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10774A - Method for gain error estimation in an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nd module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gain error estimation in an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nd module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10774A
TW200910774A TW097129826A TW97129826A TW200910774A TW 200910774 A TW200910774 A TW 200910774A TW 097129826 A TW097129826 A TW 097129826A TW 97129826 A TW97129826 A TW 97129826A TW 200910774 A TW200910774 A TW 2009107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in error
series
value
values
ga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9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Hsuan Tu
Yi-Fu Chen
Kang-Wei Hsueh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10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077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00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Digital/analogue conversion
    • H03M1/10Calibration or testing
    • H03M1/1009Calibration
    • H03M1/1033Calibration over the full range of the converter, e.g. for correcting differential non-linearit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00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Digital/analogue conversion
    • H03M1/12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H03M1/14Conversion in steps with each step involving the same or a different conversion means and delivering more than one bit
    • H03M1/16Conversion in steps with each step involving the same or a different conversion means and delivering more than one bit with scale factor modification, i.e. by changing the amplification between the steps
    • H03M1/164Conversion in steps with each step involving the same or a different conversion means and delivering more than one bit with scale factor modification, i.e. by changing the amplification between the steps the steps being performed sequentially in series-connected stages

Description

20091077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類比至數位轉換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特別是有關於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增益誤差 估測(gain error estimation)。 【先前技術】 請參閲第1圖,第1圖係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pipelined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100 之簡要方框 示意圖。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100將類比輸入信號 Vin轉換為數位轉換信號Dcut,以作爲其輸出信號。管線 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100包含增益誤差估測模組11〇以 及相串接的Μ個管線級101〜10M。第一管線級1〇1自類 比輸入信號Vin導出數位輸出值d〇i,並產生剩餘信號 (residual signal) R〗來指示類比輸入信號vin與數位輸 出值dol之間的差異。接著管線級102〜10M自其前序級 101~10(M-1)分別接收剩餘信號R广Rm_i以作爲其輸入信 號,並且分別自其輸入信號中導出數位輸出值 d〇2〜doM。因此,管線級1〇2〜1〇(Μ-1)亦分別產生剩餘信號 R2〜Rm-Ι來指示其輸入信號Ri〜Rm-2與數位輸出值 d〇2〜之間的差異。接著增益誤差估測模組1 1 0依據 管線級101〜10M之數位輸出值dcdw來計算數位轉換 信號Dout,以作爲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1〇〇之輸出信 號。 0758-A33128TWF;MTKI-07-093 6 200910774 在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100中,當前管線級之 剩餘信號作爲輸入信號輸出至下一管線級之前,剩餘信 號由放大器依據當前管線級之預設增益來放大。