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11175A - Magnetoresistive sens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density of magnetic particles in a fluid - Google Patents

Magnetoresistive sens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density of magnetic particles in a flui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11175A
TW200411175A TW091137683A TW91137683A TW200411175A TW 200411175 A TW200411175 A TW 200411175A TW 091137683 A TW091137683 A TW 091137683A TW 91137683 A TW91137683 A TW 91137683A TW 200411175 A TW200411175 A TW 20041117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sensing device
surface area
patent application
magnetic fiel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37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290225B (en
Inventor
Menno Willem Jose Prins
Reinder Coehoorn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TW200411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1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90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9022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12Measuring magnetic properties of articles or specimens of solids or flu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2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 G01R33/06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using 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G01R33/09Magnetoresistive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25/00Nanomagnetism, e.g. magnetoimpedance, 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or tunneling magnetoresista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7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N27/7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of fluids
    • G01N27/745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of fluids for detecting magnetic beads used in biochemical assay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2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 G01R33/06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using 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G01R33/09Magnetoresistive devices
    • G01R33/093Magnetoresistive devices using multilayer structures, e.g.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sens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12Measuring magnetic properties of articles or specimens of solids or fluids
    • G01R33/1269Measuring magnetic properties of articles or specimens of solids or fluids of molecules labeled with magnetic bea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agnetic Means (AREA)
  •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AREA)

Description

200411175 ⑴ 玖、發明說明 (#明說明應敘明ϊ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先前技術、内容、實施方式及圖式簡單說明) 技術領域 _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磁電阻感應裝置。, 本發明還係關於一種用以決定包含該磁電阻感應裝置的 一流體中磁性質點之密度的系統。 本發明又係關於一種用以決定使用該磁電阻感應裝置的 一流體中磁性質點之密度的方法。 φ 先前技術
Chemla寻人在PNAS雜諸(97卷第26號,2000年12月19曰) 上發表的文章「用於同類免疫測定之超靈敏磁性生物感應 ^ (Ultrasensitive magnetic biosensor for homogeneous immunoassay)」中說明一種基於SQUID的超磁性質點感應 益。該SQUID偵測由於表面一井中基板區域中存在的磁性毫 微質點而引起的磁通量。該文章舉例說明配置在該井中的一
Mylar⑧薄片,其中質點附著其上以固定不動。施加一平面 内磁場以引起磁性毫微質點之磁矩。接著關閉該磁場。根據 · N0el機制,附著之毫微質點磁偶極子的隨後鬆弛產生一幾秒 鐘的可測量時脈相依性場,其係垂直於該固定區域平面。該 場係由靠近該固定區域的一 SQUID探針偵測。 根據Brownian運動,在該整個液體中的亳微質點可自由 旋轉。在Chemla等人研究的系統中,該旋轉引起的磁場鬆 弛比固定質點的鬆弛要快許多。因&,在該SQmD感應器 中由該流體中此等非固定質點產生的總磁通量幾乎立即減 為零。 200411175 。亥所知1置的-個缺點係該squid只在低溫下操作。對-4 SQUID關於該固定區域的精確定位相當困難,並且由於 薄基板的要求,基板的選擇受到限制。 違所知裝置的主要缺點係··由於關閉該磁場後該整個流 體中磁性毫微質點的迅速鬆弛,決定該流體中磁性質點之 體積濃度係不T能。對於精確決定生物分子或分子碎片(其 又稱為目‘」)的役度存在一普遍需要。因此,以高精度 決定作為一目標之磁性標誌的磁性質點密度係相當必要。 獲得一種決定流體中磁性質點之體積密度的精確系統與方 法將有普遍意義。 引進微陣列或生物晶片係革新了脫氧核糖核酸 (desoxyribonucleic acid ; DMA)、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 ;RNA)以及蛋白質的分析。其應用範例有:人類基因分析 (例如在醫院中或由個別醫生或護士進行)、細菌篩選、生物 學及藥理學研究。現今使用多種類型的測試來分析少量的 生物分子或分子碎片,例如結合測試(binding assay)、競爭 測試(competitive assay)、頂替測試(displacement assay)、 夾心測試(sandwich assay)或擴散測試(diffusion assay)。在 生化測試中的挑戰在於:流體樣本中需要決定的目標分子 濃度低(例如 fmol.l·1)而不同之背景材料濃度高(例如 mmol.l-1)。目標可以是縮氨酸(peptide)、諸如肌紅蛋白 (myoglobine)的荷爾蒙生物標諸、蛋白質、核酸、諸如膽固 醇的類固醇、酶、抗原、半抗原或麻藥。背景材料或矩陣 可以是尿液、血液或血清。其他重要測試有細胞計算、生 (3) 200411175
物凝結以及生物活動。 標誌改善一目標的偵測限制 色珠、螢光化學群組、酶、光 。標誌的範例有光學標誌、 學條碼或磁性標誌。 因此’以高精度決定流體中作為一目標之磁性標钱的磁 性質點之體積密度係相當必要。 發明内容
,本發明的-個目的係提供_種本文序言段中提及之系命 類型’該系統可以決定流體中磁性質點的體積密度。 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系統的本發明目的之實現在於該磁屬 阻感應裝置包括-基板,其具有一用以支援流體的分層與 構’該分層結構具有在一第一層中的一第一表面區域和名 另一第二層中的一第二表面區域,以及用以偵測該流體中 至少一磁性質點之磁場的一磁電阻元件,該磁電阻元件夺 位於5亥第一與第二表面區域之間一過渡附近並且至少面詞 一表面區域。該流體包含一液體或一氣體。
該磁電阻感應裝置偵測磁性質點的淨磁矩。該流體中和 ;亥刀層結構上的磁性質點具有—磁矩m。磁矩係與—磁場到 準,並垂直施加於該磁電阻感應裝置。若該基板係平面, 由於在該整個流體中無規律散佈的亳微質點,該基板中該 磁電阻元件平面中的淨磁場將相互抵消而平均為零。然而 :由於該過渡,存在一邊緣磁場。該第一和第二表面區域 的平面未必係彼此平行。它們可彼此形成一角度。其表面 也未必係平坦表面。該過渡可以具有一傾斜輪廓。彼此鄰 近的過渡可形成一波狀表面,從而該第一表面區域和第二 (4) 200411175 表面區域可以係非常小。 1 一般而言,該磁電阻元件中的平面内磁場可以藉整合獲 仔。僅為說明之目的,決定該體積密度的運算式係由該第 :至該第二表面區域的一階梯過渡表示。由於該表面的階 梯形結構,從該磁電阻感應裝置至該第一纟面區域的距離 七係與其至該第:表面區域的距離^不同。在該磁電阻感應 元件平面中存在-淨磁場,並且其剛好在該第一和第二層 表面之間的邊緣之下。
