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37981A - Persistent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Google Patents

Persistent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37981A
TW200937981A TW097144252A TW97144252A TW200937981A TW 200937981 A TW200937981 A TW 200937981A TW 097144252 A TW097144252 A TW 097144252A TW 97144252 A TW97144252 A TW 97144252A TW 200937981 A TW200937981 A TW 20093798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interference
station
interfering
respon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4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avi Palanki
Aamod Khandekar
Naga Bhushan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37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798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e.g. SIR, SNR, CIR, Eb/l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20093798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揭示案大體而言係關於通信,且更具體而言係關於用 於無線通信系統之資料傳輸技術。 本申請案主張2007年11月16曰所申請之名為 "PERSISTENT AVOIDANCE MECHANISM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 60/988,693號之優先權,該案已讓與給其受讓人,且以引 〇 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先前技術】 廣泛部署無線通信系統以提供各種通信内容,諸如語 音、視訊、封包資料、訊息傳遞、廣播等。此等無線系統 可為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系統資源而支援多個使用者之多重 存取系統。此等多重存取系統之實例包括分碼多重存取 (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重存取 (FDMA)系統、正交FDMA(OFDMA)系統及單載波FDMA ❹(SC-FDMA)系統。 無線通信系統可包括可支援若干終端機之通信的若干基 地台。終端機可經由前向鏈路及反向鏈路與基地台通信。 前向鏈路(或下行鏈路)指代自基地台至終端機之通信鏈 路,且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指代自終端機至基地台之通 信鏈路。 一基地台可在前向鏈路上將資料傳輸至一或多個終端 機,且可在反向鏈路上接收來自一或多個終端機之資料。 136148.doc 200937981 在前向鏈路上’來自基地台之資料傳輸可觀測到歸因於來 自鄰近基地台之資料傳輸的干擾。在反向鏈路上,來自每 一終端機之資料傳輸可觀測到歸因於來自與鄰近基地台通 信之其他終端機之資料傳輸的干擾。對於前向及反向鍵 路,歸因於干擾基地台及干擾終端機之干擾可能使效能降 級。 因此在此項技術中存在對減輕干擾以便改良效能 的需要 ❹ 【發明内容】 本文中描述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使用持續性干援減 輕來傳輸資料之技術。對於持續性干擾減輕,一觀測到高 干擾之台可將-減少干擾之請求料至干擾卜該請求可 歷時-覆蓋多個回應週期之時間週期為有效的。每一回應 週期可覆蓋可發送資料之—或多個訊框ϋ擾台可視 下文描述之各種因素而在每—回應週期中准許或驳回該請 求。持續性干擾減輕可⑴減少發信號負擔(由於請求可僅 發送一次),且(π)改良資源利 扣(田於母一干擾台可針對個 別回應週期而非整個持續性睥 增性時間週期准許或拒絕請求)。 該等技術可用於基地台與铢端德 、、端機之間的通信且亦可用於铢 端機之間的同級間通信。 在一設計中,一給定台Α κ ^^ ^ 肝减J干擾之請求發送至 至>一干擾口。台Α可為伺服 來自-終端機之資源情求“广且可回應於接收到 貝原吻求而發送該減少 者,台A可為終端機,且硬之嘖求或 口應於接收到來·自-伺服基地 136148.doc 200937981 台之干擾減輕觸發而發送該減少干擾之請求。在任一狀況 下,該請求均可覆蓋橫跨多個回應週期之一持續性時間週 期,且每一干擾台可在每一回應週期中准許或驳回該請 求。一干擾台可藉由以全功率傳輸而驳回請求且可藉由以 低於全功率之功率及/或以不同波束方向傳輸而准許請 求。 -台A可在每一回應週期中自每一干擾台接收一指示彼干 擾台對該請求之准許或驳回的回應。在一設計中,台A可 © 在持續性時間週期期間接收來自每一干擾台之至少一導 頻。每一導頻可以基於干擾台針對至少一回應週期對請求 之准許或駁回而判定之功率位準及/或波束方向來傳輸。 台A可基於自每一干擾台接收之至少一導頻估計信雜干擾 比(SINR)。SINR歸因於干擾減輕可為較佳的。台A可基於 所估計之SINR與另一台B交換(例如,發送或接收)資料。 在下文進一步詳細地描述本揭示案之各種態樣及特徵。 【實施方式】 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諸如CDMA、TDMA、 FDMA、OFDMA、SC-FDMA及其他系統之各種無線通信 系統。術語••系統"與"網路"常常可互換使用。CDMA系統 可實施諸如通用陸上無線電存取(UTRA)、cdma2000等之 無線電技術。UTRA包括寬頻CDMA(WCDMA)及CDMA之 其他變體。cdma2000 包含 IS-2000、IS-95 及 IS-856標準。 TDMA系統可實施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之無線電 技術。OFDMA系統可實施諸如演進式UTRA(E-UTRA)、超 136148.doc -8 · 200937981 行動寬頻(UMB)、IEEE 802.1 l(Wi-Fi)、IEEE 802.16 (WiMAX)、IEEE 802.20、Flash-OFDM® 等之無線電技 術。UTRA及E-UTRA為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之部 分。3GPP長期演進(LTE)為UMTS的使用E-UTRA之即將到 來版本,其在下行鏈路上使用OFDMA且在上行鏈路上使 •用 SC-FDMA。UTRA、E-UTRA、UMTS、LTE及 GSM描述 - 於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之組織的文件 中。cdma2000及UMB描述於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 © 劃2"(3GPP2)之組織的文件中。 圖1展示無線通信系統100,其可包括若干基地台110及 其他網路實體。系統100可為⑴基地台具有共同時序之同 步系統或(Π)基地台可具有不同時序之非同步系統。一基 地台可為一與終端機進行通信之固定台且亦可被稱為一存 取點、一節點B、一演進節點B等《每一基地台110可提供 對特定地理區域之通信覆蓋。術語"小區"可視使用該術語 之上下文而定指代基地台之覆蓋區域及/或伺服此覆蓋區 ❹ 域之基地台子系統。一基地台可提供對巨型小區、微微小 區、毫微微小區及/或其他類型之小區的通信覆蓋。巨型 小區可覆蓋相當大之地理區域(例如,半徑為若干公里)且 可支援系統中具有服務預訂之所有終端機的通信。微微小 區可覆蓋相對較小之地理區域且可支援具有服務預訂之所 有終端機的通信。毫微微小區可覆蓋相對較小之地理區域 (例如,家庭)且可支援具有與毫微微小區之關聯性的終端 機之集合(例如,屬於封閉用戶群(CSG)的終端機)之通 136148.doc 200937981 信。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所有類型之小區。 系統控制器130可耦接至基地台之一集合且可為此等基 地台提供協調及控制。系統控制器130可為單一網路實體 或網路實體之一集合。系統控制器130可經由回程與基地 台通信’為簡單起見回程未在圖1中展示。 終端機120可散布於整個系統中,且每一終端機可為固 • 定的或行動的。終端機亦可稱為存取終端機(AT)、行動台 (MS)、使用者設備(UE)、用戶單元、台等。一終端機可為 ® 蜂巢式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數據機、無線通 信器件、掌上型器件、膝上型電腦、無線電話、無線區域 迴路(WLL)台等》在圖1中,具有雙箭頭之實線指示終端 機與伺服基地台之間的所要資料傳輸,該伺服基地台為經 指定以在前向及/或反向鏈路上伺服終端機的基地台。具 有雙箭頭之虛線指示終端機與基地台之間的干擾傳輸。在 本文中之描述中,一台可為一基地台或一終端機。 〇 終端機可在前向鏈路及/或反向鏈路上與伺服基地台通 信。在前向鏈路上,終端機可觀測到來自干擾基地台之高 干擾。舉例而言,若@服基地台覆蓋一微微小區或一毫微 微小區且具有比干擾基地台低得多的傳輸功率,則此可為 實際狀況。在反向鍵路上,词服基地台可觀測到來自干擾 終端機之高干擾。每一鏈路上之干擾可使彼鍵路上之資料 傳輸之效能降級。 舉例而σ,傳輸器台A可將資料傳輸發送至接收器台 該接收器Q B可觀測到來自另—傳輪器台X之高干擾。 136148.doc 200937981 為對抗干擾,台A可以足夠高之傳輸功率發送資料傳輸以 使台B恢復具有目標錯誤機率或更低機率的資料傳輸。然 而’在某些情境下,傳輸功率調整可能無法獨自工作。舉 例而言’來自台X及/或其他傳輸器台之干擾可顯著高於來 自台A之所接收功率。在此狀況下,接收器台B處之_r ' 彳非常低’且傳輸器台八可能不具有足夠傳輸功率來克服 自Β處之干擾。此外’即使有可能克服干擾,|自台a之 ^力率資料傳輸亦可能引起對其他台之過度干擾且可因此 ❹ 為不合需要的。 间干擾位準在署可未經計劃(例如,毫微微小區部 署、本藉基地台部署等)的無線技術中可為普遍的。