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26750A - One-good-pair operation in dual-pair mode - Google Patents

One-good-pair operation in dual-pair mod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26750A
TW200926750A TW097138662A TW97138662A TW200926750A TW 200926750 A TW200926750 A TW 200926750A TW 097138662 A TW097138662 A TW 097138662A TW 97138662 A TW97138662 A TW 97138662A TW 200926750 A TW200926750 A TW 2009267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dsl
pair
subscriber line
line
dig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38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58328B (zh
Inventor
Xin-Kuan Zhou
Clifton Powers
Laxman Anne
Manish Sharma
Joe Polland
Original Assignee
Adc Dsl Sy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c Dsl Sys Inc filed Critical Adc Dsl Sy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26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6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8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832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6Simultaneous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e.g. telegraphic transmission over the same conductors
    • H04M11/062Simultaneous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e.g. telegraphic transmission over the same conductor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for speech and other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Bidirectional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200926750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乙太網路(Ethernet )。更明碟的說,本 發明係關於乙太網路中之高速數位用戶線。 【先前技術】 乙太網路流量(Ethernet traffic)在雙對模式(M對模 式,其中Μ = 2 )下越過G.SHDSL介面發送。術語G SHDSL Φ 參照符合1TU_T推薦G.991_2之可選的一對/兩對高速數位 用戶線(Selectable one/tw〇-pair high speed subscriber lines,SHDSL)。乙太網路訊框在中央SHDSL收 發器單元(STU_C)及遠端SHDSL收發器單元(STU_R) 上的乙太網路埠上發送及接收。 通常,在STU-C及STU-R處接收之乙太網路訊框被轉 化成高階資料鏈路控制(High-Level Data Link c〇ntr〇卜 HDLC:)格式,其插入至基於DS0之脈衝碼調變(PCM )流。 此流以連續方式分佈於DSL對之間。舉例而言,時槽i插 入於DSL對1之時槽i中,且時槽2插入於dsl對2之時 槽1中,等等《因此,若對1或對2中之線失效,則丟失 乙太網路連接,因為一半資料經由斷裂線發送且未在stu_r 處被接收。 在此項技術中存在對即使當一對數位用戶線中之該等 線中之一者有故障及/或斷裂時,仍經由該對數位用戶線發 送乙太網路訊框的方法及系統的需要。 5 200926750 【發明内容】 在態樣中本申請案揭示一種包含至少一通信單元 之通信系、统。每-通信單元包括一介面埠、一第一數位用 戶線琿、-第—數位用戶線槔及—中央處理單元。該中央 處理單元係通信地麵接以接收指示該第—數位用戶線淳及 该第一數位用戶線埠之可操作性的資訊。該至少一通信單
元在該實體層上在單對模式下實施。該至少-通信單元經 組態以在該第一數位用戶線埠及該第二數位用戶線埠中之 一者上通信失敗時從在雙對模式下發送時槽十刀換至在ι+ι 保護模式下發送時槽。 在另一態樣中,本申培查姐- +肀明案揭不一種用以保護一數位用 戶線系統上之乙太網路資料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當在一對 ^用戶線中之-線上镇測到一故障時,自雙對模式時槽 :射切換i 1+1時槽映射,且當該故障被校正時,自μ 時槽映射切換至雙對模式時槽映射。 ::另-態樣中,”請案揭示一種用以保護一數位 位 塔貧科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當該數 用戶線系統t之線可操作時 映射時槽一判"μ 冑冑對模式時槽映射來 可接^ 數㈣戶線巾之料線巾之一者不 了知作時自雙對模式時 數位用戶㈣ f槽映射切換至1+1映射,及當該對 双议用戶線中之該等線中 射來映射日n °操作時根據1 + 1對映 在又另-態樣中,本申請案揭示—種通信單元,其包 6 200926750 3 .至V —介面埠,其經組態以發送及接收乙太網路訊框; 第G.SHDSL埠,其通信地耦接至一對數位用戶線中之 第線,一第一 G · SHD SL皡,其通信地耗接至一對數位 用戶線中之一第二線;一第一 GSHDSL晶片組,其經組態 以監視該第一 G.SHDSL埠;及一第二G.SHDSL晶片組, 其經組態以監視該第二。該通信單元在該實體 層上在單對模式下操作,俾使乙太網路資料在該第一 ❹
