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02543A - Modulation of chemosensory receptors and ligands associated therewith - Google Patents

Modulation of chemosensory receptors and ligands associated therewith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2543A
TW200902543A TW097121277A TW97121277A TW200902543A TW 200902543 A TW200902543 A TW 200902543A TW 097121277 A TW097121277 A TW 097121277A TW 97121277 A TW97121277 A TW 97121277A TW 200902543 A TW200902543 A TW 2009025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ituted
hydrogen
group
chemosensory receptor
liga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1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ao-Dong Li
Feng Zhang
Hong Xu
Catherine Tachdjian
Sara Werner
Andrew Patron
Albert Zlotnik
Mark Zoller
Boris Klebansky
Richard Fine
Xinshan Kang
Original Assignee
Senomy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nomyx Inc filed Critical Senomyx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02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254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sen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547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 C07F9/6558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different or differently substituted hetero rings neither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nor condensed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or ring system
    • C07F9/65586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different or differently substituted hetero rings neither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nor condensed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or ring system at least one of the hetero rings does not contain nitrogen as ring hetero 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547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 C07F9/6561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systems of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condensed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or ring system, with or without other non-condensed hetero rings
    • C07F9/65616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systems of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condensed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or ring system, with or without other non-condensed hetero rings containing the ring system having three or more than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e.g. purine or analo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66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specific carrier or receptor proteins as ligand binding reagents where possible specific carrier or receptor proteins are classified with their target compoun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BBIO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GENETIC OR PROTEIN-RELATED DATA PROCESSING IN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 G16B15/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alysing two-dimensional or three-dimensional molecular structures, e.g. 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relations or structure alignment
    • G16B15/20Protein or domain fold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BBIO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GENETIC OR PROTEIN-RELATED DATA PROCESSING IN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 G16B15/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alysing two-dimensional or three-dimensional molecular structures, e.g. 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relations or structure alignment
    • G16B15/30Drug targeting using structural data; Docking or binding predic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BBIO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GENETIC OR PROTEIN-RELATED DATA PROCESSING IN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 G16B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nctional genomics or proteomics, e.g. genotype-phenotype associ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BBIO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GENETIC OR PROTEIN-RELATED DATA PROCESSING IN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 G16B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nctional genomics or proteomics, e.g. genotype-phenotype associations
    • G16B20/30Detection of binding sites or motif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BBIO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GENETIC OR PROTEIN-RELATED DATA PROCESSING IN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 G16B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nctional genomics or proteomics, e.g. genotype-phenotype associations
    • G16B20/50Mutagene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435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G01N2333/705Assays involving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G01N2333/72Assays involving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for hormones
    • G01N2333/726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e.g. TSHR-thyrotropin-receptor, LH/hCG receptor, FSH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00Screening for compounds of potential therapeutic value
    • G01N2500/04Screening involving studying the effect of compounds C directly on molecule A (e.g. C are potential ligands for a receptor A, or potential substrates for an enzyme A)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BBIO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GENETIC OR PROTEIN-RELATED DATA PROCESSING IN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 G16B15/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alysing two-dimensional or three-dimensional molecular structures, e.g. 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relations or structure align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Oxygen Or Sulfur (AREA)

Description

200902543 九、發明說明: 本申請案主張優於在2007年6月8日提出申請的標題為 「Modulation of Chemosensory Receptors and Ligands
Associated Therewith」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i 1/76〇,666號 的權利,該案件之内容均全部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先前技術】 味覺系統提供關於外界之化學組成的感受資訊。味覺傳
導係化學品引發之動物感覺之最複雜形式中的一種。人們 發現味覺之信號傳導存於整個動物界中,自簡單的後生動 物至最複雜的脊椎動物。據認為,與味覺相關之感覺涉及 藉由受體(即,促代謝受體或親離子受體)調解的不同信號 傳導途徑。在暴露於某些化學刺激物時表現味覺受體之細 胞藉由去極化以產生動作電位而引發味覺,據認為,該動 作電位引發該感覺^料,此事件可引發神經遞質在味 覺傳入神經元突觸處釋放,藉此沿可調節味覺感知之神經 元途彳空開始信號傳導。 ,味覺受體可特異性地辨認可引發特定味覺之分 子。此等分子在本文中亦稱作「促味劑」。許多味覺受: 屬於亦稱作G蛋白偶聯受體(Gp 據認為,1他味以又體起豕族。 體可控制許多/ 蛋白來調節。G蛋白偶聯受 λ 生理功能,例如,内分泌功能、外分 能、心率、炉缺I ^必功 舉例而: 碳水化合物代謝及跨膜信號傳導。 °人類G_蛋白偶聯受體(GPCR)之C家族包括8 13I686.doc 200902543 種促代謝性麩胺酸(mGlu(l-8))受體、2種異二聚體γ-胺基 丁酸(B) (GABA(B))受體、鈣敏受體(CaR)、3種味覺(TiR) 欠體、泛宿主性L-α-胺基酸受體(GPRC6A)、及5種孤兒受 體。C豕族GPCR之特徵在於可結合内源性原構激動劑 (endogenous orthosteric agonist)之大胺基-端結構域。另 外,亦報道可結合該等受體之7個跨膜結構域的變構調節 劑0
身又而5,在配體結合GPCR時,受體大概會經受構象 變化,導致G蛋白活化。<3蛋白係由3個亞單位構成:結合 烏苷酸之0C-亞單位、β-亞單位及7_亞單位。G蛋白在兩種形 式之間循環,端視是GDP還是GTp結合α亞單位而定。當 GDP受到結合時’。蛋白作為異三聚冑:ο·複合體呈 現。當GTP受到結合時,α_亞單位自該異三聚體解離,生 成GP_Y複合體。當Ga_p_Y複合體以可操作方式與存於細胞膜 中之活化G蛋白偶聯受體結合時,GTp對所結合GDp之交 換速率增加且所結合Ga亞單位自該G〇^複合體解離之速 率曰加游離Ga亞單位及Gp_y複合體因此能夠將信號傳輸 至各種信號傳導途徑之下游元件。此等事件形成各種各樣 的不同細胞信號傳導現象之基礎,該等現象包括(例如)識 別為諸如味覺及7或嗔覺等神經性感官知覺等信號傳導現 象。 據信,哺乳動物具有5種基本的味覺形態:甜、苦、 酸、贼及鮮味(umami)(麵賴單蚊味道)。對動物進行 許多生理研究已顯示呋謦典栌t τ禾覺爻體細胞可選擇性地響應不同化 131686.doc 200902543 千刺激物。在哺乳動物中,味覺受體細胞組裝成味蕾,該 等味雷分佈於舌上皮之不同乳頭中。在舌最後方發現的輪 廓乳頭含有成千上萬個味蕾。相反,位於舌之後方側邊緣 的葉狀乳頭§有成百上千個味蕾。而且,位於舌前方之菌 狀乳頭僅含有單—或幾個味蕾。 視物種而定,每—味蕾含有50-150個細胞,包括前驅物 細胞、支持細胞及味覺受體細胞。受體細胞在其基底處受 傳入神經末梢支配’該等傳入神經末梢藉由腦幹及丘腦之 突觸將資訊傳輸至皮質之味覺中心。闡明味覺細胞信號傳 導及貧訊處理之作用機制對於理解味覺之功能、調控及感 知而言十分重要。 味覺系統在進化期間已經選擇以檢測營養性及有益的化 合物以及有害的或毒性物質。除舌外,Gagust之表現亦位 於胃細胞及姨細胞’表明味覺感受作用機制亦可存於胃腸 (GI)道中。味覺受體之表現亦發現於胃及腸之黏膜中,表 明味覺文體可在治療實體(therapeutic entities)及毒素之分 子感受中起作用。 當前已知許多人類及其他真核生物化學感受受體之完全 或部分序列。在最近幾年裏,許多團體(包括本發明受讓 人Senomyx公司)已報道自兩個參與味覺調控且已獲得實驗 結果之GPCR家族識別及選殖的基因係與對味覺生物學之 理解有關。此等結果指明苦味、甜味及胺基酸味(亦稱作 鮮味)係藉由活化位於舌之味覺受體細胞(TRC)表面上的兩 種特定受體(即,T2R及T1R)來引發。當前’據信,在人類 131686.doc 200902543 及f齒類動物中分別有至少26個至33個基因編碼苦味物質 之功能受體(T2R)。 相反,鮮味及甜味僅涉及3種丁以,T1R1、tir2及 T1R3。在結構上’ TmT2R受體具有〇蛋白偶聯受體 (GPCR)之標誌,即,分別側接小細胞外及細胞内胺基及 羧基-末端之7個跨膜結構域。 已經自不同哺乳動物(包括大鼠、小鼠及人類)選殖 T2R。T2R包括人類及齧齒類動物G蛋白偶聯受體之新穎家 族,該等G蛋白偶聯受體在舌及上鰐上皮之味覺受體細胞 亞群中表現。此等味覺受體簇集於味覺細胞中且在基因層 次上連接至可影響苦味之基因座。T2R可調節苦味之事實 已在基於細胞之分析中證實。舉例而言,mT2R_5、hT2R_ 4及mT2R-8在活體外味蛋白(gustducin)分析中已顯示可受 到苦味分子激活’提供如下實驗證明:T2R用作苦味受 體。 一般而言’ T1R家族成員包括T1R1、T1R2及T1R3,例 如,rTlR3、mTlR3、hTlR3、rTlR2、mTlR2、hTlR2及 rTIRl、mTIRl 及 hTIRl。已知 3個 T1R基因成員 T1R1、 T1R2及T1R3形成特異性地識別甜味劑及胺基酸之功能性 異二聚體。通常認為Τ1 R2/T1R3組合可識別天然及人工甜 味劑而T1R1/T1R3組合可分別識別若干L-胺基酸及麩胺酸 單鈉(MSG)。舉例而言,T1R1及T1R3在重組宿主細胞中的 共表現產生可響應鮮味刺激物之異聚體味覺受體。鮮味刺 激物包括(例如)楚胺酸單鈉及可引發「佳味(savory)」味覺 131686.doc • 10- 200902543 之其他分子。相反,T1R2及T1R3在重組宿主細胞中的共 表現產生可響應天然及人工甜味劑之異聚體甜味受體。 業内需要研發各種識別適用於修飾與化學感受或化學感 受有關感覺或反應相關聯的受體及其配體之化合物或其他 實體的方法。此外,業内需要具有此等特徵之化合物或其 他實體。 【發明内容】 广本發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係基於如下發現:細胞外結構 域(例如,化學感受受體之捕蠅夾域,具體而言,係該捕 蠅夾域内之一個或多個相互作用位點)係化合物或其他實 體調節該化學感受受體及/或其配體之適宜靶。因此,本 發明提供用於識別化學感受受體及其配體之修飾物以及能 夠調節化學感受受體及其配體之修飾物的篩選方法。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篩選化學感受受體配 體修飾物之候選物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測定試驗實體是否 1; 適σ藉由化學感%文體捕蠅夾域内之第一相互作用位點與 該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 在另-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種筛選化學感受受體配 體修飾物之候選物的方本。# 幻万在6亥方法包括測定試驗實體是否 適合藉由化學感受受體插& , 于A又又體捕蠅夹域内之第一相互作用位點與 該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其中該第—相互作用位點係根 據基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與該化學感受受體間之相互作用 來識別的第二該相互作用位點識別的。 還在另一實施例中,本於明挺 _ A/. Βε +明徒供一種篩選化學感受受體 131686.doc 200902543 修飾物之候選物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測定試驗實體是否適 合藉由化學感受受體捕蠅夾域内之相互作用位點與該化學 感受受體相互作用’其中該相互作用位點包括選自由以下 各物組成之群的相互作用殘基:人類Τ1 r 1之D14 7、 S148 、 T149 、 N150 、 A170 、 A171 、 S172 、 S173 、 D192 、 川95、〇218、丫220、8276、11277、£301和八3 02及其組 合’其中適合與該化學感受受體之相互作用位點相互作用 之試驗實體為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之候選物代表。 在再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調節化學感受受體配 體之活性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使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 與含有T1R1捕蠅夾域之細胞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存在時接 觸’其中該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與該化學感受受體之 相互作用位點相互作用。 還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化學感受受體配體 修飾物,其中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存在時其藉由至少三個 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相互作用殘基與T1R1捕蠅夾域 相互作用:人類 T1R1 之 L46、H47、S48、G49、C50、 L51 、 S67 、 F68 、 N69 、 E70 、 H71 、 C106 、 S107 、 D108 、 D147、S148、T149、N150、R151、Y169、A170、A171、 S172、S173、D192、N195、D218、Y220、S276、R277、 E301 、 A302 、 F247 、 S248 、 S275 、 S276 、 R277 、 Q278 、 L279 、 A280 、 R281 、 V282 、 F283 、 F284 、 E285 、 E301 、 A302、W303、S306、R307、H308、1309、T310、G311、 V312、P313、R317、K354、W357、K377、K379、M383 131686.doc -12- 200902543 和 S385 ° 【實施方式】 在具體地闡述本發明之前,提供下列定義。 術語「T1R」家族包括如下多形態變體、等位基因、突 變體及同系物:⑴在約25個胺基酸、最佳5(M⑽個胺基酸 之囪口内,與已知或所揭示(例如,在2〇〇2年6月%日提出 申請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〇/179,373號、在2〇〇1年4月5日 提出申睛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〇9/799,629號及在2〇〇2年1月 3曰提出申請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〇/〇35,〇45號中)T1R具有 約30-40%胺基酸序列一致性,更具體而言,具有約4〇%、 50%、60%、70%、75%、80%、85。/。、90%、95%、96%、 97%、98%或99%胺基酸序列一致性;(2)特異性地結合因 抗免疫原而產生的抗體’該免疫原包含選自由上文所揭示 T1R序列及其經保守修飾之變體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 (3)在嚴格的雜交條件下與選自由上文所揭示T1R 〇να序 列及其經保守修飾之變體組成之群的序列雜交(以至少約 100個,視情況至少約5004〇〇〇個核苷酸之大小);(4)包括 與選自由上文所揭示T1R胺基酸序列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 列具有至少約40%—致性之序列或(5)可藉由在嚴格雜交條 件下可與所述T1R序列特異性地雜交之引物加以擴增。 特定言之,此等「T1R」包括稱作hT1R1、hTlR2、 hTlR3、rTIRl、rT】R2、rTlR3、mTiR1、mT1R2 及 mTlR3且具有已知或揭示(例如’揭示於2002年6月26曰提 出申請的美國專利案第10/179,373號、在2001年4月5曰提 131686.doc -13- 200902543 出申請的美國專利案第09/799,629號及在2002年1月3日提 出申請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〇/〇35,〇45號中)核苷酸序列與 胺基酸序列之味覺受體GPCR及其變體、等位基因、突變 體、同源物及嵌合體一其可特異性地結合至及/或響應於 甜味、鮮味、或任一其他化學感受有關配體(包括活化 劑、抑制劑及增強劑)❶T1R亦包括在人類或其他哺乳動物 中(例如’與味覺相關之細胞及/或部分胃腸道系統,包括 但不限於食管、胃、腸(小腸及大腸)、結腸、肝、膽道、 胰腺、膽囊等)表現之味覺受體GPCR。而且,T1R多肽包 括源自部分特定T1R多肽(例如,不同物種之τ 1 r 1、τ 1R2 或T1R3)或藉由組合不同T1R之部分獲得的嵌合序列,其 中組合此等嵌合T1R序列以產生甜味或鮮味功能受體。舉 例而言,嵌合T1R可包括一個tir(即,TiR1或T1R2)之細 胞外區域及另一 T1R(T1R1或T1R2)之跨膜區域。 在拓撲學上,某些化學感受GPCR具有r N_端結構 域」、「細胞外結構域」、包含7個跨膜區之「跨膜結構 域」及對應的細胞質及細胞外環、「細胞質區域」及「c_ 端區域」(參見’例如,Hoon等人,Cell, 96:541-51 (1999); Buck等人,Ce//,65:175-87 (1991))。可使用諸如 可硪別疏水性及親水性結構域之序列分析程式等彼等熟習 此項技術者已知的方法來識別此等區域之結構(參見,例 如,Stryer,Biochemistry,(第 3版,1988);亦可參見許多 基於互聯網之序列分析程式中的任一種,例如,彼等在 dot.imgen.bcm.tmc.edu處所發現者)。此等區域可用於製造 131686.doc -14 - 200902543 嵌合蛋白及用於本發明之活體外分析,例如,配體結合分 析。 因此,「細胞外結構域」係指化學感受受體之結構域, 例如’自細胞膜突出且暴露於該細胞之細胞外表面的T1R 多肽。此等區域可包括暴露於該細胞之細胞外表面的「Ν· 立而、”構域」以及暴露於5玄細胞之細胞外表面之跨膜纟士構域 的細胞外環,即,位於跨膜區2與跨膜區3之間、跨膜區4 與跨膜區5之間以及位於跨膜區6與跨膜區7之間的細胞外 環。「N-端結構域」自N-端開始並延伸至靠近該跨膜區起 始點之區域。此等細胞外區域可用於活體外可溶性及固相 配體結合分析。此外,下文所述跨膜區亦可參與配體結合 (單獨或與細胞外區域組合)且因此亦可用於活體外配體結 合分析。 包括7個跨膜「區」之「跨膜結構域」係指位於質膜内 之化學感受受體結構域(例如,T1R多肽)且亦可包括對應 的細胞質(細胞内)及細胞外環,亦稱作跨膜「區」。可使 用標準方法識別該7個跨膜區及細胞外和細胞質環,如在
Kyte等人,J. Mo/·价〇/. 157:105-32 (1982)或在 Stryer,同 前文中所述。 「細胞質結構域」係指面向細胞内側之化學感受受體結 構域,例如,T1R蛋白,例如,跨膜結構域之「c_端結構 域」及細胞内環,例如,位於跨膜區丨與跨膜區2之間、跨 膜區3與跨膜區4之間以及位於跨膜區5與跨膜區6之間的細 胞内垓。「C-端結構域」係指跨越最後跨膜區末端至該蛋 131686.doc 15 200902543 白c-端且經常位於細胞質内的區域。 術浯「7-跨膜受體」意指屬於跨膜蛋白超家族之多肽, "亥等跨臈蛋白具有7個跨越質膜7次之區域(因此,該7個區 域稱為「跨膜」或r TM」結構域TM τ至ΤΜ νπ)。 在所揭示用於測試可調節化學感受受體(例如,增強tir 豕敎成員"導之#號傳導,例如,甜味或鮮味受體功能效 應或活性)之化合物的分析中,短語「功能效應」或「活 性」包括間接或直接受特定化學感^㈣響之任一參數 (例如,功能、物理及化學效應)的測定。其包括但不限於 活體外、活體内及離體配體結合、離子流、膜電位、電 流、轉錄、G蛋白結合、GPCR磷酸化或去鱗酸化、信號傳 導、受體-配體相互作用、第二信使濃度(例如,cAMp、 cGMP、IP3或細胞内Ca2+)的變化且亦包括諸如神經遞質或 激素釋放增加或減少等其他生理效應。 術語「測定功能效應」或受體「活性」意指用於可增加
一 / - a ✓分肝,此'Γ王'負-、 性染劑、全細胞電流、放射枓 τ王買、膜片鉗、電壓敏感 卵母細胞化學感受受體(例如, 細胞化學感受受體,例如,T1 受體,例如,T1R基因; 咕性同位素流量、可誘導標記、 如,T1R基因)表現;組織培養 ,T1R表現;轉錄活化化學感受
J3 J686.doc -16- 200902543 電導性變化;離子流分析;改變細胞内第二信使,例如, cAMP、CGMP及三磷酸肌醇(IP3);改變細胞内鈣濃度;神 經遞質釋放及諸如此類。 化學感受受體(例如,T1R蛋白)之「抑制劑」、「活化 劑」及「修飾物」可交替地使用以指示使用化學感受信號 傳導之活體外及活體内分析識別的抑制、活化或調節分 子,例如,配體、激動劑、拮抗劑及其同系物及模擬物。
抑制劑係(例如)結合、部分或全部阻斷刺激、降低、預 防、延遲活化、滅活、退敏或下調味覺傳導之化合物,例 如,拮抗劑。活化劑係(例如)結合、刺激 '增加、打開、 活化、促進、增強活化、敏化或上調化學感受信號傳導之 化合物,例如,激動劑。修飾物包括(例如)改變受體活性 或受體與細胞外蛋白(例如,受體配體)之相互作用且視情 況與活化劑或抑制劑結合或相互作用的化合物;G蛋白; 激酶(例如,參與受體去活化及退敏之β腎上腺素能受體激 酶及視紫質激酶的同系物);及抑制蛋白,其亦可去活化 及退敏受體。修飾物包括(例如)具有改變活性之化學感受 受體(例如’咖家族成員)的基因修飾形式以及天然及;^ 成配體、拮抗劑、激動#1、小化學分子及諸如此類。在本 心明中,此包括但不限於甜味配體(激動劑或拮抗劑)' 鮮 未配體(激動劑及拮抗劑)、甜味增強劑及鮮味增強劑以及 甜味或鮮味抑制劑。 「增強劑」在本文中係指可調節(增強)特定 化學感受受體,例如,Τ 為 1 1R2/T1R3 欠體或 T1H1/T1R3 受體) 131686.doc 200902543 之化合物。在本文