干擾 在終端機可能不被允許藉由最強鏈路連接至基地台的具有 受限關聯性之系統中可為尤其嚴重的。舉例而言,終端機 可能不能夠連接至鄰近之本藉基地台,即使來自此基地台 之信號強度顯著高於終端機自身之基地台的信號強度。 ❹ 干擾減輕可用於減輕(例如,避免或減少)給定鏈路上之 干擾以便改良資料傳輸之效能。干擾減輕可取消或減少干 擾台之傳輸功率,使得針對所要資料傳輸可達成較高 SINR干擾σ亦可波束操縱其傳輸遠離請求台,使得可達 成較高SINR。在上文之實例中,傳輸器台八及χ可在不同 時間及/或頻率資源上傳輸,使得在台Β處台χ不再干擾台 Α。另外或其他,干擾台父可執行波束操縱且在台χ處針對 不同傳輸天線施加適當預編碼權重,使得較低功率(例 如,空間零(spatial nuU))經引導向台Β ,台Β接著將觀測到 136148.doc 200937981 來自口 X之較j/干擾。術語"操縱”、”波束操縱”及"波束成 形常常可互換使用。干擾減輕可藉由經由在各種受影響 台之間的訊息交換而競爭時間及頻率資源來達成。干擾減 輕可用於同步系統以及非同步系統。為清楚起見,下文之 大部分描述係關於同步系統。 圖2展不使用非持續性干擾減輕之前向鏈路資料傳輪方 - t 200的設計1服基地台可具有待發送至終端機之資料 1可具有對終端機正觀測到前向鏈路上之高干擾的知曉。 〇 ㈣基地台可接收來自終端機之導頻報告,且導頻報告可 指示及/或識別強干擾基地台。伺服基地台可在訊框1中將 干擾減輕觸發發送至終端機。干擾減輕觸發可調用終端機 來請求干擾基地台減少前向鏈路上之干⑥,且可傳送在上 面減少干擾的特定資源、、待發送資料之優先權及/或其他 資訊。優先權可基於待發送資料之類型(例如,訊務資料 或控制資料)、服務品質(Q〇S)水準、累積緩衝水準等來判 Ο 定。 終端機可在訊框t中接收干擾減輕觸發且可在訊框ί +△中 發送一減少干擾請求。該減少干擾請求亦可稱為一爭用訊 息。終端機可將減少干擾請求⑴僅發送至為前向鏈路上對 終端機之強干擾者的基地台或(ii)發送至可接收請求之所 有鄰近基地台。減少干擾請求可要求干擾基地台減少在指 定資源上之干擾且亦可傳送待發送資料之優先權、請求之 緊急性及/或其他資訊。 干擾基地台可接收來自終端機之減少干擾請求且可准許 136148.doc -12· 200937981 或驳回請求。若准畔 准許嘴求,則干擾基地台 率及/或操縱其傳輸調整其傳輸功 中,干擾基地台可二;終端機 優先權、請求之緊^等之^向鍵路緩衝狀態、資料之 上使用之傳輸功率位準P素料其將在指定資源 _ ^ d。干擾基地台可以功率位準p在 訊框_巾傳輸㈣決 純準Pp在 訊框,在指定資源上使用二:率位準Pp可基於將在
❹ 等心,或可狄之按Si 準_定。匕可 A d之按比例縮放版本。在另一設中, 擾基地台可波束操縱遠離終端機。 來=機可接:來自所有干擾基地台之功率決策導頻以及 服基地口之導頻。終端機可基於所接收導頻估計指 疋貝源之SINR”力率決策導頻可允許終端機較為精確地估 計嶋。終端機可判定可傳送瞻值、資料速率及/或其 他資訊之頻道品質指示符卿)資訊。終端機可在訊框 t+Δ+Μ中發送CQI資訊。 飼服基地台可接收來自終端機之CQI資訊且可排程該終 =用於在經指派資源上之資料傳輸,經指派資源可包括 指定資源之全部或-子集。飼服基地台可基於吻資訊選 擇一速率,且可根據選定速率處理一資料封包。伺服基地 台可產生-前向鍵路(FL)准許,其亦可稱為—資源指派。 FL准許可包括經指派資源、選定速率及/或其他資訊。伺 服基地台可在訊框t+2M中將FL准許及封包傳輸發送至終 端機。終端機可接收FL准許及封包傳輸、根據選定速率解 碼所接從傳輸且基於解碼結果產生確認(ACK)或否定確認 136148.doc -13- 200937981 (NAK)。終端機可在訊框t+A+2M中發送ACK或NAK。 圖2展示在以Μ個訊框分隔開之訊框上傳輸之終端機。 由終端機使用之該等訊框可歸入一混合自動再傳輸 (HARQ)交錯中。由飼服及干擾基地台使用之訊框可與由 終端機使用之訊框具有預定偏移。 圖2中展示之非持續性干擾減輕方案可允許終端機達成 較高SINR。圖2中之方案之一缺點在於用以減少干擾之訊 息可能需要相當數量之資源。對於圖2中之方案,每一減 少干擾請求可覆蓋一封包傳輸。圖2中之訊息序列可針對 每一封包傳輸而重複。在此狀況下,針對每一封包傳輸競 爭資源可導致高的發信號負擔,其可減小封包傳輸之資料 速率。發信號負擔可藉由競爭大的資源集合而減少。然 而,保存大的資源集合可能較為困難。此外,所有所保存 資源可能不被利用,此接著將引起浪費及低效率。另外, 若爭用僅於相對較大時間間隔處被允許,則潛時將增大且 可不利地影響效能。 在一態樣中,減少干擾請求可對於一時間週期為持續性 且有效的,該時間週期可稱為持續性時間週期。然而,來 自干擾σ之回應不需要為持續性的且在持續性時間週期期 間可改變。由於在整個持續性時間週期中請求可僅發送一 -人’故此設計可減少發信號負擔。由於干擾台可針對個別 訊框而非整㈣續性時間職料或拒料求,故此設計 亦可改良資源利用。 圖3展不使用持續性干擾減輕之前向鏈路資料傳輸方案 136148.doc -14- 200937981 300的設計。飼服基地台可具有待發送至終端機之資料且 可具有對終端機正觀測到前向鍵路上之高干擾的知曉。甸 服基地口可在訊框t中將干擾減輕觸發發送至終端機 擾減輕觸發可傳送在上面減少干擾的特定資源、待發送資 料之優先權及/或其他資訊。 ❹ φ 端機可在訊框t中接收干擾減輕觸發且可在訊框△令 將一減少干擾請求發送至強干擾基地台或所有鄰近基地 台。減f干擾請求可傳送待發送資料之優先權、請求之緊 急性、凊求有效之持續性時間週期及/或其他資訊。在— 設計中,持續性時間週期覆蓋可用於資料傳輸且稱為 訊框之N個訊框tdl至^。在—設計中,關資料訊框可以 Μ個訊框分隔開且可歸人—個似叫交錯。在另— 中,持續性時間週期可為不定的且可由終止訊息終止X 般而言’持績性時間週期可覆蓋任何數目之資料訊框,該 等資料訊框可為鄰接的或非鄰接的,且每一資料‘ 持續性時間週期内$杠_ # > _ ^ 两 一訊框。該等資料訊框可明示地或 暗不地由減少干擾請求提 一 4、㈣q ㈣_貝科訊框ten可自發送減 干擾味求之訊框偏移q個訊框,其中Q可為固 ::Q=4)、在請求中提供之可組態值或以其他方式傳送之 -Ιΐ基地台可接收來自終端機之減少干擾請求且可判定 有效之持續性時間週期。在-設計中,持續性時門遇 期中之_資料訊框tdl至tdN可分別與可發 = 導頻訊框tpl至tpN相關聯。每一導頻訊框^可自對應 136148.doc 200937981 資料訊框tdn偏移固定數目之訊框,其中ne{l,…,N卜舉 例而言,導頻訊框可與資料訊框在同一HARQ交錯上,且 母導頻巩框可自對應資料訊框偏移IV[個訊框。一般而 5,持續性時間週期可覆蓋任何數目之資料訊框,且每一 資料訊框可為持續性時間週期内之任一訊框。為簡單起 見,下文之描述假設對應於N個資料訊框之^^固導頻訊 框。
對於持續性時間週期内之每—資料訊框tdn,干擾基地台 可准許或駁回減少彼資料訊極之干擾的請求。准許或驳回 請求之決策可基於各種因素,諸如: 發送減v +擾§青求之終端機之資料速率及需求, 疋否自其他終端機接收到減少干擾請求,及 •干擾基地台之資料速率及QoS需求。 若准許請求,則干擾基地台可判定其在資料訊框^中於 指定資源上將使用之傳輸功率位準〜。干擾基地台可接 ^以可基於Pdn判定之傳輸功率位準%在龍導頻訊框^ 中傳輸一功率決策導頻。 對於持續性時間週期内 Α 朋内之每一導頻訊框tpn,終端機可接 t自所有干擾基地台之功率決策導頻以及來㈣服基地
:之導頻。終端機可基於所接收導頻估計減資源W 可判定吻資訊。該終端機可在控制訊框L中發送⑽ 資訊’該控制訊框t可 框。 自導頻訊框^偏移固定數目之訊 對於每—資料訊框tdn 饲服基地台可在控制訊框tcn中接 136148.doc -16 - 200937981 收來自終端機之CQI資訊,且可排程終端機用於在經指派 資源上之資料傳輸。伺服基地台可在資料訊框^中產生fl 准許及封包傳輸及將其發送至終端機。終端機可在資料訊 框‘中接收⑴隹許及封包傳輸、根據選定速率解碼所接收 傳輸且基於解碼結果發送ACK或NAK。如圖3中展示,高 達N個封包傳輸可在持續性時間週期期間發送。 - 圖3中之各種訊息及傳輸可如下而發送: •干擾減輕觸發—發送一次, •減少干擾請求--發送一次, •功率決策導頻—在持續性時間週期期間發送一次或多 次, • CQI資訊—在持續性時間週期期間發送一次或多次,及 •資料--在持續性時間週期期間發送一次或多次。 一般而言,干擾減輕觸發及減少干擾請求可在任一時間 發送以開始干擾減輕。請求可為同步的且在觸發之後固定 ❹ 數目個訊框處發送。請求亦可為非同步的且在觸發之後任 何數目之訊框處發送。必要時可再發送觸發及/或請求(例 如,以較南優先權)。觸發及/或請求可無線地及/或經由回 程而發送。對於用於前向鏈路上之資料傳輸之基於回程的 方法’飼服基地台將不發送干擾減輕觸發至終端機但可經 由回程將減少干擾請求發送至鄰近基地台。鄰近基地台可 接著在前向鏈路上發送功率決策導頻。對於用於反向鏈路 上之資料傳輸之基於回程的方法,伺服基地台可經由回程 將減少干擾請求發送至鄰近基地台,鄰近基地台可接著將 136148.doc -17· 200937981 §青求發送至复霜笔 之傳輸功率決'策圍内之終端機且,或作出針對終端機 率決策導頻^觸1等終端機可接著在反向鍵路上發送功 程之延遲可為二或請求經由回程發送時,由於回 較適用的/ °且相對較長的’故持續性干擾減輕可為 如圖3中所展+ ❹ ❹ 步的,且可分别在=率決策導頻、CQI資訊及資料可為同 不同類型之訊框之間及資料訊桓中發送。在此等 終端機處之操作。 定偏移,其可簡化基地台及 太二。終端機可在任-訊框中發送-減少干擾嗜 求。此外,減少干擾枝 卞馒0月 料訊框(例如,如圖^覆蓋一個資 個資料訊柩 展不),或(11)持續性的且覆蓋多 ,' 一 ° i歹如’如圖3中所展示)。飼服基地台可發送干 ==觸發以調用終端機來發送持續性或非持續性減少干 台可針對持續性時間週期中之每一資料訊框判 :二:或是敏回減少干擾請求。干擾基地台可決定針對 二=訊框^針對其他㈣訊框減少其傳輸功率 擾基地台亦可斜斟尤 次 旦對不同貝料訊框將其傳輸功率減少不同 里、疋否減少傳輸功率、減少多少傳輸功率、是否進 行波^操縱等的決策可在每訊框之基礎上且基於上文描述 之因素而作出。 干擾基也^在訊框【Μ中傳輸一功率決策導頻以傳送其 在對應資料訊框tr) φ脾#田 > ,由Μ Μη中將使用之傳輸功率位準&。導頻訊 136148.doc 200937981 框tp„可比資料訊框tdn早固定 框,在此狀況下tp〜4 =,例如,四個訊 ~可等於賴《之傳輪功mu傳輪功率位準 縮放版本。在㈣展示…中==, 料訊框發送一功率決策導頻。一 也。為每一k 以任-速率發送,其頻繁°》率決策導頻可 ._ ^ 、程度可比資料訊框大或小。舉例 可為大於一之值。 資料訊框發送一次’其中κ 終端機可使用功率決策導頻來判定CQI資訊’且可將 CQI資訊發送至伺服基地台。在 ° ° 機為母—資料純發送CQH— 視 如傳輸功率決策導頻之頻 ,、知機視諸 種因音而 又頻道及干擾條件等之各 例而言,若頻道及千送QI資訊。舉 右頻道及干擾條件在f料訊框 則終端機可選擇不發送域變很多 A可你田故訊。