Hx 2π Ν\η χ 其中Ν係該流體中磁性f點的體積密度,❿係每個質點的雙 極嘩矩,其中χ係與該階梯邊緣垂直的平面内方向。該正 方向係從距離為旬之區域至距離為心之區域的方向。 忒磁電阻感應裝置將該磁場轉換成一電阻值。由於該磁 電阻裝置的磁場所對應的電阻係眾所周知,可從該電阻值 計算該體積密度。 為杈正之目的,應測量不存在磁性質點之流體中的磁場 所對應的電阻。該磁電阻感應裝置可基於(例如)GMR、丁MR 或AMR效應。該磁電阻感應裝置包含一薄膜分層結構,其 最好係具有對應磁場曲線(尤其是對於小型磁場)的一線性 電阻並具有一可忽略磁滯。 有 面 在該磁電阻感應裝置上該第一和第二表面區域表面若 一貫貝上的垂直巴起’在該磁電阻感應元件與該第一表 區域之間最好存在一重疊。 -9 - 200411175
(5) 由該第一與第二表面區域之間的該過渡上的磁性質點產 生的該淨磁場係最強。尤其是在該第—與第二層之間存在 -急劇過渡的情形巾’該磁電阻感應裝置中的平面内磁場 係一第一階近似值。
Hx(x)« -
ζ (2)
其中x係關於該過渡中心定義的距離,其係垂直於該階梯 邊緣方向亚平行於該第_表面。當該磁電阻感應裝置靠近 過渡並與該第-表面相距甚近時,要偵測的該磁場係最強 該第-與該第二表面區域之間的該過渡最好具有一階梯 狀輪廓。等式(2)係此情形的一第一階近似值。
—-般而t,在該結構化表面存在的磁性質點還有一表面 密度。在該第一表面上磁性毫微質點的表面密度係^表 示,而在該第二表面上磁性毫微質點的表面密度係由^表 不。包含具有毫微質點標諸元件之流體中 體積密度係由N表示。對於沿著正ζ方向的-質:^ 面階梯下的平面内磁場的第一階近似值為:
Hx« 2π d' (3) 其中m係該質點的磁矩。通常,質點表面密度的範圍是在 平方微米的零到1〇3至1〇4質點之間。 磁電阻感應裝置的 二表面,則可從該 不 如下所述,該體積密度可從若干不同 同輪出信號結合來計算。 若該第一表面的表面密度不同於該第 -10-
⑹ 表面(其至少具有深度dl和t之不同組合的三個結構) 表面密度和體積密度。每個表面結構具有一相同磁電 =應裝置,存在於同_平面中,並相對於每個階梯處於 回二山由於階梯的不同高度,來自感應裝置的三種不 :二唬使件後得磁1生質點之表面密度和濃度成為可能 。在έ玄第一和繁-主± 禾一表面之表面密度相等的特殊情形中,可 從-結構化表面(其至少具有深度M〇d2之不同結合的二個 結構)決定該表面和體積密度。 /在、Ό °測5式、競爭測試或頂替測試中,在該第一表面區 或上般存在一捸針區域。附著於該探針區域的係結合位 置。 Ό & ^ "式中,磁性質點與形成磁性標諸的一目標轉合 °玄磁性私誌目標藉著Brownian運動在整個流體中擴散。 小質點擴散較快,並比大質點更快到達結合位置。該磁性 標誌目標在該結合位置被結合。 在競爭測試中,在該流體中存在要決定其濃度的目標和 磁性標誌目標。該二種類爭相結合以捕獲分子。在豐度和 結合動力(擴散、結合效率)上的差別決定了此等種類與捕獲 分子的相對結合。在結合位置存在磁性標誌目標的越多, 則在測试體積中存在的目標就越少。 在頂替測試中,磁性標誌目標係在結合位置結合。在 體積中的目標擴散至結合位置並取代磁性標諸目標分子 。在該流體中的目標濃度越大,則偵測出的磁性標誌目 標越少。 -11- 200411175 發爾__ 1 j Ο)所給㈣’要決定磁性質的體積密度,就 而一在層一和層二表面上磁性質點的表面密度影響。 置,其勹2阻感應裝置具有一惠斯登電橋配 八包含位於該基板上的磁電阻元件,則可改善偵測精 〇 X第一半電橋可位於一第一表面區域與一第二表面 區域之間的—筮_、证、办> 弟一匕渡之下,而另一半電橋可位於表面區 V之間一不同的第二過渡之下,使得在施加外部場時二感 應器的電阻變化係不同。 二使用成對的第一和第二磁電阻感應裝置或成組的第一 和^ 一磁電阻感應裝置,則可進一步改善偵測精確性,其 母對裝置與一過渡相聯並相鄰,該第一和第二磁電阻裝 的輸出傳送至偵測在施加外部場時磁電阻感應裝置電阻 變化的構件。 在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分層結構係由複數個位置彼 匕平行的凹槽形成。對應於場曲線的磁電阻感應元件材料 之電阻的第一近似值係該施加場之χ成分的一線性函數。此 等7〇件係存在於該基板中,並且實質上係帶狀並沿著凹槽 邊、咏居中。凹槽邊緣之間的距離大於帶狀磁電阻元件的寬 度0 在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分層結構也係由複數個位 置彼此平行的凹槽形成。然而,此例中對應於場曲線的磁 電阻感應元件材料之電阻的第一近似值係該施加場之χ成 分的一對稱函數。其只對該場之χ成分的絕對值敏感,而對 野"ίσ ^虎不破感。此寺元件係存在於該基板中,並且在χ方 -12- 200411175 ⑻ βϊβ 向的尺寸可比凹槽之間邊緣間的距離大許多。在此情形中 ^於Μ件的凹槽之精確位置不再十分重要。或者,若 讀磁電阻70件的尺寸相當於凹槽邊緣之間的距離或更小 ’:帶狀感應器元件係沿著凹槽邊緣居中。 k樣,可以在短時間内分析大量不同分子或平行分子碎 片的v里刀子。-個生物晶片可容納或更多的不同分 卞片々又期望在今後十年内,由於使用生物晶片而可 $為可用之資訊的有效性將迅速增長,其係由於諸如人類 二土因工私(Human Gen〇me叫邮)以及在基因和蛋白質功 能方面之後繼研究的結果。 若需要分析大量目標種類(例如來自-流體測試樣本的 目標種類),則可堆疊具有凹槽的基板以形成—三維通道陣 列。這就提供一非常簡潔㈣測系統。尤其是在彼此堆疊 之基板中進行資料處理時。 電Μ應裝置_磁電阻變化的構件最好包括一積 « 21。在基板中可輕易製造一積體電路。尤其在該基板 ,、”導體時,可使用傳統技術獲得諸如M0SFET、雙極 電晶體、二極體、風# ga > M 1 ^ 先予裝置之類的電子裝置,或諸如溫度 2應器、離子感應電極、壓力感應器1度感應器、流體 感應Μ電流感應器或電壓感應器之類的多種感應器。 