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29490A - Molded multi-part flow field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Molded multi-part flow field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29490A
TW200529490A TW093139405A TW93139405A TW200529490A TW 200529490 A TW200529490 A TW 200529490A TW 093139405 A TW093139405 A TW 093139405A TW 93139405 A TW93139405 A TW 93139405A TW 200529490 A TW200529490 A TW 2005294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field
molded
frame
molding
polym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39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ennis Earl Ferguson
Original Assigne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iled Critical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ublication of TW200529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949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04Non-porou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8/0223Composi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5/00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in moulds or on moulding surfaces, carried or formed by, in or on conveyors irrespective of the manner of sha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04Non-porou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8/0221Organic resins; Organic poly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58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s, e.g. by the flow field of the reactant or coolant
    • H01M8/0263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s, e.g. by the flow field of the reactant or coolant having meandering or serpentine path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67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having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e.g. heaters or coolant flow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71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 H01M8/0273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with 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in the form of a fra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1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with solid or matrix-supported electrolytes
    • H01M8/242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with solid or matrix-supported electrolytes comprising framed electrodes or intermediary frame-like gas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01M8/2483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manifol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uel Cell (AREA)

Description

200529490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概括地有關於燃料電池,尤其有關於可供使用於 若干不連續且呈成捲產品狀之燃料電池總成中之模製流場 結構。 【先前技術】 一典型之燃料電池系統包括一電力區段,其中一或多個 燃料電池將產生電力。燃料電池係一能量轉換裝置,其將 氫及氣轉換成水’藉以在該程序中產生電與熱。每一燃料 電池單元可包括一位於中央處之質子交換構件,若干鄰接 该等負子交換構件各侧之電極’及若干鄰接該等催化劑層 之氣體擴散層。陽極及陰極之單極或雙極板被分別地設置 於該等氣體擴散層之外侧。 在一單一燃料電池中之反應通常產生小於一伏特。複數 個該等燃料電池可被堆疊並以串聯方式被電連接,以便達 到一所要之電壓。電流被收集自該燃料電池堆疊處並被使 用以驅動一負載。燃料電池可被用以供應電力以利各種不 同之應用’而為等應用之範圍從汽車到膝上型電腦。 燃料電池係一已被廣為接受之能源產生技術,其功效主 要決足於可在減少材料及製造成本之情形下提供較高生產 量之新製造技術上。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供使用於一燃料電池總成中之流場結 構。更特定&之’本發明係有關於一較佳地具有一單極或 98219.doc 200529490 單極形怨之模製多部件流場結構,且可理解的是雙極形 悲者5F可被涵蓋。依據_實施例,—流場結構包括一模製 沭場板,其係由一包括一第一聚合物之傳導材料所構成。 一模製框體被設置於該流場板周圍且係由一包括一第二聚 曰物之非傳導材料所構成。若干歧管被形成於該模製框體 中’且一模製密合墊裝置被安裝在接近該等歧管之一外圍 處。 根據另一實施例,一供使用於一燃料電池總成中之流場 結構包括一由一具有第一聚合物之傳導材料所構成之模製 流場板及一設置於該流場板周圍且由一具有第二聚合物之 非傳導材料所構成之模製框體。一模製連接裝置延伸自該 框體。該模製連接裝置被裝置成可將該流場結構與其他單 極流場結構相連接,以界定一連續之單極流場結構網絡。 根據再一實施例,一形成一可供使用於一燃料電池總成 中之流場結構之方法包含使用一具有一第一聚合物之傳導 材料以模製一流場板及位在該流場板中之多個歧管。一框 體藉由使用一具有第二聚合物之非傳導材料而被模製在該 流場板周圍。一密合墊裝置被模製在鄰接該等歧管之外圍。 根據另一實施例,一形成一可供使用於一燃料電池總成 中之流場結構之方法包含使用一具有一第一聚合物之傳導 材料以模製一流場板,及使用一具有一第二聚合物之非傳 導材料以模製一框體於該流場板周圍。該方法另包含模製 一連接裝置於該流場結構與其他多個流場結構間以界定一 連續之流場結構網絡。 98219.doc -6- 200529490 ^發明之=上概述並非意欲說明本發明之每一實施例或 母一實施。藉由參照以下詳細說明及請求項並配合圖式將 顯而可知本發明之優點及對本發明有一更完整之了解。 【實施方式】 在以下針對所㈣實施例之說明巾,將參照該等構成其 -邵分之附圖,且其中經由說明使本發明中之各種實施例 得以被實施。可理解的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範圍之下,該 等實施例將可被予利用且可被予進行若干結構之改變。 Λ 本發明之一模製多部件流場結構可被併用於各種變化型 式、形態及技術之燃料電池總成中。一模製多部件流場結 構較佳地具有-單極或單—極形態。本發明之—單極料 結構可與一或多個其他之單極流場結構配合使用,藉以構 成各種形態之燃料電池總成。本發明之單極流場結:亦可 與-或多個雙極流場結構配合使用,藉以構成各種形態之 燃料電池總成。雖然本文中概括地說明本發明之一模製多 邵件流場結構係單極之形態,但可理解的是雙極流場結構 亦可依據本發明之原理而被予建構。