在此狀況下,飼服基地 口使用、,'、端機之最近可用CQI資訊。若cm ϋ ΑΑ , |,|Γητ-.^ ν頁汛右CQI為基於觸發 的則CQI資訊可在可由多個終端機共用之基於爭用之資 源上發送》 您%肀用之貝 词服基地台可基於CQI眘 於皆龍私 #訊及或其他貝訊排程終端機用 於資枓傳輸。伺服基地台 或北拄口 J發送FL准口+,其可為持續性 成非持續性指派。終端機可針對持續性時間週期中 資料訊框或針_個資料訊框之一子集而經排程。 頻Γ可展八傳輪功率決策導頻之設計。在此設計中,系統 77割成[個子頻帶1至L,其中L可為任-整數值。 136148.doc 200937981 每一子頻帶可包括鄰接或非鄰接副載波之一集合,其可使 用正交分頻多工(_)、單載波分頻多工(sc_fdm)等而 獲得。 減少干擾請求可傳送在上面減少干擾之一或多個子頻 干擾基地D可識別在上面請求減少之干擾之所有子頻 #,判定是否減少每-所識別子頻帶上之傳輸功率且判定 剌於每一所識別子頻帶的傳輸功率位準。干擾基地台可 =著在每—子頻帶上以針對彼子頻帶選擇之傳輸功率位準 輸一功率決策導頻。發送減少干擾請求之每-終端機可 使用在請求中傳送之每一子頻帶之功率決策導頻。 =基地㈣可以其他方式傳送其將制之傳輸功率位 舉例而吕,干擾基地台可在廣播訊息中傳送每 帶之傳輸功率位準。 领 傳=1發送:針對訊務資料/頻道或控制資料/頻道的 •,夕干擾凊求。待發送之資料之類型(例如, ❹=控制)可⑴由待發送之資料之優先權暗示地傳送= 料二:優二Γ:控制資料且較低優先權用於訊務資 • 求之決策可視請求是針對訊務資料或是控 2而疋。與訊務資料相比,干擾基地台可較為可能准 °針對控制資料之減少干擾請求。干擾基地△介、 求准許-針對某此 口 ’、可被要 或針對所有魅刑關於初始存取) 終端機可嘗1進ΐ控=資料的減少干擾請求。舉例而言, 嘗试進仃至其祠服基地台之初始連#,且可發关 136148.doc •20· 200937981 一減少干擾請求以要求所有干擾基地台減少干擾歷時一特 ^間量。所有干擾基地台可被要求准許此請求。一般而 ♦續! 生干擾減輕可用於僅控制資料或僅訊務資料或訊 務及控制資料兩者。 ° 上文已描述在前向鏈路上使用干擾減輕之資料傳輸。如 下文所描述,使用干擾減輕之資料傳輸亦可用於反向鍵路 上。 e 圖5展不使用非持續性干擾減輕之反向鏈路資料傳輸方 案500的設計 '終端機可具有待發送至伺服基地台之資料 ^可在訊框t中發送一資源請求。資源請求可指示終端機 之緩衝器大小、待發送資料之優先權、資源請求之緊备 性等。伺服基地台可在純t巾接收#料求且可在訊 t+Δ中將料能力請求發送至終端機q纟 能力。伺服基地A t -T 士 φ ^ 也口亦可在訊框t+△中發送減少干擾請求以 •干擾終端機減少指定資源上之干擾。 終端機可接收來自伺服基地台之傳輸能力請求且亦 :展來自鄰近基地台之減少干擾請求。為簡單起見,圖5中 =示一個鄰近基地台。終端機可基於來自鄰近基地台之 ^ ^ :擾请求判定其在指定資源上可使用之傳輸功率位 !傳經由在訊框t+M中發送之功率決策導頻傳送 此傳輸功率位準。 〜 ^基地台可接收來自終端機以及干擾終端機之 且可基於所接收之導頻估計指定資源― 土 D可基於所估計之_汉選擇用於終端機之速率。飼服 136148.doc •21- 200937981 基地台可產生一反向鏈路(RL)准許,其可包括經指派之資 源、選定速率、用於經指派資源之傳輸功率位準及/或其 他資訊。飼服基地台可在訊框旧+M令將RL准許發送至線 端機。終端機可接收准許,根據選定速率處理封包且在 訊框⑴财在經指派資源上發送封包傳輸。伺服基地台可 接收來自終端機之封包傳輸,料所接收之傳輸且基於解 碼結果發送ACK或NAK。 ❹
圖5展不使用非持續性干擾減輕之實例反向鏈路資料傳 輸方案。反向鍵路上之干擾減輕亦可以其他方式實施。圖 5中之傳輸方案可改良終端機之該傳輸方案 之一些缺點包括高發信號負擔。 圖6展示使料續性干擾減輕之反向鏈路資料傳輸方案 6〇0的設計。終端機可具有待發送至伺服基地台之資料且 可在訊框t中發送—咨,、β *主+、 _ ., , #/原4求1源請求可指示終端機處 "β小、待發送資料之優先權、資源請求之緊急性 等。伺服基地台可接收資源請求且可在訊框 : 能,力請求發送轉㈣。㈣基地台亦可在赌t+A = π求發^至干擾終端機。減少干擾請求可傳送請 ,之持續性時間週期、待發送資料之優先權 緊急性及/或其他資訊。在-設計中,持續性時門把: 蓋Ν個資料訊框tdjt。…:捋㈣間週期覆 dl至tdN第一育料訊框h可自發送減少干 ^求之訊框偏移Q個訊框,其中Q可為固定或可組態 終端機可接收來 自伺服基地台之傳輸能力請求且亦可接 136148.doc -22- 200937981 收來自鄰近基地台之減少干擾請求。為簡單起見,僅一個 鄰近基地台展示於圖6中。來自不同鄰近基地台之減少干 擾請求可在不同時間發送且可覆蓋π㈣㈣ 終端機可判定來自每一鄰近基地台之請求有效的持續性時 間週期。對於持續性時間週期内之每一資料訊框^,終端 機可基於諸如請求之緊急性、是否已自其他基地台接收到 请求、終端機之資料需求等之各種因素准許或駁回減少干 ❹ ❹ 2 =求。若准許請求,則終端機可判定其在資料訊 中將使用之傳輪功率位準Pdn。終端機可接著 判定之傳輸功率位準p d" 決策導頻。 p對應導頻讯框tpn中傳輸-功率 2終端機可接收來自伺服基地台之減少干擾請求且可 疋:求有效之持續性時間週期。對於持續性時間週期内 之母-資料訊框tdn,干擾終端機可基於上文提出之因 少干擾的請求。若准許請求,則干擾終端機可 可接著a於r訊框中將使用之傳輸功率位準。干擾終端機 對應導二λ在#料訊框^中將使用之傳輸功率位準而在 士應導頻框tpn中傳輸—功率決策導頻。 千基地台可在每一導頻訊框tpn中接收來自終端機以及 頻估:端機之功率決策導頻。伺服基地台可基於所接收導 =:::源之8,且可基於所估計之_選= 經指派之資:率選=地台可產生一肚准許’其可包括 位準及///·速率、待用於經指派資源之傳輸功率 5 、他資訊。伺服基地台可在控制訊框t⑶令將 I36148.doc -23· 200937981 隹許發送至終端機。終端機可接收RL准許,根據選定速率 處理封包且在資料訊框tdn中在經指派資源上發送封包傳 輸。飼服基地台可接收來自終端機之封包傳輸,解碼所接 收傳輸且基於解碼結果發送ACK或NAK。 圖6中之各種訊息及傳輸可如下而發送: 資源s月求· _發送___次, •傳輸能力請求_·發送一次, •減少干擾請求―發送一次, •功率決策導頻—在持續性時間週期期間發送一次或多 次, • RL准許—在持續性時間週期期間發送一次或多次及 •資料一在持續性時間週期期間發送一次或多次。 資源《^求、傳輸能力請求及減少干擾請求可在任一時間 發送。功率決策導頻、RL准許及資料可為同步的且可分別 在導頻、控制及資料訊框中發送。在此等不同類型之訊框 之間可存在預定偏移。 在圖6中展示之設計中,干擾終端機為每一資料訊框發 送一功率決策導頻。一般而言,功率決策導頻可以任一速 率發送,其頻繁程度可比資料訊框大或小。伺服基地台亦 可為每一資料訊框(如圖6中所展示)或以較低頻繁程度(例 如,無論何時接收到功率決策導頻、無論何時頻道及干擾 條件改變等)發送RL准許。 如圖6中所展示,給定終端機可針對持續性時間週期中 之每一資料訊框判定是准許或是駁回減少干擾請求。終端 136148.doc • 24· 200937981 針對一些資料訊框而不針對其他資 傳輸功率。終端機亦可針對不同資料訊 ^ 少不同量。關於是否減少傳輸功率及減=功率減 決策可在每訊框之基礎上而作 夕功率的 定。 作出且可視上文提出之因素而 ^簡單起見,圖2至圖6展示在基地台與終端機具有 時序之同步系統中之操作,該共同時序可 二 ❹ 衛星(GPS)之共同時間源提供 ^ &位 基地台可具有不同時序…框可=擾減輕亦可用於 ,、訊框可不時間對準的非同步系 統中。由給定基地台伺服之終端機可具有相同時序,且由 不同基地台飼服之終端機可具有不同時序。多個終端機可 不同步地發送減少干擾請求,且一基地台可在接收到稍後 請求之後發送功率決策導頻。功率決策導頻可在幾個副栽 波上連續地發送’且可傳送待於將來預定數目之訊框使用 之傳輸功帛台可基於來自干擾台之功率決策導頻獲得 粗略干擾估計。該台處之干擾位準可跨越訊框而變化且亦 可歸因於功率決策導頻之不同步性質在給定訊框内變化。 圖7展不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發送減少干擾請求之程 序700的設計。程序7〇〇可由一台執行,該台可為一基地台 或一終端機。 13 該台可將一減少干擾之請求發送至至少一干擾台,其中 該凊求歷時-覆蓋多個回應週期之時間週期為有效的(步 驟712)。每一回應週期對應於可准許或駁回請求之一時間 週期。在一没汁中,多個回應週期可對應於可用於資料傳 136148.doc •25- 200937981 =多個訊框,例如,每一訊框一個回應週期。多個補 可為鄰接的或非鄰接的(例如, , 刀知開預定數目之訊框)。 孩研求可指示由請求覆蓋之時 發送之m ]巧期、清求之優先權、待 發送資料的類型等。每_干擾台 . %在母—㈣週期中㈣或駁”求ϋ 以全功率傳輸而駁回請求且可藉ά 了藉由 η、, ^且了藉由以低於全功率之功率及 • /或以不同波束方向傳輸而准許請求。 牛及 ❹二:1在t一回應週期中自每-干擾台接收指示彼干擾 ^明求之准許或駁回的回應(步驟714)。在— 台可在時間週期期間接收來自每一 Μ 各- 纟目母+擾台之至少-導頻。 Ϊ== ·台針對至少一回應週期對請求之准 許或I回而判疋之功率位準 或波束方向來傳輸。舉例 該〇可在每一回應週期中接收來自每一干擾么之導 頻。每一回應週期之導頻可早— ° 導 子用』干預定量時間(例如 ^目之訊框)且以基於待由干擾台針對該回應週期使用之 第二功率位準判定之第一功率位 1# 干水得輸。該台亦可接收 來自母一干擾台之回應之其他傳輸。 該台可基於自每一干擾台接收之回應估計該台處之 瞻(步驟716)。隨歸因於干擾減輕可較為精確。該二 可基於所估計之SINR與另一 Α夺始",, 〆σ 料(步請)。 。交換(例如’發送或接收)資 ^台可(例如)基於待發送之資料量、資料之優先權等判 疋疋調用具持續性或是無持續性的干擾減輕。該二 ⑴多個回應週期(若則具持續性之干擾減輕)或^單一回 136148.doc -26 - 200937981 應週期(若調用無持續性之干擾減輕)發送減少干擾之請 求。凊求之持續時間可在請求中提供n該請求可為 有效的直至終止’且該台可接著發送__在—適當時間終止 請求的指示。
