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27333A - Metallurgic impact pad - Google Patents

Metallurgic impact pa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27333A
TW200927333A TW097138354A TW97138354A TW200927333A TW 200927333 A TW200927333 A TW 200927333A TW 097138354 A TW097138354 A TW 097138354A TW 97138354 A TW97138354 A TW 97138354A TW 200927333 A TW200927333 A TW 20092733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impact pad
impact
side wall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38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50777B (zh
Inventor
Donald Zacharias
John Morris
Gerald Nitzl
Original Assignee
Vesuvius Crucible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914538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0927333(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suvius Crucible Co filed Critical Vesuvius Crucible Co
Publication of TW200927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7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0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077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3/00Gener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pig-ir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B22D41/003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with impact p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B22D41/02Lin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7/00Blast furnaces
    • C21B7/14Discharging devices, e.g. for sla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sting Support Devices, Ladles, And Melt Control Thereby (AREA)
  • Buffer Packag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 Structure Of Emergency Protection For Nuclear Reactors (AREA)
  • Furnace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AREA)
  • Air Bags (AREA)
  • Golf Club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Description

200927333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冶金用衝擊墊。特別地,本發明 有關於一種用在一餵槽中之冶金用衝擊墊,但並非以此爲 限。 【先前技術】 衝擊墊係一抗腐蝕材料墊之槪括性用辭,其一般定位 於一餵槽之底板上,用於接收自一杓件傾注入該餵槽中之 © —熔態金屬輸入流。其有助於使該餵槽本身之磨耗最少 化,而亦可能改善通過該餵槽且進入一模具中之熔態金屬 的流動特徵。 美國專利案第5,169,591號揭露一種餵槽用之衝擊 墊,其用於連續之鋼的鑄造中。該衝擊墊包括一基底、一 環周頂表面、及延伸於該基底與該環周頂表面之間的一不 連續側壁,該側壁具有可由曲線組成之一切口內側表面。 美國專利案第5, 358,551號揭露一種衝擊墊’其包括~ ® 基底、圍繞該基底延伸之一側壁,該側壁具有一內側表面, 且該表面具有一部分,其朝內與朝上延伸及可呈凹面。 鑑於以上二種及其他者,衝擊墊型式之係設計成,可 降低餵槽中之擾流、使夾渣最少化、防止餵槽熔劑覆蓋崩 潰及熔態金屬再氧化、且確保餵槽內具有一適當之金屬流 動路徑,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改良的衝擊墊。 【發明內容】 依據本發明之第一構想,提供一種衝擊墊’由可耐氣 200927333 時作 底朝 方表 一貯 具有 端較 -溝 一溝 一種 金屬 底。 