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45751A - Multimedia data reorganization between base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 - Google Patents

Multimedia data reorganization between base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45751A
TW200845751A TW096149567A TW96149567A TW200845751A TW 200845751 A TW200845751 A TW 200845751A TW 096149567 A TW096149567 A TW 096149567A TW 96149567 A TW96149567 A TW 96149567A TW 200845751 A TW200845751 A TW 20084575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layer
frame
layer
enhancement layer
multimedia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49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eyfullah Halit Oguz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845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575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a video stream to network bandwidth; Process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a video stream to network bandwidth; Process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 H04N21/2383Channel coding or modulation of digital bit-stream, e.g. QPSK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15Selection of the code volume for a coding unit prior to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 scalable video lay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3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hierarchical techniques, e.g. scal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3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hierarchical techniques, e.g. scalability
    • H04N19/3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hierarchical techniques, e.g. scalability in the temporal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video transcoding, i.e. partial or full decoding of a coded input stream followed by re-encoding of the decoded output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7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syntax aspects related to video coding, e.g. related to compression stand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 H04N21/234327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by decomposing into layers, e.g. base layer and one or more enhancem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a video stream to network bandwidth; Process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 H04N21/2385Channel allocation; Bandwidth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66Channel or content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keys and entitlement messages in a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merging a VOD unicast channel into a multicast channel
    • H04N21/2662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video stream, e.g.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of the video stream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Description

20084575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揭示内容係關於多媒體編碼及經編碼多媒體内容之無 線通信。 本申請案主張2006年12月22曰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 60/8 71,642號之權利,該案之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弋併 本文中。 【先前技術】 數位多媒體能力可納含於各種各樣的裝置中,包括數位 電視、數位直接廣播系統、無線通信裝置、無線廣播系 統、個人數位助理(PDA)、膝上型或桌上型電腦、2上型 電腦、數位照相機、數位錄製裝置、視訊赌博裝置、'視訊 ,戲控制臺 '蜂巢式或衛星無線電電話、及數位媒體播放 器及類似裝置中。數位多媒體裝置可實施諸如MPEG』、 刪G-4、或H.264/MPEG_4部分1〇、高級視訊編碼(avc) 等視訊編碼技術,用以更有效地傳輸及接收或儲存及擷取 數位視Λ貝料。視訊編碼技術可藉由空間及時間預測實施 視訊壓縮以減小或移除視訊序列中固有之冗餘。 在視Λ、扁碼中,壓縮通常包括空間預測、基於時間預測 運動估。十及運動補償、及變換編碼。内編碼依賴於空間 預測及變換編碼以減丨式 Α ^或4除一既定視訊訊框内視訊塊之 間的空間冗拾。句j 日日 、、、 ’、"忙間、扁碼依賴於時間預測及變換編碼以 ^或消除一訊框序列之連續視訊訊框之視訊塊之間的時 、、二内編碼之訊框Ο1訊框,,)通常用作隨機存取點及 八他訊框之訊框間編碼之參考。然而]訊框通常表現少 127839.doc 200845751 於其他訊框之壓縮。 對於訊框間編碼,—視訊編碼器實施運動估計以跟縱兩 個或更多個毗鄰訊框之間的匹配視訊塊之運動。經訊框間 編碼之訊框包括:預測訊框Γ,ρ訊框"),其包括根據先㈣ 框預測之塊,·及雙向預測訊框(,’Β訊框"),其包括根據一視 Λ序列之先前及隨後訊框預測之塊。對於ρ及Β訊框,運 動估計產生多個運動向量,該等運動向量指示視 於參考訊框中對應之預測視訊塊之位移。運動補償使用該 等,動向量根據-參考訊框產生多個預測訊框塊。在運動 補仏之後,藉由自欲進行編碼之最初訊框塊十減除該預測 訊框塊來形成一剩餘訊框塊。視訊編碼器通常應用變換' 量子化及變換係數編碼製程,以進—步減小與剩餘塊之通 指相關聯之位元傳輸率。⑽訊框通常用以界定用於卜凡 MB訊框之訊框間編碼之參考塊,且在某些情況下,特 疋之B訊框(稱作BR訊框)可用作其他B訊框之參考。 一些視訊編碼利用可縮放技術。舉例而言,可纩放、 編碼(SVC)指其中使用一基礎層及一個或多個可:放= 層之視訊編碼。對於sVC,一其成®、s a 基礎層通常以—基本品質耸 級來載攜多媒體資料。-個或多個增強層載攜額外之夕'據 體資料以支援較高之空間、時間及/或SNR之品質等級:作 為一實例,該基礎層可以一較增強層之傳輸更可靠之、 傳輸。增強層可給該基礎層之訊框添加空間解析度, 添加額外之訊框以增加總訊框速率。在一實例中又,可 變信號之:可靠部分可用以傳輸基礎層二該經調: 之較不可靠部分可用以傳輸該等增強層。 化 127839.doc -6 - 200845751 svc可用於各種各樣之視訊編碼應用中。通常使用svc 技術之-個特定領域係在無線多媒體廣播應用中。多媒體 廣播技術包括彼等稱作唯前向鏈路(fl〇)、數位多媒體廣 播(DMB)及手持式數位視訊廣播(dvb_h)之技術。無線數 位多媒體廣播可將内容作為_連串廣播頻道廣播至諸多用 戶裝置而提供類似於—習用電視之内容選擇經歷之多 媒體内容選擇經歷。每一廣播頻道均載攜包括經編碼之音 訊/視訊流、音訊/視訊剪輯、或其他資訊内容之數位資 料。㈣數位廣播頻道在—多播基礎上被同時輸送至多個 打動無線用戶單元⑽如行動手機或所謂之多媒體"行動電 話)。母-订動無線用戶單元均接收該數位廣播,且可調 譜至一特定廣播頻道以便呈現給使用者。為切換廣播頻 道,各個無線設備自—X πM ^ u ^ 不同廣播頻道獲取數位資料,且解 碼该貧料以給使用去g丨目彳 見契彼廣播頻道相關聯之不同内 【發明内容】
本揭不内容描述用於為双 、在界疋於一無線調變方案中之一基 礎層與一增強層之間分配 6及重新分配多媒體資料之技術。 各種傳輸模式(例如由”FL〇* φ八m ^ 中介面,,提供之彼等模式中之 某些)啟用兩個不同資訊流之同時傳輸。可將該等不同資 :流視為該應用層處界定一基礎層頻道及一增強層頻道之 虛擬無線’’頻道’’。該基礎層頻 ^ α ^ κ逼在無線傳輸之可罪性方面 具有更高之品質。 本揭示内容提出諸多 重新分配多媒體資料以 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分配及 有效地利用頻道資源、平衡頻道之 127839.doc 200845751 間的頻寬及可改良該應用層處之錯誤恢復力之方式。在該 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的多媒體資料之重新分配可相依於 又向預测(B)訊框是否最初分配至該基礎層及是否已向編 碼裔發出一重新編碼請求而改變,(例如)以減小編碼速率 來滿足頻寬限制。 在—實例中,一方法包括··在界定於一無線調變方案中 之一基礎層與一增強層之間分配多媒體資料;分析該基礎
