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24968A - Functional foam structure composite fabric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Functional foam structure composite fabric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24968A
TW200924968A TW96147126A TW96147126A TW200924968A TW 200924968 A TW200924968 A TW 200924968A TW 96147126 A TW96147126 A TW 96147126A TW 96147126 A TW96147126 A TW 96147126A TW 200924968 A TW200924968 A TW 20092496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unctional
foam
fabric
activated carb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47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Yung Huang
Shi-Yang Chen
Shih-Chang Chuang
Original Assignee
Everest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est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est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TW96147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0924968A/zh
Publication of TW200924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4968A/zh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Description

20092496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功能性泡沫複合織物及其製作方 法,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利用兩發泡層包覆住至少一功能 性物質層之複合織物。 【先前技術】 隨著科技之進步,人們對健康、舒適性的要求愈來 © 愈高,因此對於日常生活之品質也就相對的提高,在衣 物方面,機能性織物也就漸漸的被重視。一般來說,以 前穿在身上的紡織品,其功能皆著重於美觀性與舒適 性,但隨著現代人越來越重視戶外的休閒活動,如打獵 等,常有因流汗而導致穿著時散發出不佳之味道,進而 影響所從事之活動,因此具有除臭功能之織物將可解決 因氣味所引起的問題,故利用添加活性碳於織物結構中 以求吸臭效果,活性碳可以許多型式存在:椰殼層狀活 性碳、球形活性碳、纖維型活性碳以及表面經過化學處 ❹ 理過的活性碳等。其他吸附劑還包含了:矽膠、鋁膠、 活性黏土、沸石和其他具有高比表面積的多孔物質。 而隨著材料科學與工程之發展,活性碳物質已廣泛 地被應用於除臭功能上,習知技術中主要有下列三種方 法: (1) 以除臭或活性碳溶液劑處理基布,此法所製造之 除臭織物,由於其僅具表面處理,因此除臭之效果不 佳及不持久,並且極易因洗滌或摩擦而失去作用。 (2) 將除臭物質混煉入原紗或原棉中再紡織為成 5 200924968 品 惟此法容易因生產製程之缺失,導致除臭物質分 =均,造成所製造之織物可能因分佈不均降低纖維 =物=化性’而且使用時也容易造成除臭纖維 斷裂而污染產品。 ⑺將除臭物質與黏著劑混合,而使除臭物質黏著於 織物上,由於除臭物質被黏著劑所包覆,因此其除臭 性能差,且不耐洗務及吸附性差。 、 ❹ ❹ 因此如何製作出具有高效率除臭魏、耐洗條 =性及可具多功能性之布料,實是—個亟待解決之問 有鑑於習知技藝之各項問題,為了能夠兼顧解決 本發明人基於多年研究開發與諸多實務經:顧= 種功能性泡沫結構複合織物及其製作方法,以作 善上述缺點之實現方式與依據。 〃、文 【發明内容】 一種功能性之 且吸附性較差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就是在提供 泡沫結構複合織物,以解決前述不耐洗滌 之問題。 