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8103309A - 电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8103309A
CN88103309A CN88103309.XA CN88103309A CN88103309A CN 88103309 A CN88103309 A CN 88103309A CN 88103309 A CN88103309 A CN 88103309A CN 88103309 A CN88103309 A CN 88103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c
casing
electric
corona discharge
loam c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881033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31B (zh
Inventor
岩尾昭
蛭田康之
石井吉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88103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81033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31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8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e.g. adaptation or attachment to the suction cleaner; Controlling suction cleaners by electric means
    • A47L9/2889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systems, e.g. for prevention of motor over-heating or for protection of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36Suction cleaners with hose between nozzle and casing; Suction cleaners for fixing on staircases; Suction cleaners for carrying on the back
    • A47L5/365Suction cleaners with hose between nozzle and casing; Suction cleaners for fixing on staircases; Suction cleaners for carrying on the back of the vertical type, e.g. tank or bucket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8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e.g. adaptation or attachment to the suction cleaner; Controlling suction cleaners by electric means
    • A47L9/2857User input or output elements for control, e.g. buttons, switches or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H05F3/02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by means of earthing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气设备,包括产生电晕放电以使积累的静电放电的垫圈(33),和一个具有接地效应的导电部件(32),导电部件由一个压紧垫圈(32)或类似部件构成,置于垫圈的近旁4mm或更远外。此垫圈由丙烯腈——硫酸铜混合物纤维制成。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个电气装置,特别涉及一个以利用电晕放电除去静电的电气装置。
通常在使用一个电气装置时,会产生某种程度的静电,或者由于摩擦或类似现象在某些区域产生静电。下面说明电真空除尘器的情况,当吸收灰尘时,通过吸入部分吸收的灰尘通过扩大管和软管,然后进入灰尘容器,灰尘与扩大管和软管的内壁反复发生磁撞和摩擦,这就产生了静电。此外,当这些灰尘吸进灰尘容器时,由于灰尘与灰尘容器的内壁碰撞和摩擦,同样也产生静电。
在许多情况下,出现静电的部件的材料是金属,当操作者接触这些部件时,他就遭受大的电击。这可以归因于这样的事实,与在塑料中产生静电的情况相比,既使静电电位相同,由于金属材料是电的良导体,那么,引起所有电荷在金属材料中积累。另一方面,因塑料基本上是不导电的,不能发生电的感应,这样,电击是小的。
由于这样一个理由,通常电气装置是用下面措施来防止静电的:
(1).将一个导线专用于接地,从产生静电部分延伸到地面,连续不断地除去静电。
(2).用一种装置,使操作者连续不断地接触静电产生的部分,通过人体除去静电。或者使人体电位变得与产生静电部分的电位相同,以防止操作者遭受电击。
(3).一个导电元件悬于装置和地板之间,以除去静电。
