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26072A - Multi-layere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ddress assignment method for multi-layere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producing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 Google Patents

Multi-layere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ddress assignment method for multi-layere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producing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26072A
TW200826072A TW096136761A TW96136761A TW200826072A TW 200826072 A TW200826072 A TW 200826072A TW 096136761 A TW096136761 A TW 096136761A TW 96136761 A TW96136761 A TW 96136761A TW 200826072 A TW200826072 A TW 20082607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layer
recording
address
layer
sector addr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6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oon-Hwan Kwon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26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607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45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125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for discontinuous data, e.g. digital information signals, computer programme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3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sector, i.e. the minimal addressable physical data uni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67Address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91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serves a specific purpose
    • G11B2020/1294Increase of the access spe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1Blu-ray discs; Blue laser DVR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38Multiple laminated recording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Description

200826072 25806pif.doc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才孓明之恶樣是關於多層光記娜 媒體中配置位址之方法 在夕層光記錄 方法。 置再生方法以及其記錄 【先前技術】 圖1為說明根據習知技術 Ο ο (她r)結構的圖表。 乂,上之扇區 錄表面。在每一今棘昆+ 光忑錄媒脰具有一或兩層記 道被分為多個扇區。每9_彡H螺旋軌道(track),且執 位元組之儲存容眚 有诸如M2位元組或2048 ^且用作貧料記錄單元。 '、、、了取大化光記錄媒體之儲存 記錄密度在整個光磾里使L己錄媒體之 所_之^^ 為恆㈣,且為此,如圖1中 位内再生财旦―則大小又,為了保證在時間單 1 ^ rV a里貝料,猎由恆定線性速度(C〇nsianUinear· 二⑽)—V控制來驅動光碟。根據CLV控制,在時間 早位之預定間隔期間,光碟相對於光學頭在光碟上的徑向 位置以可雙之速度旋轉,光學頭投射會聚於光碟上之光束 點。 圖2A為說明根據習知技術之光記錄媒體(詳言之, 堵如數位化通用光碟(digital versatile disk,DVD))之扇區 結構的圖表。DVD之每一扇區包括:標頭,其中記錄用於 識別扇區之位址;資料塊,其中記錄使用者資料;以及誤 差校正碼(error correction code,ECC ),其中記錄用於在資 200826072 25806pif.doc 斗之再生期間校正誤差的碼。 圖2B為說明根據習知技術之光記錄媒體(詳言之, 诸如監光光碟(Blue-ray disk, BD ))之記錄區結構的圖表。 參看圖2B,光記錄媒體可被分為包括引入區〇ead_in area)、資料區以及引出區(lead_out area)之三個部分。詳 5之,資料區由記錄實際使用者資料之使用者資料區以及 用以替代使用者資料區中之缺陷區之備用區(spare虹⑽) 0 構成。備用區由定位於資料區之内圓周上的内部備用區 (inner spare area,ISA)以及定位於資料區之外圓周上的 外部備用區(outer spare area, OSA)構成。 在如圖2B中所說明而形成之BD之記錄區結構中, 資料記錄於資料區之所有區之叢集單元上,且詳言之,每 一叢集被進一步分為多個記錄單元。此記錄單元被稱作 “扇區”。在每一叢集中,安置有多個扇區,且對每兩個 扇區給予位址早元號碼(address unit number,AUN)。 增加光纪錄媒體之儲存容量之方法包括:使用具有較 短波長之雷射以便增加C錄與再生密度之方法;以及在一 個光碟上建置多個層之方法。然而,當前光記錄媒體通常 具有-或多個七錄層,為了增加當前光記錄媒體之儲存容 量,可考慮具有多個記錄層之光碟。