G.SHDSL埠及該第:G SHDSL4 t之—者為不可操作時不 丟失。 【實施方式】 在以下實施方式中’參考形成其部分之隨附圖式,且 其中藉由說明可實踐本發明之特定說明性實施例來展示。 足夠詳細地描述此等實施例以使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實踐 本發明,且應理解可利用其他實施例且可在不脫離本發明 之範疇之情況下進行邏輯、機械及電性改變。因此,以下 實施方式不應以限制性意義理解。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在雙對模式下操作而 越過介面發送乙太網路流量之通信系統1〇的方塊圖。“通 信系統H)’’ S本文中亦稱為“數位用戶線系統ι〇”。在此 實施例中通信系統10包括兩個通信單元1〇〇及ι〇2,其各 自包括至少一介面埠、第一數位用0嫂+自 双伹用戶線埠及第二數位用戶 線埠。如圖1中展示,第一通作嚴分&山 艰早70 100為中央SHDSL收 發器單元(STU-C) 1〇〇,且第 g 罘一通仏皁兀102為遠端shdsl 7 200926750 收發器單元(STU-R) 1G2。STU_C刚包括介面埠!ι〇、第 一數位用戶線埠⑴·!(在本文中亦稱為第_dsl埠nM) 及第二數位用戶線槔1η·2(在本文中亦稱為第二職琿 111-2)。STU-R 102包括介面埠112、第一隨琿1131 及第二隨蟑113_2。介面槔11〇及112、第一峨棒⑴] 及⑴]以及第二紙埠111-2及ιΐ3 2分別經結構化以發 送及接收乙太網路資料。 〇 第一峨經由數位用戶線18〇]通信地柄接 至DSL埠113]。同樣地,第二dsl埠⑴_2經由數 位用戶線180-2通信地耦接至第二㈣埠ιΐ3小“數位用 戶線180-1,,在本文中亦稱為“線ΐ8〇 ι ”及“對 _” ,而“數位用戶線_,,在本文中亦稱為“線 -2”及“對180_2”。數位用戶線18〇1及18〇 2在此項 技術令亦稱為DSL迴路、單對、線及i數位用戶線⑽心 及數位用戶線18〇_2形成一對數位用戶線18〇。當埠本身失 〇 效:當通信地耦接之數位用戶線(諸如數位用戶線18〇_。 斷裂或另外失效’及/或當通信軸接之璋(諸如第一脱 ^113])失效時,於埠(諸如第—dsl埠⑴])上之通 =敗。在此等狀況之任—者中,由於在故障或斷裂修復 之引、4由琿及線之通信為不可能的,故此埠為故障或失效 的蜂,且此線為故障或失效的線。
當在介面埠110處接收乙太網路訊框200時,STU C _將乙太網路純囊封於HDLC訊框中,接著將乙太網路 訊框200之HDLC訊框區段分割成時槽,其在㈣迴路 8 200926750 180-1及180-2兩者均操作時交替地分佈於數位用戶線 18(M與數位用戶線18〇_2之間。將例示性時槽指示為編號 方塊1、2、3、……、N。通常由數字210-1表示之每隔— 個時槽(例如,1、3、5、 輸出至數位用戶線180· 1 個時槽之交替者(例如, 7 ' ......、N)自第一 DSL· 埠 lliq 通常由數子210-2表示之每隔一 2、4、6、8、……、(N+1))自第
❾ 一 DSL埠111-2輪出至數位用戶線18〇_2。時槽21〇1及 2 1〇-2分別在第-峨埠! 13-1及第三飢蟑i ΐ3·2處被接 收。STU-R 1〇2使交替分佈之時槽21(M與21〇_2交錯且形 成乙太網路訊框200,其自介面埠112發送。若在STU_R 1〇2 之w面埠112處接收乙太網路訊框2〇〇,則此過程為反向 的,此係由於STU-C 1〇〇及STU_R 1〇2兩者均經組態以發 送及接收乙太網路訊框2〇〇。 如上文描述,若在先前技術通信系統中數位用戶線 WO 1或180-2中之任一者失效,則丟失乙太網路連接此 係由於一半資料經由故障線發送且未在stu r處被接收。 然而,通信系統1〇藉由在DSL迴路18〇1或18〇 2中之一 者失效之情況下自雙對模式切換至1 + 1保護模式而免受此 丟失。 當應用層辨識STU-C 100及STU-R 102在雙對模式下 才呆作時’通信系統1〇在實體層上在單對模式下操作。當實
體層在單對模式下操作時,通信系統10在STU-C 1〇〇及 S T* X_J "R 102中實把映射以導引時槽。當該對數位用戶線1 8〇 中之兩條線均可操作時,STU_C 1〇〇 (或STU_R 1〇2)實施
m 200926750 ,對模式時槽映射。雙對模 自第-收埠lu]輸出時:射發送時槽’以使得 線180-1,而^ 個時槽21(M至數位用戶 者210-2至輸出每隔一個時槽之交替 施時,界定線180-2。當通信系統10以此方式實 η“ 系統1G “在雙對模式下操作,,,而實體層 在早對模式下操作。 叫貫體層 =在該對數位用戶線⑽之線18〇_ui8〇2上偵測到 通信單元_自雙對模式時槽映射切換至ι+ =。圖2為在該對數位用戶線18。中之線购中偵測 …之後在1 + 1模式下越過介面發送乙太網路流量之通 單疋100的方塊圖。1 + 1時槽映射操作以在操作性數位用 戶線(諸如數位用戶線18G_2)上發送21()·3中之所有時槽。 错由在數位用戶線18(Μ及⑽_2中之—者失效時切換至 1 + 1保護模式,所有時槽210_3在數位用戶線18〇1及18〇 2 兩者上被複製,因此操作鏈路仍遞送所有資料。在無法操 作的鏈路上發送之時槽21〇_3為丟失的。 田非操作數位用戶線1 80-Ζ·上之故障經校正時,通信單 疋100自1 + 1時槽映射切換至雙對模式時槽映射。以此方 式,視數位用戶線180-1及180-2之可操作性而定,將時槽 映射至數位用戶線180-1及/或180-2。 在此實施例之一實施中,當雙對模式時槽映射由通信 系統10實施時’資料速率可高達u 92 Mbits/sec ( 178個 時槽)。在此狀況下,當通信系統1〇切換至實施1 + 1時槽 映射時,資料速率可高達5.96 Mbits/Sec ( 89個時槽)。一 200926750 旦恢復失效數位用戶線,通信系統10切換回至雙對模式, 從而恢復高達1 1.92 Mbits/sec的原始資料速率。 在此實施例之一實施中,單一可操作數位用戶線上之 資料速率依據該數位用戶線上可用之頻寬而增加。在一此 種實施中,當通信系統10切換至1 + 1保護模式時,通作系 統H)之資料速率保持相同。在另一此種實施中,當通信系 統10切換至1 + 1保護模式時,通信系統1〇之資料速率大 於原始通信系統資料速率之一半。 當存在同步化丟失或當超過迴路衰減邊限時,dsl埠 111或113中之一者之失效發生。纟此實施例之一實施中, 若在線180-1中存在斷裂,則第一 DSL埠iui上之通信 失敗。在此實施例之另一實施中,當在線18〇 2上存在斷 裂’則第三DSL埠111.2上之通信失敗。若第一峨蜂 in-ι、數位用戶線18(M或第一 0儿埠1131令之一者失 效’則第一 DSL埠ill-ι上之通信失敗。