)

  1. 201004418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其包含: 使用—處理器,該處理器執行儲存於一電腦可讀儲存 媒體上之電腦可執行指令以實施以下動作: 觸發一跨越一無線網路之交遞程序; 们以上通彳s處理上產生交遞訊息以促進該等交遞 §孔息之接收;或 u 轉通仏頻道相關聯之功率位準以便促進該等 交遞訊息之接收。 2·如μ求項1之方法’其進—步包含根據—叢發重複程序 產生該等交遞訊息,其中該叢發包括在〆預定時間段内 產生之多個訊息。 ^ π#項i之方法’在已建立—新通信鏈路之前根據一 先珂建立之通信鏈路傳輸該等交遞訊息。 4. 士明求項!之方法,根據一無線電鏈路控制(RLC)重設及 資料傳送程序產生該等交遞訊息。 5· 士叫求項4之方法,將該無線電鏈路控制(RLC)重設及資 料傳送%序延遲’直至由使用者設備產生一交遞完成訊 息為止。 &如請求们之方法’該交遞程序與—混合自動重複請求 (HARQ)處理相關聯。 7. 如明求項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產生多個混合自動重 複凊求(HARQ)處理。 8. 如吻求項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每一混合自動重複請 141192.doc 201004418 求(HARq)處理產生至少一交遞訊息。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每一混合自動重複請 求(HARQ)處理產生多個交遞訊息。 10.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分析一媒體存取控制 (MAC)層以判定已傳輸哪些交遞訊息。 Π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動地廢棄交遞訊息 之複本。 1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增加一實體下行鏈路 共用頻道(PDSCH)上之該等交遞訊息之該功率位準。 13.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增加一實體下行鏈路 控制頻道(PDCCH)上之交遞訊息之該功率位準。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分析一通信層以判定 一給定傳輸是否載運一交遞訊息。 15. —種通信裝置,其包含: 一記憶體,其留存用於以下之指令:產生一跨越一無 線網路之交遞程序,在一個以上單一通信處理上傳輪交 遞訊息以促進該等交遞訊息之接收’及增加一與一節點 頻道相關聯之功率位準以便促進該等交遞訊息之接收;及 一處理器,其執行該等指令。 1 6.如請求項1 5之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根據一叢發程序 對該等交遞訊息排時序’其中該叢發程序包括在一預定 時間段内產生之多個訊息。 1 7.如請求項15之通信裝置’該等交遞訊息係根據一無線電 鏈路控制(RLC)重設及資料傳送程序來產生。 141192.doc 201004418 1 8.如請求項1 5之通信裝置,該交遞程序係與—混合自動重 複請求(HARQ)處理相關聯。 19. 如請求項18之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產生多個 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處理之組件。 20. 如請求項19之通信裝置,該組件每一混合自動重複請求 (HARQ)處理產生至少一交遞訊息。 2 1.如請求項20之通信裝置,該組件每一混合自動重複嘖长 (HARQ)處理產生多個交遞訊息。 22. 如請求項21之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判定已傳 輸哪些交遞訊息之通信層。 23. 如請求項15之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增加—實體下行 鏈路共用頻道(PDSCH)或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 (PDCCH)上之該等交遞訊息之該功率位準。 24· —種通信裝置,其包含: 用於起始一跨越一無線網路之交遞訊息處理之構件. 用於在該交遞訊息處理期間產生多個交遞訊息之構 件:及 用於增加用以輸送該多個交遞訊息之一或多個頻道之 一功率位準的構件。 25. 如請求項24之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用於廢棄複製 性交遞訊息之組件。 26. —種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 在一父遞訊息處理期間產生多個交遞訊息;及 立曰加用以輸送該多個交遞訊息之一或多個頻道之—功 141192.doc 201004418 ;ς準八中田偵測到一交遞訊息時,增加該等頻道上 之該功率位準。 月i項26之%腦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含廢棄複製性 交遞訊息。 28. —種處理器,其執行以下動作: 起始一跨越一無線網路之交遞訊息處理; 在該交遞訊息處理期間傳輸多個交遞訊息;及 提尚用以輸送該多個交遞訊息之一或多個頻道之一傳 輸功率位準。 29. 如請求項28之處理器,其進一步包含起始一用於該等交 遞机息之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處理。 30·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其包含: 使用處理器,該處理器執行儲存於一電腦可讀儲存 媒體上之電腦可執行指令以實施以下動作: 在或多個通信處理上接收多個交遞訊息以促進交遞 訊息之接收;及 接收跨越具有一提高之傳輸功率之通信頻道的該等交 遞訊息以便促進該等交遞訊息之接收。 3 1 ·如明求項3 〇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根據一叢發程序產生 該等交遞訊息,其中該叢發程序包括在一預定時間段内 產生之多個訊息。 32.如請求項3〇之方法,根據—無線電鏈路控制(rlc)重設 及資料傳送程序產生該等交遞訊息。 33·如請求項3〇之方法,其進—步包含產生一與一混合自動 141192.doc 201004418 重複晴求(HARQ)處理相關聯之交遞程序。 34. 如請求項3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分析一媒體存取控制 (MAC)層以判定已傳輸哪些交遞訊息。 35. 如叫求項3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動地廢棄交遞訊息 之複本。 3 6. 士 π求項3〇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增加一實體下行鏈路 共用頻道(PDSCH)上或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PDCCH)上之該等交遞訊息之一功率位準。 37_ —種通信裝置,其包含: 一圮憶體,其留存用於以下之指令:接收一跨越一無 線罔路之父遞程序,在_個以上單—通信處理上接從交 遞Λ息以促進該等交遞訊息之接收,及增加一與一節點 相關聯之功率位準以便促進該等交遞訊息之接收;及 一處理器’其執行該等指令。 38. 士 „月求項37之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根據一叢發裡序 對夕個交遞訊息排時序,其中該叢發程序包括在一預定 時間段内產生之多個訊息。 39. —種通信裝置,其包含: 用於與—跨越一無線網路之交遞訊息處理诵信之構 件; 用於在該交遞訊息處理期間接收多個交遞訊息之構 件;及 用於接收用以輸送該多個交遞訊息之一或多個頻道之 構件。 141192.doc 201004418 40.如請求項39之通信裝置 一通信層之狀態而增加 件0 其進一步包含一用於基於來自 忒等頻道上之一功率位準的組 41. 一種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 在一交遞訊息處理期間接收多個交遞訊息;及 增加用以輸送該多個交 ㈣里# 士 a 息之一或多個頻道之一功 率位準,其中當偵測到—六 又k 5fl息時’增加該等頻道上 之邊功率位準。 42·如請求項41之電腦可 M綠體其進—步包含廢棄複製性 父遞訊息。 43. —種處理器,其執行以下動作: 接收%越一無線網路之交遞m & n 在該交遞訊息處理期間接收多個交遞訊息;及 處理用以輸送該多個交说 ^似又遞汛息之一或多個提高功率之 頻道。 44. 如凊求項4 3之處 遞訊息之混合自 理盗,其進一步包含起始一 動重複請求(HARQ)處理。 用於該等交 141192.doc