因此,併合單極、雙 極、及單極與雙兩者之各種燃料電池總成實施例被描述 於下文中係為說明之目的而非作為限定之用。 圖1A所示係一典型之燃料電池。一燃料電池係一電氣化 學裝置’其將氫燃料與取自空氣中之氧結合以產生電、熱 及水。燃料電池並不利用燃燒,因此燃料電池產生如果有 也是極少的危險流出物。燃料電池將氫燃料及氧直接地轉 變成電,且可在例如較高於内燃式發電機之效率下進行操 98219.doc 200529490 作 圖1A中所示之燃料電池1〇包括一鄰接—陽極“之第一流 體輸送層(FTL)12。該FTL亦可被稱作為 (gdl)或—擴散器/集電器(DCC)。鄰接該陽極14者係一電解 質薄膜16。一陰極18位於鄰接該電解質薄膜16處,而一第 二流體輸送層19則位於鄰接該陰極18處。操作期間,氯: 料被導入該燃料電池10之陽極部分内,其係通過該第一流 體輸送層12並到達該陽極14。在該陽極14處,氫燃料被: 離成氫離子(H+)及電子(e-)。 該電解質薄膜16僅允許氫離力或質子穿過該電解質薄膜 16而到達該燃料電池1G之陰極部分。電子無法穿過該電解 質薄膜Η,但卻以-電流型式流經一外部電路。此電流可 提供一電負載17(例如,一電動馬達)動力,或可被導引至一 化量儲存裝置(例如,一可充電式電池)。 軋經由該第二流體輸送層19而流入該燃料電池丨〇之陰極 側内。當氧越過該陰極18時’氧、質子、及電子結合以產 生水及熱。 如圖1A中所v <單獨燃料電池可被封裝成整體式燃料電 池總成。本文中所稱整體式燃料電池總成⑽As)可與複數 個其他之UCAS組合以形成_燃料電池堆叠。該沉^可與 β堆叠内< Μ等複數個UCAS以串聯方式相連接以決定咳 堆疊之總電壓,而該等電池中之各電池的有效表面積決定 該總電流。由-給定之燃料電池堆疊所產生之總電力可經 由該總堆疊電壓與總電流之相乘而確定。 98219.doc 200529490 可運用許多不同之燃料電池技術以建構依據本發明 之例如’本發明之―職封裝方法可被用以建構質 子父換薄膜(醜)燃料電池總成。PEM燃料電池可在相 溫(約175 F/8CTC)下操作、具有高電力密度、可快速改變其 輸出以符合在電力堂φ “八 求上交化、及非常適於在需要快速 起動之場合(例如在汽車中)使用。 、 使用於-聰燃料電池中之質子交換薄膜典型地係—允 許氫離子穿過其中之薄塑膠片。該薄膜之兩側通常被塗敷 以均為活性催化劑之高度分散金屬或金屬合金顆粒(例 =,銘或㈣了)。所使用之電解f通常係—㈣全氟化物續 酸聚合物。使用一固態電解質是有利的,因為其可減少腐 蝕及處理之問題。 氫被供給至該燃料電池之陽極侧,在此處該催化劑促使 氫原子釋放出電子並變為1離力(質子)。該電子W電流型式 仃進,而薇電流在回返至該燃料電池之陰極側(氧在此處已 被導入)之前將可被利用。同時,質子擴散經過該薄膜而到 達陰極,氫離子與氧在此處重新結合並反應以產生水。 一薄膜電極總成(ΜΕΑ)係ΡΕΜ燃料電池,例如氫燃料電 池之中心元件。如上文所討論的,典型的MEAs包括一聚合 物電解質薄膜(PEM)(亦被熟知為一種離子傳導薄膜 (ICM)),其可產生如一固態電解質之作用。 該PEM之一面與一陽極電極層接觸,而另一相對面則與 陰極遠極層接觸。每一電極層包括電氣化學催化劑,其 典型地包括鉑金屬。流體輸送層(FTLs)有利於將氣體輸送 98219.doc 200529490 至及輸送自該陽極及陰極材料處並傳導電流。 在一典型之PEM燃料電池中,質子經由氫氧化而被形成 於該陽極處,並被輸送至該陰極以便與氧反應,此將使得 電流可在一連接該等電極之外部電路中流動。只要該陽極 及陰極層係被設置於該完整MEA中之PEM及FTL間,該陽 極及陰極層便可在製造期間被施用於該PEM或該FTL上。 任何適當之PEM可被用於本發明之實施上。該PEM典型 地係具有一小於50 μπι之厚度,較典型地係小於40 μιη,更 典型地係小於30 μιη,且最典型地係小於25 μιη。該ΡΕΜ通 常係由一聚合物電解質所構成,其係一具酸官能之含氟高 分子,諸如 Nafion® (DuPont Chemicals,Wilmington DE)及 Flemion®(Asahi Glass Co. Ltd.,Tokyo,Japan) 〇 在本發明 中可用之聚合物電解質典型地係四氟乙烯及一或多個氟化 酸官能共單體之共聚物。 典型地,該聚合物電解質載有磺酸鹽官能基。更典型地, 該聚合物電解質係Nafion®。該聚合物電解典型地具有一 1200或更少之酸當量重(acid equivalent weight),更典型地 為1100,且更典型地為約1000。 任何適當之FTL可被用於本發明之實施上。該FTL典型地 係由包含碳纖維之片材所構成。該FTL典型地係一碳纖維結 構,其被選自若干經編織或非編織之碳纖維結構。可用於 實施本發明之碳纖維結構包含:Toray碳紙、SpectraCarb碳 紙、AFN非編織碳布、Zoltek碳布及類似物。該FTL可被塗 覆或滲入以各種材料,其包括碳粒塗覆、親水化處理、及 98219.doc -10- 200529490 諸如塗覆以聚四氟乙烯(PTFE)2疏水化處理。 任何適當之催化劑可被用於本發明之實施上。通常係使 用石厌載催化劑(carb〇n-supported catalyst)顆粒。典型之碳載 催化劑顆粒之重量百分比係5〇_9〇%碳及ι〇·5〇%催化劑,該 催化劑金屬通常包括用於陰極之扒及用於陽極且呈2: 1重 里比之Pt與RU。該催化劑通常係以一催化劑墨水之型式而 被塗敷於該PEM或該FTL上。該催化劑典型地包括聚合物電 解質材料,其可以是或者可以不是該包含pEM之相同聚合 物電解質材料。 该催化劑墨水通常在該聚合物電解質之散佈中包含催化 劑顆粒之散佈。該墨水典型地包含5_3〇%之固體(亦即聚合 物及催化劑)及更典型地1〇_2〇%之固體。該電解質散佈通常 係一水樣散佈,其可附加地包含醇類、聚醇類,諸如甘油 及乙二醇,或其他溶劑,諸如甲基吡咯烷酮(NMp)及二甲 基甲醯胺(DMF)。水、醇類及聚醇類之含量可被調整以改 變該墨水之流變性質。該墨水通常包含〇-5〇%之醇及〇_2〇% 之聚醇。此外,該墨水通常藉由以熱擾動並隨後稀釋至一 可塗層之濃稠度而被製成。 可藉任何適當方式將該催化劑塗敷於該pEM及該ftl 上’該方式有手動式及機械式方法兩種,其包括手刷、凹 口棒塗層、含流體模塗層、纏繞線桿塗層、含流體塗層、 槽進刀具塗層、三捲塗層或印花轉印。可藉一次塗敷或多 次塗敷而達成塗層。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相似於PEM電池,因為兩者均 98219.doc 200529490 使用一聚合物薄膜作為電解質。然而,在一 DMFC中,該陽 極催化劑本身從液態曱醇燃料中引出氫氣,此消除了對一 燃料重組器之需求。DMFC通常係在一介於120-190 °F/49-88 之溫度下作業。可依據本發明之原理對一直接甲醇燃料 電池進行UCA封裝。 現參照圖1B,其顯示一依據PEM燃料電池技術所實施之 UCA之實施例。如圖1B所示,該UCA 20之一薄膜電極總成 (MEA)25包括五個組件層。一 PEM層22被夾在一對流體輸 送層24及26之間。一陽極30被置於一第一 FTL 24及該薄膜 22之間,而一陰極32被置於該薄膜22與一第:FTL 26之間。 在一形態中,一 PEM層22被製造成包括一陽極催化劑塗 層3 0於一表面上及一陰極催化劑塗層32於另一表面上。此 結構經常被稱作為一催化劑塗層薄膜或。根據另一形 鮮、,核等第一及第二FTL 24及26被製造成分別包括一陽極 及陰極催化劑塗層30、32 °在又一其他形態中’一陽極催 化劑塗層30可被部分地設置在該第一 FTL 24上且部分地設 置在該PEM 22之一表面上,而一陰極催化劑塗層32可被部 分地設置在該第二FTL 26上且部分地設置在該PEM 22之另 一表面上。 今等FTL 24、26通常係由一碳纖維紙或非編織材料或編 織布所製成。該等FTL 24、26亦可具有碳粒塗層於一側上’ 此端視該產品結構而決定。如上所討論的,該等FTL 24、 26可被製造成包含或不含一催化劑塗層。 在圖1B所示之特定實施例中,MEA 25被顯示受夾制於一 -12- 98219.doc 200529490 第一邊緣密封系統34及一第二邊緣密封系統36之間。鄰接 該第一及第二邊緣密封系統34及36者分別係流場板4〇及 42。该等流場板40、42中之每一個均包含一由若干氣流通 道43及若干供氫及氧進給燃料通過之孔所構成之場。在圖 1B所示之形態中,該等流場板40及42被構形成單極流場 板’其亦被%作單一極流場板,其中一單一之Mea 25被夾 制於該兩流場板間。 一般而έ,且如圖2所示的,一單極流場板係指一具有一 流場侧47及一冷卻側45之流場結構。如上所討論的,該流 場侧47併合一由若干氣流通道及若干供氫及氧進給燃料通 過之孔所構成之場。在此及其他實施例中之流場可為一低 侧向通量流場,其係如揭示於2〇〇1年9月17日提出申請之共 同擁有且共同待審中之美國專利申請第〇9/954,6〇1號案中 者。 該冷卻側45併合一冷卻裝置,諸如整體式冷卻通道。或 者,該冷卻側45可被構形以接觸一分離之冷卻元件,諸如 一可供冷卻劑通過其中之冷卻塊或囊,或例如一散熱元 件。各種可用之燃料電池冷卻方法均已被描述於“们年^ 月15日提出申請且發明名稱為「單一整體式燃料電池總成 及冷卻裝置」《共同擁有且共同待審巾之美國專利申請第 1〇/295,5 18號案中。該等單極流場板40、42較佳地係依據本 文中所述之多部件模製方法所建構者。 參照圖1Β,該等邊緣密封系統34、36提供該UCA封裝内 所需之密封以隔絕各種流體(氣體/液體)輸送及反應區域, 98219.doc -13- 200529490 藉而防止其相互污染及防止其不當地從該UCA 20中逸出, 且進一步提供該等流場板間之電絕緣及硬止壓縮控制。此 處所使用之該術語「硬止」大體上係指一幾乎或大致上不 可壓縮之材料,其在各種操作壓力及溫度之下並不會顯著 地改變厚度。