本1¾月的另個目的係提供—種可以決定測試樣本流體 中體積密度的系統。 、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系統的本發明目的之實現在於使用一 、電阻感應裝置’其包括一具有用以支援流體之分層結構 200411175 的基板,該分層結構具有在一第一層的一第一表面區域和、 在另一第二層的一第二表面區域,以及用以偵測該流體中 至乂磁性質點之磁場的一磁電阻元件,該磁電阻元件係 · 、人幕與第一表面區域之間一過渡附近並且至少面對 《 表面區域,以及用以偵測磁電阻感應裝置一磁電阻變化 的-電路,該電路係存在於該基板t。 5亥電路可包括一差動比較器電路。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係提供-種可以決定測試樣本流H · 中體積密度的方法。 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系統的本發明目的之實現在於使用一 磁包阻感應裝置’其包括一具有用以支援流體之分層結構 的基板,該分層結構具有在一第一層的一第一表面區域和 在另一第二層的一第二表面區土或,以及用以谓測該流體中 至少-磁性質點之磁場的一磁電阻元件,該磁電阻元件係 位於„亥第一與第二表面區域之間一過渡附近並且至少面冑 一表面區域,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在該分層結構上的包含磁性質點的一流體 鲁 - 施加一磁場 -施加該磁場同時,感應該磁電阻感應元件 -比較來自該磁電阻感應裝置的輸出信號與在零施加 ‘ 場取得的—參考信號,從而決定磁性質點的體積密度。 磁I·生質點的體積密度係藉著施加一垂直磁場時該磁電阻 錢裝置,電阻變化而得出,而該電阻之改變係在該感應 β以-不4感應電流操作時施加該磁場而導致該裝置電壓 -14- 200411175
差異改變之後。 一般需要獨立決定在表面上和在整體中的質點密度。其 可藉著結合同一晶片上或同一裝置中整合的若干感應器之 測量而獲得,此等感應器具有不同表面結構,例如具有不 同值的di和df接著可結合來自一感應器陣列的資料以得出 σ!、(j2*N的精確值。 若該磁電阻感應元件的寬度比距離dl和d2小很多,則可 使用等式(3)用於此目的。但一般不會出現此種情形,因為 該感應元件的寬度可與距離以和心係相同大小。因此,所 得出的等式只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原理。 -右表面密度相等σ丨=〜,而(l/dM/d2) = (1/d3-1/d4) 且d2/dl不等於d4/d3,則體積密度N與對應於一第一表面結 構的一第一磁電阻感應元件與對應於一第二表面結構的一 第二磁電阻感應元件之間的電阻差成比例,該第二表面結 構具有-第三和第四表面層。距離们和㈣該第二感應元 件分別與該第三和第四表面的距離。 -若表面密度不相等:σι=/σ2,則需要—第三感應。 例如侧5等於d2/dl,但d6不等於dl,d5不等於们。從感應 疋件感應器dl/d2與d5鳩之間的電阻值之差得出(σι/(Π_ 〇2/d2),從而可修正以/们感應器的測量之磁場。 從以下舉例說明本發明原理的詳細說明及附圖,可瞭解 根據本發明之裝置的此等和其他特色和優點。此說明只是 用於舉例之目的,並非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15· 200411175
實施方式 圖1的磁電阻感應裝置包括一基板(1),其具有一分層結 構(2)用以支援一流體(3)。該分層結構具有在一第一層中的 第一表面區域(4)和在另一第二層中的一第二表面區域 (5)’以及一磁電阻元件(6)用以偵測流體(3)中至少一磁性質 點(7)的磁場。該磁電阻元件(6)係位於該第一與第二表面區 域之間一過渡(8)附近,並且面對表面區域(4、5)之至少一 表面區域。 該流體包括一目標分子種類或一抗原。 任何可具有磁性標誌的生物分子都可能用於此應用。 回 ’磁電阻(magneto-resistive ; MR)感應器元件的寬 度1 〇和長度1丨比要測量其存在和濃度的磁性毫微質點的直 徑大很多。 微質點的直徑可以在(例如)1至25〇奈米之間,其在3 至1〇〇奈米之間較佳,而在1〇至6〇奈米之間最佳。該類小質 點的擴散速度相當快。感應器元件的長寬尺寸至少比毫微 貝直ix·(例如1微米X1微米)大1〇倍,或最好大倍或更多 。感應器元件也可以有其他尺寸。若使用不同尺寸,則獲 得不同S/N比率。 & 、.磁電阻感應元件6包括在參考材料<3難範例中的薄膜材 料{也了以疋其他薄膜材料,例如AMR、TMR或圍繞h=〇 之貫質上為線性R(H)曲線的其他MR材料。該感應元件係由 一層諸如二氧化矽、氮化矽或有機材料(如抗原或環氧)之類 的材料與磁性毫微質點7分隔。 (12) 200411175 tom! 在該磁電阻感應裝置的一第一 咸靡驻罢—, 弟具肽貫她例中,該磁電阻 ^置包括—GMR條帶。該感應元件的GMR條帶可以是 二::帶,其導致-更大區域和改善之敏感度。若 =垂直施加於磁電阻感應元件6,則在該分層結構的該第 :广表面區域之間的過渡上存在一邊緣場。圖3顯示若 二感應=件的中心在過渡8的中心之下,則該感應元件父方 向的磁場係最強。 一士圖4所不,笔微質點7的磁化係由垂直施加於該磁電阻 I,:即化轴)的一外部場控制。該磁電阻元件現暴露在 由t微質點7引起的磁場中。 對於沿著正Z方向的-質點磁化,該第-與第二表面區域 之間的一階梯狀過渡下的平面内磁場的第一階近似值可以 表示為··
Hx» + 2π ~ + N\n A d2