同樣,若第二dsl 埠in-2、數位用戶線180_2或第二DSL埠ll3 2中之一者 失效,則第二DSL埠111-2上之通信失敗。 本發明之實施例提供增強的乙太網路支援。在此實施 例之一實施中,DSL SHDSL設備符合ITU推薦g 991 2(亦 已知為G.SHDSL)。G.SHDSL規範了經由一對數位用戶線 (DSL )之操作。術語G SHDSL參照符合ιτυ τ推薦g 卜2 之可選的一對/兩對高速數位用戶線(SHDSL)。通常,在 雙對模式(Μ對模式,其中M=2)下越過G SHDSL介面發 送乙太網路流量。 200926750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STU-C ;? Q-ΓΤΤ r» 隹u c及STU-R處接收之乙太網 路訊框被轉化成HDLC格式,其插λ 5甘 〇 式其插入至基於DS0之脈衝碼 調變(PCM)流。圖3盔扣洽7Α 圃3為描繪乙太網路訊框2〇〇轉化之實 施例的方塊圖。HDLC格式⑽包括開始旗標、循環冗餘檢 查(叫、有效負載(payl〇ad)及結束旗標。有效負載 及CRC分割成指示為自i i N數字地標記及通常由數字 210-3表示之區塊的時槽。 ❹ 圖4及圖5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當通信單元在 實體層,上在單對模式下操作時,在雙龍式下發送時槽 之通信單元的方塊圖。目4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當 通信單it在實體層級上在單對模式下操作時,在雙對模式 下發送時槽之通信單元則的方塊圖。通信單&扇在本 文中亦稱為STU 30(^ STU 300表示在實體層上以單一模式 操作進行操作之相STU(STU_R)及巾央stu(stu_c)。 通信單元300包括乙太網路交換器12〇、現場可程式化閘陣 列(FPGA) 140、中央處理單元13〇及兩個晶片組15〇1及 150-2。乙太網路交換器12〇通信地耦接至介面埠ιΐ(^乙 太網路交換器120將乙太網路訊框2〇〇分割成通常由數字 210表示之複數個時槽(i至N)。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14〇 通指地耦接以接收來自乙太網路交換器12〇之時槽21〇。現 場可程式化閘陣列14〇基於第一 DSL埠m_i及第二dSL 埠111-2之可操作性將每一時槽導引至第一 DSL槔 及第二DSL埠111_2中之一者。在此實施例之一實施中, 乙太網路交換器12〇經由分時多工(TdM)介面耦接至現 12 200926750 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 ) 140。在此實施例之另一實施中, TDM介面為pcm介面。在此實施例之另一實施中,FPGA 與晶片組150-1及15〇_2之間的TDM介面為PCM介面。其 他類型之介面為可能的。 ❹ Ο 中央處理單元13〇接收來自第一晶片組150-1中指示第 一數位用戶線埠111 _ 1之可操作性的資訊。中央處理單元 130亦接收來自第二晶片組15〇_2中指示第二數位用戶線埠 111 _2之可操作性的資訊。中央處理單元1 30基於指示第一 DSL埠111]及第二DSL琿ηι·2之可操作性的資訊將發 送指令發送至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1 4〇。 若第一 DSL埠111-1及第二DSL琿1U_2均可操作, 則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14〇使用雙對模式時槽映射將每隔 一個時槽(諸如通常由數字UOd表示之時槽卜3、5、......、 N)導引至第一晶片組15〇_丨,且將每隔一個時槽之其他者 (諸如通常由數字21〇_2表示之時槽2、4、……、(Ν_υ) 發送至第二晶片組15〇_2。第一晶片組及第二晶片组 150-2分別將所接收之時槽及21〇 2發送至第一 D乩 埠1 li-i及第二DSL埠U1_2,從第一 dsl埠及第二 DSL埠1H-2中,所接收之時槽㈣韻加』被分別發送 至經由數位用戶線UOq及18〇_2通信地耦接之stu。 第一晶片組15(M及第 n ι 〇\j. ~ W分列弗一 DSL埠UH或第二鳳支車1112是否為不可操作。若第 DSL璋111]或第二DSL琿1112係不可操作則現場 可程式化閘陣们4〇使用1 + 1時槽映射將所有時槽導引至 13 200926750 第一晶片組150-1,且將所有時槽(諸如圖3中展示之21〇3〕 導引至第二晶片組15〇_2。在此狀況下,耦接至可操作數位 用戶線埠之晶片組150-1或15〇_2將所接收之時槽21〇_3發 达至通信地耦接之可操作數位用戶線埠丨丨^或ln_2。耦 接至不可操作數位用戶線埠之晶片組15〇“或15〇-2不會將 所接收之時槽210_3發送至通信地耦接之不可操作數位用 戶線埠111-1或111_2。在此實施例之另一實施中,耦接至 φ 不可操作數位用戶線琿之晶片組150-1或150-2將所接收之 時槽210-3發送至通信地耦接之不可操作數位用戶線埠 Π1-1或111-2,但不在STU對之另一 STU處接收,此係由 於該埠或線為不可操作。 圖5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當通信單元在實體層 級上在單對模式下操作時,在雙對模式下操作之通信單元 325的方塊圖。通信單元325在本文中亦稱為STU 325。STU 325表示遠端STU ( STU_R)及中央STU ( stu_c)。通信 〇 單元325包括乙太網路交換器120、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 (FPGA) 140、中央處理單元13〇及兩個G.SHDSL晶片組 350-1及350-2。乙太網路交換器12〇通信地耦接至αShdSl 蜂3 10。乙太網路交換器丨2〇將乙太網路訊框2〇〇分割成複 數個時槽(1至N) 210,且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14〇接收 來自乙太網路交換器120之時槽210。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 140 基於第一 g.SHDSL 埠 311-1 及第二 G.SHDSL 埠 311-2 之可操作性將每一時槽導引至第一 G.SHDSL璋3 11-1及第 一 G.SHDSL 埠 311-2 中之一者。 14 200926750 中央處理單元130接收來自第一 g. SHDSL晶片組 350-1中指示第一 G.SHDSL埠311-1之可操作性的資訊。 中央處理單元130亦接收來自第二G.SHDSL晶片組35〇_2 中指示第二G.SHDSL埠311-2之可操作性的資訊。