推定的增強劑 」在本文中係指(例如)在電腦上或以其 活化但自身不會實質活化該特定受體 中’此等增強劑可增強化學感受受體袭 通常’該「增強劑」可對特定啦棘s — 他方式使用本文所述分析識別為潛在增強劑但尚未在活體 内(例如,在適宜味覺測試中)證實其增強劑活性的化合 術語「多狀」、「狀」及 蛋白」在本文中可交替使用 以指示胺基酸殘基之聚合物。該等術語適用於其中一個或 多個胺基酸殘基係對應天然胺基酸之人工化學模擬物的胺 基酸聚合物以及天然胺基酸聚合物及非天然胺基酸聚合 物。 本文所述「細胞外結構域」及化學感受受體(例如,T1R 受體區域)或組合物亦包括具有實質對應於例示性序列之 結構及活性的「類似物」或「保守變體」及「模擬物」 (「擬肽物質」)。因此’術語「保守變體」或「類似物」 或「模擬物」係指具有不會實質改變該多肽(保守變體)之 結構及/或活性之經修飾胺基酸序列的多狀,如本文所定 義。此等包括胺基酸序列之經保守修飾的變異,即,彼等 對蛋白活性不重要之殘基的胺基酸取代、添加或刪除、咬 具有類似性質(例如,酸性、鹼性、帶正電荷或帶負電 131686.doc -18- 200902543 荷、極性或非極性等、$ & 寺)之殘基的胺基酸取代,以便即使關 鍵胺基酸之取代也不合香哲L # a w 、 θ貫夤上改變結構及/或活性。 更具體而言’ 「經你含攸Mk. i-t aA j, 、二保寸修飾變體」適用於胺基酸序列及 核酸序列二者。至於驻中4十放十 王义将疋核酸序列,經保守修飾之變體係 指彼等編碼等同或基本上等同的胺基酸序列之核酸,或在 該核酸不編碼胺基酸序列之情況下係指基本上等同的序 列。由於遺傳密碼具有簡並性,大量功能等同的核酸編碼 任一給定蛋白。 舉例而έ,密碼子GCA、GCC ' GCG及GCU均可編碼胺 基酸丙胺酸。因此,在其中丙胺酸由密碼子規定之每個位 置上,可在不改變編碼多肽之情況下將密碼子改變成所述 的任一對應密碼子。 該等核酸變異為「沈默變異」,其係經保守修飾變異的 一種。在本文中每個編碼多肽之核酸序列亦描述該核酸之 母一可能的沈默變異。一熟知此項技術者應可認識到,可 / 對核酸之每一密碼子(通常係曱硫胺酸之唯一密碼子的 AUG及通常係色胺酸之唯一密碼子的tgg除外)加以修飾 以產生功能等同的分子。相應地,編碼多肽之核酸的每— 沈默變異均隱含在每一所述序列中。 •k·供功能類似胺基酸之保守取代表格為此項技術所熟 知。舉例而言’ 一個選擇保守取代之例示性指導原則包括 (依次為初始殘基及例示性取代基):ala/gly或 ser ; arg/lys ; asn/gln 或 his ; asp/glu ; cys/ser ; gln/asn ; gly/asp ; gly/ala或 ρΓ0 ; his/asn 或 gin ; ile/leu或 val ; leu/ile 131686.doc -19· 200902543 或 val ; lys/arg 或 gin 或 glu ; metAeu 或 tyr 或 ile ; phe/met 或 leu 或 tyr ; ser/thr ; thr/ser ; trp/tyr ; tyr/trp 或 phe ; val/ile 或leu。另一例示性指導原則使用下列6個組,每個組含有 彼此可進行保守取代之胺基酸:1)丙胺酸(A),絲胺酸 (S) ’蘇胺酸(T) ; 2)天冬胺酸(D),麩胺酸(E) ; 3)天冬醯胺 (N),麩胺醯胺(Q) ; 4)精胺酸(R),離胺酸(I) ; 5)異白胺酸 (I) ’白胺酸(L),甲硫胺酸(M),纈胺酸(V);及6)苯丙胺酸 (F),酪胺酸(γ),色胺酸(w);(亦可參見,例如, Creighton, Proteins,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1984); Schultz and Schimer, Principles of Protein Structure » Spdnger-Verlag (1979))。一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上述取 代並非唯一的可能保守取代。舉例而言,出於某些目的, 人們可認為所有帶電荷的胺基酸彼此間可進行保守取代, 不論該等胺基酸帶正電荷抑或帶負電荷。此外,可改變、 添加或刪除存於編碼序列中之單一胺基酸或小部分胺基酸 的個別取代、刪除或添加亦可視為「經保守修飾之變 異」。 術語「模擬物」及「擬肽物質」係指具有實質相同的多 肽結構及/或功能特徵(例如’ 丁1112或丁1幻之細胞外結構域 或其任一區域)之合成化學化合物。該模擬物可能完全由 胺基酸之合成、非天'然類似物組成或可為部分天然肽胺基 酸:部分非天然胺基酸類似物之嵌合分子。該模擬物亦可 匕S任數里的天然胺基酸保守取代,只要此等取代亦不 會實質改變模擬物之結構及/或活性。 131686.doc -20- 200902543 ^如作為保寸變體之本發明多肽一般,常規實驗可測定 模擬物是否屬於本發明之範圍,即,其結構及/或功能未 經實質改變。多肽模擬物組合物可含有若干非天然結構組 伤之任一組合,該等非天然結構組份通常選自3個結構基 團.a)殘基鏈接基團,天然醯胺鍵結(「肽鍵結」)鏈接除 外;b)代替天然胺基酸殘基之非天然殘基;或幻誘導二級 結構(例如,β轉角、γ轉角、p折疊、α螺旋構象及諸如此 類)模擬(即,誘導或穩定二級結構)之殘基。多肽在所有或 某些其殘基藉由化學方式(天然肽鍵結除外)連接時可表徵 為模擬物。個別擬肽物質殘基可藉由肽鍵結、其他化學鍵 結或偶聯方式(例如,戊二醛、Ν_羥基琥珀醯亞胺酯、雙 功能馬來醯亞胺、Ν,Ν,_二環己基碳化二亞胺(DCC)或Ν,Ν,_ 一異丙基碳化二亞胺(DIC))連接。可替代傳統醯胺鍵結 (「肽鍵結」)鏈接之連接基團包括(例如)南五味子酮 (ket〇methylene)(例如,_C⑼·Ch2代替 _c(〇)_NH_)、胺基 亞甲基(-ch2nh-)、伸乙基、烯基(_CH=CH_)、醚 (-CH20)、硫醚(CH2-S-)、四唑(_Cn4)、噻唑、反醯胺 (retroamide)、硫代醯胺或醋(參見,例如,Spat〇la,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of Amino Acids, Peptides and
Proteins,第 7 卷,267-357,Marcell Dekker,Peptide
Backbone M〇dificati〇ns,NY (1983))。多肽亦由於含有所 有或某些代替天然胺基酸殘基之非天然殘基而可表徵為模 擬物;非天然殘基詳細地闡述於科學及專利文獻中。 「化合物」係指由本文所揭示結構式涵蓋的化合物且包 131686.doc -21 - 200902543 括屬於結構揭示於本 物。化入队 +文中之此專化學式的任—特定化合 化5物可藉由其化學結構及/或化學 當化學結構盥化學幺越饵加以戒別。 身份。上 時,化學結構決定該化合物之 二嫌Γ 可以若干互變異構體形式(包括稀醇 式及其混合物)存在。因此’本文所絡示化 予結構涵蓋所述化合物之所有可㈣ 4 述化合物亦包括煙、稱體形式。所 肩… 问位素標記之化合物’其中-個或多個 f ::不同於經常發現於自然界中之原子量的原子量。 3H、L、?化二物中之同位素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2H、 妒弋”:N、8〇、17〇等。化合物可以非溶劑合物 谷劑合物形式(包括水合形式)及作為N-氧化物存 :。一般而言,化合物可為水合物、溶劑化物或N-氧化 :。某些化合物可以多種結晶或非晶型形式存在。一般而 吕’所有物理形式可楚;4 — 效用於本文所涵蓋之用途且意欲涵 盍於本發明之範圍。而 ^ _ . w , 固而且,應理解,當闌述化合物之部分 結構時,括弧表示該部分結構與該分子其餘部分之連接 點。
「烧基」(自身或作五兄 .U 飞作為另-取代基之一部分)係指藉由自 母體烧烴、稀烴或块烴之單一碳原子去除一個氯原子產生 的飽和或不飽和、且古Μ 古A* /、支鏈直鏈或%狀單價烴基團。並型 烧基包括但不限於甲基;乙基,例如,乙院基、乙烯基、 乙快基;丙基,例如,名P ,好 如丙烷-1-基、丙烷-2-基、環丙烷-卜 基、丙-1-烯-1-基、丙祕?並 内1-烯-2-基、丙烯丙基)、 壤丙-1-稀-1·基;環雨9、陡】甘 畏丙,2-烯小基、丙]•炔·i•基、丙·2备 131686.doc •22- 200902543 1 -基等;丁基’例如,丁烷-丨_基、丁烷基、2-曱基-丙 烷-1-基、2-甲基-丙烷_2_基、環丁烷-丨_基、丁-丨-烯—卜 基、丁-1-烯-2-基、2-甲基-丙_1_烯_1-基、丁 _2-烯基、 丁-2_烯 _2_基、丁-1,3-二烯-1-基、丁-1,3-二烯-2-基、環 丁-1-烯-1-基、環丁 _丨_烯_3_基、環丁-U-二烯_丨_基、丁_ 1- 炔-1-基、丁-1-炔_3_基、丁 _3_炔_卜基等;及諸如此類。 術語「烷基」明確意欲包括具有任一飽和程度或飽和度之 基團’即,只具有碳碳單鍵結之基團、具有一個或多個碳 石厌雙鍵結之基團、具有一個或多個碳碳三鍵結之基團及具 有碳碳單鍵結、雙鍵結及三鍵結之混合物的基團。當意欲 表示具體飽和度時,使用措辭「烷烴基」、「烯烴基」及 「块烴基」。在某些實施例中,烷基包括i個至2〇個碳原 子(Ci-CM烷基)。在其他實施例中,烷基包括1個至10個碳 原子(CrCw烷基)。在又一些實施例中,烷基包括1個至6 個碳原子(CVC6烷基)。 烧fe基」(自身或作為另一取代基之一部分)係指藉由 自母體烷烴之單一碳原子去除一個氫原子而產生的飽和、 具支鏈、直鏈或環狀烷基。典型烷烴基包括但不限於甲燒 基;乙烷基;丙烷基,例如,丙烷_1_基、丙烷_2_基(異丙 基)、環丙烷-1-基等;丁烷基,例如,丁烷_i_基、丁烷_2_ 基(第二-丁基)、2-甲基-丙烷_丨_基(異丁基)、2_甲基丙烷· 2- 基(第三-丁基)、環丁-丨_基等;及諸如此類。 「烯烴基」(自身或作為另一取代基之一部分)係指藉由 自母體烯烴之單一碳原子去除一個氣原子而產生的具有至 131686.doc •23· 200902543 少一個碟碳雙鍵結之不飽和具支鏈、 基團可If)结·μ 鍵或核狀貌基。該 暴图了圍繞雙鍵呈順式或反式構 限於乙歸基;丙稀基,例如,丙+婦= A、石, 沛-〗-基、丙-1-烯-2- 土 '烯-1-基(烯丙基)、丙_2_ A ' m ^ , yz歸_2-基、環丙+烯小 基,Mm•基;丁婦基,例如 烯-2-基、2甲其石】& 席-1·基'丁小 A…丙婦_1_基、丁 I烯+基、丁 I稀小 土 2-稀 _2_ 基、丁 _13__嫌 環丁 + 締—〜Γ;、丁 _1,一 及諸如此類。 .3-基HU-二稀-I-基等; 自母=f」(自身或作為另一取代基之一部分)係指藉由 自母體块烴之單-碳原子去除一個氯原子而產生的具有至 少一個奴碳三鍵結之不飽和具支鏈、直鍵或環狀院基。典 型炔烴基包括但不限於乙炔基;丙炔基,例如,丙小炔_ 1-基、丙基等;丁块基,例如,丁小快小基、丁 1备3_基、丁-3-块小基等;及諸如此類。 烷氧基」(自身或作為另一取代基之一部分)係指式七_ R基團’其中R_係如本文所定義烧基或經取代烧基。 「炫氧基幾基」(自身或作為另-取代基之-部分)係指 式-C⑼H團,其中以。係如上文所定義。 「醯基」(自身或作為另一取代基之一部分)係指基 團-C(0)R ’其中係氫、烧基、經取代院基、芳基、 經取代方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 代雜烧基、雜芳基烧基或經取代雜芳基烧基,如上文所定 義。代表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甲醯基、乙醯基、環己基羰 131686.doc -24· 200902543 基、環己基甲基羰基、 — 「 甲醯基、卞基羰基及諸如此類。 务基」(自身或作為另― 母體芳族環系統之單―後一戈土一之一部分)係指藉由自 族烴基團,如上文所定義'、*-個風原子而產生的芳 義。典型芳基包括但不限於源自 列之基團:醋蒽烯、-贵# ^ —— —虱厄、醋代亞菲基、葱、甘菊環、 本、屈、窺、榮葱、努、并六苯、己芬、伸己基、不對稱 ^達:(《Hndacene)、對稱引達省、二氫節、
茚、奈、开辛苯、辛芬、艾氏劑(。伽1_)、并戊苯、戊_ 2,4-—稀、开五苯、并環戊二稀、戊芬、托、非那烯 (Phenalene)、菲、起、偕雙烯型化合物、站、皮蒽、玉红 省(rUbiCene)、苯并菲、聯三萘及諸如此類。在某些實施 例中,芳基包括6個至20個碳原子(c^c^芳基)。在其他實 施例中,芳基包括6個至15個碳原子(C6_Ci5芳基)。在又一 些實施例中,芳基包括6個至15個碳原子(C6_Ci〇芳基卜 ^'基烧基」(自身或作為另一取代基之一部分)係指其 中與碳原子(通常為末端或碳原子)鍵結之一個氫原子經 芳基取代之非環狀烷基’如上文所定義。典型芳基烷基包 括但不限於苄基、2-苯基乙烷-1-基、2-苯基乙烯_丨·基、萘 基曱基' 2-萘基乙烧-1-基、2-萘基乙稀-i_基、萘并节基、 2-奈并苯基乙烧-1-基及諸如此類。當意欲指示特定烧基部 分時,使用命名芳基烷烴基、芳基烯烴基及/或芳基炔烴 基。在某些實施例中’芳基烷基係(C^Cso)芳基烷基,例 如’芳基烷基之烷烴基、烯烴基或炔烴基部分係(Ci_Ciq) 烧基且芳基部分係(C6-C2Q)芳基。在其他實施例中,芳基 131686.doc -25- 200902543 烧基係(Ce-C^)芳基烷基’例如,芳基烷基之烷烴基、烯 烴基或炔烴基部分係(Cl-C8)烷基且芳基部分係(C6_Cl2)芳 基。在又一些實施例中,芳基烷基係(c6_Ci5)芳基烷基, 例如,芳基烷基之烷烴基、稀烴基或炔烴基部分係(Ci_c5) 烷基且芳基部分係(C6-C10)芳基。 「芳氧基羰基」(自身或作為另一取代基之一部分)係指 式-C(0)-0-R102基團,其中r!〇2係芳基、經取代芳基、芳基
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 院基或經取代雜芳基烷基。 環烷基」(自身或作為另一取代基之一部分)係指如上 文所定義鮮或不飽和環狀Μ。#意欲指示特定飽和度 時使用'^名「環烧烴基」或「環烯烴基」。典型環烧基 包括但不限於源自環丙烷、環丁烷、環戊烷、冑己烷及諸 如^類之基團°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環烧基包括3個至10 個裱原子(C3_Ci〇環烷基)。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環烷基包 括3個至7個環原子(CVC7環烷基)。 " 裒雜烧基」(自身或作為另一取代基之一部分)係指其 中-個或多個碳原子(及視情況任一相關氫原子鴻立地經 ::同的或不同的雜原子替代之飽和或不飽和環狀貌基。可 代,原子之典型雜原子包括但不限於N、P、〇、s、si =意欲指示特定飽和度時,使用命名「雜環炫煙 之 d衣雜烷基^括但不限於源自下列 啉:”化物、虱丙啶、硫雜環丙烷、咪唑啶、嗎 、'、哌啶、吡唑烷、吡咯啶酮、奎寧環及諸如此 131686.doc •26- 200902543 類。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環雜燒基包括3個至ι〇個環 〇-1〇員環雜烧基)。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環烧基包括5 7個環原子(5-7員環雜烧基環雜燒基可在雜原子(例如, 氮原子)處經(Cl-C6)烷基取代。作為具體實例…甲基-咪 0垒π定基、N-甲基-嗎淋基、'、 & N甲基-哌嗪基' N-曱基-六氫吡 啶基、N-甲基-吡唑D定基及N_甲基+ 各
「環雜炫基」之範圍。環㈣基可藉由環碳原子或^原義 子連接至該分子之其餘部分。 雜烧基」、「雜烧煙基」、「雜烯烴基」及「雜快煙 基」(自身或作為其他取代基之一部分)分別指其中一個^ 多個碳原子(及視情況任一相關氫原子)各自彼此獨立地經 相同的或不同的雜原子或雜原子團替代之烷基、烷烴基、 烯k基及块fe基。可替代碳原子之典型雜原子或雜原子團 包括但不限於 〇、S、N、Si、-NH-、-S(〇)-、_s(0)2-、 _S(〇)NH-、_S(〇)2NH-及諸如此類及其組合。該等雜原子 或雜原子團可位於該等烷基、烯烴基或炔烴基之任一内部 於-0-、-S-、_〇_〇_、_s_s_、_( N-、-N=N-、_N=N-NR105R 丨06 -P〇R1G8…-ο_Ρ(0)2_、_so_、_so.
類,其中R103、R 104
R 105 型 雜原子團 包括但不限 -S -、-NR 丨03 R104-、=N- 、 -PR107-、 -P(〇)2_、 、 -SnR'^R1 1G-及諸如此 R 107、R108、 R109及 Rll〇 蜀-也為氫、炫基、經取代院基、芳基'經取代芳基、芳 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環烷基、經取代環烷基、環雜 、元土 、”呈取代環雜烧基、雜院基、經取代雜烧基、雜芳 131686.doc -27· 200902543 基、經取代雜芳 「雜芳基㈣基或經取代雜芳基燒基。 土」(自身或作為另一取抑其+ 自母體雜芳族環系統之土-部分)係指藉由 乂贫子去除一個翁iS . 單價雜芳族基1回虱原子而產生的 於源自下列之A K) . v 尘雜方基包括但不限 幻之基團·。丫啶、β_噚啉、 (chromane) > ϋ „.l ^ , —虱 °比口南 十坐、^ P比鳴咖輸吵吟琳十南、味唾、 f'
鳴、里苯e)、異苯并咬 南八本开吡喃、異吲哚、異二氫吲#、 吐、異愛m惡二。坐,、萘嵌 雜= (perimidine)、菲咬、啡琳、吩噪、吹唤、蝶$、嘴吟二 喃、吡嗪、吡唑、噠嗓、 疋密啶、吡咯、吡咯嗪、峰 ㈣、喧淋、噎嗪、嗤喔琳、四唾、嗟二嗤…塞。坐、读 吩、三嗤m諸如此類°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雜芳^ 包括5個至20個環原子(5綱雜芳基)。在其他實施例中^ ,雜芳基包括5個至10個環原子(5_1〇員雜芳基)。例示性雜 芳基包括彼等源自下列者:呋喃、噻吩、吡咯、苯并噻 吩、苯并呋喃、苯并咪唑、吲哚、吡啶、吡唑、喹啉、咪 唑、噁唑、異噁唑及吡嘻。 雜芳基烷基」(自身或作為另一取代基之一部分)係指 其中與碳原子(通常為末端或印3碳原子)鍵結之一個氫原子 經雜芳基替代之非環狀烷基。當意欲指示特定烷基部分 時,使用命名雜芳基烷烴基、雜芳基烯烴基及/或雜芳基 炔烴基。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雜芳基烷基係6_21員雜芳美 烷基,例如,雜芳基烷基之烷烴基、烯烴基或炔烴基部分 131686.doc -28 * 200902543 係(Ci-C6)燒基 實施例中,該雜芳^ 係5·15·員雜芳基。在其他 烴基、烯煙基或执基係6_13員雜芳基燒基,例如,炫 5-10員雜芳基。、至基部分係(Cl-C3)烧基且雜芳基部分係 「母體芳族環系統」 環狀或多環狀产备 ’、a /、有共軛π電子系統之不飽和 ..,乂衣糸統。所定義「母體芳族環李统且f包 括其中一個或多個 糸、,、先」具體包 f 和之稍合環孕續;為…一個或多個環為飽和或不飽 农示統’例如,芴、- 型母體芳族環系祐6 k 一 ‘ P、知、非那烯等。典 M、、、匕括但不限於醋蒽、-友 菲基、蒽、甘菊環、—Λ "—虱苊、醋代亞 芬、伸己基、不對 屈、藉、螢蒽、g、并六苯、己 對%引達省、對稱引遠 萘、并辛苯、奈4 τ梆5丨建喝、二虱茚、茚' 节分、艾氏劑、# Λ、贫 , 苯、并環戊二烯、戍Μ、 _2,4·二烯、并五 化合物、芘、皮贫 乞非那烯、菲、起、偕雙烯型 類。 玉紅省、苯并菲、聯三萘及諸如此 「母體雜芳族環系 視情況任一相關藍糸才曰其中一個或多個碳原子 相關風原子)各自獨立 原子替代之母體芳族户/ ,,二相同的或不同的雜 包括但不限於Ν、Ρ、、〇、^可替代碳原子之典型雜原子 環系統」具體包括其 1等所定義「母體雜芳族 環為飽和或不飽和之人a或夕個%為芳族且一個或多個 V/ , , α玉衣系統,例知,# ΛΖ 开呋。南、苯并二氫叹喃 J如本并二噁烷、苯 噸等。典型母體雜芳族P彳比喃、吲哚、二氫吲哚、咕 P-哜啉、苯并二“ I”包括但不限於砷哚、咔唑、 本弁吼喃、畔琳、咳喃、味唾、 131686.doc -29- 200902543 引木、一虱吲。木、中氮節、 喃、里必π '、本开呋喃、異苯开吡 <、_ 啉異噻唑、異噁唑、萘 心二唑、噁唑、萘嵌 χ 鼠雜本、菲啶、啡啉、吩 秦、呔嗪、蝶啶、嘌呤、吡 ^ ^ 匕秦、。比唾、噠嗓、0比 啶、街啶、吡咯、吡咯嗪、 ’ 圭坐啉、喹啉、喹嗪、喹喔 啉、四唑、噻二唑、噻唑、 _ #s 4 %、二唑、咕噸及諸如此 類。
患者」包括哺乳動物,較佳為人類。 「預防(Preventing或preventi()n)」係指患疾病或病症之 風險降低(即’在可能暴露於或易患該疾病但尚未經歷或 顯示該疾病之症狀的患者中,達成該疾病之至少一個臨床 症狀不再發展)。 保濩基團」係指在連接至分子中之反應性官能基時可 遮蔽、降低或阻止該官能基之反應性的一組原子。保護基 團之實例可發現於Green等人,「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Chemistry」,(Wiley,第 2版,1991)及 Harrison 等 人,「Compendium of Synthetic Organic Methods」,第 1-8 卷(John Wiley and Sons, 1971-1996)中。代表性胺基保護 基團包括但不限於甲醯基、乙醯基、三氟乙醯基、苄基、 苄氧基羰基(「CBZ」)、第三-丁氧基羰基(「Boc」)、三 甲基甲矽烷基(「TMS」)、2-三甲基甲矽烷基-乙烷磺醯基 (「SES」)、三苯甲基及經取代三苯甲基、烯丙基氧基羰 基、9-苐基甲基氧基羰基(「FMOC」)、硝基-藜蘆基氧基 羰基(「NVOC」)及諸如此類。代表性羥基保護基團包括 13I686.doc «30- 200902543 但不限於彼等其中羥基經醯基化或經烷基化者’例如,苄 基及三苯甲基醚以及烧基醚、四氫0比喃基醚、二烧基甲石夕 烧基趟及稀丙基醚。 「鹽」係指具有母體化合物之期望藥理活性的化合物 鹽。此等鹽包括:(1)酸加成鹽,由諸如下列等無機酸形 成:氫氯酸、氫溴酸、硫酸'硝酸、磷酸及諸如此類;或 由諸如下列等有機酸形成:乙酸、丙酸、己酸、環戊烷丙 酸、乙醇酸、丙酮酸、乳酸、丙二酸、琥珀酸、蘋果酸、 f 、 馬來酸、富馬酸、酒石酸、檸檬酸、苯甲酸、3-(4-羥基苯 曱醯基)苯甲酸、肉桂酸、苯乙醇酸、曱烷磺酸、乙烷磺 酸、1,2-乙烷-二磺酸、2-羥基乙烷磺酸、苯磺酸、4-氯苯 磺酸、2-萘磺酸' 4-甲苯磺酸、樟腦磺酸、4-甲基二環 [2.2.2]-辛-2 -稀-1-曱酸,葡庚糖酸、3 -苯基丙酸、三甲基 乙酸、第三丁基醋酸、月桂基硫酸、葡萄糖酸、麩胺酸、 羥基萘曱酸、水楊酸、硬脂酸、黏康酸及諸如此類;或(2) r 當存在於母體化合物中之酸性質子由金屬離子(例如,鹼 \ ; 金屬離子、鹼土金屬離子或鋁離子)替代時;或與有機鹼 (例如,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N_甲基葡糖胺及 諸如此類)結合時形成的鹽。 「經取代」在用於修飾特定基團(groUp4 radical)時意指 該特定基團之一個或多個氫原子各自彼此獨立地經相同的 或不同的取代基替代。用於取代特定基團之飽和碳原子的 取代基包括但不限於-Ra、_素、-〇-、=〇、_〇Rb、_SRb、 -S-、=S、-NRcRe、=NRb、=N_〇Rb、三 _ 代甲基、_CF3、 131686.doc 200902543 -CN、-OCN、-SCN、-NO、-NO〗、=N2、-N3、-S(0)2Rb、 S(0)2NRb、-S(0)2Cr、-S(0)20Rb、-0S(0)2Rb、-0S(0)20-、-0S(0)20Rb、_P(〇)(〇_)2、-P(〇)(〇Rb)(〇_)、_P(〇)(〇Rb)(〇Rb)、 -C(0)Rb、-C(S)Rb、-C(NRb)Rb、-C(0)CT、-C(0)0Rb、 -C(S)ORb、-C(0)NRcRc、-C(NRb)NRcRc、-0C(0)Rb、 -OC(S)Rb 、-OC(0)0· 、-0C(0)0Rb 、-OC(S)ORb、 -NRbC(0)Rb、-NRbC(S)Rb、-NRbC(0)0_、-NRbC(0)0Rb、 NRbC(S)ORb 、 -NRbC(0)NRcRc 、 -NRbC(NRb)Rb 及 -NRbC(NRb)NRcRc,其中…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烷 基、環烷基、雜烷基、環雜烷基、芳基、芳基烷基、雜芳 基及雜芳基烷基;每一 Rb獨立地為氫或Ra;且每一 Re獨立 地為Rb,或者該兩個Re與其所鍵結氮原子一起形成4-、5-、6-或7-員環雜烷基,該環雜烷基可視情況包括1個至4個 選自由0、N及S組成之群的相同或不同額外雜原子。作為 具體實例,-NReRe意欲包括-NH2、-NH-烷基、N-吡咯啶基 及N-嗎啉基。 類似地,用於取代特定基團之不飽和碳原子的取代基包 括但不限於-Ra、il 素、0_、_ORb、-SRb、-S_、-NRCRC、 三鹵代曱基、-CF3、-CN、-OCN、-SCN、-NO、-N02、 -N3、-S(0)2Rb、-S(0)2〇-、_S(0)20Rb、-0S(0)2Rb、 〇S(0)20.、-OS(0)2ORb、_p(〇)(〇-)2、_p(〇)(〇Rb)(〇·)、 -P(0)(ORb)(ORb)、-C(0)Rb、-C(S)Rb、-C(NRb)Rb、 -C(0)0· 、 -C(0)0Rb 、 -C(S)ORb 、-C(0)NRcRc 、 -C(NRb)NRcRc、-0C(0)Rb、-〇C(S)Rb、-0C(0)0_、 131686.doc -32- 200902543 -0C(0)0Rb、-OC(S)ORb、-NRbC(0)Rb、-NRbC(S)Rb、 -NRbC(0)0_、-NRbC(0)0Rb、-NRbC(S)ORb、-NRbC(0)NRcRc、 -NRbC(NRb)Rb&-NRbC(NRb)NRcRc,其中 Ra、Rb&Rc係如 先前所定義。 用於取代雜烷基及環雜烷基之氮原子的取代基包括但不 P艮於 _Ra、_〇·、_〇Rb、_SRb、_S_、-NRCRC、三鹵代甲基、 -CF3、-CN、-NO、-N〇2、-S(0)2Rb、-S(0)2〇-、 -S(0)20Rb、-0S(0)2Rb、-0S(0)20·、-0S(0)20Rb、 -P(0)(〇-)2 、 -P(0)(0Rb)(0) 、 -P(0)(0Rb)(0Rb)、 -C(0)Rb、-C(S)Rb、-C(NRb)Rb、-C(0)0Rb、-C(S)ORb、 -C(0)NRcRc、-C(NRb)NRcRc、-0C(0)Rb、-OC(S)Rb、 -0C(0)0Rb、-OC(S)ORb、-NRbC(0)Rb、-NRbC(S)Rb、 NRbC(0)0Rb 、 -NRbC(S)ORb 、 -NRbC(0)NRcRc 、 -NRbC(NRb)Rb及-NRbC(NRb)NRcRc,其中 Ra、Rb&Rc係如 先前所定義。 上文所列示用於取代其他特定基團或原子之取代基應為 彼等熟習此項技術者所明瞭。 用於取代特定基團之取代基可進一步經取代,通常經一 個或多個選自上文所指定各基團之相同或不同基團取代。 在某些實施例中,任一疾病或病症之「治療(Treating或 treatment)」係指改善該疾病或病症(即,阻止或減緩該疾 病或其至少一種臨床症狀的發展)。在其他實施例中, 「治療」係指改善患者不能感受到的至少一個物理參數。 在再一些實施例中,「治療」係指在生理方面抑制疾病或 131686.doc -33 - 200902543 病症之擴展(例如,韁中 抑制"可感党到的症狀)或在生理學方面 /疾病或病症之擴展(例如,穩定生理參數)或在兩方面 抑制疾病或病症之擴展…_ ,數)次在兩方面 ^ /、展在再一些實施例中,「治療」係 知延.¼疾病或病症之發作。 「:療有效量」意指t對患者投藥以治療疾病時化合物 足以實現此疾病治療之晋姑「、A成士 . ^ 置。該 &療有效量」將視該化合
、該疾病及其嚴重程度以及待治療患者之年齡、體重等 情況而有所變化。 媒劑」係指與化合物一起投與的稀釋劑、佐劑、賦形 劑或载劑。 本毛月至V在一定程度上係基於如下發現··細胞外結構 域(例如’化學感受受體之捕规夾域,具體而言,係該捕 蠅夾域之一個或多個相互作用位點)係化合物或其他實體 調節該化學感受受體及/或其配體之適宜靶。因此,本發 明提供用於識別化學感受受體以及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 物之篩選方法。此外,本發明提供能夠調節化學感受受體 以及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之化合物及組合物。 依照本發明之一個態樣,提供藉由下列篩選化學感受受 體修飾物之方法:測定試驗實體是否適合藉由化學感受細 胞外結構域内(例如,化學感受受體之捕蠅夹域)的一個或 多個相互作用位點與該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依照本發 明之另一態樣,提供藉由下列篩選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之 方法:測定試驗實體是否適合藉由化學感受細胞外結構域 内(例如’捕蠅夾域)的一個或多個相互作用位點與該化學 131686.doc -34- 200902543 感受受體及(視愔、、ff、# 月/兄)其配體相互作用,視情況於化學感受 受體配體存在時。 一般而言,化風—-一 ^ 干感受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係指化學感受 又體之'•田胞外胺基.端且其通常包括配體結合結構域及富 3半胱胺酸之連接子結構域,該連接子結構域連結配體_ 、”° 〇、纟°構域與該蛋白之其餘部分。在C類GPCR中,該配體 結合結構域通常稱作捕竭夾域,其結構已使用(例如^_射 線結晶學闡明。 捕绳失域通㊉係由三條形成撓性「鉸鏈」區之鏈連結的 兩個相對剛性葉片構成。當不存在配體時,該捕蠅夾域往 往採用葉片彼此隔開之開放構型以及葉片靠在一起之閉合 構型。在一個實例中,該捕蠅夾域包括自人類TlRl之胺基 酸36至胺基酸509的區域,自人類T1R2之胺基酸31至胺基 酸507的區域及/或自人類T1R3之胺基酸35至胺基酸511的 區域。 本發明之捕蠅夾域包括在化學感受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 内的任一配體結合結構域或配體相互作用結構域。在一個 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捕蠅夾域包括T1R家族之成員的任一 配體結合結構域。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捕蠅夾域包 括化學感受受體之任一細胞外結構域,該化學感受受體具 有包括藉由鉸鏈區連結之兩個葉片的結構。還在另一實施 例中,本發明之捕蠅夾域包括對應於包括下列之區域的結 構及/或功能之任一結構域:人類T1R1之胺基酸36至胺基 酸509、人類T1R2之胺基酸31至胺基酸507及/或人類T1R3 131686.doc -35· 200902543 之胺基酸3 5至胺基酸5 11。在再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捕 蠅夾域包括T1R1、T1R2及/或T1R3之任一配體結合結構域 以及其任一多態性變異、等位基因或突變。T1R1及T1R2 多態性變異之例示性示意圖示於圖1、2、3及4中。 按照本發明’化學感受受體可為與化學感受感覺或化學 感受配體引發之信號傳導(例如’經由在味蕾、胃腸道等 中表現的味覺受體或味覺相關受體)相關的任一受體。在 一個實施例中’化學感受受體係屬於7_跨膜受體超家族或 G蛋白偶聯受體(GPCR)之受體。在另一實施例中,化學感 受受體係藉由一種或多種G蛋白實施信號傳導之受體。還 在另一實施例中,化學感受受體係屬於GPCR之C家族或C 類之受體。還在另一實施例中,化學感受受體係屬於T i R 家族之受體。還在另一實施例中,化學感受受體係T1IU、 T1R2、T1R3受體或其等效形式或變化形式或其組合。在 再一實施例中’化學感受受體係T1R1及T1R3之雜-二聚體 或其荨效形式或變化形式。 按照本發明’化學感受受體捕繩夾域内之相互作用位點 可為一個或多個相互作用殘基或三維相互作用空間或其組 合。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相互作用位點係在T1R1之 捕繩夹域内。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相互作用位點係 在T1R3之捕蠅夾域内。還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相互 作用位點係在T1R1及T1R3之捕蠅夾域内。 匕㊉ 此相互作用位點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或務後發 現的任一適宜方法來測定。舉例而言,此相互作用位點可 131686.doc -36- 200902543 基於電腦建模來確定,例如’使用諸如H〇m〇1〇gy或 Modeller (Accelrys公司)等軟體基於同源捕蠅夾域之晶體 結構來構建化學感受受體捕蠅夾域之三維同源模型例 如,T1R1及/或T1R3捕蠅夾域。 此相互作用位點亦可基於(例如)χ射線結晶學及自其測 疋的化學感受受體(例如,T1R1、T1R3或T1R1/T1R3雜二 聚體)之二維結構來測定。或者,舉例而言,此相互作用 位點可基於分子機械技術來確定,該等分子機械技術可為 (例如)正常模式分析、環生成技術、Monte Carlo及/或分子 動力學模擬(探測捕蠅夾域之運動及交替構型)、對接模擬 (docking simulations)(將候選受體配體及候選受體配體修 飾物對接至此等模型或對接至以實驗方式測定結構之化學 感受受體(例如,T1R1及T1R2)中)。 此外,舉例而言,此相互作用位點可基於突變誘發(例 如’定點突變誘發)或基於組合兩種或更多種已知或稍後 發現的適宜方法(例如’本文所述方法)來確定。 在一個實例中,此相互作用位點位於一部分化學感受受 體(例如,T1R1)中且可於另一部分化學感受受體(例如, T1R3)存在或不存在時測定。在另一實例中,此相互作用 位點可於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及/或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 飾物存在或不存在時測定。 在一個實施例中,化學感受受體捕蠅夾域内之相互作用 位點包括化學感受受體捕蠅夾域的一個或多個相互作用殘 基。知:照本發明,化學感受受體捕蠅夾域之相互作用殘基 131686.doc -37- 200902543 係跟化學感受受體與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或化學感受受體 配體修飾物或二者間之任一直接或間接相互作用相關的殘 基0 在一個實例中,本發明之相互作用殘基包括跟化學感受 受體修飾物與化學感受受體間之相互作用相關的任一化學 感受受體殘基。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之相互作用殘基包 括跟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與化學感受受體間之相互作