在多層光記錄媒體中, 位址之配置因為位址應在光記錄媒體中是獨特的而是重要 的,且位址資减要與賁料獨立之儲存空間。位址資訊之 大小愈小,儲存資料所需之儲存空間愈大。 圖3A為說明根據習知技術的在多層光記錄媒體上配 200826072 25806pif.doc 置扇區位址之實例的圖表。關於配置於多層光記錄媒體上 之位址之資訊包括指示層號碼之層位址以及指示扇區之位 址之扇區位址。相對於一層而言層位址為相同的,且不同 值作為扇區位址而配置給每一扇區。圖3A說明具有4個 記錄層(U、L2、L3以及L4)之光記錄媒體之扇區位址。 在不同層之相同徑向位置上,每一記錄層之扇區位址為相 同的。對於每一記錄層,在徑向位置Rin、R〇ut以及R, ζ) 扇區位址分別為Xin、Xout以及X。在此狀況下,因為在 每一層中出現相同扇區位址,所以使用相同扇區位址來再 生不同層之資料為可能的。 圖3B為說明根據習知技術的在多層光記錄媒體上配 置扇區位址之另一實例的圖表。參看圖3B,光記錄媒體之 記錄層被分為奇數編號層以及偶數編號層。扇區位址經配 置以使得在所有奇數編號層中之扇區位址彼此相同且在所 有偶數編號層中之扇區位址彼此相同。又,扇區位址經配 〇 置以使得奇數編號層中之扇區位址為偶數編號層中之扇區 , 位址的補碼(implement)。在此狀況下,即使奇數編號声 以及偶數編號層之位址彼此不同,不同層中之資料亦可 1 於補碼位址之配置而再生。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態樣提供多層光記錄媒體、在多層光記錄媒 胜中配置位址之方法、再生裝置、再生方法以及可防止在 不正確位置再生資料之記錄方法。 根據本發明之態樣,提供一種具有多個記錄層之光記 200826072 25806pif.doc 錄嫖體
ν丨一穴τ硼吆徂址經配置以使得第一記锌声之戶R 址為鄰近於第一記錄層之第二記錄層之扇位 帽中之每一者之扇區位址經配置以使得剩餘記 置ί扇區位址與記錄層中位於剩餘i 錄射之具有經配置之扇區位址的一者下方兩個 之另-者的扇區位址之間的差與預定偏移值相同,且^ Ο ❹ =錄層為記錄層中之底部記錄層以及頂部記錄層中之任二 根據本發明之另—紐,記騎巾之奇 上之扇區位址可自一個圓周側至 :…彔層 錄層中之偶數編號記錄層上之扇區位址可自力二且記 侧至所述一個圓周側而增加,且所述,=圓周 函周以及最外圓周中之任一者,且所述另一^用」為取内 内圓周以及最外圓周中之另一者。 °則可為最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每一記錄層可 之層位址,且層位址對於一個記錄層上之二,彼此不同 的。 汁啕扇區為相同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偏移值可足 記錄層在相同徑向位置處之扇區位址不相同。以使得不同 根據本發明之m若記錄層之數目 小於或等於藉由用數目(記錄層之數Π文,則 存貝料後剩餘的備驗址空間而獲得之值。)/2除儲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若記錄層之 偏移值可小於或等於藉由用數目(記m欠,則 默目+1) /2除 9 200826072 25806pif.doc 儲存資料後剩餘的備用位址空間而獲得之值。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具有多個記錄層之 光記錄媒體,其中記錄層中之每一者包括多個扇區,i一 個扇區位址被配置給扇區中之偶數個扇區,且扇區位址經 配置以使得藉由將1加入第一記錄層之扇區位址而獲得: 值,鄰近於第一記錄層之第二記錄層之扇區位址的^碼, 且母一 δ己錄層之扇區位址經配置以使得經配置之扇區彳立址 與位於具有經配置之扇區位址之層下方兩個層處的層之扇 區位址之間的差與預定偏移值相同,且第一記錄層^記= 層中之底部記錄層以及頂部記錄層中之任一者。 σ 根據本發明之另-態樣,記錄層中之奇數編號記錄層 上之扇區位址可自一個圓周侧至另一圓周侧而增加,且記 錄層中之偶數編號記錄層上之扇區位址可自所述另一 侧至所述一個圓周侧而增加,且所述一個 二 圓周以及最外圓周中之任-者,且所述另-内圓周以及最外圓周中之另一者。 、、、 ΓίΓΓ月之另一態樣,偏移值可足夠大以使得不同 忑錄層在相同徑向位置處之扇區位址不相同。 根據本發m樣,若記騎之數目為偶數 =移值可小於鱗於藉由賴目(記錄狀數 存資料後剩餘的備用位址空間而獲得之值。 陈储 偏移另一態樣,若記錄層之數目為奇數,則 ,了小於或寻於藉由用數目(記錄層之數目 諸存資料後剩餘的備用位址空間而獲得之值。 * 10 200826072 25806pif.doc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 之光記錄媒體上配置位址 3括有=己錄層 配置給第-記錄層,第 ~扇區位址 以及頂部記錄層中之Π己錄錄層中之底部記錄層 Ο Ο 置給除了第一以二扇區位址的補碼;以及將扇區位址配 y. 弟—圯錄層以外的每一記錄層,使得卷 -記錄層之經配置之駭位址與位於具有經配置之區付 ^止^了方兩個層處的層之輕位址之_差與預^移 ,據本發明之另—態樣,記錄射之奇數編號 上之扇區位址可自一個圓周侧至另一圓周侧而增加,曰、: 錄層中之输編號記闕上之顧健可自所 。田己 侧至所述-個圓㈣而增加,且職—侧。 =及最外圓周中之任一者,且所述另一圓周以 内圓周以及最外圓周中之另一者。 71例了為取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偏移值可足夠 記錄層在相同徑向位置處之顧位址不_。使件不同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若記錄層之數 ,移值可小於或等於藉㈣數目(記錄層之數目 存賢料後剩餘的備驗址空間而獲得之值。 2除儲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若記錄層之數目 偏移值可小於或特II㈣數目(記錄狀數目+1數= 儲存貧料後剩餘的備用位址空間而獲得之值。 -除 200826072 25806pif.doc 根據本=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在具有多個記錄層 之先1舰上配置位址之妓,枝包括 二 5 t,:^: 以及頂部δ己錄層中之任一去·脸❺ 者,將扇&位址配置給鄰近於第 一_之弟二_’使得經配置之扇區位址為藉由將 !加入第-記錄層之扇區位址而獲得之值的補碼;二將 ❹ Ο ;區:,嶋除了第-以及第二記錄層以外的每—4 己r ί:::ΓΓ經配置之扇區位址與位於具有每: 5己録層之、,二配置之扇區位址的層下方兩個層 位址之間的差與歡偏移值相同,巧每^羽區 個扇區,且-個扇區位址被配置給扇區中之偶婁=多 ===另態樣,記錄層中之奇數居 上之扇£位址可自-個圓周侧至另—圓周· 丁層 錄層中之偶數編號記錄層上之扇區位址可自^力二且記 侧至所述-_周_增加,且所述—個=,周 圓周以及最^周中之任-者,且所述另= 内圓周以及隶外圓周中之另一者。 、為表 根據本發明之另-態樣,偏移值可足夠大 記錄層在相同徑向位置處之扇區位址不相同。