參閱第 2A圖,第2A圖係第k級管線級200之簡要方框圖。第 k級管線級200包含子類比至數位轉換器(sub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202,子數位至類比轉換器 (sub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204,運算器 206 以及 放大器208。子類比至數位轉換器202首先將第k級管線 級200之前序管線級,亦即第(k-Ι)級管線級之剩餘信號 Rkd從類比轉換至數位,以得到數位輸出值da。接著子 數位至類比轉換器204將數位輸出值dok自數位轉換至類 比,以得到信號Xk。接著運算器206自剩餘信號Rw減 去信號Xk以獲得信號Yk,來指示輸入信號Rk-i與數位輸 出值dok之間的差異。放大器208依據預設增益G來放大 信號Yk以獲得當前管線級200之剩餘信號Rk。 儘管在上述方法中,預設增益G為預設的常數,但 放大器208之實際增益會隨溫度的變化以及電路製造變 化而有所偏移於預設增益G。實際增益與預設增益之間 的差異係管線級之增益誤差。當當前管線級之實際增益 偏移於預設增益,此時增益誤差產生,並且當前管線級 輸出剩餘信號中會具有放大誤差,這將導致後續管線級 之數位輸出值產生誤差。因此,增益誤差估測模組110 必須估測增益誤差並且依據增益誤差校正數位轉換信號 Dout。否貝丨J,將影響數位轉換信號Dout之準確度與解析率 0758-A33128TWF;MTKI-07-093 7 200910774 (resolution )。 在第1圖中,增益誤差估測模組11〇爲了估測第一 管線級1G1之增益誤差,而對第—管線級ΐ()ι應用一系 列的校正碼(贈eetiGn number)。請參閲第2B圖第 2 B圖係進行增益誤差估測之目標管線級細之簡要方框 示意圖。以下’以目標管線級250作為第-管線級1〇1 來進行簡要説明。除了子類比至數位轉換器252、子數位 至類比轉換器254、運算器256、放大器258以外,目標 管線級250更包含加法器(adde〇如,用來將校正碼s 與數位輸出值dQl相加以獲得信號&。然後,子數位至類 比轉換②2M將信號Zl進行數位至類比轉換以獲得信號 X!’接著運算器256自經取樣/儲存電路^㈣㈣㈣ circuit) 264處理之輸入信號%減去信號&以獲得信號 Yl,並且放大器258放大信K以獲得目標管線級250 =剩餘信號Rl。因此,剩餘信號〜與管線級1G1之後續 管線級102〜10M之數你齡1 . ' ^ 义数位輸出值d〇2〜d〇M亦受到校正碼s 由於數位輸出值d。2〜d〇M受到校正;5馬s變化的影響, 增益誤差估測模組n〇依據數位輸出與校正曰碼 8估測目標管線級HH之增益誤差值。參閲g i圖與第 2B圖,可得出如下公式: ⑴ G為管線 ,s係應用 (K -收…㈣ 乂 ^ + <3#-3+.. ·+、 其中vin為目標管線級1〇1之輸入信號 級101〜1〇M之預設增益,Μ為管線級之數目 0758-Α33128TWF;MTKI-〇7-〇93 8 200910774 於目標管線級之校正碼, .α ^ ^ ώ ^ ^ ^ . 並且ε為目標官線級1 〇〗之增 应系差值。同時,自蓉4 h、 F Ί/ ㈢寺式(J)可獲得等式(2) ·· ^ S S~(<d〇{+s>i + d〇2G'l+d<)2G-2+- + doMG-{M-l) 話 式^)除^校正碼S並且取Ν個樣本平均的 可獲得如下等式(3): N- .1 ^ ^l^]=N^n] ^ + ⑷· G-2 + · · · +《心· G餐〇 (3) 由於當樣本總數N足夠大時,蛣為與蛣繁 f ’所以,增益誤差估測模、组11〇可以依據等式⑴對大 1的增盈誤差估測值v[n]進行 1。1之增益誤差值,。 獲侍目標官線級 因此,依據等式(3) ’增益誤差估測模组11〇首先 计异對應於樣本數η之增益誤差估測值V㈤,然後,對 益誤差估測值V[n]進行平均以獲得目標管線級 之曰A差值。爲了增加數位轉換信號〇_之有效位 兀數(effective number of bits,EN〇B),需要平均的辦益 誤差估測值♦]之數量N必須足夠大,以健增益^差 值ε之解析率高於預設閾值(threshGld)。增益誤差估測 模組11G因此需要大量的記憶體空間以儲存大量 誤差估測值v[n]。 請參閲第3圖,第3圖係習知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 換器之增益誤差估測模組3〇〇之一部份之方框示意圖。
習知增益誤差估測模組300包含關聯模組(corrH 0758-A33128TWF;MTKI-07-093 200910774 m〇dule) 302、累積模組(accumulation module) 304 以 ,估測誤差模組(estimateerrorm〇dule) 306。爲了估測 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目標管線級之增益誤差值/,、 增益誤差估測模組300首先藉由如下算法依據管線式類 ,至數位轉換器之管線級之數位輸出值導出一系列的計 算值: = da][ή] + S[n] + djn]x G'1 + do3[n] x G'2 + · ·. +d〇M[n] x ^ 甘士、 , (4) ,、中n為樣本數,s[n]為校正碼,M為管線式類比 至數位轉㈣之管線級數量,G為管線級之預設增益, ‘[η]為目標管線級之數位輸出值,並且、
Un]、...、dQM[n]為目標管線級之後續管線級之數 出值。 j 接著關聯模組302依據如下算法將一系列的校正碼 s[n]與目標官線級之計算值u[幻進行關聯性運算,以產生 相對應於,本數n之―系列增益誤差估測值 s[n]; (5) 其中η為樣本數。 二接著累積模組304累積關聯模組302產生之Ν個增 益誤差估測值ν[η],以獲得累積值。_,估測誤差^ 組306將累積值除以Ν,以獲得目標管線級之一系列辩 f誤差值^。因此,增益誤差值^於-系列增益誤i 測值V[n]之平均值。具體來説,累積模組3〇4與估 誤差模^306依據如下公式產生增益誤差值^ : ε=τρΣν[”] 0758-A33128TWF;MTKI-07-093 200910774 其中N為將增益誤差估測值進行平均的數量。 然m ’習知增益誤差估測模組細 體空間來儲存待平均的增益誤差估測值•心 二:,差等值式(6)中數量N必須要足夠大二 這將二要r均ΓΓ益誤差估測值v[n], 個°己隐體早兀。所需的記憶體空間增加了且 硬差估測模組卿之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辦加了誤差估測值咖佔用的大量記憶體空間 二數位轉換器100之製造成本。因此, 城施?用較少的記憶體空間即能夠估測類比至數 位轉換盗之增益誤差的方法。 