更特別地,該術語r硬止」係指一在一薄膜 電極總成(MEA)中之一大致上不可壓縮之元件或層,其將 在一固定之厚度或應變處停止該MEA之壓縮。此處所稱之 一「硬止」並不意指一離子傳導薄膜層、一催化劑層、或 一氣體擴散層。 在一形態中,該等邊緣密封系統34、36包含一由彈性體 材料構成之密合墊系統。在其他之形態中,一、二或更多 層之各種經選定的材料可被用以提供UCA 20内之必要密 封。該類材料包括例如TEFLON、含TEFLON之玻璃纖維、 彈性體材料、UV可固化聚合材料、表面組織材料、多層合 成材料、金封劑及碎材。其他形態則使用一現場形成之密 封系統,諸如那些已揭示於2〇〇2年11月1日提出申請且發明 名稱為「單一整體式燃料電池總成」之共同擁有且共同待 審中的美國專利申請第1〇/295,292號案與前述於2002年11 月is曰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第10/;295,5 18號案中者。 在另一形態中,一密合墊裝置被併入該等流場板4〇、42 内並在一模製作業期間被形成。根據一種方法,且如下文 中將詳細說明的,該等流場板4〇、42被模製成包括一密合 墊裝置,其係用於設置在該等流場板4〇、42中之歧管。可 在模製該等流場板40、42期間或在一隨後之模製作業期間 98219.doc 14 200529490 形成該密合墊裝置 板40、42之一或多 。該密合墊裝置可例如包含一模製流場 個凸起模製部分。在另一種方法中,可 將一或多個通道模製於該等流場板4〇、42中,而一或多個 密合墊(例如Ο形環)可插置入於其内。該等密合墊可各為一
如揭示於2002年11月14日申請之共同待審中的美國專利中 請第10/294,098號案中之封閉室泡沫橡膠密合墊者。在其他 諸實施例中且如下文中將進一步說明的,一密合墊裝置可 被模製入該等流場板40、42中,而使一接觸面具有一凸脊 微結構密封圖案。 在某些形態中,並不需要如圖⑺所示類型之分離式邊緣 密封系統的密合墊裝置。一分離式邊緣密封可被用於與一 被模製入該等流場板40、42内或被模製於其上之密合墊裝 置相結合。或者,該等流場板4〇、42可被形成或是隨後被 加工’以便除了併合一歧管密合墊裝置外更可提供邊緣密 封’藉以消除對如圖1B所示類型之分離式邊緣密封系統的 需求。
圖1C顯示一經由使用單極流場板及一或多個雙極流場板 56而併合多個MEA 25之UCA 50。在圖1C所示之形態中, UCA5 0併合兩MEA25a、25b及一單一雙極流場板56。MEA 25a包括一被夾制於ftL 66a及64a間之陰極62a/薄膜61 a/陽 極60a的層狀結構。FTL 66a位於鄰接一被構形成一單極流 場板之流場端板52處。FTL 64a位於鄰接雙極流場板56之一 第一流場表面56a處。 同樣地,MEA 25b包括一被夾制於FTL 66b及64b間之陰 98219.doc -15- 200529490 極62b/薄膜6lb/陽極60b的層狀結構。FTL 64b位於鄰接一被 構形成一單極流場板之流場端板54處。FTL 66b則位於鄰接 雙極流場板56之一第二流場表面56b處。將可察覺到,^^數 目之MEA 25及N-1之雙極流場板56可被合併成一單一之 UCA 50。然而,據信併合一或二MEA 25b(N==1,雙極板μ 或N=2,雙極板=1)之一 UCA5〇,一般而言,係較佳於達成 更有效率之熱管理。如前所討論的,_UCA之一雙極板或 諸板可依據本發明之多部件模製方法而被建構成,或可為 一習見之結構。 圖1B及1C所示之該等UCA形態係兩特定裝置之代表 例,其可被實施以供使用於本發明之内容中。這兩裝置僅 係被供作說明之目的,而並意圖代表本發明範圍内之所有 可能形態。更確切地說,圖1]8及1(:意在說明各種組件,其 可被選擇地併入一依據本發明之原理予以封裝之單一整體 式燃料電池總成中。 圖3說明依據本發明之一流場結構之一實施例。圖3顯示 一具有一單極形態之流場結構1〇〇。根據本實施例之該流場 結構1〇〇係一包含一流場板1〇2及一框體1〇4之多部件結 構。該流場板102係由一導電性材料構成,而該框體1〇4則 由非導電性材料構成。該流場板1〇2及該框體1〇4均係模 製結構,其較佳係由聚合物材料構成。該等聚合物材料在 特〖生上可為相似或不相似者。 例士孩"IL場板102及該框體1 〇4可由相同之基底樹脂或 不同之樹月曰構成。據信,藉由在該流場板丨〇2及該框體1 98219.doc -16- 200529490 上使用不同材料,該等具有最佳性f及最低成本之材料便 可被使用於該流場結構丨00之每一功能區域上。一非限定性 且非詳盡之適當材料列表包括彈性體材料、熱固性及熱塑 性材料。該框體較佳地係由環氧樹脂、氨基鉀酸酯、丙烯 酸酯、聚酯或聚丙烯製成’而該流場板係由這些相同材料 或諸如聚醚醚酮(PEEK)、聚苯硫醚、聚氧化二甲苯之高溫 樹脂製成。最佳地,該框體係由一諸如熱塑性氨基鉀酸酯 之彈性體所製成,且該流場板係由可射出形成級之填充有 石墨的熱塑性塑膠所製成。在一說明性之形態中,該流場 板1〇2可由-熱固性材料所構成’該熱固性材料係高度地載 有導電之填充物’諸如-石墨或其他含碳之導電填充物。 該框體104可由一熱塑性材料所構成。在另—說明性之形態 中’該流場板102及該框體兩者均由—熱塑性基底材料所構 成0 可藉由使用-或一組合之模製技術模製該流場結構 ⑽。此外,可在相同之模製機器或不同之模製機器中模製 該流場板Η)2及該框體104。再者,可在一共同之模製機器 中同時地模製該流場板102及該框體1〇4,此如藉著經由一 第-材料注射而模製該流場板1()2,並緊接著隨後藉著經由 一第二材料注射而模製該框體1〇4。該等第一及第二注射可 發生在相同之模製機器或不同之模製機器中。同樣地,該 等第-及第二注射可發生在相同之模製機器,而在該等第乂 一及第二注射之間並無需打開模具。 許多模製技術可被運用且適於使用在模製本發明之多部 98219.doc -17- 200529490 件流場結構1 00。該類模製技術例如包括壓縮模製、注射模 製、轉移模製、及壓縮-注射模製。根據一種方法,可利用 壓縮模製技術形成該流場板1 02,且可利用注射模製技術形 成該框體104。 藉由範例可知,一高度填充之材料可被壓縮模製以形成 该流場板102。一旦形成,該流場板1 〇2可透過自動控制裝 置或經由人工協助而被轉移至一注射模處作為一插件。該 框體1 04可被注射模製於該流場板插件之周圍。在另一種方 法中’一經高度地填充之材料可被注射模製以形成該流場 板102。一未被填充之材料於是可被注射模製於該流場板 102周圍以形成該框體1〇4。此可在相同的模具或不同的模 具中進行。 在又一種方法中,將於一共同之模具内運用一種兩次注 射方法。一材料在一第一注射中被注射模製以形成該流場 板102及該框體104中之一者,而一第二材料在一第二注射 中被注射模製以形成該流場板102及該框體丨〇4中之另一 者。該第二材料注射可在該第一材料幾近固化之後被輸送 出來。該模具在該第一及第二材料注射之間可被打開或不 被打開。 圖4-6說明各種可被併合入本發明之一模製流場結構内 之特徵。圖4-6係取自圖3所示截面A_A處之一部份該流場板 及該框體1〇4的剖面視圖。應理解的是,在一些實施例 中,被顯示於圖4-6中之所有特徵均可被併入一模製流場結 構内在其他之實施例中,則可將較該等所有被顯示特徵 98219.doc -18 - 200529490 為少之特徵併入本發明之一模製流場結構中。 圖4顯示數個可被模製入一流場結構1〇〇之該流場板ι〇2 及該框體104中之有利特徵。一歧管1〇6界定一位於該框體 104中之空隙,而燃料或氧氣則可通過該空隙。一對準裝置 1〇8被顯示係模製成該框體1〇4之部分。該對準裝置工⑽可被 構形以提供電池間及電池内對準中之一者或兩者。 例如,該對準裝置1〇8之一電池内特徵提供一給定燃料電 池總成或UCA之至少兩組件間之對直。該對準裝置1〇8之一 電池間特徵提供一給定燃料電池總成或UCA之至少一組件 與一相鄰之燃料電池總成或UC A之至少一組件間的對直。 已注意到,一對準裝置108可包含一或多個提供用於電池間 及包池内對準之特徵。一模製對準裝置之使用有利地消除 了在燃料電池組件組裝期間將對準柱插置入對應對準孔内 之輔助組裝作業。 例如,且如圖4所示,該對準裝置108包括一對準柱1〇朴 及一對準槽108a。該對準柱108b經構形成可被一相鄰流場 結構1〇〇或一流場堆疊總成之端板上的一對準槽1〇8a所容 納。該對準槽l〇8a被構形成可收納該UCA之一相對流場結 構1〇〇上之一對準柱108b。在一形態中,一UCA之一mea(未 不於圖)被製造成可包括若干對準孔,其尺寸被設定成可讓 一對準柱108b經過。一第一流場結構1〇〇之該等對準柱1〇讣 與被置於該MEA中之該等對準孔相對齊並且穿過其中。該 第一流場結構100之該等對準柱108b被該UCA之一第二流 場結構100之對準槽l〇8a所容納。該第二流場結構1〇〇之該 98219.doc -19- 200529490 等對準槽108a從UCA處突出。在以此方式組裝完成一第一 UCA之後,另一 UCA可藉由將該第一 UCA之該等對準柱 1 〇8b與該下一 UCA之該等對準槽丨08a相嚙合而被組裝於鄰 接該第一 UC A處。 可注意到的是,從一經組裝完成之UCA的一流場結構處 哭出之對準柱108b的存在(或不存在)可對增加另_UCA至 一燃料電池堆疊上提供一視覺可感知之定位及極性識別。 例如,该等突出對準柱1 〇8b之存在將可輕易地從對準槽 1 08a之存在而識別出來。每一燃料電池總成之該陽極或陰 極板可例如藉由對準柱10813之存在而被識別出,而此將端 視所採用之特定識別慣用方式而定。該陽極及陰極板中之 另一板則可藉由對準槽10“之存在而被識別出。 在一實施例中,該等對準柱1〇8b及對準槽1〇“可具有相 同之周圍形狀,以便使該等對準柱1〇8b及對準槽1〇“間之 -接觸界面可界定一大致上連續之壓入配合界面。根據另 一實施例,該等對準柱1〇朴中之每一個均具有一外表面, 其在形狀上^;同於該等料槽丨_之内表面。