側壁 ilicL 一封 該等 第二 垂直 施例 地爲 熔態金屬接觸之耐火材料形成,其包括一基底,使用 爲熔態金屬之一衝擊表面,及一側壁,大體上由該基 上延伸’該側壁終結於使用時位在該基底上方之一上 面處’使得該基底與側壁定義出一接收熔態金屬用之 器,其中該側壁中包含有至少一溝道,該至少一溝道 複數個第一及第二末端,該第一末端相對於該第二末 爲接近該基底、其中該基底與該側壁交叉處,該至少 道係於該第二末端處呈開放、或著呈錐形而使該至少 道在其第二末端處具有零深度。 此中使用之「貯器」一詞,在一般意義上,意指 構形’能夠包含有至少一部分在其中所接收到之熔態 者。明確地’該側壁並非必須連續、或完全包圍該基 請了解,其中所稱之至少一溝道,可藉由切入該 中之一溝槽構成,或可間接形成,譬如藉該側壁上之 相互間隔隆脊或其他凸起之間的間隔而間接形成者。 在第一系列的具體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溝道之 第一與第二末端係在該側壁之平面中垂直地對正。在 系列的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末端係在該側壁之平面中 地偏移。 該側壁本身可相對於該基底傾斜。在某些具體實 中’該側壁與該基底之夾角係由7 5。至1 1 5 °,且最佳 大約85°至95°。 該側壁可具有一平面、凸面、或凹面內側表面。 該至少一個溝道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制,且可爲線形、 200927333 彎角或曲線、或其組合。較佳地,該溝道係呈線形,而在 這種情況下’所謂垂直溝道(末端垂直地對正)係關於其在 該側壁平面內之配置(即’倘若該側壁係相對於該基底傾 斜,則仍可將該側壁中之溝道描述爲垂直者)。相似地,在 一線形溝道之情況下,對傾斜(末端垂直偏移)之描述無關 於該側壁本身之傾斜。較佳地,該溝道係相對於該基底傾 斜85°至45°、且更佳地約70°角。 該至少一個溝道可在該側壁中具有一固定深度,而在 © 這種情況下,該溝道在該第二末端處將呈開放。另一選擇 爲,該至少一個溝道之深度可在其第一與第二末端之間增 加、減少、或呈其他變化。該深度可逐漸,或不連續地、 即步階式地變化。 該至少一個溝道可在其第一與第二末端之間以固定、 漸增、漸減、或其他變化之寬度。如上述者,該寬度可逐 漸,或不連續地、即步階式地變化。較優地,一不連續的 溝道寬度或深度變化,有助於建立一「失效(dead)區」, ® 非期望之夾雜物將容易在該區中沉積’因此得以防止其繼 續進入模具中。 該至少一個溝道可具有正方形、三角形、曲線、或其 他多邊形橫剖面。該至少一個溝道之剖面輪廓可固定、或 可沿其身長變化,譬如可由靠近第一末端之半圓形變爲靠 近第二末端之三角形。變化該至少一個溝道之剖面輪廓’ 可達成較優的邊界流條件改變° 該側壁可呈環狀(β卩’圍繞該基底周圍連續地延展)。 200927333 另一进擇爲’該側壁可圍繞該基底周圍之一部分延展。可 设置二個或更多側壁’每一個皆圍繞該基底周圍之一部分 延展’在這種情況下,每一該等側壁較佳地設有至少一個 溝道。 該或每一該等側壁可具由遠離或沿著該基底之一個或 更多筆直或曲線部的任何組合。在一具體實施例中,儘管 可理解到’該側壁之高度及/或外型可沿其身長變化,然該 或每一該等側壁仍皆具有一固定高度及一固定輪廓(即,厚 度)°在一非線形(或非均勻)側壁之情況下,「該側壁之平 面」係於該側壁上之關係點處決定(例如,對於一曲線側 壁’在該側壁上任意給定點處之側壁平面係於該點處與該 側壁相切者)。 該基底通常呈平面(儘管其可設有波紋、溝道、或凸 起)’且該衝擊墊將設計成,使該衝擊表面水平地座落於該 餵槽中並與金屬流垂直。然而,可有具體實施例,其中基 底呈凹面、凸面、波狀、尖塔狀、或其他形體輪廓。在這 些情況下’在該衝擊墊在使用中之位向時,所謂相對於該 基底之傾斜應理解爲,相對於水平平面者。並且,當該基 底包括位在相對於水平位置不同高度處的特徵時,所謂「基 底上方」係關於基底上之最高特徵者。 該基底周圍之外型並無限制,且可譬如爲多邊形(例 如,矩形、正方形、梯形等)、橢圓形、或圓形。 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該衝擊墊實質上呈箱體外型, 具有矩形、附有一連續側壁之平坦基底,其中該側壁具有 200927333 四個線形側壁部,每一該等側壁部皆自該基底 朝上延伸,且以直角連接至每一鄰接側壁。 一大體上朝向內之唇部可設於該或每一該 上方表面處。該唇部可大致平行於該基底,或 內且朝上方向、或一朝內且朝下方向延伸。 除了該至少一個溝道以外,該或每一該等 外地包含貫穿其中之複數個槽縫或孔洞。 該至少一個溝道之第一末端可位於該基底 © 叉處。另一選擇爲,該至少一個溝道之第一末 底相間隔。在後者之情況下,該間隔可比在關 的側壁高度少5 0 %、少4 0 %、少2 5 %、或甚至 任意情況下,該溝道之第二末端可呈開放。另 該至少一個溝道可至少在朝向該第二末端之一 形’使得該至少一溝道之深度在該第二末端處 該至少一個溝道之第二末端可延伸至該側 面。另一選擇爲’該至少一個溝道之第二末端 ® 之上方表面相間隔。在後者之情況下,該間隔 位置點處的側壁高度少5 0 %、少4 0 %、少2 5 %、或 在某些具體實施例中,可設置複數個溝道 可與每一鄰接溝道等距離相間隔。在該等溝 可爲譬如該等溝道寬度之0.5至5倍、該等溝 至3倍、或甚至該等溝道寬度之大約1至2 爲’在該等鄰接溝道之間的間隔可變化。如 某一區間中提供較另一區間更集中之溝道, 周圍垂直地 等側壁部之 著可沿一朝 側壁部可額 與該側壁交 端可與該基 係位置點處 少 1 0 %。在 一選擇爲, 區域中呈錐 降爲零。 壁之上方表 可與該側壁 可比在關係 甚至少1 0 %。 。