数 【發明内容】 爲了解決白知技術中需要利用較大的記 估測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增益誤差的技術問題,本= 提供-種類比至數位轉換器增益誤差估測方法以及η 誤差估測模組。 a夏 w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其提供-種類比至數位轉 換器之增益誤差估測方法,其中類比至數位轉換器包含 多個級,該方法包含m校正碼與―系列計算值 進仃關聯性運算’以產生—系列增益誤差估測值,其中 校正碼係應用於自該多㈣選擇之目標級,計算值係依 據該多個級之數位輸出值產生;將增益誤差估測值鄉 正係數相乘’以獲得第一值;將先前增益誤差值幻減 0758-A33128TWF;MTKI-07-093 11 200910774 去其相應的修正係數相乘, 該系列第二值相對應地相加 以進行增益誤差校正。 以獲得第二值;將第一值與 ’以獲得當前增益誤差值, ,本發明另—實施例,其提供—種增益誤差估測 :、、且’内建於具有多個級之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中,包含·· 對系列杈正碼與一系列計算值進行關聯性 :二ΐ生一系列增益誤差估測值,其中校正碼係應 奴自該夕個級選擇之目標級’計算值係依據該多個級 f位輸出值產生;增益誤差產生模組’耦接至關聯模 •、且,將增益誤差估測值與修正係數相乘,以獲得第一值, f先前增益誤差值與1減去相應的修正係數相乘,以獲 得第二值’將第—值與第二值相對應地相加,以 前增益誤差值,以進行增益誤差校正。 田 “依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其提供一種增益誤差估測 桓組,内建於包含多個級之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模組,對校正碼與—系列計算值進行關聯性 運异’以產生-㈣增益誤差估測值,其中校正碼係應 用於自該多個級選擇之目標級,計算值係依據該多個級 之數位輸出值產生;增益誤差產生模組,每一增益誤差 產生模組耦接至關聯模組,依據多個修正係數之一來加 權增益誤差估測值與先前增益誤差值信號之一,以 增益誤差值㈣其巾之―,並且藉由延制期之一來延 遲增益誤差值㈣H獲得先前增益誤差值信號其 中之一;以及加權模組,依據權重來加權增益誤差值’,、 0758-A33128TWF;MTKI-07-093 12 200910774 以獲得加權增益誤差值供增益誤差校正。 本發明提供增益誤差估測模組以及類比至數位轉換 器增益誤差估測方法依據先前增益誤差值與當前增益誤 差估測值產生當前增益誤差值,從而縮減產生增^差 所需的記憶體空間,而縮減了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硬體 成本。 【實施方式】 配合附圖,透過以下詳細的描述、範例,可更瞭解 本發明所揭露之所有實施例的各個觀點。 爲了縮減產生增益誤差值ε所需的記憶體空間,本 發明提供一種並不直接平均增益誤差估測值vjn]的增兴 誤差估測模組。請參閲第4A圖,第4A圖係依據本發: 一實施例之產生增益誤差值之增益誤差估測模組4⑻之 一部份之簡要方框示意圖。增益誤差估測模組4〇〇包含 關聯模組402與增益誤差產生额侧。增益誤差估測模 組400首先依據等式⑷自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 管線級之數位輸出值導出—系賴計算值。然後, 關聯模組402依據等式(5)將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之目標管線級助之-系列的校正碼_與—系列計算 值咖]進行Μ性運算,以產生u增益誤差估測值 ν[η]。在本實施例中,關聯模組4〇2係乘法器 (multiplier)。 增益铁差產生模組4〇4包含乘法器412與418、加 0758-A33128TWF;MTKI-07-093 13 200910774 法器414以及延遲模組416。假設n為樣本數,乘法器 412首先將一系列增益誤差估測值v[n]與一系列修正係 數(updating parameter ) μ[η]相乘以獲得一系列第一值 a[n]、。乘法器418亦將一系列的先前增益誤差值與 1減去相應的修正係數(丨卞!^])相乘,以獲得一系列第二 值b[n]。然後,加法器414將相對應的一系列第一值 與一系列第二值b[n]相加,以獲得一系列當前增益誤差 值ε[η],供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增益誤差校正。 接著延遲模組416藉由預設周期k來延遲當前增益誤差 值ε[η],以獲得一系列先前增益誤差值s[n_k]並傳送至乘 法器418。在一實施例中,延遲周期k為一個樣本周期。 增益誤差產生模組404依據如下公式產生增益誤差 值 ε[η]: 啦]=♦] ·=+(1—咖])♦-化♦] · νΜ+(1 - .咖一幻 ; (7) ,、中η為樣本數,ε[η]為當前增益誤差值,μ[η]為修 正係數,V[n]為增益誤差估測值,並且.k]為先前增益 誤差值。因此,當則增益誤差值ε[η]包含兩部份:修正 部份a[中刚χν[η]與記憶部份Μη]=(1_μ[η])χε[η_…並 且修正係數刚決定當前增益誤差估測值ν[η]在當前增 益誤差值_中所佔的比例。爲了依據公式⑺產生增 益誤差值ε[η],增益誤差產生模組彻僅需要儲存增益 誤差估測值V[n]與先前增益誤差值ε[η-1],·..,s[n-k]。因 此’增益誤差產生模組4G4僅需要較少的記憶體單元即 可產生蹲益誤差值ε[η]。與習知的需要大約22G個記憶體 0758-A33128TWF;MTKI-07-093 14 200910774 單元以完成增益誤差校正的增益誤差估測模組3〇〇相比 較,增益誤差估測模組4〇〇所需之記憶體空間大幅減少。 第4B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產生增益誤 差值之增益誤差估測模組5〇〇之簡要方框示意圖。增益 誤差估測模組500包含關聯模組5〇2、多個增益誤差產生 模組504、506、…與508,以及加權模組(㈣ module) 510。增益誤差估測模組5〇〇首先依據等式(4) 自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管線級之數位輸出值導出 一系列計算值u[n]。然後,關聯模組5〇2依據等式($ ) 將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目標管線級應用之一系列 的校正碼s[n]與一系列計算值·]進行關聯性運算,以產 生一系列增益誤差估測值v[n]。在本實施例中,關聯模 組502係乘法器。 、 假設增益誤差估測模組5〇〇包含p個增益誤差產生 模組504、506、…、與508。每一增益誤差產生模組5〇4、 5〇6、…、與508之運作與第4A圖所示之增益誤差產生 模組404相似。