中央處 理單元130基於指示第一 G.shdsl埠3111及第二 G. SHDSL埠311-2之可操作性的資訊將發送指令發送至現 場可程式化閘陣列140。 ❹ 若第一匕沾⑽匕埠311-1及第二G.SHDSL埠311-2均 可操作,則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140使用雙對模式時槽映 射將每隔一個時槽(諸如時槽210-1 )導引至第一 g shdsl 晶片組350-1,且將每隔一個時槽之其他者(諸如時槽 210-2)發送至第二 G.SHdSl 晶片組 35(M。第一 g shdsl 晶片組3SCM及第二g.SHDSL晶片組35〇_2分別將所接收 之時槽210-1及210-2發送至通信地耦接之第一 g shdsl 埠311-1及第二G.SHDSL埠311-2,在該等埠中所接收之 〇 時槽210-1及210-2分別被發送至經由數位用戶線18〇1及 1 80-2通信地麵接之STU。 若第一 G.SHDSL 埠 311_1 或第二 G.SHDSL 埠 311_2 為 不可操作,則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14〇使用1 + 1時槽映射 將所有時槽210-3 (圖2)導引至第一 GSHDSL晶片組 350-1 ’且將所有時槽210_3導引至第二G.SHDSL·晶片組 h〇-2。在此狀況下,耦接至可操作數位用戶線埠之 g.shdsl晶片組35(M或350·2將所接收之時槽21〇3發送 至通信地耦接之可操作數位用戶線埠3Π-1或311-2。耦接 15 200926750 至不可操作數位用戶線埠之GSHDSL晶片組35〇ι或35〇_2 不會將所接收之時槽210_3發送至通信地搞接之不可操作 數位用戶線埠3 11 · 1或3 11 -2。在此實施例之另—實施中, ㈣至不可操作數位用戶線槔之GSHDSL晶片組35(m或 350-2將所接收之時槽21〇_3發送至通信地耦接之不可操作 數位用戶線埠311-1或3U_2,但該等時槽21〇 3不會在不 可操作線上在STU對中之另一 STU處被接收。 圖6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在1 + 1模式下操作而 越過介面發送乙太網路流量之通信系統丨丨的方塊圖。“通 信系統1Γ在本文中亦稱為“數位用戶線系統n” 。通信 系統11包括藉由一對數位用戶線18〇通信地耦接至遠端 SHDSL收發器單元(STU_R) 329之中纟shdsl收發器單
tl( STU-C)327。中央SHDSL收發器單元327及遠端SHDSL 收發器單元329在結構及功能上類似於上文參看圖5描述
之STU 325。中央SHDSL收發器單元327及遠端SHDSL ◎ 收發器單元329分別包括g.SHDSL介面槔310及312、第 一 G. SHDSL 埠 311-1 及 313-1 以及第二 g.SHDSL· 埠 311-2 及313-2。中央SHDSL收發器單元327經由該對數位用戶 線180將乙太網路資料發送至遠端shdsl收發器單元 329,且接收來自遠端SHDSL收發器單元329之乙太網路 資料。若第一 G.SHDSL埠311-1 '數位用戶線uo-l或第 一 G.SHDSL琿313-1中之一者失效,則各別第一 G shdsl 埠311-1上之通信失敗。同樣,若第二〇 ShDSL埠3 11_2、 數位用戶線180-2或第二G.SHDSL埠313-2中之一者失 16 200926750 * 效’則第二G.SHDSL蟀311-2上之通信失敗。 如圖6中展示,在通信地耦接至數位用戶線18〇_2之第 二G.SHDSL埠311-2中已偵測到失敗,且所有資料經由數 位用戶線180-1在時槽210-3中發送。經由數位用戶線ι8〇1 之資料速率約為在數位用戶線180-1及180-2兩者均操作之 情況下的資料速率的一半。遠端SHDSL收發器單元329接 收時槽210-3中之資料且形成自G.SHdSl介面蜂31〇輸出 φ 之乙太網路訊框200。以此方式,當一對數位用戶線丨8〇中 之數位用戶線180-1或180-2中之一者經歷失效時,乙太網 路資料不丟失。當修復失效的線且恢復通信時,發送資料 之SHDSL收發器單元(諸如中央SHDSL收發器單元327 或遠端SHDSL收發器單元329)自1 + 1模式切換至雙對模 式。具體而言,數位用戶線180在實體層上在單對模式下 操作’且當失效的數位用戶線被修復時,現場可程式化閘 陣列自1 + 1映射切換至雙對模式時槽映射。 ❹ 圖7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用以保護數位用戶線 系統上之乙太網路資料之方法700的一實施例流程圖。在 此實施例之一實施中,方法7〇〇在如上文參看圖i及圖2 描述之在雙對模式下操作而越過介面發送乙太網路流量之 通信系統10上實施。在此實施例之另一實施中,方法7〇〇 在如上文參看圖6描述之在雙對模式下操作而越過介面發 送乙太網路流量之通信系統n上實施。在此實施例之又另 貝施中,方法700由如上文參看圖4描述之在雙對模式 發送時槽之通信系統300實施。在此實施例之又另一實 17 200926750 對模式下發 可使用虛擬 施中,方法700由如上文參看圖5描述之在雙 送時槽之通#系統325實施。應理解方法7〇〇 網路之其他實施例實施。 在區塊702,在通信系統之應用層處辨識出通信地_ 至數位用戶狀SHDSL收發器單元在雙對模式下操作。在 區塊704,響應於應關’在實體層上在單對模式下操作之 SHDSL收發器單元辨識出SHDSL收發㈣錢
作。當SHDSL收發器單元在實體層上在單對模式下操作 時,若該對數㈣戶線中之兩條線均可操作,則收 發器單元根據雙對模式時槽映射來映射時槽,若該對數位 用戶線中之該等線中之—者不可操作,則咖儿收發器單 元根據1 + 1對映射來映射時槽。 在區塊706, SHDSL收發器單元根據雙對模式時槽映 射來映射時槽。由於數位用戶㈣統中之兩條線均可操 作,故實施雙對模式時槽映射。當實施雙對模式時槽映射 時,在該等線中之-者上發送每隔一個時槽,且在另一線 上發送該等時槽中之其他者。在此實施例之一實施中、, G.SHDSL收發器單元根據雙對模式時槽映射來映射時槽。 在區塊708’在SHDSL收發器單元之DSL埠中之一者 中債測到失效。監視數位用戶線系統中線之健康的跳晶 片組摘測到失效且將指示失效之資訊發送至通信地耦接: 該偵測到失效晶片組之處理單元。在此實.施例之一實施 中,在G.SHDSL收發器單元之G.SHDSL埠中之一者中偵 剩到失效。在此狀況下’ G.SHDSL晶片組監視數位用戶線 18 200926750 ·» 系統中線之健康、偵測失效’且將指示失效之資訊發送至 通信地輕接至該偵測到失效G.SHDSl晶片組之處理單元。 在區塊710,響應於在該對數位用戶線中之線上偵測到 故障,SHDSL收發器單元自雙對模式時槽映射切換至1 + 1 時槽映射。