(4).为除去静电,用一个导线从产生静电的部分接到外壳,如电排风机的罩外壳,即一元件放在接近被激励的导电材料的地方,并且它充分接地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接线中提供一电阻(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15MΩ高电阻或类似电阻,即使绝缘性能因绝缘材料破坏而失效或电排风机的类似情况,也会形成一个短路电路,以保证很小电流通过。
上述的已有技术,有下述的各种问题:
关于已有技术(1),在那里,提供一个专用接地导线,从产生静电部分接到地下,这种措施在固定安装的情况下比较适用。但是,在移动设备的情况下,例如一个电真空除尘器,它需用一根带地线的电源线,并把此地线同样接地,虽然带地线的电源线的装置受电源情况影响,在许多情况下,这种措施是困难的。此外,还有一个可能,使用无地线的设备,这样除了操作效能外,还存在安全问题。
在已有技术(2)的装置中,在那里,操作者连续不断地接触产生静电的部分,在地板放有绝缘材料如橡胶板的情况下,假定人体处于绝缘情况,这样就形成电位梯度。因此,有可能人体是高电位,这仍然有安全问题。
在已有技术(3)的装置中一个,导电元件,例如,一个链条,悬挂在设备上,如果设备用在一个绝缘材料上如橡胶板板地方,则没有接地效果。在这样情况下,静电不能消除。
已有技术(4)的装置是通常采用的方法,在此方法中,使一个外壳(例如电排风机的外壳),即一个部件放置在靠近该电源的一个激励的导电材料地方,并有足够的接地效应,与产生静电部分接通。在这个装置中,如上所述引入电阻,提高可靠性,若电排风机的外壳由于电排风机绝缘材料破坏短路时,以便保证反一个很小电流流过。
但是,若这个电阻与已被短路的电排风机进一步短路,这种状况就会变成这样,即电源电压直接加到灰尘容器上,包含带电的危险。虽然,这样情况在实际上没有可能性,但危险因素仍然存在。在国外,220伏或240伏是主要使用的电源电压,与在日本使用的100伏电源电压相比,这有大的危险。因此,这种措施的采用不符合澳大利亚的SAA和西德的VDE安全标准。
如上所述,在操作特点、可靠性、安全性、符合海外标准等方面,已有技术是有一些问题的,并且在生产率和生产费用方面还有缺点。
相应地,本发明的一个任务是提供一个电气装置,它能难保除去产生的静电,并且有一个在操作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方面优于已有技术的结构,而且它也能符合各国的安全标准,因此,克服了已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为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个电气装置,它包括一个用于除去在其中产生的静电的电晕放电部件。引起电晕放电的部件是由丙烯腈-硫酸铜成分的纤维构成,这些纤维的直径极小,大约15μm,它的导电膜的厚度是300-1000
Figure 88103309_IMG2
,而它的比电阻是585×10-1--2Ω·cm,它所是示的特性接近于半导体。因此,这种材料有极好的电晕放电特性,尤其是,使具有极好的电晕放电特性的上述纤维材料与产生静电的部件导电,而一个具有足够接地效应的导电元件放置在纤维材料附近,在纤维材料和导电元件之间引起电晕放电,以除去静电。另外,可提供一种安排,将上述纤维置于产生静电的外壳上,用静电注入或类似技术,使纤维经电晕放电直接进入空气,因而消除了该设备的静电。
如上所述,引起电晕放电的部件,该部件是用纤维构成,纤维有很小的直径,很薄的导电膜,比电阻接近半导体的比电阻,便于电晕放电发生,因为这些纤维是很细的,并且有很薄的膜,因此,电场是弥散的,它与周围空气接触的面积是大的,这个状态有助于引起空气电离。
用真空除尘器作例子,来说明有关除去静电的装置的工作情况。
具有极好电晕放电特性的上述纤维材料放在真空除尘器箱体内部,使它与带有静电的灰尘容器导电并与之相连接。
同时,在箱体内部同样给出了一个有一端放在电排风机外壳上的导电元件,例如放置在邻近纤维材料处(在这个实施例中距离为4mm或更多一点)。
在上述安排中,在灰尘容器中积累的静电引起了从纤维材料到导电元件的电晕放电,因此消除了静电。
因纤维材料和导电元件间距离是4mm或更多一点,提供了一个在电绝缘性和耐电压性方面性能优良的结构的设备,它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它符合外国安全标准。在另一个例子中用静电注入或其它方法把纤维附着到可能产生静电积累的外壳上,灰尘容器或伸出管件上,以便使纤维经电晕放电直接进入空气。这样,即可提供在生产率和安全方面是最佳的结构。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真空除尘器整体装置的垂直剖面图。
图2、是它的前面透视图。
图3、是它的背面透视图。
图4、是箱体的部件分解透视图。
图5、是主要部分的部件分解透视图。
图6、是主要部分的顶平面图。
图7、是在图6中箭头P方向的垂直剖面图。
图8-12是图示已有技术,其中,
图8和9是顶视平面图。
图10是图示接地的结构。
图11是侧视图。
图12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13是放大的顶平面图。
图14、是整体透视图。
图15、是图示箱体下部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16、是图示脚轮底座固定箱体部分的透视图。
图17、18、19是图示脚轮底座和箱体固定的情况。
图20和21是图示容纳和放开电源线的方法。
图22和23是图示下部电线挂钩的防护装置和在容纳电线时的一个辅助接收部分。
图24是图示有关下部电线挂钩的防护装置和辅助接收部分的另一个例子。
图25是图示真空除尘器箱的安全设备。
图26、是灰尘容器吸入部件的剖面图。
图27、是从底部看吸入部件的透视图。
图28、是已有技术夹卡件部分的垂直剖面图。
图29、是已有技术的钩的透视图。
图30、是已有技术另一个例子的夹卡件部分的垂直剖面图。
图31、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个夹卡件的排列示意图。