增益誤差產生模組5〇4、5〇6.....與5〇8 分別具有相對應的修正係數μι[η]、μ2[η]、..、與^㈤, 以及相對應的延遲樣本周期ki、k2、…、kn。在一實?施例 中,延遲樣本周期kl、k2、…、kn彼此不同,並且修正 係數μι[η]、μ2[η]、...、與μΡ[η]亦彼此不同。例如,增益 誤差產生模組504包含乘法器512與518 、加法器514 與延遲模組516。相似地,增益誤差產生模組5〇6包含乘 法器522與528 、加法器524與延遲模組526。增益誤 0758-Α33128TWF;MTKI-07-093 15 200910774 差產生模組508包含乘法器532與538 、加法器534與 延遲模組5 3 6。假設n為樣本數。乘法器5丨2首先將一系\ 列增益誤差估測值v[n]與一系列修正係數…[^相乘以獲 得一系列第一值ai[n]。乘法器518亦將一系列的先前增 益誤差值〇1[1141]與1減去相應的修正係數(1_μι[η])相 乘,以獲得一系列第二值bl[n]。然後,加法器514將相 對應的一系列第一值a1[n]與一系列第二值匕匕]相加,以 獲得一系列當前增益誤差值Cl[n]。接著延遲模組516藉 由預設周期k!來延遲當前增益誤差值Ci[n],以獲得一系 列先前增益誤差值Cl[n-k]並傳送至乘法器518。因此,增 益誤差產生模組504、506、…、與508同時產生多個^ 益誤差值cjn]、c2[n]、…、與Cp[n]。 接著,加權模組510依據權重wl[n]、w2[n]、…、 與wP[n]對增益誤差產生模組504、506、··.、與5〇8產生 之增益誤差值Cl[n]、Μη]、…、與Cp[n]進行加權’其中 權重w〗[n]、、…、與Wp[n]之和可為丨。加權模组 510包含多個乘法器552、554、…、與556以及加法器 558。乘法器 552、554、…、與 556 分別將 Cl[n]、C2[n]、°、 cP[n]與權重Wl[n]、wdn]、…、Wp[n]相乘,以獲得多個 乘積Cl[n]xWl[n]、…、Cp[n]XWp[n]。接著加法器558將乘 積、…、cp[n]xWp[n]相加,以獲得加權增益誤 差值ε[η],供類比至數位轉換器進行增益誤差校正。 換言之’增益誤差估測模組500依據如下算法產生 加權增益誤差值ε[η]以進行增益誤差校正: 0758-Α33128TWF;MTKI-07-093 16 200910774 制=W 〇] x V[«]+(1 _ 场])x c,[” 一免]} 、 (8) ^ /、中11為樣本數,ε[η]為加權增益誤差值,i指示增 盈誤差產生模組504, 506,…,與508’p為增益誤差產生 模組504、506、...、與5〇8的數量,叫[n]為修正係數, Wi[n]為權重,ki為延遲周期數,ν[η]為增益誤差估測值, 並且Ci[n-k]為增益誤差產生模組5〇4、5〇6、…、與5卯 產生之延遲增益誤差值。 ^ 以下以增益誤差產生模組5〇4、5〇6、…、與5〇8的 數量Ρ為3來舉例説明。延遲周期、、h與、分別為i、 2、3 個樣本周期,Wl[n]、W2[n]# w3[n]分別為 6〇%、 與ίο%,並且μι[η]、恤]與Mn]分別為1/1〇〇、ι/5〇與 1/20。严據J式(8)可知加權增益誤差值啦]等於(+ [(^v[„]+|C2[„_2])><3〇〇/o] 1 19 [(^v[«] +—c3[n-3])xl〇〇/〇]> + 如果延遲周期k為1,爲了依據等式(7)產生增益 誤差值ε[1]’則需要當前增益誤差估測值v[i]與先前增益 誤差值ε[0]。先前增益誤差值ε[〇]係提供增益誤差值之初 始值。決定適當的初始值ε[0]對於增益誤差值ε[η]的收斂 至關重要。請參閱第5圖,第5圖係依據公式(7)產生 的增益誤差值ε[η]收斂過程之簡要示意圖。具有初始值 ε^〇]之增益誤差值ε[η]隨著耗時的增加收斂至準確的°增 症誤差值sexa,其中耗時以樣本數的增加表示。當樣本數 為J時’增益誤差值S[J]與準確增益誤差值之差小於 〇758-A33128TWF;MTKI-07-093 17 200910774 閾值。樣本數由〇至j的時間段係收斂時間(convergence time)。由於在樣本數為J之前增益誤差值对…自準確增 益誤差值sexa大幅偏移’所以在樣本數為j之前的增益誤 差值ε[η]不能用來進行增益誤差校正並且捨棄。因此, 收斂時間越短,增益誤差估測模組400之性能越佳。 由於自初始值ε[0]出發之增益誤差值ε[η]收斂,所 以如果能夠適當地選擇初始值ε[0]使其接近準確增益誤 差值sexa,收斂時間就可以縮短。初試值ε[〇]係由先前校 正程序(foreground calibration process)產生。在另一實 施例中,在包含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系統進入睡眠模式 (sleep mode)或者關閉之前,預先儲存一些增益誤差值 ε[η]。當系統重新啓動時,利用預先儲存之增益誤差值ε[η] 來作爲初始值ε[0]。在另一實施例中,初始值ε[〇]為預設 值。上述決定初始值的方法亦同樣適用於決定第4Β圖所 示之實施例中的先前增益誤差值c^n-ki]。 第4A圖所示之修正係數μ[η]決定當前增益誤差估 測值ν[η]在當前增益誤差值ε[η]中的比例,並且修正係數 μ[η]在0至1之間。等式(7)之修正係數μ[η]並不需要 為常數。在一實施例中,修正係數μ[η]隨著樣本數η的 改變而改變。在另一實施例中,修正係數μ[η;|隨著樣本 數η增加而下降’以降低當前增益誤差估測值ν[η]在當 前增益誤差值ε[η]中的比例。因此,在第5圖所示之收 斂過程之初始階段’增益誤差值ε[η]還沒有收斂至準確 增益誤差值sexa ’並且以較高比例的增益誤差估測值ν[η] 0758-A33128TWF;MTKI-07-093 ι8 200910774 產生當丽增益誤差值ε[η],以縮減收斂過程。在第5圖 所示之收斂過程之稍后階段,以較低比例的增益誤差估 測值ν[η]產生當前增益誤差值ε[η],以保持增益誤差值 ε[η]的穩定性。 本發明提供增益誤差估測模組以及類比至數位轉換 器增盈誤差估測方法來估測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增益誤 差值增ίπ•誤差估測模組依據先前增益誤差值與當前增 益誤差估測值產生當前增益誤差值,其中當前增益誤^ 估測值係自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數位輸出值產生。因 此,增益誤差估測模組僅儲存先前增益誤差值與當前辦 益誤差估測值即可產生增益誤差值,從而縮減了類比^ 數位轉換器之硬體成本。 在包含本發明之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系統進入睡眠 模式(sleep mode)或者關閉之前,將所有相關值儲存至 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記憶體,例如事先將第圖所示之 依據等式(7)的先前增益誤差值叫],..,.^儲存。 當系統進人喚醒模式(wakeupm()de)或者重新啓動時, 儲存之值重存至類比至數位㈣器之記憶體,因此,類 比至數位轉換器之增益誤差估測模組可直接依據本發明 自增益誤差估測值v[n]與記憶體中儲存的增益誤差值 ε[η-1],.‘·,s[n-k]來獲得增益誤差值ε[η]。 、本發明另提供-種類比絲位轉換^之增益誤差估 ::法’由上述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增益誤 貫施,該方法包含:首先依據公式⑷產生—系列計算 0758-A33128TWF;MTKI-07-093 19 200910774 依據公式(5)產生一系列增益誤差估測值 、#藉由公式⑺依據增益誤差估測值 與先 則,凰誤差值S[n_k]產生當前增益誤差值啦],以進行增 益誤差校正。 曰