在此實施例之一實施中,SHDSL收發器單元為 G.SHDSL收發器單元。在區塊712,SHDSL收發器單元根 據1 + 1對映射來映射時槽。該映射由通信地耦接至中央處 理單元之FPGA實施。當實施1 + 1時槽映射時,將所有時 槽發送至該兩條線。 在區塊714 ’由SHDSL晶片組偵測到在SHDSL收發器 單元之失效SHDSL埠中之修復。在此實施例之一實施中, 由G. SHDSL晶片組偵測到在GSHDSL收發器單元之失效 G.SHDSL槔中之修復。 在區塊716,當故障被修正且當判定該對數位用戶線中 之該兩條線均可操作時,SHDSL收發器單元自1 + 1時槽映 _射切換至雙對模式時槽映射。基於區塊714處偵測到之修 復判定該對數位用戶線中之線可操作。 圖8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修改乙太網路訊框之方 法800的一實施例流程圖。在此實施例之一實施中,方法 800在如上文參看圖1及圖2描述之在雙對模式下操作而越 過介面發送乙太網路流量之通信系統1〇内實施。在此實施 例之另一實施中,方法800在如上文參看圖6描述之在雙 對模式下操作而越過介面發送乙太網路流量之通信系統^丄 内實施。 19 200926750 在區塊802,將乙太網路訊框囊封於高階資料鏈路控制 訊框中。在區塊804,將高階資料鏈路控制訊框分割成時 槽。在區选806 ’將時槽插入於數位用戶線訊框中。在區塊 808 ’將數位用戶線訊框自通信地耦接至該對數位用戶線中 一線之G.SHDSL埠發送。在此實施例之一實施中,將數位 用戶線訊框自通地耗接至該對數位用戶線中一線之DSL 埠發送。 ❺ 中央處理單元130執行使中央處理單元130執行此處 描述之如由通信單元300執行之至少某些處理的軟體及/或 動體。由中央處理單元130及任何相關資料結構執行之此 軟體及/或韌體之至少一部分在執行期間儲存於儲存媒體 中。在此實施例之一實施中,中央處理單元13〇包括一記 憶體。記憶體包含現已知或隨後開發之任何適合記憶體, 諸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〇M)及/或 中央處理單元130内之暫存器。在一實施中,中央處理單 ❹ 元130包含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由中央處理單元13〇執 行之軟體及/或動體包含儲存或另外實施於儲存媒體上之複 數個程式指令,自儲存媒體讀取此等程式指令之至少一部 分以用於由中央處理單元130執行。在一實施中,中央處 理單元130包含諸如ASIC的處理器支援晶片及/或系统支 援晶片。 雖然已在本文說明及描述了特定實施例,但一般熟習 此項技術者應瞭解經設計以達成相同目的之任何配置均可 替代所展不之特定實施例。此申請案意欲覆蓋本發明之任 20 200926750 何修改或變化。因此, 及其專效物限制。 顯然希望本發明僅由 申請專利範圍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在雙對模式下操作而越 過介面發送乙太網路流量之通信系統的方塊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在數位用戶線對中之一 條線中偵測到故障之後在1 + 1模式下越過介面發送乙太網 路流量之通信單元的方塊圖。 圖3為描繪乙太網路訊框轉化之實施例的方塊圖。 圖4及圖5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當通信單元在 實體層級上在單對模式下操作時,在雙對模式下發送時槽 之通信單元的方塊圖。 圖6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在ι + 1模式下操作而 越過介面發送乙太網路流量之通信系統的方塊圖。 圖7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用以保護數位用戶線 系統上之乙太網路資料之方法的一實施例流程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修改乙太網路訊框之 方法的一實施例流程圖。 根據慣例,各種所描述特徵未按比例繪製,而是經繪 製以強調與本發明有關之特徵。元件符號貫穿圖式及本文 表不類似元件。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1 200926750 10 通信系統/數位用戶線系統 11 通信系統/數位用戶線系統 100 通信單元/第一通信單元/中央SHDSL收 發器單元(STU-C) 102 通信單元/第二通信單元/遠端SHDSL收 發器單元(STU-R) 110 介面埠 111-1 第一數位用戶線埠/第一 DSL埠 ® 111-2 第二數位用戶線埠/第二DSL埠 112 介面槔 113-1 第一 DSL埠 113-2 第二DSL埠 120 乙太網路交換器 130 中央處理單元 140 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 ) 150-1 晶片組 150-2 晶片組 180 數位用戶線 180-1 數位用戶線/線/對 180-2 數位用戶線/線/對 200 乙太網路訊框 205 高階資料鏈路控制(HDLC)格式 210 時槽 210-1 時槽 22 200926750 210-2 時槽 210-3 時槽 300 通信單元/SHDSL收發器單元(STU) 310 G.SHDSL 埠/G.SHDSL 介面琿 311-1 第一 G.SHDSL埠/數位用戶線埠 311-2 第二G.SHDSL埠/數位用戶線埠 313-1 第一 G.SHDSL 埠 313-2 第二 G.SHDSL 埠 Ο ^ 312 G.SHDSL介面埠 325 通信系統/STU 327 中央SHDSL收發器單元(STU-C ) 329 遠端SHDSL收發器單元(STU-R) 350-1 G.SHDSL晶片組 350-2 G.SHDSL晶片組 700 保護數位用戶線系統上乙太網路資料之 ❹ 方法流程圖 702 - 716 方法700中之各步驟流程 800 修改乙太網路訊框之方法流程圖 802-808 方法800中之各步驟流程 23

Claims (1)

  1. 200926750 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通信系統,其包含: 至少-通信單元’每一通信單元包括, 一介面埠; 一第一數位用戶線埠; 一第二數位用戶線埠;及