層與該增強層之間的多媒體資料之分配;基於該分析在該 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及傳輸重 新刀配於該無線調變方案之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中之多媒 體資料。 一貝例甲,一設備包括:一編碼器模組,其在界定 於無線凋變方案中之一基礎層與一增強層之間分配多媒 體貝料,一重新分配模組,其分析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 的夕媒體資料之分配,及基於該分析在該基礎層與該增 強層之間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及一發射器,其根據該 無線㈣方案傳輸重新分配於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中之多 媒體資料。 在另一實例中 裝置包括:分配構件,其在界定於一 無線調變方案中之—基礎層與一增強層之間分配多媒體資 枓’分析構件,其分析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的多媒體 = = 配構件,其基於該分析在該基礎層與 幹重斩^ 0 配该多媒體f料;及傳輸構件,其傳 月刀配於該無線調變方案之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中之 127839.doc 200845751 多媒體資料。 本揭不内各中所闡述之技術可構建成於硬體、 五 體或其任一组人。甚槐备 平人體、早刀 、、’ 口 右構建於軟體中,則可於一個或多個 如微處理器等處理器、應用專用積體電路(ASlc)、場可程 式化閘陣列(FPGA)或數位信號處理器(DSp)中執行該軟 體。可將執行該等技術之軟體起初儲存在—電腦可 中並將其載入處理器進行執行。 貝^ 因此,本揭不内容亦涵蓋一電腦可讀媒體,其包括在執 仃時使至少一電腦進行如下作業之指令:在界定於一無線 调變方案中之一基礎層與一增強層之間分配多媒體資料; 分析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的多媒體資料之分配;'基於 該分析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 料;及傳輸重新分配於該無線調變方案之該基礎層與該增 強層中之多媒體資料。 在某些情況下,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形成一電腦程式產品 之部分,可將該電腦程式產品出售給製造商及/或用於一 視汛編碼裝置中。该電腦程式產品可包括電腦可讀媒體, 且在某些情況下亦可包括封裝材料。 在附圖及下文說明中,將闡述本發明一個或多個態樣之 細節。根據本說明 '附圖及申請專利範圍,將易知本揭系 内容所述技術之其他特徵、目的及優點。 【實施方式】 本揭不内谷指述用於在界定於一無線調變方宰中之一基 礎層與一增強層之間分配及重新分配多媒體資料之技術。 127839.doc 200845751 術語’’多媒體資料,,概言之係關於視訊或音訊-視訊資料。各 種傳輸模式(諸如彼等藉由,,FLO空中介面”提供之某些傳輸 极式)可啟用兩個或更多個不同資訊流之同時傳輸。該等 不同資訊流可關於一實體層調變方案界定於該應用層處, 且可被視為界定一基礎層頻道及一增強層頻道之虛擬無線 頻道。該基礎層頻道在無線傳輸之可靠性方面具有一較 局品質。
本揭示内谷提出多個在基礎層與增強層之間分配及重新 分配多媒體資料之方式。該等重新分配技術可相依於是否 最初將雙向預測(B)訊框分配至該基礎層及是否已向編碼 器杳送重新編碼請求(例如以減小編碼速率來滿足與一無 線通信頻道相關聯之頻寬限制)而改變。所述技術可幫助 有效地利用頻道貧源、平衡頻道之間的頻寬,且可改良應 用層處之錯誤恢復力。在某些情況下,該等技術可幫助減 小總合計頻寬之使用。 FL〇空中介面規範之一當前形式根據-類似於i 6-QAM U6點(4位元)正交振幅調幅)之分等級信號格局界定無線調 變。該格局在四個不同象限之每一者中界定四個點,產生 總,16個點。每—點均對應於該相應經調變載攜信號之一 向量空間代表,且可藉由一4個位元之二進製數表示。藉 由格局設計(調變參數之選擇)’在無線傳輸之接收可靠性 =’每一象限之兩個點可具有高於彼象限之另兩個點之 时貝。亦即’在無線傳輸中位元之正確接收可靠性方面, 由4個位%之二進製數界定之識別該相應點所在象限之該 127839.doc 200845751 等^凡中之兩者較指向彼特定象限之四個點中之一者之剩 餘兩個位70具有更兩之品質。該i6_QAM信號之較高品質 可用以界定—基礎層’且較低品質之位元可用以界 疋:θ強層。無論分配給基礎層及增強層之内容如何,所 有《亥等位70皆以無線通信傳輸。因此,傳統上,若基礎層 中存在較多資料,則在增強層中添加填充位元。 曰 本揭不内容提出(例如)藉由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
的重新刀配多媒體資料來更好地利用增強層中"未使用之" 頻寬之技術。在各種情形下,可將與Β訊框(或"低優先權"β 訊框)相關聯之資料自該基礎層移至該增強層以達成多媒 體資料在該等不同層之間的一更佳平衡。而且,該基礎層 中之多媒體資料可在增強層中冗餘地編碼,或可在該增強 層中界定援助f訊以幫助及援助解碼且藉此更好地利用未 使用之頻寬。在其他情況下,可將預測(p)訊框部分自該 基礎層移至該增強層。料部分(舉例而言)可包括根據一 切分資料劃分方案界定之最低優先權之p訊框資訊。在某 些情況下’當將多媒體資料自該基礎層移至該增強層時, 可在該增強層中實施該等訊框之冗餘編碼。(例如)基於諸 如是否最初將B訊框分配至該基礎層及是否已向編碼器發 送-重新編碼請求等因素將該等不同技術施加於不同情形 中。 圖1係一圖冑說明一可利用本揭示内容之該等技術之實 例性系統2之方塊圖。系統2僅係實例性,乃因諸多其他系 統亦可利用本文所述之技術。系統2係支援多㈣内容自 127839.doc -11 - 200845751 、.扁竭!m線廣播至多個用戶裝置1 播之系銹夕一本点丨丄 ^ μΜ ^ Ά 揭不内容中之技術尤其適用於該等 :㈣統’但亦可用於支援視訊資訊之雙向無線通信之系 之點^支援視訊電話之系統或支援視訊編碼及諸如應需 :視訊串流服務等視訊資訊通信之其他系統。 多媒體廣播技術包括彼等稱作唯前向鏈路(FL〇)、數位 二媒體廣播_B)及手持式數位視訊廣播(dvb_h)之技 」夕數位夕媒體廣播可作為_連串廣播頻道將内容輸送至 :多用戶裝置12A_12C,從而提供類似於一習用電視之内 谷、擇、、、工歷之多媒體内容選擇經歷。每一廣播頻道均載攜 =、、、工編碼之音訊/視訊流、音訊/視訊剪輯、或其他資訊 内谷之數位貝料。該等數位廣播頻道可在一多播基礎上同 時自裝置10輸送至多個用戶裝置12A_12C。用戶裝置m 12C可包括仃動無線用戶單元(例如行動手機或所謂之多媒 體”行動電話”)。行動無線用戶單元12A_l2c之每一者均接 收該數位廣播,且可調諧至一特定廣播頻道以便呈現給使 用者。為切換廣播頻道’各個用戶單元自一不同頻道獲取 數位資料,且解碼該資料以呈現給使用者不同之内容。 同樣,系統2僅係實例性。本文所述之技術可用於任一 使用一界定兩個或更多個層之無線調變方案之系統中。在 某些情況下,該等不同層(基礎層及增強層)可視為虛擬頻 道。其他實例性系統可使用直接雙向無線通信(而非廣 播),或可藉由基地台或其他系統組件在兩個或更多個裝 置之間通信。舉例而言,在其他實例中,可由實施視訊會 127839.doc -12- 200845751 4之視訊編碼或其他視訊電 之該等技術。 話應用之裝置使用 本揭示内容 系先巾 何生發射益4將諸多廣播頻道傳輸至一产 星接收器6。藉由衛星解碼單元8解碼不同廣播頻道中之= ^且然後藉由預處理單元14進行預處理。預處理單元Μ 可:進解析度及格式之變化,例如自標準定義改變至四分 =之視訊圖形陣列(QVGA)及/或自隔行掃描改變至步進 W ’以形成一對無線廣播更有用之格式之視訊内容。在 、、且件4、6及8可包括用於廣播及解碼衛星電視 Π广二然而’在其他情況下,可藉由-電纜電視提 : 其他來源提供多媒體内容之廣播頻道。預處理 單元14通常將多媒體内容處理成對無線廣财用之格式。 模組18可將該等經編碼之流組合成一多播。舉例而言,該 等經編碼㈣可包含諸如新聞、體育、天氣、金融資訊、 電影、及/或應用程式、程式、腳本等多媒體内容或服 務,或任何其他類型之適當内容或服務。在本揭示内容之 二、樣中裝置1 〇編碼、組合及傳輸經由一時間週期接收 到之多媒體資料流之部分。 作為一實例,裝置10可在一每秒基礎上對該等流進行運 裝置ίο促進多媒體内容之無線廣播。裝置ig可包括一編 馬夕媒體内合之頻道之編碼器模組j 6。編碼器模組Μ可包 括一单個模組、或可包括處理多媒體内容之不同頻道之數 個不同編碼器模組。舉例而言,編碼器模組16可編碼複數 個不同服務或包括—個或多個多媒體資料流之内容。多工 127839.doc -13- 200845751 作。作為_實例,裝置1G可編碼該複數個流或頻道之以 多媒體資料段、組合m秒多媒體資料段以形成一資料超 訊框,且藉由一發射器24經由無線頻道⑸專輪該超訊框。 本文所用術語"超訊框”指在一時間段或窗口(例如^秒時間 段或窗口)收集之多媒體資料段之集合。多媒體資料之該 等段可包括一個或多個視訊或音訊,訊資料之訊框。雖 然本揭示内容之各種態樣可在!秒資料段之背景中進行說 明,但該等技術亦可用於組合及傳輸其他資料段,例如對 在一不同時間段接收之資料段(該時間段可係—固定或不 固定之時間段)或對個別訊框或f料訊框之集合進行組合 及傳輸寺奐α之’可疋義超訊框覆蓋較工秒時間段更長或 更短之時間間隔,或甚至不同之時間間隔。 多工模組18可向編碼器模組16提供回饋,在某些情況 下二編碼器模組16可包括重新編碼請求。在該情況下,多 模、、且18 m編碼器模組16施加至—個或多個具體頻道 之編碼速率,以有效利用無線頻道15之可用無線頻寬。、多 模、、且1 8可刀析、、①編碼之内容且比較傳輸此内容所需之頻 寬量與無線頻道15上之可用頻寬。若需要,多工模組18可 向、、扁碼器模組16發出一個或多個重新編碼請求以使編碼速 率減小4固或夕個内容流。在多工模組工8形成該多播後, 凋又态22根據&線實體層調變方案調變資訊。發射器μ 藉由個或夕個天線28在無線頻道工5上將多播發射至用戶 裝置 12A-12C。 如下文更詳、旧說g月’編碼器模組i 6在為該無線調變方案 127839.doc -14- 200845751 中凋變裔22提供之一基礎層及一增強層中分配多媒體資 料。重新分配模組25分析基礎層與增強層之間的多媒體資 料分配,且基於該分析在基礎層與增強層之間重新分配該 多媒體資料。調變器22調變該經重新分配之多媒體資料, 且發射器24根據該無線調變方案發射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 層中經重新分配之多媒體資料。重新分配模組25之多媒體 資料之重新分配可幫助有效地利用頻道資源、平衡頻道之 間的頻寬,且可改良應用層處之錯誤恢復力,及/或幫助 減小總合計頻寬之使用。重新分配模組25可包括編碼器模 組1 6之一次常式,但為簡化,分離地進行圖解說明。實際 上’所圖解說明之裝置1 〇之組件可構建於硬體、軟體及韋刃 體之任何組合中,且圖1所示之該等組件或模組之任一者 或所有皆可組合於一電路或軟體常式中。 無線頻道1 5可根據任一無線協定運作,且可具有一固定 頻寬。換言之,用於傳輸經組合之多媒體資料流之傳輸頻 道資源之量有限。在無線背景下,傳輸頻道資源可包括空 中鏈路或空中介面資源。因此,裝置10可藉由頻道15傳輪 之位元數量受限於用於該傳輸之傳輸頻道資源之量。作為 實例,無線頻道15可根據諸如FLO、DMB或DVB-Η等一個 或多個無線電廣播技術運作或根據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统 (GSM)、分碼多重存取(CDMA)、CDMA 2000、宽頻 CDMA(W-CDMA)、CDMA lx演進資料最佳化(EV_D〇)、分 頻多重存取(FDMA)、正交分頻多工(OFDM)、分時多重存 取(TDMA)或經開發用以促進各種IEEE 801. Ux標準所界定 127839.doc -15- 200845751 之無線網路之廣泛之標準家族的一個或多個無線電存取技 術運作。 於某些態樣中,本揭示内容所述之技術可應用於η·264 4強型視訊編碼,用於在使用唯正向鍵路(flq)空中介面 規範之地面行動多媒體多播(TM3)系統中輸送實時之視訊 服務;”地面行動多媒體多播之唯正向空中介面規範,,將出 版為技術標準TIA-1099 ("FLO規範”)。亦即,無線頻道 15可包括用於根據FLO規範或類似規範廣播無線視訊資訊 之無線貧訊頻道。該FLO規範包括若干界定位元流語法和 语義及解碼適於FLO空中介面之過程之實例。另一選擇 係,視訊可根據其他的標準來進行廣播,例如,dvb-H(手持式數位視訊廣播)、iSDB-T(地面綜合服務數位廣 播)或DMB(數位媒體廣播)。 FLO空中介面中提供之分層傳輸模式(模式號e {6,7,8,9,10,11})啟用兩個處於兩個不同服務品質等級之資 訊流(潛在地相關聯)之同時傳輸及接收。此依據分層調變 技術及彳§號格局結構、能量比達成,内(Turb〇)與外(Reed_ Solomon)碼率決定該兩個虛擬頻道之相對可靠性。