該等對準槽 108a之内表面在複數個不連續之壓入配合位置處與該等對 準柱108b之外表面相接觸。 在开y 4中,讀等對準槽l〇8a之内表面及該等對準柱 1 08b之外表面中之至少一者的形狀可例如界定一向上彎曲 (形狀、。该等對準槽1()8&之内表面及該等對準柱lG8b之外 表面中(至少一者的形狀亦可界定一包括二或更多個凹入 或凸出邵分且大體上呈彎曲之形狀。在另一形態中,該等 98219.doc 200529490 1卞槽lG8a之内表面及該等對準柱⑽b之外表面中之至少 7者的形狀亦可界圓形或—橢圓形狀。例如,該等對 準槽108a之内表面及該等對準柱丨_之外表面中之一者的 ’狀可界Λ ®形’而該等對準槽i術之内表面及該等對 卞柱108b(外表面中之另—者的形狀可界橢圓形。 其他之形狀關係均為可能的。例如’該等對準槽108a之 内,面及該等對準柱祕之外表面中之至少—者的形狀可 界疋-多邊形。例如’該等對準槽1Q8a之内表面及該等對 準柱l〇8b之外表面中之—者的形狀可界第—多邊形, 而β等對準槽1G8a之内表面及該等對準柱丨㈣之外表面中 之另-者的形狀可界定一第二多邊形。藉由另外之範例, 該等對準槽108a之内表面及該等對準柱1()81?之外表面中之 -者的形狀可界定一第一多邊形,而該等對準槽购之内 表面及該等對準柱娜之外表面中之另_者㈣狀可界定 -圓形或-橢圓形。該等對準槽驗之内表面之形狀的形 狀可界定-之角形’而該等對準柱雨b之外表面中之形狀 可界定-圓形。其他之說明性對準柱形態包括那些具有_ 々尖縮狀或-楔形狀者。可用之燃料電池對準裝置的額外細 節被揭示於2003年1〇月31日提出申請且發明名稱為「燃料 電池總成之對準裝置」之共同擁有且共同待審中的美國專 利申請第10/699,454號案内。 繼續參照圖4’ 一接頭110被顯示形成於該框體ι〇4與該流 場板102之間。該接頭110係形成以提供一於該框體1〇4與噹 流場板1〇2間之密封。在一形態中,可藉由在該模製作業= 98219.doc -21 - 200529490 程中m等框體與流場板材料中之一或兩者的優先收縮而提 供該接頭11 〇之密封。例如,該框體104可被模製於該流場 板102之周圍,並包含有助於在該框體1〇4與該流場板1〇2 間形成一氣密式密封之收縮性質。 如圖4所示,例如,該框體1〇4之非導電聚合物具有一方 向性收縮性質,其導致該框體1 〇4之向内朝向該流場板1 〇2 的優先收縮。可藉由例如在該聚合物中掺以一適當型式及 數量之填充物’諸如玻璃珠或適當之礦物,而控制該框體 104之收縮性質。該框體1〇4之收縮性質較佳地係被控制以 提供在該接頭110所需之密封,同時將該框體1〇4之不必要 翹曲(例如油壺效應)減至最小。熟習本項技藝之人士將察覺 到’其他之因素亦將影響用於形成該流場結構1〇〇之材料的 收縮特性,諸如模具溫度、固化時間、注射壓力、及固持 壓力。 該接頭110較佳地併合一嚙合裝置,其提供一於該框體 104及流場板102間之完好機械界面。在圖4所示之形態中, 該接頭110併合一互鎖裝置,其形成於該框體1〇4及流場板 10 2間作為该模製程序之邵分。在一種方法中,該互鎖裝置 之一第一特徵被模製於該流場板102之外圍周邊。該互鎖裝 置之一第二特徵被模製於該框體104之内圍周邊。該等模製 之第一及第二特徵提供機械互鎖於該框體1 〇4及流場板丨〇2 之間。 圖5及6說明在讀接頭no處之一互鎖裝置之兩形態。圖$ 顯示一藉由在該流場板102之模製外圍中包括一背曳角0 98219.doc •22- 200529490 而被形成之邵分鸠尾狀互鎖裝置。當該框體1 〇4之材料被注 射於該流場板102之周圍時,該框體材料將流動在該流場板 1 02之外圍的背曳區域周圍,以便形成一互鎖裝置於該框體 104及流場板102之間。圖6顯示一完整鳩尾狀互鎖裝置,其 係藉由在該流場板1 02之模製外圍中之兩背曳區域處包括 一背曳角Θ而被形成。應注意的是,因為圖6之互鎖裝置併 合兩背曳區域,而圖5之互鎖裝置則只併合一單一背曳區 域,故圖6中所示之背曳角0較小於圖5中所示之背戈角0。 圖7及8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密合塾裝置。圖7 係一併合一模製密合墊裝置114之流場結構100的流場側之 視圖。圖7顯示一燃料或氧氣歧管1〇6。為說明之目的,一 流動通道被顯示延伸穿過該流場板1〇2並終止在該等燃料 入口及出口歧管106。圖8係一取自圖7中所示B-B剖面之一 邵分該框體10 4的分解剖面圖。 該密合墊裝置114被形成為一或多個從該框體1〇2之一表 面處突出之脊部。在圖8中,該密合墊裝置114被顯示包括 模製材料構成之雙脊部,應了解的是一單一之脊部或兩個 以上之脊部可被模製以形成該密合墊裝置丨14。在一形態 中,如圖7中所示,一密合墊裝置114被模製於該等歧管1〇6 中之每一者的外圍周邊。在另一形態中,一共同之密合墊 裝置114(兩單一或一多脊密合墊)可被形成於所有該等歧管 1 06之周圍。 根據一方法,該密合墊裝置114被形成於模製該框體1 〇4 期間。在另一方法中,該密合墊裝置114在一隨後之模製程 98219.doc •23· 200529490 序中被模製成一已事前構成之框體丨04。在一模製程序中模 製該密合墊裝置114以使其與該框體1〇4分離將可允許用於 一流場板1 00之各種功能區域的材料有較大的選擇性。例 如,在某些應用中,最好是利用與用於構成該框體1〇4相同 之材料來形成該密合墊裝置114。在其他之應用中,最好是 利用與用於構成該框體1 〇4類似之材料來形成該密合蟄裝 置114。例如’用以將該密合塾裝置114模製至該框體ίο#上 之聚合材料可具有一小於該框體丨〇4之硬度的硬度。使用對 孩流場板1 0 2、框體1 〇 4及密合墊裝置u 4而言為最理想之材 料來模製這些組件將可提供生產出一種可被設計以供用於 一廣泛應用範圍之流場板1 〇〇的機會,並進一步地提供更有 效地平衡性能及成本要求之機會。 圖9A及9B說明依據本發明之一密合墊裝置的另一實施 例。根據此實施例,該密合墊裝置114包括一被形成於該框 體104上之微結構密封圖案。如圖9A所示,一微結構密封圖 案116可被延展於所有或幾近所有該框體丨〇4之表面上。如 圖9B所示’一微結構密封圖案116可被延展在該框體104上 <若干經選定的表面部分上。例如,一微結構密封圖案i 16 可被设置於遠框體1 〇4之該等歧管周圍,諸如用以供將燃料 及〜卻劑傳送入及傳送出一燃料電池總成中之該等歧管 106 〇 根據一實施例’該微結構密封圖案丨丨6包括一凸脊微結構 接觸圖案。在此一形態中,該凸脊微結構接觸圖案較佳地 併合一穴角形圖案,其例如可包括一變形六角形圖案。一 98219.doc 200529490 般而言,該凸脊微結構接觸圖案可包括相會合於諸接合點 处脊邛其中不超過二脊部相會合於任一接合點處。該 凸脊微結構接觸圖案通常係由多數的巢室所構成,以便局 部化並防止任何洩漏之擴展。 *藉由非限疋性之範例,包含該凸脊微結構接觸圖案之該 等脊部可具有—小於微米之空載寬度,更典型地係小 於600微米,而最典型地係小於3〇〇微米,·且通常具有一不 超過250微米之深度(高度),更典型地係小於15〇微米,而最 典型地係小於100微米。可以一被描述在一於2〇〇2年5月1〇 曰提出申凊之共同擁有且共同待審中之美國專利申請第 1〇/143,273號案中之方式形成如圖9八及96中所示之該微結 構密封圖案116。亦可使用—多穴模具,其卜連接裝置被 模製於該多穴模具之該等穴間。 圖1〇Α·14Β說明流場結構之各種實施例,其併合一連接裝 置以利於生產出該等流場結構之一板片。模製流場結構以 包含一如圖10Α-14Β所示類型之連接裝置將可提供適於捲 繞成一成捲產品之流場結構的大量生產。一流場結構之成 捲產品可被用於一供生產UCA之自動化程序中,此如下文 令將敘述者。一用於本發明之模製流場結構之連接裝置可 併合一活動鉸鏈、載體帶、或諸如一尖縮孔及栓襞置之其 他互鎖裝置中之一或多者,其被設置以將複數個流場結構 連接在一起。 在圖10Α及10Β中說明一片段板片200中之流場結構 100a、l〇〇b。顯示於圖ι〇Α中之該兩流場結構l〇〇a、i〇〇b 98219.doc -25- 200529490 較佳地係為一如前述之類型。一連接裝置被顯示將該兩流 場結構100a、l〇0b連接在一起。一般而言,可藉由模製或 超模製在一給定之流場結構丨〇〇a及一預先模製之流場結構 l〇〇b間之材料而形成該連接裝置。在許多模製流場結構間 重複形成一連接裝置可為生產出流場結構之一連續板片而 作準備。 圖10B係圖ι〇Α中所示連接裝置之一分解圖。該連接裝置 包括一超模具區域204,其形成於相鄰定位之流場結構 100a、100b的個別框體i04a、1〇4b間。在圖ι〇Β所示之形態 中,該連接裝置併合了形成於相鄰框體1〇4a、1〇4b間之互 鎖凸緣。在一方法中,可藉由沿著一第一框體丨〇4a之全部 或一部分以模製一第一 L形凸緣而形成該超模具區域2〇4。 一第二模製框體l〇4b之一第二L形凸緣可藉由將材料從該 第二模製框體104b超模製入該第一L形凸緣區域内而被隨 後地形成。將该第二L形凸緣超模製於該第一 l形凸緣上可 為形成一連接裝置於相鄰流場結構1〇〇a、1〇〇b之間而作準 備。 圖10B所示之連接裝置另包括一活動鉸鏈2〇6。圖所 不之该活動鉸鏈206界定一位於連接相鄰流場結構1〇〇a、 100b之框體l〇4a、l〇4b的材料中之凹處。包括該活動鉸鏈 206可提供流場結構之一板片的強化可撓性並有助於隨後 從該板片上單一化個別流場結構之作業。應注意的是,圖 10 A及10B中所示之該連接裝置在跨越全部或一部分該等 框體104a、104b處可為連續的。另應注意的是,該連接裝 98219.doc •26- 200529490 置通常係由與該等框體104a、104b相同之材料所構成,但 疋亦可使用一不同於該等框體104a、104b之材料構成。