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8103479A - 按键式选择操作机构 - Google Patents

按键式选择操作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8103479A
CN88103479A CN88103479.7A CN88103479A CN88103479A CN 88103479 A CN88103479 A CN 88103479A CN 88103479 A CN88103479 A CN 88103479A CN 88103479 A CN88103479 A CN 88103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pin
returning
road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881034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72B (zh
Inventor
城户国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ashin Den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ashin Den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ashin Den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ashin Den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88103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81034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72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56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upon the next application of operating force
    • H01H13/56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upon the next application of operating force making use of a heart shaped ca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录音机等的按键式选择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把初始位置的按键轻推至一规定位置后解除其推力时,按键被卡止保持于一规定推进位置,另一方面把按键推入至比前述规定位置或前述规定推进位置更深的位置解除其推力时,由复返至初始位置的操作机构中,具有凸轮沟及契合于该凸轮沟中的契合销,其中,前述凸轮沟包含深推允许部;往路部,返回部,旁部部、卡止部以及第1,第2,第3,第4,第5引导部。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例如录音机等的按键式选择操作机构。
以往,一种如把初始位置的按键在复返弹簧的弹力的抗阻下轻推入一规定位置后解除其推力时,该按键便被卡止保持于一规定推进位置,而如把前述按键推入至比前述规定位置或前述规定位置更深的位置后解除其推力时,前述按键则由前述复返弹簧的弹力复返至初始位置的按键式选择操作机构,已由例如实公昭56-11248号公报所登载而成为公知。
这种常用的按键式选择操作机构,需要一种兼具有对有凸轮面的止动杆给以单向回转转矩的机能和给以按压力的机能的扭力螺簧,而且需要一种用来卡止该扭力螺簧的一端,同时能限制前述止动杆向单方向回转的限制回转界限的制动器。
又,扭力螺簧的定位力如过强,操作杆(按键)的契合突部(契合销)则不卡止于止动杆的卡止部而欲钻进导通部下面,以致很有可能发生操作杆不卡止保持于一规定推进位置。反之,如前述扭力螺簧的定位力过弱,则有可能无法获得复返力。因此,要把扭力螺簧的定位力设定到恰到好处是极为困难的事。
再者,由于必需要限制操作杆的最大深推位置,故必须特别设置限制手段,且,由于必须设定高精度的操作杆和止动杆的相对位置关系,故要求高度的装配精度。
由此使构成变得复杂,零件数亦多,同时装配作业的难易度升高,因而降低了产量,以致带来高成本。
