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08635A - Adaptive distributed frequency planning - Google Patents

Adaptive distributed frequency planning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8635A
TW200908635A TW097123264A TW97123264A TW200908635A TW 200908635 A TW200908635 A TW 200908635A TW 097123264 A TW097123264 A TW 097123264A TW 97123264 A TW97123264 A TW 97123264A TW 200908635 A TW200908635 A TW 2009086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esource
resource grou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cces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3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lexei Gorokhov
Avneesh Agrawal
Naga Bhushan
ting-fang Ji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08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863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04Traffic adaptive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20090863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以下描述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 在無線通信系統中以分布方式之適應性頻率計劃。 本申請案主張2007年6月20日所申請之名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DISTRIBUTED FREQUENCY PLANNING”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 60/945,323號之權利。上述申請案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 入本文中。 【先前技術】 無線通信系統經廣泛布署以提供各種類型之通信;舉例 而言,可經由此等無線通信系統提供語音及/或資料。典 型無線通信系統或網路可為多個使用者提供對一或多個共 用資源(例如,頻寬、傳輸功率、…)之存取。舉例而言, 系統可使用多種多重存取技術,諸如分頻多工(FDM)、分 時多工(TDM)、分碼多工(CDM)、正交分頻多工(OFDM)及 其他。 大體而言,無線多重存取通信系統可同時支援多個存取 終端機之通信。每一存取終端機可經由前向鏈路及反向鏈 路上之傳輸與一或多個基地台通信。前向鏈路(或下行鏈 路)指代自基地台至存取終端機之通信鏈路,且反向鏈路 (或上行鏈路)指代自存取終端機至基地台之通信鏈路。此 通信鏈路可經由單輸入單輸出、多輸入單輸出或多輸入多 輸出(ΜΙΜΟ)系統來建立。 132429.doc 200908635 ΜΙΜΟ系統通常將多個(ΝΓ個)傳輸天線及多個(%個)接收 天線用於資料傳輸。由;\^個傳輸天線及;個接收天線所形 成之ΜΙΜΟ頻道可分解成化個獨立頻道,該等獨立頻道可 被稱為空間頻道,其中沁<{iVr,A^卜AM固獨立頻道中之每 一者對應於一維度。此外,若利用由多個傳輸及接收天線 所形成之額外維度,則ΜΙΜΟ系統可提供經改良之效能(例 如,增加之頻譜效率、較高之輸送量及/或較大之可靠 性)。
ΜΙΜΟ系統可支援各種雙工技術以經由共同實體媒體劃 分前向鏈路通信及反向鏈路通信。舉例而言,分頻雙工 (FDD)系統可將全異頻率區用於前向鏈路通信及反向鏈路 通信。此外,在分時雙工(TDD)系統中,前向鏈路通信及 反向鏈路通信可使用共同頻率區,使得互反性原理允許自 反向鏈路頻道估計前向鏈路頻道。 無線通信系統時常使用提供一覆蓋區域之一或多個基地 台。典型基地台可傳輸多個f料流以用於廣播、多播及/ 或單播服務,以資料流可為對於存取終端機可具有獨立 接收興趣的資料流。可使用此基地台之覆蓋區域内的存取 :端機來接收復合流所載運之一個、一個以上或所有資料 流°同樣,存取終端機可將資料傳輸至基地台或另—存取 資源計劃(例如’頻率計劃、…)用於無線通信系統中以 分配用於與全異基地台之連接中的資源,#中資源之此分 配通吊經執行以用於干擾管理目的。舉例而言,資源之第 132429.doc 200908635 集百可用於與第一基地a 路及/或下行鏈路傳輪、)連射(例如1於上行鏈 第二基地台之連接/(例如),,而資源之第二集合可用於舆 傳輸、) 用於上仃鏈路及/或下行鏈路 ::通常,資源計劃以集中式方式實行,其中當 排釭上仃鏈路及/或下行 於眘、7?纟日X 硌通&時母一基地台可獲得關 =組之集合及/或充分利用之重複使用因數的預定指 ^ ’此’特定基地台可基於此預定指示將總可用資源之 子組用於系統中。
此外,習知資源賴技術時常應用於所賴之布署。严 助於實例,在所計劃之布署中,㈣基地台之覆蓋區可: 可預測方式重疊;因此,可使用類似於用於典型重複使用 方案之頻率計劃的分頻(fraetiQnal frequeney)計劃。此外, 重複使用因數可基於布署拓撲在所計劃之布署中經預先計 算,該重複使用因數為由給定基地台所使用之總頻寬的分 率。然而,普通技術通常不能解決在未計劃布署中所遇到 的在上行鏈路及/或下行鏈路上之不良干擾條件。 【發明内容】 下文呈現一或多個實施例之簡化概述,以提供對此等實 施例之基本理解。此概述並非所有所涵蓋實施例之廣泛综 述,且既非意欲識別所有實施例之主要或關鍵要素,亦非 意欲描繪任何或所有實施例之範疇。其唯一目的在於以簡 化形式呈現一或多個實施例之一些概念以作為稍後呈現之 更s羊細描述的序言。 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及其相應揭示内容,結合基於前向 132429.doc 200908635 鏈路及/或反向鏈路干擾管理技術促進使用分布頻率計劃 及重複使用因數最佳化來描述各種態樣。基地台之最佳重 複使用因數可基於評估與相鄰基地台相關聯的服務等級之 度量來確定。此外,可用資源組之子組可經選擇以由基地 台使用,因此,資源組之基地台特定集合可經由此選擇來 形成。此外,每一資源組至實體資源組的映射可在網路或 其部分中散播。根據另一實例,跳頻可受限於使用如在基 地台特定跳頻型樣中所提供之資源組内的資源(而非跨越 一個以上資源組)。 根據有關態樣,本文中描述一種在無線通信環境中促進 用於使用者指派的資源組之分布選擇的方法。該方法可包 括基於來自通常在網路上所定義之一组可用冑源組的第— 度量來選擇資源組之子組以形成基地台特定集合。此外, :亥方法可包含將來自基地台特定集合之資源組中所包括的 資源指派至伺服存取終端機以用於所排程之傳輸。 另—態樣係關於—種無線通信裝置。無線通信裝置可包 括㊁存才曰令之§己憶體,該等指令與基於來自通常在網路 上所定義之一組可用資源組的第一度量來選擇資源組之子 ,以形成基地台特定集合及將來自基地台特定集合之資源 、、且中所包括的資源指派至伺服存取終端機以用於所排程之 :關此夕卜’無線通信裝置可包括一耦接至該記憶體 處理态’其經組態以執行留存於記憶體中之指令。 g裡。樣係關於—種無線通信裝置’其使得能夠適應性 於無線通信環境中之資源組的子組。無線通信裝置 132429.doc 200908635 可包括用於基於與至少一相鄰基地台相關聯的服務等級以 度里為基礎而識別用於基地台之最佳重複使用因數的構 件。此外,無線通彳§裝置可包括用於選擇通常在網路上所 定義之可用資源組之一分率以形成基地台特定集合的構 件,該分率基於最佳重複使用因數。此外,無線通信裝置 可包括用於將來自基地台特定集合之資源組中所包括的資 源指派至伺服存取終端機之構件。 再一態樣係關於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可包含電腦可讀 媒體。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用於基於考慮與至少一全里基 地台相關聯的服務等級之第一度量來確定對應於基地= 最佳重複使用因數的程式碼。此外,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 用於選擇通常在網路上所定義之可用資源組的一分率以各 自映射至實體資源之特^組的程式碼,該分率經選擇以產 生基地台特定集合,該分率為最佳重複使用因數之函數。 根據另一態樣,無線通信系統中之裝置可包括一處理 器,其中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基於考慮與至少一相鄰基地 台相關聯的服務等級之度量來確定對應於基地台之最佳重 複使用因數。處理器亦可經組態以選擇通常在網路上所定 義之可用資源組的-分率以形成基地台特定集合,該分率 基於最佳重複使用因數。此外, r蜒理态可經組態以將來自 基地台特定集合之資源組中包 次 τ /7 枯的貝源指派至伺服存取 終端機以用於所排程之值舲 Α. 上 之傳輸此外,處理器可經組態以使 用用於所排程傳輸中之至少一 者的基地台特定跳頻型樣隨 時間改變來自集合之資源組 、…、中之至^、一者内所指派的資 132429.doc 200908635 源。 為了貫現鈾述及相關目彳示’該一或多個實施例包含下文 全面描述且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別指出的特徵。以下描述 及所附圖式S羊細闡述§亥一或多個實施例之特定說明性態 樣。然而,此等態樣僅指示可使用各種實施例之原理的各 種方式中之少數,且所描述之實施例意欲包括所有此等態 樣及其等效物。 【實施方式】 f 現參看圖式描述各種實施例,其中通篇中相似參考數字 用於指代相似元件。在以下描述中,為解釋之目的,闡述 眾多特定細節以提供對一或多個實施例之徹底理解。然 而可顯而易見,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實踐此 (等)實施例。在其他例項中,以方塊圖形式展示熟知結構 及設備以促進描述一或多個實施例。 如在本申請案中所使用,術語”組件”、”模組”、"系統" y 及其類似者意欲指代電腦相關實體,其為硬體、韌體、硬 體與軟體之組合、軟體或執行中之軟體。舉例而言,組件 可為(但不限於)執行於處理器上之處理、處理器、物件、 :執行件、執行線緒、程式及/或電腦。借助於說明,計 &又備上所執行之應用程式與計算設備兩者可為一組件。 :或多個組件可駐留於處理及/或執行線緒内,且—組件 °疋位於電腦上及/或分布於兩個或兩個以上電腦之 2另外,可自各種電腦可讀媒體執行此等組件,該等電 腦可讀媒體上儲存有各種資料結構。該等組件可(諸如)根 I32429.d〇c 200908635 據具有一或多個資料封包之信號(例如,來自一與區域系 統、分布式系統中之另一組件相互作用及/或借助於該信 號跨越諸如網際網路之網路而與其他系統相互作用之組件 的資料)借助於區域及/或遠端處理而通信。 本文中所述之技術可用於諸如分碼多重存取(CDMA)、 分時多重存取(TDMA)、分頻多重存取(FDMA)、正交分頻 多重存取(OFDMA)、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及其 他系統之各種無線通信系統。經常可互換地使用術語”系 統”與”網路”。CDMA系統可實施諸如通用陸上無線電存取 (UTRA)、CDMA2000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包括寬頻 CDMA(W-CDMA)及 CDMA 之其他變體。CDMA2000 涵蓋 IS-2000、IS-95及IS-85 6標準。TDMA系統可實施諸如全球 行動通信系統(GSM)之無線電技術。OFDMA系統可實施諸 如演進型UTRA(E-UTRA)、超行動寬頻(UMB)、IEEE 802.1 l(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 Flash-OFDM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及E-UTRA為通用行 動電信系統(UMTS)之部分。3GPP長期演進(LTE)為UMTS 的使用E-UTRA之即將推出版本,其在下行鏈路上使用 OFDMA且在上行鏈路上使用SC-FDMA。 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利用單載波調變及頻域 等化。SC-FDMA具有與OFDMA系統之效能及複雜性類似 的效能及實質上相同的總複雜性。SC-FDMA信號由於其 固有單載波結構而具有較低峰值對平均功率比(RAPR)。 SC-FDMA可用於(例如)上行鏈路通信中,其中較低PAPr 132429.doc 12 200908635 在傳輸功率效率方面極大地有益於存取終端機。因此, SC FDMA可在3GPP長期演進(LTE)或演進型utra中被實 知i為上行鍵路多重存取方案。 此外’本文中結合存取終端機描述各種實施♦卜存取終 ㈣亦可被稱為系統、用戶單元、用戶台、行動台、行動 器件遠步而口、遠端終端機、行動設備、使用者終端機、 .