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00953A - A desig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utational optical imaging - Google Patents

A desig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utational optical imaging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00953A
TW201000953A TW97128452A TW97128452A TW201000953A TW 201000953 A TW201000953 A TW 201000953A TW 97128452 A TW97128452 A TW 97128452A TW 97128452 A TW97128452 A TW 97128452A TW 201000953 A TW201000953 A TW 2010009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point spread
module
spread function
digi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28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11815B (zh
Inventor
Hsin-Yueh Sung
Chir-Wei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to US12/491,55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8331712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000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0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1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1815B/zh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Description

201000953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j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方法與系 • 統,特別是指一種將光學模組以及影像處理模組加以個 设什及模組化的糸统與方法。 【先前技術】 f 在光學產業中雖然類似於傳統產業,但啣具有較言 毛利率;再者,光學產業在製造過程以及參數控制等了必 須咼度依賴技術人員的經驗累積,方能將光學產品穿’、、 盡善盡美,因此,相較於資訊產品,光學產品:的 長的開發期。 目前採用整合光學模組與影像還原模組之混人 光學成像糸統1,如圖1所示,係表示習知之現入*位 光學成像系統的設計流程圖,其設計方法係使用;^數位 模組1A以及後級影像還原模組1 β,且必須依序地、、光牟 計’意即後級影像還原模組1Β必須在前級光學模組進仃設 生一點擴散函數(point spread function,p§p)、 Α 產 再依據前及光學模組所產生的點擴散函數pgp、P之後, 矩陣IB進行料’若是未達職計者標準 ^出影像 者,再重新回到前級光學模組1A,以重複上迤行最佳化 計。 迷步驟進行言曼 後級影像還原模組(例如還原遽波 " 光學模組(例如鏡頭架構)的結果才能項依據前級 要設計後級影像還原模組,必彡貞先+ :、,仃戍計,意即若 -切級光學·的; 6 201000953 計,否則後級影像還原模組即無所依據、無所比較。 而類似如此的結構’可參考在美國公開專利號 US20050197809,其係揭露一種用以最佳化光學及數位影像 設計的系統與方法,其用以判斷數位光學影像系統如何的 規則,係根據一最終值而加以估計。一般而言,此一最終 值係參考影像與還原影像的均方差(mean S(luare error, MSE)。
另外,在美國公開專利波US20070239417 ’係揭露'一 種用以設計相機的方法,相機係包括用以在一電子影像感 測器上形成一模糊影像的若干物鏡組件从/入⑺…少取设 原上述模糊影像(de-b 1 urred image )的虛擬鏡片(v丨rtua i 疑鏡f的功用係與數位濾波器(即前述的還原濾 二方法包括定義物鏡組件的設計,以及決 疋數位✓慮波益的係數。—輕^入旦v 呀古十以乃勃办、老、士 / ’衫像係依序經由物鏡組件的 «又4以及數位濾波器係數的決 擬操作的輸出影像。此—輸出 h :以便產生相機模 者所估曾出來Μ。的顯示係由相機的設計 :所估,出來的。在真實的物鏡 虛擬鏡片的使用而放寬,猶由 光學元件合併在設計中, =錢具有—額外的 correction)的目的。 』像差校正(aberration 而上述S知的技術係可 1成像的夯也 座生下列問題或困難: 丄·玖诼的九學換組與影像處 行設計; 杨:、、、且,僅能整^ —起進 2.對前級光學模 3·影像計算費時 7 .201000953 ' 4.不易達到客觀的影像評價; 5.前級光學模組與後級影像還原模組得分工不明。 _ 所以,如何能單獨地設計光學模組以及影像處理模 組,以減少影像計算的時間,並提升最佳化的速度,是目 前在設計影像處理系統上,一個刻不容緩的課題。 【發明内容】 有鑑於此,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方 Γ 法與系統,係將光學模組及數位影像模組個別模組化,並 各自加以最佳化,以還原成最佳的數位影像。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方 法,包含:一期望目標設定步驟;一光學模組設計步驟; 以及一數位影像還原模組設計步驟;其中,該光學模組設 計步驟及該數位影像還原模組設計步驟,係同步或依序進 行。 另外,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數位光學成像 Cj 系統,包含:一光學模組,具有一光學臨界值與一光學點 擴散函數,以及一影像還原模組,具有一影像還原臨界值 與一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其中,該光學模組係藉由該光 學點擴散函數的相似性與該光學臨界值的比較,以進行最 佳化,該影像還原模組係藉由該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的相 似性與該影像還原臨界值的比較,以進行最佳化。 較佳者,該光學模組更可藉由該光學點擴散函數的模 糊最小值與該光學臨界值的比較,以進行最佳化;該影像 還原模組更可藉由該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的模糊最小值與 8 .201000953 該影像還原臨界值的比較,以進行最佳化。 因此,本發明藉由上述之結構與方法。,可單獨地且個 別地設計光學模組與數位影像模組,料行相互搭配 =個別最佳化以及模組化個別匹配的作用,藉:節省成 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 點’,、内谷足以使任何熟習相藝者了解本發明之技術 内谷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内容、申 ”及圖示’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 二 相關之目的及優點。 + 【實施方式】 兹配合®式將本發明齡實施轉細說明如下。 請參考圖2’係表示本發明數位光學成像之流程 圖;本實施例的數位光學成像之“ 2,包括—光學模电 2Α (例如’鏡片組結構)以及影像還原模組2β (例如,、還 原滤波器)·,光學模組2 Α與影像還原模組2 Β係可個 作,或者是同時運作。 & 而光學模組2A可產生-光學點擴散函數(⑽时 spread function,PSF) P0,影像還原模組可輸出—影 可還原點擴散函數PI ;而藉由比較點擴散函數的相似性, 或者是光學轉換函數(optical transfer functi〇n, 的相似性,即可個別地設計出光學模組2A以及數位影 組2B。從數學的觀點來看,光學轉換函數係為點擴散函= 的傅立葉轉換。因此,光學轉換函數料同為點擴散函數。 201000953 而分析器An進行點擴散函數相似性的比較方法,係包括擬 真度(Fidelity )、相關性(Correlation)以及希伯特空 間投射角(Hilbert Space Projected Angle),其方程式 分列如下: 擬真度: ρ _γ £ [j(PSF2(x,y)-PSF\(x,y))2dxdy Γ [{PSF\{x,y))2dxdy J-o〇 Jbo 相關性: c PSF\{x,y)PSF2{x,y)dxdy 5_ Γ° Γ°(PSFl(x^y))2 dxdy J-〇〇 Jbo 希伯特空間投射角: H J° j*° PSFl(x,y)PSF2(x,y)dxdy [(PSFl(x^)2dxdy·^ [ £(PSF2(x,y))2 dxdy 其中,式中的PSF1係光學模組2A或影像還原模組2B 先前一次產生或輸出的點擴散函數,PSF2係光學模組2A 或影像還原模組2B下一次產生或輸出的點擴散函數;其詳 細的設計步驟,將於後詳述。 請參考圖3,係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方塊圖。 本實施方式的系統3包含一光學模組3A及一影像還原模組 3B,且本實施方式係說明光學模組3A搭配影像還原模組 10 201000953 3B同時設計,其設計步驟包括: 步驟SA2 :設計—光學模組3A ;以及 步驟SA3 :設計—數位影像模組3β。 在設計光學模組與設計數位影像模組之前,設計者 先設定-期望目標(步驟SAU,係包含一預定的點擴 數PD及所欲達到影像最佳化的臨界值τ。 步驟SA2 _ ’更包括: 步驟SB1 :從光學模組从產生一光學點擴散函數 ( P0 ; 步驟SB2:比較光學點擴散函數p〇與預定點擴散 函數PD的相似性; v驟SB3 ·虽光學點擴散函數p〇與預定點擴散函 數PD之相似性等於或大於臨界值丁 時’輪出光學模組的參數;以及 v驟SB4.虽光學點擴散函數p〇與預定點擴散函 數PD之相似性小於臨界值了時,將光 學模組最佳化並重覆步驟SB1。 步驟SA3中’更包括: 步驟sci ·從f彡像還原模組3B產生—影像還原點 擴散函數p I ; 步驟SC2:比較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PI與預定點 擴散函數PD之相似性; 步驟SC3.