用相關的任一化學感受受體殘基。還在另一實例中,本發 明之相互作用殘基包括跟化學感受受體、化學感受受體修 飾物與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間之相互作用相關的任一 化學感受受體殘基。 在再-實例中,本發明之相互作用殘基包括跟化學感受 受體與鮮味實體間之相互作用相關的任—化學感受受體殘 基,該鮮味實體可為(例如)任—天'然或合成鮮味化合物, 包括但不限於L·胺基酸(例如,L•麵胺酸及l•天冬胺酸)、 L-AP4(2_胺基领醯丁酸)、琥賴鹽、㈣酸單納等。 在再-實例中’本發明之相互作用殘基包括跟化學感受 受體與鮮味實體增強劑間之相互作用相關的任—化學感受 受體殘基,該鮮味實體增強劑可為(例如)肌單麟酸 (岡Ή·5’·單鱗酸(GMP)及揭示於全文以引用方式併 入本文中之國際公開案第w〇 2〇〇6/〇84246號及第鄭 雇/〇嶋4號中的化合㈣。在再—實射,本發 相互仙殘基包括跟化學^受體、料㈣與 增強劑間之相互作用相關的任—化㈣受受 131686.doc -38- 200902543 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之相互作用殘基係在化學感受受 體捕繩夾域内之殘基,纟中其任—突變可改變該化學感受 受體之活性或改變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對化學感受受體之影 響或者同4改變二者。舉例而言,本發明之相互作用殘基 可包括化學感受受體捕蠅夾域内之任一殘基,其中其突變 產生可檢測變化,例如,響應於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及/ 或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之化學感受受體活性的定性或 定量變化。 還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之相互作用殘基係在化學感受 受體捕蠅夾域内且可相互作用或形成有效相互作用 (productive interacti〇n)之殘基,該(等)有效相互作用 (productive interaction)可為(例如)凡得瓦爾力疏水性原 子或原子團之掩埋' 氫鍵結、環堆疊相互作用、或與化學 感受受體修飾物或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或與二者相互 作用的鹽-橋接靜電。 在再一實例中,化學感受受體捕蠅夾域之相互作用殘基 可為構成捕蠅夾域的一個或多個相互作用結構組成部分之 任一殘基,其直接或間接跟化學感受受體與化學感受受體 修飾物或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或二者間之相互作用相 關。舉例而言,化學感受受體之捕蠅夹域結構通常包括藉 由鉸鏈區連接之兩個葉片。構成捕蠅夾域之相互作用結構 組成部分的殘基可為(例如)構成鉸鏈區、每個葉片之内側 的殘基,或為每一葉片上之殘基,其〗)帶正電荷並可藉由 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穩定,或2)在捕蠅夾域活化或構 131686.doc •39· 200902543 象變化期間靠近,包括但不限於指向彼此之葉片内表面上 或該等葉片尖端上的殘基,其中該等殘基部分暴露於溶劑 但仍接近對立葉片上之殘基等。此等殘基之實例包括但不 限於人類T1R1之H71、S385、S306及E301以及人類T1R1 之 H308 ' R281、H47及 R277。 化學感受受體捕蠅夾域之例示性相互作用殘基包括下列 之任一個或多個殘基或任一群殘基:1)人類T1R1之 D147 、 S148 、 T149 、 N150 、 A170 、 A171 、 S172 、 S173 、 D192、N195、D218、Y220、S276、R277、E301 和 A302, 2)人類 T1R1 之 H47、S48、G49、C50、S67、F68、N69、 E70、H71、S107、D147、S148、A170、F247、S276、 R277 、 Q278 、 L279 、 A280 、 R281 、 V282 、 A302 、 W303 、 S306 、 R307 、 H308 、 1309 、 G311 、 R317 和 W357,3)人類 T1R1 之 L46、H47、S48、G49、C50、L51、 S67、F68、N69、E70、H71、C106、S107、D108、 D147、S148、R151、Y169、A170、Y220、F247、S248、 S275、S276、R277、Q278、L279、A280、R281、V282、 F283 、 F284 、 E285 、 E301 、 A302 、 W303 、 S306 、 R307 、 H308、1309、T310、G311、V312、P313、R317、K354、 W357、K377、K379、M383 和 S385,4)人類 T1R1 之 L46、 H47 ' S48、G49、C50、L51、S67、F68、N69、E70、 H71 、 C106 、 S107 、 D108 、 D147 、 S148 、 T149 、 N150 、 R151、Y169、A170、A171、S172、S173、D192、N195、 D218 、 Y220 、 S276 、 R277 、 E301 、 A302 、 F247 、 S248 、 -40· 131686.doc 200902543 S275、S276、R277、Q278、L279、A280、R281、V282、 F283、F284、E285、E301、A302、W303、S306、R307、 H308、1309、T310、G311、V312、P313、R317、K354、 W357、K3 77、K3 79、M3 83 和 S3 85,及 5)人類 T1R1 之 S172 、 Y220 、 D192 、 E301和T149 。 至於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化學感受受體捕繩夾域之例 示性相互作用殘基包括一個或多個下列殘基:人類T1R1之 D147 、 S148 、 T149 、 N150 、 A170 、 A171 、 S172 、 S173 、 D192 、 N195 、 D218 、 Y220 、 S276 、 R277 、 E301和 A302 。 至於諸如麩胺酸單鈉等鮮味實體,化學感受受體捕蠅夾 域之例示性相互作用殘基包括一個或多個下列殘基:人類 T1R1 之 D147、S148、T149、N150、A170、A171、S172、 S173、D192、N195、D218、Y220、S276、R277、E301 和 A302 ° 至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化學感受受體捕蠅夾域 之例示性相互作用殘基包括一個或多個下列殘基:人類 T1R1之L46 ' H47 、 S48 、 G49 、 C50 、 L51 、 S67 、 F68 、 N69、E70、H71、C106、S107、D108、D147、S148、 R151、Y169、A170、Y220、F247、S248、S275、S276、 R277、Q278、L279、A280、R281、V282、F283、F284、 E285、E301、A302、W303、S306、R307、H308、1309、 T310、G311、V312、P313、R317、K354、W357、 K377、K379、M383和 S385。 至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例如,化學感受受體配 -41 - 131686.doc 200902543 體增強劑),化學感受受體捕蠅夾域之例示性相互作用殘 基包括一個或多個下列殘基:人類T1R1之L46、H47、 S48、G49、C50、L51、S67、F68、N69、E70、H71、 C106 、 S107 、 D108 、 D147 、 S148 、 R151 、 Y169 、 A170 、 Y220 、 F247 、 S248 、 S275 、 S276 、 R277 、 Q278 、 L279 、 A280 、 R281 、 V282 ' F283 、 F284 、 E285 、 E301 、 A302 、 W303、S306、R307、H308、1309、T310、G311、V312、 P313、R317、K354、W357、K377、K379、M383 和 S385 ° 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所提及任 (例如,人類T1R1受體之D147)包括所有其對應的殘基,例 如,1)對應於任一序列比對方法中相同位置之人類或非人 類T1R1的任一殘基,2)於配體或配體修飾物存在或不存在 時,對應於任一電腦建模(c〇mputer m〇de丨丨叩)方法中相同 位置之人類或非人類T1R1的任—殘基,3)對應於特定相互 作用殘基之結構或功能作用之人類或非人類的任一殘 土 )作為特定殘基之多態性變#、等位基因、突變等之 人類或非人類⑽的任一殘基,5)作為特定殘基之經保守 取代或保守修倚變體之人類或非人類⑽ =㈣形式(例如,特定相互作用殘基之人二: T1R1之任—對應的殘基。 頰 在另-實施例中,化學感 位點係部分或完全藉由相互 ^戍内之相互作用 立作用殘基或一個或多個介面劃 131686.doc 42· 200902543 定或界定之捕蠅夾域内的三維相互 ^ 反作用空間,例如,位於 化學感受受體與一種或多種化學碭成一 宇琢文党體修飾物或化學感 受受體配體修飾物或其組合之間的相互作用點、線或表 面。按照本發明’劃定或界定空間之殘基包括具有一個或
多個主鏈及/或側鏈原子之任一搀A 曼基’ S亥等主鏈及/或側鏈 原子係以能夠與化學感受受體1 又又遐配體或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 飾物或二者之原子可相互作用之方式定位。 /
舉例而言,本發明之相互作用空間可為通常由一種或多 種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或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在單獨 或-起與-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時佔據的捕蠅夾域内之 任一部分或完整空間。在一個實例中,本發明之相互作用 二間係通吊由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例如,鮮味實體)佔據 之捕蠅夾域内的空間。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之相互作用 空間係通常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存在時由化學感受受體配 體修飾物(例如’鮮味增強劑)佔據之捕蠅夾域内的空間。 還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之相互作用空間係通常由化學感 叉受體修飾物(例如’鮮味實體)及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 物(例如’鮮味增強劑)佔據之捕蠅夾域内的空間。在再一 f w t ’本發明之相互作用空間係基於化學感受受體與其 配體或其配體修飾物之間部分地或完全地發生於該空間外 部之相互作用界定、成形或轉化成的捕蠅夾域内空間。 知:照本發明,化學感受受體之捕蠅夾域通常可視為藉由 錄鍵區連接的兩個葉片。化學感受受體捕蠅夾域内之例示 性相互作用空間包括與化學感受受體之鉸鏈區、一個或兩 131686.doc -43 · 200902543 個葉片之内側、一個或兩個葉片之尖端或其組合相關的任 一空間。 至於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化學感受受體捕蠅夾域内之 例示性相互作用空間包括藉由該鉸鏈區劃定或至少部分藉 由該鉸鏈區界定的捕繩夾域内之任一空間。按照本發明, S玄鉸鏈區通常包括#近連結兩個葉片之三條鏈的殘基。在 一個實例中,該鉸鏈區包括在一個或多個捕蠅夾域(例 如,mGluR受體之捕蠅夾域)之結晶結構中與觀測到配合激 動劑及拮抗劑之殘基同源的殘基。 至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化學感受受體捕織夾域 内之例示性相互作用位點包括藉由遠離該鉸鏈區的—個或 兩個葉片内侧劃定或至少部分藉由該一個或兩個葉片内側 界定的任一空間以及認為接近一葉片之其他葉片尖端上的 殘基。 還在另一實施例中,化學感受受體捕蠅夾域内之相互作 用位點係一個或多個相互作用殘基與該化學感受受體之相 互作用空間的組合。舉例而言,化學感受受體之相互作用 位點可為與化學感受受體的一個相互作用結構組成部分相 關之相互作用殘基,該化學感受受體與毗鄰(例如,不小 於1埃且不大於30埃)該相互作用結構組成部分之三維空門 組合。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位點之另一實例包括與化風 感受受體的一個相互作用結構組成部分相關之相互作用殘 基’該化學感受受體與遠離該相互作用結構組成部分之= 維空間組合。 ~ 131686.doc -44· 200902543 -般而言’本發明所提筛選 菸頦沾、备A 一、L 1 已知或後來 x 、且方法來實施。在一個實施例中,士政 II 'g ^ , 、 本七明所提供 ==在電腦上實施,例如,W任—適宜電腦建 一ί優勢筛選㈣ue咖—)」或藉由使用任 k且電腦设計系統特異性或合理地設計電腦。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供篩選方法可藉由生物學 分析實施’例,對化合物與化學感受受體或其片段(例 如’經基因修飾化學感受受體或其片段,例如,化學感受 受體之突變捕繩夾域)間之相互作用進行高通量筛選。還 在另-實施例中,本發明所提供筛選方法藉由生物學分析 與電腦建模及/或設計來實施。舉例而言,本發明所提供 筛選方法可為電腦設計或預筛選的化合物與化學感受受體 突變捕蠅夹域間之相互作用的高通量篩選的組合。
在-個實例中,本發明所提供用於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 之篩選方法包括使用已知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例如,與 相關化學感文文體修飾物在結構上相似者)測定相互作用 位點且隨後測定試驗實體是否適合藉由所測定相互作用位 點與該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 在另-實例中’本發明所提供用於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 之篩選方法包括測定試驗實體是否適合藉由預定之相互作 用位點(例如,在篩選前所選擇或測定得相互作用位點, 包括但不限於根據已知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或化學感受受 體修飾物之期望特徵所選擇或測定者)與該化學感受受體 相互作用。 13l686.doc •45- 200902543 退在另一實你丨φ,丄外 、 本毛明所提供用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 修飾物之筛選方法包括測定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之對接位點 下來、J疋式驗實體是否適合藉由根據該化學感受受體 配體對接來選擇的知=m 互作用位點與該化學感受受體配體相 互作用。按照本發明,1 & n 對接過私可包括任一已知或稍後發 現的方法。舉例而·r,對接可為一個其中分子之重心、取 向及内部自由度經修飾以將其配合於結構模型之預定空間 中的過程。在一個實例中’對接可為一個包括相對於化學 感受受體結構模型(例如’化學感受受體模型之捕蠅夾域) 變換及旋轉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同時同步調節該化學感受受 體配體之内部扭轉角以將其配合於該化學感受受體之相互 作用位點内的過程。廣泛使用的對接程序之實例係自
Schroedinger公司購得的 gLIDE。 還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所提供用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 修飾物之篩選方法包括測定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之對接位點 且接下來使用已知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測定相互作用 位點且隨後測疋έ式驗實體是否適合藉由所測定相互作用位 點與該化學感受受體配體相互作用。 還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所提供用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 修飾物之篩選方法包括測定試驗實體是否適合藉由預定之 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之相互作用位點與該化學感受受 體相互作用。 在再一實例中,本發明所提供用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 飾物之篩選方法包括測定試驗實體是否適合與化學感受受 131686.doc -46- 200902543 體相互作用’此藉由(例如)同時測定化學感受受體配體與 «玄試驗實體是否適合在該化學感受受體的預定之相互作用 位點或使用已知化學感受受體配體或其相關修飾物測定得 相互作用位點中與該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來達成。 在再一實例中’本發明所提供用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 飾物之篩選方法包括測定試驗實體是否適合藉由相互作用 位點(預定或非預定)與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以及試驗實 厂 體疋否適合與化學感受受體配體相互作用。 在再一實例中,本發明所提供用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 飾物之篩選方法包括測定試驗實體是否適合藉由相互作用 位點(預定或非預定)與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以及此相互 作用是否適合能夠穩定藉由化學感受受體配體與化學感受 又體間之相互作用形成的捕繩夾域内構象(例如,半閉合 或閉合構象),此穩定可藉由(例如)在鉸鏈區、捕蠅夾域之 葉片、或捕蠅夾域之尖端内藉助凡得瓦爾力、疏水性原子 t.·或原子團之掩埋力、氫鍵結、環堆疊相互作用或鹽橋接靜 電相互作用等形成額外有效相互作用來達成。 一般而言,任一已知或稍後發現的適宜方法可用於測定 試驗實體是否適合與本發明之相互作用位點相互作用。舉 例而言,人們可基於部分或所有試驗實體是否配合於藉由 相^作用位點限定的特定空間(例如,試驗實體是否配合 :藉由相互作用位點以與已知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或化學 感受受體酉己體修飾物f質相同之方式限定的4寺定空間)内 來測定試驗實體之適宜性。 131686.doc -47- 200902543 與,=們可基於試驗實體是否可與化學感受受體形成 盘丄 予感文文體修飾物或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在 ’、该相互作用位點相互作用時所形成相互作用類似的相互 作用來測定該試驗實體對於相互作用位點之適宜性。 卜人們可基於試驗實體是否可與相互作用位點形成 有效相互作用(例如,凡得瓦爾力、疏水性原子或原子團 掩埋力、氫鍵結、環堆疊相互作用、或鹽橋接靜電相互 作用等)來測定該試驗實體之適宜性。在一個實施例中, 人們可基於試驗實體是否可與相互作用位點形成有效相互 作用同時不會形成與化學感受受體或化學感受受體配體的 一個或多個原子交疊之凡得瓦爾力(例如,在捕蠅夾域的 一個或多個構象之情形中,根據該捕蠅夾域之可能靈活 性)來測定該試驗實體作為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之適 宜性。 按照本發明’適合與化學感受受體捕蠅夾域内的一個或 多個相互作用位點相互作用之試驗實體為一種化學感受受 體修飾物或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之候選物代表。在一 個實施例中,適合與T1R1捕蠅夾域内的一個或多個相互作 用位點相互作用之試驗實體為T1R1受體修飾物或T1R1受 體配體修飾物之候選物代表。在另一實施例中,適合與 T1R1捕繩夾域内的一個或多個相互作用位點相互作用之試 驗實體為T1R受體修飾物或T1R受體配體修飾物之候選物 代表。還在另一實施例中’適合與T1R1捕4¾夾域内的_個 或多個相互作用位點相互作用之試驗實體為GPCR超家族 131686.doc -48- 200902543 受體之受體修飾物或受體配體修錦物之候選物代表。在再 一實施例中,適合與化學感受受體捕料域内的—個或多 個相互作隸點相互作用之試驗實體為對應於該化學感受 受體或屬於相同化學感受受體家族或類別之受體的受體修 飾物或受體配體修飾物之候選物代表。 按照本發明’試驗實體可為任一化合物或分子,例如, 可能為期望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或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 物之來源的任一化合物或實體。舉例而言,試驗實體可為 組合文庫之成員,天然化合物文庫之成員,基於各種期望 特徵或基本原理等設計的「專門設計」化合物。 一般而言’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或配體包括能夠與化學 感受受體相互作用(例如’結合)或調節化學感受受體之結 構或功能(活化、去活化、增加或降低化學感受受體之信 號傳導活性,具體而言,藉由G-蛋白信號傳導途徑)的任 一化合物或實體。 在一個實施例中,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或配體係具有鮮 味之化合物或實體,包括但不限於任一天然或合成鮮味化 合物,包括但不限於L-胺基酸、L-AP4、琥珀酸鹽、麵胺 酸單鈉等。 在另一實施例中,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或配體係能夠活 化化學感受受體(例如,活化與化學感受受體相關之G-蛋 白信號傳導途徑)之化合物或實體。還在另一實施例中, 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或配體係能夠阻斷或減少化學感受受 體活化之化合物或實體。在再一實施例中’化學感受受體 131686.doc -49- 200902543 修飾物或配體係能夠調節化學感受受體活性並誘導在治療 上期望之反應或仏號傳導的化合物或實體。在再一實施例 中,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或配體係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 物。 按照本發明,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包括能夠於化學 感受受體修飾物存在下相互作用或調節化學感受受體修飾 物活性或化學感受文體活性之任一化合物或實體。在一個 實施例中,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係化學感受受體修飾 物之增強劑。在另一實施例中,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 係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之拮抗劑。還在另一實施例中,化 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係不具有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之實 質活性的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的增強劑。在再一實施例 中,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係自身不具有實質鮮味之鮮 味化合物的增強劑,例如,如由動物或人類(例如,一組 (至少8個)人嘗味者之大多數人)藉由業内習知程序所判 斷。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本發明提供化學感受受體配體 修飾物。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藉由本發明之篩選 方法識別的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在另一實施例中, 本發明提供能夠藉由本發明相互作用位點與化學感受受體 相互作用之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還在另一實施例 中本發明七供能夠藉由化學感受受體的一個或多個相互 作用殘基與該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的化學感受受體配體 修飾物。在再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能夠藉由捕蠅夾域 131686.doc -50- 200902543 内之相互作用 體配體修飾物 互作用之化學感受受 分或完全藉由化學感 空間與化學感受受體相 ’該相互作用空間係部 受受體之相互仙殘基料、界定或成形。還在另一實施 例中,本發明提供不包括(例如)諸如iMp、GMp、讀等 已知天,然或合成鮮味增強劑在内的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 物。 f
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能夠與...相互作用」或「與... 相互作用」意指化合物或分子可與另一分子(例如,化學 感受受體)結合或形成一種或多種分子相互作用,例如, 有效相互作用。例示性分子相互作用(例如,有效相互作 用)包括凡得瓦爾力、疏水性原子或原子團之掩埋力、氫 鍵結、環堆疊相互作用、鹽橋接靜電相互作用、或其組 合0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能夠視情況於化學感受受 體配體(例如,鮮味實體)存在下藉由一群相互作用殘基或 捕繩夾域内之空間與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的化學感受受 體配體修飾物’該捕繩炎域内之空間係部分或完全藉由該 群或任一小群相互作用殘基來劃定、成形或界定。相互作 用殘基之例示性基團包括但不限於1)人類T1R1之D1 47、 S148、T149、N150、A170、A171、S172、S173、D192、 N195、D218、Y220、S276、R277、E301 和 A302,2)人類 T1R1 之 H47、S48、G49、C50、S67、F68、N69、E70、 H71 、 S107 、 D147 、 S148 、 A170 、 F247 、 S276 、 R277 、 Q278、L279、A280、R281 、V282、A302、W303、 131686.doc -51 - 200902543 S306、R307、H308、1309、G311、R317和 W357,3)人類 T1R1之L46 、 H47 、 S48 、 G49 、 C50 、 L51 、 S67 、 F68 、 N69、E70、H71、C106、S107、D108、D147、S148、 R151、Y169、A170、Y220、F247、S248、S275、S276、 R277、Q278、L279、A280、R281、V282、F283、F284、 E285、E301、A302、W303、S306、R307、H308、1309、 T310、G311、V312、P313、R317、K354、W357、 K377 > K3 79、M3 83 和 S3 85,4)人類 T1R1 之 L46、H47、 S48、G49、C50、L51、S67、F68、N69、E70、H71、 C106 、 S107 、 D108 、 D147 、 S148 、 T149 、 N150 、 R151 、 Y169 、 A170 、 A171 、 S172 、 S173 、 D192 、 N195 、 D218 、 Y220 、 S276 、 R277 、 E301 、 A302 、 F247 、 S248 、 S275 、 S276 、 R277 、 Q278 、 L279 、 A280 、 R281 、 V282 、 F283 、 F284、E285、E301、A302、W303、S306、R307、H308、 1309 、 T310 、 G311 、 V312 、 P313 、 R317 、 K354 、 W357 、 K377、K379、M383 和 S385,5)人類 T1R1 之 S172、Y220、 D192、E301 和 T149 及 6)其組合。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能夠藉由一個或多個下列 相互作用殘基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存在時與化學感受受體 相互作用之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增強劑:人類T1R1之L46、 H47、S48、G49、C50、L51、S67、F68、N69、E70、 H71 、 C106 、 S107 、 D108 、 D147 、 S148 、 R151 、 Y169 、 A170、Y220、F247、S248、S275、S276、R277、Q278、 L279、A280、R281、V282、F283、F284、E285、E301、 -52- 131686.doc 200902543 A302、W303、S306、R307、H308、1309、T310、G311、 V312、P313、R317、K354、W357、K377、K379、M383 和 S385 ° 還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能夠藉由一個或多個下 列相互作用殘基於鮮味實體存在時與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 用之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增強劑:人類T1R1之L46、H47、 S48、G49、C50、L51、S67、F68、N69、E70、H71、 C106、S107、D108、D147、S148、R151、Y169、A170、 Y220、F247、S248、S275、S276、R277、Q278、L279、 A280 、 R281 、 V282 、 F283 、 F284 、 E285 、 E301 、 A302 、 W303、S306、R307、H308、1309、T310、G311、V312、 P313、R317、K354、W357、K377、K379、M383 和 S385。 在再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能夠藉由至少1、2、3、 4、5、6、7、8、9或10個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相互 作用殘基視情況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存在時與化學感受受 體相互作用之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人類T1R1之 L46、H47、S48、G49、C50、L51、S67、F68、N69、 E70、H71、C106、S107、D108 ' D147、S148、T149、 N150、R151、Y169、A170、A171、S172、S173、D192、 N195 、 D218 、 Y220 、 S276 、 R277 、 E301 、 A302 、 F247 、 S248 、 S275 、 S276 、 R277 、 Q278 、 L279 、 A280 、 R281 、 V282 、 F283 、 F284 、 E285 、 E301 、 A302 、 W303 、 S306 、 R307、H308、1309、T310、G311、V312、P313、R317、 131686.doc •53 200902543 K354、W357 ' K377、K379、M383和 S385。 還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能夠與化學感受受體相 互作用以穩定藉由化學感受受體與化學感受受體配體間之 相互作用所形成構象(例如,半閉合或閉合構象)之化學感 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在一個實例中,本發明之化學感受受 體配體修飾物帶電(例如,帶正電)以使其能夠穩定帶相反 電荷的基團(例如,化學感受受體之一個或兩個葉片上的 帶負電殘基)。 按照本發明之又一態樣,本發明提供化學感受受體修飾 物。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藉由本發明之篩選方法 識別的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 供能夠藉由本發明之相互作用位點與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 用的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還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 供能夠藉由化學感受受體的一個或多個相互作用殘基與該 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之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在再一實 施例中,本發明提供能夠藉由捕蠅夾域内之相互作用空間 與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的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該捕蠅 夾域内之相互作用空間係部分或完全藉由化學感受受體之 相互作用殘基來劃定、界定或成形。還在另一實施例中, 本發明提供不包括(例如)諸如L—麩胺酸、^天冬胺酸、琥 珀酸鹽、麩胺酸單鈉等已知天然或合成鮮味實體在内的化 學感受受體修飾物。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能夠藉由一群相互作用殘 基或捕蠅夾域内之空間與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的化學感 131686.doc •54· 200902543 受受體修飾物,該捕蠅夾域内之空間係部分或完全藉由該 群或任一小群之相互作用殘基來劃定、成形或界定,該等 相互作用殘基可為(例如)1)人類T1R1之D147、S148、 T149、N150、A170、A171、S172、S173、D192、N195、