    ❹ 位用二:元’其通信地輕接以接收指示該第-數 位用=淳及該第二數位用戶線淳之可操作性的資訊, 施至少一通信單元在實體層上在單對模式下實 =及該第二數位用戶線埠中之—者上之通信失= 雙對核式下發送時㈣換至在1+1保護模式下發送時槽。 —2」如中請專利範圍帛1項之通信系統,以該至少一通 #单元進一步包含: 一乙太網路交換器,其通信地耦接至該至少一介面 埠,該乙太網路交換器可操作以將一乙太網路訊框分割成 複數個時槽;及 一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其通信地耦接以接收來自該 乙太網路交換器之該等時槽’該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可操 作以基於該第一數位用戶線埠及該第二數位用戶線埠之該 可操作性而將每一時槽導引至該第一數位用戶線埠、該第 二數位用戶線埠中之一者,或該第一數位用戶線埠與該第 一數位用戶線蜂兩者。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通信系統,其中該至少一通 24 200926750 信單元進一步包含: .-第-晶片、组’其經組態以監視該第一數位用戶線 谭;及 ❹ 一第二晶片組,其經組態以監視該第二數位用戶線琿; 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經組態以接收來自該第一晶片組 之指不該第一數位用戶線埠之該可操作性的資訊,經組態 以接收來自該第二晶片組之指示該第二數位用戶線埠之該 可操作性的資訊,且經組態以基於指示該第一數位用戶線 璋及該第二數位用戶線埠之該可操作性的該資訊而將指令 發送至該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通信系統,其中該至少一介 面埠為一 G.SHDSL介面埠。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通信系統,其中該第一數位 用戶線埠包含HSHDSL埠,且該第:數㈣戶線璋 包含-第二G.SHDSL埠,且其中該至少—通信單 包含: 一乙太網路交換器,其通信地耦接至該至少一介面 埠’該乙太網路交換器可操作以將一乙太網路訊框分割成 複數個時槽;及 -現場可程式化_列’其通信地辆接以接收來自該 乙太網路交換器之該等時槽,該現場可程式化閑陣列可操 作以基於該第-g.shdsl埠及該第二gshdsl埠之可操 作性而將每一時槽導引5兮·结 日等5丨至該第一 g.shdsl埠、該第二 G.SHDSL埠中之一者,或該第一 gshdsl埠與該第二 25 200926750 G.SHDSL埠兩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通信系統,其中該至少一通 信單元進一步包含: 一第一 G.SHDSL晶片組,其經組態以監視該第一 G.SHDSL 埠;及 一第二G.SHDSL晶片組,其經組態以監視該第二 G.SHDSL 蟑, 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經組態以接收來自該第一 ® G.SHDSL晶片組之指示該第一 G.SHDSL埠之該可操作性的 資訊,經組態以接收來自該第二G.SHDSL晶片組之指示該 第二G.SHDSL埠之該可操作性的資訊,且經組態以基於指 示該第一 G.SHDSL埠及該第二G.SHDSL埠之該可操作性 的該資訊而將指令發送至該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通信系統,其中至少一通信 單元進一步包括, 一中央SHDSL收發器單元,其在該實體層上在單對模 式下操作,該中央SHDSL收發器單元經組態以經由該至少 一介面埠、該第一數位用戶線埠及該第二數位用戶線埠發 送及接收乙太網路訊框;及 一遠端SHDSL收發器單元,其在該實體層上在單對模 式下操作,該遠端SHDSL收發器單元經組態以經由該至少 一介面埠、該第一數位用戶線埠及該第二數位用戶線埠發 送及接收乙太網路訊框,其中該遠端SHDSL收發器單元藉 由一對數位用戶線通信地耦接至該中央SHDSL收發器單 26 200926750 元。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通信系統,其中該第一數位 用戶線埠及該第二數位用戶線埠分別包含第一 G. SHDSL埠 及第二G.SHDSL埠,且其中該中央SHDSL收發器單元及 該遠端SHDSL收發器單元各自進一步包含: 一乙太網路交換器,其通信地辆接至該至少一介面 埠,該乙太網路交換器可操作以將乙太網路訊框分割成複 數個時槽;及
    一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其通信地耦接以接收來自該 乙太網路交換器之該等時槽,該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可操 作以基於該第一 G.SHDSL埠及該第二G.SHDSL埠之該可 操作性而將每一時槽導引至該第一 G.SHDSL埠、該第二 G.SHDSL埠中之一者,或該第一 G.SHDSL埠與該第二 G.SHDSL埠兩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通信系統,其中該中央 SHDSL收發器單元及該遠端SHDSL收發器單元各自進一步 包含: 一第一 G.SHDSL晶片組,其經組態以監視該第一 G.SHDSL 埠;及 一第二G.SHDSL晶片組,其經組態以監視該第二 G.SHDSL 埠, 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經組態以接收來自該第一 G.SHDSL晶片組之指示該第一 G.SHDSL埠之該可操作性的 資訊,經組態以接收來自該第二G.SHDSL晶片組之指示該 27 200926750 第二G.SHDSL琿之該可操作性的資訊,且經組態以基於指 示該第一 G.SHDSL埠及該第二G.SHDSL埠之該可操作性 的該資訊而將指令發送至該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通信系統,其進一步包含 對通L地耦接s玄中央SHDSL收發器單元至該遠端shdsl 收發器單元之數位用戶線。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通信系統,其中該至少一 通信單元經組態以在該第一數位用戶線埠及該第二數位用 戶線埠中之該失敗者上之通信恢復時從纟1 + 1 #護模式下 發送時槽切換至在雙對模式下發送時槽。 12‘一種用以保護一數位用戶線系統上之乙太網路資料 的方法’該方法包含: 當在-對數位用戶線中之一線上谓測到一故障時,自 雙對模式時槽映射切換至1 + 1時槽映射。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該故障被校正時,自】〗拉 〇 1+1時槽映射切換至雙對模式 %槽映射。 14.