當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PI與預定點擴 散函數PD之相似性等於或大於臨界值τ 時,輪出數位影像還原模組的參數;以 201000953 及 步驟SC4 :當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ρι與 ^ 散函數PD之相似性小於臨界值=點擴 數位影像還原模組最佳化 f ’將 並重覆步驟 在步驟SB2中’其比較相似性的方式包括a 度、相關性以及希伯特空間投射角;而除了比=述的擬真 外,更包括比較光學點擴散函數的模糊最又相似性 minimization) ΜΙ0 ;且在步驟 SC2 中,p 又巴括比幸交 原點擴散函數的模糊最小值MID。 再者’在步驟SB3中所輸出的參數,包含— 一曲率、一厚度值以及一非球面係數,或其1人折射率、 SC3中所輸出的參數’包含一調控參數、正’而步驟 (regularization parameter )以及翊A,'丨化參數 Csignal to noise ratio parameter)〇 要 (
SCI 之 (blUr 影像還 在步驟SA2及步驟SA3個別地完成之後 驟SA4,即輸出一光學影像及一數位還原影像更包括一歩 請參考圖4,係表示本發明第二實施^式的方塊圖。 本實施方式係說明光學模組3A單獨地且個別地進行最佳 化設計;其步驟包括: 步驟SF1 .從光學模組3 A產生至少二光學點擴散函數 P01、P02 ;以及 步驟SF 2 .藉由分析光學模組3A產生的至少二光學點 擴散函數P01、P02 ’以將光學模組3A進行 最佳化。 12 201000953 =步驟SF1中,可利用不同的物距或不同的位置以產 生不同的光學點擴散函數。 步驟SF2係利用比較光學點擴散函數的相似性是否大 ;去等於臨界值T (步驟SF3) 1是大於、等於一臨界值 ,即輸出光學結果,例如光學參數 小於臨界值τ者,即重複步驟SF1 (步驟SF5)。)右疋 气函步,SF2中’其分析的方法包括比較光學點擴 政函數的核糊最小值。 ’、 本5 ’係表示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方塊圖。 最:化二十糸::影像還原模組3β單獨地且個別地進行 取1 土化5又计,其步驟包括: '驟SG1 «衫像還原模組犯產生至少二影像還原點 擴散函數ΡΙ1、ΡΙ2 ;以及 V驟SG2 .藉,分析影像遠原模組3Β產生的至少二影 像,原點擴散函數ΡΠ、PI2,以將影像還 原模組3B進行最佳化。 於步驟SG1中,可夺丨丨田丁门 的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用不同雜訊(n〇1Se)以產生不同 否大$驟用比較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的相似性是 SG4),若是小於臨^ ^結果’例如調控參數值(步驟 而且在步驟SG;中者更,勺即括重,驟SGU步驟SG5)。 的模糊最小值。 更匕括比較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 請參考圖6,係矣-‘心 係表不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方塊圖。 201000953 本實施方式係說明光學模組3A在單獨地且個別地最佳化 設計完成之後,再與影像還原模組3B進行搭配;其步驟包 括: 步驟SD1 :由數位影像還原模組3B提供一固定的影像 還原點擴散函數PIF ; 步驟SD2 :由光學模組3A產生一光學點擴散函數P0 ; 步驟SD3 :比較光學點擴散函數P0與固定的影像還原 點擴散函數PIF之相似性; Γ 步驟SD4 :當光學點擴散函數P0與固定的影像還原點 擴散函數PIF之相似性等於或大於一臨界值 T時,輸出光學模組3A的參數;以及 步驟SD5 :當光學點擴散函數P0與固定的影像還原點 擴散函數PIF之相似性小於臨界值T時,將 光學模組3A最佳化並重覆步驟SD2。 於步驟SD3中,除了比較光學點擴散函數與固定的影 像還原點擴散函數之相似性之外,更包含比較光學點擴散 1 函數與固定的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之模糊最小值。 而在步驟SD4中所輸出的參數,包括一折射率、一曲 率、一厚度值及一非球面係數,或者其組合。 請參考圖7,係表示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的方塊圖。 本實施方式係說明影像還原模組3B在單獨地且個別地最 佳化設計完成之後,再與光學模組3A進行搭配;其步驟包 括: 步驟SE1 :由光學模組3A提供一固定的光學點擴散函 數 P0F ; 14 201000953 步驟SE2 :由數位影像還原模組3B產生一影像還原點 擴散函數PI ; 步驟SE3 :比較固定的光學點擴散函數P0F與影像還 原點擴散函數PI之相似性; 步驟SE4 :當固定的光學點擴散函數P0F與影像還原 點擴散函數PI之相似性等於或大於一臨界值 T時,輸出數位影像還原模組3B的參數;以 及 步驟SE5 :當固定的光學點擴散函數P0F與影像還原 點擴散函數PI之相似性小於臨界值時,將數 位影像還原模組3B進行最佳化並重覆步驟 SE2。 於步驟SE3中,除了比較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與固定 的光學點擴散函數之相似性之外,更包含比較影像還原點 擴散函數與固定的光學點擴散函數之模糊最小值。 而在步驟SE4中所輸出的參數,包括一調控參數、一 正則化參數以及一訊號雜訊比參數,或者其組合。 