TW098120692A 2008-06-19 2009-06-19 Method to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handover message being received by receiver TW20100441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399408P 2008-06-19 2008-06-19
US12/487,217 US9113429B2 (en) 2008-06-19 2009-06-18 Method to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handover message being received by receiv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4418A true TW201004418A (en) 2010-01-16

Family

ID=41431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20692A TW201004418A (en) 2008-06-19 2009-06-19 Method to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handover message being received by receiver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113429B2 (zh)
EP (1) EP2292055A1 (zh)
JP (1) JP5175393B2 (zh)
KR (1) KR101351486B1 (zh)
CN (1) CN102067688A (zh)
TW (1) TW201004418A (zh)
WO (1) WO200915557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8042B (zh) * 2010-02-25 2015-01-01 Sony Corp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andover, a terminal device, a base station, and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13429B2 (en) 2008-06-19 2015-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to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handover message being received by receiver
US9119125B2 (en) 2011-04-06 2015-08-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managing handover of a user equipment
US8761109B2 (en) * 2012-08-03 2014-06-24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 control channel
JP6163004B2 (ja) * 2013-05-09 2017-07-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US9766331B2 (en) 2014-12-16 2017-09-1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ectorized antennas for improved airborne reception of surveillance signals
US11290929B2 (en) * 2015-05-22 2022-03-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relating to handover
KR101706629B1 (ko) * 2016-01-25 2017-02-16 주식회사 이노와이어리스 Mimo-ofdm 송신기에 대한 파워 캘리브레이션 방법
CN109309924B (zh) * 2017-07-26 2022-06-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279747B (zh) * 2018-10-05 2022-06-17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早期准备功能的切换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US20220159645A1 (en) * 2019-03-28 2022-05-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e of capability informa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540195B2 (en) * 2019-05-31 2022-12-27 Apple Inc. Cellular enhancements for application mobility
US11658755B2 (en) 2021-03-05 2023-05-23 Perspecta Labs Inc.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multi-antenna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84653B1 (ja) 1998-06-11 1999-11-29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Cdma方式セルラシステムの基地局無線装置
JP3878405B2 (ja) 2000-10-02 2007-02-07 株式会社東芝 移動通信端末装置
US7203182B2 (en) * 2000-11-17 2007-04-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link adaptation of blind type using acknowledgements in ARQ system
JP2003078938A (ja) 2001-08-31 2003-03-14 Nec Corp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とハンドオフ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173406B2 (ja) 2003-05-29 2008-10-29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887020A (zh) 2003-10-02 2006-12-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不同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无线通信网络之间的系统间越区切换
US7957352B2 (en) 2003-10-02 2011-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system handoff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of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CN101040557B (zh) 2004-08-10 2010-12-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控制方法、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站