D218、Y220、S276、R277、E301 和 A302,2)人類 T1R1 之 L46 ' H47、S48、G49、C50、L51、S67、F68、N69、 E70、H71、C106、S107、D108、D147、S148、T149、 N150、R151、Y169、A170、A171、S172、S173、D192、 N195 、 D218 、 Y220 、 S276 、 R277 、 E301 、 A302 、 F247 、 S248、S275、S276、R277、Q278、L279、A280、R281、 V282 、 F283 ' F284 、 E285 、 E301 、 A302 、 W303 、 S306 、 R307、H308、1309、T310、G311、V312、P313、R317、 K3 54 > W357 ' K377 ' K379 ' M3 83^〇 S3 85^3)^- °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能夠藉由至少1、2、3、 4、5、6、7、8、9或10個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相互 作用殘基與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之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 (例如,活化劑):人類T1R1之L46、H47、S48、G49、 C50 、 L51 、 S67 、 F68 、 N69 、 E70 、 H71 、 C106 、 S107 、 D108、D147、S148、T149、N150、R151、Y169、A170、 A171、S172、S173、D192、N195、D218、Y220、S276、 R277 、 E301 、 A302 、 F247 、 S248 、 S275 、 S276 、 R277 、 Q278 、 L279 、 A280 、 R281 、 V282 、 F283 、 F284 、 E285 、 E301、A302、W303、S306、R307、H308、1309、T310、 G311 、V312 、P313 、R317 、K354 、W357 、K377 、 131686.doc -55· 200902543 K379、M383和 S385 ° 按照本發明之再一態樣,本發明提供用於藉由調節化學 感受受體的一個或多個相互作用位點來調節該化學感受受 體及/或其配體之方法。舉例而t,人們可藉由在活體内 或活體外使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或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 物或二者(例如,視情況不包括在本發明先前技術中已知 的鮮味增強劑或鮮味實體)與含有化學感受受體之細胞接 (
觸來調節該化學感受受體’纟中該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或 化學感受受體配體能夠與該化學感受受體的一個或多個相 互作用位點相互作用或靶向該化學感受受體的一個或多個 相互作用位點。 在-個實施例中’調節化學感受受體及/或其配體之方 法係藉由冑節-個或多個相互作用殘基或相互作用空間或 其組合來達成。在另一實施例中,調節化學感受受體及/ 或其配體之方法係藉由在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存在時與一個 或多個相互作用殘基相互作用來達成。還在另一實施例 中調節化學感焚受體或其配體之方法包括調節化學感受 文體配體對該化學感受受體的影響,此係藉由在該化學感 文党體配體存在時藉助—個或多個相互作用殘基與該化學 感受受體相互作用來達成。 還在另實她例中,調節化學感受受體及/或其配體之 方法係藉由視情況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例如,鮮味實體) 存在時藉助一群組相互作用殘基或空間與該化學感受受體 相互作用來達成,肖^間係部分或完全藉由該群或一小靜 131686.doc •56· 200902543 相互作用殘基來劃定、成形或界定。此相互作用殘基之例 示性基團包括但不限於1)人類T1R1之D147、S148、 T149、N150、A170、A171、S172、S173、D192、N195、 D218、Y220、S276、R277、E301 和 A302,2)人類 T1R1 之 H47 、 S48 、 G49 、 C50 、 S67 、 F68 、 N69 、 E70 、 H71 、 S107 、 D147 、 S148 、 A170 、 F247 、 S276 、 R277 、 Q278 、 L279 、A280 、R281 、V282 、A302 、W303 、S306 、 R307、H308、1309、G311、R317 和 W357,3)人類 T1R1 之 / L46、H47、S48、G49、C50、L51、S67、F68、N69、 E70、H71、C106、S107、D108、D147、S148、R151、 Y169 、 A170 、 Y220 、 F247 、 S248 、 S275 、 S276 、 R277 、 Q278 、 L279 、 A280 、 R281 、 V282 、 F283 、 F284 、 E285 、 E301、A302、W303、S306、R307、H308、1309、T310、 G311 、V312 、P313 、R317 、K354 、W357 、K377 、 K3 79、M383 和 S385,4)人類 T1R1 之 L46、H47、S48、 G49 、 C50 、 L51 、 S67 、 F68 、 N69 、 E70 、 H71 、 C106 、 S107 、 D108 、 D147 、 S148 、 T149 、 N150 、 R151 、 Y169 、 A170 、 A171 、 S172 、 S173 、 D192 、 N195 、 D218 、 Y220 、 S276、R277、E301、A302、F247、S248、S275、S276、 R277、Q278、L279、A280、R281、V282、F283、F284、 E285、E301、A302、W303、S306、R307、H308、1309、 T310 、 G311 、V312 、P313 、R317 、K354 、W357 、 K377、K379、M383和 S385,5)人類 T1R1 之 S 1 72、Y220、 D192、E301 和 T149及 6)其組合。 131686.doc -57- 200902543 還在另一實施例中,調節化學感受受體及/或其配體之 方法係藉由一個或多個下列相互作用殘基與該化學感受受 體相互作用來達成:人類T1R1之D147、S148、T149、 N150、A170、A171、S172、S173、D192、N195 ' D218、 Y220 、 S276 、 R277 、 E301和 A302 。 還在另一實施例中,調節化學感受受體及/或其配體之 方法係藉由視情況在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存在時藉助一個或 多個下列相互作用殘基與該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來達 成:人類 T1R1 之 L46、H47、S48、G49、C50、L51、 S67、F68、N69、E70、H71、C106、S107、D108、 D147、S148、R151、Y169、A170、Y220、F247、S248、 5275、 S276、R277、Q278、L279、A280、R281、V282、 F283、F284、E285、E301、A302、W303、S306、R307、 H308、1309、T310、G311、V312、P313、R317、K354、 W357 ' K377、K379、M383和 S385 ° 在再一實施例中,增強化學感受受體及/或其配體之方 法係藉由視情況在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存在時藉助一個或多 個下列相互作用殘基與該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來達成: 人類 T1R1 之 L46、H47、S48、G49、C50、L51、S67、 F68、N69、E70、H71、C106、S107、D108、D147、 S148、R151、Y169、A170、Y220、F247、S248、S275、 5276、 R277、Q278、L279、A280、R281、V282、F283、 F284、E285、E301、A302、W303、S306、R307 ' H308、 1309、T310、G311、V312、P313、R317、K354、W357、 131686.doc -58- 200902543 K377、K379、M383和 S385 ° 在再一實施例中,調節化學感受受體及/或其配體之方 法係藉由視情況在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存在時藉助至少1、 2、3、4、5、6、7、8、9或10個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 的相互作用殘基與該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來達成:人類 T1R1之L46 、 H47 、 S48 、 G49 、 C50 、 L51 、 S67 、 F68 、 N69、E70、H71、C106、S107、D108、D147、S148、 T149、N150、R151、Y169、A170、A171、S172、S173、 f
I D192、N195、D218、Y220、S276、R277、E301、A302、 F247、S248、S275、S276、R277、Q278、L279、A280、 R281、V282、F283、F284、E285、E301、A302、W303、 S306、R307、H308、1309、T310、G311、V312、P313、 R317、K354、W357、K377、K379、M383和 S385。 按照本發明,調節化學感受受體及/或其配體之方法包 括調節化學感受受體之活性、結構、功能、表現及/或修 I 飾以及調節 '治療與化學感受受體相關之病況(例如,生 理或病理狀況)或對該病況採取預防措施。 一般而言’與化學感受受體相關之生理或病理狀況包括 與味覺(例如’甜味、鮮味、苦味、酸味、鹹味或其組合) 相關之病況,或與(例如)胃腸道系統、代謝病症、功能性 胃腸道病症等相關之病況。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方法(例如,調節化學感受 文體及/或其配體)包括調節、增加或減少甜味或鮮味或受 5式者對甜味或鮮味之生理或其他反應。在另一實施例中, 131686.doc -59- 200902543 本發明之方法(例如,調節化學 增強甜味或鮮味或钱者對^/及或其配體)包括 應。 者對甜味或鮮味之生理或其他反 A :俨、實施例巾*發明之方法(例如,調節化學感 、二/或其配體)包括調節' 治療與胃腸系統相關之病 二或對該病況採取預防措施,該病況包括但不限於與 2官運動性相關之病況(例如’環咽失弛緩症、癔症球、 失弛緩症、彌漫性食管痙擎及相關運動障礙、涉及食管之 硬皮病等)、炎症性病症(例如,胃食管反流及食管炎、感 !性食管炎等)、消化性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 :泌素瘤、應激性潰瘍及糜爛、藥物相關性潰瘍及糜爛、 胃炎、食管癌、胃腫瘤、吸收(例如,諸如碳水化合物、 蛋白、胺基酸、脂肪、膽固醇及脂溶性維他命、水及納、 鈣、鐵、水溶性維他命等特定營養素之吸收)病症、吸收 不良病症、黏膜功能缺陷(例如,炎症性或浸潤性病症、 生物化學或基因異常、内分泌及代謝病症、蛋白丟失性腸 病尊)、消化道之自體免疫性疾病(例如,乳糜瀉、克隆氏 病(Crohn’s disease)、潰瘍性結腸炎等)、刺激性腸症候 群、炎症性腸病、炎症性腸病之並發症、炎症性腸病之腸 外表現、腸運動性病症、腸之血管病症、厭食病(例如, 痔肛門义症等)、結腸直腸癌、小腸腫瘤、肛門癌、肝 代謝紊亂、高膽紅素血症、肝炎、酒精性肝病及肝硬化、 膽汁性肝硬化、肝贅瘤、影響肝之浸潤性及代謝性疾病 (例如’月曰肪肝、雷伊症候群(reye’s Syn(jrome)、糖尿病性 131686.doc 60· 200902543 糖原病、糖原貯積病、威爾遜病(Wils〇n,s di_ 素沈著症)、膽囊及膽管之疾病、胰腺病(例如,胰腺炎色 騰腺外分泌機能不全、胰腺癌等)、胃腸道及 泌腫瘤。 〜門分
ί ,在再-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方法(例如,調節化兵 受體及/或其配體)包括調節、治療與代謝病症相關之病: 及/或對該病況採取預防措施,t亥等與代謝病症相關之病 況:為(例如)食欲、體重、食品或液體攝取、或受試者對 食品或液體攝取之反應、或飽滿狀態、或受試者對飽滿狀 態的感知、營養攝取及調控(例如,蛋白能量營養不良、 與蛋白能量營養不良相關之生理病損等)、肥胖症、繼發 性肥胖症(例如,甲狀腺功能減退、庫欣氏病(cushilJs disease)、胰島素瘤、下丘腦病等)、進食症(例如,神經性 厭食、貪食症等)、維他命缺乏及過量、胰島素代謝、糖 尿病(I型及II型)及其並發症(例如,循環異常、視網骐病、 糖尿病性腎病、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糖尿病性足潰瘍 等)、葡萄糖代謝、脂肪代謝、低血糖症、高血糖症、高 脂蛋白jk症等。 還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方法(例如,調節化學感 文文體及/或其配體)包括調節、治療與功能性胃腸道病症 相關之病況(例如,於諸如消化性潰瘍及癌症等任—特定 病理狀況不存在時,受試者具有腹部消化不良,例如,感 覺到腹脹、噁心、嘔吐、腹部疼痛、食欲減退、胃酸反 流、或異常腸運動(便秘、腹瀉及諸如此類及/或對該病 131686.doc -61 - 200902543 況採取預防措施,視情況基於胃腸道(尤其在胃中)之内容 物的保留。在一個實例中,功能性胃腸道病症包括不具有 任月腸道器質性疾病但具有一個或多個可影響受試者 (例如,人類)生活品質之可重現胃腸症狀的病況。 例示性功能性胃腸道病症包括但不限於功能性消化不 良、月食管反流病況、糖尿病性胃輕癱、反流性食管炎、 術後胃腸功能紊亂及諸如此類、噁心、嘔吐、感到不適 (sickly feeling)、胃灼熱、感覺腹脹、食滯、噯氣、胸腔 扭紋痛(chest writhing)、胸痛、胃不適、食欲減退、吞嚥 困難、胃酸反流、腹部疼痛、便秘、腹瀉、氣喘、氣悶 感、倦怠無神(low incentive or energy level)、咽阻塞、異 物感、易疲勞、落枕、肌強直、口乾燥(口幹、口渴等)、 呼吸急促、胃腸道灼熱感、四肢感覺寒冷、難以專注、急 躁、睡眠病、頭疼、全身不適、心悸、盜汗、焦慮、頭 暈、眩暈、熱潮紅、大量出汗、抑鬱等。 還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方法(例如,調節化學感 受受體及/或其配體)包括增加或促進受試者之消化、吸 收、血液營養濃度及/或胃腸道運動性,例如,促進胃排 空(例如,清除胃内容物)、降低飯後早期之腹脹、改善食 欲減退等。一般而言’此促進可直接或藉由增加調控實體 (例如’激素等)分泌來達成。 還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方法(例如,調節化學感 叉觉體及/或其配體)包括增強受試者的一種或多種胃腸道 功能’例如’改善受試者之生活或健康狀態的品質。 131686.doc -62- 200902543 還在另-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方法(例如,調節化學感 受受體及/或其配體)包括調節T1R (例如,tiri、T1R2或 T1R3)表現細胞之活性,例如,肝臟細胞(例如,肝細胞、 内皮細胞、肝S兔細胞(Kupffer ceiis)、星形細胞、膽管之 上皮細胞等)、心肌細胞(例如,内皮、心臟及平滑肌細胞 等)、胰臟細胞(例如,α細胞、β細胞、δ細胞、神經分泌 ΡΡ細胞、D1細胞等)、乳頭中之細胞(例如,導管上皮細胞 等)' 胃細胞(例如,黏膜細胞、胃壁細胞、主細胞、G細 胞、P/D1細胞)、腸細胞(例如,腸内分泌細胞、刷細胞 等)、唾液腺細胞(例如,漿黏液細胞、黏液細胞、肌上皮 細胞、閏管細胞、紋狀管細胞等)、L細胞(例如,表現 GLP-1等)、腸嗜鉻細胞(例如,表現血清素)、腸似嗜鉻細 胞、G細胞(例如,表現胃泌素)、D細胞(δ細胞,例如,表 現生長抑素)、I細胞(例如,表現膽囊收縮素(CCK)、κ細 胞(例如,表現胃抑制多肽)、p/D1細胞(例如,表現葛瑞林 (ghrehn))、主細胞(例如,表現胃蛋白酶)及§細胞(例如, 表現胰泌素)。在一個實例中’本發明之方法包括增強T1R 在TiR表現細胞中之表現程度。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之 方法包括增強T1R表現細胞之分泌程度。 還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方法(例如,調節化學感 文受體及/或其配體)包括調節與激素、肽、酵素生成相關 之T1R表現細胞的表現、分泌及/或功能程度。在—個實例 中本發明之方法包括調節葡萄糖含量,例如’諸如丁丨R2 之化學感受受體之抑制劑可用於降低受試者之葡萄糖含量 131686.doc -63 - 200902543 (例如,葡萄糖吸收)。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之方法包括 調節腸降血糖素含量,例如,諸如丁1112之化學感受受體 激動劑可用於增加似胰高血糖素肽i (GLp_丨)且因此增加胰 島素生成。在又另一實例中,本發明之方法包括調節由 T1R表現細胞或胃腸道激素生成細胞產生的激素或肽,例 如,5HT又體之配體(例如,血清素)、腸降血糖素(例如,1 GLP-1及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多肽(GIp))、胃泌素、胰 泌素、胃蛋白酶、膽囊收縮素 '澱粉酶、葛瑞林、瘦素、 生長抑素等的表現、分泌及/或活性程度。還在另一實例 中,本發明之方法包括調節與由T1R表現細胞分泌的激 素、肽及/或酵素相關的途徑。 本文闡述及說明本發明化合物之各類及子類的定義及取 代基。一名業内人員應理解上述定義及取代基之任一組合 不應產生一無效物質或化合物。「無效物質或化合物」意 指違反相關科學原理之化合物結構(例如,碳原子連結4個 以上共價鍵結)或者化合物太不穩定以致於不可分離及調 配成醫藥上可接受之劑型。舉例而言,本發明化學式之 「R」基團後的下標數字意欲標記及區別不同的「r」基 團且並非意指「R」基團之實際數量。舉例而言,「R3」 並非意指3個「R」基團。本發明所提供及/或適用於本發 明方法之例示性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包括具有下式之 化合物。 在第一態樣中,提供結構式⑴之化合物: 131686.doc • 64 · 200902543
(l) 或其鹽、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其中: R2係氫、-nr4r5或-nr4c(o)r5 ; R·4及r5獨立地為氫、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代 芳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雜烷 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環烷基、經取代環雜烷基、 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雜芳基烷基; R3係羥基 ' -NR6R7、-NR6C(0)R7或-S(0)aR6 ; 尺6及R7獨立地為氫、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代 芳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雜烷 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環烷基、經取代環雜烷基、 雜芳基烧基或經取代雜芳基烷基;且 a係〇、1或2 ; 其限制條件為當R2係氫時,則R3不為羥基;且 當R·2係-NH2時,則r3不為羥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當R2係媽時,則&不為货,當〜 係氫,HNR4r5,r4係氫時,則&不為氣、烧煙基、 烯煙基、經取代烷基、雜烧烴基、笨基、對^基 苯基、苄基、高苄基、對_疊氮基高苄基、 131686.doc -65- 200902543
且 X 係-NH2、-N〇2、-NHC(0)CH3 或-NHC(0)CH2Br 且 Υ 及ζ獨立地為氫或碳; 當R3係氫,R2係-nr4r5且R4係曱基、正丁基、 0 H〇2Cv^As/vi:、h2nHN人或 HO〜八s/、/時,則 R5 不為曱基、正丁基、α-萘基、經取代烷基、、 〇 〇 S〆或 ;當 r3係氫且 112係-SR6 時,則r6不為曱基、丁基、對-硝基苄基、對-胺基苄基、 co2h o2n co2h Βγ 或
;當R2係羥基時,則R3不 為_ ,當R3係經基^ R*2係-NR4R5且R4係氯時^則R5不 為氫、曱基、丁基、CrC3經取代烷基、·〇:Η2)4Ρ1ι、-(CH2)3SMe 131686.doc -66- 200902543
係氫甲基、乙基或硝基;當R3係羥基、尺2係_NR4R5且R4 係甲基日寸,則Rs不為甲基;當尺3係羥基,心係_NR4C(〇)R5 且R4係氫時,則R5不為苯基、
;且當R3係-NH2時,則112不 為二甲基胺基、甲基胺基、乙基胺基、丁基胺基、乙醯胺 基或對-正丁基苯胺。 在又一些實施例中,當R2係氫時,則尺3不為_NH2。 在又一些實施例中’當R2係-NHjf,則R3不為_NH2。
在某些實施例中,R4及R5獨立地為氫、烷基、經取代烷 基、芳基、經取代芳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環 烧基、雜烷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雜芳基烷基。 在其他實施例中,Rz係氫、-NH2或-NHC(0)R5且R5係院 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代芳基、雜芳基或經取代雜 芳基。 在又一些實施例中’ R3係經基、_NR6R7、-NHC(0)R7或 •SR6 ’ R6係雜芳基烷基、芳基、經取代芳基、芳基烷基、 131686.doc •67- 200902543 經取代芳基烷基、烷基、環烷基、雜烷基或經取代環雜烧 基且R7係烷基、烷基、芳基或經取代芳基。 ( 在又一些實施例中’ R2係氫、-NH2或-nhc(o)r5,尺5係 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代芳基、雜芳基、經取代 雜芳基且R3係羥基、-NR6R7、-NHC(0)R74-SR6,r6係雜 ^基烧基、芳基、經取代芳基、芳基烧基、經取代芳基烧 基、烷基、環烷基、雜烷基或經取代環雜烷基且R?係烧 基、烷基、芳基或經取代芳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 在其他實施例中 烷基、〆、 ,R2 係-νη2 且 R3 係-νη2。 ,R2係-ΝΗ2且R3係-NHR7且R7係雜芳基 气%或〆 在某些實施例t ’ R·3係羥基且R2係-NHC(0)Rd R5係雜 芳基或經取代雜芳基。在其他實施例中,尺5係2_呋喃基或 2-噻吩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 112係-NH2 ’ R3係-NR6R7,R6係氫,r7
R 12 R Ri4且11〗2、及獨立地為氫、烷氧基、烷基或鹵 素。在其他實施例中,Rn、Rn&Ri4獨立地為氫、甲氧 基、甲基或氟。在又一些實施例中,Ri2係氫、甲氧基、 曱基或氟且R!3及R]4均為氫。在又一些實施例中,係甲 氧基曱基或氣且Ru及R14均為氫。在又一些實施例中, rh係甲氧基、甲基或氟且Rl2&Rn均為氫。 在某些實施例中,R2係_NH2且R3係_NR6R7,尺6係氫或曱 131686,doc -68· 200902543
基係r14且r,2、r13及r14獨立地為氯、院氧基、烧 基或南素。在其他實施例中,R12、汉13及R"獨立地為氫、 甲軋基、甲基或氟。在又一些實施例中,R4係氯或甲基且 R"、R,3及R14均為氫。在又一些實施例中,r“系氫且心 係甲氧基 '甲基或氟且UR|4均為氫。在又一些實施例 中,系氫且r13係甲氧基、甲基或氟且^及〜均為氯。 在又-些實施例中,R4係氯且汉"係〒氧基、甲基或氣且 Rl2及Ri3均為氫。 在某些實施例中,尺2係顧2且HNR6R7,1及1獨立 地為氫、烷基或環烷基,或者尺4及1與其所連接原子一起 形成環雜烷基環。在其他實施例中,&係氫且尺7係烷基或 環院基。在又一些實施例中,&係氫且^係異丙基、正丁 基、正戊基、環丙基或環戊基。在又一些實施例中,^及 R?與其所連接原子-起形成六氫。比。定基或❹各唆基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R3S-〇H,R2係-nhc(o)r5xr5係烷 基、經取代烷基I、芳基、經取代芳基或環烷基。在
«ΛΑ/V 16 施例中,Rs係R,8且民丨6、尺口及心8獨立地為氫、烷氧 基、烷基、經取代烷基或^素。在又一些實施例中, R〗6、尺”及!^8獨立地為氫、氟、甲氧基、曱基或三氟甲 基。在又一些實施例中,Rl6係甲氧基或氣且Ri7及Ri8均為 氫。在又一些實施例中,Rn係曱氧基或甲基且Ri6及Ri8均 131686.doc -69- 200902543 為氫。在又一些實施例中’ 1118係曱氧基或三氟甲基且r16 及Ri 7均為氣。在又一些實施例中’ R5異丙基、正丁基、 環己基或-CH2OPh。 在某些實施例中,R2係氫且R3係-NR6R7。在其他實施例 中’ R6係氫、烷基或芳基烷基且r7係芳基、經取代芳基、 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芳基烷基、雜烷基'環烷 基或經取代環雜烷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
R6係氯、烧 基或芳基烧基且1^2、尺^及!^4獨立地為氫、烷基、烷氧基 或鹵素。在其他實施例中,R4係氫、甲基或苄基且R12、 尺^及尺"均為氫。在又一些實施例中,R4係氫,Ri2係曱基 且R!3及R〗4均為氫。在又一些實施例中,R4係氫,係曱 基曱氧基或氟且R〗2及R14均為氫。在又一些實施例中, h係氫、R丨4係曱氧基或氟且!^2及Ru均為氫。 在某—實轭例中,R6係氫或烧基且R7係烷基、雜烷基、
環烧基、經取代環雜烧基、芳基院基或雜芳基烷基或者, 6 7 /、八所連接原子一起形成環雜烷基環。在其他實施 例中,R·6及R7均為正丙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t传甲其曰R及·**Όγ·〇\ 6係曱基且1係 〇。在其他實施 例中’ R_6係氫且Κ争甲美、7且 7竹基乙基、正丁基或正辛基。在又 一些實施例中, 知 甲 尺6係虱且R7係或
Re係氫且R7係 在某些實施例中 131686.doc -70- 200902543 ,
在某些實施ί列中,1及 浐其捃。/·甘u A /、所遲接原子一起形成環雜 :土 < /、他實施例中’^7與其所連接原子 成:
15
R
在某些實施例中’ R6係氫,〜係Κ/ϋ、 R丨4及Rl5獨立地為烷基、媽、烷氧基、_〇CH3、 -OC2H5、齒素、_F、_C1或_Br、-nhc〇Ri2。在其他實施例 中,R!2係甲基或氟且Ru、Ri4&Ri5均為氫。在又一些實 施例中,R〗3係甲基、曱氧基、氟、溴或_nhc〇cH3且 R〗2、R丨4及R丨s均為氫。在又一些實施例中,R"係曱基、 正丁基、曱氧基、乙氧基、氟或氣且Ris、Ri3&R^均為 氫。在又一些實施例中,Rn&Ri4均為曱氧基、氟或氯且 尺^及!^均為氫。在又一些實施例中,r]3係氣、係甲 基且及Ri5均為氫。在又一些實施例中,r13及r15均為 氣且R〗2及R〗5均為氣。 在某些實施例中,&係氫且Rs係_NHCOR7。在其他實施 例中’ R?係烧基、芳基、經取代芳基或雜芳基。在又一些 實施例中’ R?係曱基、正丙基或異丙基。在又一些實施例 131686.doc -71- 200902543
R 12 R
中’ R7係 R14且Rl2、Rl3及Rl4獨立地為氫、燒氧基、烧 基或鹵素。在又一些實施例中’ Rls係甲基、曱氧基或氟 且R13及R14均為氫。在又一些實施例中,r13係甲基、甲氧 基或氟且R! 2及R〗4均為氫。在又一些實施例中,R I 2係甲氧 基且RU&R]4均為氫。在又一些實施例中,1係2_呋喃 基。 /' 在某些實施例中’ R_2係氫且係_SR6。在其他實施例 中,尺6係烷基、雜烷基、芳基烷基或經取代芳基烷基。在
Roo
又一些實施例中,116係R;9、R2。且R19、R20、r21、r22及 R23獨立地為烷基、烷氧基、ii素或氰基。在又一些實施 例中,R19、R20、r2,、R22及r23獨立地為甲基、甲氧基、 氟、乳、溴或氰基。在又一些實施例中,Ri9係氫、甲 基、甲氧基、氟、氯、溴或氰基且R2〇、R2丨、R22及&均 為氫。在又-些實施例中,R2。係、甲&、甲氧基、氣或氮 基且Rl9、R21、R22及R23均為氫。在又—些實施例中, 係甲氧基、氟或氣且Rl9、R2〇、r22及R23均為氫。在又: 些實施例中’ UR2i均為f基且R”、^及^均為氯。 在些實施例中,‘及^均為甲基且一 為虱。、在又一些實施例中,‘及r2i均mR2。、R22及 R23均為氫。在又一此實 一只轭例中,係氯,R23係氟且 2°、21及R22均為氫。在又—些實施例中,R6係氫、甲 131686.doc -72· 200902543 基、異丙基、異丁基或
在又一些實施例中,尺6係 ,r3係-011且r5係芳 芳基。在其他實施例 在某些實施例中,RH^、_NHc:〇R5 基、經取代芳基、雜芳基或經取代雜 中,R5係
在某些態樣中,提供結構式(II)之化合物:
或其鹽、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其中: R8係氫或羥基; R9係-NR10C(O)Rn ; R10係氫、經取代烧基、芳基、經取代方基、芳基烧 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雜烷基、雜芳基、 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雜芳基烷基;且 R1 1係氫、(C 1 - C 1 0 )烧基、經取代烧基、芳基、經取代芳 131686.doc -73- 200902543 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 R9不為
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雜烷 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烧基或經取代雜芳基 广 Ο Q
在某些實施例中,Rw係氫且R,,係雜芳基、烧基、經取 代烷基 '芳基或經取代芳基。在其他實施例中,R8係氫, R9係-NRi〇C(0)Rn ’ R丨〇係氫且Rn係烷基、經取代烷基、 芳基或經取代芳基。在又一些實施例中,,係異丙基、 第三-丁基、-CH^OPh或3 -曱基苯基。在又一些實施例中, Rs係氫,Ri〇係氫且R〗丨係2 -嗟吩基。在又一些實施例中, 以係羥基,R9係-NRwC^CORn,R1()係氫且Rn係芳基或經 取代芳基。在又一些實施例中,Rn係苯基、3-甲基苯基或 4-甲氧基苯基。 在又一態樣中,提供結構式(III)之化合物:
