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22770A -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22770A
TW200522770A TW93118066A TW93118066A TW200522770A TW 200522770 A TW200522770 A TW 200522770A TW 93118066 A TW93118066 A TW 93118066A TW 93118066 A TW93118066 A TW 93118066A TW 200522770 A TW200522770 A TW 20052277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play
display device
displayed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3118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Isao Tomisawa
Original Assignee
Pione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neer Corp filed Critical Pioneer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522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277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92Change of orientation of the displayed image, e.g. upside-down, mirror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200522770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屬於例如為主動矩陣驅動的電致發光(E L : Electro Luminescence)裝置等的顯示裝置的技術領域。 【先前技術】 以往,提供有各種的顯示裝置。例如,除在投光機前送 入膠片將影像顯示於螢幕上的投影機及具陰極射線的顯示 器等的傳統顯示裝置外,近年來,還提案有液晶顯示裝置、 電漿顯示器及電致發光裝置等。此等顯示裝置係使用於主 要重視顯示裝置本身功能的機器(例如,電視機)。另外, 該顯示裝置還使用於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行動電話、手錶、電腦、攝影機等的電子機 器、或是複印機、傳真機、售票機、自動現金提存機(ATM : Automated-Teller Machine)等等。在此等機器中,該顯示 裝置一般係供用戶介面用。 如上述,設於行動電話之顯示裝置,係用於顯示充電餘 量值、電波狀態、郵件接收狀態、年月日及時刻等等。尤 其是,摺疊式的行動電話的一部分,除在打開該行動電話 的狀態時可讓用戶閱覽的顯示裝置外,還另外具備在該行 動電話的摺疊狀態時通知用戶有關信號進入或郵件接收等 訊息的顯示裝置。上述2個顯示裝置係設於一個框體的表 背面(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 0 0 3 - 1 3 4 2 0 4號公報)。 另外,設於售票機的顯示裝置係用於顯示票的價格、前 往目的地、換乘資訊等。另外,設於售票機的顯示裝置還 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用於受理用 但是,上 具備一個顯 成本也1¾ 。 的情況,需 成為必須。 另外,在 有關操作方 作的時點可 購入高價商 所期待的系 本發明之 可實現小型 t子機器。 【發明内 本發明提 有朝表面側 由朝上述表 述背面側發 的第2面; 述笫1面的 第2狀態的 另外,本 其具有均可 戶的輸入等 述摺疊式行 示裝置的行 尤其是’在 要有背光等 上述售票機 法等的教示 指摘、取消 品或權利等 統與販售人 目的在於, 化及低成本 容】 供一種顯示 及背面側的 面側發出的 出的顯示光 及切換控制 第1狀態與 方式,控制 發明提供一 同時顯示影 所謂觸控面 動電話具備 動電話,其 該顯示裝置 ,因此機器 中,在用戶 或指示。因 或修正該錯 的情況,希 員邊進行交 提供對用戶 化的顯示裝 裝置,其包 兩側發出顯 顯示光顯示 顯示於位於 手段,其以 顯示上述正 上述顯示手 種顯示裝置 像的第1面 板·裝置。 2個顯示裝 機器必然會 為液晶顯不 的大型化及 利用售票機 此,希望有 誤的系統。 望有可讓用 涉邊進行商 而言具有高 置及具備此 含有:顯示 示光的影像 於第1面, 上述苐1面 切換顯示正 規影像於上 段。 ,其包含有 及位於第1 置,因此較 大型化,且 裝置(LCD) 向成本化更 時,不進行 在進行誤操 尤其是,在 戶利用上述 談的系統。 便利性,且 顯示裝置的 手段,其含 形成層,且 同時由朝上 的背面位置 規影像於上 述第2面的 顯示手段, 面的背面位 3 12/發丨丨丨]說明忠(補件)/93-()9/93118066 200522770 笠的第2面。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機器,其包含有:上述顯示裝 置:及操作鍵,其對上述顯示裝置中所顯示的影像内容施 加影響。 【實施方式】 以下,說明有關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第1實施形態。又, 稱第1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為「第1顯示裝置」。 第1顯示裝置具備有:顯示手段,含有朝表面側及背面 側的兩側發出顯示光的影像形成層,由朝上述表面側發出 的顯示光顯示於第1面,同時,由朝上述背面側發出的顯 示光顯示於位於上述第1面的背面位置的第2面;及控制 手段,以切換顯示正規影像於上述第1面的第1狀態與顯 示上述正規影像於上述第2面的第2狀態的方式,控制上 述顯示手段。 根據第1顯示裝置,其動作時,顯示光從影像形成層朝 表背面兩側或表面側或背面側發光。又,影像形成層也可 藉由自發光作用發出顯示光。或是,也可利用外光或光源 發出顯示光。顯示手段係藉由朝表面側發出的顯示光將正 规影像顯示於第1面。該顯示狀態為第1狀態。另外,在 與正規影像的顯示的前後,顯示手段藉由朝背面側發出的 顯示光將正規影像顯示於第2面。該顯示狀態成為第2狀 態‘:, 「正規影像」係指所需的有意義的影像,視者普通看時 所可理解的影像。例如,若正規影像為字元的話,作為表 7 3丨2/#丨丨/]說明K補件)/93-09/93丨丨8066 200522770 褢反轉的字元而無法閒讀的影像不含於正規影像内。相對 於此,「翻轉影像」係指將正規影像表裏反轉的影像。 第1顯示裝置中,係藉由切換控制手段相互切換顯示手 段的第1狀態與第2狀態。因此,第1顯示裝置係在希望 將正規影像顯示於第1面的情況,以第1狀態顯示,在希 望將正規影像顯示於第2面的情況,以第2狀態顯示。因 此,因為將影像顯示於表背兩方向,便無必要如以往般設 1 2個顯示裝置。這是因為相對於習知顯示裝置僅於一方 向顯示影像,第1顯示裝置卻可於表背面同時顯示影像的 緣故。 藉由上述,根據第1顯示裝置,可實現該裝置的小型化、 薄型化及低成本化。 又,在有關上述「正規影像」及「翻轉影像」的定義中, 「正規影像」被定義為有意義的影像,而「翻轉影像」被 定義為無意義的影像。但是,「翻轉影像」並非始終為無意 義的影像,根據影像的内容,「翻轉影像」也可為與正規影 像相同的「有意義」的影像。例如,若為僅由照片、圖形 年主要是由圖案形成的影像’無論是「正規影像」运是「翻 轉影像」,均可於視者產生相同的觀念(例如,三角形無論 從表背面看均視為「三角形」)。另外,若為簡單的字元串, 即使由翻轉狀態來顯示此,其判讀並不一定將變得困難。 凶此在如此之情況的翻轉影像,也可獲得「有意義」的影 ί,卜 在第1顯示裝置之第1態樣中,顯示手段係在第1狀態 3丨2/發叨說叨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邊將正規影像顯示於第1面,邊將該正規影像反轉 顯示於第2面,顯示手段係在第2狀態邊將正規影 於第2面,邊將該正規影像反轉的影像顯示於第1 在該態樣,於影像形成層形成能從表背二方向所 像。因此,於第1面顯示正規影像,於第2面顯示 影像。或是,於第2面顯示正規影像,於第1面顯 的影像。如此般,於任一面顯示正規影像,但於哪 示正規影像,可藉由切換控制手段進行切換。據此, 可適合將透過性的有機EL面板等的透過型顯示裝j 為顯示手段。 又,第1狀態中,藉由邊於第1面顯示正規影像 顯示光不從影像形成層朝向第2面發出或朝向第2 的顯示光,也可不將翻轉的影像顯示於第2面。同 笫2狀態中,藉由邊於第2面顯示正規影像,邊令 不從影像形成層朝向第1面發出或遮蔽朝向第1面 顯示光,也可不將翻轉的影像顯示於第1面。在此 況,正規影像僅顯示於第1及第2面的任一面。 在第1顯示裝置之第2態樣中,影像形成層係形 明基板上,顯示手段之第1面及第2面中的一方, 從影像形成層介由透明基板所發出的顯示光,來顯 影像或翻轉的影像。 根據該態樣,可較佳地顯示正規影像或翻轉的影 又,影像形成層也可為形成於一對透明基板間, 及笫2面的各面,藉由從影像形成層介由任一的透 3 1明說明窗(補件)/()3-〇9/9川8066 的影像 像顯示 面。 見的影 翻轉的 示翻轉 一面顯 例如, [用作 ,邊令 面發出 樣地, 顯示光 發出的 等的情 成於透 係藉由 示正規 像。 第1面 明基板 200522770 所發出的顯示光,來顯示正規影像或翻轉的影像的構成。 更且,也可為將至少部分透過顯示光的遮蔽玻璃、遮蔽板、 透鏡等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光學零件重疊配置於透明基板上 的構成。 以下,說明有關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第2實施形態。稱 笫2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為「第2顯示裝置」。第2顯示裝 咒具備顯示手段,具有均可同時顯示影像的第1面及位於 笫1面的背面位置的第2面。 根據第2顯示裝置,分別位於顯示手段的表背面的第1 而及第2面,可同時進行影像顯示。據此,因為於表背二 方向顯示影像,便無必要如以往般設置2個顯示裝置。這 是因為相對於習知顯示裝置僅於一方向顯示影像,第2顯 示裝置卻可於表背面同時顯示影像的緣故。 藉由上述,根據第2顯示裝置,可實現該裝置的小型化、 薄型化及低成本化。 第2顯示裝置之第1態樣中,第1面及第2面均可同時 視認。 