更侍不同 根據本發明之另-態樣,若記錄層之數 偏移值可小於或等於藉由騎目(記錄層之數 ^則 存資料後剩餘的備用位址空間而獲得之值。 2除儲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若記錄層之數目 偏移值可小於或等於藉由用數目(記錄層之數目=數;則 ^ 除 12 200826072 25806pif.doc 儲存資料後剩餘的備用位址空間而獲得之值。 根據本發明之另—態樣,提供 體上之資料之方法,方法包括 f層先崎媒 於記㈣b心 已括·將先學頭早兀移動至對庫 ,層上之位址之目標位置;以及在所移 ί: 生先記錄媒體上之資料,其中在記錄層上之 置= Ο c.) =缝置以使得第—記錄層之扇區位址為鄰近於第= 2之弟二記錄層之扇區位址的補碼,且每—剩餘居 ,扇區位址經配置錢得每—記錄層雜配置之扇區位二 ,位於具有經配置之扇區位址的層下方兩個層的^ 區位址之間的差與預定偏移值相〕s之扇 層中之底部記錄層以及頂部記錄層中之^一^己餘層為記錄 據本1Γ月之另r態樣,方法可更包括在將光學頭單 认動至目標位置之前:偵測光記錄媒體上之扇區位址之 再生方向;以及將扇H位址難為連物 邏輯空間。 L辉層之 根據本發明之另-態樣,扇區位址之再生方向之偵測 包括:讀取光學頭單元聚焦之記錄層上之第一位置處的 扇區位址·,使光學群元在賴層之徑向方向上移動1 取光學頭單元雜至H讀柄輕位址;以及^ 分別比較第-位置與第二位置處之扇區位址而债測再生方 向0 根據本發明之另-態樣,再生方向之偵測可包括:識 別光學頭單元«、之記錄層之料;隨_記錄層之所 識別號碼來偵測扇區位址之再生方向。 13 200826072 25806pif.doc 根據本發明之另
錄媒體上之資料之裝置,裝置包括:控制單元,1將I 頭單元移動至對應於記錄層上之位址之目標位置以及二 取單元,其在所移動之位置處再生光記錄媒體上之合 .其中在記錄層上之位址中,扇區位址經配置以使得第—古 錄層之扇區位址為鄰近於第一記錄層之第二記錄層之扇= 〇 〇
位址的補瑪,且每一記錄層之扇區位址經配置^得C 記錄層的經配置之扇區位址與位於具有每一記錄層的經配 置之扇區位址的層下方兩個層處的層之扇區位址之 2預定偏移值相同,且第—記錄層為記錄層中之底部記錄 層以及頂部記錄層中之任一者。 ”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再生多層光吃 錄媒體上之資料之裝置,装置包括: _ 元移,對應於記錄層上之位址之目標位二 其:二層體上之資料, 而莽得::ί; 將1加入第一記錄層之扇區位址 的^碼’且2近於弟—記錄層之第二記錄層之扇區位址 層的經配置C層之扇區位址經配置以使得每一記錄 扇區位址的層二具有每—記錄層的經配置之 定偏移值^ 處的層之扇區位址之間的差與預 及頂部記錄層中錄層為記錄層中之底部記錄層以 14 200826072 25806pif.doc Ο Ο 根料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在多層光記錄 =上記錄資料之裝置’裳置包括:信號處理單元,其產 生由健以及資料形成之資料塊;以及拾取單元,其將所 產生之貧料塊記錄於記錄媒體上,其中在位址中,扇區位 址、’二=亡以使知第—記錄層之扇區位址為鄰近於第一記錄 層之第-§己錄層之扇區位址的補碼,且每一記錄層之扇區 位=’、二配置以肢每―記錄層的經配置之扇區位址與位於 ,,記錄層的經配置之扇區位址的層下方兩個層處的 =2=址之_差與預定偏移值相同,且第一記錄層 為崎層中之底部記錄層以及卿記闕巾之任—者。 根據本發明之另-態樣,提供一 ::上記錄資料之裝置,裝置包括:信號處 2位1以及資料形成之資料塊;以及拾取單元,其將^ 包,區,且—個扇區位址被配 ^區’且在位址中’扇區位址經配置以使得藉 丈们 Γ記=之ίϊ位址而獲得之值為鄰近於‘-記錄 弟―§己錄層之扇區位址的補碼,且每―記錄 ^之 經配置以使得每-記錄層的經配置二羽&位址 記錄層的經配置之扇區位址的層下有 扇區位址之間的差與預定偏移值相同=處的層之 錄層中之底部記錄層以及頂部記錄層中之任—=錄層為記 根據本發明之另-態樣,提供_種在 : 錄資料之找,方法包括 ^媒體上記 址以及貢料形成之資 15 200826072 25806pif.doc 料塊;以及將所產生之資料塊記錄於記錄媒體上,其中在 位址t,扇區位址經配置以使得第—記錄層之扇區位址為 郝近於第一記錄層之第二記錄層之扇區位址的補碼,且每 〜纪錄層之扇區位址經配置以使得每一記錄層的經配置之 屬區位址與位於具有每一記錄層的經配置之扇區位址的層 下方兩個層處的層之扇區位址之間的差與預定偏移值曰目 Ο ο 同,且第一記錄層為記錄層中之底部記錄層以及頂部記錄 層中之任一者。 本發明之額外態樣及/或優點將部分陳述於以下描、求 T,且部分將自描述顯而易見,或可藉由本發明之實 谷蔓知。 ί實施方式】 現將詳細參考本發明之當前實施例,其實例說明於产 =圖式中,在圖式中相同參考數字自始至終指代相思 件。在下文描述實施例以便藉由參看圖式來解 明凡 圖仏以及圖4Β為說明根據習知技術之包括兩個t 曰之光圯錄媒體上的軌這之形狀以及方 % /rr圖物根據習知技術第 飞錄層αι)之軌道的形狀以及方向, ^的卑 據習知技術之光記錄媒朗第二 °况明根 ,及方向。在此狀況下,第-記錄;中形 1,且第二記錄層為兩個記錄層中之另錢層中之 ,與第二記錄層之執道之方向彼此相反。=:記錄 軌道具有相反螺旋形狀,則此被稱作相反執道 16 200826072 25806pif.doc L1之狀况了資料自内圓周至外圓周而再生,且在L2之 狀況下,、貢料自外圓周至内圓周而再生。以盥資料再生相 J示資料位置之位址在U之狀況下自内圓周 至外困周响加,且在L2之狀況下自外圓周至關周而 增加。 圖jC w兒明根據習知技術之相對於光記錄媒體之半徑 的旋轉,度。在值定線性速度(CLV)再生方法中,為了 ❹*也在%間單位中再生預定量之資料,控制光記錄媒體之 旋f速度以便維持預定之線性速度怪定。因此,旋轉速度 隨著頭自光記錄媒體之内圓周移至外圓周而降低。因此, 光碟之旋轉速度與光碟之半徑成反比。 圖4D說明根據習知技術之具有兩個記錄層之光記錄 媒體的再生方向。為了賦能資料自第一記錄層(L1)至第 二記錄層(L2)之平穩以及連續再生,L1以及l2上之螺 旋軌這之方向應如圖4A以及圖4B中所說明而彼此相反。 ❹ L1。上之資料自内圓周至外圓周而再生,且L2上之資料自 外圓周至内圓周而再生。因此,資料在如圖4D中所說明 之方向上再生。使用者資料記錄於L1以及L2之資料塊 上,且位址記錄於標頭區上。 ▲ 圖5為說明根據習知技術之多層光記錄媒體之結構的 圖表。在多層光記錄媒體中,光束之部分被反射且光束之 «ρ刀被傳遞之多個記錄層相對於彼此而堆疊。空間声 (space layer)安置於每一記錄層之間。覆蓋層安置於^自曰 拾取器之光束入射於光記錄媒體上之側上。在多層光學吃 17 200826072 25806pif.doc 錄媒體之頂部,安置基板層。每一 自底部記錄層至成有螺旋軌道。 之方向上螺旋之螺旋執道。舉例而言,第二2^皮=反 記錄層之螺旋方向彼此相反,且第二::與弟一 之螺旋方向彼,相反。執道方向每^'^^己^ 配置給每-扇區。 ⑽度之•,且將位址 Ο ο 圖6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層光記 位址攔位的圖表。