或其鹽、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其中: 131686.doc -74- 200902543 R2係氫、-NR4R5 或-nr4c(o)r5 ;且 R·4及R5獨立地為氫、烧基、經取代炫基、芳基、經取代 ^基、^•基烧基、經取代芳基烧基、雜炫基、經取代雜院 基、雜^'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炫(基或經取代雜芳基 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R2係氫或_NH2。 在又—態樣中,提供結構式(IV)之化合物:
(IV) 或其鹽、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其中: 尺2係氫、-NR4R5 或-NR4C(0)R5 ; R4及Rs獨立地為氫、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代 芳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雜烷 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雜芳基 烧基;且
R3係羥基、-nr6r74_NR6C(0)R7。在某些實施例中,R 係氫或-NLR5且&係羥基或_NR6R7。在其他實施例中,尺 係氫或-NH2且R3係經基或_nh2。 結構式⑴、(H)、(111)及(IV)之化合物可含有一個或多個 對掌性中‘。及/或雙鍵且因此可以諸如雙鍵異構體(即,幾 何異構體)、對映異構體或非對映異構體等立體里構體存 在。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所繪示化學結構涵蓋所有可: 的所綠示化合物之對映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包括立體^ 13I686.doc -75· 200902543 構體純的形式(例如,幾何純、對映異構體純或非對映異 構體純)及對映異構體和立體異構體混合物。可使用熟習 此項技術者热知的分離技術或對掌性合成技術將對映異構 體及立體異構體混合物分解成其組份對映異構體或立體異 構體。 本文所例示化合物可藉由反應圖丨_6中所示合成方法來 獲得。彼等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許多方法及程序可用 於合成核苷酸。(參見,例如,Green等人,「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Chemistry」,(Wiley,第 2版,1991);
Harrison 專人,「Compendium of Synthetic Organic Methods」,第 1-8 卷(John Wiley and Sons, 1971-1996); 「Beilstein Handbook of Organic Chemistry,」Beilstein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Frankfurt, Germany; Feiser 等人,「Reagents for Organic Synthesis,」第 1-17 卷, Wiley Interscience; Trost等人,「Comprehensive Organic Synthesis,」Pergamon Press, 1991; 「 Theilheimer's
Synthetic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第 1-45 卷, Karger, 1991; March,「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Wiley Interscience, 1991; Larock「Comprehensive Organic Transformations,」VCH Publishers, 1989; Paquette, 「Encyclopedia of Reagents for Organic Synthesis,」John Wiley & Sons, 1995,Bodanzsky,「Principles of peptide Synthesis,」Springer Verlag,1984; Bodanzsky,「Practice of peptide Synthesis,」Springer Verlag,1 984) ° I31686.doc -76- 200902543 用於製備本文所述化合物及其中間體之初始材料有市售 或可藉由熟知的合成方法來製備。用於合成核苷酸之其他 方法闡述於此項技術中或可為熟習此項技術者參照所提供 參考文獻容易地理解且可用於合成此等化合物。因此,在 本文反應圖中所示方法具有闡釋性而非全面性。 反應圖1 :
如在反應圖1中所示(Fan等人,Leii. 2004, 2555-25 5 7),用三曱基曱矽烷基氣處理鳥苷以保護核糖羥基。 隨後用適宜醯氯醯化游離胺且對甲矽烷基實施水解以提供 醯化鳥苷衍生物,隨後用磷醯氯及亞磷酸三乙酯將該醯化 鳥苷衍生物轉化成一級單磷酸鹽。 反應圖2 :
1. POCI3, PO(OEt)3 2. aq. NaHgO^
如在反應圖2中所示(Trivedi等人,*/. Met/. C/zew. 1989, 32, 1667-1673),可自氣嘌呤容易地合成胺基嘌呤衍生 物。可藉由在乙醇中混合游離胺與氣嘌呤來容易地完成用 胺取代氯。用磷醯氯及亞磷酸三乙酯將該胺基嘌呤轉化成 一級單磷酸鹽。 反應圖3 : 131686.doc -77- 200902543
H2n 1. POCl3 PO(OEt)3 N VNR-jR2 2. aq. NaHC03
Na HO、"OH 如在反應圖3中所示(Trivedi等人,丄C/^m. 1989, 32, 1667-1673),可自完全保護胺基氣嘌呤製備二胺基嘌 呤衍生物。存於曱醇中之氨水解初始材料之乙酸醋基團以 提供去保護胺基氯嘌呤,該去保護胺基氯嘌呤隨後與胺在 乙醇中反應以生成二胺基嘌呤。隨後用磷醯氣及亞磷酸三 乙酯將該二胺基嘌呤轉化成一級單磷酸鹽。 反應圖4 :
1. P0CI3, P〇(〇Et)3 2. aq. NaHC03
如在反應圖4中所示,連結腺嗓呤與全乙酸化核糖之環 口異構碳提供腺苷衍生物。水解乙酸酯基團,繼而與三曱 基曱矽烷基氣反應以生成全甲矽烷基化腺苷,其隨後與適 宜醯氯反應。水解三甲基曱矽烷基且與磷醯氯及亞磷酸三 乙酯反應,提供醯基化單磷酸腺苷。 131686.doc -78- 200902543 反應圖5 :
SH
如在反應圖5中所示,在標準條件下硫代-腺嘌呤與全乙 醯化核糖之環口異構碳連結。硫醇與適當烷基i在習知條 件下反應,提供烷基化硫醇,隨後對其實施去保護並按照 先前所述將其轉化成單磷酸鹽。 反應圖6 :
如在反應圖6中所示,胞嘧啶之羥基經完全保護且用適 當醯氯醯基化胺基。實施去保護且與磷醯氣及亞磷酸三乙 酯反應,提供醯基化胞嘧啶單磷酸衍生物。 一般而言,本發明之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或化學感受受 體配體修飾物係以組合物(例如,醫藥、藥用或可食用組 合物)或者調配物(例如,醫藥或藥用調配物或者食品或飲 料產品或調配物)形式提供。 131686.doc -79- 200902543 在-個貝鈿例中’本發明所提供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或 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可以十分低的濃度(幾個㈣與 一種或多種鮮味實體(夭缺-V , 、, 貝® (天…、或人工)組合使用以降低製備具
有期望程度風味之可舍用6曰人A 艮用、、且合物所需已知鮮味實體的濃 度。 還在另-實施例中’該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及化學感受
受體配體修飾物可以擬加入食品及飲料調配物或產品中之 調味製劑形式分別或組合調配。 通常’可視情況於-種或多種其他鮮味實體存在時,向 可食用或藥用產品中添加至少一定量之化學感受受體調 節、調節量之化學感受受體配體、調節量之鮮味、一定量 之鮮味續味劑或鮮味增強量之本發明—種或多種化學感受 受體修飾物或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以便該鮮味調節可 食用或藥用產品與不使用本發明修飾物製備得可食用或藥 用調配物相比具有增強鮮味’通常由人類或動物判斷,或 在調配物測試中,由一組(至少8個)人類品味者中的大部分 人判斷’藉由業内習知程序。 當然’調節或改善可食用或藥用產品或組合物之滋味所 需鮮味矯味劑之濃度應視許多變化因素而定,包括可食用 組合物之特定類型及其各種其他成份,尤其是所存在:他 已知鮮味料劑及其濃《、天然料變異,&及個人偏愛及 品嘗該等組合物之各人的健康狀況及特定化合物對此等化 學感受化合物之味覺的主觀效應。 受受體配體修飾 該等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及/或化學感 -S0- 131686.doc 200902543 物的-種應用係調節(誘導、增強或抑制)其他天然或合成 鮮味促味劑以及自其製備得可食用組合物之鮮味或其他味 f性質。通常可能需要本發明化合物或實體具有寬廣的低 ,辰度祀圍(即,自約0,001,至1〇〇 ppm)或更窄的其他範 圍’自約0.1 ppm至約10ppm、自約〇 〇1 ppm至約3〇ppm、 自約 〇.〇5Ppmu1()ppm、wGGippmM5ppm ^ 約0.02 ppm至約2 ppm、或自約〇 〇i ppm至約i ppm。 f 、在個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及化學 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例如,滋味修飾物、矯味劑、滋味 增強劑、鮮味(savory)矯味劑及/或滋味增強劑可用於食 品、飲料及其中可以習知方式使用風味化合物之任一其他 可食用組合物。此等組合物包括供人類及動物消費之組合 物。 彼等製備及出售可食用組合物(例如,食用食品或飲料) 或其A驅物或滋味修飾物之普通技術人員應熟知可食用組 ( 合物之各種類別、子類及物種且可利用熟知及業内公認的 術浯來指不彼等可食用組合物同時盡力製備及銷售各種該 等組合物。此業内術語列表在下文中闡述且本文明確地涵 蓋本發明化合物之各子類及種類可用於調節或增強下文所 歹J示可食用組合物之風味,單獨或以所有合理的組合或其 混合物形式。 例不性可食用組合物包括下列中的一種或多種:糖果、 巧克力糖果、錠劑、countUnes、袋裝 selflines/s〇ftlines、 盒裝品種、標準盒裝品種 '扭結包裝小型物、季節性巧克 131686.doc -81 - 200902543 力、玩具型巧克力、夾心餅乾(alfajores)、其他巧克力糖 果、薄荷糖、標準薄荷糖、粉狀薄荷糖、硬糖、香旋、香 口膠、果膠及咀嚼物、太妃糖、焦糖及牛軋糖、藥物糖 果、棒棒糖、甘草、其他甜食、香口膠、口香糖、含糖香 口膠、無糖香口膠、功能香口膠、泡泡糖、麵包、包裝/ 工業生產麵包、非包裝/手工生產麵包、麵粉糕餅、蛋 糕、包裝/工業生產蛋糕、非包裝/手工蛋糕、餅乾、塗有 巧克力之餅乾、夾心餅乾 '注心餅乾、開胃餅乾及脆餅、 麵包替代品、早餐穀類食品、即食穀類製品、家庭早餐榖 類製品、薄片餅乾、穆茲利(muesli)、其他即食榖類製 品、兒童用早餐縠類製品、熱榖物製品(h〇t cereal)、冰淇 淋、impulse冰淇淋、單份乳製冰淇淋、單份水製冰淇淋、 合裝包乳製冰淇淋、合裝包水製冰淇淋、外賣冰淇淋、外 賣乳製冰淇淋、冰淇淋甜點、散裝冰淇淋(buik⑹ cream)、外貝水製冰淇淋、冷藏酸乳、手工生產冰淇淋、 乳製品、牛奶、新鮮/經加熱滅菌之牛奶、新鮮/經加熱滅 菌之全脂牛奶、新鮮/經加熱滅菌之半脫脂牛奶、保存期 較長/經超熱處理之牛奶 '保存期較長/經超熱處理之全脂 牛奶、保存期較長/經@熱處理之半脫脂牛%、保存期較 長/'、’里超熱處理之脫脂牛奶、山羊奶、煉乳/脫水牛奶、原 味煉乳/脫水牛奶、增味 '功能性及其他煉乳、增味牛奶 飲品 '僅含乳製品之增味牛減品、具有果汁之增味牛奶 飲扣丑奶、酸味牛奶飲品、發酵乳製飲品、咖啡奶精 (coffee whitener)、奶粉、增味奶粉飲品、奶油、奶酪、經 131686.doc •82· 200902543 加工奶酷、可塗開之經加工奶路、不可塗開之經加工奶 路、未經加工奶酿、可塗開之未經加工奶酷、硬質奶酷、 包裝硬質奶酪、未經包裝硬質奶酪、酸乳酪、原味/天然 酸乳酪、增味酸乳酪、水果味酸乳酪'益生酸乳酪、優酪 乳(drinking yoghurt)、一般飲用酸乳酪、益生飲用酸乳 赂、冷凍及儲存穩定的甜點、乳製甜點、豆製甜點、冷凍 點心、清爽乾酪及酸奶酪、原味清爽乾酪及酸奶酪、增味 清爽乾酪及酸奶酪、開胃清爽乾酪及酸奶酪、甜味及開胃 點心、水果點心、洋字片(chipS/Crisps)、膨化食品 (extruded snacks)、粟米/玉米餅(tortilla/c〇rn chip)、爆米 花、椒鹽卷餅、堅果、其他甜味及開胃點心、點心棒 (snack bars)、格蘭諾拉麥片棒(gran〇ia bars)、早餐棒 (breakfast bars)、能量棒(energy bars)、水果棒、其他點心 棒、代餐產品、痩身產品、康復期用飲品(c〇nvaleseence drinks)、預製餐(ready meal)、罐裝預製餐、冷藏預製餐、 乾燥預製餐、冷凍預製餐、什錦主餐(dinner mixes)、冷藏 比薩餅冷凍比薩餅、湯、罐裝湯、脫水湯料、速溶湯 料、冷凍湯料、經超熱處理之湯料、冰藏湯料、意大利 麵罐裝意大利麵、乾燥意大利麵、冷凍/新鮮意大利 麵條原味麵條、方便麵(instant noodles)、杯狀/碗 狀方便麵、袋裝方便麵、冷;東麵條、速食麵(snack n:〇dUs)、罐裝食品、罐裝肉及肉製產品、罐裝魚/海產 罐裝蔬菜、罐裝#蘇、罐裝豆類、罐裝水果、罐裝預 製餐冑裝湯、罐裝意大利麵、其他罐裝食品、冷藏食 131686.doc 83· 200902543 印、冷藏經加工紅肉、冷藏經加工禽肉、冷藏經加工魚/ 海產品、冷藏經加工蔬菜、冷藏肉替代品、冷藏馬鈴薯、 經烘箱焙烤之馬鈴薯片、其他經烘箱焙烤之馬鈴薯產品、 未經烘箱培烤之冷藏馬鈴薯、冷藏培烤產品、冷藏甜點、 冷藏預製餐、冷藏比薩餅、冷藏湯、冷藏麵條、其他冷藏 食品、乾燥食品、什錦甜點(dessert mixes)、乾燥預製 餐、脫水研、速溶湯料' 乾燥意大利麵 '原味麵條、方便 麵、杯裝/碗裝方便麵、袋裝方便麵、冷凍食品、冷凍經 加工肉冷凌魚/海產品產品、經冷凌加工之魚、冷康魚 (Chilled C〇ate£i fish)、冷康爐製魚、冷;東套餐(chmed lunch kit)、冷凍預製餐、冷凍比薩餅、冷凍湯、冷凍/新 鮮意大利麵、冷凍麵條、油脂、橄欖油、植物油及籽油、 豬油—king fats)、黃油、人造黃油、可塗開油脂、功能 性可塗開油脂、簪、敷料及調味品、番%醬及番莊泥、肉 湯調味粉塊/濃縮固體湯料、濃縮固體湯料1質顆粒、 液體原汁及溶化奶油(fonds)、草藥及香料、發酵醬、豆製 醬、意大利麵醬、濕醬、幹餐/混合粉、調味醬、蛋黃 醬、-般蛋黃醬、芥末、色拉敷料、一般色拉敷料、低脂
色拉敷料、酸醬油、洚,;+、μ .主士 λ 十醋潰產印、其他醬、敷料及調 味品、嬰兒食品、配方奶粉 β 刀 才不旱配方奶粉、後續配方奶 粉、幼兒配方奶粉 '低過敏原配方奶粉、配製嬰兒食品、 乾燥嬰兒食品、其他嬰兒食品、塗味品、果醬及蜜錢、蜂 蜜、巧克力塗味品、堅果塗味品及發酵粉塗味品。 在另-實例中,本發明化合物可用於修飾或增強下列可 131686.doc -84 - 200902543 食用組合物子類中的一種或多種之風味:糖果、焙烤產 品、冰淇淋、奶製品、甜咮及風味點心、快餐、代餐產 品、預製餐、湯料、意大利麵、麵條、罐裝食品、冷藏食 品、乾燥食品、冷凍食品、油脂、嬰兒食品、《塗味品、 或其混合物。 還在另實例中,可將本發明之化合物納入食品及飲料 中,例如,濕湯料類、脫水及烹飪食品類、飲料類、冷藏 食品類、速食食品類及佐料或佐料摻合物之食品及飲料。
一般而言,「濕湯料類」意指濕/液體湯料,與濃度或 容器無關,包括冷藏湯料。出於此定義之目的,湯意指自 肉、禽肉、魚、蔬菜、穀類、水果及其他成份製備得食 。口,在可包括某些或所有此等成份之可見碎片的液體中烹 調。其可為澄清的(例如肉湯)或為濃稠的(例如雜燴湯)、 m爽的、濃湯或黏厚的、現成的、半濃縮或濃縮湯且可作 為一餐的第一道菜或主菜或作為兩餐間之點心趁熱或放涼 食用(像喝飲料一般吮吸)。湯料可作為用於製備其他餐用 組份(meal component)之成份且可涵蓋肉湯(肉煮的清湯)至 醬湯(基於奶油或奶酪之湯料)。 ⑴諸如下列等烹調輔 脫水及烹飪食品類」通常意指 =品··粉料、粒料、聚料、濃縮液體產物(包括濃縮肉 /月湯肉π湯及王擠壓立方體、錠劑或粉末或顆粒形式之 肉清湯樣產品),其可作為最終產品或作為產品、醬及什 錦烹飪物(recipe mixes)之成份(與技術無關)單獨出售, 諸如下列等餐用溶液產A :脫水及冷;東乾燥湯料,°包括脫 131686.doc •85- 200902543 水什錦湯料混合物、脫水速溶湯料、脫水烹調用㈣dy_t〇_ ⑶叫湯料、現成菜肴、餐點及單獨提供主菜㈣ree)(包括 意大利麵、馬鈴著及稻米菜會)之脫水或環境配製物;及 ㈣諸如下列等餐點潤飾產品:調味品1泡汁、色拉敷 料、色拉濟頭、澡汁、麵包屬、麵拖混合料— 随⑻、可長期保存的塗味品、烤肉沙司師咖 — S)、液體什錦烹調物、濃縮物、沙㈣㈣沙司,包 f 括、用於色拉之什錦烹調物’作為最終產品或作為產品之成 伤出售’與脫水、液體抑或冷藏無關。 「飲料類」通常意指飲料、什錦飲料及濃縮物,包括但 不限於備飲用之醇性及非醇性飲料以及乾粉飲料。 其令可納入本發明化合物之食品及飲料的其他實例包括 (例如)碳酸及非碳酸飲料(例如,蘇打、果汁或蔬菜汁、醇 性及非醇性飲料)、糖果產品(例如,蛋糕、曲奇、館餅、 冰糖、口香糖、果康、冰琪淋、冰糕、布丁、果醬、果子 東)色拉敷料及其他調味品、穀類及其他早餐食品、罐 裝水果及水果醬及諸如此類。 在再實例中,本發明之化合物可以已知或稱後發現的 數不凊方式中之任一種與可食用或藥用產品或其前驅物組 合或應用於該可食用或藥用產品或其前驅物。舉例而言, 可將本1明之化合物溶於或分散於下列許多可食用液體、 固體或其他裁劑中的一種中,例如,水(在中性、酸性或 f pH下)、果汁或蔬菜汁、酷、骑泡汁、哮酒、葡萄 ’酉天然水/脂肪乳濁液(例如,牛奶或煉乳、可食油及起 131686.doc • 86 · 200902543 穌油、脂肪酸、;Τ; _ 1 兩二醇之某些低分子量寡聚物、脂肪酸之 甘油S旨及此u 寺&水性物質在水性介質中的分散液或乳濁
液)、鹽(例如,备A 乳化鈉)、蔬菜粉、溶劑(例如,乙醇)、固 體可食稀釋劍「彳5|丨.. 手例如,蔬菜粉末或麵粉及諸如此類),且隨 後與可食用或y A . /、用產。σ之刖驅物組合或直接應用於該等可 食用或藥用產品。
還^另—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及化 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可以藥用或醫藥組合物形式提供, 該«用或醫藥組合物含有治療有效量的—種或多種本發 明化合物(較佳呈純淨形式)以及適宜量之醫學上及醫藥上 可接文之媒劑以對患者哎雹 有次4要此技樂之人員提供適當 藥形式。 當對患者或需要此投筚之人昌 朵之人貝投樂時,本發明之化合物 及醫藥上可接受之媒劑較佳為 马無菌。當經靜脈内投與本發 明之化合物時,水為較佳媒南丨 … 較佳媒劑。亦可採用鹽水溶液及水性 匍萄糖及甘油溶液作為液體媒 — Η 尤其對於可注射溶液而 吕。適宜醫藥媒劑亦包括諸如 1寺賦形劑:澱粉、葡箱 糖、乳糖、蔗糖、明膠、麥芽、 甸 膠、硬脂酸鈉、甘油單硬脂酸 典 技 矽 β石粉、虱化鈉、乾 脫脂乳、甘油、丙二醇、水 祀保 要,則本發明醫藥組合物亦可人^及旦諸如此類。倘若需 pH緩衝劑。此外,可使用輔 /門“1或札化劑或 穩疋劑、增稠劑、澗# 劑及著色劑。 潤滑 包含本發明化合物之醫藥組入 Q物可藉助習知混合、溶 131686.doc -87. 200902543 解、粒化、造丸、研磨成粉狀、乳化、包封、戴留或康乾 製程來製造。醫藥組合物可以習用方式使用—種或多種生 理上可接受且有利於將本發明化合物加工成可用於醫藥之 製劑的載劑、稀釋劑、賦形劑或輔助劑加以調配。適宜調 配物應視所選投予途徑而定。 本發明醫藥組合物可呈下列形式:溶液、懸浮液、乳濁 液、錠劑、丸劑、彈丸劑、膠囊、含有液體之膠囊、粉 劑、緩釋調配物、栓劑、乳濁液、氣溶膠、噴霧劑、懸浮 液或任-其他適於使用之形式。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醫藥 上可接受之媒劑係膠囊(參見,例如,Gr〇sswald等人,美 國專利第5,698,1 55號)。適宜醫藥媒劑之其他實例已闡述 於此項技術中(參見Remington: The 〇f
Pharmacy,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Pharmacy and Science , 第 20版,2000)。 對於局4才又藥而5,本發明之化合物可作為溶液、凝 膠、軟膏、乳液、懸浮液等加以調配,如業内所熟知。 全身性調配物包括彼等設計為藉由注射(例如,經皮 下、靜脈内、1内、勒内或腹腔内注射)投藥者以及彼等 設計為經皮、經黏膜、口腔或肺投藥者。全身性調配物可 與另-可改善氣道黏膜之黏膜纖毛清除或降低黏液黏度之 活m且口來製、。此等活性劑包括但不限於鈉通道阻滯 劑、抗生素、N-乙醯基半胱胺酸、高半胱胺酸及填脂。 在某些實施例中’可按照常規程序將本發明之化合物調 配成適合經靜脈内投與人類之醫藥組合物。通常,用於靜 13 J686.doc -88- 200902543 脈内投藥之本發明ι/ > 旁月化合物係存於無菌等渗水 溶液。對於注& & / &注綾衝液中之 主射而言,本發明之化合物 配,較佳地在諸& 心液中調 4如漢克氏(Hanks,)溶液、林格(Ringer,sV¥ 液或生理睫★ μ s 可含有諸如縣'、、“…一 衝夜中調配。該溶液 心子劑、穩定劑及/或分散劑等調配劑。告需 要時’該等醫藥組合物亦可包括助溶劑。 一 用於靜脈内投藥之醫藥組合物視情況可包括諸如利多卡 因匕ig⑽eaine)等局部麻醉劑以減輕注射位點的疼痛。一般 而言’該等成份可單獨地或混合在—起以單位劑型提供, 例士作為;東乾粉末或*含水之濃縮物,在諸如安瓶或藥 囊等標明活性劑之量的密封容器中。當藉由輸注投與本發 明之化合物時,本發明化合物可藉助(例如)含有無菌醫藥 級水或鹽水之輸液瓶來分發。當藉由注射投與本發明之化 &物寺可提供用於注射之無菌水或鹽水的安瓶以便可在 投藥之前混合該等成份。
對於透過黏膜投藥而言,可在該調配物中使用適合於欲 透過障壁的渗透劑。該等滲透劑在此項技術中為人們所普 遍習知。 用於經口腔遞送之醫藥組合物可呈(例如)錠劑、菱形錠 劑、水性或油性懸浮液、顆粒劑、粉劑、乳濁液、膠囊、 糖聚或酿劑形式。經口腔投與的醫藥組合物可含有一種或 多種可選藥劑(例如’諸如果糖、天冬甜素或糖精等甜味 劑;諸如薄荷、冬青油等矯味劑或櫻桃著色劑及保存劑) 以提供醫藥上可口之製劑。 131686.doc 89- 200902543 f
而且,當呈錠劑或丸劑形式時,該等醫藥組合物可具有 包膜以延遲在胃腸道内之崩解及吸收,藉此在長時間内提 供持續作用。包圍滲透活性驅動化合物的選擇性可滲透膜 亦適用於經口腔投與的本發明化合物。在此等稍後平臺 中,藉由該驅動化合物吸取膠囊周圍環境之流體,該驅動 化合物會膨脹以經由孔轉移該藥劑或藥劑組合物。此等遞 送平臺可提供基本上零級遞送曲線,與即刻釋放調配物之 釘狀曲線相反。亦可使用諸如甘油單硬脂酸酯或甘油硬脂 酸Sa等延時材料。口服組合物可包括諸如下列等標準媒 劑:甘露醇、乳糖、澱粉、硬脂酸鎂、糖精鈉、纖維素、 碳酸鎂等。此等媒劑較佳為藥物級。
對於諸如(例如)懸浮液、酏劑及溶液等口服液體製劑而 S,適宜載劑、賦形劑或稀釋劑包括水、鹽水、伸烷基二 醇(例如,丙二醇)、聚伸烷基二醇(例如,聚乙二醇)、 油、醇、介於pH 4與pH ό間之微酸性缓衝液(例如,乙酸 鹽、檸檬酸鹽、抗壞血酸鹽,介於約5 〇 mM至約5〇 〇 mM 之間)等。此外,T添加橋味劑、保存劑、著色劑、膽汁 鹽、醯基肉毒驗及諸如此類。 對於口腔投藥而 調配成的鍵劑、菱 5 ’該等醫藥組合物可採用以習知方法 形錠劑等形式。 適用於喷霧器及液體嘴霧裝 藥物調配物通常應包括本發明 劑。較佳地,該醫藥上可接受 水、聚乙一醇或全氟烴。視情 置及EHD氣溶膠裝置之液體 化合物及醫藥上可接受之媒 之媒劑係液體,例如,醇、 況,可添加另一材料以改變 131686.doc -90- 200902543 本發明化合物之溶液或懸浮液的氣溶膠性質。較佳地,該 材料係液體’例如,醇、二醇、多元醇或脂肪酸。調配= 用於氣溶膠裝置之液體藥物溶液或懸浮液之其他方法已為 彼等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習知(參見,例如,Biesaiski之美國 專利第5,U2,598號;Biesalski之美國專利第5 556 6ii 號)。 本發明之化合物亦可調配成直腸或陰道用醫藥組合物, 例如,含有(例如)諸如可可脂或其他甘油脂等習用栓劑基 質之栓劑或保留灌腸劑。 除上述調配物外,本發明化合物亦可調配成儲積製劑。 該等長效調配物可藉由植入(例如,經皮下或肌内)或藉由 肌内庄射杈與。因此,舉例而言,本發明化合物可用適宜 聚合或疏水性材料(例如,作為存於可接受油中之乳液)或 離子交換樹脂調配,或作為微溶性衍生物,例如,作為微 溶性鹽。 當本發明化合物為酸性時,其可作為游離酸、醫藥上可 接文之鹽、溶劑合物或水合物包含於任一上述調配物中。 面藥上可接受之鹽實質上可保留游離酸之活性,可藉由與 鹼反應來製備且與對應的游離酸形式相比往往更易溶於水 性及其他質子溶劑。 本發明化合物及/或其醫藥組合物通常應以有效地達成 期望目的之量使用。對於用於治療或預防疾病或病症而 言’本發明化合物及/或其醫藥組合物應以治療有效量投 與或應用。 131686.doc -91 · 200902543 可有效地治療本文所揭示特定病症或病況之本發明化合 物的量應視該病症或病況之特性而定且可藉由業内已知的 才示準臨床技術來測定’如先前所述。此外,可視情況採用 活體外或活體内分析以幫助確定最佳劑量範圍。當然,所 投與本發明化合物之量尤其應視諸如下列等因素而定:所 治療受試者、受試者之體重、苦痛之嚴重性、投藥方式及 處方醫師之判斷。 舉例而言,該劑量可以醫藥組合物形式藉由單次投藥、 藉由多次應用或受控釋放來遞送。在某一實施例中,本發 明化合物可藉由口服緩釋投藥來遞送。所給予劑量可間歇 地加以重複’可單獨或與其他藥物組合提供且可繼續只 要有效地治療病狀或病症需要。 口服投藥之適宜劑量範圍可視功效而定,但通常可介於 約0.001 mg至約200 mg本發明化合物每公斤體重之間。可 藉由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方法來容易地測定劑量範圍。 靜脈内(i.v.)投藥之適宜劑量範圍係約〇〇1 mg至約1〇〇 mg每公斤體重。用於鼻内投藥之適宜劑量範圍通常為約 0.01 mg/kg體重至約1 mg/kg體重。栓劑通常含有約〇 〇1毫 克至約50毫克之本發明化合物每公斤體重且包括介於約 〇·5重量%至約1 〇重量%間之活性成份。用於皮内、肌内、 腹膜腔内、經皮下、硬膜外、經舌下或大腦内投藥之推薦 劑里可介於約0.001 mg至約200 mg每公斤體重之間。有效 劑量可從得自活體内或動物模型測試系統之劑量響應曲線 推知。此等動物模型及系統為此項技術所熟知。 131686.doc •92· 200902543 較佳地,本文所述本發明化合物之治療有效量應可在不 產生實質毒性時提供治療益處。本發明化合物之毒性可使 用標準醫藥程序來敎且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容易地確 定。毒性與治療效應之劑量比率係治療指數。本發明化合 物在治療疾病及病症方面較佳應呈現特別高的治療指數。 本文所述本發明化合物之劑量較佳應在包括有效劑量及很 小或無毒性之循環濃度範圍内。 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及/或其醫藥 組合物可與至少一種其他藥劑用於組合療法。該本發明化 合物及/或其醫藥組合物及該其他藥劑可以加合方式或(更 佳地)以協同方式起作用。纟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 物及/或其醫藥組合物與另—藥劑一起投與,胃另一藥劑 可與本發明化合物為相同醫藥組合物或不同醫藥組合物之 一部分。在其他實施財,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可在投與 另一藥劑之前或之後投與。 在再-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及化學 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及/或其醫藥組合物可有利地用於人 類醫學。 當用於治療及/或預防疾病或病症時,本文所述化合物 及/或醫藥組合物可單獨或與其他藥劑組合投與或應用。 該等化合物及/或其醫藥組合物亦可單獨、與其他活性劑 組合投與或應用。 本文提供藉由對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本文所述化合物 及/或其醫藥組合物進行治療及預防之方法。該患者可為 131686.doc -93 200902543 動物,較佳為哺乳動物且最佳為人類。 f _在一個實例中,本文所述化合物及/或其醫藥組合物可 經口投與。本發明化合物及/或其醫藥組合物亦可藉由任 :其他方便途徑投與,例如,藉由輸注或團式注射,藉由 ,上皮或皮膚黏膜襯裏(例如’口腔黏膜、直腸及腸黏膜 等)吸收。投藥可為全身性或局部的。已知可用於投與本 文所述化合物及/或其醫藥组合物之各種遞送系統(例如, 囊封於脂質體、微粒'微膠囊、膠囊等中)。投藥方法包 括但不限於皮内、肌内、腹膜腔内、靜脈内、經皮下、鼻 内、硬膜外、口腔、經舌下、鼻内、大腦内陰道内、: 皮、直腸、吸入或局部’具體而言’對耳朵、鼻子、眼睛 或皮膚投藥。較佳投藥方式由行醫者決定且在—定程度上 應視醫學病況㈣Μ。在最f見的情 = 化合物及/或其醫藥組合物釋放至血流中。 減導致 、在另~實例中’可能需要對需要治療區域局部投與一種 或多種本發明化合物及/或其醫藥組合物。此可藉由(例如 但:限於)在外科手術期間進行局部輸注、在外科手術後 :订:部施用(例如,結合創傷敷料)、藉由注射、藉助導 "助栓劑或藉助植入物(該植入物係多孔 :崎材料’包括諸如一膜等膜或纖維)來達成: rf個實施例中,可藉由在病況位點(或從前的位點 (ormer Slte))直接注射來實施投藥。 實例中,可能需要藉由任-適宜途徑(包括心 至内、鞘内及硬膜外注射)將—種或多種本發明化合物及/ 131686.doc -94- 200902543 或其醫藥組合物導入中樞神經系統中。可藉由心室内導管 (例如,連結至諸如0mmaya儲存器等儲存器)促成心室内 注射。 …藉由吸入將本發明化合物及’或其醫藥組合物直接 技與肺。對於藉由吸人投藥而言,可藉由許多不同的裝置 將本發月化合物及/或其醫藥組合物方便地遞送給肺。舉 可使用5十里吸入器(「MDI」)將本發明化合物及/ 或其醫藥組合物直接遞送至肺,該計量吸入器利用含有適 ^㈣點推進劑(例如,二氣二1曱烧、三氯氟甲烧、二 氣四氟乙烷、二氧化碳或任一其他適宜氣體)之罐體。 或者,可使用乾粉吸入器(rDPI」)裝置來將本發明化 合物及/或其醫藥組合物投與肺。DPI裝置通常利用諸如氣 體噴發等機制在容器内產生乾粉雲霧,該乾粉雲霧隨後可 由患者吸入。DPI裝置亦為此項技術所熟知。為大衆所喜 愛的變化形式係多劑量DPI(「MDDPI」)系統,其可遞送 一個以上的治療劑量。舉例而言,在吸入器或吹入器中使 用的明膠膠囊及藥筒可經調配包含本發明化合物與用於該 等系統之適宜粉末基質(例如,乳糖或澱粉)的粉末混合 物。 可用於將本發明化合物及/或其醫藥組合物遞送給肺之 另種裝置係由(例如)Aradigm公司,Hayward, CA提供的 液體噴霧裝置。液體噴霧系統使用極小的喷嘴孔以霧化液 體藥物調配物,該等液體藥物調配物然後可直接吸入肺 中。 131686.doc -95- 200902543 還在另一實例中,使用喷霧器將本發明化合物及/或其 醫藥組合物遞送給肺。噴霧器藉由使用(例如)超音波能量 自液體藥物調配物產生氣溶膠以形成易於吸入之微細顆粒 (參見’例如,Verschoyle等人,心⑴d 乂 1999, 80,Suppl. 2,96)。噴霧器之實例包括由Sheffield Pharmaceuticals公司提供的裝置(參見,Armer等人,美國 專利第5,954,047號;van der Linden等人,美國專利第 5,950,619 號;van der Linden等人,美國專利第 5,970,974 號)及 Batelle Pulmonary Therapeutics, Columbus, OH。 還在另一實例中’可使用電流體動力學(「EHD」)氣溶 膠裝置將本發明化合物及/或其醫藥組合物遞送給肺。 EHD氣溶膠裝置使用電能霧化液體藥物溶液或懸浮液(參 見,例如’ Noakes等人,美國專利第4,765,539號)。對於 在藉助EHD氣溶膠裝置將本發明化合物及/或其醫藥組合 物遞送給肺時進行最優化而言,該調配物之電化學性質可 為重要參數且此最優化通常由一名熟習此項技術者實施。 EHD氣溶膠裝置與其他肺遞送技術相比可將化合物更有效 地遞送給肺。 還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化合物及/或其醫藥組合物可 在媒劑中(具體而言,在脂質體中)遞送(Langer,199〇, Science 249:1527-1533; Treat等人,「Liposomes in the Therapy of Infectious Disease and Cancer,」Lopez-Berestein及 Fidler (編輯),Liss, New York,第 353-365 頁 (1989),通常參見「Lip〇s〇mes in the Therapy of Infectious 131686.doc -96- 200902543