、 本發明係提出一種功能性泡沐 根據本發明之目的, 結構複合織物,其包含有 一第一基布層; '一第二基布層; 一基布裡層,介於第 一第一發泡層,係塗佈於第 一基布層與第二基布層之間; -第二發泡層’係塗佈於第二基布裡層,介於第 6 200924968 一基布層與第二基布層之間;以及 至少一功能性物質層,其係喷灑或塗佈於第一 裡層广間,藉由第-發泡層與第二 構複1織^免卜功能性物質層脫離功能性泡朱結 之贺本=更提H力能性料結構複合織物 n’包含提供一高分子聚合物、一第一基布層、 ❹ ❹ 行及至少一功能性物質’對高分子聚合物進 =發練序,將南分子聚合物塗佈於第—基布層之 m一發泡層,及塗佈於第二基布層之裡層以 形成一第二發泡層,接著將至少一功能性物質喷灑 佈於第-發泡層之表面,再將第—泡珠層内側之第二 布層貼合於第二泡沫層内侧之第二基布層,最後使 性泡沫結構複合織物結構進行一乾燥程序及一 程序。 王口心玉 茲為使貴審查委員對本發明之技術特徵及所達到 之功效有更進-步之瞭解與認識,謹佐以較佳之實施例 及配合詳細之說明如後。 【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示,說明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 功旎性泡珠結構複合織物,為使便於理解,下述實施例 中之相同元件係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請參閱第1圖,其係為本發明之功能性泡沫結構之 =面圖。圖中,本發明之至少一功能性物質層以一活性 碳粒子12來實施,而發泡層以經聚氨酯發泡層u來實 7 200924968 於高分子組成物具有敏密孔洞13可提供較細小 透但此敏密孔洞13在高分子層中為一不規則 之分佈、’提供-種類似可呼吸或可透氣的效果,使臭味 =子可透過緻密孔洞13進入本發明之結構中,而活性碳 粒子12由於無法通過緻密孔洞13,因此在重複使用過程 中也不會因為洗滌而使活性碳粒子12漸漸流失,而且由 於添加活性碳粒子比率12對織物本身並不造成影響,因 此可大幅提高活性碳粒子12之含量,使除臭效果更為顯 λ 著。 © 此外,由於兩層發泡層之包覆,更可在此結構申添 加入其他功能性物質層,如可添加入至少一種具有抗 菌、遠紅外線、抗電磁波或蓄熱保溫等之功能性物質層, 而此功能性物質層更可為一粉末狀、粒狀、片狀或塊狀 物質。 請參閱第2圖,其係為本發明之功能性泡沫之立體 結構示意圖。圖中’本發明之至少一功能性物質層以一 活性碳粒子22來實施,而發泡層以聚氨酯發泡層21來 © 實施’而利用此圖可觀察到緻密孔洞23於此聚氨酯發泡 層21中不規則之分布’其緻密孔洞23係由於聚氨酯層 於發泡過程中所產生。此外,由於兩層發泡層之包覆, 更可在此結構中添加入其他功能性物質層,如可添加入 至少一種具有抗菌、遠紅外線、抗電磁波或蓄熱保溫等 之功能性物質層,而此功能性物質層更可為一粉末狀、 粒狀、片狀、塊狀或網狀物質。 8 200924968 請參閱第3圖,I後* 製作方法步驟流程圖。為本發明之功能性泡沐結構之 步驟31:提供一高 ^ 基布層及至少-功能性物質子層聚口物第一基布層、第二 聚乙Ϊ中:ί子聚合物係可為-聚氨酯物、聚笨乙烯、 樹脂、脲甲丁二婦-苯乙婦矣聚物、紛搭 r而第一基布;與第 層 〇 :末:織::不織布,而至少物=可: ίίί能性物質為粉狀時’將其添加到高分子 為功能性物質之粒徑太細而被完全包覆在 其中,而喪失或減少其功能性,故若以兩 ,層夾帶其中將有助於功能性物質層 ^中至少一功能性物質層係可為一具有除臭、抗 ❹菌、遠紅外線、抗電磁波或蓄熱保溫等之功能性物質層。 此功能性物質若為竹炭則包含有遠紅外線功能及負離子 等保健功能,若為礦物質則同樣具備有遠紅外線及保溫 之功此,若為紹粉則具有抗熱幅射之功能,若為PCM(一 相變化材料)則具備有溫度調節之功能,且因泡沫因其孔 /同之關係使其具有保溫的功能更可增加PCM溫度調節作 用之時間與功效。 步驟32 :對高分子聚合物進行一發泡程序; 其中第一發泡層及第二發泡層係可為一高分子聚合 物所組成,其可為一聚氨酯物、聚苯乙烯、聚乙烯、聚 9 200924968 氣乙烯、丙烯腈_丁二烯_苯乙烯共聚物、酚醛樹脂、脲甲 醛樹脂、環氧樹脂、聚醯亞胺或聚有機硅氧烷。 而發泡程序係可為一物理發泡過程,首先將一已調 好成分比例之高分子聚合物經機械攪拌,利用機械攪拌 的過程將空氣打入聚合物高分子中使此高分子聚合物成 核狀’發泡至適當發泡比例即可。 、,步驟33 :將高分子聚合物塗佈於第一基布層之裡層 ❹ ❹ 士、形f ’發’包層,及塗饰於第二基布層之裡層以形 成一第二發泡層; 步驟34 :將至少一功能性物質噴灑或塗佈於第一 泡層之表面; 方々ίί,將此至少—功能性物質可利用㈣或塗佈的 性Ϊ ί ί 一發泡層之内層,例如此至少-功能 ^物質為-粉末狀,即可利用灑粉的方式散佈於發泡層 而在進行此步驟時,必須在第一發泡 匕乾燥前完成,藉由固化乾燥前貼附於;一發 燥㊁ίΐί面,使第一發泡層與第二發泡層在未固化乾 黏著劑之成目合之目的’並可省去利用 二泡-基布層貼合於第 程序:驟壓36合::二能性泡泳結構複 接著’使此功能性料結構複合織物進行—乾燥程 200924968 序如置入烘箱烘乾,再利用使此結構進行一壓合動作使 此複合結構更加密合,最後以定型機使此功能性泡沫結 構複合織物定型。 