、終端機、無線通信設備、使用者代理、使用者設備或使用 者裝備(UE)。存取終端機可為蜂巢式電話、無繩電話、會 話起始協定⑽)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個人數位 助理(PDA)、具有無線連接能力之手持式設備、計算設 備,或連接至無線數據機之其他處理設備。此外,本文中 結合基地台描述各種實施例。基地台可用於與存取終端機 通信且亦可被稱為存取點、節點B、演進型節點B(eNodeB) 或某其他術語。 此外本文中所述之各種態樣或特徵可使用標準程式化 〇 及/或工程技術而實施為方法、裝置或製品。如本文中所 使用之術語製品,,意欲包含可自任何電腦可讀設備、載體 «體存取之電腦程式。舉例而言,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 (但不限於)磁性儲存設備(例如,硬碟、Μ、磁條等)、 光碟(例士緊Φ光碟(CD)、數位化通用光碟(DVD)等)、 智慧卡’及快閃記憶體設備(例如,EPROM、卡、棒、p 身碟㈣_)等)。另外,本文中所述之各種儲存媒體: 表不用於儲存資訊之_或多個設備及/或其他機器可讀媒 體。術語,,機器可讀媒舻”研—> ,, 、 月蜾體了包括(但不限於)無線頻道及能 132429.doc 200908635 夠儲存、含有及/或載運指令及/或資料之各種其他媒體。 現麥看囷1,根據本文中所呈現之各種實施例來說明無 線通信系統10〇。系統100包含基地台102 ’該基地台102可 包括多個天線群。舉例而言,一天線群可包括天線104及 1〇6,另一群可包含天線108及110,且額外群可包括天線 • 112及114。對於每一天線群說明兩個天線;然而,更多或 更少之天線可用於每一群。基地台1〇2可另外包括傳輸器 豸及接收器鏈’該等鏈中之每-者又可包含與信號傳輸及 接收相關聯的複數個組件(例如,處理器、調變器、多工 器、解調變器、解多工器、天線等),如熟習此項技術者 將瞭解。 基地台102可與諸如存取終端機丨16及存取終端機122之 一或多個存取終端機通信;然而,應瞭解,基地台ι〇2可 與類似於存取終端機116及122之實質上任何數目之存取終 端機通信。存取終端機116及122可為(例如)蜂巢式電話、 (J %慧型電話、膝上型電腦、手持式通信設備、手持式計算 設備、衛星無線電、全球定位系統、pDA,及/或用於經由 無線通信系統100通信之任何其他適當設備。如所描繪, 存取終端機116與天線112及114通信,其中天線112及114 經由别向鏈路118將資訊傳輸至存取終端機116且經由反向 鏈路120自存取終端機116接收資訊。此外,存取終端機 122與天線104及1〇6通信,其中天線ι〇4及ι〇6經由前向鏈 路124將資汛傳輸至存取終端機丨22且經由反向鏈路1自 存取終端機1 22接收資訊。舉例而言,在分頻雙工(fdd)系 132429.doc • 14 · 200908635 統中’則向鍵路1 1 8可利用不同於由反向鍵路12 〇所使用之 彼頻帶的頻帶’且前向鏈路124可使用不同於由反向鍵路 126所使用之彼頻帶的頻帶。此外,在分時雙工(TDD)系統 中’前向鏈路118及反向鏈路120可利用共同頻帶且前向鍵 路124及反向鏈路126可利用共同頻帶。 天線之每一群及/或其經指定以通信之區域可被稱為基 地台102之扇區。舉例而言,天線群可經設計以通信至由 基地台102所覆蓋之區域之扇區中的存取終端機。在經由 前向鏈路118及丨24之通信中,基地台1〇2之傳輸天線可利 用波束成形以改良用於存取終端機116及122之前向鏈路 118及丨24的信雜比。又,當基地台1〇2利用波束成形以傳 輸至隨機散布於相關聯覆蓋區域中之存取終端機丨16及丨22 時’與經由單-天線傳輸至所有存取終端機之基地台相 比,相鄰單元中之存取終端機可經受較小干擾。 系統100將前向鏈路及/或反向鏈路干擾管理技術用於分 布頻率計劃及/或重複使用因數最佳化。因此,在未計劃 之布署中(例如’其中不良干擾條件可存在於前向鍵路及, 或反向鏈路上),資源組之集合可由基地台1G2選擇(例如, 集合中之資源組可詩提供至存取終端機116、122之前向 鏈路及/或反向鏈路指派)。此外,全異基地台(未圖示)可 類似地選擇資源組之各別集合。因此,與習知技術相比, 糸統100支援分布資源組選擇(例如,而非每—基地台被指 派由集中式節點、設備、控制器等使用之特m组 每—基地台可使用總可用資源組之子組(例如,每一集 132429.doc 200908635 合可為資源組之總數的子組/分率、…)。此外,由第一基 地台(例如,基地台102、全異基地台、所選擇之第一集 s"T包括與由第一基地台(例如,全異基地台、基地台 102 所選擇之第二集合相比至少一實質上類似的資源 組及/或至少一不同的資源組。此外,由給定基地台所選 擇之集合中的資源組可隨時間而變化(例如,基地台丨02可 Ik寺間而適應性添加及/或移除其各別集合中之資源
此外,每一基地台可確定待使用之各別重複使用因數。 重複使用因數可指示待由相應基地台所使用之總頻寬的分 =(例如’可包括於各別集合中之總可用資源組的分 率、…)。®此,基地台1〇2可充分利用度量以確定各別重 複使用因數,而全異基地台⑽可利用此(等)度量以確定全 異的各別重複使用因數。此外,重複使用因數可隨時間而 經適應性選擇以用於每一基地台。 現參看囷2,說明自_ έ咨、,店 ^ ^ 一 、,且貝源組適應性選出用於無線通 202二之:’原組之子組的系統2〇0。系統2〇0包括基地台 可t輸及/或接收資訊、信號、資料、指令、命 兀符號及其類似物。舉例而言,美地△ 2〇2 由前向鏈路及/或反向鏈路與 ▲ σ °』 通信。此外,儘管夫圖-/個存取終端機(未圖示) 何數目的基地C 預期類似於基地台2。2之任 也D可包括於系統2〇〇(例如 ^ 境、.·.)中,且此等基地台中之每—者可,、同無線通信環 所述用於前向鏈路及類似地選出如下 通之資源組的各別子 132429.doc -16· 200908635 基地台202可包括同步資源組定義2〇4。同步資源組定義 204可聞述包括於可由基地台2〇2及/或任何全異基地台所 使用之複數個資源組(例如,資源組丨、資源組2、…、資 源組Ν’其中N可為實f上任何整數)中的正交分頻多重存 取(OFDMA)單元(例如,時間/頻率單元、…)。舉例而言, 同步資源、组定義2〇4可留存於基地台撤之記憶體(未圖示) t。此外,同步資源組定義2〇4通常可在網路上已知,使 得基地σ 2G2及任何全異基地台具有留存於各別記憶體中 之實質上類似的同步資源組定義。此外’借助於實例,同 步資源、、且疋義204可經預定、在初始化基地台後即被接 收(例如’自網路節點、全異基地台、…)、更新(例如,經 由所接收之指示、·.·)等等。
U 同步資源組疋義204中之每一資源組在網路或網路之部 分上映射至資源之相同實體組° >同步資源組定義204中 所述,每-資源組為在—些交錯上之子區(例如,次頻 帶、…)的集合。此外’子區被定義為跨越實體(ΡΗΥ)框之 -組邏輯載頻調。舉例而言’子區之大小可㈣個載頻 調、128個载頻調等。借助於進-步說明,32個不同的資 源組可在同步資源組定義204中閣述(例如,Ν可等於 32、…)’其中8個交錯與4個子區—起使用;因此,η個 資源組致能具有約3%粒度之頻率計劃。然而,應瞭解, 所主張之標的物不限於上述說明。 此外,頻率計劃可藉由定義所有(或大多)基地台(例如, 132429.doc 200908635 基地台202及共_路内之全異基地台、.·.)中之 二了广/源組的相同(或實f上類似)結構來達成。此外, ::计劃可藉由將資源組之不同集合指派至不同基地台來 =在分布計劃模型中,基地台搬(及全異基地台)可基 ;〆夕個函數(例如,成本函數、·,)、準則、度量(例 鏈路、反向鏈路、..·)及其類似物组集合 、一 ^ Μ自相關聯集合攫取及/或丟棄特定資源組。
ϋ 、貝源、、且集合選擇器2〇6選擇包括於對應於基地台如之資 έ '集D中之同步資源組定義2〇4中所述的資源組之子 /牛例而吕’ f源組集合選擇器2〇6可在初始化基地台 後即選擇包括於集合中之一或多個資源組。根據另一 實例’資源組集合選擇器2〇6可隨時間自與基地台2〇2相關 聯的集合適應性添加及/或移除f源組,此可使得能夠基 於:境條件中之改變、待伺服之使用者數目(例如,由基 也。202及/或相鄰基地台)、干擾中之變化、對全異基地台 :集合的更改及其類似者來更新集合。此外,無線通信環 兄人周路中之全異基地台可使用與此相關聯的各別資源組 集口 &擇器(其可各自類似於資源組集合選擇器鳩)以用於 ,擇待包括於各職合巾之通常理解时資源組定義中所 疋義的可用資源組之各別子組。 舉例而言,重複使用因數可指定可由基地台2〇2所使用 之總頻寬的分率。目此’當形成用於基地台202之資源組 :集u時,資源組集合選擇器2〇6可使用重複使用因數。 k助於說明,重複使s gj數可指示如在同步資源組定義 132429.doc •18- 200908635 204中所闈述之χ%的資源組總數可由基地台2〇2使用,其 中X貫處上可為小於1 〇〇且大於〇之任何實數。因此,資源 組集合選擇器206可選擇待包括於用於基地台2〇2之集合中 之X%的資源組總數(例如,所選擇之又%的資源組總數可 為經選擇用於基地台2〇2之資源組的子組、…)。資源組集 合選擇器206可基於前向鏈路度量及/或反向鏈路度量來選 擇X%的資源組總數。此外,剩餘1〇〇 _ χ%的資源組總數 可保持未由基地台2〇2使用(例如,排除在由資源組集合選 擇器206所產生之集合之外、,..)以增強總網路輸送量(例 如,允許相鄰基地台在不良干擾條件下伺服使用 者、…)。因此,系統200可為分布式分頻重複使用系統, 其中母一基地台可具有未使用之特定百分比的總系統資 源,藉此允許相鄰基地台基於此等未使用資源之至少一部 分排私使用者。此外,系統2〇〇可提供分布式干擾管理。 應瞭解,重複使用因數對於基地台2〇2可為唯一的或對 於包括基地台202之複數個基地台為共同的。此外,預期 重複使用因數可被靜態地指派至基地台2 〇 2及/或動態地分 配至基地台202。借助於進一步說明,基地台2〇2之最佳重 複使用因數可如下所述以分布型式由基地台2〇2動態地確 定。 基地台202可進-步包括排程器2〇8,排程器2〇8將來自 資源組集合選擇器206所產生之集合的資源組排程至由基 地台202祠服之-或多個存取終端機(未圖示)。排程器2〇8 可分配包括於集合中之資源組以用於前向鏈路及/或反向 132429.doc -19· 200908635 鍵路傳輸。因Λ,在資源組集合選擇器施形成對基地台 2〇2特疋之貧源組的集合後,排程器鹰即可將資源組分派 至接近的存取終端機^於前向鏈路及/或反向鏈路通 信。 «解’本文巾所述之適應性分布頻率計劃可與基於超 行動寬頻(UMB)的系統結合利用。根據另一說明,本文中 所述之適應性分布頻率計劃可與基於長期演進(lte)的系
U 統結合使用。,然而’所主張之標的物不限於用於基於麵 或LTE的系統中。 參看圖3 ’說明在無線通信環境中使用適應性分布頻率 汁劃之系統300。系統300包括兩個基地台(例如,基地台i 302及基地台2 304),其中每一基地台可實質上類似於圖2 之基地台202。此外’每一基地台可與可定位於各別覆蓋 區域内之兩個存取終端機通信(例如,存取終端機丨3〇6及 存取終端機2 308可位於與基地si 3〇2相關聯的覆蓋區域 内且可各自經由前向鏈路頻道及/或反向鏈路頻道與基地 台1 302通信,存取終端機3 31〇及存取終端機4 312可位於 與基地台2 304相關聯的覆蓋區域内且可各自經由前向鏈 路頻道及/或反向鏈路頻道與基地台2 3〇4通信、…)。因 此,存取終端機i 306及存取終端機2 3〇8可由基地台i 3〇2 予以伺服,且存取終端機3 310及存取終端機4 312可由基 地台2 3 04予以伺服。此外,存取終端機3〇6至3丨2可各自 傳輸及/或接收資訊、信號、資料、指令、命令、位元、 符號及其類似物。儘管系統3〇〇被描繪為包括兩個基地台 132429.doc •20- 200908635 3 0 2至3 0 4及四伽左% & 〜端機306至312,但應瞭解,系統 則可包括可實質上類似於基地台如至取之實質上任何 數::基地台及/或可實質上類似於存取終端機則至312 之實質上任何數目的存取終端機。 基地台1 302可包括同步資源組定義2〇4、資源 擇器及排程器1316,且基地台23_包括同步資源 組疋義2〇4、資源組集合選擇器2職排程器2 32〇。應瞭 解’資源組集合選擇器1 314及資源組集合選擇器2 318可 各自實質上類似於圖2之資源組集合選擇器206,且排程器 1 316及排程器2 320可各自實質上類似於圖2之排程器 2〇8。此外,基地台1 3G2及基地台2 304可具有通常理解之 同步資源組定義204。 如所示,與基地台3〇2至3〇4相關聯的小區可具有共同邊 界。右資源組之同一集合用於該兩個基地台302至304 ,則 可產生大量干擾。舉例而言,存取終端機2 308及存取終 而機3 3 10可相互緊密接近。當基地台i 3 使用特定資源 組傳輸至存取終端機2 3〇8時,存取終端機3 31〇可經歷對 特定資源組之顯著干擾。相反,基地台1 302可對特定資 源組排程緊密接近基地台1 302之具有低傳輸功率的使用 者(例如,存取終端機i 306、…),藉此授予此等資源組由 相鄰小區(例如,基地台2 3〇4、…)利用。此外,假定由相 鄰基地台(例如,基地台2 304、..·)所伺服之使用者將不對 此等資源組經排程或緊密接近此等相鄰基地台之具有低傳 輸功率的使用者將不被排程,基地台i 3〇2可對其他資源 132429.doc •21 - 200908635 組排程具有高傳輸功率的使用者(例如,接近於諸如存取 終端機2 3 0 8之小區邊界而定位、…)。因此,不同資源組 可經選擇以使用且由全異基地台3 02至3 04使用,藉此允許 結合基地台1 302之給定資源組的分配,同時此給定資源 組可被抑制使用或結合基地台2 304適度使用(例如,由於 每一資源組如同步資源組定義204中所指定而跨越系統3〇〇 映射至相同的實體資源)。