Disease and Cancer,」Lopez-Berestein and Fidler (編輯), Liss,New York,第 353-365 頁(1989))。 還在另一實例中,可藉由缓釋系統(較佳為口腔緩釋系 統)遞送本發明化合物及/或其醫藥組合物。在一個實施例 中,可使用幫浦(參見,Langer,同前文,Sefton,1987, Οζ·ί. 14:201; Saudek等人,1989,
Engl· J Med. 321:574) ° ( 還在另一實例中,可使用聚合材料(參見「Medical
Applications of Controlled Release,」Langer and Wise (編 輯),CRC Pres.,Boca Raton, Florida (1974);「Controlled
Drug Bioavailability,」Drug Product Design and Performance, Smolen and Ball (編輯),Wiley,New Y〇rk (1984); Langer 等人 ’ 1983,Macr〇卿/ ^•心v Mflcromo/ C〜m. 23:61 ;亦可參見 Levy 等人,1985, 心臟 228: 190; During等人,1989, “ ^狀〇/ 25_351; Howard 等人,1989,《/. 7i :1〇5)。 在又-些實施例中,聚合材料用於α服持續釋放遞送。 較佳聚合物包括羧曱基纖維素鈉、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 甲基纖維素㈣乙基纖維素(最佳為_基甲基纖維素)。 已闡述其他較佳纖維素醚(Alderman > j. Fharm. Tech. & Proof· M/r·,1984,5(3) 1-9)。影鄉切 V ; J衫響樂物釋放之因素為熟 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且已經闡沭协 阐迷於此項技術中(Bamba等 人,/此 J. P/zarm.,1979, 2, 307)。 還在另一實例中,腸溶包膜製劑 剐T用於口服持續釋放投 131686.doc -97· 200902543 制釋:、佳包膜材料包括具有PH_依賴性溶解性(即,pH•控 聚合物、具有較低或pH_依賴性溶脹、溶解或侵 速率(即,定時釋放)之聚合物、藉由酵素降解(即,酵素 工制釋放)之聚合物及可形成藉由增加昼力加以破壞(即, 壓力控制釋放)之堅固層的聚合物。 再實例中’渗透性遞送系統用於口腔持續釋放投藥 (ma等人’〜叹 衍 2〇〇〇,26:695 7叫。 ( 在 二實施例中,OROsTM滲透性裝置用於口腔持續釋 放遞送裝置(Theeuwes等人,美國專利第Μ45,,號; TheeUWes等人,美國專利第3,916,899號)。 在另實施例中,控制釋放系統可靠近本發明化合物及/ 或醫藥組合物之靶放置,因此僅需要全身劑量的一部分 (參見,例如,Goodson,「Medical AppHcati〇ns 〇f
Controlled Reiease」,同前文,第 2 卷第 頁 (1984))。亦可使用闡述於 Langer, 1990, 249..1527· 《 1533中之其他控制釋放系統。 現在已概括地闡述本發明,參照下列實例可更容易地理 解本發明,該等實例僅出於說明目的且非意欲對本發明加 以限制。應理解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圍的情況下 對本文所揭示例示性實施例進行各種修飾及變動。 實例 實驗1:潛在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增強劑之建模及識別 一般程序 用於識別潛在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增強劑之一般程序概述 131686.doc -98· 200902543 如下。 · 1.構建Τ1R1捕蠅夾域之結構模型 2 .對接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例如,鮮味實體)與該τ 1 R 1捕 绳夾域結構之活性位點’於T1R3存在或不存在時 3.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例如,鮮味實體)存在時,對接 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增強劑(例如,鮮味增強劑)與該活性位 點 〆 4.基於下列兩個標準選擇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增強劑(例 如,鮮味增強劑)候選物·· a)其可配合該模型之活性位點, 及b)其與T1R1捕蠅夾域及與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例如,鮮 味實體)形成有效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可為凡得瓦爾力、 疏水性原子或原子團之掩埋力、氫鍵結、環堆疊相互作用 或鹽橋接靜電相互作用。此相互作用之關鍵殘基包括欽鍵 殘基、近活性位點、鉗狀殘基,例如,在本發明中所述相 互作用殘基。候選物並非限於完全配合於該活性位點内 I (在其開放時)且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增強劑候選物可延伸超 出該活性位點,只要該等候選物部分地經過該活性位點。 該結構之模型 捕蠅夹域T1R1之結構模型可來自T1R1或與tir3複合之 T1R1的晶體結構。該等結構域可呈開放或閉合形式且可為 或可不為APO或含有配體。或者,可使用標準同源建模方 法建造該捕竭夾域T1R1之結構模型,使用諸如的祕受體 捕繩夾域等可獲得捕繩夾域之晶體結構作為構建該模型之 131686.doc -99- 200902543 用於建造此模型之程序的實例擬使用講自八⑽心公司 之市售軟體Homology ^M()deUe]r,該軟體在許多文獻令有 =載且可購得。或者,可使用額外分子機械技術來進一步 k索該核型之構象’該等分子機械技術可包括但不限於用 以板索該模型葉片之相對運動的正常模式分析,用以在該 模型中產生另-環構象之環生成技術、或M_e W。及/ 或分子動力學模擬。 對接
首先將化予感文欠體配體(例如,鮮味實體)與τ丨r 1之活 性位點對接。根據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在T1Rl捕蠅夾域之活 性位點内與相互作用殘基形成有效凡得瓦爾力、環堆積、 氫鍵結及/或鹽橋接相互作用之能力來選擇其在該活性位 點中之建模姿態。
Ik後於配體(例如,上段所述鮮味實體)存在時將化學 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例如,鮮味增強劑)之候選物對接至 該活性位點内。該候選物作為潛在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 物(例如’鮮味增強劑)之活性姿態及候選資格係基於其與 本發明所述相互作㈣基、與T1RU#構域之額外殘基及視 情況與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例如,置於如上文所述活性位 點中之鮮味實體)形成有效相互作用(呈凡得瓦爾力、環堆 積氫鍵結及/或鹽橋接相互作用形式)的能力。 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之候選物 倘若一分子可於化學感 在下對接至活性位點中, 受受體配體(例如,鮮味實體)存 與本發明所述相互作用殘基形成 131686.doc •100- 200902543 ^成效性相互作㈣,則該分子被認為是候選物。我們界 疋兩個在該活性位點内的空間:由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例 如,鮮味實體)佔據之第—空間及由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 飾物(例如,增強劑)佔據之第二空間。建模及突變誘發結 關鍵殘基’③等關鍵殘基被認為可能嵌人化學感受 受體配體(例如’鮮味實體)及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倚物(例 如鮮味增強劑)之此等空間。在我們的研究中,「嵌入 空間之殘基」意指該殘基具有以如下方式定位之主鏈及/ 或側鏈原子·使得該等原子有可能與化學感受受體配體 (例如鮮味實體)(空間#1)及/或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 (例如,鮮味增強劑)(空間#2)之原子相互作用。儘管該化 學感^:受體配體(例如,鮮味實體)及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 飾物(例如,鮮味增強劑)自身不可以佔據相同的空間,但 其對應的空間可重疊,此係由於殘基與化學感受受體配體 (例如,鮮味實體)及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例如,鮮味 增強劑)二者接觸之能力、由於蛋白撓性、由於配體撓性 及由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例如,鮮味實體)或化學感受受 體配體修飾物(例如,鮮味增強劑)之多重結合模式的潛 能。關於嵌入空間#1及空間#2之重要殘基的資訊來自建模 與對接及來自位點引導之突變誘發。 鉸鏈殘基被認為與第一空間(空間社1)相關。氙A殮氮电 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例如,鮮味實體)佔據的空間中之一部 分地由本文稱為鉸鏈殘基之殘基嵌入。許多捕蠅夾域以激 動劑來結晶,該等激動劑包括mGluRl ' mGluR2及 131686.doc -10】- 200902543
HiGluR3 ,其顯示激動劑與本文識別為T1Ri之此等殘基的 同源殘基形成相互作用。許多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例:, 與T1R1模型對接之鮮味實體)可與此區域對接。我們以位 點引導之突變誘發亦提供支持如下發現之強有力的證明: 鉸鏈殘基或與此區域以空間毗鄰之殘基係化學感受受體 (例如,T1R1相關受體)活化之關鍵殘基。因為化學感受受 體配體(例如,鮮味實體)之大小有所變化,所以有額外殘 基肷入用於較大殘基的第一空間,其中此等額外殘基之名 單部分地取決於該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例如,鮮味實體)之 大小。 鉗狀殘基被視為與第二空間(空間社2)相關。己知各结合 激動劑時捕繩夾域會自「開放」狀態轉變成「閉合」狀 態。捕蠅夾結構域係由兩個經常在文獻中稱為上葉片及下 葉片之葉片構成。在「開放」狀態中,該等葉片進一步分 開’而在閉合狀態中’該等葉片經歷相對運動,此使得上 葉片與下葉片靠在一起。除了藉由該激動劑直接穩定tiri 之閉合狀態外,我們的建模研究亦證明:藉由上葉片之殘 基與對應的下葉片之殘基(在本文中稱為「鉗狀殘基」)間 之相互作用亦可穩定該閉合狀態。我們已發現:相互作用 位點(例如,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例如,鮮味增強劑) 之相互作用空間)係部分地藉由此等鉗狀殘基限定之空 間’此乃因該區域之額外相互作用可進一步穩定該捕蠅夾 域之閉合、激動形式。我們的定點突變誘發研究亦提供支 持如下發現之證明:鉗狀殘基及部分地與其毗鄰之殘基係 131686.doc 102- 200902543 與化學感受受體配體調節(例如, 關鍵殘基。 體之錢增強)相關之 在測定閉合狀態中靠近的殘基是否藉由葉片間之相互作 用直接穩定閉合狀態時,其接近程产兔 私度為用以穩定該閉合狀 .¾•、之配體的識別、設計及改善提供有意義的目桿。 程序定義 π ° 1.對接 對接通常被視為如下過程:相對於化學感受受體(例 如,T1RU吉構模型)變換及旋轉候選分子同時同步調節候 選分子之内部扭轉角以使該候選分子適合化學感受受體 (例如’ T1R1結構模型)之活性位點。根據候選分子是否適 合活性位點及該分子是否可與活性位點殘基及與化學感受 受體配體(例士"鮮味實體)形成有效凡得瓦爾力相互作 用、氫鍵結、環堆疊相互作用&鹽橋接相互作用來選擇候 選分子之姿態(位置、相對取向及内部轉角)。可識別關鍵 殘基。倘若候選物與許多位於鉸鏈區活性位點之殘基、近 活性位點、鉗狀殘基、識別為與受體配體修飾物相互作用 相關的帶電殘基及全體活性位點相互作用’則該候選物被 視為更有可能入選。倘若候選物與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例 如,鮮味實體)形成直接相互作用,則該候選物亦被視為 更有可能入選。 2·同源建模 同源建模通常被視為自其胺基酸序列及自一種或多種同 源捕蠅夾域蛋白之三維坐標值構建化學感受受體之捕蠅夾 131686.doc 200902543 域(例如’ T1R1)模型的過程。可使用在文獻中詳述及可在 諸如Homology程式或自AcceiryS公司購得之M〇deler等市 售軟體中獲得的標準方法來實施同源建模。使用基於以實 驗方式測定之開放及閉合形式之結構的模型以及使用正常 模式分析的模型動畫來界定上述鉗狀殘基。 建模研究時例示性說明 圖5至圖10說明與我們的分子建模研究中的一個相關之 相互作用空間及殘基。 實驗2 ·用於識別化學感受受想配艘修飾物:增強劑之突變 誘發研究 在我們先剛的專利申請案(國際公開案第W〇 〇7〇 104709 號)中,我們闡述了一種使用甜味-鮮味嵌合受體來繪製甜 味及鮮味促味劑之結合位點的方法。我們的數據表明許多 增甜劑(包括蔗糖、果糖、阿斯巴甜、樂甜、D_色胺酸(D_ Trp)、乙醯舒範K、糖精及甘素)均可與71112捕蠅夾域 (\^丁)相互作用,而鮮味促味劑(包括[_麵胺酸([_〇叫、^ 天冬胺酸(L-Asp)及L-AP4 (2-胺基_4_膦醯丁酸))及鮮味增 強劑(包括肌苷-5'-單磷酸(IMP)及鳥苷_5,_單磷酸(GMp))均 可與T1R1捕繩夾域相互作用。 為了進一步界定鮮味刺激素之相互作用位點,我們對人 類T1IU VFT實施定點突變誘發。使用常規PCR方法實施突 變誘發。將人類T1R2突變體與大氣T1R3野生型cDNa一起 瞬時轉染至HEK293細胞中且使用自動化FupR機器或詞成 像系統來表徵該等經轉染細胞’如在我們的先前申請案中 131686.doc -104· 200902543 所述。為了控制f臈表現、蛋白折疊及可造成受體活性變 化之八他因素,我們使用化合物x (Senomyx)作為陽性對 照。自我們的先前數據已知化合物乂可與人類T1R1 士 構域相互作用。 ° 我們已生成並表徵了 3〇個以上的hT1R1 個(S172、D192、Y220、E301)引發對抗^〇111之明顯降低 活性而對抗對照化合物又之活性不受影響,如在圖u中所 述0
T149在突變成Ser時導致對抗L_Glu之活性增加(與野生 型相比)。圖12顯示響應〇·25 mM l_Giu之野生型^丨幻及 hTHU突變體T149S的活性。因此,T149係對與l_g1u之相 互作用十分關鍵的另一殘基。 IMP係鮮味受體之天‘然增強劑。如在圖13中所示,藉由 IMP可大大地增強野生型人類鮮味受體。福可將 L-Glu之劑量響應改變上千倍。 根據突變誘發數據,4種殘基(S3〇6、H7i、r277、 H308)對請增強活性十分重要。如在圖丨钟所示,4種殘 基之任-種的突變均可消除IMP之增強活性。另一天然鮮 味增強劑GMP同樣地受此等突變之影響。 基於我們的隨1 VFT分子模型,我們認為钳狀殘基突 變誘發成帶相反電荷之殘基可穩定閉合構象並會增加活性 (與野生型hTIRl相比)。此等突蠻體, 寸大文體中的一個,H3 0 8E確實
顯示增強活性,如在圖1 5中所千。拟M T所不。對照化合物X之活性不 受此等突變的影響,表明增強作用奸非丄士 3丨 a通作用並非由表面表現增加引 131686.doc •105- 200902543 起的。此觀測為我們的hTIRl VFT模型提供強大支持。 許多鮮味實體之突變誘發數據概述於下表中。根據數 據,我們得出如下結論:5種殘基(S172、Y220、D192、 E301、T149)對於與L-麩胺酸之相互作用及與鮮味增強劑 IMP及GMP之相互作用而言十分關鍵。 hTIRl L-Glu響應 (25 mM) IMP增強 (10 mM) GMP增強 (10 mM) WT ++ ++ ++ S306A + H71A + _ 一 R277A ++ H308A ++ H308E1 +++ • _ S172A + ND Y220A _ + ND D192A ++ ND E301A _ ++ ND T149S1 +++ ++ ++ 131686.doc •106- 1 此等突變體較野生型受體對L-Glu更敏感。 實驗3:本發明化合物之化學合成 實例 1 : ((27?,35,4/?,5/?)-3,4-二羥基-5-(6-羥基-2-(2-曱氧基 苯甲醯胺基)-9//-嘌呤-9-基)四氫呋喃-2-基)曱基磷酸鈉 200902543
OH
A
Na Na 向 50 ml燒瓶中添加ΛΚ9-((2β,3/ΜΑΜ)-3,4-二羥基-5-(羥基曱基)四氫呋喃-2-基)-6·羥基-97/·嘌呤-2-基)-2-甲氧 基苯甲酿胺(實例 1 a) (500 mg, 1.2 mmol)及 POCl3/PO(OEt)3 (10 mL,8 g存於100 mL PO(OEt)3中)。將該反應混合物在〇 °C下攪拌5小時且隨後注入NaHC03(2 g,存於20 mL H20 中)水溶液中。藉由製備型HPLC純化該溶液以獲得 ((2/?,351,4/?,5/?)-3,4-二羥基-5-(6-羥基-2-(2-甲氧基苯甲醯胺 基)-9//-嘌呤-9-基)四氫呋喃-2-基)甲基磷酸鈉(0.13 g,產 率 20%)。hNMR (400 MHz,DMSO〇: δ 8.36 (s, 1H), 7.84 (d, J = 8.4 Hz, 1H), 7.47 (t, J1 = 7.6 Hz, J2 = 8.8 Hz, 1H), 7.09 (d, J = 8.4 Hz, 1H), 6.67 (t, J = 7.6 Hz, 1H), 5.95 (d, J = 5.2 Hz, 1H), 4.61 (m, 1H), 4.41 (s, 1H), 4.29 (s, 1H),4·20 (s,2H), 4.02 (s,3H)。 實例la.向,(9-((2圮3/M/?,57?)-3,4-雙(三甲基甲矽烷氧 基)-5-((三曱基甲矽烷氧基)曱基)四氫呋喃_2_基)_6_羥基_ 9//-嘌呤-2-基)_2·甲氧基苯曱酿胺(實例比)(i5 存於扮2〇 (400 mL)之溶液中加入 1〇% TFA (5〇 mL,4 mL tfa,存於 46 mL CHAU中)。將該反應混合物在環境溫度下攪拌3〇 min。在完成時,過濾該反應混合物並用价2〇 (i5〇 洗 131686.doc 107- 200902543 滌濾餅以獲得純淨尽(9-((27?,3/?,4&5幻-3,4-二羥基-5-(羥基 曱基)四氫呋喃-2-基)-6-羥基-9//·嘌呤-2-基)-2-曱氧基苯甲 醯胺(8.4 g,產率84.8%)。'HNMR (400 MHz, -DMSO-A): δ 12.2 (s, 1H), 11.35 (s, 1H), 8.26 (s, 1H), 7.76 (dd, J1 = 1.6 Hz, J2 = 7.6 Hz, 1H), 7.61 (t, J1 =1.2 Hz, J2 = 8.2 Hz, 1H), 7.24 (d, 8.8 Hz, 1H), 7.12 (t, J= 7.6 Hz, 1H), 5.81 (d, J= 6 Hz, 1H), 4.5 (m, 1H), 4.13 (m, 1H), 3.96 (s, 3H), 3.91 (m, 1H), 3.63 (m,1H),3.54 (m,1H)。 實例lb.在〇°c下,向(之/^圪“一幻-之-^-胺基^-羥基-9//-嘌呤-9-基)-5-(經基曱基)四氫吱喃-3,4-二醇(20 g, 0.07 mol)及吼咬(400 mL)存於CH2Cl2 (1.5 L)之溶液中逐滴添加 TMSC1 (100 g)。將該混合物在ye下攪拌4小時。在〇芄 下,向經攪拌溶液中逐滴添加2_曱氧基苯甲醯氣並將該反 應物在室溫下授拌過夜。將該反應混合物緩慢地注入冰水 中並用CH2Cl2 (1.5 Lx3)萃取。合併提取物用水(1.5 Lx4)及 鹽水(1,2 Lx3)洗滌,經MgS〇4乾燥,過濾,在真空中濃縮 以獲付粗製沁(9-((2圮雙(三曱基曱矽烷氧 基)_5_((二曱基甲矽烷氧基)曱基)四氫呋喃-2-基)-6-羥基-9//-嗓吟-2-基甲氧基苯甲酿胺(32 。 ^ 例((211,38,4只,5只)-3,4-二經基_5-(6-經基-2-(4-曱氣基 I f 吟_9_基)四氮咬喃_2基)甲基鱗酸鈉 131686.doc 200902543
按照在實例1中所述自(2JR,3i^41S,570-2-(2-胺基-6-羥基-9//-嘌呤-9-基)-5-(羥基曱基)四氫呋喃-3,4-二醇及4-曱氧基 苯曱醯氯開始製備。MS (M+H,542.1)。 實例 3 : ((21?,35,4/?,5/〇-3,4-二羥基-5-(6-羥基-2-(2-氟苯甲 醯胺基)-9i/-嘌呤-9-基)四氫呋喃_2_基)甲基磷酸鈉
(
Na 按照在實例1中所述自(27?,3及,4&57〇-2-(2-胺基-6-羥基-9//-嘌呤-9-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4-二醇及2-氟苯曱 醯氯開始製備。MS (M+H, 530.1)。 實例4 : ((2及,3\4/?,52?)-3,4-二羥基-5-(6-羥基-2-(3-曱基苯 甲醯胺基)-9丑·嘌呤-9-基)四氩呋喃-2-基)曱基磷睃鈉 131686.doc -109- 200902543
OH
Na 按照在實例1中所述自(2i?,3圮45·,57?)-2-(2-胺基-6-羥基-9//-嘌呤-9-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4-二醇及3-曱基苯 甲醯氣開始製備。MS (M+H, 526.2)。 實例 5 : ((2/?,35,4/?,5及)-3,4-二羥基-5-(6-羥基-2-(2-苯氧基 乙酿胺基)-9丑-嘌呤-9-基)四氫呋喃-2-基)甲基磷酸鈉
按照在實例1中所述自(2i?,3^415/0-2-(2-胺基-6-羥基-9//-嘌呤-9-基)-5-(羥基甲基)四氫呋喃-3,4-二醇及2-苯氧基 乙醯氯開始製備。MS (M-2Na+, 495.9)。 實例 6 : ((2/?,3$,4/?,51?)-3,4-二羥基-5-(6-羥基-2-(2-噻吩醯 胺基)-9及-嘌呤-9-基)四氫呋喃-2-基)曱基磷酸鈉 131686.doc -110- 200902543 Q、 0" Na
f 按照在實例1中所述自(27^3i?,44S,5iO-2-(2-胺基-6-羥基-9//-嘌呤··9·基)_5_(羥基甲基)四氫呋喃_3,4_二醇及噻吩_2-羰基氯開始製備。MS(M-P032·2Na+,392.3)。 實驗4 :生物學分析 活體外hTlRl/hTlR3活化分析: 在誘導型啓動子下穩定地表現〇〇115及11丁1111/111'1113(參 見’例如,國際公開案第WO 03/001876 A2號)之HEK293 細胞系竹生物(參見,例如,Chandrashekar,等人,Cell (2000) 100: 703-71 1)可與具有鮮味品嘗性質之識別化合物 聯合使用。 開始根據hTlRl/hTlR3-HEK293-Gal5細胞系之活性選擇 化合物。使用自動化螢光成像分析藉助FLIPR儀器(螢光強 度平板讀取器,Molecular Devices,Sunnyvale,CA)(指定 FLIPR分析)測定活性。將來自一種純系(指定純系卜17)之 細胞播種於培養基之384-孔板(以大約48,000個細胞每孔) 中,該培養基含有杜貝克氏改良鷹氏培養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EM),補充有 GlutaMAX (Invitrogen,Carlsbad, CA),10% 透析胎牛血清(Invitrogen, Carlsbad, CA),100 Units/ml 青黴素 G,100 pg/ml 鏈黴素 131686.doc 111 200902543 (Invitrogen,Carlsbad,CA)及 60 pM米非司酮(mifepristone) (以誘導hT 1R1 /hT 1R3表現(參見,例如,國際公開案第w〇 03/001876 A2號)。 使1-17細胞在37 C下生長48小時。隨後在室溫下將ι_ΐ7 細胞及約染劑 Fluo-3 AM (Molecular Probes, Eugene, OR), 4 μΜ加入磷酸緩衝鹽(D-PBS) (Invitrogen, Carlsbad, CA) 中’歷時1.5小時。在補充25 μΐ D-PBS後,在FLIPR儀器中 且於室溫下藉由添加補充有各種濃度(對應於期望最终濃 度之兩倍)之不同刺激素的25 μΐ D-PBS來實施刺激。 在歸一化為於刺激前所量測得基本螢光強度之後,藉由 測定最大螢光增加(使用480 nm激發頻譜及535 nm發射頻 譜)來定量受體活性。對於劑量響應分析,存在1〇種不同 濃度(介於1.5 nM至3 μΜ之間)之刺激物。 將活性歸一化為藉助60 mM麵胺酸單鈉(引發最大受體響 應之濃度)所獲得響應。使用非線性回歸算法測定eC5g (造 成5 0%受體活化之化合物的濃度),其中希爾斜率阳⑴ slope)、底部漸近線及頂部漸近線可有所變化。當使用用 於非線性回歸分析之市售軟體(例如,Graphpad PRISM (San Diego,California))分析劑量響應數據時獲得等同結 果。 為了測定hT 1 R1 /hT 1 R3對不同刺激物之細胞響應的依賴 性’對所選擇化合物實施與I_ 1 7細胞相似的分析,該等細 胞尚未用米非司酮誘導受體表現(指定為未經誘導仁丨7細 胞)。未經誘導1-17細胞在FUPR分析中對麩胺酸單鈉或其 131686.doc -112· 200902543 他鮮味物質未顯示任一功能性響應。以丨〇 μΜ或3倍於劑量 響應分析中所用最大刺激量將化合物呈遞給未經誘導鮮味 細胞。在此實例中所例示化合物在Flipr分析中使用未經 誘導鮮味細胞時並未顯示任一功能性響應。 亦實施實驗以測定測試化合物是否可增強麩胺酸單鈉對 hTlRl/hTlR3活性的影響。在此分析中,存在遞增濃度之 麵胺酸單鈉(介於12_至81福之間),—式兩份,於:定 濃度之測試化合物存在或不存在時。所測試典型化合物之 濃度為 100 μΜ、30 μΜ、10 μΜ、3 _、1 μΜ、〇3 μΜ、 Μ μΜ纽03 μΜ。化合物在增強受體方面之相對功^可 藉由計算麩胺酸單鈉之EC^的變化幅度來測定。 增強定義為對應於在贼化合物不存在 單納之—以在測試化合物存在時所測定楚胺it 心的比率(EC5〇R)。在某些實施例中,化 钱之 〇.7與約100間〜。在其他實施例中,化於約 於約1.25與約75間之EC5〇R。在又 :物具有介 具有介一與約6。間〜。::= 結果揭示於下表中。 D物之分析
200902543 化合物 EC50比率 3μΜ 10 μΜ 30 μΜ 100 μΜ 6 1.12 1.07 7 0.96 0.98 8 1.19 0.99 9 4.27 17.04 10 3.34 17.00 11 2.48 8.81 12 1.95 6.39 13 1.81 5.50 14 2.12 6.44 15 1.92 6.15 16 2.41 7.68 17 2.56 8.41 18 1.80 5.62 19 1.17 1.33 20 1.20 1.87 21 1.30 1.75 22 1.16 1.73 23 4.58 18.12 24 1.32 2.49 25 1.63 2.73 26 1.13 1.50 27 0.99 1.19 28 1.17 2.45 29 1.23 1.65 30 1.08 1.61 31 1.37 2.87 32 1.83 4.05 33 1.15 1.24 131686.doc -114- 200902543 化合物 ec50比率 3 μΜ 10 μΜ 30 μΜ 100 μΜ 34 1.26 1.85 35 1.30 1.83 36 1.75 2.95 37 28.48 38 1.78 4.62 23.82 39 4.65 9.80 31.12 40 14.02 46.38 41 4.45 8.80 35.71 42 4.75 13.43 43 2.51 4.50 44 2.16 4.44 45 1.14 1.95 46 6.23 20.76 47 1.26 1.58 48 1.01 1.25 49 1.45 1.64 50 1.00 1.15 51 1.07 1.10 52 1.14 1.29 53 1.17 2.71 54 0.96 1.35 55 1.07 1.23 56 1.29 2.42 57 1.09 1.30 58 1.03 1.16 59 1.82 4.61 60 1.18 1.74 61 1.14 1.53 131686.doc -115- 200902543 化合物 EC50比率 3 μΜ 10 μΜ 30 μΜ 100 μΜ 62 1.03 1.28 63 1.34 1.39 64 1.18 1.25 65 1.15 1.02 66 1.81 1.18 67 1.22 1.25 68 1.58 2.82 69 1.49 4.23 70 4.75 16.29 71 0.94 1.53 72 9.48 73 1.54 3.24 74 1.45 2.20 75 1.00 3.02 75 4.29 10.36 77 4.21 15.76 78 2.35 8.46 79 4.40 25.35 80 1.12 1.38 81 0.87 1.04 82 1.25 1.39 83 1.00 1.39 84 1.20 1.72 85 1.39 1.55 86 1.05 1.35 87 1.14 1.22 88 1.34 1.48 89 1.54 2.64 131686.doc -116- 200902543 / 化合物 EC5O比率 3μΜ 10 μΜ 30 μΜ 100 μΜ 90 10.85 18.65 91 1.10 1.42 92 1.33 2.26 93 3.60 3.28 94 1.38 2.34 95 1.01 1.30 96 1.28 2.26 97 1.09 1.27 98 17.25 22.40 99 3.00 11.62 100 1.01 1.37 101 2.95 6.07 102 1.45 2.92 103 2.71 3.72 104 3.14 8.79 105 3.58 8.12 106 4.93 28.13 107 1.72 4.21 108 2.23 6.71 109 4.00 20.58 110 1.43 111 5.64 50.51 112 1.85 4.18 113 2.51 4.63 114 7.63 27.55 115 5.09 10.88 116 3.60 9.51 117 4.85 131686.doc -117- 200902543
化合物 EC50比率 3 μΜ 10 μΜ 30 μΜ 100 μΜ 118 3.20 11.29 18.92 119 10.81 120 1.77 3.54 24.91 121 3.34 15.70 122 10.17 40.86 123 2.97 16.01 124 16.76 125 7.83 24.57 126 19.14 46.05 127 3.13 10.23 128 1.55 2.26 129 1.67 12.91 130 1.46 0.93 131 1.12 0.86 —_——132 1.07 1.19 133 1.21 2.22 134 1.12 1.07 135 0.96 0.98 136 -----------------------------叫™ 1.19 0.99 【圖式簡單說明】 圖1含有例示性人類T1R1多態性變異。 圖2含有例示性人類T1R2多態性變異。 圖3展示T1R1序列比對之樹狀圖(dendogram)。 圖4展示T1R2序列比對之樹狀圖。 圖5展示麩胺酸單鈉與IMP之例示性相互作用空間。 圖6展示麵胺酸單鈉之例示性相互作用空間及殘基。 131686.doc -118- 200902543 圖7展示IMP之例示性相互作用空間及殘基。 圖8展示麩胺酸單鈉與IMP之例示性相互作用空間及殘 基(正視圖)。 圖9展示麵胺酸單鈉與IMP之例示性相互作用空間及殘 基(左視圖)。 圖10展示麩胺酸單鈉與IMP之例示性相互作用空間及殘 基(正視圖)。 圖1 1展示S172A、D192A、Y220A及E301 A突變體之抗L- r
Glu活性。 圖1 2展示例示性突變誘發研究之結果。 圖13展示野生型人類鮮味受體之IMP活性。 圖14展示R277A、H3 08A、H71A及S306A突變體之抗L-G1 u活性。 圖15展示H308E突變體之抗L-Glu活性。
C 131686.doc -119·

Claims (1)