如肀請專利範圍第12項 -‘,、用層處辨識一通信地耦接至該 SHDSL收發器單元之雙對模式操作4 線之 響應於辨識-通信地轉接至該對數位用戶線之S 收發器單元之該雙對模式接 . 0 /踅耵犋式刼作,在實體層上在 操作該SHDSL·收發器單元。 x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方法, 項(万去,其中在該實體層上 28 200926750 在單對模式下操作該shd 戶線中之竽笙括 贫器早疋包含在該對數位用 時槽。 雙對模式時槽映射來映射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 在單射模其中在該實體層上 在皁對模式下操作該SH 數位用戶線中之該等線中之二早…步包含在該對 映射來映射時槽。、一者不可操作時根據一⑴對 ❹ 17.:申請專利範圍第U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中;將乙太網路訊框囊封於一高階資料鍵路控制訊框 將該高階資料鏈路控制訊框分割成時槽· 將該等時槽插入於一數位用戶線訊框中;及 將該訊框自一通信地耦接至該對數位用 G.SHDSL埠發送。 琢t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進— 〇 測在該等G.SHDSL埠之一者中的一失敗。 19. 一種用以保護一數位用自綠;L 数位用戶線系統上之乙太網路資料 的方法,該方法包含: 1 當該數位用戶、線系統中之線可操作時根據一雙對 時槽映射來映射時槽; & 當判定該對數位用戶線中之該等線中一 〜 百不可操作 時自雙對模式時槽映射切換至1 + 1映射;及 、 當該對數位用戶線中之該等線中之一者不可操 據一 1 + 1對映射來映射時槽。 29 200926750 * 2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方法,其進—步包含·· 當判定該對數位用戶線中之該等線兩者均可操作時自 1 + 1對映射切換至雙對模式時槽映射。 2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將乙太網路訊框囊封於高階資料鏈路控制訊框中; 將該等高階資料鏈路控制訊框分割成時槽; 將該等時槽插入於一數位用戶線訊框中;及 ㈣數位用戶線訊框自—通信地粞接至該對數位用戶 ^ 線中一線之G.SHDSL埠發送。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偵測 在一 GLSHDSL埠中的一失敗。 2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辨識在該數位用戶線系統中一 811]〇乩收發器單元之雙 對模式操作;及 響應於辨識該SHDSL收發器單元之該雙對模式操作, ❹ 在實體層上在單對模式下操作該SHDSL收發器單元。 24 _—種通信單元,其包含: 至少一介面埠,其經組態以發送及接收乙太網路訊框; 一第一埠’其通信地耦接至一對數位用戶線中之一第 一線; 一第一蜂’其通信地耦接至一對數位用戶線中之一第 —、線, 一第一晶片組,其經組態以監視該第一埠; 一第二晶片組,其經組態以監視該第二埠;及 30 200926750 中央處理單儿,其經組態以接收來自該第一晶片組 :該第一埠之可操作性的資訊,經組態以接收來自該 第:晶片組之指示該第二埠之可操作性的資訊,且經組態 以f於指示該第一蜂及該第二蜂之該可操作性的該資訊而 將指令發送至一現場可程式化閑陣列,其中該通信單元在 =體層上在單對模式下操作,纟中乙太網路資料在該第 - i及该第二埠中之一者為不可操作時不丢失。 Ο 2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通信單元,其中 該第一埠為一第一 G.SHDSL埠; 該第二埠為一第二G.SHDSL埠; 該第-晶片組為一第一 G.SHDSWs片組;及 該第二晶片組為一第二G SHDSL晶片組。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通信單元,其進一步包 含: 該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經組態以在該第—g _sl淳 及該第二G.SHDSL料操作時根據—雙龍式時槽映射來 映射複數個時槽,且經組態以在該第—槔或該第二淳中之 一者不可操作時根據一 1 + 1時槽映射來映射複數個時槽。 2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通信單元,其進一步包 含: ° 一乙太網路交換器,其通信地耦接至該至少一介面 埠,該乙太網路交換器可操作以將一乙太網路訊框分割成 該複數個時槽,且其中該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通信地耦接 以接收來自該乙太網路交換器之該等時槽。 31
TW097138662A 2007-10-08 2008-10-08 在雙對模式下之一良好對運作 TWI4583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7837007P 2007-10-08 2007-10-08
US12/045,368 US7864667B2 (en) 2007-10-08 2008-03-10 One-good-pair operation in dual-pair mod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6750A true TW200926750A (en) 2009-06-16
TWI458328B TWI458328B (zh) 2014-10-21

Family

ID=40523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38662A TWI458328B (zh) 2007-10-08 2008-10-08 在雙對模式下之一良好對運作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864667B2 (zh)
AR (1) AR068752A1 (zh)
BR (1) BRPI0818080A2 (zh)
CL (1) CL2008002985A1 (zh)
CR (1) CR11356A (zh)
MX (1) MX2010003796A (zh)
TW (1) TWI458328B (zh)
WO (1) WO20090489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87151B2 (en) 2011-07-20 2014-07-22 Adc Dsl Systems, Inc. N+N protection switching