每一溝道 之間的間隔 .寬度之0_75 ;。另一選擇 ,,可藉由在 :左右流動。 200927333 當該等溝道呈線形時,其可爲平行、及垂直或傾斜。在一 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溝道可依一扇型配置,譬如其第—末 端係相互緊密地聚集,而其第二末端係更爲分離者。 在一特殊系列具體實施例中,該或每一該等側壁(或側 壁部)具有至少一對線形傾斜溝道,朝向其第二末端逐漸會 聚(但並非必須重合)。當有超過一對這種溝道時,每一對 皆可與次一者鄰接著配置,而在這種情況下,每一溝道將 與每一鄰接溝道朝一相反方向(即,依一曲折式)傾斜。另 〇 一選擇爲,該等溝道可朝向其第二末端逐漸分離。 在一相關系列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成對之溝道可相互 套疊,即每對中之溝道將變得逐漸分離。 本發明之第二構想提供一種用於容納一體積量熔態金 屬之餵槽,該餵槽具有一底板、及圏繞一衝擊及排洩區域 之複數個側壁,本發明之衝擊墊係設於在該餵槽之衝擊區 域中之底板上者。 該衝擊墊可與該餵槽整合成一體。 © 【實施方式】 請參考第1A圖及第1B圖,其圖示出稱爲「開口箱體」 之先前技藝餵槽衝擊墊1〇。其僅作爲比較之用而倂入在此 說明中。衝擊墊10包括一正方形平面基底12(即,衝擊表 面),且附有一連續側壁,該側壁係由圍繞著基底1 2周圍 佈置之四個垂直直立側壁部1 4構成。每一側壁部1 4皆呈 一平面型,且具有平行於基底12之一平坦上方表面16。 每一側壁部1 4之高度皆相等,且大致小於其長度。於是, -10- 200927333 衝擊墊10可構成一相對較淺之開頂式箱體。 範例1 第2A圖及第2B圖(範例1)係顯示依據本發明第一具 體實施例之衝擊墊20。衝擊墊20之形狀大體上與以上關 於第1A圖及第1B圖作描述之開口箱體衝擊墊10者相同’ 且因此相同元件將使用相同參考代碼。是以’衝擊墊20包 '括一正方形基底1 2且附有四個垂直側壁部1 4,如以上所 述者。然而,衝擊墊20額外地包含複數個線形、垂直溝道 Φ 22,形成於每一側壁部14之內表面中。每一溝道22各具 有第一末端24,鄰接著基底12設置,及第二末端26,設 置於側壁部14之上方表面16處。每一溝道22自其第一末 端24起至其第二末端26皆有一固定深度,且具有一矩形 剖面。於是,每一溝道22在其第二末端26處爲開放端、 即溝道22之矩形剖面將一直延伸至上方表面16。每一溝 道22與次一個相間隔約一溝道22之寬度。請了解到,已 藉由施加複數個立方體間隔物至內壁,而於其間定義出溝 ® 道22,來達成一相似構形。 範例2 依據本發明第二具體實施例之衝擊墊40係顯示於第 3A圖及第3B圖(範例2)中。衝擊墊40之構形大體上與以 上關於第2A圖及第2B圖作描述之衝擊墊20者相同,且因 此相同元件將使用相同參考代碼。在此第二具體實施例與 第一具體實施例之主要差異在於,每一複數個溝道42皆在 每一側壁部1 4之平面中傾斜(即,每一溝道4 2之第一末端 -11- 200927333 44與第二末端46係沿垂直地相對偏移)。在本特殊具體實 施例中,當由衝擊墊40中心上方觀看時,每一溝道42之 第二末端46皆在垂直地順時針地偏移。每一溝道42皆呈 線形,但具有一大體上U型橫剖面。關於第2A圖及第2B 圖之具體實施例,每一第一末端44皆鄰接著基底12設置’ 且每一第二末端46皆設置於側壁部14之上方表面16處。 範例3及4 依據本發明之衝擊墊50的第三具體實施例係顯示於 © 第4A圖及第4B圖(範例3)中。衝擊墊50之構形大體上與 以上關於第3A圖及第3B圖作描述之衝擊墊40者相同, 且因此相同元件將使用相同參考代碼。在此第三具體實施 例與第二具體實施例之差異在於,每一傾斜溝道42皆與基 底1 2相隔開(即,每一第一末端4 4皆設於自基底12起之 側壁部1 4 一部分以上)。於是,一切口 5 1係設於側壁部1 4 中’以在基底1 2與溝道42第一末端44之間建立一間隙 5 2。在本特殊具體實施例(範例3)中,間隙5 2將延伸約側 ® 壁部14高度之30%。在第四範例(未圖示出)中,依據第三 具體實施例之衝擊墊具有一間隙5 2,其爲範例3者之半 (即,側壁部1 4高度之1 5 %)。 範例5 依據本發明之衝擊墊60的第四具體實施例係顯示於 第5A圖及第5B圖(範例5)中。衝擊墊60之構形大體上與 以上關於第3A圖及第3B圖作描述之衝擊墊40者相同, 且因此相同元件將使用相同參考代碼。此第四具體實施例 -12- 200927333 與第二具體實施例之主要差異在於,側壁部14之內表面係 呈皺摺狀(即,具有一弦波剖面),使溝道62不再形成於一 平面側壁中,而由皺摺定義溝道62。如同第3A圖及第3B 圖之具體實施例,每一溝道62各具有第一末端64,鄰接 著基底12設置,及第二末端66,設置於側壁部14之上方 表面16處。進一步之差異在於,當由衝擊墊60中心上方 觀看時’每一溝道62之第二末端66皆在垂直方向上逆時 針地偏移。 © 範例6及7 第6A圖及第6B圖(範例6)係顯示依據本發明第五具 體實施例之一衝擊墊70 »衝擊墊70構形大體上與以上關 於第5A圖及第5B圖作描述之衝擊墊60者相同,且因此 相同元件將使用相同元件符號。此第五具體實施例與第四 具體實施例之差異在於’ 一切口 7 1係設於側壁部1 4中, 以在基底12與溝道62第一末端64之間建立一間隙72。 在本具體實施例(範例6)中,間隙52係延伸約側壁部14高 胃 度之3 0%,如範例3。在第七範例(未顯示出)中,依據第五 具體實施例之衝擊墊具有一間隙72,其爲範例6者之半 (即,1 5 %)。 範例8 依據本發明之衝擊墊80的第六具體實施例係顯示於 第7A圖及第7B圖(範例8)中。衝擊墊80之構形大體上與 以上關於第4A圖及第4B圖作描述之衝擊墊50者相似, 且因此相同元件將使用相同元件符號。