圖2係 一經界定以包括兩個不同虛擬頻道(31A及31B)之無線頻道 1 5之圖解說明。在實體層處,該模組可實際上包括一個調 變頻道’但可在該應用層處界定虛擬頻道3丨人及3 1B。 在一典型應用情形下,一高優先權資料流(例如可縮放 視訊編碼器之基礎層位元流)藉由較可靠之頻道3 1A傳輸, 且因此被提供一較高Q〇S。重要性較差之資料流(例如相同 127839.doc -16- 200845751 可縮放視訊編碼器之增強層位元流)將藉由可靠性較差之 頻道31B傳輸,且將因此經歷一較低(^〇8。 關於FLO空中介面規範之當前版本,可用之分等級信號 格局類似於圖3所示之16-QAM之格局。與該格局中之每一 (信號)點相關聯之每一合成4個位元之二進製數均包括來自 兩個資料流(基礎及增強)之每一者之2個位元。同樣,界定 於實體層處之調變可實際上包括一個調變頻道,但可藉由 信號格局(例如如在圖3中所示)之具體位元指配至不同層來 在該應用層處界定數個虛擬頻道。舉例而言,對於圖3, 在每一象限内,在彼象限中提供之每一 4個位元二進製數 之最重要位元(最左側)及第三最重要位元(左側第三個)在 彼象限中具有相同之值,該等位元聯合地對彼象限係唯 一。因此,第一及第三最重要位元位置值之組合標識一所 接收信號之象限(子群集)。 另一方面,每一象限内,在彼象限中提供之每一 4個位 元一進製數之第二最重要位元(左側第二個)及最不重要位 元(右側第一個)聯合採用使該等位元位置對一既定所接收 信號之一子群集中係唯一被標識之所有(四個)可能之不同 值。由於格局之結構(不同之點間距離),在因頻道雜訊引 起信號污染之情形下,子群集間信號傳輸較子群集内信號 傳輸更易發生錯誤。因此,由於頻道雜訊,將一信號與屬 於不同子群集之另一信號混淆比將該同一信號與屬於相 同子群集中之另一信號混淆更不可能,從而暗示該子群集 扣不比剩餘的兩個位元位置更好地保留該最重要位元位置 127839.doc -17- 200845751 及第_重要位元位置以抵禦雜訊。因此,對於圖3,最重 要及第二最重要位元位置之位元值應由基礎層資料提供, 而第二最重要及最不重要位元位置之位元值應由增強層資 料提供。當然,根據本揭示内容,可界定或使用諸多其他 信號格局。可將相同之Reed_s〇1〇m〇n碼率用於兩個資料流 (基礎及增強),且一結果係對於每一超訊框,兩個資料流 之頻寬應匹配。 在一習用情形中,藉由在頻寬較小之資料流中使用填充 來達成頻道31A及31B(對應於基礎層及增強層)之頻寬匹 配。儘管使用速率控制演算法,通常仍存在一明顯不匹 配,此導致頻寬之浪費。 刀層傳輸模式之兩個虛擬頻道3 1A及3 1B所達成之服務 品質相當不同。期望在一不可靠之頻道上作用之一串流視 應用程式需要支援某些特徵來達成滿意之效能。該等特 徵之一係以可接受之延遲啟用隨機存取,即用以改變内容 之頻道切換。另一特徵係自適應内部再新(AIR),此亦稱 作逐步解碼器再新(GDR),此旨在在錯誤/丟失之情況下減 輕暫時錯誤之傳播。AIR/GDR亦可用作隨機存取之一有效 工具。對該兩個重要特徵之支援通常應構建及提供於在更 可罪頻道上傳輸之基礎層處。該基礎層位元流可能需要在 空間、時間及信號樣品保真度方面滿足基本之品質要求。 上文所述之該兩個特徵可增加該基礎層之頻寬需求。此可 使基礎層及增強層處之頻寬匹配更具挑戰性。 兩個不同之服務品質(QoS)類別引起對壓縮資料之優先 127839.doc -18 - 200845751 權/重要性之兩個等級之量子化。—更具撓性之設置應允 許多於兩個之服務品質等級。本文描述_自然地導致該需 求之實例設計。 B切片或B訊框提供一對壓縮效率不可或缺之工具。然 而,任意地增加B訊框或B切片之數量對於率失真效能或 對於藉由時間可縮放性之基礎層頻寬與增強層頻寬之匹配 並非係一合適設計。H.264/AVC標準達成,,_般化B圖片„ (表示BR訊框),其在解碼順序中可用作其他3圖片之參 考。基於該提供,可將一GOP結構視為(以顯示順序): II B1 BR1 B2 PI B3 BR2 B4 P2 B5 BR3 B6 P3 等。 在上文中,除瑣碎之數字表示外,BR*表示用作規則B 圖片之參考之一般化B圖片。對於該G0P結構,在該經壓 縮資料中可識別如下3個(優先權/重要性)類別: 類別1 {II, Pl,P2,P3,···}提供採用一 3〇 fpS標稱瞬時速 率之7.5 fps轉列。類別2. {BR1,BR2, BR3, ···}提供結合類 別1之15 fps轉列。 類別3· {Bl,B2,B3,B4,B5,B6,···}提供結合類別1及2 之3 0 fp s轉列。同樣,I指"内部”,p指”預測性"及b指"雙 向預測π。 其中將類別1分配至基礎層而將類別3分配至增強層之佈 置容易調整。考量類別2,由於BR訊框用作類別3中訊框 之參考訊框(部分),因而類別2在邏輯上應得到好於增強層 所提供之保護。而且,由於内容之性質,若7.5 fps不是一 足夠之瞬時速率,則此提供用於將類別2移動至基礎層之 127839.doc -19- 200845751 另-動力。另-方面,對於基礎層中之兩個類別…,在 兩個層處達成相冑之頻寬變得更加可能。❿且,由於類別 1用作類別2(及類別3)之參考,因而提供給類別ι之q〇s在 邏輯上應好於提供給類別2之邏輯。因此,對於優先權/重 要性,更精確地,類別2屬於基礎層與增強層1間的某 處,該位置在僅具有兩個層(基礎層及增強層)之系統中不 存在。
編碼裝置之整體設計係一挑戰任務。在該設計中,期 望: 1 ·避免顯而易見地浪費頻寬。 2·啟用基礎層與增強層資料設計之間的頻寬匹配。 3.能夠提供多於2個等級之不等錯誤保護(UEp),即 QoS。 4·改良錯誤恢復力。 應以一有效且標準相容之方式獲得該等目標。 本揭示内容之該等技術可在基礎層中之額外頻寬及增強 層中之額外頻寬之情況下進行區別。增強層中之額外頻寬 之h況杈替代之不平衡更有利。在增強層中之額外頻寬之 f月況下,代替填充基礎層,而可將增強層中之額外多媒體 資料之 σ卩分移至該基礎層。此可給經重新分配之資料提 供較該增強層更高之服務品質(Q〇s)。對於經組合流,此 亦可導致總頻寬之減少。運輸及同步層成訊框/封包化提 供可用以發訊及管理該類資料混洗。 下文所述之技術集中於其中經編碼多媒體資料之簡單劃 127839.doc -20- 200845751 分(例如視訊存取單元(VAU))導致基礎層中更高頻寬之更 κ際問題之解決方案。此係一嚴重問題,乃因在大多數情 況下,將多媒體資料自更可靠之頻道移至較不可靠之頻道 並不可取,且將多媒體資料自更可靠之頻道移至較不可靠 之頻道係一不足道之任務。 本揭不内容之該等技術可假設用以達成基礎層頻寬與增 強層頻寬之間的較佳匹配之完全重新編碼不可行或至少不 可取。在该等假設下,即基礎層頻寬大於增強層頻寬且一 完全重新編碼不係一選項之假設下,下文論述集中於一些 八體If況挺出用於一編碼裝置用以有效地減輕基礎層與 增強層之間的不平衡之不同動作過程。在下列情況下,可 假設編碼器模組16已將經壓縮之多媒體資訊(初步)分配至 在一無線調變方案中界定之基礎層及增強層。重新分配模 組25分析基礎層與增強層之間的多媒體資料分配,且基於 該分析在基礎層與增強層之間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該 重新分配可根據下文所述之不同情況進行。在該重新分配 後,發射器24可根據該無線調變方案發射重新分配於該基 礎層及該增強層中之多媒體資料。 在CASE 1中,在基礎層中無直接應服從在增強層中進 行重新分配之多媒體資料,且多工模組丨8尚未請求對當前 訊框之一頻寬之調整(減小)。B訊框可視為直接應服從在 增強層中進行重新分配之訊框。因此,在CASE丨中,可能 不將B訊框分配至該基礎層。在CASE i中,可存在保護該 基礎層頻寬不變之動機,且充分利用增強層中額外之頻寬 127839.doc -21 - 200845751 以改良錯誤恢復力。某些可預知之選項包括如下。 在只例中,CASE 1可導致將基礎層切片之一選擇子 集冗餘表示進該增強層中。該冗餘表示法未必處於該基礎 層所提供之相同品質等級處。實際上,注意,基礎層p 切片消耗較增強層B切片明顯更大之頻寬,為更有效地利 用可用之多餘頻寬,可期望利用增強層中較粗糙(較低品 質)之I及P切片之冗餘再現。另一方面,以產生該替代表 示之額外任務使編碼裝置承受負擔可能並不可取。可藉由 使用切片資料劃分(SDP)達成該困境之標準相容方案。 特疋而s,可結合核心時間可縮放性訊框利用SDp作為 一同效、簡單且有效之SNR可縮放性辅助物。因此,選擇 基礎層VAU之選擇切片之選擇分區(潛在地八及6部分)之冗 餘拷貝可提供於多餘增強層頻寬中。為提供僅一個額外 (冗餘)表示,可使用H.264/AVC中之,,冗餘經編碼之圖片/切 片”提供。 在SDP中,將經編碼之多媒體資料劃分成不同部分。根 據ITU-T H.264,I訊框(或切片)可具有多達兩個分區(八及 B) ,且B及P訊框(或切片)可具有多達三個分區(a、 C) 。部分A分區包括諸如切片標頭資訊、聚集塊⑽)類 型、編碼中所用之内部預測模式及運動向量等最重要資 訊。部分B分區包括MB内之冗餘資訊。部分c分區包括應 間之冗餘資訊。結合最初位^組序列有效負載(RBsp)句法 (H.264附件B)應用SDP使需要使用每一b&c分區之典型* 個額外位元組(3個開始碼前綴位元組及u@nalu標頭位元 127839.doc -22- 200845751 組)。該開銷數字可因RBSP尾部位元而每一B&c分區再增 加1個位元組。對於冗餘編碼,可賦予該最重要資訊(部分 A分區)在基礎層及增強層兩者中冗餘編碼之優先權。而 且,如下文更詳細說明,若需要將多媒體資料自該基礎層 移至該增強層,則在-SDP方案中界定之部分W區資訊 提供一將予以移動之合適候選者’乃因其優先權在?及0訊 框之三個不同分區中最低。 作為另一實例,CASE !可導致増強層中部分或整個視 訊存取單元(VAU)及/或切片之—選擇子集之冗餘表示。注 意,B VAU/切片大小係小,通常具有數十個位元組,有時 在B切片中,尤其在具有多個切片之b VAU中應用效 率低下。因此,在該情況下,冗餘表示可藉由選擇正在增 強層中進行編碼但尚未被劃分之B VAU&/或B切片之精確 拷貝來私:供。然而,並非所有B VAU皆同等重要。當存在 BR VAU時,其較規則(非參考)B VAU具有更高之優先權及 重要性。在規則B VAU中,彼等賦予具有更高運動内容之 時間片段之取樣能力的B VAU較剩餘的B VAU具有更多之 重要性。該等標準可用以確定哪些B 乂^^應在增強層中冗 餘表示(當其存在時,以BR開始)。 應注意,在該背景下,冗餘表示提供一用於br VAUi 不等錯誤保護(UEP)及其他合意資料之有效機制。由於 B VAU/切片大小係小,因而可提供多於一個之b 切 片之額外(冗餘)表示。除業已許可之Η·264標準所提供之一 個冗餘經編碼圖片外,達成多個冗餘表示之一標準相容方 127839.doc -23· 200845751 式係精由使用一 ’’user —ata—unregistered”之補充辦強杳 (SEI)訊息類型。假今相 用兄、強貝吼 初拷貝及冗餘(精確)拷貝之)一 、(匕括最 之拷貝比右+ 几餘傳輸’當所有所接收 興恩、白D或所有所接收之拷貝皆源自剩餘捧除之實 體層封包(PLP)時,該解碼 餘‘除之貝 + 4 ^ J 多數解碼”。該 方法之-基礎先決條件係—視訊解碼層 誤資料。在一增強 J、度處理錯 # h 貫現重複碼可提高經冗餘編碼之資 料段之傳輸可靠性。 口心貝 因冗餘貧料之多 固接g二 個拷貝而經歷之傳輸完整 間上)可增加完整地接收兮黧祛目士 刀杲(在時 也筏收,亥4拷貝中之至少一者之 性,而無論頻道之損害。此處 立 处忭馮取後要點,應注 思,在相同層(即增強層則人冗餘提供相同可靠性(Q〇s) 之提議較在不同層中引入冗餘作為一更直觀且有效之方法 而突出。 CASE i之另—選項係在額外增強層頻寬中編碼及傳輸 輔助資訊(即解碼提示)以幫助解碼器進行錯誤處理及障 藏。作為冗餘多媒體資料傳輸之一替代或除冗餘多媒體資 料傳輸之外,裝置1 0可老卢七紅田封 、 一 考思b括用^幫助錯誤處理及隱藏 之資訊’此可在解碼器處理頻道損害時支援解碼器。該等 輔助資訊可達成在該用於處理錯誤及諸如,,跳躍及;東結"及 "解碼及隱藏"等非錯誤VAU資料之解碼器中做出更明智之 決定。此外,該輔助資訊可幫助解碼器選擇最合適二 及丟失結構相依)之隱藏方法。