在該態樣中,第1面及第2面均可視認,因此,例如, 包夾第2顯示裝置而相對面的2人中的一人,能見到顯示 於笫1面的影像,同時,另一人能見到顯示於第2面的影 像。以往,例如,為能讓2人同時看見筆記型電腦的畫面, 其中一人取從正面看畫面的姿勢,則另一人必須取從斜方 向窺視畫面的狀態。但是,根據本態樣,2人只要包夾筆 記型電腦而相對面座著的話,即可都以自然的姿勢關影像。 10 3 I 2/發叫說丨則丨?(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在第2顯示裝置之第2態樣中,顯示手段具備透明基板 及配置於該透明基板上的發光層,從發光層發出的光到達 % 1 面及第 2 面。 根據該態樣,可使用玻璃材料作為透明基板者,另外, 可使用光致發電元件作為發光層。然後,如本態樣,若採 用由發光層來顯示影像的顯示手段,即可更佳地實現將影 像顯示於第1面及第2面的構造、或分別與第1面及第2 面對向者觀看顯示於此等各面的相同影像用的構造。 例如,可使用從發光層發出的透過透明基板的光將影像 顯示於第1面,同時,使用與從發光層透過透明基板的光 相反側發出的光將影像顯示於第2面(又,也可於該相反側 具有與上述不同的透明基板等)。根據此構成,在本態樣 中,可更容易達成於第1面及第2面的兩面顯示影像的構 成,進而同時觀看此等影像的構成。該點在使用於「顯示 手段」未具備發光層的液晶顯示裝置的情況,通常因為需 要有背光元件等,因此要實現上述說明之簡單構造較為困 又,上述說明中,將藉由於顯示手段設置「透明基板」 处「發光層」所獲得的優點與液晶顯示裝置比較進行了說 叫,但並非意圖使液晶顯示裝置未含於「顯示手段」内。 亦即,也可使用液晶顯示裝置作為「顯示手段」。該情況, ί列如,利用在液晶顯示裝置的側面設置背光單元,同時, 採用使用適當的光導引的構造,即可將影像顯示於第1面 及第 2面的兩面。 11 3 1 2/丧叫説明書(Μ 件)/93-09/93 118066 200522770 第2態樣中,還可為如下構成,即,透明基板 逍明基板、及與該第1透明基板相對面,藉由第 板隔開指定距離配置的第2透明基板,發光層具 笫1透明基板上的第1發光層、及S己置於第2透 的第2發光層,第1面存在於第1透明基板上, 在於第2透明基板上。 根據如此之構成,例如,可利用從第1發光層 光層分別發出的光來構成第1面及第2面的影像 可更佳地進行第1面及第2面的各影像的顯示。 另外,本態樣中,若在第1發光層的發光亮度 光層的發光亮度之間設有亮度差,可供立體感於 遠明基板及第2透明基板所看見的影像。例如, 有與第1面對向者(第1觀察者),可考慮對某畫 度“ 1 ◦ 0 ” [ % ]的顯示,同時,在第1面及第2面 配該比例(1 0 0 [ % ])的顯示。例如,若進行第1面 1 0 0 [ % ]而第2面為亮度0 [ % ]的顯示,對第1觀察 可看見該畫素存在於第1面。相反,若進行第1 ϋ [ % ]而第2面為亮度1 0 0 [ % ]的顯示,對第1觀察 可看見該畫素存在於第2面。若比較此兩者,前者 供給第1觀察者類似「跳出」的感覺,後者較前 第1觀察者類似「吸入」的感覺。另一方面,若 而為亮度5 0 [ % ]而第2面為亮度5 0 [ % ]的顯示,可 素位於第1面及第2面的中間。 因此,若於每一畫素適宜進行亮度的分S己,即 3 12/# 明説明(補件 V93-09/93118066 具有第1 1透明基 有配置於 明基板上 第2面存 及第2發 。因此, 及第2發 介以第1 假定存在 素進行亮 間進行分 為党度 者而言, 面為亮度 者而言, 較後者, 者,供給 進行第1 看見該畫 可基本表 12 200522770 現何種的立體圖形。 在對第1觀察者而言顯示立體影像的情況,面對第2面 者(第2觀察者)所見的立體影像可為具有其他意味的情 況。例如,對第1觀察者而言的「跳出」圖形,對第2觀 察者而言可視為「吸入」圖形。另外,例如,在顯示如骨 架組織的簡單線框等的立體圖形的情況,可對第1觀察者 及第2觀察者供給同時從其他的觀察面所見的視覺感。 如上述,根據本態樣,可於第1觀察者及第2觀察者顯 示供給不同印象的立體影像。 在具備第1及第2發光層的第2態樣中,在第1面及第 2面上規定有區分為矩陣狀的畫素,於每一畫素規定指定 的亮度,指定的亮度也可以於每一畫素分配為第1發光層 的第1亮度及第2發光層的第2亮度的方式所構成。 根據如此之構成,藉由亮度調制型的立體顯示方式,可 較佳地表現立體圖形。 但是,在具備2個發光層的態樣中,利用隔開適當的距 離的2個顯示畫面,藉由亮度調制型以外的立體顯示方式 可表現立體圖形。 在第2顯示裝置的第3態樣中,顯示於第1面的第1影 像,與顯示於第2面的第2影像不同。在該態樣中,顯示 於第1面的第1影像,最好形成為可對顯示於第2面的第 2影像進行左右或上下反轉的構成。更且,在將第1影像 顯示於第1面時,將從其背面側所見該第1影像的影像直 接顯示於第2面,在將第2影像顯示於第2面時,將從其 13 3丨2/發丨丨丨|說明書(補丨牛)/93-09/93丨18066 200522770 背面側所見該第2影像的影像直接顯示於第1面,第1影 像與第2影像最好具有相互左右或上下反轉的關係,同 時,此等第1影像及第2影像具有相同的内容的構成。 根據該態樣,可對與對應於顯示手段的表背面的第1面 及第2面相對面的2人,分別顯示合適的影像。例如,相 對於顯示於一人所見的第1面的第1影像,顯示於另一人 所見的第2面的第2影像,係翻轉第1影像的影像。因此 在該另一人判讀第2影像時,一般將感覺困難。這在通過 第1面而將第2影像「直接」顯示於第2面的情況,當然 適用。 因此,第1影像及第2影像,最好可左右或上下反轉。 上下或左右「反轉中」,係指下表記載的狀態的意思。 第1面 第2面 狀態I (I 一 1 ) 第1影像=使第2 影像反轉的影像 (I 一 2 ) 翻轉第1影像的影像 狀態Π (Π — 1 ) 翻轉第2影像的影像 (Π — 2) 第2影像=使第1 影像反轉的影像 在[狀態I ]的情況,在第2面顯示翻轉第1影像的影 像、亦即判讀困難的影像(參照[I 一 2 ]欄)。另外,在[狀 態Π ]的情況,在第1面顯示翻轉第2影像的影像、亦即判 讀困難的影像(參照[Π — 1 ]攔)。 該情況,「第1影像」及「第2影像」係「正規影像」、 亦即所需的有意義的影像。例如,若第1影像係包含稱為 「12345」的從左邊順序為「1」至「5」為止的字元串的影 像,則第2影像也是包含稱為「1 2 3 4 5」的從左邊順序為「1」 1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至「5」為止的字元串的影像。更且,第1影像及第2影像 的一方係具有相對另一方的反轉的關係。假定,當以第1 影像位於左邊、第2影像位於右邊的方式假定從「上方」 面向顯示手段的俯視圖時,若根據字元串「1 2 3 4 5」的例子, 進行左側的第.1影像的字元串從該俯視圖的「上面」開始 排列,右側的第2影像的字元串從「下面」開始排列的影 像顯示的關係,即為「反轉」。又,本發明所謂的「不同」, 包含上述情況之第1影像及第2影像間的差異。 又,狀態I及狀態Π暫時不同時實現,第2顯示裝置係 進行某一定期間的狀態為狀態I ,下——定期間的狀態為 狀態Π ,再下——定期間的狀態為狀態I…的控制。 根據本態樣,對包夾顯示手段而相對面的雙方而言,可 顯示具有意義的影像。因此,在第1影像及第2影像為相 同内容的情況,兩者可共同理解影像。 又,在關於上述「第1影像」及「第2影像」的記述中, 說明了第1影像(或第2影像)為有意義的影像,翻轉的影 像為判讀困難的影像的情況。但是,「翻轉影像」並非始終 為無意義的影像,根據影像的内容,「翻轉影像」也可為與 第1影像(或第2影像)相同的「有意義」的影像。例如, 若為僅由照片、圖形等主要是由圖案形成的影像,藉由雙 方的影像均可於視者產生相同的觀念(例如,三角形無論從 表背面看均視為「三角形」)。另外,若為簡單的字元串,即使由 翻轉狀態來顯示此,其判讀並不一定將變得困難。因此在如此之 情況的翻轉影像,也可獲得「有意義」的影像。 1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另外,「不同」、「上下或左右反轉」分別包含將下表所 示的影像顯示於第1面及第2面的情況。但是,為進行此 等影像顯示,第2顯示裝置係具備第1發光層及第2發光 層的態樣,換言之,最好為第1面及第2面可獨立顯示影 像的態樣。 第1面 第2面 「不同」的情況 第1影像=與第2影 像完全個別的影像 第2影像=與第1影 像完全個別的影像 第1面 第2面 單為「反轉」的情 況 第1影像=第2影像 反轉的影像 第2影像=第1影像 反轉的影像 在第2顯示裝置的態樣内之第1影像及第2影像不同的 態樣、或是、左右或上下反轉中的態樣中,第2顯示裝置 還可具備切換第1影像及第2影像的切換控制手段。 根據該構成,可藉由切換控制手段切換相互不同之或左 右或上下反轉中的第1影像及第2影像。 在第1顯示裝置或第2顯示裝置具備切換控制手段的態 様中,切換控制手段還可含有依外部操作或該顯示裝置的 犯定動作進行切換用的影像切換開關。 根據該態樣,可藉由影像切換開關進行第1狀態及第2 狀態間的切換或相互不同之或左右或上下反轉的第1影像 及笫2影像間的切換。「影像切換開關」係指使用由該顯示 贤置的用戶直接操作的各種按鍵.、開關等。 在第1顯示裝置或第2顯示裝置具備切換控制手段的態 樣中,切換控制手段還可含有為了進行第1面或第2面之 影像顯示,利用反轉輸入顯示手段的影像資料進行切換的 16 已/妈叫説丨如:1 ;:( hl]件)/93-()9/931 丨 8()66 200522770 影像資料反轉手段。 根據該態樣,可更為容易進行第1狀態及第2狀態間的 ㈧換、或是、左右或上下反轉的第1影像及第2影像間的 切換。亦即,為進4亍切換,只要反轉輸入顯示裝置的影像 货料即可,因此無須對輸入後的驅動方式進行任何的變更。 另夕卜,顯示手段具有沿著第1面及第2面呈平面排列的 複數影像顯示用信號線;及驅動該複數影像顯示用信號線 的信號線驅動手段,切換控制手段也可利用反轉驅動信號 線驅動手段的複數影像顯示用信號線進行切換。 根據該構成,例如,在藉由排列為矩陣狀的發光層進行 影像顯示的情況,可更為容易進行第1狀態及第2狀態間 的切換、或是、左右或上下反轉的第1影像及第2影像間 的切換。例如,在使用交叉配線的複數掃描線及複數信號 線進行主動矩陣驅動或被動矩陣驅動的情況,若使掃描線 ,¾動電路驅動掃描線的順序反轉ί即可獲得在垂直各彳Tjf描 線延長方向的方向上進行反轉、亦即進行上下反轉的反轉 影像。另外,該情況,若使影像信號線驅動電路驅動影像 信號線的順序反轉,即可獲得在垂直各信號線延長方向的 方向上進行反轉、亦即進行左右反轉的反轉影像。更且, 若使兩驅動電路進行驅動的順序反轉,即可獲得上下且左 右反轉的反轉影像。 亦即,為進行切換,則無須反轉輸入顯示裝置的影像資 料,只要改變輸入後的驅動方式即可。又,利用於輸入的 彩像t料及驅動方式施以變更,便可進行正規影像與反轉 17 糾2增叫說明杏(補件V93-09/93丨丨8066 200522770 影像的切換或第1影像及第2影像間的切換。 