图3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个夹卡件部分的垂直剖面图。
图33和34是图示夹卡件工作状态的垂直剖面图。
图35、是安装部件的上盖和一个排出空气通路的分布图。
图36、是有关排风机的一个示意图。
图37、是在箱体上的指示器安装部分和地线接头的示意图。
图38、是在上盖前面把手安装部分的透视图。
图39、是在把手前部的挂钩的透视图。
图40、是图示在上盖上把手和上部电线钩安装状态的剖面图。
图41、是图示把手安装部分的安装位置,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直接连接的电源线和电源转换开关,所有这些在上盖的背面给出。
图42、是箱体的顶平面图。
图43、是从其内表面看吸入口部件的图。
图44、是一个由在分散排气口附近上盖和马达底座构成的排气通道剖面图。
图45、是图示箱体上远离分散排气口处的排气状况的剖面图。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在图1-4中给出整个设备的剖面和透视图,一个真空吸尘器包括箱盖(2),它结合一个电排风机(1),以及灰尘容器(6),它由固定到装有小脚轮的脚轮底座上的箱体(5)构成。箱盖(2)包括一个用于容纳电排风机以及上盖(10)的马达底座。如附图所示,在这些部件上给出下述的部件:一个把手(11);一个排风机(12);一个用于指示收集的灰尘量的指示器(13);一个电源线(14)的可拆接头的插座(15);电源开关(16);和电源电刷插座引线(17),它用于附加到设备的外侧带转动电刷的喷口(未表示)的电源供给。
一个软管可拆卸的插入其中的吸收部件(18),用螺钉装置(40)固定在箱(5)的侧面。在配置于箱(5)内侧的吸收部件(18)的后端有密封口(37)。一个夹卡件(19)用衬垫(35)和螺钉(36)固定在箱(5)相应的侧面。
在脚轮底座(4)上的下部电线挂钩(20)和靠近把手(11)可转动的上部电线挂钩(21),在真空吸尘器的背面,两个挂钩上下排布在垂线上,如图21所示电线挂钩(20)、(21)这样的排列,使电源电线(14)可以绕在它们上面。在脚轮底座(4)外缘上的多孔部件(22),它适合可拆放置喷口(23)和刷子(24),可使它们插入并固定在那里。指示器(13)置于上盖(10)的凹槽(56)处,并且是用指示器盖(25)复盖。
如图4和35给出的排风机(12)的装置,尤其是,排风机(12)包括一个排风机盖(27),它固定在排风机机身(26)的扇形孔(51)中,这样它可能滑动。排风机(12)用螺钉(28)固定在上盖(10)上。如在图(35)中所示,一个用于排风机集中排气系统的气流通路以及一个以分散方式从上盖(10)的外周面排气通路是由上盖(10)和马达底座(9)的隔离壁结合而形成的。这两种通路通过排风机盖(27)的打开和关上来转换。排风机(12)的装置详情将在后面说明。电排风机(1)经过防震橡胶垫(29)、(30)固定在马达底座(9)和上盖(10)之间。噪音吸收罩子(31)围绕电排风机的外周面放置。一个用于复盖在马达底座(9)的下部的空气吸入孔(58)的空气渗透保护过滤层(320),是以螺钉(340)安装在马达底座(9)上的,用有辐射状格栅构成的通风孔(59)保护过滤层支撑的装置(330)。特别是,当真空吸尘器在需要保持卫生的地方应用时,如医院,因为安装了保护过滤层(320),很好的卫生排气得以进行。一个布袋过滤器(52)包括过滤层框架(53)和过滤罩(54),过滤层的材料不限于布袋,其他过滤材料如非纺织纤维或刚性过滤纸也可以应用。过滤罩(54)是这样安装的,以保证在布袋过滤层(52)上的凸出部分(60)可装配在过滤罩(54)上的中心孔(61)中,这样过滤罩(54)就与布袋过滤层(52)部分接触。根据本实施例,发生电晕放电的装置如下:如图5右侧所示,丙烯腈-硫酸铜成分的纤维垫圈放在一对压紧垫圈(32)之间(纤维的直径极小,大约15μm,它的导电膜的厚度是300-1000
Figure 88103309_IMG3
,而比电阻是585×10-1--2Ω·cm,它接近于半导体的电阻)。导线付组件(34)的一端放在其上,并且用螺钉(59)把这些部件安装在上盖(10)的凸缘(39)上。导线付组件(34)的另一头焊接到固定在上盖(10)的接点(146)上。当导线付组件(35)的另一端固定于电排风机(1)的骨架或类似部分上时,压紧垫圈(32)和导线付组件(35)是由另一个螺钉(59)固定在另一个凸缘(39)上结合起来的,垫圈(33)装到与此相对的一个组件中。用螺钉(59)固定两个组件,垫圈(33)和所对的垫圈(32)之间的距离保持在约4mm或更多一点。
上述接点(146)是弹性导电材料如磷青铜制成的,是如图337所示的那样安装的,在啮合夹子部分(147),舌簧(14(146a)插入槽(148)中,整体地在上盖上形成,断路器(146b)在舌簧(146a)上形成,用作制动器。
导线(149)连接到接点(146),因固定了夹卡件(19),所以形成了使静电从箱体(5)经过夹卡件(19)、接点(146)、以及导线(149)到电排风机骨架或类似部分放电的电路,导线(149)的另一端接到电排风机上,并有大的电容。
因为简单固定夹卡件(19),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可能自动形成。
此外,接点(146)不用任何特殊的固定部件,如螺钉或铆钉,可以插入到孔(148)中固定,这样工作效率和经济效应可能明显地改进。
以后每一部件的作用将详细说明。
图8到12给出了已有技术的一些例子,每一个例子都说明除去真空除尘器中产生的静电的一个方法。通常,下述的措施用作使静电逸出的措施:某一,如图8和9所示,带接地线的三芯电源线(58)用作电源线,而接地线接在箱体的一部件上;其二,如图10所示,夹卡件(19)与接点(146)接触,而一导线在接点(146)和电排风机(1)之间连接(一个15MΩ的电阻(49)或有高绝缘特性的电阻用作这一导线);其三,如图11和12所示,用一金属链条(47)从箱体的金属部分拖到地面,以便使产生的静电逸出。但是,在上述图8和9所示措施中,由于主机的绝缘结构或类似的问题,不符合外国标准,真空除尘器不能作为出口商品。此外,在图11所示的措施中,因所使用的点的不同,接地条件就有变化,静电不能总是逸出,所以当地面上有不导电材料时,静电不能从机身中逸出,当操作者接触机身时,必然伴有危险。本发明能够解决上述的所有问题。