以下之實施例之功能性物質層以活性碳來實施,並 利用亞甲基藍溶液測試不同粒徑(大:丨lmm;中:〇 6mm; ^ 〇.3mm)及不同含量(2.5g、h5g、〇 5g)之活性碳之吸附 能力實驗。而活性碳之所以可以吸附溶液中的亞甲基藍 是因為活性碳内部構造具有非常多的孔洞結構,這些孔 ❹ 洞是位於活性碳的顆粒内部,而孔洞的表面上有基團可 使亞甲基藍吸附於其上,因此使亞甲基藍溶液顏色逐漸 褪色形成淡藍色或接近無色。 由於亞甲基藍在不同濃度下會有顏色深淺的不同, 所以我們可以顏色深淺度(即色度)為橫座標,濃度為縱座 標作圖,可得到濃度與色度之間為一線性關係之方程式 為: 濃度(%) = K X色度 ❹ 其中,K為此關係式之斜率,根據此關係式,可以 利用顏色深淺也就是色度來求得溶液之濃度。 請參閱第4圖,其係為繪示本發明之功能性泡沫結 構複合織物之不同粒徑之活性碳比較圖。其為利用不同 粒徑的活性碳:粒徑大(粒徑:M mm)之活性碳以「令」 來代表’而粒徑中(粒控·· 0.6 mm)之活性碳以「_」來代 表’而粒徑小(粒徑:〇.3mm)之活性碳以「▲」來代表。 此實施例係將質量皆為2.5克,不同粒徑的活性碳:大(粒 徑:1.1 mm)、中(粒徑:〇·6 mm)、小(粒徑:〇.3mm)分 別放到起始體積百分濃度皆為10%的亞基藍溶液中,並 11 200924968 每隔 0 ' 5、10、20、30、45、60、90、120、150、18〇 分鐘觀察與記錄亞甲基藍溶液的顏色,並根據實驗結果 作成第4圖。 圖中,可以看到粒徑大之活性碳在經過了 18〇分鐘 之後的吸附性測試後,使亞曱基藍的濃度由丨〇wt%降到 了 5wt%,而粒徑中之活性碳則降到了 4wt%,而粒徑小 之活性碳則降到了接近0wt%,亦即接近無色。因此我們 可以發現活性碳的粒徑越小,吸附溶液中的亞甲基藍越 ❹ 多,由於表面積會影響吸附速率。因為在相同質量下, 活性碳的粒徑越小,代表表面積越大,而表面積越大會 導致活性碳與亞曱基藍溶液接觸的機會增多,所以粒徑 越小的活性碳吸附亞甲基藍溶液會較多。 ,請參閱第5圖,其係繪示為本發明之功能性泡沫結 構,合織物之不同含量之活性碳比較圖。其為利用不同 重篁活性奴的吸附實驗:將粒裡為大(粒徑:1丨mm),質 量分別為2.5克的活性碳以「♦」來代表、15克的活性 碳以「_」來代表、0.5克的活性碳以「▲」來代表,其 ° 分別放,起始體積百分濃度皆為10〇/〇的亞曱基藍溶液 中’並母隔 〇、5、1〇、20、30、45、60、90、120、150、 180分鐘觀察與記錄亞甲基藍的顏色變化,並根據實驗結 果作成第5圖。 由圖中得知,不論活性碳的重量為何,亞甲基藍溶 液的濃度曲線都是隨著時間的增加而逐漸遞減,而此現 象^在實驗進行的過程中,可明顯觀察到溶液的顏色有 隨著時間增加而慢慢變淺的趨勢。圖中,可以看到質量 為2.5克的活性碳在經過了 18〇分鐘之後的吸附性測試 12 200924968 後,使亞甲基藍的濃度由l〇wt%降到了 5wt%,而質量為 1.5克的活性碳在經過了 180分鐘之後的吸附性測試後, 使亞甲基藍的濃度由10wt°/〇降到了 7wt%,而質量為0.5 克的活性碳在經過了 180分鐘之後的吸附性測試後,使 亞甲基藍的濃度由l〇wt%降到了 8.5wt%。因此可以發現 到活性碳的重量越高,所能吸附溶液中的亞曱基藍越 多,這是因為活性碳越多時,活性碳可提供亞曱基藍進 行吸附的位置將會越多,所以溶液中更多的亞甲基藍會 _ 被吸附到活性碳内部表面,因此溶液顏色將會更淺。 〇 活性碳優異的吸附效果是因為其具有高度發達的孔 隙構造。本發明利用兩層高分子發泡層包覆,由於高分 子發泡層具有緻密之孔洞,因此可以粒徑較小之活性碳 來實施,也由於高分子發泡層之包覆,使得織物在經過 洗滌後,活性碳也不會因此而流失,也就可以添加更高 比例之活性碳,以提昇織物之除臭效能。 請參閱第6圖,其係繪示為本發明之功能性泡沫結 構複合織物之示意圖。圖中,其包含有一第一基布層61、 ® —第二基布層62、一第一發泡層63、一第二發泡層64 及一功能性物質層65。其中此第一發泡層63及第二發泡 層64係鋪設於第一基布層61與第二基布層62之間,而 第一發泡層63與第二發泡層64提供包覆此功能性物質 層65。 請參閱第7圖,其係繪示為本發明之功能性泡沫結 構複合織物之四氯化碳飽和吸附曲線圖。將本發明之功 能性泡沫結構複合織物之樣品送交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進行ASTM D3467-94(美國材料試驗協會活性碳的四氣 13 200924968 中檨=法)測試’測試方法為在-密閉空間 為:加4克活性碳泡沫結構複合織物之對定量 碳之吸附率測試,試驗結果此複合織物 的四氣化奴吸附率在吸附時間三十分鐘 算在每平方米功能性泡珠複合織物;吸: 四氯化♦的吸附重量則增加了 69.16g。 