在第1顯示裝置或第2顯示裝置的其他態樣中,還具備 收容顯示手段的第1框體及第2框體,該第2框體係以可 相對該第1框體取關閉狀態或打開狀態而可移動地連結於 該第1框體;切換控制手段係依第1框體及第2框體相互 處於打開狀態時及處於關閉狀態時的差異進行切換。 根據該態樣,例如,在第1框體及第2框體從關閉狀態 轉向打開狀態時,或與其相反時,藉由切換控制手段自動 進行第1狀態及第2狀態間的切換、或相互各異之或左右 或上下反轉的第1影像及第2影像間的顯示切換。該情況, 在第1框體及第2框體為處於關閉狀態的摺疊狀態時,若 仴戶與「第1面」相對面的話,當第1框體及第2框體處 於打開狀態時,則該用戶與「第2面」相對面。但是,若 為自動進行切換的話,即使未由用戶進行操作,仍可顯示 對用戶而言有意義的影像。 上述說明之第1顯示裝置及第2顯示裝置,例如,係用 於摺疊式行動電話或筆記型電腦等。 在第1顯示裝置或第2顯示裝置的其他態樣中,顯示手 段還包含光致發電元件顯示裝置。 根據該態樣,可更佳地構成顯示裝置、尤其是包含發光 層的顯示裝置。 E L顯示裝置可為底射(B〇11〇in E丨丨1 i s s i〇η )型也可為頂射 (Τ ο ρ E in i s s i ο η )型,還可為透過(T r a n s p a r e n t )型。底射 (β o t t o⑴E⑴i s s i ο η )型係指例如從有機E L發光層發出的光 18 3丨2/發叫說明沓(補件V93-09/93118066 200522770 被傳送至例如I T 0電極側(即、基板側)的態樣的有機E L 顯示裝置。頂射(Τ ο p E n] i s s i ο η )型係指例如從有機E L發光 層發出的光被傳送至例如陰極側(即、與基板相反側)的態 樣的有機E L顯示裝置。透過(T r a n s p a r e n t )型係指例如從 冇機E L發光層發出的光被同時傳送至例如陰極側或I T〇 電極側的態樣的有機EL顯示裝置。又,EL顯示裝置可為 主動矩陣(A c 1: i v e M a t r i X )型驅動方式,也可為被動矩陣 (Passive M a t r i x)型駆動方式。 本態樣所稱「EL顯示裝置」係指包含有機或無機的EL 顯示裝置。 在第1顯示裝置或第2顯示裝置的其他態樣中,顯示手 段包含觸控面板裝置。 根據本態樣,該顯示裝置不僅可發揮作為對用戶傳遞資 訊的資訊傳遞手段的功能,而且,還有作為從用戶處輸入 f訊的資訊輸入手段的功能。因此,顯示手段可提供給用 戶更為適宜的使用環境等。 又,觸控面板裝置可為靜電電容方式、超音波方式、光 學方式及電阻膜方式等,基本上可採用任何的方式。 本發明之電子機器之一實施形態係具備,上述第1顯示 裝置或第2顯示裝置及控制該顯示裝置的影像顯示用的操 作鍵。 該電子機器,例如可為電視機、電子記事薄、行動電話、 手錶、電腦、攝影機等的電子機器、或是複印機、傳真機、 悠票機、自動現金提存機等等。 19 3丨2/發明説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根據上述說明之第1顯示裝置或第2顯示裝置,可由一 個顯示手段顯示表背面的影像,因此與習知具備2個顯示 手段的技術比較,可將裝置小型化、薄型化及低成本化。 另外,可提高用戶使用時的便利性,其結果可提供對用戶 更具親合性的顯示裝置。 <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實施形態。 (第1實施形態------般的形態) 參照圖1至圖5,說明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第1實施形 態。圖1(a)及圖1(b)為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概 略圖,尤其是,圖1 ( a )顯示第1影像顯示面,圖1 ( b )顯示 第2影像顯示面。圖2 (a )為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 的使用狀態的一例的說明圖,為顯示裝置的剖面圖,同時 岛顯示該顯示裝置對觀察者的配置關係的說明圖,圖2(b) 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第1顯示態樣,圖2 (c)顯示第1實 施形態的第2顯示態樣。圖3為顯示圖2所示圓内部分C 之顯示單元的内部構造的放大剖面圖。圖4為第1實施形 態之顯示裝置具有的驅動電路的方塊圖。圖5為對應圖2 ( a ) 的比較例。 如圖1 ( a )及圖1 ( b )所示,顯示裝置1 0 0係大致長方形 體,具備作為上述顯示手段的顯示單元1 0 1。顯示單元1 0 1 的一面係第1影像顯示面1 1 0,其背面係第2影像顯示面 丨2 0 °顯示單元1 0 1係如圖2 ( a )所示,僅設為一體,並由 設為一體的顯示單元101可顯示其表背面的影像。 20 3丨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顯示單元1 0 1係藉由圖3所示内部構造顯示影像。顯示 單元101具備有機EL發光層111b、基板112b、IT0(Indium T i η Ο X i d e :銦錫氧化物)電極(陽極)1 1 3、透明電極(陰 極)1 1 4、絕緣膜1 1 5、陰極隔壁1 1 6及透明玻璃封裝罐1 1 7。 有機EL發光層Π 1 b未被圖示,其包含有電洞注入層、 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及電子注入層。電洞注 入層係由如C u P c (銅酜腈)形成,電洞傳輸層係由如 NPB(N,N-di(naphthalene-Ι-yl)-N, N-diphenyl-benziden e )形成,發光層係由如A 1 q 3 (三(8 -羥基喳啉)鋁)形成,電 子傳輸層係由如BCP(bathocuproine)形成,電子注入層係 由如LiF(氟化鋰)形成。有機EL發光層111b形成一個晝 素。有機EL發光層1 1 1 b之各個也可為相等大小。 基板1 1 2b係用以保護、支持有機EL發光層1 1 lb者, 例如包含有玻璃基板。也可取代玻璃基板而為包合聚合物 薄膜基板。 I T 0電極1 1 3係具有光透過性的電極。作為陽極電極也 可取代透明的ΙΤ0電極而改使用透明的IZ0(Indium Zinc Oxide:銦鋅氧化物)電極。在圖3所示顯示單元1 0 1的情 況,I T 0電極1 1 3的折射率,最好與基板1 1 2 b的折射率相 等。透明電極1 1 4係如包含I Z 0的具有透過性的陰極。透 明電極114也可為包含ΙΤ0的電極或薄膜狀的金屬電極。 絕緣膜1 1 5係抑制漏電流用者。絕緣膜1 1 5係藉由聚醯 亞胺形成於除形成有有機E L發光層1 1 1 b之位置以外的基 板上。陰極隔壁1 1 6係於陰極形成時為了加工成任意的形 2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狀,形成於除形成有陰極的部分外的絕緣膜1 1 5上。透明 破璃封裝罐117係保護上述構成要素免受外界的影響。除 这明玻璃封裝罐外或取代於此,還可使用透明封裝膜。 顯示單元]0 1係於有機E L發光層1 1 1 b之圖3中的上下 兩側均具有透明I T 0電極1 1 3及透明電極1 1 4,從該有機 K L發光層1 1 1 b發出的光可射至圖3中的上方及下方。因 此,第1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00,如圖1(a)及圖1(b)所 示,可分別於第1影像顯示面1 1 0及第2影像顯示面1 2 0 顯示影像。 在顯示裝置1 0 0的兩面分別設有兩影像切換開關1 1 1及 1 2 1。當按下影像切換開關1 1 1及1 2 1日夺,如後述,將顯示 於第1影像顯示面1 1 0的影像左右反轉的影像,則顯示於 第2影像顯示面1 2 0。如此之影像切換或更為一般的該顯 示單元1 0 1的影像顯示,可利用備有圖4所示的電路系來 货現。 如圖4所示,顯示單元1 0 1具備掃描線2 1及影像信號 線3 1。有機E L發光層1 1 1 b之各者係以對應於如圖4所示 般排列為矩陣狀的掃描線2 1及影像信號線3 1的各交叉點 \’的方式配置(又,圖4中,為避免複雜化,適當將影像顯 示®内的掃描線2 1及影像信號線3 1隔開間隔予以圖示)。 Μ外,I T 0電極1 1 3係電性連接於掃描線2 1,透明電極1 1 4 係電性連接於影像信號線3 1。藉此,若於掃描線2 1及影 陳信號線3 1分別傳送指定信號,便可在對應各交叉點X 配的I 1 0電極1 1 3及透明電極1 1 4之間產生指定的電位 22 3 1 2/¾叫說明f;:(補件)/93-09/93 丨 18066 200522770 差。因此,可於每一該交叉點X施加不同的電壓於有機EL 發光層1 1 1 b。其結果可於每一畫素使發光程度各異。 另一方面,掃描線2 1係連接於掃描線驅動電路2 0,影 像信號線3 1係連接於影像信號線驅動電路3 0。影像信號 線驅動電路30係連接於影像信號生成電路2,影像信號生 成電路2係連接於影像切換開關1 1 1及1 2 1。 藉此,顯示單元1 0 1係依如下的方式顯示影像。顯示對 應某一根掃描線2 1的指定影像用的影像信號,係由影像信 號生成電路2所生成。該影像信號係對應於每一根影像信 號線3 1而生成。例如,若假定該影像信號僅為“ 1 ” 或 “ 0 ” 所表示的極為簡單的例子,則圖5所示影像信號生成 t路2生成 “ 1 0 0 1 1…0 1 ”等的影像信號。該數列的每一位 數對應於每一根影像信號線3 1。藉由將該影像信號介由影 像信號線驅動電路3 0傳送入各影像信號線3 1,同時,將 指定的掃描信號送入某一根掃描線2 1,施加指定的電場給 對應由各影像信號線3 1及該一根掃描線2 1所規定的交叉 點的有機E L發光層1 1 1 b。若針對全掃描線2 1實施上述處 理的話,便顯示一個影像。 影像切換開關1 1 1及1 2 1係依如下進行作用。影像信號 生成電路2係適宜生成上述影像信號,但若按下影像切換 間關1 1 1及1 2 1時,便成為該影像信號反轉之契機。例如, 在影像信號生成電路2生成“ 1 0 0 1 1…0 1 ”等的影像信號 的情況,若按下影像切換開關1 1 1或1 2 1,則影像信號反 轉為“ 1 0…1 1 0 0 1 ” 。如此般,第1影像顯示面1 1 0或第2 23 3 1 2/發叫說叨tiKMi牛)/93-09/93 丨丨 8066 200522770 影像顯示面1 2 0所顯示的影像被反轉。 根據具備上述構成的顯示裝置1 0 0,可獲得以下所述的 各種作用效果。以下,順序說明此作用效果。 第一,第1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 0 0,係可如圖2所示 般使用。亦即,如圖2 ( a )所示,作為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 置1 0 0之使用者的第1觀察者及第2觀察者,係於兩者間 配置該顯示裝置1 0 0,且同時視看此。