多層光記錄媒體之位址包括指;▲己:屏 之號碼之層位㈣及指示此區號碼之扇區位址。層位^ :立兀:目Μ與扇區位址之位元數目⑽加而產 數目^隨著分配給位址之空間減少,可儲存於光碟上之 貧料量增加。光記錄媒體(且詳言之,BD)之位址記錄於 如以上茶看圖2B所描述之叢集上。層位址在位址搁位中 被設定為高階位元。每一層位址具有不同層位址,且包括 於一個圮錄層中之扇區具有相同層位址。舉例而言,在具 有四個記錄層之光記錄媒體之狀況下,第一記錄層(乙" 可具有位址00,苐二記錄層(L2)可具有位址〇i,第三 記錄層(L3)可具有位址1〇,且第四記錄層(L4)可具有 位址11。在此狀況下,L1可為記錄層中之底部記錄層或 頂部記錄層。又,L1可為根據由使用者任意設定之次序之 記錄層。 即使扇區位於相同記錄層上,仍將不同扇區位址配置 給每一扇區。習知地,將將不同扇區位址配置給每一扇區。 18 f) ϋ 200826072 25806pif.doc 然而,將扇區位址配置給每 更多扇區之群組亦為可能=们扇s、取母四個扇區、或 在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光記 址巧之扇區位址之補碼。舉例而言,若 r處之扇區位址為03000(^,|丨j L2 > 且 區位址為FCFFFFh。 則L2之相同役向位置處之扇 圖7為說明根據本發明资 扇區位址的圖表。如上所】之;媒體之 之編號。因此丄 層(L1),或頂部記錄層可為u。在u 。, 内,至外圓周而增加,且在第二記錄層(L2; = 圓周而增加。在鄰近於u之第三記錄 曰(3)中,扇區位址自内圓周至 =_)中,扇區位址自外圓周至内圓周而增ί ^層之鄰近執道之職方向彼此減。Li之魏位址為 巴之補碼。舉例而言,關於徑向位置:處之扇 &位址’ XI為Χ2之補碼。 κ 1 :、L3在相同徑向位置處之扇區位址之間的距離為 ’ 2與L4在相同徑向位置處之扇區位址之間的距離 關’广中κ為經設定以防止在將相同扇區位址配置給不 同層日f的資料之不正確再生的偏移值。 表示==位址配置給每-扇區時’扇區之配置被 19 200826072 25806pif.doc X2 +κ 夕等式(L) + ’χ為第一記錄層之扇區位址,歹為χ 二石^ 第—§己錄層(其為鄰近於第二記錄層之層) a 為偏移值定了第—記錄層之扇區位址 :::ΐίΐ址之補碼χ被設定為第二記錄層之扇區位 €之€ ίΐΐ之扇區位址經配置以使得—個記錄層之經配 下方:與位於具有已配置之魏钱之—個記錄層 移值相同^的另—記錄層之扇區位址之間的差與預定偏 ^將^扇區位址配置給每兩個或四個駭而非每一 扇巧’ 之配置被表示為以下等式2 : Χ2^Χι+\ 2 X之1 中相同’此處’Χ為記錄層之扇區位址,χ為 X之補碼’ η為記錄層(其為鄰近於第二層之層)之 偏移。除了將扇區位址配置給每-扇區外,藉:使 而將扇區位址配置給多個扇區亦為可能的曰,例 ΪΓ置之扇區位址可為偶數的倍數。若獲得 此偶數扇區位址之補碼, 補碼與直接下声(i_ π 為可數。因此,為了使 匹配,ybelQwlayeo中之偶數位址 L m ^又件藉由將1加入扁P二從π 例而言,在將顧位址配置甫碼°舉 置〜母兩個扇區之光記錄媒體 20 200826072 25806pif.doc 中,若第一記錄層之徑向位置r處之扇區位址為40000h, 則第二記錄層之徑向位置r處之扇區位址為BFFFFh,其為 藉由將1加入40000h而獲得之值的補碼。 在圖7中,K偏移值小於每一層中之扇區位址之長 度。因此,K偏移值小於藉由自X〇m減去又记而獲得之值。 此為僅最小數目之位元經配置而用於扇區位址的狀況。與
Ο 圖7 —樣,若K偏移值較小,則位置配置之區減少,藉此 增加了資料儲存空間。 3 ‘男、%例之多層光記錄 圖8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另 體之扇區位址的圖表。 與圖7不同’圖8中之κ偏移值大於每—層中之扇區 °因此’ Κ偏移值大於藉由自減去Xi, 值。若K偏移值較大,則在不同層中具有相 之間的距離會增加,且在不同層中形 且□此再生不正確資料之可能性減少。因此 多位70可經配置而用於尾戸 為以有限位址襴位來配置Κ偏移值之實例被表示 M=ceil(\〇^2(L^ 最小需求S = m7(l〇g2 (3 ) 在等式3中,C為光碟之每一 3 位元組為單位),L為#;°、亲層之儲存谷1 為柄之所有記_之數目,Ν為g 200826072 25806pif.doc 置以表示位址之位元之數目,Μ為經配置以表示記錄層號 碼之位兀之數目,S為經配置以表示扇區位址之位元(除 了用以表示位址中之記錄層號碼之位元以外)之數目,且 Ρ為扇區中所包括之資料之大小。此處,ceil(x)為等於或 大於X之最小整數。 儲存容量C包括藉由考慮普通使用者資料以及在光碟 之引入、引出以及内圓周與外圓周部分中之製造誤差而分 〇 配的空間。通常,藉由考慮光碟製造誤差以及其他因素, 光碟圮錄媒體之位址始於非〇之預定位址,且備用位址空 間被習知製備為外圓周之部分。舉例而言,當配置於光碟 中之實際位址始於20000h且結束於AEFFFFh時,Oh至 BO〇〇〇〇h可經配置而用於每一記錄層中之位址空間。因 此,備用位址空間(其為虛擬位址空間)具有兩個部分, 包括 Oh 至 IFFFFh 以及 AFOOOOh 至 BOOOOOh。 光碟之隶大容量可由經配置以表示扇區位址之位元的 〇 數目S表示為(2as)*p。在將位址配置給一個記錄層中之所 有扇區之後剩餘的備用位址空間為(((2Λ8)*Ρ)<)/Ρ。假定剩 餘的備用位址空間的值為Η,若記錄層之號碼為偶數,則 可用作偏移值之最大值為(2*H)/L,且若記錄層之號碼為奇 數’則可用作偏移值之最大值為(2*h)/(L+1)。 舉例而言,若記錄層(L)之號碼為6,需要儲存於每 一記錄表面上之儲存容量C為300億位元組,且每一扇區 中位元組P之數目P為2048位元組,則Μ = 3位元,最 小需求S = 24,且所需位址欄位之最小數目ν = M + S = 27 22 200826072 25806pif.doc 位元。若藉由使用最小需求位址攔位2來形成實際光碟位 址,則可由24個位元(除了經配置而用於層位址之3個位 元)表示之最大空間為2八24*2048。在可被表示之最大位 址空間中,在分配儲存所需之空間之後剩餘的備用位址空 間為 Ή = (2Λ24*2048 - 3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2〇48 = 2,128,778。 在貝際貫施中,可遙擇接近最大偏移值的值以藉由考慮位 址之起始位址來配合系統之目的。 〇 圖9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在多層光記錄媒體上配 直扇區位址之方法的流程圖。 在操作910中,將扇區位址配置給多個記錄層中之第 一記錄層。第一記錄層為記錄層中之頂部記錄層或底部記 錄層。將扇區位址配置給扇區位址空間,其為整個位址空 間中除了層位址空間以外剩餘之部分。在第一記錄層之狀 況下’扇區位址經配置以使得扇區位址自内圓周至外圓周 而增加。 在操作920中,將扇區位址配置給鄰近於第一記錄層 之第二記錄層以使得經配置之扇區位址為第一記錄層之扇 區位址的補碼。