例 如,該連接裝置可藉使用一具有不同於該等框體104a、1〇4b 材料之性質(例如較大之可撓性)的材料而被形成於該等框 體 104a、104b之間。 圖11說明一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附片2〇2。根據此 一實施例,複數個不連續之附片2〇2被形成於相鄰流場結構 100a、100b、100c之該等框體間。圖n中所示之該等附片 202中的每一個可包含如圖1〇B中所示類型之一互鎖超模具 區域204及活動鉸鏈206中之一或兩者。 圖12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連接裝置之另一實施例。在此 實施例中,載體帶120a、120b被形成以連接在一連續板片 中之相鄰流場結構。在一方法中,該等流場結構1〇〇a、1〇〇b 的δ亥專框體及遠專載體帶i2〇a、i2〇b藉使用相同之注射而 被形成於該模具中,並使連續或不連續之連接材料被形成 於該等流場結構l〇〇a、l〇〇b的該等框體及該等載體帶 120a、120b之間。 圖13A及13B說明另一包含載體帶12〇a、12〇b之連接裝置 的細節。在一種方法中,該等流場結構1〇〇a、1〇〇b之該等 框體、該等載體帶120a、120b、及連接附片126(形成於該 等流場結構100a、100b的該等框體及該等載體帶12〇a、i2〇b 之間)中之每一個均藉由使用相同之注射而被形成於該模 具中。在另一種方法中,該等流場結構100a、1〇〇b的框體 及該等載體帶120a、120b藉由使用相同之注射而被形成, 98219.doc •27- 200529490 但在此第一注射之後,一狹窄間隙將該等流場結構100a、 i〇〇b與該等載體帶12〇a、120b分離。一第二超模具注射將 材料射出進入該狹_間隙,以致在該等流場結構100a、100b 的框體及該等載體帶120a、120b間形成連接附片126。該連 接附片126可藉使用相同或不同於用以形成該等流場結構 l〇〇a、l〇〇b之框體材料的材料而被形成。 该等載體帶120a、120b可形成以併合一超模具區域124, 圖13B中提供其分解視圖。該超模具區域124包括一互鎖裝 置’其被形成於經相鄰地模製之載體帶124a、124b的邊緣 特徵間。圖13B顯示許多可能之互鎖裝置中之一個,其可藉 由超模製載體帶124a、124b而被形成。 圖14A及14B說明另一種用於模製流場結構以形成一連 續板片之方法。根據此方法,一反向尖縮孔丨3 〇在一第一注 射期間被模製入一第一流場結構1 〇〇a之一隅角内。在一形 成一相鄰流場板100b之第二超模具注射期間,來自該第二 注射之材料流入該預先模製板1 〇 〇 a之至少該反向尖縮孔 130内以形成一柱132。此孔及柱互鎖裝置可形成於相鄰流 場結構100a、100b之各隅角處。 圖1 5-16B說明一種模製程序,其很適於用以根據本發明 生產流場結構之一板片。圖1 5說明一模具3 〇 〇之一部分,其 包含一上模具半體302及一下模具半體304。該等各別模具 半體3 02、3 04包括可移動之特徵’其有助於該導電流場板 及非導電框體兩者在一單一模製機器中之模製。此外,嘴 等可移動之特徵亦有助於該導電流場板及非導電框體兩者 98219.doc -28- 200529490 可以連續性之注射進行模製,而無需打開模具。應了解的 是,參照圖15-16B所述之該模具及程序僅係提供作為說 明,而亦可使用其他之模具形態及程序。例如,多重模製 機器可被用以模製該流場結構之不同組件及連接裝置,以 便生產流場結構之一板片。 回至圖15,該上模具半體302包括可垂直移動之心件 306a、306b及彈簧負載式心件308a、308b。該下模具半體 3 04包括可垂直移動之滑件301&、301|;)。該等上及下模具半 體3 02、304之滑件及心件以一座標之方式被啟動,以便在 一導電性材料之第一注射中生產出該流場板l〇2b,而在一 非導電性材料之第二注射中生產出該框體l〇4b。在該第二 注射(或一第三注射)期間,一連接裝置310被形成,其將該 剛模製之流場結構100b之框體104b連接該預先模製之流場 結構100a。 如前所討論的,該連接裝置3 10包括一形成一互鎖裝置之 超模具區域,且亦可包括一活動鉸鏈(參見例如圖1 0B)。應 注意,用於形成該連接裝置3 10之模具細節為簡化之目的將 不顯示於圖15-16B中。另應注意,接近該模具300之入口的 模具結構亦未顯示於圖中以求簡化。然而,這些結構均係 熟習本項技藝之人士可輕易地理解的。 圖16A及16B說明一模製程序之第一及第二注射,其中一 流場結構及框體由一單一之模製機器所模製,且較佳地無 需在諸材料注射期間打開該模具。在圖16A中,假定一先前 之多部件流場結構l〇〇a已事先被模製,而該下一相鄰之流 98219.doc -29- 200529490 場結構l〇〇b正被模製中。由於該模具300係於一閉合之方 位,心件306a、306b被從該上模具半體302移動向該下模具 半體304。該彈簧負載式心件308a、308b係位於一縮回位置 處以回應由該滑件30 la、30 lb從該下模具半體3〇4處之向上 定位所產生之力。由於心件306a、306b及滑件301a、3〇lb 位於如圖16A所示之位置上,導電性材料被注射入該模穴中 以形成該流場板102b。宜注意,如圖16A所示之心件3〇6a、 306b及滑件301a、30lb的定位會導致該互鎖接頭之半體的 形成,其將形成於該流場板l〇2b及框體i〇4b之間。 在該第一注射完成且一適當之固化期間終止之後,該等 心件306a、3 06b被向上移至一相對於該流場板丨〇2b之上表 面呈共面之位置處。該等滑件3〇la、3〇lb被向下移動以致 使該等滑件3〇la、301b之上表面相對於該流場板i〇2b之下 表面呈共面。該等滑件301a、3〇lb之向下移動允許該等彈 簧負載式心件3〇8a、308b移動至一如圖16B所示之位置處。 在重新定位該等心件306a、306b及滑件3〇la、3〇比至如圖 16B所示之位置後,—非導電性材料之第二注射被傳遞至該 模穴。該第二注射經由該等彈簧負載式心件规a、3_而 導致該框體U)4b之形成、該框體咖及該流場板獅間之 該互鎖接頭的完成、以及該等歧管之形成。在該第二注射 期間,亦完成了該連接裝置3丨〇之形成。 在》亥第—注射完成且一適當之固化期間終止之《吏,該模 具t體地/ 3G4分離’且該多部件流場結構1()2b*該模穴 中/刀離並猎自動控製裝置或人工協助而被移動至一鄰接該 98219.doc -30- 200529490 模穴出口處之集結位置。該模具300之該等滑件及心件被移 至適當之位置處,並將以上述之方式再模製另一多部件流 場結構。以此一方式,將可生產出已模製完成之流場結構 的一連續板片。此板片將經過一捲起作業以生產出流場結 構之一成捲產品。 根據本發明所生產之流場結構的一板片可被捲成一成捲 產品以供使用於一燃料電池組裝作業中。或者,且如圖17 所示,流場結構之諸板片可被直接地進給入一 uc a組裝線 380中’在此情況中可使用兩部模製機器3〇〇&、3〇仳,每一 部均以前述之方式製造單極流場結構之一板片。併合單獨 MEA(MEA板片)之一成捲產品狀燃料電池板片能以一被揭 示於2003年5月28日提出申請且發明名稱為「成捲產品狀燃 料電池製造方法、設備、及由其所生產出之物品」之共同 擁有且共同待審中的美國專利申請第10/446485號案中之 方式予以生產出。 一般而言’一MEA板片320被搬運以便使該MEA板片320 之單獨MEA 320a與來自該第一及第二流場板板片1〇〇u、 1 0〇L之一對流場結構丨〇〇u,、i 〇〇L,相對準。在將該mea 32〇& 包裝於各別對之流場結構100u,、1〇〇L,間後,該產出之UCA 板片330可經由一密封站及/或一捲起站作進一步之處理。 經密封之UCA的一板片330可隨後徑由一單一化程序,以便 從違UC A板片330分離成多個單獨之uc A。 應注意的是各圖中所示及本文中所述之該等UCA形態係 可被貫施以供用於本發明之敘述中之特定裝置的代表。這 982l9.doc 200529490 些裝置僅被供作說明之目的,並無意代表在本發明範圍内 之所有可能形態。例如,一用於生產如前所述之流場結構 的模製程序可指定使用某些UC A之特徵,諸如額外或加強 之密封特徵、密合墊特徵、及/或硬及軟止特徵。相反地, 此一模製程序可提供以移除某些UCA特徵,諸如藉由模製 於該等流場結構之該歧管及/或邊緣部分周圍之材料的取 代使用而移除一分離密合墊或密封特徵。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可憑藉一熱管理能力以實施 各種UCA形態。經由一範例說明,一給定之UCA—態可併 合經整合之熱管理系統。或者,或除此之外,一給定之 UCA可被構形成可以機械方式耦接一可分離之熱管理結 構。許多例示性之UCA熱管理方法已被揭露於先前已引用 之美國專利申請第1〇/295,518及1〇/295,292號案中。 圖18-21說明各種供產生電力之燃料電池系統,其可併合 具有如本文中所述之模製多部件流場結構之燃料電池。如 圖1 8中所示之4燃料電池系統4 〇 〇顯示許多可能系統中之 一者,其中可利用一如本文中之該等實施例所說明的燃料 電池。 該燃料電池系統400包括一燃料處理器4〇4、一電力段 406、及一電力調節器408。包含一燃料重組器之該燃料處 理器4〇4容納一來源燃料,諸如天然氣,並處理該來源燃料 以產生一富氫燃料。該富氫燃料被供應至該電力段4〇6。在 該電力段406内,該富氫燃料被引導至包含在該電力段4〇6 中之該(等)燃料電池堆疊的UCA堆疊内.同時,空氣亦被供 98219.doc -32- 200529490 應至該電力段406,此將提供該(等)燃料電池堆疊之氧氣來 源。 該電力段406之該(等)燃料電池堆疊產生DC電力、可用的 熱及乾淨的水。在一再生系統中,一些或全部之副產熱可 被用以產生蒸汽,其可藉該燃料處理器404而被依次地使用 以執行其各種處理功能。由電力段406所產生之DC電力被 輸送到該電力調節器408,其將DC電力轉換成AC電力以供 後續使用。應了解AC電力轉換並不需包含於提供DC輸出電 力之系統中。 圖19說明一包含一燃料供應單元505、一燃料電池電力段 5 06及一電力調節器508之燃料電池電源供應系統500。該燃 料供應單元505包括一包含氫燃料之貯槽,而該氫燃料被供 應至該燃料電力段506。在該燃料電力段506内,該氫燃料 被連同空氣或氧被引導入包含在該電力段506中之該(等)燃 料電池堆疊的UCA堆疊内。 該燃料電池電源供應系統500之該燃料電力段506產生 DC電力、可用的熱、及乾淨的水。由電力段506所產生之 DC電力可被輸送到該電力調節器508,如果需要,可供轉 換成AC電力。圖19中所示之該燃料電池電源供應系統 500,例如,可被實施作為一固定式或可攜式AC或DC發電 機。 在圖20所說明之實施中,一燃料電池系統600使用由一燃 料電池電源供應系統所產生之電力以提供操作一電腦所需 電力。該燃料電池電源供應系統包括一燃料供應單元605 98219.doc -33- 200529490 及-燃料電池電力段6G6。該燃料供應單元咖 至該燃料電池電力段606。該姝料兩 疋,、虱燃料 成燃村私池電力段606 燃料堆疊產生電力,其被用換 泰 w(寺) ,、慠用以徠作一電腦61〇,諸如一 型、膝上型或掌上型電腦。