該情況,第1觀察 者及第2觀察者係分別持與顯示裝置1 0 0之表背面的第1 及第2影像顯示面1 1 0及1 2 0對面的姿勢。 在如此之狀態中,首先,在顯示裝置1 0 0中,成為實現 圖2 (b)或圖1所示的第1顯示態樣之顯示。該情況,在顯 示單元101中,對第1觀察者而言雖有意義,但對第2觀 察者而言則顯示判讀困難的影像(以下,稱為「第1觀察者 用影像」)。在此,該第1觀察者用影像對第2觀察者而言 變得判讀困難之情況,係因為該第1觀察者用影像「直接」 被顯示,亦即,其影像對第2觀察者而言係作為將第1觀 察者用影像翻轉而被觀察者。又,「直接」被顯示的理由係 因為第1實施形態之顯示單元1 0 1採用如圖3所示的構造 的緣故。 在此,在第1實施形態中,在上述情況,係藉由上述第 1觀察者或第2觀察者按下影像切換開關1 1 1或1 2卜可切 換為使上述第1觀察者用影像對第2觀察者而言有意義, 但對第1觀察者而言成為判讀困難的影像(以下,稱為「第 2觀察者用影像」)的顯示。此時,根據影像切換開關1 1 1 2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或1 2 1的按下,如前述,反轉為影像信號生成電路2之影 像信號的對應影像信號線3 1的排列。藉此,上述第2觀察 者用影像被顯示為圖2 ( c )所示者。 如此般,根據第1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 0 0,可對包夾 該顯示裝置100而面對面的2人的觀察者的雙方,顯示有 意義的影像。 而且,根據第1實施形態,不僅可獲得上述作用,而且 因為顯示裝置1 0 1係設為一體,因此不會招致裝置的大型 化、厚型化、成本上升等。這藉由作為比較例所示之圖5 及圖1或圖2等的對照,更為明瞭。圖5中,為了實現與 第1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 0 0相同的功能,而具備有第1 影像顯示面1 1 0 ’及第2影像顯示面1 2 0 ’,但此等第1及第 2影像顯示面1 1 0 ’及1 2 0 ’係分別對應不同的顯示單元1 0 1 A 及1 0 1 B的一面。在如此之構造中,如圖5所示,不僅有必 要設置二個分別獨立的顯示單元1 0 1 A及1 0 1 B,而且必須 準備支持此等顯示單元1 0 1 A及1 0 1 B用的比較大型的殼體 Η,並且該殼體Η —般必須為於顯示單元1 0 1 A及1 0 1 B之間 形成為可確保適當的間隔(在顯示單元1 0 1 A及1 0 1 B為顯示 裝置的情況,還有於該間隔内設置未圖示的背光單元的情 況)。因此,該顯示裝置幾乎必定將設為大型化、厚型化、 成本上升。但是,第1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 0 0如已述及 之說明可知,並不會產生上述問題點,可極佳地實現顯示 裝置的小型化、薄型化及成本降低。 又,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為使影像反轉,藉由使在影 2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佟信號生成電路2中所生成的影像信號的排列反轉,但本 發明也可利用此外的方法。例如,於圖4所示影像信號線 驅動電路3 0,使對應各影像信號線3 1的方式設置掌管傳 送影像信號給各影像信號線3 1的時序用的取樣開關(未圖 示),為使影像反轉,可利用改變此等取樣開關之0N.0FF 的順序。另夕卜,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驅動掃描線2 1用的 掃描線驅動電路2 0,僅設於圖中單側,但也可將此設於兩 側。 1 $ 2實施形態-可顯示立體影像的形態) 參照圖6及圖7,說明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第2實施形 態。圖6為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顯示單元的内部構造的放 大剖面圖。另外,圖7 ( a )為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 的使用狀態的一例的說明圖,為顯示裝置的刹面圖,同時 岛顯示該顯示.裝置對觀察者的配置關係的說明圖,圖7(b) 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顯示狀態。又,以下的說明中,關於 第2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省略或簡化與第1實施形態相 同的部分等的說明。另外,在以下參照之圖面中,對與構 成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的要素實質相同的要素,使用 相同的元件符號。 笫2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2 0 0的外觀與第1實施形態之 顯示裝置1 0 0相同。亦即,顯示裝置1 0 0係與圖1所示顯 示裝罝100相同,為大致長方形體,具備顯示單元201。 笫2實施形態之顯示單元201具有圖6所示内部構造。 顯示單元201具有前畫面lib及後畫面12b。前畫面lib 26 3 丨 2/¾明說Μ_;:(Η丨丨件V93-09/93118066 200522770 具備有機E L發光層1 1 1 b、基板1 12 b、I Τ 0電極(陽極)1 1 3、 这明電極(陰極)1 1 4、絕緣膜1 1 5、陰極隔壁1 1 6及透明玻 瑀封裝罐1 1 7。另外,後畫面1 2 b具備有機E L發光層1 2 1 b、 基板1 2 2 b、IT〇電極(陽極)1 2 3、透明電極(陰極)1 2 4、絕 綠膜1 2 5、陰極隔壁1 2 6及透明玻璃封裝罐1 2 7。構成前畫 而1 ] b的各要素係與圖3所示個要素實質完全相同。另外, 構成前畫面1 2 b的各要素也與圖3所示個要素實質完全相 同。 但是,第2實施形態之顯示單元2 0 1,其前畫面1 1 b及 後畫面1 2 b係以不同的基板1 1 2 b及1 2 2 b 為基本所構成, 同時,此等基板1 1 2 b及1 2 2 b係配置為使未設有各要素的 而對向(換言之,為背對背)。該情況,以前晝面1 1 b之有 機E L發光層1 1 1 b的排列與後畫面1 2 b之有機E L發光層 丨2 1 b的排列相互一致的方式,亦即以畫素單位使前畫面 1 1 b及後畫面1 2 b重疊的方式重疊兩基板。另外,在此等 基板1 1 2 b及1 2 2 b之間設有隔片2 1。因此,在基板1 1 2 b 及1 2 2 b之間形成與該隔片2 1之高度大致一致的間隔的間 隙E。又,該間隙E内例如僅封閉有空氣。 根據具有上述構造的顯示單元2 0 1,首先,在前畫面1 1 b 侧形成,除射出來自機E L發光層1 1 1 b發出的光外,還射 出來自構成後畫面1 2 b之有機E L發光層1 2 1 b發出的光。 β —方面,在後畫面1 2 b側也形成,除射出來自機E L發光 松1 2 1 b發出的光外,還射出來自構成前畫面1 1 b之有機 ία發光層1 ] 1 b發出的光。如此般,第2實施形態之顯示 27 3丨2/發丨刃說明崔:(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單元2 0 1中,如圖7所示,可進行第1影像顯示面2 1 0及 笫2影像顯示面220各自之影像顯示。 然後,第2實施形態中,若於依有機E L發光層1 1 1 b的 發光亮度及依有機E L發光層1 2 1 b的發光亮度之間設置差 値,便可對通過基板1 1 2 b及1 2 2 b所見到的影像賦予立體 感。具體而言,例如,如圖7所示,作為與第1影像顯示 而2 ] 0對向之第1遊戲者的存在,可考慮進行有關某每一 t素的亮度為 “ 1 0 0 ” [ % ]的顯示,同時,在第1影像顯示 面2 1 0及第2影像顯示面2 2 0之間進行分配該比例的顯 示。例如,若進行在第1影像顯示面2 1 0中亮度為1 0 0 [ % ]、 第2影像顯示面2 2 0中亮度為0 [ % ]的顯示,則該畫素係對 第1遊戲者而言存在於第1影像顯示面2 1 0而所能視見, 相反,若進行在第1影像顯示面2 1 0中亮度為0 [ % ]、第2 影像顯示面2 2 0中亮度為1 0 0 [ % ]的顯示,則該晝素係對第 1遊戲者而言存在於第2影像顯示面2 2 0而所能視見。若 比較該兩者,將前者較後者形成朝向第1遊戲者的方向的 所謂「跳出」的感覺供給第1遊戲者,將後者較前者形成 所謂「拉入」的感覺供給第1遊戲者。另一方面,若進行 關於某畫素之第1影像顯示面210中亮度為50[%]、第2 影像顯示面2 2 0中亮度為5 0 [ % ]的顯示,則該畫素係存在 於第1影像顯示面2 1 0及第2影像顯示面2 2 0之中間位置 而所能視見。 根據上述,若針對各畫素適宜進行如上述的亮度分配, 在本態樣中,基本可表現為任意的立體圖形。 28 3 1 2/發丨 說叫·(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藉由如上述的原理可知,對第1遊戲者而言,在顯示某 立體圖像的情況,即使在該立體圖像被面對第2影像顯示 而2 2 0之第1遊戲者所觀察的情況,仍可為具有一定意義 的情況。例如,可實現視為對第1遊戲者而言為「跳出」 的圖形,對第2遊戲者而言為「拉入」的圖形。 若利用如此之原理,如圖7所示,可使用該顯示裝置2 0 0 坑遊戲。圖7顯示第1及第2遊戲者使用顯示裝置200玩 所謂「堆積木遊戲」的樣子。圖7中,第1及第2遊戲者 藉由按下設於顯示裝置2 0 0的堆積木開關2 1 1及2 2 1 (此等 堆積木開關2 1 1及2 2 1雖未圖示,作為對應第1影像顯示 而2 1 0及第2影像顯示面2 2 0之各面,分別所設的2歹ij 3 Η-的各獨立的鍵(較佳為1 2各鍵)者),將晝面上的積木朝 對方的方向漸漸堆積。例如,當第2遊戲者按下第1列且 笫]行(從第2遊戲者處看稱為「第1列且第1行」)的堆 稍木開關2 2 1日夺,在該按下之過程中,影像上對應的第1 列且第1行的條塊22Β,係朝著第1遊戲者不斷堆積(參照 圆7 ( b )之右方)。此時,從作為對方側的第1遊戲者側, 笫1列且「第3行」的條塊21 B,則朝著自身的方向不斷 椎積(參照圖7 ( b )之左方)。 於是,根據第2實施形態,上述條塊2 2 B及條塊2 1 B不 斷堆積的狀況,被表現為極富真實感之立體像。亦即,成 為由第2遊戲者視為條塊22B朝遠處飛去,而由第2遊戲 者視為條塊21B不斷接近的感覺。 川A便一提,圖7中,在如前述的規則的基礎之下,隨每 29 3 丨 2/砖叫說IU]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次朝自身的方向堆積的積木數越過指定的階段,還顯示順 序亮燈的信號2 3 (從各自的左側順序點亮時,亮燈數越多 越視顯示自己處於劣勢的地位)。