根據一實例,基地台302至304(例如,資源組集合選擇 器314及318、…)可基於前向鏈路度量使用適應性分布頻 率計劃。在此實例之後,每一資源組集合選擇器314、318 可利用長期載波干擾(C/I)報告以決定待添加及/或自資源 組之各別集合丟棄的資源組。舉例而言,存取終端機遍 至308可產生且將資源特定頻道品質指示(資源特定cqi)報 告(^列如,向量化頻道品質指示(VCQI)報告、…)發送至基 地D 1 302,其描述在每一存取終端機3〇6至3〇8處觀測的 用於特定資源組之各別長期頻道品似地,存取終端 3機〇310至312可產生且將資源特KQI報告發送至基地台2 其描述在每一存取終端機310至312處觀測的用於特 :貝源組之各別頻道品質。與規則頻道品質指示(C⑼報 a益H可利用貝源特定CQI報告,該等規則cqi報告通 :二二貝源組特定的。相反’資源特定。_告為資源組 主择且因此存取終端機306至3 12可將資源特定CQI報 源心基地台302至3()4且資源特定CQ1報告可由資 〜集&選擇器3U、318用於修整資源組之各別集合的形 132429.doc -22- 200908635 成。 在充分利用前向鏈路度量之前述實例之後,由資源組集 合選擇器314、318用於適應性選擇用於集合之資源組的可 能準則可為最大化調和平均C/I值;然而,應瞭解所主張 之標的物不限於調和平均(:/1值之最大化的使用。調和平 均c/i值之最大化可用於進行關於哪些資源組用於前向鏈 路排程及反向鏈路排程的決定。舉例而言,此前向鏈路度 里可用於前向鏈路分頻重複使用(FFR)(例如,前向鏈路上 之排程、…)。因此,當基地台針對用於所有此等存取終 鈿機之相同C/Ι值時資源組上之調和平均C/I反映由對此資 源組經排程之全體存取終端機所達成的C/I值。根據一說 明,當諸如網際網路語音協定(νοΙΡ)、固定服務要求訊務 或其類似者之訊務經排程時,可實行功率控制來產生以特 定C/Ι值之給定速率,其中調和平均C/I可描述此特定C/I 值。因而,調和平均c/;[由在此資源組上可見之最壞€/1支 配;因此,調和平均C/Ι可為在最小速率要求情形下之良 好度量。借助於進一步說明,前向鏈路度量可用於反向鏈 路FFR(例如,在反向鏈路上排程、…^按照此說明,當 存取終端機經功率控制至服務基地台處之固定目標時,資 源組上之調和平均C/Ι將由對此資源組經排程之所有存取 終端機產生的干擾總和反映至所有非服務基地台。因此, 虽用於反向鏈路FFR時,調和平均c/ι可提供使用者將在網 路内平均供至相鄰基地台、小區等之干擾量的粗略估計 (若對給定資源組經排程)。舉例而言,若前向鏈路上之調 132429.doc -23- 200908635 、’句1不適且於特定資源組,則在彼資源組經選擇以 使用時其將產生對相鄰者之過多干擾,此情況自網路角度 可為特定資源組之不良使用。因&,當用於反向鏈路㈣ 、周均C/I可提供跨越網路之總反向鏈路訊務干擾 的良好量測。 根據使用充分利用調和平均c/i之前向鏈路度量的實 例:基地台可計算每一資源組(該每一資源組在對此資源 、呈排私之存取終端機上平均化)的長期調和平均。I值。 此外’對於當前未使用之資源組(例士口,當前未包括於與 i也口相關聯的集合中之資源組、…),基地台可計算在 f Μ王之存取終%機上平均化之每—資源組的長期調和平 均c/i值(若特定資源組可用)。此夕卜,基於前述分析,基地 台可用先前排除在具有高平均C/I之集合之外的資源組來 身換”有低凋和平均c/][之集合中的資源組(例如,具有最 低調和平均C/I之集合中的資源組可由先前未在具有最高 調和平均C/Ι之集合中的資源組替換於集合中、…)。此 外,此替換之頻率可受控制(例如,在資源組替換之間的 最小量時間可經預設、適應性確定、…)。 根據另一實例’基地台302至304(例如,資源組集合選 擇器314及318、…)可基於反向鏈路度量使用適應性分布 頻率計劃。每-資源組集合選擇器314、318可利用前向鍵 路其他扇區干擾頻道(F-〇SICH)活動性之ChanDiff報告及/ 或指不以決定待添加及/或自各別集合丟棄之資源組。 ChanDiff被定義為在服務扇區與下一最強扇區之間的路徑 132429.doc 24· 200908635 才貝耗差;因斗,pu 至最接近相
ChanDlff可提供存取終端機供 鄰者之干擾量的指示。 舉例而5 ’存取終端機可包括在PSD改變之狀況下最新 傳輸功率譜密户、# 在度(PSD)位準之帶内報告,其可指示非服務 基地°對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快速干擾管理活動性 (例如’則向鏈路快速其他扇區干擾頻道(F-FOSICH)活動 ^ .··)之存在7不存在。在指示傳輸PSD之改變的存取終 端機田中,基地台可選擇具有所報告chanDiff之最小值的 存取、、端機。此外,存取終端機可報Μ應於最接近之反 向鏈路相鄰者的ChanDiffe此外,基地台(例如,資源組集 合選擇器314、318、...)可丟棄-已指派至經如此選擇之 存取終端機的資源組。在交換所丟棄之資源組中,基地台 (例如,資源組集合選擇器314、318、…)可在當前未由: 地台使用之所有資源組#巾攫取展示最小干擾(例如,熱 干擾(IoT)、…)位準之資源組。 根據另一實例,ChanDiff可由基地台3〇2至3〇4(例如,資 源組集合選擇器314、318、..·)計算。舉例而t,Chan肅 可由基地台基於自存取終端機所獲得之導頻報告而產生。 此外,當ChanDiff由基地台基於導頻報告確定時,可考慮 關於一個以上相鄰者而非僅最接近之相鄰者的ChanDiff^ 在此實例之後,OS I資訊之等效物可經由回程而非基於來 自存取終端機之反饋在基地台之間(例如,在基地台丨302 與基地台2 304之間)傳達。因此,基地台可自受影響 (例如,如自經由回程獲得之0SI資訊所確定、之存取終 132429.doc •25· 200908635 端機當中辨識具有ChanDiff之最小值的存取終端機。此 外,可丟棄已指派至具有ChanDiff之最小值之此存取终端 機的資源組。在交換所丟棄之資源組中,基地台(例如而 貧源組集合選擇器314、318、…)可在當前未由基地台使 用之所有 > 源組當中添加展示最小干擾位準之資源組。 按照利用反向鏈路度量之以上實例,基於前向鏈路的分 布計劃可最小化由-基地台引起至其他基地台的對給定資 源組之反向鏈路干擾的和。此外,利用上述反向鏈路度量 之反向鏈路計劃可幫助隔離主要干擾者。 參看囷4,說明在無線通信環境中於資源組内使用跳頻 的系統400。系統4〇〇包括基地台2〇2及存取終端機4〇2(例 如,圖3之存取終端機! 306、圖3之存取終端機2 3〇8、圖3 之存取終端機3 310、圖3之存取終端機4 312、…)。儘管 描繪一基地台及一存取終端機,但應瞭解,系統400可包 括類似於基地台202之實質上任何數目的基地台及/或類似 於存取終端機402之實質上任何數目的存取終端機。 基地台202可包括如本文中所述之同步資源組定義2〇4、 資源組集合選擇器206及排程器208。舉例而言,排程器 208可排程存取終端機4〇2以將來自資源組集合選擇器a% 所組合之集合的資源組用於前向鏈路及/或反向鏈路通 七。排程器208可進一步包括組内跳頻指派器4〇4 ,其控制 經排程以由存取終端機402使用之資源組内的跳頻。舉例 而言,組内跳頻指派器404可產生、實施使用、散播等與 基地台特定跳頻型樣(例如,小區特定跳頻型樣、扇區特 132429.doc •26- 200908635 定跳頻型樣、…)有關的資訊。此外,存取終端機彻可包 括組内跳頻器406,其可利用由組内跳頻指派器4〇4所產生 之基地台特定跳頻型樣。 與系統400結合利用之跳頻型樣可提供干擾分集。此 外,跳頻龍可為對基地台、扇區、小區或其類似I勿特定 的。因此,藉由將不同跳頻型樣用於全異基地台、扇區、 小區等,可減輕在不同時間週期之重複干擾。相反,若相 同跳頻型樣用於基地台、扇&、小區等之間,則衝突可隨 時間而持續。 此外’組内跳頻指派器4〇4可控制在給定資源組内之跳 頻,_抑制在包括於-個以上資源組中之資源之間的跳 頻。貧源組為在一些交錯上之子區(例如,次頻帶、…)的 集合。此外’ ?區被定義為跨越實體(ρΗγ)框之一組邏輯 載頻調。因此,在小於子區大小之邏輯空間中鄰接的指派 可在子區内跳頻。此外,邏輯空間可被定義為頻道節點之 空間。此外,子區跳頻可跨越基地台而同步;因此,由不 ^基地台指派至同-子區之存取終端機組可相互干擾,而 指派至全異子區之存取終端機可為無干擾的。 >看囷5 ’說明在無線通信環境中以分布方式適應性選 擇重複使用因數之系統㈣。系統5⑽包括基地台工如及 基地台2 3〇4以及存取終端機306至312。每-基地台302至 3〇4可包括同步資源組定義2〇4、各別資源組集合選擇器 3 18及各別排程器316。此外’每—基地台逝至3⑽ 可包括各別重複使用因數最佳化器(例如,基地台】如包 132429.doc -27· 200908635 括重複使用因數最佳化器1 502,基地台2 304包括重複使 用因數最佳化器2 504、...)。
每一重複使用因數最佳化器502至504可選擇待用於其各 別基地台302至3 04之最佳重複使用因數。因此,重複使用 因數最佳化器1 502可識別待由基地台} 3〇2(例如,資源組 集合選擇器1 314、…)所使用之第一重複使用因數,且重 複使用因數最佳化器2 504可確定待由基地台2 3〇4(例如, 資源組集合選擇器2 318、…)所使用之第二重複使用因 數。此外,重複使用因數最佳化器5〇2至5〇4可隨時間而適 應性選擇各別重複使用因數。 最佳重複使用因數可視態樣之數目而定。舉例而言,重 複使用因數可視在邊緣使用者效能與容量減小之間的所要 折衷而定。此外,重複使用因數可基於布署拓撲及密度以 及基地台天線性質。此外,所利用之效能度量可影響最佳 重複使用因數。 根據一實例,重複使用因數最佳化器5〇2至5〇4可基於在 =相鄰基地台利服之存取終端機處可見的^分布將度 量用於重複使用因數之選擇(例%,重複使用因數最佳化 502可使用自存取終端機3 m及存取終端機4 312所獲 得之與C/!有關的資訊,重複使用因數最佳化器2 5〇4可利 用自,取終端機i 306及存取終端機2 3〇8所獲得之與μ有 :的:、…)。在此實例之後’尾c/ι可用於中等密度及/ 5所之布署中。借助於進—步說明’平均/中值⑺可 用於密集未計劃之布署中。根據另-實例,可使用混合準 132429.doc -28 - 200908635 則,使得(例如)在平均/中值c/i低於第一臨限值或尾C/I低 於第二臨限值時可降低重複使用因數。 此外,重複使用因數最佳化器502至504可利用前向鏈路 貧源特定CQI報告以最佳化重複使用因數選擇。舉例而 言,對於每一資源組,基地台(例如,重複使用因數最佳 化器502、504)可在此基地台之有效組中之非伺服存取終 端機的子組當中計算最低C/I值,使得此資源組為用於子 組内之所有存取終端機的最好資源組。基地台可基於來自 其有效組中之非伺服存取終端機的資源特定cqi報告來計 算c/i。此外,基地台可在資源組在使用中且〇/1度量低於 特定臨限值時丢棄該資源組’同時基地台可在資源組未在 使用中且C/Ι度量高於特定臨限值時添加該資源組。 f瞭解,由於臨限值之差可影響基地台間的公正性,因 此實質上類似的度量及臨限值策略可由網路中之全異基地 t致地使用。此外’未計劃之布署可產生具有低中值之
J ” P、刀彳’因此’效能對於頻寬對C/I折衷可能並非過 於敏感。 參看圖6至圖7,說明關於在無線通信環境中之適應性分 布頻率計劃的方法。儘管為解釋簡單性
::描述為-系列動作,但應理解且瞭解,方法不受動 I ::制’此係由於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一些動作可以 不冋於本文中所展示及 他動作同時發生。舉例而古二 /或與其 解, 。見、省此項技術者將理解且瞭 法可替代地表示為—系列相關的狀態或事件(諸如 132429.doc •29· 200908635 以狀態圖形式)。此外,可能並 j此亚不需要所有所說明之動作 來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實施方法。 參看固6 ’說明在無線通信環境中促進用於使用者指派 之貪源組之分布選擇的方法_。在咖處,資源組之子组 可基於來自通常在網路上所定義之一組可用資源組的度量 來選擇以形成基地台特定集合。此外,資源紐可隨時間經 添加及/或自基地台特定集合移除,且因此,基地台特定 集合可為適應性的。此外,度量可為前向鏈路度量及/或 反向鏈路度量(例如,前向鏈路度量、反向鏈路度量、前 向鏈路度量與反向鏈路度量之組合、...)。 舉例而言,當利用前向鏈路度量時,自—或多個存取終 端機所接收之資源特定頻道品質指示(資源特定cqi)報告 可用於選擇形成基地台特定集合之資源組的子組。此外, 在將最大化調和平均載波對干擾(C/I)值之準則用於前向鏈 路分頻重複使用或反向鏈路分頻重複使用時,資源組可經 添加及/或自基地台特定集合移除。借助於說明,長期調 和平均C/Ι值可經確定用於每一資源組,該每一資源組在 對此資源組經排程之存取終端機上平均化。在此說明之 後,具有最高長期調和平均C/I值之資源組可經添加至基 地台特定集合。此外,長期調和平均C/I值可繼續隨時間 而經確定,其可允許當前包括於基地台特定集合中之具有 最低調和平均C/Ι值之資源組由當前排除在基地台特定集 合之外的具有最高調和平均c/][值之資源組替換於基地台 特定集合中。 132429.doc -30 - 200908635 根據另—實例,可使用反向鏈路度量。在此實例 chan應貧訊(例如,基於自一或多個存取終端機獲得 頻報告在基地台處所產生、自一或多 飞夕個存取終端機接收為 a報。之至少部分、·..)及/或與反向鏈路干擾命八 有關的貧訊(例如,自一或多個存取終端機獲得 : 多個全異基地台經由回程接收、…)可用於 : ^特定集合之#源組的子組。與反向鏈路干擾命令有的 貧訊可為F-⑽CH活動性;,然而,所主張之標的物不_ 此。舉例而言,具有所報告ChanDiff之最小值的特定存取 終^機可自指示傳輸功率譜密度_)之改變的— ==選擇。