在图6和7中,因为固定到上盖(10)的接点(146)是焊接到导线付组件(A)(34)的一端,在箱体中产生的静电从夹卡件(19)通过接点(146)和导线付组件(A)(34)到垫圈(33),此时,因为垫圈(33)是丙烯腈-磷青铜纤维制成,有极好的电晕放电特性,在垫圈(33)感应产生大量与静电相反的电荷,随后产生强电场,因而电离周围的空气,并且,由于垫圈(33)的阳离子移动而中和静电电荷,这样静电放电出。但是因为在机身中产生的静电不能仅通过垫圈(33)的电晕放电效应除去,所以还将导电的压紧垫圈(32)对着垫圈(33)放置(垫圈(33)和压紧垫圈(32)之间的距离约4mm或更多一点)。虽然垫圈(33)有大量电荷,所对着的压紧垫圈(32)没有电荷,但此后,若大量电荷加到一个上,而小量电荷加到另一个上时,破坏了在垫圈(33)和压紧垫圈(32)之间空气绝缘,这导致电晕放电发生,在垫圈(33)中积累的电荷释放到压紧垫圈(32),最后后,通过导线付组件(35)到电排风机(1)上。
如上所述,采用一个能够引起电晕放电的结构,就可以消除静电电。在这个结构中,就金属部件之间的距离来说,若与上述真空除尘器的标准接近或不相上下,任何结构都可以采用。若距离增加,除去静电的效应稍稍变弱,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增加垫圈的面积。
此外,如图(13)所示,若垫圈(33a)做成软带子,它缠绕在软管上,在软管中积累的静电或小量电荷可以较容易地被除去。
图(14)所示的真空除尘器,其中垫圈(33b)带有颜色,并粘接到机身的表面,在设计上给使用者一个明显的标记,并且,除去静电的垫圈分布在整个机身上,在除去静电方面,可能获得最佳效应。
关于箱体(5)在脚轮底座(4)上的安装方法,如图15到图19所示,是藉助于箱体(5)底部的卷边部分(5a),以及脚轮座4侧边上的环形肋边(103)和(104)的内、外缘之间的配合力来固定的。箱体(5)制成为鼓形,由简形侧板(如钢板)和盘形底板经焊接和密封制成。如图15所示,在卷边(5a)上有突出部(5b)。
脚轮底座(4)是由塑料制成的,在环形凸缘(103)、(104)的内、外缘上交替排列有许多凸起部分,见图16所示。
每个凸起部(107)都具有三角形断面,断面的顶部为一尖角角,这些凸起部排列在环形凸缘(13)的内缘上,还有一对凸起(108)、(109)分列在(107)的两边。(110)表示一个孔,它是因制作凸起部(107)时模型形状造成的。如上面所述的这种结构形式,当箱体(5)的突出部分(5b)放入凸起部(108)和(107之间,或(109)和(107)之间后,箱体(5)就被压入脚轮底座(4),此时卷边(5a)被凸起部(107)盖住,如图18和19所示,这两个图分别是图17中沿ⅩⅧ-ⅩⅧ、ⅨⅩ-ⅨⅩ线的断面图,通过图中所示的方式,完成了箱体(5)与脚轮底座(4)的配合。
利用凸起部(107)的卡挡,以防止卷边动(5a)被向上拉出。
箱体(5)在底座(4)上沿转动(圆周)方向固定的方法见图19所示,凸出部(105)和(106)分别从内缘和外缘上交替地夹卡住卷边(5a),则箱体(5)和脚轮底座(4)藉助塑料的弹性彼此紧固在一起。至于防止因很大的转动力而形成的转动,见图17和18,由卷边(5)的突出部(5b)撑顶着凸出部(108)或(109),因而防止了进一步的转动。
这样,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将箱体(5)压入脚轮底座(4),以使两者联接并紧固地置配在一起。
箱体5与脚轮底座(4)可以紧固地接合在一起,不仅能抗住拉出力,也抗得住转动力,所以箱体(5)与脚轮底座(4)在转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是不会偏移的。
下面是关于装配力的调整。不仅对各环形肋道的全部周缘进行调整,也要调整箱体5的卷道5a被交替排列的凸出部105、106卡夹的部位。因此,就可以在模型制造过程中简单地调节凸出部的高度来完成装配力的调整,所以,操作极为简化。即使底座4和箱体5的卷道5a这些塑料制件的尺寸发生很小的变化,由于卷道5a是多点夹紧的,由环形肋道103、104的弹性而产生的紧固力也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因而可得到稳定的紧固力。
这样,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将箱体安装和紧固到脚轮底座4上,因而可显著地提高生产率。
如前面所述,电源线14可以绕到下电线挂钩20和上电线挂钩21上,如图20所示那样存放起来。如果要取下电线14,只要将支撑于脚轮底座4上的下电线挂钩20旋转180°,如图21所示那样,再用手握住电线14线捆的下部,就可将电源线14从一端取下。
脚轮底座4是这样设计的,其左、右两部分111(向后突出)向后部分地包围了下电线挂钩20。这种设置带来了下述优点。
当除尘器箱体向后倾倒时,由于下电线挂钩(20)的最后端是处于脚轮底座(4)的向后突出部(111)的包围之内,因而下电线挂钩(20)总是被脚轮底座(4)所保护着,就可以不顾虑是否有挂有电线(14)。
如图23所示,这种设置还可以使应用的各种部件,如喷咀等部件紧凑地安装于部件容纳孔(22)内,以防直接撞击于地面。图24所示的是另一个实施例,如果不采用向后突出部(111)的形式,使固定脚轮(112)伸到最后的地方,也可以得到与上述相似的效果。
图23表示的是所有四个轮子都安装在脚轮上,由于其中两个可以安装在后突出部(111)之下,而后突出部又位于远离重心的地方,因而就可以增加除尘器向后倾倒的起动角,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