輔助資訊可呈如下形式:超訊框(SF)結構描述、B VAU 127839.doc -24- 200845751 位置、時間(單方向及雙方向)相似性量度、景象改變/鏡頭 邊界指示符、全球運動描述符、切片内再同步點描述符' 諸如内部預測模式等空間錯誤隱藏(SEC)及時間錯誤隱藏 (TEC)之支援資訊、平均亮度及色度值、及非平凡/複合運 動域段之運動向量。 除當刖SF之辅助資訊外,亦可使用另一卯間隔(即前一 及/或下一 SF間隔)之輔助資訊之傳輸。此可受益於增加之 夺間刀集雖然在編碼器或解碼器中增加處理延遲皆不合 意,但藉由選擇足夠簡單之量測及仔細之封包化,可易於 控制編碼器及解碼器兩者處任何形成之延遲。 在CASE 2中,在基礎層中無應即刻在增強層中進行重 新分配之多媒體資料,且多工模組18已請求針對當前超訊 框之頻寬調整(減少)。同樣,可將B訊框視為應即刻在增 強層中進行重新分配之訊框。因此,在CASE 2中,可能無 分配至該基礎層之B訊框,且多工模組丨8已針對當前超訊 框請求一頻寬調整(減少)。 在該等CASE 2情況下,編碼器處理中之任何偏置皆應 有利於減小基礎層之頻寬。然而,當該基礎層中僅包括工 及P VAU時,基礎層頻寬之減小係重要。一有效地實現基 礎層頻寬減少之解決方案係基於藉由SDP之簡單之snr可 縮放性。以超訊框之最後一個P VAU開始,可將選擇p切 片/訊框之C分區移至增強層。在該基礎層中該超訊框結束 處開始(且在必要限度上朝該超訊框之開始移動)該過程, 幫助限制任何若增強層丟失則會形成之不合意重建偏離。 127839.doc -25- 200845751 藉由"亥逆向(自結束至開始)處理順序,可將因增強層之資 料丟失引起之重建偏離在該當前超訊框内降低至最小時= 跨度。在該基礎層中當前超訊框結束處開始該過程亦能夠 迅速受益於隨後該(等)SF之AIR/GDR,從而控制偏離之時 間傳播。 根據該CASE 2方法,部分a分區及部分B分區應保存於 基礎層中。除藉由部分c分區之任何重新分配(自基礎層至 增強層)可能行得通外,可藉由使用關於CASE i所述該等 方法中之一者來解決基礎及增強層頻寬與增強層中之相應 多餘頻寬之間的剩餘不匹配。 在CASE 3中,在該基礎層中存在應立即在增強層中進 行重新分配之多媒體資料,且多工模組18尚未針對該當前 訊框請求一頻寬調整(減小)。因此,在CASE 3中,存在分 配至基礎層之B訊框(例如BR訊框),且多工模組18尚未針 對遠當前超訊框請求一頻寬調整(減小)。 在該CASE 3中,表面上存在保留基礎層頻寬之動機, 乃因無來自多工模組18之頻寬減小請求,且藉由關於 CASE 1所述之一個或多個提議充分利用增強層中提供之多 餘頻寬。然而’基於有效頻寬應用之極度重要性,編碼裝 置應評估減小基礎層頻寬之可行性。一實現該目的之原則 促成因素係並非所有B/BR訊框皆同等重要。此係真實的, 尤其對於應用B/BR訊框之均勻GOP結構而言。對於自適應 GOP(亦稱作非均勻GOP)結構,可能已將一視訊序列之非 均勻運動内容及相應之非均勻時間取樣機會考量在内。 127839.doc -26- 200845751 在CASE 3中,第一選項可係將標準B訊框(非參考3訊 框)自该基礎層移至該增強層。然而,非參考B訊框通常並 不包括於該基礎層中。以BR訊框(參考B訊框)開始,取樣 具有最低運動内容之時間段,可將BR訊框資料移至該增 強層。在違過程中’為給該等B R訊框提供好於該增強層 中t稱之錯誤保護’可在該增強層處提供冗餘。亦即,可 在該增強層中以一冗餘形式編碼自該基礎層至該增強層進 行重新分配之BR訊框。仍應在該基礎層中保留被視為對 視訊序列之基礎品質時間轉列係"必需/較重要,,之訊 框。 在CASE 4中,在該基礎層中存在應即刻在該增強層中 進行重新分配之多媒體資料,且多工模組丨8已針對該當前 δί1框睛求一頻寬調整(減少)。因此,在CASE 4中,存在分 配至該基礎層之B訊框(例如BR訊框),且多工模組18已針 對該當前訊框請求一頻寬調整(減少)。 在CASE 4情況下,在處理中該偏置應有利於減小基礎 層之頻寬。與CASE 3—致,該第一選項可係將標準B訊框 (非參考B訊框)自該基礎層移至該增強層。而且,與case 3 致以重要性較差之BR訊框開始,可以在該增強層中 提供冗餘之形式將選擇BR訊框之資料移至該增強層(若可 订)。在該情況下,主要聚焦於降低該基礎層之頻寬要 求,且然後使基礎層頻寬與增強層頻寬匹配。在該情況 下,難以使錯誤恢復力改良成為一直接目標。 圖4係一圖解說明與本揭示内容一致之技術之流程圖。 127839.doc -27- 200845751 如在圖4中所示,編碼器模組16在界定於一無線調變方案 中之-基礎層肖-增強層t間分配多媒體資料(4ι)。重新 刀配模組25然後分析該基礎層與增強層之間的多女某體資料 之分配(42),且基於該分析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重 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43)。發射器24根據無線調變方案將 已重新分配於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中之多媒體資料(例如) 藉由無線頻道15傳輸至各種用戶裝置12A_12C(44)。調變 器22可在發射器24傳輸多媒體資料之前實施調變(如編碼 器模組16及重新分配模組25所界定之分配及重新分配)。 如上文更詳細說明,編碼器模組16可根據一切片資料劃 分方案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分配多媒體資料。在該 情況下,重新分配模組25根據該切片資料劃分方案在該基 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分配多媒體資料。舉例而言,重新分 配膜25可將與一個或多個多媒體訊框相關聯之切片資料分 區之一子集自該基礎層移至該增強層。當在基礎層中無B 訊框時,(舉例而言)可移動p訊框之類型c分區。根據切片 資料劃分,I汛框可界定兩個分區等級(類型A及類型B分 區),且P及B訊框可界定三個分區等級(類型A、類型B及類 型C分區)。 在某些情況下’編碼器模組16可將I訊框及p訊框指配至 基礎層,且可將B訊框指配至增強層。在其他情況下,編 碼器模組16可將I訊框及P訊框指配至該基礎層,且將B訊 框之一第一子集指配至該基礎層,及將B訊框之一第二子 集指配至該增強層。重新分配模組25實施之分析可包括確 127839.doc -28- 200845751 定在該基礎層中是否存在B訊框。該分析亦可包括確定多 工模㈣是否已向編瑪器模組16發出一些重新編碼之請 求0 新分配模組25確定是否已關於該經分配 重新編碼請求,及至少部分地基於是 在一實例中,重 之多媒體資料發出 否已發出-重新編竭請求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重新 分配多媒體資料。此外,重新分配模組25可確定在該基礎 層中是否存在B訊框,及至少部分地基於在該基礎層中是 否存在B訊框來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分配多媒體資 料。 圖5係另一圖解說明與本揭示内容一致之一技術之流程 圖。如在圖5中所示,編碼器模組16在界定於一無線調變 方案中之一基礎層與一增強層之間分配多媒體資料。 重新刀配模組25然後分析該基礎層與增強層之間的多媒體 貝料之分配以確定在該基礎層中是否存在B訊框,及 是否發出一重新編碼請求(53A及53B)。重新分配模組以然 後基於該等因素(例如根據CASE 1 (54)、CASE 2 (55)、 CASE 3 (56)或CASE 4 (57))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重 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 舉例而言,當在該基礎層中不存在B訊框(分支52為”否,,) 時’且尚未發出一重新編碼請求(分支53A為’,否時,一 重新分配模組25可將該基礎層中資訊之一子集之一個或多 個拷貝冗餘地分配至該增強層中。此係CASE丨之一可能性 (54)。基礎層中資訊之一子集之一個或多個拷貝之冗餘分 127839.doc •29- 200845751 配可基於-訊框、一切片或切片資料分區來實施。根據 CASE 1最重要訊框、切片或切片資料分區係冗餘分配之最 佳候選者,乃因將資料保留於該基礎層中且在該增強層中 冗餘地編碼實現了增加之資料安全性。 另一選擇係,當在該基礎層中無B訊框(分支Μ為”否")且 尚未發出一重新編碼請求(分支53A為,,否,,)時,重新分配 杈組25可將辅助資訊編碼進該增強層巾,該辅助資訊向一 解碼姦提供錯誤處理之幫助。此係CASE i之另一可能性 (54)。上文列出諸多可能之辅助資訊。 當在該基礎層中無B訊框(分支52為"否,,)且已發出一重新 編碼請求(分支53A為,,是”)時,重新分配模組以將最初在 該基礎層中之一個或多個預測(p)訊框之一部分移至該增 強層。此係CASE 2 (55)。特定而言,在CASE 2中,p訊框 之一部分之移動可涉及將P訊框之部分c分區(由切片資料 劃分界定)自該基礎層移至該增強層。應首先移動一既定 超訊框内之稍後(在時間上稍後)2P訊框。若需要,可提 供冗餘,以便將自該基礎層向該增強層移動之任何資料均 在4增強層中几餘地編碼以實現增強之可靠性。 當在該基礎層中存在B訊框(分支52為”是,,),且尚未發出 一重新編碼請求(分支53B係”否”)時,重新分配模組25可評 估該基礎層中之該等B訊框以識別較不重要B訊框及較重 要B訊框,且將最初在該基礎層中之較不重要6訊框之一 個或多個移至該增強層中。上文揭示内容提供一用於最佳 化不同B訊框之方法論,當然亦可使用其他方法論。在該 127839.doc -30- 200845751 情況下,即CASE 3 (56),重新分配模組25可以_冗餘方 式在該增強層中編碼較不重要B訊框。亦即,可以一冗餘 方式在該增強層中編碼自該基礎層移至該增強層之任何B 訊框。 當在該基礎層中存在B訊框(分支52為"是”)且已發出一重 新編碼請求(分支53B為”是”)時,重新分配模组乃評估該基 礎層中之該等B訊框以識別較不重要b訊框及較重要B訊 框’且將最初在該基礎層中之較不重要B訊框之一個或多 個移至該增強層。該情況係CASE 4 (57)。同樣,上文揭 不内容提供一用於最佳化不同B訊框之實例方法論,當然 亦可使用其他方法論。與CASE 3、CASE 4—樣,可以一 冗餘形式在該增強層中編碼自該基礎層移至該增強層之任 何B訊框。 一旦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發射器24根據該無線調變 方案即傳輸(例如)重新分配於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中多媒 體資料(58)。以此方式,該多媒體資料藉由無線頻道15傳 輸至各種用戶裝置12 A-12C。本文所述之分配及重新分配 技術可幫助有效地利用頻道資源,平衡各頻道之間的頻 寬’且可改良應用層處之錯誤恢復力。 基於本文之教示,熟悉此項技術者應瞭解,本文所揭示 之一態樣可獨立於任何其他態樣來構建且可以各種方式來 組合該等態樣中之兩個或兩個以上態樣。本文所述之該等 技術可構建於硬體、軟體或其一組合中。若構建於硬體 中,則可使用數位硬體、類比硬體或其一組合來實現該等 127839.doc •31- 200845751 技術。若構建於軟體中, j 4技術可至少部分地由一個 或多個儲存於或傳輸於一 、 電細可項媒體上之指令或碼實 現。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 、 電細儲存媒體、通信媒體或兩 者’且可包括任何促進一雷 y ^ ^ 冤驷私式自一位置傳輸至另一位 址之媒體。一儲存媒r 1 仔嫖體可係可由一電腦存取之任-可用媒 體0 猎由只例而並非限制之方式,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 RAM’諸如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魏A%)、唯讀記情 體(R〇M)、非揮發性隨機存取記憶體(NVRAM)、可程“ 唯讀記憶體(PR〇M)、可擦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恒體 (EPR〇M)、電可擦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EPR0M)、 FLASH記憶體、CD_RQM或其他光學磁碟儲存、磁性磁碟 儲存或其他磁性儲存裝置,或任—其他可用來攜載或健存 呈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且可由—電腦存取之合意程式碼之 其他有形媒體。 ^外,可適當地將任—連接稱為—電腦可讀媒體。