其中祕該質點的磁矩。該第—表面區域上磁性毫微質點7 的表面密度係由密度σι表示,而該第二表面區域上磁性毫 微質點的表面密度传由谅;疮 主-^ . … 又糸由在度表不。包含具有毫微質點7標 誌兀件之流體中磁性亳微質點7的體積密度係由Ν表示。 在垓表面密度近似為零的特妹情形中,磁性質點的密度 Ν係由該感應元件的電阻得出。圖5顯示來自磁電阻元件6 的一典型輸出信號。濃度Ν係由以下因素決定··磁場仏的值 、直徑為35奈㈣一磁性質點之m=3.1〇i8Am2的所知磁矩、 距離d 1、d2以及下列公式 (13) (13) 200411175 纖議 Ν\η 2π Ui 圖6顯示一多步驟結構和許多感應元件。可在一大區域上 決定該體積密度。 圖7顯示-結構’其在該基板頂部具有許多層。該結構丨 - 用於決定均勻表面密度。除了該物理結構,該第—和第二 表面區域也可以是化學結構。例如’該分層結構的表面可 以是電聚聚合表面。例如’提供聚乙稀(P〇lyethylene ; PEG) _ 用以均勻油抹該表面。捕獲分子可以是(例如)抗體、抗體碎 片、受體、配位體、核酸或低核苦酸。捕獲分子係以化學 或物理化學方式提供在該表面上。此等捕獲分子能夠選擇 性結合一目標。 體積密度N可以從磁電阻感應元件6和6,之輸出信號的差 異來決定。 在l/dl-l/d2 = l/d3]/d4的特殊情形中,從信號之差異得出 -ιη/2π·Ν(1η d2/dl- In d4/d3 V從所知的至表面的距離,可決 定體積濃度N。例如,距離可以是dl = 1微米、d2=^微米, β 以及d3=2/3微米、d4=l微米。 可使用(例如)-差動放大器來放大來自磁電阻感應元件 的輸出信號。在半導體基板丨中存在許多半導體裝置,其形 成-電路30 ’例如雙極電晶體、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MOSFET)和二極體。 在一較佳方法中,將一磁場垂直施加於磁電阻感應元件 。通常,該磁場大小為100至1000 (^(奥斯特)並進行轉換。 在一第一步驟中,最佳化該磁場的均勻度。在一時間 -18- (14) (14)200411175
=己錄通過線圈的電流。記錄感應元件 =二時間t2’再次債測感應元件…,的磁電阻曲線。 大#呈G、t2之間,感應元件6和6’的輸出曲線R(H)存在很 其表示在由場梯度引起㈣點上施加的力導致質 點位置改變。此時必須調整該磁場,例如使用產生互補場 梯度的小線圈。 。在一^磁場情況下,該磁場通常在秒時間内接通 、在此4間内,糟著發送通過裝置的_電流,感應磁電阻 感:元件6和6,。從輸出信號之差異,決定該體積密度和表 面在度。在零磁場獲得磁電阻感應元件的輸出信號作為一 參考係非常重要。參考電阻值係由一同步(1〇也丨侧^ 也可以(例如)在零磁場之丨毫秒内、在磁場Η之1毫秒内, 亚再次在零磁場之1毫秒内進行測量以獲得一參考。 當該磁場關閉時,該鬆弛非常迅速並幾乎是立即發生。 此鬆弛時間比丨亳秒小很多。在該磁場關閉期間,磁性質點 迅速擴散。該擴散長度比磁性質點彼此吸引的距離大許多 在1毫移内,直徑為3 5奈米的磁性質點的擴散距離大約為 〇·15微米,而對於磁矩^^丨^八㈤2而體積密度等於工 nmol/1的質點的吸引距離大約為1〇微微米。 在關閉期間,達到磁性質點的一均勻分佈。該磁場關閉 的時間通常係1毫秒。可使用一時間函數測量該樣本的砮干 區域。 在一 3分鐘時間内,可進行至少1 〇〇個測量。 在此程式下,偵測之體積濃度的精確性至少為1 nmd/i 200411175
。質點表面密度通常的範圍是在每平方微米的零到1〇3至l〇4 質點之間。 為決定該體積密度以及該表面密度,存在一第二分層結 構,如圖7所示。該第二分層結構在一第三層中具有一第三 表面區域,在一第四層中具有一第四表面區域。 對應於一第二磁電阻元件的該第二分層結構係位於該第 三與第四表面區域之間一過渡附近,並面對該第三表面區 域。 從等式(3),可得出在一均勻表面密度σι= σ2的情形中, 從磁電阻感應元件至該表面的距離為 l/dl-l/d2=l/d3-l/d4 。 磁場差異 Ηχι-ΗΧ2=-ηι/2π.Ν(1η d2/dl- In d4/d3)。 從磁電阻差異和所知R(H)特徵,可得出該體積密度。從 該第一惠斯登電橋的磁電阻信號,可決定該表面密度。 從圖8和等式(3),可得出在一表面密度σ2的情形中, 從磁電阻感應元件至該表面的距離為: l/dl = l/d3 + l/d5 l/d2=l/cl4+l/ci6 並且 dl 矣 d2,(13矣 以及 d5 矣 d6 磁%差異Ηχι-Ηχ2-Ηχ3=-ηι/2π.Ν(1η dl/d2- In d4/d3-ln d6/d5)。 從磁電阻差異和所知R(H)特徵,可得出該體積密度。從 該第一和第二惠斯登電橋的磁電阻信號,可決定該表面密 度σ!和σ2 0 圖式簡單說明 下述參考圖式係關於附圖。其中: (16) (16)200411175
圖i係根據本發明之磁電阻感應裝置的一示意斷面圖。 圖2係根據本發明之磁電阻感應裝置的一示意頂視圖。 圖3顯示在一 GMR感應元件平面中毫微質點之磁場的^ 分。 圖4係具有磁性質點一體積密度和表面密度的磁電阻感 應裝置的一示意斷面圖。 圖5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多層GMR感應元件對一 回應。 琢的 圖6顯示在複數個磁性感應元件之上的_多步驟結構。 圖7係根據本發明之系統的一示意斷面圖。 一二“ ’、表面區域在第一至第六層中的一分層結構的 圖式代表符號號明 1 基板 2 第一分層結構 3 流體 4 第一表面區域 5 弟一表面區域 6,6’ ,6丨丨 磁電阻元件 7 磁性質點 8 ' 8丨 過渡 9 重疊 10 寬度 11 長度 -21- 200411175
發明說明續頁 (17) 11 第二分層結構 12 凹槽 14 第三表面區域 15 第四表面區域 18 第三分層結構 19 第五表面區域 20 第六表面區域 30 電路 50 探針區域
-22.