本发明鉴于上述原因而开发,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构成简单且零件件数少,同时装配作业即容易且可顺畅地谋求减低成本的按键式选择操作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缺点的本发明按键式选择操作机构具有以下特征,在一种如把初始位置的按键在复返弹簧的弹力抗阻下轻推入至一规定位置之后解除其推力时,该按键便被卡止保持于一规定塞入位置,另一方面如把前述按键推入至前述规定位置或比前述规定位置更深位置之后解除其推力时,前述按键则由前述复返弹簧的弹力复返至初始位置的按键式选择操作机构中,具备有设于合成树脂构件上的凸轮沟以及可移动地契合于该凸轮沟内的契合销,其中,前述凸轮沟包含深推允许部,复返允许部,往路部,返路部,旁路部,卡止部以及第1,第2,第3,第4,第5引导部,其中,前述深推允许部的构成是,沿着前述按键的推进方向形成一长形,以允许该按键深推至比前述规定位置更深的位置,同时限制该按键的最大深推位置,前述复返允许部的构成是,沿着前述按键的推进方向形成一长形,以允许该按键复返至该按键的初始位置,前述往路部与返回部的构成是联络前述深推允许部的端部与前述复返允许部的端部,前述旁路部构成是联络前述往路部的中间部与前述返路部的中间部,前述卡止部形成于前述旁路部的中间部,而将前述契合销,卡脱自如地卡止在那里以使前述按键得以卡止保持于前述规定推进位置,前述第1引导部形成于前述复返允许部与返路部之间,以允许契合销从返路部进入复返允许部,同时阻止契合销从该复返允许部进入返路部,前述第2引导部形成于前述深推允许部与往路部之间,以允许契合销从该往路部进入深推允许部,同时阻止契合销从该深推允许部进入往路部,前述第3引导部形成于前述往路部与旁路部的分歧位置,以容许契合销从该往路部进入分歧位置,同时阻止契合销从该分歧位置进入往路部,前述第4引导部形成于前述旁路部的中途,以容许契合销从前述分歧位置进入卡止部,同时阻止契合销从该卡止部进入分歧位置,前述第5引导部形成于前述返路部与旁路部之间,以容许契合销从前述卡止部进入返路部,同时阻止契合销从该返路部进入卡止部。
当把按键从初始位置轻推入至规定位置后解除其推力时,契合销便从复返部进入往路部,越过第3引导部后进入旁路部,越过第4引导部后卡止于卡止部,从而使按键卡止保持于一规定推进位置。
又,当把这种卡止保持于一规定推进位置的按键推入更深之后解除其推力时,契合销便从卡止部越过第5引导部后进入复返容许部,越过第1引导部后进入复返容许部,从而使按键返回初始位置。
进一步,当把按键从初始位置推入比前述规定位置更深后解除其推力时,契合销便从复返容许部进入往路部,依次越过第3及第4引导部后进入深推容许部内,再从该深推容许部进入返路部,越过第1引导部后进入复返容许部,从而使按键返回初始位置。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首先,参照第1图至第6图来说明第1实施例。第1图中1是按键,即,由杆2的一端安装按扣3构成。前述按键1安装在框架4上,可以在规定范围内自如地滑动,由螺旋弹簧构成的复返弹簧赋予其反推进方向(第1图中左方向)的推力。该复返弹簧5,其一端安装在前述框架4的一规定场所,而另一端则安装在突设于前述杆2另一端的一侧缘部的弹簧挂上部6。在前述杆2的一端的一侧缘部,突 设有制动突起部2a,即,该制动突动部2a接触于框架4,而将按键1限制于初始位置。在前述杆2的另一端的一侧面的大致中间部位位,突没有契合销7。该契合销7可移动地契合于设在钩(合成树脂构件)8一侧面的凸轮沟9内。该钩8形成一端为大直径而另一端为小直径的平面细长椭圆形,其另一端用轴装在前述框架4的一规定场所,能自由转动。
前述凸轮沟如第2图至第6图所示备有深推容许部10,复返容许部11,往路部12,返路部13,旁路部14,卡止部15,第1,第2,第3,第4及第5引导部16,17,18,19和20。
前述深推容许部10的构成是,沿着前述按键1的推进方向形成一长形,以容许深推该按键1至较规定位置更深的位置,同时限制最大深推位置。前述深推容许部10的位置在前述钩8的长向轴1上,形成一规定长度,同时某一端连接于前述往路部12与返路部13,而另一端则备有用以限制前述按扣1的最大深推位置的制动壁10a。
前述复返容许部11的构成是;沿着前述按键1的推进方向形成一长形,以容许该按键1复返至该按键1的初始位置。前述复返容许部11的位置在前述钩8的长向轴线1上,形成一规定长度,同时于其一端连接有后述的往路部12与返路部13。
前述往路部12与返路部13的构成是联络前述深推容许部10的一部分和前述复返容许部11的一端部。前述往路部12与返路部13,以前述钩8的长向轴线1为中心相互隔开地形成对沟。前述往路部12与返路部13,由与前述钩8的长向轴线1平行的直线状部12a,13a,及与这些直线状部12a,13a连接的倾斜部12b,13b所构成。而前述两倾斜部12b,13b的端部各连接于前述深推容许部10的一端和复返容许部11的一端。
前述旁路部14的构成是联络前述往路部12中间部与前述返路部13中间部。前述旁路部14被设定成:其中间部的一端(往路部12一侧)14a和前述往路部12的一端(复返容许部11一侧的倾斜部12b平行,并且其中间部的端侧(返路部13一侧)14b与前述返路部13的一端侧(复返容许部11一侧)的倾斜部13b平行,使得平面形成略成“<”的形状。
前述卡止部15形成于旁路部14的中间部,将前述契合销7卡脱自如地卡止在那里,以使前述按键卡止保持于一规定推进位置。
前述第1引导部16形成于前述复返容许部11与返路部13之间,以容许契合销7从该返路部13进入复返容许部11,同时阻止契合销从该复返容许部进入返路部13。前述引导部16突设于前述返部部13一端的倾斜部13b底面上。前述第1引导部16由一位置于前述复返容许部11与返路部13的境界部分而垂直起来的垂直面部16a,以及用以连络该垂直面16a上端部与前述返路部13底面间的倾斜面部16b所构成(参照第5图)。