、 方法利用之先則增益誤差值係藉由延遲當前 增益誤差值而獲得,修正係數處M =係數隨者其相應的增益誤差估測值之樣本數增加而下 1及該方法利用之初始值係經由先前校正程序產 生,或者係預先儲存的當前增益誤差值。 由於本發明提供之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測方法之精神已如上詳述,故不再贅述。 、差估 本發明提供之方法適用於自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個級任意選擇級之增益誤差估測。並且,儘管本發明提 供之方法以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説明 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咖ean鮮tQ_digital 一2 除了其多個級可共享(share)同一電路以外,循環式類 t數位轉換器具有與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相似的 、,Ό冓,所以本發明提供之方法亦同樣適用於循 至數位轉換器。 貝匕 上述實施例僅作爲本發明舉例説明之用,任朵 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 明所主張之範圍,本發明之權利顧應以申請專利 為准。 0758-A33128TWF;MTKI-07-093 20 200910774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習知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簡要方框 示意圖。 第2A圖係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普通管線級 之簡要方框示意圖。 第2B圖係進行增益誤差估測之目標管線級之簡要 方框示意圖。 第3圖係習知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增益誤差 估測模組之一部份之方框示意圖。 第4A圖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產生增益誤差值 之增益誤差估測模組之一部份之簡要方框示意圖。 第4B圖係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產生增益誤 差值之增益誤差估測模組之簡要方框示意圖。 第5圖係依據本發明產生的增益誤差值收斂過程之 簡要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101〜10M :管線級; 110、300、400、500〜增益誤差估測模組; 200〜第k級管線級; 202、252〜子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204、254〜子數位至類比轉換器; 206、256〜運算級; 208、258〜放大器; 075 8-A33128TWF;MTKI-07-093 21 200910774 250〜目標管線級; 262、414、514、524、534、558〜加法器; 264〜取樣/儲存電路; 302、402、502〜關聯模組; 304〜累積模組; 306〜估測誤差模組; 404、504、506、508〜增益誤差產生模組; 412、418、512、518、522、528、532、538、552、554、 556〜乘法器; 416、516、526、536〜延遲模組; 510〜加權模組。 0758-A33128TWF;MTKI-07-093 22

Claims (1)

  1. 200910774 十、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增益誤差估測方法,其 中該類比至數位轉換器包含多個級,該方法包含: 對一系列校正碼與一系列計算值進行關聯性運算, 以產生一系列增益誤差估測值,其中該系列校正碼係應 用於自該多個級選擇之一目標級,該系列計算值係依據 該多個級之多個數位輸出值產生; 將該系列增益誤差估測值與一系列修正係數相乘, 以獲得一系列第一值; 將一系列先前增益誤差值與丨減去其相應的修正係 數相乘,以獲得一系列第二值;以及 將該系列第一值與該系列第二值相對應地相加,以 獲得一系列當前增益誤差值,以進行增益誤差校正; 、其中該系列先前增益誤差值係藉由延遲該系列當前 增益誤差值而獲得。 (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之增益誤差估測方法,其中該系列修正係數處於0與工 之間。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之增益誤差估測方法,其中該系列修正係數隨著其相應 的增益誤差估測值之樣本數增加而下降。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之增盈誤差估測方法,其中該系列先前增益誤差值之一 初始值係經由一先前校正程序產生。 0758-Α33128TWF;MTKI-07-093 23 200910774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之增益誤差估測方法,其中該系列先前增益誤差值之一 初^值係一預先儲存的當前增益誤差值,該預先儲存的 當前增益誤差值係在包含該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系統進 入一睡眠模式前產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之增益誤差估測方法,其中該系列當前增益誤差值係依 據如下算法獲得: ε[η] = μ[η] ν[«] + (1- μ[η]) · ε[η - k]. , 其中η為一樣本數,ε[η]為該當前增益誤差值, 為該修正係數,ν[η]係該增益誤差估測值,以及s[n_k]為 該先如增益誤差值。 …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之增益誤差估測方法,其中該系列計算值係依據如下算 法計算而得: = 〇] + 咖]+ 尤2[«]X GH + <3[«]X G-2 + …十心财间x . y 其中u[n]為該计异值,n為樣本數,s [n]為該校正碼, Μ為該多個級之數量,G為該多個級之一預設增益, 係該目標級之該數位輸出值,並且d()2[n]、^3[η]、…、 doM[n]為該目標級之多個後續級之該多個數位輸出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之增盈誤差估測方法,其中該增益誤差估測值係依據如 下算法產生: V[♦幽 0758-A33128TWF;MTKI-07-093 24 200910774 /、中v[n]為該增益誤差估測值,n為一 為該校正碼,並且啦]為該相應的計算值。 [] 9.如申請翻_第丨項·之類比絲 差估測方法,其中該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係」管 二工,t至數位轉換器或者一循環式類比至數位轉換 ° …I—種增益誤差估測模組’内建於一具有多個級之 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中,包含: 一關聯模組’對—系列校正碼與— 關聯性運算,以產生—系列增益誤差估測值, 列f正碼係應用於自該多個級選擇之-目標級,該系列 计算值係依據該多個級之多個數位輸出值產生;以及 -增益誤差產生模組,祕至該關聯模組,將該系 列增益誤差估測值與—系列修正係數相乘,以獲得一系 ^第^值’將—系列先前增益誤差值與1減去相應的修 正係數相乘,以獲得—系列第二值,將該系列第一值與 ::列第二值相對應地相加,以獲得一系列當前增益誤 差值’以進行增益誤差校正; 、、其中該系列先前增益誤差值係藉由延遲該系列當前 增ϋ誤差值而獲得。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增益誤差估測模 、’且其中該增益誤差產生模組包含: 一第一乘法器,耦接至該關聯模組,將該系列増益 誤差估測值與該系列修正係數相乘,以獲得該系列第一 075 8-Α33128TWF;MTKI-07-093 25 200910774 值; 一第二乘法器’耦接至一延遲模組,將該系列先前 ==值與相應的修正龜相乘,以獲得㈣ 夕1J第二值; /一加法器,耦接至該第一乘法器與該第二乘法器, 將該系列第―值與該系列第二值相對應地相加,以^得 該系列當前增益誤差值,以進行增益誤差校正;以及 該延遲模組,耦接至該加法器,藉由一預設周期來 延遲該系列當前增益誤差值,賴得㈣列先前增益誤 差值。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所述之增益誤差估測模 組,其中該系列修正係數處於〇與〗之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增益誤差估測模 、、且八中該系列修正係數隨著其相應的增益誤差估測值 之樣本數增加而下降。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所述之增益誤差估測模 組其中該系列先前増益誤差值之一初始值係經由一先 前校正程序產生。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所述之增益誤差估測模 、、且其中該系列先前増益誤差值之一初始值係一預先儲 存的當前增益誤差值,該預先儲存的當前増益誤差值係 在包含該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之系統進入一睡眠模式前產 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所述之増益誤差估測模 0758-A33128TWF;MTKI-07-093 26 200910774 組,其中該增益誤差產生模組依據如下算法產生該系列 當前增益誤差值: £·[«] = μ[η] · v[«] + (1- ^[n]) · ε[η - A:]. 其中η為一樣本數,ε[η]為該當前增益誤差值, 為該修正係數,ν[η]係該增益誤差估測值,以及s[n_k]為 該先前增益誤差值。 …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增益誤差估測模 組,其中該系列計算值係依據如下算法計算而得: uin]~dox[n\ + s[n\ + do2[n\xG '+doi[n]xG~2+-.-+doM[n]xG~(M~1i) 其中u[n]為該計算值,n為一樣本數,s[n]為該校正 碼,Μ為該多個級之數量,G為該多個級之一預設增益, d。【係該目標級之該數位輸出值,並且七办]、‘ w曰、1、 d〇M[n]為該目標級之多個後續級之該多個數位輸出值。 ^如中請專利範圍第1Q項所述之增益誤差估測模 、’ ”中该關聯模組係一乘法器,依 增益誤差估測值: 卜异法產生該 八中v[n]為該增益誤差估測值,n 一 為該校正碼’並且·]為該相應的計算值/ ,S η 组,㈣1G項料之增衫差估測模 換器或I:二ί位轉換器係-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 "" 循辰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2〇'種增益誤差估測模組,内建於一句人夕7 類比至數位轉換器,包含: 、3夕個級之 〇758-A33l28TWF;MTKl-〇7-〇93 27 200910774 一關聯模組,對一系列校正碼與一系列計算值進行 關聯性運算,以產生—系列增益誤差估測值,其中該系 列,正碼係應用於自該多個級選擇之一目標級,該系列 計算值係依據該多個級之多個數位輸出值產生; 多個增益誤差產生模組,每一增益誤差產生模組耦 接至該關聯模組,依據多個修正係數之一來加權該增益 誤差估測值與多個先前增益誤差值之一,以獲得多個增 |誤差值其中之一,並且藉由多個延遲周期之一來延遲 該多個增益誤差值之一,以獲得該多個先前增益誤差值 其中之一;以及 一加權模組,依據多個權重來加權該多個增益誤差 值,以獲得一加權增益誤差值供增益誤差校正。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所述之增益誤差估測模 組,其中該每一誤差增益產生模組包含: 一第一乘法器,耦接至該關聯模組,將該增益誤差 估測值與一修正係數相乘,以獲得一第一值; 第一乘法器,輕接至一延遲模組,將該先前增益 誤差值與1減去相應的修正係數相乘,以獲得一第二值; 一第一加法器,耦接至該第一乘法器與該第二乘法 器,將該第一值與該第二值相對應地相加,以獲得相對 應於該增益誤差產生模組之該增益誤差值;以及 該L遲模組,耗接至該第一加法器,藉由一預設周 期來延遲該增益誤差值,以獲得減前增益值。