Claims (1)

  1. 200411175 拾、申請專利範圍 L 一種磁電阻感應裝置,包括一基板(1),其具有一分層結 構(2)用以支援一流體(3),該分層結構(2)具有在一第一 · 層中的一第一表面區域(4)和在另一第二層中的一第二 一 表面區域(5),以及用以偵測該流體(3)中至少一磁性質 點(7)之磁場的一磁電阻元件(6),該磁電阻元件係位於 該第一與第二表面區域之間一過渡(8)附近並且至少面 對一表面區域。 肇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磁電阻感應裝置,其中在該磁 電阻感應元件(6)上之第一表面區域(4)與第二表面區域 (5) 有一實質上垂直凸起的情形中,在該磁電阻感應元件 (6) 與該第一表面區域(4)之間存在一重疊(9)。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磁電阻感應裝置,其中該磁電 阻感應裝置(6)係圍繞該過渡(8),外觀係實質上垂直凸 起。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磁電阻感應裝置,其中該過渡 (8)具有一階梯狀輪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之磁電阻感應裝置,其中 該磁電阻感應裝置具有一惠斯登(Wheatstone)電橋配置 ’其包含位於該基板(1)上的磁電阻元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磁電阻感應裝置,其中存在一 第二分層結構(11)’該第二分層結構在一第三層中具有 一第二表面區域(14)以及在一第四層中具有一第四表面 區域(15),並且對應該第二分層結構(11)的一第二磁電 4200411175 k
    阻元件(6,)係位於該第三與第四表面 (8’)附近並且至少面對該第三表面區域(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6項之磁電阻感應裝置,其中該磁 電阻感應裝置(6)係存在於該基板(1)上。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磁電阻感應裝置,其中該結構 表面(4、5)係由複數個位置彼此平行的凹槽(12)形成。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磁電阻感應裝置,其中該結構 表面(4、5)係彼此頂部堆疊,形成一三維通道陣列。 1〇· 一種用以決定流體中磁性質點之密度之系統,該系統包 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磁電阻感應裝置。 U. ^申請專利範圍第H)項之系統,進—步包括用則測該 專磁電阻感應裝置之-磁電阻變化的—電路⑼),該電 路係存在於該基板中。 X 12.: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U項之系統,進一步包括用以產 生一磁場的構件(4〇:^ 二種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旧之裝置 磁性質點之密度讲包括…驟“體中 體⑺在該分層結構⑺上提供包含磁性質點⑺的一流 7. 8· 9. 13· 施加 磁場 _知加該磁場同時,感應該磁電阻感應 "比車乂來自該磁電阻感應元件⑹的輪出H盘不 存在-施加場時所取得的一參考信“出W與不 點(7)的體積密度。 心而決定磁性質 -2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感應對應於另一第二分層結構(11)的一第二磁電 元件(6 ),该另一分層結構具有在一第三層中的一第 表面區域(14)和在一第四層中的一第四表面區域(15) -比較來自於對應該第一分層結構(2)和第二分層 結構(11)的磁電阻感應元件(6、0,)的輸出信號,並將該 類偽唬與不存在一施加場時決定的信號相比較,從而決 疋磁性質點(7)的體積密度和表面密度。 5.如申凊專利範圍第丨4項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在提供該流體之前,在該分層結構的第一表面上 提供具有一結合位置的一探針區域(50), -感應對應於一另一第三分層結構(18)的一第三磁 電阻το件(6”),該另一第三分層結構(18)具有在一第五層 中的一第五表面區域(19)和在一第六層中的一第六表面 區域(20),以及 -比較存在及不存在該施加場時來自對應於該第一 、第二和第三分層結構的磁電阻感應裝置(6、6,、0”)的 輸出信號,從而決定存在於該第二表面(5)上的磁性質點 之體積密度和表面密度以及存在於該第一表面(4)上探 針區域中的磁性質點之表面密度。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15項之方法,其中該流體係血 液。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15項之方法,其中該流體係尿 液。 200411175 8·種⑤㈣體中一目標執合的磁性質點之偵測濃度之 方法,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其中任何一項之 磁電阻感應裝置,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違分層結構(2)上提供包含該目標的一流體(3) -施加一磁場 -^加该磁場同時,感應該磁電阻感應元件(6) -比較來自該磁電阻感應元件(6)的輸出信號與不存 在施加場所取得的一參考信號,從而決定磁性質點(7) 的體積密度。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方法,其中該流體係血液。 2〇. 士申明專利範圍第1 8項之方法,其中該流體係尿液。 2 1 · 士申叫專利範圍第10項之系統,其中該系統係一血液測 試器。
TW091137683A 2001-12-21 2002-12-27 Magnetoresistive sens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density of magnetic particles in a fluid TWI29022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1205092 2001-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1175A true TW200411175A (en) 2004-07-01
TWI290225B TWI290225B (en) 2007-11-21

Family

ID=8181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37683A TWI290225B (en) 2001-12-21 2002-12-27 Magnetoresistive sens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density of magnetic particles in a fluid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106051B2 (zh)
EP (1) EP1459084A1 (zh)
JP (1) JP4347054B2 (zh)
KR (1) KR20040075011A (zh)
CN (1) CN100454034C (zh)
AU (1) AU2002348754A1 (zh)
TW (1) TWI290225B (zh)
WO (1) WO200305456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8716B (zh) * 2012-11-12 2015-01-11 Voltafield Technology Corp 整合式磁阻感測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85418A2 (en) * 2003-07-30 2006-08-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n-chip magnetic particle sensor with improved snr
EP1751534A1 (en) * 2004-05-18 2007-02-1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agnetic rotation to improve signal-over-background in biosensing
WO2005116661A1 (en) * 2004-05-24 2005-12-0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agneto-resistive sensor for high sensitivity depth probing
JP4856854B2 (ja) * 2004-06-04 2012-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物質移動装置及び物質移動方法
GB0413752D0 (en) * 2004-06-19 2004-07-21 Hall Effect Technologies Ltd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and/or concentration of substances of interest in fluids