此第六具體實施例 -13- 200927333 與第二具體實施例之主要差異在於,一基底82係呈圓形且 —側壁84係一圓形環。此外,基底82係呈尖塔狀,具有 一隆起中心部8 6且附有複數個斜坡側8 8 »在本具體實施 例中’複數個溝道90係相對於基底82傾斜80°角。約側 壁84高度40%之間隙52係設於溝道90與基底82之間。 該等溝道90相互間隔大約單一溝道90之寬度。本具體實 施例之~變型(未顯示)具有一平面基底82。 範例9及1 〇 依據本發明第七具體實施例之衝擊墊1〇〇係顯示於第 8A圖及第8B圖(範例9)中。衝擊墊100之構形大體上與以 上關於第1A圖及第1B圖作描述之衝擊墊10者相同,且 ®此相同元件將使用相同元件符號。至於上述第一至第六 具體實施例之衝擊墊,衝擊墊10〇額外地包含複數個線形 溝道102,形成於每一側壁部14之內表面中。然而,在本 具體實施例中,二對立側壁部1 4具有第一對傾斜溝道 0 1()2’自其位於基底12附近(但與該基底相間隔)之複數個 第一末端104朝向其位於上方表面16處之複數個第二末端 1 0 6逐漸分離。第二對傾斜漸分離溝道1 〇 8亦設於該等側 壁部14上。第二對溝道108係圍繞第一對溝道1〇2套疊, 以在每一該等側壁部1 4之一中心線二側上,皆建立自該中 心線逐漸分離之二平行溝道。在其餘的對立二側壁部i 4 上’各設有又一組的二套疊對溝道110及112。然而,在 本具體實施例,該等成對溝道110、112係配置成,朝向一 中心線逐漸會聚,使得每一側壁部1 4上之每一組溝道可交 -14- 200927333 替地自基底12朝向上方表面16逐漸會聚與分離。在一變 型(第八)具體實施例(未顯示)中,每一側壁部14可僅包含 複數對漸會聚溝道(範例1 〇)。在更一變型具體實施例(未顯 示)中,每一側壁部14僅包含複數對漸分離溝道。每一溝 道102、108、110、112皆具有自其第一末端104起以至其 第二末端106之一固定深度,且具有一大體上U型剖面。 如同第4A圖及第4B圖、第6A圖及第6B圖、以及第7A 圖及第7B圖之具體實施例,溝道102、108、110、112係 © 與基底1 2相間隔。在本特殊具體實施例(範例9)中,約側 壁部14高度30%之一間隙1 14係設於溝道102、108、1 10、 112與基底12之間。亦,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溝道102、 1 0 8、1 1 0、1 1 2係相對於基底1 2傾斜70°角。 範例1 1 依據本發明第九具體實施例之衝擊墊120係顯示於第 9A圖及第9B圖(範例11)中。衝擊墊12〇之構形大體上與 以上關於第2A圖及第2B圖作描述之衝擊墊20者相似, ® 且因此相同元件將使用相同元件符號。此第九具體實施例 與第一具體實施例之主要差異在於,溝道122之深度係自 基底12起漸增,即溝道122係呈錐形。 範例12 依據本發明第十具體實施例之衝擊墊13〇係顯示於第 10A圖及第10B圖(範例12)中。衝擊墊13〇之構形大體上 與以上關於第2A圖及第2B圖作描述之衝擊墊20者相似, 且因此相同元件將使用相同元件符號。此第十具體實施例 -15- 200927333 與第—具體實施例之主要差異在於,側壁部14之一內表面 1 3 2係朝向基底1 2之中心傾斜。溝道2 2具有沿其身長之 一固定深度,且與第2A圖及第2B圖中者大致相同,但其 係設於傾斜內表面丨3 2上。 範例13 依據本發明第十一具體實施例之衝擊墊14〇係顯示於 第11A圖及第11B圖(範例13)中。衝擊墊14〇之構形大體 上與以上關於第4A圖及第4B圖作描述之衝擊墊50者相 © 似’且因此相同元件將使用相同元件符號。此第十一具體 實施例與第三具體實施例之主要差異在於,複數個溝道142 之深度係自基底12起縮減。 範例1 4 依據本發明第十二具體實施例之衝擊墊150係顯示於 第12圖(範例14)中。衝擊墊丨50之構形大體上與以上關於 第4A圖及第4B圖作描述之衝擊墊50者相似,且因此相 同元件將使用相同元件符號。此第十二具體實施例與第三 具體實施例之主要差異在於,複數個溝道152之深度係自 基底1 2起增大。此外,本具體實施例具有—開放側端丨5 4, 即其包括三個、而非四個側壁部1 4。 範例1 5 依據本發明第十三具體實施例之衝擊墊160係顯示於 第13A圖及第13B圖(範例15)中。衝擊墊160之構形大體 上與以上關於第9A圖及第9B圖作描述之衝擊墊120者相 似,且因此相同元件將使用相同元件符號。此第十三具體 -16- 200927333 實施例與第九具體實施例之主要差異在於,如同複數個溝 道162之深度係自基底12起增大者一樣,其寬度亦增大。 於是’每一側壁部14上設有較少溝道162。 範例16 依據本發明第十四具體實施例之衝擊墊丨7〇係顯示於 第14A圖及第14B圖(範例16)中。衝擊墊170之構形大體 上與以上關於第13A圖及第13B圖作描述之衝擊墊丨6〇者 相似’且因此相同元件將使用相同元件符號。此第十四具 體實施例與第十三具體實施例之主要差異在於,約側壁部 1 4高度3 0 %之一間隙1 7 2係設於溝道1 6 2與基底1 2之間。 範例1 7 依據本發明第十五具體實施例之一衝擊墊18〇係顯示 於第15A圖及第15B圖(範例17)中。衝擊墊18〇之構形大 體上與以上關於第13A圖及第13B圖作描述之衝擊墊160 者相似,且因此相同元件將使用相同元件符號。此第十五 具體實施例與第十三具體實施例之主要差異在於,複數個 溝道182之深度及寬度係自基底12起縮減、而非增大。 範例1 8 依據本發明第十六具體實施例之衝擊墊1 9 0係顯示於 第16A圖及第1 6B圖(範例18)中。衝擊墊1 90之構形大體 上與以上關於第15A圖及第15B圖作描述之衝擊墊180者 相似’且因此相同元件將使用相同元件符號。此第十六具 體實施例與第十五具體實施例之主要差異在於,約側壁部 14高度30%之一間隙192係設於溝道182與基底12之間。 -17- 200927333 範例1 9 依據本發明第十七具體實施例之衝擊墊200係顯示於 第17圖(範例19)中。衝擊墊2〇〇之構形大體上與以上關於 第2A圖及第2B圖作描述之衝擊墊2〇者相似,且因此相 同元件將使用相同元件符號。此第十七具體實施例與第一 具體實施例之主要差異在於,二對立側端2〇2係呈開放, 即其包括二個、而非四個側壁部i 4。 在所有上述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溝道之第二末端皆終 結於’與側壁部14之上方表面16者相同之平面中。在變 型具體實施例(未顯示)中,該等溝道之第二末端可終結於 上方表面16之下方或上方。在溝道係藉連附一組間隔物至 一大致平面側壁部而建立之情況下,該等間隔物可定位 成,終結於上方表面16下方、或延伸超越上方表面16。 在又一具體實施例(未顯示)中,溝道之深度可漸減, 而至其第二末端處達到零。在這種情況下,該等溝道第二 末端可位在與側壁部14之上方表面16者大致相同之平面 中、或上方表面16下方一距離處。 使用時,任意上述具體實施例之一衝擊墊係置於一餵 槽(未顯示)內側、熔態金屬自一杓件流入該餵槽之區域 中。於是,首先將該熔態金屬接收於該衝擊墊內,且這有 助於降低對該餵槽本身之磨耗’而亦可經由與該衝擊墊基 底及側壁之衝擊,來消散輸入流之能量。當該流繼續流動 時,該熔態金屬將向上流動且超越該衝擊墊之側壁,並沿 著該餵槽流向通常設於遠離該衝擊墊位置一段距離外之一 -18- 200927333 排洩孔。這將容許非期望之夾雜物有時間浮至熔態金屬池 頂部’以改善流出該餵槽且進入一模具之金屬品質。 申請人已發現,本發明之各具體實施例皆有助於在使 用該衝擊墊時’於其區域中產生旋轉或擾流,而這可有助 於陷補夾雜物且促使其較正規者更快地浮至熔態金屬池表 面、及/或這可有助於在熔態金屬流沿該餵槽身長運行前, 消散該熔態金屬流中之動能,而因此亦降低夾雜物隨該金 屬流入該模具中之可能性。請注意到,超出該衝擊墊區域 © 以外’金屬將相對較不擾動。 以下之第1表係顯示申請人關於某些上述具體實施例 所執行之水模擬試驗結果。「失效(dead)」値係對餵槽中 之金屬停滯部的一度量。希望該數値以較低爲佳。「栓塞 流(P 1 u g )」値係沿餵槽運動、並未確實混合之金屬量的度 量。該數値最好較高。所有該等數値皆可使用標準技術獲 得,其細節可在相關教科書中尋得。 第1表 衝擊墊構形 範例(Example) 失效(DEAD) 栓塞流(PLUG) 開口箱體 3 1.6 14.5 具體實施例1 1 29.4 16.0 具體實施例4 5 27.2 23.3 具體實施例5 7 25.2 23.3 具體實施例3 4 15.4 26.7 具體實施例3 3 28.7 20.4 具體實施例7 9 12.6 30.1 具體實施例8 10 3.8 34.9 -19- 200927333 由第1表可看出’相較於先前技藝之開口箱體結構’ 本發明之所有具體實施例皆具有一改善(即’較低)之「失 效」値。此外,相較於先前技藝之開口箱體結構’所有該 等具體實施例皆具有一改善(即’較高)之「栓塞流」値。 如上所述者,範例3與4、5與7之差異在於’所考慮 之衝擊墊的溝道第一末端、與其基座及側壁交叉點之間的 一間隙延伸程度、或是否存有一間隙。由具體實施例3之 結果,可看出一較小間隙(範例4)將改善「失效」値及「栓 ® 塞流」値。此外’由範例5及7之結果,可看出相較於無 間隙者(範例5),一小間隙(範例7)將改善「失效」値’且 對「栓塞流」値無影響。 亦可由第1表看出,提供垂直溝道者(具體實施例1) 較傾斜溝道者(具體實施例3、4、5 )具有較小影響。亦’提 供寬溝道者(具體實施例3)較窄溝道者(具體實施例4、5) 具有較大效果。更,相較於所有其他具體實施例,具體實 施例8之配置具有一顯著改良效能。 ® 申請人藉由觀察在水模擬期間引入流動中之染料的行 進方式,亦注意到,當運用依據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之一 衝擊墊時,該衝擊墊附近之染料,將較使用一先前技藝衝 擊墊者餘留更久時間。此外,亦注意到,當該染料開始沿 該餵槽身長行進時,其開始沿該餵槽接近池表面運行一段 較先前一般亦沿池底運行者更長的時間。這意味著較先前 設計者更朝上方趨迫該流動,而促使更多夾雜物浮至池頂。 可了解到,衝擊墊之深度及大小尺寸將根據其使用所 -20- 200927333 在之餵槽特定構形而定》 熟知此項技藝之人士將理解到,可對上述具體實施例 實施各種修飾’而不致脫離本發明之範疇。特別地,二個 或更多上述具體實施例之特點可結合成單一具體實施例, 且一個或更多上述具體實施例之特點可運用於先前技藝衝 擊墊中。 【圖式簡單說明】 以上係參考隨附圖式來描述僅作爲範例用之本發明特 © 殊具體實施例,其中: 第1Α圖與第1Β圖分別顯示呈一開口箱體構形之一先 前技藝衝擊墊的一全面與一局部立體圖; 第2Α圖與第2Β圖分別顯示依據本發明具有複數個沿 垂直方向對正溝道之一衝擊墊第一具體實施例的一全面與 一局部立體圖; 第3Α圖與第3Β圖分別顯不依據本發明具有複數個傾 斜溝道之一衝擊墊第二具體實施例的一全面與一局部立體 ⑩圖; 第4Α圖與第4Β圖分別顯不依據本發明之一衝擊墊第 三具體實施例的一全面與一局部立體圖,其相似於第二具 體實施例(第3Α圖及第3Β圖)’但具有朝對立方向傾斜且 與基底相間隔之溝道; 第5Α圖與第5Β圖分別顯不依據本發明之一衝擊墊第 四具體實施例的一全面與一局部立體圖,其相似於第二具 體實施例(第3Α圖及第3Β圖)’但具有由側壁部中之皺摺 -21- 200927333 定義出之溝道; 第6A圖與第6B圖分別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衝 五具體實施例的一全面與一局部立體圖,其相似於 體實施例(第5 A圖及第5 