Ο Ο 所述,更可在本發明之織物中添加人其他功能 性物質層,以使織物增加更多功能以符合現今對生活品 質之需求’如可添加入至少一種具有抗菌、遠紅外線、 抗電磁波或蓄熱保溫等之功能性物質 質層更可為-粉狀、粒狀、片狀、塊狀或網狀 由兩層發泡狀包覆’使得織物在經過洗狀後,所^ 覆之功能性物質層不會因此而流失,故可添加較高含量 之功能性物制,讀昇功驗料結構複合織物 果。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 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 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功能性泡沫結構複合織物之剖面 TSI · 圆, 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功能性泡,沫之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功能性泡沫結構之製作方&步驟 流程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功能性泡沫結構複合織物之不同 粒徑之活性碳比較圖; 200924968 第5圖係為本發明之功能性泡沫結構複合織物之不同 含量之活性碳比較圖; 第6圖係為本發明之功能性泡沫結構複合織物之示意 圖;以及 第7圖係為本發明之功能性泡沫結構複合織物之四氯 化碳飽和吸附曲線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 ❹ 12 聚氨酯發泡層; 活性碳粒子; 13 緻密孔洞; 21 聚氣醋發泡層; 22 活性碳粒子; 23 緻密孔洞; 31〜36 :步驟流程簡單說明; 61 第一基布層; 62 第二基布層; ^ 63 64 第一發泡層; 第二發泡層;以及 65 功能性物質層。 15

Claims (1)

  1. 200924968 、申請專利範圍: 一種3能性泡沫結構複合織物,其包含有: -第-基布層; 第一基布層; 第基布層之裡層,介於該 Ο 1、 4 e 於^,裡層’介 層之^ 層’其係錢或塗佈於該第一發泡 3二/泡層之内層之間,藉由該第一發泡 與該第—發泡層之包覆 脫離該功能性料結構複合織物。7力^物質層 ί申1項所述之功能性泡沫結構複合織 物其中該功此性物質層可為一除臭物質。 ^申明專利㈣第2項所述之功能性泡料構複 物,其中該除臭物質可為一多孔性含碳物質。σ =申清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功能性泡沐結構複合 物,其中該多孔性含碳物質係可為椰殼活性碳 媒 質活性碳粉、木質活性碳粉、竹碳粉及其他 、 粉狀物質等。 關^碳 如申請專利範㈣1項所述之功能性Κ结 物,其中該第一基布層係可為一編織布、針 :承 織布或不織布等。 》 '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功能性泡沫結構複合 物’其中該第一基布層係可為一編織布、針織布 織布或不織布等。 °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功能性泡沫結構複人織 16 6 200924968 8、 ί由1中击該第一發泡層係可為-高分子聚合物所組成。 物i'd1,所述之功能性泡沐結構複合織 9、 如申於m 為一高分子聚合物所組成。 月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功能性泡沫結構複合織 ,其中該高分子聚合物係可為一聚氨酯物、聚苯乙 ’、聚乙烯、聚氣乙烯、丙烯腈_丁二烯_苯乙烯共聚物、 硅脂、甲醛樹脂、環氧樹脂、聚醯亞胺或聚有機 ❹1〇、私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功能性泡沫結構複合織 物’其中該高分子聚合物係可為_聚氨s旨物、聚苯乙 歸、聚乙烯、聚氣乙烯、丙烯腈-丁二烯_笨乙烯共聚物、 ,酸樹脂、甲搭樹脂、環氧樹脂、聚酿亞胺或聚有機 硅氧烷。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功能性泡沫結構複合織 物,其中該功能性物質層係可為一粉末狀、粒狀、片 狀、塊狀或網狀。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功能性泡沫結構複合織 © 物,其中該至少一功能性物質層係可為一具有抗菌、、 遠紅外線、抗電磁波或蓄熱保溫等之功能性物質層。 13、 一種功能性薄膜結構,其包含有: 一第一發泡層; 一第二發泡層,係於該第一發泡層之下表面;以及 至少一功能性物質層,其係位於該第一發泡層之下 表面與該第二發泡層之上表面之間,藉由該第一發泡 層與該第二發泡層之包覆避免該至少一功能性物質層 脫離該功能性薄膜結構。 