舉例 而吕’若使用-網路電纜、共軸電纜、光纖電纜、雙咬 線、數位用戶線路(DSL)或諸如紅外、無線電及微波之無 線技術自-網站、飼服器或其他遠程源傳輸該軟體,則該 網路電纜、共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DSL或諸如紅 外、無線電及微波之無線技術包含在媒體定義之内。本文 使用之磁碟及光碟包括:壓縮光碟(CD)、雷射光碟、光 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磁碟及藍光光碟,其中磁 碟通常以磁性方式來再製資料,而光碟以光學方式(例 127839.doc -32 - 200845751 如,使用雷射)來再製資料。以上組合同樣應包含在電腦 可讀媒體之範圍内。 本文所揭不之一電腦程式產品包括一電腦可讀媒體及與 该電腦可讀媒體相關聯之任何材料,包括電腦可讀媒體封 裝於其令之封裝材料。可由一電腦,例如由一個或多個諸 如一個或多個數位信號處理器(DSp)、通用微處理器等處 理器、ASIC、FPGA或其他等效整體或離散邏輯電路來執 打與-電腦程式產品之—電腦可讀媒體相關聯之碼。在某 些態樣中,本文所述之功能度可提供於經組態用於編碼、 解碼、調變及傳輸資料或納含於一組合之c〇dec&無線調 變器/發射器内之專用軟體模組或硬體模組中。 本文說明各種態樣。該等及其他態樣均歸屬於以下申請 專利範圍之範疇内。 月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圖解說明-可利用本揭示内容之該等技術之實 例性資料編碼及通信系統之方塊圖。 、 圖2係-經界定以包括兩個不同虛擬頻道之無線頻 圖解說明。 圖3係一可用於以一界定一基礎層及一增強層之方 碼位元之一實例性信號袼局之圖解。 θ " 圖4-5係流程圖,其圖解說明與本揭示内容一致之 在一基礎層與一增強層之間分I 用 门77配及重新分配多媒體資料 實例性技術。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27839.doc -33 - 200845751 2 系統 4 衛星發射器 6 衛星接收器 8 衛星解碼單元 10 裝置 12A 用戶裝置 12B 用戶裝置 12C 用戶裝置 14 預處理單元 15 無線頻道 16 編碼模組 18 多工模組 22 調變器 24 發射器 25 重新分配模組 28 天線 127839.doc -34-

Claims (1)

  1. 20084575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方法,其包括: 在界定於一無線調變方案中之一基礎層與一增強層之 間分配多媒體資料; 分析該多媒體資料於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之該分 配; 基於該分析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重新分配該多 媒體資料;及 傳輸該無線調變方案之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中之該重 新分配之多媒體資料。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 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包括根據一切片資料劃分方案在該 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及 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包括根據該切片資料劃分方案 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使 得在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中,將與一個或多個多媒體 訊框相關聯之一切片資料分區子集自該基礎層移至該增 強層。 3·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包括: 將内(I)訊框及預測(P)訊框指配至該基礎層;及 將雙向預測(B)訊框指配至該增強層。 4·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 6亥41訊框界定兩個分區等級;及 該等P及B訊框界定三個分區等級。 127839.doc 200845751 5·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包括: 將内(I)訊框及預測(Ρ)訊框指配至該基礎層; 將一第一雙向預測(Β)訊框子集指配至該基礎層;及 將一第二Β訊框子集指配至該增強層。 6.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 分析該多媒體資料之該分配包括確定是否已關於該經 分配之多媒體資料發出一重新編碼請求;及
    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是否已發 出重新編碼請求而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重新分 配該多媒體資料。 /. 即現承項6之方法 刀析該多媒體資料之該分配包括確定該基礎層中是否 存在雙向預測(Β)訊框;及 =新刀配該多媒體資料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基礎層 ^ Γ存在Β讯框而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重新分 配该多媒體資料。 未發/出1 7之方法,其中當該基礎層中不存在6訊框且尚 括:*新編碼明求時,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包 網1 §亥基礎層中—眘 9.如請求項7 、 、β子木冗餘地分配至該增強層中。 未發出方法,其中當該基礎層中不存在Β訊框且尚 重新編碼請求時,n、 括: f 重新为配該多媒體資料包 將辅助資 现編碼進該增 強層 该辅助資訊向一解碼器 127839.doc 200845751 提供幫助以進行錯誤處理。 10·如凊求項7之方法,其中杏 夫 A T田该基礎層中不存在B訊框且尚 4新編碼凊求時,重新分S&該多媒體資料包 括:
    :最初在忒基礎層中之一個或多個預測⑺訊框之一部 为移至該增強層。 ^ ,員7之方法,其中當該基礎層中存在Β訊框且尚未 、重新編碼晴求時,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包括: 评估該基礎層中之該㈣訊框以識職不重要Β訊框及 較重要Β訊框;及 、將最初在該基礎層中之該等較不重要_框中之一者 或多者移至該增強層。 口月求項11之方法,其中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進一步 包括: 、几餘方式編碼該增強層中之該等較不重要B訊 框。 ,項7之方法,其中當該基礎層中存在β訊框且已發 出:重新編碼請求時,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包括: 平估4基礎層中之該等B訊框以識別較不重要B訊框及 較重要B訊框;及 、將最初在該基礎層中之該等較不重要B訊框中之-者 或多者移至該增強層。 月求項13之方法,其中重新分配該多媒體料進一步 包括: ' 127839.doc 200845751 以一冗餘方式編碼該增強層中之該等較不重要B訊 框。 15·如請求項丨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在傳輪該經重新分配之多媒體資料之前,調變該無線 。周麦方案之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中該經重新分配之多媒 體資料。 16. —種設備,其包括 編碼器模組,其在界定於一無線調變方案中之一基 礎層舆一增強層之間分配多媒體資料; 一重新分配模組,其分析多媒體資料在該基礎層與該 增強層之間之該分配,及基於該分析在該基礎層與該增 強層之間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及 發射器,其根據該無線調變方案傳輸該基礎層與該 增強層中該經重新分配之多媒體資料。 1 7·如請求項16之設備,其中: 編碼器模組根據一切片資料劃分方案在該基礎層與該 增強層之間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及 該重新分配模組根據該切片資料劃分方案在該基礎層 與該增強層之間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使得在重新分 配該多媒體資料中,該重新分配模組將與一個或多個J 媒體訊框相關聯之-切片資料分區子集自該基礎層移至 該增強層。 1 8 ·如請求項17之設備,其中該編碼器模組: 將内(I)訊框及預測(P)訊框指配至該基礎層;及 127839.doc 200845751 將雙向預測(B)訊框指配至該増強層。 19. 如請求項18之設備,其中: 該等I訊框界定兩個分區等級;及 該等P及B訊框界定三個分區等級。 20. 如請求項17之設備,其中該編碼器模組: 將内(I)訊框及預測(P)訊框指配至該基礎層; 將一第一雙向預測(B)訊框子集指配至該基礎層;及 將一第二B訊框子集指配至該增強層。 2 1 ·如請求項16之設備,其中該重新分配模組: 確疋疋否已關於該經分配之多媒體資料發出一重新編 碼請求;及 至少部分地基於是否發出一重新編碼請求而在該基礎 層與该增強層之間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 22·如請求項21之設備,其中該重新分配模組: 確定該基礎層中是否存在雙向預測(B)訊框;及 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基礎層中是否存在B訊框而在該基 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 23·如請求項22之設備,其中當該基礎層中不存在b訊框且 尚未發出一重新編碼請求時,該重新分配模組: 將該基礎層中一資訊子集冗餘地分配至該增強層中。 24.如明求項22之設備’其中當該基礎層中不存在b訊框且 尚未發出一重新編碼請求時,該重新分配模組: 將辅助資訊編碼進該增強層,該輔助資訊向一解碼器 提供幫助以進行錯誤處理。 127839.doc 200845751 25. 如請求項22之設備,其中當該基礎層中不存在b訊框且 尚未發出一重新編碼請求時,該重新分配模組·· 將取初在該基礎層中之一個或多個預測訊框之一部 分移至該增強層。 26. 如請求項22之設備,其中當該基礎層中存在6訊框且尚 未务出一重新編碼請求時,該重新分配模組·· 评估該基礎層中之該等B訊框以識別較不重要B訊框及 較重要B訊框;及 將最初在該基礎層中之該等較不重要B訊框中之一者 或多者移至該增強層。 27. 如請求項26之設備,其中該重新分配模組: 以一冗餘方式在該增強層中編碼該等較不重要B訊 框。 28. 如明求項22之,又備,其中當該基礎層中存在b訊框且已 發出一重新編碼請求時,該重新分配模組: 评估该基礎層中之該等B訊框以識別較不重要B訊框及 較重要B訊框;及 將最初在該基礎層中之該等較不重要B訊框中之一者 或多者移至該增強層。 29. 如請求項28之設備,其中該重新分配模組: 以一冗餘方式編碼該增強層中之該等較不重要B訊 框。 3〇·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進一步包括: 一調變器,其調變該無線調變方案之該基礎層與該增 127839.doc 200845751 強層中該經重新分配之多媒體資料。 31. —種裝置,其包括: 分配構件,其用於在界定於一無線調變方案中之—基 礎層與一增強層之間分配多媒體資料; 土 分析構件,其用於分析該多媒體資料在該基礎層與該 增強層之間之該分配; ^