B圖),但具有與基底相間 道; 第7A圖與第7B圖分別顯示依據本發明之—衝 六具體實施例的一全面與一局部立體圖,其具有圓开 第8A圖與第8B圖分別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衝 ® 七具體實施例的一全面與一局部立體圖,其亘有在 側壁部中之複數個相互套疊漸會聚溝道、及在另二 壁部中之複數個相互套疊漸叉離溝道; 第9A圖與第9B圖分別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衝 九具體實施例的一全面與一局部立體圖,其相似於 體實施例(第2A圖與第2B圖),但具有深度自衝擊 漸增之複數個溝道; 第10A圖與第10B圖分別顯不依據本發明之一 第十具體實施例的一全面與一局部立體圖,其相似 具體實施例(第2A圖與第2B圖),但具有朝向該塾 斜之側壁部內表面; 第11A圖與第11B圖分別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 第十一具體實施例的一全面與一局部立體圖,其相 二具體實施例(第4A圖與第48圖),但具有深度自 面起漸減之複數個溝道; 第12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衝擊墊第十二具 擊墊第 第四具 隔之溝 擊墊第 >基底; 擊墊第 二對立 對立側 擊墊第 第一具 表面起 衝擊墊 於第一 中心傾 衝擊墊 似於第 衝擊表 體實施 -22- 200927333 例的一全面立體圖’其相似於第二具體實施例(第4A圖與 第4B圖)’但具有一開放側纟而、及深度自衝擊表面起漸增 之複數個溝道; 第13A圖與第13B圖分別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衝擊墊 第十三具體實施例的一全面與一局部立體圖,其附有複數 個溝道,各具有自衝撃表面起算之漸增寬度及深度; 第14A圖與第MB圖分別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衝擊墊 第十四具體實施例的一全面與一·局部立體圖,其相似於第 Ο 十三具體實施例(第13A圖及第13B圖),但具有與基底相 間隔之溝道; 第15A圖與第15B圖分別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衝擊墊 第十五具體實施例的一全面與一局部立體圖,其附有複數 個溝道,各具有自衝擊表面起算之漸減寬度及深度; 第16A圖與第16B圖分別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衝擊墊 第十六具體實施例的一全面與一局部立體圖,其相似於第 十五具體實施例(第15A圖及第15B圖),但具有與基底相 ® 間隔之溝道;及 第17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衝擊墊第十七具體實施 例的一全面立體圖,其附有二對立開放側端、及其內具有 複數個垂直溝道之二對立側壁部。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先前技藝餵槽)衝擊墊 12 (正方形平面)基底 正方形基底 -23- 200927333 14 16 20 22 24 26 40 ® 42 44 46 50 (垂直直立)側壁(部) 垂直側壁部 (平坦)上方表面 衝擊墊 (線形、垂直)溝道 第一末端 第二末端 衝擊墊 溝道 第一末端 第二末端 衝擊墊 5 1 切口 52 間隙 60 衝擊墊
62 64 66 70 溝道 第一末端 第二末端 衝擊墊 71 切口 72 間隙 80 衝擊墊 82 (平面)基底 84 側壁 -24- 200927333 86 隆起中心部 8 8 斜坡側 90 溝道 100 衝擊墊 102 (線形)溝道 (第一對傾斜)溝道 10 4 第一末端 106 第二末端
108 (第二對傾斜漸叉離)溝道 110 溝道 1 12 溝道 1 14 間隙 120 衝擊墊 122 溝道 13 0 衝擊墊 132 (傾斜)內表面 140 衝擊墊 142 溝道 150 衝擊墊 152 溝道 1 54 開放側端 160 衝擊墊 162 溝道 1 70 衝擊墊 -25- 200927333 1 72 間隙 1 80 衝擊墊 1 82 溝道 190 衝擊墊 192 間隙 200 衝擊墊 202 側端

Claims (1)

  1. 200927333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衝擊墊(20),由可耐與熔態金屬接觸之耐火材料形 成’其包括一基底(12),使用時作爲熔態金屬之一衝擊 表面’及一側壁(1 4),大體上由該基底朝上延伸,該側 壁(14)終結於使用時位在該基底(12)上方之一上方表面 (16)處,使得該基底(12)與側壁(14)定義出一接收熔態金 屬用之一貯器,其中該側壁(14)中包含有至少一個溝道 (22) ’該至少一個溝道(22)具有複數個第一及第二末端 © (24 ’ 26),該第一末端(24)相對於該第二末端(26)較爲接 近該基底(12)與該側壁(14)之相交處,該至少一個溝道 (22)係於該第二末端(26)終了處呈開放,或著呈錐形使 得該至少一個溝道(22)在其第二末端(2 6)處具有零深 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衝擊墊(20),其中該至少一個 溝道(22)之該等第一與第二末端(24,26)在該側壁(I4) 之平面中沿垂直地排列。 ©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衝擊墊(20),其中該至少一個 溝道(22)之該等第一與第二末端(24,26)係在該側壁(14) 之平面中垂直地偏移。 