此後,指派至特定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組 ^口特疋集合丟棄,而在當前排除在基地台特 合之外的資源組當中的展示最小干擾位準之資源組可經添 加至基地台特定集合。 在_處’來自基地台特定集合之資源組中所包括的資 派至㈣存取終端機以用於所排程之傳輸。舉例 而a,資源可經分派以與前向鏈路傳輸及/或反向鍵路 輸結合使用。 *參看囷7 ’說明在無線通信環境中促進使用分布頻率計 :::法700。在7。2處’對應於基地台之最佳重複使用因 ^ 土於考慮與至少一相鄰基地台相關聯的服務等級之戶 f來確定。舉例而言’最佳重複使用因數可基於前向鏈I 二源特定CQI報告來確定。此外,用於重複使用因數之選 的度里可為在由至少一相鄰基地台所伺服之存取終端機 132429.doc 200908635 處可見的c/i分布。借助 ^ y 、實例,在基地台之有效組中的 非伺服存取終端機之子 a — 、’且虽中的隶低C/I值可經確定用於 母—可用資源組,其中Γ 值可基於來自基地台之有效矣且 中之非伺服存取終端播沾次、κ 、 機的-貝源特定CQI報告而產生。在此 實例之後,重複使用因靠处 數了在為源組在使用中且C/;[度量 低於特定臨限值時減小, j冋時重複使用因數可在資源組未 在使用中且C/I度量高於特定臨限值時增加。 根據另一說明,最佔告、s 佳重複使用因數可基於考慮由基地台 所伺服之資料速率的準刖 旳丰則來確定。以跨越基地台之資源組 的、.,口疋分布,可假定备—贫t L 7 基地0可最佳經受諸如中值或尾 (例如,X%)資料速率的特 千扪特疋共同準則。在此假定下,基地 α可比較其度量(例如, 尾責枓速率、中值資料速率、…) 與其相鄰者之彼度量。方 基地口識別其有利的情況下,此 基地台可考慮丢棄資源組。此外’若基地台確定其不利, 2此基地台可考慮添加(例如,攫取、·..)資源組。此外, j 二D可:對貝源組父換之每一可能狀況(例如,基地台 1利¥丟棄-資源組,基地台在其不利時攫取一資源 基地台以第二資源组交換第一資源組、...)來計算其 度量之預期改變以及其相 、 郇者之度置的預期改變。基地台 亦可基於由此交換產咮 一 生之不同基地台的預期度量值來決定 貧源組交換(例如,丟杳 U 去棄、攫取、交換、,..)。可注意(例 如)攫取/丟棄決定可為單 干乃向的而父換決定可基於基地 台間通信來實現。此外, 右攫取/丟棄/父換決定區域地發 生’則此#決定可被認為係分布計劃。 132429.doc -32- 200908635 在704處,通常在網路卜舶I > 一 、币隹』峪上所疋義之可用資源組的分率可 二:以形成基地台特定集合。舉例而言該分率可基於 最佳重後使用因數。在706處,來自基地台特定集合 源組中所包括的資源可經指派至伺服存取終端機以用 排程之傳輪。 '斤 二〇:處’來自集合之資源組中之至少—者内所指派的 貝源可使用用於所排程傳輸中之至少一者的基地台特定跳 變化。此外’每—f源組可為跨越網路或 二分映射至相同實體資源之單元。此外,在資源組内, —=路之不同基地台可使用不同跳頻型樣(例如,用於 母一基地台之各別資源組内跳頻型樣、…)。 ,”、、k境中使用適應性分布頻率計劃之推斷。如本 文中所使用,術語,,推斷”或,,推論”大體指代自如經由事件 Ο =?::獲之一組觀察推出或推斷系統、環境及/或 上 I、的過程。舉例而言’可使用推斷來識別特定 機率性L订動’或可產生關於狀態之機率分布。推斷可為 之機率八7即,基於對資料及事件之考慮對所關注狀態 資料構^料算。推斷亦可指代用於由—組事件及/或 相關事件的技術。無論事件是否在時間上緊密 ^斷導^資料是否來自—或若干事件及資料源, 斷導致自-組已觀察事件及/或已儲存 新的事件或行動。 *件貝科建構 根據一實例,以上所呈現之-或多個方法可包括進行關 132429.doc -33- 200908635 於確定自資源組之基地台特定集合待添加及/或丟棄之資 源組的推斷。借助於進一步說明,可進行與確定與相鄰基 地台相關聯的服務等級(其可結合確定最佳重複使用因數 而充分利用)有關的推斷。應瞭解,前述實例本質上為說 明性的,且不欲限制可進行之推斷次數或結合本文中所述 之各種實施例及/或方法進行此等推斷的方式。 圓8為在無線通信系統中於資源組内使用跳頻之存取終 端機8〇〇的說明。存取終端機8〇〇包含接收器8〇2,該接收 器802接收來自(例如)接收天線(未圖示)之信號,且對所接 收之信號執行典型行動(例如,濾波、放大、降頻轉換 等),且數位化所調節之信號以獲得樣本。接收器8〇2可為 (例如)MMSE接收器,且可包含解調變器8〇4,該解調變器 8〇4可解調變所接收之符號且將其提供至處理器祕以用於 ㈣估計。處理器806可為專用於分析由接收器隨所接收 之資訊及/或產生用於由傳輸器816傳輸之資訊的處理器, 控制存取終端機800之一或多個組件的處理器,及/或分析 由接收器802所接收之資訊、產生用於由傳輸器816傳輸之 資訊且控财取終端機㈣之—或多餘件的處理器。 存取終端機_可另外包含記憶體8〇8,該記憶體8〇8摔 作地搞接至處理器806且可儲存待傳輸之資料,所接收之 ^及與執行本文中所閣述之各種行動及功能有關的任何 其^適當資訊。記憶體繼可另外儲存與產生用於傳輸至 =之報告及/或實施基地台特定跳頻型樣相關聯的協 疋及/或演算法。 132429.doc -34- 200908635 應瞭解,本文中所描述之資料儲存器(例如,記憶體 808)可為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可包括揮發 性記憶體與非揮發性記憶體兩者。借助於說明且非限制, 非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唯讀記憶體(ROM)、可程式化 ROM(PROM) '電可程式化ROM(EPROM)、電可抹除 PROM(EEPROM)或快閃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隨 機存取記憶體(RAM),其充當外部快取記憶體。借助於說 明且非限制,RAM以許多形式可用,諸如同步 RAM(SRAM)、動態 RAM(DRAM)、同步 DRAM(SDRAM)、 雙資料速率 SDRAM(DDR SDRAM)、 增強型 SDRAM(ESDRAM)、同步鏈接 DRAM(SLDRAM)及直接總 線式RAM(DRRAM)。本系統及方法之記憶體808意欲包含 (但不限於)此等及任何其他適當類型的記憶體。 接收器802進一步操作地耦接至報告產生器810及/或組 内跳頻器812。報告產生器81〇可評估與前向鏈路及/或反 向鏈路相關聯的條件、參數等。此外,基於此評估,報告 產生器810可產生可發送至基地台之報告。舉例而言,報 口叮為為源特疋CQI報告。借助於進一步說明,報告可為 ChanDiff報告、傳輸功率譜密度(pSD)位準之帶内報告及 其類似物。報告可由相應基地台用於如本文中所述適應性 選擇用於利用之資源組’確定最佳重複使用因數及其類似 者。此外,組内跳頻器812可實質上類似於圖4之組内跳頻 器406。舉例而言’組内跳頻器8丨2可使得存取終端機8〇〇 月b夠貫知基地台特定跳頻型樣。此外,如本文中所述之跳 132429.doc •35- 200908635 ί 頻可丈限於資源組内而非跨越資源組。因此,若存取終端 機800經指派以使用來自第一資源組之資源經由前向鍵路 接收資料,則組内跳頻器812可實施基地台特定型樣,其 允許使用第一資源組内之資源的跳頻(而非允許使用來自 全異貧源組之資源的跳頻)。存取終端機8〇〇仍進一步包含 調變器814及傳輸器816,該傳輸器W6將信號傳輸至(例如) 基地台、另一存取終端機等。儘管描繪為與處理器8〇6分 開仁應瞭解,報告產生器81〇、組内跳頻器M2及/或調 欠為814可為處理器8〇6或多個處理器(未圖示)之部分。 圓9為在無線通信環境中促進適應性確定以分布型式使 用的資源組之分率之系統900的說明。系統900包含基地台 ⑴士存取點、...),該基地台902具有經由複數個接 Μ❹〇6自—或多個存取終端機9〇4接收信號之接收器 910 ’及經由傳輸天線9G8傳輸至一或多個存取終端機904 之傳輸器924。接收器910可自接收天線906接收資訊且操 作上與解調變器912相關聯,該解調變器912解調變所接收 之資訊。所解調變之符號由處理㈣情析,該處理器914 可類似於上文關於囷以计+杏β 間所^述之處理器,且其搞接至記憶 體916,該記憶體9丨6儲. 省存待傳輸至存取終端機904(或全異 基地台(未圖示 切自存取終端機904(或全異基地台(未 圖不))接收之資料及/或與執行本文 功能有關的任何其他適當 " 仃 貝訊。舉例而言,記憶體916可 包括如本文中所述之 搞接至重複使用因數最佳::、、且疋義。處理器914進-步 盗91 8,該重複使用因數最佳 132429.doc -36 - 200908635 化器91 8確定待由基地台902使用之重複使用因數。當識別 用於基地台902之最佳重複使用因數時,重複使用因數最 佳化器9 1 8可考慮由相鄰基地台所提供之服務等級,其可 提供在實施分布頻率計劃之網路内的公正性考慮。重複使 用因數最佳化器9 1 8可操作地耦接至資源組集合選擇器 920,該資源組集合選擇器92〇將資源組添加至對基地台 902特定之集合及/或自其移除。舉例而言,可用資源組之 總數的分率(例如,如同步資源組定義中所闡述之可用網 路範圍、…)可基於由重複使用因數最佳化器918所確定之 最佳重複使用因數經選擇以包括於集合中。此外,可隨時 間適應性確定經選擇用於對基地台9〇2特定之集合的重複 使用因數及/或資源組。預期重複使用因數最佳化器91 8可 實質上類似於圖5之重複使用因數最佳化器1 5〇2及/或重複 使用因數最佳化器2 504。此外,應瞭解資源組集合選擇 益920可實質上類似於圖2之資源組集合選擇器。此 外,重複使用因數最佳化器918及/或資源組集合選擇器 920可將由每一 τχ天線9〇8所發送之資料提供至調變器 922。調變器922可多工用於由傳輸器924經由天線9()8傳輸 至存取終端機904之訊框。儘管描繪為與處理器914分開, 但應瞭解,重複使用因數最佳化器918、组集合選擇 器920及/或調變器922可為處理器914或多個處理器(未圖 示)之部分。 圖10展示實例無線通信系統100(^為簡要起見,無線通 信系統1000描繪一基地台1010及—存取終端機1〇5〇。沙 132429.doc -37- 200908635 應瞭解’系統1GGG可包括—個以上基地台及/或—個 =上存取終端機,其中額外基地台及/或存取終端機可實 質上類似於或不同於下文所描述之實例基地台HH0及存^ 終端機1〇50。另外,應瞭解基地台1〇1〇及/或存取終端機 1〇50可使用本文中所述之系統(圓i至圓5、囡8至囷9及圖 U)及/或方法(圖6至固7)以促進其間的無線通信。 在基地σ 1G1G處,多個資料流之訊務資料自資料源⑻2 $供至傳輸(ΤΧ)資料處理器⑻4。根據—實例,每一資料 "U·可I由各別天線傳輸。τχ資料處理器基於經選擇 以供訊務資料流提供編碼資料之特定編碼方案來格式化、 編碼及交錯彼資料流。 可使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技術來多工每一資料流之 編碼資料與導頻資料。另外或其他,導頻符號可經分頻多 工(FDM)、分時多工(TDM)或分碼多工(CDM)。導頻資料 通常為以已知方式處理之已知資料樣式且可在存取終端機 1050處用於估計頻道響應。每一資料流之經多工導頻及編 碼貪料可基於經選擇以供彼資料流提供調變符號之特定調 變方案(例如,二元相移鍵控(BPSK)、正交相移鍵控 (QPSK)、Μ相移鍵控(M_PSK)、難交振幅調變(m_qam) 等)來調變(例如,符號映射)。可由處理器1〇3〇所執行或提 供之指令來確定每一資料流之資料速率、編碼及調變。 可將資料流之調變符號提供至TX Mim〇處理器1〇2〇, ΤΧ ΜΙΜΟ處理器1020可進一步處理調變符號(例如,對於 OFDM)。TX ΜΙΜ0處理器1020接著將^^個調變符號流提 132429.doc •38- 200908635 供至AVi固傳輸器(TMTR)l〇22a至l〇22t。在各種實施例中, ΤΧ ΜΙΜΟ處理器1〇2〇將波束成形權重應用於資料流之符號 及天線(自該天線傳輸符號)。 每一傳輸器1022接收且處理各別符號流以提供—或多個 類比信號,且進一步調節(例如,放大、濾波及增頻轉換) 類比信號以提供適合於經由ΜΙΜ〇頻道傳輸之經調變信 號。此外’分別自個天線1〇2牝至1〇2射傳輸來自傳輸器 1022a至l〇22t之iVr個經調變信號。 在存取終端機1050處,由馬個天線i〇52a至i052r接收所 傳輸之經調變信號且將來自每一天線丨〇52之所接收信號提 供至各別接收器1〇54r。每一接收器1〇54調 節(例如’濾波、放大及降頻轉換)各別信號,數位化所調 節信號以提供樣本,且進一步處理樣本以提供相應”經接 收"符號流。 RX資料處理器1060可基於特定接收器處理技術來接收 且處理來自馬個接收器1054之心個所接收符號流以提供^^ 個經偵測'’符號流。RX資料處理器丨〇6〇可解調變、解交錯 及解碼每一經偵測之符號流以恢復資料流之訊務資料。由 RX資料處理器1〇6〇進行之處理與基地台1〇1〇處之τχ ΜΙΜΟ處理器1 〇2〇及ΤΧ資料處理器1 〇 14所執行之處理互 補。 處理器1070可週期地確定將利用哪一可用技術,如上所 論述。此外,處理器1〇7〇可以公式表示包含矩陣索引 (matrix index)部分及秩值(rank value)部分之反向鏈路訊 132429.doc -39· 200908635 反向鏈路訊息可包含關於通信鏈路及/或所接收資料流 之各種類型的資訊。反向鏈路訊息可由τχ資料處理器 1〇38(其亦自資料源1〇36接收多個資料流之訊務資料)予以 處理、由調變器1080予以調變、由傳輸器1〇5乜至1〇54]^予 以調節’且傳輸回至基地台丨〇丨〇。 在基地台1010處,來自存取終端機1〇5〇之經調變信號由 天線1024予以接收、由接收器1〇22予以調節、由解調變器 1〇4〇予以解調變,且由RX資料處理器1〇42予以處理以擷 取由存取終端機1〇50所傳輸之反向鏈路訊息。