  1. 200902543 十、申請專利範圍: 宰认化學感文凳體配體修飾物之候選物的方法,其 包含 。、測疋:式驗實體是否適合經由該化學感受受體之捕蠅夾 ^第相互作用位點與該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 ;月长貝1之方法’其中該化學感受受體之捕绳夹域之 <第相互作用位點包括該化學感受受體之捕蠅夾域的 一個或多個相互作用殘基。 :二农項1之方法,其中該化學感受受體之捕蠅夾域之 s 相互作用位點包括該化學感受受體之捕蠅夾域的 一個或多個相互作用空間。 4.如π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捕蠅夾域之該第一相互作用 位點包括基於一個或多個相互作用殘基來識別的相互作 用空間。 5·如請求項1之方法, 該第一相互作用位點 析來識別的一個或多 其中該化學感受受體之捕蠅夾域之 包括基於該捕蠅夾域之突變誘發分 個相互作用殘基。 6·如請求項1之方法, 位點係基於電腦建 別。 其中該捕蠅失域之該第一相互作用 模、X射線結晶學、或其組合來識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捕蠅失域之該第一相互作用 係基於個或多個已知的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來識 8.如請求们之方法,#中該捕罐夾域之該第一相互作用 131686.doc 200902543 位點係基於一種或多種已知的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 來識別。 9. 如請求項丨之方法,其中該捕蠅夹域之該第—相互作用 位點係基於預定之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來識別。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捕蠅夾域之該第—相互作用 位點被預定。 11. 如請求項丨之方法,其中該捕蠅夾域之該第—相互作用 位點係在Τ i R1捕蠅夹域中。 12. 如請求項丨之方法,其中該捕蠅夾域之該第—相互作用 位點係在τ 1R1捕蠅夾域中,且於τ 1R3捕蠅失域存在下 識別。 13. 如請求項i之方法,其中該測定係經由電腦模擬實施。 14_ 一種篩選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之候選物的方法,其 包含 測定試驗實體是否適合經由該化學感受受體之捕蠅夾 域内之第一相互作用位點與該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 其中該第一相互作用位點係依據基於化學感受受體配體 與該化學感受受體間之相互作用來識別的第二相互作用 位點來識別。 1 5 ·如π求項14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及第二相互作用位點係 在T1Ri捕蠅夾域中。 16.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及第二相互作用位點係 在T1Rl捕蠅夾域中,且於T1R3捕蠅夾域存在下識別。 1 7 如清求項丨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相互作用位點包括選自 131686.doc 200902543 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相互作用殘基:人類T1R1之胺基 酸 D147、S148、T149、N150、A170、A171、S172、 S173 、 D192 、 N195 、 D218 、 Y220 、 S276 、 R277 、 E301 和A302及其組合。 1 8.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相互作用位點包括選自 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相互作用殘基:人類T1R1之胺基 酸 H47、S48、G49、C50、S67、F68、N69、E70、 H71 、 S107 、 D147 、 S148 、 A170 、 F247 、 S276 、 R277 、 〆_ ' Q278、L279、A280、R281、V282、A302、W303、 S306、R307、H308、1309、G311、11317和 W357及其組 合。 19.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相互作用位點包括選自 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相互作用殘基:人類T1R1之胺基 酸 L46、H47、S48、G49、C50、L51、S67、F68、 N69 、 E70 、 H71 、 C106 、 S107 、 D108 、 D147 、 S148 、 R151 、Y169、A170、Y220 、F247 、S248 、S275 、 S276 、 R277 、 Q278 、 L279 、 A280 、 R281 、 V282 、 F283 、F284、E285 、E301 、A302、W303 、S306、 R307 、H308 、 1309 、T310 、 G311 、V312 、P313 、 R317、K3 54、W357、K377、K379、M3 83和S3 85及其組 合。 20.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相互作用位點包括選自 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相互作用殘基:人類T1R1之胺基 酸 L46、H47、S48、G49、C50、L51 、S67、F68、 131686.doc 200902543 N69 、 E70 、 H71 、 C106 、 S107 、 D108 、 D147 、 S148 、 T149、N150、R151、Y169、A170、A171、S172、 S173、D192、N195、D218、Y220、S276、R277、 E301 、 A302 、 F247 、 S248 、 S275 、 S276 、 R277 、 Q278 、 L279 、 A280 、 R281 、 V282 、 F283 、 F284 、 E285 、E301 、A302、W303 、S306、R307、H308、 1309 、 T310 、 G311 、 V312 、 P313 、 R317 、 K354 、 \057、〖377、〇79、1^383和8385及其組合° 2 1.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相互作用位點包括選自 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相互作用殘基群:1)人類T1R1之 D147 、S148 、T149、N150、A170、A171 、S172 、 S173、D192、N195、D218、Y220、S276、R277、E301 和 A302,2)人類 T1R1 之 H47、S48、G49、C50、S67、 F68、N69、E70、H71、S107、D147、S148、A170、 F247 、 S276 、 R277 、 Q278 、 L279 、 A280 、 R281 、 V282、A302、W303、S306、R307、H308、1309、 G311、R317 和 W357,3)人類 T1R1 之 L46、H47、S48、 G49 、 C50 、 L51 、 S67 、 F68 、 N69 、 E70 、 H71 、 C106 、 S107、 D108、 D147、 S148、 R151、 Y169、 A170 ' Y220、 F247 、 S248、 S275、 S276 ' R277 > Q278 ' L279、 A280、 R281、 V282、 F283、 F284、 E285、 E301、 A302、 W303、 S306、 R307、 H308、 1309、 T310、 G311 、 V312、 P313 ' R317 > K354、 W357 ' K377、K379、M383 和 S385,4)人類 T1R1 之 L46、H47、 131686.doc -4- 200902543 S48 、 G49 、 C50 、 L51 、 S67 、 F68 、 N69 、 E70 、 H71 C106 、 S107 、 D108 、 D147 、 S148 、 T149 、 N150 R151 、 Y169 、 A170 、 A171 S172 ' S173 D192 N195 ' D218、Y220、S276、R277、E301、A302、 F247 、 S248 、 S275 、 S276 、 R277 、 Q278 、 L279 、 A280 、 R281 、 V282 、 F283 、 F284 、 E285 、 E301 、 A302 ' W303 S306 、 R307 、 H308 、 1309 、 T310 G311、V312、P313、R317、K354、W357、K377、 K379、M383 和 S385,5)人類 T1R1 之 S172、Y220、 D192、E301 和 T149,及 6)其組合。 22.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相互作用位點包括選自 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相互作用殘基:人類T1R1之胺基 酸 L46、H47 ' S48、G49、C50、L51 、S67、F68、 N69 、 E70 、 H71 、 C106 、 S107 、 D108 、 D147 、 S148 、 R151、Y169、A170、Y220、F247、S248、S275、 S276 、 R277 、 Q278 、 L279 、 A280 、 R281 、 V282 、 F283 、F284 、E285 、E301 、A302 、W303 、S306、 R307、H308、1309、T310、G311、V312、P313、 R317 ' K3 54 ' W3 57 ' K3 77 ' K3 79 ' M3 83#n S3 85A A ^ 合,且其中適合與該化學感受受體之該第一相互作用位 點相互作用之試驗實體為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增強劑之候 選物代表。 23.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試驗實體係一經設計之化合 物結構。 131686.doc 200902543 24. 如明求項丨之方法,其中该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係選自由 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鮮味實體:L-胺基酸、麩胺酸單 鈉、L-AP4及琥珀酸鹽。 25. —種篩選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之候選物的方法其包含 測定試驗實體是否適合經由該化學感受受體之捕蠅失 域内之相互作用位點與該化學感受受體相互作用, 其中該相互作用位點包括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 相互作用殘基:人類T1R1之D147、S148、T149、 N150、A170、A171、si72、S173、D192、N195、 0218、丫220、3276、11277 1301和八302及其組合,且 其中適合與該化學感受受體之相互作用位點相互作用 之試驗實體為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之候選物代表。 26·如請求項25之方法,其中該相互作用位點係在T1R1捕蠅 失域中。 27. 如請求項25之方法,其中該相互作用位點係在T1R1捕蠅 夾域中,且於T1R3捕蠅夾域存在下識別。 28. 如請求項25之方法,其中該測定係經由電腦模擬實施。 29. 如請求項25之方法,其中該試驗實體係一經設計之化合 物結構。 3 0.—種藉由如請求項1之方法識別之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 询物。 31.—種藉由如請求項25之方法識別之化學感受受體修飾 物。 3 2 ·—種藉由如請求項1之方法識別且具有選自由以下各物 131686.doc 200902543 組成之群的結構式之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增強劑: 1)結構式(I)
    (I) 或其鹽、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其中: R2係氫、_NR4R5 或-nr4c(o)r5 ; R4及R5獨立地為氫、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 代芳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 雜烷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 雜芳基烧基; 1係羥基、4116117、-;1^116(:(0)117或-8(0)水6; Re及R7獨立地為氫、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 代芳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 雜烷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 雜芳基烷基;且 a係0、1或2 ; 其限制條件為當R2為氫時,則r3不為羥基;且 當R2為-NH2時,則R3不為羥基, 2)結構式(11)
    0· (II〉 131686.doc 200902543 或其鹽、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其中: Κ·8係氫或經基; R9係-NR^oCCCORn ; R10係氫、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代芳基、芳基烷 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雜烷基、雜芳 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雜芳基烷基;且 Rn係氫、(CrCio)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代 芳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雜 烷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雜 芳基烧基, 3)結構式(III):
    或其鹽、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其中: R2係氫、-nr4r5 或-nr4c(o)r5 ;且 R4及R5獨立地為氫、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 代芳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 雜烷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 雜芳基烷基,及 4)結構式(IV): 131686.doc 200902543
    i2 =Γ Rs (IV) 或其鹽、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其中: R2係氫、-NR4R5 或-NR4C(0)R5 ; R4及Rs獨立地為氫、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 代方基、芳基烧基、經取代芳基烧基、雜烧基、經取代 雜烧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 雜芳基院基;且 R3係羥基、-NR6R7 或-NR6C(0)R7。 33 · —種調節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之活性的方法,其包括使化 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與含有T1R1捕蠅夾域之細胞於化 學感受受體配體存在下接觸,其中該化學感受受體配體 修飾物與該化學感受受體之相互作用位點相互作用。 34. 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化學感受受體之該相互作用 位點包括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相互作用殘基:人 類 T1R1之 D147 、 S148 、 T149 、 N150 、 A170 、 A171 、 S172、S173、D192、N195、D218、Y220、S276、 R277、E301和A302及其組合。 35. 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化學感受受體之該相互作用 位點包括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相互作用殘基:人 類 T1R1 之胺基酸 H47、S48、G49、C50、S67、F68、 N69 、 E70 、 H71 、 S107 、 D147 、 S148 、 A170 、 F247 、 S276 、 R277 、 Q278 、 L279 、 A280 、 R281 、 V282 、 131686.doc 200902543 A302、W303、S306、R307、H308、1309、G311、R317 和W357及其組合。 36.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化學感受受體之該相互作用 位點包括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相互作用殘基··人 f 類T1R1之胺基酸L46 > H47、 S48 、 G49 、 C50 、L51 > S67、 F68、N69、E70 、H71 、C106 、 S107、 D108 > D147 、S148 、R151 、 Y169 、A170 、 Y220、 F247 Λ S248 、S275 > S276 % R277 、Q278 、 L279、 A280 % R281 、V282 、F283 F284 、E285 、 E301、 A302 W303 、S306 、R307 H308 、1309 、 T310、 G311 V312 、P313 、R317 、 K354 、W357、 K377、 K379 > M383和S385及其組合 0 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 中該化學感受受體之該相互作用 位點包括選自 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相互作用殘基: 人 類T1R1之胺基酸L46 、 H47、 S48、G49、C50 、L51 、 S67 ' F68 、 N69 、 E70 、H71 ' C106 ' S107、 D108 > D147 、S148 、T149 N150 、R151 、 Y169、 A170 、 A171 、S172 、S173 D192 、N195 、 D218、 Y220 S276 ' R277 、E301 、 A302 、F247 、 S248、 S275 % S276 、R277 、Q278 、 L279 、A280、 R281、 V282 、 F283 、F284 、E285 E301 、A302 、 W303、 S306 、 R307 、H308 、1309 T310 、G311 、 V312 ' P313 R317 > K354 、 W357、 K377、 K379、M383和 S385及其組 合 131686.doc -10- 200902543 3 8.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化學感受受體之該相互作用 位點包括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相互作用殘基群: 1)人類 T1R1 之 D147、S148、T149、N150、A170、 A171、S172、S173、D192、N195、D218、Y220、 S276、R277、E301 和 A302,2)人類 T1R1 之 H47、S48、 G49、C50、S67、F68、N69、E70、H71、S107、 D147、S148、A170、F247、S276、R277、Q278、 L279、A280、R281、V282、A302、W303 、 S306、 ί R307、Η308、1309、G311、R317 和 W357,3)人類 T1R1 之L46 、Η47、 S48、 G49、C50、L51 、S67 、F68、 Ν69、 Ε70、Η71、C106、S107 、D108、 'D147、 S148、 R151、 .Υ169、 Α170 > Υ220 ' F247、 S248、 S275、 S276、 R277 ' Q278 、L279 、 Α280、 R281、 V282、 F283 、 F284、 Ε285 、Ε301 、 Α302、 W303、 S306、 R307 ' • Η308 、 1309 、Τ310 、 G31 1 、 V312、 Ρ313 、 R317、Κ354、W357、Κ377、Κ379、Μ383和 S385,4)人 類 T1R1 之 L46、Η47、S48、G49、C50、L51、S67、 F68 、 Ν69 、 Ε70 、 Η71 、 C106 、 S107 、 D108 、 D147 、 S148、 Τ149、 Ν150、 R151、 Υ169、 Α170、 Α171、 S172、 S173、 D192、 Ν195、 D218、 Υ220、 S276、 R277 、 Ε301、 Α302、 F247、 S248 ' S275、 S276、 R277 ' Q278、 L279、 Α280、 R2 81、 V282、 F283、 F284、 Ε285、 Ε301、 Α302 、 W303、 S306、 R307、 Η308 、 1309 > Τ310 、 G311 、 V312 、 Ρ313 、 R317 、 131686.doc -11 - 200902543 K354、W357、K377、K379、M383^〇S385,5)人類 T1R1 之 S172、Y220、D192、E301和 T149,及 6)其組合。 3 9.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化學感受受體之該相互作用 位點包括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相互作用殘基:人 類 T1R1 之胺基酸 L46、H47、S48、G49、C50、L51、 S67、F68、N69、E70、H71、C106、S107、D108、 D147、S148、R151、Y169、A170、Y220、F247、 S248 、 S275 、 S276 、 R277 、 Q278 、 L279 、 A280 、 R281 、 V282 、 F283 、 F284 、 E285 、 E301 、 A302 、 W303、S306、R307、H308、1309、T310、G311、 V312、P313、R317、K354、W357、K377、K379、 M3 83和S3 85及其組合,且其中該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 物係增強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之活性。 40.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該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係L-胺基 酸。 4 1.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係 穩定一個或多個位於化學感受受體葉片上之帶正電荷殘 基。 42.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係 化學感受受體配體增強劑,且具有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 之群的結構式: 1)結構式(I) 131686.doc -12- 200902543
    或其鹽、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其中: «•2係氫、-NR4R5 或-nr4c(o)r5 ; R4及R5獨立地為氫、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 代芳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 雜院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 雜芳基烷基; R3係羥基、-NR6R7、_NR6C(0)R74_s(0)aR6 ; 及R7獨立地為氫、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 代芳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 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 雜烷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 雜芳基烷基;且 a係〇、1或2 ;
    2)結構式(II) 則尺3不為羥基;且
    其中: 或其鹽、 ,、见、水合物或溶劑合物 尺8係氫或經基; 131686.doc -13- 200902543 R9係-NR10C(O)Rn ; R l o係氮、經取代炫·基、芳基、經取代芳基、芳基烧 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雜烷基、雜芳 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雜芳基烷基;且 Rn係氫、(C^-Cm)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代 芳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雜 烷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雜 芳基烷基, 3)結構式(III) HO. PH I2
    或其鹽、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其中: R2係氫、-NR4R5 或-NR4C(0)R5 ;且 R4及R5獨立地為氫、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 代芳基、芳基烧基、經取代芳基炫基、雜烧基、經取代 雜烷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 雜芳基烧基,及 4)結構式(IV):
    131686.doc -14- 200902543 或其鹽、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其中: R2係氫、-NR4R5 或-nr4c(o)r5 ; 尺4及R5獨立地為氫、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 代芳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 雜烷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 雜芳基烷基;且 R3係羥基、-NR6R7 或-nr6c(o)r7。 43.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細胞含有在GPCR途徑内的 T1 R1捕蠅夾域。 44_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係 提供於可食用組合物中。 45. 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係 提供於藥用組合物中。 46. 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係 提供於食品或飲料產品中。 47. —種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其中其於化學感受受體 配體存在下經由至少3種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相 互作用殘基與T1R1捕蠅夾域相互作用:人類T1R1之 L46 、 H47 、 S48 、 G49 、 C50 、 L51 、 S67 、 F68 、 N69 、 E70 ' H71 、 C106 、 S107 、 D108 、 D147 、 S148 、 T149 ' N150、R151、Y169、A170、A171、S172、S173、 D192、N195、D218、Y220、S276、R277、E301、 A302 、 F247 、 S248 、 S275 、 S276 、 R277 ' Q278 、 L279 、 A280 、 R281 、 V282 、 F283 、 F284 、 E285 、 131686.doc -15- 200902543 E301、A302、W303、S306、R307、H308、1309、 T310、G311、V312、P313、R317、K354、W357、 K377、K379、M383和 S385 ° 4 8.如請求項4 7之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其中其係經由 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胺基酸群與T1R1捕蠅夾域相 互作用:1)人類 T1R1 之 D147、S148、T149、N150、 A170、A171、S172、S173、D192、N195、D218、 Y220、S276、R277、E301 和 A302,2)人類 T1R1 之 H47、 S48 、 G49 、 C50 、 S67 、 F68 、 N69 、 E70 、 H71 、 S107 、 D147、 S148 、A170 、F247 、 S276 、 R277、 Q278 L279、 A280 、R281 、V282 、 A302、 W303、 S306 % R307、 H308、 1309、 G31 1、R317 和 W357,3)人類 T1R1 之L46 ' H47 、S48、 G49、 C50 、 L51 ' S67 、F68 N69 、 E70 、 H71 、 C106 、 S107 、D108 > D147 > S148 R151、 Y169 、A170 、Y220 F247、 S248 ' S275 S276、 R277 、Q278 、L279 、 A280、 R281、 V282 、 F283、 F284 、E285 、E301 A302、 W303 、 S306 、 R307 ' H308 、1309 、T310 G31 1 、 V312 、 P313 R317、K354、W357、K377、K379、M383 和 S385,4)人 類 T1R1 之 L46、H47、S48、G49、C50、L51、S67、 F68 、 N69 ' E70 、 H71 、 C106 、 S107 、 D108 、 D147 、 S148 、 T149 、N150 、 R151 、 Y169 、 A170 、 A171 、 S172 、 S173 、 D192 、 N195 、 D218 、 Y220 、 S276 、 R277 、 E301 、 A302 、 F247 、 S248 、 S275 、 S276 、 131686.doc 16- 200902543 R277 、 Q278、 L279、 A280、 R2 81、 V282、 F283、 F284、 E285、 E301、 A302、 W303 、 S306、 R307、 H308 、 1309 、 T310 、 G311 、 V312 、 P313 、 R317 、 K354、W357、K377、K379、M383*S385,5)人類 T1R1 之 S172、Y220、D192、E301和 T149,及6)其組合。 49.如請求項47之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其中其係經由 以下的胺基酸群與T1R1捕蠅夾域相互作用:人類T1R1 之 L46、H47、S48、G49、C50、L51 、S67、F68、 N69 、 E70 、 H71 、 C106 、 S107 、 D108 、 D147 、 S148 、 R151 、 Y169 、 A170 、 Y220 、 F247 、 S248 、 S275 、 S276 、 R277 、 Q278 、 L279 、 A280 、 R281 、 V282 、 F283 、F284、E285 、E301 、A302 、W303 、S306 、 R307、H308、1309、T310、G311、V312、P313、 R317、K354、W357、K377、K379、M383和 S385,且其 中該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係增強化學感受受體配體