舉例而言,若第一記錄層之徑向位置Γ處 之扇區位址為030000h,則第二記錄層之徑向位置r處之 扇區位址為FCFFFFh。因為第一記錄層之徑向位置r處之 扇區位址為第二記錄層之相同徑向位置r處之扇區位址的 補碼’所以兩個扇區位址之間的差較大。因此,當再生資 枓時,即使光點由於誤差而聚焦於不同層上,仍會由於扇 區位址彼此完全不同而較不可能再生不同層中之資料。 23 200826072 25806pif.doc =錄層中之奇數編號記錄層之扇區位址自内圓周至外 =周一。鱗層中之偶數編號記錄層之 圓周至内圓周而增加。 位址自外 Ο ο “在操作930中,將扇區位址配置給除了第 =層以外賴餘記錄層,使㈣餘記縣巾之 配且之扇區位址與記錄層中的位於剩餘記且 經配置之扇區位址之—者下方兩個層處的另-者的^區^ =間的讀預定偏移值相同。若可將較多位 二 古 、又酼者偏移值之大小增加,不同記錄芦處且 區號碼處之半徑之間的距離會增加,且^同層 7成光點此再生不正確資料之可能性減少。曰 上配H為根據本發明之另—實施例在多層光記錄媒體 配置==,流程圖。圖10說明當將扇區位址 方法了夕個紅(主要為偶數個扇區)時配置扇區位址之 ‘:二=址配置給定位於多個記錄層 之第在,作_中’將扇區位址配置給鄰近於第-記錄層 一 錄層以使得、經配置之扇區位址為藉由豸i加二 多^扇’,藉由使扇區成組而將扇區_配私 2、羽品亦為可能的。若扇區之數目為偶數個扇區(諸如, 、8或16個扇區),則偶數個扇區可成組。在此狀況 24 200826072 25806pif.doc 下,待配置之扇區位址增力口為偶朗倍數。此偶數扇區位 址之補碼騎數扇區位址。目此,為了使補碼與直接 中之偶數位址匹配,獲得藉由將i加人屬區位㈣獲^ 值的補碼。舉例而言,在將扇區位址配置給每兩個扇區之 光記錄媒體中,料-記錄層之徑向位置r處之扇區值址 為__,則第二記錄層之徑向位置r處之扇區位址為 BFFFFh。,其為藉由將}加入4〇〇〇〇h而獲得之值的補碼。
Ο 在操作1030中,將扇區位址配置給除了第一以及第一 記錄層以外_餘記騎,使得經配置之扇區位址與位於 具有經配置之顧位址之記錄層下方兩 錄之 扇區位址之_差無定偏祕_。 $層之 一圖11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再生光記錄媒體上之 資料之方法的流程圖。 在操=1110中,债測光記錄媒體上之扇區位址之再生 方向可藉由夕種方法來偵測扇區值址之再生方向。舉例 1言,讀取光學解元缝之記觸上之第-位置處的扇 著’在於徑向方向上移動光學頭單元之後, ❺取先學頭早元之所移動之位置處的第二位置處的扇區位 H以此方式,可比較第—以及第二位置處之扇區位址。 右弟-位置處之扇區位址小於第二位置處之扇區位址,則 I確定再生方向為自内圓周至外關。料-位置處之扇 區位址大於第二位置處之德位址,則可確定再生方 自外圓周至内圓周。 〜 根據偵測再生方向之方法之另—實例,識別光學頭單 25 200826072 25806pif.doc 元聚焦之記錄層之號碼,且根據記錄層之號碼,可偵測屢 區位址之再生方向。為此,再生裝置必須預先識別記錄= 之號碼與再生方向之間的對應關係。 9 Ο ο 在操作1120中,將扇區位址轉換為連續越過多 層之邏輯空間。為此,光記錄媒體上之位址應轉換、= 邏輯空間之位址,其中將全部記錄層辨識為—個連續邏ς =間。,例而言’假定記錄於光記錄媒體上之實際位址為 ’知X轉換為Ν ’其為可由再生裝置中之主機電腦使用 j轉換之扇區位址。因此,再生裝置中之主機電腦可將 具有η個記錄狀光碟解譯為僅具有 容量之瞻的―個層的光碟。 3化Ρ不層之 ======= 舒資根據本刺之#施例之祕在雜媒體上記 錄貝办/或自記錄媒體再生㈣之裝置的方塊圖。 根據當前實施例之裝置包括拾取單元㈣、飼 、系統控制器1230、信號處理單元124空元 1250以及主機介面單元126〇。 制早疋 他資^取,7°㈣再生記錄於記錄媒體上之資料以及1 ♦ /。舰麟1220控制拾取單元121() ^ 處理單元U4G自接收自拾取單元121Q之再生=^虎 诌虎备換為可記錄於記錄媒體上之類型, 且轉移經轉換之信號。 嘁土 26 200826072 25806pif.doc 控制單元1250包括編碼器以及解碼器。解 錄媒體讀取之信號予以解碼,將經解碼之信號轉 器根據控制單元⑽之控制將輸人信號轉換為預 疋礼式,且將信號轉移至信號處理單元124〇以使得 2錄於記錄《上。主機介面單元126〇接收來自主命 =記錄或再生#料結構,且將命令轉移至控制單元 Ο Ο 之資料又’主機介面單元1260可接收來自控制單元1250 根據以彳單元125〇之控制命令,信號處理單元 位ΐ以及資料之資料塊。接著,拾取單元· ^單元ιίΛϋ骑於賴舰上。##料塊由信號處 料ί %,信號處理單元1240將位址配置給資 中之之貫施例’將扇區位址配置給多個記錄層 以及二:=:1第—記錄層可為記錄層中之底部記錄層 近於第5任—者。接著,將扇區位址配置給鄰 之扇區位址為第錄ΐ ’使得第二記錄層之經配置 配置給除了第一以及第、立,I將扇區位址 剩餘記錄層中之—者外的剩餘記錄層,使得 的位於剩餘記錄層扇區值址與剩餘記錄層中 方兩個層處的另一者:戶已=配置之扇區位址之-者下 同。 羽£位址之間的差與預定偏移值相 根據本鲞明之另—實施例,當將一個扇區位址配置給 27 200826072 25806pif.doc 多個扇區(主要為偶數個扇區)時,將扇區位址配置 -記錄層,其為多個記錄層_之頂部記錄層或底部記 層^字扇區位址配置給鄰近於第一記錄層之第二記錄層:、 使得第二記錄層之經配置之扇區位址為藉由將}加入^— ^層之扇區位址而獲得之值的補碼。將扇區位址配置认 除了第-以及第二記錄層以外的剩餘記錄層,使得剩餘^ ,層t之-者的減置之扇區健與_記錄層中的位於 ΐίίΐ層:之已具有經配置之扇區位址之-者下方兩個 層處的另-者之扇區位址之間的差與財偏移值相同。 圖13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施 + 錄資料塊之方法的流程圖。 己錄知組上5己 且將,中’產生由位址以及資料形成之資料塊, 位:置給多個記錄層中之第一記錄 =以錢層t之底部記錄層以及頂部記騎中之任— Ο 钎声接^!!扇區位址配置給鄰近於第一記錄層之第二記 錄,,使仔弟二記錄層之經配置之扇區位址為第一記辭 。將扇區俊址配置給除了第-以及第: 剩餘記錄層’使得剩餘記錄層中之一者的經 與剩餘記錄層中的位於已具有經配置之扇 二固1己錄層下方兩個層處的另一者的扇區位址之 勺友1,、預疋偏移值相同。 多個戶月之另一貫施例’當將一個扇區位址配置給 二己=2為偶數個扇區)時’將扇區位址配置給第 …、曰,、為夕個記錄層中之項部記錄層或底部記錄 28 200826072 25806pif.doc 層二f扇區位址配置給鄰近於第一記錄層之第二記錄層, 使得第二記錄層之經配置之扇區位址為藉由將!加入第一 記錄2之扇區位址而獲得之值的補碼。將扇區位址配置給 —以及第二記錄層以外的剩餘記錄層,使得剩餘記 錄層中之-者的經配置之扇區位址與剩餘記錄層中的位於 已具有經配置之扇區位址之記錄層下方兩個層處的另一者 之扇區位址之間的差與預定偏移值相同。 Ο Ο 上。