图25表示一种向前倾倒的情况,当脚轮底座(4)的前端(113)撞击地面的那一时刻,除尘器箱体的重心G正处于可使倾倒复原的方向上的一段距离处(在l方向上)。因此,即使有倾倒力作用在除尘器箱体上,且脚轮底座(4)的前端(113)已撞击到地面,也可以避免除尘器翻倒。
即使当一个大于上述倾倒力的力作用于除尘器上时,也由于除尘器前端(113)会产生一个瞬时的反倾倒力,而使除尘器在翻倒之前得到缓冲,所以不会受到强烈的撞击。因此,软管(62)与地面接触的部位(114)不会强烈地撞击地面,因而也就不会急剧地弯曲,上述这一安排,对于软管(62)的寿命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下面对图26所示的灰尘箱(6)的抽气口部分加以描述。吸入部分(18)是由螺钉(40)经密封口(37)固定到箱体(5)上的。吸入部件(18)内有一个吸气口(18a)用来插入软管((62)的接头(120),还有一个容纳孔(18b)用来容纳挡块(121)以防止接头(120)脱出。如果接头(120)牢靠地插入了吸气口(18a),它就与密封口(37)的内壁紧密接触以形成气密联接。此外,密封口37上有一个与密封口整体制成的止逆阀(37a),可被气流打开和关闭,此阀可确保灰尘一旦吸入就不再从吸入部分(18)流出。为此,密封口(37)是由橡胶、软聚氯乙烯等软材料制成的。
如前所述,真空除尘器在此实施例中不仅能抽吸灰尘,还具有排风机的功能,可以以轴流方式排出电动排风机1的排出气体,此时,要将软管(62)的接头(120)从吸入部件(18)上拔出,然后将其插入排风机一侧,以进行排风操作,见图36所示。当接头(120)不在吸入部件(18)之内时,容纳挡块(121)的容纳孔(18b)位于吸气口(18a)的内壁,(18a)是一抽气通道。因此,吸入部件(18)的内部(18d)处就会形成负压,由于气流的波动,就会产生噪声。克服此问题的措施时,在紧靠箱体(5)的吸入部件(18)的外缘上开一个泄漏孔(18c),以使一些气流进入(18d)内部。泄漏孔(18c)位于吸入部件(18)的下部,以避免灰尘进入,在设计上考虑了这一限制。图27是抽气口部件的底视透视图,给出了泄漏孔(18c)的构形。图43是吸入部件(18)的内视图。
现在再介绍夹卡件(19),它装在灰尘箱(6)上,用以与箱体配合。
图28、29和30是已有技术,它有下述缺点。爪钩(122)的下端(122a)抵住了卡链(123)和卡夹件安装螺丝(36),因而爪钩(122)被吊在半路中,当卡夹件松开时,爪钩(122)伸出到外道,这是很危险的。另外如图30所示,爪钩(124)的下端被卡件安装螺丝(36)的螺钉头卡住,也存在同样的缺点。
图31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夹卡件(19)的主要组成部件:用于钩挂在箱体(12)上的爪钩(125),固定在箱体(5)上的支承件(126),用来与支承件(126)连接及调节垂直行程的卡链(123)。这些部件的制造考虑了夹卡件(19)的结构便于制造,以利于生产的标准化和部件的整体化以及提高生产率。特别是两个尖钉128的长度是一样的,并采用了高生产率制造的螺旋压缩弹簧。另外,为使卡链(123)的侧面平直,并使其构形简单以利制造,使爪钩(125)的尺寸L1与L2相一致。至于安装用的销钉,采用了这样一种设计,销钉(128)与铆钉(129)是利用它们的凸出部与凹入部彼此压配合的。这种结构可使每个部件都可转动,并且易于安装销钉。在传统的制造方法中,销钉总是用一个元件,这就需要采用专门的装销钉的方法,比如,改进销钉部位加工外形的旋拧。另外,由于销钉固定在挂钩(125)上,并被弹簧压住,夹卡件的动作就被弹簧和销钉之间的摩擦阻力所限制,为此就需要采用如图32所示的另一种结构,即不用压缩弹簧,而在支承件(126)与销钉间装有拉簧。这样,就在生产率上带来各种困难。
图32是夹卡部件断面图,图33和34说明改进了的夹卡件的工作情况,它克服了前述挂钩124因被安装螺钉(36)(见图30)卡住而带来的问题。还提供了这样一个结构,在支承件(126)中一个凸出的保险部件(126a)作为一个导架,以确保挂钩(125)的端部不被螺钉(36)的钉头卡住。因而,挂钩(125)就不会被吊在半路而能够完全拉到下面。
参见图35,现在给出关于箱体排气通路的描述。
电机底座(9)里面有隔墙(9a),电排风机(1)装于隔墙(9a)的内侧。同样,在上盖(10)内也有隔墙(未示出),电机底座(9)以内及上盖(10)内的隔墙彼此紧靠。排放气流从排风机体26的入口(26a)和电机座(9)的开孔(9b)进入气流通道交换室(130),此交换室(130)由排风机体26和电机座(9)结合而成。排风机盖(27)插入排风机体(26)上部的扇形孔(51)内,此盖可滑动,可通过简单的操作改变排气系统,可使排风机作轴流排气,也可移动防护片(27a)而沿箱体(2)的外缘作弥散排气。具体来说,如排风机盖(27)沿箭头A方向移动,排气系统可作弥散式排气,反过来沿箭头B方向移动时则呈集中方式排气。排风机盖(27)是一个用来改变排风方式的部件,也是轴流排气口(26b)的盖子,这是出于减少另件的数量从而提高生产率的考虑。
在隔墙(9a)上还开有槽口(9e),与入口(26a)和开孔(9b)一起用来使轴流排气时降低空气的噪声。
在弥散排气的情况下,形成排气通道(153),空气从弥散排气口(131)沿隔墙(9a)的外缘方向流动,凸缘(9f)位于邻近弥散排气口(131)的地方,以形成一个密封的结构,如图44所示,还有一个屏蔽壁(9c)立于凸缘(9f)内侧的上道,因而提高了声音屏蔽的效果。此外,在排气通道内只允许空气沿一个方向流动,如图35所示,气体从箱体2到箱体,是越过远离弥散排气口(131)的屏蔽壁(9c)沿着箭头C、D和E的方向排出。屏蔽壁(9c)具有多种用途,可屏蔽噪声、降低排气流速、以及对内部电气元件提供电防护。屏蔽壁(9c)具有高于上盖(10)侧道的壁,如图45所示,两者搭叠着,因而气流是沿曲折的路线排出的。