    重新分配構件,其用於基於該分析在該基礎層與該增 強層之間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及 9 傳輸構件,其用於傳輸該無線調變方案之該基礎層與 該增強層中該經重新分配之多媒體資料。 32.如請求項31之裝置,其中 該分配構件根據一切片資料劃分方案在該基礎層與該 增強層之間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及 該重新分配構件根據該切片資料劃分方案在該基礎層 與該增強層之間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使得在重新分 配該多媒體資料中,將與一個或多個多媒體訊框相關聯 之一切片資料分區子集自該基礎層移至該增強層。 33·如請求項32之裝置,其中該分配構件: 將内(I)訊框及預測(P)訊框指配至該基礎層;及 將雙向預測(B)訊框指配至該增強層。 34·如請求項33之裝置,其中 該等I訊框界定兩個分區等級;及 該等P及B訊框界定三個分區等級。 35·如請求項32之裝置,其中該分配構件: 127839.doc 200845751 將内(I)訊框及預測(p)訊框指配至該基礎層; 將一第一雙向預測(B)訊框子集指配至該基礎層;及 將苐二B訊框子集指配至該增強層。 36·如請求項31之裝置,其中 δ亥分析構件確定是否已關於該經分配之多媒體資料發 出一重新編碼請求;及 δ亥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之構件至少部分地基於是否
    已么出一重新編碼請求而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重 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 37·如請求項36之裝置,其中 4刀析構件確定該基礎層中是否存在雙向預測(Β)訊 框;及 4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之構件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基 石楚φ Β . 9 疋否存在B訊框而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重 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 38· = °月求項37之裝置,其中當該基礎層中不存在B訊框且 "發出重新編碼請求時,該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 之構件: 39如基礎層中—資訊子集冗餘地分配至該增強層中。 尚未乂、 7之虞置,其中當該基礎層中不存在B訊框且 重新編碼請求時,該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 <稱件: ’該辅助資訊向一解碼器 將輔助資訊編碼進該增強層 提供幫助以進行錯誤處理。 127839.doc 200845751 40·如請求項37之萝w 甘a & 、, 表i 其中*該基礎層中不存在B訊框且 尚未發出-重新編碼請求時,該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 之構件: 將最初在該基礎層中之一個或多個預測(P)訊框之-部 分移至該增強層。 41. 如明求項37之裝置’其中當該基礎層中存在b訊框且尚 未發出-重新編碼請求時,該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之 構件: /基礎層中之该專B訊框以識別較不重要B訊框及 較重要B訊框;及 將最初在該基礎層中之該等較不重要B訊框中之一者 或多者移至該增強層。 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之構 42. 如請求項41之裝置,其中該重 件: 以一几餘方式編碼該增強層中之該等較不重要B訊 框。 43·如請求項37之裝置,其中當該基礎層中存在b訊框且已 I出一重新編碼請求時,該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之構 件: 坪估該基礎層中之該等B訊框以識別較不重要b訊框及 較重要B訊框;及 將最初在該基礎層中之該等較不重要B訊框中之一者 或多者移至該增強層。 44·如凊求項43之裝置,其中該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之構 127839.doc 200845751 件: 几餘方式編碼該增強層中之該等較不重要B訊 框。 45·如請求項31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调變構件,其用於調變該無線調變方案之該基礎層與 該增強層中該經重新分配之多媒體資料。 46· —種包括一電腦可讀媒體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 媒體包括致使至少一電腦實施以下作業之指令: 在界定於一無線調變方案中之一基礎層與一增強層之 間分配多媒體資料; 分析該多媒體資料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之該分 配; 基於該分析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重新分配該多 媒體資料;及 傳輸該無線調變方案之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中該重新 分配之多媒體資料。 47·如請求項46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等指令致使該電 腦: 根據一切片資料劃分方案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 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及 根據該切片資料劃分方案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 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使得在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 中,將與一個或多個多媒體訊框相關聯之一切片資料分 區子集自該基礎層移至該增強層。 127839.doc •10- 200845751 48·如請求項47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包 括: 將内(I)訊框及預測(Ρ)訊框指配至該基礎層;及 將雙向預測(Β)訊框指配至該增強層。 49·如請求項4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 該等I訊框界定兩個分區等級;及 該等Ρ及Β訊框界定三個分區等級。 50.如請求項47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包 括: 將内(I)訊框及預測(Ρ)訊框指配至該基礎層; 將一第一雙向預測(Β)訊框子集指配至該基礎層;及 將一第二Β訊框子集指配至該增強層。 51.如請求項46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 分析該多媒體資料之該分配包括確定是否已關於該經 分配之多媒體資料發出一重新編碼請求;及 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是否已發 出-重新編碼請求而在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之間重新分 配該多媒體資料。 52·如請求項51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 分析該多媒體資料之該分配包括確定該基礎層中是否 存在雙向預測(Β)訊框;及 Φ 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料包括至少 中是否存在Β訊框而在該基礎層土;該基礎層 足層與該增強層之間重斩八 配該多媒體資料。 里新刀 127839.doc -11 - 200845751 其中當該基礎層中不存在 53·如請求項52之電腦程式產品, Β訊框且尚未發出-重新編碼請求時,重新分配該多媒 體資料包括: 將該基礎層中-資訊子集冗餘地分配至該增強層中 其中當該基礎層中不存在 54.如請求項52之電腦程式產品 Β訊框且尚未發出-重新編碼請求時,重新分配該多媒 體資料包括: 將辅助資訊編碼進該增強層,該補助資訊向一解碼器 提供幫助以進行錯誤處理。 55.如請求項52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當該基礎層中不存在 Β訊框且尚未發出—重新編碼請求時,重新分配該多媒 體資料包括: 將最初在該基礎層中之一個為夕 個或多個預測(P)訊框之一部 分移至該增強層。 56. 如請求項52之電腦程式產品,直 〃甲§该基礎層中存在B 訊框且尚未發出一重新編碼請灰 去^ 、 ’月水時,重新分配該多媒體 資料包括: 以識別較不重要B訊框及 評估該基礎層中之該等B訊框 較重要B訊框;及 57. 將最初在該基礎層中之該 或多者移至該增強層。 如請求項56之電腦程式產品 料進一步包括: 等較不重要B訊框中之一者 ’其中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 中之該等較不重要B訊 以一冗餘方式編碼該増強層 127839.doc -12- 200845751 框 料包括: 58.如請求項52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當該基礎層中存在b 祝框且已發出-重新編碼請求時,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 評估該基礎層中之該等B訊;+ 才[以識別較不重要Β訊框及 較重要Β訊框;及 者 將最初在該基礎層中之該等較不重要B訊框中之一 或多者移至該增強層。 59. 如請求項58之電腦程式產品,复由 具中重新分配該多媒體資 料進一步包括: ' 以一冗餘方式編碼該增強層申夕兮坐& _ a λ w尽甲之δ亥專較不重要Β訊 框。 60. 如請求項46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等指令使該電腦: 調變該無線調變方案之該基礎層與該增強層中該經重 新分配之多媒體資料。 127839.doc 13-
TW096149567A 2006-12-22 2007-12-21 Multimedia data reorganization between base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 TW20084575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7164206P 2006-12-22 2006-12-22
US11/777,918 US8630355B2 (en) 2006-12-22 2007-07-13 Multimedia data reorganization between base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5751A true TW200845751A (en) 2008-11-16

Family

ID=39493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49567A TW200845751A (en) 2006-12-22 2007-12-21 Multimedia data reorganization between base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630355B2 (zh)
EP (1) EP2103139A2 (zh)
JP (1) JP2010515297A (zh)
KR (1) KR101065237B1 (zh)
CN (1) CN101563929B (zh)
TW (1) TW200845751A (zh)
WO (1) WO2008079825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0435B (zh) * 2012-09-18 2018-04-01 Vid衡器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圖塊及圖塊組的感興趣區域視訊編碼的方法及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500332D0 (en) * 2005-01-08 2005-02-16 Univ Bristol Enhanced error concealment