如上述的信號2 3,例如, 也可設定為分別依有機E L發光層1 1 1 b及有機E L發光層 12 ] b的發光亮度各為5 0 [ % ]。 如上述,根據第2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2 0 0,第1及第 2靓察者可顯示供給不同印象的立體影像,在種種的區域 可提供適合迄今為止沒有的特異用法的顯示裝置。具體而 言,可認為對如已說明的遊戲及其他的娛樂用途的利用非 常有效。 當然,還可廣泛應用於如此之利用方法以外的用法。例 如,根據情況,還可考慮對第1觀察者及第2觀察者提供 從不同的觀察面同時觀察同一立體圖形的所謂視覺感等。 具體而言,若顯示如圖8所示的僅為骨架的極簡單的線框 等,即可實現上述視覺感。又,同圖中,顯示製成三角錐 形的線框。該圖8中,若由(a )所示第1影像顯示面顯示為 較點P1靠近面前,較面F 1位於深處日夺,則在(b )所示第2 影像顯示面中,相反地顯示為較點P1位於更深,而較面 F 1位於靠近面前處。於是,第1觀察者及第2觀察者可獲 得同時從別的觀察面觀察相同的立體圖形的視覺感。 又,在採用第2實施形態的使用態樣的情況,如第1實 施形態說明的影像切換開關並不一定必要,但也可設置此 搆成。 (第3實施形態-具備觸控面板裝置的形態) 3 丨 2/#丨丨)]說叨|;:(補件)/93-09/93 1 丨 8066 30 200522770 參照圖9及圖1 0,說明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第3實施形 態。圖9為顯示第3實施形態之顯示單元的内部構造的放 大剖面圖。圖1 0 ( a )為顯示第3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使 川狀態的一例的說明圖,為顯示裝置的剖面圖,同時為顯 示該顯示裝置對觀察者的配置關係的說明圖,圖1 0 ( b )及 圆1 0 ( c )表示顯示狀態。又,以下的說明中,關於第3實 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省略或簡化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部 分等的說明。另夕卜,在以下參照之圖面中,對與構成第1 货施形態之顯示裝置的要素實質相同的要素,使用相同的 元件符號。 第3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300的外觀與第1實施形態之 顯示裝置1 0 0相同。亦即,顯示裝置3 0 0係與圖1所示顯 示裝置1 0 0相同,為大致長方形體,具備顯示單元3 0 1。 第3實施形態之顯示單元3 0 1具有圖9所示内部構造。 顯示單元301具有基本上與第1實施形態之顯示單元101 相同的要素,且具有相同的内部構造。因此,根據顯示單 元3 0 ],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可將影像顯示於第1影像 顯示而310及第2影像顯示面320。 但是,在第3實施形態中,尤其在具有觸控面板裝置上 具有特徵。觸控面板裝置5 0 0具有發光元件5 1 1、受光元 件5 1 2及反射鏡5 2 0。從發光元件5 1 1發出的紅外線光的 光,於透明玻璃封裝罐1 1 7之上沿圖中右方向行進,由反 射鏡5 2 0反射後到達受光元件5 1 2。發光元件5 1 1、受光元 件5 1 2及反射鏡5 2 0係作為一組沿朝圖中縱深方向複數排 31 3 12/發叨說叨社;:(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列。又,雖未在圖9中顯示,但在與規定在發光元件51 1 及受光元件5 1 2與反射鏡5 2 0之間的光行進路(參照圖9 中箭頭)垂直的方向,也另外設置用以形成光行進路的發光 元件、受光元件及反射鏡。因此,若俯視透明玻璃封裝罐 1 1 7時,便於相互垂直的方向形成複數的光行進路。 藉由如此之構成,若用戶以手指觸碰透明玻璃封裝罐 1 1 7表面上的某指定處所時,藉由該手指便遮蔽該處所之 光的行進,由於未完成相符之受光元件5 1 2之光檢測,因 此可知道該處所的具體位置。該具體的位置,如前述,藉 由於相互垂直的方向設置發光元件、受光元件及反射鏡的 組合,即可獲得作為二維元座標系上的值。 若使用如此之附觸控面板裝置5 0 0之顯示裝置3 0 0,便 可實現如圖1 0所示的使用方法。圖1 0顯示購票客及業務 員使用顯示裝置300購入票的場面。圖10中,購票客係通 過以手指觸碰第1影像顯示面3 1 0上的適當處所,實施作 為顯示單元3 0 1所組入的觸控面板裝置5 0 0進行作動,藉 由檢測該處所的具體座標,顯示新的菜單晝面或依情況發 出故障訊息等的接下的適當處理(未圖示)。 第3實施形態中,藉由如此之附觸控面板裝置5 0 0之顯 示裝置3 0 0,可獲得如下的優點。亦即,根據該顯示裝置 3 0 0,如圖1 0 ( b )所示,於第2影像顯示面3 2 0顯示從購票 客看為具有意義的影像,而對業務員而言為判讀困難的影 像。但是在此即使稱為判讀困難,業務員仍可確認購票客 的手指觸碰到晝面上的哪一部分。因此,業務員在口頭上 3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確認了購票客的意思的基礎上,讓該購票客在晝面上進行操作, 使該購票客具有優先權而進行購票的一連串的作業,同時,若在 晝面操作(手指觸碰位置)發生錯誤的情況,業務員還可適當指出。 如此般,第3實施形態中,顯示裝置3 0 0具備第1影像 顯示面3 1 0及第2影像顯示面3 2 0,藉此,如圖1 0所示的 業務員等可邊確認顧客的操作邊展開商談。更為詳細而 言,第3實施形態中,圖1 0中所稱的「業務員」及較「購 票客」一般的顧客,係包夾透過性顯示單元3 0 1而呈面對 狀,因此形成可相互確認若從業務員處看顧客觸碰至晝面 上的哪一部分或若由顧客看業務員觸碰至晝面上的哪一部 分的狀態。因此,可向顧客提示較圖1 〇 ( b)更為複雜的畫 面,在顧客未能立即決定應如何操作的情況,首先,業務 員(設定該業務員為熟悉上述複雜晝面之内容者)以自己的 手指示範顧客應觸示的畫面上的部分,顧客從顯示單元 3 0 1的背面確認此之後,即依業務員的指示作動觸控面板 裝置5 0 0 (亦即,以手指觸碰晝面上的指定部分),業務員 即可運用從顯示單元3 0 1的背面確認該顧客的操作的功 能。如此,根據第3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3 0 0,便可提供 對用戶更具親合性的顯示裝置。 又,上述說明中係以媾票為例,但根據如此之第3實施 形態之顯示裝置3 0 0,其可應用於各式各樣的場面。尤其 是在說明購入較為高價的商品、權利等場面、或較為複雜 的商品構成等時,利用該顯示裝置3 0 0相當有效。即使為 該情況,因為業務員可確認顧客的操作展開或其誤動作 3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等,因此可作為一種極為有效的商談工具。 另外,上述說明中記載有,在圖1 0之第2影像顯示面 320顯示「從購票客看為具有意義的影像,而對業務員而 言為判讀困難的影像」,在此所稱「困難」係指程度的問題。 亦即,圖1 0 ( b )之右方的第2影像顯示面3 2 0的字元串, 與同圖左側的第1影像顯示面3 1 0比較,確實可稱為是判 讀困難者,但並不意味「不可能」判讀。同圖之例子中即 使有翻轉,仍可為寧稱其較為「容易」判讀的例子。如此 般,即使在第1影像顯示面顯示有影像,而在第2影像顯 示面顯示有影像被翻轉的影像的情況,上述被翻轉的影像 仍並不一定為無意義的影像或不可判讀的影像。這是因為 若為如圖1 0 ( b )的簡單的字元串,該被翻轉的第2影像顯 示面的影像還是有意義的影像。 只是,關於此,注意第1及第2影像顯示面31 ◦及3 2 0 同時成為觀察對象的事實,最好針對應顯示的影像内容事 前下工夫以便盡量不產生問題。例如,作為影像的内容, 若不是使用字元串而是使用顏色或圖形的話,即使翻轉的 字元串的判讀困難,圖1 0 ( a )的業務員仍可對顧客提供請 桉下「黃色四角」的鍵等的說明。該情況,該黃色四角的 鍵對業務員及顧客的雙方而言係相等的黃色四角的鍵(亦 即,任意一方均可完全相同了解該顯示的意思)。另外,即 使使用字元串,只要顯示如圖1 0 ( c )所示的内容的影像、 即包含正規及反轉的字元Φ的雙方的影像,業務員及顧客 的變方便可不難判讀該字元串。 34 川2/發明說明·(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又,以上所述之情況,係針對本實施形態之各實施例全 部,基本上適用的情形。 除此之外,上述第3實施形態中,作為觸控面板裝置5 0 0 係採用所謂光學式者,但是本發明當然並不侷限於此。除 此之外,還可採用例如、靜電電容、超音波方式或電阻膜 方式等,基本上可採用任何的方式。 除此之外,上述第3實施形態中,觸控面板裝置5 0 0係 僅設於第1影像顯示面3 1 0側,但是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 種形態。觸控面板裝置還可設於第1及第2影像顯示面的 雙方,也可依情況僅設於第1或第2影像顯示面的局部。 (笫4實施形態-應用於行動電話的形態) 參照圖1 1,說明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第4實施形態。圖 1 1 ( a )〜圖1 1 ( d )為顯示將本發明之顯示裝置應用於行動 屯話的情況的概要圖。又,以下的說明中,關於弟4貫施 形態的顯示裝置,省略或簡化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部分 等的說明。 如圖1 1所示,顯示裝置4 0 0係組入行動電話6 0 0的一 部分。更為詳細而言,行動電話6 0 0係由第1框體6 1 0及 具備按鍵6 2 1的第2框體6 2 0所構成,第1框體6 1 0及第 2枢體6 2 0係介由鉸鏈6 0 5如圖中箭頭所示般連結為轉動 自如。藉此,若將第1框體6 1 0作為中心,則可取第2框 體6 2 0相對該第1框體6 1 0為本發明中稱為「閉合狀態」 的一例的摺疊狀態(參照圖1 1 ( c )或圖1 1 ( d ))或打開狀態 (參照圖1 1 ( a )或圖1 1 ( b ))。此外,此等第1框體6 1 0及第 35 3 丨 2,與丨明Ιΐ:(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2框體6 2 0中,顯示裝置4 0 0係設於第1框體6 1 0側。 該顯示裝置4 0 0基本上具備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顯示 裝置1 0 0相同的構成。亦即,該顯示裝置4 0 0係配置為所 謂嵌入第1框體61 0的狀態,其一面為第1影像顯示面 410,其另一面為第2影像顯示面420,任一顯示面均可顯 示影像。