此外,處理 „„ 1030可處理所擷取之讯息以確定哪一預編碼矩陣將用於 確定波束成形權重。 處理器1030及1070可分別指導(例如,控制、協調、管 理等)在基地台1010及存取終端機1050處之操作。各別處 理器1030及1070可與儲存程式碼及資料之記憶體1〇32及 1072相關聯。處理器1030及1〇7〇亦可執行計算以分別導出 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之頻率及脈衝回應估計。 在一態樣中,邏輯頻道被分類為控制頻道及訊務頻道。 邏輯控制頻道可包括廣播控制頻道(BCch),其為用於廣 播系統控制資訊之DL頻道。此外,邏輯控制頻道可包括 傳呼控制頻道(PCCH),其為轉移傳呼資訊之DL頻道。此 外’邏輯控制頻道可包含多播控制頻道(MCCH),其為用 於傳輸一或若干MTCH之多媒體廣播及多播服務(Mbms) 排程及控制資訊的點對多點DL頻道。大體而言, I32429.doc -40- 200908635 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之後’此頻道僅由接收mbms 之UE使用(例如’舊MCCH+MSCH)。另外,邏輯控制頻道 可包括專用控制頻道(DCCH),其為傳輸專用控制資訊且 可由具有RRC連接之UE使用的點對點雙向頻道。在一態樣 中,邏輯訊務頻道可包含專用訊務頻道(DTCH),其為專 用於一 UE以轉移使用者資訊之點對點雙向頻道。又,邏 輯訊務頻道可包括用於傳輸訊務資料之點對多點DL頻道 的多播訊務頻道(MTCH)。 在一態樣中’傳送頻道被分類為DL及UL。DL傳送頻道 包含廣播頻道(BCH)、下行鏈路共用資料頻道(DL-SDCH) 及傳呼頻道(PCH)。PCH可藉由在整個小區上廣播且映射 至可用於其他控制/訊務頻道之實體層(PHY)資源來支援UE 功率節省(例如,不連續接收(DRX)循環可由網路向UE指 示、…)。UL傳送頻道可包含隨機存取頻道(RACH)、請求 頻道(REQCH)、上行鏈路共用資料頻道(Ub-SDCH)及複數 個PHY頻道。 PHY頻道可包括一組DL頻道及UL頻道。舉例而言,DL PHY頻道可包括:共同導頻頻道(CPICH);同步頻道 (SCH);共同控制頻道(CCCH);共用DL控制頻道 (SDCCH);多播控制頻道(MCCH);共用UL指派頻道 (SUACH);確認頻道(ACKCH) ; DL實體共用資料頻道 (DL-PSDCH) ; UL功率控制頻道(UPCCH);傳呼指示頻道 (PICH);及/或載入指示頻道(LICH)。借助於進一步說 明,UL PHY頻道可包括:實體隨機存取頻道(PRACH); 132429.doc •41 - 200908635 頻道品質指示頻道(CQICH);確認頻道(ACKCH);天線子 組指示頻道(ASICH);共用請求頻道(SREQCH) ; UL實體 共用資料頻道(UL-PSDCH);及/或廣播導頻頻道 (BPICH)。
應理解,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可以硬體、軟體、物 體、中間體、微碼或其任何組合實施。對於硬體實施,可 將處理單元實施於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數 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位信號處理設備(DspD)、可程式 化邏輯設備(PLD)、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處理器、 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述 功能之其他電子單元,或其組合内。 L 一…“列以軟體、韋刃體、中間體或微碼、程式碼或碼段 貫施時’其可儲存於諸如儲存組件之機器可讀媒體中。碼 段可表示程序、函#、次程式、程式、常式、次常式、模 組、套裝軟體、類’或指令、資料結構或程式語句的任何 組合。可藉由傳遞及/或接收資訊、資料、引數、 §己憶體内容將一碼段麵接至另一碼段或一硬體電 使 =:=、_遞、符記傳遞、網路傳輪等: 料等方式來傳遞、轉發或傳輸資訊、引數、參數、資 (例如,程序了斗 ㈣个又甲所描述之功能的模! ^ . 式等等)來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技彳fi j 體程式碼可儲在认―^ 技·#τ。| 5了儲存於圮憶體單元中且 體單元可在處理考内w 处里盗來執仃。記作 内或在處理器外實施’在後種狀況下奇 132429.doc -42- 200908635 憶體單元可經由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各種構件通信地耦接 至處理器。 參看圖11,說明使得能夠適應性選擇用於無線通信環境 中之資源組之子組的系統1100。舉例而言,系統n〇〇可至 少部分地駐留於基地台内。應瞭解,可將系統11〇〇表示為 匕*括功此區塊,s玄荨功能區塊可為表示由處理器、軟體戋 其組合(例如,韌體)實施之功能的功能區塊。系統11〇〇包 括可結合起作用之電組件的邏輯分群丨丨〇2 ^舉例而言,邏 輯分群11 G 2可包括用於基於與至少—相鄰基地台相關聯的 服務等級以度量為基礎而識別用於基地台之最佳重複使用 因數的電組件1104。此外,邏輯分群11〇2可包括用於選擇 通常在網路上所定義之可用資源組之分率以形成基地台特 定集合的電組件1106,其中該分率可基於最佳重複使用因 數。此外,邏輯分群1102可包括用於將來自基地台特定集 δ之寅源組中所包括的資源分配至飼服存取終端機之電組 件1108。另外,系統1100可包括記憶體111〇,該記憶體 111〇留存用於執行與電組件11〇4、1106及11〇8相關聯的功 能之指令。儘管展示為在記憶體1110外部,但應理解,電 組件11G4' 11()6及11()8中之-或多者可存在於記憶體⑴〇 内。 上文已描述之内容包括一或多個實施例之實例。當然, 不可能為了描述上述實施例之目的而描述組件或方法之每 一可想到的組合,但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認識到,各種 實施例之許多進一步組合及排列為可能的。因此,所描述 132429.doc -43· 200908635 之實施例意欲包含屬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疇的 所有此等變更、修改及變化。此外,就術語,,包括"用於實 施方式或申請專利範圍而言,此術語意欲以類似於術語 π包含”在"包含"於請求項中用作一過渡詞時所解譯的方式 而為包括性的。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根據本文中所闡述之各種態樣之無線通信系統的 說明。
圖2為自一組資源組適應性選出用於無線通信環境中之 資源組的子組之實例系統的說明。 圖3為在無線通信環境中使用適應性分布頻率計劃之實 例系統的說明。 圖4為在無線通信環境中於資源組内使用跳頻之實例系 統的說明。 圖5為在無線通信環境中以分布方式適應性選擇重複使 用因數之實例系統的說明。 圖6為在無線通信環境中促進用於使用者指派之資源址 的分布選擇之實例方法的說明。 圖7為在线通信環境巾促進使时布頻率計劃之實例 方法的說明。 為在’、、、線通k系、统中於資源組内使用跳頻之實例存 取終端機的說明。 、 圖9為在無線㈣環境t促進適隸確 布型式使用之分率之實例系統的說明。 132429.doc -44. 200908635 圖10為可結合本文中所述之各 無線網路環境的說明。 圖11為使得能夠適應性選擇用 組的子組之實例系統的說明。 種系統及方法使用之實例 於無線通信環境中之資源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無線通信系统 102 基地台 104 天線 106 天線 108 天線 110 天線 112 天線 114 天線 116 存取終端機 118 前向鍵路 120 反向鏈路 122 存取終端機 124 前向鏈路 126 反向鍵路 200 糸統 202 基地台 204 同步資源組定義 206 資源組集合選擇 208 排程器 132429.doc -45- 200908635
L 300 糸統 302 基地台1 304 基地台2 306 存取終端機1 308 存取終端機2 310 存取終端機3 3 12 存取終端機4 314 資源組集合選擇器1 316 排程器1 3 18 資源組集合選擇器2 320 排程器2 400 系統 402 存取終端機 404 組内跳頻指派 406 組内跳頻器 500 系統 502 重複使用因數最佳化器1 504 重複使用因數最佳化器2 800 存取終端機 802 接收器 804 解調變器 806 處理器 808 記憶體 810 報告產生器 132429.doc -46- 200908635
812 組内跳頻器 814 調變器 816 傳輸器 900 系統 902 基地台 904 存取終端機 906 接收天線 908 傳輸天線 910 接收器 912 解調變器 914 處理器 916 記憶體 918 重複使用因數最佳化器 920 資源組集合選擇器 922 調變器 924 傳輸器 1000 無線通信系統 1010 基地台 1012 資料源 1014 傳輸(TX)資料處理器 1020 ΤΧ ΜΙΜΟ處理器 1022a 傳輸器(TMTR) 1022t 傳輸器(TMTR) 1024a 天線
132429.doc -47- 200908635 l〇24t 天線 1030 處理器 1032 記憶體 1036 資料源
Ο 1038 1040 1042 1050 1052a 1052r 1054a 1054r 1060 1070 1072 1080 1100 TX資料處理器 解調變器 RX資料處理器 存取終端機 天線 天線 接收器(RCVR)/傳輪器 接收器(RCVR)/傳輸器 RX資料處理器 處理器 記憶體 調變器 系統 1102 1104 1106 邏輯分群 用於基於與至少一相鄰基地台相關聯的服務等級以度量為基礎而識別用於基地 台之最佳重複使用因數的電組件 用於遥擇通常在網路上所定義夕7 1心我之可用資 源組之分率以形成基地台特定 寸疋果合的電 組件’其中該分率可基於最佳重複使用 132429.doc • 48- 200908635 因數 1108 用於將來自基地台特定集合之資源組中 所包括的資源分配至伺服存取終端機之 電組件 1110 記憶體 132429.doc -49·

Claims (1)

  1. 20090863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在一無線通信塄护士代,佳田认找m 展忧中促進用於使用者指派之資 之分布選擇的方法,其包含: 貝源組 基於來自跨越-網路所共同定義之 一第—产哥爽撰摆& 、且J用貝源組的 乐度里來選擇資源組之 集合;及 小成基地台特定 將來自該基地台特定 丫 疋集口之貝源組中所包括的資泝沪 派至伺服存取終端機以用於所排程之傳輸。、“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兌中守镇一 量。 八為一前向鏈路度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自-或多個存取終端機接收資料 源特定CQI)報告;及 、口口貝才曰不(貝 基於該等資源特定CQI報告中之 IJ, A ^ Λ 貝0凡來選擇形成該基 地口特定集合之資源組的該子組。 U 4. 如請求項2之方法,1推半—人 宏其進一步包含藉由將一最大化調和 平均载波對干擾(C/I)值之準則 ^ #則用於刖向鏈路分頻重複使 用或反向鏈路分頻重複使用, ,., κ 水k擇貝源組之該子組。 5. 如喷求項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定-用於每_f源組的長期調和平均Μ值, =組在對彼資源組所排程之存取終端機上平均化;及 基地台特定集合。 _值之貧源組添加至該 6·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進—步包含: 132429.doc 200908635 隨時間繼續確定該等長期調和平均C/I值;及 用當前排除在該基地台特定集合之外的一具有一最高 周矛平均c/i值之第二貢源組來替換當前包括於該基地台 特定集σ中之一具有一最低調和平均CM值的第一資源 7.如請求項 量° 之方法,其中該第—度量為一反向鏈路度