前述第2引导部17形成于前述深推容许部10与往路部12之间,以容许契合销7从该往路部12进入深推容许部10,同时阻止契合销7从该深推容许部10进入往路部12。前述第2引导部17突设于前述往路部12另一端的倾斜部12b底面上。前述第2引导部17由一位于前述深推容许部10与往路部12境界部分而垂立起来的垂直面部17a,以及用以联络该垂直面部17a上端部与前述往路部12底面间的倾斜部17b所构成(参照第4图)。
前述第3引导部18形成于前述往路部12与旁路部14的分歧位置,以容许契合销7从该往路部12进入分歧位置,同时阻止契合销7从该分歧位置进入往路部12。前述第3引导部18突设于起自前述往路部12直线状部12a的大致中间部的一端侧底面上。前述第3引导部18由一位于前述往路部12与旁路部14的境界部分而垂立起来的垂直面部18a,以及联络该垂直面部18a上端部与前述往路部12底面的倾斜面部18b所构成(参照第4图)。
前述第4引导部19形成于前述旁路部14的中途,以容许契合销7从前述分歧位置进入卡止部15,同时阻止契合销7从卡止部15进入分歧位置。前述第4引导部19突设于起自前述旁路部14的大致中间部的一端侧14a底面上。前述第4引导部19由一位于前述卡止部15的一侧面垂立起来的垂直面部19a,以及用以联络该垂直面部19a上端部与前述往路部12底面间的倾斜面部19b所构成(参照第6图)。
前述第5引导部20形成于前述返路部13与旁路部14之间,以容许契合销7从前述卡止部15进入返路部13,同时阻止契合销7从该返路部13进入卡止部15。前述第5引导部20突设于起自前述旁路部14的大致间部的另一端侧14b底面上。前述第5引导部20由一位于前述返路部13与旁路部14的境界部分而垂立起来的垂直面部20a,以及用以联络该垂直面部20a的上端部与前述旁路部14的大致中间部底面间的倾斜面部20b所构成(参照第6图)。
其次,说明依据上述构成的本发明按键式选择操作机构的动作。
如把按键1,在复返弹簧5的弹力抗阻下,从第1图中以实线表示的初始位置轻推入至一规定位置,契合销7则依次经过复返容许部11→往路部12一端部的倾斜部12b→第3引导部18的倾斜面部18b→第3引导部18的垂直面部18a,然后到达往路部12直线状部12a的大致中间部,即,往路部与旁路部14的分歧位置(又,当前述契合销7从复返容许部11经由往路部12一端部的倾斜面部12b移动至直线状部12a时,钩8向第1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
如于前述契合销7到达往路部12与旁路部14的分歧位置时刻解除按键1的推力,该按键1则由于复返弹簧的弹力而移动至初始位置,契合销7则随着该移动而进入旁路部14,依次经过第4引导部19的倾斜面部19b→第4引导部19的垂直面部19a,然后卡止于卡止部15。结果,按键1被卡止保持于如第1图中双点画线所示的一规定推进位置(又,当前述契合销7从前述分歧位置经由旁路部14的一端侧14a移动至卡止部15时,钩8则向第1图中反时针方向转动)。
如把按键1,在复返弹簧弹力的抗阻下,从被卡止保持于一规定推进位置的状态轻推入至一规定位置,该契合销7则进入旁路部14的另一端侧14b,依次经过第5引导部20的倾斜面部20b→垂直面部20a,然后进入返路部13的直线状部13a(这时的钩8则向第1图中反时针方向转动)。
如于前述契合销7进入返路部13直线状部13a的时刻解除按键1的推力,该按键1则由于复返弹簧5的弹力而向初始位置移动,契合销7则随着该移动依次经过返路部13的直线状部13a→返路部13一端部的倾斜部13b,然后进入复返容许部11,于是制动突起22a接触于框架4。其结果,按键1被保持于如第1图中实线所示的初始位置(又,当前述契合销7从返路部13的直线状部13a经由一端部的倾斜部13b进入复返容许部11时,钩8则向第1图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如把被保持于初始位置的按键1深推至一规定位置,契合销7则依次经过复反容许部11→返路部12一端部的倾斜面部12b→第13引导部18的倾斜面部18b→第3引导部18的垂直面部18a→往路部12的直线状部12a→返路部12另一端部的倾斜面部12b→第2引导部17的倾斜面部17a→第2引导部17的垂直面部17b,然后进入深推容许部10内,接触于其制动壁10a(又,当契合销7从往路部12的直线状部12a经由另一端部的倾斜部12b进入深推容许部10时,钩8则向第1图中的反时针方向转动)。
如于此深推位置解除按键的推力,该按键,则由复返弹簧5的弹力向初始位置移动,契合销7则随着该移动依次经过深推容许部10→返路部13另一端部的倾斜部13b→返路部13的直线状部13a→返路部13一端部的倾斜部13b→第5引导部20的倾斜面部20b→第5引导部20的垂直面部30a,然后进入复返容许部11内,而保持于第1图中实线所示的初始位置(又,当契合销7从深推容许部10经由返路部13另一端部的倾斜部13b移动至返路部13的直线状部13a时,钩8则向第1图中反时针方向转动)。
第7图展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它是把钩8的小直径那一侧的端部用轴和按键1的杆2连接,使之能自由转动,同时把契合销7突设在框架4的一规定位置。
又,第8图展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其并未设置钩8,而代之以在合成树脂制成的框架4的一规定场所设置凸轮沟9,同时把连杆构件21的一端用轴连接于按键1的杆2,使之能自由转动,且于该连杆21的另一端突设契合销7。