另外,該行動電話6 0 0的用戶還可辨認此等第1 影像顯示面4 1 0及第2影像顯示面4 2 0的任一者。 另外,雖未圖示,第4實施形態之行動電話6 0 0中,根 據第1框體6 1 0及第2框體6 2 0處於相互打開狀態時及摺 疊狀態時的差異,設置相互左右使第1影像顯示面4 1 0上 的影像及第2影像顯示面4 2 0上的影像反轉的影像反轉手 段。該影像反轉手段相當於第1實施形態之圖1、圖2及 圖4中之影像切換開關1 1 1及1 2 1,但在本第4實施形態 中,其特徵為不需要如影像切換開關1 1 1及1 2 1般的依用 戶的直接操作,而是藉由自動檢測第1框體6 1 0及第2框 體6 2 0是處於打開狀態還是處於摺疊狀態,來進行影像的 反轉。 根據具有上述構造的行動電話6 0 0,可獲得如下的作用 效果。首先,在第1框體61 0及第2框體6 2 0處於打開狀 態時,在顯示裝置4 0 0中,進行圖1 1 ( a )及圖1 1 ( b )所示的 影像顯示。該打開狀態相當於行動電話6 0 0的平常操作 時,在設有按鍵6 2 1的操作面、亦即在第1影像顯示面4 1 0 顯示正規影像的必要性高,但在其背面、亦即在第2影像 顯示面6 2 0即使顯示判讀困難影像亦不會產生特別的問 3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題。藉此,進行圖1 1 ( a )及圖1 1 ( b )所示的影像顯示。另一 方面,在第1框體6 1 0及第2框體6 2 0處於摺疊狀態時, 在顯示裝置4 0 0中,在進行圖1 1 ( c )所示的影像顯示、亦 即在第2影像顯示面4 2 0,進行使圖11 ( b )所示的影像左右 反轉的影像顯示,亦即在第2影像顯示面4 2 0進行正規的 影像顯示。如此之影像顯示,第1框體6 1 0及第2框體6 2 0 係在從圖1 1 ( a )及圖1 1 ( b )所示的打開狀態轉為摺疊狀態 時,藉由上述影像反轉手段來自動進行。又,在第1框體 6 1 0及第2框體6 2 0處於摺疊狀態時,在上述圖1 1 ( b)中, 係假定在將鉸鏈6 0 5設於下側的狀態下使用,但也可與此 相反,在將鉸鏈6 0 5設於上側的狀態下使用。該情況,如 圖1 1 ( d )所示,從圖1 1 ( b )看也可於第2影像顯示面4 2 0 顯示上下左右均反轉的影像。 如此般,根據第4實施形態,行動電話6 0 0的用戶不要求多餘 的操作,另外即使如此也可將適宜的資訊傳送給該用戶。 又,上述第4實施形態中,雖影像切換自動進行,但本 發明並不限於此種形態。亦即,在行動電話中可具備相當 於第1實施形態說明之影像切換開關1 1 1及1 2 1的操作手 段,根據此,藉由用戶操作該操作手段,可進行影像切換。 另外,在昨今的行動電話中,所謂「附相機行動電話」者 也出現。該情況,上述顯示裝置4 0 0可用作為該相機的取 景器。另外,在將顯示裝置400用作為選景器的情況,形 成可由進行平常攝影的情況(攝影處於與使用者對面的位 置的被攝體的情況)及將本身作為攝影對象的情況(將使用 3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者本身作為被攝體的情況)進行影像切換的構成較為便 利。此時,若設置如上述的操作手段,藉由用戶的手動可 進行影像的切換,可充分享受作為取景器的功能。 另外,作為行動電話的具體形態,不只是有圖1 1所示 的類型,還提案圖1 2至圖1 4所示的種種類型。圖1 2之行 動電話6 0 0,係將圖1 1之行動電話6 0 0作為基本之同時(亦 即,摺疊狀態及打開狀態可與圖1 1 ( a )至圖1 1 ( d )相同實 現),還具有鉸鏈6 5 0及6 5 1、暫定為鉸鏈6 5 1的構成特徵, 可為如同圖箭頭T所示將第1框體61 0相對第2框體6 2 0 作相對旋轉的方式。另外,在該圖1 2中,圖示在行動電話 6 0 0 ’設有相機透鏡6 8 0的情況,該行動電話6 0 0 ’成為上述 所謂「附相機行動電話」的一種。該情況,如已作說明, 顯示裝置400可作為該相機的取景器,因此直接適用於上 述事項。 或是,圖13之行動電話800與圖11之行動電話600不 同,其特徵為具有鉸鏈805之構成,第1框體810及具備 按鍵8 2 1的第2框體8 2 0係相對地以該鉸鏈8 0 5為中心, 形成如彈簧刀的旋轉方式(從圖13(a)經由同圖(b)朝同 圖(c )或其相反)。在如此之方式中,例如,從圖1 3 ( c )朝 圖1 3 ( d )或朝其相反的影像切換時,可運用本實施形態之 顯示裝置4 0 0的特性。另外,雖未圖示,在圖1 3 ( a )的背 面與圖1 1 ( b)相同,顯示判讀困難的影像,但也可依情況 將該背面作為前面以顯示正規影像。 或是,圖14之行動電話900與圖11之行動電話600不 3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同,不具鉸鏈,第1框體91 0相對具備按鍵9 21的第2框 體9 2 0形成為相對滑行的方式(從圖1 4 ( a )經由同圖(b )朝 同圖(c )或其相反)。在如此之方式中,例如,使圖1 4 ( c ) 及其上下反轉而進行圖示之圖1 4 ( d )間的影像切換時,可 運用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4 0 0的特性。另外,雖未圖示, 在圖1 4 ( a )的背面與圖1 1 ( b )相同,顯示判讀困難的影像, 但也可依情況將該背面作為前面以顯示正規影像。 又,圖1 4 ( c )及(d )所示狀態,嚴密地講較難稱為「摺疊 狀態」,但可稱為相當於本發明所謂之「閉合狀態」。同樣 地,圖1 4 ( a )所示狀態也可稱為相當於本發明所謂之「打 開狀態」。 如此般,可具有成為各種方式行動電話600’、800及 900,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基本上可應用於任一方式的行動電 話。 (第5實施形態-應用於電腦的形態) 參照圖1 5,說明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第5實施形態。圖 1 5 ( a )〜圖1 5 ( c )為顯示將本發明之顯示裝置應用於筆記 型電腦的情況的概要圖。又,以下的說明中,關於第5實 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省略或簡化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部 分等的說明。 如圖1 5所示,顯示裝置5 0 0係組入筆記型電腦7 0 0的 一部分。更為詳細而言,筆記型電腦7 0 0係由第1框體7 1 0 及具備為圖示的鍵盤的第2框體7 2 0所構成,第1框體7 1 0 及第2框體7 2 0係介由鉸鏈7 0 5如圖中箭頭所示般連結為 3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轉動自如。藉此,若將第1框體7 1 0作為中心,則可取第 2框體7 2 0相對該第1框體7 1 0成為摺疊狀態(未圖示)或 打開狀態(參照圖1 5 )。此外,此等第1框體71 0及第2框 體720中,顯示裝置5 0 0係設於第1框體710側。 該顯示裝置5 0 0基本上具備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顯示 裝置1 0 0相同的構成。亦即,該顯示裝置5 0 0係S己置為所 謂嵌入第1框體7 1 0的狀態,其一面為第1影像顯示面 •5 ] 0,其另一面為第2影像顯示面5 2 0,任一顯示面均可顯 示影像。另夕卜,該筆記型電腦7 0 0的用戶還可辨認此等第 1影像顯示面5 1 0及第2影像顯示面5 2 0的任一者。 另夕卜,第5實施形態之電月留7 0 0中,相當於第1實施形 態之圖1、圖2及圖4中之影像切換開關111及121的影 像切換鍵7 0 1係設於第2框體7 2 0。 根據具有上述構造的筆記型電腦7 0 0,可獲得如下的作 用效果。首先,在第1框體7 1 0及第2框體7 2 0處於打開 狀態時,在顯示裝置5 0 0中,進行圖1 5 ( a )及圖1 5 ( b )所示 的影像顯示。在該狀態下,在設有鍵盤的操作面、亦即第 1影像顯示面5 1 0顯示正規影像,但在其背面、亦即在第2 影像顯示面5 2 0則顯示判讀困難影像。另一方面,在該狀 態下,當按下影像切換鍵7 0 1時,在圖1 5 ( c )所示的影像 顯示、亦即第2影像顯示面520中,進行使圖15(b)所示 的影像左右反轉的影像顯示,亦即在第2影像顯示面5 2 0 進行正規的影像顯示。藉由如此之影像顯示,對與該筆記 型t腦7 0 0的鍵盤操作面不對向者,也可傳遞正確的資 40 3 12/發丨U]說明截補件)/93-〇9/93118066 200522770 訊。另外,該情況,若使用滑鼠游標(未圖示)進行影像内 容的說明,可進一步促進與鍵盤操作面不對向者之對影像 的理解。又,滑鼠游標可藉由與鍵盤操作面對向者以及與 鍵盤操作面不對向者來操作。另外,該滑鼠游標本身通常 表示為箭頭圖形等,因此無論是對與鍵盤操作面對向者還 是對與鍵盤操作面不對向者而言,均不產生判讀困難的情 況。 如此般,根據第5實施形態,可獲得與上述第1實施形 態之顯示裝置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 又,在本第5實施形態之筆記型電腦7 0 0中,還可設置 上述第4實施形態說明之「影像切換手段」。亦即,自動檢 測筆記型電腦7 0 0之第1框體7 1 0及第2框體7 2 0處於打 開狀態或處於摺疊狀態之任一狀態,依此也可一併具有類 似反轉影像的結構。另外,與此相關連,作為影像反轉的 契機,例如,在完成依面對鍵盤操作面者的鍵盤操作或滑 鼠操作等的時點,可自動進行影像的反轉。 又,作為執行影像反轉的方法,不限於參照上述圖4說 明的方法。亦即,與前述的影像反轉的契機也相關連,影 像的反轉也可在搭載於上述筆記型電腦700的文書軟體· 影像描繪軟體等的軟體上(也就是說,在更接近用戶側)進 行。若採用使用如此之軟體的影像反轉方法,即可進行柔 軟性極為豐富的影像反轉。例如,可伴隨著鍵盤的操作將 正規影像及反轉影像同時展開於晝面上等,或僅使影像的 一部分反轉等,此等均可隨程式或通過使用者在軟體上的 4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551 200522770 任意設定而可簡單實現。圖1 6中,顯示有第1視窗 及第2視窗552,鍵盤操作者在第1視窗551上輸入 串,當此被確定時,便在第2視窗5 5 2顯示將該字π 轉的字元串的例子(圖中顯示,「消費」已確定,「極;I 美德?)在輸入中未確定)。又,如此之情況,基本上璉 本實施形態之各實施例全部,但如第5實施形態,才 形態之顯示裝置在應用於原本以搭載各種的軟體為前 電腦的情況,更為適用。 