在圖2W說明之另一種實施中,來自一燃料電池電源供 應系統义電力被用以操作一汽車71〇。在此一形態中—燃 料供應單元705供應氫燃料至—燃料電池電力段㈣。該燃 料電池電力段706之該(等)燃料堆疊產生電力,其被用以操 作一連接至該汽車71〇之一驅動機構的馬達7〇8上。 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的上列描述已為例示及說明之目的 而提出。該描述無意徹底詳盡或將本發明限定於所揭露之 精確態樣。基於前述之教示,許多修改及變化均是可能的。 應預期的是本發明不應被此詳細說明所限定,而是應以所 附之請求項限定之。 【圖式簡單說明】
圖1A係一燃料電池及其構成各層之示意圖; 圖1B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具有一單極形態之整 體化電池總成; 圖1C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具有一單極/雙極形 態之整體化電池總成; 圖2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模製單極流場結構 之兩侧,該兩側係一流場侧及一冷卻側; 圖3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模製流場結構之該 流場側之各種特徵; 98219.doc -34- 200529490 圖4係一取自圖3中之A汰 一、 徵之分解視圖; 面所示之该流場側之各種特 圖5及6顯示根據本發 框體間之互鎖裝實施例提供於-流場板及-衣夏 < 兩接頭形態; 圖7及8顯示根據本發明 〜—實施例模製於一流場結構之 在封贫合塾之-實施例; 圖9A及9B顯示根據 構之-框體上之-微結構密實施例模製P流場結 圖心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合塾之諸實施例; 胡今播制4 ,、 實施例提供於相鄰流場結構 間之-模製連接裝置之一實施例; 圖10Β顯示圖1 〇 a中阱一、 . 不〈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該 模製連接裝置之特徵; 圖11顯示根據本發明 — ^ 貫施例提供於相鄰流場結構間 之-模製連接裝置之另—實施例; 圖12顯示根據本發明 < —實施例提供於相鄰流場結構間 之-模製連接裝置之再—實施例; θ ’員不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於相鄰流 場結構間之一模製連接裝 蒗置又又一實施例; 圖14Α及14Β顯示根墟太 很蘇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於相鄰流 場結構間之—模製連接裳置之另-實施例; 圖15及16Α 16Β顯不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用於模 製流場結構之一模製裝置· 圖1 7顯示根據本發日Η 一 . < —實施例之一用於模製流場結構 及用於封裝整體化燃料電池總成之—模製裝置; 98219.doc -35· 200529490 圖1 8 - 2 1諸燃料電池系統’而使用本發明之模製多部件泳 場結構之一或多個燃料電池堆疊可被運用於該等系統中。 雖然本發明可修改成各種變化及可替代型式,其細節已 經由圖式中之範例予以顯示且將被予詳細說明。然而,庶 理解的是,此目的並非在於將本發明限制於所示之特定實 施例。相反地,目的在於涵蓋所有落在藉由所附請求項所 界定之本發明範圍内的修改、均等及可替代之型式者。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燃料電池 12 第一流體輸送層 14 陽極 16 電解質薄膜 18 陰極 19 第二流體輸送層
20 UCA 22 PEM 層 24 流體輸送層 25 薄膜電極總成 26 流體輸送層 3 0 陽極 32 陰極 34 第一邊緣密封系統 36 第二邊緣密封系統 4〇 流場板 98219.doc • 36 - 200529490 42 流場板 43 氣流通道 45 冷卻側 47 流場側 25a MEA 25b MEA 52 流場端板 54 流場端板 56 雙極流場板 56a 第一流場表面 56b 第二流場表面 60a 陽極 60b 陽極 61a 薄膜 61b 薄膜 62a 陰極 62b 陰極 50 UCA 100 流場結構 100a 流場結構 100b 流場結構 100c 流場結構 lOOu 第一流場板板片 100L 第二流場板板片
-37- 200529490 100uf 流場結構 100L1 流場結構 102 流場板 104 框體 104a 框體 104b 框體 106 歧管 108 對準裝置 108b 對準柱 108a 對準槽 110 接頭 114 密合墊裝置 116 微結構密封圖案 120a 載體帶 120b 載體帶 124a 載體帶 124b 載體帶 64a FTL 64b FTL 130 反向尖縮孔 66a FTL 66b FTL 132 柱 200 板片 98219.doc -38- 200529490 202 204 206 300 300a 300b 301a 301b 302 304 306a 306b 308a 308b 310 320 330 400 404 406 408 500 505 506 附片 超模具區域 活動鉸鏈 模具 模製機器 模製機器 滑件 滑件 上模具半體 下模具半體 心件 心件 心件 心件 連接裝置 MEA板片 UCA板片 燃料電池系統 燃料處理器 電力段 電力調節器 燃料電池電源供應系統 燃料供應單元 燃料電池電力段 98219.doc -39- 200529490 508 600 605 606 610 320a 705 706 708 710 電力調節器 燃料電池系統 燃料供應單元 燃料電池電力段 電腦 單獨MEA 燃料供應單元 燃料電池電力段 馬達 汽車 98219.doc -40-

Claims (1)

  1. 200529490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使用於一燃料電池總成中之流場結構,其包括: 一模製之流場板,其係由一包括一第一聚合物之導電 性材料所構成; 一模製之框體,其被配置於該流場板之周圍並由一包 括一第二聚合物之非導電性材料所構成,該模製之流場 板及框體界定一單極之流場結構; 複數個歧管,其被形成於該模製框體中;及 一模製之密合墊裝置,其被配置成接近該等歧管之一 外圍處。 2· 一種使用於一燃料電池總成中之流場結構,其包括: 模製之流場板,其係由一包括一第一聚合物之導電 性材料所構成; 一模製之框體,其被配置於該流場板之周圍並由一包 括一第二聚合物之非導電性材料所構成,該模製之流場 板及框體界定一單極之流場結構;及 一模製之連接裝置,其延伸自該框體,該模製連接裝 置被構形成可使該單極流場結構與其他單極流場結構相 搞合以界定該等單極流場結構之一連續板片。 3.如請求項2之結構,其中該框體包括複數個歧管及一被配 置於接近該等歧管之一外圍處的模製密合墊裝置。 4·如請求項2或3之結構,其中該等單極流場結構之該板片 係充分地可彎曲,以便可形成該等單極流場結構之一成 捲產品。 98219.doc 200529490 5. 6· 如請求項1或3之結構,其中該密合墊裝 二聚合物之該非導電性材料所構成。 如請求項1或3之結構,其中該密合墊裝 第三聚合物之非導電性材料所構成,該 於該第二聚合物。 置係由包括該第 置係由一包栝一 第三聚合物不同
    一種形成一流場結構以供使用於一 法,其包括: 燃料電池總成中之方 使用一包括一第-聚合物之導電性材料以模製一流場 板及該流場板中之歧管; 使用-包括一第二聚合物之非導電性材料以模製一框 體於該流場板之周圍;及 模製一密合墊裝置於接近該等歧管之一外圍處。 8· -種形成—流場結構以供使用燃料電池總成中之方 法,其包括: 使用& & 一第一聚合物之導電性材料以模製一流場 板; 使用包括一第二聚合物之非導電性材料以模製一框 體於該流場板之周圍,該模製之流場板及框體界定一單 極之流場結構;及 模t 連接裝置於該單極流場結構與其他許多該單極 流場結構之間,以界定該等單極流場結構之一連續板片。 9·如π求項7或8之方法,其中模製該流場板及模製該框體 之步驟係同時進行的。 10·如請求項7或8之方法,其中: 98219.doc 200529490 模製該流場板及該框體之步驟係於 進行; XJttf 早 之模製機中 模製該流場板之步驟係在一第一模製注射期間進行· 模製該框體之步驟係在一第二模製注射期間進, 模製機器在該第一及第二模製注射期間及該第一及第二 模製注射之間係保持閉合的。 98219.doc