US9013982B2 (en) 2011-07-20 2015-04-21 Adc Dsl Systems, Inc. M-pair mode protection switch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8221A (en) * 1996-02-05 1999-03-02 Xinex Networks Inc. Network for multimedia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digital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A2287690A1 (en) * 1998-12-07 2000-06-0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channels
US6810041B2 (en) * 2001-07-13 2004-10-26 Adc Dsl Systems, Inc. Integrated access device
KR100424457B1 (ko) * 2001-08-29 2004-03-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가입자 회선 가입자측 단말장치의 인터넷 프로토콜패킷 필터링방법
US7088742B2 (en) * 2001-11-09 2006-08-08 Adc Dsl Systems, Inc.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of traffic from multipl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US7443789B2 (en) 2001-11-21 2008-10-28 Adc Dsl Systems, Inc. Protection switching mechanism
US20040125809A1 (en) * 2002-12-31 2004-07-01 Jeng Jack Ing Ethernet interface over ATM Cell, UTOPIA xDSL in single and multiple channels converter/bridge on a single chip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20060291500A1 (en) 2005-06-03 2006-12-28 Adc Dsl Systems, Inc. Non-intrusive transmit adjustment contr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R068752A1 (es) 2009-12-02
WO2009048912A1 (en) 2009-04-16
TWI458328B (zh) 2014-10-21
CL2008002985A1 (es) 2009-08-14
US20090092149A1 (en) 2009-04-09
BRPI0818080A2 (pt) 2017-05-16
CR11356A (es) 2010-06-30
US7864667B2 (en) 2011-01-04
MX2010003796A (es) 2010-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49112B1 (ko) 패킷 교환 통신 시스템
JP4499089B2 (ja) デジタル加入者線アクセス・マルチプレクサのスタッキング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030118039A1 (en) Gateway
AU2005202915A1 (en) Multi-node system, internodal crossbar switch, node and medium embodying program
CN1848714B (zh) 通过网元双归属与环网保护结合实现网络保护的方法
US20020021661A1 (en) Standby redundancy in IMA
CN109586864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684953A (zh) 避免多连接到vpls传输网的以太网环路中流量损失方法、装置
WO2011106975A1 (zh) 一种实现传输设备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和系统
JPH02290343A (ja) ディジタル・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低速チャネルの時間インターリーブ多重化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4523168A (ja) データ伝送信号内のマルチプロトコル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TW200926750A (en) One-good-pair operation in dual-pair mode
JP2960818B2 (ja) プロセッサのリセット方式
JP2002504793A (ja) 仮想接続の保護切替
US6298040B1 (en) Data link layer processor system for a local exchange system
Cisco Interface Commands
Cisco Interface Commands
Cisco Interface Commands
Cisco Interface Commands
Cisco Interface Commands
Cisco Interface Commands
Cisco Interface Commands
Cisco D4 Carrier Cisco 90i - IDSL Channel Unit (Practice)
US20110134750A1 (en) Crossover operation in a 1+1 protection switching environment
KR100237469B1 (ko) 광가입자시스템의 주제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