請參考圖8,係表示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的方塊圖。 本實施方式係說明由於光學模組與數位影像模組的模組 化,因此而可以進行模組的互換。本實施方式中,包括具 有一第一光學模組M01及一第一影像還原模組Mil,以及 具有一第二光學模組M02及一第二影像還原模組MI2 ;本 實施方式的步驟包括: 步驟SK1 :選取其中之一光學模組M01或M02,並取得 所選取的光學模組M01或M02之至少一光學 15 201000953 點擴散函數P〇 ; 步驟SK2 :選取其中之一影像還原模組Mil或MI2,並 取得所選取的影像還原模組Μ11或Μ12之至 少一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ΡΙ ;以及 步驟SK3:分別地或依序地分析所選取的光學模組Μ01 或Μ02之光學點擴散函數Ρ0及所選取的影 像還原模組Μ11或Μ12之影像還原點擴散函 數ΡΙ的相似性,並依一預定之臨界值Τ, 將光學模組Μ01或Μ01與影像還原模組Mil 或Μ12組成一數位光學成像系統IS。 詳而言之,從第一光學模組產生一第一光學點擴散函 數,從第二光學模組產生一第二光學點擴散函數,從第一 影像還原模組輸出一第一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從第二影 像還原模組輸出一第二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再比較第一 光學點擴散函數及第一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的相似性,及 比較第二光學點擴散函數及第二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的相 似性。 因此,當兩者的相似性達到一預定的臨界值時,即表 示第一光學模組與第二光學模組的光學性質極近相同,意 即第一光學模組與第二光學模組即可相互替換,如此即可 達到模組化個別匹配的目的。再者,相較於習知技術,本 發明係可單獨以相同規格的光學模組作替換,而不需替換 整個系統,以節省成本。 請參考圖9,係表示本發明應用於軟體產品的方塊圖。 以本發明所呈現的軟體產品4包括: 16 201000953 步驟SHI :模組化一數位成像系統,包含若干光學變 數定義; 步驟SH2 :藉由點擴散函數的相似性,最佳化數位光 學系統的光學性能;以及 步驟SH3 :經由最佳化及重複步驟SH1,以修正光學變 數。 其中,在步驟SH1中,數位成像系統係模組化成一光 學模組及一以像還原模組;其中,光學變數包括一光學模 ' 組變數及一影像還原模組變數,光學模組的變數包含一光 學元件的折射率、一光學元件的尺寸、一光學元件的厚度、 波長以及阿貝數(Abbe-number )等;而影像還原的變數包 含濾波器參數、正則化參數以及訊號雜訊比參數等。 請同時參考圖10及圖11,係分別表示本發明最佳化 前、後,以Doublet軟體模擬結果的曲線圖。而圖12係表 示本發明模擬變數的列表圖。以Doublet之成像系統為範 例,設計目標為期望在焦平面上,前後各0. 2mm之焦深範 〇 圍内,其點擴散函數的相似性程度,相對於傳統的光學系 統而言,皆能大於0. 8。 因此,藉由上述之結構與方法,係可達到模組化數位 成像系統,即劃分成一光學模組及一影像還原模組,藉由 點擴散函數的相似性以及模糊最小值,以獲得客觀性的標 準;而光學模組及/或影像還原模組係可單獨地且個別地進 行最佳化,再進行相互匹配,以減少影像計算的時間;並 可互相替換達到相同性能的光學模組,而不需替換整個系 統,以節省成本。 17 201000953 综 技術手二 堇發明為呈現解決問題所採用的 發明專利實施之範圍 ":貫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 #,,^ 、 圍。即凡與本發明專利申請範圍文義相 發明明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 赞月專利範圍所涵蓋。 【圖式簡單說明】 圖1 =表示f知之混合式數位光學成料統的設計流程 圖; 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數位光學成像之流程方塊 圖3係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方塊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方塊圖 圖5係表示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方塊圖 圖6係表示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方塊圖 圖7係表示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的方塊圖 圖8係表示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的方塊圖, 圖9係表示本發明應用於軟體產品的方塊圖; 圖ίο:、表示最佳化前’以Doublet軟體模擬結果的曲線 圖, 圖U =表示最佳化後,以DGublet軟體模擬結果的 圖;以及 圖12係表示本發明模擬變數的列表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混合式數位光學成像糸統 18 201000953 ΙΑ 前級光學模組 IB 後級影像還原模組 2 數位光學成像之系統 