    之活性。 5 0.如請求項47之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其中其係經由 以下的胺基酸群與T1R1捕蠅夾域相互作用:人類T1R1 之 H47、S48、G49、C50、S67、F68、N69、E70、 H71 、 S107 、 D147 、 S148 ' A170 、 F247 、 S276 、 R277 、 Q278、L279、A280、R281、V282、A302、W303、 S306、R307、H308、1309、G311、R317 和 W357,且其 中該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係增強化學感受受體配體 之活性。 131686.doc -17- 200902543 5 1 _如請求項47之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其中其係化學 感受受體配體增強劑,且具有結構式(1):
    或其鹽、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其中: R2係氫、-nr4r54-nr4c(o)r5 ; R·4及Rs獨立地為氫、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 代芳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 雜烷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 雜芳基烷基; R3係羥基、-NR6R7、-NR6C(0)R7 或-s(o)aR6; R6及R·7獨立地為氫、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 代芳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 雜烷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 雜方基烧基;且 a係0、1或2 ; 其限制條件為當R2係氫時,則r3不為羥基;且 當R2為-NH2時,則R3不為羥基。 52_如凊求項51之配體修飾物,其中當I為_NH2時,則心不 為-SH,當R3係氫,Rz係_1^41^且L係氫時,則不為 氫、烷烴基、(Q-C5)烯烴基、經取代烷基、雜烷烴基、 笨基、對-胺基苯基、苄基、高苄基、對-疊氮基高苄 131686.doc -18- 200902543
    其中 X係-NH2、-N〇2、-NHC(0)CH3 或-NHC(0)CH2Br, 且Y及z獨立地為氫或碘; 當R3係氫、R2係-NR4R5且R4係曱基、正丁基、 0 h〇2c、as/^<、h2n或 η〇ά3〆、/時,則 R5不為甲基、正丁基、α-萘基、經取代烷基、
    0 H02C^^s^v{:、(或 ; 當113係氫,且R2係-SR6時,則R6不為曱基、丁基、對-硝 基苄基、對-胺基苄基
    C02H ho2c^A〆 或
    當R2係羥基時,則R3不為-; 當R3係羥基、R2係-NR4R5且R4係氫時,則115不為氫、 甲基、丁基、CVC3經取代烷基、-(CH2)4Ph、-(CH2)3SMe、 131686.doc -19- 200902543
    A係甲基、正丁基、氟或漠,且D係氫、甲基、乙基或石肖 基;當R3係羥基,R2係-NIUR5且R4係曱基時,則Rs不為 甲基; 當R·3係經基、R_2係-NR_4C(0)R5且R4係氮時’則R5不為苯基、
    當R3係-NH2時,則R2不為二甲基胺基、曱基胺基、乙基 胺基、丁基胺基、乙醯胺基或對-正丁基苯胺。 53. 如請求項5 1之配體修飾物,其中當R2為氫時,則r3不 為-NH2。 54. 如請求項51之配體修飾物’其中當I係-NH2時,則r3不 為-NH2。 55. 如請求項51之配體修飾物’其中尺4及115獨立地為氫、燒 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代芳基、芳基烷基、經取 代芳基烷基、環烷基、雜烷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雜 方基院基。 56. 如請求項51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z係氫、_nh2或 131686.doc -20- 200902543 -NHC(0)R5,且Rs係烧基、經取代烧基、芳基、經取代 芳基、雜芳基或經取代雜芳基。 5 7.如請求項5 1之配體修倚物,其中r3係經基、_nr6r7、 -NHC(0)R7或-SR_6,R0係雜芳基炫基、芳基、經取代芳 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烷基 '環烷基、雜烷 基或經取代環雜烷基,且r7係烷基、烷基、芳基或經取 代芳基。 58·如請求項51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2係氫、_NH2或 -NHC(0)R5 ’ Rs係烧基、經取代炫基、芳基、經取代芳 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r3係經基、_Nr6r7、 -NHC(0)R7或-si,&係雜芳基烷基、芳基、經取代芳 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烷基、環烷基、雜烷 基或經取代環雜烷基’且r7係烷基、烷基、芳基或經取 代芳基。 59. 如請求項5丨之配體修飾物,其中I係_Nh2,且&係 NH2。 60. 如請求項5 1之配體修飾物,其中心係·Νη2&尺3係_NHR7 且im系雜芳基烧基' 1^0、或〆。 61. 如請求項51之配體修飾物,其中h係羥基及R2係 -NHC(〇)R5,且Rs係雜芳基或經取代雜芳基。 62. 如請求項61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5係2-呋喃基或2-噻吩 基。 63. 如請求項51之配體修飾物,其中I係_Nh2,R3係 131686.doc 200902543
    尺12 Rl3 -nr6r7,r6係氫,尺7係 Ri4 ,且 r12、r13&Rm獨立地 為氫、炫氧基、烧基或鹵素。 64·如請求項63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2、及Rh獨立地為 氫、甲氧基、甲基或氟。 65. 如請求項63之配體修飾物,其中係氫、曱氧基、甲基 或氟,且R13及R14均為氫。 66. 如請求項63之配體修飾物,其中&係曱氧基、甲基或 氣’且R8及Rl G均為氯。 67. 如請求項63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i〇係甲氧基、甲基或 既’且Rg及R9均為氯。 68. 如請求項51之配體修飾物,其中化係_Nh2,
    R 12 -NR6R7,r6係氫或甲基,1係k 且〜2、Ri3&Ri4
    獨立地為氫、烧氧基、烧基或鹵素。 69. 如請求項68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2、r〗3及Ri4獨立地為 氫、曱氧基、曱基或氟。 70. 如請求項68之配體修飾物,其中&係氫或曱基,且Ri2、 Rl3及R14均為氫。 71. 如請求項68之配體修飾物,其中&係氫,Ri2係曱氧基、 曱基或氣’且R13及R14均為氫。 72. 如請求項68之配體修飾物,其中&係氫,Ri3係甲氧基、 曱基或氣’且R12及R14均為氫。 131686.doc -22- 200902543 73. 如請求項68之配體修飾物,其中&係氫,r〗4係甲氧基、 曱基或氟,且R12及R13均為氫。 74. 如請求項5丨之配體修飾物,其中I係-NH2,且&係 -NH ’ I及I獨立地為氫、烷基或環烷基;或者,& 及R?與其所連接原子一起形成環雜烷基環。 75. 如請求項74之配體修飾物’其中係氫,且R>/係烷基或 環烷基。 76. 如請求項74之配體修飾物,其中&係氫,且r7係異丙 基、正丁基、正戍基、環丙基或環戊基。 77. 如請求項74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0及尺7與其所連接原子 一起形成六氫°比啶基或吡咯啶基環。 78. 如請求項51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3係_〇H,r2係 -NHC(0)R5,且&係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代 芳基或環烷基。
    79. 如請求項78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5係r18 ,且R16、 R〗7&R1S獨立地為氫、烧氧基、院基、經取代烧基或鹵 素。 80. 如請求項79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16、R17及R18獨立地為 氫、氟、曱氧基、曱基或三氟甲基。 8 1 ·如請求項79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16係甲氧基或氟,且 Ri7及R18均為氫。 82.如請求項79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7係甲氧基或曱基,且 Rl6及Rl8均為氮。 13l686.doc -23- 200902543 83. 如請求項79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18係甲氧基或三氟曱 基’且R16及R17均為氫。 84. 如請求項79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5係異丙基、正丁基、 壞己基或-CH2OPI1。 85. 如請求項5 1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2係氫,且r3係 NR^R?。 86. 如請求項85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6係氫、烷基或芳基烷 基,且R7係芳基、經取代芳基、芳基烧基、經取代芳基 烷基、雜芳基烷基、雜烷基、環烷基或經取代環雜烷 基。
    87·如請求項85之配體修飾物,其中-NR6R7係 ^ , ^14 R6係氫、烷基或芳基烷基,且R12、R13及Ru獨立地為 氫、烷基、烷氧基或ii素。 88. 如請求項8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6係氫、曱基或苄基, 且Rl2、Rl3及Rl4均為氯。 89. 如請求項8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6係氫,r12係曱基,且 R13&R14均為氫。 90. 如請求項8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6係氫,r]3係曱基、曱 乳基或鼠’且R!2及Rl4均為氮。 91. 如請求項8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6係氫,Rm係曱氧基或 氟,且R12及R13均為氫。 92.如凊求項85之配體修飾物,其中&係氫或炫基,且係 烷基、雜烷基、環烷基、經取代環雜烷基、芳基烷基或 131686.doc -24- 200902543 雜芳基烷基,或者 雜烧基環。 R6及R?與其所連接原子—起形成學 93 .如請求項92之配體修飾物, 94.如請求項92之配體修飾物
    其中R·6及R_7均為正丙 ’其中R6係甲基, 基。 且汉5係 95. 如請求項92之配體修飾物’其中&係氫,且係曱基、 乙基、正丁基或正辛基。 96. 如請求項92之配體修飾物,其中&係氫,且&係 其中K·6係氫,且R7係 97.如請求項92之配體修飾物 \0 , ,
    98. 如請求項92之配體修飾物 一起形成環雜烷基環。 99. 如請求項98之配體修飾物 其中R·6及R?與其所連接原子 其中I及117與其所連接原子 一起形成:
    100.如請^項85之配體修飾物’其中&係氫,h係 R15 R12 R13 ’ R12、Rl3、Rl4及 R15獨立地為烷基、·〇Η3、 烧氧基、_OCH3、-OC2H5、齒素、F、_ci,或 _Br、 -NHCOR12 〇 131686.doc •25- 200902543 101. 如請求項100之配體修飾物,其中係曱基戍氣,且 Rl3、R14及R15均為氫。 102. 如請求項100之配體修飾物’其中係甲基、甲氧笑 氟、溴或-NHCOCH3,且Ri2、Ri4及R15均為氣。 103. 如請求項1〇〇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係甲基、正丁其、 甲氧基、乙氧基、氣或氯’且R12、Ri3&r〗5均為氯。 104. 如請求項1〇〇之配體修飾物’其中尺^及*均為甲氧美、 氣或乳,且R1 2及R1 5均為風*。 105. 如請求項1〇〇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u係氣,係甲基, 且Rl2及Rl5均為氫。 106. 如請求項100之配體修飾物,其中1^3及Rls均為氣,且 Rl2及Rl4均為氫。 107. 如請求項5 1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2係氫,且r3係 -NHCOR7。 108·如請求項10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係烷基、芳基、經 取代芳基或雜芳基。 109.如請求項1 0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7係曱基、正丙基或 異丙基。 R 12 R 13
    R 110.如請求項10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7係 Ri3及R〗4獨立地為氫、烧氧基、-〇CH3、烧基、 鹵素或-F。 111.如請求項10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u係曱基、曱氧基^ 氟,且R〗3及R,4均為氫。 131686.doc -26- 200902543 112.如請求項i〇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13係甲基、曱氧基或 氟,且R12及R14均為氫。 Π3.如請求項1〇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12係曱氧基,且Rn及 Rl4均為氫。 114_如請求項1〇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尺7係2-呋喃基。 115. 如請求項1〇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2係氫,且Rhs_Sr6。 116. 如請求項11 5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6係烷基、雜烷基、 芳基烧基或經取代芳基烧基。
    117·如請求項11 5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6係 &〜,且 Rl9、R20、Κ·2 1、尺22及R23獨立地為烷基、烷氧基、鹵素 或氰基。 118. 如請求項Π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丨9、r2〇、r2i、r22及 Rn獨立地為甲基、曱氧基、氟、氯、溴或氰基。 119. 如請求項11 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9係氫、曱基、甲氧 基、氟、氯、溴或氰基,且R2〇、R21、r22及r23均為氫。 120. 如請求項1 1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m係曱基、甲氧基、 氟或乱基,且Rl9、R21、Κ·22及R>23均為氫。 121. 如請求項11 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係曱氧基、氟或 氣’且R 1 9、Κ·20、R22及R23均為氮。 122. 如請求項Π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尺2〇及均為甲基,且 R19、R22及R23均為氫。 123. 如請求項1 1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is及Rn均為甲基,且 R2〇、R21及R23均為氫。 131686.doc -27- 200902543 124·如請求項1 1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h及RS1均為氯,且 尺20、R22及R23均為氫。 125. 如請求項11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丨9係氯,Ru係氟,且 R20、R>21及R22均為氫。 126. 如請求項11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6係氫、甲基、異丙 基、異丁基或。 127. 如請求項π 7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6係 或
    128. 如請求項5 1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2係-NHC〇Rs,R3係 -OH ’且R_5係芳基、經取代芳基、雜芳基或經取代雜芳 基。 129. 如請求項128之配體修飾物’其中心係
    130.如請求項47之化學感 感受受體配體增強劑 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其中其係化學 ,直具有結構式(11) · 131686.doc -28- 200902543
    或其鹽、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其中: Rs係氫或甲基; R9係-NR10c(〇)Rn ; Rio係氫、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代芳基、芳基烧 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雜烷基、雜芳 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雜芳基烷基;且 係氫、烧基、經取代燒基、芳基、經取代 芳基、芳基院基、經取代芳基烧基、雜燒基經取代雜 烷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雜 芳基烧基。 13 1·如請求項1 3 0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9不為MeO、
    132.如請求項130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1q係氫,且ru係雜芳 基、院基、經取代烧基、芳基或經取代芳基。 131686.doc -29- 200902543 133. 如請求項130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係气 _ „ 曰 8诉虱,R1G係氫,真 R1 1係烧基、經取代炫•基' 芳基或經取代芳某。 134. 如請求項130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u係異丙基、第三_丁 基、-CH2OPh或3-甲基苯基。 135. 如請求項13〇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s係氫,riq係氫,且 R11係2 -嘆吩基。 136. 如請求項130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s係羥基,Κι。係氫, 且Rh係芳基或經取代芳基。 137. 如請求項136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丨係苯基、3_曱基苯 基或4-曱氧基苯基。 138. 如請求項47之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其中其係化學 感受受體配體增強劑,且具有結構式(III):
    HO ί>Η Ο (III) 或其鹽、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其中: 係氫、-NR4R5 或-nr4c(o)r5 ;且 R4及R5獨立地為氫、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 代芳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 雜烷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 雜方基院基。 139. 如請求項138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2係氫或-NH2。 140. 如請求項47之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其中其係化學 131686.doc 30· 200902543 感受受體配體增強劑,且具有結構式(!V):
    (IV) 或其鹽、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其中: R2係氫、-NR4R5 或-NR4C(0)R5 ; 尺4及R5獨立地為氫、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 代芳基、芳基炫基、經取代芳基烧基、雜烧基、經取代 雜烷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 雜芳基烷基;且 R3係羥基、-NR6R7或-nr6c(o)r7 ; 尺6及R7獨立地為氫、烷基、經取代烷基、芳基、經取 代芳基、芳基烷基、經取代芳基烷基、雜烷基、經取代 雜烷基、雜芳基、經取代雜芳基、雜芳基烷基或經取代 雜芳基烧基;且 a係0、1或2 ; 其限制條件為當R2係氫時,則R3不為經基;且 當R2係-NH2時,則R3不為羥基。 141.如請求項140之配體修飾物,其中&係氫或_NR4R5,且 R3係羥基或_nr6r7。 M2.如請求項140之配體修飾物,其中R2係氫或_nh2,且心 係經基或-NH2。 !43_如請求項47之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傅物,其係於可食用 131686.doc •31、 200902543 組合物中。 144.如請求項47之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其係於食品或 飲料產品中。 145·如請求項47之化學感受受體配體修飾物,其作為藥用組 合物中的非活性成份。 146·如請求項51、13〇、138或14〇中任一項之化學感受受體 配體修飾物’其作為藥用組合物中的活性成份。 147. —種可食用組合物’其包含介於約〇 〇〇〇1 至約1〇 PPm間之如請求項5 1、1 3 0、1 3 8或1 40中任一項之配體修 飾物。 148·—種可食用或藥用組合物,其包含介於約〇 〇1 ppm至約 100 ppm間之如請求項51、130、138或140中任一項之配 體修飾物及至少一鮮味實體。 149. 一種組合物,其包含介於約10 ρριη至約1〇〇,〇〇〇 ppm間之 如請求項51、130、138或140中任一項之配體修飾物。 150. —種增強可食用或藥用產品之鮮味的方法,其包含使可 食用或藥用產品或其前驅物與如請求項51、130、138或 140中任一項之配體修飾物接觸,以形成經修飾之可食 用或藥用產品,其中該經修飾之可食用或藥用產品包含 至少約0.00 1 ppm之該配體修飾物。 151. —種治療與化學感受受體相關之病況的方法,其包含對 需要此治療之受試者投與有效量之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 之群的實體:化學感受受體修飾物、化學感受受體配體 修飾物及其組合,其中該實體與該化學感受受體之相互 131686.doc •32- 200902543 作用位點接觸。
    況係味覺。
    況係與功能性胃腸道病症相關之病況。
    病症相關之病況 ’其中該與化學感受受體相關之病 如凊求項151之方法,其中該與化學感受受體相關之病 況係與表現T1R之細胞相關之病況。 156.如請求項1 51之方法,其中該與化學感受受體相關之病 況係與表現T1 r之激素生成細胞相關之病況。 131686.doc 33-
TW097121277A 2007-06-08 2008-06-06 Modulation of chemosensory receptors and ligands associated therewith TW20090254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760,666 US20080306076A1 (en) 2007-06-08 2007-06-08 Modulation of chemosensory receptors and ligands associated therewit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2543A true TW200902543A (en) 2009-01-16

Family

ID=40096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1277A TW200902543A (en) 2007-06-08 2008-06-06 Modulation of chemosensory receptors and ligands associated therewith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306076A1 (zh)
TW (1) TW200902543A (zh)
WO (1) WO200815428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21524B1 (en) * 2009-04-20 2018-08-08 Elcelyx Therapeutics, Inc. Chemosensory receptor ligand-based therapies
US8828953B2 (en) * 2009-04-20 2014-09-09 NaZura BioHealth, Inc. Chemosensory receptor ligand-based therapies
US9901551B2 (en) 2009-04-20 2018-02-27 Ambra Bioscience Llc Chemosensory receptor ligand-based therapies
US20130303466A1 (en) * 2010-10-19 2013-11-14 Elcelyx Therapeutics, Inc. Chemosensory Receptor Ligand-Based Therapies
KR20140114736A (ko) * 2010-10-19 2014-09-29 엘셀릭스 테라퓨틱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화학감각 수용체 리간드-기반 요법
US20130281394A1 (en) * 2010-10-19 2013-10-24 Elcelyx Therapeutics, Inc. Chemosensory Receptor Ligand-Based Therapies
WO2012054526A2 (en) * 2010-10-19 2012-04-26 Elcelyx Therapeutics, Inc. Chemosensory receptor ligand-based therapies
US20130281387A1 (en) * 2010-10-19 2013-10-24 Elcelyx Therapeutics, Inc. Chemosensory Receptor Ligand-Based Therapies
WO2013158928A2 (en) 2012-04-18 2013-10-24 Elcelyx Therapeutics, Inc. Chemosensory receptor ligand-based therapies
EP3807638A1 (en) * 2018-06-15 2021-04-21 Mars, Incorporated Screening methods using gprc6a taste receptors and pet food products and compositions prepared u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45770A (en) * 1972-06-05 1974-11-05 Alza Corp Osmatic dispensing device for releasing beneficial agent
US3916899A (en) * 1973-04-25 1975-11-04 Alza Corp Osmotic dispensing device with maximum and minimum sizes for the passageway
GB8504253D0 (en) * 1985-02-19 1985-03-20 Ici Plc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DE3815221C2 (de) * 1988-05-04 1995-06-29 Gradinger F Hermes Pharma Verwendung einer Retinol- und/oder Retinsäureester enthaltenden pharmazeutischen Zubereitung zur Inhalation zur Einwirkung auf die Schleimhäute des Tracheo-Bronchialtraktes einschließlich der Lungenalveolen
US5698155A (en) * 1991-05-31 1997-12-16 Gs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harmaceutical cellulose capsules
WO1996028206A1 (en) * 1995-03-14 1996-09-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Ultrasonic atomizer device with removable precision dosating unit
PT814861E (pt) * 1995-03-14 2002-09-30 Siemens Ag Pulverizador ultra-sonico com uma unidade de dosagem de precisao amovivel
US5954047A (en) * 1997-10-17 1999-09-21 Systemic Pulmonary Development,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aerosolized med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306076A1 (en) 2008-12-11
WO2008154286A2 (en) 200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02543A (en) Modulation of chemosensory receptors and ligands associated therewith
CN101779124B (zh) 对感化性受体及与其相关的配体进行的调节
TWI578915B (zh) 甜味改質劑
US9603848B2 (en) Modulation of chemosensory receptors and ligands associated therewith
TWI639385B (zh) 甜味調節劑
US20110224155A1 (en) Modulation of chemosensory receptors and ligands associated therewith
TW201317216A (zh) 甜味調節劑
CN101228115A (zh) 二芳香酰胺及其作为甜味改良剂、调味剂和增味剂的用途
CN108283712A (zh) 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亨廷顿氏症、孤独症和其他障碍的方法
AU2017200704B2 (en) Modulation of chemosensory receptors and ligands associated therewith
JP2003000196A (ja) 糖尿病の治療・予防用食品
TACHDJIAN et al. Sommaire du brevet 2687453
TACHDJIAN et al. Patent 2687453 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