圖8展不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發送減少干擾請求之裝 置8〇0的設計。裝置_包括用以將-減少干擾之請求發送 至至少—干擾台的模組812 ’其中該請求歷時__覆蓋多個 回應週期之時間週期為有效的,且每一干擾台能夠在每一 回應週期中准許或驳回請求;用以在每—回應週期中自每 一干擾台接收指#該干擾台對請求之准許或駁回的回應之 模組814 ’用以基於自每—干擾台接收之回應估計該台處 之SINR的模組816;及用以基於所估計之swr 換資料的模組818。 〇交 圖9展示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由一終端機發送減少干 擾請求之程序900的設計。程序9〇〇為圖7中之程序7〇〇之一 設計。 終端機可接收來自-伺服基地台之干擾減輕觸發(步驟 912)。該終端機可將一減少干擾之請求發送至至少一干擾 基地台’纟中該請求歷時-覆蓋多個回應週期之時間週期 為有效的(步驟914)。每—干擾基地台可能能夠在每—回應 週期中准許或駁回該請求。該終端機可在時間_期間接 收來自每—干擾基地台之至少一導頻(步驟9⑻。每一導頻 可以基於干擾基地台針對至少—回應週期對請求之准許或 駁回而判定之功率位準及/或波束方向來傳輸。 136148.doc -27- 200937981 該終端機可基於自每-干擾基地台接收之至少—導頻判 定⑽資訊(步驟918)。終端機可將cQI資訊發送至該飼服 基地台(步驟920)。終端機可接收由㈣基地台基於⑽資 訊發送之資料(步驟922)。 圖1 〇展不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由__飼服基地台發送減 . 少干擾請求之程序的設計。程序1000為圖7中之程序 700之另一設計。 伺服基地台可接收來自一終端機之資源請求(步驟 1012)。伺服基地台可將一減少干擾之請求發送至至少一 干擾’’’< 端機,其中該請求歷時一覆蓋多個回應週期之時間 週期為有效的(步驟1〇14)。每一干擾終端機可能能夠在每 -回應週期巾准許或驳回該請求。舰基地台可在時間週 期期間接收來自每一干擾終端機之至少一導頻(步驟 1016)。每一導頻可以基於干擾終端機針對至少一回應週 期對請求之准許或驳回而判定之功率位準及/或波束方向 來傳輸。 Ο 伺服基地台可基於自每一干擾終端機接收之至少一導頻 估計SINR(步驟1 ο 18) 伺服基地台可基於所估計之幻^汉選 -擇一速率(步驟1020),且可將一包含選定速率之准許發送 至終端機(步驟1022^伺服基地台可接收由終端機根據選 定速率發送之資料(步驟1024)。 圖11展示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接收減少干擾請求之程 序1100的設計。程序1100可由一干擾台執行,該干擾台可 為一基地台或一終端機。 136148.doc -28 - 200937981 ❹ ⑩ 該干擾台可接收來自-請求台之減少干擾之請求,其令 該請求歷時-覆蓋多個回應週期之時間週期為有效的、(步 驟n12)。該干擾台可在每1應週射(例如)基於正發送 用於請求台之資料的優先權及/或類型、是否自並他台接 收到減少干擾之請求、待由干擾台發送之資料量等而:定 是准許或是駁回請求(步驟1114)。在—設計中,干擾台可 在正發送控制資料之情況下准許請求,且可在正發送訊 資料之情況下基於-或多個參數准許或驳回請求。、 該干擾台可在每—回應週期中將指示對請求之准許或驳 回的回應發送至請求台(步驟1116卜在—設計#,該干擾 Η在時間《期間傳輸至少一導頻’其中每一導頻以基 於針對至少-回應週期對請求之准許或駁回而㈣之料 位準及/或波束方向來傳輸。舉例而言,每—導頻可⑴以 全功率傳輸(若駁回請求)或⑼以低於全功率之功率及/或 以不同波束方向傳輸(若准許請求)。干擾台可在時間週期 内之-第-訊框中在多個子頻帶上傳輸多個導頻。 頻可在一子頻帶上以第一功率位準傳輸,該第一功率位準 係基於待用於在第—訊框之後的第二訊框中在彼 發送之資料之第二功率位準而判定,例如,如圖4中所展 不。干擾台亦可以其他方式發送回應。 圖12展示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接收減少干擾請求之裝 置1200的設計。裝置讓包括用以接收來自-請求台之^ 二=之:求的模組1212 ’其中該請求歷時-覆蓋多個回 應週期之時間週期為有效的;用以在每一回應週期中判定 136148.doc •29· 200937981 是准許或是駁回請求的模組1214;及用以在每一回應週期 中將指示對請求之准許或駁回的回應發送至請求台之模組 1216。 圖8及圖12中之模組可包含處理器、電子器件、硬體器 件、電子組件、邏輯電路、記憶體等或其任一組合。 圖13展示基地台11〇及終端機12〇之設計的方塊圖,基地 台110及終端機120可為圖丨中之基地台中之一者及終端機 中之一者。在此設計中,基地台11〇配備有τ根天線l334a 至1334t ’且終端機12〇配備有R根天線13523至1352r,其 中一般而言T21且R21。 在基地台110處’傳輸處理器132〇可接收來自資料源 13 12之訊務資料及來自控制器/處理器134〇之訊息。舉例 而言’控制器/處理器1340可提供圖2至圖6中所展示之資 源准許以及干擾減輕訊息。傳輸處理器丨32〇可處理(例 如,編碼、交錯及符號映射)訊務資料、訊息及導頻,且 分別提供資料符號、控制符號及導頻符號。傳輸(τχ)多輸 入多輸出(ΜΙΜΟ)處理器1330可對資料符號、控制符號及/ 或導頻符號執行空間處理(例如,預編碼)(若適用),且可 將丁個輸出符號流提供至丁個調變器(]^〇〇)1332&至13321。 每一調變器1332可處理一各別輸出符號流(例如,對於 OFDM、SC-FDM等)以獲得一輸出樣本流。每一調變器 1332可進一步處理(例如’轉換至類比,放大,濾波及升 頻轉換)輸出樣本流以獲得前向鏈路信號。可分別經由T根 天線1334a至1334t傳輸來自調變器1332a至1332t之T個前向 136148.doc -30- 200937981 鏈路信號。 在終端機120處,天線1352a至1352r可接收來自基地台 110之前向鏈路信號且可分別將所接收信號提供至解調變 器(DEM〇D)1354a至13 54r。每一解調變器1354可調節(例 如’濾波、放大、降頻轉換及數位化)各別所接收信號以 獲得所接收樣本。每一解調變器1354可進一步處理所接收 樣本(例如,對於OFDM、SC-FDM等)以獲得所接收符號。 ΜΙΜΟ偵測器1356可獲得來自所有R個解調變器13543至 1354r之所接收符號,對所接收符號執行ΜΙΜ〇偵測(若適 用)’且提供偵測到之符號。接收處理器丨358可處理(例 如,解調變、解交錯及解碼)偵測到之符號,將終端機120 之經解碼訊務資料提供至資料儲集器136〇,且將經解碼之 訊息提供至控制器/處理器13 80。 在反向鏈路上’在終端機12〇處,傳輸處理器1364可接 收及處理來自資料源1 362之訊務資料及來自控制器/處理 器1380之訊息(例如,關於資源請求及干擾減輕)。來自傳 輸處理器1364之符號可由ΤΧ ΜΙΜ〇處理器1366預編碼(若 適用),由調變器1354a至1354r進一步處理且傳輸至基地台 110。在基地台110處,來自終端機12〇之反向鏈路信號可 由天線1334接收,由解調變器1332處理,由MlM〇偵測器 1336偵測(若適用)且由接收處理器1338進一步處理以獲得 由終端機120傳輸之經解碼封包及訊息。 控制器/處理器1340及138〇可分別指導基地台11〇及終端 機120處之操作。基地台n〇處之控制器/處理器134〇可執 I36148.doc -31 - 200937981 Ο ❹ 行或指導圖7中之程序7〇〇、圖10中之程序1000、圖丨丨中之 程序1100及/或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的其他程序。終端機 120處之控制器/處理器138〇可執行或指導圖7中之程序 700、圖9中之程序9〇〇、圖llt之程序1100及/或本文中所 描述之技術的其他程序。記憶體1342及1382可分別儲存用 於基地台11〇及終端機120之資料及程式碼。排程器1344可 排程終端機用於前向及/或反向鏈路上之資料傳輸且可提 供用於經排程終端機之資源准許c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可使用多種不同技術及技藝中 之任一者來表示資訊及信號。舉例而言,可由電壓、電 流、電磁波 '磁場或磁粒子、光場或光粒子,或其任一組 合來表示可遍及上文描述所引用之資料、指令、命令、資 訊、信號、位元、符號及碼片。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進一步瞭解,可將結合本文中之揭示 内容所描述之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電路及演算法 步驟實施為電子硬體、雷脱私脚 ,, 電腦軟體,或兩者之組合。為清楚
說明硬體與軟體之此可互拖M 互換f生上文已大體在功能性方面 描述了各種說明性組件、p換 忏區塊、模組、電路及步驟。該功 能性係實施為硬體或是軟 秋體取决於特疋應用及強加於整個 系統上之設計約束。熟習 此項技術者可針對每一特定應用 以不同方式實施所描述 鲦鏗A合道劫 这之功此性,但該等實施決策不應被 解釋為會導致脫離本揭示案之範疇。 結合本文中之揭示内宏所y、+、A Θ ^ Λ 所描述之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 模組及電路可由以下夂榀办虫 ^ 物來實施或執行:通用處理器、數 I36I48.doc -32> 200937981 位L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 式化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化邏輯器件、離散開或電 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件或其經設相執行本文中所述之 功能的任一組合。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在替代例 中’處理器可為任何習知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 態機。亦可將一處理器實施為計算器件之組合,例如,一 DSP與-微處理器之組♦、複數個微處理器、結合一麟 核心之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任一其他此組態。 結合本文中之揭示内容描述之方法或演算法之步驟可直 接體現於硬體中、藉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模組中或兩者的 、、且σ中。軟體模組可駐存於RAM記憶體、快閃記憶體、 ROM記憶體、EPROMk憶體、eepr〇m記憶體、暫存器、 硬碟抽取式碟片、CD-ROM或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其 他形式之儲存媒體中。例示性儲存媒體耦接至處理器,以 使得處理器可自儲存媒體讀取資訊且寫入資訊至儲存媒 體。在替代例中,儲存媒體可與處理器成一體式。處理器 及儲存媒體可駐存於ASICt。ASIC可駐存於使用者終端 機中。在替代例中,處理器及儲存媒體可作為離散組件而 駐存於使用者終端機中。 在一或多個例示性設計中’所描述之功能可以硬體、軟 體、韌體或其任一組合來實施。