又,上述第7图至第9图的各实施例的其他构成及动作,基本上与上述第1图至第6图所示的实施例相同,故图中同一部分仅注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如上述,本发明的按键式选择操作机构具有以下特征:在一种如把初始位置的按键在复返弹簧的弹力抗阻下轻推入至一规定位置之后解除其推力时,该按键便被卡止保持于一规定推进位置,另一方面如把前述按键推入至比前述一规定位置式前述规定推进位置更深的位置之后解除其推力时,前述按键则由于前述复返弹簧的弹力而复返至初始位置的按键式选择操作机构中,具有设于合成树脂构件上的凸轮沟以及可以移动地契合于该凸轮沟内的契合销,其中,前述凸轮沟包含深推容许部,复返容许部,往路部,返路部,旁路部,卡止部以及第1,第2,第3,第4,第5引导部,其中,前述深推容许部的构成是,沿着前述按键的推进方向形成一长形,以容许该按键深入至比前述规定位置更深的位置,同时限制该按键的最大深推位置,前述复返容许部的构成是,沿着按键的推进方向形成一长形,以容许按键复返至初始位置,前述往路部与返路部的构成是,联络前述深推容许部的端部与前述复返容许部的端部,前述旁路部的构成是,联络前述往路部中间部与前述返路部中间部,前述卡止部形成于前述旁路部的中间部,将前述契合销卡脱自如地卡止在那里,使前述按键得以卡止保持于前述规定推进位置,前述第1引导部形成于前述复返容许部与返路部之间,以容许契合销从返路部进入复返容许部,同时阻止契合销从该复返容许部进入返路部,前述第2引导部形成于前述深推容许部分与往路部之间,以容许契合销从该往路部进入深推容许部,同时阻止契合销从深推容许部进入往路部,前述第3引导部形成于前述往路部与旁路部的分歧位置,以容许契合销从该往路部进入分歧位置,同时阻止契合销从该分歧位置进入往路部,前述第4引导部形成于前述旁路部的中途,以容许契合销从前述分歧位置进入卡止部;同时阻止契合销从该卡止部进入分歧位置,前述第5引导部形成于前述返路部与旁路部之间,以容许契合销从前述卡止部进入返路部,同时阻止契合销从该返路部进入卡止部。
因此,契合销经常契合于凸轮沟内,故不再需要以往用来给止动杆回转转矩的弹簧,同时其转动限制用的制动器也不再需要,而且有些情况下,用来对一周侧的契合突部施加弹压力的弹簧也不再需要。又,由于契合销仅在凸轮沟内移动自如,故可以放宽装配时的凸轮沟与契合销的相对位置精度。
进而,由于在凸轮沟的深推容许部分设有制动壁,故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以限制按键最大推进量的手段。
由于上述的事实,不但可以把构成大幅度度简化,而且也可以削减零件件数,再者装配作业也变得容易,可大幅度提高产量,从而使成本降低。
第1图至第6图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其中,
第1图是按键式选择操作机构的侧面图;
第2图是钩的侧面图;
第3图是上述钩的斜视图;
第4图是第2图的Ⅳ-Ⅳ剖面图;
第5图是第2图的Ⅴ-Ⅴ剖面图;
第6图是第2图的Ⅵ-Ⅵ剖面图;
第7图至第9图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化例子的侧面图。
1……键契    5……复返弹簧    7……契合销
9……凸轮沟    10……深推容许部    11……复返容许部
12……往路部    13……返路部    14……旁路部
15……卡止部    16……第1引导部    17……第2引导部
18……第3引导部    19……第4引导部    20……第5引导部

Claims (1)

1、一种按键式选择操作机构,系一种如把初始位置的按键在复返弹簧的弹力抗阻下提推入至一规定位置之后解除其推力时,该按键便被卡止保持于一规定推进位置,另一方面如把前述按键推入至比前述规定位置或前述规定推进位置更深的位置后解除其推力时,前述按键则由前述复返弹簧的弹力复返至初始位置的选择操作机构,这种机构具有以下特征:具有设于合成树脂构成的凸轮沟以及可移动地契合于该凸轮沟内的契合销,其中,前述凸轮沟包含深推允许部,复返允许部,往路部,返路部,旁路部,卡止部以及第1,第2,第3,第4,第5引导部,其中,前述深推允许部的构成是沿着前述按键的推进方向形成一长形,以允许该按键深入至比前述规定位置更深的位置,同时限制该按键的最大深推位置,前述复返允许部的构成是,沿着按键的推进方向形成一长形,以允许该按键复返至初始位置,前述往路部与返路部的构成是联络前述深推允许部的端部与前述复返允许部的端部,前述旁路部的构成是联络前述往路部中间部与前述返路部中间部,前述卡止部形成于前述旁路部的中间部而将前述契合销卡脱自如地卡止在那里,使前述按键得以卡止保持于前述规定推进位置,前述第1引导部形成于前述复返允许部与返路部之间,以允许契合销从返路部进入复返允许部,同时阻止契合销从该复返允许部进入返路部,前述第2引导部形成于前述深推允许部与往路部之间,以允许契合销从该往路部进入深推允许部,同时阻止契合销从深推允许部进入往路部,前述第3引导部形成于前述往路部与旁路部的分歧位置,以允许契合销从该往路部进入分歧位置,同时阻止契合销从该分歧位置进入往路部,前述第4引导部形成于前述旁路部的中途,以允许契合销从前述分歧位置进入卡止部,同时阻止契合销从该卡止部进入分歧位置,前述第5引导部形成于前述返路部与旁路部之间,以允许契合销从前述卡止部进入返路部,同时阻止契合销从该返路部进入卡止部。