在I、作1MO中’將所產生之資料塊記錄於記錄媒體 罝-錄η裝置之^於記簡體之伺服機構122G控制拾取 70 以使貪料塊記錄於記錄媒體上。 根據如上所述之本發明之能 用預定偏移值而分別配置认二',不同扇區位址藉由使 在不正確位置處之=置給不同記錄層,且藉此防止資料 另外,藉由經由記錄層上 確地將光學頭移動至所要,^立址之位址轉換而正 料。 置’可再生光記錄媒體上之資 本發明之態樣亦可實施 可讀石馬。電腦可讀記 錄媒體上之電腦 設備,資料可在此後由+ 了储存賁料之任何資料儲存 後由電腦系統讀取。 電月自可頃記錄媒體 11^111〇7,11〇]^)、隨機存取=丸匕抬唯讀記憶體(脱(1.17 ram)、cd_rom、石兹·、體(random_aecessmemory, 明之態樣亦可實施為具儲存設備。本發 才乜荒之载波(諸如,經由網 29 200826072 25806pif.doc 際網路之㈣频),其可纟輯及 啻脱Ο絲!, ^ V碎如 電腦)解譯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铁立並 限j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 二 内’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濁飾,因此本 “ 乾圍當視後社申料職_界定者為準。 保邊 【圖式簡單說明】 〇 Ο 結合隨附圖式,本發明之此#及/或1他 將自實施例之描述顯而易見且較易於瞭解。一笑點 的圖=為說明根據習知技術之光記錄媒體上之扇區結構 域明根制知聽之綠錄舰(詳言之, 老如f立化通用光碟(卿))之扇區結構的圖表。之 諸如==根_技術之光記二^ n⑽))之記錄區結構的圖表。 置屬知技術的在多層光記錄媒體上酉己 置扇=止==術的在多層光記錄媒體上配 層習知技術之包括兩個記錄 圖4C說明」 形狀以及方向的實例的圖表。 的旋轉速度。、以知技術之相對於光記錄媒體之半徑 圖犯說明根據習知技術之具有兩個記錄層之光記錄 30 200826072 25806pif.doc 媒體的再生方向。 圖5為說明根據習知技術之多層光記錄媒體之結構的 圖表。 圖6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層光記錄媒體之 位址欄位的圖表。 圖7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層光記錄媒體之 扇區位址的圖表。 圖8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多層光記錄媒 體之扇區位址的圖表。 圖9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在多層光記錄媒體上配 置扇區位址之方法的流程圖。 圖10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在多層光記錄媒體 上配置扇區位址之方法的流‘程圖。 圖11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再生光記錄媒體上之 資料之方法的流程圖。 圖12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用於在記錄媒體上記 錄資料及/或自記錄媒體再生資料之裝置的方塊圖。 圖13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在記錄媒體上記錄資 料之方法的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210 :拾取單元 1220 :伺服機構 1230 :系統控制器 1240 :信號處理單元 31 200826072 25806pif.doc 1250 ··控制單元 1260 :主機介面單元 K :偏移值 L1-L4 :記錄層 r、Rin、Rout :徑向位置 X、Xin、Xout :扇區位址 〇
32

Claims (1)

  1. 200826072 25806pif.doc 十、申請專利範圍: 1·/種用於與記錄及/或再生裝置一起使用之光記錄 媒體’所述光5己錄媒體包含多個記錄層,其中第一扇區位 址被配置給第一記錄層,所述第一扇區位址為被配置給鄰 近於所述第一記錄層之第二記錄層之第二扇區位址的補 碼,且 剩餘記錄層中之每—者之扇區位址經配置以使得所述 〇 剩餘記錄層中之一者的經配置之扇區位址與所述剩餘記錄 層中的位於所述剩餘記錄層中之已具有經配置之扇區位址 之所述-者下方兩個記錄層處的另一者之扇區位址之間的 差與預定偏移值相同,且 另錄層為所述多個記錄層中之底部記錄層以 及頂部記錄層中之任—者。 2. 如申請專利_第i項所述 裝置-起使用之光記錄碑 …己錄及/戈冉生 ,數編號記錄層上之所述;;P/、:所述多個記錄層中之奇 G侧而增加,且所述多個自—個圓周側至另一圓周 述扇區位址自所述另數,號記錄層上之所 且 调至所述一個圓周側而增加, 所述一個圓周側兔 者,且所述另一圓周彻 M周以及最外圓周中之任一 中之另-者。 1為所述最内圓周以及所述最外圓周 3. 如申睛專利範圍 裝置一起使用之光印祥此碰、斤处之用於與記錄及/或再生 。、亲媒肢,其中所述多個記錄層中之每 33 200826072 25806pif.doc 一者具有不同層位址,且所述層位址對於同—記 所有扇區為相同的。 + e κ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用於與 起使用之光記錄媒體,其中所述偏移值防止= 錄層之相同徑向位置處之扇區位址相同。 不门。己 Ο 5=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用於與記錄及/或再生 ,置-起使用之光記錄媒體,其中若記錄層之數 數,則所述偏移值小於或等於藉由用所述記錄層之所述 目/2除儲存資料後剩餘的備用位址空間而獲得之值。 壯署6.如=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用於與記錄及/或再生 =-碰用之光記錄媒體,其中若所述記錄層 :數,則所述偏移值持或等於藉由⑽述記錄層之所^ 數目+1/2除儲存讀後剩餘的制健空間 媒體,所絲記錄髓包括多 ^錄 中之备一去白各夕加白 具肀所述記錄層 士 夕们扇區,且扇區位址被配置給所述多個 扇區中之偶數個扇區,使得藉由將!加人第夕 述扇區位址而獲得之值為鄰近於所述第—記錄層 錄層之所述扇區位址的補碼,且 弟一。己 餘』了述扇區位址經配置以使得所述剩 餘.己錄層中之者的所述經配置之輕位址與 ^層中的錄所述剩餘記錄層中之已具有經配置^己 ,位址之者下方兩個層處的另—者 二; 的差與預定偏移值相同,且 议址之間 200826072 25806pif.doc 所述第一記錄層為所述多個記錄層中之底部記錄層以 及頂部記錄層中之任一者。 