US7974193B2 (en) 2005-04-08 2011-07-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sizing multimedia content based on quality and rate information
US8582905B2 (en) * 2006-01-31 2013-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ate control within an encoding device
UA95507C2 (ru) * 2007-01-04 2011-08-10 Кве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ого выявления спектра для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US8379734B2 (en) * 2007-03-23 2013-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of performing error concealment for digital video
KR101370902B1 (ko) * 2007-05-22 2014-03-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bs 수신 방법 및 제공 방법
WO2009039638A1 (en) * 2007-09-28 2009-04-02 Pin-Han Ho A robust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data multicasting using superposition modulation
KR100937590B1 (ko) * 2007-10-23 2010-01-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품질 서비스 영상 콘텐츠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것의업그레이드 방법
US8050289B1 (en) * 2008-02-01 2011-11-01 Zenverge, Inc. Media transmission using aggregated bandwidth of disparat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8249142B2 (en) * 2008-04-24 2012-08-2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video using redundant encoding and decoding techniques
US20100008419A1 (en) * 2008-07-10 2010-01-14 Apple Inc. Hierarchical Bi-Directional P Frames
EP2146343A1 (en) * 2008-07-16 2010-01-20 Deutsche Thomson OH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highly compressed enhancement layer data
US8254441B2 (en) * 2008-08-18 2012-08-28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Video streaming based upon wireless quality
JP5815408B2 (ja) * 2008-09-16 2015-11-17 トムソン ライセンシングThomson Licensing スケーラブルビデオコーディングを利用したリニアなデジタルtv番組の伝送方法
JP5369599B2 (ja) * 2008-10-20 2013-12-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映像符号化装置、映像符号化方法
CN101369870A (zh) * 2008-10-20 2009-02-18 北京邮电大学 中继系统中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的不均等差错保护方法
US20100250764A1 (en) * 2009-03-31 2010-09-3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Layer Information of Scalable Media Data
US8780982B2 (en) * 2009-07-02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ter quieting and different encoding rates for portions of a set of frames
US8958475B2 (en) * 2009-07-02 2015-0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ter quieting and null data encoding
US9112618B2 (en) * 2009-07-02 2015-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latency reductions during transmitter quieting
US8537772B2 (en) * 2009-07-02 2013-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ter quieting during spectrum sensing
US8902995B2 (en) * 2009-07-02 2014-1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ter quieting and reduced rate encoding
KR101028956B1 (ko) 2009-07-31 2011-04-12 포항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모바일 iptv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시스템
JP5440220B2 (ja) * 2010-01-29 2014-03-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US9036567B2 (en) * 2010-02-03 2015-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gical channel mapping for increased utilization of transmission resources
WO2011097755A1 (zh) * 2010-02-11 2011-08-1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vc的e-mbms流传输方法和设备
KR20110124161A (ko) * 2010-05-10 2011-1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계층 부호화 영상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44355B1 (ko) * 2011-01-19 2017-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상호 계층 최적화를 이용한 멀티미디어 데이터 패킷을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730930B2 (en) * 2011-05-31 2014-05-20 Broadcom Corporation Polling using B-ACK for occasional back-channel traffic in VoWIFI applications
US20130058404A1 (en) * 2011-09-01 2013-03-07 Jiun-In Guo Method of motion prediction of multimedia video coding
WO2013172667A1 (en) * 2012-05-17 2013-1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cording medium, reproducing device for performing trick play for data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thereof
US9241166B2 (en) 2012-06-11 2016-0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 for adapting device tasks based on the available device resources
WO2014178880A2 (en) * 2013-05-03 2014-11-06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Scalable video coding prioritization
CN108924113A (zh) * 2018-06-25 2018-11-30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语音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2783887A (zh) * 2019-11-07 2021-05-11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150367A (zh) * 2021-03-31 2022-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分层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729813B1 (en) * 2021-06-01 2023-08-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ultimedia service over an extended rang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using a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with symbol repetition for higher priority portions of media for data
US11616611B1 (en) 2021-10-22 2023-03-28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recod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863259B2 (en) 2021-10-22 2024-01-0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etermining a precod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1797B1 (en) * 1999-07-06 2002-12-31 Koninklijke Phil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fine granular scalable video using base layer coding information