CN88103479.7A 1987-06-12 1988-06-10 按键式选择操作机构 Expired CN10175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90563/87 1987-06-12
JP1987090563U JPS63199427U (zh) 1987-06-12 1987-06-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8103479A true CN88103479A (zh) 1988-12-28
CN1017572B CN1017572B (zh) 1992-07-22

Family

ID=14001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8103479.7A Expired CN1017572B (zh) 1987-06-12 1988-06-10 按键式选择操作机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S63199427U (zh)
CN (1) CN1017572B (zh)
GB (1) GB2207002B (zh)
HK (1) HK79192A (zh)
MY (1) MY102753A (zh)
SG (1) SG53592G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25873Y2 (ja) * 1991-04-03 1997-02-12 株式会社ニフコ 可動部材の往復可動装置
GB9418520D0 (en) * 1994-09-14 1994-11-02 Arcolectric Switches Plc Push button switch
US6247733B1 (en) * 1999-08-24 2001-06-19 Southco, Inc. Push-push latch with clicker
JP4169603B2 (ja) * 2003-01-22 2008-10-22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ロック機構及び可動体の開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02753A (en) 1992-09-30
SG53592G (en) 1992-07-24
JPS63199427U (zh) 1988-12-22
CN1017572B (zh) 1992-07-22
HK79192A (en) 1992-10-23
GB2207002B (en) 1991-11-27
GB8813635D0 (en) 1988-07-13
GB2207002A (en) 198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86C (zh) 断路器插入和分离机构的锁定装置
CN1079812A (zh) 儿童用气体打火机
HU180737B (en) Control mechanism for transmission system of motor vehicles
CN1095447A (zh) 轴向锁扣装置
GB2084805A (en) Electrical switch for motor vehicles
CN1121881A (zh) 脚踏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CN88103479A (zh) 按键式选择操作机构
EP1591340A3 (en) Brake assembly for a stroller
CN88206785U (zh) 按键式选择操作机构
EP0342851A1 (en) Permutation type lock control assembly
CN1186221C (zh) 转向信号解除装置
CN1551267A (zh) 开关装置
US4106362A (en) Control linkage for torque converter transmission or the like
EP1158213B1 (en) Shifting device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4614009A (en) Locking member for an op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JPH0324163B2 (zh)
CN101078320A (zh) 一种移门锁的限位机构
JPS6126279Y2 (zh)
CN2506530Y (zh) 利用链条驱动链轮的变速控制机构
JPS633196B2 (zh)
US20040003673A1 (en) Easy shifting transmission
CN2632243Y (zh) 两用式提箱中锁
CN213008743U (zh) 驱动装置与无人机
CN2245510Y (zh) 工具夹头
CN101028794A (zh) 车辆排档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3 Decis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