θ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功能性薄膜結構,其 17 200924968 . 中該第一發泡層係可為一高分子聚合物所組成。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功能性薄膜結構,其 中該第二發泡層係可為一高分子聚合物所組成。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功能性薄膜結構,其 中該高分子聚合物係可為一聚氨酯物、聚苯乙烯、聚 乙烯、聚氣乙烯、丙烯腈_丁二烯_苯乙烯共聚物、酚醛 樹脂、甲醛樹脂、環氧樹脂、聚醯亞胺或聚有機硅氧 烧。 Ο 17、如申誚^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功能性織薄膜結構, 1中該尚分子聚合物係可為一聚氨酯物、聚苯乙烯、 聚乙婦、聚氣乙烯、丙稀腈.丁二烯_苯乙婦共聚物、盼 醛樹脂、曱醛樹脂、環氧樹脂、聚醯亞胺或聚有機硅 氧烧。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功能性薄膜結構,其 中該功能性物質層係可為一粉末狀、粒狀、片狀、塊 狀或網狀物質。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功能性薄膜結構,其 ©+該功能性物質層係可為—具有除臭、抗g、遠紅外 線、抗電磁波或蓄熱保溫等之功能性物質層。 2〇 種功忐性泡沫結構複合織物之製作方法,包含: 提供一尚分子聚合物、一第一基布層、一第二基布層 及至少一功能性物質; 對該高分子聚合物進行一發泡程序; 將該高分子聚合物塗佈於該第一基布層之裡層以形 成:第一發泡層,及塗佈於該第二基布層之裡層以形成 一第二發泡層; 將該至少一功能性物質喷灑或塗佈於該第一發泡層 200924968 之表面; 將該第一泡沫層内側之該第一基布層貼合於該第二 泡泳層内侧之該第二基布層;以及 使該功能性泡沫結構複合織物結構進行一乾燥程序 及一壓合定型程序。 21、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2〇項所述之製作方法,其中該高 分子聚合物係可為一聚氨酯物、聚苯乙烯、聚'乙^同 聚氣乙烯、丙烯腈-丁二烯_苯乙烯共聚物、酚醛' ❹22 mi、環氧樹脂、㈣亞胺或聚有_氧燒 22、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2〇項所述之製作方法, 23 一可為一編織布、針織布、平織布或不織^。 23、 一如^利申請範圍第Μ項所述之製作方法,其中織 24 一:直可為一編織布、針織布、平織布或不:右 24、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2〇項所述之製作 飞不織布。 能性物質層係可為_粉末狀、粒狀 壯’其中該功 狀物質。 、塊狀或網 25、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2〇項所述之製 ❹純物質層係可為—具有除臭、抗g、^ ’其中該功 電磁波或蓄熱保溫等之功能性物質層。%x外線、抗 19
TW96147126A 2007-12-10 2007-12-10 Functional foam structure composite fabric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W200924968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47126A TW200924968A (en) 2007-12-10 2007-12-10 Functional foam structure composite fabric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47126A TW200924968A (en) 2007-12-10 2007-12-10 Functional foam structure composite fabric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4968A true TW200924968A (en) 2009-06-16

Family