此外,由于排放的气体已对电排风机进行了冷却,因而是处于高温状态的,这样,如箱体插座(15)、电源开关(16)和电源电刷插座引出线(17),都置于远离弥散排气口(131)的部位,如箭头所示,这些部件就处于弥散排气流的下风处,从而降低了排出气体的温度,也就避免了高温排放气体对这些电器部件的影响。在远离弥散排放口(131)的地方还设置一个旁路阀,它在过滤器呈现非正常负荷时工作,在旁路阀的周围有双重结构的墙,以防排气量降低。
(9d)表示一个作为旁路阀圆筒的孔,其中装有旁路弹簧(132),旁路活塞(133),和旁路垫片(134),一起组成一个旁路阀。
图36是说明排风机工作情况的简图。当排风机盖(27)打开,软管(62)的接头(120)插入集中排风口26b时,排风机就可以使用。
指示器(13)装在上盖(10)的凹槽(57)内,如图37所示。指示器(13)适用于将箱体(5)内的过滤器(布过滤器或纸袋过滤器)下风处的负压引入气流通道(下面将要叙述),指示器的活塞由一个外壳、一个活塞、一个螺旋压簧(这些都未示出)组成,通过活塞相应于负压的移动量来显示过滤器部分的负荷状态。
上述的气流通道的设置情况如下:套筒(140)固定在指示器(13)的进气侧,通气管(141)是在上盖(10)上整体制成的,通气管(142)在电机座(9)上整体制成,它们的结构使得可以形成一个单一气流通道。通气管(142)是在箱体(5)内开口的。如图37的透视图所示,将电机座(9)和上盖(10)简便地组装到一起,就可自动形成气流通道,不需要任何特殊部件。
指示器盖(25)有许多卡爪(143),它们插入上盖(10)的凹槽(57)内的相应孔(144)中,以使各卡爪(143)尖部的凸出部145咬合于其中。
由于指示器盖(25)是被卡爪(143)的弹力固定住的,所以用改锥等工具就可以去掉卡爪(143)的夹持力,使指示器盖(25)很容易地拆下。
在维修指示器(13)时,不需要拆卸箱体(1),并且可从外部更换指示器(13),因而大大地提高了维修效率。
参见图38、39、40和41,下面说明手柄(11)在上盖(10)的上部的安装结构。
台阶状的手柄装配部分(10a)、(10b)分别位于上盖(10)上表面的前侧和后侧。用于与手柄(11)的容放部分(11a)相配合的容放槽(10c)位于前侧的手柄装配部(10a)的侧面。将容放部分11a与容放槽10c牢靠地结合起来,即可将手柄11装配在上盖10的朝前方向上。手柄11的后部(11b)则装入上盖(10)的手柄装配部(10b)内,然后将螺钉(135)拧紧,将手柄固定住。这样,手柄(11)的前部(11c)和后部(11b)就分别和上盖(10)的手柄装配部(10a)和(10b)配合固定起来。这种结构使得在有横向力加到手柄(11)上时,内缘棱边(11e)、(11f)就紧抵在棱边(10f)、(10g)上,与上盖(10)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只用一个螺钉就达到了足够高的强度。
另外,关于电源线的连接系统,在另一实施例中给出一种结构,其中电源线(136)直接连到箱体(2)上,代替电源线(136)。电刷(137)装在电源线(136)的周围,电刷(137)的开槽部分(137a)装嵌在一通孔内,此通孔是由于柄(11)的电线插入槽(11d)与上盖(10)的电线插入槽(10d)配合而成的。电源线(136)是由电线固定件(138)和电线容放部(10e)借助螺钉(139)固定住的。电源线的端头(137b)接到上盖10手柄插入部10b的内部接线端子(154)上。这样,采用了一种结构使得电源线(136)可从上盖(10)和手柄(11)间的结合部拉出,这就减少了所用另件的数目,提高了组装效率,并方便了电源线(136)的更换和维修。
电源切换开关(140)可用来提供两种类型的供电电压,此开关装于上盖(10)的外盖上邻近电源插入孔(10d)的地方,电源线(136)通过孔(10d)装于箱体(2)上或邻近箱体插座(15)的地方,电线上挂钩(21)用来固定和容放电源线(13(136)。每次插入电线(14),或将其从电线上挂钩(21)取下而使用时,都可以使电源切换开关(140)的设定电压固定不变。因之,可以防止因设定电压的误调整而烧坏电机(1)。顺带说明的是,由于这样的设计,可选择下述两种电源连接方式,一种如图41所示实施例的电源线直接连接方式,另一种是利用箱体插座连接,当采用箱体插座连接方式时,如图3和4所示,电线插槽(10d),(11d)用挡片(155)挡住。
图42给出了箱体插座(15)的设置方式,当接头(150)连到箱体插座(15)上时,电源线(4)绕在上、下电线挂钩(2(21)、(22)上以便存放,电源线(14)存放时的方位和接头(150)的方位应保持直线形式,以免在接头(150)根部形成急弯和扭曲而损坏电源线(14)。箱体插座(15)是基本上平行于上盖(10)的外缘安装的。如果电源线(14)绕在上挂钩((21)上的位置(151)偏了,则上述直线状态就不能保持,因此,在上挂钩(21)内侧制成凹曲形(152)并带有尖角,以此来固定电源线(14)缠绕的位置。在此实施例中,锥然箱体和灰尘箱是制成为分离的部件,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结构,本发明也可以采用两个箱体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
如前面所述,根据本发明,所产生的静电可通过电晕放电去除掉,从而可提供一种高操作效率、可靠和安全的真空除尘器。

Claims (5)

1、一种电气设备,包括产生电晕放电的装置(33),以使积累的静电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其中一个具有接地作用的导电部件(32)设置在所述产生电晕放电的装置的近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其中所述产生电晕放电的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的外壳(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其中所述产生电晕放电的装置是由丙烯腈-硫酸铜混合物纤维制成的垫圈(33)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气设备,其中的导电部件是由一个压紧垫圈(32)或类似部件构成置于距所述垫圈4mm或更远处。