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所述之增益誤差估測模 0758-A33128TWF ;MTKI-07-093 28 200910774 組,其中S亥加權模組包含: 多個第三乘法器,分別將該多個增益誤差值與該多 個權重相乘,以獲得多個乘積;以及 〜π 一第二加法器,對該多個乘積求和,以獲得該加權 增盖块差值’供該類比至數位轉換器進行增益誤差校正。 2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增益誤差估測模 該增益誤組依據如下算法產生該加權 增益誤差值: ,Ρ φ] = Σ X Κ·[«] X V[«] + (1 - μί[η]) χ φ } 其中η為一樣本數,ε[η]為該加權增益誤差值,丨浐 不=個增益誤差產生模組,p為該多個增益誤差產生模 數量’ μΙ[η]為該多個修正係數,w柄為該多個權重, 為增益誤差估測值,一] 祖Γ二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增益誤差估測模 數位轉換器係一管線式類比至數位轉 換盔或者一楯裱式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0758-A33128TWF;MTKI-〇7-〇93 29
TW097129826A 2007-08-21 2008-08-06 Method for gain error estimation in an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nd module thereof TW20091077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5695607P 2007-08-21 2007-08-21
US12/123,522 US7554469B2 (en) 2007-08-21 2008-05-20 Method for gain error estimation in an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nd module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0774A true TW200910774A (en) 2009-03-01

Family

ID=40381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9826A TW200910774A (en) 2007-08-21 2008-08-06 Method for gain error estimation in an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nd module thereof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54469B2 (zh)
CN (1) CN101373971B (zh)
TW (1) TW2009107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44919B2 (en) 2010-12-03 2013-01-0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ocessing system compensating DC offset and gain erro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06805B2 (en) * 2009-03-05 2012-01-3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Self-calibrating pipeline ADC and method thereof
US8451152B2 (en) * 2011-02-22 2013-05-2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ipelined ADC inter-stage error calibration
TWI532329B (zh) 2013-11-12 2016-05-01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載波信號偵測裝置、觸控偵測裝置及其偵測方法
CN104113337B (zh) * 2014-05-30 2017-03-0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流水线模数转换器
US10103753B1 (en) 2017-06-29 2018-10-1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Error correcting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US20230067631A1 (en) * 2019-12-18 2023-03-02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Nonwoven web with increased cd strengt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3445B1 (en) * 2001-11-28 2003-05-13 Analog Devices, Inc. Self-calibration methods and structures for pipelined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EP1441445B1 (en) * 2003-01-24 2006-11-29 STMicroelectronics S.r.l. A pipeline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with correction of inter-stage gain errors