8 ·—種在具有多個記錄層之光記錄媒體上配置位址之 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將第一扇區位址配置給第—記錄層,所述第一記錄層 為所述多個記錄層中之底部記錄層以及頂部記錄層中之任 一者; 0 Ο 將第—扇區位址配置給鄰近於所述第一記錄層之第二 ,錄層,使得所述第二記錄層之所述第二扇區位址為所述 第一記錄層之所述第一扇區位址的補碼;以及 欣一將另一扇區位址配置給除了所述第一記錄層以及所述 弟"己錄層以外的剩餘記錄層中之每一者,使得所 記錄層中之一去的撕、災付所逑剩餘 層中的位於所述 之所述一者下方兩個層處的另一者之戶^扇區位址 預定偏移值相同。 言之扇區位址之間的差與 9·如申凊專利範圍第8 光記錄媒體上配置位址之土广在具有多個記錄層之 奇數編號記錄層上之所述所述多個記錄層中之 周侧而增加,且所述記錄;二二:個圓周側至另一圓 扇區位址自所述另-圓周例=妓:號記錄層上之所述 所述一個圓周側為门边―個圓周側而增加,且 者’且所述另及最外圓周中之任— 中之另-者咖細咖_糊述最外圓周 35 200826072 25806pif.doc 10·如申凊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在具有多個記錄層 之光記錄媒體上配置位址之方法,其中所述偏移值防止^ 同記錄層之相同徑向位置處之扇區位址相同。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在具有多個記錄層 之光記錄媒體上配置位址之方法,其中若記錄層之數目為 偶破,則所述偏移值小於或等於藉由用所述記錄層之所述 數目/2除儲存資料後剩餘的備用位址空間而獲得之值。 〇 L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在具有多個記錄層 之光記錄媒體上配置位址之方法,其中若記錄層之數目為 可數,則所述偏移值小於或等於藉由用所述記錄層之所述 數目+1/2除儲存資料後剩餘的備用位址空間而獲得之值。 13·—種在具有多個記錄層之光記錄媒體上配置位址 之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將第一扇區位址配置給第一記錄層,所述第一記錄層 為所述多個記錄層中之底部記錄層以及頂部記錄層中之任 一者; 0 . ^ 游苐一扇區位址配置給鄰近於所述第一記錄層之第二 記錄層,使得所述第二扇區位址為藉由將1加入所述第一 記錄層之所述第一扇區位址而獲得之值的補碼;以及 將另一扇區位址配置給除了所述第一記錄層以及所述 第二記錄層以外的所述多個記錄層中之每一者,使得所述 多個記錄層中之一者的所述經配置之扇區位址與所述多個 吕己錄層中的位於所述多個記錄層中之已具有經配置之扇區 位址之所述—者下方兩個層處的另一者之所述扇區位址之 36 200826072 25806pif.doc 間的差與預定偏移值相同, 其中所述多個記錄層中之每一者包含多個扇區,且一 個扇區位址被配置給所述扇區中之偶數個扇區。 14·一種再生多層光記錄媒體上之資料之方法,所述方 法包含: 將光學頭單元移動至對應於記錄層上之位址之目標位 置;.以及 〇 在所述所移動之位置處再生所述光記錄媒體上之資 4 料, 其中在所述記錄層上之所述位址中,扇區位址經配置 以使得第一記錄層之第一扇區位址為鄰近於所述第一記錄 層之第二記錄層之第二扇區位址的補碼,真 每一剩餘記錄層之扇區位址經配置以使得所述記錄層 中之一者的所述經配置之扇區位址與所述記錄層中的位於 所述記錄層中之已被配置所述扇區位址之所述/者下方兩 個層處的另一者之所述扇區位址之間的差與預定偏移值相 U 同,且 ’ 所述第一記錄層為所述記錄層中之底鄯纪錄層以及頂 部記錄層中之任一者。 ~ Id·—種用於再生多層光記錄媒體上之實科之裝置,所 述裝置包含: 控制單το,其將光學頭單元移動至對應於記錄層上之 位址之目標彳立置;以及 拾取早兀,其在所述所移動之位置處再生所述光記錄 37 200826072 25806pif.doc 媒體上之貧牵斗, 以使戶之广址中,扇區位址經配置 層之第二記錄二:=:近r述苐, 錄層配置,所述剩餘記 ο ο 中的位於已具有纟〗址_摘餘記錄層 下方兩個層處的另—者二位址之所述—個剩餘記錄層 相同,且 另者之扇區位址之間的差與預定偏移值 部記為所述記錄層中之底部記錄層以及頂 述袭二ί ^ #± %光記錄媒體上之資料之裝置,所 ^控制其將光學頭單元義至職於記錄層上之 位址之目標位置;以及 丁日上之 摄雕拾取單元,其麵述所移紅位置處再生所述光記錄 媒體上之資料, 其中所述記錄層中之每一者包含多個扇區,且一個扇 區仇址被配置給所述扇區中之偶數個扇區,且 在所述記錄層上之所述位址中,扇區位址經配置以使 得藉由將1加入第一記錄層之第一扇區位址而獲得之值為 鄰近於所述第一圯錄層之第二記錄層之第二扇區位址的補 瑪,且 剩餘記錄層中之每一者之扇區位址經配置以使得所述 38 200826072 25806pif.doc 剩餘記錄層中之一者的所述經配置之扇區位址與所述剩餘 記錄層中的位於所述剩餘記錄層中之已具有經配置之扇區 位址之所述一者下方兩個層處的另一者之扇區位址之間的 差與預定偏移值相同,且 所述第一記錄層為所述記錄層中之底部記錄層以及頂 部記錄層中之任一者。 〇 39
TW096136761A 2006-12-05 2007-10-01 Multi-layere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ddress assignment method for multi-layere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producing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TW20082607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122583A KR20080051461A (ko) 2006-12-05 2006-12-05 다층 광 기록 매체 및 다층 광 기록 매체의 어드레스 할당방법, 재생 장치, 재생 방법, 기록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6072A true TW200826072A (en) 2008-06-16

Family

ID=39475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6761A TW200826072A (en) 2006-12-05 2007-10-01 Multi-layere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ddress assignment method for multi-layere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producing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64636B2 (zh)
KR (1) KR20080051461A (zh)
TW (1) TW200826072A (zh)