TW093139405A 2003-12-19 2004-12-17 Molded multi-part flow field structure TW200529490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740,985 US20050136317A1 (en) 2003-12-19 2003-12-19 Molded multi-part flow field struc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9490A true TW200529490A (en) 2005-09-01

Family

ID=34678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39405A TW200529490A (en) 2003-12-19 2004-12-17 Molded multi-part flow field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136317A1 (zh)
EP (1) EP1698013A2 (zh)
JP (1) JP2007516581A (zh)
KR (1) KR20060132868A (zh)
CN (1) CN1906000A (zh)
CA (1) CA2550388A1 (zh)
TW (1) TW200529490A (zh)
WO (1) WO2005067087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1155B (zh) * 2006-05-05 2013-10-01 Intelligent Energy Ltd 燃料電池流體分配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22383B2 (ja) * 2004-08-18 2011-02-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水素分離基材
US20070292736A1 (en) * 2006-06-20 2007-12-20 Steigerwalt Eve S Fuel cell separator plat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WO2008054264A1 (en) * 2006-10-31 2008-05-08 Powercell Sweden Ab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uel cells
JP2008235096A (ja) * 2007-03-22 2008-10-02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の製造方法、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およびその搬送システム
TW200935650A (en) * 2008-02-04 2009-08-16 Coretronic Corp Switch valve applied to a cartridge of a fuel cell
TW200947792A (en) * 2008-05-07 2009-11-16 Optodisc Technology Corp Sealing structure of fuel cell
US8168344B2 (en) * 2009-02-20 2012-05-01 Clearedge Power, Inc. Air-cooled thermal management for a fuel cell stack
TWI408843B (zh) 2009-12-24 2013-09-11 Ind Tech Res Inst 燃料電池流場板及其形成方法
CN102130344B (zh) * 2010-01-14 2013-12-18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燃料电池流场板及其形成方法
JP5564623B1 (ja) 2012-04-27 2014-07-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固体高分子電解質型燃料電池、および電解質膜−電極−枠接合体
GB2507735B (en) * 2012-11-07 2020-09-30 Intelligent Energy Ltd Fuel cell components
DE102013009629B4 (de) * 2013-06-10 2019-09-12 Carl Freudenberg Kg Elektrodenmodul und Anordnung mit Elektrodenmodulen
KR101672077B1 (ko) * 2013-08-21 2016-11-04 포항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고체산화물 연료전지에 있어서 단위 셀과 분리판 제작 및 이를 이용한 스택 제작 방법
CA2924834C (en) * 2013-09-23 2021-06-29 Lockheed Martin Advanced Energy Storage, Llc Bipolar plate design with non-conductive picture frame
JP6383203B2 (ja) * 2014-07-25 2018-08-29 Nok株式会社 プレート一体ガスケットの製造方法
JP6970497B2 (ja) * 2016-10-28 2021-11-24 透 北村 無機材料系建造物用の外装塗料を用いた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電気防食用の陽極被膜
GB2565371B (en) 2017-08-11 2020-10-14 Intelligent Energy Ltd Plastic frame assembly and bipolar plate with through-flow fuel feed
US11742496B2 (en) * 2019-07-19 2023-08-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ipolar plate for fuel cell
US11524397B2 (en) 2020-02-05 2022-12-13 Worklife Brands Llc Stapler with moveable strike plate and integrated accessibility features
DE102021132696A1 (de) 2021-12-10 2023-06-15 Carl Freudenberg Kg Einheit
WO2023219648A1 (en) 2022-05-09 2023-11-16 Lockheed Martin Energy, Llc Flow battery with a dynamic fluidic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24478A (en) * 1977-02-07 1978-11-07 Tsien Hsue C Thin sheet apparatus and a fluid flow device
US4352476A (en) * 1980-07-01 1982-10-05 Itw Limited Cable clamps
FR2564249B1 (fr) * 1984-05-11 1986-09-12 Alsthom Atlantique Amenagements aux structures des piles a combustible
US4743518A (en) * 1987-03-04 1988-05-10 International Fuel Cells Corporation Corrosion resistant fuel cell structure
US5514487A (en) * 1994-12-27 1996-05-07 Ballard Power Systems Inc. Edge manifold assembly for an electrochemical fuel cell stack
GB9526577D0 (en) * 1995-12-28 1996-02-28 Nat Power Plc Method for the fabric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US6054228A (en) * 1996-06-06 2000-04-25 Lynntech, Inc. Fuel cell system for low pressure operation
US6146780A (en) * 1997-01-24 2000-11-14 Lynntech, Inc. Bipolar separator plates for electrochemical cell stacks