    月长項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基於汀資訊或與 反向鏈路干擾命令有關的資訊中之至少一者來選擇形成 該基地台特定集合之資源組的該子組。 9.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土;自或多個存取終端機獲得之導頻報告來產生該 ChanDiff資訊;及 或夕個全異基地台經由一回程獲得與該等反向鍵 路干擾命令有關的該資訊。 1〇.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或夕個存取終端機接收該ChanDiff資訊作為 ChanDiff報告之部分;及 或夕個存取終端機接收與該等反 令有關的該資訊 11·如請:項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 ^ ^輪力率譜密度(PSD)之一改變的一組存取终 立而機當中識別—1 #六& , /、有—所報告ChanDiff之一最小值的特 疋存取終端機; 132429.doc 200908635 派至该特定存取終端機 自該基地台特定集合丟棄—指 之第一資源組; 在當前排除在該基地台特定隼人夕认 疋果σ之外的資源組當中辨 識一具有一最小干擾位準之第二資源組;及 將該第二資源組添加至該基地台特定集合。 1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二 ^ 度重為則向鏈路度量及 反向鏈路度量之一組合。 13.如請求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基於一考慮與至少— 相鄰基地台相關聯的服務等級之第二度量,來確定—對 應於一基地台之最佳重複使用因數。 14·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進—步包含選擇可用資源組之— 7刀率以形成該基地台特定集合,該分率係基於該最佳重 複使用因數。 15. 如5青求項13之方法,基於前向鏈路資源特定報告確 定該最佳重複使用因數。 16.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用於確定該最佳重複使用因數 之忒第二度量為在由該至少一相鄰基地台所伺服之存取 終端機處可見之c/ΐ分布。 17.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基於來自一基地台之一有效組中之非伺服存取終端機 的資源特定CQI報告來產生C/Ι值; 在該基地台之該有效組中之該等非伺服存取終端機的 一子組當中確定一用於每一可用資源組之最低C/Ι值; 當一資源組在使用中且該C/Ι值低於一給定臨限值時, 132429.doc 200908635 減小該最佳重複使用因數;及 田 > 源組未在使用中且該c/i值高於該給定臨限值 時’增加該最佳重複使用因數。 18.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用於確定該最佳重複使用因數 之該第二度董係基於一考慮所伺服之一資料速率的準 則’該方法進一步包含: 假定每一基地台最佳經受一共同資料速率; 比較一基地台之一資料速率與相鄰基地台之資料速 率; 確定用於可能資源組交換之該基地台之該資料速率的 一預期改變及該等相鄰基地台之該等資料速率的預期改 變; 當基於該比較以及該基地台與該等相鄰基地台之該等 資料速率的該等預期改變而確定該基地台為有利時,丢 棄一資源組;及 當基於該比較以及該基地台與該等相鄰基地台之該等 資料速率的該等預期改變而確定該基地台為不利時,獲 取一資源組。 1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使用—用於該等所排 程傳輸中之至少一者的基地台特定跳頻型樣,隨時間改 變來自該集合之該等資源組中之至少一者内所指派的該 等資源。 20. —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 一留存指令之記憶體’該等指令與以下操作有關.其 132429.doc 200908635 :=跨越-網路所共同定義之可用資源心_第 度里來選擇資源組之一子組以形成一美么 合;及將來自該基地台特定隼合資 1 13特疋集 疋果口之貝源組中所包括的資 源分配至伺服存取終端機以用於所排程之傳輸;及' -搞接至該記憶體之處理器’其經組態以:,二 該記憶體中之該等指令。 ' 21. 如請求項20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 鏈路度量。 22. 如請求項21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步留广 與以下操作有關的指令:自—或多個存取終端機接收資子 源特定CQI報告;及基於該等資源特定cqi報告中之資訊 來選擇形成該基地台特定集合之資源組之該子組。貝° 23. 如請求項21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 與以下操作有關的指令:藉由將一最大化調和平均载波 對干擾(C/Ι)值之準制於前向鏈路分頻重複使用或反向 鏈路分頻重複使用,來選擇資源組之該子組。 24. 如請求項23之無線通信裳置,其中該記憶體進—步留存 與以下操作有關的指令:確定一用於每一資源組的長期 調和平均c/m,該每-資源組在對彼資源組所排程之存 取終端機上平均化;將—具有一最高長期調和平均c/i值 之資源組添加至該基地台特定集合;隨時間繼續確定該 等長期調和平均(:^值;及用當前排除在該基地台特定集 合之外的一具有一最高調和平均C/I值之第二資源組來替 換當前包括於該基地台特定集合中之一具有一最低調和 132429.doc 200908635 25. 置,其中該第一度量為一反向 平均C/Ι值的第一資源組。 如請求項20之無線通信裝 鍵路度量。 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 基於ChanDiff資訊或與反向鏈 之至少一者來選擇形成該基地 26.如請求項25之無線通信裝 與以下操作有關的指令: 路干擾命令有關的資訊中 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 示傳輸功率譜密度(PSD)
    台特定集合之資源組之該子組 27.如請求項25之無線通信裝置, 與以下操作有關的指令:自指 中識別一具有一所報告 之一改變的一組存取終端機當 ChanDiff之-最小值的特定存取終端機;自該基地台特 疋集σ丟棄一扣派至該特定存取終端機之第一資源組; 在虽别排除在該基地台特定集合之外的資源組當中辨識 一具有一最小干擾位準之第二資源組;及將該第二資源 組添加至該基地台特定集合。 28. 如請求項20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第一度量為前向鏈 路度量及反向鏈路度量之一組合。 29. 如請求項20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 一以下操作有關的指令:基於一考慮與至少一相鄰基地 台相關聯的服務等級之第二度量,來確定一對應於一基 地台之最佳重複使用因數;及選擇可用資源組之一分率 以形成該基地台特定集合,該分率係基於該最佳重複使 用因數。 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 3〇·如請求項29之無線通信裝置 132429.doc 200908635 與以下操作有關的指令:基於自存取終端機獲得之前向 鍵路資源特定CQI報告來確定該最佳重複使用因數。 3 1.如請求項29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用於確定該最佳重複 使用因數之該第二度量為在由該至少一相鄰基地台所祠 服之存取終端機處可見之C/i分布。 32. 如請求項29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 與以下操作有關的指令:基於來自一基地台之一有效組 中之非伺服存取終端機的資源特定CQI報告產生c/i值; 在該基地台之該有效組中之該等非伺服存取終端機的一 子組當中確定一用於每一可用資源組之最低C/I值;當一 資源組在使用中且該C/Ι值低於一給定臨限值時減小該最 佳重複使用因數;及當一資源組未在使用中且該C/I值高 於該給定臨限值時增加該最佳重複使用因數。 33. 如請求項29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用於確定該最佳重複 使用因數之§亥第一度量係基於一考慮所飼服之一資料速 率的準則’其假定每一基地台最佳經受一共同資料速 率,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與以下操作有關的指令: 比較一基地台之一資料速率與相鄰基地台之資料速率; 確定用於可能資源組交換之該基地台之該資料速率的一 預期改變及該等相鄰基地台之該等資料速率的預期改 變,當該基地台基於該比較以及該基地台與該等相鄰基 地台之該等資料速率的該等預期改變而確定該基地台為 有利時,丟棄一資源組;及當基於該比較以及該基地台 與該等相鄰基地台之該等資料速率的該等預期改變而確 132429.doc 200908635 定該基地台為不利時,攫取一資源組。 34.如請求項20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留存 與以下操作有關的指令:使用一用於該等所排程傳輸: 之至少一者的基地台特定跳頻型樣隨時間改變來自該集 合之該等資源組中之至少一者内所分配的該等資源广 35· —種使得能夠適應性選擇用於—無線通信環境中之資源 組之一子組的無線通信裴置,其包含: 用於基於一與至少一相鄰基地台才目關聯的服務等級以 一度量為基礎而識別一用於一基地台之最佳重複使用因 數的構件; 用於選擇跨越-網路所共同定義之可用資源組之一分 率以形成-基地台特;^集合的構件,該分率基於該最佳 重複使用因數;及 用於將來自該基地台特定集合之該等資源組中所包括 的資源分配至伺服存取終端機之構件。 36. 如請求項3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基於所 獲得之前向鏈路資源特定CQI報告來確定該最佳重複使 用因數之構件。 37. 如凊求項3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用於確定該最佳重複 使用因數之該度量為在由該至少一相鄰基地台所伺服之 存取終端機處可見之C/Ι分布。 3 8.如凊求項3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用於確定該最佳重複 使用因數之該度量係基於一考慮所伺服之一資料速率的 準則。 132429.doc 200908635 士。月求項35之無線通信裂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調整該 最佳重複使用因數之構件。 4〇·如請求項35之無線通信褒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結合受 限於貞源組内之該等所分配資源來使用跳頻之構件。 41. 如請求項3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步包含用於基於來 自一或多個存取终端换 化機之所接收貧源特定CQi報告來選 擇可用資源組之該分率的構件。 42. 如請求項3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步包含用於藉由使 用-最大化調和平均C/I值之準則來選擇可用資源組之該 分率的構件。 43. 如明求項3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基於 ChanDiff資訊及與前向鏈路其他扇區干擾頻道(F_〇s腹) 44· 一種 活動性有關的資訊來選擇可„源組之該分率的構件。 一絲希腦程式產品,其包含: 一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 用於基於一考慮與至少—全異基地台相關聯的服務 專級之第一度量來確定—對應於一基地台之最佳重複 使用因數的程式碼;及 :於選擇跨越一網路所共同定義之可用資源組的一 $率以各自映射至實體資源之特定組 率經選擇以產生一基地台特&隹人 只刀 重複使用因數之一函數。^合’該分率為該最佳 45.: = Γ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進-步包 3用於基於所獲得之前向鍵路資源特定吻報告來確定 132429.doc 200908635 該最佳重複使用因數之程式碼。 46.如請求項44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 含用於基於在由該至少一全異基地台所伺服之存取終端 機處可見之一 C/Ι分布來確定該最佳重複使用因數之程式 碼。 47.如請求項44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 含用於基於一考慮所伺服之一資料速率的準則來確定該 最佳重複使用因數之程式碼。
    48. 如請求項44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 含用於隨時間而調整該最佳重複使用因數之程式碼。 49. 如請求項44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 含用於基於自一或多個存取終端機所獲得之資源= CQI報告來選擇可用資源組之該分率的程式碼。 疋 5〇·如晴求項44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進—步包 含用於藉由使用一最大化調和平均c/i值之準則來選擇二 用資源組之該分率的程式碼。 51.如請求項44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牛勺 含用於基於為所接收或所產生十 /匕 資訊及經由一反向鏈路$ 者的ChanDiff 汉门鏈路或一回程中之至少一 與F-OSICH活動性有關的資 收之 率的程式碼。 輝了用貝源組之該分 52. 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中 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 基於一考慮與至少— 之裝置,該裝置包含: 相鄰基地台相關聯的服務等級 J32429.doc -J0- 200908635 之度量來確定 因 士應於一基地台之最佳重複使用 數; 之可用資源組之—分率 分率基於該最佳重複使 選擇跨越-網路所共同定義 以形成—基地台特定集合,該 用因數; t, ’ 5χ基地台特定集合之資源組中所包括的資源 心派至甸服存取終端機以用於所排程之傳輪;及