WO (1) WO200806943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9104A (zh) * 2009-03-10 2012-02-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信息存储介质、用于再现记录的设备和用于再现记录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91949B2 (en) * 2007-10-12 2011-08-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Embedded virtual media
JP2009134784A (ja) * 2007-11-29 2009-06-18 Tdk Corp 多層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再生方法
JP2010003357A (ja) * 2008-06-20 2010-01-07 Hitachi Ltd 多層光ディスク、多層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および多層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3225A (en) * 1989-10-30 1994-04-12 Matsushita Electrical Industrial Co., Ltd. Multi-layered optical disk with track and layer identification
CN1110037C (zh) * 1995-10-19 2003-05-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媒体、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CN100592409C (zh) 2004-08-03 2010-02-24 日本先锋公司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US7502285B2 (en) 2004-10-07 2009-03-10 Pioneeer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recording control
EP1837872B9 (en) 2005-01-14 2012-07-18 Pioneer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recording
KR100918266B1 (ko) 2005-01-14 2009-09-18 파이오니아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정보 기록 장치 및 정보 기록 방법
TWI345778B (en) 2005-01-14 2011-07-21 Pioneer Corp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9104A (zh) * 2009-03-10 2012-02-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信息存储介质、用于再现记录的设备和用于再现记录的方法
CN102349104B (zh) * 2009-03-10 2015-03-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信息存储介质、用于再现记录的设备和用于再现记录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64636B2 (en) 2011-01-04
US20080130426A1 (en) 2008-06-05
WO2008069435A1 (en) 2008-06-12
KR20080051461A (ko) 2008-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76083B1 (ko) 다층 정보 기록 매체, 정보 재생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JP4629798B2 (ja)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製造方法
US8427931B2 (en) Recording/reproducing medium and method
US8264927B2 (en) Write-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JP2005528727A (ja) 複数の記録層が具備された光ディスク、その記録方法及び再生方法
TW200826072A (en) Multi-layere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ddress assignment method for multi-layere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producing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JP2006201467A (ja) ホログラム記録再生装置、その記録方法、再生方法およびホ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US8199621B2 (en) Write-on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JP2007265611A (ja)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製造方法
JP3917152B2 (ja) 多層情報記録媒体、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KR100944105B1 (ko) 다층 정보 기록 매체, 기록 장치, 및 기록 방법
JP5544389B2 (ja) アドレス生成及び検出方法、再生及び記録装置
KR100965882B1 (ko) 정보 저장매체, 데이터의 기록/재생 방법 및 장치
JP2011198422A (ja) 多層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および多層光ディスクの物理アドレス付与方法
JP2005100657A (ja) 多層情報記録媒体、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2006031869A (ja) 多層追記型記録媒体、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