若以軟體實施,則功能可 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上或經由 電腦可讀媒體傳輸。電腦可讀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及通 k媒體(包括促進電腦程式自一處轉移至另一處之任一媒 136148.doc •33· 200937981 體)兩者。儲存媒體可為可由通用或專用電腦存取之任何 可用媒體。借助於實例且非限制,此等電腦可讀媒體可包 含RAM、ROM、EEPR〇M、CD_R〇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 磁碟儲存器或其他磁性儲存器件,或可用於以指令或資料 結構之形式载運或儲存所要程式碼構件且可由通用或專用 • €腦或通用或專用處理器存取隸何其他媒體。又,任一 . it接恰當地稱為電腦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若使用同軸電 規、光纖電境、雙絞線、數位用户線⑽!〇,或諸如紅 夕卜無、線電及微波之無線技術自網站、飼服器或其他遠端 源傳輸軟體’則同軸電魔、光纖電镜、雙絞線、職,或 諸如紅外、無線電及微波之無線技術包括在媒體的定義 中。如本文中所用之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 光碟、光學碟片、數位化通用光碟(DVD)、軟性磁碟及藍 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生資料,而光碟則用 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生資料。上述各項之組合亦應包括在電 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内。 © 提供本揭示案之先前描述以使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 製造或使用本揭示案。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易於瞭解本揭示 案之各種修改,且本文中所界定之一般原理可在不脫離本 揭示案之精神或範疇的情況下應用於其他變化。因此,本 揭示案並不意欲限於本文中所描述之實例及設計,而是符 合與本文中所揭示之原理及新穎特徵一致之最廣泛範_。 【圖式簡單說明】 圖1展示無線通信系統。 136148.doc -34· ❹
120 130 200 300 500 600 800 200937981 圖2及圓3分別展示使用非持續性及持續性干擾減輕的前 向鏈路資料傳輸β 圖4展示傳輸功率決策導頻之設計。 圖5及圖6分別展示使用非持續性及持續性干擾減輕的反 向鏈路資料傳輸。 圖7展示用於發送減少干擾請求之程序。 圖8展示用於發送減少干擾請求之裝置。 圖9及圖1〇分別展示用於由一終端機及一伺服基地台發 送一減少干擾請求的程序。 圖11展示用於接收減少干擾請求之程序。 圖12展示用於接收減少干擾請求之裝置。 圖13展示基地台及終端機之方塊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無線通信系統/系統 110 基地台 終端機 系統控制器 前向鏈路資料傳輸方案 前向鏈路資料傳輸方案 反向鏈路資料傳輸方案 反向鏈路資料傳輪方案 裝置 ^ 812 用以將一減少 台的模組 干擾之請求發送至至少一干擾 136I48.doc 35 200937981 Ο
814 用以在每一回應週期中自每一干擾台接收指 不该干擾台對請求之准許或驳回的回應之模組 816 用以基於自每一干擾台接收之回應估計該台 處之SINR的模組 818 用以基於所估計之SINR與另一台交換資料的 模組 1200 裝置 1212 用以接收來自一請求台之減少干擾之請求的 模組 1214 用以在每一回應週期中判定是准許或是驳回 請求的模組 1216 用以在每一回應週期中將指示對請求之准許 或駁回的回應發送至請求台之模組 1312 資料源 1320 傳輸處理器 1330 傳輸(TX)多輸入多輸出(MIM⑺處理器 1332a 調變器(MOD) 1332t 調變器(MOD) 1334a 天線 1334t 天線 1336 ΜΙΜΟ偵測器 1338 接收處理器 1340 控制器/處理器 1342 記憶體 136148.doc * 36 - 200937981
1344 排程器 1352a 天線 1352r 天線 1354a 解調變器(DEMOD) 1354r 解調變器(DEMOD) 1356 ΜΙΜΟ偵測器 1358 接收處理器 1360 資料儲集器 1362 資料源 1364 傳輸處理器 1366 ΤΧ ΜΙΜΟ處理器 1380 控制器/處理器 1382 記憶體 Ppn 傳輸功率位準 t 訊框· ten 控制訊框 tdl 資料訊框 tdN 資料訊框 tpl 導頻訊框 tpN 導頻訊框 t + M 訊框 t+2M 訊框 t+Δ 訊框 t+Δ+Μ 訊框 t+A+2M 訊框 136148.doc -37-

Claims (1)

  1. 20093798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其包含: 將一減少干擾之請求發送至至少一干擾台,該請求歷 時一覆蓋多個回應週期之時間週期為有效的,每一干擾 台能夠在每一回應週期中准許或駁回該請求。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將該請求產生為包括減少干擾之該時間週期之持續時 間該1月求之優先權、待發送的資料之量及待發送之資 料之類型中的至少一者。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判定是調用具持續性之干擾減輕或是無持續性之干擾 減輕; 隹將調用具持續 1傻风輕 週期發送該減少干擾之請求;及 在將調用無持續性之 只丨王疋干擾減輕之情況下針對—單一回 ❹ 應週期發送該減少干擾之請求。 4.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呤 至被終止,該方法進干擾之請求為有效的直 - 將—終止該減少千搞_1、 擾台。 干擾之靖求的指示發送至該至少一干 136148.doc 1 ·如請求項1之方法,1由— .,、中母一干擾台藉由以全功率僂_ 而駁回該請求且藉由a#& 刀丰傳輸 請求。 刀丰傳輸而准許該 6.如請求項1之方法,装 其中-干擾台藉由波束操縱遠離一 200937981 發送該請求之台而准許該請求。 7.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在每—回應週期中自每一干擾台接收一指示該干擾台 對該請求之准許或駁回的回應。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在該時間週期期間接收來自每一干擾台之至少一導 •頻’每-導頻以基於該干擾台針對至少_回應週期對該 請求之准許或驳回而判定之—功率位準或—波束方 ® 傳輸。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在每一回應週期中自每一干擾台接收一導頻,用於每 一回應週期之該導頻早一預定量時間且以一基於一待由 該干擾台在該回應週期中使用之第二功率位準而判定之 第一功率位準傳輸。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〇 基於自每一干擾台接收之至少一導頻估計一第—台處 之信雜干擾比(SINR);及 基於該所估計之SINR與一第二台交換資料。 η·如凊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干擾台包含至少一干 擾基地台,且其中該減少干擾之請求經由一回程發送至 S至夕干擾基地台以請求每一干擾基地台減少對前向 鍵路上之資料傳輸之干擾。 12.如晴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干擾台包含至少一干 擾終4機,且其中該減少干擾之請求經由一至至少一基 136148.doc 200937981 地台之回程發送以發送至該至少—干擾終端機以請求每 一干擾終端機減少對反向鏈路上的資料傳輸之干擾。 13·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至少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將一減少干擾之請求發送 至至夕一干擾台,該請求歷時一覆蓋多個回應週期之時 週』為有效的’每一干擾台能夠在每一回應週期中准 許或駁回該請求。 ❹ ❹ 14·如請求項13之裝置,其中該至少—處理器經組態以在每 口應週期中自每一干擾台接收一指示該干擾台對該請 求之准許或駁回的回應。 15. ^求項13之裝置’其中該至少—處理器經組態以在該 時間週期期間接收來自每一干擾台之至少一導頻,每一 導頻以基於該干擾台針對至少一回應週期對該請求之准 許或驳回而判定之一功率位準或-波束方向來傳輸。 16. 如凊求項13之裝 白— ⑥置〃中該至少—處理器經組態以基於 母-干擾台接收之至少一導頻估計一第一 ^比⑻NR)’且基於該所估計之_轉一第二台^換 17.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用於將一減少干擾之請求發送至至少 件,該請求歷時-覆蓋多個回應 °的構 的復盍多個口應週期之時間週期為有效 求。母—干擾台能夠在每-回應週期中准許或驳回該請 18. 如請求項17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136148.doc 200937981 19. 20.❹ 21. ❹ 22. 23. 用於在每一回應週期中自每一干擾台接收—指示該干 擾台對該請求之准許或駁回的回應之構件。 如睛求項17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 &在該時間週期期間接收來自每一干擾台之至少— 導頻的構件’每一導頻以基於該干擾台針對至少—回應 週期對該請求之准許或駁回而判定之一功率位準或—波 束方向來傳輸。 如請求項17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用於基於自每一干擾台接收之至少一導頻估計一第一 台處之信雜干擾比(SINR)的構件;及 用於基於該所估計之SINR與一第二台交換資料的構 件。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 一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 用於使至少一電腦將一減少干擾之請求發送至至少 一干擾台的程式碼,該請求歷時一覆蓋多個回應週期 之時間週期為有效的,每一干擾台能夠在每一回應週 期中准許或驳回該請求。 