JPH11297338A (ja) * 1998-04-10 1999-10-29 Nisshinbo Ind Inc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地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223629B1 (en) * 1999-07-13 2018-09-12 Nok Corporation Gasket for fuel cell and method of forming it
US6332899B1 (en) * 1999-07-23 2001-12-25 Ta-Ching Pong Modularized metal-air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6485858B1 (en) * 1999-08-23 2002-11-26 Catalytic Materials Graphite nanofiber catalyst systems for use in fuel cell electrodes
US6319625B1 (en) * 1999-10-29 2001-11-20 George J. Gemberling Graphite plat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AU3434801A (en) * 1999-11-16 2001-05-30 Allen Engineering Company, Inc. Fuel cell bipolar separator plate and current coll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NL1014405C1 (nl) * 2000-02-17 2001-08-20 Nedstack Holding B V Methode voor het vervaardigen Polymeer Elektrolyt Brandstofcellen.
US6511766B1 (en) * 2000-06-08 2003-01-28 Materials And Electrochemical Research (Mer) Corporation Low cost molded plastic fuel cell separator plate with conductive elements
US20020108510A1 (en) * 2001-02-12 2002-08-15 Thielman W. Scott Apparatus for making fuel cell plates
JP2002015763A (ja) * 2000-06-30 2002-01-18 Toshiba Corp 燃料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433239B1 (en) * 2000-07-28 2016-03-30 International Power Systems,Inc. Dc to dc converter an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JP2002141073A (ja) * 2000-10-31 2002-05-17 Nissan Motor Co Ltd 移動体用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6597072B2 (en) * 2001-05-09 2003-07-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a high voltage bus within a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US7094311B2 (en) * 2001-06-01 2006-08-22 Advanced Energy Technology Inc. Assembling bipolar plates
US6780536B2 (en) * 2001-09-17 2004-08-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low field
KR100494402B1 (ko) * 2001-10-16 2005-06-13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고분자 전해질형 연료전지
US6761991B2 (en) * 2001-10-16 2004-07-13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Seals for fuel cells and fuel cell stacks
US6841275B2 (en) * 2001-12-14 2005-01-11 Ballard Power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voltage from a fuel cell system
US6818165B2 (en) * 2002-02-25 2004-11-16 Ballard Power Systems Inc. Method of fabricating fluid flow field plates
DE10216306B4 (de) * 2002-04-14 2008-06-12 Sgl Carbon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Kontaktplatte für eine elektrochemische Zelle sowie deren Verwendungen
US7087339B2 (en) * 2002-05-10 2006-08-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uel cell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with sealing surfaces
US20030219646A1 (en) * 2002-05-23 2003-11-27 Lecostaouec Jean-Francoi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bipolar plates with continuous electrical pathway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1155B (zh) * 2006-05-05 2013-10-01 Intelligent Energy Ltd 燃料電池流體分配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6000A (zh) 2007-01-31
CA2550388A1 (en) 2005-07-21
WO2005067087A3 (en) 2006-09-21
KR20060132868A (ko) 2006-12-22
US20050136317A1 (en) 2005-06-23
WO2005067087A2 (en) 2005-07-21
EP1698013A2 (en) 2006-09-06
JP2007516581A (ja) 2007-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529490A (en) Molded multi-part flow field structure
EP1629559B1 (en) Roll-good fuel cell fabrication processes, equipment, and articles produced from same
US6989214B2 (en) Unitized fuel cell assembly
US8153316B2 (en) Unitized fuel cell assembly and cooling apparatus
JP2008525986A (ja) 燃料電池アセンブリのための現場成形締結
CA2473414A1 (en) Unitized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and process for its preparation
JP5368828B2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用分離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72953A (ja) 燃料電池
JP7226350B2 (ja) 燃料電池セルおよび燃料電池セルの製造方法
US20180131014A1 (en) Composite Material Separation Plate for Fuel Ce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KR20160055550A (ko) 연료전지 분리판
JP2023094638A (ja) シール材の製造方法
JP2006269264A (ja) 固体高分子電解質形燃料電池
JP2010238581A (ja) 燃料電池セルおよび燃料電池とそれら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