CN88103309A 1987-06-05 1988-06-04 电子真空除尘器 Expired CN10129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62139804A JPS63305835A (ja) 1987-06-05 1987-06-05 電気掃除機
JP139804/87 1987-06-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8103309A true CN88103309A (zh) 1988-12-28
CN1012931B CN1012931B (zh) 1991-06-19

Family

ID=15253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8103309A Expired CN1012931B (zh) 1987-06-05 1988-06-04 电子真空除尘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4912593A (zh)
EP (1) EP0293802B1 (zh)
JP (1) JPS63305835A (zh)
KR (1) KR960007169B1 (zh)
CN (1) CN1012931B (zh)
DE (1) DE3877828T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9656A (zh) * 2010-08-26 2012-03-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吸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81781A (zh) * 2017-12-22 2018-05-04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清洁工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0499A (en) * 1990-11-16 1992-09-29 Shop Vac Corporation Static electric discharge for dust collector
US5501899A (en) * 1994-05-20 1996-03-26 Larkin; William J. Static eliminator and method
TW381460U (en) * 1996-07-31 2000-02-01 Hitachi Ltd Vacuum cleaner
KR100325009B1 (ko) * 2000-01-17 2002-02-20 이충전 업라이트 진공청소기의 전원코드권선장치
JP2002232200A (ja) * 2001-02-07 2002-08-1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US6510583B2 (en) 2001-03-30 2003-01-28 Shop Vac Corporation Cord retainer for vacuum cleaner
CN105962848B (zh) * 2016-06-30 2019-03-12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尘杯组件和具有其的手持吸尘器
EP1495706B1 (en) * 2003-07-10 2013-05-01 Black & Decker Inc. Vacuum cleaner
DE202007005361U1 (de) * 2007-04-13 2007-07-05 Scheppach Fabrikation Von Holzbearbeitungsmaschinen Gmbh Sauger
AT509747B1 (de) * 2010-04-23 2015-05-15 Hagleitner Hans Georg Sanitärspender
DE102010043581A1 (de) 2010-11-08 2012-05-10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Staubsauger mit einer Kabelhalteeinrichtung
JP5265722B2 (ja) * 2011-03-15 2013-08-14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5950270B2 (ja) * 2011-04-18 2016-07-13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吸込具
US9078550B2 (en) * 2011-11-11 2015-07-14 Electrolux Home Care Products, Inc. Latch assembly for a vacuum system
JP5808660B2 (ja) * 2011-12-13 2015-11-10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塵機
US10375901B2 (en) 2014-12-09 2019-08-13 Mtd Products Inc Blower/vacuum
CN107198494B (zh) * 2016-03-16 2023-08-29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防静电吸尘器