如請求項21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 含: 用於使該至少一電腦在每一回應週期中自每一干擾台 接收一指示該干擾台對該請求之准許或駁回的回應之程 式碼。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其包含: 136148.doc 200937981 將-減少干擾之請求發送至至少一干擾基地台,該請 求歷時-覆蓋多個回應週期之時間週期為有效的,每一 干擾基地台能夠在每一回應週期中准許或駁回該請求。 24_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接收一來自一伺服基地台之干擾減輕觸發,且其中該 減少干擾之請求係回應於接收到該干擾減輕觸發而發 送。 25·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在該時間週期期間接收來自每一干擾基地台之至少一 導頻,每一導頻以基於該干擾基地台針對至少一回應週 期對該請求之准許或駁回而判定之一功率位準或一波束 方向來傳輸。 26.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基於自每一干擾基地台接收之至少一導頻判定頻道品 質指示符(CQI)資訊; 將該CQI資訊發送至一伺服基地台;及 接收由該伺服基地台基於該CQi資訊發送之資料。 27·—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至少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將一減少干擾之請求發送 至至少一干擾基地台,該請求歷時一覆蓋多個回應週期 之時間週期為有效的,每一干擾基地台能夠在每—回應 週期中准許或驳回該請求。 28.如請求項27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接收 —來自一伺服基地台之干擾減輕觸發,且回應於接收到 136148.doc 200937981 該干擾減輕觸發而發送該減少干擾之請求。 29.如請求項27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在該 時間週期期間接收來自每一干擾基地台之至少一導頻, 母導頻以基於該干擾基地台針對至少一回應週期對該 請求之准許或駁回而判定之一功率位準或一波束方向來 傳輸。 ❹ 3 0.如凊求項27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基於 自每一干擾基地台接收之至少一導頻判定頻道品質指示 符(CQI)資訊,將該CQI資訊發送至一伺服基地台,且接 收由該伺服基地台基於該CQI資訊發送之資料。 31_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其包含: 、將一減少干擾之請求發送至至少一干擾終端機,該請 求歷時一覆蓋多個回應週期之時間週期為有效的,每一 干擾終端機能夠在每一回應週期中准許或駁回該請求。 32.如請求項3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接收一來自-終端機之資源請求,且其中該減少干擾 之請求係回應於接收到該資源請求而發送。 33·如請求項3 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在料間週期期間接收來自每—干擾終端機之至少一 導頻’每-導頻以基於該干擾終端機針對至少—回應週 期對該請求之准許或驳回而判定之—功率位準或一波 方向來傳輸。 $ 34.如凊求項3i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基於自每-干擾終端機接收之至少一導頻估計信雜干 136148.doc -6- 200937981 擾比(SINR); 基於該所估計之SINR選擇一速率; 35 將一包含該選定速率之准許發送至一終端機;及 接收由該終端機根據該選定速率發送之資料。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至少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將一減少干擾之請求發送 至至J 一干擾終端機,該請求歷時一覆蓋多個回應週期 ❹ ❹ 之時間週期為有效的’每一干擾終端機能夠在每一回應 週期中准許或駁回該請求。 θ求項35之裝置’其中該至少—處理器經組態以接收 、自^端機之資源請求,且回應於接收到該資源請 求而發送該減少干擾之請求。 f长項35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在該 =週期期間接收來自每—干擾終端機之至少一導頻, p 、導頻以基於該干擾終端機針對至少一回應週期對該 :求之准許或駁回而判定之一功率位準或一波束方向來 傳輸。 用求項35之裝置,其中該至少—處理器經組態以基於 干擾終端機接收之至少一導頻估計信雜干擾比 (SI^R) ’基於該所估計之SINR選擇一速率,將一包含該 ^疋速率之准許發M —終端機,且接收由該終端機根 據該選定迷率發送的資料。 3 9.種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其包含: 接收—Λ ^ —台之減少干擾之請求,該請求歷時一覆 I36148.doc 200937981 蓋多個回應週期之時間週期為有效的;及 在每一回應週期中判定是准許或是驳回該請求。 40.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該判定是准許或是駁回該請求 包含在每一回應週期中基於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奢判定 是准許或是驳回該請求:正發送用於該台的資料之類 . 型、該資料之優先權、是否自其他台接收到減少干擾之 •請求及待由一接收到該請求之干擾台發送之資料量。 41.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該判定是准許或是駁回該請求 〇 包含 在正發送控制資料之情況下准許該請求,及 在正發送訊務資料之情況下基於至少一參數准許或驳 回該請求。 丹退一步包含 42.如請求項39之方法 在每-回應週期中將-指示對該請求之准許或驳回的 回應發送至該台。
    43·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在該時間週期期間傳輸至少一導頻,每一導頻以基於 針對至少1應週期對該請求之准許或駁回而判定之一 功率位準或一波束方向來傳輸。 請^項43之方法,其中該傳輸該至少一導頻包含在驳 σ%求之情況下以全功率傳輸每—導 求之情況下以低於全功鱼认Α *由 耳評这》青 u低;^王功率的功率傳輸每一導頻。 45.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時間週期内之-第—訊框中在多個子頻帶上傳輸 136148.doc 200937981 多個導頻,每一導頻在一子頻帶上以一第一功率位準傳 輸,该第一功率位準係基於一待用於在該第一訊框之後 的一第二訊框中在該子頻帶上發送之資料之第二功率位 準而判定。 46.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該減少干擾之請求經由回程自 一鄰近基地台接收。 47.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至少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接收一來自一台之減少干 擾之明求’該請求歷時—覆蓋多個回應週期之時間週期 為有效的’且在每—回應週期中判定是准許或是驳回該 48. 如4求項47之裝置’其中該至少_處理器經組態以在每 -回應週期中將—指示對該請求之准許或驳回的回應發 送至該台。 X 處理器經組態以在該 以基於針對至少一回 定之一功率位準或一 49.如請求項47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 時間週期期間發送至少一導頻,且 應週期對該請求之准許或駁回而判 波束方向發送每一導頻。 如 時;:週* 7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在該 頻:::之一第一訊框中在多個子頻帶上發送多個導 竽第子頻帶上以一第一功率位準發送每-導頻, ^第―功率位準係基於-剌於在該第—訊框之後的一 ::訊框中在該子頻帶上發送之資料之第二功率位準而 136148.doc
TW097144252A 2007-11-16 2008-11-14 Persistent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093798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8869307P 2007-11-16 2007-11-16
US12/262,576 US9125163B2 (en) 2007-11-16 2008-10-31 Persistent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7981A true TW200937981A (en) 2009-09-01

Family

ID=40429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4252A TW200937981A (en) 2007-11-16 2008-11-14 Persistent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2) US9125163B2 (zh)
EP (1) EP2218277A1 (zh)
JP (2) JP5518730B2 (zh)
KR (3) KR101552603B1 (zh)
CN (1) CN101911760A (zh)
AU (1) AU2008321177B2 (zh)
CA (1) CA2705501A1 (zh)
IL (2) IL205659A (zh)
RU (1) RU2455792C2 (zh)
TW (1) TW200937981A (zh)
WO (1) WO20090646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25163B2 (en) 2007-11-16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sistent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150399B2 (en) * 2007-12-21 2012-04-03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employing beamforming