WO2006071162A1 (en) * 2004-12-30 2006-07-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A2583551C (en) 2005-03-24 2012-02-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executing handover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WO2006105316A2 (en) 2005-03-29 2006-10-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handoffs by directing a directional antenna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TWI388151B (zh) * 2005-08-10 2013-03-0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操作一通信裝置與系統的方法,通信裝置及包含該通信裝置之系統
US7242957B2 (en) * 2005-08-15 2007-07-10 Motorola, Inc. Method of selective need-based control message augmentation
KR101319870B1 (ko) * 2006-01-05 2013-10-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US8493941B2 (en) 2006-04-21 2013-07-23 Alcatel Lucent Method to control the effects of out-of-cell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 using over-the-air feedback control
JP4981904B2 (ja) * 2006-07-07 2012-07-25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媒体アクセス制御破棄通知
US8005107B2 (en) * 2007-02-06 2011-08-2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bust MAC signaling
EP1983698B1 (en) * 2007-04-20 2010-10-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proved transmission scheme of protocol data units during a procedure that comprises the reset of the protocol layer
ES2417151T3 (es) * 2007-06-18 2013-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jora de la transmisión de enlace ascendente por agrupamiento de TTI
US20100142485A1 (en) * 2007-08-13 2010-06-10 Eun Jong Lee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119715B1 (ko) * 2007-10-05 2012-03-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재선택 수행 방법
US8504046B2 (en) * 2008-01-03 2013-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ast radio link recovery after handover failure
KR20140044404A (ko) * 2008-03-21 2014-04-14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서빙 셀 변경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113429B2 (en) 2008-06-19 2015-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to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handover message being received by receiv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8042B (zh) * 2010-02-25 2015-01-01 Sony Corp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andover, a terminal device, a base station, and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7688A (zh) 2011-05-18
KR20110030625A (ko) 2011-03-23
WO2009155572A1 (en) 2009-12-23
JP5175393B2 (ja) 2013-04-03
EP2292055A1 (en) 2011-03-09
US9113429B2 (en) 2015-08-18
US20090318153A1 (en) 2009-12-24
JP2011525340A (ja) 2011-09-15
KR101351486B1 (ko) 2014-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2183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ランダムアクセス設定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TW201004418A (en) Method to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handover message being received by receiver
TWI406547B (zh) 用於上行鏈路認可/否定認可資源配置之方法及裝置
TWI392389B (zh) 於無線通信系統中之分時雙工操作
JP5394473B2 (ja) ダウンリンクデータ到着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639196B2 (ja) ユーザ機器の動作モード、及びチャネル又はキャリアの優先順位付けを変更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8898448B2 (en) Hardware acceleration for WWAN technologies
KR101315914B1 (ko) 다중-캐리어 고속 패킷 액세스시 이동성
US20100232311A1 (en)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of ack/nack, cqi and cqi from user equipment
JP5301653B2 (ja) アクワジション・インジケータ・チャネルのためのフレキシブルな電力オフセット割り当て
JP2015208009A (ja) 協調マルチ・ポイント送信のためのスクランブリング・シーケンス初期化
TW201108801A (en) Over-the-air overload indicator
TW200950554A (en) Suitable trigger mechanism to control new cell identification in UE when in DRX mode
CN107105515A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发起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TW201015927A (en) Improving scrambling under an extended physical-layer cell identity space
US2009023230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rambling for discrimination of semi persistent scheduling gr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