US6614936B1 (en) * 1999-12-03 2003-09-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bust video coding using progressive fine-granularity scalable (PFGS) coding
KR20020070362A (ko) 1999-12-22 2002-09-06 제너럴 인스트루먼트 코포레이션 공간 스케일성 및 시뮬캐스트 코딩을 이용한 멀티캐스트환경의 비디오 압축
JP2001223665A (ja) 2000-02-08 2001-08-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信号符号化伝送装置、信号復号化受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US6798838B1 (en) 2000-03-02 2004-09-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video transmission over a wireless network
US6816194B2 (en) * 2000-07-11 2004-11-09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error resilience in enhancement layer bitstream of scalable video coding
US6907070B2 (en) * 2000-12-15 2005-06-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Drifting reduction and macroblock-based control in progressive fine granularity scalable video coding
US6909753B2 (en) 2001-12-05 2005-06-2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ombined MPEG-4 FGS and modulation algorithm for wireless video transmission
US6996172B2 (en) * 2001-12-21 2006-02-0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scalability type selection in digital video
FR2835996A1 (fr) * 2002-02-12 2003-08-1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ocede d'encodage d'une sequence d'images numeriques
WO2005032138A1 (en) * 2003-09-29 2005-04-0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bining advanced data partitioning and fine granularity scalability for efficient spatio-temporal-snr scalability video coding and streaming
US7852916B2 (en) * 2004-06-27 2010-12-14 Apple Inc. Efficient use of storage in encoding and decoding video data streams
US7606303B2 (en) * 2004-09-28 2009-10-20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etect anchor frames from digital video streams
KR100703776B1 (ko) 2005-04-19 2007-04-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향상된 코딩 효율을 갖는 컨텍스트 기반 적응적 산술 코딩및 디코딩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비디오코딩 및 디코딩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장치
US7974341B2 (en) 2005-05-03 2011-07-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control for multi-layer video design
KR100781525B1 (ko) * 2006-04-06 2007-1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중 평균합을 이용하여 fgs 계층을 인코딩 및디코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080043832A1 (en) * 2006-08-16 2008-02-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variable resolution encoding and decoding of digital video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0435B (zh) * 2012-09-18 2018-04-01 Vid衡器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圖塊及圖塊組的感興趣區域視訊編碼的方法及裝置
US10057570B2 (en) 2012-09-18 2018-08-21 Vid Sca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ion of interest video coding using tiles and tile group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515297A (ja) 2010-05-06
KR20090101950A (ko) 2009-09-29
KR101065237B1 (ko) 2011-09-16
US8630355B2 (en) 2014-01-14
WO2008079825A3 (en) 2008-08-28
EP2103139A2 (en) 2009-09-23
CN101563929A (zh) 2009-10-21
WO2008079825A2 (en) 2008-07-03
US20080152003A1 (en) 2008-06-26
CN101563929B (zh) 2012-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45751A (en) Multimedia data reorganization between base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
KR101059712B1 (ko) 강화층에서의 레퍼런스 프레임 배치
EP1331822B1 (en) Seamless switching of scalable video bitstreams
Schierl et al. Using H. 264/AVC-based scalable video coding (SVC) for real time streaming in wireless IP networks
US10116970B1 (en) Video distribution, storage, and streaming over time-varying channels
JP2008523689A (ja) 単層符号化を使用する無線ビデオストリーミング及び優先順位付けされたストリーミング
KR20130090929A (ko) 개방-루프 통계 멀티플렉서를 가진 svc-avc 리라이터
JP2017520940A (ja) 階層符号化されたコンテンツを多重化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343877B1 (ko) 순방향 오류 정정 패킷 생성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서버와 클라이언트 장치
WO2013058314A1 (ja) 符号化装置、送信装置、符号化方法、復号装置、受信装置、復号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WO201009598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fast channel switching
JP5031230B2 (ja) データ送信装置及び方法
Ryu et al. Robust real-time UHD video streaming system using scalable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Cicalo et al. Fairness-oriented multi-stream rate adaptation using scalable video coding
Grecos et al. Advances in video networking: standards and applications
Chi et al. A new joint source and channel coding scheme for packet-based scalable multimedia streams
KR100714446B1 (ko) Mpeg 계층화 동영상 전송 방법
Ozcelebi et al. An analysis of constant bitrate and constant PSNR video encoding for wireless networks
Rezaei Video streaming over DVB-H
Jennehag et al. Gradual tune-in pictures for fast channel change
Ortega et al. Mechanisms for adapting compressed multimedia to varying bandwidth conditions
Psannis et al. Media interactive streaming in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wireless channel
Roy Implementation of a Personal Digital Radio Recorder for 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by Adapting the Open-Source Personal Digital Video Recorder Software MythTV
Ryu et al. Multi-Channel Based Scalable Video Streaming for Evacuation Guidance System
Huang SVC bit stream extra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