ID=44729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47126A TW200924968A (en) 2007-12-10 2007-12-10 Functional foam structure composite fabric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092496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3083B (zh) * 2009-08-06 2013-01-21 Singtex Ind Co Ltd 具透氣及吸附之多孔性材料紡織品及其製備方法
TWI418583B (zh) * 2011-06-17 2013-12-11 Everest Textile Co Ltd Preparation of Highly Resistant Water - borne Polyurethane Foam Fil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3083B (zh) * 2009-08-06 2013-01-21 Singtex Ind Co Ltd 具透氣及吸附之多孔性材料紡織品及其製備方法
TWI418583B (zh) * 2011-06-17 2013-12-11 Everest Textile Co Ltd Preparation of Highly Resistant Water - borne Polyurethane Foam Fil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Methylene blue adsorption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loofah sponge-based porous carbons
Srivastava et al. 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for adsorption of dye on Neem bark and mango bark powder
KR101162113B1 (ko) 수착 필터 재료 및 그것의 용도
JP3728475B2 (ja) 除塵フィルターの機能を有する吸着材
TWI383083B (zh) 具透氣及吸附之多孔性材料紡織品及其製備方法
KR20050023299A (ko) 캡슐화된 활성 입자 및 이를 제조 및 사용하는 방법
CN107096512A (zh) 一种甲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TW201302181A (zh) 具有遮蓋粉末之多孔性顆粒及其製造與使用方法
CN102776789B (zh) 一种活性炭印花涂层或覆膜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JPH04323007A (ja) 吸着性フィルター
TW200924968A (en) Functional foam structure composite fabric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3418344A (zh) 纳米氧化锌蜂窝型净化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WO2013157156A1 (ja) 多層シート、それを備える保温用構造物及び多層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3953671B2 (ja) 活性化木炭の製造方法
CN105498693B (zh) 一种含活性炭的针织基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05701A (zh) 一种可以去除甲醛的墙面装饰材料
WO2005118278A2 (en) Treated activated carbon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JP2007131529A (ja) 活性化木炭の製造方法
TW201328874A (zh) 具防絨、透氣及吸附之多孔性材料紡織品及其製備方法
CN105964220B (zh) 空气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空气净化模块
JP2014012236A (ja) 吸着ボード
CN209274084U (zh) 汽车内饰用面层
JP4571723B2 (ja) 木炭担持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H04285006A (ja) 活性炭粒子の製法
CN108909076A (zh) 汽车内饰用面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