2Α 光學模組 2Β 影像還原模組 3 數位光學成像之系統 3Α 光學模組 3Β 影像還原模組 4 軟體產品 IS 數位光學成像系統 Mil 第一影像還原模組 MI2 第二影像還原模組 MIO 光學點擴散函數的模糊最小值 MID 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的模糊最小值 M01 第一光學模組 M02 第二光學模組 PD 預定的點擴散函數 PI 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 PI1 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 PI2 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 PIF 固定的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 PO 光學點擴散函數 P01 光學點擴散函數 P02 光學點擴散函數 POF 固定的光學點擴散函數 19 201000953 PSFl A前一次產生或輸出的點擴散函數 PSF2下一-人產生或輸出的點擴散函數 T 臨界值 步驟SA1設定一期望目標; 步驟SA2設計一光學模組; 步驟S A 3没汁一數位影像模組; 步驟SA4輸出一光學影像及—數位還原影像; 步驟SB1從光學模組產生一光學點擴散函數| 步驟SB2比較光學點擴散函數與預定點擴散函數的 相似性; 步驟SB3當光學點擴散函數與預定點擴散函數之相 似性等於或大於臨界值時,輸出光學模組的 參數; 步驟SB4當光學點擴散函數與預定點 似性小於臨界值時,將光學模組;佳= 覆步驟; 步驟SCI從影像還原模組產生—影像還原點擴 數; ’、 步驟SC2比較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與預定點擴散函 數之相似性; 步驟SC3當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與預定點擴散函數 之相似f生等於或大於臨界值時,輪出數位影 像%原模組的參數; ' 步驟SC4 t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與默點擴散函數 之相似性小於臨界值時,將數位影像還原模 20 201000953 步驟SDl 組最佳化並重覆步驟SC2 ; 由數位影像還原模組提供一固定的影像還 原點擴散函數; 步驟SD2 由光學模組產生一光學點擴散函數; 步驟SD3 比較光學點擴散函數與固定的影像還原點 擴散函數之相似性; 步驟SD4 當光學點擴散函數與固定的影像還原點擴 散函數之相似性等於或大於一臨界值時,輸 \ 出光學模組的參數; 步驟SD5 當光學點擴散函數與固定的影像還原點擴 散函數之相似性小於臨界值時,將光學模組 最佳化並重覆步驟SD2 ; 步驟SE1 由光學模組提供一固定的光學點擴散函數; 步驟SE2 由數位影像還原模組產生一影像還原點擴 散函數; 步驟SE3 U 比較固定的光學點擴散函數與影像還原點 擴散函數之相似性; 步驟SE4 當固定的光學點擴散函數與影像還原點擴 散函數之相似性等於或大於一臨界值時,輸 出數位影像還原模組的參數; 步驟SE5 當固定的光學點擴散函數與影像還原點擴 散函數之相似性小於臨界值時,將數位影像 還原模組進行最佳化並重覆步驟SE2 ; 步驟SF1 從光學模組產生至少二光學點擴散函數; 步驟SF2 藉由分析光學模組產生的至少二光學點擴 21 201000953 散函數,以將光學模組進行最佳化; 步驟S F 3 比較光學點擴散函數的相似性是否大於、等 於臨界值T ; 步驟SF4 若是大於、等於一臨界值T者,即輸出光學 結果,例如光學參數; 步驟SF5 若是小於臨界值T者,即重複步驟SF1 ; 步驟SG1 從影像還原模組產生至少二影像還原點擴 散函數;
步驟SG2 藉由分析影像還原模組產生的至少二影像 還原點擴散函數,以將影像還原模組進行最 佳化; 步驟S G 3 比較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的相似性是否大 於、等於臨界值T ; 步驟SG4 若是大於等於一臨界值T者,即輸出影像還 原結果,例如調控參數值; 步驟SG5 若是小於臨界值T者,即重複步驟SG1 ; 步驟SH1 模組化一數位成像系統,包含若干光學變數 定義; 步驟S Η 2 藉由點擴散函數的相似性,最佳化數位光學 系統的光學性能; 步驟SH3 經由最佳化及重複步驟SH1,以修正光學變 數; 22

Claims (1)

  1. 201000953 十、申請專利範圍: 1.-種數位光學聽之設計方法,其步驟包含: A. —期望目標設定步驟; B. —光學模組設計步驟;以及 C·數位衫像還原模組設計步驟· 驟糊輸設計步 2t據=圍第1項所述之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方 心望目標設定㈣係提供散函 數及一臨界值(threshold)。 專賴_ 2項料讀絲學成像之設計方 〃中,该光學模組設計步驟係包含: =1.由光學杈組產生一光學點擴散函數; 2· ^較該光學點擴散函數與該預定點擴散函數之相似 性; B3.=該光學點擴散函數與該預定點擴散函數之相似性 等於或大於該臨界值時,輸出該光學模組的參數; 以及 B4_當該光學點擴散函數與該預定點擴散函數之相似性 4依播界值時’最佳化該光學模組並重覆步驟. 康㈣3項所叙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方 預定赴L該步驟B2更包括比較該光學點擴散函數與該 ;、疋點擴政函數之模糊度最小化。 =據申睛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方 ',其中,該光學模組的參數至少包括一折射率、一曲 23 201000953 率值、一厚度值以及非球面係數。 6·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方 法,其中,該數位影像還原模組設計步驟包含·· C1.由一數位影像還原模組產生一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 C2.比較該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與該預定點擴散函數之 相似性; C3.當該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與該預定點擴散函數之相 似性等於或大於該臨界值時,輸出該數位影像還原 模組的參數;以及 C4.當該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與該預定點擴散函數之相 似性小於該臨界值時,優化該數位影像還原模组並 重覆步驟C1。 ’·依射料職圍第6項職之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方 2其中’該步驟G2吏包括比較絲學點擴散函數與該 預疋點擴散函數之模糊度最小化。 .依據申請專·圍第6項所述之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方 中’該數位影像還原模組的參數至少包括一調控 —種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方法,其步驟包含. 影料原模組提供—固定的影像還原點擴 无学模組產生 〜予甜擴煎凼数; 擴散函數與該固定的影像還原點擴散 吆當該光學點擴散函數與該固定的影像還原點擴散函 24 201000953 數^似性等於或大於一臨界值時,輪 的參數;以及 先予拉組 D5.當該光學點擴散函數與朗定的影像還原 =之相錄持誠界輯,優钱_ =函 步驟D2。 f保、、且亚重覆 9韻叙數錢學成像之設計 上/步驟D3更包括比較該光學點擴散函數盘 该固定的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之模糊度最小化聽與 11.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數位光學 方法’其中,該光學模組的參數至少包括—折射率又、β — 曲率值、一厚度值以及非球面係數。 12·種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方法,其步驟包含: Ε1.由一光學模組提供一固定的光學點擴散函數. ?-數位影像還原模組產生一影像還原點擴散眺 Ε3.比較該岐的絲點擴散函數與該影像還原點擴散 函數之相似性; Ε4·當該固定的光學點擴散函數與該影像還原點擴散函 數之相似性等於或大於一臨界值時,輸出該數位影 還原模組的參數;以及 / Ε5.當該固定的光學點擴散函數與該影像還原點擴散函 數之相似性小於該臨界值時,優化該數位影像還原模 組並重覆步驟Ε2。 、果 13.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 方法,其中,該步驟Ε3更包括比較該固定的光學點&散 函數與該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之模糊度最小化。‘只月 25 201000953 14.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 調 方法,其中,該數位影像i所述之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 控參數值。 枣原楱組的參數至少包括 15. —種數位光學 系統包含若干光興桓^的/且合方法,該數位光學成像 法包括: 干、、、且/、若干數位影像還原模紐,其方 並取得該光學模纟且之 並取得該影像還 選取該等光學模組其 — 至少一點擴散函數; 原模=影像還原模組其中之 =至夕―點擴散函數;以及 的點;= = ==學模組及該影像還原模級 16:模組與該影像還原模組成:數將該光 以依據中請專利 4位先干成像系統。 的組合方法,^圍弟1i項戶=之數位光學成像之系統 數模糊度最小化的數传:學,織至少-點擴散函 少-點擴散函數模糊度最:化之至 =廣散函數模糊度最小化數值與該影像還原 ,數模糊度最小化數值大致相等,或者大於、等於擴政 定的臨界值時,將該光學模組_ 出:預 位光學成像系統。 定㈣、·且成該數 種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方法,其步驟包含: 由—光學模組產生至少二光學點擴散函數; F2.比較該等光學點擴散函數的相似性; F3· §该等光學點擴散函數之相似性等於或大於一 a 、~^臨界 26 201000953 值’輸出該光學模組的參數;以及 F4.田《亥等光學點擴散函數之相似性小於該臨界值時,優 化該光學模組並重覆步驟F1。 18.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 方法,其中,該步驟F2更包括比較該等光學點 之模糊度最小化。 ,、政山数 19·依據巾料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數絲學成像之設計 方法,其中,該光學模組的參數至少包括一折射率,°一 曲率值、一厚度值以及非球面係數。 20. —種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方法,其步驟包含: G1.由-數位影像還原模組產生至少二影像還原點擴散 函數; G2.比較該等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的相似性; G3.當該等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之相似性等於成大於一 臨界值時,輸出該數位影像還原模組的參數丨以及 G4.當該等影像還原點擴散函數之相似性小於該臨界值 時,優化該數位影像還原模組並重覆步驟以。 方1射請翻㈣第2G項所述之數位移成像之設計 = 該步驟⑵更包括比較該等影像還原點擴散 函數之模糊度最小化。 ^月又 22.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所述之數 該數位影像還原模組的參數至少包括= 23體產二二至少包含-電腦可讀媒體,該媒 有電沾从令,該等指令在為至少-電腦讀取 27 201000953 驟種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方法, H1.模組化一 還原模組 影像 數位成像系統成為一光學模組及— ,以及定義若干光學變數; H 2.藉由該光學模組的點擴散㈣及/或該影像還原模 組的點擴散函數之相似性,最佳化該數位光學系統 的光學性能;以及 ' r H3.經由最佳化該光學模組及/或該影像還原模組,以 修正光學變數,並重複步驟H1。 28
TW97128452A 2008-06-25 2008-07-25 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方法與系統 TWI4118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491,557 US8331712B2 (en) 2008-06-25 2009-06-25 Method for designing computational optical imaging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547008P 2008-06-25 2008-06-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0953A true TW201000953A (en) 2010-01-01
TWI411815B TWI411815B (zh) 2013-10-11

Family

ID=41494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28452A TWI411815B (zh) 2008-06-25 2008-07-25 數位光學成像之設計方法與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2122071B (zh)
TW (1) TWI41181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98147B2 (en) 2011-12-29 2015-08-0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Ranging apparatus, ranging method, and interactive display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7709B (zh) * 2010-05-17 2012-06-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球面成像装置及其成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72912B1 (en) * 2003-01-16 2012-03-14 DigitalOptics Corporation International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ical system including an electronic image enhancement processor
US7343271B2 (en) * 2003-10-27 2008-03-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corporation of a phase map into fast model-based optical proximity correction simulation kernels to account for near and mid-range flare
WO2005054927A2 (en) * 2003-12-01 2005-06-16 Cdm Opt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optical and digital system designs