    一,用-用於該所排程傳輸中之至少_者的基地台特 疋跳頻型樣隨時間 至少-者… 集合之該等資源組中之 内所札派的該等資源。 132429.doc
TW097123264A 2007-06-20 2008-06-20 Adaptive distributed frequency planning TW20090863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4532307P 2007-06-20 2007-06-20
US12/142,480 US8219030B2 (en) 2007-06-20 2008-06-19 Adaptive distributed frequency planni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8635A true TW200908635A (en) 2009-02-16

Family

ID=40032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3264A TW200908635A (en) 2007-06-20 2008-06-20 Adaptive distributed frequency planning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2) US8219030B2 (zh)
EP (1) EP2174517A2 (zh)
JP (1) JP5059941B2 (zh)
KR (1) KR101154738B1 (zh)
CN (1) CN101690292B (zh)
AU (1) AU2008265608A1 (zh)
BR (1) BRPI0813677A2 (zh)
CA (2) CA2689435A1 (zh)
IL (1) IL202434A0 (zh)
RU (1) RU2446622C2 (zh)
TW (1) TW200908635A (zh)
WO (1) WO2008157799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53575B2 (en) 2009-03-19 2013-10-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partitioning for up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80228B2 (en) 2006-12-27 2013-11-12 Chevron U.S.A. Inc. Treatment of cold start engine exhaust
US8219030B2 (en) 2007-06-20 2012-07-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distributed frequency planning
US9072102B2 (en) * 2007-11-27 2015-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daptive path loss adjustment
US7978623B1 (en) * 2008-03-22 2011-07-12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Channel rank updates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0005226A2 (ko) * 2008-07-08 2010-0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단말 장치 및 그 방법
IL194996A0 (en) * 2008-10-30 2011-08-01 Mariana Goldhamer A method for depoying heterogeneous base st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3229396B1 (en) * 2009-03-18 2018-12-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obtain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8588178B2 (en) 2009-03-19 2013-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association and joint association and resource partition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00265927A1 (en) * 2009-04-21 2010-10-21 Crestcom, Inc.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Power to Bandwidth In a Multi-Carrie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47449B (zh) * 2009-05-04 2015-05-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基于扫频和手机测量报告的自主频率优化方法
US8559325B2 (en) * 2009-09-15 2013-10-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ver the air load indicator for wireless scheduling
ATE545310T1 (de) * 2009-12-03 2012-02-15 Alcatel Lucent Interferenzkoordination zwischen zellen von funknetzwerken
WO2011079812A1 (zh) * 2009-12-31 2011-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竞争资源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US8688156B2 (en) * 2010-01-08 2014-04-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link margin
US8868091B2 (en) * 2010-01-18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via over the air load indicator and relative narrowband transmit power
US8571482B2 (en) * 2010-09-11 2013-10-29 Nokia Corporation Dynamic autonomous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channel access in cellular System Uplink
US8948090B2 (en) * 2011-08-25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oint PUCCH attachment
KR101583169B1 (ko) * 2011-10-02 2016-01-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선택적 측정 결과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US20130142138A1 (en) * 2011-12-05 2013-06-06 Esmael Hejazi Dinan Coordination of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s
US9088332B2 (en) 2012-10-05 2015-07-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itigation of interference from a mobile relay node to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894675B2 (en) 2013-09-19 2018-02-13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network coexistence
US9648584B2 (en) 2013-10-31 2017-05-09 Motorola Solutions, Inc.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broadcast for mission-critical services on LTE
US10904943B2 (en) * 2016-01-07 2021-01-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Time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for 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EP3417653B1 (en) * 2016-02-15 2021-08-25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Methods for centralized channel selection across different cells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US10939434B2 (en) * 2016-04-07 2021-03-0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Enhanced frequency selection
KR101699061B1 (ko) 2016-08-15 2017-01-23 주식회사 렛츠온 사용자 맞춤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실행하는 시스템
US10484918B2 (en) * 2017-06-14 2019-11-1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Load balanc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for improved user equipment throughput
US10798585B2 (en) 2019-02-27 2020-10-06 Cisco Technology, Inc. Dynamic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CN112216123A (zh) * 2019-07-11 2021-01-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号灯控制与资源调度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90393C2 (de) * 1991-02-22 1998-05-20 Motorola Inc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bessern der Signalqualität eines in einem Übertragungskanal eines zellularen Nachrichtenübertragungssystems übertragenen Signals
US5978679A (en) 1996-02-23 1999-11-02 Qualcomm Inc. Coexisting GSM and CDM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6947748B2 (en) 2000-12-15 2005-09-20 Adaptix, Inc. OFDMA with adaptive subcarrier-cluster configuration and selective loading
KR100943624B1 (ko) * 2003-09-15 2010-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적 자원 할당장치 및 방법