US8843069B2 (en) * 2008-02-01 2014-09-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reduction reques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99705B2 (en) * 2008-02-01 2013-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based on enhanced pilot measurement reports
US8504091B2 (en) * 2008-02-01 2013-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825046B2 (en) * 2008-02-01 2014-09-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ort-term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94576B2 (en) 2008-03-28 2013-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ort-term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n asynchronous wireless network
US9668265B2 (en) * 2008-03-28 2017-05-30 Qualcomm Inc. Technique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a cell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k
US8761824B2 (en) 2008-06-27 2014-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20100067775A (ko) * 2008-12-12 2010-06-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소형 셀의 자원 운영 장치 및 방법
US20100177695A1 (en) * 2009-01-09 2010-07-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chnique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ing mobile station signaling
US8867999B2 (en) * 2009-01-26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thods
KR101566212B1 (ko) 2009-05-14 2015-1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CoMP 피드백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US8538482B2 (en) * 2009-05-14 2013-09-17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MP feedback information
JP5229905B2 (ja) * 2009-05-27 2013-07-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チャネル割当方法
US9026164B2 (en) * 2009-10-13 201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 transmission of power decision pilo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48993B2 (en) 2009-12-18 2015-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 blanking
JP5644028B2 (ja) * 2010-05-27 2014-12-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1750824B1 (ko) * 2010-06-07 2017-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계층적 셀 구조를 가지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WO2012077974A2 (ko) * 2010-12-07 2012-06-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콤포넌트 캐리어를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간 간섭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기지국 장치
EP2549814B1 (en) * 2011-07-22 2016-12-28 Alcatel Lucent A method and a base station for beam coordination
WO2013075294A1 (en) * 2011-11-23 2013-05-30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 point communications
US9585109B2 (en) 2013-03-14 2017-02-28 Vivint, Inc. Simultaneous channel switching within a mesh network
WO2014148822A1 (en) * 2013-03-19 2014-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72567B2 (en) * 2013-11-25 2015-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signaling power
KR102172442B1 (ko) * 2014-02-19 2020-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우선 순위를 갖는 송신 빔 인덱스 선택 및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US9860762B2 (en) * 2014-03-11 2018-01-02 Vivint, Inc. Simultaneous channel switching within a mesh network
US9485788B2 (en) * 2014-06-18 2016-11-01 Sony Corporation Massive MIMO cell synchronization: AP to AP direct communication
EP3158670A1 (en) 2014-06-18 2017-04-26 Sony Corporation Standardized inter-base station reporting of pilot contamination for improved pilot resource re-use
JP2015035824A (ja) * 2014-10-15 2015-02-19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398605B2 (ja) * 2014-10-23 2018-10-03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980270B2 (en) * 2015-03-13 2018-05-2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KR102522985B1 (ko) * 2015-10-13 2023-04-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10270519B2 (en) 2016-08-04 2019-04-23 Gogo Llc Air-to-ground co-channel interference avoidance system
US10548160B2 (en) * 2016-10-31 2020-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n grant-based and grant-less traffic multiplex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102017100076A1 (de) * 2017-01-04 2018-07-05 Sennheiser Electronic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latenzarmen Audioübertragung in einem LTE-Netzwerk
CN108882317B (zh) * 2017-05-11 2021-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链路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1350381B2 (en) 2017-10-26 2022-05-31 Benchmark Electronics, Inc. Mesh ranging and network message and slot structure for ad-hoc networks and method therefor