4.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衝擊墊(20),其中該側壁 (14)相對於該基底(12)傾斜。 5.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衝擊墊(20),其中該至少 一個溝道(22)具有在第一與第二末端(24,26)之間增 加、減少、或呈其他變化的深度。 -27- 200927333 6.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衝擊墊(20),其中該至少 一個溝道(22)具有在第一與第二末端(24,26)之間增 加、減少、或呈其他變化的一寬度。 7.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衝擊墊(2 〇 ),其中該至少 一個溝道(22)具有在第一與第二末端(24,26)之間變化 的一剖面。 8.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衝擊墊(20),其中該至少 一個溝道(22)之第一末端(24)係與該基底(12)相間隔者》 ©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3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之 衝擊墊(20),其中設置至少一對溝道(22),及其中該成 對者係朝向其第二末端(26)會聚或分離。 10.—種用於容納一體積量熔態金屬之餵槽,該餵槽具有一 底板、圈繞一衝擊區域之複數個側壁及一排洩裝置,如 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一衝擊墊(20)係設於該餵槽 底板上在該衝擊區域中者。
    -28-
TW097138354A 2007-10-08 2008-10-06 冶金用衝擊墊 TWI4507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7253972A EP2047928A1 (en) 2007-10-08 2007-10-08 Metallurgic impact pa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7333A true TW200927333A (en) 2009-07-01
TWI450777B TWI450777B (zh) 2014-09-01

Family

ID=39145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38354A TWI450777B (zh) 2007-10-08 2008-10-06 冶金用衝擊墊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EP (2) EP2047928A1 (zh)
KR (1) KR101539793B1 (zh)
AR (1) AR071250A1 (zh)
AU (1) AU2008311108B2 (zh)
CA (1) CA2704622A1 (zh)
ES (1) ES2437594T3 (zh)
HR (1) HRP20140001T1 (zh)
PL (1) PL2205769T3 (zh)
PT (1) PT2205769E (zh)
SI (1) SI2205769T1 (zh)
TW (1) TWI450777B (zh)
UA (1) UA100863C2 (zh)
WO (1) WO2009048810A1 (zh)
ZA (1) ZA2010031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8522B (zh) * 2011-06-14 2017-02-01 維蘇威克魯什伯公司 衝擊墊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507028C1 (ru) * 2012-12-06 2014-02-2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Группа "Магнезит" Металлоприемник
HUE028947T2 (en) * 2013-02-25 2017-01-30 Refractory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 Co Kg Refractory Impact Pad
AR109299A1 (es) * 2016-08-08 2018-11-14 Vesuvius Crucible Co Placa de impacto
CN110814330A (zh) * 2019-12-25 2020-02-21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连铸中间包顶旋型湍流控制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55286A1 (de) * 1975-12-09 1977-06-23 Kloeckner Werke Ag Verfahren zum abgiessen von mit silizium und/oder aluminium beruhigten staehlen im strang
JP3073077B2 (ja) * 1991-12-16 2000-08-07 マグネコ/メトレ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タンディッシュ容器