US7047009B2 (en) * 2003-12-05 2006-05-16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Base station bas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break before make handoffs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US8014781B2 (en) * 2004-06-08 2011-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ra-cell common reus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780278A (zh) * 2004-11-19 2006-05-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子载波通信系统中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方法和设备
KR100881783B1 (ko) 2004-11-30 2009-02-03 한국과학기술원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자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US7548752B2 (en) 2004-12-22 2009-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to support restrictive reuse
ATE411716T1 (de) * 2005-07-04 2008-10-15 Motorola Inc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gemeinsamen benutzen von betriebsmitteln zwischen mehreren kommunikationsnetzen
WO2007021139A1 (en) 2005-08-19 2007-02-2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based on frequency reuse partitioning for ofdma/fdd system, and frame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for
EP2391049B1 (en) * 2005-08-19 2013-11-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qi report method
WO2007045101A2 (en) * 2005-10-21 2007-04-2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ultiplexing schemes for ofdma
US7954106B2 (en) * 2005-12-19 2011-05-31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Estimating resource usage system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tasks based upon the rating value of tasks and resources mapping
AU2007206548B2 (en) * 2006-01-18 2011-03-10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US7860150B2 (en) * 2006-04-24 2010-12-28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improved uplink pilot transmission schemes
US20080020778A1 (en) * 2006-07-19 2008-01-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efficient persistent resource assignment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937911B2 (en) * 2006-08-31 2015-01-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744466B2 (en) * 2006-10-10 2014-06-03 Broadcom Corporation Sensing RF environment to manage mobile network resources
CN104378191B (zh) * 2006-12-28 2018-01-12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长期演进中的资源受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US9137821B2 (en) * 2007-05-02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signaling of resources on a control channel
US8219030B2 (en) 2007-06-20 2012-07-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distributed frequency planning
WO2008155411A1 (en) * 2007-06-20 2008-12-2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Low par zero auto-correlation zone sequences for code sequence modulation
US8059524B2 (en) * 2008-01-04 2011-11-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llocation and logical to physical mapping of scheduling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 in wireless network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53575B2 (en) 2009-03-19 2013-10-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partitioning for up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804568B2 (en) 2009-03-19 2014-08-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partitioning for up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74517A2 (en) 2010-04-14
KR20100032906A (ko) 2010-03-26
BRPI0813677A2 (pt) 2015-01-06
RU2010101673A (ru) 2011-07-27
WO2008157799A2 (en) 2008-12-24
CN101690292A (zh) 2010-03-31
AU2008265608A1 (en) 2008-12-24
US20090075596A1 (en) 2009-03-19
CA2689435A1 (en) 2008-12-24
JP5059941B2 (ja) 2012-10-31
CA2804807A1 (en) 2008-12-24
US8355742B2 (en) 2013-01-15
KR101154738B1 (ko) 2012-06-08
CN101690292B (zh) 2014-02-12
RU2446622C2 (ru) 2012-03-27
US20120252468A1 (en) 2012-10-04
IL202434A0 (en) 2010-06-30
US8219030B2 (en) 2012-07-10
WO2008157799A3 (en) 2009-02-26
JP2010531580A (ja) 2010-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08635A (en) Adaptive distributed frequency planning
US2020032293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Lee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heterogeneous LTE/LTE-A networks
JP5295977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同一チャネル干渉の特徴付け
JP5559177B2 (ja) 分散下りリンク協調多地点(CoMP)フレームワーク
Elsherif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dual-access small cells
Salem et al. An overview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relay-enhanced OFDMA-based networks
JP5986324B2 (ja)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とセルラ通信のためのリソース共有方法と装置
JP6158292B2 (ja) ダウンリンクの協調マルチポイント・ワイヤレス通信のための制御信号
US9432991B2 (en) Enabling support for transparent relay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5372908B2 (ja) 干渉管理のためのバックホール通信
KR101321906B1 (ko) 업링크 협력 멀티­포인트를 지원하기 위한 최적화들
JP5221668B2 (ja) オポチューニスティック・アップリンク・スケジューリング
TW20094581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reuse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120608A (zh) 通过发送非限制重用集合的质量指示符和其它重用集合的向量化质量指示符来使反馈最少化
CN101911810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动态干扰控制
TW201203987A (en) Muting scheme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and signaling thereof
TW201119470A (en) Multipoint equalization framework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TW20111601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legacy long term evolution user equipment with 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 user equipment
Yang et al. A study of QoS guarantee and fairness based on cross‐layer channel state in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Liu et al. DO‐Fast: a round‐robin opportunistic scheduling protocol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JP5226099B2 (ja) ユーザ装置、送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
JP2013093647A (ja) 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Odeh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cell OFDMA based cooperative relay network
Al-Rawi Opportunistic packet scheduling algorithms for beyond 3G wireless net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