JP2008525789A (ja) * 2004-12-23 2008-07-17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磁気センサに印加された磁場を評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BRPI0612623A2 (pt) * 2005-06-17 2016-11-29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positivo sensor, sistema e método para determinar a concentração de pelo menos uma espécie de alvos em um fluido contendo pelo menos uma espécie de rótulos magnéticos polarizáveis ou polarizados
EP1938084A2 (en) * 2005-10-12 2008-07-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agnetic sensor device with different internal operating frequencies
EP1999272B1 (en) 2006-03-21 2017-11-0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icroelectronic sensor device with sensor array
JP4837410B2 (ja) 2006-03-22 2011-12-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標的化合物の検出方法
DE102006016334B4 (de) * 2006-04-06 2018-11-15 Boehringer Ingelheim Vetmedica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Detektion magnetisierbarer Partikel
JP4144631B2 (ja) * 2006-04-26 2008-09-03 Tdk株式会社 磁気センサ及び磁気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US8486718B2 (en) 2006-05-10 2013-07-16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agnetic system
CN101553730B (zh) 2006-05-10 2013-11-0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磁系统
US8133439B2 (en) * 2006-08-01 2012-03-13 Magic Technologies, Inc. GMR biosensor with enhanced sensitivity
JP2010521649A (ja) * 2006-10-09 2010-06-24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検出ユニットの対を有する磁気センサ装置
EP2078199B1 (en) 2006-10-12 2013-03-0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agnetic and/or electric label assisted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WO2008102218A1 (en) 2007-02-23 2008-08-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 sensor device for and a method of sensing magnetic particles
EP1967855A1 (en) * 2007-03-08 2008-09-1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agnetic sensor device
US8283912B2 (en) 2007-04-03 2012-10-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ensor device with magnetic washing means
WO2009053902A2 (en) * 2007-10-25 2009-04-3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 V. Sensor device for target particles in a sample
DE102007057667A1 (de) 2007-11-30 2009-09-03 Siemens Ag Vorrichtung zur Detektion von Partikeln in einem Fluid
US20100273269A1 (en) * 2007-12-04 2010-10-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of measuring molecules in a fluid using label particles
CA2711956A1 (en) 2008-01-17 2009-07-23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tegrated magnetic field generation and detection platform
WO2009125356A1 (en) * 2008-04-11 2009-10-1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 V.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articles
TWI398702B (zh) * 2008-10-02 2013-06-11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及直下式背光模組
CN102187241B (zh) 2008-10-17 2015-11-25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灵敏测定的脉冲磁激励
EP2219033B1 (en) 2008-12-30 2016-05-25 MicroCoat Biotechnologie GmbH Device, instrument and process for detecting magnetically labeled analytes
CN102356329B (zh) * 2009-03-10 2015-04-08 小利兰·斯坦福大学托管委员会 磁阻传感器中的温度和漂移补偿
CN102449462B (zh) * 2009-05-25 2016-09-14 英斯普罗恩有限公司 利用局部表面胞质团共振lspr的传感器
KR101504783B1 (ko) * 2010-04-05 2015-03-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자기저항 센서를 이용한 알츠하이머병의 진단방법 및 알츠하이머병 진단용 자기비드―다중단백질 복합체
WO2012019109A1 (en) 2010-08-05 2012-02-09 Abbott Point Of Care Inc. Oscillating immunoassay method and device
WO2012019108A1 (en) 2010-08-05 2012-02-09 Abbott Point Of Care Inc. Magnetic immunosensor with trench configuration and method of use
WO2012019107A1 (en) 2010-08-05 2012-02-09 Abbott Point Of Care Inc. Magnetic immunosensor and method of use
CN103118785B (zh) 2010-08-05 2015-11-25 雅培医护站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易感磁微珠捕获的免疫测定方法和装置
US9778225B2 (en) 2010-11-15 2017-10-03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agnetic search coil for measuring real-time brownian relaxation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DE102011004806A1 (de) * 2011-02-28 2012-08-3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agnetische Durchflusszytometrie für hohen Probendurchsatz