US5169591A (en) 1992-02-07 1992-12-08 Bethlehem Steel Corporation Impact pad for a continuous caster tundish
US5358551A (en) 1993-11-16 1994-10-25 Ccpi, Inc. Turbulence inhibiting tundish and impact pad and method of using
US5662823A (en) * 1996-01-04 1997-09-02 A. P. Green Industries, Inc. Impact pad
TR200502653T3 (tr) * 2001-05-22 2005-08-22 Vesuvius Crucible Company Sıvı metal akışını bölmek ve dağıtmak için darbe söndürücü ünite
ZA200206261B (en) * 2002-03-28 2003-04-07 Foseco Int Metallurgical impact pad.
US6929775B2 (en) * 2002-09-04 2005-08-16 Magneco/Metrel, Inc. Tundish impact pad
DE10257395A1 (de) * 2002-12-06 2004-06-24 Weerulin Feuerfeste Produkte Gmbh & Co. Kg Einlegekörper für Zwischenbehält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8522B (zh) * 2011-06-14 2017-02-01 維蘇威克魯什伯公司 衝擊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A100863C2 (ru) 2013-02-11
ZA201003162B (en) 2011-07-27
EP2205769A1 (en) 2010-07-14
WO2009048810A1 (en) 2009-04-16
AR071250A1 (es) 2010-06-09
EP2205769B1 (en) 2013-10-02
HRP20140001T1 (hr) 2014-03-14
SI2205769T1 (sl) 2014-01-31
AU2008311108B2 (en) 2012-04-26
TWI450777B (zh) 2014-09-01
CA2704622A1 (en) 2009-04-16
ES2437594T3 (es) 2014-01-13
EP2047928A1 (en) 2009-04-15
PL2205769T3 (pl) 2014-01-31
KR101539793B1 (ko) 2015-07-27
EP2205769A4 (en) 2011-03-16
PT2205769E (pt) 2014-01-03
AU2008311108A1 (en) 2009-04-16
KR20100088134A (ko) 2010-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23265B2 (ja) トラストフォイルエアベアリング
TW200927333A (en) Metallurgic impact pad
KR102117267B1 (ko) 물질 전달 칼럼 내의 분배 장치 및 그 사용 방법
JP2008542016A (ja) 並流分留トレイ
CN1305612C (zh) 冶金冲击垫
JP2023071862A (ja) 物質移動カラムのための構造化充填モジュール
JP5970460B2 (ja) 角構造を有する食品皿
CN104383709B (zh) 一种低阻力高效塔盘
JP2015514571A (ja) 液体分配装置
CN104755144B (zh) 物质交换塔板
KR101889637B1 (ko) 열교환용 플레이트가 되는 원판재, 및 그 원판재의 제조 방법
CN101874933B (zh) 一种促进汽液分离的复式溢流堰
GB2445785A (en) Noise reduction in fluid heating vessel
CN204428872U (zh) 一种低阻力高效塔盘
KR20150097867A (ko) 트레이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증류탑
KR101573390B1 (ko) 충진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증류탑
JP2014116499A (ja) リードフレ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RU2507028C1 (ru) Металлоприемник
JP3923877B2 (ja) スラスト動圧軸受
US9919239B2 (en) Multiple downcomer tray and tray column comprising the same
CN215387647U (zh) 一种悬空式高通量降液管
JP5171411B2 (ja) フリーアクセスフロア用支持台ユニット
CN104107560B (zh) 一种高通量塔板
TWM277725U (en) Instant noodles bowl
CN107837827A (zh) 可拆卸的细胞培养残液的收集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