又,上述說明中,說明了將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分別 於第4實施形態中的行動電話6 0 0、第5實施形態中 記型電腦7 0 0的例子,但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當然還可 於其他各種的電子機器。例如,除電子記事薄、手錄 筆記型電腦、具備CCD(Charge-CoupledDevice)相機 攝影裝置(以下,稱為「可攜帶的攝影機」)等外,還 於複印裝置及傳真裝置等的影像形成裝置、自動現金 機(ATM : Automated-Teller Machine)、及信號機等: 其中,尤其是可攜帶的攝影機,已知現狀使用顯示 作為其取景器,且該取景器至該顯示裝置,係藉由一 殊的機械構成可轉動地連結於該可攜帶的攝影機本體 用於確認例如對為攝影對象的對方進行如何的錄影等 用。而且,若將本發明之顯示裝置應用於上述取景器 顯示裝置具有均可顯示影像的或視認可能的第1影像 面及第2影像顯示面,因此不具備上述特殊機械的構 可發揮如上述的作用效果。另外,該情況,若於可攜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字元 串反 」(: 用於 實施 提的 應用 之筆 應用 、非 等的 適用 提存 拳。 裝置 種特 〇這 的利 ,該 顯示 成, 帶的 42 200522770 攝影機具備相當於第1實施形態中說明的影像切換手段 ]1 ]及1 1 2,藉由用戶操作該操作手段,即可在進行平常攝 影的情況及將本身作為攝影對象的情況進行影像的切換 等。 以上,本發明並非侷限於上述實施形態或實施例,其由 中請專利範圍及說明書全體所讀取的發明實質内容或在不 違反技術思想的範圍内可適宜變更,伴隨此變更的顯示裝 置及電子機器也包含在本發明的技術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圖1 ( a )及圖1 ( b )為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顯示 裝置的概略圖,尤其是,圖1 ( a)顯示第1影像顯示面,圖 1 ( b )顯示第2影像顯示面。 圖2 ( a )為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使用狀態的一 例的說明圖,為顯示裝置的剖面圖,同時為顯示該顯示裝 置對觀察者的配置關係的說明圖,圖2(b)顯示第1實施形 態的第1顯示態樣,圖2(c)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第2顯 示態樣。 圆3為顯示圖2所示圓内部分C之顯示單元的内部構造 的放大剖面圖。 圖4為第1貫施形也之顯不裝置具有的驅動電路的方塊 圆。 圆5為對應圖2 ( a )的比較例。 圓6為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顯示單元的内部構造的放大 剖面圖。 43 3丨2/發叫說丨:[]補(補件)/93-09/93 118066 200522770 圖7 ( a )為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使用狀態的一 例的說明圖,為顯示裝置的剖面圖,同日夺為顯示該顯示裝 置對觀察者的配置關係的說明圖,圖7 ( b )顯示第2實施形 態的顯示狀態。 圖8 ( a )及圖8 ( b )為顯示立體圖形的顯示例的說明圖。 圖9為顯示第3實施形態之顯示單元的内部構造的放大 剖面圖。 圖1 0 ( a )為顯示第3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使用狀態的 一例的說明圖,為顯示裝置的剖面圖,同時為顯示該顯示 裝置對觀察者的配置關係的說明圖,圖1 0 ( b )及圖1 0 ( c ) 表示顯示狀態。 圖1 1 ( a )〜圖1 1 ( d )為顯示將本發明之顯示裝置應用於 行動電話的情況的概要圖。 圖1 2為顯示與圖1 1不同形態之行動電話的第1具體例 的概要圖。 圖1 3 ( a )〜圖1 3 ( d )為顯示與圖1 1不同形態之行動電話 的第2具體例的概要圖。 圆1 4 ( a )〜圖1 4 ( d )為顯示與圖1 1不同形態之行動電話 的笫3具體例的概要圖。 圖1 5 ( a )〜圖1 5 ( c )為顯示將本發明之顯示裝置應用於 筆記型電腦的情況的概要圖。 圖1 6 ( a )及圖1 6 ( b )為顯示由軟體實現字元串的反轉的 情況的一例的說明圖。 (元件符號說明) 44 3丨2/發明說明截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Η 殼 體 2 影 像 信 號 生 成 電 路 lib 前 晝 面 12b 後 晝 面 20 掃 描 線 驅 動 電 路 21 掃 描 線 21B 條 塊 22B 條 塊 23 信 號 30 影 像 信 號 線 驅 動 電路 31 影 像 信 號 線 100 顯 示 裝 置 10 1 顯 示 單 元 1 0 1 A 顯 示 單 元 1 0 1 B 顯 示 單 元 110 第 1 影 像 顯 示 面 110’ 第 1 影 像 顯 示 面 111 影 像 切 換 開 關 1 1 lb 有機EL發光層 1 1 2 b 基板 113 ITO電極(陽極) 1 1 4 透明電極(陰極) 115 絕緣膜 116 陰極隔壁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1 ] 7 透 明 玻 璃 封 裝 罐 1 2 0 第 2 影 像 顯 示 面 1 2(Γ 第 2 影 像 顯 示 面 12 1 影 像 切 換 開 關 12 1b 有 機 E L發光層 122 b 基 板 1 2 3 I TO 電: 極丨 〔陽 極 ) 1 2 4 透 明 電 極 (陰相 〇 1 25 絕 緣 膜 1 26 陰 極 隔 壁 1 27 透 明 玻 璃 封 裝 罐 200 顯 示 裝 置 2 0 1 顯 示 單 元 2 1 0 第 1 影 像 顯 示 面 2 11 堆 積 木 開 關 220 第 2 影 像 顯 示 面 2 2 1 堆 積 木 開 關 300 顯 示 裝 置 30 1 顯 示 單 元 3 10 第 1 影 像 顯 示 面 320 第 2 影 像 顯 示 面 ‘1 ϋ 0 顯 示 裝 置 4 10 第 1 影 像 顯 示 面 .12 0 第 2 影 像 顯 示 面 312/發明說叨 ft;:(補件)/93-09/931180(36 200522770 5 0 0 觸控面板裝置(顯示裝置) 5 10 第1影像顯示面 51 1 發光元件 512 受光元件 5 2 0 反射鏡 5 2 0 第2影像顯示面 551 第1視窗 5 5 2 第2視窗 6 0 0 行動電話 6 0 0’ 行動電話 61 0 第1框體 6 0 5 较鏈 6 2 0 第2框體 621 按鍵 6 5 0 鉸鏈 65 1 鉸鏈 6 8 0 相機透鏡 7 0 0 筆記型電腦 70 1 影像切換鍵 7 0 5 鉸鏈 710 第1框體 7 2 0 第2框體‘ 8 0 0 行動電話 8 0 5 鉸鏈 4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8 10 第 1 框 體 820 第 2 框 體 821 按 鍵 900 行 動 電 話 9 10 第 1 框 體 920 第 2 框 體 921 按 鍵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〇66

Claims (1)

  1. 200522770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徵為具備: 顯示手段,其含有朝表面側及背面側的兩側發出顯示光 的影像形成層,且由朝上述表面側發出的顯示光顯示於第 1面,同時由朝上述背面側發出的顯示光顯示於位於上述 第1面的背面位置的第2面;及 切換控制手段,其以切換顯示正規影像於上述第1面的 第1狀態與顯示上述正規影像於上述第2面的第2狀態的 方式,控制上述顯示手段。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 顯示手段係於上述第1狀態中,於上述第1面顯示上 述正規影像,同時於上述第 2面顯示將該正規影像翻 轉的影像,而於上述第 2狀態中,於上述第 2面顯示 上述正規影像,同時於上述第1面顯示將該正規影像 翻轉的影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 影像形成層係形成於透明基板上; 上述顯示手段的上述第1面及上述第2面中一面,係藉 由從上述影像形成層介由上述透明基板所發出的顯示光, 顯示上述正規影像或上述反轉的影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 中上述切換控制手段係包含有影像切換手段,其依據外部 操作或該顯示裝置的指定動作,用以切換上述第1狀態及 上述第2狀態。 4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 屮,上述切換控制手段係包含有影像資料反轉手段,其使 顯示影像於上述第1面或上述第2面用的影像資料反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上述顯示手段具有:複數條影像顯示用信號線,其沿上 述第1面及上述第2面呈平面排列;及 信號線驅動手段,其驅動該複數條影像顯示用的信號 踩 , 上述切換控制手段係藉由反轉上述信號線驅動手段所 驅動的上述複數條影像顯示用的信號線之順序來切換。 7 . —種顯示裝置,其特徵為具備顯示手段,其具有均可 同時顯示影像的第1面及處於該第1面的背面的第2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上述顯示手段具有透明基板及配置於該透明基板上的 發光層; 從上述發光層所發出的光係到達上述第1面及上述第2 面〇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上述透明基板具有第1透明基板,及配置為與該第1透 明基板對面且從上述第1透明基板隔開指定距離的第2透 明基板; 上述發光層具有配置於上述第1透明基板上的第1發光 層,及配置於上述第2透明基板上的第2發光層; 上述第1面係存在於上述第1透明基板上,上述第2面 50 川 2/發 Mjj 說明書(補件)/93-09/93 118066 200522770 係存在於上述第2透明基板上。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在上述第1面及上述第2面上規定有區分為矩陣狀的畫 素; 於上述每一畫素決定指定的亮度; 上述指定的亮度係於上述每一畫素分配成上述第1發光 層的第1發光亮度及上述第2發光層的第2發光亮度。