US10925454B2 (en) * 2017-04-20 2021-02-23 Lg Electronics Inc. Vacuum cleaner
US10517455B2 (en) * 2017-10-26 2019-12-31 Irobot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ystems for autonomous mobile robo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0345A (en) * 1972-09-14 1973-12-18 E Earman Static electricity deshocker
JPS5855758B2 (ja) * 1976-09-29 1983-12-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整流子電動機の起動装置
JPS55126983A (en) * 1979-03-26 1980-10-01 Hitachi Ltd Discharge gap
JPS6310136Y2 (zh) * 1980-09-27 1988-03-25
JPS5855758U (ja) * 1981-10-09 1983-04-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の端子ユニツト取付装置
US4553191A (en) * 1982-12-03 1985-11-12 Xerox Corporation Static eliminator
JPS60208338A (ja) * 1984-04-02 1985-10-19 Asahi Chem Ind Co Ltd 導電性成型物の製造方法
JPS6330271Y2 (zh) * 1984-10-16 1988-08-15
US4715085A (en) * 1986-12-19 1987-12-29 Whirlpool Corporation Vacuum cleaner and method of dissipating electrostatic charg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9656A (zh) * 2010-08-26 2012-03-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吸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81781A (zh) * 2017-12-22 2018-05-04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清洁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890001409A (ko) 1989-03-20
JPH0576845B2 (zh) 1993-10-25
EP0293802A3 (en) 1989-05-24
DE3877828D1 (de) 1993-03-11
JPS63305835A (ja) 1988-12-13
KR960007169B1 (ko) 1996-05-29
CN1012931B (zh) 1991-06-19
EP0293802A2 (en) 1988-12-07
EP0293802B1 (en) 1993-01-27
DE3877828T2 (de) 1993-07-08
US4912593A (en) 1990-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88103309A (zh) 电气装置
KR100662635B1 (ko) 진공청소기의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CA2055669C (en) Static electric discharge for dust collector
US7279021B2 (en) Suction device/blower
CN205866691U (zh) 真空吸尘器
US20040172782A1 (en) Vacuum canister and mounting bracket for use therewith
CN214631926U (zh) 出风过滤组件及吸尘器
CN208406469U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
CN212939563U (zh) 自带堵转保护的电池型地刷
CN209994915U (zh) 一种便携式花粉采集装置
CN212975912U (zh) 一种便于精确定位的元器件筛选机
CN206304906U (zh)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CN106196311A (zh) 空气净化器及其过滤模块
CN212784096U (zh) 一种新型磁吸式电源连接器
JPS6090524A (ja) 直立型真空掃除器
CN220236786U (zh) 一种吸尘器的吸尘头
CN109730581A (zh) 手持吸尘器
CN213963222U (zh) 显示屏系统和吸尘器
CN218276289U (zh) 一种高安全性能有刷直流电机
CN217364368U (zh) 一种室内驱蚊装置
CN218513586U (zh) 一种吸尘器电池防护壳体
CN209768687U (zh) 吸入式灭蚊器
KR102293377B1 (ko) 진공청소기
CN217817269U (zh) 一种过滤器用进风装置
KR940000712B1 (ko) 공기청정기 겸용 진공청소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3 Decis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