ES2608930T3 (es) 2012-01-04 2017-04-17 Magnomics, S.A. Dispositivo monolítico que combina CMOS con sensores magnetorresistivos
US9459210B2 (en) 2012-05-08 2016-10-04 University Of Calcutta Static magnetic field induced differential fluorescence emission
WO2013167933A1 (en) * 2012-05-08 2013-11-14 University Of Calcutta Static magnetic field induced differential fluorescence emission
DE102012211626A1 (de) * 2012-07-04 2014-01-0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nordnung zur Quantifizierung von Zellen einer Zellsuspension
US9702748B2 (en) * 2015-10-14 2017-07-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raphene-based magnetic hall sensor for fluid flow analysis at nanoscale level
EP3394596B1 (en) 2015-12-23 2024-05-29 Siemens Healthineers Nederland B.V. Optical detection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CN108885190B (zh) * 2016-03-28 2022-06-24 Tdk株式会社 生物传感器和生物芯片
EP3290938A1 (en) 2016-09-05 2018-03-0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Biomolecule magnetic sensor
CN109188320B (zh) * 2018-08-06 2020-08-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磁阻效应的流场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
US11609208B2 (en) * 2019-04-12 2023-03-21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olecule detection based on thermal stabilities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EP4179306A4 (en) * 2020-07-08 2024-01-03 Western Digital Tech Inc REAL-TIME DYNAMIC MARKER-FREE BIO-SENSING OF SINGLE MOLECULE WITH NANOSCALE MAGNETIC FIELD SENS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1294A (en) * 1995-11-29 1999-11-09 Metrika, Inc. Device for blood separation in a diagnostic device
US5981297A (en) * 1997-02-05 1999-11-0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Biosensor using magnetically-detected label
US6592820B1 (en) * 1998-11-05 2003-07-15 Bio-Spectrum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ochemical assay
WO2000061803A1 (en) * 1999-04-13 2000-10-19 Nanogen, Inc. Magnetic bead-based array for genetic detection
CN1141386C (zh) * 1999-12-28 2004-03-10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用磁稳定流化床培养贴壁依赖性动物细胞的方法
EP1427821B1 (en) * 2001-08-20 2007-06-20 Regenesis Bioremediation Products Biosensor for small molecule analyt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8716B (zh) * 2012-11-12 2015-01-11 Voltafield Technology Corp 整合式磁阻感測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513485A (ja) 2005-05-12
CN1605031A (zh) 2005-04-06
KR20040075011A (ko) 2004-08-26
EP1459084A1 (en) 2004-09-22
CN100454034C (zh) 2009-01-21
US20050035757A1 (en) 2005-02-17
WO2003054566A1 (en) 2003-07-03
US7106051B2 (en) 2006-09-12
TWI290225B (en) 2007-11-21
JP4347054B2 (ja) 2009-10-21
AU2002348754A1 (en) 2003-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411175A (en) Magnetoresistive sens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density of magnetic particles in a fluid
US2009024359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a magnetic field applied to a magnetic sensor
TWI295323B (en) Sensor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areal density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on a micro-array
JP2008522149A (ja) 磁気センサの伝達関数を校正するための方法
US20080206104A1 (en) Accurate Magnetic Biosensor
KR20060054351A (ko) 개선된 신호대 잡음비를 가진 온칩 자기 입자 센서
EP2274633B1 (en) Spintronic magnetic nanoparticle sensors with an active area located on a magnetic domain wall
US20100176807A1 (en) Magnetic sensor device
US20090309588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ctuation on magnetoresistive sensors
US20080206892A1 (en) Rapid Magnetic Biosensor With Integrated Arrival Time Measuremnt
US20090181464A1 (en) Accurate magnetic biosensor
EP1936350A1 (en) A method for quantitatively measuring agglutination parameters
JP2009025193A (ja) センシング方法
Yuan et al. A linear slope analyzing strategy of GMR sensor transfer curve for static detection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EP1967855A1 (en) Magnetic sensor device
WO2010013169A1 (en) Magnetic sensor device with conductive sensor element
Udaya et al. Magnetic biosensors: Need and progress
CN114509563A (zh) 一种结合微流控技术的巨磁阻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