TWI323125B (en) * 2004-04-16 2010-04-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An method for auto-adjusting the focus of the digital camera
CN1991643B (zh) * 2005-12-30 2012-01-1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设计及制作镜头模块的方法及系统
US20070236574A1 (en) * 2006-03-31 2007-10-11 D-Blur Technologies Ltd. Digital filtering with noise gain limi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98147B2 (en) 2011-12-29 2015-08-0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Ranging apparatus, ranging method, and interactive display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4875A (zh) 2009-12-30
CN102122071A (zh) 2011-07-13
CN102122071B (zh) 2013-04-17
TWI411815B (zh) 2013-10-11
CN101614875B (zh) 201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10481B2 (en) Computer aided design method for enhancement of local refinement through T-splines
CN107843982A (zh) 基于实时相位差异技术的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系统
JP2016538717A (ja) プロセス誘起による歪みの予測、ならびにオーバーレイ誤差のフィードフォワード及びフィードバック修正
CN104570340A (zh) 自由曲面成像系统的设计方法
TW201629577A (zh) 三維自由曲面的設計方法
TW201000953A (en) A desig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utational optical imaging
Awad et al. Accurate prediction of EUV lithographic images and 3D mask effects using generative networks
CN115408650A (zh) 光刻胶多级串连表征网络的建模、校准、仿真方法和系统
CN109165468A (zh) 一种光学系统热分析方法及系统
Guo et al. Co-optimization of the mask, process, and lithography-tool parameters to extend the process window
CN112578644B (zh) 自适应全芯片光源优化方法及系统
US20130080981A1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optical proximity simulation from exposure result
Yang et al. Design of image-side telecentric freeform imaging systems based on a point-by-point construction-iteration process
Chen et al. Optical design of LCOS optical engine and optimization with genetic algorithm
JP2004299934A (ja) 光学素子成形型設計方法
CN117760571A (zh) 基于哈特曼探测器的无监督学习波前探测方法
KR102345607B1 (ko) 광학소자 설계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09081340A (ja) 描画装置及び描画方法
WO2017024511A1 (zh) 一种无偏的光子映射绘制方法
CN104111518B (zh) 一种大数值孔径的投影物镜光学系统
Tang et al. Parallel ray tracing through freeform lenses with NURBS surfaces
CN112199815A (zh) 一种降低温度对相机内参数影响的方法
JP2001184528A (ja) 三次元形状データのデータ削減方法及びデータ削減装置
Mazur et al. Synthesis of freeform optical surfaces using neural networks
Wu et al. A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lithographic influence of EUV mask blank defects by an advanced genetic algorith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