US10548152B2 (en) 2018-01-23 2020-01-28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ordinating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US11849402B2 (en) * 2020-10-27 2023-12-19 Viettel Group Method for mobile 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adapting to user demand of data ser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3331B1 (en) 2000-03-30 2002-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s of a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8670390B2 (en) * 2000-11-22 2014-03-11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Cooperative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SE523634C2 (sv) * 2001-05-04 2004-05-0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Resursallokering i cellulära system
US7016421B2 (en) 2001-11-15 2006-03-21 Hrl Laboratories, Llc Time-interleaved delta sigma analog to digital modulator
WO2003081848A1 (en) * 2002-03-21 2003-10-02 Cognio, Inc. Ad-hoc control protocol governing use of an unlicensed or shared radio frequency band
US7151755B2 (en) 2002-08-23 2006-12-19 Navini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ell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77592B2 (en) 2003-05-14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and noise estimation in an OFDM system
US7688855B2 (en) * 2004-04-07 2010-03-30 Cisco Technology, Inc. Multi-rate multi-receiver multi-response aggregation
JP4519606B2 (ja) 2004-11-05 2010-08-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US7599340B2 (en) * 2005-01-25 2009-10-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r eliminating interference caused by hidden nodes
CN101116365A (zh) 2005-02-18 2008-01-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以及该基站中的干扰减少方法
US8942639B2 (en) 2005-03-15 2015-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48574B2 (en) 2005-03-15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7013542A (ja) 2005-06-30 2007-0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ジタ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7822059B2 (en) * 2005-07-27 2010-10-26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Managing contention-free time allocations in a network
US7653357B2 (en) 2005-08-22 2010-01-26 Toshiba America Research, Inc. Access point interference control and selection methods
WO2007109296A2 (en) * 2006-03-20 2007-09-27 Beceem Communications, Inc. Downlink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in ofdma systems
EP2582066B1 (en) 2006-06-13 2018-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744466B2 (en) * 2006-10-10 2014-06-03 Broadcom Corporation Sensing RF environment to manage mobile network resources
US20090227263A1 (en) 2007-09-10 2009-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load indication for intere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25163B2 (en) 2007-11-16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sistent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825046B2 (en) 2008-02-01 2014-09-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ort-term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18277A1 (en) 2010-08-18
US9125163B2 (en) 2015-09-01
KR20140098267A (ko) 2014-08-07
IL231972A0 (en) 2014-05-28
KR101423213B1 (ko) 2014-07-30
US9357566B2 (en) 2016-05-31
JP2011504688A (ja) 2011-02-10
JP5518730B2 (ja) 2014-06-11
AU2008321177B2 (en) 2012-01-12
JP2014161047A (ja) 2014-09-04
CN101911760A (zh) 2010-12-08
CA2705501A1 (en) 2009-05-22
KR101471994B1 (ko) 2014-12-15
KR20120123571A (ko) 2012-11-08
KR101552603B1 (ko) 2015-09-11
WO2009064699A1 (en) 2009-05-22
KR20100086053A (ko) 2010-07-29
AU2008321177A1 (en) 2009-05-22
IL205659A (en) 2014-04-30
RU2010124376A (ru) 2011-12-27
JP5801434B2 (ja) 2015-10-28
US20090130980A1 (en) 2009-05-21
IL205659A0 (en) 2010-11-30
RU2455792C2 (ru) 2012-07-10
US20160029398A1 (en) 2016-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37981A (en) Persistent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321918B1 (ko)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공간 간섭 완화
TW200950449A (en) Null pilots for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TW200922196A (en) Data transmission with HARQ an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JP2011514712A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短期干渉軽減
JP2011514039A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短期干渉軽減
CN113196685B (zh) 多层波束成形通信中测量报告反馈的系数确定
US11700593B2 (en) Frequency-selective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based on the modified type-II port selection codebook
US11553500B2 (en) UE assisted TCI state signaling for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20230156504A1 (en) Bidirectional channel statistics-based beam refinement
TW202203679A (zh) 通道狀態資訊觸發和報告
WO2023250232A2 (en) Closed-loop intelligent controlled transmission (clict) and enhancement with distributed source co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