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1 0項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顯示於上述第1面之第1影像,與顯示於上述第2 面之第2影像不同。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1 1項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顯示於上述第1面之第1影像,係相對於顯示於上 述第2面之第2影像呈左右或上下反轉。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1 1項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 於上述第1面顯示第1影像時,於上述第2面顯示從背 面侧看到該第1影像之影像; 於上述第2面顯示第2影像時,於上述第1面顯示從背 而惻看到該第2影像之影像; 上述第1影像與上述第2影像内容之相同内容,且相互 呈左右或上下反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至1 3項中任一項之顯示裝 咒,其更具備切換上述第1影像與上述第2影像的切換控 制手段。 51 3 j 2/發叨說明ftf⑽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1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切 換控制手段包含影像切換開關,其依據外部操作或該顯示 裝置的指定動作,用以切換上述第1影像與上述第2影像。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或1 5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上述切換控制手段包含,影像資料反轉手段,其使顯示影 像於上述第1面或上述第2面用的影像資料反轉。 1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上述顯示手段具有: 複數條影像顯示用的信號線,其沿上述第1面及上述第 2面呈平面排列;及 信號線驅動手段,其驅動該複數條影像顯示用的信號 線; 上述切換控制手段係藉由反轉上述信號線驅動手段所 驅動的上述複數條影像顯示用的信號線之順序來切換。 1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 7項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 其更具備: 收容上述顯示手段的第1框體;及 第2框體,其可相對該第1框體形成為閉合狀態或打開 狀態,可移動地連結於該第1框體; 上述切換控制手段係依據上述第1框體及上述第2框體 的打開狀態或閉合狀態來進行切換。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 8項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上述顯示手段包含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2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 9項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 5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3-09/93118066 200522770 其中,上述顯示手段包含觸控面板裝置。 21. —種電子機器,其特徵為包含有: 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0項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及 操作鍵,其對上述顯示裝置中所顯示的影像内容施加影 響。
    53 3 12/發丨丨/1說叨_:⑽件)/93-09/9川8066
TW93118066A 2003-06-23 2004-06-23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200522770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78426 2003-06-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2770A true TW200522770A (en) 2005-07-01

Family

ID=33534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3118066A TW200522770A (en) 2003-06-23 2004-06-23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04114272A1 (zh)
TW (1) TW200522770A (zh)
WO (1) WO20041142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11224A (ja) * 2005-04-28 2006-11-09 Nec Saitama Ltd 折り畳み型携帯電話機
JP2009086024A (ja) * 2007-09-27 2009-04-23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097057B2 (ja) * 2008-08-29 2012-12-12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表示装置
JP2012074752A (ja) * 2012-01-18 2012-04-12 Oki Data Corp 表示装置
JP2021082733A (ja) * 2019-11-20 2021-05-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2692A (ja) * 1984-11-20 1986-06-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イスプレイ端末装置
JPH086522A (ja) * 1994-06-24 1996-01-12 Funai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332392A (ja) * 2000-05-19 2001-11-30 Sony Corp 両面発光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両面発光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1356714A (ja) * 2000-06-12 2001-12-26 Alpine Electronics Inc 表示装置
JP4013493B2 (ja) * 2001-03-27 2007-11-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3015795A (ja) * 2001-07-04 2003-01-17 Minolta Co Ltd 情報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114272A1 (ja) 2004-12-29
JPWO2004114272A1 (ja) 200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0218B2 (e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U2018100896B4 (en) Maximizing the size of a wide-screen movie on a mobile device with a front camera
CN209056269U (zh) 终端屏幕、屏幕结构及终端
CN102682742B (zh) 透明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RU237974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канирующего дисплея
US20050041009A1 (en) Display system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 including the display system
CN102682740B (zh) 透明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JP2018156088A (ja) 電子機器
CN102763055A (zh) 透明电子设备
JP2002372929A (ja) 両面表示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電子機器
TW200844809A (en) Display apparatus
KR100660807B1 (ko) 모바일단말기를 이용한 프로젝터어셈블리
KR101152508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TW200522770A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500060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按鍵圖標的切換方法
JP2002189533A (ja) 携帯型の電子機器
JP6931114B2 (ja) 電子機器
CN102682663B (zh) 透明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JP2021179638A (ja) 電子機器
Donelan 2011 SID display of the year award winners
TW200521943A (en)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Kaszycki RESIZING LCDs FOR CUSTOM AP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