US7280064B2 (en) * 2005-09-08 2007-10-09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Pipeline ADC with minimum overhead digital error correc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44919B2 (en) 2010-12-03 2013-01-0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ocessing system compensating DC offset and gain err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3971B (zh) 2010-08-18
US20090051574A1 (en) 2009-02-26
US7554469B2 (en) 2009-06-30
CN101373971A (zh) 2009-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10774A (en) Method for gain error estimation in an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nd module thereof
US7595748B2 (en) Method of gain error calibration in a pipelined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or a cyclic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TWI357724B (en) Method for gain error correction for analog-to-dig
US7916051B1 (en) Bandwidth mismatch estimation for time interleaved ADCs
US8588359B2 (en) Reception circuit, reception method, and signal transfer system
JP4105567B2 (ja) Mimo受信機及びその受信方法
CN201957001U (zh) 一种可进行后台数字校准的流水线式模数转换器
WO2021258987A1 (zh) 校准方法、校准装置、时间交织adc、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0048717A (zh) 一种实现时间交织模数转换器自校准的方法及装置
TW201126914A (en) Self-calibrating pipeline ADC and method thereof
EP1989781A1 (en) Multistage analog/digital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said converter
Aboutanios Estimation of the frequency and decay factor of a decaying exponential in noise
Arnett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 in KCNB1 associ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 humans: the HyperGEN Study
JPWO2007055053A1 (ja) オフセット調整回路
JPWO2009047865A1 (ja) 受信回路、受信回路のadコンバータの変換テーブル作成方法、および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Zheng A note on plating efficiency in fluctuation experiments
TW200910773A (en) A method for gain error estimation for an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nd gain error correction in an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nd an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EP1678868A4 (en) SAMPLE OF ANALOG SIGNALS FOR GENERATING 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SAID SIGNALS
US1071410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uffering and compression of data
Ta et al. All-Digital Background Calibration Technique for Offset, Gain and Timing Mismatches in Time-Interleaved ADCs
Ng et al. A variable step size algorithm using evolution strategies for adaptive filtering
Cazenave et al. Combining genetic resources and elite material population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genomic prediction in apple
Jędrzejewski et al.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optimization of adaptive cyclic A/D converters for arbitrary number of conversion cycles
TW201009818A (en) Signal converter, parameter deciding device, parameter deciding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Małkiewicz et al. Design and Calibration of Adaptive Sub-ranging ADCs Resistant to Amplifiers Gain Err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